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成唯識論觀心法要

助印经书
  有。謂三界果報。有具。謂三界惑業及依報也。

  雲何無嗔。於(三)苦(及三)苦(之資)具。無恚為性。(別則)對治嗔恚。(通則能)作(眾)善為業。

  苦。謂三界苦果。樂。是壞苦。苦。是苦苦。不苦不樂。是行苦。故名三苦。苦具。即三界苦因。及弊惡依報也。問曰。依正二苦。全由自惑業招。無恚可矣。三界苦因。既是惑業。雲何可無恚耶。答曰。惑業無性。但不起惑造業則已。何勞嗔之。又過去惑業。達其已滅。即名懺除。故不須嗔。現在惑業。知其不住。勿令相續。亦不須嗔。未來惑業。今尚未有。防令勿起。亦不須嗔。他人惑業。亦復無性。但應憐愍。更不須嗔。若一起嗔。即成惑業。如水益深。如火益熱。故曰。劫功德賊。莫過嗔恚。又曰。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也。問曰。大乘瞭知惑業無性。三際叵得。可無嗔矣。小乘未達法空。視煩惱賊及諸惡業。不啻怨毒。安得無嗔。答曰。小乘於已起惑業。如法懺除。未起惑業。深生厭離。亦非嗔也。問曰。如有經雲。我是貪欲文殊。嗔恚文殊。又雲。一法不舍。名為大貪。一法不取。名為大嗔。其旨若何。答曰。此不思議無性法門。即修惡而達性惡。即性惡便是性善。如指冰即水。水現而冰自融。如指木即火。火出而木即盡。如因醜像而悟現像之鏡。知此醜像惟鏡所現。能現醜像之鏡。即是能現美像之鏡。故得不離塵勞而見佛性。既見佛性。豈復滯塵勞哉。是故大貪者。究竟無貪之別名也。大嗔者。究竟無嗔之別名也。大癡者。究竟無癡之別名也。於有有具無所著。故能一法不舍。假使著有有具。則所舍者多矣。於苦苦具無所恚。故能一法不取。假使恚苦苦具。則所取者亦多矣。又一法不取名大嗔。即是此中所謂無貪。一法不舍名大貪。即是此中所謂無嗔。誰謂性相二宗。不同一致也耶。

  善心起時。隨緣何境。皆於有等無著無恚。(以此二善根。但)觀(待)有等(而)立。非要緣彼(有等之境。亦)如前(所明)慚愧(二法。但)觀(待)善惡(而)立。故此(無貪無嗔)二種。俱遍善心。

  此釋復難也。難曰。無貪於有有具無著。無嗔於苦苦具無恚。所緣之境既別。則其起不同時。何能俱遍善心。今釋之曰。善心若起。法爾皆於有有具苦苦具無著無恚。但約觀待有等而立。非要別緣二種境也。量雲。無貪無嗔是有法。觀待有等立。非緣彼境宗。因雲。俱遍善心。同時起故。喻如慚愧。是故貪嗔二惑。決不同起。無貪無嗔。決定相應。迷局解通。於斯可驗。大貪大嗔。是解非迷。止爭解迷。不爭名字。觀心之士。於此宜思。

  雲何無癡。於諸(諦)理(及諸實)事明解為性。(別則)對治愚癡。(通則能)作(眾)善為業。有義。無癡即慧為性。集論說此(無癡以)報(智)教(智)證智(之)決擇為體。(謂)生得聞思修所生慧。如次皆是決擇性故。此雖即慧。為顯善品有勝功能。如煩惱(中之)見。(雖即是慧。以染)故復別說。(今此善慧亦爾。)

  此正釋無癡體性業用。兼辨假實。今初有義。妄謂是假有也。由聞果報智而生得聞慧。由思聖教智而生得思慧。由修證智而生得修慧。此三皆以決擇為性。決擇即是智慧。故謂無癡即以慧為體也。此雖下。釋疑可知。

  有義。無癡非即是慧。別有自性。正對無明。(例)如無貪(無)嗔。(以是三)善根(所)攝故。(瑜伽)論說(諸佛)大悲。(是)無嗔(無)癡(所)攝。非(言悲是慧)根攝故。若彼無癡。(即)以慧為性。(無別體者。則應)大悲(所)如(十)力(四無畏)等。應(亦是)慧等根攝。(不是無嗔無癡攝矣。)又若無癡無別自性。(則便)如不害等。應非實物。便違論說十一善中。三世俗有。餘皆是實。

  此正明無癡是實有也。量雲。無癡是有法。別有自性宗。因雲。正對無明。善根攝故。喻如無貪嗔。又大悲既是無嗔癡攝。設無癡以慧為體。則大悲亦應以慧為體矣。何故瑜伽論中不雲大悲是慧根攝耶。三世俗有者。謂不放逸。行舍。不害。此三皆是依義假立。非別有體。名世俗有。具如下文所明。餘八善法。各有自性。名為實有。故知無癡。非即慧性。

  然集論說慧為體者。舉彼(三慧之)因果。顯此(明解之)自性。如以忍樂表信自體。理必應爾。

  此通初傢所引集論之義也。聞思二慧。即無癡之因。喻如忍為信之因。修慧。即無癡之果。喻如樂欲為信之果。明解。是無癡自性。喻如心凈是信自性也。

  以貪嗔癡。(是)六識相應正煩惱攝。起惡勝故。立(三)不善根(之名。)斷彼(三不善根。)必由通別對治。通唯善慧。別即(此)三(善)根。由此無癡。必應別有。

  此結成善根對治無明之正義也。三釋三善根竟。

   (辰)四釋勤

  勤。謂精進。於善惡品修斷事中勇(猛強)悍為性。對治懈怠。(成)滿善(事)為業。勇表勝進。簡諸染法。悍表精純。簡凈無記。即顯精進唯善性攝。

  於修善斷惡事中勇猛。故名進。強悍。故名精也。諸染法。謂惡及有覆無記。凈無記。即無覆無記。惡及有覆。是退墮法。今不退墮。即是勝進。無覆無記。與善性別。今不相襍。乃是精純。

  此相差別。略有五種。所謂被甲(精進)。加行(精進)。無下(精進)。無退(精進)。無足(精進)。即經所說有勢(精進)。有勤(精進)。有勇(精進)。堅猛(精進)。不舍善軛(精進)。如次應知。此五(種精進差)別(義)者。(凡有四義。一約行別。)謂初發心(行。)自分(行。)勝進(行。又就)自分行中。(有下中上)三品別故。或(二約修別。謂)初發心(修。)長時(修。)無間(修。)殷重(修。)無餘修。(有)差別故。或(三約位別。謂)資糧等五道別故。(問曰。究竟道中。何用精進。答曰。)二乘究竟道。欣大菩提故。諸佛究竟道。樂利樂他故。或(四約道別。謂資糧加行二位之中。)二加行(道。及)無間(道。)解脫(道。)勝進(道。)別故。

  四釋勤竟。

   (辰)五釋安

  安。謂輕安。遠離粗重(雜染品法。)調暢身心。(於善法中)堪任(修持)為性。對治惽沈。轉(舍染依轉得凈)依為業。謂此(輕安。)伏除能障定(之惽沈)法。令所依止(之身心)轉安適故。

   (辰)六釋不放逸

  不放逸者。(即)精進(及無貪等)三根。於所斷(惡所)修(善)防(令不生)修(令增長)為性。對治放逸。成滿一切世出世間善事為業。謂即(精進無貪等)四法。於斷修事。皆能防修。(即)名(為)不放逸。非別有體。(以其)無異相故。於防惡事修善事中。離(精進等)四(法)功能。(亦)無別用故。雖信慚等。亦有此(防修之)能。而方(於)彼四。(則)勢用微劣。(以)非(善)根(亦非)徧策。故非此(不放逸之所)依。

  此正釋不放逸之體性業用。依精進三根假立也。

  (雖曰。)豈不防修(即)是此(不放逸之)相用。(答曰。)防修何異精進三根。(若謂)彼(四法。)要待此(不放逸。)方有作用(者。則)此(不放逸。)應復待餘(法。)便有無窮失。(又難曰。)勤唯遍策(一切善法。)根但(普)為(善法)依(持。)如何說彼有防修用。(破曰。)汝(所計)防修用。其相雲何。若(雲是)普依持。(則仍)即無貪等。若(雲是)遍策錄。(則仍)不異精進。(若雲)止惡進善。(則仍)即總四法。(若雲)令不散亂。(則又)應是等持。(若雲)令同取境。(則又)與觸何別。(若雲)令不忘失。(又復)即應是念。如是推尋不放逸用。離無貪等竟不可得。故不放逸。定無別體。

  此問答破異解也。六釋不放逸竟。

   (辰)七釋行舍

  雲何行舍。(亦即)精進(及無貪等)三根。(又能)令心平等正直無功用住為性。對治掉舉。靜住為業。謂即四法。令心遠離掉舉等障。(寂)靜(安)住。名(之為)舍。(所言)平等正直無功用住。(乃約)初中後位。(以)辨舍(之)差別(相也)。

  簡非舍受。故名行舍。初位名平等。中位名正直。後位名為無功用住。此正釋體性業用。亦依四法假立也。

  由不放逸。先除雜染。舍復令心寂靜而住。(故)此(行舍。亦)無別體。如不放逸。離彼四法。無相用故。能令寂靜(者。)即(彼精進等)四法故。所令寂靜(者。又)即心(心所)等故。

  此釋伏難也。難曰。不放逸與行舍。既皆以四法為體。雲何而知此二有別。故以先後功能答之。雖約先後功能差別。其實更無別體也。七釋行舍竟。問曰。不放逸與行舍。既分先後。何得俱遍善心。答曰。未有既不放逸而猶不靜住者。亦未有正靜住而仍放逸者。義雖先後。起必相應。

   (辰)八釋不害

  雲何不害。於諸有情。不為(侵)損(逼)惱。(即以)無嗔為性。能對治害。悲(傷憐)愍為業。謂即無嗔。於有情所不為損惱。假名不害。(當知)無嗔。翻對斷物命(之)嗔。不害正違損惱物(之)害。(所雲)無嗔與樂。不害拔苦。是謂此二粗相差別。(據)理實(論。則)無嗔。實有自體。不害(不過)依彼(無嗔)一分假立。為顯慈悲二相。(有差)別故。(又復)利樂有情。彼(慈悲)二(法最為)勝故。

  無嗔即慈。故能與樂。不害即悲。故能拔苦。此正釋假立不害之義也。

  有說不害非即無嗔。別有自體。謂賢善性。(問曰。)此相雲何。(答曰。)謂不損惱。(破曰。)無嗔亦爾。寧別有性。謂於有情不為損惱。慈悲賢善。是無嗔故。

  此破異解可知。初釋信等名竟。

   (卯)二釋及字

  及。顯十一(外之)義別心所。謂欣厭等善心所法。雖義有別。說種種名。而體無異。故不別立。(今更約義略為釋出。)欣。謂(與善)欲俱(起之)無嗔一分。於所欣境不憎恚故。不忿(不)恨(不)惱(不)嫉等亦然。隨應正翻嗔一分(之忿恨惱嫉四小隨煩惱)故。

  此欣心所。雖不別立。而用最大。故首釋之。凡外修六行觀。展轉欣上是凈妙離。故能厭下諸苦粗障。但以見思未斷。僅成世間有漏之善。二乘欣樂涅槃。故能厭離生死。但以塵沙未斷。僅成出世偏真之善。權位菩薩欣樂大乘。故能厭離小道。但以無明未伏。僅成從空入假之善。地前菩薩欣樂中道。故能厭離二邊。但以無明未斷。僅成相似中道之善。唯有圓人。欣樂無分別之實法。故能厭舍二邊虛妄戲論分別。於諸無明圓伏圓斷。成就無上具足妙善。從名字善乃至究竟善也。又復圓人瞭達欣厭之極。與不欣厭亦非異轍。故獨熾然欣樂求生極樂世界。厭離娑婆無量眾苦。於此一欣一厭之中。便能圓凈四種佛土。隻此欣心。亦名不忿。亦名不恨。亦名不惱。亦名不嫉。隻此厭心。亦名不慳。亦名不憍。欣凈者必厭穢。厭穢者必欣凈。故此二善。起必同時。成佛作祖。莫此為要。欣即大貪。厭即大嗔。豈似下劣貪嗔。有名無實者哉。

  厭。謂(與善)慧俱(起之)無貪一分。於所厭境。不染著故。不慳(不)憍等。當知亦然。隨應正翻貪一分(之慳憍。二小隨煩惱)故。

  厭欲界者。不染著欲界。乃至厭無所有處者。不染著無所有處。此世間善也。厭生死者。不染著生死。此二乘善也。厭偏真者。不染著偏真。此通菩薩善也。厭二邊者。不染著二邊。此別十回向菩薩善也。厭但中者。不染著但中。此別地菩薩善也。圓厭四穢土者。不染著四穢土。此泯絕凡聖。不歷階級。一超直入。不思議之最勝善也。是故厭離娑婆。求生凈土。名為第一圓頓無上法門。

  不覆(不)誑(不)諂。(即)無貪癡一分。隨應正翻貪癡一分(之覆誑諂三小隨惑)故。有義。不覆唯無癡一分。無處說覆亦貪一分故。

  中二煩惱。正翻為慚愧。十小煩惱。惟害有翻。餘九不翻。故今一一翻示。然覆亦通貪一分攝。如下文所明也。

  有義。不慢。信一分攝。謂若信彼。不慢彼故。有義。不慢。舍一分攝。心平等者。不高慢故。有義。不慢。慚一分攝。若崇重彼。不慢彼故。

  此正翻根本惑之慢也。三義皆通。故無破立。

  有義。不疑。即信所攝。謂若信彼。無猶豫故。有義。不疑。即正勝解。以決定者。無猶豫故。有義。不疑。即正慧攝。以正見者。無猶豫故。

  此正翻根本惑之疑也。亦復三義皆通。故無破立。問曰。根本慢疑。皆各有體。翻惑成善。何無自體。答曰。下不雲乎。悟解理通。說多同體。迷情事局。隨相分多。譬如水結成冰。可分多塊。冰融成水。豈隔方隅。問曰。若爾。何故十一善中。仍雲八實三假耶。答曰。此亦約理世俗。說假實耳。天臺有隨情隨智隨情智等三種分別。所應深思。

  不散亂體。即正定攝。(翻大隨散亂。)正見。(翻根本邪見。)正知。(翻大隨不正知。)俱善慧攝。不忘念者。即是正念。(翻大隨失念。)悔眠尋伺通染不染。如(徧行)觸(等。及別境)欲等。(故皆)無別翻對。

  染。即不善及有覆無記。不染。即善及無覆無記也。初正釋頌文竟。

   (醜)二料簡別立

  (問曰。)何緣諸染(有二十六。)所翻善中。有(十一是)別建立。有(餘十五是)不爾者。(答曰。)相用別者。便別立之。餘善不然。故不應責。又諸染法。徧六識者。(作用)勝故翻之。(而)別立善法。慢等忿等。唯意識俱。(故不翻立。)

  慢等。等於疑及五見。忿等。等於小隨九法。唯除害也。

  害雖亦然。而數現起。損惱他故。(又)障無上乘勝因(之大)悲故。為瞭知彼增上過失。(所以)翻立不害。

  此釋難也。難曰。若是唯意識俱。便不翻立。害亦唯意識俱。何故翻立不害。答釋可知。

  失念散亂及不正知。翻入別境。(中之正念正定正慧。故此十一)善中不說。

  亦釋難也。難曰。若徧六識。勝故翻之。失念散亂及不正知。亦徧六識。何故不翻。答釋可知。

  (問曰。)染凈相翻。凈寧(反)少(於)染。(答曰。)凈(法殊)勝。染(法微)劣。少(凈便能)敵多(染)故。又(凈法悟)解理通。說多同體。(故不廣立。染法)迷情事局。隨相(差別。是以)分多。故於染凈。不應齊責。

  隻此染凈相翻一語。便是密顯染凈無性。故解之則理通。乃解即事之理。迷之則事局。正迷全理成事。須知說染說凈。皆屬於事。染凈無性。方名為理。但凈是順事。故能順顯無性之理。而事隨理通。染是違事。故唯違覆無性之理。而理隨事局也。二料簡別立竟。

   (醜)三餘門分別十。初假實門。(至)十結例餘門。(寅)今初

  此十一法。三是假有。謂不放逸。舍。及不害。義如前說。餘八實有。相用別故。

   (寅)二遍不遍門。有二傢解。次傢為正。

  有義。十一(之中)四遍善心。精進三根。遍善品故。餘七不定。推尋事理未決定時。不生信故。慚愧同類。(一依自法。一依世間。所)依(之)處各別。隨起一時。第二無故。要世間道斷煩惱時。(方得)有輕安故。不放逸舍。無漏道時方得起故。悲愍有情時。乃有不害故。(是故)論說十一(善心所。在於)六位中起。謂決定位。有信相應。止息染時。有慚愧起。顧自他故。於善品位。有精進三根。世間道時。有輕安起。於出世道。有舍不放逸。攝眾生時。有不害故。

  此即初解。世間道。謂四禪八定有漏善品。出世道。即無漏道也。餘可知。

  有義。彼說未為應理。推尋事理未決定心。信若不生。應非是善。如染心等。無凈信故。慚愧(之)類(是)異。(所)依(雖)別。(所緣)境同。俱遍善心。前已說故。若出世道輕安不生。應此(輕安)覺支非無漏故。若世間道。無舍不放逸。應非寂靜防惡修善故。又應不伏掉放逸故。有漏善心既具(精進三根)四法。如出世道。應有(行舍不放逸之)二故。善心起時。皆不損物。(正以)違能損法。(乃)有不害(之名)故。(然而)論說六位起十一者。(乃)依彼彼增(勝。而)作此此說(耳。)故彼(初解)所說(餘七不定)。定非應理。

  此即第二正解。先破前非。次論說下。會釋彼所引論也。依彼彼增作此此說者。謂決定位。則信增。息染位。則慚愧增。乃至攝生時。則不害增耳。

  應說信等十一法中。十徧善心。輕安不徧。要在定位。方有輕安。(以)調暢身心。(乃)餘位(之所)無故。決擇分說。十善心所。(若)定(地)不定地。皆通善心。定地心中。增輕安故。

  此正釋十徧一不徧也。定地。即定位。謂四禪八定等三昧心中。不定地。即欲界散心位中。

  有義。定加行亦得定地名。彼亦微有調暢義故。由斯欲界亦有輕安。不爾。便違本地分說。信等十一通一切地。

  此更出異解也。定加行。謂定前方便。即指未到地定言之。

  有義。輕安唯在定有。由定滋養。(方得)有調暢故。論說欲界諸心心所。由闕輕安。名不定地。(其)說一切地有十一者。通(指定中)有尋伺等三地皆有故。

  此正明欲界無輕安也。次更釋彼所引論意。論說一切地有十一者。乃指有尋伺等三。三昧地。非指三界九地。以欲界名不定地。正由闕於輕安故耳。言三地者。一根本初禪。名有尋有伺三麼地。二二禪加行。名無尋有伺三麼地。三根本二禪已上。皆名無尋無伺三麼地。二遍不遍門竟。

   (寅)三諸識俱起門

  此十一種。前已具說第七八識隨位有無。第六識中。定位皆具。若非定位。唯闕輕安。有義。五識唯有十種。自性散動。無輕安故。有義。五識亦有輕安。定所引(五識之)善者。亦有調暢故。成所作智俱。必有輕安故。

  第七第八。於未轉位。無十一善。若已轉位。皆定相應。第六有漏散善。則無輕安。有漏定善。便具十一。無漏不必言矣。五識二解。第二解正。然約有漏位中。鼻舌二識唯欲界系。則無輕安。眼耳身識。通於初禪。則是定所引之善者。亦有調暢。若至無漏位中。成所作智相應五識。則必皆有輕安也。

   (寅)四諸受相應門

  (問曰。)此善十一。何受相應。(答曰。)十(個善心所。得與)五(受)相應。(輕安)一(種。則)除憂苦(二受。以凡)有逼迫受。(決定)無調暢故。

   (寅)五別境相應門

  此與別境。皆得相應。信等(與)欲等。不相違故。

   (寅)六三性相攝門

  十一唯善。

   (寅)七三界系屬門

  輕安非欲(界所系。)餘(十皆)通三界。

   (寅)八學等三攝門

  皆學等三。

  初果二果三果。及菩薩十地之十一善。即皆有學所攝也。四果支佛如來之十一善。皆無學所攝也。一切凡夫之十一善。皆非學非無學所攝也。

   (寅)九三斷相攝門

  非見所斷。瑜伽論說。信等六根。唯修所斷。非見所斷。

  六根。謂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及未知當知根也。信等五根。通漏無漏。若無漏者。即攝入於三無漏根。此中五根。且指有漏言之。加行位中。所有無漏九根。名未知當知根。有學位中。無漏九根。名已知根。無學位中。無漏九根。名具知根。雖由未知當知根。得入見道。既見道已。無所未知可當知故。即名為具知根。見道一剎那後。便屬修道位攝。是故修道位中。即斷未知當知根。及有漏五根也。此十一善。不與分別煩惱相應。故非見道所斷。若有漏善。及無漏加行善。即屬修道所斷。若正無漏善。即屬非所斷攝。(九根者。信等五根。及意根。喜根。樂根。舍根。)

   (寅)十例結餘門

  餘門分別。如理應思。

  對後煩惱不定等。自在下文也。二釋善心所竟。

   (癸)三釋根本煩惱二。初舉頌。二論釋。(子)今初

  如是已說善位心所。煩惱心所。其相雲何。頌曰。煩惱謂貪。嗔。癡。慢。疑。惡見。

   (子)二論釋二。初正釋頌文。二諸門分別。(醜)初中二。初略釋通名。二廣釋別名。(寅)今初

  論曰。此貪等六。性是根本煩惱攝故。得煩惱名。

  如樹有根本。方有枝葉。由此六種煩惱。出生一切隨煩惱法。故名此六以為根本。餘隨煩惱。皆此等流。或此分位。故如枝葉也。

   (寅)二廣釋別名六。初釋貪。(至)六釋惡見。(卯)今初

  雲何為貪。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謂由(貪)愛(之)力。(後五)取蘊(復得)生故。

  有有具。解現善中。五蘊皆是妄情之所取著。故名取蘊。

   (卯)二釋嗔

  雲何為嗔。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嗔。不安隱性惡行所依為業。謂嗔必令身心熱惱。起諸惡業不善性故。

  苦苦具。亦如前解。身心熱惱。故雲不安隱性。起諸惡業。故雲惡行所依。此唯是惡。不通有覆無記。故雲不善性也。

   (卯)三釋癡

  雲何為癡。於諸理事迷闇為性。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謂由無明(力故。引)起疑(及)邪見貪等(根本)煩惱。(及忿等諸)隨煩惱。(而作諸)業。能招後(三有)生雜染法故。

  獨頭無明。多迷諦理。相應無明。亦迷事相。故雲於諸理事迷闇為性也。一切雜染。即指三界煩惱業生。

   (卯)四釋慢

  雲何為慢。恃已(所長。)於他(有情心生)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謂若有慢。於(三寶真凈)德(中。及一切)有德(之人。)心不謙下。(競生人我。)由此生死。輪轉無窮。受諸苦故。此慢差別。有七九種。謂於三品我德處生。一切皆通見修所斷。聖位(之中。俱生)我慢既得現行。(則凡)慢(之流)類。由斯(於聖位中。容得現)起。(義)亦無失。

  七種慢者。一慢。謂不敬等類。藐視劣類。二過慢。謂於等類妄視為劣。及於勝類妄視為等。三慢過慢。謂於勝類反視為劣。四我慢。謂妄執有我而生貢高。五增上慢。謂少有所得。自謂滿足。如妄認四禪為四果等。六卑劣慢。謂自實甚劣。妄謂少劣。或雖知彼勝。不肯起敬。七邪慢。謂自實無德。妄謂有德也。九種慢者。約我德處。各有勝等劣三品。我。即所執虛妄假名之體。德。即所修之德。處。即受用處所。或我勝。我等。我劣。或德勝。德等。德劣。或處勝。處等。處劣。是名九種。依之起於或慢。或過慢。或慢過慢。或卑劣慢。可以意知。是中不論七種九種。若依分別煩惱起者。即見所斷。若依俱生煩惱緣事生者。即修所斷也。

   (卯)五釋疑

  雲何為疑。於諸諦理(未達是有是無。)猶豫(不決)為性。能障不疑(及諸)善品為業。謂猶豫者。善不生故。

  問曰。猶豫則善不生。過誠大矣。然貪嗔癡慢。茍知其過。有可作意蠲除。至於理實未明。安可強不知以為知耶。答曰。強不知以為知。正是疑之根也。若欲除疑。惟有虛心博學。審問慎思。憑正教為指南。依師友為眼目。又須如舜之好問好察。如孔之善惡皆師。方能永斷疑根。直至不疑之地。

  有義。此疑以慧為體。(由其於所觀境。)猶豫簡擇。說為疑故。毗助末底。是疑義故。末底般若。義無異故。

  此出異解也。毗。比也。助。輔也。末底及般若。皆翻慧也。言毗助末底。是疑義者。猶所雲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也。

  有義。此疑別有自體。(由此疑故。)令慧不決。(此疑)非即慧故。瑜伽論說。六煩惱中。(惟惡)見(是)世俗有。(以)即(是)慧分故。餘(五皆)是實有。(以各)別有性故。(若因疑能)毗助末底。(汝便)執慧(以)為疑(體。亦可因識能)毗助若南。(而)智(便)應為識(體耶。)非由助力。義便轉變。是故此疑。非慧為體。

  此正解也。若南。此雲智也。智之與慧。同是別境中慧。不論有漏無漏。若善若染。皆可名慧。亦皆名智。無漏位中。或以無分別者名慧。有分別者名智。然根本後得。同稱為智。道慧道種慧。同稱為慧。故知約義。則隨意立名。約體。則元無二性也。識是心王。智是心所。若疑以慧為體。則識亦應以智為體。豈可乎哉。先申違量雲。識是有法。應智為體宗。因雲。毗助智故。喻如疑助慧。次申正量雲。毗助慧之疑是有法。非慧為體宗。因雲。別有性故。非由助力。義便轉變故。喻如毗助智之識。五釋疑竟。

   (卯)六釋惡見二。初總釋相用。二詳示差別。(辰)今初

  雲何惡見。於諸諦理顛倒推求。(即以)染(污相應之)慧為性。能障善見。招苦為業。謂惡見者。多受苦故。

  以推求故。體即是慧。以顛倒故。名之為染。何謂顛倒。即是妄執實我實法而已。九十六種外道。何嘗不求出離生死。秖因我法二執所纏。故種種苦行。無非唐喪。此世他生。不能解脫。然則欲出生死。可不以破惡見為急務也哉。

   (辰)二詳示差別二。初標數。二釋相。(巳)今初

  此見行相。差別有五。

   (巳)二釋相四。初釋身見。(至)四釋二取。(午)今初

  一薩迦耶見。謂於五取蘊執我我所。一切見趣所依為業。(此通分別俱生二攝。)此見差別。有二十句。六十五等。(但是)分別起攝。

  薩迦耶。義翻積聚。謂積聚四大五蘊。假名為身。依身妄起我我所執。故名薩迦耶見。此見復為一切惡見根本。一切邊邪等見。皆依身見而生故也。就此根本身見。若第七識。緣第八識之見分。起自心相。任運執我。即是俱生惑攝。若第六識。緣五取蘊或總或別。起自心相。任運執我我所。亦是俱生惑攝。若第六識。緣於邪教及邪思惟。起二十句六十五等種種戲論。則惟是分別惑攝也。二十句者。一雲我大色小。色在我中。二雲色大我小。我在色中。三雲即色是我。四雲離色是我。受想行識。亦各四句。故合有二十句。六十五句者。隨執一蘊為我。餘四蘊為我所。四中各具瓔珞。僮仆。窟宅三法。我與我所合十三句。五蘊互論。成六十五。

   (午)二釋邊見

  二邊執見。謂即於彼(薩迦耶見)隨執斷常。障處中行出離為業。(此通分別。俱生二攝。)此見差別。(於)諸(惡)見趣中。有執前際四徧常論。一分常論。及計後際有想十六。無想俱非。各有八論。七斷滅論等。(皆惟)分別起攝。

  處中行。即非斷非常。緣起正理也。由達緣起正理。方能正信因果。依教修行。出離生死。今斷常二執。正障此行。然亦有俱生分別。二種不同。具如下文所明。若夫四徧常等。則依邪教邪思惟起。惟屬分別惑矣。四徧常者。一計二十劫常。二計四十劫常。三計八十劫常。四以捷疾相智妄言為常。一分常者。一梵天常我無常。二由戲笑故無常。三由相觀視故無常。四捷疾觀察。謂常無常。後際有想十六者。一有色見。二無色見。三有色無色見。四非有色非無色見。五有邊見。六無邊見。七有邊無邊見。八非有邊非無邊見。九有樂見。十有苦見。十一有樂有苦見。十二不苦不樂見。十三一想。十四若幹想。十五少想。十六無量想。無想八論者。一有色。二無色。三有色無色。四非有色非無色。五有邊。六無邊。七有邊無邊。八非有邊非無邊。俱非八論者。名相與無想八論同。七斷滅論者。一身滅。二欲天滅。三色天滅。四空處滅。五識處滅。六不用處滅。七有想無想處滅。此等皆出阿含梵動經中。亦名梵網六十二見。此是西域外道宗本。不應引大佛頂經陰魔文釋。以佛頂經中行陰六十二見。乃修心誤墮。與此不盡同也。

   (午)三釋邪見

  三邪見。謂謗因果作用實事。及非四見(所攝之)諸餘邪執。(皆此見攝。)如增上緣。名義遍故。此見差別。(於)諸(惡)見趣中。有執前際二無因論。四有邊等。不死矯亂。及計後際五現涅槃。或計自在世主梵釋。及餘物類常恒不易。或計自在等。是一切物因。或有橫計諸邪解脫。或有妄執非道為道。諸如是等。皆邪見攝。

  一者。撥無善惡諸因。二者。撥無善惡所招苦樂諸果。三者。撥無善行惡行作用。四者。撥無世出世間父子聖凡種種俗諦實事。及身邊等四見之所不攝。皆此邪見所攝。譬如因緣等三緣之所不攝。皆增上緣所攝也。二無因者。一則從無想來。自謂本無今有。一則捷疾觀察。妄謂無因而有。四有邊者。一有邊想。二無邊想。三上方有邊。四方無邊。四非有邊非無邊。不死矯亂者。一雲善惡有報耶無報耶。二雲有他世無他世耶。三雲何善何不善。四乃愚冥暗純。隨他言答。五現涅槃者。一雲現在五欲自恣。即是涅槃。二雲初禪是涅槃。三雲二禪是涅槃。四雲三禪是涅槃。五雲四禪是涅槃。或計自在等。即如初卷所破。諸邪解脫。即非果計果。非道為道。即非因計因。

   (午)四釋二取

  四見取。謂於諸見(之中隨執一見。)及所依蘊。執為(此因)最勝。能得清凈(之果。)一切鬥諍所依為業。五戒禁取。謂於隨順諸見(之)戒禁。及所依蘊。執為(此因)最勝。能得清凈(之果)。無利勤苦所依為業。

  此正釋二取之相也。由有見執。故互相違反而鬥諍滋生。由持邪戒。故枉受勤苦而空無利益。

  然有處說執為最勝。(是非果計果。)名為見取。執能清凈。(是非因計因。)名戒取者。是(互相)影略(而)說。或(是)隨轉(理)門。(若)不爾(者。)如何非滅計滅。非道計道。(諸論皆)說為邪見。非(說為)二取(之所)攝(耶)。

  此通妨也。文義可知。意顯雙計因果。方名二取。單計因果。止屬邪見耳。初正釋頌文竟。

   (醜)二諸門分別十一。初俱生分別門。(至)十一例結餘門。(寅)今初

  如是總別十煩惱中。六通俱生及分別起。任運思察俱得生故。疑(及)後(之)三見。唯分別起。要由惡友及邪教力。自審思察。方得生故。

  總則唯六。別須分十。故雲總別十煩惱也。貪嗔癡慢身見邊見。此六種中。一分任運生者。名俱生惑。一分思察生者。名分別惑。若疑。及邪見。見取。戒取。四種唯分別起也。俱生惑。即修所斷惑。亦名思惑。分別惑。即見所斷惑。亦名見惑。

  邊執見中通俱生者。有義。唯(有)斷(見。通於俱生。)常見相粗。(必由)惡友等力。方引生故。瑜伽等說。何邊執見是俱生耶。謂斷見攝。(以見道前)學現觀者。(已伏分別現起諸惑。而於心中)起如是怖。今者我我何所在耶。故禽獸等若遇違緣。皆恐我斷而起驚怖。

  此下重辨邊執見之俱生義也。斷常二執。名邊執見。釋此有兩傢解。今初傢但許斷見通於俱生。一者學現觀人。已伏見惑。猶起斷怖。二者禽獸無惡友教。不起見惑。亦起斷怖。故知斷見通於俱生。

  有義。彼論依粗相說。理實俱生。亦通常見。謂禽獸等。執我常存。熾然造集常時資具。故顯揚等諸論皆說。於五取蘊執斷計常。或是俱生。或分別起。

  此第二解。正許常見亦通俱生也。義並可知。初俱生分別門竟。

   (寅)二自類相應門

  (問曰。)此十煩惱。誰幾相應。(答曰。)貪與嗔疑。定不俱起。(貪)愛(嗔)憎二境。必不同故。於境不決(故疑。)無染著故(不貪。)貪與慢見。或得相應(而不一定。)所愛(為貪。)所陵(為慢)。境非一故。說不俱起。所染(為貪。)所恃(為慢)。境可同故。說得相應。於五見境。皆可愛故。貪與五見。相應無失。○嗔與慢疑。或得俱起。(亦不一定。)所嗔(為嗔。)所恃(為慢。)境非一故。說不相應。所篾(為慢。)所憎(為嗔。)境可同故。說得俱起。初猶豫時(為疑。)未憎彼故(非嗔。)說不俱起。久思不決(是疑。)便憤發故(是嗔。)說得相應。疑順違事。隨應亦爾。(順事猶豫則不嗔。違事猶豫則憤發。)嗔與(見戒)二取。必不相應。執為勝道。不憎彼故。此(嗔)與(身邊邪)三見。或得相應。(而不一定。)於有樂蘊起身常見。不生憎故。說不相應。於有苦蘊起身常見。生憎恚故。說得俱起。斷見翻此。說嗔有無。邪見誹撥惡事好事。如次說嗔或無或有。

  於樂蘊起斷見。則生嗔。於苦蘊起斷見。則不嗔。故曰翻此說嗔有無也。邪見誹撥惡事。則不生嗔。妄計無惡果故。邪見誹撥好事。則得生嗔。妄計無善果故。

  慢於境定。疑則不然。故慢與疑。無相應義。慢與五見。皆容俱起。行相展轉不相違故。然與斷見。必不俱生。執我斷時。無陵恃故。與身邪見一分亦爾。

  慢於境定。謂所恃之我。所陵之人。皆決定無疑惑也。與身邪見一分亦爾者。謂執若劣蘊為身者。不能恃己陵他。邪見誹撥好事者。亦無所恃以陵他故。

  疑不審決。與見相違。故疑與見。定不俱起。○五見展轉。必不相應。非一心中有多慧故。

  五見皆以染慧為體。故一心中決不並起。

  癡與九種皆定相應。諸煩惱生。必由癡故。

  癡。即無明。乃諸煩惱根本。不破無明而能斷諸煩惱不可得也。然於諸理事明解。則名無癡。於諸理事迷闇。則名為癡。當知理即空中二理。事即俗諦差別因果作用實事也。迷於中理。名根本無明。迷於空理及迷事者。皆名枝末無明。解中理者。名為中觀。解空理者。名為空觀。解諸事者。名為假觀。是故理事二名。攝盡三諦。解迷二種心所。攝盡三惑三觀。若不達秖一理事。分合差別。則有七種二諦。五種三諦。四種四諦。四種一諦。四種無諦之不同。何能舍迷得解。以解融迷也哉。二自類相應門竟。

   (寅)三諸識相應門

  (問曰。)此十煩惱。何識相應。(答曰。)藏識全無。末那有四。(謂癡見慢愛。)意識具十。五識唯三。謂貪嗔癡。無分別故。由稱量等。起慢等故。

  無分別。謂前五識無隨念計度二種分別。但有自性分別也。由稱量故起慢。由思察故起疑起見。今五識既無隨念計度二種分別。故不能稱量思察。不與慢疑五見相應。

   (寅)四諸受相應門

  (問曰。)此十煩惱。何受相應。(答曰。)貪嗔癡三。(不論)俱生分別。一切容與五受相應。(以)貪會違緣。(亦與)憂苦俱故。嗔遇順境。(亦與)喜樂俱故。○有義。俱生分別起慢。容與非苦(之)四受相應。恃苦劣蘊。(亦得與)憂相應故。有義。俱生(慢)亦(與)苦(受)俱起。意有苦受。前已說故。分別慢等。純苦趣無。(以)彼(純苦趣中。)無(有)邪師邪教等故。然彼不造引惡趣業。要(由)分別起(之煩惱。乃)能發彼(引惡趣業。今彼純苦趣中。無分別起惑)故。○疑(及)後三(惡)見。容四受俱。(但除苦受。)欲(界之人)疑(未來)無苦等。亦喜受俱故。二取若緣憂俱見等。爾時得與憂相應故。

  恐有問曰。疑何容喜。故今釋曰。欲疑無苦。亦喜受俱。又恐問曰。二取執為勝凈。何得有憂。故今釋曰。若緣憂俱之見戒及所依蘊。亦得與憂相應。如投灰拔發等種種苦事。亦有憂故。

  有義。俱生身邊二見。但與喜樂舍受相應。非五識俱。(故無苦受。)唯(有覆)無記故。(故無憂受。)分別(身邊)二見。容四受俱。(但除苦受。)執苦俱蘊。為我我所常。(得有憂受。)斷見翻此。(執樂蘊斷。)與憂相應故。有義。(身邊)二見。若俱生者。亦苦受俱。純受苦處。緣極苦蘊。苦相應故。論說俱生一切煩惱。皆於三受現行可得。廣說如前。餘如前說。

  廣說如前。指第五卷釋三受文。餘如前說。謂分別二見。同初義所說。容四受俱也。

  此依實義(細釋也。若)隨粗相(一往明其梗概)者。貪慢四見。樂喜舍俱。嗔唯憂苦舍受俱起。癡與五受皆得相應。邪見及疑。四俱除苦。

  已上若細若粗。正判諸受相應竟。

  貪癡俱(之)樂(受。)通下四地。餘七(所)俱(之)樂(受。)除欲(界)通三(禪。)疑(及)獨行癡。(在)欲(界中。)唯憂舍(二受得俱。)餘受俱起。如理應知。

  此更以諸受相應之惑。而判屬界地也。下四地者。一雜居。二初禪。三二禪。四三禪也。四禪已上。唯舍受故。餘七者。除去貪嗔癡三也。慢疑五見。但與意識相應。欲界無意地樂。故除欲界。唯通三禪。疑及獨行癡。亦唯在意識。故欲界中無苦樂受。並無喜者。前約細相。故雲欲疑無苦。亦喜受俱。今隨粗相。則疑惑未決。安得有喜。又獨行癡。凡有二種。一是主獨行。獨能發業。二非主獨行。但與小隨同起。此之二種在欲界中。若隨粗相。亦無喜受。故亦唯憂舍俱也。餘苦受喜受俱起之惑所通界地。並可準思。故不繁述。四諸受相應門竟。

   (寅)五別境相應門

  (問曰。)此與別境。幾互相應。(答曰。)貪嗔癡慢。容(與別境)五(心所)俱起。(以貪嗔癡慢。)專註一境(之時。亦)得有定故。疑及五見。各容(與)四(別境心所)俱。疑(則但)除勝解。(以)不決定故。(五)見非(與)慧俱。(以)不異慧故。

   (寅)六三性相攝門

  (問曰。)此十煩惱。何性所攝。(答曰。)嗔唯不善。損自他故。餘九通(於不善及有覆無記)二(性。)上二界者。唯無記攝。(以被)定所伏故。若欲界系分別起者。唯不善攝。發惡行故。若是俱生發惡行者。亦不善攝。損自他故。餘(俱生不發惡行者。皆)無記攝。細不障善。非極損惱自他處故。當知俱生身邊二見。唯無記攝。(以其)不發惡業。雖數現起。不障善故。

   (寅)七界系現緣門又三。初明界系。二明現起。三明互緣。(卯)今初

  (問曰。)此十煩惱。何界系耶。(答曰。)嗔唯在欲。餘通三界。

   (卯)二明現起

  生在下地。未離下染。上地煩惱。不現在前。要得彼(上)地(之)根本定者。(然後)彼(上)地(之)煩惱。容現前故。(凡夫外道所修世間味禪)諸有漏道。(以無二空觀智。)雖不能伏分別起惑及(第七識中)細俱生(惑。)而能伏除(六識中之)俱生粗惑。漸次證得上(地之)根本定。(以)彼(俱生粗惑。)但迷事(境。緣外五塵而起。)依外門轉。散亂粗動。正障定故。(所以伏此粗俱生惑。)得彼(上地)定已。(然後)彼(上)地(之)分別俱生諸惑。皆容現前。(若夫)生在上地(者。則)下地諸惑。(不論)分別(不論)俱生。皆容現起。(何以知之。以)生第四(禪)定(之)中有中者。由謗解脫。(便)生(於)地獄故。(故知上地得起下地分別惑。又)身在上地。將生下時。起下(地)潤生(之)俱生愛故。(故知上地得起下地俱生惑也。)而(有處)言生上不起下者。(乃)依多分(而)說。或(是)隨轉(理)門。

  

  謗解脫者。無聞比丘證得四禪。起增上慢。妄謂己得四果。不受後有。迨命終後。於中有中。見彼四禪受生之處。不知己實未證四果。卻雲我今已證四果。仍復有受生處。則佛所雲羅漢不受後有。定是誑語。由其於中有中。起此一念謗佛所說解脫之心。於是四禪後有隨滅。地獄後有隨生也。潤生愛者。於後有處任運染著。如入胎時。於父母起顛倒愛之類是也。

   (卯)三明互緣

  下地煩惱。亦緣上地。瑜伽等說。欲界系貪。求上地生味上定故。既說嗔恚(可以)憎嫉滅道(二諦。)亦應憎嫉離欲地故。(又復)總緣諸行執我我所斷常慢者。得緣上故。(既此貪嗔身邊慢五惑得緣上地。則)餘(癡疑見戒邪)五(惑亦得)緣上。其理極成。而有處言貪嗔慢等不緣上者。依粗相說。或依別緣。(謂從)不見世間。(別)執他地(之)法。(以)為我(及我所)等故。(故說身見不緣上地。)邊見必依身見起故。(故說邊見不緣上地。)

  總緣諸行等者。謂有外道。總緣三界色心諸行。執謂我及我所。計斷計常。高舉於他。故身邊慢亦得緣上。若依別緣。則不爾也。

  上地煩惱。亦緣下地。說生上者。於下有情。恃己勝德而陵彼故。(又復)總緣諸行執我我所斷常愛者。得緣下故。疑(及)後(之)三見。(亦得緣下。)如理應思。而說上惑不緣下者。彼(亦)依多分(說。又)或(約)別緣說。

  不言嗔癡者。上地無嗔故。癡遍染心故。七界系現緣門竟。

   (寅)八學等三攝門

  (問曰。)此十煩惱。學等何攝。(答曰。)非學無學。彼(學無學)唯(是)善故。

  問。初果以上。思惑尚存。何故非學攝耶。答。研真斷惑。名為學。真窮惑盡。名無學。初果以上。雖有思惑。正研真時。惑不現起。出觀失念。煩惱方行。故曰。唯聖罔念作狂。唯狂克念作聖。內外凡位。雖未證果。而能修觀伏惑。即可雲一念相應一念佛。則知三乘有學。雖已稱聖。而出無漏觀時。或起煩惱。例可雲。一念失照一念狂也。

   (寅)九見等所斷門

  (問曰。)此十煩惱。何所斷耶。(答曰。)非非所斷。彼(非所斷。)非染(法)故。分別起者。唯見所斷。粗易斷故。若俱生者。唯修所斷。細難斷故。見所斷(之)十(種煩惱。)實俱頓斷。以真見道(之時。)總緣(四)諦故。然(十煩惱之)迷諦相。有總有別。總。謂十種皆迷四諦。苦集。是彼(十惑)因依處故。滅道。是彼(十惑)怖畏處故。別。謂別迷四諦相起。(身邊)二(見。)唯迷苦(諦。不依集滅道起。餘)八(煩惱。)通迷四(諦。以)身邊二見。唯(迷苦諦)果處(而)起。(是以)別(修)空(觀及)非我(觀以對治之。唯)屬苦諦(境)故。(此二唯迷苦義也。)謂疑(及身邊邪)三見。親迷苦理。(見戒)二取。執彼三見。戒禁及所依蘊為勝能凈。於自他見。及彼眷屬。如次隨應起貪恚慢。(故二取貪恚慢。迷苦則疏。)相應無明。與九同(其)迷(之親疏。)不共無明。親迷苦理。(此十通迷苦義也。)疑及邪見。親迷集等(三諦。)二取貪(恚慢)等。準苦應知。(迷集滅道亦疏。)然嗔亦能親迷滅道。由怖畏彼(滅道。)生憎嫉故。迷諦親疏粗相如是。

  此既判見修二斷。復明迷諦有總有別有親有疏也。於自他見等者。貪自見。恚他見。慢彼眷屬也。

  委細說者。(若)貪嗔慢三。(與分別惑五)見(及)疑俱(時)生(起者。)隨應如彼(見道所斷。若)俱生(身邊)二見。及(與)彼(二見)相應(之)愛慢無明。(此五)唯迷苦諦。(以)細(而)難斷故。修道方斷。(復有)嗔(及)餘愛等。迷別事(而)生(者)不違諦觀。故(亦)修(道)所斷。

  此復細判二斷也。見疑俱生。謂與五見及疑相應而起之貪嗔慢也。俱生二見。謂一分任運之身邊二見也。九見等所斷門竟。

   (寅)十隨境立名門

  雖諸煩惱。皆有相分。而所仗(本)質。或有或無。(即)名(為)緣有事(緣)無事(之)煩惱。彼(煩惱之)親所緣(相分。)雖皆有漏。而所仗(之本)質。亦通無漏。(即)名(為)緣有漏(緣)無漏(之)煩惱。緣自地(境之所起)者。(其煩惱之)相分似(於本)質。名緣分別。所起事境。緣滅道諦及他地(境之所起)者。(其煩惱之)相分與(彼本)質不相似故。名緣分別所起名境。(但有名字而無質影故也。)

  所仗質或有或無者。緣現境。則有本質可托。緣過未。則無本質可托也。親所緣皆有漏者。能變之心是煩惱故。所變相分定惟有漏也。所仗質通無漏者。或緣道滅二諦。或緣佛法僧寶而起癡疑邪見及嗔慢等故也。夫現前一念。不起煩惱則已。於此十煩惱中。隨起一種煩惱。皆有相分。既有相分。即有見分。既有見相二分。即有自證及證自證。便是四分。此四分中。相分屬色。見等三分屬名。名色二字。收一切法即無不盡。又見分。則通三量。自證及證自證。唯是現量。又此四分或攝為三。第四攝入自證分故。或攝為二。後三俱是能緣性故。或攝為一。體無別故。則此煩惱之性。可思議耶。不可思議耶。又此煩惱既能緣有事。亦能緣無事。既能緣有漏。亦能緣無漏。既能緣事境。亦能緣名境。則何法不具。何法不造。又能緣有漏自地他地。則攝盡六凡法界。能緣無漏。則攝盡四聖法界。能緣有事。則攝盡現在十界。能緣無事。則攝盡過去未來十界。可謂微塵剎土。自他不隔於毫端。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矣。誰謂煩惱實性。非即佛性也哉。

   (寅)十一例結餘門

  餘門分別。如理應思。

  正欲人觸類旁通。即於煩惱而見法界理也。三釋根本煩惱竟。

   (癸)四釋隨煩惱二。初舉頌。二論釋。(子)今初

  已說根本六煩惱相。諸隨煩惱。其相雲何。頌曰。隨煩惱。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與害。憍。無慚。及無愧。掉舉與惽沉。不信。並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亂。不正知。

   (子)二論釋二。初正釋頌文。二諸門分別。(醜)初中三。初略釋通名。二廣釋別相。三釋與並及。(寅)今初

  論曰。唯是(根本)煩惱(之)分位差別(及)等流性故。名隨煩惱。此二十種。類別有三。謂忿等十。各別起故。名小隨煩惱。無慚等二。徧不善故。名中隨煩惱。掉舉等八。遍染心故。名大隨煩惱。

  分位差別。指無自體者言之。等流性。指有自體者言之。不善。即惡也。染心。即不善及有覆無記心也。

   (寅)二廣釋別相三。初釋十小隨。二釋二中隨。三釋八大隨。(卯)初中十。初釋忿(至)十釋憍。(辰)今初

  雲何為忿。依對現前不饒益境。憤發為性。能障不忿。執仗為業。謂懷忿者。多發暴惡身表業故。此即嗔恚一分為體。離嗔無別忿相用故。

  暴惡身表業。即執持器仗互相鬥戰之惡相也。一朝之忿。忘身及親。結禍速仇。莫此為甚。故首明之。

   (辰)二釋恨

  雲何為恨。由忿為先。懷惡不舍。結怨為性。能障不恨熱惱為業。謂結恨者。不能含忍。恒熱惱故。此亦嗔恨一分為體。離嗔無別恨相用故。

  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懷恨不釋。徒自熱惱而已。

   (辰)三釋覆

  雲何為覆。於自作罪。恐失利(養名)譽。隱藏為性。能障不覆。(後必)悔惱為業。謂覆罪者。後必悔惱不安隱故。有義。此覆(乃是)癡一分攝。論唯說此癡一分故。不懼當(來)苦(果。)覆自罪故。有義。此覆(應是)貪癡(各)一分攝。亦恐失利譽。(乃)覆自罪故。論據粗顯。唯說癡分。如說掉舉是貪分故。然(又)說掉舉徧諸染心。不可執為唯是貪分。

  罪無大小。發露則消滅。覆藏則增長。譬如樹根。露則樹枯。埋則樹茂。是故有智慧者。發露懺悔。能因重罪而悟無生。諸愚癡人。貪惜覆藏。每因小愆而招劇苦。大佛頂經雲。菩薩觀覆。如戴高山。履於巨海。修心之士。可不慎哉。

   (辰)四釋惱

  雲何為惱。忿恨為先。追觸暴熱。狠戾為性。能障不惱蛆螫為業。謂造往惡。觸現違緣。心便狠戾。多發囂暴兇鄙粗言。蛆螫他故。此亦嗔恚一分為體。離嗔無別惱相用故。

  蛆。知列切。螫。施隻切。蟲。行毒以傷人也。由此惱惑起惡口業。毒逾蛇虺。乃至死後受毒蟲身。無有出期。修心者宜深戒之。又忿恨惱。皆嗔為體。忿緣現在。恨緣過去。惱追過去而觸現在。忿發身業。恨專在意。惱發口業。是謂三種差別之相。

   (辰)五釋嫉

  雲何為嫉。殉自名利。不耐他榮。妬忌為性。能障不嫉。憂戚為業。謂嫉妬者。聞見他榮。深懷憂戚。不安隱故。此亦嗔恚一分為體。離嗔無別嫉相用故。

  大乘理趣經雲。彼人富貴。皆宿福生。以我貪嫉。豈能侵奪。若不斷嫉。常受貧窮。無復威力。若能於他富貴起隨喜心。不舍毫厘。獲大功德。

   (辰)六釋慳。

  雲何為慳。耽著財法。不能惠舍。秘悋為性。能障不慳。鄙畜為業。謂慳悋者。心多鄙澀。畜積財法。不能舍故。此即貪愛一分為體。離貪無別慳相用故。

  慳財者。世世貧窮。慳法者。生生愚暗。不可不戒。

   (辰)七釋誑

  雲何為誑。為獲利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能障不誑。邪命為業。謂矯誑者。心懷異謀。多現不實邪命事故。此即貪癡一分為體。離(貪癡)二無別誑相用故。

  一身衣食。所需幾何。作此欺誑。招無量罪。如末利夫人輿夫四人往因。亦可為寒心也。(事出觀佛三昧海經。須者尋之。)

   (辰)八釋諂

  雲何為諂。為罔他故。矯設異儀。險曲為性。能障不諂教誨為業。謂諂曲者。為罔冒他。曲順時宜。矯設方便。為取他意。或藏己失。不任師友正教誨故。此亦貪癡一分為體。離二無別諂相用故。

  直心是道場。諂曲之心。與道相違。故不任教誨。

   (辰)九釋害

  雲何為害。於諸有情。心無悲愍。損惱為性。能障不害逼惱為業。謂有害者。逼惱他故。此亦嗔恚一分為體。離嗔無別害相用故。嗔害別相。準善應說。

  無嗔名慈。不害名悲。故無慈即嗔。無悲即害也。障菩提道。招劇報苦。損逼他人。終成自損而已。哀哉。

   (辰)十釋憍

  雲何為憍。於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為性。能障不憍。染依為業。謂憍醉者。生長一切雜染法故。此亦貪愛一分為體。離貪無別憍相用故。

  盛必有衰。何可憍醉。所恃盛事。未必長保。而所生雜染。則相隨不離矣。不亦悲夫。初釋十小隨竟。

   (卯)二釋中二隨二。初別釋。二通簡。(辰)初中二。初釋無慚。二釋無愧。(巳)今初

  雲何無慚。不顧自法。輕拒賢善為性。能障礙慚。生長惡行為業。謂於自法無所顧者。輕拒賢善。不恥過惡。障慚。生長諸惡行故。

  尊重己靈。名顧自法。不顧自法。即自暴自棄也。

   (巳)二釋無愧

  雲何無愧。不顧世間。崇重暴惡為性。能障礙愧。生長惡行為業。謂於世間無所顧者。崇重暴惡。不恥過罪。障愧。生長諸惡行故。

  護惜譏嫌。名顧世間。不顧世間。即甘為人下也。

   (辰)二通簡

  不恥過惡。是二通相。故諸聖教假說為體。若執不恥為二別相。則應此二體無差別。由斯二法應不俱生。非受想等有此義故。若待自他立二別者。應非實有。便違聖教。若許此二實而別起。復違論說俱遍惡心。不善心時。隨緣何境。皆有輕拒善及崇重惡義。故此二法。俱遍惡心。所緣不異。無別起失。然諸聖教說不顧自他者。自法名自。世間名他。或即此中拒善崇惡。於己益損。名自他故。而論說為貪等分者。是彼(貪等)等流。非即彼性。

  拒善。則於己無益。名不顧自。崇惡。則於己有損。名不顧他。餘如慚愧中釋可知。貪等者。等於嗔癡。由無慚愧。令貪嗔癡皆得生長。助成貪等是彼等流。故無慚愧。名為惡法。與諸禽獸不相異也。二釋二中隨竟。

   (卯)三釋八大隨八。初釋掉舉(至)八釋不正知。(辰)今初

  雲何掉舉。令心於境不寂靜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為業。有義。掉舉(乃是)貪一分攝。論唯說此是貪分故。此由憶昔樂事生故。有義。掉舉非唯貪攝。論說掉舉遍染心故。又掉舉相。謂不寂靜。說是煩惱共相攝故。掉舉離此(煩惱共相。)無別相故。雖依一切煩惱假立。而貪位增。說為貪分。有義。掉舉別有自性。遍諸染心。如不信等。非(因假)說他分。體便非實。勿不信等。亦假有故。而論說(此掉舉以)為世俗有者。(例)如睡眠等。(雖實有體。而)隨他(無明)相說。掉舉別相。謂即囂動。(能)令(與彼)俱生(之心心所)法。不寂靜故。若離(諸)煩惱。無別此(掉舉)相。不應別說障奢摩他。故不寂靜非此(掉舉)別相。

  奢摩他。此翻為止。釋有三義。第三為正。

   (辰)二釋惽沈

  雲何惽沈。令心於境無堪任為性。能障輕安毗鉢舍那為業。有義。惽沈(乃是)癡一分攝。論唯說此是癡分故。惽昧沉重。是癡相故。有義。惽沈非但癡攝。謂無堪任是惽沈相。一切煩惱皆無堪任。離此(煩惱無堪任相。)無別惽沈相故。雖依一切煩惱假立。而癡相增。但說癡分。有義。惽沈別有自性。雖名癡分。而是(癡之)等流。如不信等。非即癡攝。(論中)隨他相說。名世俗有。如睡眠等。是實有性惽沈別相。謂即懵重。(能)令(與彼)俱生(之心心所)法。無堪任故。若離(諸)煩惱。無別惽沈相。不應別說障毗鉢舍那。故無堪任。非此(惽沈)別相。此與癡相有差別者。謂癡於境迷闇為相。正障無癡。而非懵重。惽沈於境懵重為相。正障輕安。而非迷闇。

  毗鉢舍那。此翻為觀。釋亦三義。第三為正。懵故名惽。重故名沈。與癡差別。如文可知。

   (辰)三釋不信

  雲何不信。於實德能不忍樂欲。心穢為性。能障凈信。墯依為業。謂不信者。多懈怠故。不信三相。翻信應知。然諸染法。各有別相。唯此不信。自相渾濁。復能渾濁餘心心所。如極穢物。自穢穢他。是故說此心穢為性。由不信故。於實德能不忍樂欲。非(謂不忍樂欲)別有(自)性。若於餘事邪忍樂欲。是此(不信之)因果。非此自性。

  若有疑者。猶可生信。若直不信。則佛亦無如之何。故極穢濁也。

   (辰)四釋懈怠

  雲何懈怠。於善惡品修斷事中。懶墯為性。能障精進。增染為業。謂懈怠者。滋長染故。於諸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退善法故。(若)於無記事而策勤者。於諸善品無進退故。是欲勝解(所攝。)非別有性。(喻)如於無記(事而)忍可樂欲。非凈非染。無信不信。(當知亦非精進亦非懈怠也。)

   (辰)五釋放逸

  雲何放逸。於染凈品不能防修。縱(恣流)蕩為性。障不放逸。增惡損善。所依為業。謂由懈怠及貪嗔癡。不能防修染凈品法。總名放逸。非別有體。雖慢疑等。亦有此能。而方彼(貪嗔癡懈)四(法。則)勢用微劣。(惟彼四法。)障三善根。(及障)徧策法故。推究此(放逸。更無別)相。如不放逸(中可例。)

   (辰)六釋失念

  雲何失念。於諸所緣。不能明記為性。能障正念。散亂所依為業。謂失念者。心散亂故。有義。失念(即是)念一分攝。說是煩惱相應(之)念故。有義。失念(乃是)癡一分攝。瑜伽說此(失念)是癡分故。癡令念失。故名失念。有義。失念(乃是念癡)俱一分攝。由前二文(但是)影略說故。論復說此遍染心故。

  釋有三義。亦以第三為正。

   (辰)七釋散亂

  雲何散亂。於諸所緣。令心流蕩為性。能障正定。惡慧所依為業。謂散亂者。發惡慧故。有義。散亂(乃是)癡一分攝。瑜伽說此是癡分故。有義。散亂(及是)貪嗔癡攝。集論等說是三分故。(瑜伽)說(此是)癡分者。遍染心故。謂貪嗔癡。令心流蕩勝餘法故。說為散亂。有義。散亂別有自體。(集論)說三分者。是彼(貪嗔癡之)等流。如無慚等。非即彼(貪嗔癡所)攝。(但以)隨他相說。名世俗有。散亂(自有)別相。謂即躁擾。令(與彼)俱生(之心心所)法皆流蕩故。若離彼(貪嗔癡)三(法。)無別自體。不應別說障三麼地。

  亦以第三義為正也。惡慧。謂邪簡擇。三摩地。即是正定。

  (問曰。)掉舉散亂。二用何別。(答曰。)彼(掉舉)令易解。此(散亂)令易緣。雖一剎那。解緣無易。而於相續。有易義故。(問曰。)染污心時。由掉亂力。常應念念易解易緣。(何故有時專註一境。答曰。)或由念等力所制伏。如系猿猴。有暫時住。故掉與亂。俱遍染心。

  此更料簡並釋疑也。初一問答。是對掉舉料簡用別。易解者。改其能知之心。易緣者。更其所緣之境也。次一問答。釋疑可知。

   (辰)八釋不正知

  雲何不正知。於所觀境。謬解為性。能障正知。毀犯為業。謂不正知者。多所毀犯故。有義。不正知(乃是)慧一分攝。說是煩惱相應慧故。有義。不正知(乃是)癡一分攝。瑜伽說此是癡分故。令知不正。名不正知。有義。不正知(乃是慧癡)俱一分攝。由前二文影略說故。論復說此遍染心故。

  亦第三義為正。二廣釋別相竟。

   (寅)三釋與並及。

  (頌中)與並及(之為)言。顯隨煩惱非唯二十。(以)雜事等說。(復有)貪等多種隨煩惱故。(當知)隨煩惱名。亦攝(根本)煩惱。(以即)是前(根本)煩惱(之)等流性故。(若夫)煩惱同類(之)餘染污法。(則)但(可)名(為)隨煩惱。(以)非(根本)煩惱攝故。

  煩惱同類餘染污法。如有覆無記之悔眠尋伺等是也。

  (然今)唯說二十隨煩惱者。謂非(根本)煩惱。(又)唯染粗。(不同悔眠等通於善及細)故。此餘染法。或(即)此(之)分位。或(是)此(之)等流。皆此(二十)所攝。隨其類別。如理應知。初正釋頌文竟。

   (醜)二諸門分別十二。初假實門。(至)十二隨境立名門。(寅)今初

  如是二十隨煩惱中。小十。大三。定是假有。無慚無愧。不信。懈怠。定是實有。教理成故。掉舉。惽沈。散亂。三種。有義是假。有義是實。所引理教。如前應知。

  大三假有者。放逸失念不正知也。

   (寅)二俱生分別門

  二十皆通俱生分別。隨(於俱生分別)二(種根本)煩惱(之)勢力起故。

   (寅)三自類相應門

  此二十中小十。展轉定不俱起。互相違故。行相粗猛。各為主故。中二。一切不善心俱。隨(其所)應(不善之法。)皆得(與)小(隨)大(隨)俱起。論說大八徧諸染心。展轉(於)小(隨)中(隨)皆容俱起。有處說六遍染心者。(以)惽掉增時不俱起故。

  惽沉增盛。則無掉舉。掉舉增盛。則無惽沉。故說此二不遍染心。惟六法徧也。

  有處但說五遍染者。以惽掉等違唯善故。

  惽沉掉舉不信懈怠放逸。此之五法。唯於善心中無。而於不善及有覆無記心中皆有。故說五遍。其忘念不正知二法。若以癡一分為性者。則遍染心。若以念慧一分為性者。則不遍染心。散亂一法。雖通不善及有覆無記。然有時被制伏故。所以亦不說徧也。

   (寅)四諸識俱起門

  此(二十煩惱)雖染(性)故。非(與)第八(識)俱。第七識中。唯有大八。取舍差別。如上應知。第六識中。容有一切。小十粗猛。五識中無。中(二)大(八)相通。五識容有。

   (寅)五諸受相應門

  由斯中(二)大(八之相既通。得與)五受相應。有義。小十除(諂誑憍)三。(其)忿等(七法。)唯(與)喜憂舍三受相應。(而)諂誑憍(之)三(法。與)四(受)俱。(但)除苦(受。)有義。忿等(七法。與)四(受)俱。(但)除樂(受。)諂誑憍三。五受俱起。意有苦受。前已說故。此受俱相。如煩惱說。實義如是。若隨粗相。(則)忿恨惱嫉害。(但與)憂舍(二受)俱。(其)覆慳(二法。但與)喜舍(二受俱。)餘(諂誑憍)三(法。更)增樂(受。若)中(二與)大(八。即)隨粗(相。)亦如實義。(得與五受相應。)

  小十二義。後義為正。實義如是。即結成第二正義也。次更隨粗相略判。可知。

   (寅)六別境相應門

  如是二十。與別境五。皆容俱起。不相違故。染念染慧。雖非(與)念慧俱。而(此二之)癡(一)分(攝)者。亦得相應故。

  染念。即忘念。染慧。即不正知也。

  念亦緣現(在與)曾習(相)類(之)境。忿亦得緣剎那過去(未久之境。)故忿與念。亦得相應。染定起時。心亦躁擾。故亂與定。相應無失。

  此釋伏難也。難曰。念緣曾習境。忿緣現在境。何得相應。答釋可知。又難曰。定無散亂。何得相應。釋亦可知。

   (寅)七根本相應門

  中二大八。(與)十(根本)煩惱俱。二十定非(與)見疑俱起。此(小十)相粗動。彼(見疑)審細故。忿等五法。容(與)慢癡俱。非(與)貪恚並。(以即)是嗔分故。慳(與)癡慢俱。非(與)貪嗔並。(以即)是貪分故。憍唯(與)癡俱。與慢解別。是貪分故。覆誑與諂。(得與)貪癡慢俱。(以)行相無違。(但是)貪癡分故。

  忿等五法。謂忿恨惱嫉害也。既是嗔分。則一心中不容二嗔。又嗔與貪。定不俱起。故但得與慢癡俱耳。慳是貪分。不與貪嗔並起。憍亦貪分。不與貪嗔並起。而言與慢。解別者。貪令心下。慢令心舉故也。問曰。法華文句。以憍釋慢。此雲何通。答曰。前文亦雲。所染所恃境可同故。說貪與慢或得相應。又復憍以醉傲為性。傲即慢也。世人每雲憍傲。亦雲憍慢。此中且約小隨粗相。正憍醉時。未必陵他。故雲解別耳。言行相無違等者。貪分所攝之覆誑與諂。不與癡違。癡分所攝之覆誑與諂。亦不與貪慢違也。

   (寅)八三性相攝門

  小七。中二。唯不善攝。小三。大八。亦通(有覆)無記。

  小七。謂忿恨覆惱嫉慳害也。五皆嗔分。故惟不善。覆兼貪癡。滋長罪垢。故唯不善。慳悋鄙澀。永塞福路。故唯不善。諂誑憍三。若與無慚愧俱。則名為惡。若未至於不顧自他。猶名有覆無記。大八若與十不善中隨一俱起。則名為惡。若與其餘任運煩惱相應。亦但名有覆無記也。

   (寅)九界系現緣門又三。初明界系。二明現起。三明互緣。(卯)今初

  小七。中二。唯欲界攝。誑諂(通)欲色(二界。)餘(憍及八大。皆)通三界。

   (卯)二明現起

  生在下地。容起上(地之)十一。(謂八大及憍誑諂。以)耽(上)定。於他起憍誑諂故。

  上地無忿等五。以無嗔故。亦無覆慳。無不善故。故不言之。

  若生上地。起下後十。(謂中二大八。以)邪見(謗解脫。)愛俱(潤生惑。)容起彼故。小十(則)生上(者)無由起下。非正潤生及謗滅故。

   (卯)三明五緣

  中二大八。下亦緣上。(與)上緣(之)貪等相應起故。○有義。小十下不緣上。行相粗近。不遠取故。有義。嫉等亦得緣上。於勝地法。生嫉等故。○大八(及)諂誑。上亦緣下。(與)下緣(之)慢等相應起故。梵於釋子起諂誑故。憍不緣下。(以下地)非(其)所恃(境)故。

  小十二義。後義為長。餘可知。九界系現緣門竟。

   (寅)十學等相攝門

  二十皆非學無學攝。此(二十)但是染。彼(學無學)唯凈故。

  義如根本煩惱中釋。

   (寅)十一三斷相攝門

  後十唯通見修所斷。(非非所斷。以)與(分別俱生)二(種根本)煩惱相應起故。見所斷者。隨迷諦相或總或別(之根本)煩惱俱(時而)生。故隨所應。皆通四(諦)部(分。其)迷諦親疏等。皆如(根本)煩惱(中)說。前十。有義。唯修所斷。緣粗事境任運生故。有義。亦通見修所斷。依(分別俱生)二(種根本)煩惱(之)勢力起故。(以外道)緣他見等生忿等故。(所以亦通見所斷也。)見所斷者。隨(其)所應緣總(緣)別(根本)惑力。皆通四部(所攝。)此中有義。忿等但緣迷諦惑生。非親迷諦。行相粗淺。不深取故。有義。嫉等亦親迷諦。於滅道等。生嫉等故。

  後十。即中二大八。前十。即小隨十也。此中有義下。又判迷諦親疏。有兩傢解。可以並參。故無去取。

   (寅)十二隨境立名門

  然忿等十。但緣有事。要托本質。方得生故。

  小十但緣有事。本緣無事。則知中二大八。通緣有事無事也。以大八遍染。中二遍不善故。

  緣有漏等。準上應知。

  謂二十皆緣有漏無漏。亦皆緣事境名境也。於此二十法中。隨拈一法。亦復不可思議。若此。而眾生迷不自覺。甘受虛妄顛倒輪回。譬如闇中觸寶傷身。又如翳見空華亂舞。豈不哀哉。四釋隨煩惱竟。

  成唯識論觀心法要卷第六

  

  

  成唯識論觀心法要卷第七

  蕅益沙門智旭述

   (癸)五釋不定心所二。初舉頌。二論釋。(子)今初

  已說二十隨煩惱相。不定有四。其相雲何。頌曰。不定謂悔。眠。尋。伺。二各二。

   (子)二論釋二。初正釋頌文。二諸門分別。(醜)初中三。初釋通名。二釋別名。三釋二各二。(寅)今初

  論曰。悔。眠。尋。伺。於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觸等定徧心故。非如欲等定徧地故。立不定名。

  善。即善性。染。即不善。及有覆無記性。等者。等取無覆無記性也。徧行觸等。雖通三性以定徧心。故不名為不定。別境欲等。雖通三性。又不徧心。以定徧地。故亦不名為不定。今不徧心。亦不徧地。但徧三性。故立不定之名。

   (寅)二釋別名二。初釋悔眠。二釋尋伺。(卯)今初

  悔。謂惡作。(先時)惡所作業。(後乃)追悔為性。障止為業。此即於(追悔)果。假立(惡作)因名。(謂)先惡所作業。後方追悔故。悔先不作。亦惡作攝。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事業。是我惡作。

  此先釋悔也。百法論中名為惡作。乃是約因立名。今則依果故名為悔。此通三性者。先已作惡。今方追悔。或先不作善。今方追悔。皆名為善。若先已作善。今方追悔。或先不作惡。今反追悔。皆名不善。若先作無記事。今乃追悔。或先不作無記事。今乃追悔。仍屬無記。然悔先作惡。悔不作善。雖皆名善。而茍失方便。則被憂箭所傷。名為悔蓋。故能障止也。是故行人修行五悔。正貴永斷相續。勤策眾善。非但追思懊惱而已。

  眠。謂睡眠。令身不自在。(心極闇)昧略(緣境界)為性。障觀為業。謂睡眠位。身不自在。心極闇劣。一門轉故。昧簡在定(之惺惺。)略別寤時(之周悉。)合顯睡眠非無體用。(雖)有(於五)無心位(中。亦)假立此(極重睡眠之)名。(似無別體。然而)如餘蓋纏。(與)心相應故。(故亦定有體用也。)

  此次釋眠也。心極闇劣。故名昧。唯一門轉。故名略。蓋同時意識。遍向內外六根門轉。今獨頭意識。唯向內一門轉。略無外五門也。此通三性者。由眠心所。與第六識相應。作種種夢。若於夢中修行十善六度等事。即名為善。若於夢中造作。殺盜貪嗔等事。即名不善。非善不善之夢。即名無記。然眾生無始以來。不善無記習氣偏熟。善習偏生。故睡眠時。能障正觀。又復夢中作惡。是任運惡習故。不實損惱眾生故。雖名不善。不因此而招苦報。若於夢中作善。是善根成熟故。復能熏長善根故。雖不實益眾生。亦因此而獲功德。良以惡雖從性所起。由違性故。其力則弱。善亦從性所起。由順性故。其力則強也。如餘蓋纏者。蓋。謂五蓋。一貪欲。二嗔恚。三睡眠。四掉悔。五疑。覆障定慧。故名為蓋。今眠既是蓋。即應如貪等。亦自有體用。纏。謂十纏。一無慚。二無愧。三睡眠。四惽沉。五掉舉。六惡作。七嫉妬。八慳悋。九忿。十覆。束縛有情。令不解脫。故名為纏。今眠既是纏。即如無慚等。亦自有體用。

  有義。此二唯癡為體。(瑜伽)說(是)隨煩惱及癡分(所攝)故。有義。不然。亦通善故。應說此二(若是)染(者。以)癡為體。(若是)凈(者。)即(以)無癡(為體。)論依染分。說(是)隨煩惱及癡分攝。有義。此說亦不應理。(此二亦通無記。而)無記非癡。(亦非)無癡性故。應說惡作(以)思(與)慧(各一分)為體。(由慧)明瞭(由思)思擇所作業故。睡眠合用思(與)想(各一分)為體。思想種種夢境相故。論俱說為世俗有故。彼(悔眠之有)染污者。(乃)是癡(之)等流。如不信等說為癡分。

  此下總辨悔眠體相也。凡有四義。今前三義。皆謂別無自體者非。

  有義。彼說理亦不然。非思慧想(為體。以悔與眠。數數增盛。)纏(繞身心。是)彼性故。應說此二各別有體。與餘心所行相別故。(但以)隨癡相說。(故)名(為)世俗有。(其實非無自體。)

  此第四義為正也。初釋悔眠竟。

   (卯)二釋尋伺

  尋。謂尋求。令心忽(務急)遽。於意言境粗轉為性。○伺。謂伺察。令心忽(務急)遽。於意言境細轉為性。○此二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為業。並用思(與)慧(之各)一分為體。於意言境不深推度(名尋。)及深推度(名伺。)義類別故。若離思慧。(則)尋伺二種體類差別。不可得故。

  此二等者。謂身心有安不安。皆依尋伺而起也。不深推度。則思正而慧助。深推度者則慧正而思助。餘皆可知。二釋別名竟。

   (寅)三釋二各二。有三義。初二義非。第三義正。

  二各二者。有義。尋伺各有染凈二類差別。有義。此釋不應正理。悔眠亦有染凈二故。應說(尋伺是一。悔眠是一。)如前諸染心所。有是(根本)煩惱。(有是)隨煩惱性。(今)此二(類之中。)各有不善(及)無記(之二類。)或復各有(現行)纏(繞)及(有)隨眠。(種子之二類也。)

  初義妄。以二各二句單屬尋伺。次義雖知二各二句通於四法。而妄謂或是不善無記之二。或是現行種子之二。故皆不當理也。

  有義。彼釋亦不應理。(以)不定四(之)後。(乃)有此(二各二之)言故。應言(頌中初一個)二(字)者。顯二種二。一謂悔眠。二謂尋伺。此二(個)二種。(其)種類各別。(悔。與眠別。尋。與伺別。)故(頌中隻是上頭)一(個)二(之為)言。(便即)顯(此)二(個)二種。此(二種二。又)各有二。謂染(及)不染。非如(十一)善(心所。及二十六)染(心所。)各唯一故。或唯簡染。(惟是煩惱。此通不染亦可善攝。)故說此(二各二之)言。(良由諸論)有(處)亦說(此四)為隨煩惱故。(今特)為顯不定(之)義。說(此)二各二言。故置此(二各二之)言。深為有用。

  第三正義。如文可知。初正釋頌文竟。

   (醜)二諸門分別十三。初假實門(至)十三例結餘門。(寅)今初

  四中。尋伺定是假有。思慧合成聖所說故。○悔眠。有義。亦是假有。瑜伽說為世俗有故。有義。此二是實物有。唯後二種說假有故。(然瑜伽中)世俗有(之為)言。(不過)隨他相說。非顯前二定是假有。又如內種體雖是實。而論亦說世俗有故。

   (寅)二自類相應門

  四中。尋伺定不相應。體類是同。粗細異故。依於尋伺(之)有染離染。(而)立三地(差)別。不依彼(尋伺之)種(子)現起。有無故無(濫同)雜亂(之失。此尋伺二法。)俱與前(悔眠)二容互相應。前(悔眠)二亦(自)有互相應義。

  三地別者。一有尋有伺地。二無尋有伺地。三無尋無伺地也。恐有難曰。尋伺二法。既不俱起。若在欲界。或在初禪。本是有尋有伺地中。設正起伺之時。尋則不起。何異無尋有伺地耶。故今釋曰。依於尋伺有染不染。立三地別。謂若尋伺俱未離染。名有尋有伺地。若尋離染。伺未離染。名無尋有伺地。若尋與伺二俱離染。名無尋無伺地。不依彼種現起有無。故無雜亂之失也。悔時眠時。得有尋伺。正睡眠中。亦得有悔。故皆相應。

   (寅)三諸識相應門

  四皆不與第七(第)八(兩識)俱。義如前說。悔眠唯與第六識俱。非(前)五(識相應)法故。

  義如前說。指初能變二能變中第七相應門所簡示也。前五任運緣現在境。故不與悔相應。眠時五識不行。故不與眠相應。

  有義。尋伺亦五識俱。論說五識有尋伺故。又說尋伺即七分別。謂有相等。雜集復言任運分別。謂五識故。

  釋尋伺相應有二義。第二為正。今初妄謂五識亦與尋伺相應也。七分別者。一有相分別。二無相分別。三任運分別。四尋求分別。五伺察分別。六染污分別。七不染污分別。復引雜集。意明尋伺即是七種分別。今五識既有任運分別。應亦有尋伺也。

  有義。尋伺唯意識俱。論說尋求伺察等法。皆是意識不共法故。又說尋伺憂喜相應。曾不說與苦樂俱故。(設有難曰。尋伺亦存苦樂受俱。但是彼論文略。例如舍受定俱。而亦不說。今通之曰。)舍受徧故。可不待說。何緣不說與苦樂俱。(豈非尋伺不與五識相應之一證耶。又有難曰。前許意地得有苦樂。今胡不說尋伺與苦樂俱。故又通曰。)雖初靜慮。有意地樂。而不離(有)喜(地。)總說喜名。雖純苦處。有意地苦。而似憂故。總說為憂。(尤見尋伺。唯與意識俱矣。)又說尋伺以名身(句身)等(所詮之)義為所緣(境。)非(可謂)五識身。(亦得)以名身等義為境故。(當知五識決不與尋伺相應也。)

  此第二正義。明五識定不與尋伺相應也。

  然(瑜伽)說五識有尋伺者。顯(此尋伺)多(分)由彼(率爾五識引)起。非說(與)彼(五識)相應。雜集所言任運分別謂五識者。彼與瑜伽所說分別。義各有異。彼(雜集論所)說任運。即是五識。(以五識身。亦有自性分別義故。)瑜伽說此(七種分別。)是(與)五識俱(起)分別意識相應(之)尋伺。故彼(初傢)所引。為證不成。由此五識。定無尋伺。

  此更通彼初傢所引論文也。五識俱分別意識。即所謂同時意識。餘皆可知。三諸識相應門竟。

   (寅)四諸受相應門

  有義。惡作(與)憂舍(二受)相應。唯戚行轉。(故憂相應。)通無記故。(故舍相應。)睡眠(與)喜憂舍(三)受俱起。行(相)通(於)歡戚中庸轉故。(歡即喜。戚即憂。中庸即舍。)尋伺(與)憂喜舍樂(四受)相應。(憂喜舍可知。亦得有樂者。)初靜慮中(有)意(地之)樂俱故。○有義。此四亦苦受俱。純苦趣中(有)意(地之)苦俱故。

  初義缺苦受俱。第二義中補出。餘並同也。

   (寅)五別境相應門

  四皆容與五別境俱。行相所緣不相違故。

   (寅)六善所相應門

  悔眠但與十善容俱。此(悔眠)唯在欲(界。)無輕安故。尋伺容與十一善俱。初靜慮中。輕安俱故。

   (寅)七煩惱相應門

  悔。但容與無明相應。此行相粗。貪等細故。睡眠尋伺。(得與)十煩惱俱。此彼展轉不相違故。

   (寅)八隨惑相應門

  悔與中(二)大(八)隨惑容俱。非(與)忿等十(俱。以忿等十。)各為主故。睡眠尋伺。二十(皆)容俱(起。)眠等位中。皆(容)起彼(二十隨煩惱)故。

   (寅)九三性相攝門

  此四皆通善等三性。於無記業。亦(可有)追悔故。○有義。初(悔眠)二。唯是生得善(攝。以悔則)行相粗鄙。及(眠則)昧略故。(非加行善。)後二亦通加行善攝。(以)聞所成等(善法。)有尋伺故。有義初二亦(通)加行善(攝。以)聞思位中。有悔眠故。○後三皆通(有覆)染(無覆)凈(二種)無記。惡作非染。解粗猛故。(若於)四無記中。悔唯中(間威儀路及工巧處)二(種無記。以其)行相粗猛。非定(變化。亦非)果(異熟)故。眠除第四(變化。)非定(所)引生(故。然)異熟生(之無記第六識)心。亦得眠故。尋伺除初(異熟無記。)彼(異熟之)解微劣。不能尋察名等義故。

  先正明通三性。次料簡生得加行二善。後料簡有覆無覆二無記。及料簡四無記也。四無記者。一異熟。二威儀路。三工巧。四變化也。解。即行相也。

   (寅)十界系現緣門又三。初明界系。二明現起。三明互緣。(卯)今初

  惡作睡眠。唯欲界有。尋伺。在欲(界)及初靜慮。餘界地法。皆妙靜故。(無此四法)

  餘界地。指色界二禪地。三禪地。四禪地。及無色界四地也。

   (卯)二明現起

  悔眠(二法。)生上(地者。)必不現起。尋伺(二法。生)上(地及生)下(地者。)亦(容互)起下上。

   (卯)三明互緣

  下(地)上(地之)尋伺。能(互)緣(於)上(地境)下(地境)。○有義。悔眠不能緣上。(悔則)行相粗近。(眠則)極昧略故。○有義。此二亦緣上境。有邪見者。悔修定故。夢能善緣所更(歷之上界)事故。

  尋伺通於欲界初禪。故雲下上互緣上下。悔眠唯局欲界。故但明緣上不緣上義。初義不緣者非。次義亦緣者正也。十界系現緣門竟。

   (寅)十一學等三攝門

  悔非無學。離欲(界不還之位。即)舍(此悔)故。睡眠尋伺。皆通三種。(以)求解脫者(所有)有為善法。(亦)皆名學故。學究竟者(所有)有為善法。(亦)皆(名)無學故。

  一切凡夫及初二果。皆得有悔。三果以上。即更無悔。故非無學也。凡夫之睡眠尋伺。即非學非無學攝。初二三果之睡眠尋伺。即是學攝。四果及八地以上菩薩之睡眠尋伺。即無學攝。以其雖是有為。皆唯善故。

   (寅)十二三斷相攝門

  悔眠唯通見修所斷。(非非所斷。)亦邪見等勢力起故。(所以悔眠皆可見所斷攝。)非無漏道親所引生故。(所以眠屬修所斷攝。)亦非如憂(之)深求解脫故。(所以悔屬修所斷攝。)若(於見修)已斷(悔眠之後。仍有眠)故。(即)名(為)非所斷。則無學(位中之)眠。(乃是)非所斷攝。

  無漏道乃非所斷。今眠既非無漏親所引生。故非非所斷攝。無學回心向大。深求無上解脫。得有憂根。名非所斷。悔不同憂。故非非所斷攝。若羅漢有眠。佛亦有眠。則是非所斷攝。然羅漢及佛。皆永無夢。八地以上菩薩。雖稱無學。仍有好夢。

  尋伺雖非真無漏道。而能引(生)彼(無漏道。又)從彼(無漏道)引生。故通見修非所斷攝。

  引生無漏之尋伺。即修所斷。無漏引生之尋伺。即非所斷。分別煩惱相應之尋伺。即見所斷也。

  有義。尋伺(之)非所斷者。於五法中。唯(屬第三)分別(所)攝。瑜伽說彼(尋伺)是分別故。有義。此(尋伺)二。亦(是第四)正智(所)攝。(以八正道之中。)說正思惟是無漏故。彼(思)能令心(起)尋求等故。又說彼(思)是言說(之)因故。未(至如來)究竟(之)位。於(法門)藥(眾生心行)病等。未能徧知。(所以)後得智中。為他說法。必假尋伺。非如佛地無功用說。故此(尋伺)二種。亦通無漏。(瑜伽)雖說尋伺必是分別。而不定說唯屬第三(分別性所攝。以)後得正智中。亦有分別故。

  此更約五法判尋伺也。五法者。一名。二相。三分別。楞伽名為妄想。四正智。五如如也。有漏尋伺。見修所斷。可屬第三分別。無漏尋伺。即非所斷。宜屬第四正智。以是後得智故。若至佛果位中。則並此無漏尋伺亦斷。以如來所有後得妙智。任運照機。不假尋伺故也。十二三斷相攝門竟。

   (寅)十三例結餘門

  餘門準上。如理應思。

  謂緣有事無事。緣有漏無漏。緣事境名境等也。第三能變廣釋六位心所別相中。正釋別相竟。

   (壬)二會示二諦二。初略問答。二廣問答。(癸)今初

  (問曰。)如是六位諸心所法。為離心體有別自性。為即是心分位差別。(答曰。)設爾何失。

   (癸)二廣問答二。初難即離。二答妙理。(子)今初

  二俱有過。若離心體有別自性。如何聖教說唯有識。又如何說(唯)心遠(行)獨行。(又如何說)染凈由心。(又如何說)士夫六界。(又)莊嚴論說。復雲何通。如彼頌言。許心似(善染)二(法而)現。如是似貪等。或似於信等。無別染善法。

  二俱有過。是先總難。若離心下。別難說離之過也。士夫。即有情。六界。即地水火風空識。不別言心所也。餘可知。

  若即是心分位差別。如何聖教說心相應。(以必)他性(乃名)相應。非自性故。又如何說心與心所俱時而起。如日與光。瑜伽論說。復雲何通。彼說心所。非即心故。如彼頌言。五種性不成。分位差過失。因緣無別故。與聖教相違。

  此別難說即之過也。心王如日。心所如光。日若即光。則光外無日。雲何空中復見圓日。光若即日。則日外無光。十方世界應同為日。心所若即是心。其過亦爾。又瑜伽頌言。若謂心所即是心王。則五種取蘊之性不得成就。以無受想行三蘊故。又若謂但由分位差別而立五蘊者。亦有過失。以一剎那中。其因緣必無差別可得故。則與聖教相違。蓋聖教說五蘊法。同在一剎那中橫具。不依前後假立故也。

   (子)二答妙理

  應說離心有別自性。以心勝故。(所以聖教但)說(為)唯識等。(又此)心所依(於)心(王)勢力生故。(所以莊嚴論中)說似彼現。非(謂)彼(善染法)即(是)心(王。)又(凡)識心(之)言。(決定)亦攝心所。(以其)恒相應故。(所以諸聖教中)唯識等言。及現似彼。皆無有失。(然)此(且)依世俗。(說別有體。)若依勝義。(則)心所與心。非離非即。(乃至)諸識相望。應知亦然。是謂大乘真俗妙理。

  心王心所種現各別者。俗諦也。心王心所一一皆非即離者。真諦也。設非真諦。則俗諦無所依體。設非俗諦。則真諦無可表彰。真諦如水。俗諦如流與波。若知水外別無波流。則知波流之外亦別無水。真是俗傢之真。俗是真傢之俗。實際理地。原自不舍一法。今事門頭。原自不立一塵。豈至分河飲水哉。故宗鏡雲。若不瞭性。亦不瞭相。其相即妄。若不識相。亦不識性。其性即孤。應須性相俱通。方得自他兼利。又雲。楞伽經說。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此三種相通於八識。謂起心名轉。八俱起故。皆有生滅。故名轉相。動則是業。如三細中初業相故。八識皆動。盡名業相。八之真性。盡名真相。智旭曰。既八識皆有三相。則五十一心所法。何不例亦有三相哉。故慈恩雲。識性識相。皆不離心。心所心王。以識為主。歸心泯相。總言唯識。唯遮境有。執有者喪其真。識簡心空。滯空者乖其實。此之謂也。初明差別等前六門竟。

   (己)二明共依等後三門二。初舉頌。二論釋。(庚)今初

  已說六識心所相應。雲何應知現起分位。頌曰。依止根本識。(七共依門。)五識隨緣現。或俱或不俱。如濤波依水。(八俱轉門。)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九起滅分位門。)

   (庚)二論釋三。初釋共依門。二釋俱轉門。三釋分位門。(辛)今初

  論曰。根本識者。阿陀那識。染凈諸識生(起之)根本故。依止者。謂前六轉識。以根本識為共(依)親依。

  阿陀那名。通至佛果。故偏舉之。共依。指現行本識。乃六識所同依故。親依。指本識中所藏種子。乃六識之各別種故。

   (辛)二釋俱轉門

  五識者。謂前五轉識。種類相似。故總說之。隨緣現(之為)言。顯(其)非(能)常起。緣。謂作意根境等緣。謂五識身。內依本識。外隨作意五根(五)境等。眾緣和合。方得現前。由此或俱或不俱起。(以)外緣合者有頓漸故。如水(所起)濤波。隨緣(而有)多少。此等法喻。廣說如經。

  五識種類相似者。一俱依色根。二同緣塵境。三俱緣現在。四俱有間斷。故相似也。作意根境等緣者。謂眼識藉九緣生。一空。二明。三根。四境。五作意心所。六根本依。即第八識。七染凈依。即第七識。八分別依。即同時意識。九種子依。即第八識中所藏轉識種子也。耳識藉八緣生。不須明緣。以暗中亦聞聲故。鼻識。舌識。身識。皆藉七緣而生。不須空明。以合時方知故。餘可知。

   (辛)三釋分位門二。初釋意識常起。二釋五位不行。(壬)初中二。初對諸識。通明起不起。二對前五別明常現起。(癸)今初

  由五轉識行相粗動。所藉眾緣時多不具。故起時少。不起時多。第六意識雖亦粗動。而所藉緣無時不具。由違緣故。有時不起。第七八識行相微細。所藉眾緣一切時有。故無緣礙令總不行。

  第六意識所藉五緣。一意根。二法境。三作意。四根本依。五種子依。此五種緣。一切時中定皆可得。唯除生無想天等五位。名為違緣也。第七識但藉三緣。一本識。二作意。三種子。第八識但藉四緣。一第七識。二作意。三境界。四種子。

   (癸)二對前五別明常現起

  又五識身。不能思慮。唯外門轉。起藉多緣。故斷時多。現行時少。第六意識。自能思慮。內外門轉。不藉多緣。唯除五位。常能現起。故斷時少。現起時多。由斯(頌中)不說此(第六識為)隨緣現。

  初釋意識常起竟。

   (壬)二釋五位不行三。初正明五位。二釋及與言。三判通凡聖。(癸)初中三。初標征。二別釋。三總結。(子)今初。

  五位者何。生無想等。

   (子)二別釋三。初釋無想天報。二釋二無心定。三釋睡眠悶絕。(醜)今初

  無想天者。謂(於因中)修彼(無想)定(時。有)厭(患)粗想(之)力。(所以)生彼天中。違(礙)不恒行(之)心及心所。(但以)想滅為首。名(之為)無想天。故六轉識。於彼(天中)皆斷。有義。彼天(從初生及至命終)常無六識。聖教說彼(天)無轉識故。說彼(天)唯有(十二)有(支中之)色支(而無名支)故。又說彼為無心地故。有義。彼天將命終位。要起轉識。然後命終。彼必起下(地之)潤生愛故。瑜伽論說。後想生已。是諸有情(乃)從彼(天)沒故。然說彼無轉識等者。依長時說。非謂全無。有義。(初)生(彼天)時亦有轉識。(以將生)彼(天之)中有。(亦)必起潤生煩惱故。(例)如餘(禪天之)本有初(生時。)必有轉識故。瑜伽論說。若生於彼(天。)唯入(定而)不起(定。)其想若生。(即)從彼(天)沒故。(設使)彼(天之)本有(於)初(生時)若無轉識。如何(可)名入(定。以)先有後無。乃(可以)名入故。(又)決擇分言。(彼天於)所有生得心心所滅。名無想故。此言(之)意。(正)顯彼(天之)本有(於)初(生時。必)有異熟生(之)轉識暫(時現)起。(但由)宿(習此定之)因緣力。後(乃違此轉識令)不復生。由斯(無想定力。)引起異熟無記分位差別。(所以)說名(為)無想(天。例)如(加行)善(根所)引生(之無想滅盡二定。以加行善故。所以)二定(亦得)名善。(今無想定所引生之異熟。所以名為無想天也。設)不爾(者。則)轉識一切不行。如何(決擇分中)可言唯生得(之心心所)滅。故(知)彼(天)初(生之)位。轉識(亦必)暫起。

  初正釋無想天之名義。次有義下。凡三解。第三為正。大佛頂經亦雲。初半劫滅。後半劫生也。本有。指一期現在之身。生得心心所。指初生時即得現起之心及心所。所謂異熟生無記。餘可知。

  彼(無想)天唯在第四靜慮(之中。以)下(三禪中。其)想粗動。難可斷故。上(四空中。)無(此)無想異熟處故。即能引發無想定(之)思(業。)能感彼天異熟果故。

  此更釋無想果處。及無想果之因種也。三禪已下。想粗難斷。四空滅色存心。無想滅心存色。故四空天。無此無想異熟之處。當知無想異熟。必寄第四禪天處也。思業。即思心所。令心造作無想定業。所熏成種以為其因。乃招感於彼天之果。初釋無想天報竟。

   (醜)二釋二無心定二。初略明。二廣釋。(寅)今初

  及無心二定者。謂無想(定。及)滅盡定。俱無(前)六(轉)識。故名無心。

   (寅)二廣釋二。初無想定。二滅盡定。(卯)今初

  無想定者。謂有異生。伏(第三禪)徧凈(天之俱生)貪。未伏上(界之)染。由(永)出離想(之)作意(而)為先(導。)令不恒行(之)心(及)心所(得)滅。想滅為首。立無想名。令身安和。故(雖不與定心所相應。而)亦名定。

  此正釋無想定之名義也。徧凈貪及上染。皆指六識相應之思惑。出離想。謂悞認彼處以為涅槃。不恒行心心所。即前六轉識。及彼相應之心所。餘可知。

  修習此定。品別有三。下品修者。現法必退。不能速疾還引現前。後生彼天。不甚光凈形色廣大。定當中夭。中品修者。現不必退。設退(亦能)速疾還引現前。後生彼天。雖甚光凈形色廣大。而不最極。雖有中夭。而不決定。上品修者。現必不退。後生彼天。最極光凈。形色廣大。必無中夭。窮滿(彼天五百大劫)壽量。後方殞沒。

  此約三品修因以判三種所招果也。現法。即現生。

  此定唯屬第四靜慮(所攝。)又唯是善。(以是)彼(加行善心等法)所引(生)故。下(三禪地及)上(四空)地(中。)無(有此定。)由前(所)說(想粗動等之理)故。

  此更約界地判。及約三性判也。

  四業通三。除順現受。

  此更約四業判也。四業者。一順現受業。謂決定猛利心所作善惡。能令現世即招苦樂二報。二順生受業。謂上品心所作善惡。能令轉身即決受報。三順後受業。謂中品心所作善惡。能令二生三生乃至百千生後。方受其報。四不定受業。謂下品心所作善惡雜業。或受不受。以微弱無大力故。今無想定下品修者。或不定受。或順後受。或順生受。中品修者。或順後受。或順生受。上品修者。則順生受。決無此世即受彼天果報之理。故除順現受也。

  有義。此定唯欲界起。由諸外道說力起故。人中慧解極猛利故。有義。欲界先修習已。後生色界。能引現前。(但)除無想天。(乃)至(色)究竟(天。不起此定)故。

  此更申明起定之處也。有兩傢解。第二周悉。無想天不起者。由成此定。乃感生無想天。非於彼天。方起此定。又彼天壽盡。決當退生欲界。不更起此定也。五不還天。皆是聖者。故亦不起此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天中。皆得引起。可知。

  此由厭想。欣彼果入。故惟有漏。非聖所起。

  此更約有漏無漏判也。謂修此定者。本由厭患粗想。欣慕彼無想果。然後得入。則是非滅計滅。故唯有漏。而有學無學二種聖人。不起此定。唯是非學無學攝也。初無想定竟。

   (卯)二滅盡定

  滅盡定者。謂有(三乘)無學(聖人。)或(復)有學聖(人。)已伏或離無所有(處之俱生)貪。(於)上(非非想處之)貪。(則無學已伏或離。而有學)不定。由(暫)止息想(之)作意為先。令不恒行(之心心所。及)恒行(中之一分)染污心心所(皆)滅。(故)立滅盡(之)名。令身安和。故(雖不與定心所相應。而)亦名定。(又)由(加行之時。)偏厭受想。(故)亦名(為)滅彼(受想之)定。

  此正釋滅盡定之名義也。已伏指有學及頓悟菩薩。或離。指無學二乘及彼回心者。止息想。謂厭患勞慮。暫取寂靜。不計為涅槃也。此定亦名滅受想定。故更釋彼得名之由。

  修習此定。品別有三。下品修者。現法必退。不能速疾還引現前。中品修者。現不必退。設退(亦能)速疾還引現前。上品修者。畢竟不退。

  此但判三品。不雲招果者。是無漏道。不感異熟也。

  此定初修。必依有頂。遊(歷)觀(察真)無漏(理以)為加行。(乃得證)入。(以九)次第定(之)中。(此滅盡定)最居後故。雖(此定亦仍)屬有頂。而(是)無漏(所)攝。若修此定已得(淳熟。出入)自在。(則於)餘地心後。亦得現前。

  此判修定之所依也。有頂。謂三有極頂。即非想非非想定是也。凡佛弟子欲修滅盡定者。必依次第而修。謂先以覺觀凈除欲染。離生喜樂而入初禪。次以內凈舍離覺觀。定生喜樂而入二禪。次更舍棄喜動。離喜妙樂而入三禪。次更雙亡苦樂。舍念清凈而入四禪。次更滅色緣空。入無邊空處定。次更滅空緣識。入無邊識處定。次更滅識緣無所有。入無所有處定。次更滅無所有。緣於非想非非想處。入非想非非想定。次後瞭知此種極微細想。仍是有漏有為。即依此定。遊觀寂滅真無我理。伏滅第六心王心所。並伏第七識中。俱生我執令不現行。乃入此滅盡定。是故九次第定。此居最後。不依有頂。不能加行證入也。雖依有頂。而非有漏。以必遊觀無漏。方能入故。若修至淳熟。則隨意出入。無不自在。或於無所有地心後得入。或於識處地心之後得入。乃至或於離生喜樂地心之後得入。或於欲界散地心後亦得徑入也。

  (此定)雖屬道諦。而是非學非無學攝。(以其)似涅槃故。

  此更約學等三攝判也。既屬道諦。宜是學無學攝。然似涅槃。故非學。非真涅槃。故非無學。

  此定初起。唯在人中。(必由)佛及弟子說力(乃得)起故。人中慧解極猛利故。(若於人中先修得已。則於)後(時。生)上二界。亦得現前。鄔陀夷經。是此誠證。(以)無色(天。但無業果粗色。)亦名(為)意成天。(元有定果色)故。(所以得依無色定果而入此定也。然)於(大乘詮顯)藏識(之)教未信受者。若生無色(界中。)不起此定。(以)恐(既)無色(身。又復無)心。成斷滅故。(若)已信(有藏識者。)生彼(無色四天。此定)亦得現前。(以其)知有藏識不斷滅故。

  此更判起定處也。初必人中。後通四禪及無色界。

  要斷三界見所斷惑。方起此定。(以諸)異生不能伏滅有頂心心所故。(又復)此定微妙。要(先)證(於)二空。隨應後得(智之)所引發故。

  此更判起定人也。異生未斷分別我法二執。未證我法二空妙理。縱令以欣厭力。伏滅無所有處心及心所。而於非非想處心及心所。決定不能伏滅。以彼所修世間有漏道力。本劣弱故。唯有三乘聖者。或於初果位中。以根本智先證我空。或於初歡喜地。以根本智先證我法二空。然後隨彼二空之後得智。漸次伏滅三界思惑至都盡位。乃入此微妙定。是中二乘以我空後得智引發此定。但伏第七識中微細我執。故雖身心度百千劫如彈指頃。不能現諸威儀。以未達法空故。菩薩以二空後得智引發此定。兼伏第七識中微細法執。故能不起滅定。現諸威儀。以得法自在故。

  有義。(於)下八地修所斷惑(之)中。要全斷欲(界九品思惑。)餘(之七地但)伏(其)惑。(或亦除)斷。然後方能初起此定。(以)欲界(之)惑種。(不善有覆)二性繁雜。障定(之力)強故。(經論)唯說不還(果人。)三乘無學。及諸菩薩。(乃能)得此定故。彼(等)隨(其)所應。生上八地。皆得後起(此定。)

  此下更復細判定前所斷惑也。有兩傢解。第二為正。今初傢謂人中但斷欲界思惑。即能起滅盡定。後生四禪四空。亦皆得起。以阿那含果。即可得此定故。

  有義。要(須盡)斷下之四地修所斷惑。餘(之五地。但)伏(其)惑。(或亦除)斷。然後方能初起此定。(以下四地中)變異受俱(之)煩惱種子。(其)障定(之力亦)強故。彼(等)隨(其)所應。生上五地。皆得後起(此定。)

  此第二正解。謂人中須斷下四地惑。方起此定。後生上五地中。乃得後起也。下四地。謂一者欲界五趣雜居地。二者初禪離生喜樂地。三者二禪定生喜樂地。四者三禪離喜妙樂地也。變異受。謂憂喜苦樂四種受也。上五地。謂一者四禪舍念清凈地。二者空處地。三者識處地。四者無所有處地。五者非非想處地也。

  若伏下惑能起此定。後不斷退生上地者。豈生上已卻斷下惑。

  此下問答釋妨也。今先問曰。若於第四禪及四空惑。但伏不斷。即能起此定者。假使不還果人。後於所伏之惑。不斷不退而生無色上地。然彼下地惑種尚猶未斷。豈既生上地已。卻乃斷下地惑耶。

  斷亦無失。如生上者。斷下末那。俱生惑故。

  此先縱答也。謂假使生上卻斷下惑。亦無有失。如生上地證無學者。一時頓斷下九地之末那相應俱生惑故。蓋六識中俱生煩惱。其相粗顯。故三界九地種子。次第漸斷。第七識中俱生煩惱。其相細微。故三界九地種子。須待金剛喻定方能頓斷也。

  然不還者。對治力強。正潤生位。不起煩惱。但由惑種潤上地生。(又復)雖所伏惑。有退(起有)不退(起。)而無伏下生上地義。故無生上。卻斷下失。

  此釋伏難。兼正答前問也。釋伏難者。難曰。若得滅定後不斷退而生上地。則正生時。豈無潤生煩惱。今釋之曰。然不還果聖人。對治力強。故潤生位。不必起於現行煩惱。但由惑種。潤上地生耳。正答前問者。雖滅盡定所伏之惑。有退不退。而六識中修所斷種。必須斷下方得生上。本無伏下生上地義。故亦無生上卻斷下惑之失也。且如有人於此。已斷初禪二禪三禪思惑。又伏第四禪及四空思惑。而得此定。已後或起第四禪等思惑。或不起第四禪等思惑。皆不可知。但必斷盡第四禪思惑種子。方生空處。斷盡空處思惑種子。方生識處。乃至斷盡無所有處思惑種子。方生非非想處。倘一生中滅定不退。雖已永伏非非想惑。而第四禪惑種未斷。命終仍必生於五不還天。萬無徑生四空之理也。問曰。凡夫外道。但伏下地思惑。亦未曾斷。何故展轉得生上地。那含聖人。何故伏惑不斷。反不生上地耶。答曰。凡夫外道。邪見取著。故但伏下地思惑。即能生於上地。報盡之後。仍復下墜。譬如仰空射箭。力盡則墮也。那含聖人。已破見惑。於三界中。不復取著。但其任運煩惱。未能頓斷。故下地煩惱漸漸盡時。轉轉寄生上地。以次斷盡。上地煩惱。便出塵界。譬如火不添薪。漸從熄滅也。

  若諸菩薩。先(於)二乘位(中。)已得(此)滅(盡)定。後(方)回心(向大乘)者。(則於)一切(三賢十聖)位中。(皆悉)能起此定。若不爾者。或有乃至七地滿心。方能永伏一切煩惱。雖(七地中。猶)未永斷欲界修(所斷)惑(種子。)而(能)如(彼不還果人)已斷(惑者一般。亦復)能起此定。論說已入遠地菩薩。方能現起滅盡定故。(復)有(一類利根菩薩。始)從初地。即能永伏一切煩惱。如阿羅漢。彼(於初地乃至第)十地中。皆起此定。經說菩薩前六地中。亦能現起滅盡定故。

  此更就菩薩以判滅定起位也。若不爾者。指未得滅定先回心之二乘。一切煩惱。指三界現行思惑。餘皆可知。二釋二無心定竟。

   (醜)三釋睡眠悶絕

  無心睡眠與悶絕者。謂有極重睡眠悶絕。令前六識皆不現行。(故亦得無心之名。蓋由)癡(勞)極(重)等緣所引身位。(身勞頓故。六情闇閉。)違前六識(令不現行。)故名極重睡眠。此(極重)睡眠時。雖無彼(四不定中睡眠心所之)體。而由彼(引起。相)似(於)彼。故假說彼(睡眠之)名。(復有感冒)風熱等緣所引身位。亦違六識(令不現行。)故名極重悶絕。或此(疲極風熱等緣。)俱是觸處少分(所攝。)

  二別釋竟。

   (子)三總結

  除斯五位。意識恒起。

  初正明五位竟。

   (癸)二釋及與言

  (問曰。)正死生時。亦無意識。何故但說五位不行。○有義。(正)死生(位。即以頌中)及與(之)言(而)顯。(破曰。)彼說非理。所以者何。(聖教)但說六時名無心故。謂前五位。及(入)無餘依(涅槃界者。今但)應說死生即悶絕攝。彼(死生)是最極悶絕位故。(然頌)說及與(之)言。(為)顯五(位)無雜(故耳。又頌但言五位。不說六時無心者。)此(中欲)顯六識斷已。後時依本識中(各)自種(子)還起。由此不說入無餘依。(以入無餘依後。則不起故。)

  釋此為二。初義非。次義正。並可知。

   (癸)三判通凡聖

  此五位中。異生有四。除在滅定。聖唯後三。於中如來(及八地以上)自在菩薩。唯得存一。無(極重)睡(眠及)悶(絕)故。

  凡夫外道。皆名異生。以未證聖法故。不能入滅盡定。三乘聖人。不入無想定。不生無想天。八地已上。得法自在。故無極重睡悶。但有時入滅定耳。已上從第二卷中間至此。初分釋三能變相竟。

   (丁)二會三能變俱轉以示二諦三。初總明俱轉。二料簡俱轉義。三結示二諦。(戊)今初

  是故八識。一切有情。心與末那。二恒俱轉。若起第六。則三俱轉。餘隨緣合。起一至五。則四俱轉。乃至八俱。是謂略說識俱轉義。

  一切有情。通指十界聖凡而言之也。餘可知。

   (戊)二料簡俱轉義。共有六番問答。(己)今初番

  (問曰。)若一有情。(而有)多識俱轉。如何說彼是一有情。(答曰。)若立有情(而是)依識多少。(則)汝(於)無心位。應非有情。又他分心現在前位。如何可說自分有情。然立有情。(或)依命根數。或(依)異熟識。俱不違理。彼(命根及異熟識。)俱(是)恒時唯有一故。

  他分自分。乃以六道相望而互論也。且如隻今為人。則以人為自分。其餘五道皆名他分。然正為人時。或忽起天道心。或忽起地獄心等。若但依識多少而立有情。則正起天道識時。便應名為天道有情。何故仍名為人道有情耶。餘可例知。命根。即依色心連持不斷功能假立。異熟識。即第八果報無記識也。

   (己)第二番問答

  (問曰。)一身唯一等無間緣。如何俱時有多識轉。(答曰。)既許此一(等無間緣。)引多(後念相應)心所。寧不許此(亦)能引多心(王。)又誰定言此緣唯一。說多識俱者。許此緣(亦)多故。又(如)欲(於)一時取多境者。多境現前。寧不頓取。(以)諸根境等和合(之)力。(既是)齊(平。若謂)識(必)前後(次第而)生。不應理故。又(如諸)心所(之體)性雖無差別。而(善等)類別者。許多俱生。寧不許心異類俱起。又如(水之)浪。(鏡之)像。依一起多。故依一心。多識俱轉。又若不許意(識)與五(識)俱。(則意識)取彼(五識)所緣(之境)應不明瞭。(喻)如(獨)散意識。(亦但)緣久滅故。

  小乘所執七十五法。心法唯一。由前滅心。引生後心。故雲一身唯一等無間緣也。答中先順答。次逆答。順答者。假使隻一等無間緣引生多識。亦復無過。以彼亦許一等無間引生多心所故。次逆答者。既許有情各有八識。亦許八識各有等無間緣也。又汝若不許多識俱轉。則色聲香味觸等多境現前。一剎那中寧不頓取。若謂根境雖齊。識有前後。則不合理。又既許一時有多心所俱生。何獨不許一時有多心王俱轉。又如水鏡唯一。浪像可多。則知藏識唯一。轉識可多。又若不許同時意識與五識俱。則意識起時。前五已滅。便同獨頭意識緣已滅境。如何得明瞭耶。

   (己)第三番問答

  (問曰。)如何(與)五(識)俱。唯一意識。於色等境。(乃能)取一或多。(答曰。)如眼等識。各於自境(亦能)取一或多。此(意識於五塵境取一或多。)亦(復)何失。(以六識之)相見(二分。)俱有種種相故。

  復有小乘。妄計有五意識。故難唯一意識。不應頓取多境。答釋可知。應立量雲。同時一意識是有法。能取多境宗。因雲。相見俱有種種相故。喻如一眼識能取多色等。

   (己)第四番問答

  (問曰。)何故諸識同類不俱。(答曰。)於自所緣(若不可瞭。多亦無用。)若可瞭者。一已能瞭。餘無用故。

  同類不俱。謂一剎那中。無二眼識並生。乃至無二藏識並生也。答意可知。

   (己)第五番問答。

  (問曰。)若爾。(則)五識已(能各)瞭自境。何用俱起意識瞭為。(答曰。)五俱(之)意識。(能)助五(識)令起。非專為瞭五識所緣(而已。)又(意識)於彼(五識)所緣。能明瞭取。異於眼等(五)識。故非無用。由此聖教。說彼意識名有分別。五識不爾。

  五識不爾者。但有自性分別。不同意識更有隨念計度二種分別也。

   (己)第六番問答

  (問曰。)多識俱轉。何不(如心王心所之互)相應。(答曰。)非同境故。設同境者。彼此所依體數異故。(喻)如五根(之與五)識。(雖亦同境)互不相應。

  非同境者。眼識以色為境。乃至身識以觸為境也。難曰。同時意識。與五識既是同境。何不相應。釋曰。彼此所依體數異故。彼五識依五色根。此意識依於意根。是一異也。各有自證分體。從自種生。是二異也。此第六識。與五十一心所。皆得相應。彼前五識。雖與徧行五。別境五。善十一。根本三。中二。大八相應。是三異也。喻如五根之與五識。雖亦同境。而根是色法。識是心法。根為所依。識為能依。根為能發。識為所發。根但照境不能瞭別。識能瞭別。而無形像。識屬現量。根屬比量。故不可說如心心所之和順似一而名相應。二料簡俱轉義竟。

   (戊)三結示二諦

  八識自性。不可言定一。(以見分)行相。(及)所依(根。所)緣(境。)相應(之心所。四義皆)異故。又一(識)滅時。餘(識)不滅故。(又七是)能(熏。八是)所熏。(如此)等相(亦)各異故。(然而)亦非定異。經說八識如水波等。無差別故。(設使)定異應非(互為)因果性故。(當知)如幻事等。無定性故。

  此結示俗諦也。先明不定一義。次明不定異義。第八識如水。前七識如波。波之與水。不即不離。不一不異。因之與果。亦復如是。故總以如幻結成無性。當知無性之俗。俗不違真也。量雲。八識是有法。非定一異宗。因雲。無定性故。喻如幻事。

  如前所說(三能變)識(六位心所)差別(之)相。(且)依(四俗諦中第二道)理世俗。(說有此事。)非(謂四真諦中第四)真勝義(諦。亦有此差別也。以)真勝義中。心言絕故。

  此結示真諦也。心路絕故不可思。言路絕故不可議。以心言皆悉無性。故名為絕。非是離於心言之外。別有一個非心非言境界以為真諦。當知無相之真。真不違俗。是故第八識如水。前七識如波。真勝義則如濕性。非波非水。亦不異波水也。四俗諦者。一假名無實諦。謂軍林瓶車等。二隨事差別諦。謂三科五蘊等。三方便安立諦。謂苦集滅道等。四法假名非安立諦。謂二空真理。四真諦者。一體用顯現諦。即第二俗。二因果差別諦。即第三俗。三依真顯實諦。即第四俗。四廢詮談旨諦。即一實真如。前一俗。唯俗非真。後一真。唯真非俗。中間三位。望後名俗。望前為真。雖雲八諦。秖是五位。今所明八識六位心所。即約隨事差別諦說。亦名為體用顯現諦。以不同外道餘乘所執我法。故名為理。以不約平等一實真如法性。故名世俗。

  如伽他說。心意識八種。俗故相有別。真故相無別。相所相無故。

  此結示真俗不二也。不變隨緣。如舉真金而作眾器。故相有別。隨緣不變。如彼眾器全體即金。故相無別。以能相所相。本無性故。謂能即非能。所即非所。故名為無。非離能所之外。更立一個無能無所為真諦也。若向此結示中薦取分明。則知性相二宗。同條共貫。更無兩轍。故宗鏡錄曰。智者大師凈名疏中問雲。今依龍樹之學。何意用天親之義。答。龍樹天親。豈不同入不二法門乎。今何取舍定執也。若分別界外結惑生死。及諸行名義。當細尋天親所作。若觀門遣蕩。安心入道。何過龍樹。故知菩薩制作。一一關於聖典。故非出自胸臆。廣引證明。令生聞慧。若不先明識論天親護法等。剖析根塵微細生死。又焉得依龍樹觀門遣蕩。如無差別。無可圓融。若不先診候。察其病源。何以依方。施其妙藥。今時多不就己仔細推尋。及廣披聖典。教觀俱昧。理行全虧。唯尚隨語依通。一時遣蕩。拂跡而跡不泯。歸空而空不亡。以不出法塵。全為影事。殊不識心王心所。種現根隨。微細根塵。生滅起處。心心流註。念念現前。如醉如癡。懵無知者。智燈既闇。定水全枯。未審何門。能得清凈。噫。智者永明。皆於性相融通若此。而今之學者。猶復膠柱鼓瑟。不知會歸自心。不亦哀哉。已上廣明能變三相竟。

   (丙)二廣明所變唯識二。初正明所變。二廣釋外難。(丁)初中二。初結前舉頌。二以論釋成。(戊)今初

  已廣分別三能變相。為自所變(相見)二分所依。雲何應知依識所變。假說我法。非別實有。由斯一切唯有識耶。頌曰。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

   (戊)二以論釋成二。初正釋頌文。二釋小乘難。(己)初中二。初約見相二分釋。二約轉似外境釋。(庚)今初

  論曰。是諸識者。謂前所說三能變識。及彼心所。(以其)皆能變似見相二分。立轉變名。所變見分。說名分別。(以其)能取(於)相(分)故。所變相分。名所分別。(以是)見(分之)所取故。由此正理。(故知)彼實我法。離識所變皆定非有。(以)離能(取)所取(之外。)無別物故。非有實物。離(於能所之)二相故。是故一切有為無為若實若假。皆不離識。(然此)唯(之為)言。(但)為遮(遣)離識實物。非(並遮遣)不離識(之)心所法等。

  有為者。心王心所色法及不相應行也。無為者。虛空擇滅等六無為也。實者。心王心所色法。從緣生也。假者。不相應行。依於色心分位立也。以要言之。即是五位百法。言皆不離識者。所謂心王。即識自相故。心所。即識相應故。色法。即二所現故。不相應行。即三分位故。無為。即四實性故。然唯遮離識實物非有。非遮相應心所為無。故唯識言。亦攝心所也。是中唯遮外境非有。識表心及心所非無。即遣虛存實觀。不雲唯相唯見而雲唯識。即舍濫留純觀。不雲唯二分而雲唯識。即攝末歸本觀。不雲唯心心所而雲唯識。即隱劣顯勝觀。無為即識實性。亦不離識。乃至如前文雲。俗故相有別。真故相無別等。即遣相證性觀也。

   (庚)二約轉似外境釋

  或轉變者。謂諸內識轉似我法外境相現。此能轉變。即名分別。虛妄分別為自性故。謂即三界心及心所。此所執境。名所分別。即所妄執實我法性。由此分別。變似外境。假我法相。彼所分別實我法性。決定皆無。前引教理。已廣破故。是故一切皆唯有識。(但由)虛妄分別(而)有。(已)極成故。唯既不遮不離識法。故真空等亦是有性。由斯遠離增減二邊。唯識義成。契會中道。

  前引教理。指第一卷及第二卷初。廣破我法二執之文。真空。即圓成實性。等。即依他起性也。實我實法。名徧計所執性。心及心所。名依他起性。二空真理。名圓成實性。徧計非有。故無增益之過。依圓不無。故無損減之過。不減不增。是名中道。初正釋頌文竟。

   (己)二釋小乘難九。初釋唯識所因難。二釋世事乖宗難。三釋聖教相違難。四釋唯識成空難。五釋色相非心難。六釋現量違宗難。七釋夢覺相違難。八釋外取他心難。九釋異境非識難。(庚)初中二。初略問答。二廣問答。(辛)今初

  (問曰。)由何教理。(而)唯識(之)義(可以證)成。(答曰。前文)豈不已說。

   (辛)二廣問答二。初問。二答。(壬)今初

  雖說(猶)未(顯)瞭。(以前所引教理。但為破於他義。然)非(是但)破他義。(而)己義便(可)成(立。)應更確陳。(以)成此(唯識)教理。

   (壬)二答為三。初引教。二顯理。三總證。(癸)今初

  如契經說。三界唯心。又說。所緣唯識所現。又說。諸法皆不離心。又說。有情隨心垢凈。又說。成就四智菩薩。能隨悟入唯識無境。一(者瞭達)相違識相(之)智。謂於一處鬼人天等隨業差別。所見各異。境若實有。此(所見差別)雲何(得)成。二(者)無所緣(境。而)識(現可得之)智。謂緣過未夢境像等。非實有境。識現可得。彼境既無。(則凡)餘(現在境。)亦(復)應爾。三(者)自應無倒(之)智。謂愚夫智。若得實境。彼應自然成無顛倒。不由功用。應得解脫。(今既不爾。則知所執實境。但是顛倒妄計。)四(者)隨三(種妙)智(境。即隨)轉(之)智。(何等為三。)一(知一切境界)隨(八境已上心)自在者(妙)智(而)轉(之)智。謂已證得心自在者。隨欲轉變地等皆成。(假使)境若實有。如何可變。二(知一切境界)隨觀察者。(妙)智(而)轉(之)智。謂得勝定修法觀者。隨觀一境。眾相現前。(假使)境若是真。寧隨心轉。三(知一切境界)隨無分別(妙)智(而)轉(之)智。謂起證實無分別智。(則)一切境相皆不現前。(假使)境若是實。何容不現。菩薩成就(此)四智者。於唯識理。決定悟入。又伽他說。心意識所緣。皆非離自性。故我說一切。唯有識無餘。此等聖教。誠證非一。

  所引諸教。並皆可知。自性者。即心意識之自體也。

   (癸)二顯理

  極成眼等識。五隨一故。如餘。不親緣離自色等。

  宗鏡雲。第一比量。成立五塵相分色。皆是五識親所緣緣。成其唯識義也。量曰。極成眼識是有法。決不親緣離自識色宗。因雲。極成五識中隨一攝故。喻如餘極成四識。乃至量曰。極成身識是有法。決不親緣離自識觸宗。因雲。極成五識中隨一攝故。喻如餘極成眼識等。

  餘識。識故如眼識等。亦不親緣離自諸法。

  宗鏡雲。第二比量。成立第六識。並闇成立七八二識。皆緣自之親相分不離於識。是唯識義也。量雲。極成餘識是有法。亦不親緣離自識諸法宗。因雲。是識性故。喻如極成眼識等。此中但言餘識者。以小乘不許七八二識故。若言七八二識。恐彼不許。便犯所別不極成過。若隻言六識。又不能闇立大乘第七第八兩識故也。

  此識所緣。定非離此。二隨一故。如彼能緣。

  宗鏡雲。第三比量。總成立一切親相分不離心體。得成唯識也。量曰。六識親所緣緣是有法。定不離六識體宗。因雲。見相二分隨一攝故。喻如彼能緣見分。

  所緣。法故。如相應法。決定不離心及心所。

  宗鏡雲。第四比量。成立一切疏所緣緣境皆不離心得成唯識也。量曰。一切隨自識所緣是有法。決定不離我之能緣心及心所宗。因雲。以是所緣法故。喻如相應法。言相應法者。即指前來已成立之親相分也。此正成立第八識之相分。不離本識。望前六識。名為疏所緣緣。由彼小乘不許第八。故但雲疏所緣緣。即是六識所托之本質境。乃第八識親所緣緣。

  此等正理。誠證非一。

  結前四量也。二顯理竟。

   (癸)三總證

  故於唯識。應深信受。我法非有。空識非無。離有離無。故契中道。

  我法非有者。以是徧計所執性故。空。謂二空真如。即圓成實性。識。謂心王心所。即依他起性。空識非無者。以其非所執故。若執空識。亦是徧計。徧計本自非有。故離有。依圓本自非無。故離無。既離有無。理絕情謂。故即契中道矣。

  慈尊依此。說二頌言。虛妄分別(故)有(見相二分。)於此(二分之上。實我實法之)二(決定)都無。(即)此(依他性)中。唯有(無我無法真)空(之理。)於彼(真空理中。)亦有此(依他起性。)故說(有為無為)一切(諸)法。(有依圓故)非空。(無徧計故)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道。

  此引二頌。以證三性圓離有無。契會中道。即是不思議三諦也。虛妄分別有句。明染分依但是有。即俗諦也。於此二都無句。明徧計我法本空。即真諦也。此中唯有空句。明依他中有圓成實。於彼亦有此句。明圓成實不離依他。蓋是真俗不二。即顯中道第一義諦體也。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則一切法無非中道。明矣。有字。即牒第一句。無字。即牒第二句。及有故。即牒第三第四兩句。一切法有。即假也。一切法無。即空也。一切法及有故。即中也。故中論雲。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為令易解。說空假中。克實而言。唯一中道以為正體。中道離一切相。非徧計之所執。即為如實空義。中道即一切法。具依他之緣起。即如實不空義。雖有空與不空二義。而體元非空與不空。今既雲一切法非空非不空。則八識一一非空非不空。即是中道。法爾具足三諦。五十一心所。一一非空非不空。即是中道。法爾具是三諦。十一色法。一一非空非不空。即是中道。法爾具足三諦。二十四種不相應行。亦一一非空非不空。即是中道。法爾具足三諦。六種無為亦復非空非不空。即是中道。法爾具足三諦。此性相兩宗。血脈關通最顯著處。人都忽而不察。奈之何哉。

  此頌且依染(分)依他(而)說。理實亦有凈分依他。

  染分依他。因緣所生六凡法也。凈分依他。因緣所生四聖法也。六凡諸法。既已一一即空假中。四聖諸法。何獨不然。故曰十界無非即空假中。明文在茲。奈何不信。初唯識所因難竟。

   (庚)二釋世事乖宗難

  (難曰。)。若唯內識。似外境起。寧見世間情非情物。處時身用定不定轉。(答曰。)如夢境等。應釋此疑。

  此中自有四難。一者處定。二者時定。三者身不定。四者作用不定。一處定者。如南山在南。不可以識令其在北。故非唯識。二時定者。如緣山之識生時。固自有山。然緣山之識滅時。山不隨滅。故非唯識。三身不定者。如多人同看燈光。其有翳者。別見五色重疊。則是虛妄。可名唯識。其無翳者。皆見清光。則是實境。故非唯識。四作用不定者。復有三難。一雲如翳眼所見發蠅等物。即無作用。好眼所見發蠅等物。即有作用。無作用者。可名唯識。有作用者。則是實物。何名唯識。二雲如夢中所得飲食衣服刀仗毒藥。即無實用。可名唯識。覺時所得。便有實用。何名唯識。三雲如乾闥婆城。則無實用。磚土城等。則有實用。虛實各殊。何名唯識。答雲。如夢境等者。應引二十頌雲。處時定如夢。身不定如鬼。同見濃河等。如夢損有用。初句。答第一處定第二時定難。第二第三兩句。答第三身不定難。第四句。答第四作用不定難也。一釋處定難者。且如夢見有山在南。夢中之心更緣北時。夢中之山依舊在南。豈果有山在於夢心之外耶。二釋時定難者。且如夢見有山。夢中之心緣此山時。山固宛然。夢中之心不緣山時。山亦仍在。豈果離於夢心實有山耶。三釋身不定難者。且如一類餓鬼。於恒河處。同見膿河。雖彼多鬼之所同見。豈實有膿河耶。若知餓鬼所見膿河。唯是自業所招。自識妄見。則知今人所見燈火清光。乃至日月星辰。山河國土。窮盡十方有漏國土。種種依正。皆是同分妄見而已。豈有識外實境可得。四釋作用不定難者。且如夢得飲食刀仗等。即無實用。夢見男女交遘遺失不凈等。即有實用。既有實無實。皆同一夢境。則汝所雲作用不定。何一非唯識耶。

   (庚)三釋聖教相違難

  (難曰。)何緣世尊(不但說意法二處。而)說(有)十二處。(答曰。彼五根五塵十處。亦)依(本)識所變。非別實有。(世尊不過)為(今眾生)入我空(觀。所以)說(此)六二(之)法。(令觀無我。喻)如(為)遮斷見。(故假)說(相)續有情。(今大乘教。)為(令眾生)入法空(觀。所以)復說唯識。令知外法亦非有故。

  說十二處。為破我執。元非實法。譬如說續有情。但為破斷見耳。豈可更計常哉。

   (庚)四釋唯識成空難

  (難曰。)此唯識性。豈不亦空。(設若)不爾。(其義)如何。(答曰。識性)非所執故。謂依識變妄執實法。(以)理(推征。瞭)不可得。說為法空。非(謂並)無離言正智所證唯識性故。(而)說為法空(也。)此識若無。便無俗諦。俗諦無故。真諦亦無。真俗相依而建立故。撥無二諦。是惡取空。諸佛說為不可治者。應知諸法有空不空。由此慈尊說前二頌。

  此中難意。謂由破我故。說十二處法。法既即空。則今由破法執。故說唯識。識豈不亦空耶。答意可知。恐又難曰。設無此識。亦何不可。故今答曰。此識若無。便無俗諦。蓋八識及與心所。皆名俗諦。俗依真立。真依俗顯。譬如色依空住。空依色顯。又如波水依濕性立。濕性依波水顯。真俗不二之旨。復見於此。誰雲性相不同轍哉。

   (庚)五釋色相非心難

  (難曰。)若諸色處。亦(即以)識為體。何緣乃似色相顯現。(又復)一類堅住相續而轉。(答曰。無始以來虛妄)名言熏習。(妄作心外堅住相續等想。依斯)勢力起故。(非有實物可得。然似外色現者。)與染凈法為依處故。謂此(相分)若無。(則便)應無顛倒(妄執。)便無雜染。亦無凈法。是故諸識亦似色現。如有頌言。亂相及亂體。應許為色識。及與非色識。若無餘亦無。

  無妄執。則無雜染。無雜染。亦無凈法。蓋染凈是對待法。皆依俗諦建立故也。是故十界染凈。皆名俗諦。染凈無性。則十界皆空。真俗不二。則十界皆中。明矣。亂相者。指所變之色相。亂體者。指能變之心體。色識者。指所變之亂相。非色識者。指能變之亂體。若無。餘亦無者。謂若無能變。即無所變。若無所變。亦無能變也。宗鏡曰。天親唯識論。唯是一識。復有分別識。無分別識。分別識者。是識識。無分別識者。似塵識。一切法界所有瓶衣車乘等。皆是無分別識。例得雲。復有分別色。無分別色。分別色者。如言光明即是智慧。無分別色。即四大所成色。智旭曰。分別識者。即頌所謂非色識也。無分別識者。即頌所謂色識也。色與非色。皆名為識。識外更無他法。故稱唯識。此成唯識論之正旨也。例得以下。則以亂體名有分別色。以亂相名無分別色。有分別無分別。皆名為色。色外更無他法。故稱唯色。此天臺唯色唯香等義所由立也。良由諸法無性。名字亦空。故得作此妙說。非尋言逐句者。所能思議也。又臨濟大師。依此義而立四句。有時奪人不奪境。即一切唯色。有時奪境不奪人。即一切唯識。有時人境俱奪。則色識兩亡。有時人境俱不奪。則色識宛爾。又智者大師。依此義而立四照。一者智照境。即有分別識照無分別色也。二者境照智。即有分別色照無分別識也。三者智照智。即有分別識照無分別識也。四者境照境。即有分別色照無分別色也。問曰。智照智者。應是以心緣心。則能緣所緣。皆有分別。何謂有分別識照無別識耶。答曰。能緣是見分。故得有分別用。所緣是相分。但托彼心以為本質。變似心相。譬如鏡中之火。無能燒用。故設使真帶質境。亦名無分別識耳。

   (庚)六釋現量違宗難

  (難曰。)色等外境。分明見證。現量所得。寧撥為無。(答曰。五識及同時意識)現量證(五塵)時。不執為外。後(念)意(識)分別(計度。)妄生外想。故現量境。(本)是(識)自相分。(以即)識所變故。(大乘)亦說為有。(惟彼)意識所執外實色等。(乃是)妄計有故。(大乘)說彼為無。又色等境。(皆是)非色似色。非外似外。如夢所緣。不可執為實是外色。

   (庚)七釋夢覺相違

  (難曰。)若覺時色。皆如夢境。不離識者。(譬)如(有人)從夢(而)覺。(即)知彼(夢所見色等。皆)唯心(現。)何故(今於)覺時。於自(所緣)色境。不知(皆是)唯識。(答曰。)如夢未覺(之時。)不能自知(所見唯心。)要至覺時。方能追覺(其無心外實境。隻今)覺時境色。應知亦爾(與夢相似。)未(到)真覺(之)位。不能自知(其非實有。)至真覺時。亦能追覺。(今既)未得真覺。(則是)恒處夢中。故佛說為生死長夜。由斯未瞭色境唯識。

  追覺真覺。皆是入聲。其餘覺字。皆是去聲。真覺有二。一分真覺。即初地以上。二究竟覺。即妙覺極果。推而廣之。亦有相似覺。觀行覺。名字覺。唯理即覺。則是熟睡長夢人也。

   (庚)八釋外取他心難

  (難曰。)外色實無。可非內識境。他心實有。寧非自所緣。(答曰。)誰說他心非自識境。但不說彼是親所緣。謂(緣他心者。於自心中。有似他)識(之相分)生時。(此所現之似他識相。)無實作用。非如手等(之能)親執外物。(非如)日等舒光(之能)親照外境。但如鏡等似外境現。名瞭他心。非親能瞭。親所瞭者。謂自所變。故契經言。無有少法能取餘法。但識生時。似彼相現。名取彼物。如緣他心。(既必不能親緣。應知緣於)色等(五塵。)亦爾。(不能親緣本質也。)

  若達此義。則知諸佛心內眾生之心。名為無漏相分。眾生心內諸佛之心。名為有漏相分。然諸佛不能令彼眾生之心即證無漏。眾生亦不能令彼諸佛之心還成有漏。何有少法能取餘法。不過還取自相分耳。既不能親緣他心。但緣自所變相。則知亦決不能親緣五塵本質。但緣自所變相而已。既無外境可緣。而妄於中起貪嗔癡。起諸見慢。大佛頂經所謂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也。哀哉。

   (庚)九釋異境非識難

  (難曰。)既有異境。何名唯識。(答曰。)奇哉固執。觸處生疑。豈唯識教。但說(隻)一(個)識。(問曰。若)不爾(者。其義)如何。(答曰。)汝應諦聽。若唯一識。寧有十方凡聖尊卑因果等別。誰為誰說。何法何求。

  此先破執唯一識之過也。六道為凡。三乘及佛為聖。佛為聖中之尊。三乘為聖中之卑。菩薩為因。佛地為果。或凡聖各論尊卑。凡聖尊卑各論因果。設無諸佛。則誰為能說。設無眾生。則誰聽所說。設無佛說。則以何為法。設無眾生。則何人求法。既無凡聖尊卑因果。亦無能說所說。能求所求。便成畢竟斷滅。並此一識。亦復烏有。豈非大邪見哉。

  故唯識言。有深意趣。(須知)識(之為)言。(乃是)總顯一切有情。各有八識。六位心所。所變相見。分位差別。及彼空理所顯真如。識自相故。識相應故。(心心所)二(之)所變故。(前)三(種法之)分位故。(前)四(種法之)實性故。如是諸法。皆不離識。(所以)總立識名。(若夫)唯(之為)言。(乃是)但遮愚夫所執定離諸識實有色等。

  此正釋唯識二字之旨趣也。隻此識字。收盡五位百法。一者心法。即是八識。二者心所有法。即是六位心所。共五十一。三者色法。即是見分所緣相分。共有十一。四者不相應行法。即是心心所色分位差別。有二十四。五者無為法。即是我法二空所顯真如。約義說有五也。八識是識自相。故名為識。心所是識相應。故亦名識。相見是二所變。故亦名識。不相應行是三分位。故亦名識。無為是四實性。故亦名識。心所名識。即隱劣顯勝義。相見名識。即舍濫留純義。及攝末歸本義。不相應行名識。即遣虛存實義。無為名識。即遣相證性義。唯遮愚執離識實有色等。等取一切我法二執。如前所明也。

  若如是知唯識教意。便能無倒。善備資糧。速入法空。證無上覺。救拔含識生死輪回。非全撥無惡取空者。違背教理。能成是(自利利他大)事。故定應信一切唯識。

  此結顯唯識教理有大利益也。不執徧計為實。不撥依圓為無。故能無倒。無倒之智如目。萬行資糧如足。目足並運。安隱入於法空大清涼池。乃至證無上覺。盡未來際。救度眾生。豈惡取空所能成辦也哉。初正明所變竟。

   (丁)二廣釋外難三。初釋分別由何難。二釋生死由何難。三釋違經三性難。(戊)初中二。初申難舉頌。二以論釋成。(己)今初

  若唯有識。都無外緣。由何而生種種分別。頌曰。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

   (己)二以論釋成二。初略解頌文。二廣釋頌義。(庚)初中二。初約染種現。生染分別。二例凈種現。生凈分別。(辛)初中五。初釋第一句。二釋第二句。三釋第三句。四釋第四句。五總顯頌意。(壬)今初

  論曰。一切種識。謂(第八)本識中能生(諸法)自果(之)功能差別。此(差別功能。能)生等流異熟士用增上(四類)果故。名(之為)一切種。(此中)除離系(果而不言)者。(以離系果)非種生故。彼(離系果。)雖可(克)證。而非種(子之)果。要(須)現(行)起(於真無漏)道。斷(彼惑)結(方始)得故。(此現起道。雖從無漏種生。望於彼離系果。)有展轉義。(然)非此(頌中正意)所說。(以)此(頌但)說能生分別(之)種(子)故。此(分別種。是本識之相分。即以本)識為體。故立識名。種離本識。無別性故。種識二(字合)言(之者。)簡(於)非種(非)識。有(現識可名為)識(而)非(是)種。(有外種可名為)種(而)非(是)識故。又種識(之為)言。顯(本)識中(所持之)種。非(指能)持種(子之)識。(此差別義。)後當說故。

   (壬)二釋第二句

  此識中種。(由現識等)餘緣助故。即便如是如是轉變。謂從生位。轉至熟時。顯變種多。重言如是。謂一切種。攝三熏習共不共等識種盡故。

  三熏習者。一名言熏習。二我執熏習。三有支熏習。具如下文所明也。共相識種。能感依報。不共識種。能感正報。復有共中不共。不共中共。故名為等。具如大乘止觀廣說。

   (壬)三釋第三句

  展轉力者。謂八現識。及彼相應(心所)相見分等。彼(於種子。亦)皆互有相助力故。

  等者等取不相應行。雖依色心分位假立。自無實體。亦有相助力也。

   (壬)四釋第四句

  即(從種生之)現識等。總名分別。(皆以)虛妄分別為自性故。分別類多。故言彼彼。

  等者。等取諸心所法。皆能分別故也。此等分別。復有性受界地現比非量差別不同。故雲類多。

   (壬)五總顯頌意

  此頌意說。雖無外緣。由本識中有一切種轉變差別。及以現行八種識等展轉力故。彼彼分別而亦得生。何假外緣。方起分別。

  初約染種現。生染分別竟。

   (辛)二例凈種現生凈分別

  諸凈法起。應知亦然。(依附本識一切)凈種(轉變差別。及以)現行(凈法)為緣。(助令)生故。

  諸凈法。謂三乘智果也。初略解頌文竟。

   (庚)二廣釋頌義二。初征。二釋。(辛)今初

  所說種現緣生分別。雲何應知此緣生相。

   (辛)二釋二。初正釋緣生。二結斥指廣。(壬)初中三。初且明四緣。二傍論十因。三正示緣生。(癸)初又二。初標。二釋。(子)今初

  緣且有四。

  宗鏡雲。因緣。則於有為之門。親辦自果。無間。則為開導之義。萬有咸生。所緣。則具慮托而方成。約親疏而俱立。增上。則有勝勢力。不障他緣。

   (子)二釋為四。初釋因緣。二釋等無間緣。三釋所緣緣。四釋增上緣。(醜)今初

  一因緣。謂有為法親辦自果。此體有二。一種子。二現行。

  感果名因。助生名緣。有為法者。簡非無為。指色心等。親辦自果為因。兼有助生之義。因即是緣。故名因緣。種子現行。次文自釋。

  種子者。謂本識中善染無記。諸界地等。功能差別。能引次後自類功能。及起同時自類現果。此(功能差別。)唯望彼(次後自類。及同時現果。)是因緣性。

  此先釋種子為因緣體也。能引次後自類功能。即種生種義。及起同時自類現果。即種生現義。此二皆名為因緣性。

  現行者。謂七轉識。及彼相應(心所。)所變相(分)見(分。三)性(三)界(九)地等。(但)除佛果(極)善。(與三性中)極劣無記(之外。)餘(一切法。皆)熏本識生自類種。此(轉識等。)唯望彼(自類種)是因緣性。(問曰。第八何不能熏。答曰。)第八心品。(體是所熏。若以之為能熏。則便)無所熏故。(問曰。性界地等。何亦能熏。答曰。)非簡所依(之自證分)獨能熏故。(問曰。何除佛果及劣無記。答曰。無記)極微。(佛果極)圓故。(所以此二。)不熏成種。

  此次釋現行為種子之因緣體也。宗鏡雲。前五轉識。能熏阿賴耶相分種子。第六意識。能熏第八相見二分種子。第七末那。唯熏第八見分種子。又雲。前七識見相二分能熏種。以此二分有作用故。又雲。見分與力。令相分熏種。又見分是自證分與力。又雲。前五識與第八識熏相分種者。但熏內身及外器實五塵相分種。餘即不熏。以不能緣故。若第六緣第八見分時。熏得見質二種。皆是心種。即與第八熏得見分種。又自熏得第六見分種。中間相分即不熏。若第六緣第八相分時。或熏三種子。謂自熏得能緣見分種。若現量時。亦自熏得相分五塵種。又與第八熏得五根塵本質種。然多分隻熏見質二種。第六緣第八三境相分時。隻熏根身器界種。緣種子境。即不熏種。恐犯無窮過故。又雲。第六能緣第八四分。唯熏見相分種者。以內二分。與見分同是心種。故於見分中攝。又雲。第六若緣無為並不相應行及心所中一分假者。皆不熏本質種。實者即熏。以緣假法時。但是獨影境故。亦不熏相分種。其能緣見分種即熏。若七緣第八見分熏種者。但熏見質二種。定不熏相分種。具中間相分。但從兩頭合起。仍道二性。一半從本質上起者。是無覆性。一半從能緣見分上生者。是有覆性。

  現行同類展轉相望。皆非因緣。(以彼各從)自種生故。一切異類展轉相望。亦非因緣。不親生故。有說異類同類現行展轉相望為因緣者。應知假說。或隨轉門。有唯說種是因緣性。彼依顯勝。非盡理說。聖說轉識與阿賴耶。展轉相望為因緣故。

  此簡示結成因緣義也。先簡同類。現行相引。是等無間。非是因緣。設無種子。則現行不能自引現行。譬如炷若盡時。前焰不能引生後焰故也。次簡異類現行相助。是增上緣。亦非因緣。以其不親生故。次示或說現行展轉得為因緣。或說唯種是因緣性。一是隨轉假說。一是但依顯勝。次聖說下。結成種子現行。決定互為因緣。初釋因緣竟。

   (醜)二釋等無間緣

  二等無間緣。謂八現識及彼心所。前聚於後自類無間。等而開導。令彼(後聚自類決)定(得)生。

  等者。自類也。無間者。中無間隔也。緣者。助生也。八現識及彼心所。正出緣體。為簡色不相應及無為法。無有等無間緣義也。心王必有心所與之相應。和合似一。名之為聚。前後者。顯非同時。自類者。顯非他類。如前眼識望後眼識。乃名自類。若望耳鼻識等。即名他類也。

  多同類種。俱時轉故。如不相應。非此緣攝。由斯八識。非互為緣。

  此簡種子非等無間緣。並簡異類現識亦非等無間緣也。且如八識及諸心所。各有種子。與彼現行俱時而轉。就種生現。得為因緣。現非種引。非等無間。譬如炷能生焰。不能引焰。以引後焰者。必由前焰故也。故種與現。如不相應。非此等無間緣所攝。既種與現。雖是同類。由其種現異故。便非此緣。則八識現行。各各異類。尤不相應。豈容互作等無間緣哉。

  心所與心。雖恒俱轉。而相應故。和合似一。不可施設離別殊異。故得互作等無間緣。

  此釋伏難也。難曰。種子與現行。以同時故。不為等無間緣。八識現行。以異類故。亦不為等無間緣。則心所與心。亦是同時異類俱轉。如何得作等無間緣耶。今釋之曰。雖恒俱轉。而所依不異。所緣相似。又必同性。是故相應和合似一。得為等無間緣也。然但約為緣。則心與心所。便得互作。若約為依。則又獨指心王。如第四卷中所明。

  入無餘心。最極微劣。無開導用。又無當起等無間法。故非此緣。雲何知然。論有誠說。若此(前)識等無間。彼(後)識等決定生。即說此(前識)是彼(後識)等無間緣故。

  此更簡去入無餘涅槃之最後心。不名為等無間緣也。以更無當起之法。則無所用其開導故。引證可知。問曰。若依法華。則無有一人入於二乘涅槃而滅度者。此雲何通。答曰。彼是顯實。此且施權。不應為難。

  即依此義。應作是說。阿陀那識。三界九地。皆容互作等無間緣。下上死生。相開等故。有漏無間。有無漏生無漏定無生有漏者。鏡智起已。必無斷故。(無垢)善(識)與無記(異熟。)相望亦然。

  此下別約八識以判等無間緣。今先判第八識也。鏡智。約相應心所。相應心所。有二十一。獨言鏡智者。智為勝故。善與無記。約第八心王。相望亦然。謂異熟無間有無垢生。無垢定無生異熟者。

  (問曰。)此(第八識。在)何界後引生無漏。(答曰。)或從色界。或欲界後。謂諸異生。(直發大心)求佛果者。定(於)色界後(身。)引生無漏(第八凈識。以因行既滿之)後。必生在凈居天上大自在宮。得菩提故。(若夫)二乘(極果)回趣大菩提者。定(於)欲界後(身。)引生無漏(第八識。以)回趣(所)留(生)身。唯(在於)欲界故。彼雖必往大自在宮。方得成佛。而本願力所留生身。是欲界故。有義。色界亦有聲聞回趣大乘願留身者。既與教理俱不相違。是故聲聞(之)第八無漏。色界心後亦得現前。然五凈居(天中。)無回趣者。經不說(生)彼(天者)發大心故。

  此兼論第八引生無漏之界地也。色界亦有聲聞回趣大乘。謂阿那含生色界已。證阿羅漢。身未入滅。即留色界之身。以俟功德成滿也。然生五凈居天。則無回趣之義。以彼多屬定性聲聞故耳。問曰。大佛頂經雲。從是有頂色邊際中。若於舍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回心大阿羅漢。何故此雲經不說彼發大心耶。答曰。大佛頂經。雖屬方等。然是純明圓理。故得出塵而為菩薩。成唯識論。雖亦大乘。然是帶通明別。故入無餘。則無心智。即今所謂大自在宮得菩提者。亦是帶劣勝應身相。以劣唯閻浮。勝須華藏。今寄凈居。乃是梵網千釋迦之一耳。起信論中。亦同此意。理雖圓別。事猶帶通。權實相須。其旨非淺。聖意難測。但應仰信。

  第七轉識。三界九地亦容互作等無間緣。隨第八識生處系故。有漏無漏。容互相生。十地位中。得相引故。善與無記。相望亦然。於無記中。染與不染。亦相開導。(以)生空智果前後位中。得相引故。此欲色界。有漏得與無漏相生。非無色界。(以)地上菩薩。不生彼(無色界)故。

  此判第七識之等無間緣也。平等性智相應。名為無漏。我法二執相應。名為有漏。十地位中。入法空觀。則名無漏。出法空觀。則名有漏。故互相生。無漏即是善性。有漏即無記性。故雲相望亦然。又我法二執相應。名為有覆。亦名為染。伏斷我執。但與法執相應。名為無覆。亦名不染。初二三果聖人。入生空觀位中。則名不染。未入之前。已出之後。則名為染。故亦互相引也。鈍根二乘。得生無色。以厭色故。地上菩薩。不生無色。以無益故。然菩薩若證二十五王三昧。亦必應現無色。今亦依權說耳。

  第六轉識。三界九地有漏無漏善不善等。各容互作等無間緣。潤生位等。更相引故。初起無漏。唯(在)色界後(心。以)決擇分善。唯(在)色界(有)故。

  此判第六識之等無間緣也。二空觀智。皆名無漏。無漏唯善。我執相應。名為有漏。有漏則有善。惡。有覆。無覆不同。然皆互相引生。決擇分善。即暖等四加行位所修善根。要依四禪方發無漏。故雲唯色界後。所謂因定發慧也。然人中若能成就四禪。即名四禪。後心。非謂必生四禪天上。

  眼耳身識。(於欲色)二界(雜居離生)二地。鼻舌兩識。(唯於)一(欲)界一(雜居)地。(各以)自類互作等無間緣。善等相望。應知亦爾。有義。五識有漏無漏。自類互作等無間緣。未成佛時。容互起故。有義。無漏(五識在於)有漏(五識)後起。非無漏(五識之)後容起有漏(五識。以)無漏五識。非佛無故。彼(因位中之)五色根。定有漏故。(以根)是異熟識(之)相分攝故。(若謂)有漏不共必俱同境(之五)根。(而能)發無漏(五)識。理不相應故。此二於境明昧異故。

  此判前五識之等無間緣也。互作。謂六道相望。善等。即三性差別。次釋有漏無漏。有兩傢解。初義非。次義正。明昧異者。無漏根發成所作智相應五識。則於境明。有漏根發有漏五識。不論善惡無記。皆於境昧也。二釋等無間緣竟。

   (醜)三釋所緣緣

  三所緣緣。謂若有法。是帶己相。心或相應所慮所托。此體有二。一親。二疏。

  帶彼相起。故名所緣。助生於識。故復名緣。謂若有法者。即能為生緣義。簡徧計所執。其體是無。縱是所緣。而無緣義也。是帶己相者。即顯是所緣義。簡根及種子。識無其相。雖得為緣。而非所緣也。具此有法帶相二義。名所緣緣。而心王與心所之或相應者。以此為所慮處。即以此為所托處。所慮故名為所緣。所托故復名為緣。宗鏡雲。一有所慮非所托。即徧計妄執我法等是。以無體故。二有所托非所慮。即鏡水所照物等是。以鏡水非能慮故。三俱句。即一切所緣緣實相分是。四俱非。即除鏡水等所照外。餘不緣者是。

  若(此相分。)與能緣(之見分同一所依。)體不相離。是見分等內所慮托。應知彼是親所緣緣。

  此先釋親所緣緣也。體不相離。謂四分唯是一體。宗鏡雲。一有親所緣緣。從質及心變起。即五識緣五塵相分是。二有親所緣緣。但從心變。不仗質起。即第八緣三境相分是。三有親所緣緣。不由心變。亦不由質起。即根本智所證真如是。四有親所緣緣而非相分。即內二分互相緣是。

  若(此本質。)與能緣(之見分。)體雖相離。(然借)為質。能起內所慮托。應知彼是疏所緣緣。

  此次釋疏所緣緣也。

  親所緣緣。(但是)能緣(之心決定)皆有。(以)離內所慮托。必不生(於能緣心)故。疏所緣緣。能緣(之心)或有(不定。以)離外所慮托。亦得生(於能緣心)故。

  此即第二卷所謂自心內法一切皆有。自心外法或有或無也。宗鏡雲。一有本質相分是實性境。即前五識。及明瞭意識初念。並少分獨頭意識是。二有本質相分是假。即有質獨影及帶質境是。三無質相分是假。即無質獨影是。四無質相分是質性境。即第八心王緣三境。及本智緣真如是。(真如即是實相。故名為相。而根本智非有相分也。)又雲。帶有二義。一者挾帶。二者變帶。相亦二義。一者體相。二者相狀。若根本智緣真如。是挾帶體相而緣。是所緣緣。乃至內二分相緣。及自證分緣。見分。亦是挾帶體相。名所緣緣。若有漏心心所。及無漏後得智見分緣境之時。變相而緣。不論有質無質。皆是變帶相狀。名所緣緣。又雲。但是相分。皆名變帶。若不變相分。直附境體。即名挾帶。

  第八心品。有義。唯有親所緣緣。隨業因力任運變故。有義。亦定有疏所緣緣。要仗他變質。自方變故。有義。二說俱不應理。自他身土。可互受用。他所變者。為自質故。(則初傢惟有親所緣緣。不應理也。)自種於他無受用理。他變為此。不應理故。(則次傢定有疏所緣緣。亦非理也。且一切有情。法爾有五性差別。)非諸有情種皆等故。應說此(第八心)品。(其)疏所緣緣。(於未轉已轉等凡)一切位中。有無不定。

  此下別約八識。判所緣緣親疏有無之義。今先判第八識也。有三傢解。第三為正。未轉位中。根身種子。定無疏所緣緣。器界及他人浮塵根身。得有疏所緣緣。已轉位中。鏡智緣真。定無疏所緣緣。鏡智緣俗。得有疏所緣緣。又緣現在。則有本質。若緣過未。則無本質。故雲有無不定。

  第七心品。未轉依位。是俱生(我法二執)故。必仗(第八識之見分以為)外質。故亦定有疏所緣緣。已轉依位。此非定有。(若緣凈識為無我境。仍有疏所緣緣。若)緣真如(及過未)等。(則便)無外質故。○第六心品。行相猛利。於一切(聖凡)位(中。皆)能自在(而)轉。(故)所仗外質。或有或無。(當知)疏所緣緣。有無不定。○前五心品。未轉依位。粗鈍劣故。必仗外質(五塵性境。)故亦定有疏所緣緣。已轉依位。此非定有。(成所作智。通)緣過未等(法。)無外質故。

  此判前七轉識所緣緣。親疏有無之義也。或有外質。指同時意識。或無外質。指獨頭意識。餘可知。三釋所緣緣竟。

   (醜)四釋增上緣

  四增上緣。謂若有法。有勝勢用。能於餘法或順或違。(俱能為緣。是故名增上緣。)雖前三緣。亦是增上。而今第四。除彼(前三。收)取(其)餘。為顯諸緣差別相故。此順違(之勝勢)用。於四處轉。(謂)生住成得四事別故。

  有法。亦指有體之法也。或自有體。或依色心分位假立。即以色心等法為體。均是依他起性。非同徧計所執。故名有法。由此法故。未生諸法。或順令生。或復違令不生。已生諸法。或順令住。或復違令不住。未成諸法。或順令成。或復違令不成。未得諸法。或順令得。或復違令不得。故名增上緣。

  然增上用。隨事雖多。而勝顯者。唯二十二。應知即是二十二根。

  一眼根。二耳根。三鼻根。四舌根。五身根。(此五名五色根。)六男根。七女根。八命根。九意根。十苦根。十一樂根。十二憂根。十三喜根。十四舍根。(此五名五受根。)十五信根。十六進根。十七念根。十八定根。十九慧根。(此五名五善根。)二十未知當知根。二十一已知根。二十二具知根。(此三名三無漏根。)

  前五色根。以本識等所變眼等凈色為性。

  識等。等取自種子。眼等。等取耳鼻舌身。凈色。謂清凈四大。即第八識上色之功能。非外所造。非同粗顯色香味觸。可得見嗅嘗觸。但是比量所知而已。

  男女二根。身根所攝。故即以彼(身根之)少分為性。命根。但依本識親種分位假立。非別有性。(等無間)意根。總以八識為性。

  若八識自類心心所聚。前望於後。即是等無間緣所攝。今不論自類他類。總於後念諸心心所生住成得有順違用。故總立為增上緣之意根。

  五受根。如應各(以)自受為性。信等五根。即以(善心所中)信等及(別境中之)善念等而為自性。

  苦樂憂喜舍五受。即五受根體性。善中信勤。別境中善念善定善慧。即五根體性。此五善根。且指有漏善言之也。

  未知當知根體。位有三種。一根本位。謂在見道(十五心中。唯)除(最)後(第十六心之一)剎那。(以第十六剎那。)無所未知可當知故。(即屬已知根攝。)二加行位。謂暖頂忍世第一法。近能引發根本位故。三資糧位。謂從為(欲)得諦(而修)現觀故。發起決定勝善法欲。乃至未得順決擇分(已前)所有善根。名資糧位。能遠資生根本位故。於此三位信等五根(及)意(根)喜(根)樂(根)舍(根。合)為此(未知當知)根性。(然在)加行等位。於後勝法求證愁戚。亦有憂根。(但以)非正善根。故多不說。

  見道一十五心之中。所有信進念定慧意喜樂舍。正屬無漏。以是出世無間道故。未證解脫。故名未知。無間必證。故名當知。故以此為未知當知根本位也。加行近能引發此位。資糧遠能資生此位。雖所修者。猶是有漏五善根等。而有漏善為增上緣。助熏本有無漏信等種子。指彼無漏法爾種子。在於資糧加行位中。得有漏善所資熏故。漸漸增長成熟。將來必得發真無漏現行。是故名為未知當知無漏善根。

  前三無色有此根者。有勝見道傍修得故。或二乘位回趣大者。為證法空。地前亦起。九地所攝生空無漏。彼皆菩薩此根攝故。菩薩見道。亦有此根。但說地前。以時促故。

  若論未知當知根。正於四禪中有。以初果見道。必依第四禪故。然除非非想天。前三無色界天。亦得有此根者。謂有一類勝見道人。雖依四禪而發無漏。亦能傍修得上三定。故於空處識處無所有處。亦有未知當知根也。又二乘所證三界九地生空無漏。雖分未知已知具知三根差別。而以菩薩視之。則皆屬未知根攝。以未證法空故。是故二乘回趣大者。雖已具證三界九地所證生空無漏。而法執未伏。猶屬資糧位攝。今為證法空故。地前亦起此未知當知根也。菩薩見道下。釋疑。謂有疑曰。聲聞見道一十五心。猶名為未知當知根之根本位。直俟十六心滿。不名為已知根。何故菩薩之未知當知根。但說在地前耶。今釋之曰。菩薩在於無間道中。理應亦有此根。而但說地前者。以菩薩見道之時促故。蓋聲聞見道。須觀苦集滅道四安立諦。歷下上界。便有八諦。故有八忍八智一十六心。名為十六剎那。其時則長。菩薩見道。惟觀真如非安立諦。雖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其時則促也。

  始從見道最後剎那。乃至金剛喻定。所有信等無漏九根。皆是已知根性。未離欲者。於上解脫求證愁戚。亦有憂根。非正善根。故多不說。

  二乘第十六心證預流果。菩薩無分別智登歡喜地。皆名見道最後剎那。那含最後心。等覺最後心。皆名金剛喻定。二乘已證我空真如。菩薩已證法空真如。故皆名已知根。不說憂根之義。如文可知。

  諸無學位無漏九根。一切皆是具知根性。

  羅漢。支佛。圓證生空。諸佛如來。圓證法空。故皆名具知根也。八地已上。亦名無學。望於二乘。則名具知。望於如來。猶名已知。

  有頂雖有遊觀無漏。而不明利。非後三根。

  此釋疑也。疑曰。若但前三無色得有三無漏根。則有頂非非想天。亦可遊觀無漏而入滅定。何無二十二根之後三根耶。故今釋曰。雖依有頂遊觀無漏。得入滅定。然此滅定。由止息想作意為先。但使勞慮不行。而不明利。蓋欲斷惑證真。必須無漏現觀。今入滅盡定者。前六轉識一總不行。非可依之斷惑證理。以其無勝勢用。故非無漏三根也。大佛頂經雲。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正是此意。是故若欲盡漏。須修勝生空觀。

  二十二根自性如是。諸餘門義。如論應知。

  謂業用。假實。乃至界系等餘門分別。並如瑜伽地論五十七卷中廣明也。初且明四緣竟。

  成唯識論觀心法要卷第七

  

  

  成唯識論觀心法要卷第八

  蕅益沙門智旭述

   (癸)二傍論十因三。初明依處立因。二明依處攝因。三明因緣依處得果。(子)初中二。初標征。二正釋。(醜)今初

  如是四緣。依十五處義差別故。立為十因。雲何此(十因)依十五處立。

  宗鏡雲。十因者。隨說因。為諸法先導之門。觀待因。瞭現得作用之事。牽引因。則令成自果。攝受因。則能攝萬緣。生起因。令萬類能生。引發因。使諸果成辦。定異因。則種類各別。同事因。則體總一如。相違因。能起障礙之門。不違因。隨順緣生之理。

   (醜)二正釋二。初明十因依十五處立。二以二因攝上十因。(寅)初中十。初隨說因。依於語依處立。(至)十不相違因。依於不障礙依處立。(卯)今初

  一語依處。謂(有一)法(必有一)名。(如名取相之)想。所起語(言之)性。即依此處立隨說因。謂依此語。隨見聞等說諸義故。此即(以)能說(之語)為所說(諸義之)因。有論說此(隨說因)是名想見。由如名字取相執著。隨起說故。若依彼(論所)說。便(可以)顯此因。是語依處。

  有論。指集論也。餘可知。

   (卯)二觀待因。依於領受依處立。

  二領受依處。謂所觀待。(有)能(受)所受(之)性。即依此處立觀待因。謂觀待此(能受所受。)令彼諸事或生或住或成或得。(故)此(領受依處。)是彼觀待因。

  能所受者。如手為能受。所持之物為所受等。舉業時萟為能受。科名用第為所受等。乃至凈業為能受。凈土為所受等。觀待所受之果。乃立能受之因。令彼舉業凈業等事。未生者生。已生者住。未成者成。未得者得也。

   (卯)三牽引因。依於習氣依處立。

  三習氣依處。謂(於)內外種未成熟位。即依此處立牽引因。謂能牽引遠自果故。

  內種。謂不共種。外種。謂共種也。由此習氣相續相牽。令後自果漸漸成熟。即種引種令不斷絕。名牽引因。

   (卯)四生起因。依於有潤種子依處立。

  四(三)有潤(生)種子依處。謂內外種已成熟位。即依此處立生起因。謂能生起近自果故。

  謂三有種子。已經愛取所潤。故能近生自果。名生起因。

   (卯)五攝受因。依於六依處立。

  五無間滅依處。謂心心所等無間緣。○六境界依處。謂心心所(之)所緣緣。○七根依處。謂心心所所依六根。○八作用依處。謂於所作業(一切)作具(之)作用。即除種子(之外。所有)餘助現緣。(皆名作具。)○九士用依處。謂於所作業(一切能)作者(之)作用。即除種子(之外。所有)餘作現緣。(皆名作者。)○十真實見依處。謂無漏見。(唯)除引自種(外。但)於無漏法能助引證(者。皆名為真實見。)○總依此六(處)立攝受因。謂攝受(前)五。(能)辦(世間)有漏法。具攝受六。(能)辦(出世)無漏(法)故。

   (卯)六引發因。依於隨順依處立。

  十一隨順依處。謂無記(法)染(法)善(法之)現(行)種(子一切)諸行。能隨順同類勝品諸法。即依此處立引發因。謂能引起同類勝(無記勝染勝善)行。及能引得無為法故。

  無記引發無記。染引發染。善引發善。後倍於前。故名勝品。善又兼能引得無為。以無為性。雖自平等。由善品力。滅無記染。性乃顯現故也。

   (卯)七定異因。依於差別功能依處立。

  十二差別功能依處。謂有為法。各於自果有能起(能)證差別勢力。(望所生果不相雜亂。)即依此處立定異因。謂各能生自界等果。及各能得自界果故。

  差別功能。即色心等各別種子。且約十八界言。根定非塵等。塵定非識等。識定非根等。又眼定非耳等。色定非聲等。眼識定非耳識等。各自種子。各於自果能生能住能成能得。故名為定異因。文中但舉生得。影略住成也。

   (卯)八同事因。依於和合依處立。

  十三和合依處。請從(第二)領受(依處。)乃至(第十二)差別功能依處。於所生住成得果中有和合力。即依此處立同事因。謂從(第二)觀待(因)乃至(第七)定異(因。)皆同生等一事業故。

  合前十一依處。總名和合依處。合前六因總名同事因也。以同一生果住果成果得果之事業故。

   (卯)九相違因。依於障礙依處立。

  十四障礙依處。謂於生住成得果中能障礙法。即依此處立相違因。謂彼能違生等事故。

  

  如染能障凈。凈亦障染。有漏能障無漏。無漏亦障有漏。皆名為相違因。

   (卯)十不相違因。依於不障礙依處立。

  十五不障礙依處。謂於生住成得事中不障礙法。即依此處立不相違因。謂彼不違生等事故。

  不必增上相助。但令不相障礙。即名不相違因也。初明十因依十五處立竟。

   (寅)二以二因攝上十因二。初標。二釋。(卯)今初

  如是十因。二因所攝。一能生。二方便。

   (卯)二釋為二。初通攝。二局攝。(辰)初中二。初引菩薩地。二引有尋等地。皆瑜伽論十七地中之名也。(巳)初又二。初引文。二釋義。(午)今初

  菩薩地說。牽引種子。生起種子。名能生因。所餘諸因。方便因攝。

   (午)二釋義

  此(菩薩地。乃)說牽引生起引發定異同事不相違。(凡六因)中諸因緣種。(各有生熟之別。若在)未成熟位。名牽引種。(若至)已成熟位。名生起種。彼(上文所說)六因中(之)諸因緣種。皆攝在此(菩薩地所說牽引生起)二位中故。雖有現起(亦)是能生因。如(彼隨說觀待攝受相違)四因(之)中。(皆有能)生自種(子)者。而多間斷。(所以)此(菩薩地)略不說(之。)或(四因中現起之行。能)親辦(種)果(者。雖是現行。)亦立種名。如說現行榖麥等(亦得名為)種(故。)所餘因。謂初(隨說)二(觀待)五(攝受)九(相違)及(牽引等)六因中(之)非因緣法。(此等)皆是生(因緣種)熟因緣種(之)餘。故總說為方便因攝。非(可謂)此(菩薩地中牽引生起)二種。唯屬彼(前所說十因中之牽引生起)二因。(以)餘(引發定異同事不相違)四因(之)中。(亦)有因緣種故。非唯彼(前所說十因之)八。(一概)名所餘因。(以)彼(前所說牽引生起)二因(之中。)亦有非因緣種故。

  菩薩地中所說牽引種子生起種子。其名雖同十因中之三牽引因四生起因。而義有異。故特釋之。

   (巳)二引有尋等地二。初引文。二釋義。(午)今初

  有尋等地。說(唯)生起因。是能生因。餘(皆)方便(因)攝。

   (午)二釋義

  此文意說(牽引等)六因中。(若)現(行若)種(子。但)是因緣(攝)者。皆名(為)生起因。能親生起自類果故。此所餘因。皆方便攝。非(可謂)此(有尋等地所說)生起(之因。)唯屬彼(前所說十因中之生起)因。(以)餘五因中。(亦)有因緣故。非唯彼(前所說十因中之餘)九。名所餘因。(以)彼(前所說)生起因中。(亦)有非因緣故。

  有尋等地所說生起因。其名亦同十因中之生起因。而義亦異。故特釋之。初通攝竟。

   (辰)二局攝

  或菩薩地所說牽引(種子)生起種子。即彼(十因中所說牽引生起)二因。所餘諸因。即彼(十因中之)餘八。(牽引生起)二因(之)內。(亦)有非能生因。而因緣種勝。顯故偏說。雖餘因內。(亦)有非方便因。而增上者多。顯故偏說。○有尋等地說生起因是能生因。餘(皆是)方便者。(亦可此中所說)生起。即是彼(十因中之)生起因。(此中所說)餘因。應知即彼(十因中之)餘九。雖生起中。(亦)有非因緣種。而去果近親。顯故偏說。雖牽引中。亦(必)有因緣種。而去果遠疏。隱故不說。餘(九皆)方便攝。準上應知。

  準上應知。謂九因內。雖有非方便因。而增上者多。顯故偏說也。初明依處立因竟。

   (子)二明依處攝因二。初問。二答。(醜)今初

  所說四緣。依何處立。復如何攝十因二因。

  一問四緣依處。二問四緣攝因也。

   (醜)二答為二。初答四緣依十五處。二答四緣攝十因二因。(寅)今初

  論說因緣。依種子(依處)立。依無間滅(依處。而)立等無間(緣。)依境界(依處。而)立所緣(緣。)依所餘(依處。而)立增上(緣。)

  此引論正答也。下復申明通攝局攝。

  此中(所言)種子。即是三(習氣依處。)四(有潤種子依處。)十一(隨順依處。)十二(差別功能依處。)十三(和合依處。)十五(不障礙依處。如是)六依處中(之)因緣種攝。雖(於)現(起之初語依處。二領受依處。五無間滅依處。九士用依處。如是)四處亦有因緣。而多間斷。(是故)此略不說。或彼(現行)亦能親辦自(種子)果。如外麥等。亦立種名。

  此明因緣依種子立。約通攝也。

  或(此中)種子(之)言。唯屬第四(有潤種子依處。)親疏隱顯。取舍如前。

  此明因緣依種子立。約局攝也。淮前局攝。義可知。

  言無間滅(依處及)境界(依)處者。應知總顯(等無間及所緣)二緣(之)依處。非唯五(無間滅依處)六(境界依處定屬二緣。以)餘(十二種)依處中。亦有中間(等無間及所緣)二緣義故。

  此明依無間滅立等無間。依境界立所緣。亦有通攝義也。

  或(此所言無間滅及境界者。)唯(指)五六。餘處雖有。而少隱故。略不說之。

  此明無間滅及境界。亦有局攝義也。增上緣寬。故不必辨。初答四緣依十五處竟。

   (寅)二答四緣攝十因二因。

  論說(四緣中之)因緣。(即二因中之)能生因攝。(四緣中之)增上緣性。即(二因中之)方便因。(四緣)中間(之等無間及所緣)二緣。(即十因中第五)攝受因攝。雖方便(因)內。具後三緣。而增上(緣)多。故此偏說。餘(九)因(中)亦有中間二緣。然(唯)攝受(因)中。顯故偏說。初能生(因)攝(因緣義。)進退如前。

  

  既知十因。攝歸二因。則知四緣亦二因攝。既知二因可攝十因。則知四緣亦攝十因。若以四緣對二因。則因緣是能生因。餘三皆方便因也。若以四緣對十因。則因緣攝彼能生。等無間及所緣緣攝彼攝受。增上攝彼餘八。然亦各各有通有局。如前進退可思。二明依處攝因竟。

   (子)三明因緣依處得果二。初問。二答。(醜)今初

  所說因緣。必應有果。此果有幾。依何處得。

  一問因緣得果。二問果數有幾。三問果之依處。

   (醜)二答三。初明果唯五數。二答依處得果。三答因緣得果。(寅)今初

  果有五種。一者異熟。謂(前六識所作)有漏善及不善法。(引滿二業)所招自相續(之真異熟。及)異熟生無記。(總名為異熟果。)

  異熟凡有四義。一異時而熟。謂受果時。非造因時。二異性而熟。謂因通善惡。果唯無記。三異類而熟。謂一趣造業。五趣受報。四異聖而熟。謂依二障種子建立。言有漏者。簡無漏善不招異熟果也。由發業無明所造善及不善。名為引業。能招總報。名真異熟。由潤生無明所造善及不善。名為滿業。能招別報。名異熟生。真異熟。即第八果報識體。異熟生。即報得諸心心所諸根器界種種差別。此真異熟及異熟生。同屬無記性攝。依此復起善惡。而體非善惡故。

  二者等流。謂習善等(三性)所引同類。或似先業(而)後果隨轉。

  平等流類。故名等流。然有二種。一真。二似。一真等流者。前世習善。今亦生而好善。前世習惡。今亦生而喜惡。或施。或慳。或凈。或染。或惡。或嗔。或進。或懈。或定。或散。或智。或愚。或信不信。或貪無貪。或慚無慚。或害不害等。無量差別。生性即然。不假熏習。皆真等流也。二似等流者。夙世慈心不害。今感長壽無病。夙世損害眾生。今感短命多病。夙世不慳不貪。今感富饒安樂。夙世慳貪偷竊。今感貧窮失脫。夙世不犯外色。今感眷屬貞良。夙世多犯邪媱。今感妻孥邪僻。夙世實語義語軟語和合。今感口氣香潔。發言誠證。聲音清朗。辯才不斷。夙世妄言綺語惡口兩舌。今感謇吃喑瘂。言無人信等。種種後果。並隨先業而轉。皆似等流也。

  三者離系。謂無漏道斷障。所證善無為法。

  無為法性。無去來今。由二障故。令不顯現。生空法空二觀。名無漏道。以無漏道斷二障種。則證二空所顯真如。以出纏故。名離系果。二乘斷煩惱障。離分段系。大乘斷所知障。離變易系也。

  四者士用。謂諸作者。假諸作具所辦事業。

  作者名為士。即士農工商等是也。作具名為用。即文筆學問器械伎術等是也。所辦事業名為果。即功名富貴榖麥器物等是也。

  五者增上。謂除前四(果外。其)餘所得(之)果。

  如眼識是眼根之增上果。耳識是耳根之增上果。乃至身不散壞。是命根之增上果等。宗鏡雲。異熟則因生果熟。異時而成。等流則因果性同。流類無濫。增上則力用殊勝。能助他緣。士用則功業所成。能獲財利。離系則斷障證真。超諸漏縛。初明果唯五數竟。

   (寅)二答依處得果三。初引文。二約通釋。三約局釋。(卯)今初

  瑜伽等說。習氣依處。得異熟果。隨順依處。得等流果。真見依處。得離系果。士用依處。得士用果。所餘依處。得增上果。

   (卯)二約通釋

  (當知此中)習氣處言。(乃通)顯諸依處。感異熟果一切功能。(不單指習氣依處。)隨順處言。(乃通)顯諸依處引等流果一切功能。(不單指隨順依處。)真見處言。(乃通)顯諸依處證離系果一切功能。(不單指真見依處。)士用處言。(乃通)顯諸依處招士用果一切功能。(不單指士用依處。)所餘處言。(乃通)顯諸依處得增上果一切功能。(不盡收餘十一依處。)不爾。使應(所餘處言)太寬。(習氣隨順真見士用處言)太狹。

   (卯)三約局釋

  或(此中所言)習氣者。唯屬第三(習氣依處。)雖異熟因。餘處亦有。此(習氣依)處亦有非異熟因。而異熟因。去果相遠。習氣亦爾。故此偏說。(此言)隨順。唯屬第十一(隨順依)處。雖等流果。餘處亦得。此(隨順依)處亦得非等流果。而此(等流)因招(善惡)勝行相顯。隨順亦爾。故偏說之。(此中)真見處言。唯詮第十(真見依處。)雖證離系。餘處亦能。此(真見依)處亦能得非離系(之果。)而此(真見)證離系相。顯故偏說。(此中)士用處言。唯詮第九(士用依處。)雖士用果。餘處亦招。此(士用依)處亦能招增上等。而名相顯。是故偏說。(此中)所餘(處言。)唯屬餘十一處。雖十一處。亦得餘果。招增上果。餘(四依)處亦能。而此十一。多招增上。餘(四依處。)已顯餘(之四果。)故此偏說。

  文義並顯可知。二答依處得果竟。

   (寅)三答因緣得果。

  如是。即說此五果中。若異熟果。(則以)牽引生起定異同事不相違(之五)因。增上緣(之一緣而)得。若等流果。(則以)牽引生起攝受引發定異同事不相違(之七)因。初(因緣)後(增上之二)緣(而)得。若離系果。(則以)攝受引發定異同事不相違(之五)因。增上緣(之一緣而)得。若士用果。有義。(以)觀待攝受同事不相違(之四)因。增上緣(之一緣而)得。有義。(以)觀待牽引生起攝受引發定異同事不相違(之八)因。(但)除所緣緣(之一緣。以)餘三緣(而)得。若增上果。十因四緣一切容得。

  士用果中二義。第二為正。餘可知。二傍論十因竟。

   (癸)三正示緣生二。初結前起後。二釋緣生相。(子)今初

  傍論已瞭。應辯正論。

   (子)二釋緣生相二。初明種現生分別。二明親種生種子。(醜)初中二。初明前半頌種生分別。二明後半頌現起分別。(寅)今初

  本識中種。容作三緣生現分別。除等無間。謂(八識)各(有)親種。是彼(八識現行之親)因緣。(即此種子。是第八識之相分故。)為所緣緣於能緣者。若(此識)種於彼(現識)有能助力。或不障礙。(即皆)是增上緣。生凈現行。應知亦爾。

  初本識中種下。先明生染分別。次生凈現行下。例明生凈分別也。除等無間者。唯依現識前後相望。立此緣故。言能緣者。即指第八識及相應五心所之見分。

   (寅)二明後半頌現起分別二。初明染分別。二明凈分別。(卯)初中二。初總標。二別釋。(辰)今初

  現起分別。展轉相望。容作三緣。無因緣故。

  一者種引種。二者種生現。三者現熏種。皆有因緣義。今以現望現。故無因緣義也。

   (辰)二別釋五。初約有情自他相望。二約自八識展轉相望。三約自類前後相望。四約同聚心心所相望。五約同體四分相望。(巳)今初

  謂有情類自他展轉。容作(增上及所緣之)二緣。除等無間。

   (巳)二約自八識展轉相望

  自八識聚展轉相望。定有增上緣。必無等無間。所緣緣義。或無或有。(第)八於(前)七有(所緣緣義。謂第七緣八之見分。前五緣八之相分。第六通緣八之見相二分故。若前)七於(第)八(則)無(所緣緣義。以)餘七非八所仗質故。第七於(前)六。五(識)無(所緣緣義。以五識不緣第七識故。唯)一(第六識)有(緣第七之義。)餘六(識)於彼(第七識。)一切皆無。(以第七不緣前六故。)第六於(前)五(識。)無(所緣緣義。)餘五(識)於彼(第六識。)有(所緣緣義。)五識唯托第八(識之)相(分為本質)故。(所以不緣第六識也。)

   (巳)三約自類前後相望

  自類前後。第六容三。(惟除因緣。)餘(第八第七前五。皆更)除所緣。(以但)取現境故。(若)許五(識)後(念)見(分得)緣前(念之)相(分)者。(則)五(與)七(自類)前後亦有三緣。前七(轉識)於(第)八(識。)所緣(緣義亦可)容有(以前七現行。)能熏成彼(第八識中)相見種故。

  初正釋自類相望。次前七於八下。復追補展轉相望中未盡之義也。若論餘七非入所仗質義。明無疏所緣緣。若論現行熏種子義。則亦容有疏所緣緣。以種子由現行之所熏變。不異相分仗本質而得變起故。

   (巳)四約同聚心心所相望

  同聚異體展轉相望。唯有增上。諸相應法。所仗質同。不相緣故。或依見分。說不相緣。(若)依相分(而)說。(亦得)有相緣義。謂諸相分。互為質起。如(第八)識中種(子是相分。)為觸等(五心所)相(分之本)質。(若)不爾(者。生)無色(界。既無身器。)彼(觸等五心所。)應無(所緣)境故。設許(無色界亦)變(為定果)色。(然所等五。)亦定緣種(子而變似種相。)勿(可謂相應心所之)相分境。不同(心王所緣緣之本)質故。

  心與心所和合似一。故名同聚。然其相用各別。故名異體。各各見分。決不互緣。各各相分。亦得互為所仗本質。如無色界。現無身器。唯以本識所藏諸法種子為相分境。相應觸等五心所。托此本識相分種子。以為本質。變似種子之相而為所緣。若不許彼互為質起。則應觸等無所緣境。縱許無色有定果色。而心所心王。所緣必同。未存心王既緣三類性境。心所不同本質變起相分者也。

   (巳)五約同體四分相望

  同體相分。為見(分之增上及所緣)二緣。見分於彼(相分。)但有增上(緣之一義。)見與自證。相望亦爾。餘(自證分及證自證分之)二。展轉(相望。)俱作(增上所緣)二緣。(須知)此中不依種相分說。但說現起互為緣故。

  見與自證相望亦爾者。見於自證能為二緣。自證於見。但有增上。以見分不能緣自證故。初明染分別竟。

   (卯)二明凈分別

  凈八識聚。自他展轉皆有所緣。(以四智相應心品。)能徧緣故。唯除見分非相(分之)所緣。相分理無能緣用故。

  圓鏡平等觀察。皆具本後二智。成所作智。唯是後得。根本實智。但緣真如。後得權智。徧緣假實色心有漏無漏有為無為過現未來一切諸法。是故自他展轉。皆得有所緣緣義也。且約同體四分相望。有十二重。一見分緣相分。以現量證故。即是變帶。二見分緣見分。三見分緣自證分。四見分緣證自證分。以無迷隔故。瞭瞭自知故。皆是挾帶。五自證分緣相分。以從自體所現故。亦是變帶。若約性宗。元是菩提妙凈明體。雲何於中有是非是。亦是挾帶。六自證分緣見分。與本染時不異故。七自證分緣自證分。當體無迷故。八自證分緣證自證分。亦與染時不異故。皆是挾帶。九證自證分緣相分。即心之相故。十證自證分緣見分。即心之見故。十一證自證分緣自證分。與本染時不異故。十二證自證分緣證自證分。當體無迷故。變帶挾帶。準自證分可知。唯有相分。終不能緣見分。以既名為相分。則是心所變影。決定無有能緣之用。若謂能緣。不應理故。夫至佛果位中。相分尚無能緣之用。況染位哉。今浮塵勝義兩種五根。與器世界四大五塵同是第八識之相分。本無親疏。乃妄分別一為有情。一為無情。迷謬甚矣。又六塵緣影。秪是獨頭意識相分。而大佛頂經之中。阿難妄認為心。不啻迷頭認影。故如來直斥之曰。咄阿難。此非汝心。此是前塵虛妄相想。乃解者妄指此為六識。尤可笑矣。問曰。若謂相分理無能緣之用。則天臺所立境照境及境照智。復雲何通。答曰。此中自有二義。一者名融義別。二者名義俱融。言名融義別者。約有分別色照無分別色。為境照境。約有分別色照無分別識。為境照智。有分別與無分別。既得同名為識。亦得同名為色。故其名融。有分別方為能照。無分別但為所照。故其義別。此與相分理無能緣用之義仍同也。言名義俱融者。本是妙明無上菩提凈圓真心。妄為色空等相分。及與聞見等見分。如於一月。妄見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則盡理而言。有十六重。其十二重。已如上說。更作四重。一相緣相。二相緣見。三相緣自證。四相緣證自證也。問曰。既雲誰為是月又誰非月。即所謂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凈明體。雲何於中有是非是。此則不尚名一。雲何有二。尚非有二。雲何有四。尚非有四。雲何妄作十六重耶。答曰。不離汝問。即成我答。汝既雲尚不名一。則知一亦無性。故不妨舉體作二。作四作十六也。若不許作二作四作十六者。便是定一。雲何得言尚不名一耶。且如月若定二。何故好目仍見是一。月若定一。何故捏目便見有二。然捏目但見其二。不知其一。好目既知其一。亦知其可以隨捏成二。知二不知一者。迷情也。知一亦知二者。妙解也。若謂約俗諦則有四分一十二重。約真諦則無能緣所緣者。便是真俗分張。真則定一而不異。何殊數論之法性定一。俗則定意而不融。何殊勝論之法性定異。況伽他雲。心異識八種。俗故相有別。真故相無別。相所相無故。謂俗是真傢之俗。如金之為器。器別則金亦別。非離真諦而俗諦自能成別也。真是俗傢之真。如器之即金。金無別則器亦無別。非撥俗諦而真諦自居相外也。故宗鏡雲。唯識大約有二種。一具分。二不具分。以無性理故。成真如隨緣義。則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即是具分。若不全依真心。事不依理故。唯約生滅。便非具分。有雲影外有質為半頭唯識。質影俱影為具分者。此乃唯識宗中之具分耳。又引楞伽經釋雲。八識皆有生滅。皆名轉相。八識皆動。盡名業相。八之真性。盡名真相。噫。可以思矣。初明種現生分別竟。

   (醜)二明現種生種子二。初問。二答。(寅)今初

  既現分別緣種現生。種亦理應緣現種起。現種於種。能作幾緣。

   (寅)二答

  種必不由中二緣起。(以必)得(現起)心(及)心所。(乃)立彼(等無間緣所緣緣之)二(義)故。現於親種。具作二緣。與非親種。但為增上。種望親種。亦具二緣。於非親種。亦但增上。

  已上廣釋頌義中正釋緣生竟。

   (壬)二結斥指廣

  依斯內識互為緣起。分別因果理教皆成。所執外緣。設有(亦復)無用。況違理教。何固執為。

  此先結斥也。

  雖分別言。總顯三界心及心所。而隨勝者。諸聖教中多門顯示。或說為二三四五等。如餘論中具廣分別。

  此復指廣也。二謂染分別凈分別。或真識現識。或不墮意墮意等。三謂心意識等。四謂善不善有覆無記無覆無記等。五謂因果苦樂舍等。初釋分別由何難竟。

   (戊)二釋生死由何難二。初申難舉頌。二以論釋成。(己)今初

  雖有內識而無外緣。由何有情生死相續。頌曰。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

   (己)二以論釋成四。初傢約業取相續釋。第二傢約習氣相續釋。第三傢約障支相續釋。第四傢約因緣相續釋。四釋俱有義理。而第四傢尤長。然亦不得廢前三釋也。(庚)今初

  論曰。諸業。謂福非福不動。即有漏善不善思業。業之眷屬。亦立業名。(以能)同招(酬)引(業及酬)滿(業之二種)異熟果故。此(業)雖才起。無間即滅。無義能招。當異熟果。而熏本識。起自功能。即此功能。說為習氣。是業氣分熏習所成。簡曾善業。故名習氣。如是習氣展轉相續。至成熟時。招異熟果。此顯當果勝增上緣。

  此釋頌中第一句也。善業名福業。不善業名非福業。禪定對欲界散動。名不動業。此三種業。皆以思為體性。餘心所法。名為眷屬。同招異熟。亦名為業。曾現業。即過去時之現業。現業已滅。但由習氣熏於本識。致感異熟果耳。

  (或取)相見(二分。或取)名色。(或取)心及心所。(或)本末。彼(能所)取。皆二取攝。(即現行二取也。)彼(二取)所熏發。親能生彼本識上(之)功能(差別。)名二取習氣。此顯來世異熟果心。及彼相應諸因緣種。俱。謂業種(與)二取種俱。是疏親緣互相助義。(然)業(種雖疏。)招生(義)顯。故頌先說。

  此釋頌中第二句也。名色。即五蘊。初蘊為色。餘四為名。本。謂第八識。末。謂前七識。業種是增上緣。名疏相助。二取種是因緣。故得親名。餘如文可知。

  前異熟者。謂前(一生乃至)前(百千)生(中)業(力所感)異熟(之)果。餘異熟者。謂(感)後(一生乃至感)後(百千)生業(力之)異熟果。雖二取種。(熏處即生。生處即熏。)受果無窮。而業習氣。受果有盡。(何謂有盡。)由異熟果。性(是無記。與善不善業性)別(故。必異世方熟而)難招。(何謂無窮。謂)等流增上。(因果)性同(故。可同時而)易感。由感(當來)餘生業等(之)種(子成)熟。(故於此身)前異熟果受用盡時。復別能生餘異熟果。由斯生死輪轉無窮。何假外緣。方得相續。

  此釋頌中第三第四句也。業習氣受果有盡者。如因戒善。今報人天。若不更修。報盡則墮等。

  此頌意說。由(諸)業(及)二取(習氣。故有)生死輪回。(可見)皆不離識。(以即)心心所法。為彼(諸業二取習氣之體)性故。

  此總申頌意也。初傢釋竟。

   (庚)第二傢約習氣相續釋

  復次。生死相續。由諸習氣。然諸習氣。總有三種。一名言習氣。謂有為法(三性之)各別親種。名言有二。一表義名言。即能詮義(之)音聲差別。(簡無詮聲。彼非名故。)二顯境名言。即能瞭境(之)心心所法。隨二名言所熏成種。作有為法。各別因緣。(故名名言習氣。)

  名是聲上屈曲。性無記性。不能熏成色心種子。然因名起種。故種為名言種也。前七識見分等。實非名言。譬如由言說名。顯所詮義。此心心所法。能顯所瞭境。有似彼名之能詮義。故稱為顯境名言也。

  二我執習氣。謂虛妄執我我所(之)種。我執有二。一俱生我執。即修所斷我我所執。(通於第六第七兩識。)二分別我執。即見所斷我我所執。(惟在第六意識中有。)隨二我執所熏成種。令有情等自他差別。(故名我執習氣。)

  此二我執種子。即皆名言熏習。令有自他差別。故別立之。

  三有支習氣。謂招三界異熟業種。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愛果(之)業。二諸不善。即是能招非愛果之業。隨二有支所熏成種。令異熟果善惡趣別。

  有支。即十二因緣中之行支有支也。

  應知我執有支(二種)習氣。於(當來世)差別(之)果是增上緣。此頌所言(諸)業習氣者。應知即是(第三)有支習氣。(所言)二取習氣。應知即是(第二)我執。(第一)名言二種習氣。(由其)取我我所及取名言而熏成故。皆說名取。供等餘文。義如前釋。

  第二傢釋竟。

   (庚)第三傢約障支相續釋二。初正約三障釋。二以障攝有支。(辛)今初

  復次生死相續。由惑業苦。發業潤生煩惱。名惑。能感後有諸業。名業。業所引生眾苦。名苦。惑業苦(之)種(子。)皆名習氣。前(惑業)二習氣。與生死苦為增上緣。助生苦故。第三(苦)習氣。望生死苦能作因緣。親生苦故。頌三習氣。如應當知。惑苦名(二)取。(惑是)能(取。苦是)所取故。取是著義。業不得名(為取。)俱等餘文。義如前釋。

  發業煩惱。即無明支。潤生煩惱。即愛取二支。嗔等非不發潤。取其尤者言之也。感後有業。即行支有支。所引眾苦。即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七支。

   (辛)二以障攝有支三。初標列指廣。二別釋有支。三結屬頌義。(壬)今初

  此惑業苦。應知總攝十二有支。謂從無明乃至老死。如論廣釋。

  十二皆名有支者。此支助有。故名有支也。

   (壬)二別釋有支三。初正釋支體。二料簡支義。三諸門分別。(癸)今初

  然十二支。略攝為四。一能引支。謂無明行。能引識等五果種故。此中無明。唯取能發正感後世善惡業者。即彼所發。乃名為行。由此一切順現受(之)業。(及)別助當(受之)業。皆非行支。

  

  識等。即等取名色六入觸受也。別助當業。即能招別報之滿業也。

  二所引支。謂本識內。親(能)生(起)當來異熟果攝(之)識等五(支)種(子。)是前二支所引發故。此(五支)中(之)識種。謂(即當來)本識(之親)因。(識中種子。唯)除後(六入觸受)三因(其)餘因(種。)皆是名色種攝。後之三因。如名次第。即後(六入觸受)三(法)種(子。)或(可以)名色種總攝(識中)五因。於(五因)中隨(其)勝(者)立餘四種。六處與識。總別亦然。

  名色總攝五因。隨勝立餘四種者。謂以名中所攝勝者。則立識觸受三支及六入中之意入。色中所攝勝者。則立六入中之五入也。六處與識總別亦然者。或六入種總攝五因。於中隨勝立餘四種。或以識種總攝五因。於中隨勝立餘四種也。

  集論說識(支不惟是所引。)亦是能引(者。彼以)識中(所持)業種名識支故。(至於)異熟識(之)種(子。則屬)名色(種所)攝故。(緣起)經說識支。通(於)能所引(者。則以)業種識種俱名(為)識(支)故。識是名色(所)依。非(同集論以識種為)名色(所)攝故。

  此會釋經論之文義也。若約業種。則是能引。若約識種。則是所引。前文但約識種。集論但約業種。緣起經雙約業種識種。是故文言雖異。其義則同。

  識等五種。由業熏發。雖實同時。而依主伴總別勝劣因果相異。故諸聖教。假說前後。或依當來(之果)現起分位有次第故。說有前後。由斯(義故。)識等(五支)亦說(名為)現行。(若在)因時定無現行義故。復由此(當來現起果位。得)說(所)生(所)引同時。(以種生現。必同時故。若依識等初熏發位。則不可說生引同時。以)潤未潤時。必不俱故。

  發業無明。造作善惡引業。頓熏未來識等五種。決無先後。何故立此五支差別。釋有二義。一者識支是主。餘門是伴。名色是總。餘三是別。六入是勝。觸受是劣。觸則是因。受則是果。約此相異。故假說前後也。二者既熏發後。至成熟時。先現起識。次起名色。次起六入。次起觸受。乃約當果次第。立此五支因種也。餘可知。

  三能生支。謂愛。取。有。近生當來(之)生(及)老死故。謂(先)緣迷內異熟果(之)愚。(愚於我相。昧無我理。於後生苦。不如實知。)發正能招後有諸業為緣。引發親生當來生老死位(識等)五果(之)種(子)已。復依迷外增上果(之)愚。緣境界受。發起貪愛。緣愛復生欲等四取。愛取合潤(於彼)能引業種。及(潤彼)所引(五支之)因。(即五支之種子。)轉(而)名為有(支。以)俱能近有後有果故。

  迷內異熟果愚。即迷理無明也。正能招後有業。即行支也。迷外增上果愚。即迷事無明也。欲等四取。謂一欲取。二見取。三戒取。四我語取也。

  有處唯說業種名有(者。以唯)此(業種)能正感異熟果故。復有唯說(識等)五種名有(者。以)親生當來識等種故。

  此亦會釋論文之義也。有處。謂瑜伽第十。復有。謂瑜伽第三十八。業種正感異熟者。謂識等五種。雖正為因能生。然無力正生果故。親生當來識等者。謂業種雖復有力。但屬增上緣故。

  四所生支。謂生老死。是愛取有近所生故。謂從中有(自求父母。乃)至本有(位)中。未(經)衰變(以)來。皆生支攝。諸衰變位。總名為老。身壞命終。乃名為死。

  初正釋支體竟。

   (癸)二料簡支義

  (一問。生既別立。老死何共。答。)老非定有。附死立支。(二問。)病何非支。(答。病相)不徧(界趣。亦不)定(有)故。(又問。老亦不定。何故附立。答。)老雖不定。徧故立支。(謂)諸界趣生除中夭者。將中皆有衰朽行故。(三問。)名色不徧。何故立支。(謂無色界。及化生者。無名色支故。答。以決)定(有。)故(立為)支。(謂)胎卵濕(三)生者。(於)六處未滿(時。)定有名色(位)故。又名色支。亦是徧有。(且如)有色化生初受生位。雖具五根而未有用。爾時未名六處支故。(是有色支也。又)初生無色。雖定有意根而不明瞭。未名意處故。(是有名支也。)由斯論說十二有支。一切(支中)一分(是)上二界(之所)有。(謂無想天。有色無名。四空天。有名無色。故各一分也。四問。)。愛非徧有。寧別立支。(以)生惡趣者。不愛彼故。(答。)。定故別立。(除是)不求。(方)無有(愛。)生善趣者。定有愛故。不還(果人於)潤生(位。對治力強。)愛雖不起。然如彼取(支。決)定有種故。又愛亦徧。生惡趣者。於現我境亦有愛故。(但)依無希求惡趣身(之)愛。(故)經說(為)非有。非(謂)彼(惡趣中)全無(我愛也。)

  現我境。謂第八識之見分。

  (五問。)何緣所生(現果。但)立生(及)老死(二支。)所引(因種。)別立識等五支。(答。)因位難知差別相故。依當果位。別立五支。謂續生時。因識相顯。次根未滿。名色相增。次根滿時。六處明盛。依斯發觸。因觸起受。爾時乃名受果究竟。依此果位。立(所引)因為五。果位易瞭差別相故。總立二支。以顯(生老死之)三苦。然所生果若在未來。為生厭故。說生老死。若至現在。為合瞭知分位相生。說識等五。

  續生時。謂中有身。於父母邊結生相續時也。

  (六問。)何緣發業。總立無明。潤業位中。別立愛取。

  一則立名不同。二則廣略有異。故問之也。

  (答。)雖諸煩惱。皆能發潤。而發業位。無明力增。以具十一殊勝事故。謂所緣等。廣如(緣起)經說。於潤業位。愛力徧增。說愛如水。能沃潤故。要數溉灌。方生有芽。且依初後(分位。)分(為)愛取二(支。若發業者。一發則已。)無重發義。(是故但)立一無明(支。又問。既分愛取。何雲愛力徧增。答。)雖(於四種)取支(之)中。(通)攝諸煩惱(法。)而愛(於)潤(業徧)勝。(所以)說是愛(力徧)增。

  十一殊勝事者。一所緣殊勝。徧緣染凈故。二行相殊勝。隱直顯妄故。三因緣殊勝。惑業生本故。四等起殊勝。等能發起能引能生所生緣起法故。五轉異殊勝。隨眠纏縛相應不共四轉異故。六邪行殊勝。依苦集諦起增益相。減行故。七相狀殊勝。微細自相。徧愛非愛共相轉故。八作業殊勝。作流轉所依事。作寂止能障事故。九障礙殊勝。障礙勝法故。十隨轉殊勝。乃至有頂猶有轉故。十一對治殊勝。二種妙治所對治故。且依初後分愛取二者。初為愛後為取也。

  (七問。諸支相望。為是唯在自地。或與他地亦互為緣。答。)諸緣起支。皆依自地。(然或)有(支)所發行(業。亦)依他(地)無明。如下(地)無明。(能)發上地行(故。設或)不爾。(則如)初伏下地染者所起上(地之)定。應非行支。(以)彼(上)地(之)無明猶未起故。(必先得彼定已。彼地無明方得現故。又問。)從上下地(轉)生下上(地)者。彼緣何(地之境界)受而起愛支。(答。)彼愛亦緣當生地(之)受(支。)若現若種(而起。)於理無違。(八問。諸支同世耶。異世耶。答。)此十二支。(前)十(是現在)因。(後)二(是未來)果。定不同世。(於前十支)因中。前七(支)與愛取有(三支。)或異(世。)或同(世。)若(生老死之)二。(愛取有之)三。(無明等之)七。各定同世。

  前七與愛取有或異或同者。約未潤位則異世。約已潤位則同世也。

  (九問。或說有支兩重因果而歷三世。此何唯一重耶。答。)如是十二。一重因果。足顯輪轉。及離斷常。施設兩重。實為無用。或應過此。便致無窮。

  現在生老死果。由於過去十支因。現在十支因。決招未來生老死果。是故足顯輪轉。因滅果生。果生因滅。果生故非斷。因滅故非常。是故得離斷常。設謂一重不足。須兩重者。兩重又或不足。須更設施三重。便有無窮之失矣。二料簡支義竟。

   (癸)三諸門分別十五。初假實門(至)十五惑業苦攝門。(子)今初

  此十二支義門別者。九實三假。(即)已潤(之行等)六支。合為有(支)故。(所以有支是假。)即識等五(果之上。有生老死)三相(分)位(差)別。(名之)為生等故。(所以生及老死二支是假。)

   (子)二一非一事門。

  五是一事。謂無明。識。觸。受。愛。五。餘(七支)非一事。

   (子)三染不染門。

  三唯是染。(以無明愛取。是)煩惱性故。七唯不染(以識。名色。六入。觸。受。及生老死。皆是無覆無記。)異熟果故。(然此)七(支。於現起)分位(之)中。容起染故。(所以瑜伽第十。)假說通(染不染之)二(耳。)餘(行有二支。)通(染不染)二種。

   (子)四獨雜門。

  無明愛取說名獨相。不無餘支相交雜故。餘是雜相。獨。即純也。餘九是雜相者。已潤六支。合為有故。即識等五。名生等故。

   (子)五色非色門。

  六(支)唯(心法。而)非色(法。)謂無明。識。觸。受。愛。取。餘(六支。皆)通(色心)二種。

   (子)六漏無漏為無為門。亦可分為二門。

  皆是有漏。唯有為攝。無漏無為。非有支故。

   (子)七三性門。

  無明愛取(三支。)唯通不善(及)有覆無記。行(支)唯善(與)惡。有(支)通善(通)惡(及通)無覆無記。餘七(支)唯是無覆無記。(然於)七(支)分位(之)中亦起善染。(是故瑜伽假說通二。)

   (子)八界地門。

  雖皆通三界。而有分有全。

  有分。謂上二界一切一分。有全。謂欲界也。無想天。唯有色之半支。無色天。唯有名之半支。及六入中。唯有意入之一分故。

  上地(之)行(支。)能伏下地(煩惱。)即苦粗等六種行相。有求上(地)生而起彼(行)故。

  由下地惑。發上地行。由上地行。伏下地惑。所謂厭下苦粗障。欣上凈妙離。欣厭行成。乃發上地業行也。此亦可別名能治所治門。

   (子)九學等三攝門。

  一切皆唯非學無學。聖者所起有漏善業。(以智慧)明(而)為緣故。違有支故。非有支攝。由此應知聖必不造感後有業。於後苦果不迷求故。雜修靜慮。資下故業。生凈居等。於理無違。

  違有支故者。謂聖必不造感後有業也。雜修下。釋難。難曰。若爾。則雜修五凈居業。應非行支。若是行支。聖使造業。若非行支。如何感生彼天。今故釋曰。不還果人。以有漏無漏。前後雜修第四靜慮。資下福生福愛廣果三天之故業。而生五凈居天。非是新造此業。故於理無違也。

   (子)十見等所斷門。

  有義。無明。唯見所斷。要迷諦理。能發行故。聖必不造後有業故。愛取二支。唯修所斷。貪求當有而潤生故。九種命終(時)心。(皆與)俱生愛俱故。餘(之)九(支。)皆通見修所斷。

  此門釋有二義。第二為正。今初義也。九種命終心者。如欲界命終時。或起欲界心。或起色界心。或起無色界心。色無色界命終。亦爾。三三成九。

  有義。一切皆通二斷。論說預流果。已斷一切一分有支。無全斷者故。若無明支唯見所斷。寧說預流無全斷者。若愛取支。唯修所斷。寧說彼已(徧)斷一切支(之)一分。又(彼論)說全(一)界(之)一切煩惱。皆能結生。(又說)往惡趣行。唯分別起(之)煩惱能發。(發彼)不言潤生(煩惱)唯修所斷。(亦不)謂(一切)感後有(之)行皆(是)見所斷(惑)發(也。)由此故知無明愛取三支。亦(各各)通見修所斷。

  此下第二正義也。全界一切煩惱皆能結生。謂欲界煩惱結欲界生。色界煩惱結色界生。無色界煩惱結無色界生也。但說全界煩惱皆能結生。不言潤生唯修所斷。則知愛取二支。亦通見所斷矣。但說往惡趣行。唯分別惑能發。不謂感後有行。皆見所斷惑發。則知無明一支。亦通修所斷矣。

  然無明支。正發(惡趣)行者。唯見所斷。助(發諸趣行)者。(則便)不定。愛取二支正潤生者。唯修所斷。助(潤生)者(則亦)不定。

  此明發業潤生煩惱。皆有正有助。故斷亦不定也。惡趣。謂地獄。餓鬼。畜生。及無想天。八難等處。必由分別無明。起於增盛善惡業行。乃可熏成惡趣識等五果種子。故須陀洹既見道已。永斷三塗無想八難種子。永不墮彼諸處也。其餘俱生無明。亦能助發諸趣業行。若助發三塗惡行者。雖屬俱生。亦見所斷。以證初果時。永閉三惡趣門故。助發人天行者。則修所斷。以設不勝進。猶有七返來往故。故雲助者不定也。正潤生之愛取。唯屬俱生煩惱。所以唯修所斷。助潤生之愛取。亦與分別煩惱相應。若屬分別。亦見所斷。若屬俱生。則修所斷。故亦雲助者不定也。

  又染污法。自性應斷。(以)對治(彼之出世道若)起時。彼(染污法即)永斷故。(若)一切有漏不染污法。非性應斷。(以皆)不違道(品)故。(問曰。既雲非性應斷。如何又言皆通二斷。答曰。)然有二義。說之為斷。一離縛故。謂斷緣彼離彼(之)煩惱。(故說為斷。)二不生故。謂(依分別煩惱。方起彼法。今既)斷彼(所)依。令永不起。(故說為斷。)依離縛(義名)斷。故說(行支有支中一分)有漏善。(及識等五支。生老死二支。是)無覆無記。(共有九支。)唯修所斷。依不生(義名)斷。(故)說(行支有支中一分招)諸惡趣(之業。及招)無想(果之有漏善)定。(並有支中所攝識等五支。以因該果。兼具生老死)等。(共有九支。)唯見所斷。(若夫)說十二支通二斷者。於前諸斷。如應當知。

  此更約自性應斷非性應斷。以判見修二斷義也。染污法。謂無明愛取三支。及行支有支中各一分惡。不論見修二斷。皆名自性應斷。以初起出世道時。頓斷分別無明愛取。及斷惡行惡有。數數修習出世道時。漸斷俱生無明愛取故。一切有漏不染污法。謂行支有支中各一分善。及識等五支。生老死二支。體唯異熟無覆無記。不論見修二斷。皆名非性應斷。但約離縛名斷。則是修所斷攝。如善行善有。及人天識等五支。人天生老死支是也。若約不生名斷。則是見所斷攝。如行支有支中之惡業及無想定。乃至三塗八難無想天之識等五支。生老死二支是也。於前諸斷如應當知者。無明愛取依正助說。通於見修二斷。所餘諸支。依離縛不生二義。亦通見修二斷。十見等所斷門竟。

   (子)十一受俱門。

  十樂舍俱。(除受支及老死支。)受不與受共相應故。老死位中。多分無樂及容舍故。十一(皆得與)苦(受)俱。(但)非(與)受(支)俱故。

   (子)十二三苦門。

  十一少分。壞苦所攝。(除老死支。)老死位中。多無樂受。無樂立壞。故不說之。十二少分。苦苦所攝。一切支中有苦受故。十二全分。行苦所攝。諸有漏法。皆行苦故。(若)依舍受(名為行苦)說(者。則)十一少分(是行苦攝。)除老死支。(無容舍故。)如(上文)壞苦(中)說。

  行苦自有通局二義。若約有漏有為剎那遷變皆名行苦。則通攝十二全分。若約壞苦依樂受立。苦苦依苦受立。行苦惟依舍受立者。則局攝十一少分也。

  實義如是。(若)諸聖教(之)中。隨彼相增。(則)所說不定。

   (子)十三四諦門。

  皆苦諦攝。(是五)取蘊性故。(無明愛取行有)五(支。)亦集諦攝。(行有是)業。(無明愛取是)煩惱性故。

   (子)十四四緣門。

  諸支相望。(唯)增上(緣)定有。餘之三緣。有無不定。(緣起)契經依定(有者。所以)唯說有一。○愛望於取。(愛是取種。能生現取。)有望於生。(有即識等五種。生即識等現行。)有因緣義。○若說識支是業種者。(則)行望於識。亦作因緣。(若說識支是識種者。則行支非識親因。)○餘支相望。無因緣義。而集論說無明望行有因緣者。(乃)依無明(俱)時(思)業(之)習氣說。(以與)無明俱故。假說(業種以為)無明。(而)實是行種。(非指無明為行因緣也。)○瑜伽論說諸支相望。(容有三緣。但)無因緣者。依現(行)愛(支)取(支及)唯(以)業(種為)有(支而)說。無明(現行癡心所。)望行(現思心所。)愛(支現行。)望於取(支現行。)生(位心心所。)望老死(位心心所。)有餘二緣。(謂等無間。及所緣緣。)有望於生。受望於愛。無等無間(緣。但)有所緣緣。餘支相望。(則等無間及所緣緣)二俱非有。(但有增上緣耳。)○此中且依鄰近順次不相雜亂實緣起說。(若)異此(四義而互)相望。(則)為緣(又復)不定。諸聰慧者。如理應思。

  一鄰近。則非隔越。二順次。則非逆次。三不相雜亂。則不以行種為無明等。四實。則不依假借說也。若隔越相望。如無明望識。乃至望老死等。若逆次相望。如老死望生。乃至行望無明等。若相雜亂。及隨轉門約假借說。事非一概。但依前文四緣之理思之可得。

   (子)十五惑業苦攝門。

  惑業苦三攝十二者。無明愛取(三支。)是惑所攝。行(支及)有(支中)一分。是業所攝。(識等及生老死)七(支。與)有(支中)一分。是苦所攝。有處說業全攝有(支)者。應知彼依業有說故。(不依種有說也。)有處說識(支是)業所攝者。彼說業種為識支故。(不依識種為識支說。)惑業所招(識等七支)獨名苦者。為苦諦攝。(不通集諦故。又)為(令有情)生厭(離)故。

  二別釋有支竟。

   (壬)三結屬頌意。

  由惑業苦即十二支。故此能令生死相續。

  第三傢釋竟。

   (庚)第四傢約因緣相續釋二。初正明生死相續。二例明凈法相續。(辛)初中三。初標征。二解釋。三屬頌。(壬)今初

  復次生死相續。由內因緣。不待外緣。故唯有識。因。謂有漏無漏二業。正感(分段變易二種)生死。故說為因。緣。謂煩惱所知二障。助感(分段變易二種)生死。故說為緣。所以者何。生死有二。

  有漏無漏二業。皆屬增上緣攝。但以業招生顯。故復名因也。餘可知。

   (壬)二解釋二。初釋分段生死。二釋變易生死。(癸)今初

  一分段生死。謂諸有漏善不善業(為因。)由煩惱障緣助勢力。所感三界粗異熟果。身命短長。隨因緣力。有定齊限。故名分段。

   (癸)二釋變易生死三。初正釋。二會異。三料簡。(子)今初

  二不思議變易生死。謂諸無漏有分別業(為因。)由所知障緣助勢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齊限。故名變易。無漏定願正所資感。妙用難測。名不思議。

  無漏有分別業。即有為無漏業也。改轉身命。謂改穢為凈。轉短為長也。

   (子)二會異

  或名意成身。(謂)隨(大悲)意願(之所)成故。如(勝鬘)契經說。(譬)如。(以)取為緣。(以)有漏業(為)因。續後有者而生三有。如是(以)無明習地為緣。(以)無漏業(為)因。有阿羅漢獨覺(及)已得自在菩薩。生三種意成身。

  此會勝鬘經。所謂意成身。即令不思議變易生死身也。

  亦名變化身。無漏定力。轉令異(於)本(時之身。猶)如變化(非新生)故。如有論說。(問。)聲聞無學。永盡後有。雲何能證無上菩提。(答。)依變化身證無上覺。非業報身。故不違理。

  此釋不思議變易身。復名變化身也。如有論下。引證可知。二會異竟。

   (子)三料簡。

  (難曰。)。若所知障。助無漏業。能感(變易)生死。(則)二乘定性。應不永入無餘涅槃。(喻)如諸異生(之)拘(於)煩惱(障)故。(又無漏有分別業是道諦攝。)如何道諦。(乃)實能感(變易生死之)苦。(答曰。)誰言實感。(難曰。)不爾如何。(答曰。但由)無漏(勝)定(勝)願。資(於三界已感異熟之故。)有漏業。令所得果相續長時。(以無漏業資助。令其)展轉增勝。假說名感。(非無漏業實能感苦也。又)如是感時。由所知障為緣助力。非(無漏業)獨能感(也。)然所知障。(在菩薩分中。雖助變易生死。而在定性二乘分中。仍復)不障解脫。(以所知障。)無能發業潤生用故。(則曰。)何用資感(變易)生死苦為。(答曰。為欲)自證菩提。利樂他故。謂不定性獨覺聲聞。及得自在大願菩薩。已永斷伏煩惱障故。無容復受當(來之)分段身。恐廢長時修菩薩行。遂以無漏勝定願力。(譬)如(世間)延壽(之)法。(以)資現身(故業之)因。令彼(故業因種。)長時與(今現身之)果不絕。數數如是定願資助。乃至證得無上菩提。(問曰。既以無漏定願資現身因。)彼復何須所知障助。(答曰。)既未圓證無相大悲。(若)不執菩提(及)有情(皆是)實有。(則)無由發起猛利悲願。又所知障。障大菩提。為永斷除(此所知障。所以)留身久住。又所知障。為有漏依。此障若無彼(變易生死則)定非有。故於身住。有大助力。(是中)若所留身。(從)有漏定願所資助者。分段身攝。(以是)二乘異生所知境故。(若從)無漏定願所資助者。變易生攝。非彼(二乘異生所知)境故。由此應知變易生死。性是有漏異熟果攝。於無漏業。是增上果。有聖教中。說(此變易之身以)為無漏出三界者。(乃)隨(無漏業之)助因(而)說。

  二解釋竟。

   (壬)三屬頌二。初結屬。二釋疑。(癸)今初

  頌中所言諸業習氣。即前所說(有漏無漏)二業種子。二取習氣。即前所說(煩惱所知)二障種子。俱執著故。(名之為取。)俱等餘文。義如前釋。

   (癸)二釋疑

  變易生死。雖無分段前後異熟別盡別生。而數資助。前後改轉。亦有前盡餘復生義。

  疑曰。分段生死。可雲前異熟盡。復生易熟。變易既無分段。何名既盡復生餘等。答釋可知。

  雖亦由現(行。令)生死相續。而(惟)種定有。(故)頌偏說之。(若現行則不定有也。)或為顯示真異熟因果。皆不離本識。(因是本識所執持故。果即本識自果相故。)故不說現。(若夫前大轉識。名為)現異熟因。(要至未來。方感異熟之果。現在)不即與果。(又酬前滿業之無記)轉識。(多有)間斷。(是異熟生。)非(是真)異熟故。

  又疑曰。現行諸業。現行二取。亦令生死相續。何故頌中但舉習氣說耶。答亦可知。初正明生死相續竟。

   (辛)二例明凈法相續

  前中後際生死輪回。不待外緣。既由內識。凈法相續。應知亦然。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有無漏種。由轉識等數數熏發。漸漸增勝。乃至究竟得成佛時。轉舍本來雜染識(之)種(子。)轉得始起清凈種(之凈)識。任持一切功德種子。由本願力。盡未來際起諸妙用。相續無窮。由此應知唯有內識。

  二釋生死由何難竟。

   (戊)三釋違經三性難二。初正釋三性不離識。二轉釋無性即識性。(己)初中二。初設難舉頌。二以論釋成。(庚)今初

  若唯有識。何故世尊處處經中說有三性。應知三性亦不離識。所以者何。頌曰。由彼彼徧計。徧計種種物。此徧計所執。自性無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圓成實於彼(依他性上。)常遠離前(徧計所執)性。故此(圓成)與依他。非異非不異。(喻)如無常等性。(與無常等法。亦非異不異。)非不見此(圓成實。而能瞭)彼(依他性也。)

   (庚)二以論釋成二。初正釋頌文。二義類相攝。(辛)初中二。初別釋頌文。二總申頌意。(壬)初又三。初釋徧計所執性。二釋依他起性。三釋圓成實性。(癸)初又二。初略釋。二廣釋。(子)今初

  論曰。周徧計度。故名徧計。(計度之心。)品類眾多。說為彼彼。(此)謂能徧計之虛妄分別(心也。)即由彼彼虛妄分別。徧計種種所徧計物。(此)謂所妄執蘊處界等。若法若我自性差別(也。)此所妄執自性差別。總名徧計所執自性。如是自性。都無所有。理教推征。不可得故。

  我自性。謂橫計主宰。我差別。謂有情命者等。預流一來等。乃至二十句。六十五句等。法自性。謂橫計軌持。法差別。謂蘊處界等。實德業等。乃至有無一異俱不俱等。

   (子)二廣釋二。初總分文。二別解釋。(醜)今初

  或初句。顯能徧計識。第二句。示所徧計境。後半方申徧計所執若我若法自性非有。已廣顯彼不可得故。

   (醜)二別解釋三。初釋能徧計。二釋所徧計。三對依他明徧計所執。(寅)今初

  初能徧計。自性雲何。

  假問征起也。釋有二義。初義非。第二正。

  有義。八識及諸心所有漏攝者。皆能徧計。虛妄分別為自性故。皆似所取能取現故。(又聖教)說阿賴耶(識。)以徧計所執自性妄執(之)種(子)為所緣故。

  所取能取。即能緣所緣也。此顯八識皆能徧計。說阿賴下。更引證以顯第八亦能徧計。蓋所緣既是妄執種子。則能緣亦必是妄執矣。

  有義。第六第七心品(之)執我法者。是能徧計。(經中)唯說意識能徧計故。(以)意及意識。名(為)意(與)識故。(有)計度(及)分別。(乃為)能徧計故。(前五及第八。非能徧計也。)執我法者。必是慧(心所)故。二執必與無明(心所)俱故。(第八無慧癡二心所相應。非能徧計也。)不說無明有善性故。癡無癡等不相應故。(諸善心所非能徧計也。)不見有執導空智故。(喻如)執有執無不俱起故。(善慧心所亦非能徧計也。)曾無有執非能熏故。(第八但是所熏。決非有我法二執也。夫)有漏(諸)心(心所)等。不證實(理)故。一切皆名虛妄分別。(然不皆名為能徧計。以其)雖似所取能取相現。而非一切(皆是)能徧計攝。(倘以似能所取。便名能徧計者。)勿無漏心亦有執故。(且)如來後得(無漏自心。亦似能取所取相現。豈亦)應(名為)有執故。經說佛(後得)智。現身土等種種影像。如鏡等故。若無(能所)緣用應非智等。雖(聖教)說藏識緣徧計種。而不說唯(緣徧計。)故非誠證。由斯理趣。唯於第六第七心品有能徧計。識品雖(隻有)二。而有(於)二(法乃至)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法)等(上所起)徧計不同。故言彼彼。

  此護法正義也。初第六下。正簡前五第八及諸善心所等非能徧計。次有漏心等下。破斥初義。次雖說藏識下。通前所引聖教。後由斯理趣下。結成能徧計者。唯是六七二識。但由所徧計有不同。故頌言彼彼耳。宗鏡錄雲。一有徧非計。如無漏諸心。及有漏善識。能徧廣緣。而非計執。(無漏諸心。即諸聖人無漏智慧。瞭諸法空。即無法不徧。都無計執。名為非計。唯後得智也。有漏善識。即地前菩薩。雖有漏心中。能作無我觀故。亦能觀一切法皆無有我。亦是徧而非計。)二有計非徧。如有漏第七識。恒緣第八見分。起我法二執。從第六識入生空觀時。第七識中猶尚緣第八見分起於法執。故知計而非徧。三亦徧亦計。即眾生染心。(謂染污相應之第六識也。)四非徧非計。即有漏前五識。及有漏第八識。各瞭自相分境。故不徧。無計度隨念分別。故非計也。初釋能徧計竟。

   (寅)二釋所徧計

  (問曰。)此所徧計。自性雲何。(答曰。)攝大乘說。是依他起。徧計心等(之)所緣緣故。(問曰。)圓成實性。寧非彼(徧計執所緣之)境。(答曰。)真非妄執所緣境故。(若)依展轉(而)說。亦(可是)所徧計。(然)徧計所執。雖是彼(能徧計心之)境。而(無實我法。)非所緣緣。故非所徧計。

  依展轉說亦所徧計者。如計繩為蛇。即是計麻為蛇也。雖是彼境而非所緣緣者。如計蛇時。亦未嘗有蛇。仍惟有繩。故蛇非所緣緣。亦復非所徧計。當知徧計之所緣緣。惟是依他起性。譬如妄計蛇時。仍即於繩起計。仍以本質繩為疏所緣緣。眼識相分繩為親所緣緣。意識於中妄起蛇怖。名為非量。名為徧計執也。

   (寅)三對依他明徧計所執

  徧計所執。其相雲何。與依他起。復有何別。

  此亦假問征起也。釋有二義。初義非。次義正。

  有義。三界(所攝有漏)心及心所。由無始來虛妄熏習。雖各體一。而似二生。謂見(分及)相分。即(是)能(取)所取。如是二分情(之所)有理(之所)無。(故)此(能所二)相說為徧計所執。(此相見)二(分)所依(自證之)體。實托緣生。此性非無。名依他起。(以是)虛妄分別緣所生故。雲何知然。諸聖教說。虛妄分別。是依他起。二取名為徧計所執。

  此妄以自證分為依他起性。見相二分為徧計所執也。

  有義。一切(有漏無漏染與不染世出世間所有)心及心所。由熏習力所變二分。從緣生故。亦依他起。徧計依斯(相見二分。)妄執定實(我法。及執)有無一異俱不俱等。此(有無之二。或一異之)二(等。)方名徧計所執。諸聖教說。唯量唯二。種種皆名依他起故。又相(分)等四法。十一識等。論皆說為依他起攝故。

  此護法正義也。俱者。亦有亦無。或亦一亦異也。不俱者。非有非無。或非一非異也。此等執實戲論。方名徧計所執。若夫相見二分。本是從緣生起。豈非依他性哉。唯量唯二等者。攝論雲。一者唯量。義無所有故。二者唯二。謂有相及見識故。三者唯種種。謂種種相生起故。天親釋雲。唯量者。唯是識量。由所識義。無所有故。唯二者。成立有相及見故。即此一識。一分成相。第二分成見。此是眼等識二分故。唯種種者。即此一識。所起六塵為相。意識為見。意識境不定。故說唯種種也。相等四法。即諸心心所各有四分。所謂一相分。二見分。三自證分。四證自證分也。十一識者。一身識。謂眼等五界。二身者識。謂染污意。三受者識。謂意界。四應受識。謂色等六外界。(五正受識。謂六識界。六世識。謂生生相續)不斷。七數識。謂算計一乃至無量。八處識。謂器世間。九言說識。謂見聞覺知四種言說。此九從名言熏習種子生。十自他差別識。謂依身差別。此從我見熏習種子生。十一善惡兩道生死識。謂生死趣無量種。此從有支習氣種子生。如是諸識。論皆說為虛妄分別所攝。名依他起。

  不爾。無漏後得智品(所有相見)二分。(亦)應名(為)徧計所執。(汝若)許(者。則)應聖智不緣彼(二分)生。(或復)緣彼(二分之)智品。應(是集諦而)非道諦。(汝若)不許(無漏二分是徧計者。)應知有漏(二分)亦爾。(但是依他起性。)又若二分是徧計所執。應如兔角等。非所緣緣。(以凡)徧計所執。體非有故。又應二分(既非有體。則便)不熏成種。(既不熏種。則此)後識等(復)生。應無二分。又諸習氣。(即)是(第八識之)相分(所)攝。豈(以)非有(之)法(而)能作(現行諸識之親)因緣。(又)若緣所生(之)內相見分非依他起。(則相見)二(分)所依(自證之)體。例亦應然。(同屬徧計。以均是分別緣所生。)無異因故。

  此破斥初義也。文並易知。初釋徧計所執性竟。

   (癸)二釋依他起性二。初承前出依他體。二簡釋。(子)初承前出依他體。即釋頌第五句也。(依他起自性。)

  由斯理趣。眾緣所生心。心所體。及相見分。有漏無漏。皆依他起。依他眾緣而得起故。

   (子)二簡釋。即釋頌第六句也。(分別緣所生。)

  頌言分別緣所生者。應知且說染分依他。(若夫)凈分依他。亦(可名)圓成故。或諸染凈心。心所法。皆名分別。(以後得智亦有分別。)能緣慮故。是則一切染凈依他。皆是此中依他起攝。

  凈分依他。亦圓成者。如四智菩提。十力無畏等。以是修德名凈依他。以其稱性。復可名圓成實。二釋依他起性竟。

   (癸)三釋圓成實性三。初正釋圓成實體性。二對依他明非一異。三明證此能瞭依他。(子)初正釋圓成實體性。即釋頌七八兩句也。(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

  二空所顯圓滿成就諸法實性。名圓成實。顯此徧常。體非虛謬。簡自共相虛空我等。

  此先釋圓成實三字之義也。徧故圓滿。常故成就。非虛謬故名實性。諸法自相。謂現量所得俗諦法體。離名種等所有分別。如色香味觸等。以其各各差別。故非徧圓。諸法共相。謂比量所得俗諦道理。由名言等顯示不謬。如無常無我等。以其約義詮表。故非常成。虛空因色顯發。對有質礙而得其名。我非實有自性。依五取蘊施設假名。故皆虛謬。

  無漏有為。離倒究竟。勝用周徧。亦得此(圓成實)名。然今頌中。說初非後。

  此料簡頌意也。無漏有為。即凈分依他。所謂四智菩提等。離倒。故亦可名為實。究竟。故亦可名為成。勝用周徧。故亦可名為圓。然頌中所說圓成實性。但指二空所顯。不指有為無漏也。

  此(圓成實性。)即於彼依他起上。常遠離前徧計所執。(以)二空所顯(之)真如為性。(頌中所)說於彼(二)言。(乃是)顯圓成實。與依他起。不即不離。(頌中)常遠離(三)言。(乃是)顯妄所執。能所取性。理恒非有。(頌中)前(之一)言。義顯(但空徧計。)不空依他。(頌中)性(之一言。乃)顯二空。非(即是)圓成實。(二空所顯。乃名為圓成實。以)真如離有離無性故。

  此正釋頌中。於彼常遠離前性七字之義也。

   (子)二對依他明非一異。即釋頌九十十一三句也。(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如無常等性。)

  由前理故。此圓成實。與彼依他起。非異非不異。(若言)異(者。則)應真如非彼(依他之)實性。(若言)不異。(則)此(圓成實)性應是無常。(又)彼此俱應凈非凈境。則(根)本後(得二)智(之)用(亦)應無別。

  此先釋第九第十兩句也。彼依他性。通於染凈。乃是後得智境。此圓成實。唯凈非染。乃是根本智境。故不得定言不異。由此觀之。馬鳴謂無明熏時即真如熏。乃約異而不異。如觸波時。全觸於水。非定一也。護法謂賴耶受熏。非關真如。乃約不異而異。如波動時。濕性無動。非定異也。若執真如定實受熏。則應變異。何名真如。若執真如定不受熏。則應真如不徧一切。離法性外別有諸法。何異一分無常一分常之外道。習二宗者。曷深思之。

  (問曰。)雲何二性。非異非一。(答曰。)如彼無常無我等法。無常等性。與(諸)行等(生滅之)法。(若言)異(者。則)應彼(行等)法。非無常等。(若言)不異。(則)此(無常等。)應非彼(行等法之)共相。由斯喻顯此圓成實。與彼依他。非一非異。(蓋依他起)法與(圓成實)法性。理必應然。(以)勝義世俗。(必)相待(而)有故。

  此釋第十一句也。無常無我等法。謂諸行無常。亦復無我。如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眼無常。耳鼻舌身意無常。色無常。聲香味觸法無常。眼識無常。乃至意識無常。既無常。則無我。無我故空。不凈苦惱。是故蘊處界等。各有法體名為自相。無常無我苦空不凈。徧於諸法。名為共相。此自共相。不一不異。若言定異。則蘊處界不應無常及無我等。若言定一。且如色與無常既一。則受想等與色異故。應非無常。餘可例知。故非定一定異也。今依他法與圓成性。亦復如是。圓成實性。是勝義諦。依他起性。是世俗諦。二諦相待而有。故亦不一不異。波水繩麻等喻。皆可準思。

   (子)三明證此能瞭依他。即釋頌第十二句。(非不見此彼。)

  非不證見此圓成實。而能見彼他起性。未達徧計所執性空。不如實知依他有故。無分別智證真如已。後得智中。方能瞭達依他起性如幻事等。雖無始來心心所法。已能緣自相見分等。而我法執恒俱行故。不如實知眾緣所引自心心所虛妄變現。猶如幻事。陽焰。夢境。鏡像。光影。谷響。水月。變化所成。非有似有。依如是義。故有頌言。非不見真如。而能瞭諸行。皆如幻事等。雖有而非真。

  問曰。若必證見真如。方瞭依他起性。則初心修觀。即應便觀真如。何故大乘止觀。乃令先觀徧計。次觀依他。後觀圓成實耶。答曰。真如不在依他性外。初心若觀真如。必將妄計一個無名無相。曠若虛空者以為真如。便成徧計所執。此情最不可救。以不達諸法當體無性。墮惡取空。不知所觀空理。正是第六識之相分。假使一切時中。空境現前。而又不破戒律。不撥萬行。一秖可生無色天中。若因見此空故。破戒破見。直墮阿鼻大地獄矣。所以一切大乘法門。皆令眾生。即於現前諸法。強觀無實。既知無實。便解如幻。既解如幻。便悟實性。既悟實性。方能從體起用。夫強觀無實者。觀徧計也。解如幻者。觀依他也。悟實性者。根本智也。從體起用者。後得智也。譬如以麻作繩。愚小無知。妄計為蛇。若不即從所計之蛇如實觀察。何由得知蛇本非有。故須蛇計既息。然後知繩即麻。知即麻者。喻根本智。知麻可作種種大小諸繩。一一諸繩。皆無實性。隨意所作。喻後得智。故知大乘止觀。成唯識論。觀心妙訣。曾無兩途。初別釋頌文竟。

   (壬)二總申頌意

  此中意說。三種自性。皆不遠離心心所法。謂心心所及所變現。眾緣生故。如幻事等。非有似有。誑惑愚夫。一切皆名依他起性。愚夫於此橫執我法。有無一異俱不俱等。如空華等。性相都無。一切皆名徧計所執。依他起上。彼所妄執我法俱空。此空所顯識等真性。名圓成實。是故此三不離心等。

  此正所謂一依他。一切依他。一徧計。一切徧計。一真實。一切真實也。初正釋頌文竟。

   (辛)二義類相攝十三。初與六無為相攝。(至)十三結略指廣。(壬)今初

  (問曰。)虛空。擇滅。非擇滅等。何性攝耶。(答曰。)三皆容攝。(若於)心等變似虛空等相。隨心生故。(則是)依他起攝。(若有)愚夫於中妄執實有。此即徧計所執性攝。若於真如假施設有虛空等義。(則是)圓成實攝。(然而)有漏心等(所緣六無為法。)定屬依他。(若是)無漏心等(所緣六無為法。)容二性攝。(以是)眾緣生故。攝屬依他。(以其)無顛倒故。(亦可)圓成實攝。

   (壬)二與七真如相攝

  (問曰。)如是三性。與七真如雲何相攝。七真如者。一流轉真如。謂有為法流轉(之)實性。二實相真如。謂二無我所顯(之)實性。三唯識真如。謂染凈法唯識(之)實性。四安立真如。謂苦(諦之)實性。五邪行真如。謂集(諦之)實性。六清凈真如。謂滅(諦之)實性。七正行真如。謂道(諦之)實性。(答曰。)此七實性。(皆屬)圓成實攝。(以是)根本後得二智境故。(若)隨相(而相)攝者。(則)流轉苦集三(種真如。)前二性攝。妄執雜染故。餘四皆是圓成實攝。

  雖有七名。唯一真如。此真如體。離名絕相。唯根本智之所親證。依此真體。約義差別說七種名。乃後得智之所建立。故皆圓成實攝。或可於無流轉中妄執流轉。無苦集中妄成苦集。即是徧計性攝。又真如不變隨緣。舉體而為流轉苦集諸雜染法。即是依他性攝也。

   (壬)三與六法相攝

  (問曰。)三性(與)六法。相攝雲何。(答曰。)彼六法中。皆具三性。色受想行識及無為。皆有妄執緣生理故。

  六法。即五蘊及無為法也。妄執六法。皆徧計性。緣生六法。皆依他性。六法所依之理。皆圓成實性也。

   (壬)四與五事相攝。(即五法。一相。二名。三分別。亦名妄想。四正智。五真如。亦名如如。)

  (問曰。)三性(與)五事相攝雲何。(答曰。)諸聖教說。相攝不定。謂或有處。說依他起。攝彼相名分別正智。圓成實性。攝彼真如。徧計所執。不攝五事。彼說有漏心心所法。變似所詮。說名為相。似能詮現。施設為名。能變(之)心(心所)等。立為分別。無漏心(心所)等。離戲論故。但總名正智。(而)不說能(詮)所詮。(以上)四(事皆)從緣生。皆依他攝。○或復有處。說依他起。攝相分別。徧計所執。唯攝彼名。正智真如。圓成實攝。彼說有漏心及心所(之)相分名(為)相。餘(見分及能變之體皆)名(為)分別。徧計所執都無體故。為顯非有。(故但)假說為名。(正智真如)二無倒故。圓成實攝。○或有處說。依他起性。唯攝分別。徧計所執。攝彼相名。正智真如。圓成實攝。彼說有漏心及心所相見分等。總名分別。虛妄分別為自性故。徧計所執能詮所詮。隨情立為名相二事。○復有處說。名屬依他起性。義(相即)屬徧計所執。彼說有漏心心所法相見分等。由名勢力。成所徧計。故說為名。徧執所執。(乃)隨名(而)橫計(其)體。(則)實非有。(所以)假立義(相之)名。○(以上)諸聖教中所說五事。文雖有異。而義無違。然初所說。無相雜亂。(尤為盡善。)如瑜伽論廣說應知。

   (壬)五與五相相攝。(一所詮相。二能詮相。三二相屬相。四被執著相。五不執著相。)

  (問曰。)又聖教中說有五相。與此三性相攝雲何。(答曰。)所詮(相)能詮(相。)各具三性。謂妄所計。屬初性攝。相名分別(之)隨其所應所詮能詮。屬依他起。真如正智(之)隨其所應所詮能詮。屬圓成實。(以)後得(智為他說法。)變似能詮相故。二相屬相。唯初性攝。妄執義名。定相屬故。被執著相。為依他起。虛妄分別為自性故。不執著相。唯圓成實。無漏智等為自性故。

   (壬)六與四真實相攝。(一世間所成真實。二道理所成真實。三煩惱障凈智所行真實。四所知障凈智所行真實。)

  (問曰。)又聖教中說四真實。與此三性相攝雲何。(答曰。)世間道理所成真實。依他起攝。(相名分別)三事攝故。(煩惱所知)二障凈智所行真實。圓成實攝。(正智真如)二事攝故。辯中邊論說初(世間)真實。唯初(徧計)性攝。(以是)共所執故。第二(道理)真實。通屬三性。理通執無執雜染清凈故。後二真實。唯屬第三。

  二釋並通。第二通屬三性者。執理則屬徧計。無執則屬依圓。雜染屬依他。清凈屬圓成實也。

   (壬)七與四諦相攝。(苦集滅道。)

  (問曰。)三性(與)四諦相攝雲何。(答曰。)四中一一皆具三性。且苦諦中。無常等四(種行觀。)各有三性。無常三者。一無性無常。性常無故。(徧計。)二起盡無常。有生滅故。(依他。)三垢凈無常。位轉變故。(圓成。)苦有三者。一(觀)所取(五蘊是)苦。我法二執所依取故。(徧計。)二(觀緣起)事相(是)苦。(以是)三苦(之事)相故。(依他。)三(觀)和合(是)苦。(謂真如法與)苦和合故。(圓成。)空有三者。一(觀)無性空。(謂徧計所執)性非有故。二(觀)異性空。(謂依他起法)與妄所執自性異故。三(觀)自性空。(謂圓成實以)二空所顯(真如)為自性故。無我三者。一(觀)無相無我。(謂徧計所執)我相無故。二(觀依他)異相無我。(謂)與妄所執(之)我相異故。三(觀)自相無我。(謂圓成實以二)無我所顯(真如)為自相故。○集諦三者。一習氣集。謂(能)徧計(心)所執自性執(之)習氣。(是)執彼(之)習氣。(故)假立彼(習氣集)名。二等起集。謂業(與)煩惱(即依他性。)三未離系集。謂未離障(之)真如。(集圓成實。)○滅諦三者。一自性滅。(徧計)自性不生故。二二取滅。謂(以)擇滅(智。令能所)二取不生故。三本性滅。謂真如(之性本寂滅)故。○道諦三者。一徧知道。能知徧計所執(性空)故。二永斷道。能斷(染分)依他起故。三作證道。能證圓成實故。然徧知道。亦通後(依圓之)二(性。)○七三(之)三性。如次配釋。今於此中所配三性。或假或實。如理應知。

  徧知道亦通後二者。謂於三性。皆悉通達。乃名徧知通也。七三者。即苦諦四種行觀。及集滅道三諦。此七各有三句也。如次配釋者。謂皆初句屬徧計。第二句屬依他。第三句屬圓成實也。或假或實者。謂集諦三性。惟約實配。餘六三性或有假說也。

   (壬)八與三解脫相攝

  (問曰。)三解脫門所行境界。與此三性相攝雲何。(答曰。)理實皆通。隨相各一。空無願(無)相。如次應知。

  空解脫門。知徧計空。無願解脫門。於依他法無所願求。無相解脫門。證圓成實。離有無相也。

  緣此復生三無生忍。一本性無生忍。(我法本無故。)二自然無生忍。(緣起無作故。)三惑苦無生忍。(究竟無生故。)如次此三(無生忍。)是彼(三解脫)境故。

   (壬)九與二諦相攝

  (問曰。)此三(性)雲何攝彼(真俗)二諦。(答曰。)應知世俗。具此三種。勝義。唯是圓成實性。世俗有三。一假世俗。(如軍林等。但有假名。)二行世俗。(如蘊處界等。隨緣生滅故。亦名道理世俗。)三顯瞭世俗。(即安立世俗。以後得智安立真如故。)如次應知即此三性。勝義有三。一義(理)勝義。謂(即)真如。(乃最)勝之義(理)故。二(所證)得勝義。謂(即)涅槃。勝即義故。三(能證)行勝義。謂(即)聖道(以)勝(而)為義故。(此三勝義。)無變(易。)無(顛)倒。隨其所應。故皆攝在圓成實性。

   (壬)十凡聖智境

  (問曰。)如是三性。何智所行。(答曰。)徧計所執。都非智所行。以無自性。非所緣緣故。(然)愚夫(妄)執(為)有。聖者達(其本)無。亦得說為凡聖智境。依他起性。(凡聖)二智所行。圓成實性。唯聖智境。

   (壬)十一假實分別

  (問曰。)此三性中。幾假幾實。(答曰。)徧計所執。(以其)妄安立故。可說為假。(以其)無體相故。(亦可說)非假非實。依他起性。有實有假。聚集相續分位性故。說為假有。心心所色從緣生故。說為實有。若無實法。假法亦無。假依實因而施設故。圓成實性。唯是實有。不依他緣。而施設故。

  聚集者。根身器界諸和集相也。相續者。心及心所無間轉相也。分位者。二十四種不相應行也。此皆別無自體。故名為假。心者。八識心王也。心所者。五十一心所法也。色者。五根六塵十一種色法也。現在剎那從種起現。故名為實。依此實心心所及色。乃有聚集相似分位。故雲假依實因而施設也。問曰。二卷以破假說依實。此復何雲假依實有。答曰。心外實法決定是無。所以假說不必依實。今約唯識所現諸法。有實有假。實即道理世俗。假即是假世俗。此則有實然後有假。而若假若實。同名俗諦。不同外道餘乘所執心外實法也。問曰。前雲。勝義世俗。相待而有。今雲圓成實性。不依他緣施設。又雲何通。答曰。不因世俗。則不立勝義之名。故雲相待而有。如因有水。乃得有波。有波之動。乃說水為靜也。然但可雲波因水有。不可雲水因波有。故圓成實性。非依他緣而施設也。

   (壬)十二異不異分別

  (問曰。)此三(性)為異。為不異耶。(答曰。)應說俱非。(以)無別體故(非異。以)妄執緣起真義。(二各)別故(非不異。)

  隻此不思議法體。妄執之則為徧計。隨緣起則為依他。約真義則是圓成實性。是故十法界之五位百法。皆依他也。執十法界之五位百法以為實我實法。皆徧計也。十法界五位百法之真義。皆圓成也。性相真源。從此和盤托出。讀者幸深思之。

   (壬)十三結略指廣

  如是三性。義類無邊。恐厭繁文。略示綱要。

  三釋違經三性難中。初正釋三性不離識竟。

  成唯識論觀心法要卷第八

  

  

  成唯識論觀心法要卷第九

  蕅益沙門智旭述

   (己)二轉釋無性即識性二。初設難舉頌。二以論釋成。(庚)今初

  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說一切法。皆無自性。頌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

   (庚)二以論釋成二。初正釋頌文。二結示勸信。(辛)初中二。初釋三無性。二釋識實性。(壬)初釋三無性。即前兩頌。

  論曰。即依此前所說三性。立彼後說三種無性。謂即(是一)相(無性。二)生(無性。三)勝義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皆無自性(者。)非(謂)性全無(也。頌中)說密意(之)言。顯非(究竟)瞭義。謂後(依圓)二性。雖體非無。而有愚夫。於彼增益妄執實有我法自性。此(托依圓所起我法二執。)即名為徧計所執。為除此執。故佛世尊於(依圓之)有。及(徧計之)無。總說無性。(不過為遣執耳。問曰。)雲何依此(三性)而立彼三(無性。答曰。)謂依此初徧計所執。立相無性。由此(徧計所執)體相。畢竟非有。如空華故。依次依他。立生無性。此(依他起。但)如幻事。托眾緣生。無如妄執自然性故。(所以)假說無性。非(依他起。體)性全無。依後圓成實立勝義無性。謂即勝義。由遠離前徧計所執我法性故。假說無性。非(謂勝義。體)性全無。如太虛空。雖徧眾色。而是眾色無性所顯。雖依他起(性。但是世俗。)非勝義故。亦得說為勝義無性。而(恐第三)濫(同)第二。故此不說。

  如太虛空。喻勝義也。眾色。喻依他也。有眾色處。未嘗無空。可喻真如徧一切法。無所不在。眾色無處。太虛乃顯。可喻真如。遠離徧計所執我法。然勝義無性之名。亦可以名第二依他起性。以依他起。但世俗有。非勝義故。然若說此義。則恐第三反濫第二。是故第二但名為生無性。第三乃名勝義無性。顯此圓成實性。但是遠離徧計所執我法二性。假說勝義無性。其實真如徧在依他起處。而依他無性。性即真如。譬如眾色無性。性即太空。非色滅空。空非色外。故般若心經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乃圓成與依他非異非不異之義。隻為眾生一向執異。故但言不異以遮情計。亦非更執定不異也。此借虛空以喻勝義。借眾色以喻依他。故作此說。若約法直說者。則對色顯空。對空顯色。色空皆屬依他起攝。色空無性。妄則俱妄。真則諸真。是則非色非空。而空而色。名圓成實。亦名勝義無性。故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又雲。性色真空。性空真色等也。學者。須以大乘止觀三性三無性義參之。必有恍然得悟者矣。

   (壬)二釋識實性。即後一頌。

  此性即是諸法勝義。是一切法勝義諦故。然勝義諦。略有四種。一世間勝義。謂蘊處界等。(不同外道所執我法。)二道理勝義。謂苦等四諦。(世出世因果。真實不虛謬。)三證得勝義。謂二空真如。(約能證之智言。)四勝義勝義。謂一真法界。(約所證之理言。)此(頌)中(所言)勝義。(乃)依最後(勝義勝義而)說。(以)是最勝道(品)所行(證之)義故。為簡前三(勝義。)故作是說。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虛妄義。(頌中)亦(之一)言。顯此(勝義。)復有多名。謂名法界。及實際等。如餘論中。隨義廣釋。

  一切位者。聖凡因果世出世間諸分位也。由真如不變隨緣。故雲於一切位。由真如隨緣不變。故一切位常如其性。湛然。即如字之義。不虛妄。即真字之義。所謂在凡不減。在聖不增。處生死而不染。證涅槃而非凈。如水與冰。同一濕性。豈凝然死定之謂哉。

  此性即是唯識實性。謂唯識性。略有二種。一者虛妄。謂(依他起上)徧計所執。二者真實。謂(依他所顯)圓成實性。為簡虛妄。說實性言。復有二性。一者世俗。謂依他起。二者勝義。謂圓成實。為簡世俗。故說實性。

  初一番。即約依他辨二性。如繩上無蛇。但有麻也。次一番。即約真俗辨二性。如冰水雖殊。濕性無異也。故佛性論雲。二性不可滅。一性可得滅。何以故。分別性本來是無。故不可滅。真實性本來是真。故不可滅。依他性雖有不真實。是故可滅。即是此中遣相證性之義。初正釋頌文竟。

   (辛)二結示勸信

  三頌總顯諸契經中說無性言。非極瞭義。諸有智者。不應依之(而)總撥諸法都無自性(也。)

  已上大科。第二廣明識相。顯前頌意竟。

   (乙)三明修行位次二。初略標五位。二廣釋頌文。(丙)初中二。初問。二答。(丁)今初

  如是(前來)所成唯識相性。誰(等之人。)於幾位(次。)如何悟入。

  謂前有二十四頌。成立唯識之相。第二十五一頌。成立唯識之性。相成則遣虛存實。舍濫留純。攝末歸本。隱劣顯勝之義俱立。性成。則遣相證性之義亦立。此領前也。一問誰人悟入。二問有幾位次。三問如何悟入。此啟後也。

   (丁)二答

  謂具大乘二種性者。略於五位。漸次悟入。

  此標答也。大乘二種性者。答上誰人之問。略於五位。答上幾位之問。漸次悟入。答上如何悟入之問。

  何謂大乘二種種性。一(者)本性(中。法爾成就)住(此菩薩)種(子)性(類差別。不由今有。)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者熏)習所成種性。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謂所成等熏習所成。要具大乘此二種性。方能漸次悟入唯識。

  此下皆釋答也。法界等流法。謂如來證法界已。從後得智流出語言文字。能詮法界妙理之法也。聞而思。思而修。熏成種子。名為習所成性。若但有本性大乘種子。而無熏習所成大乘種子。則不能令其展轉增盛。以至成熟。若元無本性大乘種子。縱令熏習亦不成種。現見有人。未聞教時。渾若不知。既聞教已。便速開悟者。是有本性種子。亦有熏習種子故也。復見有人。未聞教時。茫然不知。既聞教已。雖不頓悟。深生渴仰者。但有本性種子。未有熏習種子故也。復見有人。未聞教時。茫然不知。既聞教已。與不聞同。絕不(冫*食)采。都無信樂者。原無熏習種子。又無本性種子故也。然依瑜伽師地論等。則一切眾生。定有五性差別。若依法王經。如來藏經等。則一切眾生。定無五性差別。當知皆是悉檀益物。隨機異說。若依圓覺瞭義。楞伽心宗。則五性差別。歷然不亂。而仍一一無性。若遇如來。根無大小。皆能成佛。今謂五性若是定無。則如來不應為實施權。說三乘教。五性若是定別。則如來不應開權顯實。說唯一乘。若於法華。三草。二木。一地。一雨之喻。深思細繹。則經論異說。互相影略。妙旨冷然。蓋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凡有心者。皆得作佛。此唯識性也。五性差別。種現不同。此唯識相也。相之與性。不一不異。是故以相局性。則性隨相局。以性融相。則相隨性融。性隨相局。不可即與之言其融。所以如來有隨性巧說。亦名隨他意語。亦名為權。相隨性融。不可終使之執其局。所以如來有隨智妙說。亦名隨自意語。亦名為實。儒雲。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中人以下。不可語上。應病與藥。權實並設。病去藥忘。權實俱泯。此可意知。不可言盡。今成唯識教。以別接通。以通含別。亦兼含圓。唯其帶通方便。故須立五性差別。唯其正詮別理。故雲斷十重障。證十真如。唯其兼含圓理。故雲真如。與一切法。非異非不異。又雲。若執唯識真實有者。亦是法執。又雲。俗故相有別。真故相無別。乃至舉一煩惱心所。亦能徧緣有漏無漏事境名境等也。

  何謂悟入唯識(之)五位。一資糧位。謂修大乘順解脫分。二加行位。謂修大乘順決擇分。三通達位。謂諸菩薩所住見道。四修習位。謂諸菩薩所住修道。五究竟位。謂住無上正等菩提。

  三乘皆有五位。而二乘但悟我空。不達法空。故唯大乘五位。乃能悟入唯識相性也。資糧順解脫等。下文自釋。

  雲何漸次悟入唯識。謂諸菩薩於識相性資糧位中。能深信解。在加行位。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引發真見。在通達位。如實通達。修習位中。如所見理。數數修習。伏斷餘障。至究竟位。出障圓明。能盡未來。化有情類。復令悟入唯識相性。

  由聞唯識相性而生信解。乃發無上大菩提心。發此大心。即名菩薩。從此熾然修集菩提資糧。資糧漸積。信解益深。即是觀行相似二位也。以定慧力加行決擇。伏除二取而引真見。即相似後心也。信解之時。先信解相。隨信解性通達位中。先通達性。隨通達相。既通達已。即以所見真俗妙理。數數修習。凈除習氣。皆即分證位也。習氣盡時。出障圓明。即究竟位也。約性則始終平等。約修則五位不同。然此五位。義兼通別。亦復含圓。若三藏菩薩。因位無斷惑義。非此所攝。若幹慧名資糧。性地名加行。見地名通達。薄地以上名修習。佛地名究竟者。通教位也。若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名資糧。十向後心名加行。初歡喜地名通達。十地等覺名修習。妙覺名究竟者。別教位也。若五品十信名資糧。十信後心名加行。初發心住名通達。住行向地等覺皆名修習。妙覺名究竟者。圓教位也。今資糧位中。不立住行向名。故非純約別教。修習位中。具列歡喜地等十名。故非純約通教。又歡喜地。頓斷分別我法二執。若唯別教。不應到此方斷我執。若唯通教。不應能破法執無明。故知是通含別。別接通也。然設非圓教妙覺。胡能究盡明瞭唯識相性。盡未來時。化度含識。故雲亦復含圓。初略標五位竟。

   (丙)二廣釋頌文五。初釋資糧位。(至)五釋究竟位。(丁)初中二。初舉頌。二論釋。(戊)今初

  初資糧位。其相雲何。頌曰。乃至未起(順決擇)識。求住唯識(真勝義)性。(然)於二取隨眠。猶未能(永)伏滅。

   (戊)二論釋三。初正釋頌文。二明地所攝。三明修行相。(己)初中二。初釋前二句明位。二釋後二句明惑。(庚)今初

  論曰。從發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加行位中)順決擇識。(然已專志)求住唯識真勝義性。齊此皆是資糧位攝。為趣無上正等菩提。修習種種勝資糧故。(名資糧位。又復以其)為有情故。勤求解脫。由此亦名順解脫分。

  此明發心以後。加行以前。皆名為資糧位。即住行向三賢位也。緣於唯識真勝義性。觀察法空。故稱為深。能以三事練磨其心。誓無退轉。故稱為固。徧欲度脫法界有情。不單自利。故稱為大。菩提。此翻為覺。一切眾生。長夜在迷。返迷歸悟。皆可名覺。故有發聲聞菩提心者。有發緣覺菩提心者。皆名發心。今雲。深固大菩提心。大簡聲聞緣覺。固簡藏教事度。深簡通教界內無生也。順決擇識解在下文。勝資糧者。即是福智二事。亦如下釋。解脫者。無上涅槃。分者。因義。亦支義也。

   (庚)二釋後二句明惑二。初略釋。二廣釋。(辛)今初

  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於唯識義雖深信解。而(猶)未能瞭(知)能(取)所取(其性本)空。多住外門。修菩薩行。故於二取所引(之)隨眠。猶未有能伏滅功力。令彼(隨眠)不起二取(之)現行。

  四勝力者。一因力。謂發大心。二緣力。謂親近善友。三作意力。謂勤求無上菩提。四資糧力。謂修習福智也。多住外門者。理觀名內。事相名外。雖亦修習理觀。而理觀力微。未能稱理修行六度。故多依事相也。

   (辛)二廣釋二。初釋二取隨眠。二釋未能伏滅。(壬)初中二。初正釋頌義。二轉釋二障。(癸)今初

  此(頌中)二取(之)言。(乃)顯(執彼)二取(之)取。(謂)執取(有)能取(之見分)所取(之相分)性。(而不達無性)故。(此)二取(之)習氣。名彼隨眠。(以其)隨逐有情。眠伏(於)藏識(故。又)或隨增過(失。)故名隨眠。(當知)即是所知煩惱(二)障種(子。)

  心王心所。由現緣力。變似能取所取相現。本是依他起性。非有實我實法。愚者不達。遂執取之。執為實我。成煩惱障。執為實法。成所知障。由執取彼二取現行。復熏成彼二取種子。隨逐有情。眠伏藏識。展轉增過。無由出離。故名此煩惱所知二障種子為二取隨眠也。

   (癸)二轉釋二障二。初正釋。二結判。(子)初中二。初釋煩惱障。二釋所知障。(醜)今初

  煩惱障者。謂執(取彼)徧計所執實我薩迦耶見而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此皆擾(亂)惱(害)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

  薩迦耶。此雲積聚。實我薩迦耶見。謂執積聚為實我也。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皆此我見所攝。由此我見為本。方起根隨煩惱。故名上首。言百二十八者。迷於欲界四諦。各具十惑。共有四十。色無色界。但各除嗔。各三十六。通前一百十二根本煩惱。唯見所斷。欲界任運貪嗔癡慢身見邊見。為六。色無色界除嗔。各五。共有十六根本煩惱。是修所斷。二斷合論。故有一百二十八也。諸隨煩惱。或彼等流。或彼分位。頭緒多端。故不列數。

   (醜)二釋所知障六。初正釋所知。二分對諸識。三對三性心。四二障辨異。五對四無記。六問答釋妨。(寅)今初

  所知障者。謂執(取彼)徧計所執實法薩迦耶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慢等。覆(於)所知(有為無為)境(之)無顛倒性。能障(四智)菩提。名(為)所知(之)障。

  實法薩迦耶見。謂執積聚為實法也。妄執色不相應及無為法。離心心所。別有自性。皆此法見所攝。由此法見。復起疑癡貪恚慢等及諸隨惑。不達所知真如無顛倒理。名所知障。當知前煩惱障。謂煩惱即障。乃持業釋。今所知障。謂所知之障。乃依主釋也。

   (寅)二分對諸識

  此所知障。決定不與異熟識俱。彼(異熟識極)微(細)劣(弱)故。(又)不與無明慧相應故。(又所知障。要須)法空智品與俱起故。(當知)七轉識內。隨其所應或少或多。如煩惱說。眼等五識。無(隨念計度二種)分別故。法見(法)疑(及法慢)等。定不相應。餘(法貪法嗔法癡。)由意(識)力。皆容引起。

  法空智品。與俱起者。由有所治。乃有能治。唯六七二識。能起法空智品。故唯六七二識。實有所知障也。第七但有四障。謂法癡。法見。法慢。法愛。故名或少。第六具有六障。謂加法恚。法疑。故名或多。眼等五識。雖容有法貪。法恚。法癡。但是第六之所引生。非能自起。故必第六入法空觀。乃能治滅。亦非能自治也。

   (寅)三對三性心

  此(所知)障。但與不善無記二心相應。論說無明。唯通不善無記性故。癡(與)無癡等(善心。)不相應故。

   (寅)四二障辨異

  煩惱障中。此(所知)障必有。彼(煩惱障。)定用此(所知障)為所依故。體雖(同是見疑無明等)無異。而(執我執法作)用有別。故二隨眠。隨聖道(之)用。有勝有劣。(而)斷惑(有)前(有)後。

  由迷法故。方起我執。如迷杌。方謂是鬼。迷繩。方謂是蛇。故煩惱障。必以所知障為依也。法空觀道用勝。能斷二障。生空觀道用劣。但斷煩惱。

   (寅)五對四無記

  此(所知障。)於(四種)無覆無記性中。(唯)是(異熟無記中之)異熟生(攝。)非餘三種。彼威儀等。勢用薄弱。非(能)覆(於)所知(之理。而)障菩提(智)故。(然)此名(之為)無覆(者。但是)望二乘說。若望菩薩。亦是有覆。

  威儀。工巧。變化。皆不覆障菩提。此既覆障菩提。應名有覆無記。但不覆障二乘所證生空涅槃。故名無覆耳。

   (寅)六問答釋妨

  (問曰。)若所知障。有見疑等。如何此種。契經(但)說(名)為無明住地。(答曰。)無明(力)增(盛)故。(所以)總名無明。非無見等。(例)如(於)煩惱(障)種。立見一處。(及)欲(愛)色(愛)有愛。(共成)四住地名。豈彼(煩惱。但是見愛二種。)更無慢無明等。

  初正釋竟。

   (子)二結判

  如是二障。(若從)分別起者。見所斷攝。(若是)任運起者。修所斷攝。二乘但能斷煩惱障。菩薩(則二障)俱斷。(然欲)永斷二(障)種(子。)唯(地上)聖道能(之。若)伏二(障)現行。(亦)通(地前)有漏道(也。)

  初釋二取隨眠竟。

   (壬)二釋未能伏滅

  菩薩住此資糧位中。二粗現行。雖有伏者。而於細者。及二隨眠。止觀力微。未能伏滅。

  粗現行。指分別所起。細現行。指任運所起。二隨眠。指分別俱生二障種子也。初正釋頌文竟。

   (己)二明地所攝

  此位未證唯識真如。依勝解力。修諸勝行。應知亦是解行地攝。

  唯識實性。亦即真如。登歡喜地。乃能分證。然依深信發起勝解。決定瞭知萬法唯識。以此勝解導諸勝行。故與後加行位。同名為解行地。即別三賢及圓十信。而不立信住行向之名。亦不明先斷見思之義。故是帶通明別也。

   (己)三明修行相二。初正釋行相。二明退不退。(庚)今初

  所修勝行。其相雲何。略有二種。謂福及智。諸勝行中慧為性者。皆名為智。餘名為福。且依六種波羅密多。通相皆二。別相前五說為福德。第六智慧。或復前三。唯福德攝。後一唯智。餘通二種。復有二種(勝行。)謂利自他。所修勝行。隨意樂力。一切皆通自他利行。依別相說。六到彼岸菩提分等。自利行攝。四種攝事。四無量等。一切皆是利他行攝。如是等行。差別無邊。皆是此中所修勝行。

  六波羅蜜。即六到彼岸。所謂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也。菩提分。即三十七品。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也。四種攝事。即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也。四無量心。即慈悲喜舍。四三昧也。

   (庚)二明退不退

  此位二障。雖未伏除。修勝行時。有三退屈。而能三事練磨其心。於所證修。勇猛不退。一聞無上正等菩提廣大深遠。心便退屈。引他已證大菩提者。練磨自心。勇猛不退。二聞施等波羅蜜多。甚難可修。心便退屈。省己意樂能修施等。練磨自心勇猛不退。三聞諸佛圓滿轉依極難可證。心便退屈。引他粗善。況己妙因。練磨自心。勇猛不退。由斯三事。練磨其心。堅固熾然。修諸勝行。

  一菩提廣大屈。引他況己練。二萬行難修屈。省己增修練。三轉依難證屈。引粗況妙練也。更或懼此娑婆不常值佛。魔境粗強。恐墮險難者。以此深固大菩提心。回向西方極樂世界。則千穩百當。萬無一失矣。願我同志。皆痛勉之。初釋資糧位竟。

   (丁)二釋加位行二。初舉頌。二論釋。(戊)今初

  次加行位。其相雲何。頌曰。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戊)二論釋二。初正釋頌文。二別申餘義。(己)初中三。初結前標列。二出體釋名。三結屬頌文。(庚)今初

  論曰。菩薩先於初無數劫。善備福德智慧資糧。順解脫分既圓滿已。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伏除二取。謂暖。頂。忍。世第一法。此四總名順決擇分。(以能)順趣真實決擇分故。(以其)近見道故。(所以)立加行名。非(謂)前資糧(位。總)無加行(之)義。

  真實決擇。指真見道出世慧也。今能順趣此慧。故名順決擇分。然資糧加行。名別義通。以前位中。亦有加行之義。今此位中。亦具資糧之義。但加行約近立名。資糧約遠立名耳。

   (庚)二出體釋名三。初出所依體。二別釋四名。三總結行相。(辛)今初

  暖等四法。依四尋思。四如實智(之)初(位)後位(而)立。四尋思者。(謂)尋思(能詮之)名。(尋思所詮之)義。(尋思名義)自性。(尋思名義)差別。(皆是)假有實無。(若能)如實徧知。此四離識(非有。)及(知能取之)識。(亦復)非有。(即轉)名如實智。名義相異。故別尋求。(名義)二(種之自性差別)二相同。故合思察。

   (辛)二別釋四名四。初釋暖。二釋頂。三釋忍。四釋世第一。(壬)今初

  依明得定。發下尋思。觀無所取。立為暖位。謂此位中。創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初獲慧日前行相故。(所以)立明得(定之)名。即此所獲道火前相。故亦名暖。

  明得定者。止也。下尋思者。觀也。尋思初位。故名為下。名無得物之功。故名但是假有。物無當名之實。故義但是假有。名義自性既非實有。則名義差別。亦豈實有。皆是隨心變現施設而已。以此尋思。歷觀蘊處界等。若名。若義。若自性。若差別。皆不可得。即是慧日道火前相。能破眾生長夜迷闇執著。

   (壬)二釋頂

  依明增定。發上尋思。觀無所取。立為頂位。謂此位中。重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明相轉盛。故名明增。尋思位極。故復名頂。

  尋思後位。故名為上。數數修習所取實不可得之觀。令其增盛。如登山頂。周觀無礙也。

   (壬)三釋忍

  依印順定。發下如實智。於無所取。決定印持。無能取中。亦順樂忍。既無實境離能取識。寧有實識離所取境。所取能取。(但是)相待立故。印順忍時。總立為忍。印前(所取空。)順後(能取空。)立印順名。忍(印取)境(之)識(亦)空。故亦名忍。

  印前所取空。順後能取空。名印順定。亦即止也。下如實習。亦即觀也。如實智之初位。故名為下。此忍自有三位差別。印前。即下忍。順後。即中忍。忍識亦空。即上忍。大乘止觀雲。強觀諸法唯是心相。虛狀無實。復當觀此能觀之心。亦無實念。正同此中四加行觀。

   (壬)四釋世第一

  依無間定。發上如實智。(雙)印(能所)二取(皆)空。立世第一法。謂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雙印。從此無間必入見道。故立無間名。異生法中。此最勝故。名世第一法。

  如實智之後位。故名為上。前忍位中。下忍印所取空。中忍順能取空。上忍印能取空。今乃二空雙印。必入真見道也。二別釋四名竟。

   (辛)三總結行相

  如是暖頂。依(於)能取(之)識。觀所取(之境本)空。下忍起時。印境空相。中忍轉位。於能取識。(亦)如境(之)是空。順樂忍可。上忍起位。印能取空。世第一法。雙印空相。

  此唯識觀之行相。入真見道之司南也。千經萬論。從無二轍。不向此處聞思修證。終無通達之期矣。二出體釋名竟。

   (庚)三結屬頌文二。初屬頌。二引證。(辛)今初

  皆帶相故。未能證實。故說菩薩此四位中。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實安住真唯識理。彼(空有二)相(悉皆)滅已。方實安住。

  空有二相未除者。暖位頂位。依識觀所取空。則境空識有。下忍印成境空。上忍印成識空。世第一位雙印二空。則亦皆帶空相。故未得全除也。問曰。上根之人。直達空有。皆不可得。當下安住唯識真勝義性。何須如此次第修習。答曰。汝今空有皆不可得六字。便是所取之名。妄謂我能直達。便是能取之識。暖位止觀。尚未夢見。而言安住唯識勝義。夢語刀刀。此之謂也。汝若實證唯識性者。必應頓瞭唯識之相。如六祖雖不識字。然於性相宗旨。無不通達。觀彼轉識成智八句偈義。何等透徹。乃至法華涅槃諸經。一入耳根。便達奧義。豈似今人妄稱悟道。仍於教法粗疏鹵莽者哉。

   (辛)二引證

  依如是義。故有頌言。菩薩於定位。觀(似法似義之)影(像)唯是心(變。)義想既(已)滅除。審觀唯(是)自想。如是住內心。(瞭)知所取(之義)非有。次(知)能取(之心)亦無。後觸無所得。

  初二句。頌暖位。次二句。頌頂位。又二句。頌下忍中忍位。第七句。頌上忍位。合此三句。即頌世第一位。第八句。頌見道位也。如是住內心者。謂能攝內心住於無義也。觸者。證也。無所得者。真如也。初正釋頌文竟。

   (己)二別申餘義三。初伏惑義別。二所觀二諦。三所依界地。(庚)今初

  此加行位。未遣(空有二)相(之)縛。於粗重縛。亦未能斷。唯能伏除分別。(二障之現行)二取。(以分別二障。正)違(於)見道故。(其)於俱生(二障之現起)者。及二隨眠。有漏觀心有所得故。有分別故。未全伏除。全未能滅。

  粗重縛者。分別二障種子也。分別二取。正違見道。故伏除之。以入見道。既見道已。彼種即斷。現起俱生二障。但少分除。故雲未全伏除。俱生二障種子。全然未斷。故雲全未能滅。此種分別煩惱障種未斷。即約通教性地八人地言。分別所知障種未斷。即約別教十回向言。故是以通含別。

   (庚)二所觀二諦

  此位菩薩。於安立諦。非安立諦。俱學觀察。為引當來二種見故。及伏分別二障種故。非安立諦。是正所觀。非如二乘。唯觀安立。

  安立諦者。於苦等諸法中。安立苦等四諦理也。非安立諦者。三無性所顯。二空真如。此諦通一切法。無有差別。故名為非安立。離顛倒。無變易。故名為諦。學觀非安立諦。引真見道。學觀安立諦。引相見道。學觀非安立諦。伏分別所知障種。學觀安立諦。伏分別煩惱障種。但觀安立諦者。通性地也。俱觀二諦者。通含別也。正觀非安立諦者。別十向也。別向或亦觀安立諦。須約界外四諦言之。變易生死為苦諦。根本無明及無漏有為名集諦。性凈涅槃無依無住名滅諦。中道正智無作道品名道諦也。

   (庚)三所依界地

  菩薩起此暖等善根。雖方便時通諸(初二三)靜慮而依第四(靜慮。)方得成滿。托最勝依。入見道故。唯依欲界善趣身起。(以)餘(界趣中)慧(心及)厭(離)心。非殊勝故。此位亦是解行地攝。未證唯識真勝義故。

  欲界善趣。指天人阿修羅也。然修羅方嗔。諸天正樂。唯人道為尤能耳。以善趣身。得根本第四禪定。於四禪中。雙印二空。乃能引真見道。觸證非安立諦。若在惡趣。則有厭而無勝慧。若在色天。則有慧而無勝厭。若在無色天中。則慧厭俱無。故皆不能成此善根。二釋加行位竟。

   (丁)三釋通達位二。初舉頌。二論釋。(戊)今初

  次通達位。其相雲何。頌曰。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戊)二論釋二。初略釋。二廣釋。(己)初中二。初總釋頌文。二別解本智。(庚)今初

  論曰。若時菩薩於所緣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即證真如。智與真如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故。(以)能所取相。俱是分別。有所得心戲論現故。

  無智外之如。為智所證。無如外之智。能證於如。故曰平等平等。俱離能所二取之相。不同有所得心分別戲論所現相也。

   (庚)二別解本智。有三傢解。初二義非。第三義正。

  有義。此智(相見)二分俱無。說無所取能取相故。○有義。此智相見(二分)俱有。帶彼(真如)相起。(方)名(為)緣彼故。若無彼(真如)相。(而可)名緣彼(真如)者。應(緣)色等智。(雖無聲等相。亦可)名聲等智。若無見分。應不能緣。寧可說為緣真如智。勿真如性(不是見分。)亦名能緣。故應許此(智。)定有見分。

  此智。即無所得之根本智也。初謂相見俱無。次謂相見俱有。並如文可知。

  有義。此智見(分是)有。相(分是)無。說(真如)無相(可)取。(正智)不取(於)相故。雖有見分。而無(隨念計度)分別。(故頌中)說非能取。非(謂見分之)取全無(也。)雖無相分。而可說此(根本實智挾)帶(真)如(體)相(俱)起。(以此智)不離(於真)如故。(喻)如自證分緣見分時。(乃是親證。)不(是)變(相)而緣。此(真如智。決)亦應爾。(以)變(相)而緣者。便非親證。如後得智。應有分別。故應許此(根本實智。)有見無相。

  此第三正義也。雖有見分下。釋難。謂有難曰。既有見分。何故頌中說非能取。答釋可知。雖無相分下。釋疑。謂有疑曰。若無相分。則應無所緣緣。若無所緣。何得獨有能緣。釋曰。此是挾帶。不是變帶。挾帶體相。是所緣緣。不變相狀。故非相分。如自證分。亦以見分為所緣緣。而非變帶。不名相分。若變真如相分而緣。即是後得有分別智。非此根本無分別智矣。初略釋竟。

   (己)二廣釋二。初釋位名。二釋見道。(庚)今初

  加行無間。此(無分別)智生時。體(達)會(合)真如(理性。)名通達位。(以此位最)初照(真)理故。(所以)亦名見道。

   (庚)二釋見道三。初總標。二別釋。三結益。(辛)今初

  然此見道。略說有二。

   (辛)二別釋二。初釋二見道。二攝六現觀。(壬)初中二。初釋二道義。二簡二道別。(癸)初又二。初釋真見道。二釋相見道。(子)今初

  一真見道。謂即所說無分別智。實證二空所顯真理。實斷二障分別隨眠。雖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有義。此中二空二障。漸證漸斷。以有淺深粗細異故。有義。此中二空二障。頓證頓斷。由意樂力有堪能故。

  相等故者。謂始終唯觀非安立諦。不同二乘所觀上下八諦諸行相也。漸頓二義。頓義為正。初言漸者。生空理淺故先證。法空理深故後證。煩惱障粗故先斷。所知障細故後斷。次言頓者。由大菩提意樂。有堪能力故也。

   (子)二釋相見道二。初正釋相見道。二結示唯假立。(醜)初中二。初標。二釋。(寅)今初

  二相見道。此復有二。

   (寅)二釋為二。初釋觀非安立諦三品心。二釋緣安立諦十六心。(卯)今初

  一觀非安立諦。有(下中上)三品心。一(者緣)內(身為境而)遣有情假緣(之)智。能除輭品分別隨眠。二(者緣)內(法為境而)遣諸法假緣(之)智。能除中品分別隨眠。三(者)徧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之)智。能除一切分別隨眠。前二名法智。各別緣故。第三名類智。總合緣故。(此乃效)法真見道(中)二空見分自所斷障無間解脫別總建立。名相見道。

  非安立諦。即真如也。假緣。謂無體假說之緣也。輭品即下品。乃單約我執言之。中品。則單約法執。一切。則雙約二執也。類智者。即前二智流類。蓋效無間道別斷二障。建立前二。效解脫道總斷二障。建立第三。即是後得有分別智。故名相見道也。

  有義。此三是真見道。以相見道緣四諦故。有義。此三是相見道。以真見道。不別緣故。

  判此三智。自有二義。後義為正也。

   (卯)二釋緣安立諦十六心又三。初復標二種。二別釋二種。三結為九心。(辰)今初

  二緣安立諦。有十六心。此復有二。

   (辰)二別釋二種又二。初依所取能取立。二依下上諦境立。(巳)今初

  一者依觀所取能取。別立法類十六種心。謂於苦諦有四種心。一苦法智忍。謂觀三界苦諦真如。正斷三界見苦(諦時。)所斷二十八種分別隨眠。

  所取。即真如。能取。即正智也。四諦法忍。四諦法智。四諦類忍。四諦類智。故名法類十六種心。且約苦諦言之。苦者。諦也。法者。真如也。智者。加行有漏智也。忍者。無間無漏忍也。二十八種者。欲界十惑。色無色界。除嗔。各九惑也。

  二苦法智。謂忍無間觀前真如。證前所斷煩惱解脫。

  法者。亦指真如。智者。無漏解脫智也。

  三苦類智忍。謂(前法)智無間無漏慧生。於法忍(法)智各別內證。言(此法忍法智二心之)後。(乃至無學一切)聖法。皆是此類。四苦類智。謂此(類忍)無間無漏智生。審定印可。苦類智忍。○如於苦諦有四種心。集滅道諦。應知亦爾。此(四四)十六心。(法忍法智)八(種。)觀(於)真如。(類忍類智)八(種。)觀(於)正智。(此乃效)法真見道(中)無間解脫。見(分)自證分差別建立。名相見道。

  謂四法忍。皆效真無間道之見分立。四法智。皆效真解脫道之見分立。四類忍。皆效真無間道之自證分立。四類智。皆效真解脫道之自證分立也。

   (巳)二依下上諦境立

  二者依觀下上諦境。別立法類十六種心。謂觀現前不現前界苦等四諦。各有二心。一現觀忍。二現觀智。如其所應(效)法真見道(中。)無間解脫見分觀諦。斷見所斷百一十二分別隨眠。名相見道。

  下即欲界。名現前界。依此四諦。立四法忍。及四法智。上。即色無色界。名為不現前界。依彼四諦。立四類忍。及四類智。現觀忍。即無間道。依於下上各有四諦。故有八忍。現觀智。即解脫道。依於下上各有四諦。故有八智。百一十二分別隨眠。即三界根本見惑種子也。二別釋二種竟。

   (辰)三結為九心

  若依廣佈聖教道理。說相見道有九種心。此即依前緣安立諦二(番)十六種止觀別立。謂(以)法類品(之)忍智合說(為一。而於下上界中。)各有四(諦之四)觀。即為八心。八(觀)相應(之)止。總說為一。(止觀合說。故有九種。)雖見道中。止觀(決定)雙運。而於見義。觀順非止。故此觀止。開合不同。由此九心。名相見道。

  初正釋相見道竟。

   (醜)二結示唯假立

  諸相見道。(俱是)依真(見道)假說。(其為從)世第一法無間而生。及(假說其能)斷隨眠。(然)非實如是(也。以必)真見道後。方得生(起此相見道)故。(以觀)非安立(諦之)後(方乃)起安立(諦觀)故。(以彼)分別隨眠。真(見道中。先)已斷故。

  初釋二道義竟

   (癸)二簡二道別

  前真見道。證唯識性。後相見道。證唯識相。二中初勝。故頌偏說。(智都無所得也。)前真見道。根本智攝。後相見道。後得智攝。(問曰。)諸後得智。有(見相)二分耶。

  此正判簡也。次問二分有無。下答有三。第三義正。

  有義。(二分)俱無。離二取故。○有義。此(後得)智。見(分是)有。相(分是)無。說此智品有分別故。聖智皆能親照境故。(但以)不執著故。說離二取。○有義。此(後得)智。(見相)二分俱有。說此(智但)思惟似真如相。不見真實真如性故。又說此智。分別諸法自共相等。觀諸有情。根性差別而為說故。又說此智現身土等。為諸有情說正法故。若不變現似色聲等。寧有現身說法等事。(設使)轉色蘊依。不現色者。轉四蘊依。應無受等。又若此智不變似境。離自體法。應非所緣。(又或)緣色等時。應緣聲等。又緣無法等。應無所緣緣。彼(過未法)體非實(有。)無緣用故。由斯後智二分俱有。

  第三義中。以五種義。證後得智具有二分。一者變相觀真故。二者分別自共相隨根說法故。三者能現身土故。轉有漏五蘊。應有無漏五蘊故。四者設不變境。無所緣故。設非自境。而可緣者。緣色亦可緣聲等故。五者過未等法。現在無體。設不變相。無所緣故。初釋二見道竟。

   (壬)二攝六現觀

  此二見道。與六現觀。相攝雲何。六現觀者。一思現觀。謂最上品喜受相應(之)思所成慧。此(思慧)能觀察諸法(無常苦等)共相。引生暖等(修慧善根。故在)加行道中觀察諸法。(唯)此(思)用最猛。(所以)偏立現觀(之名。)暖等不能廣分別法。又未證理。故非現觀。二信現觀。謂緣三寶世出世間決定凈信。此助現觀。令不退轉。(所以亦)立現觀(之)名。三戒現觀。謂無漏戒。除破戒垢。令觀增明。(所以)亦名現觀。四現觀智諦現觀。謂一切種緣非安立(諦)根本後得無分別智。五現觀邊智諦現觀。謂(於)現觀智諦現觀(之)後。諸緣安立(諦)世出世(之)智。六究竟現觀。謂盡智等究竟位(之)智。

  此先設問征起。次出六現觀之名相也。二信現觀。即四不壞信。一者決定信佛。二者決定信法。三者決定信僧。四者決定信諦。所謂世出世間因果各二。名為苦集滅道也。三戒現觀。即道共戒。既發無漏。則所得無作戒體永無破犯。由戒凈故。令慧凈也。一切種者。不論何位。但緣非安立諦之本後二智。皆此第四現觀所攝也。緣安立者。緣苦集諦。即是世智。緣滅道諦。即出世智也。盡智無生智。唯究竟位有之。故名究竟現觀。

  此真見道。攝彼第四現觀(之)少分。此相見道。攝彼第四第五(之)少分。彼第二(信現觀。第)三(戒現觀。)雖(與)此(見道)俱起。而(但相助。)非(即現觀)自性。故不相攝。

  真見道。即第四現觀之根本智。故雲少分也。相見道有二。若觀非安立諦三品心。即第四現觀之後得智攝。故雲少分。若緣安立諦十六心。即第五現觀攝。然第五現觀。通於見道修道。此唯見道。故亦雲少分也。二別釋竟。

   (辛)三結益

  菩薩得此二見道時。生如來傢。住極喜地。善達法界。得諸平等。常生諸佛大集會中。於多百門。已得自在。自知不久證大菩提。能盡未來利樂一切。

  得諸平等。謂一切眾生平等。一切菩薩平等。一切如來平等。即是凡聖平等。因果平等。自他平等。亦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也。多百門者。徧於五位百法。通達二種無我。一一法中。二空真如悉皆平等。則一各具百。故名多百。設非真俗互融。不名已得自在。是故教道雖別。證道同圓。三釋通達位竟。

   (丁)四釋修習位二。初舉頌。二論釋。(戊)今初

  次修習位。其相雲何。頌曰。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舍二粗重故。便證得轉依。

   (戊)二論釋二。初略釋頌文。二廣釋頌義。(今初)

  論曰。菩薩從前見道起已。為斷餘(俱生二)障。證得轉依。復數修習無分別智。此智遠離所取能取。故說無得及不思議。或離戲論。說為無得。妙用難測。名不思議。是出世間無分別智。斷世間故。名出世間。二取(之)隨眠。是世間(之)本。唯此(無得不思議智。乃)能斷(之。故)獨得出(世之)名。或出世名。依二義立。謂(其)體(是)無漏。及(能)證(會)真如。此智具斯二種義故。獨名出世。餘智不然。即十地中無分別智。數修(習)此(無分別智)故。(乃能)舍二(障之)粗重。二障種子。立粗重名。(以其)性無堪任。違(於精)細輕(安之無漏法)故。(今能)令彼永滅。故說為舍。此(十地智。由)能舍彼二粗重故。便能證得廣大轉依。

  見道起者。初心斷惑。為無間道。中心證理。為解脫道。後心起修。為勝進道。今正約後心言也。

  依。謂所依。即(第八識)依他起(性。)與染凈法。為所依故。染。謂虛妄徧計所執。凈。謂真實圓成實性。轉。謂(於依他起中染凈)二分。轉舍(染分。)轉得(凈分。)由數修習無分別智。斷本識中二障粗重。故能轉舍依他起上徧計所執。及能轉得依他起中圓成實性。由轉煩惱。得大涅槃。轉所知障。證無上覺。(今以此論。)成立唯識。意為有情。證得如斯二轉依果。

  此先約轉持種依釋也。煩惱所知二障種子。皆第八識之所執持。菩提涅槃二轉依果。亦第八識之所本具。由煩惱種。障大涅槃。由智障種。障無上覺。今二障分分轉舍。則二果分分轉證。可謂無始流轉。安樂妙常。唯此八識。更非他物矣。問曰。性宗謂轉煩惱成菩提。轉生死成涅槃。與此若何會通。答曰。此中所言煩惱障。即見思通惑。此中所言所知障。即無明別惑。通別二惑。性宗通稱煩惱。故彼所言。轉煩惱成菩提。與此所言轉所知障證無上覺同也。由通惑故。招感分段生死妄果。障無餘依涅槃。由別惑故。招感變易生死妄果。障於性凈涅槃。亦障無住涅槃。故彼所言轉生死成涅槃。是約果言。此所言轉煩惱得涅槃。是約因言。亦復不相違也。又煩惱招生義顯。智障覆覺義強。故此偏說。又斷煩惱。亦得二乘菩提。以非一切種智。故但名為涅槃。斷所知障。亦得無住涅槃。以不住涅槃相。故但名無上覺。

  或依即是唯識真如。生死涅槃之所依故。愚夫顛倒。迷此真如。故無始來。受生死苦。聖者離倒。悟此真如。便得涅槃。畢竟安樂。由數修習無分別智。斷本識中二障粗重。故能轉滅依如(之二種)生死。及能轉證依如(之無住)涅槃。此即真如離雜染性。如雖性凈。而相雜染。故離染時。假說新凈。即此新凈。說為轉依。修習位中。斷障證得。雖於此(十地)位。亦(能分)得菩提。而非此中頌意所顯。頌意但顯轉唯識性。(以唯識性。即是涅槃。然在)二乘滿位。(但)名(為)解脫身。(唯)在大(乘)牟尼(極果。乃得)名法身故。

  此更約轉迷悟依釋也。唯識真如。即識之體性。生死如冰。涅槃如水。真如則如濕性。生死如轉。涅槃如不轉。真如則如本屋。生死如迷。涅槃如悟。真如則如本方。生死如狂走。涅槃如狂歇。真如則如本頭。迷之枉受生死。悟之便得涅槃。此不變常隨緣。體即用也。處生死而非染。在涅槃而非凈。此隨緣常不變。用即體也。二乘但悟我空。仍迷法空。故出分段生死。但證無餘涅槃。名解脫身。大乘瞭悟我法俱空。故出二種生死。深證無住涅槃。名為法身。當知所悟者。即真如法身。能悟者。即無上菩提。能所不二。故頌意但顯轉唯識性。不必更言菩提也。牟尼。此雲寂默。善寂空有二邊。默契中道理故。初略釋頌文竟。

   (己)二廣釋頌義二。初總征。二正釋。(庚)今初

  雲何證得二種轉依。謂十地中。修十勝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二種轉依。由斯證得。

   (庚)二正釋二。初明十地因。二明轉依果。(辛)初中四。初釋十地名。二釋十勝行。三釋十重障。四釋十真如。(壬)今初

  言十地者。一極喜地。初獲聖性。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二離垢地。具凈屍羅。遠離能起微細毀犯煩惱垢故。三發光地。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四焰慧地。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焰增故。五極難勝地。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極難勝故。六現前地。住(有分別妙達)緣起(之)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現前故。七遠行地。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道及)二乘(出世)道故。八不動地。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九善慧地。成就微妙四無礙解。能徧十方善說法故。十法雲地。大法智雲。含眾德水。蔭蔽一切。如空粗重。(令不為障礙。又以此大智。)充滿(所證所依)法身故。如是十地。總攝有為無為功德以為自性。與所修行為勝依持。令得生長。故名為地。

  聖者。正也。永離邪倒。入正定聚。名獲聖性。微細毀犯。謂悞犯也。無分別智。即無相觀。任運相續。即是無功用義。大法智雲。謂總緣一切諸法之智。含眾德水。謂陀羅尼門三昧門等。如空粗重。謂所知障之一分及煩惱障種。廣大如空也。有為功德。即妙觀察智。平等性智。無為功德。即地地中。所證真如。餘並可知。

   (壬)二釋十勝行。有十三門。初明數門。(至)十三結要簡修。(癸)今初

  十勝行者。即是十種波羅密多。施有三種。謂財施。無畏施。法施。戒有三種。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忍有三種。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精進有三種。謂被甲精進。攝善精進。利樂精進。靜慮有三種。安住靜慮。引發靜慮。辦事靜慮。般若有三種。謂生空無分別慧。法空無分別慧。俱空無分別慧。方便善巧有二種。謂回向方便善巧。拔濟方便善巧。願有二種。謂求菩提願。利樂他願。力有二種。謂思擇力。修習力。智有二種。謂受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

  財施。亦名資生施。即是以無染心。舍諸資生具也。無畏施者。不損惱他。濟拔驚怖。即戒忍二度也。法施者。以無染心。宣示正法。言行相應。令他得益。即進禪慧三度也。律儀戒者。止惡防非。即在傢出傢諸戒品也。攝善法戒者。由持戒力。攝取一切成佛功德。自利行也。饒益有情戒者。由持戒力。出生一切度眾生事。利他行也。耐怨害忍。亦名生忍。成熟有情。不嗔恚故。安受苦忍。亦名法忍。捍勞忍苦。求佛法故。諦察法忍。亦名第一義忍。觀生法空。不動轉故。被甲精進。即最初發菩提心。被弘誓鎧。深自勵故。攝善精進。樂集佛功德故。利樂精進。樂度諸眾生故。安住靜慮。謂得現法樂住也。引發靜慮。謂引發六通等也。辦事靜慮。謂辦饒益有情等事也。三般若如文可知。回向方便。謂不住生死。拔濟方便。謂不住涅槃。又回向方便。令他不住涅槃。拔濟方便。令他不住生死。又回向方便。正趨無上菩提。拔濟方便。同離二種生死也。求菩提願。即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利樂他願。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也。思擇。即慧行力。修習。即定行力。受用法樂智。即後得智。覺一切法自相共相不迷不謬。成熟有情智。即後得智。觀一切機利鈍生熟應病與藥。

   (癸)二出體門

  此十性者。施以無貪。及彼所起(行施時。身口意)三業為性。戒以受學菩薩戒時。三業為性。忍以無嗔。精進(明)審(善)慧。及彼所起(忍時)三業為性。精進以勤。及彼所起(進時)三業為性。靜慮但以等持為性。後五皆以(七覺支中)擇法(覺支)為性。(論中)說(般若)是根本(智。方便等四是)後得智故。有義。第八(願度。)以(善)欲(善)勝解及信為性。(以凡弘誓)願(必)以此三為自性故。此(上皆)說自性。若並眷屬。一一皆以一切俱行(之)功德為性。

  受菩薩戒時三業。謂心希無上菩提。緣三寶境。秉受羯磨。由此思業所熏成種。發得任運止惡行善功能。名為無作假色。盡未來時。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度一切生。是謂三聚凈戒之體性也。等持。即三麼地。別境中之善定也。擇法。即別境中善慧。本後二智。皆慧心所之所攝故。若約眷屬。則一一波羅蜜多。必有信慚愧三善根等。及善別境善徧行與之相應。皆可準思。

   (癸)三明相門

  此十相者。要七最勝之所攝受。方可建立波羅蜜多。一安住最勝。謂要安住菩薩種性。二依止最勝。謂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樂最勝。謂要悲愍一切有情。四事業最勝。謂要具行一切事勝。五巧便最勝。謂要無相智所攝受。六回向最勝。謂要回向無上菩提。七清凈最勝。謂要不為二障間雜。若非此七所攝受者。所行施等。非到彼岸。由斯施等十。對波羅蜜多。一一皆應四句分別。

  二乘及世間善人。亦有佈施持戒等行。故雲要七最勝之所攝受。方名波羅蜜多。一安住菩薩種性。即前所說二種種性也。若非菩薩種性。則所行施戒等善。但感人天二乘等果。不成無上大菩提故。二依止大菩提心者。謂必上求佛道。修行施戒等善。方不墮有漏故。三意樂悲愍有情者。謂必下化眾生。修行施戒等善。方不偏自利故。四具行一切善事者。謂以無分劑無厭足心。修行施戒等善。方能增長滿足勝資糧故。五要巧便無相智者。謂達三輪體空。修行施戒等善。方令福與虛空等故。六要回向無上道者。謂隨一一所修。皆令正趨極果。方不傍感異熟果故。七要清凈無間雜者。謂隨一一所修。皆能三時無悔。不被煩惱智障之所間雜。方能速疾到彼岸故。言四句分別者。共有三種四句。且初單約施言。一是施非波羅蜜。不與七勝相應而行施故。二是波羅蜜非施。隨喜他施具七勝故。三亦施亦波羅蜜。七勝相應而行施故。四非施非波羅蜜。雖亦隨喜他施。不與七勝相應故。戒等九度。例此各作四句可知。二約次第修者以明四句。初施度中。但有二句。一是施非度。二是施是度。次戒度中。對施得明四句。一是戒非度。不與七勝相應故。二是度非戒。即前佈施具七勝故。三亦戒亦度。具七勝而持戒故。四非戒非度。謂前佈施不具七勝故。忍望戒等。例此可知。三不約次第者。諸度互望。各作四句。如常可知。唯第六般若。止有三句。未有是波羅蜜。而非般若者故。

   (癸)四無增減門

  此但有十。不增減者。謂十地中。對治十障。證十真如。無增減故。○復次前六不增減者。為除六種相違障故。漸次修行諸佛法故。漸次成熟諸有情故。此如餘論廣說應知。又施等三。(名為人天趣中)增上生道。(施)感大財。(戒感大)體。及(忍感大)眷屬故。精進等三。(名為)決定勝道。(精進)能伏煩惱。(依定發通。)成熟有情。及(以慧成熟)佛法故。諸菩薩道。唯有此(增上生及決定勝之)二(種耳。)又前三種。饒益有情。施彼資財。(戒)不損惱彼。(忍)堪忍彼惱。而饒益故。精進等三。對治煩惱。雖未伏滅。而能精勤修對治彼諸善加行。(禪能)永伏(煩惱。慧能)永滅諸煩惱故。又由施等(三度。是大悲饒益有情。)不住涅槃。及由(進等)後三。(是大智伏滅諸惑。)不住生死。為無住處涅槃資糧。由此前六。不增不減。○後唯四者。為助前六。令修滿足。不增減故。方便善巧。助施等三。願助精進。力助靜慮。智助般若。令修滿故。如解深密。廣說應知。

  先明十無增減。次明六無增減。後明以四助六。故無增減。義並可知。

   (癸)五次第門

  十次第者。謂由前前。引發後後。及由後後。持凈前前。又前前粗。後後細故。易難修習。次第如是。釋總(名波羅蜜。)別名(施戒等。)如餘處說。

  前前引發後後者。由施引戒。由戒引忍。乃至由力引智也。後後持凈前前者。由智持故力凈。由力持故願凈。乃至由戒持故施凈也。前前粗者。施粗於戒。戒粗於忍。乃至力粗於智也。後後細者。智細於力。力細於願。乃至戒細於施也。修施易。修戒難。修戒易。修忍難。乃至修願易。修力難。修力易。修智難。是故依此諸義。而立次第。

   (癸)六五修門

  此十修者。有五種修。一依止任持修。二依止作意修。三依止意樂修。四依止方便修。五依止自在修。依此五修。修習十種波羅蜜多皆得圓滿。如集論等廣說其相。

  一依止任持修者。復有四種。一依止因。謂種性力。二依止報。謂勝自體力。三依止願。謂本願力。四依止簡擇。謂慧力也。二依止作意修者。亦有四種。一勝解作意。於十度相應經教。起增上勝解故。二愛味作意。於得十度見勝功德。起深愛味故。三隨喜作意。於一切所行十度。深生隨喜故。四喜樂作意。於自他當來勝品十度。深生願樂故。三依止意樂修者。復有六種。一無厭意樂。修行施等無厭足故。二廣大意樂。無退無斷至究竟故。三歡喜意樂。於所攝有情生大歡喜故。四恩德意樂。觀諸有情有大恩德。能資助我無上大菩提故。五無染意樂。不希報恩異熟果故。六善好意樂。以施等福。共諸有情。回向無上大菩提故。四依止方便修者。謂無分別智。觀察三輪。皆清凈故。五依止自在修者。謂身自在。行自在。說自在。身自在者。謂自性受用二身。行自在者。謂變化身。說自在者。謂能宣說十度一切差別無有滯礙。

   (癸)七自類相攝門

  此十攝者。謂(若總論相攝。則)十(種行。)一一皆攝一切波羅蜜多。互相順故。(若別論相攝。復有二義。一者)依修前行而引後者。前攝於後。(以後)必待前(所引)故。後不攝前。(以前)不待後(引生)故。(二者)依修後行持凈前者。後攝於前。(以能)持凈前故。前不攝後。(前)非持凈(後)故。若依純雜而修習者。展轉相望。應作四句。

  一是純非雜。二是雜非純。三亦純亦雜。四非純非雜也。又或即前三種四句。

   (癸)八六十互攝門

  此實有十。而說六者。應知後四。(皆屬)第六所攝。開為十者。第六唯攝無分別智。後四皆是後得智攝。(以方便等智。皆)緣世俗(而生起)故。

   (癸)九感果門

  此十(行所感)果者。有漏(十行所感)有四。(謂等流果。異熟果。增上果。士用果。但)除離系果。無漏(十行所感)有四。(謂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離系果。但)除異熟果。而有處說具五果者。或(依)互相資(說。)或(有漏無漏)二(行)合說。

  能永斷除自所對治。是諸度離系果。於現法中。由此施等。攝受自他。是士用果。於當來世。後後增勝。展轉生起。是等流果。成大菩提。是增上果。感大財富。往生善趣。無怨無壞。多諸喜樂。有情中尊。身無損害。廣大宗族。是施等異熟果。此即有漏無漏合說也。

   (癸)十三學相攝門又二。初明三學相。二明相攝義。(子)今初

  十與三學互相攝者。戒學有三。一律儀戒。謂正遠離所應離法。二攝善法戒。謂正修證應修證法。三饒益有情戒。謂正利樂一切有情。此與二乘有共不共。(此戒)甚深廣大。如餘處說。

  言有共不共者。唯律儀與二乘共。而開遮亦復有異。餘二皆不共二乘也。隨一一戒。豎窮三諦之底。故甚深。橫該十界之法。故廣大。

  定學有四。一大乘光明定。謂此(定)能發照瞭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故。二集福王定。謂此(定)自在集無邊福。如王勢力。無等雙故。三賢守定。謂此(定)能守世出世間賢善法故。四徤行定。謂佛菩薩大徤有情之所行故。此四所緣。對治。堪能。引發。作業。如餘處說。

  一大乘光明定者。般若德也。大乘理。謂二空真如。大乘教。謂十二部經。大乘行。謂十度五行。大乘果。謂無上菩提。唯此定能發智光以照瞭之。故名為光明定。二集福王定者。解脫德也。集無邊福。謂具修萬行資糧無分劑故。三賢守定者。法身德也。世出世間諸賢善法。皆依法身生長。皆為法身所任持故。徤行定者。首楞嚴三昧也。一心三止三觀。非大徤有情不能行故。此四所緣者。謂大乘法為所緣故。對治者。謂一切法總相緣智。以楔出楔道理。遣本識中一切障種故。(以細智除粗惑。)堪能者。謂住靜慮樂。隨其所欲而受生故。(雖得禪定。不隨禪生。雖示受生。不失定意。)引發者。謂能引發一切世界無礙神通故。作業者。謂能振動(一切世界)熾然(威德。)徧滿(光明。)顯示(諸餘佛土。)轉變(凈穢。)往來(彼此。)卷舒(塵剎。)一切色像皆入身中。所往(諸處示)同(其)類。或顯(現。)或隱(藏。)所作自在。伏他神通。施辯(施)念(施)樂。施大光明。引發如是大神通故。又能引發攝諸難行十難行故。(一自誓難行。誓受無上菩提願故。二不退難行。生死眾苦不能退故。三不背難行。一切有情雖行邪行而不棄故。四現前難行。怨有情所現作一切饒益事故。五不染難行。生在世間不為世法所染污故。六勝解難行。於大乘中雖未能瞭。然於一切廣大甚深生信解故。七通達難行。具能通達生法二空故。八隨覺難行。於諸如來所說甚深秘密言詞能隨覺故。九不難不染難行。不舍生死而不染故。十加行難行。能修諸佛安住解脫一切障礙窮生死際。不作功用。常起一切有情一切義利行故。)又能引發修到彼岸成熟有情。凈佛國土諸佛法故。應知亦是菩薩等持作業差別。

  慧學有三。一加行無分別慧。二根本無分別慧。三後得無分別慧。此三自性所依。因緣所緣。行(相)等。如餘處說。

  加行無分別慧者。是尋思慧。亦名為希求慧。即根本無分別慧之因。由此能生無分別慧。是故亦得無分別名也。根本無分別慧者。是正證慧。亦名為內證慧。即無所得智。觸證真如。不思議出世慧也。後得無分別慧者。是起用慧。亦名為攝持慧。即根本無分別慧之果。是故亦得無分別名也。此三自性者。離五種相。一離無作意。(若謂無作意即無分別慧。則睡悶醉絕等。應成無分別慧。)二離過尋伺。(若謂過尋伺即無分別慧。則二禪已上應成此慧。)三離想受滅。(若謂心心所不轉是無分別慧。則無想滅定等應成此慧。而實不然。)四離色自性。(若謂如色自性。是無分別慧。則墻壁瓦礫。應是此慧。而實不然。)五離於真義異計度。(若計度言。此是真如無分別義。以此計度。名無分別慧者。則應此慧仍有分別。而實不然。故以五相反顯無分別慧。不墮此失。令人自悟。)離此五相。是名無分別慧自性。(譬如眼識緣色。現量證見。不帶名言。不計為外。即是真智緣真如義。)此三所依者。非心。(非思義故。)非非心。(心種類故。)此三因緣者。聞熏習及如理作意。此三所緣者。二空所顯真如。此三行相者。無分別。無取相等者。等於任持乃至甚深也。此三任持者。一切諸行依之進趣增長。此三助伴者。一資糧道。即施戒忍精。二依止道。即禪波羅蜜。此三異熟者。乃至未成佛果以前。恒於佛二會中受生。(若得加行無分別慧。於變化身會中受生。若得根本無分別慧。於受用身會中受生。)此三等流者。後後生中。無分別慧。展勝增勝。此三出離者。離異生性。於十地道成辦相應。此三究竟者。得清凈三身。及最上自在。此三勝利者。加行勝利。由信解力。種種重惡所不能染。根本勝利。成辦相應。解脫一切二障種子。後得勝利。常行世間。非諸世法之所能染。此三差別者。加行無差別慧。求證真如而未能證。寂無言說。譬如啞人。求受境界而未能受。亦不能說。根本無分別慧。正證真如。離諸戲論。譬如啞人正受境界。無所言說。後得無分別慧。返照真如現證境界。能起言教。譬如不啞之人。受諸境界。起諸言說。又加行如五識求受境界。根本如五識正受境界。後得如意識受諸境界等。此根本後得譬喻者。根本如閉目。後得如開目。根本如虛空。後得現色像。此無分別慧所作事者。如摩尼任運雨寶。如天樂任運出聲。此無分別慧甚深者。非緣依他境。亦非緣餘境。非可說是智。亦不是非智。智外無真如。真如外無智。又雖一切法。本性無分別。有情不知故。不名無分別。證此無分別性。乃名菩薩妙慧也。

  如是三慧。初(資糧位。)二(加行)位中。種(子)具有三。現(行)唯加行。於通達位(中。)現(唯根本後得之)二。種(子具)三。(以)見道位中無(現)加行故。於修習位。七位已前。若種若現。俱通三種。八地以去。現(唯根本後得之)二。種(仍俱)三。(以)無功用道違(於現)加行故。(其)所有進趣。皆用後得。無漏觀中。任運趣故。(非加行攝。)究竟位中。現種俱二。(以)加行(之)現種。俱已舍故。

  此更約五位判三種慧學也。初明三學相竟。

   (子)二明相攝義

  若(但以)自性(相)攝。(則)戒唯攝戒。定攝靜慮。慧攝後五。若並(取)助伴。(則)皆具相攝。若隨(作)用(相)攝。(則)戒攝前三。(施是戒之)資糧。(戒是戒之)自體。(忍是戒之)眷屬性故。定攝靜慮。慧攝後五。精進三攝。遍策三故。若隨顯(瞭相)攝。(則)戒攝前四。前三如前(說。)及(精進)守護(戒)故。定攝靜慮。慧攝後五。

  十三學相攝門竟。

   (癸)十一五位具修門

  此十(行若約)位者。五位皆具。(唯於)修習位中。其相最顯。然初(資糧)二(加行)位(之)頓悟菩薩。(十度)種(子雖)通(有漏無漏)二種。(而)現(行則)唯有漏。(若初二位之)漸悟菩薩。(則)若現若種。俱通二種。(以其)已得生空無漏觀故。通達位中。種通二種。現唯無漏。(正斷分別二障種子。未出觀故。)於修習位。(若)七地已前。(則)種現俱通有漏無漏。(生空法空或出或入。所修勝行。應通二故。若)八地以去。(則)種通二種。現唯無漏。(至於)究竟位中。(則)若種若現。俱唯無漏。

   (癸)十二因位名異門

  此十因位。有三種名。一(但)名波羅蜜多。謂初無數劫。爾時施等勢力尚微。被煩惱伏。未能伏彼(煩惱。)由斯煩惱。不覺現行。二名近波羅蜜多。謂第二無數劫。爾時施等勢力漸增。非(被)煩惱(所)伏。而能伏彼(煩惱。)由斯煩惱。(除是為眾生故。)故意方行。三名大波羅蜜多。謂第三無數劫。爾時施等勢力轉增。能畢竟伏一切煩惱。由斯煩惱永不現行。(但以)猶有所知微細現(行)種(子。)及煩惱(之)種(子未斷。)故未究竟。

  初無數劫。謂資糧加行二位。第二無數劫。諸通達位至第七地。第三無數劫。謂從八地至十地也。

   (癸)十三結要簡修

  此十義類。差別無邊。恐厭繁文。略示綱要。十於十地。雖實皆修。而隨相增。地地修一。雖十地行。有無量門。而皆攝在十到彼岸。

  隨相增者。所謂初地施度增上。二地戒度增上。乃至十地智度最為增上。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具如華嚴十地品中廣明。二釋十勝行竟。

   (壬)三釋十種障三。初標起。二正釋。三結屬。(癸)今初

  十種障者。

   (癸)二正釋十。初釋異生性障。(至)十釋諸法中未得自在障。(子)今初

  一異生性障。謂(煩惱所知)二障中(之)分別起者。依彼(分別二障)種(子。建)立異生性故。二乘見道現在前時。唯斷(分別煩惱)一種。名得聖性。菩薩見道現在前時。具斷二種。名得聖性。(以)二真見道現在前時。彼(分別)二障(之)種(子。)必不成就。猶明與闇。定不俱生。如秤兩頭。低昂時等。諸相違法。理必應然。是故(智惑)二性。無(有)俱成(之)失。

  先辨大小乘斷惑。有廣有狹。次釋伏難也。難曰。見道位中。為與惑俱。為不與惑俱。若不與惑俱者。即惑先斷。後方見道。雲何得名見道斷惑。若與惑俱者。即先見道。後方斷惑。是敵對斷。智惑同時。應有凡聖二性俱成之失。今釋之曰。亦非先斷惑後見道。亦非先見道後斷惑。然二真見道正現前時。則二障種子必不成就。如闇時無明。明時無闇。又如秤之兩頭。彼低此昂。曾無先後。故非惑智相見。敵對論斷。又非先斷惑已。後方見道。但正見道時。惑即不生。非斷非不斷而論斷耳。

  (問曰。)無間道時。(若)已無惑種(者。)何用復起解脫道為。(答曰。無間期於)斷惑。(解脫期於)證滅。期心別故。(又)為舍彼(惑)品(之)粗重性故。無間道時。雖無惑種。而未舍彼無堪任性。為舍此(無堪任性)故。起解脫道。及(為)證此品擇滅無為(故也。)

  小乘妄計無間道中猶有惑種。至解脫道。方永斷之。則犯二性俱成之失。今因大乘破之。故致此問難也。答釋可知。粗重性。即無堪任性。乃惑品之餘氣耳。

  雖(於)見道生(起之位。)亦斷惡趣諸業果等(種子。)而今且說能起(業果之)煩惱。(以)是(業果之)根本故。由斯初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執著我法愚。即是此中異生性障。二惡趣雜染愚。即是惡趣諸業果等。(問曰。執著我法。即是無明心所。故得名愚。業果何亦名愚。答曰。)應知(業果是)愚品(類。故亦)總說為愚。後(之九地悞犯三業等愚。皆)準此釋。或彼(初地說斷二愚者。)唯說利(使五見)鈍(使貪等)障品(相應)俱起(之)二愚。

  若雲斷異生性障。即但說根本也。若雲斷二愚。即兼說業果也。又若說愚品為愚。則第二愚。指業果也。若說利鈍障品為二愚。則執著我法愚。指利使言。惡趣雜染愚。指鈍使言也。

  彼粗重(之為)言。顯彼二(愚)種(子。)或(但即)二(愚)所起(之)無堪任性。(名為粗重。)如入(第)二(禪)定。說斷苦根。(然其)所斷苦根。雖非現(行。現行已先伏故。亦非)種(子。種子未永斷故。)而(亦)名(為)粗重。此(初地所斷二愚粗重。)亦(復)應然。(已)後(九地中)粗重(之)言。(亦皆)例此應釋。

  以十地中所知障種。分分漸斷。煩惱障種。但伏未斷。故粗重義。須作此種子。及無堪任之二釋也。

  雖初地(中見道)所斷(之惑。)實通(煩惱所知)二障。而(今所雲)異生性障。意(但)取所知(障說。以經)說(十地所斷)十(種)無明。非(是煩惱)染污(性)故。無明即是十障品愚。(以)二乘亦能斷煩惱障。彼(煩惱)是(與二乘所)共(斷)故。非此所說。又十無明不染污者。唯依十地修所斷說。(若見所斷分別法執。亦是染污。)雖此(初地)位中。亦伏(一分俱生)煩惱。(及)斷彼(俱生煩惱)粗重(無堪任性。)而非正意。(正意唯在斷所知障。又)不斷(彼俱生煩惱之)隨眠。故此不說。理實初地修道位中。亦斷俱生所知(之)一分。然今且說最初(見道之所)斷者。(故但言斷異生性障。)後九地斷。準此應知。住滿地中。時既淹久。理應進斷所應斷障。不爾。(則初中後)三時。(無間解脫勝進三)道。應無(差)別。

  十地各有三時三道。初時名無間道。正斷障本地之惑種。中時名解脫道。正證本地所顯真理。後時名勝進道。復起加行斷後地惑。是故初地後心。即屬修道位攝。亦斷俱生所知一分也。

  故說菩薩得現觀已。復於十地修道位中。唯修永滅所知障道。留(俱生)煩惱障(之種子。)助(菩提)願(而來)受(三界)生。非如二乘速趣圓寂。故修道位。不斷煩惱(種子。)將成佛時。方頓斷故。

  此結顯初地後心。即名修道。兼顯但斷俱生所知障種。不斷俱生煩惱障種之意也。現觀。即前文第四第五二種現觀。餘可知。問曰。留煩惱障助願受生屬何教義。答曰。此意深密。不可粗浮輒判。何以言之。若藏教事度。三祗伏惑。總未先斷異生性障。若通教見地菩薩所斷異生性障。與二乘同。曾無斷所知障之義。至菩薩地。正使斷盡扶習潤生。復無留惑種義。若別教登地。但斷所知障種。更無留煩惱義。圓教尤不必言。今約語言。則是通含於別。別入於通。若推意旨。則是密顯圓宗。請試辯之。論雲。我執必依法執而起。如夜迷杌等。方謂人等故。我執即煩惱障。法執即所知障也。豈有所知障種已斷。煩惱障種猶得實存。今雲留障助願。明是巧用性惡法門耳。問曰。何不直言初地分得一身無量身。所謂中道應本。猶如月印千江。乃雲留煩惱障。助願受生耶。答曰。若是。則為別含於圓。圓入於別。非復別入於通。通含別圓之義矣。問曰。直說別圓二教。有何不可。何必帶通方便耶。答曰。眾生未堪徑聞別圓。安得不帶藏通方便。是故化法四教。並是如來權實妙智。應機施設。何容偏廢。何容偏執。此論與瑜伽論。味同方等。正破小乘法執。傍破凡外我執。若廢通教方便。則小機絕分。曷由引入別圓也哉。初釋異生性障竟。

   (子)二釋邪行障

  二邪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起悞犯(之身口意)三業。彼障二地極凈屍羅。入二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二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微細悞犯愚。即是此中俱生一分。二種種業趣愚。即彼所起悞犯三業。或唯起業。不瞭業愚。

  問曰。所起悞犯三業。何亦名愚。釋曰。起業而不瞭知業性。故名為愚。由所知一分愚故。起悞犯業。由不瞭業趣愚故。不能當下即復清凈。問曰。聲聞初果。鋤地即得蟲離四寸。今菩薩二地。方得極凈屍羅。不幾與初果齊耶。答曰。蟲離四寸。是道共戒力。於諸性罪。不復悞犯。若遮罪中微細悞犯。雖阿羅漢。亦未全免。故知二地境界甚深。

   (子)三釋闇鈍障

  三闇鈍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所聞思修法忘失。彼障三地勝定總持。及彼所發殊勝三慧。入三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三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欲貪愚。即是此中能障勝定及修慧者。彼(所知障中俱生一分。能障勝定及修慧者。)昔(來)多與欲貪俱故。名欲貪愚。今得勝定。及修所成(慧。)彼(所知障之一分)既(已)永斷。(則與俱之)欲貪隨伏。此(欲貪從)無始來。依彼(所知一分)轉故。二圓滿聞持陀羅尼愚。即是此中能障總持聞思慧者。(非不障修慧。近故偏說。)

   (子)四釋微細煩惱現行障

  四微細煩惱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與)第六識俱(之)身見等攝。(是)最下品故。不作意緣故。遠隨現行故。(以此三義。)說名微細。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時。便能永斷。彼(所知障。從)昔多與第六識中。任運而生(之)執我見等(煩惱。)同體起故。(所以)說煩惱名。今四地中。既得無漏菩提分法。彼(所知障)便(得)永滅。此我見等。亦永不行。初二三地行施戒修。相同世間。四地修得菩提分法。方名出世。故能永害此身見等。

  最下品。謂唯無記。不作意緣。謂任運生。遠隨現行。謂無始來相隨逐也。由身見故。不能修身念處等觀。故障菩提分法。由得菩提分法。彼障隨斷。如明與闇。如秤低昂等也。初地行施。二地行戒。三地行於修慧。若約別教。則久已出世。若借通教。則相同世間。謂歡喜地寄幹慧。離垢地寄性地。發光地寄八人。焰慧地寄見地。瓔珞經中。名為須陀洹地故。然通教見地名須陀洹。但害分別身見。此害微細俱生身見。故仍不同。若約實義。則斷第六識中微細法我見耳。寄通明別。復何疑哉。

  (問曰。)寧知此(身見等。但)與第六識俱。(答曰。)第七識俱(之)執我見等。與無漏道性相違故。八地以去。方永不行。七地已來。猶得現起。(以彼第七識中身見。)與餘(我愛等三)煩惱為依持故。此(第六俱者)粗。彼(第七俱者)細。伏(之自)有前後。故此(地中所斷。)但與第六相應。(然)身見等(之為)言。亦攝無始所知障攝(之)定愛法愛。彼定(愛)法愛。三地尚增。入四地時。方能永斷。菩提分法。特違彼故。由斯四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等至愛愚。即是此中定愛俱者。二法愛愚。即是此中法愛俱者。所知障攝(之)二愚斷故。煩惱(障攝之定法)二愛亦永不行。

  耽玩諸禪三昧。名為定愛。耽玩聞思修法。名為法愛。等至者。梵雲三摩鉢底。即八勝處。十遍處。四無色。無想定。滅盡定等。

   (子)五釋於下乘般涅槃障

  五於下乘般涅槃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厭生死。樂趣涅槃。同下二乘厭苦欣滅。彼障五地無差別道。入五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五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純作意背生死愚。即是此中厭生死者。二純作意向涅槃愚。即是此中樂涅槃者。

  凡夫樂生死而不知涅槃。固愚也。二乘樂涅槃而純厭生死。亦愚也。總不知生死涅槃。並依他起。無實法故。若無實法。同一依他起性。則無差別。若瞭達元無差別。則既不同凡夫。亦豈肯同二乘。是故瞭知生死過患。而不純作意背。欲於其中求得一切種智故。瞭知涅槃安樂。而不純作意向。欲令眾生同得無上涅槃故。

   (子)六釋粗相現行障

  六粗相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執有染凈粗相現行。後障六地無染凈道。入六地時。便能永斷。由斯六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現觀察行流轉愚。即是此中執有染者。(以)諸行流轉。(皆是)染分攝故。二相多現行愚。即是此中執有凈者。(以)取(還滅門之)凈相故。相觀多行。未能多時住無相觀。(但能少時入無相觀耳。)

  六地最勝般若現前。於緣生還滅。都無所得。即證無染凈真如。故能證之道。亦名無染凈道也。

   (子)七釋細相現行障

  七細相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執有生滅細相現行。彼障七地妙無相道。入七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七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細相現行愚。即是此中執有生者。猶取流轉細生相故。二純作意求無相愚。即是此中執有滅者。尚取還滅細滅相故。純於無相作意勤求。未能(於無相)空中(善巧)起(於)有(為)勝行。

   (子)八釋無相中作加行障

  八無相中作加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無相觀不任運起。前之五地。有相觀多。無相觀少。於第六地。有相觀少。無相觀多。第七地中。純無相觀。雖恒相續。而有加行。由無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運現相及土。如是加行。障八地中無功用道。故若得入第八地時。便能永斷。彼永斷故。得二自在。由斯八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於無相作功用愚。二於相中不自在愚。令於相中不自在故。此(相不惟身相。)亦攝土相一分故。八地以上。純無漏道(方得)任運起故。三界煩惱。(爾時)永不現行。(唯有)第七識中細所知障。猶可現起。(以)生空智果。不違彼(細所知障)故。

  二自在者。任運現相及現土也。餘可知。

   (子)九釋利他中不欲行障

  九利他中不欲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於利樂有情事中不欲勤行。樂修己利。彼障九地四無礙解。入九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九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於無量所說法無量名句字。後後慧辯陀羅尼自在愚。於無量所說法陀羅自在者。謂義無礙解。即於所詮總持自在。於一義中現一切義故。於無量名句字陀羅尼自在者。謂法無礙解。即於能詮總持自在。於一名句字中現一切名句字故。於後後慧辯陀羅尼自在者。謂詞無礙解。即於言音展轉訓釋總持自在。於一音聲中現一切音聲故。二辯才自在愚。辯才自在者。謂辯無礙解。善達機宜。巧為說故。(此)愚(之用。)能障此四種自在。皆是此中第九障攝。

  由第七識中細所知障以為體性。令四無礙解不得自在。故名二愚。能障九地。今登九地。此障永斷。如明與闇。定不俱生也。四無礙解者。一義無礙解。謂瞭達所詮無礙。二法無礙解。謂瞭達能詮無礙。三詞無礙解。謂瞭達言音無礙。四樂說無礙解。即此中所雲辯無礙解。謂隨機巧說無礙。今以障前三種者。合名一愚。障後樂說者。名第二愚。

   (子)十釋於諸法未得自在障又二。初正釋此障。二兼釋餘障。(醜)今初

  十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於諸法不得自在。彼障十地大法智雲。及所含藏所起事業。入十地時。便能永斷。由斯十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大神通愚。即是此中障所起(化他神通)事業者。二悟入微細秘密愚。即是此中障大法智雲及所含藏者。

  大法智雲。即能含之智。所含藏者。即力無畏等諸功德也。

   (醜)二兼釋餘障

  此地於法雖得自在。而有餘障。未名最極。謂有俱生微所知障。及有任運煩惱障種。(直俟)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彼皆頓斷。入如來地。由斯佛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於一切所知境極微細著愚。即是此中微所知障。二極微細礙愚。即是此中一切任運煩惱障種。故集論說。得菩提時。頓斷煩惱及所知障。成阿羅漢。及成如來。證大涅槃大菩提故。

  由斷煩惱障故。證大涅槃。名為阿羅漢。此借通教義也。由斷所知障故。證大菩提。名為如來。此顯別圓義也。然通教佛亦斷界內所知障。證一切智菩提。別圓佛亦斷界外煩惱障。證無住涅槃。

  成唯識論觀心法要卷第九

  

  

  成唯識論觀心法要卷第十

  蕅益沙門智旭述

  上來修習位中。三釋十重障。初標起二正釋竟。

   (癸)三結屬二。初正結二障所攝。二申明二障斷義。(子)今初

  此十一障。(皆即煩惱所知)二障所攝。

   (子)二申明二障斷義二。初斷種現位。二斷種頓漸。(醜)今初

  煩惱障中見所斷(之)種(子。)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之)現起(者。)地前已伏。修所斷(之)種(子。)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一切頓斷。彼障(之)現起(者。)地前漸伏。初地以上能頓伏盡。令永不行。(猶)如阿羅漢(一般。)由故(作)意(之)力。(或於)前七地中雖暫現起。而不為失。(若)八地以上。畢竟不行。○所知障中見所斷(之)種(子。)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之)現起(者。)地前已伏。修所斷(之)種(子。)於十地中漸次斷滅。(直至)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方永斷盡。彼障(之)現起(者。)地前漸伏。乃至十地方永斷盡。八地以上。(若與)六識俱者。不復現行。(以)無漏觀心及(生空智)果相續。能違彼(第六識中俱生所知障之現行)故。(若與)第七(識)俱者。猶可現行。(須是)法空智果起位方伏。前五轉識設未轉依。(由)無漏(觀之所)伏故。障不現起。

  此正釋伏斷二障種子現行之位。

  雖於修道十地位中。皆不斷滅煩惱障種。而彼(煩惱)粗重(無堪任性。)亦漸斷滅。由斯故說二障粗重。一一皆有三位斷義。

  此釋伏難也。難曰。所知障種。於十地中漸次斷滅。可雲三位皆有斷義。若夫煩惱障種其分別者。是見道頓斷。其俱生者。則是金剛喻定頓斷。但有二位斷義。何雲亦有三位斷義耶。答釋可知。言三位者。一通達位。二修習位。三究竟位也。

  雖諸位中。皆斷粗重。而三位顯。是故偏說。

  亦釋伏難也。難曰。若粗重言。但指無堪任性。則資糧加行位中。亦有斷粗重義。何故不說耶。答釋可知。初斷種現位竟。

   (醜)二斷種頓漸

  (問。)斷二障種。漸頓雲何。(答。)第七識俱(之)煩惱障種。三乘將得無學果時。一剎那中三界頓斷。所知障種。將成佛時。一剎那中一切頓斷。(以其)任運內起。無粗細故。○餘六識。俱(之)煩惱障種。(若屬)見所斷者。三乘見位真見道中。一切頓斷。(若屬)所修斷者。隨其所應。(或有)一類二乘。(於)三界九地(俱生煩惱)一一漸次九品別斷。(復有)一類二乘。三界九地(俱生煩惱。)合為一聚九品別斷。(其在)菩薩。要起金剛喻定。一剎那中三界頓斷。所知障種。初地初心頓斷。一切見所斷者。(若夫)修所斷者。(則)後於十地修道位中漸次而斷。乃至正起金剛喻定一剎那中。方皆斷盡。(以彼六識相應之所知障。)通緣內外粗細境生。品類差別有眾多故。(所以不容頓斷。)

  此正明所斷種也。下復明能斷之道。

  二乘根鈍。(故於)漸斷(六識俱生煩惱)障時。必各別起無間解脫(二道。若夫)加行勝進。(則可)或別或總。

  若前之勝進。即為後之加行。則名為總。或不同時。則名為別也。

  菩薩利根。(故於)漸斷(六識俱生所知)障位。非要別起無間解脫(二道。即於)剎那剎那(之中。)能斷證故。(所以)加行等四(道。於)剎那剎那前後相望。皆容具有。

  念念能斷。即無間道。念念能證。即解脫道。不住解脫。即為勝進。此位勝進。又復即是後位加行。正加行時。又於後位若障若理。若斷若證。是故念念之中。望前即為解脫為勝進。望後即為加行為無間也。三釋十重障竟。

   (壬)四釋十真如

  十真如者。一徧行真如。謂此真如。二空所顯。無有一法而不在故。

  初地無間道中。深觀我法二空。永斷異生性障。故於解脫道中所證真如。名曰徧行。謂於五位百法。一一無實。補特伽羅。亦無實法。無實補特伽羅。名為生空。亦名我空。亦名為人無我。無有實法。名為法空。亦名為法無我。瞭知我法俱不可得。乃顯唯識實性。此性不妄。故名為真。此性不改。故名為如。異生凡夫。從無始來。妄執實我實法。雖此真如無所不在。日用不知。二乘雖斷我執。而猶不知法空所顯真如。無所不在。仍於有為無為。定作二解。又或妄執色不相應。及無為法不即唯識。唯有大乘種性之人。先信解此唯識理已。發起深固大菩提心。於資糧加行位中。強觀諸法皆悉無性。令二空觀漸熏漸著。乃至通達位中。頓斷分別二障種子。方實觸證真如法界之理。徧於五位百法。無所不在。故遂能得百法明門。於彼一一法中。具證真如無所不徧之性。當知真如性本自徧。非今始徧。但由此位。初證真如本徧之體。獨得徧行之名。已後諸位。不過隨德立稱。更無有二如也。依此徧行真如實義。故雲初地具足一切諸地功德。依後隨德立稱之義。故雲初地不知二地。乃至等覺菩薩。不知如來舉足下足事等。金剛經雲。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夫無為法。豈有差別。證無為法。仍有差別。如淺深皆大海。而入海仍論淺深。如丈尺顯虛空。而虛空原非丈尺。此徧行真如。喻如哉生明之新月。已見月之全體大用。不異望夜圓月。亦不即望夜圓月。思之思之。

  二最勝真如。謂此真如。具無邊德。於一切法最為勝故。

  秖是二空所顯五位百法徧行真如之理。本來具無邊德。本來最勝。但由無始迷惑。而為邪行所障。今此勝德。不得顯現。今由菩薩瞭知法性無染。隨順修行屍波羅蜜。斷邪行障。是故全性所起三聚凈戒妙無作體。具足無邊功德。於一切法最為勝也。經雲。心無盡故。戒亦無盡。當知所緣無邊故。戒亦無邊。如不殺戒。徧於五位百法得不殺德。如不盜戒。徧於五位百法得不盜德。如不邪淫戒。徧於五位百法得不邪德。如不妄語戒。徧於五位百法得不妄德。乃至十善。一一皆爾。又徧於五位百法有斷惡德。即徧於五位百法有生善德。亦徧於五位百法有度生德。斷惡名律儀戒。即成法身斷德。生善名攝善法戒。即成報身智德。度生名饒益有情戒。即成化身恩德。又復即是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當知舉真如全體。而為三聚凈戒。仍舉三聚凈戒。一一無非真如全體。是故橫悉無邊。豎悉最勝。無有一法而不無邊。無有一法而不最勝也。

  三勝流真如。謂此真如所流教法。於餘教法極為勝故。

  亦隻二空所顯五位百法真如之理。雖復四句皆不可說。而有四悉檀因緣故。亦可得說。但由無始闇鈍所障。不能契理契機。稱性演說。今由菩薩善巧增益。聞思修慧勝定總持。斷闇鈍障。故於真如流出正智。於正智中流出後得智。於後得智中流出大悲心。於大悲心流出十二部經。極為勝妙。若餘二乘凡夫等所說教法。非證真如之所流出。故不為勝。

  四無攝受真如。謂此真如。無所系屬。非我執等所依取故。

  亦隻二空所顯五位百法真如之理。本來無所系屬。本非我執我愛我慢我癡等之所依所取。但由無始以來。微細煩惱現行所障。不能達其本無攝受。今由菩薩善修無漏菩提分法。斷此微細煩惱現行障已。真如本無系屬之性。方得顯現。名無攝受真如。

  五類無別真如。謂此真如。類無差別。非如眼等類有異故。

  亦隻二空所顯五位百法真如之理。本來無有生死涅槃差別。但由無始迷惑。妄有生死。對彼生死。權立涅槃。依此虛妄緣起生死涅槃。妄生欣厭。名為下乘般涅槃障。今由菩薩深觀平等四諦。斷此障已。類無差別之真如理。方顯現也。言非如眼等類有別者。謂真如不變隨緣。則有五位百法類別。且如同一色法。而根與塵別。又如同一根法。而眼與耳別。此皆依他起性。如幻事等。元非實我實法。既非實我實法。則同一真如體性。所謂隨緣不變。眼即非眼。耳即非耳。何得更有類別哉。故曰。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名難勝地也。若依文解義。妄謂眼等一向類別。真如一向無別。則行相仍互違矣。讀者思之。

  六無染凈真如。謂此真如。本性無染。亦不可說後方凈故。

  亦隻二空所顯五位百法真如之理。在生死而無染。證涅槃非新凈。但由無始迷惑。妄成流轉。因於流轉。權說還滅。流轉名染。還滅名凈。執此染凈以為實有。名粗相現行障。今由菩薩深觀平等緣起。斷此障已。本無染凈之真如理。方顯現也。

  七法無別真如。謂此真如。雖多教法種種安立。而無異故。

  亦隻二空所顯五位百法真如之理。依之安立種種教法。而此真理。本來無異。相即無相。空有兩融。但由不達相本無相。作意勤求無相。名細相現行障。今由菩薩善修稱性方便。滿是一切佛法。斷此細相現行障已。法無別之真如妙理。方顯現也。

  八不增減真如。謂此真如。離增減執。不隨染凈有增減故。即此亦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謂若證得此真如已。現相現土俱自在故。

  亦隻二空所顯五位百法真如之理。隨緣不變。故非染凈所能增減。不變隨緣。故現相土無不自在。但由不達性無增減。猶於真如而有趣向。名無相中作加行障。今由菩薩善得無功用道。深證無生法忍。斷此加行障已。隨緣不變之體。任運顯現。名不增減真如。不變隨緣之用。任運顯現。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當知五位百法之中。隨拈一法。皆不增減。皆相土自在也。相約現身。土約器界。

  九智自在所依真如。謂若證得此真如已。於無礙解得自在故。

  亦隻二空所顯五位百法真如之理。以一一法皆真如故。所以隨一一法。皆能總持一切所詮之義。隨一一法。皆能總持一切能詮之名句字。隨一一法。皆能總持一切言音訓釋。隨一一法。皆能徧逗一切眾生機宜。巧說無盡。令得四益。是故名此真如為智自在所依也。但由所知障故。不達一義一切義。一切義一義。不達一法一切法。一切法一法。不達一言音一切言音。一切言音一言音。不達義義法法言言。各具四教四門。一一門中。各具四悉。遂於利樂有情事中。不樂勤行。名利他中不欲行障。今由菩薩以無量智。思量觀察一切法行。如實瞭知一切稠林。斷此不欲行障已。真如顯現。依之而發四無礙解。無不自在也。

  十業自在等所依真如。謂若證得此真如已。普於一切神通作業總持定門。皆自在故。

  亦隻二空所顯五位百法真如之理。隨一一法。皆是真如不變全體。皆具真如隨緣大用。重重無盡無盡重重。一切神通。一切事業。一切總持。一切定門。性即真如。本無分劑。但由微細所知障故。未證能所不可思議。未證體用不可思議。猶於無分劑中而存分劑。名為於諸法中未自在障。今由菩薩智慧圓滿。斷此障已。真如圓顯。普於諸業得自在也。問曰。前第十障後雲。猶有俱生微所知障。及有任運煩惱障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彼皆頓斷。入如來地。此中胡不別明佛地所證真如。答曰。真如尚不名一。雲何有十。前約十地分證。故隨勝德。假立十名。至於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則一切名義。皆悉究竟。無勞別立異名矣。

  雖真如性。實無差別。而隨勝德。假立十種。雖初地中。已達一切。而能證(之十勝)行。猶未圓滿。為令圓滿(十勝行故。依於)後後建立(十名。)

  此總結十真如義。兼釋伏難也。難曰。有為之法。可有數量。真如即非有為。安得有十。釋曰。但隨勝德。假立十名。其實無差別也。難曰。真如既無差別。則初地已證無差別性。名為徧行真如。何須建立後九。若初地所證。不即後九。何名徧行。若初地所證。已即後九。何須再證。釋曰。所證理體。雖已頓達。而能證事行。猶未圓滿。為滿勝行。建立十名耳。初明十地因竟。問曰。能所不二。理事相即。今胡得雲所證理圓。能證事行猶未滿耶。答曰。能所不二。亦不定一。理事相即。亦不相濫。若以事從理。以理攝事。則初地中。亦能具足諸地功德。而又不妨仍是初地。若以理從事。以事顯理。則後後位。乃能漸顯本來法性。而又不妨仍自平等。大佛頂經雲。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當知頓漸二悟。同名為頓。以即事之理。理仍無差別故。頓漸二修。同名為漸。以即理之事。事仍有初後故。予於佛頂文句辨之頗詳。幸細尋之。

   (辛)二明轉依果三。初來意。二正釋。三簡示。(壬)今初

  如是菩薩於十地中。勇猛修行十種勝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於二轉依。便能證得。

   (壬)二正釋二。初明位別。二明義別。(癸)今初

  轉依位別。略有六種。一損(染)力益(凈)能(名之為)轉。謂初(資糧)二(加行)位。由習勝解及慚愧故。損本識中染種勢力。益本識內凈種功能。雖未斷障種。實證轉依。而漸伏(二障)現行。亦名為轉。二通達轉。謂通達位。由見道力。通達真如。斷分別生(之)二障粗重。證得一分真實轉依。三修習轉。謂修習位。由數修習十地行故。漸斷俱生二障粗重。漸次證得真實轉依。(然)攝大乘(論)中。(又)說通達轉在前六地(者。謂彼以)有(相)無相(二)觀通達。真俗間雜現前。令真非真現不現故。說修習轉在後四地(者。謂)純無相觀長時現前。勇猛修習斷餘粗重。多令非真不顯現故。

  前六地中。或以有相觀通達俗諦。則令非真現而真不現。或以無相觀通達真諦。則令真現而非真不現。故名間雜現前。餘可知。

  四果圓滿轉。謂究竟位。由三大劫阿僧企耶。修習無邊難行勝行。(故至)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永斷本來一切粗重。頓證佛果圓滿轉依。窮未來際利樂無盡。

  阿僧企耶。亦雲阿僧祗。此翻無數。起信論雲。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無有超過之法。問曰。大佛頂經雲。狂心頓歇。歇即菩提。何藉劬勞肯綮修證。又雲。不歷僧祇獲法身。又雲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幹慧。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經論明文。何其碩異。答曰。依文解義。三世佛冤。豈不聞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念。一剎那際三昧。智入三世而無往來乎。法華五十小劫。謂如半日。長入短也。瞿目仙人執善財手。已於無量佛所無量劫中修菩薩行。短攝長也。是故若唯約理。則長短並空。若唯約事。則長短各異。若約理事不二。則互奪兩忘。若約理事交徹。則長短互在。今由理不礙事。故雖頓悟同於善財。而一生中。三祗具足。亦未嘗有所超過。復由事不礙理。故雖積行猶如釋迦。而塵點劫來。猶如今日。亦未嘗出於剎那。且善財雖雲一生圓滿。而彌勒菩薩仍記之雲。我成佛時。汝及文殊皆得見我。普賢又導之雲。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彼佛眾會咸清凈。我時於勝蓮華生。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由此觀之。經所謂頓悟者。悟此時劫原無實性也。論所謂經劫者。經此無實性之時劫也。不悟無性。則厭倦之心必生。不經曠劫。則稱性之修不滿。不悟無性。則不能稱性以起真修。不事真修。則無以除障而顯本性。是故阿難頓獲法身之後。方請入華屋門。觀音超越世出世間。仍居極樂補處。閱經論者。曷深思之。

  五下劣轉。謂二乘位。(一則)專求自利。(二則)厭苦欣寂。(三則)唯能通達生空(所顯)真如。(四則唯)斷煩惱(障)種。(五則唯能)證真擇滅(無為。)無勝堪能。(所以)名下劣轉。六廣大轉。謂大乘位。(一則)為利他故。趣大菩提。(二則)生死涅槃俱無欣厭。(三則)具能通達二空(所顯)真如。(四則)雙斷所知煩惱障種。(五則)頓證無上菩提涅槃。有(如此)勝堪能。(所以)名廣大轉。(今)此(頌)中(之)意。(正)說廣大轉依。(以)舍二(障)粗重而證得故。

  前之四義。豎約大乘五位而辯。此之二義。橫約三乘勝劣對辨。仍結歸頌意也。蓋下劣轉中。亦有五位四義不同。以非頌所說義。故不辯之。又大乘五位四轉。亦同天臺六即之義。資糧。即觀行轉。加行。即相似轉。通達。修習。皆分證轉。圓滿。即究竟轉。不言名字及理即者。轉義未顯著故。然非名字先轉。何由得入資糧位轉。又若性中不具理轉。何由聞名得生信解。又理轉者。即是轉菩提為所知障。轉涅槃為煩惱障。名字已去。即皆轉煩惱障成大涅槃。轉所知障成大菩提。故曰但轉其名無實性。如水成冰。冰還成水也。初明位別竟。

   (癸)二明義別三。初總標。二別釋。三結指。(子)今初

  轉依義別。略有四種。

   (子)二別釋四。初釋能轉道。二釋所轉依。三釋所轉舍。四釋所轉得。(醜)今初

  一能轉道。此復有二。一能伏道。謂伏二障(之)隨眠勢力。令不引超二障(之)現行。此通有漏無漏二道。(亦通)加行根本後得三智。隨其所應。漸頓伏彼。(二障現行。)

  若有漏六行觀。(厭下苦粗障。欣上凈妙離。)唯能漸伏俱生煩惱現行。若有漏位中加行智。能頓伏分別二障現行。漸伏俱生二障現行。若無漏根本智。頓伏一切俱生現行。若無漏後得智。漸伏一切俱生現行。又無漏位中加行智。亦漸伏一切俱生現行。

  二能斷道。謂能永斷二障隨眠。此道定非有漏(道及)加行(智所能。以)有漏道(是夙)曾習。(又是)相執所引。未泯相故。(以)加行(智。)趣求所證(真如)所引(本智。)未成辦故。

  此正簡有漏道及加行智。不能斷惑。唯根本後得二無漏智。乃為能斷道也。相執所引者。謂與第七識中煩惱相依。

  有義。根本無分別智。親證二空所顯真理。無境相故。能斷隨眠。後得不然。故非斷道。

  此辨後得智為能斷道。共有二義。今初義也。言後得不然者。謂變相觀空。不能親證真如故。

  有義。後得無分別智。雖不親證二空真理。無力能斷迷理隨眠。而於安立非安立相。明瞭現前無倒證故。亦能永斷迷事隨眠。故瑜伽說。修道位中有出世斷道。(亦有)世出世斷道。無(有)純(以)世間道(而)能永害隨眠(者。以世間道)是曾習故。(又)相執(所)引故。由斯理趣。諸見所斷及修所斷(之)迷理隨眠。唯有根本無分別智親證理故。能正斷彼。餘修所斷(之)迷事隨眠。根本後得俱能正斷。

  此第二正義也。迷理隨眠者。迷二空理。妄起我法二執。所有分別俱生之種子也。迷事隨眠者。由迷二空。故於事境不能瞭達。起於貪嗔癡慢諸餘煩惱。所有俱生之種子也。出世斷道。即根本智世出世斷道。即後得智。純世間道。即有漏道。及加行智。餘可知。初釋能轉道竟。

   (醜)二釋所轉依

  二所轉依。此復有二。一持種依。謂根本識。由此能持染凈法(之)種(子。)與染凈法俱為所依。聖道轉令舍染得凈。餘依他起性。雖亦是依。而不能持種。故此不說。

  餘依他起性。指前七轉也。

  二迷悟依。謂真如由此能作迷悟根本。諸染凈法依之得生。聖道轉令舍染得凈。餘雖亦作迷悟法依。而非根本。故此不說。

  若論真如隨緣不變。則迷不能染。悟不能凈。今約真如不變隨緣。則迷之為在纏真如。一切染法依之得生。悟之為出纏真如。一切凈法依之得生。故以真如為迷悟依。譬如方雖不轉。而依方故迷。依方故悟也。餘雖亦作迷悟依者。謂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一一皆以無性為性。皆即真如。故皆可作迷悟法依。而隨相差別。則非根本。故不說之。二釋所轉依竟。

   (醜)三釋所轉舍

  三所轉舍。此復有二。一所斷舍。謂二障種。真無間道現在現時。(所治之)障(與能)治(之智)相違。彼(二障種即)便斷滅。永不成就。說之為舍。彼種(既已)斷故。不復現行妄執我法。所執我法。不(復)對(彼虛)妄(徧計執)情。亦說為舍。由此名舍徧計所執。二所棄舍。謂餘有漏(善種。及與)劣無漏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引極圓明純凈本識。非彼(有漏及劣無漏種所)依故。皆永棄舍。彼種舍已。現有漏法及劣無漏畢竟不生。既永不生。亦說為舍。由此名舍(變易)生死劣法。有義。所餘有漏法種及劣無漏(種。於)金剛喻定現在前時。皆已棄舍。與(俱生微細所知煩惱)二障種(子。)俱時舍故。有義。爾時(但舍二障種子。)猶未舍彼(有漏善種劣無漏種。以彼)與無間道不相違故。(若言爾時即已舍者。)菩薩應無(一分變易)生死法故。(又)此位(所持有漏等種若舍。)應(亦)無所熏(能持之異熟)識故。(是則)住無間道(之時。不應猶名金剛後心菩薩。即)應名(為)佛故。(既即名佛。)後解脫道應無用故。由此應知餘有漏等(種子。真俟)解脫道起。方棄舍之。(以)第八凈識(乃)非彼(二種之所)依故。

  餘有漏種者。即十地中有相觀俱所修勝行之種也。劣無漏種者。即十地中無相觀俱所修勝行之種也。此二皆能感於變易生死。故名劣法。舍此種時。有兩傢解。初義在無間道。次義在解脫道。次義為正也。

   (醜)四釋所轉得又三。初總標。二別釋。三總示。(寅)今初

  四所轉得。此復有二。

   (寅)二別釋二。初釋所顯得。二釋所生得。(卯)初又二。初正釋。二料簡。(辰)今初

  一所顯得。謂大涅槃。此雖本來自性清凈。而由客障。覆令不顯。真聖道生。斷彼障故。令其相顯。名得涅槃。此依真如離障施設(名字。)故體即是清凈法界。

  客障。即所知煩惱二障也。非本來有。故名為客。然亦不從真如外來。以真如體無外故。但以非我計我。名煩惱障。非法計法。名所知障。此障無體。全是虛妄。所以可斷。瞭障本妄。無可當情。名真聖道。故如明之與闇。定不俱生。非敵對斷也。

  涅槃義別。略有四種。一本來自性清凈涅槃。謂一切(陰處界等)法相(所依)真如(之)理。雖有客染。而本性凈。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一切諸法。皆是因緣所生。觀相元妄。無可指陳。觀性元真。即真如理。所謂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也。雖有客染者。幻妄稱相。約迷情而言也。而本性凈者。染而不染。離一切相。因緣即空也。具無數量微妙功德者。即一切法。因緣即假也。無生無滅湛若虛空者。離即離非。是即非即。因緣即中也。是故真如本凈。則陰入界等一切法無不本凈也。真如具德。則陰入界等一切法無不具德也。真如無生無滅湛若虛空。則陰入界等一切法無不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也。一切有情惟其平等共有陰入界法。所以即復平等共有真如。若謂真如與法定一。則真如無差別。諸法亦應無別。或諸法有差別。真如亦應差別。而實不然。故不定一。若謂真如與法定異。則真如非諸法。諸法應有自性。諸法非真如。真如應不徧常。而實不然。故不定異。是故真如離一切有相無相。雙亦相雙非相。即諸法亦離一切有相無相雙亦相雙非相也。真如離一切分別。即諸法亦離一切分別也。真如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即諸法亦尋思路絕名言道斷也。唯於諸法尋思路絕。名言道斷。故證真如。倘於真如虛妄尋思。安立名言。翻成徧計矣。言自內所證者。以無外故。強名為內。以挾帶故。強名為證。雖聖所證。非是聖所獨有。故雲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可復滅也。

  二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三乘無學斷煩惱障。證得生空所顯真如。即此真如。依義假名涅槃。以其身智果縛尚在。未滅苦依。故名有餘依也。

  三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

  身智都泯。永無三界苦因苦果。即此所顯真如之性。依義假名。無餘依涅槃也。

  四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兼復)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即前本來自性清凈涅槃真如之理。由出二障。方能圓顯。以般若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以般若即大悲故。利樂有情。窮未來際。以大悲即般若故。用而常寂。故復依義假名無住處涅槃也。當知真如不變。舉體隨於染緣。則有煩惱所知二障。而二障隨緣不變。本無自性。故復舉體隨於凈緣。轉成大悲般若二德。以此二德。乃稱性所起。不離本性。故雲常所輔翼耳。初正釋竟。

   (辰)二料簡七。初約凡聖通簡(至)七簡頌唯指後三種。(巳)今初

  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無學。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

  自性清凈涅槃。一切有情皆共有之。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亦所謂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有佛無佛。性相常住。天臺依此說六而常即。約性德也。二乘更加有餘無餘二種。然未入滅時。但有有餘。而無無餘。已入滅後。但證無餘。而非有餘。故雲容有。惟我世尊。並具無住處義。所謂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三乘因果。歷然不濫。天臺依此說即而常六。約修德也。全性起修。故平等不妨差別。全修在性。故差別不妨平等。是謂常同常別法界法門。

   (巳)二簡善逝有有餘依

  (問。)如何善逝(尚)有(微苦未盡之)有餘依。(答。)雖無實依。而現似有。(又)或苦依盡(故。)說(之為)無餘依。非苦依在。(可)說(為)有餘依。是故世尊可言具四。

  苦依盡者。世尊金剛不壞之身。不同羅漢果縛也。非苦依在者。無漏五蘊。盡未來際常住不滅也。此則四涅槃義。同時具足。不同二乘甚矣。

   (己)三簡二乘容有前三

  (問。)若聲聞等有無餘依。如何有處說彼非有。(又)有處說彼(二乘)都無涅槃。豈有餘依。彼亦非有(耶。答。)然聲聞等身智在時。(由)有所知障(故。)苦依未盡。圓寂義隱。說無涅槃。非彼實無煩惱障盡所顯真理(之)有餘涅槃(也。又因)爾時未證無餘圓寂。故亦說彼無無餘依。非彼後時滅身智已。無苦依盡(之)無餘涅槃(也。又)或說二乘無涅槃者。(乃)依無住處(大涅槃說。)不依前三(說也。)又說彼(二乘)無無餘依者。依不定性二乘而說。彼才證得有餘涅槃。決定回心求無上覺。由定願力留身久住。非如一類(定性二乘竟)入無餘依(也。)謂有(一類定性)二乘。深樂圓寂。得生空觀。親證真如。永滅感生煩惱障盡。(先)顯依真理(之)有餘涅槃。彼能感生(之)煩惱(既得)盡故。(則)後有(之)異熟(果)無由更生。(所以)現苦所依任運滅位。餘有為法既無所依。與彼苦依同時頓舍。顯依真理(之)無餘涅槃。爾時雖有二乘身智。而(先)由彼(身智)證(得此理。故)可(假)說彼有(無餘涅槃。)此(無餘涅槃)位(中。)惟有清凈真如。離相湛然。寂滅安樂。依斯說彼(二乘)與佛無差。但無菩提利樂他業。故復說彼與佛有異。

  不定性二乘。即退大取小者。或是通教利根二乘。至已辦支佛地中。接入別圓。以其未斷所知障種。未得法身應本。故且留分段身。久住世間。上求下化也。定性二乘。即本來習小者。或是藏教鈍根。故不回心向大。隻待此身任運壽盡。永入涅槃。決不更受三有生身也。餘有為法。指彼所知障種。然此論既是以別入通。通含別圓。故仍不壞界內教道。若依釋論。則出三界外有凈土。一切聲聞緣覺出生其中。受法性身。非分段生。法華亦雲。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唯以佛乘而得滅度。更無餘乘。當知此中所雲清凈真如離相湛然。秪是方便有餘。但空法性土耳。猶有變易生死。非大涅槃也。

   (巳)四簡斷所知得無住處

  (問。)諸所知障。既不感生。如何斷彼。得無住處。(答。)彼能隱覆法空真如。令不發生大悲般若。窮未來際。利樂有情。故斷彼時。顯法空理。此理即是無住涅槃。令於二邊俱不住故。

  生死涅槃。本來空寂。由所知障。障此法空。所以不能稱性發生大悲般若。如水成冰。今斷彼障。遂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如冰還成水也。

   (巳)五簡斷所知不得擇滅

  (問。)若所知障。亦障(無住)涅槃(真理。)如何斷彼(所知障種。)不得擇滅(無為。答。)擇滅(是)離(煩惱)縛。彼(所知障。)非(分段生死)縛故。(問。)。既爾(非縛。則)斷彼(時。亦)寧得(無住)涅槃。(答。)非諸涅槃。皆擇滅攝。(若)不爾(者。)性凈(既非擇滅。豈亦)應非涅槃。(須知)能縛有情住(分段)生死者。斷此(縛故。)說得擇滅無為。諸所知障。不感(分段)生死。非如煩惱能縛有情。故斷彼時。不(名為)得擇滅。然(因)斷彼(所知障)故。法空理顯。此理相寂。(故亦)說為涅槃。非(必謂)此(無住)涅槃。(亦以)擇滅為性(也。)故(今)四(種)圓寂。(於)諸無為(之)中。初後(二種)即真如(無為。)中間二(種。乃)擇滅(無為所)攝。

  此正簡示有餘無餘二種涅槃。乃名擇滅無為。若自性清凈涅槃及無住處涅槃。皆即真如無為也。

  (問。)若唯斷縛得擇滅者。(則)不動等二(種無為。於餘)四(無為)中(當屬)誰攝。(答曰。不動無為。滅受想無為。即)非擇滅(無為所)攝。說(此二皆是)暫離(有似緣闕不生義)故。(若夫)擇滅無為。唯究竟滅。有非擇滅(無為。屬)非永滅(者)故。(又)或(可)無住處(涅槃。)亦(是)擇滅(無為所)攝。由(法空智)真擇(之)力。滅(所知)障(而顯)得故。(是則)擇滅有二。一滅縛得。謂斷感生(之)煩惱(而)得者。二滅障得。謂斷餘(所知)障而證得者。故四圓寂。(於)諸無為(之)中。初一即真如。後三皆擇滅。(若夫)不動等二。(或那含及遠行地前所入。不過)暫伏滅者。(即是)非擇滅攝。(或無學果人所入。即屬)究竟滅者。(亦可)擇滅所攝。

  此復以六種無為互對簡也。真如即是無為體性。餘五皆是約義立名。已如第二卷中所釋。是故不動無為。依入四禪假立。滅受想無為。依入滅定假立。皆屬暫離。非究竟滅。並是非擇滅所攝耳。就非擇滅。元有二義。若本性清凈義。即是永滅。若緣闕所顯義。即非永滅。今不動及受想滅二種無為。既非永滅。即同緣闕所顯義也。或無住處下。更作一解。無住處亦可擇滅所攝。不動等二亦可兩攝。文並易知。

   (巳)六簡所知障亦障涅槃

  (問。)既所知障亦障(無住)涅槃。如何但說是菩提障。(答。如)說煩惱障但障涅槃。豈彼不能為菩提障。應知聖教依勝用說。(各別障一。)理實俱能通障二果。

  煩惱亦障無上菩提。所知亦障無住涅槃。但我執招感生死用勝。法執隱覆正智用勝。故雲煩惱障障涅槃。所知障障菩提耳。

   (巳)七簡頌唯指後三種

  如是所說四涅槃中。唯後三種。名所顯得。

  自性清凈涅槃。不由斷障所顯得故。初釋所顯得竟。

   (卯)二釋所生得三。初總釋。二別釋。三結成。(辰)今初

  二所生得。謂大菩提。此雖本來有能生種。而所知障礙故不生。由聖道力。斷彼障故。令從種起。名得菩提。起已相續。窮未來際。此即障智相應心品。

  本來有能生種。即無始以來法爾所具無漏種子也。即以智慧為性。智慧本即別境心所。由與十一善法。徧行五法。及欲解念定四法同時俱起。故名菩提智品。隻此智品。若與第八凈識相應。即名大圓鏡智。照一切法。無不盡故。若與第七凈識相應。即名平等性智。達二無我平等性故。若與第六凈識相應。即名妙觀察智。善瞭諸法自共相等。徧知一切眾生機故。若與前五凈識相應。即名成所作智。能起三輪不思議化。成就利樂眾生事故。八凈識為所依。慧心所為能依。餘二十善心所為助伴。異類合成一聚。故名為品。八識相用有別。故說有四。以其有漏障斷。無漏智起。故名生得。實非本無今有之謂也。思之。

   (辰)二別釋二。初正釋智品。二諸門分別。(巳)今初

  雲何四智相應心品。一大圓鏡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妄不愚(於)一切境相。性相清凈。離諸雜染。純凈圓(滿功)德(之)現(行)種(子所)依持(體。)能現能生(自受用等三)身(四)土(及後三)智(之)影。無間無斷。窮未來際。如大圓鏡。現眾色像。

  此智圓融無礙。無所不照。故以大圓鏡為喻也。不緣非量故不妄。無有迷闇故不愚。無雜故純。無染故凈。功德現行。皆依於此。功德種子。皆此所持。一切現行。皆此所緣。故能現一切種子。皆此所持。故能生也。

  二平等性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應。隨諸(十地大機)有情所樂。示現(他)受用身(及他受用)土影像差別。(為)妙觀察智(之)不共所依。無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續。窮未來際。

  證得十平等故。名為平等性智。如第四卷所明也。由與悲智相應。依之建立無住涅槃。性唯無漏。故名一味。餘可知。

  三妙觀察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攝(藏)觀(察)無量總持之門。及所發生功德珍寶。於大眾會。能現無邊作用差別。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斷一切疑。令諸有情。皆獲利樂。

  諸法自相。謂依他起性。當體各別故。諸法共相。謂圓成實性。同一真如故。又自相。謂心心所色等。各有自體故。共相。謂苦無常空等。無不皆然故。能不忘失。名之為攝。能善照察。名之為觀。功德珍寶。即六度道品。作用差別。即神通妙用。餘可知。

  四成所作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為欲利樂諸有情故。普於十方示現種種變化三業。成本願力。所應作事。

  佛地經論雲。身化復有三種。一現神通化。二現受生化。三現業果化。語化亦有三種。一慶慰語化。二方便語化。三辯揚語化。意化復有四種。一決擇意化。二造作意化。三發超意化。四受領意化。成所作智。能起如是三業化用。此是以用顯體。皆是智上所現相分也。

  如是四智相應心品。雖各定有二十二法。能變所變種(子)現(行)俱生。而智用增。(故但)以智名顯。故此四品。總攝佛地一切有為功德皆盡。

  二十二法者。每一心王。皆有二十一心所相應也。能變。指內二分。所變。指外二分。有為功德。指稱性所起修德。初正釋智品竟。

   (巳)二諸門分別四。初轉得門。二初起門。三緣境門。四作用門。(午)今初

  此(四智品。即)轉有漏八七六五識。(及)相應品如次而得。智雖非識。而依識轉。識為主故。說轉識得。又有漏位。智劣識強。無漏位中。智強識劣。為勸有情依智舍識。故說轉八識而得此四智。

  初此轉下。一約轉識成智釋。次智雖下。二約智依識轉釋。後又有下。三約轉強得強釋也。智雖非識者。識是心王。智是慧心所故。智強識劣者。智則無惡慧而決斷勝。故強。識則有凈分而無染分。故劣也。

   (午)二初起門

  大圓鏡智相應心品。有義。菩薩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即初現起異熟識種。與極微細所知障種俱時舍故。若圓鏡智。爾時未起。便無能持凈種(之本)識故。有義。此品(須俟)解脫道時初成佛故。乃得初起。(以彼)異熟識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猶未頓舍。與無間道不相違故。(彼無間道。但違二障種子。)非障有漏(善及)劣無漏法。(此有漏善及劣無漏。)但與佛果定相違故。(又若)金剛喻定無所熏(之異熟)識。(則)無漏不(復)增(長。即)。應(已)成佛故。由斯此品。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不斷。持無漏種。令不失故。

  釋有二義。第二為正。如文可知。

  平等性智相應心品。菩薩見道初現前位。違(分別我法)二執故。方得初起。後十地中。(俱生二)執(猶)未斷故。(故於)有漏等位。或有間斷。(直至)法雲地後。與凈第八相依相續。盡未來際。

  有漏等位者。等於無漏位也。若第六識入法空觀。則此智便得現前。若第六識但入生空觀時。雖名無漏。此智亦不現前。或第六識出觀之後。名有漏位。此智亦不現前。故雲或有間斷。直至十地後心。法空智果恒時相續。乃令此智恒無間斷。

  妙觀察智相應心品。(有二種別。一者)生空觀品。二乘見位亦得初起。此後展轉至無學位。(方得究竟。其在大乘。)或至菩薩解行地終。(初見道時。此智初起。)或至上(七地)位。若(於)非有漏(心時。)或(於非入滅盡定)無心時。皆容現起。(二者)法空觀品。(惟於)菩薩見位方得初起。此後展轉。乃至上(十地)位。若非有漏(心。又非但)生空智果。或(非入滅定)無心時。皆容現起。

  言此後展轉者。二乘見道之後。若有漏心。則生空觀。便不現起。若入滅定。則生空觀。亦不現起。故仍有間斷也。菩薩七地已前亦然。法空觀品。雖菩薩見道方能有之。然於十地已前。或於有漏心中。或於但生空智心中。或於滅盡定中。皆不現起。除此三位。方得現前。故亦有間斷也。

  成所作智相應心品。有義。菩薩修道位中。(為第六識)後得(智所)引故。亦得初起。有義。成佛方得初起。以十地中。依異熟識所變眼等。非無漏故。(設以)有漏(之)不共必俱同境(五)根(而)發無漏(五)識。理不相應故。此二於境明昧異故。由斯此品。要得成佛。依(於)無漏(五)根。方容現起。而數間斷。(以必待)作意(緣力方引)起故。

  明昧異者。有漏根識於境昧。無漏根識於境明也。問曰。小乘神通名為作意。佛地神通名為無記化化。今雲成所作智。作意方起。何異小乘耶。答曰。小乘神通。作意方有。不作意則無。佛果神通。任運恒有。但應機方現。若無前機不浪起應。故名作意起耳。

  此四種性。雖皆本有。而要熏發方得現行。因位漸增。佛果圓滿不增不減。盡未來際。(何故不增不減。以其)但從種生。不(復更)熏成種。(何不更熏成種。)勿前佛德勝後佛故。

  種皆本有者。性德也。熏發現行者。修德也。因位漸增者。全性起修。無差而差也。佛果圓滿。不增不減者。全修在性。差而無差也。所知障如冰。四智品如水。所知障如月之黑。四智品如月之白。冰還成水。濕性何殊。白月漸圓。月體不動。性相不二之旨。於此亦可思矣。二初起門竟。

   (午)三緣境門

  大圓鏡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真如為境。是無分別。非後得智。行相所緣不可知故。有義。此品緣一切法。莊嚴論說。大圓鏡智。於一切境不愚迷故。佛地經說。如來鏡智。諸處境識眾像現故。又此決定緣無漏種。及身土等諸影像故。(但以)行緣微細。說不可知。(猶)如阿賴耶(識。)亦緣俗故。(當知)緣真如故。是無分別。緣餘境故。(即是)後得智攝。其體是一。隨用分二。(但以)瞭俗由證真。故說為後得。(非實有先後也。)餘一分二。準此應知。

  釋有二義。後義為正也。初證二智。必先證真而後瞭俗。所以說有前後。既在佛地。則念念真俗並照。但約緣真如義。即名為根本智。約徧緣餘境義。即名為後得智耳。餘平等性智。及妙觀察智。亦各一體隨用分二。準此應知。

  平等性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第八凈識。如染第七。緣藏識故。有義。但緣真如為境。緣一切法平等性故。有義。遍緣真俗為境。佛地經說。平等性智。證得十種平等性故。莊嚴論說。緣諸有情自他平等。隨他勝解。示現無邊佛影像故。由斯此品通緣真俗。(亦是根本後得)二智所攝。於理無違。

  釋有三義。第三為正也。十平等性。已見第四卷中。

  妙觀察智相應心品。緣一切法自相共相。皆無障礙。二智所攝。○成所作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五種現境。莊嚴論說。如來五根。一一皆於五境轉故。有義。此品亦能徧緣三世諸法。不違正理。佛地經說。成所作智。起作三業諸變化事。決擇有情心行差別。領受去來現在等義。若不徧緣。無此能故。然此心品。隨意樂力。或緣一法。或二或多。(莊嚴論中。)且(一往)說五根於五境轉。(然)不言唯爾。故不相違。(此智)隨作意生。緣事相境。(以)起化(他)業故。(唯屬)後得智攝。

  釋亦二義。後義為正也。三緣境門竟。

   (午)四作用門

  此四心品。雖皆徧能緣一切法。而用有異。謂鏡智品。現自受用身凈土相。持無漏種。平等智品。現他受用身凈土相。成事智品。能現變化身及土相。觀察智品。觀察自他功能過失。雨大法雨。破諸疑網。利樂有情。如是等門。差別多種。

  二釋所生得中。二別釋竟。

   (辰)三結成

  此四心品。名所生得。

  四釋所轉得中。二別釋竟。

   (寅)三結示

  此所生得。總名菩提。及前(所顯得之)涅槃。(二皆)名所轉得。

  二明義別中。二別釋竟。

   (子)三結指

  雖轉依義。總有(能轉道等)四種。而今(頌意)但取(所顯所生之)二所轉得。(以)頌說證得轉依(之)言故。

  二明轉依果中。二正釋竟。

   (壬)三簡示

  此修習位。(但)說能證得(義。)非(是說)已證得。(以屬)因位攝故。

  即四義中初能轉道義也。四釋修習位竟。

   (丁)五釋究竟位二。初舉頌。二論釋。(戊)今初

  後究竟位。其相雲何。頌曰。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

  (戊)二論釋六。初釋無漏界。二釋不思議。三釋善。四釋常。五釋安樂。六釋解脫身大牟尼名法。(己)初中二。初正釋。二釋妨。(庚)今初

  論曰。前修習位。所得轉依。應知即是究竟位相。此(者。)謂此前(所說)二轉依果。即是究竟無漏界攝。諸漏永盡。非漏隨增。性凈圓明。故名無漏界。是藏義。此中含容無邊稀有大功德故。或是因義。能生五乘世出世間。利樂事故。

  性凈者。簡異二乘。圓明者。簡異十地。五乘者。一人乘。二天乘。三聲聞乘。四緣覺乘。五大乘也。人天是世間利樂事。後三乘是出世利樂事。

  (庚)二釋妨二。初釋四智唯無漏妨。二釋佛應無五根等妨。(辛)今初

  (問。)清凈法界。可唯無漏攝。四智心品。如何唯無漏。(答。)道諦攝故。唯無漏攝。謂佛功德及身土等。皆是無漏種性所生。有漏法種已永舍故。雖有示現作生死身。業煩惱等。似苦集諦。而實無漏道諦所攝。

  作生死身。似苦諦也。業煩惱等。似集諦也。似苦諦。則同形九界。似集諦。則示行逆惡。而皆稱性施設。總屬無漏。所謂三千果成。咸稱常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性惡法門。此為誠證矣。

   (辛)二釋佛應無五根等妨

  (問。)集論等說。十五界等。唯是有漏。如來豈無五根五識五外界等。

  十五界。即五根界。五識界。五塵界也。五塵名外界者。妄情不執為自身故。隨情說外。非謂在心外也。此因上文說四智心品。唯屬無漏。而與難問。謂佛若有前十五界。則不應唯無漏攝。若佛唯是無漏。則不應有十五界。以十五界集論等說。唯有漏故。下文有三傢答。第三為正。

  有義。如來功德身土。甚深微妙。非有非無。離諸分別。絕諸戲論。非界處等法門所攝。故與彼(集論等)說。理不相違。

  此初傢答也。雖似有理。而實儱侗。無有的義。近時宗門及圓頓教。多墮此見。

  有義。如來五根五境。(從首楞嚴等)妙定生故。(但是)法界色攝。(其九界)非佛(之)五識。雖依此(如來法界所攝色為本質。)變(相而緣。)然(所變者)粗。(為質者)細。(其體各)異。(故)非五(塵)境攝。(而)如來(之)五識。(亦)非五識界(攝。以)經說佛心恒在定故。論說五識性散亂故。(問曰。既如來五識非五識界。則)成所作智。(與)何(凈)識相應。(答曰。與)第六(凈識)相應。(由觀機而)起(三類分身之)化用故。(問曰。既與第六凈識相應。則)與(妙)觀察智性有何別。(答曰。)彼(觀察智。善)觀諸法自共相等。此(成所作智。)唯起化(用。)故有差別。(問曰。若然。則)此二智品應不並生。(以)一類二識。不俱起故。(答曰。)許不並起。(亦)於理無違。(又或)同體(而約)用分。(則)俱(起仍)亦非失。(又成所作智。)或與第七凈識相應。(以其)依眼等(五)根。緣色等(五)境。(即)是平等智(之)作用差別(耳。問曰。此則與平等性智有何差別。答曰。)謂(即)凈第七(識。)起他受用身土相者。(則屬)平等品攝。起變化者。(則屬)成事品攝。(問曰。既依五根緣五塵境。)豈不此(成所作智)品。(知其所應)攝(歸)五識(亦)得。(答曰。)非(是)轉彼(五識而)得(此智。便謂此智)體即是彼(五識。)如轉生死。言得涅槃。不可涅槃同生死攝。是故於此不應為難。

  此次蒙答也。雖不似初傢一味儱侗。而義多牽強。終違正理。

  有義。如來功德身土。如應攝在(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中。(以)彼(蘊處界)三。皆通有漏無漏(故。而)集論等。說十五界等唯有漏者。彼依二乘粗淺境說。非說一切(也。)謂餘(九界有情)成就十八界中。唯有後(意根意識法塵)三(界)通無漏攝。(若)佛(所)成就(十八界)者。雖皆無漏。而非二乘所知境攝。然餘處說佛功德等非界等者。(但以)不同二乘劣智所知界等相故。理必應爾。所以者何。(經)說(一切)有為法。皆(為五)蘊攝故。(又)說一切(有漏無漏)法。(皆是十八)界(十二)處攝故。(設使蘊界處外別有佛法。即是第六蘊第十三處第十九界。而)十九界等。(乃是)聖所遮故。(又)若(謂)絕(諸)戲論。便非界(處)等(攝。)亦不應說即無漏界善常安樂解脫身等。又處處說轉無常(五)蘊。獲得常(住五)蘊。(十八)界(十二)處亦然。寧(可竟)說如來非蘊處界。故(凡)言非(蘊處界等)者。(但)是密意說(耳。)又(論)說五識性散亂者。(乃)說餘(九界之所)成者。非(說)佛所成(之五識亦散亂也。)故佛身中十八界等。皆悉具足。而純無漏。

  此第三正答也。佛身具足十八界等。故與眾生平等無二。而蘊處界皆純無漏。故顯一一無非法界。是故如來蘊處界等。一一含容無邊希有大功德聚。一一能生五乘世出世間利樂事業。又如來蘊處界等。既皆即無漏界。當知眾生蘊處界等。未嘗不具無漏界性。故曰轉無常蘊。獲得常蘊。界處亦然。如轉冰得水。濕性無殊。冰喻九界有漏蘊處界法。水喻佛界無漏蘊處界法。濕喻真如無為實性。與有為法。不一不異。此則性相融通。本來無二。分而愈合。旨趣彰明矣。紛紛諍論。豈理也哉。初釋無漏界竟。

   (己)二釋不思議

  此二轉依果。又不思議。超過尋思言議道故。微妙甚深自內證故。(故不可思。)非諸世間。喻所喻故。(故不可議。)

   (己)三釋善

  此(二轉依果。)又(唯)是善。(以是)白(凈)法性故。(謂)清凈法界。遠離生滅。極安隱故。四智心品。妙用無方。極巧便故。(此)二種皆有順益相故。違不善(法之違損相)故。俱說為善。(難曰。)論說(十二)處等。(惟五根與香味觸三塵性是無記。餘通三性。)不唯無記。(今言佛四智等亦唯是善。)如來豈無(無記)五根。(及香味觸)三(無記)境。此中(亦有)三釋。廣說如前(無漏界中。今第三正釋曰。)一切如來身土等法。皆(是)滅道(二諦所)攝。故唯是善。聖說滅道。唯善性故。說佛土等。非苦集故。佛識所變有漏不善無記相等。皆從無漏善種所生。無漏善攝。

  佛識所變相自有二種。一者大悲願力。同流九界。變為九界蘊處界相。如其所應。或同無漏。或同有漏。或同小善。或同不善。或同有覆無覆二種無記。而皆無漏善種所生。正是巧用性惡法門。故一切諸法無非佛法也。二者九界有漏不善無記相等以為本質。變起佛識無漏相分。所謂諸佛心內眾生。塵塵極樂者也。理具事造。兩重三千。同居一念。於此亦可悟矣。

   (己)四釋常

  此(二轉依果。)又(皆)是常。無盡期故。(謂)清凈法界。無生無滅。性無變易。故說為常。四智心品。所依(法界)常故。(永永)無斷盡故。亦說為常。(然而)非自性常。(以四智品)從因生故。生者歸滅。一向說故。不見色心非無常故。然四智品(亦非無常。)由本願力。所化有情。無盡期故。窮未來際。無斷無盡。

  前已具明真如與一切法不一不異。今故但言法界是自性常。四智非自性常。即顯常與無常。二鳥雙遊之義矣。仍恐迷者執文失旨。故特申明四智非自性常。亦非無常。以雙遮之。既可雙遮。便可雙照。既知四智雙遮雙照。便可例知清凈法界亦必雙遮雙照。何以言之。真如不變隨緣。則有在纏出纏之分。非常即無常乎。真如隨緣不變。原無增減垢凈之別。非無常即常乎。又不變隨緣。故雙照常與無常。隨緣不變。故雙非常與無常。又四智心品為能依。真如法界為所依。如波依水。不一不異。無有水而不波。無有波而非水。波無常即水相無常。水常即波性常矣。乃至理事。性修。體用。不二而二。二而不二。莫不皆然。思之。思之。

   (己)五釋安樂

  此(二轉依果。)又(皆)安樂。無逼惱故。(謂)清凈法界。眾相寂靜。故名安樂。四智心品。永離(智)體(之)害。故名安樂。此二自性皆無逼惱。及能安樂一切有情。故二轉依俱名安樂。

  體害。即法執。能障所知妙理。故名智體之害也。

   (己)六釋解脫身大牟尼名法二。初釋解脫身。二釋大牟尼名法。(庚)今初

  二乘所得二轉依果。唯永遠離煩惱障縛。無殊勝法故。恒名解脫身。二乘二轉依果者。一是擇滅無為。而是生空智品也。但出分段生死苦輪。無有菩提利樂他業。故恒名解脫身。恒或作但。

   (庚)二釋大牟尼名法二。初略明頌義。二廣解法身。(辛)今初

  大覺世尊。成就無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此牟尼尊所得(菩提涅槃)二(轉依)果。永離(所知煩惱)二障。亦(即)名(為)法身。(法者。謂)無量無邊力無畏等大功德法。所莊嚴故。(身者。謂)體(義)依(義)聚義。總說名身。故此法身(總以真如及四智菩提)五法為性。非(但以清)凈法界(一種。)獨名(為)法身(也。以)二轉依果。皆此(法身所)攝故。

  梵語牟尼。此雲寂默。謂永寂二邊。默契中道也。法身總以五法為性。即是體義。合此五法。以為法身。即是聚義。下雲大功德法所依止故。即是依義。

   (辛)二廣解法身三。初明能依之身。二明所依之土。三身土合簡。(壬)初中四。初正釋三身。二五法相攝。三三身德別。四自他利殊。(癸)今初

  如是法身。有三相別。

  即法報應三身也。法身名自性身。報身名受用身。應身名變化身。相雖三別。皆名法身。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不縱不橫。不並不別。分而言之。法身是依義。報應二身是體義。三相總名法身。是聚義。合而言之。一一皆有體依聚義。

  一自性身。謂諸如來(所證)真凈法界。(乃)受用(身及)變化(身之)平等所依。離相寂然。絕諸戲論。具無邊際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三身中之)法身。(以是)大功德法所依止故。

  一切法平等實性。所謂有佛無佛。性相常住。悟不能增。迷不能減者也。然於眾生分中。名為在纏真如。亦名本性清凈法身。而於諸佛分中。名為出纏真如。亦名離垢妙極法身。是故諸佛如來無別所證。全證眾生理本而已。

  二受用身。此有二種。一自受用。謂諸如來三無數劫修集無量福慧資糧。(引生本具無漏種子。)所起(現行四智菩提。)無邊真實功德。及(大圓鏡智所變)極圓(滿極清)凈常徧色身。相續湛然。盡未來際。恒自受用廣大法樂。二他受用(身。)謂諸如來由(證自受用故。以)平等智(力。)示現微妙凈功德身。居純凈土。為住十地諸菩薩眾。現大神通。轉正法輪。決眾疑網。令彼受用大乘法樂。合此二種。名受用身。

  自受用身。正名報身。等覺以下所不能見。他受用身。亦名報身。亦名勝應。如華嚴經所明盧舍那身。隨十地機。所見不等。故名勝應。即托自受用身以為本質。令彼各各變相而見。不同所示界內分段生身。故亦名報也。純凈土。即實報無障礙土。

  三變化身。謂諸如來由(證自受用故。以)成事智(力。)變現無量隨類化身。居凈穢土。為未登地諸菩薩眾。(及)二乘(人。並一切)異生。稱彼機宜。現通說法。令各獲得諸利樂事。

  隨類化身。謂十法界影像身也。凈穢土。謂方便有餘土。及凡聖同居土。或凈或穢。差別無量。初正釋三身竟。

   (癸)二五法相攝

  以五法性。攝三身者。

  五法性。即一真法界。及四智菩提也。有兩傢釋義不同。第二義正。

  有義。初(一真法界。)二(大圓鏡智。)攝自性身。經說真如是法身故。論說轉去阿賴耶識得自性身。(而)圓鏡智品。(乃)轉去藏識而證得故。○中(平等性妙觀察)二智品。攝受用身。說平等智。於純凈土。為諸菩薩。現佛身故。說觀察智。大集會中說法斷疑。現自在故。說轉諸轉識得受用身故。○後(成所作)一智品。攝變化身。說成事智。於十方土現無量種難思化故。○又智殊勝。具攝三身。故知三身。皆有實智。

  此初義也。智殊勝具攝三身者。謂佛三身皆是智殊勝攝。

  有義。初一(真法界。)攝自性身。說自性身。本性常故。說佛法身。無生滅故。說(法身是)證因得。非生因(所生)故。又說法身。諸佛共有。徧一切法。猶若虛空。無相無為。非色心故。然(論中)說轉去藏識得(自性身)者。謂由轉滅第八識中二障粗重。(然後)顯法身故。(又)智殊勝中說(攝)法身者。(謂法身)是彼(四智所)依止。(是)彼(四智之)實性故。(其實)自性法身。雖有真實無邊功德。而無為故。不可說為色心等物。

  此下皆第二正義也。今先明自性身。唯是一真法界所攝。不應亦是大圓鏡智所攝。一者自性身是本性常。而鏡智非本性常。二者自性身無生無滅。而鏡智無滅有生。三者自性身是瞭因所瞭。而鏡智是生因所生。(瞭因。即本文所雲證因。)四者自性身無相無為。非色非心。而鏡智有相有為。體是心法。又能持於色法。然說轉去下。通前所引二文可知。

  四智品中真實功德。(及)鏡智所起常徧色身。攝自受用。○平等智品所現佛身。攝他受用。○成事智品所現隨類種種身相。攝變化身。

  此正釋四智攝後二身之義。然四智心品。皆是自受用攝。平等智品所起。乃名為他受用。非徑以平等智攝他受用。成所作智所起。乃名為變化身。非徑以成事智攝變化身也。

  (應)說圓鏡智。是(自)受用佛。(以)轉諸轉識。(而)得受用故。雖轉藏識。亦得(自)受用。然(已)說轉彼(藏識而)顯法身故。(所以)於得受用(之義。)略不說之。又說法身無生無滅。唯證因得。非色心等。(今)圓鏡智品。與此(法身之義)相違。若(使)非(自)受用(身攝。)屬何身攝。又(自)受用身。攝佛不(與二乘)共(之)有為實德。故四智品實有色心。皆受用攝。又他受用及變化身。皆為化他方便示現。故不可說實智為體。雖說化身。(亦是)智殊勝攝。而似智現。或智所起。假說智名。體實非智。但說平等成所作智。能現(他)受用(身及)三業化身。不說(他受用及變化)二身。即是二智。故此二智。(亦是)自受用攝。

  此轉釋自受用身。總攝四智之義也。先明大圓鏡智。既非法身所攝。必應攝屬自受用身。次明他受用及變化身。但是平等成事二智所起。體非二智。故此二智。亦必攝屬自受用身。

  然變化身及他受用。雖無真實心及心所。而有化現心心所法。(良以)無上覺者。神力難思。故能化現無形質法。若不爾。(但是化現)者。雲何如來現貪嗔等。(以如來於貪嗔等)又已斷故。(又)雲何聲聞及傍生等。(亦能)知如來心。(以)如來實心。(雖)等覺菩薩尚不知故。由此經說。化無量類。皆令有心。又說如來成所作智化作三業。又說變化有依他心。(謂)依他實心。(以為本質。而有心心所)相分(假)現(起)故。雖(他處)說變化(人)無根心等。而依餘(三乘及異生等所變化人)說。不依如來(所變化人說也。)又(餘人雖)化色根心心所法。(而)無根等(實)用。故不說有。(若如來難思妙化所變根等。則便有實用故。)

  此釋伏難也。難曰。若他受用及變化身。不以實智為體。雲何現有心心所用。釋曰。皆是化現而有。又難曰。色有形質。故可化現。心無形質。豈可化現。釋曰。佛力難思。故能化現。若謂是佛實心。非化現者。佛豈實有貪嗔等心。又豈等覺以下所能知哉。由此經說下連引三文以證可知。又難曰。若佛果能化作三業。何故復說變化無根心等。釋曰。此依餘所化說。不依如來所化說也。二五法相攝竟。

   (癸)三三身德別

  如是三身。德皆具足無邊功德。而各有異。謂自性身。唯有真實常樂我凈。離諸雜染眾善。所依無為功德。無色心等差別相用。自受用身。具無量種妙色心等真實功德。若他受用及變化身。唯具無邊似色心等。利樂他用化相功德。

  皆具足無邊功德者。異而不異。三即一也。而各有異者。不異而異。一即三也。自性身如濕性。自受用身如水。他受用及變化身如波。自性身如月體。自受用身如圓滿白月。他受用及變化身如千江月影。觸波之時。全觸水濕。睹月影時。便睹光體。是故智者觀於土木等像。三身宛然。四德無減。以是如來大悲大智。徧入眾生心想。仗因托緣。而顯現故。因緣所生。即空假中。無有微塵許法出於法界外故。皆非徧計所行境故。如彼愚小。計繩為蛇。而繩未嘗不即麻故。

   (癸)四自他利殊

  又自性身。正自利攝。寂靜安樂。無動作故。亦兼利他。為增上緣。令諸有情得利樂故。又與受用及變化身為所依止。故俱利攝。自受用身。唯屬自利。若他受用及變化身。唯屬利他。為他現故。

  自性身為增上緣者。法界妙理生佛體同。由此同體法性。所以佛與眾生得有感應道交之事也。餘皆可知。初明能依之身。

   (壬)二明所依之土

  又自性身。依法性土。雖此身土。體無差別。而屬佛法相性異故。此佛身土。俱非色攝。雖不可說形量大小。然隨(受用變化身土等)事相。其量無邊。譬如虛空。徧一切處。

  屬佛法相性異者。謂法性屬佛。名法性身。法性屬法。名法性土。性隨能依所依之相而異。蓋於無能所中而說能所。雖分能所。能所不二也。非色攝者。謂色即是空。故不可說形量大小。而復空即是色。故隨事相其量無邊。所謂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凈本然。周徧法界。故曰。譬如虛空徧一切處。非指太虛以為圓佛也。

  自受用身。還依自土。謂圓鏡智相應凈識。由昔所修自利無漏純凈佛土因緣成熟。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變為純凈佛土。周圓無際。眾寶莊嚴。自受用身。常依而住。如凈土量。身量亦爾。諸根相好。一一無邊。無限善根所引生故。功德智慧。既非色法。雖不可說形量大小。而依所證(二空真如)及所依(自性法)身。亦可說言徧一切處。

  純凈佛土因緣者。無漏種子為因。福慧二修為緣也。法性身土。皆約性德。受用身土。皆約修德。就法性中。能依名身。所依名土。此性德能所。本自不二。不二而二。名為身土。而性德身土。皆為所證。今之修德。乃是能證。就修德中。復約能依名自受用身。所依名自受用土。此修德能所。亦復不二。不二而二。名為身土。又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則性修不二。亦以不二而二。故約性德。名法性身土。約修德。名受用身土耳。其實二而不二。離法性外無受用。離受用外無法性也。又法性不變隨緣。故迷之者。成分段變易二種身土。悟之者。成無漏純凈受用身土。此令性起於逆順二修。無差而差。聖凡條別也。法性隨緣不變。故分段變易身土真如之性。不垢不滅。無漏純凈身土真如之性。不凈不增。此逆順二修。無不全即在性。差而無差。聖凡平等也。今所明自受用身。即圓滿報身。自受用土。即上品實報無障礙土。並皆圓教究竟果位之相。故是通含別圓法門。

  他受用身。亦依自土。謂平等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無漏純凈佛土因緣成熟。隨住十地菩薩所宜。變為凈土。或小或大。或劣或勝。前後改轉。他受用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無定限。

  純凈佛土因緣。謂直心是道場等。具如維摩經中所明。或小或大者。謂初地見百界。二地見千界等。或劣或勝者。謂界外鈍根。次第而見。不能稱性。名之為劣。即實報無障礙穢土。若界外利根。不次第見。頓同法性。名之為勝。即實報無障礙凈土。能依身量亦無定限者。身心稱土。土小則身亦小。土大則身亦大也。

  若變化身。依變化土。謂成事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無漏凈穢佛土因緣成熟。隨未登地有情所宜。化為佛土。或凈或穢。或小或大。前後改轉。佛變化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無定限。

  此有二種。一方便有餘土。二凡聖同居土也。方便有餘土者。如藏教二乘極果。通教七地。皆斷煩惱。不復受三界生。而所知障未斷。又不能入化受用土。故彼雖作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出三界外。有此凈土。仍於其中受變易身。又別教七住以上。圓教七信以上。通惑已斷。無明未破。亦生此中。故雲隨未登地有情所宜。化為佛土也。就此方便土中。亦有大小。亦分凈穢。如藏教二乘法執重故。則土小而穢。通教七地法執輕故。則土大而凈。別七住以上。勝於通教所見。十行又勝。十向倍勝。若圓十信所見。尤為勝妙。然此方便若凈若穢。自同居土視之。則總名凈。以非分段生故。凡聖同居土者。有三惡道。則名為穢。如娑婆等。無三惡道。則名為凈。如極樂等。或一向凈。或一向穢。或凈兼穢。或穢兼凈。或凈轉穢。或穢轉凈。凈亦有無量差別。穢亦有無量差別。佛身大小。亦復無量差別不等。具如諸經所明。此中凈穢佛土因緣者。應折應攝等機為緣。二十五王三昧為因。具如法華玄義所明。二明所依之土竟。

   (壬)三身土合簡二。初簡所變同別。二簡能變同別。(癸)今初

  自性身土。一切如來同所證故。體無差別。○自受用身。及所依土。雖一切佛各變不同。而皆無邊。(又復)不相障礙。○餘二身土。隨諸如來。所化有情有共不共。(若)所化共者。同處同時。諸佛各變為身為土。形狀相似。不相障礙。展轉相雜為增上緣。令所化(之眾)生。(於)自識(上)變現(佛化身土。彼但)謂於一土有一佛身。為現神通說法饒益。(而不知其實是諸佛所共變也。若後)於不共者。(縱使彼謂見十方佛。實)唯一佛(所)變。(良由)諸有情類。無始時來。種性法爾更相系屬。或多(有情唯)屬一(佛所化。)或一(有情。須)屬多(佛所化。)故所化(眾)生。(法爾)有共不共。(若)不爾(者。則)多佛久住世間。各事劬勞。實為無益。(以)一佛(即)能益一切生故。

  餘二身土。謂他受用身他受用土。及變化身變化土也。一切眾生。由有我法二執。故使自化不二而二。諸佛已斷此執。故於自他二而不二。但因眾生所屬之機。有同有別。故佛化用隨而應之。是故若論佛德無量。則決能度盡眾生。若論眾生無緣。則不能受諸佛化。如日光雖無所不照。而覆盆之下便無日光。然眾生未破法執以前。唯受有緣佛化。若破法執登於圓住別地。則為一切諸佛同體所護念矣。

   (癸)二簡能變同別二。初正簡漏無漏別。二約三性結成五觀。(子)今初

  此諸(三)身(四)土。若凈若穢。(若從諸佛)無漏識上所變現者。同能變識俱善無漏。(以從)純善無漏因緣所生。是道諦攝。非苦集故。(然能變之識雖是無漏。而所變之)蘊等識相不必皆同。(以從諸佛心內眾生之蘊處界)三法因緣雜引生故。

  純善無漏因緣者。無垢識中本具十界性相為因。悲智行願及一切眾生機感為緣也。蘊等識相不必皆同者。謂若眾生入二空觀。則其意識法之三界。便與諸佛同其無漏。若復未入二空觀智。則其蘊處界三。一向皆是有漏所攝。而諸佛托此眾生有漏無漏本質。自皆變為無漏相分也。夫佛變凈土。純善無漏。固無論已。佛變穢土。乃從眾生三法因緣引生。所以識相不必皆同。然在如來分中。雖現九法界影。而九法界影。亦皆純善無漏所攝。所謂三千果成。咸稱常樂。豈不信哉。

  (即此身土若凈若穢。若從九界)有漏識上所變現者。同能變識皆是有漏。純從有漏因緣所生。是苦集攝。非滅道故。(然能變識雖唯無記。而所變)善等(三性之)識相不必皆同。(以從眾生心內諸佛示現隨順善惡無記)三性因緣雜引生故。(所變眾生心內諸佛之)蘊等(有)同(有)異。類此應知。(若)不爾(者。則化現之佛。)應無五(蘊)十二(處)等。

  有漏因緣者。異熟識中本具十界性相為因。與二障俱之聞思修慧及諸福行為緣也。蘊等同異。類此應知者。謂若眾生心內諸佛。則蘊處界皆善無漏。若復眾生心內三乘聖眾。則意識法三。屬於無漏。前十五界。仍屬有漏。而眾生托此四聖無漏有漏本質。自皆變為有漏相分也。夫生見穢土。純屬有漏。固無論已。生見凈穢兩土。及諸佛身。乃從諸佛示現三性三法因緣引生。所以識相不必皆同。然在眾生分中。雖睹佛身土影。而佛身土影。皆是有漏所攝。所謂三千在理。同名無明。豈不信哉。初正簡漏無漏別竟。

   (子)二約三性結成五觀五。初示遣虛存實觀。二示舍濫留純觀。三示攝末歸本觀。四示遣相證性觀。五示隱劣顯勝觀。問曰。何故隱劣顯勝。反在遣相證性後耶。答曰。既達真如即識實性。方知真如亦即心所實性。既達識性之外無別真如。方知心所性外亦復無別真如。故遣相者。遣其迷性妄見差別之相。證性者。證其即相無非平等之性也。(醜)今初

  然相分等。依識變現。非如識性(為)依他中實(有之妙俗諦。若)不爾(者。則)唯識理應不(得)成。(以其)許識內境。俱實有故。

  此遣虛存實觀中。有兩傢解。今初即安慧師義。謂相見二分是虛。自證體性是實也。相分等。等於見分識性。即自證分。

  或識(中)相見(二分。)等(皆)從緣(所)生。俱(是)依他起(性。其)虛(與)實(猶)如識(之自體。須知)唯(之為)言。(但)遣(識)外(我法。)不遮(識)內(相分)境(也。若)不爾(者。別根本智所緣)真如(內實相境。)亦應非實。

  此即護法正義。謂遮計所執是虛。四分皆依他起是實也。言虛實如識者。依真勝義。則識體既如幻夢。所變相見二分亦虛。約理世俗。則依他識體不無。所變相見二分亦實。蓋所言唯識者。但以唯字遮彼徧計所執識外我法。非並遮此識內相見也。且如根本實智緣真如時。雖非變帶相狀。許是挾帶體相。若謂相見二分是虛。則本智真如亦應非實矣。豈可乎哉。大佛頂經雲。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約真諦遣相。而安慧師依此立於初義。又雲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凈明體。雲何於中有是非是。此約即俗恒真。而護法師依此立於次義。故奘師並存其說。亦以可互發明故也。然執初義者。必失次義。而知次義者。必達初義。故仍以次義為正。

   (醜)二示舍濫留純觀

  (問。)內境與識。既並非虛。如何但言唯識。非(言唯見唯)境。(答。)識唯內有。境亦通外。恐濫(徧計所執)外故。但言唯識。(又)或諸愚夫迷執於境。起煩惱業。生死沉淪。不解觀心勤求出離。哀愍彼故。說唯識言。令自觀心。解脫生死。非謂內境。如外都無。

  境從心變。心外無境。而愚夫不達唯識。妄生執著。起見起愛。枉受輪回。故但言唯識。令彼觀心。言觀心者。隻是強觀諸法無實。皆從識變。則能伏滅徧計執情。

   (醜)三示攝末歸本觀

  或相分等。皆(以)識為(體)性。由熏習力。似多分生。

  秖一識性。由熏習力。似有四分生起不同。克實論之。相見之末。何嘗離於識體。故大佛頂經雲。本是妙明無上菩提凈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

   (醜)四示遣相證性觀

  真如亦是識之實性。故除識性(之外。)無別有法。

  欲知如外無識。先觀識外無如。若知識外無如。方悟如外無識。識外無如者。圓成實性。不離依他也。如外無識者。依他無性。即圓成實也。故前頌雲。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又雲。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而後之講者。妄謂法相宗中。立凝然不變以為真如。不亦冤乎。

   (醜)五示隱劣顯勝觀

  此中識言。亦攝心所。心與心所。定相應故。

  但以勝攝劣。故雲唯識耳。非謂離心無別心所也。一一心所。皆具四分依他起性。一一依他。皆與真如。非異不異。故得介爾有心。三千具足。若不然者。不墮儱侗。則墮支離。豈大乘中道法義也哉。統論唯識修證法門。總不離此五觀。以對南嶽大乘止觀。如出一轍。初遣虛存實。二舍濫留純。即分別性中止觀也。三攝末歸本。即依他性中止觀也。四遣相證性。即真實性中止觀也。五隱劣顯勝。即密顯染分三性。凈分三性。皆可具前四觀。何以言之。若但論心王。則不顯染凈差別。唯兼論相應心所。方知三性各各不同。既於心王得論四觀。亦於心所得論四觀。且如貪嗔癡等。隨舉一法。若遣虛存實。則知所貪外境非有。若舍濫留純。則知內相分境亦虛。若攝末歸本。則知能貪所貪。本無二體。若遣相證性。則知貪之實性。即真如性。嗔癡慢等。例此可知。惡法尚爾。無記與善。益復可知。有漏尚爾。無漏諸法。益復可知。故能徧於五位百法。通達三性及三無性。成就真俗不二觀門。此佛祖傳心要訣。法性法相真源。願有智者。慎思明辯而篤行之。勿蹈尋章摘句窠臼。勿招算沙數寶譏嫌。勿殉世諦流佈陳言。勿犯鬥諍堅固記莂。庶不負天親護法等諸大菩薩慈力。亦不負戒賢玄奘等。師資授受苦心。已上第二大科依教廣成分竟。

   (甲)三釋結施願分二。初釋結。二施願。(乙)今初

  此論三分成立唯識。是故說為成唯識論。亦說此論名凈唯識。顯唯識理。極明凈故。

  此先釋結末釋論也。三分。謂宗因喻三支比量。又略廣位三分。境行果三分。相性位三分。故開蒙曰。有三種三科。一略廣位三科者。初一頌半。略答外難略標識相。次二十三行頌半。廣明識相。顯前頌意。後有五頌。明修行之位次。二境行果三科者。前二十五頌。明唯識境。次四頌。明唯識行。後一頌。明唯識果。三相性位三科者。前二十四頌。明唯識相。第二十五頌。明唯識性。後五頌。明唯識位。當知三科。即三分也。

  此本論名唯識三十。由(天親大士造)三十頌。顯(於)唯識(之)理。乃得圓滿。非(有)增減(於本頌)故。

  此更釋結本宗論也。非略不足以提綱。非廣不足以盡義。非位不足顯修證。故三十頌不容增減。又非境不足以導行。非行不足以克果。非果不足以證境。故三十頌不容增減。又非相不足辨邪正。非性不足以容空有。非位不足以證性相。故三十頌不容增減。今依此三十頌。而釋成之。先廣破我法二執。略明能變唯三。次廣明三能變相。申明所變唯識。既於依他起之心及心所。破其我法二種徧計。即知二空所顯真如。與依他起非異不異。故得真俗理明。性相交徹。依之起行。便可歷五位而證二種轉依。雖十傢殊釋。廣有百卷。細繹精搜。楺成十冊。亦於三十本頌。義無增減。可謂入大乘之初門。破邪執之利斧。接權小之巧便。顯性具之前茅矣。初釋結竟。

   (乙)二施願

  已依聖教及正理。分別唯識性相義。所獲巧德施群生。願共速登無上覺。

  聖教。指能詮之文。正理。指所詮之義。文隨於義。義隨於文。教之與理。何嘗有二。但恐依文解義。則為三世佛冤。故既依聖教。仍須正理以為司南。又恐離經一字。則便同於魔說。故既依正理。仍須聖教以為定量也。分別性相義者。若不瞭性。亦不瞭相。其相即妄。若不識相。亦不識性。其性即孤。故須性相俱通。方得自他兼利。又性相秖是事理。不達事而理非圓。不瞭理而事奚立。故今分別此義。令於真俗二諦瞭瞭分明。以為起行歷位證果之本。隻此一念弘法功德。能報十方諸佛深恩。又復回施群生。以順大悲。願登大覺。以順大智。悲智雙運。即是四弘誓鎧。大乘唯識之正印也。

  成唯識論觀心法要卷第十

  

  

  跋語

    宗鏡錄雲。應須以智慧合其多聞。終不執詮而認指。以多聞度其智慧。免成孤陋而面墻。設有一微塵處未瞭。此猶有無明在。以不瞭處為障翳故。何況自身根門之內。日用之中。有無量應急法門。全未明一。若欲為人。憑何剖析。隻成自誑。反墮無知。自眼未明。焉開他目。故須三量定其是非。真修匪濫。四分成其體用。正理無虧。然後十因四緣。辨染凈之生處。三報五果。鑒真俗之所歸。若不達三量。真妄何分。若不知四分。體用俱失。又雲。一心實相。悉是諸法。諸法所生。皆從現行善惡熏習第八識含藏種子為因。發起染凈差別報應為果。若不微細剖析。問答決疑。何由到一心總別之源。徹八識性相之際。古德謂提綱意在張網。不可去網存綱。舉領意在著衣。不可棄衣取領。故知理事雙明。方通圓旨。教觀齊運。始達一乘。又雲。若不因教所指。何由得識自心。設不因教發明。亦須憑教印可。若不然者。皆成自然外道。闇證褝師。直饒生而知之。亦是多生聞經熏種。或乃諸聖本願冥加。嗚呼。永明大師。以法眼嫡孫。悟齊諸祖。而苦心苦口。勸誡若此。誰謂成唯識論。非佛袓傳心之要訣耶。予自恨障深惑重。不能折伏現行煩惱。深負出傢初心。而性相源頭。頗窺一線。誠或佛祖本願冥加。故亦不敢自私自秘。聊竭隙明。和盤拈出。舉筆於丁亥年三月二十五日。脫稿於本年五月二十五日。凡閱兩月。述成觀心法要十卷。伏願見聞隨喜。不退菩提。若信若疑。咸成妙種。同生極樂凈邦。先覲阿彌陀佛。還入龍華初會。影響彌勒世尊。盡未來時。廣度含識。眾生皆悉度盡。方證無上涅槃。蕅益沙門智旭閣筆故跋。時年四十有九。

  

第2部分-成唯識論觀心法要相關文章

佛說阿彌陀經完整版儀軌

【香贊】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云。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三拜)【蓮池贊】  蓮池海會,彌陀如來,觀音勢至坐蓮臺,接引上金階,大誓弘開,普愿離塵埃。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三拜)【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em

慈悲藥師放生簡軌

1.祈請本師: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2.三皈依: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惡鬼。皈依僧不墮傍生。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遍) &nbs

凈業朝時課誦

01 爐香贊爐香乍爇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云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02 請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03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譯 )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揵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栴延、摩訶拘絺羅、離婆多、周

佛藏推薦文章

Zola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大悲咒因何叫大悲咒?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出自《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訣。  大悲咒的全文共84句,每一句對應一種化身。全文大意是:  皈依三寶,皈依大悲渡世的觀世音菩薩,世間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眾生,要誓愿宣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救苦救難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煩惱,了悟真

全文大悲咒全文

  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無·阿唎耶。

文殊菩薩五字心咒原文

  嗡 阿 拉 巴 扎 那 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