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大乘論

助印经书
攝大乘論

  阿僧伽作 後魏 佛陀扇多譯

    攝大乘論卷上

    阿僧伽作

    後魏世佛陀扇多於洛陽譯

  大乘阿毗曇經中。對如來前為欲顯發大乘義故。善住菩薩說。所謂依大乘經。明諸佛如來有十種勝妙勝語。何等為十。一者智依勝妙勝語。二者智相勝妙勝語。三者入智相勝妙勝語。四者入彼因果勝妙勝語。五者入彼修因果勝妙勝語。六者還彼行中差別增上戒勝妙勝語。七者增上心勝妙勝語。八者增上慧勝妙勝語。九者滅除勝妙勝語。十者智勝妙勝語。如是此修多羅句顯發。說大乘是佛語。雲何顯發。如是此說中小乘經不說此十種句。唯大乘中明。所謂阿犁耶識。智依事所說有三種性。一者他性。二者妄分別性。三者成就性。以智相事故。唯記說入智相事者。謂六波羅蜜。入彼因果事者。謂十菩薩地還彼修彼。差別事中受菩薩戒謂增上戒。首楞嚴虛。空等諸三昧增上心事。說無分別智。謂增上心事說不住涅槃。滅彼果事有三種佛身。一者真身。二者報身。三者應身。彼果智事。說如是此十種句。非小乘教故唯大乘中顯勝說及勝上故。是故如來依為諸菩薩說。以是義故。依大乘教故。諸佛如來說有十種勝妙勝語應知。雲何復此十種相勝妙如來勝語。明顯大乘是佛語。及遮小乘是非大乘。是以此十句小乘經所不說。而大乘有說。及此十句能令得大菩提善許不相違。為得一切智智故是。中說偈。

  彼依智相依  彼因及彼果

  彼三界差別  彼果及除滅

  智及上妙乘  至於勝進修

  彼說餘處所無有  此見勝因上菩提

  佛語說於大乘中  十句勝說於此經

  有何義故。此諸十句如是漸次說。是以菩薩從初學已。先應諸法因果依已。應於因緣善巧成。而有於諸緣生法中應相善巧成舍離。橫安謗遍善巧故。菩薩如是善學故。於彼善取相中應令證學。是故令諸障中心得解脫。於後入智相行已前修行中令修得六波羅蜜。已深凈身心故。是以凈心所攝。六波羅蜜故。於諸十地中分別修行三阿僧祇劫。於後令滿三種菩薩戒。滿已令彼果涅槃及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是諸十句漸次說。然此說中一切大乘略盡。是中初說智依勝妙勝語。如來經中說。謂阿犁耶識。以阿犁耶識語故。作阿犁耶識語說。如來於大乘阿毗曇經偈中說。

  無始已來性  一切法所依

  有彼諸道差  及令得涅槃

  還彼經所說。

  一切諸法傢  彼識一切種

  故說為傢識  聰明者乘此

  此是經證。然復彼何故名阿犁耶識。有生法者。依彼一切諸染法作果。於彼彼亦依諸識作因故。說為阿犁耶識。或復眾生依彼為我故。名阿犁耶識。彼亦名阿陀那識。此中有何證如相續解脫經中說。

  阿陀那識最微深  喻如水波於諸子

  我不為凡言說此  莫執取以之為我

  彼以何義故名阿陀那識。依一切色相故。及取一切依身事故。如是彼依諸色等根不壞者。乃至命不盡。隨順故。未來取身彼能生取身。是故彼名阿陀那識。彼亦名心。如佛所說心意識爾。是中意有二種依。近作緣事故。近滅識依。與意識作生因。第二意雜四種煩惱。常共同身見我慢愛身及無明。彼是依識所染生。若以一身所生識第二是染境界識義故。取近義故。及不分別義故明二意。是中有偈。

  雜染障無明  同法及諸五

  三昧或勝事  說中應誠患

  無想而起我  生順行無窮

  近順起我相  一切是不成

  離染無心事  二三是相違

  彼無一切處  執成我等義

  心順正義故  常順不相違

  一切是同行  說無明不離

  心及身第三離阿犁耶識更餘處無。以是義故。釋成阿犁耶識是心事隨種子行。彼意及意識。以何義故。說為心種種法。種子習熏聚義故。佛以何義故。小乘經中彼心不說為阿犁耶識及阿陀那識。攝甚微細智義故。彼諸聲聞不修學行一切智人智故。是故彼中間釋說智。復說釋成解脫故不說。諸菩薩者修行一切智人智故。為彼說此識。若不說者離彼識不得解行一切智人智。然復異名。小乘經說彼識。如增一阿含中說。喜樂阿犁耶世間。及著阿犁耶。阿犁耶所成。並求阿犁耶。滅阿犁耶故。說法時親近正聽起隨順心。許取法及次法。如來出世間時。世間說此希有法故如來出思益經中說。以此義故。小乘經亦異名。說此阿犁耶識。大僧祇增一阿含經中亦說彼為根本。如樹依根住故。彌沙塞僧中亦說言。乃至世間陰不斷。如是異名亦說彼識。或有時節中色及心斷時。非阿犁耶識有斷義。彼是種子。是故所有彼智所依阿陀那識事。心事。阿犁耶事。根本識事。乃至世間陰事。說彼阿犁耶識。此阿犁耶識轉明勝。如王大道。餘者復作是言。心意識是一義唯文異。然彼義不成。意及識中義有見異故。是放逸心亦應有異義成。復有餘者言。如來阿含中所說。喜樂阿犁耶世間。如是等句者。謂五陰是阿犁耶。餘者復言。同貪等樂受是阿犁耶識。或復言。身見是阿犁耶。然彼於阿犁耶識迷癡故。或從聞及解釋故。作如是說。依小乘經教分別安故。然彼者此分別安事不成。彼愚癡故。如是分別已。阿犁耶識轉勝。成如是差別說故。雲何轉勝明。如是彼五陰。於惡道生處一向受苦時厭成。彼既是一向厭故不成。有厭樂事。如是彼常求厭離同貪樂受者。從四禪已上無復成厭離。如是彼眾生中依止事不成。身見亦同。此法中信無我者厭離成。是故此亦彼者依止不成。然阿犁耶識至內身許事受一向苦道處生者。及苦陰並求解脫者。阿犁耶識中皆自身相彼解脫。不應有從第四禪以上生者。雖有同貪樂厭離。阿犁耶識起我相愛等。如是此諸同法信無我者。雖有厭離身見。而阿犁耶識作愛自身相。如是分別阿犁耶識已。轉勝明智是阿犁耶。說傍名及異名。分別安事。然復此相分別事雲何得知。彼略有三種。一自相差別處。二因事差別相。三果差別相。是中阿犁耶識自相義者。依一切染等法習故。彼有生因相種子攝取義故。是中因事差別義者。還彼染等諸法中。彼阿犁耶識如是一切種子。一切時作因事現成。是中果差別者。阿犁耶識中所有。彼諸染法依。無始以來習生事。何者是習而以習名。說此有何義。依彼法同生滅故。所有彼生相事此是說。所謂如華薰胡麻。同生滅胡麻故生。彼香因事故生。或多貪欲者有貪習。貪等同生滅。有彼心故。彼因相似生。或復多聞者有多聞習。彼聞憶念已同生滅心中。彼說因相事生故。是以有此習義故。說為法器。亦名持法。如是阿犁耶識中亦如是。何者復彼阿犁耶識中染等諸法種子。為當分別住。為不分別。彼非如物分別。彼處住非不分別。然如是生彼阿犁耶識。彼生勝力故。說為一切種子。雲何彼阿犁耶識及諸染法。同時見迭互作因事。所謂如燈焰及炷生燒因同時迭互作因。及如葦束迭互人捉故同時不墮地中。此亦如是。迭互作因事。應知亦如阿犁耶識諸染法作因。諸染法與阿犁耶識。如是因緣差別事。不見有餘因緣。雲何無分別種種習而與有分別種種諸法因成。所謂如種種色染衣已不見種種色。若彼衣浸在器中。爾時彼諸色種種差別見。非一器中故。如是阿犁耶識種種習薰習薰時雖非種種。能生果時向色器已。無量種種相現諸法種種事。此是大乘中甚微最細因緣。有二種。一者性差別二者愛不愛果差別。是中所有依此阿犁耶識生諸法者。此是性差別種種性分別現緣故。是中迷初因緣者。於阿犁耶識中或言性因事。或言本作因事。或言自在應化因事。或言自身我因相事。或言無因無緣事。第二因緣迷者。復自身計為作者食者。譬如眾生盲人彼未曾見象。為彼盲人將示象。諸生盲者或捉象鼻或牙或耳或足或尾或背。彼示已問象何相或說言如犁轅。或言如杵。或言如簸箕。或言如碓臼。或言如苕帚。或言如石山。如是不通達。不知此二種因緣故無明障故如生盲。或計為性或本因或自在或自身或無因或作者。或計為食者。阿犁耶識如象。性相自體不知故。略說阿犁耶識因事及果事報識一切種子性已。是故三界中攝一切身及一切道。是故說五偈。

  內外不分明  而說相順事

  彼一切真實  說為六種子

  空及同諸大  彼亦說隨順

  定而忘諸緣  及自果將來

  彼見而無記  或順彼無餘

  薰彼非餘處  然彼是習相

  六無有順義  二別相違故

  諸念無同故  生餘隨順故

  內外諸種子  彼說為生因

  不續取盡故  自然壞遍故

  所有餘六轉順識。彼一切身道處受果報。應知如中邊分別論說。

  一是作緣識  第二受果報

  分別受報者  同發諸心爾

  彼諸識迭互作緣故。大乘阿毗曇修多羅有偈。

  一切諸法依  如是彼諸識

  迭互作果事  一切及因事

  若此諸識迭互作因緣果者。初因緣及彼第二因緣有何緣。謂增上緣。然此六識有幾緣所生。增上念次第等緣生。是此餘三種因緣。世間者至愛不愛道。及受果報者四緣成。以分別明此阿犁耶識。傍名及相復雲何得知。唯是阿犁耶識如是傍名說及如是相。而非是六種轉順識爾。如是中間差別安阿犁耶識已。是故不成染凈事煩惱事及業事生染事不成。世間出世間凈事不成。雲何煩惱染事不成。是以六識身中煩惱染習種子作事不成如是。彼眼識貪煩惱使等同生滅彼。是彼者薰有子。及非與眼識滅已。餘識中間以非習。及不見習所依。既無眼識前滅。眼境中間同貪等生無故。是故過去者不成。如過業果報生。然彼眼識貪等同生故習不成。彼貪所依故。及貪不堅。非餘諸識別體故。諸識同時生滅無故非自性。餘性可有同生滅。如是故。非眼識貪等煩惱及使薰成。非彼識及識所薰。如眼識。如是餘六轉順識等如順釋。應知所有非想以上滅已。此處生煩惱染。彼初生識彼亦無種子生同依止。彼習過無故。以生煩惱對治識。彼餘一切世間識滅已。中間阿犁耶識煩惱及使種子。彼對治識中。不成於諸煩惱性解脫故。及同生滅無故。後復更生世間識故久滅無已同依彼習應離種子生中間阿犁耶識。是故中間阿犁耶識煩惱染事不成。雲何業染不成。行緣識不順義故。彼無取緣有。亦不順故。雲何生染不成。取後身身不順義故。不入定地中滅已在中陰。念雜染意識取後身。然彼雜染意識中陰中滅已。彼以歌囉囉故。母腹中托。若唯意識托者。托已彼依力故。母腹中應有依識行。是以二種意識從母胎應有。同有故而非彼所托意識。意識事成。上以雜染身故。及隨順意識念。雖有彼意識托既休托意識。彼為一切種子。為當隨彼身依行者。若隨彼所托彼是一切種子者。是故唯阿犁耶識。是傍名差別安成依識爾。然若依彼故。一切種子者。彼以何依事作因識者。彼非一切種子。若所依作果事者。彼一切種子此義不成。是故此釋成。所有彼托識彼非意識。是報識。彼一切種子故。以取後身以認取餘色根。何者報識而認不可見上意。意識及不堅牢固。彼諸餘識取色根。無非色可成。是識及滅色迭互相依。如葦束順義故。行彼亦不成中間報識。食事義故。不成諸大。眾生非報識。中間諸六識隨所三界中生諸大。眾生作食所見從此滅已。雖入生定。以雜染不入定。意識取後身。然彼不入定心。彼地中雜中間報識以種子不成。然生在無色界中。中間一切種子報識雜染善根覺者。無有種子。無所可依。得雜染善根心。還彼處現出世間心。諸餘世間心謝已。彼行應得回生非有想非無想生者。現不用處出世間心時應得回彼二道。彼出世間識非有想非無想。至所依非有用處行所依。涅槃道所依成。欲舍身時。或造善不善。若上若下漸次依跡。滅毒得清涼。不應成中間有阿犁耶識。是故生染中間一切種子報識中不成。雲何世間凈事不成。如是離諸欲者。未得色界心。唯得欲界善心。於欲生厭離。然是欲界中心。後用行色界心不共同生滅。彼不薰此種子者不成。非彼色界心。過去無量生所隔。彼入定心作種子不成。既無彼已釋成此所有。彼入定色界心一切種子報識久時轉轉來。後因緣故。是彼善行習故。彼心增上緣。如是一切厭離地行中隨順如義應知。如是世間凈事中間一切種子報識不成。雲何出世間凈事不成。如佛所說。外聞他聲音以內寂靜思量。因彼事故得生正見。以聞彼聲響音念故。或薰耳識。或薰意識或薰彼二。是中彼諸法寂靜思惟憶念故。耳識爾時不行。意識亦餘識所隔雜故。若寂靜思惟行生時。彼久滅無常意識聞習所薰同習既無。何處復彼種子心。後時寂靜思惟行而生所有。彼寂靜思惟修行世間心。彼正見同順出世間心。或時同生滅。是故彼不薰。以不薰故彼種子不成。是故出世間凈中間一切種子報識不成。是中間習者。彼種子攝不順故。復雲何一切種子與報識作染因成。彼對治出世間心種子事不成。出世間心是未曾有。是故彼習本無。既無彼習已有何種子生。彼應說善凈法界盡唯以聞習種子生彼所有彼聞習彼為是阿犁耶識性為不。若是阿犁耶識性者。是中雲何彼對治種子成。若是非如是性者。是以彼聞習種子有何依身可見。諸佛得菩提已。所有彼聞習隨心身現彼共同事。報識中行亦如乳水。然非彼阿犁耶識。彼對治種子故。是中依微習故生中習依中習故上習生。多以聞思修順義故。然彼聞思修種子雖微中上。然是法身種子應知阿犁耶識相違。非阿犁耶識所攝。出世間善凈法界因氣事故。世間及出世間心作種子。然彼未得出世間心時。現氣煩惱對治。隨惡道對治。消滅作一切惡對治。隨順親近諸佛菩薩。世間亦諸新學者法身所攝。應知諸菩薩解脫身所攝。聲聞緣覺彼阿犁耶識法解脫身所攝。隨所隨所微中上漸次增長。如是如是。報識亦微劣身亦轉明。一切時身亦轉明。一切時轉身已。彼報識一切種子離種子成。及一切時滅已。彼復雲何。阿犁耶識如乳水。若爾非阿犁耶識。同事而行。一切時壞如鵝水中飲乳。或入世間厭。或入定習滅故。入定習增長。如轉身及入諸滅盡定。雖不著識故彼中唯執不離。成非滅盡定。彼對治可取生。非彼起已更復生。報識已斷。非餘處可取順成。若復計言。滅盡定有心。彼亦是心善不善。彼無記事故。不生成彼亦不成。若復言色心後生者。諸法種子事分別前未生。亦不生色無色。滅已及從滅盡定起。彼不成。及阿羅漢後心亦不成。除唯次第緣事可成。如是一切種子報識中間無染無凈成。是故釋成彼無及隨所相說。是中說偈。

  菩薩凈心  離諸五識  離餘轉事

  心雲何作  對治回轉  無量不成

  因果分別  彼滅應順  離子非事

  若取轉事  彼事二無  轉事不成

  何者。復此阿犁耶識差別事略有三種。及四種應知。是中三種者。以三種習差別故。一言說習差別。二身見習差別。三因緣習差別。四種習差別。一取時差別。二報差別。三念事差別。四相差別。是中取時差別者。所有諸習生彼無故。行緣識及取緣有不成。是中報差別者。所有行有緣故。諸道受報彼無故。無子後生。諸法生事不成。念事差別者。所有彼意我相念事。彼意無己身念取事不成。是中相差別者。所有彼同相不同相。離受生種子相同。受生種子相同。所有器世間。種子不同者。所有內入種子。所有同者。彼離受生種子對治生。不同者。障滅。及同者。他所妄想分別取見凈。諸行人一事中種種信如種見得。是中偈。

  難滅證縛  說為同事  行人亂心

  自念外壞  凈不相違  真實見凈

  佛戒清凈  諸佛見凈

  所有不同彼同受生種子。彼無故。器世間眾生世間順勝事不成。復粗澀相安相。粗澀相者。所有煩惱及使種子。安相者。有漏善法種子。彼無故報作不作勝身中不成。復受不受相。受相者。所有熟報善不善種子。不受相者。所有言道習種子。無量分別順種子故。彼無者作不作善惡業得時不受用義不成。新語言習生事不成。復喻相幻焰夢患目等。彼阿犁耶識彼時無故。虛妄分別種子故。相事不成。彼復同相別相具有縛者同相世間。離欲者壞相。學者聲聞及諸菩薩一義一處除相。阿羅漢辟支佛諸如來煩惱障具除相。煩惱障智障及具除相。如順彼無漸次。煩惱滅事。以何義故。善不善諸法報中不定無記報。如是無記善不善不相違。善不善事迭互相違善不善事煩惱轉事不成。是故唯不定無記是報識。已說智依。智相復雲何知。彼略有三種。一他性相。二妄想分別相三成就相。是中何者他性相。所有阿犁耶識種子中。虛妄分別所攝識。彼復何等身與受用識。彼所受用識。受用識。時識。數識。方處差別假意識。自他分別善道惡道生滅識。是中所有身與受用識及彼所用識。及受識所有時數分別假識者。彼語言習種子因生故。所有自他分別識。彼身見習種子因故。所有善道惡道生死者。彼為因緣習種子因故。此諸識一切塵一切道煩惱所攝。說他性相者。虛妄分別現見成。此別現見成。此諸識中所有虛妄分別所攝。唯識事非有妄取義依見。此是他性相。是中何者妄分別相。若非有塵唯彼識作塵現取故。是中何者成就相若還彼他性相中微塵相永無有事。是中身與受用識等六內眼等塵應知。彼所受用識者。六外塵色等應知。彼能受用識者。六種眼識等塵應知。此諸識餘識差別應知。復此諸識唯識無義故。餘處有何見。夢等見應知。所謂夢中離塵唯識。如是種種色聲香味觸屋宅林地風諸山塵現相事故見。然彼處無塵義如是見者一切唯識。隨義通達應知。言等者幻焰鹿渴患目等應知。然彼如夢覺者一切亦如是識。何以故。如夢中唯識意生。如是彼處亦不行。行真實知覺已故行真實。未覺者唯識事雲何得知。從阿含及解釋順義中。是中阿含如佛十地經所說。三界唯心作。相續解脫經中彌勒菩薩問佛言。世尊。所有彼三昧境界中見像。彼為於心異為不異。佛言。彌勒不異。何以故。彼念唯識所明識我說。世尊。若是彼三昧境界形像心中不異者。雲何以彼心而取彼心。佛言。彌勒。無有法而能取法。然彼心如是生。以如是生故如是見。譬如緣像故唯見像而言我見像。以是義中間不離彼像。中間像相似見。如是生彼心。如是中間而言見。如是此阿含將證成。如是入定心時隨所青等知所有。見像還見彼心離塵青等。如是順釋已。菩薩於一切識中如是測量取。唯識中無彼青等憶念持識。前已彼念所見聞思修。亦隨所憶事識。彼亦念過去故。彼現相唯識。得以此喻證故。菩薩雖真智未覺已應思量唯覺事隨此如夢說種種諸識。彼識順成唯識。眼識等諸識。眼等諸識復有諸色雲何得知。唯識事彼亦有。阿含及順釋如前說。若是唯彼諸識者。何故色事及現見相事久住體。行顛倒等煩惱染處因故。餘時非塵為塵妄不成。既無彼事煩惱障智障染事不成。彼既無凈事不成。是故如是彼順義成。是中有偈。

  妄念及妄想  說為諸色識

  及無非色識  有彼非餘者

  何故時等種種如說者行無時。世間流不絕故。無量眾生界因故。無量佛世界因故。無量所作事迭互假名分別因故。無量攝取受用差別因故。無量愛不愛業果報受用差別因故。無量受生死差別因故。雲何復此諸識唯識作事成。略說有三種相。一者但彼無義因故。二事同念見識因故。種種事畫師所生因故。如是彼一切諸識無塵故。唯如是同見相。眼識等色等念故。及彼識見乃至身識見唯意識。一切眼等法盡識同念意識。識同見分別故。於意識及一切識生現相故。是中有偈。

  唯彼二種事  行者入意識

  唯入彼心已  彼力所成此

  唯彼意識種種行故。得彼名。亦如身口等。餘者行一切身中如畫師。二種現相行。唯彼塵現相故。及分別現相故。一切處觸現相故。行色塵身依故。彼意識彼餘色相身依故。是中有偈。

  遠至獨行故  無身窟所依

  能調不調心  我說為凈行

  如說此諸五根。意識境界緣受成。然是彼者意是依止爾。復如說十二入。經中六種識種識是意入爾。若有阿犁耶識。識塵識分別安是中。諸餘一切識。彼念想識唯意識識同身彼見應知。彼如是唯念想諸識彼見生因故。如塵現相見彼生同依作事成。如是此諸識唯識住事成。雲何有見塵而說無有義成。如佛所說。菩薩成就四法。一切諸識解通無義事。相違識相智故。亦如餓鬼畜生人及諸天等同事中見既別。不念見覺識故。亦如過去未來夢現相念故。加意中間顛倒同順智故。所謂有塵念。彼念識不顛倒。應得不加真智及隨順三種智知故。如是諸菩薩及得禪定者。得心自在憶持力故。現如是事。及得舍摩他。諸行人觀法順故。唯憶念現見故。及得無分別智。彼處住已現一切義。如是此三種智隨順義故。彼義本四諸相釋成無有義。若是唯識義現見依者。他性相雲何。他性以何義故說為他性。自習種子生故。緣他性生已剎那後自不住。有力故說他性。彼是妄想分別非性非所依。未曾有塵見故。彼雲何妄分別。以何義故彼名為妄分別。無量相妄分別顛倒相生故。妄分別者。無自相唯妄見故。說為妄想。若是成就相者。彼永無自性相彼雲何成就。以何義故說為成就。不以義故說為成就。緣凈念一切善根妙義因故。亦是上義故名為成就。復有分別及無分別說分別性。是中何者分別。何等分別。何等分別性。意識分別以能分別。然彼自語言習種子及一切識。語言習種子故。是無量諸相分別故。行一切處分別妄想分別故。說為分別。復他性妄想念隨所有性。他性妄想者。是彼處妄想自性。以何相以何義故先已釋。雲何復妄分別以何分別。以何念以何念取。以何慢。以何假名。以何安義名。以念故他性中彼念取見彼慢分別起口業。見等四種世間行故。非有義而言有安故分別妄想。此諸三性為同行為別行為別不別。應說傍義故。他性相他性傍義故。彼亦是妄分別傍義故。彼亦是成就有何傍名義。是以他性他性習種子。生他性因故。有何傍名義。以是彼如是妄分別。及妄分別及諸分別因故。有何義故。隨彼如是妄分別。如所分別如是彼永無義故。有幾種他相。略有二種。一薰種子他相。二染凈性不成他相。如是此二種他相故。說為他相。妄分別性亦有二種一者性分別。二者勝分別故。以為分別。成就性亦有二種。一者性成就故。二者凈成就故。分別復有四種。一者性分別。二勝分別。三覺分別四不覺分別。覺分別者解義事善巧故。不覺分別者。不解義事不善巧故。復有五種。一名所依義分別。所謂此名有是義爾。二義所依名性分別。所謂此義有此名爾。三名依名性分別者。所謂不決定義名分別故。四所依義性分別者。未決定名義分別故。彼二依彼分別。所謂此義如是。身如是名爾。攝一切義故。復有十種分別。一根本分別。所謂阿犁耶識二相分別。所謂色等識。三念現相分別。所謂同依眼識等識。四念異分別。所謂老等。樂受貪等。他所惱時轉變等。趣及欲界等異故。五念現相異事分別。所謂所說如是等異相。彼異相他所將分別。所謂不聞正法。及聞正法者所有分別。六不寂靜思惟。所謂不聞正法者。謂諸外道。七寂靜思惟。所謂聞正法同法者。八妒分別。所謂不正意思量。身見等六十二見。同順彼分別散分別。謂諸菩薩有十種分別。非事相散故。事相散故。正安散故。毀謗散故。一向事散故。異事散故。性散故。隨名義散故。及隨義名散故。此諸十句散事中對治故說無分別智。一切諸般若波羅蜜中說如是彼障及對治。具足般若波羅蜜應知。若是傍名義他性相三種性成。雲何三種性無差別不成。隨彼傍義他性者。非彼妄分別。非成就隨彼傍義妄分別者。非彼他性。非成就。隨彼傍名成就者。如是非彼他性。非妄想。雲何復知。如他性相。妄分別性事現故。非如是體性爾。本名離慧故。及自滅因故。多名故。多身相違因故。不定名穢身相違因故。是中有偈。

  本名無慧故  多及不定故

  成彼自多身  穢身相違故

  覺見諸法事  及見染凈等

  如幻應當知  及如虛空等

  復以何義故。有如是所說事他性相一切事不成。彼無已成就性及無故。如是一切事不成。他性及成就性無故。染凈無事患應見染凈。是故非一切無。是中有偈。

  他性既無  成就一切  無事常時

  於諸染凈

  所有此諸佛如來大乘方廣中說。彼說中雲何妄分別性應知。無傍名義說可知。他性相雲何知。幻焰夢鏡像光明響水中月應化等諸喻應知。成就性雲何知有四種凈法。說中知四種凈法者。性凈故。所謂真如空實際無相真實義及法界。是離垢凈所謂如是彼離一切障垢。彼得行凈。所謂一切菩提分法及波羅蜜等。彼生因念凈。所謂說大乘法。如是彼凈因故非妄想。凈法界因氣故非他性如是此諸四法攝成一切諸凈法。於中有偈。

  幻等說故生  妄計無有說

  於諸四凈中  說為真實凈

  凈性離垢行念故。彼凈諸攝四種義故。復以何相故。他性相如所說幻等喻中明。餘者於他性相中。回妄顛倒取意故。雲何復餘者於他性相中顛倒疑意成。如是餘者作是意。雲何無此義。現境界成。為彼除疑回義故說為如幻。雲何無義諸心心數順義成。回疑義說如焰喻。雲何無此無義而受愛不愛事。回彼疑義故說如夢。雲何無此義而有凈不凈業愛不愛果順不順事。回彼疑故說如鏡像。雲何無義而有種種識順事。回彼疑義故說如光。雲何無此義而有種種假名語言順事。回彼疑義故說如響。雲何無此義實能取三昧境界順事。回彼疑意義故說如水中月。雲何無此義而諸菩薩故取意不顛倒。作眾生益義故受生。回彼疑意義故如應化事。有何義故。如梵王經中說。我不見世間不證涅槃。他相性中妄分別。及成就性因故。說世間及涅槃事。無異事故。如是彼他性相妄分別分故說為世間。成就分故說為涅槃。如佛阿毗曇中說。有三法。是染分凈分。彼二分有何義故說。他性中妄想性是煩惱分。成就性是凈分。還彼他性彼二分。以此義故說。此義中何者說金藏土示現。所謂如金藏土中有三事可見。一地塵二土三金。是中有地塵故見土及見有金。若入火時不見土唯見金。地塵者見土時非正見。見金時非如實見。是故地塵有二分。如是此無分別智火觸彼識已。彼識虛妄分別性事見成就性事故不見。無分別智火觸彼識已彼識實成就性事故見。妄分別性事故不見。是故所有妄分別識他性相二分成。如金藏泥地塵爾。如來或說一切法常或說一切法無常。或說非常非無常以何意故說常。他性相成就分別故說常。妄分別故非常。彼二分故非常非無常。以是意故說如。常無常不二。如是苦樂不二。凈不凈不二。空不空不二。有我無我不二。定不定不二。有性無性不二。有生不生不二。滅不滅不二。永定不永定不二。性滅不性滅不二。世間涅槃不二。如是等句差別諸佛一切密語。以此三種性句隨順應知。如常等諸句中說。於中有偈。

  如諸法所無  及如見非一

  如是法非法  不二義所說

  彼一分事故  亦說名為事

  二分不名事  非事真實說

  如見非如有  是故說為見

  如是彼亦見  是故說為無

  自體自無故  自事中不住

  取者本亦無  故說為無性

  無性義故成  上上依義故

  無生亦不滅  永寂性滅故

  然有四種意趣故。及有四種密語漸次。一切佛語隨順解釋應知。一者法同意趣故。所謂我是無量無邊時。號曰毗婆屍正真正覺。二者時節意趣。所謂若稱多寶如來名者。即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無量壽經說。若有眾生願取無量壽世界即生爾。三者義中間意趣。如經所說。供養若幹如許恒沙等。供養親近已得解大乘義爾。四者順眾生心意趣。所謂或有眾生贊行佈施彼者復謗毀。說如是佈施如是持戒。及餘者說修事。是以故說四種意趣。四種密語漸次。一者勸發漸次。所謂或聲聞乘。或大乘中眾生法性勝故。順世諦理所說。二者相漸次。隨所法相說中示現。三者對治漸次。隨所說八萬四千眾生行。四者發願漸次。隨所異義言音聲字義餘說隨所。有偈。

  非實而作實  顛倒中善住

  煩惱善染故  得無上菩提

  欲解釋大乘經者。彼應以三種相差別故。略作解釋。一者因緣說。二者因緣所生諸法相說。三者以說聞義故說。是中因緣集說者。如說言習所生法。彼如是還彼報識順識中迭互緣故生。彼復順識相諸法。同念見識性。然彼憶持相分別相及法體相。是以此示現三種性相成。如說同念見者。彼知三相爾。雲何復彼相解釋分別相者。他性中無。成就性中有。彼二有無。有覺無覺有見無見。真實同時。彼他性中依非眾生分別眾生成就者。行彼覺故彼不覺。如說分別他性中成就。彼處有不覺及覺故。略說彼二邊所說義解釋。所謂先已說句餘句示現彼分別。或功德增上故。或義增故。功德增者。所謂說佛功德善覺慧。不二行無相法究竟佛行行故。得一切佛法。到無障道。不退轉法無障境界。不思住達三世遍一切世界身。一切法無疑。知一切成就慧無疑。諸法知無分別知。一切菩薩正受智。不二佛行得最究竟。不離如來。解脫智盡。至無邊中佛地。通達法界最虛空界盡爾。善覺佛者。此句餘句所解釋應知。如是善說法體成。善覺慧者。此善覺慧諸佛如來十九種諸佛功德攝成應知。智中一向無障無分別功德。事非事二相真如最凈說自然佛所作不休息行功德。法身中身心業無分別功德。一切障對治功德。降伏一切外道功德。世間生世間法不能染功德。法住功德。受記功德。一切世界中示現報身應身功德。決疑功德。種種行入功德。未來生法智功德隨信示現功德。無量身化眾生行功德。同法成波羅蜜功德。異佛世界隨信示功德。三種佛身說法不斷功德。乃至世間際一切眾生助成一切樂及無量功德。因此說故。義增上者。復如經所說。菩薩成就三十二法故名為菩薩。助益樂深心故。於一切眾生令入一切智智。稱己智滅慢故。淳厚深心故。不作恩愛怨及非怨等心故。永親故。盡至涅槃美言悅目先應故。不斷彼心故。所許之事不休息不疲倦意故。聞義無厭足故。自過見患故。見他作過不說故。一切威儀行菩薩心業故。佈施中不求報故一切有道處不著修戒故。不嗔一切眾生忍故。聚集一切善根法以精進故。離無色界禪故。順方便智故。四攝法所攝方便故。破戒持戒不二心故。勤劬聞妙法故。樂住阿蘭若故。不樂世間種種事故。不希樂小乘故。於大乘見大利益故。遠離惡知識故。親近善知識故。凈四梵行故。五神通遊戲故。依智故。住有行不住有行眾生不舍故。一向定言故。重實語故。菩薩心為首故。如是等句初句中差別應知。助樂深心故。於一切眾生此助樂深心故。有十六種作事差別應知。是中十六種作事者。轉轉行作。不退作。他所不勸而自行作。不嗔作。不望報作。三句不望報故。有益無益不嗔喜。乃至後生隨逐故。彼相似口業故。有二句苦樂中不二等作事。不怯弱作事。不退轉作事方便攝作事。除障作事。二句相續不斷念彼心作事。勝至作事。七句六波羅蜜正修行。及攝取行正事。成就行作正事。六句親近知識。聽聞正法。樂蘭若。舍惡覺心。正念功德。二句大乘功德。二句成就作事。三句無量清凈得益力得證功德。彼令住作事四。將眾功德除疑。教受財法攝取心故。不雜心故。如是等句與初句解釋差別應知。如經說。依於初句故句別有功德。依於初句故句別義別爾。如是智相釋已。

    攝大乘論卷上

    攝大乘論卷下

    阿僧伽作

    後魏世佛陀扇多於洛陽譯

  入智相雲何。多聞薰身故。非阿犁耶識所攝。如阿犁耶識種子成。寂靜思惟所攝。諸法義現相所生可取事處有見者意言處。是中誰入智相。大乘所薰多聞相續身。無量諸親近得故。信欲一向故。善集善根故善助功德。智行菩薩何處入還。彼現見法義現相意語處。因大乘法生故。信解地中見道行修道行。及盡至一切法唯記爾。隨順聞信因故。如是彼分別證因故。一切障對治及離障故。從何處入。善根力持故。三種相心轉明。種種莊處滅故。念法義定慧一切時正行。及不放逸故。諸世界無量眾生類。無量念念中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初轉心者。隨所心佈施等波羅蜜助集行。彼心我已得。是故我不加用諸波羅蜜。修道能滿成。第二轉明者。諸禪法成就已。死後尋得隨所須一切身事。得有障善根者。況我善修善根得無障善根。尋即一切諸勢不成。第三轉明者。是中有偈。

  人類得菩提  於念念中間

  眾生無量故  至時應舍行

  隨心所行施  清凈無垢心

  彼得心止事  勇健佈施成

  善者滅身已  自勢隨所心

  善者滅身已  彼勢雲何不

  舍聲聞緣覺心滅念故。於大乘中一切有疑無疑故滅疑或。聞思諸法除我相我我所相執故。滅法慢者。前所住及安一切相。不念不分別故。及滅分別者。是中有偈。

  在前隨所除  相念自住處

  智盡不分別  得上菩提爾

  以何雲何入彼聞習業。寂靜思惟所攝法義。現見意言四種求。名義性勝安。求等四種如實知故。名事性勝安性勝。如實知彼不覺見故。如是彼菩薩唯入記故順修。彼名義現見意言。彼名意言唯正觀。彼名所依義唯意言正觀。然彼名性勝安唯觀。於後唯意言不覺已有名彼義有性勝安有性勝義相不見已。此四種求及四種觀。見知已彼名義現相意言中唯記入。彼記事中入已。為當唯入。彼有相見二事及種種事入。名義性勝義。六種相無義故。彼可取能取事現處故。不斷種種相義。現相所生故。闇中如見繩謂蛇現相故。所謂如繩蛇不實。非眾生故。如是覺義者非有。回蛇意唯住繩意。彼亦微思量色香味觸相故。是中依慧繩慧亦回成。如是此諸六種相名現相。意言中如繩慧。六種相實義實處唯記慧。亦思量成就性慧故。如是此菩薩意言現相義相事入。分別性入。成唯主記入故。他性雲何成就性入。回唯記想。彼者是諸意言。聞法習者。彼爾時分別義相。菩薩一切義現相生無有餘成。是故唯記現相亦不生。是故一切義無分別事名住。已於法界如現見隨住。爾時彼菩薩同等念已。生無分別念智。是故此菩薩名為入成就性。於中有偈。

  法眾生法義  同別有性義

  不凈凈盡至  分別名境界

  如是此菩薩智及相唯記入故。名為入成。彼入已名為住歡喜地。善達法界。及生如來傢。得一切眾生平等心。得一切菩薩等心。是彼菩薩見道行。佛以何義故。入彼唯記處離法念。彼出世間定慧智。藉得種種相記智同相。一切阿梨耶識因種子滅故。法觸種子增長已轉身。一切佛法集故。入一切智智。藉彼所得智。一切阿犁耶識相處如幻等見故。性不顛倒行。是故彼菩薩如幻師所作。義處相同因果唯有說一切時不顛倒成。彼以記入中四種禪定所依。四種攢相法雲何知。四種求故非不身無義無忍中得光明三昧。暖相依增忍中光明增長三昧。上依四種中如實觀知入唯記中。以無義決定心。真實中入一切三昧依順諦忍。自此後唯記相思量彼。是次第三昧。依世間上法見故。此諸三昧近入地應知。如是入地得見諦道。菩薩唯入記雲何行修道。隨所分別說十地。攝一切修多羅現事住故。以雜念出世間。及藉彼得定慧智故。無量百千億習故。如是身轉已。為得三種佛身。為得故修行。所有諸聲聞證道法。及此諸菩薩此二有何差別。勝聲聞證入中。菩薩證入有十。一種勝事應知。一者念勝。念大乘法故。二者淳至勝。大功德助集淳至故三者證勝。眾生法無我證故。四者涅槃勝。攝取不住涅槃故。五者地勝。十地盡至故。六者凈勝。煩惱習滅佛世界令清凈故。七者一切眾生同得記心勝。化眾生行不斷絕故。八者生勝。生如來傢故。九者取生勝。佛世界會中一切時取生故。十者果勝。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佛法無量功德成就故。是中有偈。

  迭互作客事  於事名所求

  唯求彼諸事  分別二所安

  如實知見故  離義分別三

  見彼是非事  彼無二所執

  喻若順分別  復有教授偈

  鏡像意於後  菩薩在諸定

  回彼義想已  憶持自想事

  住心如是內  知無所可取

  於後無能取  無分別知爾

  更復有證道偈。所謂大綖莊嚴論中說。

  助集無邊行  功德智菩薩

  法思善決定  語言達義盡

  彼知正義已  說住彼定心

  法界現意故  是以離二相

  離心無有餘  善知心亦無

  知二既是無  正住於法界

  不分知力故  同時常同行

  彼身窟聚患  如象滅諸毒

  牟尼說善法  善住意思量

  根本法界處  念至知意故

  唯分別正取  速得功德處

  如是說入智相已。彼因果說雲何知。六種波羅蜜故。謂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故。雲何此諸六波羅蜜唯記入成。雲何彼入果六波羅蜜成。是中菩薩於施不著。於戒不毀。於苦不嗔。於修不懈怠。如是此諸亂因不行故。因不行故。一向已寂靜思惟諸法。入唯記已依六波羅蜜。及入唯記故。菩薩凈深心所攝故。得六波羅蜜。是以中間六波羅蜜行順說信故。樂求隨喜故。得利潤離忍。菩薩自大乘中說甚深大。唯分別正覺得無分別智。

  欲信凈心明  本彼覺法流

  十地近菩提  不假自然得

  有何義故唯說六波羅蜜。障對治差別安故。一切佛法集句處故。及隨順化一切眾生故。不動相對治故。說檀波羅蜜及屍羅波羅蜜。不動相。謂世不著及傢不著。動者。回相對治故說。謂羼提波羅蜜及毗離耶波羅蜜。回因相者。世間眾生作惡行長受苦。及於修善行法中生疲倦。以發不回失相對治故。謂阇那波羅蜜及般若波羅蜜。失相者。亂心及無智。如是障對治數差別故。四波羅蜜不散相。一波羅蜜不散相成。以散依故。如實法正覺集諸佛法。如是集一切佛法。句處故數差別。以檀波羅蜜益眾生。屍羅波羅蜜不作惡。能忍毗離耶波羅蜜作事盡至故。如是益相化眾生。化以故調伏。於後不入定心為令入定心。已入定心為得解脫故。數勸故得解脫。如是化一切眾生。句處故數差別。應知。然此諸波羅蜜相雲何知。以六波羅蜜身最依菩薩心故。彼以最故。遍行不斷增上意一切眾生助樂故。方便善巧最故。所有無分別知攝取故。發願最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作願故凈最煩惱智障。修集無障故。所有佈施彼亦名波羅蜜。所言波羅蜜。佈施非波羅蜜。如是四句如佈施中。如是諸餘波羅蜜中皆有四句。如順應知。此諸波羅蜜以此何義故有此漸次說。前波羅蜜後波羅蜜。隨順生故。彼復釋。雲何知一切世間聲聞緣覺佈施等。善根中增上到彼岸故。波羅蜜者。妒吝貧窮破除故。令得大勢功德故。佈施持戒滅惡道令得善道。三昧戒嗔恨滅除故。他者仿佯住忍。懈怠及諸惡不善法令遠離故。增長無量善法出故精進破亂想。內心住將來故。禪定一切見無。智滅除真故。及相別故。知諸法故名智。雲何此諸波羅蜜有修事可。知略有五種修事應知。習行因行修事。信欲修事。心正念修事。方便善巧修事。所作事憶持修事。是中四種事如前所作。憶持事修事者。所有諸佛自然作佛事。不斷不休息。修諸波羅蜜令滿滿已。心念修喜樂隨喜憶念等心。六種心所攝故。修廣心不斷心喜心作益心大心及真心。所有菩薩隨所阿僧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等時念念中。舍一切自身及恒河沙等世界七寶。令滿已施。諸佛如來乃至未坐道場。而菩薩行佈施心無厭足。如是等時念念中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火時。現四種威儀。雖少一切資用而現作。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心。乃至坐道場。如是菩薩不厭修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心。此是菩薩廣心。所有彼菩薩此無厭足心。乃至坐道場不斷及不舍。是名此身。若彼菩薩喜心故。彼六波羅蜜所作眾生益。非彼眾生以得此益故。此是菩薩喜心。若彼菩薩作益眾生。於六波羅蜜作益攝取。見如己身自身見如眾生。此是菩薩作益心。若彼菩薩彼如是六波羅蜜所集善根。回發願令一切眾生得愛果報。此是菩薩大心。若彼菩薩彼如是六波羅蜜修集善根。與一切眾生同發願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是菩薩真心。如是六種心所攝故。修樂喜心。若彼菩薩六種修心行行者。彼餘無量諸菩薩彼善根令隨喜。如是菩薩六心所攝隨喜心令修。若彼菩薩一切眾生六種心所攝。六波羅蜜修事希求如記。六心所攝。六波羅蜜修不離者。乃至坐道場。如是菩薩六種心所攝希求意行修。若此六種心所攝菩薩心修故。聞已發一好心。彼功德量等功德。及一切惡作障消滅。何況菩薩。雲何此諸波羅蜜有差別。以三種相應知。法施財施及無畏施。止戒。攝善法戒。作眾生益戒。作惡忍羼提忍苦羼提。法思惟忍苦羼提。勇猛精進。行精進。不怯弱不嗔恨喜精進行。現相作憶持。無分別方便行。無分別及有分別。及藉彼得智。雲何此諸波羅蜜攝事。應知此諸波羅蜜攝一切善根。彼相彼隨順及彼因氣故。雲何此諸波羅蜜諸障。一切煩惱攝事知。彼相彼因及彼果。雲何此諸波羅蜜有益事可知。世間行時勢力所攝同生所攝。眷屬所攝大作事行成吉所攝。不惱少塵所攝。一切工巧諸論咒術處細意所攝。增長是無惡。乃至坐道場。一眾生現一切義作事。是名菩薩益。雲何此諸波羅蜜迭共決定分別事知。或有處一切六波羅蜜佈施聲說。或有持戒聲。或有忍辱聲。或有精進聲。或有禪定聲。或有智慧聲說。是中有何意趣。一切波羅蜜行中。彼一切同助至故。是意如是說入因相果已。雲何彼修差別事知。謂十菩薩地。何等歡喜離垢明作焰難勝現前遠行不動善慧及法雲。雲何此諸地十事差別。應知十種無明障對治故。如是十種相智中。及法界十種障住故。雲何十種相智法界。一切處義故。初地中上義故。第二地中因上義故。第三地中無所取義故。第四地中身心無差別義故。第五地中無煩惱凈義故。第六地中種種法無差別義故。第七地中無勝無劣義故。第八地中相自在身義故。及世界自在依義故。第九地中依智自在義故。第十地中依業自在義故。依陀羅尼三昧門自在義故。是中有偈。

  上義及因上義故  不攝義及身相續

  無煩惱染凈義故

  乃至不異義  不勝無劣義

  依第四自在  法界中無明

  二種及以十  十地有障故

  對治說諸地

  然此無明諸聲聞不雜。諸菩薩中雜。何故初地名為歡喜。彼初故自益他益。堪能成德義故。何故第二地名為離垢。破戒垢令遠作故。何故第三地名為明。作不動三昧三摩拔提依故大法光依故。何故第四地名為焰。菩提分法燒一切障故。何故第五地名為難勝地。超菩提分故。由真諦智與世間智更互相違合此難合令相應故。何故第六地名為現前。因緣智依般若波羅蜜行現作故。何故第七地名為遠行。有功用行盡至故。何故第八地名為不動。一切相不動故。何故第九地名為善慧。得上辯才智故。何故第十地名為法雲。雜念一切法智一切陀羅尼三昧門藏故。如雲如虛空。上煩惱障滅故。法身滿故。雲何此諸地得智。有四種相。得信地信地行得順地。十種法行得故。證得初地中證法界證一切地故。成就得此諸地修盡至故。雲何此諸地修事知。此菩薩地地中修舍摩他毗婆舍那已。有五種相修。何等五種所謂雜修。無相修。無功用修轉明修。轉轉修。如是此菩薩此五種修已得五種果。所謂除一切惡。身種種想離得樂法意。一切處無量不作畔在相。法光明現相。知凈分別相。彼諸分別念同行。為滿法身及成就故。上中上因作攝故。名以十地中十波羅蜜修事成。六中六隨所說。有四方便波羅蜜。六波羅蜜所集善根。彼一切眾生共故。發願願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作願故。願波羅蜜者。未來種種願現相故。波羅蜜緣牽將故。力波羅蜜者。能修力等六波羅蜜。不斷同行故。智波羅蜜者。六波羅蜜差別智。法同受報化眾生故。然此四波羅蜜。般若波羅蜜無分別智藉得智所攝。然復一切諸地。一切波羅蜜。非不修成波羅蜜藏所攝。此法門幾時此諸地修事滿成。有五種眾生。三阿僧祇劫信行人。初阿僧祇凈深心行無相行及有相行。有六地及七地。第二阿僧祇還彼不現相人。自此以上乃至十地。第三阿僧祇修道滿足成。是中有偈。

  勝上力故  堅心勝智  菩薩三祇

  發行盡至

  如是說因果修差別已。是中雲何增上戒勝事知。如菩薩地持中說。受菩薩戒品中略復有四種勝故。勝事應知。差別勝。同不同戒勝。上勝。及甚深勝。是中差別勝者。謂受戒攝善法戒。作眾生益戒故。是中上戒者。二種戒住義故。知攝善法戒集佛法住義故。作眾生益戒者。教化眾生住義故。知聲聞同戒。諸菩薩性重不同。行不同戒者。制重同行故。彼戒中隨所聲聞犯。於中菩薩不犯戒。隨所菩薩犯戒。是中聲聞不犯戒。菩薩防身口心戒。聲聞唯防身口。是故菩薩起心犯戒。非諸聲聞。略說所有一切眾生惡。而有益身口意業。彼一切菩薩應行。及彼中學如是共不共勝。應知上勝復有四種。上故種種無量戒。上故攝取無量功德。上故一切眾生助益樂心眷屬。上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住。上故及得無量功德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中甚深。若菩薩如是方便善巧故。殺生等十種業修行。是以不惡。成得無量功德。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應化身業口業。是甚深戒應知。是以作國王治國。計種種示眾生惱事。是以化眾生安置善處。示種種生惱。餘眾生示餘益。餘者令心以發。發已先化。化已心回。此是菩薩戒甚深勝事。如是四種勝事。略說菩薩上戒勝事應知。如是分別。復有菩薩戒差別無量。亦如比尼響方廣修多羅中。如是說增上戒勝已。增上心勝事復雲何知。略有六種差別應知。念差別。種種差別。業作事差別。現氣差別。業差別。念大乘法故。大乘光明一切功德積聚三昧。三昧王現護首楞嚴等三昧無量種種故。一切法雜念智顯順故。阿犁耶識一切障諸惡使令除故。禪定樂行已隨所生故。處生故。一切世界無障神通現故。動放光遍視異事作。來往略廣。一切色身入同行。往上下作自在隱蔽他。神現念與樂。放光現大神通故。攝一切苦行。現十種苦行故。十種苦者。所謂受許苦行。菩提願許故。不退苦行。世間諸苦不退故。不背向苦行。一切眾生惡行苦行中彼現現事故。現苦行。作惡眾生中。作一切利益義現故。不染苦行。世間生以世間法不染故。信苦行。於大乘雖無解一切甚大事信故。證苦行。眾生法無我證故。順覺知苦行。諸如來甚深密語所說順覺知故。不寂靜不染苦行。不舍世間彼不染故。行苦行。住一切障解脫諸佛如來乃至世間眾生際。自然作一切眾生一切義行故可者。復順覺知苦行。所有諸佛密語說若隨彼所覺。所謂雲何菩薩佈施成。若使無所佈施。而彼無量十方世界作佈施成雲何佈施喜心成。若一切佈施不喜樂。雲何佈施信成。若使諸如來信不去。雲何佈施與意成。若使自身令與佈施。雲何樂佈施成。若使一切時無所佈施。雲何佈施大事成。若於佈施起不堅相。雲何佈施增長成。若使起妒心。雲何佈施盡意成。若使不住於盡法時。雲何佈施自在成。雲何佈施無量成若不住無盡故。如佈施如是持戒等乃至般若波羅蜜隨順應知雲何殺生成。若使眾生世間害。雲何偷盜成若使餘者未與眾生而自取之雲何邪淫成若使淫邪而行。雲何妄語成。若使如妄語作妄語說。雲何綺語成。若使常以空門行而行。雲何惡口成若使到智彼岸。雲何兩舌成若使善知諸法而能詮說雲何貪成。若使常與無常禪定法令得故修行。雲何嗔心成。若使一切煩惱心中取行。雲何邪見成。若使一切處到一切事如實邪見經明甚深佛法。何等法而說甚深。是中有此說。常法佛法。依法身常故。斷見法佛法。滅一切障故。生法佛法者。能生應身故。有覺法佛法者。八萬四千眾生行有對治故。有貪法佛法者。有貪眾生取如己故。如是有嗔法佛法。有癡法佛法。見有凡夫法佛法。無染法佛法。真如成就已一切障不能染故。離染法佛法者。生世間而世間法不能染故。以是義故名為甚深佛法。修諸波羅蜜化眾生。令佛國清凈。現一切佛法故諸菩薩三昧作事差別應知。如是說增上勝心已。增上勝慧復雲何知。無分別智中性處身處因處念處相處持處伴處報處因氣處出處盡至處。藉彼無分別功用行。等處差別處藉無分別得處。餘處持自然作事處甚深處意。無分別智增上慧勝知。是中離五種相。無分別性智故。意離念故。果離有覺有觀地故。離想受滅定舍離色性故。真實處舍種種相故。彼無分別智離如是五種相。應知此如所說。無分別智性差別安立中。說偈。

  諸菩薩真實  遠離五種相

  無分別智處  真中種種名

  諸菩薩身者  善心正是心

  無分別智中  義心真實說

  諸菩薩因者  同言聞習故

  無分別智中  意行同思惟

  諸菩薩念者  諸法無詮事

  無分別智中  無我及真如

  諸菩薩相者  於彼正念處

  無分別智中  智處無諸相

  隨順真實義  分別無有異

  迭共隨順故  彼義順和成

  離智無言說  說中有所行

  以說相違故  彼說無有言

  諸菩薩持者  彼智無分別

  藉彼得彼行  彼到增長處

  諸菩薩伴者  說為二種行

  無分別智中  五波羅蜜性

  諸菩薩報者  諸佛二界中

  無分別智處  以得順行故

  諸菩薩因者  上上諸生處

  無分別智中  勝到故正說

  諸菩薩出事  為得順義故

  無分別智中  解知諸十地

  諸菩薩盡至  因三凈身得

  無分別智中  得上神通故

  如空無有染  彼智無分別

  眾惡種種上  唯信欲為正

  如空無所染  彼智無分別

  遠離一切障  得順成就故

  如空無有染  彼智無分別

  常行世間故  而世法不染

  啞義隨順故  如啞所覺義

  非如不啞用  說為三種智

  如癡所用受  如癡所覺知

  非如癡所用  說為三種智

  解通五種義  如達五種事

  如意識所知  說為三種智

  不通論修論  如通法義解

  如是漸次知  知為行創首

  如人蔽諸目  彼智無分別

  彼後得開目  彼智藉所得

  如空智亦爾  彼智無分別

  彼處色現相  彼智藉所得

  如珠伎樂等  作事無分別

  如是離住故  諸佛業莊嚴

  非彼及餘處  有智及無智

  彼智無差別  是智無分別

  體性無分別  明識一切法

  眾生中分別  彼智無分別

  是中無分別功用行有三種。因現相取生差別故。無分別智亦有三種。少欲知足不顛倒。無分別無謗故。藉彼得智亦有五種。證得憶念差別離成就時現分別故。釋成無分別智義故。復說餘偈。

  餓鬼畜生人  諸天如羅漢

  等同意差別  得成諸塵義

  過去如夢等  無差亦有二

  非有而作念  彼念順義故

  義及成就義  彼智無分別

  彼無即無佛  得事即不成

  菩薩得神通  彼以信力故

  地等如是無  隨善者覺見

  成就此智慧  勇健得禪定

  一切法正依  及見如是義

  智行分別中  及現一切義

  應知無義事  彼記永所無

  般若波羅蜜中無分別智及無優劣。如大品經說。菩薩住般若波羅蜜中。以不住故能滿修行。彼雲何以不住故能滿諸波羅蜜。舍無種處故。舍離外道我見處見故。舍離未得正諸菩薩妄念分別處故。舍離世間涅槃二邊處故。舍離唯滅煩惱障處喜故。舍離眾生益舍離無餘涅槃界處。聲聞乘及菩薩乘中有何勝。差別有五種。相勝故。無分別勝故。唯陰等法無分別故。非有方勝證正一切相知及依一切眾生方故。不住勝因不住涅槃故。永勝無餘涅槃界中住到無量故。及上勝果。此經無乘有上勝故。是中有偈。

  五種勝義故  慈悲以為身

  世間出世勢  不久當得現

  若諸菩薩成就如是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功德。得自在於眾生益處。何故復有諸眾生。而復有苦縛者。示彼眾生。有彼眾生業障對故。諸善法受彼助得勢。示現於彼生善起障故。示現開現故。示現還受彼受用勢時。現彼不善法益因事故。助受彼勢時還彼餘眾多眾生。示現有障因故。而見眾生眾生眾事有縛。是中說偈。

  現煩惱障故  患目不正視

  諸眾生菩薩  不得諸勢義

  如是說增上慧勝事已。滅勝事復雲何。菩薩滅者。諸不著不住涅槃。彼相者舍同諸煩惱染。不舍世間。偈中轉身。是中世間是他相性。是煩惱染分。涅槃彼亦是凈分。身者彼是二分。他相性者。轉身還彼他相性中得對治。所染分中轉凈分中護。然彼回略有六種。作微弱益回以信力故。住聞習故。依有慚愧煩惱行不行故。得證回入地諸菩薩現正不正現處故。乃至六地修轉不現。有障念相現。善凈正意故。乃至十地中滿果回現無障。一切相念得一切相念。自在微小回小乘已。證眾生無我故。一向背世間故。一向舍世間。上回諸菩薩已。證法無我故。還彼處見寂靜滅諸煩惱使等。而不舍彼故。諸菩薩於微小回中有何患。舍眾生益果。菩薩法離已。共諸小乘等同解脫是患。菩薩上回中有何利益。世間法中自身及他身得自在故。一切道一切眾生視己身故。多以三乘中種種善巧方便。化眾生令住故。是中說偈。

  正覆迷凡夫  不正一切現

  諸菩薩常正  不假自然行

  不說而說知  非義正義故

  彼身有轉事  正說為解脫

  世間及涅槃  若生現智者

  爾時彼世間  即說為涅槃

  不舍非不舍  善知世間故

  無利無有衰  善知涅槃故

  如是說滅勝已。智勝雲何知。以三種佛身故說智勝事。一真身。二報身。三應身。是中諸佛真身者。謂法身依一切法得自在故。報身若以種種諸佛眾會中顯明法身。所依佛世界清凈依。受大乘法樂故。所有依法身者。從兜率天中托身生受欲出傢。親近外道。苦行成道。轉法輪。示大涅槃。是中說偈。

  得相自在事  以攝受身故

  分別甚深德  諸佛作念事

  諸佛如來法身有何相。略有五種應知。一轉身相一切煩惱障分。他相性回轉中。一切障得解脫。現法自在處凈分依轉。回他相性故。白法體相能滿十波羅蜜。得十自在故。是中命自在心自在及資用自在者。為滿檀波羅蜜故。業自在及生自在者。為滿屍羅波羅蜜故。信自在者。為滿羼提波羅蜜故。願自在者。為滿毗離耶波羅蜜故。五通所攝。如意通者。為滿禪波羅蜜故。智自在及法自在者。為滿般若波羅蜜故。不二相事非事二相故。依一切法非事故。有為無為不二相。業煩惱無為有現相。時現得自在故。別不別是一不一相。是中一切諸佛不異身故。無量身心故。示現成佛。於中說偈。

  自稱無我故  離別無有身

  是彼本順故  分別得立名

  性差別無異  具足及無始

  不分別一佛  或多依久處

  常相依真如凈相。本願力取作事不盡故。不思議相彼真如凈中唯內所證知。世間餘未曾有。及非測量境界。雲何復此法身。見覺觀故。彼初得暫念大乘無分別。藉彼得智。五種相善修故。一切諸地中善集助道行。微小難壞障能令壞故。如金剛三昧。彼三昧中間壞一切障故。依彼身轉故。得復有幾種。自在故法身得名為自在。略說五種。世界身相好無分別無邊聲響音不可觀頂自在故。轉色陰上妙無量最樂行自在。轉回受陰故。說一切名身句身字身自在。轉回想陰故。應身願顯引眾攝取白法自在事。轉回行陰故。如鏡觀見作事憶持智自在事。轉回識陰故。有幾處意身法身。應知略說三種身。種種佛身行依故。是中說偈。

  得五種愛身  諸佛得自己

  利愛彼所得  是彼義求得

  所作無能障  法微義通得

  得無非最愛  佛常不盡見

  受種種報。依身化諸菩薩故。種種應身依故。多以化聲聞。法身有幾種。佛法所攝應知。一者凈轉阿犁耶識得法身故。報者轉色根得報智故。行者轉行欲得無量智行故。自在者。轉種種業所攝自在。得一切世界無障礙神通智自在故。假用者。一切見聞解知。轉假名得悅一切眾生。智說自在故。去遣者。轉一切諸難遣得一切眾生一切難。去遣智故。如是六種佛法故。諸佛法身所攝應知。所有此諸佛法身。彼為雜為不雜。身心業差別故不雜。視無量處成正覺故雜。如法身報身亦爾。心業差別故不雜。非身差別。以轉無量身故。應身者亦如報身應知。法身具幾種功德。應知善凈四種無量解脫。及諸有退遍凈處。無諍願知四無礙六通。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四種一切相凈。十力四無所畏。三不護四念處滅習不忘法。大悲十八不共佛法。及一切相具智故。是中說偈。

  愍念諸眾生  順利及諸心

  不利世樂心  歸命彼益事

  得離一切障  牟尼退世間

  智所知遍處  歸命心解脫

  無餘一切眾  滅一切煩惱

  不雜滅煩惱  歸命有高處

  自然無有障  不退常入定

  一切諸難中  歸命能釋者

  身及所依處  言智及說者

  心常無有退  歸命善說者

  往知彼語言  來往知他心

  眾生無實中  歸命善教誨

  贊取丈夫法  一切生見聖

  見已即生敬  歸命分別者

  取處及諸勢  應身並願中

  三昧智自在  歸命得彼岸

  方便歸依凈  令利諸眾生

  大乘出世利  歸命魔降伏

  智滅及出事  作障並演說

  自他及外道  歸命不可退

  諸眾善能說  遠離二種染

  無護不可忘  歸命將諸眾

  修行一切行  無有聖不知

  一切時悉知  歸命真實義

  眾生所作中  聖視不相違

  作事無暫停  歸命不妄者

  一日一夜中  六時觀眾生

  成就大慈悲  歸命益心者

  行至及與得  智慧並諸業

  諸聲聞緣覺  歸命最上者

  三身大菩提  具得一切相

  遍處一切眾  歸命決疑者

  諸佛法身成就如是諸功德。復有餘性因果業順行功德。是故諸佛如來法身名為無上功德應知。是中說偈。

  成就諸真實  超過一切地

  到一切眾上  度脫一切眾

  具無量無邊  世間見功德

  世界不可見  一切諸人天

  然復甚深最甚深。諸佛法身彼甚深事雲何知。是中說偈。

  無生生諸佛  不住而善住

  一切自然事  食為四種食

  不破及無量  無量同一業

  不見及見業  諸佛三身成

  無有成正覺  非一切非佛

  念念不可量  事非事所顯

  不染及至染  並染有所依

  非染非染已  入真正法體

  諸佛過諸陰  住於正陰中

  彼非餘非即  彼舍中善滅

  一切是雜業  唯離大海水

  作事竟復作  益他無有念

  不見眾生過  如破器中月

  遍一切世間  彼法光如日

  或時成正覺  或涅槃如火

  無時而彼無  諸佛常住身

  諸佛非正法  諸人趣惡道

  非梵行法中  真實身處行

  彼一切處行  及以無處行

  見一切身中  一切根無境

  除滅諸煩惱  如咒禁毒藥

  煩惱到及盡  諸佛一切智

  煩惱到道處  世間寂滅處

  是故大方便  諸佛不思議

  然此甚深有十二種應知。所謂生成業住甚深。差別算數業甚深。成正覺甚深。厭離甚深。滅陰甚深。教化甚深。時現甚深。成正覺示現涅槃甚深。行甚深。示現己身甚深。滅煩惱甚深。不思議甚深。義法身諸菩薩憶念諸佛時有何等念所念。略說菩薩以七種相。隨念諸佛一切諸佛是得。時法自在故。修念諸佛得一切世界無障礙神通。是中說偈。

  障中闕少因  眾生界中遍

  諸佛無自在  定二隨順者

  諸如來常身者。真如無間垢解脫故。諸佛如來最微惡者。遠離一切煩惱智障故。諸佛自然者。自然作一切佛事無休息故。諸佛大勢者。佛世界清凈受大勢樂故。諸佛無染者。世間生而一切世間法不能染故。諸佛如來大義者。示現成正覺及涅槃。未化眾生令化。已化者為得解脫故。是中說偈。

  唯在於己心  常勢凈所顯

  不為而大法  報身故所得

  不急而能行  現彼復多生

  一切一切佛  智者彼應憶

  諸佛世界清凈事復雲何。如佛十萬偈修多羅菩薩藏序分中說。如來最光明七寶莊嚴。遍無量世界放大光明。無量善分別住處中間住故。不可差別界過三界境界。過出世間上善根所生善凈自在識相處。如來加持處。大菩薩住處。無量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行處。大法味愛樂所潤處。現一切眾生作一切事處離一切煩惱所惱處離一切魔處。過一切莊嚴如來莊嚴加持處。過大念意至處。大奢摩他毗婆舍那乘處。入大空無相無願處。無量劫莊嚴大蓮華王處。大妙堂中住處爾。是此佛世界清凈中明色世狀勢量。施處施因施果勢。諸勢伴勢眷屬勢益勢業作勢潤勢無畏勢住處勢行勢乘勢持勢門勢及說傢勢。然彼佛世界清凈中色勢。一向清凈一向樂一向不惡一向自在。然復彼諸佛法界一切時作五種作事應知。防護眾生諸難事。見者離聾盲喑啞顛狂等諸難作事故。救濟防護諸惡道作事。於不善處勸令安住善處故。無方便防難作事。諸外道無方便行解脫處。毀令住佛法故。親同見防難作事。過三界助道行故乘防難作事。諸菩薩住異乘。及不定諸聲聞令修行住大乘故。此諸五種作事中。一切諸佛等作事應知。是中說偈。

  因身作事差別故  及說諸行差別事

  彼差力故諸世間  非彼無故諸如來

  若是不共聲聞緣覺。同諸佛法身成就如是功德勢者。彼以何意故說為一乘。是中說偈。

  別取有餘者  及持有餘故

  為不定者說  諸佛一乘理

  信於法無我  等有性差別

  深心應化故  盡處唯一乘

  以何義故。一切諸佛如來等同法身。而說多佛事故。於中說偈。

  一界無有二  常同有作事

  次行不順故  釋成多佛事

  法身諸佛。雲何不永涅槃。非不永涅槃。應知是中說偈。

  遠離一切障  及作事不盡

  諸佛永已滅  亦是不名滅

  何故報身不名具真身成。有六種相故。示現色身故。及無量佛世界中分別現故。隨信現故。不定見真實異種種見故。現同生事。菩薩聲聞天等種種眾雜見故。及阿犁耶識等轉身現故。唯成報身不名真身有何義故。唯是應身不名真身。有八相故。諸菩薩遠時得不動三昧。兜率天中人中生事不成。宿命知者書數算印工巧論。受欲行餘事中無知不成。不善說及善說法中知已。往親近外道處不成。善知三乘行故。苦行不成。舍百億閻浮提一閻浮地中成正覺轉輪不成。中間成正覺示方便。餘處應化身作佛事。彼唯兜率天中成正覺。何故不一切閻浮提中同時成正覺事。知此知中無阿含證。復無餘義可解釋成。復無二佛同時一世界中現。有相違故。彼多化故。攝取四方世間。及如無二轉輪聖王同時生故。是中說偈。

  諸佛未應化  同至多藏故

  一切相成覺  見故而能行

  一切眾生利益事。萬行修集大菩提。永入涅槃不成願行。徒修無報故。報身應身無常故。雲何諸佛常身。依常法身故。於諸因身應身報不定故。復應身者。視現功德如常受樂及如常勢故。常事應知。諸佛法身雖無量無邊時諸佛義處。無有假用作事。於中說偈。

  諸佛德勝無異無量  眾生因弱彼不失者

  得已得彼一切無因  有斷彼不應順成

    攝大乘論卷下

攝大乘論相關文章

佛說阿彌陀經完整版儀軌

【香贊】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云。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三拜)【蓮池贊】  蓮池海會,彌陀如來,觀音勢至坐蓮臺,接引上金階,大誓弘開,普愿離塵埃。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三拜)【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em

慈悲藥師放生簡軌

1.祈請本師: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2.三皈依: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惡鬼。皈依僧不墮傍生。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遍) &nbs

凈業朝時課誦

01 爐香贊爐香乍爇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云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02 請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03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譯 )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揵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栴延、摩訶拘絺羅、離婆多、周

佛藏推薦文章

Zola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大悲咒因何叫大悲咒?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出自《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訣。  大悲咒的全文共84句,每一句對應一種化身。全文大意是:  皈依三寶,皈依大悲渡世的觀世音菩薩,世間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眾生,要誓愿宣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救苦救難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煩惱,了悟真

全文大悲咒全文

  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無·阿唎耶。

文殊菩薩五字心咒原文

  嗡 阿 拉 巴 扎 那 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