第1部分-出三藏記集

助印经书
出三藏記集

  南朝梁釋僧佑

  ●卷一

  ○出三藏記集序

  夫真諦玄凝,法性虛寂,而開物導俗,非言莫津。是以不二默酬,會於義空之門;一音震辯,應乎群有之境。自我師能仁之出世也,鹿苑唱其初言,金河究其後說;契經以誘小學,方典以勸大心。妙輪區別,十二惟部,法聚總要,八萬其門。至善逝晦跡,而應真結藏,始則《四含》集經,中則五部分戒,大寶斯在,含識資焉。然道由人弘,法待緣顯。有道無人,雖文存而莫悟;有法無緣,雖並世而弗聞。聞法資乎時來,悟道藉於機至;機至然後理感,時來然後化通矣。

  昔周代覺興,而靈津致隔;漢世像教,而妙典方流。法待緣顯,信有徵矣。至漢末安高,宣譯轉明;魏初康會,註述漸暢。道由人弘,於茲驗矣。自晉氏中興,三藏彌廣,外域勝賓,稠疊以總至;中原慧士,?曄而秀生。提、什舉其宏綱,安、遠震其奧領,渭濱務逍遙之集,廬嶽結般若之臺。像法得人,於斯為盛。

  原夫經出西域,運流東方,提挈萬裡,翻轉胡漢。國音各殊,故文有同異;前後重來,故顯有新舊。而後之學者,鮮克研核,遂乃書寫繼踵,而不知經出之歲,誦說比肩,而莫測傳法之人。授受之道,亦己闕矣。夫一時聖集,猶五事證經,況千載交譯,寧可昧其人世哉!

  昔安法師以鴻才淵鑒,爰撰經錄,訂正聞見,炳然區分。自茲已來,妙典間出,皆是大乘寶海,時競講習。而年代人名,莫有銓貫,歲月逾邁,本源將沒,後生疑惑,奚所取明?佑以庸淺,豫憑法門,翹仰玄風,誓弘大化。每至昏曉諷持,秋夏講說,未嘗不心馳庵園,影躍靈鷲。於是牽課羸恙,沿波討源,綴其所聞,名曰《出三藏記集》。一撰緣記,二銓名錄,三總經序,四述列傳。緣記撰則原始之本克昭,名錄銓則年代之目不墜,經序總則勝集之時足徵,列傳述則伊人之風可見。並鉆析內經,研鏡外籍,參以前識,驗以舊聞。若人代有據,則表為司南;聲傳未詳,則文歸蓋闕。秉牘凝翰,志存信史,三復九思,事取實錄。有證者既標,則無源者自顯。庶行潦無雜於醇乳,燕石不亂於荊玉。但井識管窺,多慚博練,如有未備,請寄明哲。

  集三藏緣記第一

  十誦律五百羅漢出三藏記第二

  菩薩處胎經出八藏記第三

  胡漢譯經文字音義同異記第四

  前後出經異記第五

  ○集三藏緣記第一

  ◇出《大智度論》

  佛於俱夷那竭國薩羅雙樹間般涅?,臥床北首,天地震動。師子等百獸悉大哮吼,諸天人號?兆,山林樹木皆悉摧裂,天女人女無量百千,噢咿交涕,不能自勝。諸三學人僉然不樂,諸無學人但念諸法一切無常。唯阿難親屬愛未除,未離欲故,心沒憂海,不能自出。

  爾時阿泥慮豆語阿難:“汝守佛法藏人,不應如凡人自沒憂海。一切有為是無常相。又佛委付汝法,汝今愁悶,失所受事。汝當問佛:‘佛涅?後,我曹雲何行道?誰當作師?惡口車匿雲何共住?佛經初首作何等語?’如是種種未來之事,汝當應問。”阿難聞是事,悶心小醒,得念道力。於佛臥床邊,以此事問佛。佛告阿難:“若我現在,若我滅後,自依止法,不馀依止。雲何比丘自依止法,不馀依止?內觀身常念一心,智慧現前,勤修精進,除世間貪憂。外身內外身亦如是觀,受心法念處亦復如是。是名自依止法,不依止馀。從今解脫戒經即是大師,如解脫戒經所說。身業口業應如是行。畫匿比丘如梵法治。若心軟伏者,應教《刪陀迦旃延經》,即可得道。我三阿僧?劫所集法寶藏,是初應作是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方某國土某處樹林。’何以故?過去未來諸佛經初亦稱是語,現在諸佛臨涅?時,亦教稱如是語。我今涅?後,經初亦稱‘如是我聞’之語。”

  佛既滅度,諸大羅漢各各隨意於諸山林、流泉、?谷處處舍身而般涅?。或有飛騰虛空雁行而去,現種種神變,令眾人得信心清凈而般涅?。

  爾時六欲諸天乃至遍凈色界諸天見是事已,各心念言:“佛日既沒,禪定解脫弟子,光晚亦復滅度。是諸眾生種種煩惱淫怒癡病,是法藥師今疾滅度,誰當治者?無量智慧大海之中,所生弟子諸妙蓮華,今復乾枯,法樹摧折,法雲散滅。大智象王既已逝矣,象子亦隨去。法商人已去,從誰求法寶?”各共集會來詣大迦葉,作禮已,說偈贊嘆。嘆已,白言:“大德仁者知不?法船欲破,法城欲頹,法海欲竭,法幢欲倒,法燈欲滅,行道人漸少,惡人力轉盛,當以大慈,建立佛法。”爾時迦葉心大如海,澄靜不動,良久而答:“汝等善說,實如所言。世間不久,無智盲冥。”於是大迦葉默然受請。諸天禮已,忽然不現,各自還去。

  爾時迦葉思惟,雲何使是三阿僧?劫難得佛法久住於世?思惟已,“我知是法可得久住於世,應當結集修妒路、阿毗雲、毗尼作三法藏,如是佛法可得久住,未來世人可得受行。所以者何?佛世世勤苦慈愍眾生,學得是法,為人演說。我曹亦應承用佛教,宣揚開化。”迦葉作是語已,住須彌山頂,撾銅犍槌,說此偈言:

  諸佛弟子,若念於佛,當報佛恩,莫入涅?。

  是犍槌音傳大迦葉教,遍至三千大千世界,皆悉聞知。諸有弟子得神力者,皆來集會大迦葉所。爾時迦葉告諸會者:“佛法欲滅,佛從三阿僧?劫種種苦行,慈愍眾生,學得是法。佛涅?已,諸弟子中知法、持法者及譯法者,皆亦隨般涅?。法今欲滅,未來眾生甚可憐愍,失智慧眼,愚癡盲冥。佛大慈悲,愍傷眾生,我曹應當承順佛教,須待結集三藏竟已,隨意滅度。”諸來眾會,皆受教住。

  時大迦葉選取千人,除去阿難,皆阿羅漢,得六神通,具三明智,諸禪三昧,自在出入,逆順超越,誦讀三藏,知內外經書,諸外道傢十八種大經亦善讀知,皆能論議,降伏異學。昔頻浮娑羅王得道,八萬四千官屬亦各得道。是時王教敕宮中,常設飯食供養千人,阿?貰王不斷是法。時大迦葉思惟言:“若我等常乞食者,當有外道強來難問,廢闕法事。今王舍城常設飯食,供養千人,是中可住,訂法藏。”以是故選取千人,不得多取。是時大迦葉與千人俱到王舍城耆?崛山中,告阿?貰王:“給我等食,日日送來。今我訂法藏,不得他行。”

  是中夏安居,初十五日說戒時,大迦葉即入禪定,以天眼觀視,今是眾中,誰有煩惱應逐出者。唯有阿難一人不盡。大迦葉從定起已,即於眾中手牽阿難出,言:“今清凈眾結集法藏,汝結未盡,不得住此。”時阿難慚恥悲泣而自念言:“我二十五年隨侍世尊,供給左右,初未曾得知是苦惱。佛實大德,慈悲含忍。”念已,白言:“我能有力,久可得道。但諸佛法,阿羅漢者,不得供給左右使令。以是義故,留殘結不盡斷耳。”又言:“汝更有罪,佛意不欲聽女人出傢,汝殷勤勸請,佛聽為道。以是故,佛之正法,五百歲而衰微。是汝之罪。”阿難言:“我憐愍瞿曇彌。又三世諸佛法,皆有四眾,我世尊雲何獨無?”又言:“佛欲涅?,近俱夷城。佛時脊痛,四疊漚多羅僧敷臥。語汝言:‘我須水。’汝不供給。是汝之罪!”阿難言:“是時五百乘車截流而渡,令水渾濁。是故不取。”又言:“正使水濁,佛有大神力,能令大海濁水清凈。汝何以不與?”又言:“佛問汝:‘若有人四神足好修,可住世一劫,若減一劫?’佛四神足好修第一,欲住世一劫,若減一劫,汝默然不答。如是至三,汝亦默然。汝若答佛,四神足好修,應住世一劫,若減一劫。正由汝故,令世尊早入涅?。是汝之罪!”阿難言:“魔蔽我心,是故無言,非我惡心而不答佛。”迦葉又言:“汝與佛疊僧伽梨衣,以足蹈上。是汝之罪!”阿難言:“爾時大風卒起,無人助我,風吹來墮我腳下,非不恭敬蹈佛衣。”又言:“佛陰藏相,涅?後以示女人,是何可恥。是汝之罪!”阿難言:“我爾時思:若諸女人見佛陰藏相者,便自羞恥女人之形,願求男子之身,修行佛相,種福德業。故我示之,不為無恥故破戒也。”大迦葉言:“汝有六罪,應僧中悔過。”阿難言:“諾,謹隨大迦葉及僧教。”是時阿難長跪合掌,偏袒右肩,即脫革屣,六罪懺。懺竟,大迦葉復於僧中手牽阿難出,語阿難言:“斷汝漏盡,然後來入;殘結未盡,汝勿來也!”如是語竟,便自閉門。

  爾時諸阿羅漢議言:“誰能結集法藏者?”阿泥盧豆言:“舍利弗是為第二佛,有好第子,名╂梵波提,柔軟和雅,常處閑居,善知法藏。今在天上屍利沙樹園中,可遣使請來。”大迦葉語下座:“汝次應僧使,到大上屍利沙樹園中╂梵波提住處。到已語╂梵波提:‘大迦葉諸漏盡阿羅漢,皆會閻浮提,僧有大法事,汝可速來。’”是比丘歡喜敬諾,受僧敕命,頭面禮僧,右繞三匝,如金翅鳥騰空而往。到已,禮足言:“大迦葉有語,今僧有大法事,可疾速來,觀眾寶聚。”是時╂梵波提心疑,語是比丘言:“僧將無鬥諍事喚我耶?無有破僧者不?佛日滅度耶?”是比丘言:“寶如所言,大師世尊已滅度。”╂梵波提言:“佛滅度太疾,世間眼滅,隨佛法輪大將我和尚舍利弗今在何所?”答曰:“先入涅?。”╂梵波提言:“大師、法將各自別離,當可柰何!摩訶目犍連今在何所?”答言:“亦已滅度。”╂梵波提言:“佛法欲散,大人過去,眾生可愍。長老阿難今何所作?”答曰:“阿難比丘憂愁啼哭,不能自喻。”╂梵波提言:“阿難懊惱,由有愛結,別離生苦。羅╂羅復雲何?”答言:“得阿羅漢故,無憂無愁,但念諸法無常之相。”╂梵波提言:“難斷之愛已能斷故。”又言:“我失大師世尊,於是中住,亦何所為?我和尚大師復已滅度,我今不能下閻浮提。今即於此而般涅?。”說此語已,即入禪定,踴在虛空。身放光明,種種神變,自心出火而燒於身。身中出水,四道流下,至大迦葉所,水中有聲,說此偈言:

  ╂梵波提稽首禮,妙眾第一大德僧。聞佛滅度我隨去,如大象去象子隨。下座比丘持衣缽還僧。

  是時中間阿難思惟,求盡殘結。其夜坐禪經行,殷勤求道。是阿難智多定少,不即得道。定智等者,乃可速得。後夜欲過,疲極偃息,卻臥就枕。頭未至枕,郭然得悟,如電光出,╂者見道。阿難如是入金剛定,破一切諸煩惱山,得三明六通,具八解脫,作大力阿羅漢。即夜到僧堂門,敲門而喚。大迦葉問言:“敲門者誰?”答言:“我是阿難。”又問:“汝何以來?”答言:“我於今夜得盡諸漏。”又言:“不與汝開門,汝從門鑰孔來。”阿難言:“爾。”即以神力從非門而入,禮拜僧足,懺悔:“大迦葉莫復見責。”大迦葉手摩其頂,言:“我故為汝,使得道故,汝無嫌恨。我亦如是,以汝自證。譬如手畫虛空,無所染著。阿羅漢心亦復如是。復汝本座。”

  是時僧中復共議言:“╂梵波提已取滅度,更有誰能結集法藏?”阿泥盧豆言:“是長老阿難於佛弟子常侍近佛。聞經能持,佛常難譽。唯是阿難結集法藏。”是時大迦葉摩阿難頭言:“佛囑累汝令持法藏,汝應報佛恩。佛在阿處最初說法?佛諸大弟子能守護法藏者皆已滅度,唯汝一人在。今應隨佛心憐愍眾生,結集法藏。”是時阿難敬禮僧已,坐師子座。時大迦葉說此偈言:

  佛聖師子王,阿難是佛子。師子座處座,觀眾無有佛。如是大德眾,無佛失威神,如空無月時,有宿而不嚴。汝大智人說,汝佛子當演。何處佛初說,今汝當佈現。

  是時長老阿難一心合掌,向佛涅?方作如是說:

  佛初說法時,爾時我不見,如是展轉聞:佛在波羅柰,佛為五比丘,初開甘露門,說四真諦法,苦、集、滅、道諦。阿若╂陳如,最初得見道。八萬諸天眾,皆亦入道跡。

  是千阿羅漢聞是語已,上各項虛空,高七多羅樹,皆言:“無常力大,如我等眼見佛說法,今乃言‘我聞’。”便說偈言:

  我見佛身相,猶如紫金山。妙相眾德滅,唯有名獨存。

  長老阿泥盧豆說此偈言:

  咄世間無常,如水月、芭蕉。功德滿三界,無常風聽壞。

  爾時,大迦葉復說偈言:

  無常力甚大,愚、智、貧、富貴,得道及未得,一切無能免。非巧言、妙寶,非欺誑、力諍。

  如火燒萬物,無常相法爾。

  大迦葉語阿難:“從《轉法輪經》至大般涅?,集作《四阿含》:《增一阿含》、《中阿含》、《長阿含》、《相應阿含》,是名修妒路法藏。”

  諸阿羅漢更問:“誰能明瞭集毗尼藏?”皆言:“長老優波離於五百阿羅漢中持律第一,我等今請。”即請言:“起就師子座。”問:“佛在何處初說毗尼結戒?”優波離即受僧命,坐師子座。“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毗舍離。爾時,須鄰那迦蘭陀長者子初作淫欲,以是因緣故,結初大罪。二百五十戒義作三部,七法,八法,比丘尼,毗尼增一,優波離問,雜部,善部。如是等八十部作毗尼藏。”

  諸阿羅漢復共思惟:請阿難結集阿毗曇藏。即請言:“起就師子座。佛在何處初說阿毗曇?”阿難受僧命,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婆提城。爾時,佛告諸比丘:‘諸有五怖、五罪、五怨不滅,是因緣故,此生中身心受無量苦,復後世墮惡道中。諸有無此五怖、五罪、五怨,是因緣故,於今生種種身心受樂,後世生天上樂處。何等五怖應遠?一者殺生,二者盜,三者邪淫,四者妄語,五者飲酒。’如是等名阿毗曇藏。”

  三法藏集竟,諸天、人、鬼、神、諸龍王等,種種供養天花、天香、幡蓋、衣服。供養法故,於是說偈:

  憐愍世界故,集結三法藏。十力一切智,說智光明燈。

  略說三藏竟。

  ○十誦律五百羅漢出三藏記第二

  又《十誦律》序雲:“迦葉言:‘我先從波婆城向拘屍城,道中聞佛涅?。有愚癡比丘言,我今得自在,所欲便作,不欲便止。又有比丘非法說法,法說非法。以此因緣,應集法藏。’即羯磨。五百羅漢,唯阿難在學地,共住王舍城安居。先令優波離出律藏。一一事竟,即問阿若╂陳如,次問長老均陀及十力迦葉等五百羅漢乃至最下阿難,言:‘如優波離所說不?’皆答:‘我亦如是聞是事是法。’爾時,迦葉僧中唱言:‘大德僧聽,初事集竟。是法是佛教,無有比丘言,非法非佛教。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乃至集律藏一切竟,後方命阿難出修多羅藏及阿毗曇藏,阿難方雲‘如是我聞,一時’,五百羅漢皆下地胡跪,涕零而言:‘我從佛所面聞見法,而已言我聞。’迦葉語阿難:‘從今三藏初,皆稱如是我聞。’”故復兩存。

  ○菩薩處胎經出八藏記第三

  菩薩處胎經雲:“迦葉告阿難言:‘佛所說法,一言一字,汝勿使有缺漏。菩薩藏者集著一處,聲聞藏者亦集著一處,戒律藏者亦著一處。’爾時阿難最初出經,胎化藏為第一,中陰藏第二,摩訶衍方等藏第三,戒律藏第四,十住菩薩藏第五,雜藏第六,金剛藏第七,佛藏第八。是為釋迦文佛經法具足矣。”

  ○胡漢譯經文字音義同異記第四

  夫神理無聲,因言辭以寫意;言辭無跡,緣文字以圖音,故字為言蹄,言為理筌,音義合符,不可偏失。是以文字應用,彌綸宇宙,雖跡系翰墨,而理契乎神。昔造書之主凡有三人:長名曰梵,其書右行;次曰亻去樓,其書左行;少者蒼頡,其書下行。梵及亻去樓居於天竺,黃史蒼頡在於中夏。梵亻去取法於凈天,蒼頡因華於鳥跡。文畫誠異,傳理則同矣。

  仰尋先覺所說,有六十四書,鹿輪轉眼,筆制區分,龍鬼八部,字體殊式。唯梵及亻去樓為世勝文,故天竺諸國謂之天書。西方寫經,雖同祖梵文,然三十六國往往有異。譬諸中土,猶篆籀之變體乎。案蒼頡古文,沿世代變,古移為籀,籀遷至篆,篆改成隸,其轉易多矣。至於傍生八體,則有仙龍雲;二十四書,則有揩草針殳。名實雖繁,為用蓋?。然原本定議,則體備於六文,適時為敏,則莫要於隸法。東西之書源,亦可得而略究也。

  至於梵音為語,單復無恒,或一字以攝眾理,或數言而成一義。尋《大涅?經》列字五十,總釋眾義十有四音,名為字本。觀其發語裁音,宛轉相資,或舌根唇末,以長短為異。且胡字一音不得成語,必馀言足句,然後義成。譯人傳意,豈不艱哉。又梵書制文,有半字滿字。所以名半字者,義未具足,故字體半偏,猶漢文“月”字,虧其傍也。所以名滿字者,理既究竟,故字體圓滿,猶漢文“日”字,盈其形也。故半字惡義,以譬煩惱;滿字善義,以譬常住。又半字為體,如漢文“言”字;滿字為體,如漢文“諸”字。以“者”配“言”,方成“諸”字。“諸”字兩合,即滿之例也;“言”字單立,即半之類也。半字雖單,為字根本,緣有半字,得成滿字。譬凡夫始於無明,得成常住,故因字制義,以譬涅?。梵文義奧,皆此類也。

  是以宣領梵文,寄在明譯。譯者釋也,交釋兩國,言謬則理乖矣。自前漢之末,經法始通,譯音胥訛,未能明練。故“浮屠”、“桑門”,遺謬漢史。音字猶然,況於義乎?案中夏彝典,誦《詩》執《禮》,師資相授,猶有訛亂。《詩》雲:“有兔斯首”,“斯”當作“鮮”。齊語音訛,遂變《詩》文,此“桑門”之例也。《禮記》雲“孔子蚤人”,“蚤”當作“早”。而字同蚤虱,此古字同文,即“浮屠”之例也。中國舊經,而有“斯”、“蚤”之異,華戎遠譯,何怪於“屠”、“桑”哉!若夫度字、傳義,則置言由筆,所以新舊眾經,大同小異。天竺語稱“維摩詰”,舊譯解雲“無垢稱”,關中譯雲“凈名”。“凈”即“無垢”,“名”即是“稱”,此言殊而義均也。舊經稱“眾佑”,新經雲“世尊”,此立義之異旨也。舊經雲“乾沓和”,新經雲“乾闥婆”,此國音之不同也。略舉三條,馀可類推矣。

  是以義之得失由乎譯人,辭之質文系於執筆。或善胡義而不瞭漢旨,或明漢文而不曉胡意,雖有偏解,終隔圓通。若胡漢兩明,意義四暢,然後宣述經奧,於是乎正。前古譯人,莫能曲練,所以舊經文意,致有阻礙,豈經礙哉,譯之失耳!

  昔安息世高,聰哲不群,所出眾經,質文允正。安玄、嚴調,既??以條理,支越、竺蘭,亦彬彬而雅暢。凡斯數賢,並見美前代。及護公專精,兼習華戎,譯文傳經,不愆於舊。逮乎羅什法師,俊神金照,秦僧融、肇,慧機水鏡。故能表發揮翰,克明經奧,大乘微言,於斯炳煥。至曇讖之傳《涅?》,跋陀之出《華嚴》,辭理辯暢,明逾日月,觀其為,繼軌什公矣。至於雜類細經,多出《四含》,或以漢來,或自晉出,譯人無名,莫能詳究。然文過則傷豐,質甚則患野,野艷為弊,同失經體。故知明允之匠,難可世遇矣。

  佑竊尋經言,異論咒術,言語文字,皆是佛說。然則言本是一,而胡漢分音;義本不二,則質文殊體。雖傳譯得失,運通隨緣,而尊經妙理,湛然常照矣。既仰集始緣,故次述末譯。始緣興於西方,末譯行於東國,故原始要終,寓之記末雲爾。

  ○前後出經異記第五

  舊經眾佑新經世尊

  舊經扶薩(亦雲開士。)新經菩薩

  舊經各佛(亦獨覺。)新經辟支佛(亦緣覺。)

  舊經薩蕓若新經薩婆若

  舊經溝港道(亦道跡。)新經須陀洹

  舊經頻來果(亦一往來。)新經斯陀含

  舊經不還果新經阿那含

  舊經無著果(亦應旨,亦應儀。)新經阿羅漢(亦言阿羅訶。)

  舊經摩納

  新經長者

  舊經濡首新經文殊

  舊經光世音新經觀世音

  舊經須扶提新經須菩提

  舊經舍梨子(亦?鷺子。)新經舍利弗

  舊經為五眾新經為五陰

  舊經十二處新經十二入

  舊經為持新經為性

  舊經背舍新經解脫

  舊經勝處新經除入

  舊經正斷新經正勤

  舊經覺意新經菩提

  舊經直行新經正道

  舊經乾沓和新經乾闥婆

  舊經除饉男、除饉女新經比丘、比丘尼

  舊經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新經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舊經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提新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卷二

  法寶所被遠矣。夫神理想一寂,感而後通,緣應中夏,始自漢代。昔劉向校書,已見佛經。故知成帝之前,法典久至矣。逮孝明感夢,張騫遠使,西於月支寫經《四十二章》,韜藏蘭臺,帝王所印。於是妙像麗於城?,金剎曜乎京洛,慧教發揮,震照區寓矣。竊尋兩漢之季,世構亂離,西京蕩覆,墳典皆散,東都播遷,載籍多亡。子政所睹,其文雖沒,而顯宗所寫,厥篇猶存。東流初法,於斯有徵。佑檢閱三藏,訪核遺源,古經現在,莫先於《四十二章》;傳譯所始,靡逾於張騫之使。洎章、和以降,經出蓋闕。良由梵文雖至,緣運或殊,有譯乃傳,無譯則隱,茍非其人,道不虛行也。邇及桓、靈,經來稍廣。安清、朔佛之儔,支讖、嚴調之屬,翻譯轉梵,萬裡一契,離文合義,炳煥相接矣。

  法輪屆心,莫或條敘。爰自安公,始述各錄,銓品譯才,標列負月。妙典可徵,實賴伊人。敢以末學,響附前規,率其管見,接為新錄。兼廣訪別目,括正異同,追討支、竺,時獲異經。《安錄》所記,則為未盡,今悉更苞舉,以備錄體。發源有漢,迄於大梁,運歷六代,歲漸五百,梵文證經四百有十九部,華戎傳譯八十有五人,魚貫名第,略為備矣。或同是一經,而先後異出,新舊舛駁,卷數參差,皆別立章條,使無疑亂。至於律藏初啟,則詳書本源,審核人代,列於上錄。若經存譯亡,則編於下卷。將使傳法之緣有孚,聞道之心無惑。敬貽來世,庶在不墜焉。

  新集撰出經律論錄第一

  新集條解異出經錄第二

  新集表序四部律錄第三(闕)

  ○新集撰出經律論錄第一

  《四十二章經》一卷(《舊錄》雲,《孝明皇帝四十二章》。安法師所撰錄闕此經。)

  右一部,凡一卷。漢孝明帝夢見金人,詔遣使者張騫、羽林中郎將秦景到西域,始於月支國遇沙門竺摩騰,譯寫此經還洛陽,藏在蘭臺石室第十四間中。其經今傳於世。

  《安般守意經》一卷(《安錄》雲,《小安般經》。)

  《陰持入經》一卷

  《百六十品經》一卷(《舊錄》雲,《增一阿含百六十章》。)

  《大十二門經》一卷

  《小十二門經》一卷

  《大道地經》二卷(安公雲,《大道地經》者,《修行經》抄也。外國所抄。)

  《人本欲生經》一卷

  《道意發行經》二卷(今闕此經。)

  《阿毗曇五法經》一卷(《舊錄》雲,《阿毗曇五法行經》。)

  《七法經》一卷(《舊錄》雲,《阿毗曇七法行經》。或雲《七法行》,今闕此經。)

  《五法經》一卷

  《十報經》二卷(《舊錄》雲,《長阿含十報法》。)

  《普法義經》一卷(一名《具法行》。《具法行》作“舍利弗”,《普法義》作“舍利曰”。馀並同。)

  《義決律》一卷(或雲《義決律法行經》。安公雲,此上二經出《長阿含》。今闕。)

  《漏分佈經》一卷

  《四諦經》一卷(安公雲,上二經出《長阿含》。)

  《七處三觀經》二卷

  《九橫經》一卷

  《八正道經》一卷(安公雲,上三經出《雜阿含》中。)

  雜經四十四篇二卷(安公雲,出《增一阿含》。既不標名,未詳何經。今闕。)

  《五十校計經》二卷(或雲《明度五十校計經》。)

  《大安般經》一卷

  《思惟經》一卷(或雲《思惟略要法》。)

  《十二因緣經》一卷

  《五陰喻經》一卷(《舊錄》雲,《五陰譬喻經》。)

  《轉法輪經》一卷(或雲《法輪轉經》。)

  《流攝經》一卷(《舊錄》雲,《一切流攝經》,或雲《一切流攝守經》。)

  《是法非法經》一卷

  《法受塵經》一卷

  《十四意經》一卷(《舊錄》雲,《菩薩十四意經》。今闕此經。)

  《本相猗致經》一卷(安公雲,出《中阿含》也。)

  《阿含中解》一卷(或雲《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或雲《斷十二因緣經》。《舊錄》雲,《安侯口解》。凡有四名,同一本。)

  《阿毗曇九十八結經》一卷(今闕)。

  《禪行法想經》一卷

  《難提迦羅越經》一卷(今闕。)

  右三十四部,凡四十卷。漢桓帝時,安息國沙門安世高所譯出。其《四諦》、《口解》、《十四意》、《九十八結》,安公雲,似世高撰也。

  《道行經》一卷(安公雲,《道行品經》者,《般若》抄也,外國高明者所撰。安公為之序註。)

  右一部,凡一卷。漢桓帝時,天竺沙門竺朔佛齎胡本至中夏。到靈帝時,於洛陽譯出。

  《般若道行品經》十卷(或雲《摩訶般若波較蜜經》。或八卷,光和二年十月八日出。)

  《首楞嚴經》二卷(中平二年十二月八日出。今闕。)

  《般舟三昧經》一卷《舊錄》雲,《大般舟三昧經》。光和二年十月初八日出。)

  《亻屯真陀羅經》二卷(《舊錄》雲,《屯真陀羅王經》。《別錄》所載,《安錄》無。今闕。)

  方等部《古品曰遺日說般若經》一卷(今闕。)

  《光明三昧經》一卷(出《別錄》,《安錄》無。)

  《阿?世王經》二卷(安公雲,出《長阿含》。《舊錄》,《阿?貰經》。)

  《寶積經》一卷(安公雲,一名《摩尼寶》,光和二年出。《舊錄》雲,《摩尼寶經》二卷。)

  《問署經》一卷(安公雲,出方等部。或雲《文殊問菩薩署經》。)

  《胡般泥洹經》一卷(今闕。)

  《兜沙經》一卷

  《阿?佛國經》一卷(或雲《阿?佛剎諸菩薩學成品經》,或雲《阿?佛經》。)

  《孛本經》二卷(今闕。)

  《內藏百品經》一卷(安公雲,出方等部。《舊錄》雲,《內藏百寶經》。遍校群錄,並雲“內藏百寶”,無“內藏百品”,故知即此經也。)

  右十四部,凡二十七卷。漢醒帝靈帝時,月支國沙門支讖所譯出。其《古品》已下至《內藏百品》,凡九經,安公雲,似支讖出也。

  《成具光明經》一卷(或雲《成具光明三昧經》,或雲《成具光明定慧經》。)

  右一部,凡一卷。漢靈帝時,支曜譯出。

  《法鏡經》一卷(安公雲,出方等部。)

  《十慧經》一卷(或雲《沙彌十慧》。)

  右二部,凡二卷。漢靈帝時,沙門嚴佛調、都尉安玄共譯出。《十慧》是佛調所撰。

  《中本起經》二卷(或雲《太子中本起經》。)

  右一部,凡二卷。漢獻帝建安中,康孟詳譯出。

  《法句經》二卷

  右一部,凡二卷。魏文帝時,天竺沙門維?難以吳主孫權黃武三年齎胡本,武昌竺將炎共支謙譯出。

  《維摩詰經》二卷(闕。)

  《大般泥洹經》二卷(安公雲,出《長阿含》。佑案,今《長阿含》與此異。)

  《瑞應本起經》二卷

  《小阿差末經》二卷(闕。)

  《慧印經》一卷(或雲《慧印三昧經》,或雲《寶網慧印三昧經》。)

  《本業經》一卷(或雲《菩薩本業經》。)

  《法句經》二卷

  《須賴經》一卷(或雲《須賴菩薩經》。)

  《梵摩渝經》一卷

  《私阿末經》一卷(或作“私呵昧”。案,此經即是《菩薩道樹經》也。)

  《微密持經》一卷(或雲《無量門微密持經》。)

  《阿彌陀經》二卷(內題雲,《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檀過度人道經》。)

  《月明童子經》一卷(一名《月明童男》,一名《月明菩薩三昧經》。)

  《義足經》二卷

  《阿難四事經》一卷

  《差摩竭經》一卷

  《優多羅母經》一卷(闕。)

  《七女經》一卷(安公雲,出《阿毗曇》。)

  《八師經》一卷

  《釋摩男經》一卷(《安錄》雲,出《中阿含經》。)

  《孛抄經》一卷(今《孛經》一卷即是。)

  《明度經》四卷(或雲《大明度無極經》。)

  《老女人經》一卷(安公雲,出《阿毗曇》。)

  《齋經》一卷(闕。)

  《四願經》一卷

  《悔過經》一卷(或雲《序十方禮悔過文》。)

  《賢者德經》一卷

  《佛從上所行三十偈》一卷(闕。)

  《瞭本生死經》一卷(安公雲,出《生經》。佑案,五卷《生經》無此名也。)

  《唯明二十偈》一卷

  《首楞嚴經》二卷《別錄》所載,安錄無。今闕之。

  《龍施女經》一卷(《別錄》所載,《安錄》無。)

  《法鏡經》二卷(出《別錄》,《安錄》無。)

  《鹿子經》一卷(《別錄》所載,《安錄》無。)

  《十二門大方等經》一卷(《別錄》所載,《安錄》無。)

  《賴吒和羅經》一卷(《別錄》所載,《安錄》無。或雲《羅漢賴吒和羅經》。)

  右三十六部,四十八卷。魏文帝時,支謙以吳主孫權黃武初至孫亮建興中所譯出。

  《六度集經》九卷(或雲《六度無極經》,或雲《雜無極經》。)

  《吳品》五卷(凡有十品。今闕。)

  右二部,凡十四卷。魏明帝時,天竺沙門康僧會以吳主孫權孫亮世所譯出。

  《首楞嚴經》二卷(闕。)

  《叉須賴經》一卷(闕。)

  《除災患經》一卷(闕。)

  右三部,凡四卷。魏高貴公時,白延所譯出。《別錄》所載,《安公錄》先無其名。

  《放光經》二十卷(晉元康元年五月十五日出,有九十品。一名《舊小品》。)

  右一部,凡二十卷。魏高貴公時,沙門朱士行以甘露五年到於闐國,寫得此經正品梵書胡本十九章,到晉武帝元康初,於陳留倉垣水南寺譯出。

  《光讠贊經》十卷(十七品,太康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出。)

  《賢劫經》七卷(《舊錄》雲,《賢劫三昧經》,或雲《賢劫定意經》。元康元年七月二十一日出。)

  《正法華經》十卷(二十七品。《舊錄》雲,《正法華經》,或雲《方等正法華經》。太康七年八月十日出。)

  《普耀經》八卷(三十品。安公雲,出方等部。永嘉二年五月出。)

  《大哀經》七卷(二十八品。《舊錄》雲,《如來大哀經》。元康元年七月七日出。)

  《度世品經》六卷(或雲《度世》。或為五卷。元康元年四月十三日出。)

  《密跡經》五卷(或雲《密跡金鋼力士經》。或七卷。太康九年十月八日出。)

  《持心經》六卷(十七品。一名《等禦諸法》,一名《莊嚴佛法》。《舊錄》雲,《持心梵天所問經》。太康七年三月十日出。)

  《修行經》七卷(二十七品。《舊錄》雲,《修行道地經》。太康五年二月二十三日出。)

  《漸備一切智德經》十卷(或五卷。元康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出。)

  《生經》五卷(或四卷。)

  《海龍王經》四卷(或三卷。太康六年七月十日出。)

  《普超經》四卷(一名《阿?世王品》。《安錄》亦雲更出《阿?世王經》。或為三卷。《舊錄》雲,《文殊普超三昧經》。太康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出。)

  《維摩詰經》一卷(一本雲《維摩詰名解》。)

  《阿惟越致庶經》四卷(太康五年十月十四日出。)

  《嚴凈佛土經》二卷(《舊錄》雲,是《文殊師利嚴凈經》,或雲《文殊佛土嚴凈經》。)

  《阿耨達經》二卷(一名《弘道廣顯三昧經》。《舊錄》雲,《阿耨達龍王經》,或雲《阿教研室請佛經》。)

  《首楞嚴經》二卷(異出,首稱阿難言。)

  《無量壽經》二卷(一名《無量清凈平等覺經》。)

  《寶藏經》二卷(《舊錄》雲,文殊師利寶藏經,或雲《文殊師利現寶藏》。太始六年十月出。)

  《寶髻經》二卷(一名《菩薩凈行經》,《舊錄》雲,《寶結菩薩經》,或雲《寶髻菩薩所問經》。永熙元年七月十四日出。)

  《要集經》二卷(或雲《諸佛要集經》,天竺曰《佛陀僧?提》。)

  《佛升忉利天品經》二卷

  《等集眾德三昧經》三卷(《舊錄》雲,《等集眾德經》,或雲《等集三昧經》。)

  《無盡意經》四卷

  《離垢施女經》一卷(太康十年十二月二日出。)

  《鬱迦長者經》一卷(或雲《鬱迦羅越問菩薩行經》,即《大鬱迦經》。或為二卷。)

  《大凈法門經》一卷(建始元年三月二十六日出。)

  《須真天子經》二卷(泰始二年十一月出。)

  《幻士仁賢經》一卷(或雲《仁賢幻士經》。)

  《魔逆經》一卷(太康十年十二月二日出。)

  《濟諸方等經》一卷(或雲《濟諸方等學經》。)

  《德光太子經》一卷(或雲《賴吒和羅所同光德太子經》。泰始六年九月三十日出。)

  《文殊師利凈律經》一卷(一本雲《凈律經》。太康十年四月八日出。)

  《決定持經》一卷

  《寶女經》四卷(《舊錄》雲,《寶女三昧經》。或雲《寶女問慧經》。太康八年四月二十七日出。)

  《如來與顯經》四卷(一本雲《興顯如幻經》。元康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出。)

  《般舟三昧經》二卷(《安公錄》雲,更出《般舟三昧經》。)

  《首意女經》一卷(或雲《梵女首意經》。)

  《十二因緣經》一卷

  《月明童子經》一卷(一名《月光童子經》。)

  《五十緣身行經》一卷(《舊錄》雲,《菩薩緣身五十事經》,或雲《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六十二見經》一卷(或雲《梵網六十二見經》。)

  《四自侵經》一卷(安公雲,出《阿毗曇》。)

  《須摩經》一卷(《舊錄》雲《須摩提經》,或雲《須摩提菩薩經》。)

  《隨權女經》二卷(出《別錄》,《安錄》無。)

  《方等泥洹經》二卷(或雲《大般泥洹經》。泰始五年七月二十三日出。)

  《大善權經》二卷(或雲《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或雲《慧上菩薩經》,或雲《善權方便經》,或雲《善權方便所度無極經》。太康六年六月十七日出。)

  《無言童子經》一卷(或雲《無言菩薩經》。)

  《溫室經》一卷(《舊錄》雲,《溫室洗浴眾僧經》。)

  《頂王經》一卷(一名《維摩詰子問經》。安公雲,出方等部,或雲《大方等頂王經》。)

  《聖法印經》一卷(天竺名《阿遮曇摩叉圖》。安公雲,出《雜阿含》。)

  《移山經》一卷(《舊錄》雲,《力士移山經》。)

  《文殊師利五體悔過經》一卷(《舊錄》雲,《文殊師利悔過經》。泰始七年正月二十七日出。)

  《持人菩薩經》三卷(泰始七年九月十五日出。)

  《滅十方冥經》一卷(元熙元年八月十四日出。)

  《無思議孩童經》一卷(《舊錄》雲,《孩童經》,或雲《無思議光孩童菩薩經》,或雲《無思議光經》。)

  《迦葉集結經》一卷(《舊錄》雲,《迦葉結經》。)

  《彌勒成佛經》一卷(與羅什所出異本。)

  《舍利弗目連遊諸國經》一卷(或雲《舍利弗摩目犍連遊諸四衢經》。)

  《琉璃王經》一卷

  《柰女耆域經》一卷(或雲《柰女經》。)

  《寶施女經》一卷

  《寶網童子經》一卷《舊錄》雲,《寶網經》。)

  《順權方便經》二卷(一本雲《惟權方便經》。《舊錄》雲,順權女經,一雲《轉女身菩薩經》。太安二年四月九日出。)

  《五百弟子本起經》一卷(《舊錄》雲,《五百弟子自說本末經》。太巡二年五月一日出。或雲《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

  《佛為菩薩五夢經》一卷(《舊錄》雲,《佛五夢》。太安二年五月六日出。或雲《太子五夢》。)

  《普門經》一卷(一本雲《普門品》。太康八年正月十一日出。)

  《如幻三昧經》二卷(《舊錄》雲,三卷。太安二年五月十一日出。)

  《彌勒本願經》一卷(或雲《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太安二年五月十七日出。)

  《舍利弗悔過經》一卷(太安二年五月二十日出。)

  《胞胎經》一卷(《舊錄》雲,《胞胎受身經》。太安二年八月一日出。)

  《十地經》一卷(或雲《菩薩十地經》。太安二年十二月四日出。)

  《摩目犍連本經》一卷

  《太子慕魄經》一卷

  《四不可得經》一卷

  《菩薩悔過經》一卷(或雲《菩薩悔過法》,下註雲,出龍樹《十住論》。)

  《當來變經》一卷

  《乳光經》一卷

  《心明女梵志婦飯汁施經》一卷(或雲《心明經》。)

  《大六向拜經》一卷(《舊錄》雲,《六向拜經》,或雲《威花長者六向拜經》。)

  《鴦掘摩經》一卷(或雲《指髻經》,或雲《指?經》。)

  《菩薩十住經》一卷(太安元年十月三日出。)

  《摩調王經》一卷(出《六度集》。太安三年正月十八日出。)

  《象步經》一卷(一雲《無所希望經》。)

  《照明三昧經》一卷(太安三年二月一日出。)

  《所欲致患經》一卷(太安三年二月七日出。)

  《法沒盡經》一卷(或雲《空寂菩薩所問經》。太熙元年二月七日出。)

  《菩薩齋法》一卷(一名《菩薩正齋經》,一名《持齋經》。)

  《獨證自誓三昧經》一卷(或雲《如來獨證自誓三昧經》。)

  《過去佛分衛經》一卷(《舊錄》雲,《過世佛分衛經》。)

  《五蓋疑結失行經》一卷(安公雲,不似護公出。《後記》雲,永寧二年四月十二日出。)

  《阿差末經》四卷(或雲《阿差末菩薩經》,《別錄》所載。《安錄》先闕。永嘉元年十二月一日出。)

  《無極寶經》一卷(《別錄》所載,《安錄》先闕。或雲《無極寶三昧經》。永嘉元年三月五日出。)

  《阿述達經》一卷《別錄》所載,《安錄》先闕。《舊錄》雲,《阿述達女經》,或雲《阿?貰王可述達菩薩經》。)

  右九十五部,凡二百六卷。今並有其經。

  《等目菩薩經》二卷(《別錄》所載,《安錄》先闕。)

  《閑居經》十卷

  更出《小品經》七卷

  《總持經》一卷(佑案,出《生經》,或雲《佛心總持》。)

  《超日明經》二卷

  《刪維摩詰經》一卷(佑意謂先出《維摩》煩重,護刪出逸偈。)

  《虎耳意經》一卷(一名《二十八宿經》。)

  《無憂施經》一卷(一本雲,阿?貰女名無憂施。)

  《五福施經》一卷

  《樓炭經》五卷(安公雲,出方等部。太安元年正月二十三日出。)

  《勇伏定經》二卷(安公雲,更出《首楞嚴》。元康元年四月九日出。)

  《嚴凈定經》一卷(一名《序世經》。元熙元年二月十八日出。)

  《慧明經》一卷

  《迦葉本經》一卷或雲《大迦葉本》。)

  《光世音大勢至受決經》一卷

  《諸方佛名經》一卷

  《目連上凈居天經》一卷

  《普首童經》一卷

  《十方佛名》一卷

  《三品修行經》一卷(安公雲,近人合《大修行經》。)

  《金益長者子經》一卷

  《眾佑經》一卷

  《觀行不移四事經》一卷(元康中出。)

  《小法沒盡經》一卷

  《四婦喻經》一卷(元康中出。)

  《廬夷亙經》一卷

  《諸祝咒經》三卷

  《<廣盍>羅王經》一卷

  《龍施經》一卷

  《檀若經》一卷

  《馬王經》一卷(永平元年中出。)

  《普義經》一卷(永平中出。)

  《鹿母經》一卷(元康初出。)

  《給孤獨明德經》一卷(《舊錄》雲,《給孤獨氏經》。大熙元年末出。)

  《龍王兄弟陀達誡王經》一卷(達是達字。)

  《勸化王經》一卷

  《百佛名》一卷

  《更出阿?世王經》二卷(建武元年四月十六日出。)

  《植眾德本經》一卷

  《沙門果證經》一卷

  《龍施本起經》一卷

  《龍施本起經》一卷(《舊錄》雲,《龍施本經》,或雲《龍施女經》。)

  《佛悔過經》一卷

  《三轉月明經》一卷

  《解無常經》一卷

  《胎藏經》一卷

  《離垢蓋經》一卷

  《小鬱迦經》一卷

  《阿?貰女經》一卷

  《賈客經》二卷(建武元年三月二日出。)

  《人所從來經》一卷(永興二年正月二十五日出。)

  《誡羅雲經》一卷

  《雁王經》一卷(太始九年二月一日出。)

  《十等藏經》一卷(永興二年正月二十八日出。)

  《雁王五百雁俱經》一卷(永興二年二月二日出。)

  《誡具經》一卷(永興二年二月七日出。)

  《決道俗經》一卷(永興二年二月十一日出。)

  《猛施經》一卷(《舊錄》雲,《猛施道地經》。永興二年二月二十日出。)

  《城喻經》一卷(永興二年三月一日出。)

  《耆?崛山解經》一卷

  《譬喻三百首經》二十五卷(永興三年三月七日出。)

  《比丘尼戒經》一卷(太始三年九月十日出。)

  《誡王經》一卷

  《三品悔過經》一卷(太始三年九月二十一日出。)

  《菩薩齋法經》一卷(《舊錄》雲,《菩薩齋》經,或雲《賢首菩薩齋經》。)

  左六十四部,凡一百一十六卷。經今闕。合二件,凡一百五十四部,合三百九卷。晉武帝時,沙門竺法護到西域,得胡本還。自太始中至懷帝永嘉二年已前所譯出。佑捃摭群錄,遇護公所出更得四部,《安錄》先闕,今條入錄中。安公雲,遭亂錄散,小小錯涉。故知今之所獲,審是護出也。

  《超日明經》二卷(《舊錄》雲,《超日明三昧經》。)

  右一部,凡二卷。晉武帝時,沙門竺法護先譯梵文,而辭義煩重。優婆塞聶承遠整理文偈,刪為二卷。

  《須真天子經》二卷(或雲《須真天子問四事經》。太始二年十一月初八日出。)

  右一部,凡二卷。晉武帝世,天竺菩薩沙門曇摩羅察口授出,安文慧、白元信筆受。

  異《維摩詰經》三卷

  《首楞嚴經》二卷(《別錄》所載,《安錄》先闕。《舊錄》有叔蘭《首楞嚴》二卷。)

  右二部,凡五卷。晉惠帝時,竺叔蘭以元康元年譯出。

  《惟逮菩薩經》一卷(今闕。)

  右一部,凡一卷。晉惠帝時,沙門制法祖譯出。

  《樓炭經》六卷(《別錄》所載,《安錄》先闕。)

  《大方等如來藏經》一卷(《舊錄》雲,《佛藏方等經》。)

  《法句本末經》四卷(一名《法句喻經》。或雲六卷。或雲《法句譬經》。)

  《福田經》一卷(或雲《諸德福田經》。)

  右四部,凡十二卷。晉惠、懷帝時沙門法炬譯出。其《法句喻》、《福田》二經,炬與沙門法立共譯出。

  總前出經,自安世高已下,至法立已上,凡十七傢,並《安公錄》所載。其張騫、秦景、竺朔佛、維?難、竺將炎、白延、帛法祖凡七人,是佑校眾錄新獲所附入。自衛士度已後,皆佑所新撰。

  《摩訶般若婆羅蜜道行經》二卷(眾錄並雲《道行經》二卷,衛士度略出。今闕。)

  右一部,凡二卷。晉惠帝時,衛士度略出。

  《合維摩詰經》五卷(合支謙、竺法護、竺叔蘭所出《維摩》三本,合為一部。)

  《合首楞嚴經》八卷(合支讖、支謙、竺法護、竺叔蘭所出《首楞嚴》四本,合為一部,或為五卷。)

  右二部,凡十三卷。晉惠帝時,沙門支敏度所集。其《合首楞嚴》,傳雲亦愍度所集,既闕註目,未詳信否。

  《大孔雀王神咒》一卷

  《孔雀王雜神咒》一卷

  右二部,凡二卷。晉元皇帝時,西域高座沙門屍梨蜜所出。

  《譬喻經》十卷(《舊錄》雲,《正譬喻經》十卷。)

  右一部,凡十卷。晉成帝時,沙門康法邃抄集眾經,撰此一部。

  《十誦比丘戒本》一卷(或雲《十誦大比丘戒》。)

  右一部,凡一卷。晉簡文帝時,西域沙門曇摩持誦胡本,竺佛念譯出。

  《比丘尼大戒》一卷

  右一部,凡一卷。晉簡文帝時,沙門釋僧純於西域夷國得胡本,到關中,令竺佛念、曇摩持、慧常共譯出。

  《摩訶缽羅若婆羅蜜經抄》五卷(一名《長安品經》,或雲《摩訶般若婆羅密經》。偽秦苻堅建元十八年出。)

  右一部,凡五卷。晉簡文帝時,天竺沙門曇摩蜱執胡《大品》本,竺佛念譯出。

  《雜阿毗曇毗婆沙》十四卷(偽秦建元十九年四月出,至八月二十九日出訖。或雲《雜阿毗曇心》。)

  《婆須蜜集》十卷(建元二十年三月十五日出,至七月十三日訖。)

  《僧伽羅剎集經》三卷(秦建元二十年十一月三十日出。)

  右三部,凡二十七卷。晉孝武帝時,?賓沙門僧伽跋澄,以苻堅時入長安。跋澄口誦《毗婆沙》,佛圖羅剎譯出。又齎《婆須蜜》胡本,竺佛念譯出。

  《四阿含暮抄經》二卷

  右一部,凡二卷。晉孝武帝時,西域沙門鳩摩羅佛提於鄴寺出。佛提執胡本,竺佛念、佛護為譯,僧導、僧睿筆受。

  《三十七品經》一卷(晉太元二十年,歲在丙申,六月出。)

  《賢劫千佛名經》一卷

  右二部,凡二卷。晉孝武帝時,天竺沙門竺曇無蘭在揚州謝鎮西寺撰出。

  《增一阿含經》三十三卷(秦建元二十年夏出,至二十一年春訖。定三十三卷,或分為二十四卷。)

  《中阿含經》五十九卷(同建元二十年出。)

  右二部,凡九十二卷。晉孝武時,兜亻去勒國沙門曇摩難提,以苻堅時入長安。難提口誦胡本,竺佛念譯出。

  《出曜經》十九卷

  《菩薩瓔珞經》十二卷

  《十住斷結經》十一卷

  《菩薩處胎經》五卷(一名《胎經》。或為四卷。)

  《中陰經》二卷(闕。)

  《王子法益壞目因緣經》一卷(或雲《阿育王息壞目因緣經》。)

  右六部,凡五十卷。晉孝武帝時,涼州沙門竺佛念,以苻堅時於關中譯出。

  《中阿含經》六十卷(晉隆安元年十一月十日於東亭寺譯出,至二年六月二十五日訖。與曇摩難提所出本不同。)

  《阿毗曇八扌建度》二十卷(一名《迦旃延阿毗曇》。建元十九年出。)

  《阿毗曇心》十六卷(或十三卷。苻堅建元末於洛陽出。)

  《な婆沙阿毗曇》十四卷(一名《廣說》,同在洛陽譯出。)

  《阿毗曇心》四卷(晉太元十六年在廬山為遠公譯出。)

  《三法度》二卷(同以太元十六年於廬山出。)

  右六部,凡一百一十六卷。晉孝武帝及安帝時,?賓沙門僧伽提婆所譯出。

  《新大品經》二十四卷(偽秦姚興弘始五年四月二十三日於逍遙園譯出,至六年四月二十三日訖。)

  《新小品經》七卷(弘始十年二月六日譯出,至四月二十日訖。)

  《新法華經》七卷(弘始八年夏於長安大寺譯出。)

  《新賢劫經》七卷(今闕。)

  《華首經》十卷(一名《攝諸善根經》。)

  《新維摩詰經》三卷(弘始八年於長安大寺出。)

  《新首楞嚴經》二卷

  《十住經》五卷(或四卷,定五卷。什與佛馱耶舍共譯出。)

  《思益義經》四卷(或雲《思益梵天問經》。)

  《持世經》四卷(或三卷。)

  《自在王經》二卷(弘始九年出。)

  《佛藏經》三卷(一名《選譯諸法》。或為二卷。)

  《菩薩藏經》三卷(一名《富樓那問》,亦名《大悲心》。或為二卷。)

  《稱揚諸佛功德經》三卷(一名《集華》。)

  《無量壽經》一卷(或雲《阿彌陀經》。)

  《彌勒下生經》一卷

  《彌勒成佛經》一卷

  《金剛般若經》一卷(或雲《金剛般若婆羅蜜經》。)

  《諸法無行經》一卷

  《菩提經》一卷(或雲《文殊師利問菩提經》。)

  《遺教經》一卷(或雲《佛垂般泥洹略說教戒經》。)

  《十二因緣觀經》一卷(闕本。)

  《菩薩呵色欲經》一卷

  《禪法要解》二卷(或雲《禪要經》。)

  《禪經》三卷(一名《菩薩禪法經》,與《坐禪三昧經》同。)

  《雜譬喻經》一卷(比丘道略所集。)

  《大智論》百卷(於《逍遙園》譯出。或分為七十卷。)

  《成實論》十六卷

  《十住論》十卷

  《中論》四卷

  《十二門論》一卷

  《百論》二卷(弘始六年譯出。)

  《十誦律》六十一卷(已入律錄。)

  《十誦比丘戒本》一卷

  《禪法要》三卷(弘始九年閏月懸殊日重校正。)

  右三十五部,凡二百九十四卷。晉安帝時,天竺沙門鳩摩羅什以偽秦姚興弘始三年至長安,於大寺及趙遙園譯出。

  《長阿含經》二十二卷(秦弘始十五年出,竺佛念傳譯。)

  《曇無德律》四十五卷(已入律錄。)

  《虛空藏經》一卷(或雲《虛空藏菩薩經》。三藏後還外國,於?賓得此經,附商人送至涼州。)

  《曇無德戒本》一卷

  右四部,凡六十九卷。晉安帝時,?賓三藏法師伏馱耶舍,以姚興弘始中於長安譯出。

  《舍利弗阿毗曇》二十二卷(或二十卷。)

  右一部,凡二十二卷。晉安帝時,外國沙門毗婆沙,為姚興於長安石羊寺譯出。

  《大般涅?經》三十六卷(偽河西王沮渠蒙遜玄始十年十月二十三日譯出。)

  《方等大集經》二十九卷(或雲《大集經》。玄始九年譯出。或三十卷,或二十四卷。)

  《方等王虛空藏經》五卷(或雲《大虛空藏經》。檢經文與《大集經》第八《虛空藏品》同,未詳是別出者不?《別錄》雲,何南國乞佛時沙門釋聖堅譯出。)

  《方等大雲經》四卷(或雲《方等無想大雲經》。或為六卷。玄始六年九月出。)

  《悲華經》十卷(《別錄》或雲龔上出。玄始八年十二月出。)

  《金光明經》四卷(玄始六年五月出。)

  《海龍王經》四卷(玄始七年正月出。)

  《菩薩地持經》八卷(或雲《菩薩戒經》,或雲《菩薩地經》。玄始七年十月初一日出。)

  《菩薩戒本》一卷(《別錄》雲,敦煌出。)

  《優婆塞戒》七卷(玄始六年四月十日出。)

  《菩薩戒經》八卷

  《菩薩戒優婆塞戒壇文》一卷(玄始十年十二月出。)

  右十一部,凡一百一十七卷。晉安帝時,天竺沙門曇摩讖至西涼州,為偽河西王大沮渠蒙遜譯出。(或作曇無讖。)

  《阿毗曇毗婆沙》六十卷(丁醜歲四月出,至己卯歲七月訖。)

  右一部,凡六十卷。晉安帝時,涼州沙門釋道泰,共西域沙門浮陀跋摩,於涼州城內苑閑豫宮寺譯出。初出一百卷,尋值涼王大沮渠國亂亡,散失經文四十卷,所馀六十卷,傳至京師。

  《寶梁經》二卷

  右一部,凡二卷。晉安帝時,沙門釋道龔出。(傳雲,於涼州出。)

  《大方廣佛華嚴經》五十卷(沙門支法領於於闐國得此經胡本,到晉義熙十四年三月十日,於道場寺譯出,至宋永初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都訖。)

  《觀佛三昧經》八卷

  《新無量壽經》二卷(永初二年於道場寺出。)

  《禪經修行方便》二卷(一名《庾伽遮羅浮迷》,譯言《修行道地》,一名《不凈觀經》。凡有十七品。)

  《大方等如來藏經》一卷(或雲《如來藏》。今闕。)

  《菩薩十住經》一卷

  《出生無量門持經》一卷

  《新微蜜持經》一卷(闕。)

  《本業經》一卷(闕。)

  《凈六婆羅蜜經》一卷(闕。)

  《文殊師利發願經》一卷(晉元熙二年,歲在庚申,於道場寺出。)

  右十部,凡六十七卷。晉安帝時,天竺禪師佛馱跋陀至江東,及宋初於廬山及京都譯出。

  《大般泥洹經》六卷(晉義熙十三年十一月一日,道場寺譯。)

  《方等泥洹經》二卷(今闕。)

  《摩訶僧?律》四十卷(已入律錄。)

  《僧?比丘戒本》一卷(今闕。)

  《雜阿毗曇心》十三卷今闕。)

  《雜藏經》一卷

  《纟延經》(梵文,未譯出。)

  《長阿含經》(梵文,未譯。)

  《雜阿含經》(梵文,未譯。)

  《彌沙塞律》(梵文,未譯。)

  《薩婆多律抄》(梵文,未譯。)

  《佛遊天竺記》一卷

  右十一部,定出六部,凡六十三卷。晉安帝時,沙門釋法顯以隆安三年遊西域,於中天竺、師子國得胡本,歸京都,住道場寺。就天竺禪師佛馱跋陀共譯出。其《長雜二阿含》、《纟延經》、《彌沙塞律》、《薩婆多律抄》,猶是梵文,未得譯出。

  《方等檀持陀羅尼經》四卷(或雲《大方等陀羅尼》,或雲《檀持陀羅尼》。)

  右一部,凡四卷。晉安帝時,高昌郡沙門釋法眾所譯出。

  《普門品經》一卷(闕。)

  右一部,凡一卷。西域沙門?多蜜所出。傳雲晉世出,未詳何帝時。

  《決定毗尼經》一卷(一名《破壞一切心識》。)

  右一部,凡一卷。眾錄並雲於涼州敦煌出,未審譯經人名。傳雲晉世出,未詳何帝時。

  《新無量壽經》二卷(宋永初二年於道場寺出。一錄雲,於六合山寺出。)

  《佛所行贊》五卷(一名《馬鳴菩薩贊》,或雲《佛本行贊》。六合山寺出。)

  右二部,凡七卷。宋孝武皇帝時,沙門釋寶雲於六合山寺譯出。

  《觀世音受記經》一卷

  右一部,凡一卷。宋武帝時,黃龍國沙門曇無竭遊西域譯出。

  《彌沙塞律》三十四卷(即釋法顯所得胡本,以宋景平元年七月譯出。已入律錄。)

  《彌沙塞比丘戒本》一卷(與律同時出。)

  《彌沙塞羯磨》一卷(與律同時出。)

  右三部,凡三十六卷。宋滎陽王時,沙門竺道生、釋慧嚴,請?賓律師佛馱什於京都龍光寺譯出。

  《雜阿毗曇心》十三卷(今闕。)

  右一部,凡十三卷。宋文帝時,西域沙門伊葉波羅,以元嘉三年為北徐州刺史王仲德於彭城譯出,至《擇品》未竟。至八年,更請三藏法師於京都校定。

  《菩薩善戒》十卷(或雲《菩薩地》。十卷。)

  《優婆塞五戒略論》一卷(一名《優婆塞五戒相》。)

  《三歸及優婆塞二十二戒》一卷(或雲《優婆塞戒》。)

  《曇無德羯磨》一卷(或雲《雜羯磨》。)

  右四部,凡十三卷。宋文帝時,?賓三藏法師求那跋摩於京都譯出。

  《雜阿毗曇心》十四卷(宋元嘉十年於長幹寺出,寶雲傳譯,其年九月訖。)

  《摩得勒伽經》十卷(宋元嘉十二年乙亥歲正月於秣陵平樂寺譯出,至九月二十二日訖。)

  《分別業報略》一卷(大勇菩薩撰。)

  《勸發諸王要偈》一卷(龍樹菩薩撰。)

  《請聖僧浴文》一卷(闕。)

  右五部,凡二十七卷。宋文帝時,天竺三藏法師僧伽跋摩於京都譯出。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一卷(或雲《普賢觀經》,下註雲,出《深功德經》中。)

  《虛空藏觀經》一卷(或雲《觀虛空藏菩薩經》。)

  《禪秘要》三卷(元嘉十八年譯出。或雲《禪法要》。或五卷。)

  《五門禪經要用法》一卷

  右四部,凡六卷。宋文帝時,?賓禪師曇摩蜜多,以元嘉中於?洹寺譯出。

  《普耀經》六卷

  《四天王經》一卷

  《廣博嚴凈經》四卷(或雲《廣博嚴凈不退轉輪經》。)

  右三部,十一卷。宋文帝時,沙門釋智嚴,以元嘉四年共沙門賓雲譯出。

  《般泥洹經》二十卷(闕。)

  《摩訶僧?律》一部(梵本,未譯出。)

  右二部,定出一部,凡二十卷。宋文帝時,沙門釋智猛遊西域還,以元嘉中於西涼州譯出《泥洹經》一部,至十四年齎還京都。

  《賢愚經》十三卷(宋元嘉二十二年出。)

  右一部,凡十三卷。宋文帝時,涼州沙門釋曇學、威德於於闐國得此經胡本,於高昌郡譯出。(天安寺釋弘宗傳。)

  《雜阿含經》五十卷(宋元嘉中於瓦官寺譯出。)

  《大法鼓經》二卷(東安寺譯出。)

  《勝?經》一卷(丹陽郡譯出。)

  《八吉祥經》一卷(元嘉二十九年正月十三日於荊州譯出。)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道場寺譯出。)

  《央掘魔羅經》四卷(道場寺譯出。)

  《過去現在因果經》四卷(宋元嘉中譯。)

  《相續解脫經》二卷(東安寺譯出。)

  《第一義五相略》一卷(東安寺譯出。)

  《釋六十二見經》一卷(闕。)

  《泥洹經》一卷(似即一卷《泥曰經》。闕。)

  《無量壽經》一卷(闕。)

  《現在佛名經》三卷

  《無憂王經》一卷(闕。)

  右十四部,凡七十六卷。宋文帝時,天竺摩訶乘法師求那跋陀羅,以元嘉中及孝武時宣出諸經,沙門釋賓?及弟子菩提法勇傳釋。

  《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一卷(或雲《觀彌勒菩薩經》,或雲《觀彌勒經》。)

  《觀世音觀經》一卷

  《禪要秘密治病經》二卷(宋孝建二年於竹園寺譯出。)

  《佛母般泥洹經》一卷(孝建二年於鐘山定林上寺譯出。一名《大愛道般泥洹經》。)

  右四部,凡五卷。宋孝武帝時,偽河西王從弟沮渠安陽侯於京都譯出。前二觀先在高昌郡久已譯出,於彼齎來京都。

  《念佛三昧經》六卷(宋大明六年譯出。或雲《菩薩念佛三昧經》。)

  《破魔陀羅尼經》一卷(或雲《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大明六年譯出。)

  右二部,凡七卷。宋孝武帝時,西域沙門功德直至荊州,沙門釋玄暢請於禪房譯出。

  《十誦羯磨》一卷(或雲《略要羯磨法》,《十誦律》出。)

  右一部,凡一卷。宋景和中,律師釋僧璩於京都撰出。

  《十誦比丘尼戒本》一卷(或雲《十誦比丘尼大戒》。)

  《十誦律羯磨雜事》一卷

  右二部,凡二卷。宋明帝時,律師釋法穎於京都撰出。

  《海意經》七卷(闕。)

  《如來恩智不思議經》五卷(闕。)

  《寶頂經》五卷(闕。)

  《無盡意經》十卷(闕。)

  《三密底耶經》一卷(漢言《賢人用律》。闕。)

  右五部,凡二十八卷。宋明帝時,天竺沙門竺法眷於廣州譯出,並未至京都。

  《雜寶藏經》十三卷(闕。)

  《付法藏因緣經》六卷(闕。)

  《方便心論》二卷(闕。)

  右三部,凡二十一卷。宋明帝時,西域三藏吉迦夜於北國,以偽延興二年,共僧正釋曇曜譯出,劉孝標筆受。此三經並未至京都。

  《無量義經》一卷

  右一部,凡一卷。齊高帝時,天竺沙門曇摩伽陀耶舍譯出。

  《五百本生經》(未詳卷數。闕。)

  《他略利》(齊言《宿德律》。未詳卷數。闕。)

  右二部,齊琥皇帝時,外國沙門大乘於廣州譯出,未至京都。

  《善見毗婆沙律》十八卷(或雲《毗婆沙律》。齊永明七年出。)

  右一部,凡十八卷。齊武帝時,沙門釋僧猗於廣州竹林寺,請外國法師僧伽跋陀羅譯出。

  《觀世音懺悔除罪咒經》一卷(永明八年十二月十五日譯出。)

  《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一卷

  右二部,凡二卷。齊武皇帝時,先師獻正遊西域,於於闐國得《觀世音懺悔咒》胡本。還京都,請瓦官禪房三藏法師法意共譯出。自流沙以西,《妙法蓮華經》並有《提婆達多品》,而中夏所傳闕此一品。先師至高昌郡,於彼獲本,仍寫還京都。今別為一卷。

  《百句譬喻經》十卷(齊永明十年九月十日譯出。或五卷。)

  右一部,凡十卷。齊武帝時,天竺沙門求那毗地於京都譯出。

  《毗跋律》一卷

  右一部,凡一卷。齊武帝時,沙門釋法度出。

  《教戒比丘尼法》一卷

  右一部,凡一卷。梁天監三年,鐘山靈耀寺沙門釋僧盛依《四分律》撰。

  《大智論抄》二十卷(一名《要論》。)

  右一部,凡二十卷。晉安帝世,廬山沙門釋慧遠,以論文繁積,學者難省,故略要抄出。

  《虛空藏經》八卷

  右一部,凡八卷。宋武帝世,河南國乞伏時沙門聖堅出。

  《十二因緣經》一卷(建武二年出。)

  《須達長者經》一卷(建武二年出。)

  都合四百五十部,凡一千八百六十七卷。

  新集條解異出經錄第二

  異出經者,謂胡本同而漢文異也。梵書復隱,宣譯多變,出經之士,才趣各殊。辭有質文,意或詳略,故令本一末二,新舊參差。若國言訛轉,則音字楚夏;譯辭格礙,則事義胡越。豈西傳之?春駁,乃東寫之乖謬耳。是以《泥洹》、《楞嚴》重出至七,《般若》之經,別本?八。傍及眾典,往往如茲。今並條目列入,以表同異。其異出雜經失譯名者,皆附失源之錄。《般若經》

  支讖出《般若道行品經》十卷

  〔又〕出《古品遺日說般若》一卷

  竺朔佛出《道行經》一卷(《道行》者,《般若》抄也。)

  朱士行出《放光經》二十卷(一名《舊小品》。)

  竺法護更出《小品經》七卷

  衛士度抄《摩訶般若波羅蜜道行經》二卷

  曇摩蜱出《摩訶缽羅若婆羅蜜經》五卷(一名《長安品經》。)

  鳩摩羅什出《新大品》二十四卷

  〔又〕《小品》七卷

  右一經七人異出。

  《般泥洹經》

  支讖出《胡般泥洹經》一卷

  支謙出《大般泥洹經》二卷

  竺法護出《方等泥洹經》二卷

  曇摩讖出《大般涅?經》三十六卷

  釋法顯出《大般泥洹經》六卷

  〔又〕《方等泥洹經》二卷

  釋智猛出《泥洹經》二十卷

  求那跋陀羅出《泥洹經》一卷

  右一經七人異出。其支謙《大般泥洹》與《方等泥洹》大同,曇摩讖《涅?》與法顯《泥洹》大同。

  其馀三部並闕,未詳同異。

  《法華經》

  《舊錄》有《薩曇分陀利經》,雲是異出《法華》,未詳誰出,今闕此經。

  竺法護出《正法華經》十卷

  鳩摩羅什出《新妙法蓮華經》七卷

  右一經三人出,其一經失譯人名,已入失源錄

  《首楞嚴經》

  支讖《首楞嚴》二卷

  支謙《首楞嚴》二卷

  白延《首楞嚴》二卷

  竺法護更出《勇伏定》二卷(即更出《首楞嚴》。)

  竺叔蘭《首楞嚴經》二卷

  鳩摩羅什新出《首楞嚴》二卷

  《舊錄》有《蜀首楞嚴》二卷(未詳誰出。)

  右一經七人出。其一經失譯人名,已入失源錄。

  ◎維摩詰經

  支謙出《維摩詰》二卷

  竺法護出《維摩詰經》二卷

  又出《刪維摩詰》一卷

  竺叔蘭出《維摩詰》二卷

  鳩摩羅什出《新維摩詰經》三卷

  右一經四人異出。

  《無量壽經》

  支謙出《阿彌陀經》二卷

  竺法護出《無量壽》二卷(或雲無量壽清凈平等覺。)

  鳩摩羅什出《無量壽》一卷

  釋寶雲出《新無量壽》二卷

  求那跋陀羅出《無量壽》一卷

  右一經五人異出。

  《道地經》

  安世高出《大道地》二卷

  竺法護出《修行道地》七卷

  右一經二人異出。

  《普耀經》

  竺法護出《普耀》八卷

  釋智嚴出《普耀》六卷

  右一經二人異出。

  《賢劫經》

  竺法護出《賢劫》十卷

  鳩摩羅什出《賢劫》七卷

  右一經二人異出。

  《海龍王經》

  竺法護出《海龍王》四卷

  曇摩讖出《海龍王》四卷

  右一經二人異出。

  《中阿含經》

  曇摩難提出《中阿含》五十九卷

  僧伽提婆出《中阿含》六十卷

  右一經二人異出。

  《樓炭經》

  竺法護出《樓炭》五卷

  釋法炬出《樓炭》六卷

  右一經二人異出。

  《微密持經》

  支謙出《微密持》一卷

  佛馱跋陀出《微密持》一卷

  右一經二人異出。

  《大方等如來藏經》

  釋法炬出《大方等如來藏》一卷

  佛馱跋陀出《大方等如來藏》一卷

  右一經二人異出。

  《本業經》

  支謙出《本業》一卷

  佛馱跋陀出《本業》一卷

  右一經二人異出。

  《十住經》

  《鳩摩羅什》出《十住》四卷

  《佛馱跋陀》出《菩薩十住》一卷

  右一經二人異出。

  《超日明經》

  竺法護出《超日明》二卷

  聶承遠出《超日明》二卷(即刪整護公所出者。)

  右一經二人異出。

  《般舟三昧經》

  支讖出《般舟三昧》二卷

  竺法護出《般舟三昧》二卷

  右一經二人異出。

  《彌勒成佛經》

  竺法護出《彌勒成佛》一卷

  鳩摩羅什出《彌勒成佛》一卷

  右一經二人異出。

  《觀世音受決經》

  竺法護出《光世音大勢至受決經》一卷

  曇無竭出《觀世音受記經》一卷

  右一經二人異出。

  《月明童子經》

  支謙出《月明童子經》一卷

  竺法護出《月明童子經》一卷

  右一經二人異同。

  《普門經》

  竺法護出《普門品》一卷

  ?多蜜出《普門品》一卷

  右一經二人異出。

  《鴦掘魔經》

  竺法護出《鴦掘魔經》一卷

  求那跋陀羅出《鴦掘魔羅經》四卷

  右一經二人異出。

  《阿?世王經》

  支讖出《阿?世王經》二卷

  竺法護更出《阿?世王經》一卷

  右一經二人異出。

  《十二因緣經》

  安世高出《十二因緣經》一卷

  竺法護出《十二因緣經》一卷

  右一經二人異出。

  《阿差末經》

  支謙出《阿差末》二卷

  竺法護出《阿差末》四卷

  右一經二人異出。

  《禪經》

  鳩摩羅什出《禪經》四卷

  〔又〕《禪法要解》二卷

  佛馱跋陀出《禪經》二卷

  曇摩蜜多出《禪法要》二卷

  〔又〕《五門禪經要用法》一卷

  沮渠安陽侯出《禪要秘密治病經》二卷

  右一經四人異出。

  《虛空藏經》

  曇摩讖出《方等王虛空藏》五卷

  曇摩蜜多出《虛空藏觀》一卷

  聖堅出《虛空藏》五卷

  佛陀耶舍出《虛空藏經》一卷

  右一經四人出。

  《譬喻經》

  安世高出《五陰譬喻》一卷

  竺法護出《譬喻三百首經》二十五卷(無別題,未詳其名。)

  釋法炬出《法句譬喻》六卷

  求那毗地出《百句譬喻》十卷

  康法邃出《譬喻經》十卷

  右一經五人出。

  《無盡意經》

  竺法護出《無盡意》四卷

  竺法眷出《無盡意》十卷

  曇摩讖《大集》後《無盡意》四卷

  右一經三人出。

  《菩薩地持經》

  曇摩讖出《菩薩地持》八卷

  三藏求那跋摩出《菩薩善戒》十卷

  右一經二人出。

  《比丘戒本》

  曇摩持誦出《十誦比丘戒本》一卷

  羅什出《十誦比丘戒本》一卷

  佛馱耶舍出《曇無德戒本》一卷

  釋法顯出《僧?比丘戒本》一卷

  佛馱什出《彌沙塞比丘戒本》一卷

  右一經五人出。校眾錄,並雲二百五十戒凡有六種異出。其一本無譯名,入失源錄中。

  《比丘尼戒》

  竺法護出《比丘尼戒》一卷(今闕。)

  釋僧純出《比丘尼大戒》一卷

  釋法穎撰《十誦比丘尼戒本》一卷

  覓歷所傳《大比丘尼戒》一卷(是疑經。今闕。)

  右一經四人出。

  《阿毗曇》

  安民高出《阿毗曇五法》、《七法》二卷(今闕《七法》。)

  〔又〕《阿毗曇九十八法》一卷(闕。)

  僧伽跋摩出《阿毗曇毗婆沙》十四卷

  〔又〕《阿毗曇心》四卷

  僧伽提婆出《阿毗曇毗婆沙》十四卷

  〔又〕《阿毗曇心》十六卷

  天竺毗婆沙師出《舍利弗阿毗曇》二十二卷

  浮陀跋摩出《阿毗曇毗婆沙》六十卷

  釋法顯出《雜阿毗曇心》十三卷

  伊葉波羅出《雜阿毗曇心》十三卷

  僧伽跋摩出《雜阿毗曇心》十四卷

  《迦旃延阿毗曇心》二十卷(未詳誰出,已入失源錄。)

  右一經凡九人出。

  《成具光明經》

  支讖

  支曜

  右一經二人異出。

  《法鏡經》

  安玄

  支謙

  右一經二人異出。

  《法句經》

  ?難

  支謙

  右一經二人異出。

  一卷《無量壽經》

  鳩摩羅什

  求那跋陀

  右一經二人異出。

  《長阿含經》

  佛馱耶舍

  釋法顯

  右一經二人異出。

  《摩訶僧?律》

  釋法顯

  釋智猛

  右一經二人異出。

  《小品》

  竺法護

  鳩摩羅什

  右一經二人異出。

  《方等泥洹經》

  竺法護

  釋法顯

  右一經二人異出。

  《長者須達經》

  安公《雜錄》又有此經

  求那毗地出

  右一經二人異出。

  ●卷三

  新集安公古異經錄第一

  新集安公失譯經錄第二

  新集安公涼土異經錄第三

  新集安公關中異經錄第四

  新集律公分為五部記錄第五

  新集律公為十八部記錄第六

  新集律來漢地四部記錄第七

  ○新集安公古異經錄第一

  古異經者,蓋先出之遺文也。尋《安錄》自《道地要語》迄《四姓長者》,合九十有二經,標為古異。雖經文散逸,多有闕亡,觀其存篇,古今可辨。或無別名題,取經語以為目,或撮略《四含》摘一事而立卷,名號質實,信古典矣。安公覿其古異,編之於末,佑推其歲遠,列之於首。雖則失源,而舊譯見矣。

  《道地經中要語章》一卷(或雲《小道地經》,今有此經。自此已下,不稱有者,並闕本。)

  《數練意章》一卷(《舊錄》雲,《數練經》。安公雲,上二經出《生經》。佑案,今《生經》無此章名。)

  《梵志?波羅延問尊種經》一卷(《舊錄》雲,《?波延問種尊經》。今有此經。)

  《菩薩道地經》一卷(安公雲,出方等部中。)

  《╄披陀菩薩經》一卷(安公雲,出方等部中。)

  《五十五法誡經》一卷(或雲《五十五法行》。)

  《一切義要》一卷

  《說善惡道經》一卷

  《愛欲聲經》一卷(一本雲《愛欲一聲經》。)

  《摩訶遮曷[A10E]經》一卷

  《天王下作豬經》一卷

  《魔王入目犍蘭腹經》一卷(一名《弊魔試摩訶目連經》《舊錄》雲,《魔王入目連腹中經》。今有此經。)

  《始造浴佛時經》一卷

  《十二賢者經》一卷(《舊錄》雲,《十二賢經》。)

  《佛並父弟調達經》一卷(安公雲,上十經出《阿毗曇》。)

  《憂墮羅迦葉經》一卷

  《四部本文》一卷(安公雲,上二經出《長阿含》。一本雲,出《阿毗曇》。)

  《中阿含本文》一卷(一本雲,出《中阿含經》六十卷。)

  《七漏經》一卷(或雲《七漏鈔經》。)

  《讓德經》一卷

  《有賢者法經》一卷

  《摩訶厥彌難問經》一卷(或雲《大厥彌經》。)

  《大本藏經》一卷

  《說阿難持戒經》一卷

  《阿難問何因緣持戒見世間貧亦現道貧經》一卷

  《給孤獨四姓傢問應受施經》一卷

  《曉所諍不解結者經》一卷

  《奇異道傢難問住處經》一卷

  《奇異道傢難問法本經》一卷

  《賢者手力經》一卷

  《八法行經》一卷

  《雜阿含三十章》一卷

  《自見自知為能盡結經》一卷

  《有四求經》一卷

  《佛本行經》一卷

  《河中大聚沫經》一卷(或雲《水沫所漂經》,或雲《聚沫譬經》。今有此經。)

  《聞城譬經》一卷(《舊錄》雲,《聞城十二因緣經》,或雲《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今有此經。)

  《便賢者坑經》一卷(坑字或作旃。)

  《自守亦不自守經》一卷(《舊錄》雲,《不自守》,或雲《不自守意經》。今有此經。)

  《所非汝所經》一卷

  《兩比丘得割經》一卷

  《聽施比丘經》一卷(或雲《比丘聽施經》。今有此經。)

  《善馬有三相經》一卷(《舊錄》雲,《馬三相經》。今有此經。)

  《馬有八弊惡態經》一卷(或雲《馬有八態喻人經》。今有此經。)

  《道德舍利日經》一卷

  《舍利日在王舍國經》一卷

  《獨居思惟自念止經》一卷

  《問所明種經》一卷

  《欲從本相有經》一卷(或雲《欲從本經》。)

  《獨坐思惟意中生念經》一卷

  《佛說如是有諸比丘經》一卷

  《比丘所求色經》一卷

  《佛說道有比丘經》一卷

  《色為非常念經》一卷(安公雲,自此上二十二經是《阿含》一卷。)

  《色比丘念本起經》一卷

  《佛說善惡意經》一卷

  《比丘一法相經》一卷

  《有二力本經》一卷

  《有三力經》一卷

  《有四力經》一卷

  《人有五力經》一卷

  《不聞者類相聚經》一卷(《舊錄》雲,《類相聚經》。)

  《天上釋為故世在人中經》一卷

  《瓜頭土經》一卷

  《身為無有反復經》一卷

  《師子畜生王經》一卷

  《阿須倫子披羅門經》一卷

  《披羅門子名不侵經》一卷

  《生聞披羅門經》一卷(《舊錄》雲,《生聞梵志經》。)

  《有?桑竭經》一卷

  《署杜乘披羅門經》一卷

  《佛在拘薩國經》一卷

  《佛在優墮國經》一卷

  《是時自梵守經》一卷

  《有三方便經》一卷(《舊錄》雲,《三方便經》。)

  《披羅門不信重經》一卷

  《佛告舍日經》一卷

  《四意止經》一卷(《舊錄》雲,《四意止本行經》。)

  《說人自說人骨不知腐經》一卷(安公雲,上四十五經出《雜阿含》。佑校此《雜阿含》,唯有二十五經,而註作四十五,斯豈傳寫筆散,故重畫致謬歟。夫晉記之變三豕,魯史之溫五門,古賢其猶病諸,況傭寫之人哉。)

  《佛有五百比丘經》一卷

  《凡人有三事愚癡不足經》一卷

  《佛誡諸比丘言我以天眼視天下人生死好醜尊者卑者經》一卷(安公雲,此上三經出《中阿含》。)

  《彌連經》一卷(《舊錄》雲,《彌蘭經》。或作《彌蓮》,出《六度集》。今有此經。)

  《阿鳩留經》一卷

  《憂多羅經》一卷

  《ヤ檀調佛經》一卷

  《惡人經》一卷

  《羅貧壽經》一卷(《舊錄》雲,《羅彌壽》。或雲《那彌壽經》。)

  《ヤ檀樹經》一卷(今有此經。)

  《難提和難經》一卷(或雲《難提和羅經》。)

  《四姓長者難經》一卷(《舊錄》雲,《四姓長者經》。)

  《誓佛經》一卷

  右九十二部,凡九十二卷,是古典經。

  ○新集安公失譯經錄第二

  佑校巡公《舊錄》,其經有譯名則繼錄上卷,無譯名者則條目於下。尋《安錄》自《修行本起》訖於《和達》,凡一百有三十四經,莫詳其人。又《關》、《涼》二錄,並闕譯名,今總而次,列入失源之部。《安錄》誠佳,頗恨太簡,註目經名,撮題兩字;且不列卷數,行間相接,後人傳寫,名部混糅。且朱點為標,朱滅則亂,循空追求,困於難瞭。斯亦??之一玷也。且眾錄雜經,苞集逸異,名多復重,迭相散紊。今悉更刪整,標定卷部,使名實有分,尋覽無惑焉。

  《修行本起經》二卷(安公言,南方近出,直益《小本起》耳。《舊錄》有《宿行本起》,疑即此經。)

  《菩薩道樹經》一卷(或雲《道樹三昧經》,或雲《私呵三昧經》,三名異,並同一本。)

  《八念經》一卷(《舊錄》雲,《阿那律八念經》。)

  《禪行三十七品經》一卷

  《諸法本經》一卷

  《申日經》一卷(安公雲,出《中阿含》。)

  《月光童子經》一卷

  《梵志孫陀耶致經》一卷(安公雲,出《中阿含》。)

  《枯樹經》一卷(安公雲,出《中阿含》。)

  《三十七品經》一卷(安公雲,出律經。)

  《六凈經》一卷(安公雲,出律經。)

  《法律三昧經》一卷

  《應行律》一卷

  《歡豫經》一卷

  《三十二相經》一卷(或雲《菩薩三十二相經》。)

  《八十種好經》一卷

  《演道俗經》一卷(《舊錄》雲,《演道俗業經》。)

  《黑氏梵志經》一卷

  《大愛道般泥洹經》一卷

  《頗多和多耆經》一卷

  《羅雲母經》一卷(或雲《阿難多桓羅雲母經》。)

  《五母子經》一卷

  《無垢賢經》一卷(或雲《無垢賢女經》。)

  《八關齋經》一卷

  《逝經》一卷(或雲《菩薩逝經》。)

  《生死變化經》一卷(或雲《生死變識經》,一名《見正比丘經》。或雲《見正經》。)

  《普明王經》一卷

  《文陀竭王經》一卷

  《耶?經》一卷

  《五福德經》一卷

  《末羅王經》一卷

  《分ヤ檀王經》一卷

  《長者音悅經》一卷(或雲《音悅經》,或雲《長者悅音不蘭迦葉經》。)

  《首達經》一卷(《舊錄》雲,《維先首達經》。)

  《梵皇經》一卷(或雲《梵摩皇經》。)

  《五百梵志經》一卷

  《僧大經》一卷(或雲《佛大僧大經》。)

  《法常住經》一卷

  《大小諫王經》二卷(今有《諫王經》一卷,未詳大小。)

  《波斯匿王經》一卷(或雲《波耶匿王經》,或雲《波斯匿王喪母經》。)

  《摩夷比丘經》一卷(或雲《摩夷經》。)

  《ヤ陀越國王經》一卷

  《迦葉戒經》一卷(或雲《迦葉禁戒經》。)

  《摩達王經》一卷

  《五恐怖世經》一卷(《舊錄》雲,《五恐怖經》。)

  《進學經》一卷(或雲《勸進學道經》。)

  《四飯法經》一卷(或雲《四飯法章》。)

  《梵摩難王經》一卷

  《師比丘經》一卷(或雲《比丘師經》。)

  《十二死經》一卷

  《五無反復經》一卷

  《等入法嚴經》一卷(或雲《菩薩等入法嚴經》。)

  《治身經》一卷(《舊錄》雲,《佛治身經》。馀錄並同。)

  《治意經》一卷(《舊錄》雲,《佛治意經》。馀錄並同。)

  《十善十惡經》一卷(安公雲,出阿毗曇。)

  《阿難念彌經》一卷(安公雲,出《中阿含》。)

  《兜調經》一卷(安公雲,出《中阿含》。)

  《四虺喻經》一卷(安公雲,出《中阿含》。《舊錄》雲,《四虺經》,或作《四蛇經》。)

  《馬有八態經》一卷(與《古異錄馬八弊惡態經》異本。)

  《金色女經》一卷(安公雲,出《阿毗曇》。)

  《太子須大?經》一卷

  《十夢經》一卷(安公雲,出《阿毗曇》。《舊錄》雲,《舍衛國王十夢經》,或雲《波斯匿王十夢經》,或雲《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或雲《國王不黎先泥十夢經》,悉同一本。)

  《長者辯意經》一卷(《舊錄》雲,《辯意長者經》。)

  《長者須達經》一卷(或雲《須達經》。)

  《孝子報恩經》一卷(一名《孝子經》。)

  《孝子ㄦ經》一卷(或《菩薩ㄦ經》,或雲《ㄦ經》。)

  《自愛不自愛經》一卷(《舊錄》雲,《自愛經》。)

  《長壽王經》一卷

  《薩和檀王經》一卷(出《六度集》。)

  《未生怨經》一卷

  《須摩提女經》一卷

  《賢首夫人經》一卷(或雲《賢首經》。)

  《七婦經》一卷

  《玉耶女經》一卷(或雲《玉?耶經》。)

  《新歲經》一卷

  《阿難八夢經》一卷(《舊錄》雲,《阿難七夢經》。眾錄並雲《七夢》,是誤作八字也。)

  《車匿本末經》一卷(或雲《車匿經》。)

  《九色鹿經》一卷

  《五苦章句經》一卷(一名《凈除罪蓋娛樂佛法經》,或雲《五道章句經》。)

  《佛滅度後棺殮葬送經》一卷

  《婦遇對經》一卷(《舊錄》雲,《婦人遇辜經》,或雲《婦遇辜經》。)

  《羅蕓忍辱經》一卷

  《阿難?坻四時施經》一卷(《舊錄》雲,《阿難?祁四時佈施經》。)

  《蜜蜂王經》一卷(出《六度集》。)

  《呵調阿那含經》一卷(《舊錄》雲,《訶雕阿那含經》,或作《苛雕阿那含經》。)

  《戒德香經》一卷

  《鬼子母經》一卷

  《內外六波羅蜜經》一卷(安公雲,出方等部。一本雲《內六波羅蜜經》。)

  《小五濁經》一卷(《舊錄》雲,《小五濁世經》。或雲《五濁世經》,或雲《五濁世本》。)

  《弗迦沙王經》一卷(一名《萍沙王五願經》。安公雲,出《中阿含》。)

  《亻屯真陀羅所問寶如來經》二卷(或雲《亻屯真陀羅所問寶如來三昧經》,或雲《亻屯真陀羅經》。)

  《迦旃偈經》一卷(《舊錄》雲,《比丘迦旃說法沒偈經》,或雲《迦旃延說法沒盡偈百二十章》。)

  右九十二部,今並有其經。

  《七車經》一卷

  《彌勒經》一卷(安公雲,出《長阿含》。)

  《阿拔經》一卷(安公雲,出《長阿含》。或雲《阿拔摩納經》。)

  《七事經》一卷(安公雲,出《長阿含》。)

  《墮藍經》一卷(安公雲,出《長阿含》。)

  《海有八事經》一卷

  《堅心經》一卷

  《太子和休經》一卷(或雲《私休經》。)

  《分陀利經》一卷(《舊錄》雲,《薩蕓芬陀利經》。或雲是異出《法華經》。)

  《無希望經》一卷(或雲《無所希望經》,即是《象步經》之別名。)

  《內藏大方等經》一卷

  《難等各第一經》一卷(《舊錄》雲,《阿難迦葉舍利弗說各第一經》。)

  《胎中女經》一卷(一名《腹中女聽經》,或雲《阿羅呵公女腹中聽經》。)

  《小阿?世經》一卷

  《普達王經》一卷

  《小須賴經》一卷

  《貧女人經》一卷

  《惟留王經》一卷(《舊錄》雲,《惟流王經》。)

  《目亻去經》一卷(安公雲,出方等部。)

  《理傢難經》一卷

  《迦留多王經》一卷

  《梵志?孫經》一卷(《古錄》雲,《梵志?遜經》。)

  《波達王經》一卷

  《抄寶積經》一卷

  《悲心悒悒經》一卷

  《趣度世道經》一卷

  《異瞭本生死經》一卷

  《長者威勢經》一卷

  《咸水喻經》一卷(安公雲,出《長阿含》。《舊錄》雲,《咸水譬喻經》。)

  《薩和達王經》一卷

  《癡註經》一卷

  《彌勒當來生經》一卷

  《慧上菩薩經》二卷(慧上菩薩經即是《大善權經》。)

  《調達經》一卷

  《ㄦ本經》一卷

  《放缽經》一卷(安公雲,出方等部。)

  《賴吒︳羅經》一卷(安公雲,出《中阿含經》。)

  《馬王經》一卷(出《六度集》。)

  《和達經》一卷(安公本錄訖於此。)

  《缽?去沙經》一卷

  《法海經》一卷

  《失利越經》一卷

  《分身舍利經》一卷

  《以身施餓虎經》一卷

  《悉曇慕》二卷

  《吉法驗》一卷

  《口傳劫起盡》一卷

  《仕行送大品本末》一卷

  《律解》一卷

  《打犍椎法》一卷(從《缽?去沙經》至《打犍椎法》,凡十一部,先在《安公註經錄》末,尋其間出,或是晚集所得,今移附此錄焉。從《七車經》至《打犍椎法》凡五十部,今並闕此經。)

  右一百四十二部,凡一百四十七卷,是失譯經。

  新集安公涼土異經錄第三

  《大忍辱經》十

  《凈行經》二卷

  《金剛三昧經》一卷

  《?沙王經》一卷

  《有無經》一卷

  《五百偈》一卷

  《須耶越國貧人經》一卷(《舊錄》雲,《須耶越國貧人賃剔頭經》。)

  《浮木經》一卷

  《壞喻經》一卷

  《妖怪經》一卷

  《首至問十四章經》一卷(《舊錄》雲,《首至問佛十四意經》。或雲《首至問十四事》。今有此經。)

  《阿般計泥洹經》一卷(一本作《陶射計泥洹經》。)

  《四非常經》一卷

  《五失蓋經》一卷

  《大愛道受戒經》二卷(《舊錄》雲,《大愛道》。或雲大愛道比丘尼。今有此經。)

  《要真經》一卷

  《本無經》一卷

  《勸德經》一卷

  《十五德經》一卷

  《父母因緣經》一卷

  《不退轉經》四卷(或雲《不退轉法輪經》。)

  《長者法志妻經》一卷(今有此經。)

  《金輪王經》一卷

  《慧行經》一卷

  《七智經》一卷(或作《七知》。今有此經。)

  《未生王經》一卷

  《內外無為經》一卷

  《道凈經》一卷

  《七事本末經》一卷(《舊錄雲》,《七事本行經》。)

  《難龍王經》一卷(或雲《難龍經》。今有此經。)

  《阿陀三昧經》一卷

  《百寶三昧經》一卷

  《三乘經》一卷

  《耆域術經》一卷(《舊錄》雲,《耆域四術經》。)

  《五蓋離疑經》一卷

  《太子智止經》一卷

  《大五濁經》一卷(《舊錄》雲,《大五濁世經》。)

  《道德章經》一卷

  《苦相經》一卷

  《須佛得度經》一卷

  《由經》一卷

  《須菩提品經》七卷(一本雲法護出《道行經》,同本異出。)

  《三慧經》一卷

  《菩薩等行經》一卷

  《分然洹國迦羅越經》一卷

  《四無畏經》一卷

  《五陰事經》一卷(今有此經。)

  《義決法事經》一卷

  《權變經》一卷(《舊錄》雲,《文殊師利權變三昧經》,或雲《權變三昧經》。)

  《十漚{和心}經》一卷

  《賢劫五百佛名經》一卷

  《七言禪利經》一卷(《舊錄》雲,《漚{和心}七言禪利經》。)

  《菩薩十漚{和心}經》一卷

  《十思惟經》一卷

  《分別六情經》一卷

  《三失蓋經》一卷

  《佛寶三昧經》一卷

  《法志女經》一卷

  《文殊師利示現寶藏經》二卷

  右五十九部,凡七十九卷,是涼土異經。

  新集安公關中異經錄第四

  《阿難為蠱道咒經》一卷(《舊錄》雲,《阿難為蠱道所咒經》。)

  《墮落優披塞經》一卷(今有此經。)

  《薩{和心}薩王經》一卷

  《菩薩本行經》一卷

  《藍達王經》一卷(一名《目連因緣功德經》,或雲《目連功德經》。今有此經。)

  《王舍城靈鷲山經》一卷(《舊錄》雲,《王舍城靈鷲山要直經》。)

  《阿多三昧經》一卷

  《思道經》一卷

  《人民求願經》一卷(今有此經。)

  《大珍寶積惟日經》一卷

  《陀賢王經》一卷

  《佛在竹園經》一卷

  《法為人經》一卷

  《道意經》一卷

  《墮迦羅問菩薩經》一卷(今有此經。)

  《阿夷比丘經》一卷

  《╄陀悔過經》一卷

  《太子辟羅經》一卷(《舊錄》雲,《天王太子辟羅經》。)

  《沙彌羅經》一卷

  《八德經》一卷

  《善德經》一卷

  《方等決經》一卷

  《摩訶扌建陀惟衛羅盡信比丘等度經》一卷(《舊錄》雲,《盡信比丘經》。)

  《比丘三事經》一卷

  右二十四部,凡二十四卷,是關中異經。

  ○新集律分為五部記錄第五

  △出《毗婆沙》

  佛泥洹後,大迦葉集諸羅漢於王舍城安居,命優波離出律,八萬法藏,有八十誦。初大迦葉任持,第二阿難,第三末田地,第四舍那波提,第五優波掘,至百一十馀年,傳授不異。一百一十馀年後,阿育王出世,初大邪見,毀壞佛法,焚燒經書,僧眾星散,故八十誦灰滅。後值羅漢,更生信心,懺悔除罪,甚有神圖片,為鐵輪王,王閻浮提。能役鬼神,一日一夜壞舍利八塔,造八萬四千塔,還興顯佛法,請諸羅漢誦出經律。時有五大羅漢,各領徒眾弘通佛法,見解不同,或執開隨制,共相傳習,遂有五部出焉。十六大國隨用並行,競各進業,皆獲道證。自非聖道玄通,孰能使之然乎。

  後時五部異執,紛然競起。阿育王言:“皆誦佛語,我今何以測其是非?”問僧:“佛法斷事雲何?”諸僧皆言:“法應從多。”阿育王即集五部僧共行籌。當爾時眾取婆粗富羅部籌多,遂改此一部為摩訶僧?。摩訶僧?者,大眾名也。若就今時此土行籌,便此《十誦律》名《摩訶僧?》也。

  《大集經》,佛記未來世當有此等律出世,與今事相應,立名不異也。又有《因緣經》說佛在世時,有一長者夢見一張白ふ,忽然自為五段。驚詣佛所,請問其故。佛言:“此乃我滅度後,律藏當分為五部耳。”

  ○新集律分為十八部記錄第六

  佛滅度二百年後,薩波多部分出婆蹉部。婆蹉部分又出三部:一者法盛,二者名賢,三者六成。彌沙塞部分出中間見。迦葉維部分出二部:一者僧伽提,二者式摩。(一本三摩提。)摩訶僧?部,四百年時分出六部:一者維跡,二者多聞,三者施設,四者毗陀,五者施羅,六者上施羅。又一本曇無德部。(此十八部見有同異,文煩,不復備寫。)

  ○新集律來漢地四部記錄第七

  昔甘露初開,經法是先,因事結戒,律教方盛。及ふ夢表其五分,而<毛?>多當其異部。故知道運推移,化緣不臺矣。至於中夏聞法,亦先經而後律。律藏稍廣,始自晉末。而迦葉維部猶未東被。既總集五傢,故存其名錄。若乃梵文至止之歲,胡漢宣譯之人,大眾講集之處,名德書翰之文,並具舉遺事,交相為證。使覽者昭然,究其始末雲爾。

  薩婆多部《十誦律》六十一卷

  薩婆多部者,梁言一切有也。所說諸法,一切有相,學內外典,好破異道,所集經書,說無有我所,受難能答,以此為號。昔大迦葉具持法藏,次傳阿難,至於第五師優波掘。本有八十誦,優波掘以後世鈍根,不能具受,故刪為十誦。以誦為名,謂法應誦持也。自茲已下,師資相傳五十馀人。至秦弘始之中,有?賓沙門弗若多羅,誦此《十誦》胡本,來遊關右。羅什法師於長安逍遙國,三千僧中共譯出之。始得二分,馀未及竟而多羅亡。俄而有外國沙門曇摩流支,續至長安。於是廬山遠法師慨律藏未備,思在究竟。聞其至止,乃與流支書曰:

  佛教之興,先行上國,自分流已來,近四百年,至於沙門德式,所闕猶多。頃西域道士弗若多羅者,是?賓持律,其人誦《十誦》胡本。有鳩摩耆婆者,通才博見,為這傳譯。《十誦》之中,始備其二,多羅早喪,中塗而廢。不得究竟大業,慨恨良深。傳聞仁者齋此經自隨,甚欣所遇,冥運之來,豈人事而已耶!想弘道為物,感時而動,叩之有人,必情無所忄吝。若能為律學之眾留此經本,開示梵行,洗其耳目,使始涉之流,不失無上之津;參懷勝業者,日月彌朗。此則惠深德厚,人神同感矣!幸望垂懷,不孤往心。一二悉諸道人所具,不復多白。

  曇摩流支得書,方於關中共什出所馀律,遂具一部,凡五十八卷。後有?賓律師卑摩羅叉來遊長安,羅什先在西域,從其受律。羅叉後自秦適晉,住壽春石澗寺,重校《十誦律》本,名品遂正,分為六十一卷,至今相傳焉。

  曇無德《四分律》四十卷,或分為四十五卷。

  曇無德者,梁言法鏡,一音曇摩<毛?>多。如來涅?後,有諸弟子顛倒解義,覆隱法藏。以覆法故,名曇摩<毛?>多,是為《四分律》,蓋?賓三藏法師佛陀耶舍所出也。初耶舍於?賓誦《四分律》,不齎胡本,而來遊長安。秦司隸校尉姚爽欲請耶舍於中寺安居。仍令出之。姚主以無胡本,難以證信,眾僧多有不同,故未之許也。羅什法師勸曰:“耶舍甚有記功,數聞誦習,未曾脫誤。”於是姚主即以藥方一卷,民籍一卷,並可四十許紙,令其誦之三日,便集僧執文請試之。乃至銖兩、人數、年紀,不謬一字。於是咸信伏,遂令出焉。故肇法師作《長阿含序》雲:

  秦弘始十二年,歲上章掩茂,右將軍司隸校尉姚爽於長安中寺集名德沙門五百人,請?賓三藏佛陀耶舍出律藏《四分》四十卷,十四年訖。十五年,歲昭陽奮若,出《長阿含》,涼州沙門佛念為譯,秦國道士道含筆受。餘以嘉運,猥參聽次,雖無翼善之功,而預親承之末。略記時事,以示來賢。

  又答江東隱士劉遺民書,末雲:

  法師於大寺出新至諸經,法藏淵曠,日有異聞禪師於瓦官寺教習禪道,門徒數百,夙夜匪懈,邕邕肅肅,致可欣樂。三藏法師於中寺出律,本末精悉,若睹初制。毗婆沙於石羊寺出《舍利弗阿毗曇》胡本,雖未及譯,時問中事,發言奇新。貧道一生,預參嘉會,遇茲盛化,自不睹釋迦?洹之集,馀復何恨!而恨不得與道勝君子同斯法集耳。故撮舉肇公書序,以顯其證焉。

  《婆粗富羅律》四十卷

  婆粗富羅者,受持經典,皆說有我,不說空相,猶如小兒,故名為婆粗富羅,比一名《僧?律》。律後記雲:

  中天竺昔時暫有惡王禦世,三藏比丘及諸沙門皆遠避四奔。惡王既死,善王更立,還請沙門歸國供養。時巴連弗邑有五百僧欲斷事,既無律師,又闕律文,莫知承案,即遣使到?洹精舍,寫此律文,眾共奉行。其後五部傳集,諸律師掃義不同,各以相承為是,爭論紛然。於是阿育王言:“我今何以測其是非?”於是問僧:“佛法斷事雲何?”皆言:“法應從多。”王言:“若爾,當行籌知何眾多。”既而行籌,婆粗富羅眾籌甚多。以眾多故,改名摩訶僧?。摩訶僧?者,言大眾也。沙門釋法顯遊西域,於摩竭提巴連弗邑阿育王塔天王精舍寫得梵本,齎還京都。以晉義熙十二年,歲次壽星,十一月,共天竺禪師佛馱跋陀於道場寺譯出,至十四年二月未乃訖。

  《彌沙塞律》三十四卷

  彌沙塞者,佛諸弟子受持十二部經,不作地相,水、火、風相,虛空識相,是故名為彌沙塞部。此名為《五分律》,比丘釋法顯於師子國所得者也。《法顯記》雲:

  顯本求戒律,而北天竺諸國皆師師口傳,無本可寫。是以遠涉,乃至中天竺,於摩訶乘僧伽藍得一部律,是《摩訶僧?》,復得一部抄律,可七千偈,是《薩婆多眾律》,即此秦地眾僧所行者也。又得《雜阿毗曇心》,可六千偈。又得一部《纟延經》,二千五百偈。又得一部《方等泥洹經》,可五千偈。又得《摩訶僧?阿毗曇》。法顯住三年,學梵書梵語,悉寫之,於是還。又至師子國二年,更求得《彌沙塞律》梵本。

  法顯以晉義熙二年還都,歲在壽星,眾經多譯,唯《彌沙塞》一部未及譯出而亡。到宋景平元年七月,有?賓律師佛大什來至京都。其年冬十一月,?郎?耶王練、比丘釋慧嚴、竺道生於龍光寺請外國沙門佛大什出之。時佛大什手執胡文,於闐沙門智勝為譯,至明年十二月都訖。

  《迦葉維律》未知卷數

  迦葉維者,一音迦葉毗,佛諸弟子受持十二部經,說無有我及以受者,輕諸煩惱,猶如死屍,是故名為迦葉毗。此一部律不來梁地。昔先師獻正遠適西域,誓尋斯文,勝心所感,多值靈瑞。而蔥嶺險絕,弗果茲典。故知此律於梁土眾僧,未有其緣也。

  右五部,基仙部至中夏,凡一百有八十卷。部卷已入經錄最限。

  ●卷四

  ○新集續撰失譯雜經錄第一

  佑總集眾經,遍閱群錄,新撰失譯,猶多卷部,聲實紛糅,尤難銓品。或一本數名;或一名數本;或妄加遊字,以辭繁致殊;或撮半立題,以文省成異。至於書誤益惑,亂甚棼絲,故知必也正名,於斯為急矣。是以讎校歷年,因而後定。其兩卷以上,凡二十六部,雖闕譯人,悉是全典。其一卷已還,五百馀部,率抄眾經,全典蓋寡。觀其所抄,多出《四含》、《六度》、《道地》、《大集》、《出曜》、《賢愚》及《譬喻》、《生經》,並割品截偈,撮略取義,強制名號,仍成卷軸。至有題目淺拙,名與實乖,雖欲啟學,實蕪正典,其為愆謬,良足深誡。今悉標出本經,註之目下,抄略既分,全部自顯,使沿波討源,還得本譯矣。尋此錄失源,多有大經,詳其來也,豈天墜而地湧哉?將是漢、魏時來,歲久錄亡;抑亦秦、涼宣梵,成文屆止;或晉、宋近出,忽而未詳。譯人之闕,殆由斯歟。尋大法運流,世移六代,撰註群錄,獨見安公,以此無源,未足怪也。夫十二部經,應病成藥,而傳法淪昧,實可悵嘆!佑所以杼軸於尋,崎嶇於纂錄也。但陋學讠叟聞,多所未周,明哲大士,惠縫其闕,言貴拱璧,況法施哉!

  《大方便報恩經》七卷

  《雜譬喻經》六卷(或雲《諸雜譬喻經》。)

  《佛本行經》五卷

  《分別功德經》五卷(一名《增一阿含經疏》迦葉阿難造。)

  《胡本經》四卷(似是長安中出。)

  《大智度無極經》四卷

  《道劉足無極變化經》四卷(一名《合道神足經》。)

  《羅摩伽經》三卷

  《大方廣如來性起微密藏經》二卷(或雲《如來性起經》。)

  《儒首菩薩無上清凈分衛經》二卷(一名《決瞭諸法如幻化三昧經》。)

  《菩薩瓔珞本業經》二卷(或雲《菩薩瓔珞經》。)

  《諸經菩薩名》二卷

  《諸經佛名》二卷

  《興起行經》二卷

  《遺教三昧經》二卷(或雲《遺教三昧法律經》。)

  《凈度三昧經》二卷(或雲《凈度經》。)

  《未曾有因緣經》二卷(或雲《未曾有經》。)

  《大乘方便經》二卷

  《摩訶摩耶經》二卷(或雲《摩耶經》。)

  《阿那含經》二卷

  《益意經》二卷

  《那先經》二卷

  《舊譬喻經》二卷

  《雜譬喻經》二卷

  《大比丘威儀經》二卷

  《大比丘威儀經》二卷(異出本。此錄先作異出,字誤作吳出,今改正。)

  《觀無量壽佛經》一卷

  《龍種尊國變化經》一卷

  《過去香連華佛世界經》一卷

  《過去無邊光凈佛土經》一卷

  《東方善華世界佛座震動經》一卷

  《無量樂佛土經》一卷

  《佛說往古性和佛國願行法典經》一卷(抄。)

  《見水世界經》一卷(抄《大集經》。)

  《采華違王上佛授記妙華經》一卷(或雲《采花違王經》。)

  《佛說陀羅尼法門六種動經》一卷(抄。)

  《佛入三昧一毛放大光明經》一卷(抄。)

  《佛謦?徹十方經》一卷(抄《方等大集經》。)

  《佛見梵天頂經》一卷(抄。)

  《佛跡見千輻輪相經》一卷(抄。)

  《佛臍化出菩薩經》一卷(抄。)

  《佛變時會身經》一卷(抄。)

  《佛心總持經》一卷(與《生經》所出《心總持經》大同小異。)

  《佛以三事笑經》一卷(抄《六度集》。)

  《佛見牧牛者示道經》一卷

  《世尊系念經》一卷(抄《阿含經》。)

  《如來神力經》一卷(抄《雜阿含經》。)

  《作佛形像經》一卷(或雲《優填王作佛形像經》,或雲《作像因緣經》。)

  《有稱十方佛名得多福經》一卷(抄。)

  《三千佛名經》一卷

  《千佛因緣經》一卷

  《稱揚諸佛功德經》一卷(抄三卷《稱揚佛功德經》。)

  《過去五十三佛名經》一卷(出《藥王藥上觀》,亦出《如來藏經》。)

  《五十三佛名經》一卷

  《三十五佛名經》一卷(出《決定毗尼經》。)

  《八部佛名經》一卷

  《十方佛名經》一卷

  《賢劫千佛名經》一卷(唯有佛名,與曇無蘭所出《四諦經》千佛名異。)

  《稱揚百七十佛名經》一卷(或雲《百七十佛名經》。)

  《德內豐嚴王佛名經》一卷(抄。)

  《南方佛名經》一卷(冶地矽經。)

  《滅罪得福佛名經》一卷

  《觀世音求十方佛各為授記經》一卷(抄。)

  《觀世音所說行法經》一卷(是咒經。)

  《光世音經》一卷(出《正法華經》,或雲《光世音普門品》。)

  《觀世音經》一卷(出《新法華》。)

  《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一卷(或雲《藥王藥上二菩薩觀經》,或雲《藥王藥上觀經》。)

  《請觀世音經》一卷(一名《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

  《文殊師利授記經》一卷(抄。)

  《文殊師利般涅?經》一卷

  《濡首童真經》一卷

  《彌勒菩薩本願待時成佛經》一卷(抄。)

  《彌勒下生經》一卷(異出本。)

  《彌勒為女身經》一卷

  《大光明菩薩百四十八願經》一卷(抄。)

  《無言菩薩流通法經》一卷(抄《大集經》。)

  《虛空藏菩薩問持經幾福經》一卷(抄。)

  《寂調音所問經》一卷(一名《如來所說清凈調伏》。)

  《大雲蜜藏菩薩問大海三昧經》一卷(抄《方等大雲經》。)

  《寶日光明菩薩問連華國相貌經》一卷(抄。)

  《功德寶光菩薩問護持經》一卷(抄。)

  《師子步雷音菩薩問文殊成佛時經》一卷(抄。)

  《師子步雷音菩薩問文殊師利發心經》一卷(抄。)

  《自在王菩薩問如來警戒經》一卷(抄。)

  《薩陀波淪菩薩求深般若圖像經》一卷

  《無垢施菩薩分別應辯經》一卷(即是異出《離垢經》。)

  《光昧菩薩造七寶梯經》一卷(抄《方等大集經》。)

  《三曼陀╄字母羅菩薩經》一卷

  《寂意菩薩問五濁經》一卷(抄。)

  《無言菩薩經》一卷(抄《方等大集經》。)

  《儒童菩薩經》一卷(抄《六度集》。或雲《儒童經》。)

  異出《菩薩本起經》一卷

  《菩薩十住行道品經》一卷(抄。)

  《菩薩十法住經》一卷

  《菩薩十道地經》一卷

  《大方廣菩薩十地經》一卷(與護公所出《十地》大同小異。)

  《菩薩緣身五十事經》一卷(與《五十緣身行》大同小異。)

  《菩薩三法經》一卷(抄。)

  《菩薩五法行經》一卷(抄。)

  《菩薩六法行經》一卷(抄。)

  《菩薩生地經》一卷

  《菩薩所生地經》一卷

  《菩薩戒自在經》一卷(抄。)

  《菩薩戒要義經》一卷(抄《菩薩戒》。)

  《菩薩戒經》一卷(異出本,似抄。)

  《菩薩受戒法》一卷(異出。)

  《受菩薩戒次第十法》一卷

  《菩薩戒獨受壇文》一卷

  《菩薩初發心經》一卷(抄。)

  《菩薩求佛本業經》一卷

  《菩薩莊嚴瓔珞經》一卷(抄。)

  《菩薩本願經》一卷(抄。)

  《菩薩本願行品經》一卷(抄。)

  《菩薩出要行無礙法門經》一卷(抄。)

  《菩薩導行經》一卷(抄。)

  《菩薩諸若行經》一卷(抄。)

  《菩薩宿命經》一卷

  《菩薩奉施詣塔作願念經》一卷(抄。)

  《菩薩如意神通經》一卷(抄。)

  《菩薩懺悔法》一卷

  《菩薩懺悔法》一卷(異本。)

  《菩薩受齋經》一卷

  《菩薩佈施懺悔法》一卷(抄《決定毗尼經》。)

  《菩薩以明離鬼妻經》一卷(出《六度集》。)

  《菩薩求五眼法》一卷(或雲《五眼文》。)

  《菩薩呵傢過經》一卷(抄。)

  《菩薩呵睡眠經》一卷(抄。)

  《初發意菩薩行易行法》一卷(出《十住論易行品》。)

  《初發意菩薩常晝夜六時行五事經》一卷

  《六菩薩名經》一卷

  《迦葉赴佛泥洹經》一卷(或雲《佛般泥洹時迦葉赴佛經》。)

  《迦葉責阿難雙度羅漢喻經》一卷(一名《迦葉詰阿難經》。)

  《佛在慰迦葉病經》一卷

  《摩訶迦葉度貧母經》一卷

  《大迦葉遇尼乾子經》一卷(抄《長阿含》。)

  《舍利弗問寶女經》一卷(抄。)

  《舍利弗嘆寶女說不可思議經》一卷

  《舍利弗等比丘得身作證經》一卷

  《舍利弗般泥洹經》一卷(出《生經》。)

  《目連降龍經》一卷(或雲《降龍王經》,或雲《降龍經》。)

  《目連弟佈施望即報經》一卷(抄。)

  《阿難同學經》一卷(抄《阿含》。)

  《阿難見水光瑞經》一卷(抄。)

  《阿難見妓樂啼哭無常經》一卷(抄《阿含》。)

  《阿難同事佛吉兇經》一卷(或雲《阿難問事經》。)

  《阿難惑經》一卷(抄《人本欲生經》。)

  《佛命阿難詣最勝長者經》一卷(抄。)

  《迦旃延無常經》一卷(出《生經》。)

  《阿那律思目連神力經》一卷(抄。)

  《阿那律七念章經》一卷

  《請般特比丘經》一卷

  《請賓頭盧法》一卷

  《尊者薄拘羅經》一卷(抄《中阿含》。)

  《婆拘盧答異學問經》一卷(抄。)

  《尊者瞿低迦獨一思惟經》一卷(抄《阿含》。)

  《優陀夷坐樹下寂靜調伏經》一卷(抄《阿含》。)

  《羅漢迦留陀夷經》一卷

  《羅漢遇瓶沙王經》一卷(抄《阿含》。)

  《央掘魔羅歸化經》一卷(抄。)

  《佛降央掘魔人民歡喜經》一卷(抄。)

  《央掘魔悔過法經》一卷(抄。)

  《帝釋施央掘魔法服經》一卷(抄。)

  《鴦掘髻經》一卷(抄。)

  《鴦掘魔母因緣經》一卷(抄。)

  《羅旬逾經》一卷

  《浮彌經》一卷(抄《增一阿含》。)

  《和難釋經》一卷(出《生經》。)

  《和難經》一卷(出《生經》。)

  《難提釋經》一卷

  《金師精舍尊者病經》一卷(抄。)

  《調達問佛顏色經》一卷(抄《六度集》。)

  《波利比丘謗梵行經》一卷(抄。)

  《阿梵和利比丘無常經》一卷(抄。)

  《阿梵和利比丘無常經》一卷(抄。)

  《摩訶比丘經》一卷(抄。)

  《瞻婆比丘經》一卷(抄。)

  《拘提比丘經》一卷(抄。)

  《聰明比丘經》一卷(抄。)

  《善唄比丘經》一卷

  《深淺學比丘經》一卷(抄。)

  《大悲比丘本願經》一卷(抄。)

  《沙曷比丘功德經》一卷(《舊錄》雲,《沙曷經丘經》。)

  《差摩比丘喻重病經》一卷(抄《雜阿含》。)

  《坐禪比丘命過生天經》一卷(抄《出曜經》。)

  《分衛比丘經》一卷(出《生經》。)

  《比丘各言志經》一卷(出《生經》。)

  《比丘疾病經》一卷(出《生經》。)

  《比丘求證人經》一卷(抄。)

  《比丘於色厭離經》一卷(抄《阿含》。)

  《比丘問佛何故舍世學道經》一卷(抄《出曜經》。)

  《比丘避女惡名欲自殺經》一卷(抄。)

  《比丘問佛多優婆塞命終經》一卷(抄《中阿含》。)

  《佛為比丘說三法經》一卷(抄。)

  《佛為比丘說大力經》一卷(抄。)

  《佛為比丘說極深險處經》一卷(抄。)

  《佛為比丘說燒頭喻經》一卷(抄《雜阿含》。)

  《佛為諸比丘說莫思惟世間思惟經》一卷

  《佛為年少比丘說正事經》一卷(抄。)

  《佛看比丘病不受長者請經》一卷(抄《出曜經》。)

  《佛度旃陀羅兒經》一卷

  《大力士出傢得道經》一卷(一名《力士跋陀經》。抄《雜阿含》。)

  《獵師舍愛學道經》一卷(抄《出曜經》。)

  《長者子六過出傢經》一卷(抄《出曜經》。)

  《二老男女見佛出傢得道經》一卷(抄。)

  《泥洹後諸比丘經》一卷(或雲《小般泥洹經》,或雲《泥洹後變記經》,或雲《泥洹後比丘世變經》,或雲《佛般泥洹後比丘世變經》。)

  《外道出傢經》一卷(抄。)

  《出傢緣經》一卷

  《泥洹後千歲中變記》一卷(或雲《千歲變經》。)

  《真偽沙門經》一卷(或雲《真偽經》。)

  《竊為沙門經》一卷(抄。)

  《僧名數事行經》一卷

  《淳陀沙彌經》一卷

  《瞿曇彌經》一卷(抄。)

  《瞿曇彌記果經》一卷(抄。)

  《佛母般泥洹經》一卷

  《比丘尼現變經》一卷(抄。)

  《母子作比丘僧比丘尼意亂經》一卷(一名《學人意亂經》,出《增一阿含》。)

  《旃?摩暴志謗佛經》一卷(出《生經》。)

  《優波離問佛經》一卷

  《比丘諸禁律》一卷

  《沙彌十戒經》一卷(《舊錄》雲,《沙彌戒》。)

  《沙彌威儀》一卷

  《沙彌尼戒》一卷

  《比丘尼址戒經》一卷

  《受十善戒經》一卷

  《摩訶僧?部比丘隨用要集法》一卷(或雲《摩訶僧?律比丘要集》。)

  《清信士阿夷扇持經》一卷(出《生經》。)

  《釋種問優婆塞經》一卷(抄《阿含》。)

  《優婆塞五法經》一卷(抄。)

  《賢者五福經》一卷

  《賢者五戒經》一卷(抄。)

  《賢者威儀》一卷(或雲《賢者威儀法》。)

  《優婆塞五戒經》一卷

  《優婆塞威儀經》一卷

  《弟子學有三輩經》一卷(或雲《三品弟子經》。)

  《弟子死復生經》一卷(或雲《死已更生經》。)

  《弟子為耆域術慢戒經》一卷

  《弟子過命經》一卷(出《生經》。)

  《弟子問事佛吉兇經》一卷

  《梵王變身經》一卷(抄。)

  《梵天詣婆羅門講堂經》一卷(抄。)

  《帝釋禮三寶供養經》一卷(抄。)

  《天帝釋受戒經》一卷(抄。)

  《釋提醒因詣目連放光經》一卷(抄。)

  《帝釋慈心戰勝經》一卷

  《天於阿?羅欲鬥戰經》一卷(抄《長阿含》。)

  《諸天阿須倫鬥經》一卷(抄《長阿含》。)

  《諸天阿須倫鬥經》一卷(抄。)

  《比丘問佛釋提醒因因緣經》一卷(出《雜阿含》。)

  《比丘浴遇天子放光經》一卷(抄。)

  《明星天子問茲經》一卷(抄《方等大集》。)

  《悉な梨天子詣佛說偈經》一卷(抄《雜阿含》。)

  《歡樂過差天經》一卷(抄《出曜經》。)

  《三十三天園觀經》一卷(抄《增一阿含》。)

  《四天王經》一卷(後有咒,似後人所附。)

  《四天王案行世間經》一卷

  《諸天經》一卷(《舊錄》雲,《諸天事經》。)

  《天神禁寶經》一卷(抄《義足》。)

  《諸天問如來警戒不可思議經》一卷(抄《方等大集經》。)

  《梵天策經》一卷(異出本。)

  《魔王變身經》一卷(抄。)

  《魔嬈亂經》一卷(與《魔王試目連》大同小異。)

  《魔王入苦宅經》一卷(抄《方等大集》。)

  《魔作不凈色欲嬈亂經》一卷(抄《阿含》。)

  《魔化比丘經》一卷(《舊錄》雲,《魔比丘經》。)

  《魔化年少詣佛產偈經》一卷(抄《雜阿含》。)

  《魔女聞佛說法得男身經》一卷(抄《方等大集》。)

  《魔業經》一卷(抄。)

  《太白魔王堅集經》一卷(抄《方等大集》。)

  《佛弟子化魔子頌偈經》一卷(抄《方等大集》。)

  《偈經》一卷(抄《大集》。)

  《開化魔經》一卷(抄《方等大集》。)

  《過魔法界經》一卷(抄《方等大集》。)

  《佛問阿須倫大海有減經》一卷(抄《阿含》。)

  《轉輪聖王七寶現世間經》一卷(抄。)

  《轉輪聖王七寶具足經》一卷(抄。)

  《轉輪聖王發心求凈土經》一卷(抄。)

  《凈飯王般泥洹經》一卷

  《頂生王因緣經》一卷(《舊錄》雲,《頂生王經》。)

  《頂生王故事經》一卷

  《頻毗婆王詣佛供養經》一卷(抄。)

  《阿?世王問五逆經》一卷(抄。)

  《阿?世王問?恨從何生經》一卷(抄。)

  《阿?世王受決經》一卷

  《韋提希子月夜問天人經》一卷(抄。)

  《波斯匿王乘佛神力到寶坊經》一卷(抄《方等大集》。)

  《波斯匿王問何俗最樂經》一卷(抄《阿含》。)

  《波斯匿王詣佛有五威儀經》一卷(抄《阿含》。)

  《波斯匿王太後崩塵土坌身經》一卷(抄《阿含》。)

  《波斯匿王女命過詣佛經》一卷(抄《阿含》。)

  《琉璃王攻釋子經》一卷

  《優填王經》一卷

  《阿育王獲果報經》一卷(抄《雜阿含》。)

  《阿育王於佛所生大敬信經》一卷(抄《雜阿含》。)

  《阿育王供養道場樹經》一卷(抄《雜阿含》。)

  《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經》一卷(抄《雜阿含》。)

  《一切施王所行檀波羅蜜經》一卷(或雲《行檀波羅蜜經》。)

  《功德莊嚴王八萬四千歲請佛經》一卷

  《鏡面王經》一卷(出《六度集》。)

  《察微王經》一卷(出《六度集》。)

  《摩天國王經》一卷(出《六度集》。)

  《桀貪王經》一卷(出《六度集》。)

  《扌建陀王經》一卷

  《薩羅王經》一卷(抄。或雲《薩羅國王》。)

  《長壽王經》一卷(抄《出曜經》,非安公所載者。)

  《阿質王經》一卷

  《摩調王經》一卷(異出。)

  《惟樓王師子氵重經》一卷(或雲《惟樓師子氵重譬喻經》。)

  《國王五人經》一卷(出《生經》。)

  《國王成就五法久存於世經》一卷(抄《阿含》。)

  《國王厭世典經》一卷(抄《出曜經》。)

  《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一卷(《舊錄》雲,《舍頭諫經》,一名《虎耳》。)

  《太子刷護經》一卷(抄。)

  《五百王子作凈土願經》一卷(抄。)

  《調伏王子心經》一卷(抄《方等大集》。)

  《阿那?祁化七子經》一卷(抄《阿含》。)

  《誨子經》一卷

  《教子經》一卷(一名《須達教子經》。《舊錄》雲,《須達訓子經》。)

  《福子經》一卷

  《二童子見佛說偈供養經》一卷

  《三幼童經》一卷(抄。)

  《佛問四童子經》一卷(抄。)

  《五百幼童經》一卷(出《生經》。)

  《童子問佛乞食事經》一卷(抄《出曜經》。)

  《童子善射術經》一卷(抄《出曜經》。)

  《逝童子經》一卷(與《菩薩逝經》大同小異。)

  《長壽童子病見世尊經》一卷(抄。)

  《小兒聞法即解經》一卷

  《長者威施所問菩薩修行經》一卷(或雲《菩薩修行經》,或雲《長者修行經》。)

  《長者梨師達多兄弟二人詣世尊經》一卷(抄《中阿含》。)

  《長者賢首經》一卷

  《長者夜輪得非常觀經》一卷(抄《出曜經》。)

  《長者命終生無熱天經》一卷(抄《雜阿含》。)

  《長者命終生兜率天經》一卷(抄《阿含》。)

  《長者詣佛說子婦不恭經》一卷(抄《阿含》。)

  《長者子制經》一卷

  《長者子懊惱三處經》一卷(或雲《三處惱經》。)

  《長者命終無子付囑經》一卷

  《獨富長者財物無付經》一卷(抄。)

  《慳貪長者經》一卷(抄。與《日雜經》大同。)

  《最勝長者受咒願經》一卷

  《申越長者悔過供佛經》一卷(抄。)

  《棄惡長者問菩薩法經》一卷(抄。)

  《質多羅長者請比丘經》一卷

  《佛為拘羅長者說根熟經》一卷(抄。)

  《佛神力求長者子經》一卷(抄。)

  《樹提摩納發菩提心誓願經》一卷(抄。)

  《鬱伽居士見佛說法醒悟經》一卷(抄《阿含》。)

  《毗羅斯那居士五欲娛樂經》一卷(抄《阿含》。)

  《十支居士八城人經》一卷(抄《中阿含》。)

  《籬車不放逸經》一卷(抄。)

  《無畏離車白阿難經》一卷(抄《中阿含》。)

  《七老婆羅門請為弟子經》一卷

  《四吒婆羅門出傢得道經》一卷(抄《阿含》。)

  《婆羅門虛偽經》一卷(抄《阿含》。)

  《婆羅門服白經》一卷(抄《阿含》。)

  《婆羅門通達論經》一卷(抄。)

  《婆羅門解知眾術經》一卷(抄《阿含》。)

  《婆羅門行經》一卷(抄《阿含》。)

  《婆羅門問佛佈施得福經》一卷(抄。)

  《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一卷(抄《中阿含》。)

  《婆羅門問世尊將來世有幾佛經》一卷(抄。)

  《婆羅門避死經》一卷(抄《阿含》。)

  《豆遮婆羅門論議出傢經》一卷(抄《雜阿含》。)

  《善德婆羅門求舍利經》一卷

  《善德婆羅門問提婆達經》一卷

  《佛化火與婆羅門出傢經》一卷(抄《雜阿含》。)

  《不與婆羅門等爭訟經》一卷(抄。)

  《佛為婆羅門說四法經》一卷(抄。)

  《佛為婆羅門說耕經》一卷(抄《雜阿含》。)

  《佛為老婆羅門說偈經》一卷(抄《雜阿含》。)

  《佛為黃竹園老婆羅門說學經》一卷(抄《中阿含》。)

  《佛為頻頭婆羅門說像類經》一卷(抄。)

  《佛為年少婆羅門說知善不善經》一卷(抄。)

  《佛為╂慢婆羅門說偈經》一卷(抄。)

  《佛為事火婆羅門說悟道經》一卷(抄《阿含》。)

  《佛為阿支羅迦葉說自他作苦經》一卷(抄。)

  《佛為調馬聚落主說法經》一卷(抄《阿含》。)

  《六師結誓經》一卷(抄。)

  《審裸形子經》一卷(出《生經》。)

  《外道問佛鬥戰生天因緣經》一卷(抄《阿含》。)

  《外道問佛生歡喜天因緣經》一卷(抄《雜阿含》。)

  《佛將比丘優婆乞人遊行遇外道說法經》一卷(抄。)

  《佛為外道須深說離欲經》一卷(抄。)

  《外道誘質多長者經》一卷

  《外道仙尼說度經》一卷(抄。)

  《仙人說阿?羅歸化經》一卷(抄《阿含》。)

  《仙人撥劫經》一卷(出《生經》。或雲《仙人撥劫喻》。)

  《五仙人經》一卷(出《生經》。)

  《寶海梵志成就大悲經》一卷(抄。)

  《寶海梵志請如來經》一卷(抄。)

  《無害梵志執志經》一卷

  《光華梵志經》一卷(出《生經》。)

  《梵志勸轉輪王發菩提經》一卷(抄。)

  《梵志問佛師經》一卷

  《梵志問世間減損經》一卷

  《梵志向佛說夢經》一卷(抄。)

  《志子死稻敗經》一卷(抄。)

  《梵志避死經》一卷

  《梵志觀無常得解脫經》一卷

  《梵志喪女經》一卷

  《佛聞解梵志阿╄經》一卷(抄《阿含》。或雲《梵志阿╄》。)

  《降千梵志經》一卷(抄《阿含》。)

  《度梵志經》一卷(抄。)

  《梵志試火恩經》一卷(抄。)

  《梵志計水凈經》一卷(抄《阿含》。)

  《梵志經》一卷

  《寶女問慧經》一卷(抄四卷《寶女所出》。)

  《寶女問三十二相經》一卷(抄。)

  《寶施女經》一卷(抄。)

  《?奈女經》一卷(抄《中阿含》。)

  《蓮華女經》一卷

  《金色女經》一卷(異出本。)

  《不莊校女經》一卷

  《七女本經》一卷

  《前世諍女經》一卷(出《生經》。)

  《三摩竭經》一卷(與《分{和心}檀王經》大同小異。)

  《摩鄒女經》一卷

  《摩鄧女經》一卷(抄。與《摩鄒女》同。)

  《女人欲熾荒迷經》一卷(抄《出曜》。)

  《貧女為國王夫人經》一卷

  《羅閱城人民請佛經》一卷(抄。)

  《釋傢畢罪經》一卷(出《生經》。)

  《過去鳴鼓人經》一卷(抄《雜阿含》。)

  《過去彈琴人經》一卷(抄。)

  《殺身濟賈人經》一卷(出《六度集》。)

  《殺龍濟一國經》一卷(出《六度集》。)

  《墮珠海水中經》一卷(出《生經》。)

  《懈怠耕者經》一卷(《舊錄》雲,《懈怠耕兒經》。)

  《商人脫賊難經》一卷(抄。)

  《商人子作佛事經》一卷(抄《長阿含》。)

  《昔有二人相愛敬經》一卷(抄《出曜》。)

  《善生子經》一卷(《舊錄》雲,《善生子》一名異出《六向拜經》。)

  《屍迦羅越六向拜經》一卷(與護公《大六拜》事同辭異。)

  《世間強盜佈施經》一卷(抄《增一阿含》。)

  《舍衛人喪子發狂經》一卷(抄《阿含》。)

  《貧子得獻身發狂經》一卷

  《乞兒發惡心經》一卷(抄。)

  《瓦師逃走經》一卷(抄《出曜》。)

  《貧窮老公經》一卷(或雲《貧老經》。)

  《老母經》一卷

  《孤母喪一子經》一卷

  《負為牛者經》一卷(出《生經》。)

  《子命過經》一卷(出《生經》。)

  《二僑士經》一卷(抄《出曜》。)

  《阿?達經》一卷

  《樹提伽經》一卷

  《な摩肅經》一卷(抄《中阿含》。)

  《夫那羅經》一卷

  《阿蘭那經》一卷

  《那賴經》一卷(出《生經》。)

  《那先經》一卷(異出本。)

  《大意經》一卷

  《釋摩男本經》一卷

  《申日兜本經》一卷

  《?藍本經》一卷(或雲《?藍本文》。《別錄》雲,是異出《維藍》。)

  《君臣經》一卷(出《生經》。)

  《夫婦經》一卷(抄《生經》。)

  《舅甥經》一卷(出《生經》。)

  《越難經》一卷

  《日難經》一卷(即是《越難經》,後說事小異。)

  《鸚鵡經》一卷(抄《中阿含》。)

  《菩薩身為鴿王經》一卷(出《六度集》。)

  《水牛王經》一卷(出《生經》。)

  《鹿王經》一卷(或雲《佛說昔為鹿王經》。)

  《兔王經》一卷(出《生經》。)

  《拘薩羅國烏王經》一卷(出《生經》。)

  《雀王經》一卷(出《六度集》。)

  《孔雀經》一卷(出《生經》。)

  《野雞經》一卷(出《生經》。)

  《鷹鷂獵經》一卷(抄。出《增一阿含經》。)

  《羅婆鳥鷹所捉經》一卷(抄。)

  《至?鳥事經》一卷(抄《阿含》。)

  《河中草龜經》一卷(抄。)

  《大魚事經》一卷(抄。)

  《三魚失水經》一卷

  《雪山無猴猿經》一卷(抄。)

  《暴象經》一卷(抄。)

  《赤?雋烏經》一卷(或雲《赤烏喻經》。)

  《蠱狐烏經》一卷(出《生經》。)

  《三種良馬經》一卷(抄。)

  《四種良馬經》一卷(抄《阿含》。)

  《群牛千頭經》一卷(抄。)

  《牧牛經》一卷

  《犢子經》一卷

  《驢駝經》一卷(抄。)

  《犭樂狗齒王經》一卷(《舊錄》雲,《犭樂狗經》。)

  《犭制狗經》一卷(與《犭制狗》同。)

  《度脫狗子經》一卷(或雲《度狗子經》。)

  《猴猻與婢戲致變經》一卷

  《憋獼猴經》一卷(出《生經》。)

  《瞎憋經》一卷(抄。)

  《王後為蜣?良經》一卷

  《居士物故為婦鼻蟲經》一卷

  《蛇行法經》一卷(抄《阿含》。)

  《鬼問目連經》一卷

  《目連見眾生身毛如箭經》一卷(抄《雜阿含》。)

  《見一眾生舉體糞穢塗身經》一卷(抄《雜阿含》。)

  《眾生頂有鐵磨盛火熾然經》一卷(抄《雜阿含》。)

  《佛為訶到曠野鬼說法經》一卷(抄《阿含》。)

  《鐵城泥犁經》一卷

  《泥犁經》一卷(或雲《中阿含泥犁經》。)

  《勤苦泥犁經》一卷

  《十八泥犁經》一卷(抄。)

  《四泥犁經》一卷

  《地獄經》一卷

  《地獄眾生相害經》一卷(抄。)

  《地獄罪人眾苦事經》一卷(抄。)

  《佛為比丘說大熱地獄經》一卷(抄。)

  《罪業報應教化地獄經》一卷

  《摩訶乘精進度中罪報品》一卷

  《十法成就惡業入地獄經》一卷(抄。)

  《比丘成就五法入地獄經》一卷(抄《阿含》。)

  《調達入地獄經》一卷(抄《中阿含》。或雲《調達入地獄事》。)

  《調達生身入地獄經》一卷(抄《出曜》。)

  《奪那?全身入地獄經》一卷(抄。)

  《琉璃王生身入地獄經》一卷(抄。)

  《閻王五天使者經》一卷(《舊錄》雲,《閻王五使者經》。)

  《福經》一卷(抄《阿含》。)

  《數經》一卷(抄《雜阿含》。)

  《時經》一卷(或雲《時非時經》。)

  《灌經》一卷(或雲《四月八日灌經》。)

  《意經》一卷

  《寤意經》一卷(抄。)

  《正意經》一卷

  《惡意經》一卷(抄《阿含》。)

  《罵意經》一卷

  《舉缽經》一卷(抄。)

  《息恚經》一卷(抄《中阿含》。)

  《忍辱經》一卷

  《福行經》一卷(抄《阿含》。)

  《福報經》一卷(抄。)

  《法觀經》一卷

  《身觀經》一卷

  《多聞經》一卷(抄。)

  《受持經》一卷(抄《阿含》。)

  《伏淫經》一卷(抄《阿含》。)

  《離睡經》一卷(抄。)

  《應法經》一卷(抄。)

  《樂想經》一卷(抄。)

  《尊上經》一卷

  《醫王經》一卷(抄《阿含》。)

  《危脆經》一卷

  《柔?Й經》一卷(抄。)

  《梵綱經》一卷(與《護公錄》所出《梵綱六十二見》大同小異。)

  《名稱經》一卷(抄。)

  《處處經》一卷

  《閑居經》一卷(出《生經》。)

  《何苦經》一卷(抄。)

  《無懼經》一卷(抄。)

  《貧窮經》一卷(抄《阿含》。)

  《求欲經》一卷(抄《阿含》。)

  《分別經》一卷(抄。)

  《衰利經》一卷

  《犯罪經》一卷

  《慢法經》一卷(抄。)

  《邪見經》一卷

  《放逸經》一卷(抄。)

  《無常經》一卷(抄。)

  《惡道經》一卷(抄《阿含》。)

  《積骨經》一卷

  《苦陰經》一卷

  《法社經》一卷

  《灌臘經》一卷(或雲《般泥洹後四輩灌臘經》。)

  《受歲經》一卷(抄《阿含》。)

  《蜜具經》一卷(出《生經》。)

  《腹使經》一卷(出《生經》。)

  《曉食經》一卷(抄《修行道地曉瞭食品》。)

  《普施經》一卷(抄《阿含》。)

  《持齋經》一卷

  《盂蘭經》一卷

  《雜贊經》一卷(出《生經》。)

  《甘露道經》一卷(抄。似《出曜》。)

  《海八德經》一卷

  《恒水戒經》一卷(《舊錄》雲,《恒水經》。)

  《寂志果經》一卷

  《不壞凈經》一卷(抄《雜阿含》。)

  《具善根經》一卷(抄。)

  《法施勝經》一卷

  《人弘法經》一卷(抄《大雲經》。)

  《壽命促經》一卷(抄《雜阿含》。)

  《色無常經》一卷(抄《阿含》。)

  《戒消災經》一卷(《舊錄》雲,《戒消伏》。)

  《戒相應經》一卷(抄。或雲《戒相應法》。)

  《護口意經》一卷

  《修行慈經》一卷(抄。)

  《法滅盡經》一卷

  《未曾有經》一卷(異出本。)

  《不凈觀經》一卷(抄《長阿含》。)

  《心本凈經》一卷(抄《文殊普超三昧經》。)

  《無母子經》一卷(抄。)

  《無吾我經》一卷(抄。)

  《大枯樹經》一卷(與《安公錄枯樹經》大同小異。)

  《水上泡經》一卷

  《諸漏盡經》一卷(或雲《諸盡經》。抄《雜阿含》。)

  《是我所經》一卷(出《生經》。)

  《阿耨風經》一卷(抄《阿含》。)

  《出曜華經》一卷(抄《出曜》。)

  《華嚴凈經》一卷

  《華嚴瓔珞經》一卷

  《觀世樓炭經》一卷(有三品。)

  《波若得經》一卷

  《惟日雜難經》一卷

  《處中行道經》一卷(抄《雜阿含》。)

  《勸行有證經》一卷(抄《雜阿含》。)

  《修行勸意經》一卷(抄《中阿含》。)

  《多增道章經》一卷(《舊錄》雲,《多增道經》。一名《異出十報法》。)

  《內身觀章經》一卷

  《忠心政行經》一卷(出《六度集》。或雲《忠心經》。《舊錄》有《大忠心經》、《小忠心經》。)

  《堅心正意經》一卷(或雲《堅意經》。)

  《罪業報應經》一卷

  《分明罪福經》一卷

  《舍諸世務經》一卷(抄。)

  《摩訶剎頭經》一卷(與《灌經》同,後事小異。)

  《天地成敗經》一卷(是抄眾經。)

  《救護身命經》一卷

  《清凈法行經》一卷

  《金剛清凈經》一卷(或雲《金剛三昧本性清凈不壞不滅經》。)

  《眼色相系經》一卷(抄。)

  《禪思滿足經》一卷(抄《阿含》。)

  《修集士行經》一卷(抄。)

  《承事勝己經》一卷

  《往古造行經》一卷

  《無始本際經》一卷

  《大慈無減經》一卷(抄。)

  《慈仁不殺經》一卷

  《凈除業障經》一卷(抄《凈業障》大本。)

  《ヤ檀塗塔經》一卷

  《求欲說法經》一卷

  《少多制戒經》一卷

  《異信異欲經》一卷(抄。)

  《相應相可經》一卷

  《商人求財經》一卷(抄。)

  《比丘世利經》一卷(抄。)

  《恒水流澍經》一卷(抄。)

  《信能渡河經》一卷(抄。)

  《積木燒然經》一卷(與《枯樹經》大同小異。)

  《業喻多少經》一卷(抄。)

  《前世三轉經》一卷

  《除恐怖品經》一卷(抄《修行道地》。)

  《良進難遇經》一卷(抄。)

  《說法難值經》一卷

  《向邪違法經》一卷(抄。)

  《邪業自活經》一卷(出《生經》。)

  《眾生身穢經》一卷

  《苦陰因事經》一卷(抄《中阿含》。)

  《求離牢獄經》一卷(抄。)

  《阿含正行經》一卷

  《增一阿含經》一卷(抄《增一阿含》。)

  《摩訶乘寶嚴經》一卷

  《十住毗婆沙經》一卷(抄《十住論》。)

  《不退轉法輪經》一卷(抄。)

  《一音辯正法經》一卷(抄。)

  《精勤四念處經》一卷(抄。)

  《調伏眾生業經》一卷(抄。)

  《無病第一利經》一卷(抄《出曜》。)

  《父母恩難報經》一卷(抄《中阿含》。)

  《多倒見眾生經》一卷(抄。)

  《世間言美色經》一卷(抄。)

  《形疾三品風經》一卷(抄《思惟略要法》。)

  《人受身入陰經》一卷(抄《修行道地》。)

  《斫毒樹復生經》一卷(抄《出曜》。)

  《一切行不恒安經》一卷(抄《阿含》。)

  《人身四百四病經》一卷(抄。)

  《人身八十種蟲經》一卷(抄《修行道地》。)

  《人病醫不能治經》一卷(抄《修行道地》。)

  《祭亡人不得食經》一卷(抄。)

  《分別善惡所起經》一卷

  《犯戒罪報輕重經》一卷

  《大乘方等要慧經》一卷(或雲《方等慧經》,或雲《要慧經》。)

  《佛遺日摩尼寶經》一卷

  《無崖際持法門經》一卷(或雲《無崖際經》。)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一卷

  《阿難陀目亻去尼呵離陀經》一卷

  《樂瓔珞莊嚴方便經》一卷(一名《轉女身菩薩經》,沙門法海譯。或雲《樂瓔珞莊嚴女經》。)

  《過去行檀波羅蜜經》一卷(抄。)

  《本行六波羅蜜經》一卷

  《當來選擇諸惡世界經》一卷(抄。)

  《四大色身生厭離經》一卷

  《有眾生三世作惡經》一卷(抄。)

  《信人者生五種患經》一卷(抄。)

  《以金貢太山贖罪經》一卷

  《人民疾疫受三歸經》一卷(抄《阿含》。)

  《受持佛名不墮惡道經》一卷

  《第一四門經》一卷(出《大十二門經》。)

  《第二四門經》一卷

  《第三四門經》一卷(《第三四門》即名《甘露道律經》,撿雜目錄,或有不稱《第三四門》而直雲《甘露道律經》者。)

  《佛入甘露調意經》一卷(從《第一四門》至《甘露調意》凡四品,並是《大十二門經》一部,後人逐品寫出,遂分成四經。《生經》一部亦如此。)

  《楞伽阿跋多羅寶一切佛語斷食肉章經》一卷(抄《大楞伽經》所出。或雲《楞伽抄經》。)

  《三劫經》一卷(抄《長阿含》。)

  《三小劫經》一卷

  《三毒經》一卷(抄。)

  《三慧經》一卷(抄。)

  《三行經》一卷(抄《阿含》。)

  《三因緣經》一卷(抄。)

  《三時過經》一卷(抄《雜阿含》。)

  《四自在神通經》一卷(抄。)

  《四品學法經》一卷(抄。)

  《四食經》一卷(抄。)

  《四未曾有法經》一卷(抄《阿含》。)

  《四種人經》一卷(抄。)

  《四人出現世間經》一卷(抄《阿含》。)

  《五戰鬥人經》一卷(抄《阿含》。)

  《五陰成敗經》一卷(抄《修行道地》。)

  《五道輪轉罪福報應經》一卷

  《六齋八戒經》一卷

  《七寶經》一卷

  《七處三觀經》一卷(異出,抄《雜阿含》。)

  《八光經》一卷(抄。)

  《八陽經》一卷

  《八關齋經》一卷(異出。)

  《九傷經》一卷

  《十報三統略經》一卷(異出。)

  《十二因緣章經》一卷(《舊錄》雲,《十二因緣經》。)

  《十一思惟念如來經》一卷(抄《阿含》。或雲《十一想思念如來經》。)

  《十二遊經》一卷(《舊錄》雲,《十二由經》。)

  《十二遊經》一卷(異本,文大同小異。)

  《十二頭陀經》一卷

  《沙門為十二頭陀經》一卷

  《十二品生死經》一卷

  《十八不共法經》一卷(出《寶女經》。)

  《三十二相因緣經》一卷(與《安公失源》所出《三十二相》大同小異。)

  《慈仁問八十種好經》一卷(與《安公失源》所出《八十種好》大同小異。)

  《三十七品經》一卷(異本。)

  《三十七品經》一卷(異本。)

  《寶積三昧文殊師利菩薩問法身經》一卷(或雲《遺日寶積三昧文殊師利問法身經》。)

  《空凈天感應三昧經》一卷(《舊錄》雲,《空凈三昧經》。)

  《自誓三昧經》一卷(內題雲《獨證品》第四,出《比丘凈行》中,與護公所出《獨證自誓三昧》大同小異。)

  《佛印三昧經》一卷

  《法華三昧經》一卷

  《月燈三昧經》一卷

  《定意三昧經》一卷

  《般舟三昧念佛章經》一卷

  《四百三昧名經》一卷(抄。)

  《庾伽三磨斯經》一卷(譯言《修行略》。一名《達磨多羅禪法》,或雲《達磨多羅菩薩撰禪經要集》。)

  《禪定方便次第法經》一卷

  《禪定呵欲經》一卷

  《禪秘要經》一卷(抄。《禪要秘密治病經》所出。)

  《治禪鬼魅不安經》一卷(抄。《禪要秘密治病經》所出。)

  《阿練若習禪法經》一卷(即是抄《菩薩禪法》第一卷。)

  《禪法》一卷

  《說數息事經》一卷

  《恒河譬喻經》一卷(抄。)

  《須河譬喻經》一卷

  《須河譬經》一卷(與前《須河譬》大同小異。)

  《灰河經》一卷

  《塵土灰河譬喻經》一卷(與前《灰河》小異。)

  《水喻經》一卷(抄《阿含》。)

  《鑄金喻經》一卷(抄。)

  《浮木譬喻經》一卷

  《田夫喻經》一卷(抄《阿含》。)

  《嬰兒譬喻經》一卷(抄《阿含》。)

  《群牛譬經》一卷(抄《阿含》。)

  《羊群喻經》一卷(抄。)

  《大蛇譬喻經》一卷(《舊錄》雲,《大蛇經》。)

  《飛鳥喻經》一卷(抄《阿含》。)

  《憋喻經》一卷(抄《六度集》。)

  《馬喻經》一卷(抄。)

  《箭喻經》一卷(抄《阿含》。)

  《木杵喻經》一卷(抄《阿含》。)

  《毒喻經》一卷(出《生經》。)

  《毒草喻經》一卷(出《生經》。或雲《毒草經》。)

  《毒悔喻經》一卷(出《生經》。)

  《調達喻經》一卷

  《爪甲擎土譬經》一卷(《舊錄》雲,《爪甲取土經》。)

  《譬喻六人經》一卷(抄《罵意經》。)

  《譬喻經》一卷

  《譬喻經》一卷(異出。)

  《法句譬喻經》一卷(凡十七事。或雲《法句譬經》。)

  《雜譬喻經》一卷(凡十一事。)

  安法師載《竺法護經目》有《譬喻經三百首》二十五卷,混無名目,難可分別。今新撰所得,並列名定卷,以曉覽者。尋此眾本,多出大經,雖時失譯名,然護公所出或在其中矣。)

  《梵音偈本》一卷

  《陀羅尼偈》一卷(抄。)

  《阿彌陀佛偈》一卷

  《後出阿引人註目陀佛偈》一卷

  《七佛各說偈》一卷

  《贊七佛偈》一卷

  《深自知身偈》一卷(《舊錄》雲,《自知偈》。)

  《禪經偈》一卷(抄《禪經》中偈。)

  《怛{和心}尼百句》一卷

  《五言詠頌本起》一卷(百四十二首。)

  《道行品諸經胡音解》一卷

  《灌頂七萬二千神王護比丘咒經》一卷

  《灌頂十二萬神王護比丘尼咒經》一卷

  《灌頂三歸五戒帶佩護身咒經》一卷

  《灌頂百結神王護身咒經》一卷

  《灌頂宮宅神王守鎮左右咒經》一卷

  《灌頂塚墓因緣四方神咒經》一卷

  《灌頂伏魔對印大神咒經》一卷

  《灌頂摩尼羅?大神咒經》一卷

  《灌頂召五方龍王攝疫毒神咒經》一卷

  《灌頂梵天神策經》一卷

  《灌頂普廣經》一卷(本名《普廣菩薩經》,或名《灌頂隨願往生十方凈土經》,凡十一經。)

  從《七萬二千神王咒至召五方龍王咒》凡九經,是舊集《灌頂》,總名《大灌頂經》。從《梵天神策》及《普廣經》、《拔除過罪經》,凡三卷,是後人所集,足《大灌頂》為十二卷。其《拔除過罪經》一卷已摘入《疑經錄》中,故不兩載。

  《摩訶般若波羅蜜神咒》一卷

  《般若波羅蜜神咒》一卷(異本。)

  《七佛所結麻油述咒》一卷

  《七佛所結麻油述咒》一卷(異本。)

  《七佛神咒》一卷

  《七佛神咒》一卷(結縷者。異本。)

  《大神母結誓咒》一卷

  《大神將軍咒》一卷

  《八吉祥神咒》一卷(《古錄》雲,《八吉祥經》。)

  《陀鄰缽經》一卷

  《陀羅尼句經》一卷

  《華積陀羅尼神咒》一卷

  《持句神咒》一卷

  《六神名神咒》一卷

  《幻師名神咒》一卷

  《伊洹法願神咒》一卷

  《幻師陂陀神咒》一卷

  《醫王惟樓延神咒》一卷(或雲《阿難所問醫王惟樓延神咒》。)

  《幻師鄒陀神咒》一卷(《古錄》,《幻士╄陀經》。)

  《解日厄神咒》一卷

  《摩尼羅?神咒》一卷

  《檀特羅麻油述神咒》一卷

  《麻油述神咒》一卷

  《羅?神咒案摩經》一卷

  《咒水經》一卷

  《?親水經》一卷

  《龍王咒水浴經》一卷

  《龍王結願五龍神咒》一卷

  《五龍咒毒經》一卷

  《十八龍王神咒經》一卷

  《咒請雨咒止雨經》一卷

  《取血氣神咒》一卷(《舊錄》雲,《血咒》。)

  《藥咒》一卷

  《咒毒》一卷

  《咒時氣》一卷

  《咒小兒》一卷

  《咒齲齒》一卷(或雲《咒蟲齒》,或雲《咒齒》。)

  《咒齲齒》(異本。)

  《咒牙痛》

  《咒牙痛》(異本。)

  《咒眼痛》

  《咒眼痛》(異本。)

  《咒賊》一卷(或雲《辟除賊害咒》。)

  《咒賊》(異本。)

  《卒逢賊結帶咒》

  《七佛安宅神咒》一卷

  《安宅咒》一卷

  《三歸五戒神王名》一卷

  (安法師所載《竺法護經目》有《神咒》三卷,既無名題,莫測同異。今新集所得,並列名條卷,雖未詳譯人,而護所出咒必在其中矣。)

  右八百四十六部,凡八百九十五卷。新集所得,今並有其本,悉在經藏。

  條新撰目錄闕經,未見經文者如左:

  《雜譬喻經》八十卷(《舊錄》所載。)

  《雜數經》二十卷(《舊錄》所載。)

  《出要經》二十卷

  《阿惟越致轉經》十八卷(《舊錄》所載。)

  《摩訶乘經》十四卷(改字訓日乘。)

  《蜀普耀經》八卷(《舊錄》所載。以蜀土所出。)

  《行道經》七卷

  《正法華三昧經》六卷(疑即是《正法華經》之別名。)

  《摩訶乘優波提經》五卷

  《三昧王經》五卷

  《梵王請問經》五卷

  《不退轉輪經》四卷

  《佛從兜率降中陰經》四卷(出《王宗經目》。)

  《四天王經》四卷(疑一部四本。)

  《魔王請問經》四卷

  《那先譬喻經》四卷(《舊錄》所載。)

  《度無極譬經》三卷

  《長阿含經》三卷(疑是殘缺《長阿含經》。)

  《大梵天王請轉法輪經》三卷

  《釋提醒因所問經》三卷

  《法華光瑞菩薩現壽經》三卷

  《普賢菩薩答難二千經》二卷

  《濡首菩薩經》二卷(疑即是《濡首菩薩分衛經》。)

  《太子試藝本起經》二卷

  《小本起經》二卷(《舊錄》所載。)

  《不思議功德經》二卷(或雲《功德經》。)

  《蜀首楞嚴經》二卷(出《舊錄》所載,似蜀土所出。)

  《後出首楞嚴經》二卷(《舊錄》所載,雲有十偈。)

  《梵天王請佛千首經》二卷(又《大梵天王經》二卷似此。)

  《深斷連經》二卷

  《甘露味阿毗曇》二卷(或雲《甘露味經》二卷。)

  《弘道經》二卷

  《乳王如來經》一卷(或雲《乳王經》。)

  《瞻波國佛說戒經》一卷

  《佛在誓枝山說法經》一卷

  《佛三毒事經》一卷

  《佛七事經》一卷

  《佛開和伏經》一卷

  《佛意行經》一卷

  《佛醫王經》一卷

  《因佛生三心經》一卷

  《佛聚經》一卷

  《如來智印經》一卷(先闕。)

  《七佛本緣經》一卷

  《七佛父母姓字經》一卷(《舊錄》雲,《七佛姓字經》。)

  《釋迦文枝缽經》一卷

  《佛袈裟經》一卷

  《佛缽經》一卷

  《佛大衣經》一卷

  《佛本記》一卷(《舊錄》所載。)

  《賢劫五百佛名經》一卷

  《現在十方佛名經》一卷

  《過去諸佛名經》一卷

  《千五百佛名經》一卷

  《三千佛名經》一卷

  《五千七百佛名經》一卷

  《觀世音成佛經》一卷

  《文殊因緣經》一卷

  《文殊本願經》一卷

  《文殊觀經》一卷

  《彌勒受決經》一卷

  《彌勒作佛時經》一卷

  《彌勒難經》一卷

  《彌勒須河經》一卷

  《道導問佛經》一卷

  《╄陀菩薩百二十難經》一卷

  《賢首菩薩二百問經》一卷

  《持身菩薩經》一卷(或雲《持身經》。)

  《金剛女菩薩經》一卷

  《善意菩薩經》一卷

  《阿惟越致菩薩戒經》一卷(《舊錄》雲,《阿惟越致戒經》。)

  《菩薩從兜率天降中陰經》一卷

  《菩薩行喜經》一卷

  《菩薩凈本業經》一卷

  《菩薩初業經》一卷

  《菩薩四事經》一卷

  《菩薩十六願經》一卷

  《菩薩五十德行經》一卷

  《菩薩教法經》一卷

  《菩薩正行經》一卷

  《菩薩出入諸則經》一卷

  《菩薩內誡經》一卷

  《菩薩常行經》一卷(《舊錄》所載。)

  《菩薩母姓字經》一卷

  《菩薩傢姓經》一卷

  《菩薩比丘經》一卷

  《菩薩經》一卷

  《迦葉解經》一卷

  《迦葉因緣經》一卷

  《舍利弗問署經》一卷

  《迦葉獨證自誓經》一卷(《舊錄》所載。)

  《舍利弗嘆度女人經》一卷

  《舍利弗生西方發》一卷

  《舍利弗目連泥洹經》一卷

  《摩訶目犍連與佛扌角能經》一卷(《舊錄》所載。)

  《目連所問經》一卷

  《目連因緣經》一卷

  《阿難得道經》一卷(《舊錄》所載。)

  《阿難般泥洹經》一卷(《舊錄》所載。)

  《阿難現變經》一卷

  《難陀經》一卷

  《阿那律念復生經》一卷(《舊錄》所載。)

  《滿願子經》一卷

  《阿那含七念經》一卷

  《羅漢菩子經》一卷

  《賓頭盧取缽經》一卷

  《鳩摩迦葉經》一卷

  《童迦葉經》一卷(出《長阿含》。或雲《童迦葉解難》。)

  《愛行比丘經》一卷

  《愛身比丘經》一卷

  《加丁比丘經》一卷

  《ヤ比丘經》一卷

  《善星比丘經》一卷

  《六群比丘經》一卷

  《自在王比丘經》一卷

  《羅耶達比丘經》一卷

  《比丘和須蜜經》一卷

  《比丘法相經》一卷

  《佛為比丘說二事經》一卷

  《玄戒未來比丘經》一卷

  《沙門分衛見怪異經》一卷(《舊錄》所載。)

  《釋種子經》一卷

  《蓮華色比丘尼經》一卷

  《人詐名為道經》一卷(《舊錄》所載。)

  《尊者婆蹉律經》一卷

  《恒水不說勤勞經》一卷

  《波羅提木叉》一卷

  《大沙門羯磨》一卷

  《大戒經》一卷(《舊錄》所載。)

  《五部威儀所服經》一卷(或雲《五部僧服經》。)

  《衣服制》一卷(《舊錄》所載。)

  《結界文經》一卷

  《八歲沙彌降外道經》一卷(抄《出曜》。《舊錄》雲,《八歲沙彌折外異學經》。)

  《八歲沙彌開解國王經》一卷

  《?賓二沙彌經》一卷

  《沙彌離戒》一卷

  《沙彌離威儀》一卷(《舊錄》所載。)

  《沙彌持戒經》一卷

  《海洲優婆塞會經》一卷

  《優婆夷墮舍經》一卷

  《在傢菩薩戒經》一卷

  《在傢律儀經》一卷

  《賢者雜事經》一卷

  《弟子本行經》一卷(《舊錄》所載。)

  《弟子修學經》一卷

  《弟子行澤中遇賊劫經》一卷

  《弟子精進經》一卷

  《道本五戒經》一卷(《舊錄》所載。)

  《迦提羅越問五戒經》一卷

  《威儀經》一卷(《舊錄》所載。)

  《那羅延天王經》一卷

  《毗沙門王經》一卷

  《大四天王經》一卷

  《二十八天經》一卷

  《為壽盡天子說法經》一卷(《舊錄》雲,《命盡天子經》。)

  《諸天壽經》一卷

  《魔現成佛經》一卷(《舊錄》所載。)

  《魔試佛經》一卷(《舊錄》所載。)

  《魔試目連經》一卷(或雲《弊魔試摩目連經》。)

  《魔王試經》一卷

  《阿須倫問八事經》一卷(《舊錄》雲,《阿須倫所問八事》。)

  《凈飯王經》一卷

  《佛葬閱頭檀王經》一卷

  《阿育王作小兒時經》一卷

  《小阿育王經》一卷

  《優填王照逝心女經》一卷

  《迦夷王頭佈施經》一卷

  《果尊王經》一卷

  《佛居王經》一卷

  《降恐王經》一卷

  《摩羅王經》一卷

  《遮羅王經》一卷(出《六度集》。)

  《摩竭王經》一卷(《舊錄》雲,《摩竭國王經》。)

  《和墨王經》一卷(出《六度集》。)

  《薩波達王經》一卷(《舊錄》所載。)

  《摩登王經》一卷

  《屍呵遍王經》一卷(《舊錄》雲,《尼呵遍王經》。)

  《舍夷國經》一卷

  《乾夷王經》一卷(出《六度集》。)

  《羅提坻王經》一卷(或作《國王羅提埤經》。)

  《摩訶惟越王經》一卷

  《薩和達王經》一卷

  《難國王經》一卷

  《年少王經》一卷(《舊錄》所載。)

  《流沙王經》一卷

  《十四王經》一卷

  《王以竹施經》一卷

  《勸王持五戒經》一卷

  《太子法慧經》一卷(《舊錄》雲,《太子法慧》。)

  《太子法施經》一卷(出《六度集》。)

  《太子旃舍羅差經》一卷

  《是光太子經》一卷(《舊錄》所載。)

  《長者盛德經》一卷

  《長者法心經》一卷

  《長者難提經》一卷(《舊錄》所載。)

  《長者仁賢經》一卷

  《長者洹羅越經》一卷

  《長者子誓經》一卷(《舊錄》所載。)

  《佛問淳陀長者受樂凈行經》一卷

  《五百婆羅門問有無經》一卷(《舊錄》所載。)

  《婆羅門問事經》一卷

  《婆羅門等爭說經》一卷

  《六師詣波斯匿王經》一卷

  《尼犍齋經》一卷

  《仙嘆經》一卷(出《六度集》。)

  《光味仙人睹佛身經》一卷(抄《方等大集》。)

  《明星梵志經》一卷

  《摩竭梵志經》一卷(出《義足》。)

  《?辭梵志經》一卷(出《義足》。)

  《猛觀梵志經》一卷(出《義足》。)

  《法觀梵志經》一卷(出《義足》。)

  《兜率梵志經》一卷

  《兜勒梵志經》一卷

  《梵志拔陀經》一卷

  《梵志計火凈經》一卷

  《梵志問疑經》一卷

  《梵志意經》一卷

  《梵志好母經》一卷

  《梵志淫女經》一卷

  《梵志六師經》一卷

  《天後賢女經》一卷

  《德女問經》一卷

  《女利行經》一卷(《舊錄》所載。)

  《貧女少施獲弘報經》一卷

  《貧女聽經蛇嚙命終經》一卷(《古錄》,《貧女聽經蛇嚙命終生天經》。)

  《國王癡夫人經》一卷(《舊錄》所載。)

  《彌傢女經》一卷

  《四婦因緣經》一卷(《舊錄》所載。)

  《鐘磬貧乏經》一卷(抄《出曜》。)

  《淫人曳踵行經》一卷(《舊錄》所載。)

第1部分-出三藏記集相關文章

佛說阿彌陀經完整版儀軌

【香贊】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云。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三拜)【蓮池贊】  蓮池海會,彌陀如來,觀音勢至坐蓮臺,接引上金階,大誓弘開,普愿離塵埃。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三拜)【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em

慈悲藥師放生簡軌

1.祈請本師: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2.三皈依: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惡鬼。皈依僧不墮傍生。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遍) &nbs

凈業朝時課誦

01 爐香贊爐香乍爇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云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02 請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03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譯 )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揵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栴延、摩訶拘絺羅、離婆多、周

佛藏推薦文章

Zola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大悲咒因何叫大悲咒?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出自《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訣。  大悲咒的全文共84句,每一句對應一種化身。全文大意是:  皈依三寶,皈依大悲渡世的觀世音菩薩,世間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眾生,要誓愿宣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救苦救難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煩惱,了悟真

全文大悲咒全文

  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無·阿唎耶。

文殊菩薩五字心咒原文

  嗡 阿 拉 巴 扎 那 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