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論

助印经书
掌中論

  陳那菩薩造 唐 義凈譯

    掌中論一卷

    陳那菩薩造

    三藏法師義凈奉 制譯

  論曰。謂於三界但有假名。實無外境。由妄執故。今欲為彼未證真者。決擇諸法自性之門。令無倒解故造斯論。頌曰。

  於繩作蛇解  見繩知境無

  若瞭彼分時  知如蛇解謬

  論曰。如於非遠不分明處唯見繩蛇相似之事。未能瞭彼差別自性。被惑亂故。定執為蛇。後時瞭彼差別法已。知由妄執誑亂生故。但是錯解無有實事。復於繩處支分差別。善觀察時。繩之自體。亦不可得。如是知已。所有繩解。猶如蛇覺。唯有妄識。如於繩處有惑亂識。亦於彼分毫厘等處。知相假藉。無實可得。是故緣繩及分等心。所有相狀。但唯妄識。頌曰。

  諸有假設事  詳觀自性時

  從他皆假名  乃至世俗境

  論曰。如於繩等支分之處。別別分析。審觀察時。知無實體。唯是妄心。如是應知。一切諸法。但是假名。如瓶衣等物。藉泥縷等成。乃至言說識所行境未至破壞。名為瓶等。言從他者。謂從世俗言說而有。非於勝義。頌曰。

  無分非見故  至極同非有

  但由惑亂心  智者不應執

  論曰。若復執雲。諸有假事。至極微位不可分析。復無方分是實有者。此即猶如空花。及兔角等。不可見故。無力能生緣彼識故。所執極微。定非實有。所以須說不可見因。由彼不能安立極微。成實有故。所以者何。由有方分事差別故。猶如現見有瓶衣等物。東西北等。方分別故。斯皆現有。支分可得。若言極微是現有者。必有方分。別異性故。是則應許東西北等。支分別故。此實極微理不成就。亦非一體。多分成故。見事別故。一實極微定不可得。如是應舍極微之論。是故智者瞭知三界咸是妄情。欲求妙理不應執實。頌曰。

  妄有非實故  與所見不同

  由境相虛妄  能緣亦非有

  論曰。若言我亦於彼瓶衣等事。許彼自性是不可得。皆是妄識之所分別。然而緣彼相狀亂識是其實有。觀健達婆城。及幻人等。其識是有。設有此識。亦非實故。與所見事不相應故。此惑亂識。於所緣境。作有性解。彼事自性已明非有。境既是無。能緣妄識亦非實有。雲何令彼妄識有耶。然於世間不曾見有無能生種子有所生芽等。由斯汝說幻城等喻道理不成。頌曰。

  斯皆是假設  善覺者能知

  智人斷煩惱  易若除蛇怖

  論曰。如說三界但有假名。瓶等粗覺既除遣已。知從名言而有其事。善觀察者。能瞭知已。即於繩處蛇怖除遣。復審思惟瞭彼差別於繩等處妄執亦無。如是觀時。一切能生離染之法。易速蠲除煩惱羅網。及諸業果自當斷滅。有別頌曰。

  智人觀俗事  當隨俗所行

  欲求煩惱斷  要明真勝義

  猶如世人於諸俗事瓶衣等處。以為實有名瓶衣等。智者亦爾。當順世間而興言說。知非實有。若樂觀察煩惱過失。求解脫者。宜於如是真勝義中。周遍推尋。如理作意。於諸境處。及能緣妄。識煩惱系縛。不復生長。

    掌中論一卷

掌中論相關文章

佛說阿彌陀經完整版儀軌

【香贊】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云。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三拜)【蓮池贊】  蓮池海會,彌陀如來,觀音勢至坐蓮臺,接引上金階,大誓弘開,普愿離塵埃。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三拜)【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em

慈悲藥師放生簡軌

1.祈請本師: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2.三皈依: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惡鬼。皈依僧不墮傍生。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遍) &nbs

凈業朝時課誦

01 爐香贊爐香乍爇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云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02 請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03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譯 )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揵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栴延、摩訶拘絺羅、離婆多、周

佛藏推薦文章

Zola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大悲咒因何叫大悲咒?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出自《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訣。  大悲咒的全文共84句,每一句對應一種化身。全文大意是:  皈依三寶,皈依大悲渡世的觀世音菩薩,世間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眾生,要誓愿宣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救苦救難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煩惱,了悟真

全文大悲咒全文

  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無·阿唎耶。

文殊菩薩五字心咒原文

  嗡 阿 拉 巴 扎 那 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