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大方廣佛華嚴經

助印经书
  非於世間外,  修行一切智。

  譬如水中影,  非內亦非外,

  菩薩求菩提,  瞭世非世間。

  不於世住出,  以世不可說,

  亦不在內外,  如影現世間。

  入此甚深義,  離垢悉明徹,

  不舍本誓心,  普照智慧燈。

  世間無邊際,  智入悉齊等,

  普化諸群生,  令其舍眾著。

  觀察甚深法,  利益群生眾,

  從此入於智,  修行一切道。

  菩薩觀諸法,  諦瞭悉如化,

  而行如化行,  畢竟永不舍。

  隨順化自性,  修習菩提道,

  一切法如化,  菩薩行亦然。

  一切諸世間,  及以無量業,

  平等悉如化,  畢竟住寂滅。

  三世所有佛,  一切亦如化,

  本願修諸行,  變化成如來。

  佛以大慈悲,  度脫化眾生,

  度脫亦如化,  化力為說法。

  知世皆如化,  不分別世間,

  化事種種殊,  皆由業差別。

  修習菩提行,  莊嚴於化藏,

  無量善莊嚴,  如業作世間。

  化法離分別,  亦不分別法,

  此二俱寂滅,  菩薩行如是。

  化海瞭於智,  化性印世間,

  化非生滅法,  智慧亦如是。

  第十忍明觀,  眾生及諸法,

  體性皆寂滅,  如空無處所。

  獲此如空智,  永離諸取著,

  如空無種種,  於世無所礙。

  成就空忍力,  如空無有盡,

  境界如虛空,  不作空分別。

  虛空無體性,  亦復非斷滅,

  亦無種種別,  智力亦如是。

  虛空無初際,  亦復無中後,

  其量不可得,  菩薩智亦然。

  如是觀法性,  一切如虛空,

  無生亦無滅,  菩薩之所得。

  自住如空法,  復為眾生說,

  降伏一切魔,  皆斯忍方便。

  世間相差別,  皆空無有相,

  入於無相處,  諸相悉平等。

  唯以一方便,  普入眾世間,

  謂知三世法,  悉等虛空性。

  智慧與音聲,  及以菩薩身,

  其性如虛空,  一切皆寂滅。

  如是十種忍,  佛子所修行,

  其心善安住,  廣為眾生說。

  於此善修學,  成就廣大力,

  法力及智力,  為菩提方便。

  通達此忍門,  成就無礙智,

  超過一切眾,  轉於無上輪。

  所修廣大行,  其量不可得,

  調禦師智海,  乃能分別知。

  舍我而修行,  入於深法性,

  心常住凈法,  以是施群生。

  眾生及剎塵,  尚可知其數,

  菩薩諸功德,  無能度其限。

  菩薩能成就,  如是十種忍,

  智慧及所行,  眾生莫能測。”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四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五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阿僧祇品第三十

  爾時,心王菩薩白佛言:“世尊!諸佛如來演說阿僧祇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世尊!雲何阿僧祇乃至不可說不可說耶?”佛告心王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為欲令諸世間入佛所知數量之義,而問如來、應、正等覺。善男子!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時,心王菩薩唯然受教。

  佛言:“善男子!一百洛叉為一俱胝,俱胝俱胝為一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為一那由他,那由他那由他為一頻婆羅,頻婆羅頻婆羅為一矜羯羅,矜羯羅矜羯羅為一阿伽羅,阿伽羅阿伽羅為一最勝,最勝最勝為一摩婆(上聲呼)羅,摩婆羅摩婆羅為一阿婆(上)羅,阿婆羅阿婆羅為一多婆(上)羅,多婆羅多婆羅為一界分,界分界分為一普摩,普摩普摩為一禰摩,禰摩禰摩為一阿婆(上)鈐,阿婆鈐阿婆鈐為一彌伽(上)婆,彌伽婆彌伽婆為一毗攞伽,毗攞伽毗攞伽為一毗伽(上)婆,毗伽婆毗伽婆為一僧羯邏摩,僧羯邏摩僧羯邏摩為一毗薩羅,毗薩羅毗薩羅為一毗贍婆,毗贍婆毗贍婆為一毗盛(上)伽,毗盛伽毗盛伽為一毗素陀,毗素陀毗素陀為一毗婆訶,毗婆訶毗婆訶為一毗薄底,毗薄底毗薄底為一毗佉擔,毗佉擔毗佉擔為一稱量,稱量稱量為一一持,一持一持為一異路,異路異路為一顛倒,顛倒顛倒為一三末耶,三末耶三末耶為一毗睹羅,毗睹羅毗睹羅為一奚婆(上)羅,奚婆羅奚婆羅為一伺察,伺察伺察為一周廣,周廣周廣為一高出,高出高出為一最妙,最妙最妙為一泥羅婆,泥羅婆泥羅婆為一訶理婆,訶理婆訶理婆為一一動,一動一動為一訶理蒲,訶理蒲訶理蒲為一訶理三,訶理三訶理三為一奚魯伽,奚魯伽奚魯伽為一達攞步陀,達攞步陀達攞步陀為一訶魯那,訶魯那訶魯那為一摩魯陀,摩魯陀摩魯陀為一懺慕陀,懺慕陀懺慕陀為一瑿攞陀,瑿攞陀瑿攞陀為一摩魯摩,摩魯摩摩魯摩為一調伏,調伏調伏為一離憍慢,離憍慢離憍慢為一不動,不動不動為一極量,極量極量為一阿麼怛羅,阿麼怛羅阿麼怛羅為一勃麼怛羅,勃麼怛羅勃麼怛羅為一伽麼怛羅,伽麼怛羅伽麼怛羅為一那麼怛羅,那麼怛羅那麼怛羅為一奚麼怛羅,奚麼怛羅奚麼怛羅為一鞞麼怛羅,鞞麼怛羅鞞麼怛羅為一缽羅麼怛羅,缽羅麼怛羅缽羅麼怛羅為一屍婆麼怛羅,屍婆麼怛羅屍婆麼怛羅為一翳羅,翳羅翳羅為一薜羅,薜羅薜羅為一諦羅,諦羅諦羅為一偈羅,偈羅偈羅為一窣步羅,窣步羅窣步羅為一泥羅,泥羅泥羅為一計羅,計羅計羅為一細羅,細羅細羅為一睥羅,睥羅睥羅為一謎羅,謎羅謎羅為一娑攞荼,娑攞荼娑攞荼為一謎魯陀,謎魯陀謎魯陀為一契魯陀,契魯陀契魯陀為一摩睹羅,摩睹羅摩睹羅為一娑母羅,娑母羅娑母羅為一阿野娑,阿野娑阿野娑為一迦麼羅,迦麼羅迦麼羅為一摩伽婆,摩伽婆摩伽婆為一阿怛羅,阿怛羅阿怛羅為一醯魯耶,醯魯耶醯魯耶為一薜魯婆,薜魯婆薜魯婆為一羯羅波,羯羅波羯羅波為一訶婆婆,訶婆婆訶婆婆為一毗婆(上)羅,毗婆羅毗婆羅為一那婆(上)羅,那婆羅那婆羅為一摩攞羅,摩攞羅摩攞羅為一娑婆(上)羅,娑婆羅娑婆羅為一迷攞普,迷攞普迷攞普為一者麼羅,者麼羅者麼羅為一馱麼羅,馱麼羅馱麼羅為一缽攞麼陀,缽攞麼陀缽攞麼陀為一毗伽摩,毗伽摩毗伽摩為一烏波跋多,烏波跋多烏波跋多為一演說,演說演說為一無盡,無盡無盡為一出生,出生出生為一無我,無我無我為一阿畔多,阿畔多阿畔多為一青蓮華,青蓮華青蓮華為一缽頭摩,缽頭摩缽頭摩為一僧祇,僧祇僧祇為一趣,趣趣為一至,至至為一阿僧祇,阿僧祇阿僧祇為一阿僧祇轉,阿僧祇轉阿僧祇轉為一無量,無量無量為一無量轉,無量轉無量轉為一無邊,無邊無邊為一無邊轉,無邊轉無邊轉為一無等,無等無等為一無等轉,無等轉無等轉為一不可數,不可數不可數為一不可數轉,不可數轉不可數轉為一不可稱,不可稱不可稱為一不可稱轉,不可稱轉不可稱轉為一不可思,不可思不可思為一不可思轉,不可思轉不可思轉為一不可量,不可量不可量為一不可量轉,不可量轉不可量轉為一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為一不可說轉,不可說轉不可說轉為一不可說不可說,此又不可說不可說為一不可說不可說轉。”

  爾時,世尊為心王菩薩而說頌曰:

  “不可言說不可說,  充滿一切不可說,

  不可言說諸劫中,  說不可說不可盡。

  不可言說諸佛剎,  皆悉碎末為微塵,

  一塵中剎不可說,  如一一切皆如是。

  此不可說諸佛剎,  一念碎塵不可說,

  念念所碎悉亦然,  盡不可說劫恒爾。

  此塵有剎不可說,  此剎為塵說更難,

  以不可說算數法,  不可說劫如是數。

  以此諸塵數諸劫,  一塵十萬不可說,

  爾劫稱贊一普賢,  無能盡其功德量。

  於一微細毛端處,  有不可說諸普賢,

  一切毛端悉亦爾,  如是乃至遍法界。

  一毛端處所有剎,  其數無量不可說,

  盡虛空量諸毛端,  一一處剎悉如是。

  彼毛端處諸國土,  無量種類差別住,

  有不可說異類剎,  有不可說同類剎。

  不可言說毛端處,  皆有凈剎不可說,

  種種莊嚴不可說,  種種奇妙不可說。

  於彼一一毛端處,  演不可說諸佛名,

  一一名有諸如來,  皆不可說不可說。

  一一諸佛於身上,  現不可說諸毛孔,

  於彼一一毛孔中,  現眾色相不可說。

  不可言說諸毛孔,  咸放光明不可說,

  於彼一一光明中,  悉現蓮華不可說。

  於彼一一蓮華內,  悉有眾葉不可說,

  不可說華眾葉中,  各現色相不可說。

  彼不可說諸色內,  復現眾葉不可說,

  葉中光明不可說,  光中色相不可說。

  此不可說色相中,  一一現光不可說,

  光中現月不可說,  月復現月不可說。

  於不可說諸月中,  一一現光不可說,

  於彼一一光明內,  復現於日不可說。

  於不可說諸日中,  一一現色不可說,

  於彼一一諸色內,  又現光明不可說。

  於彼一一光明內,  現不可說師子座,

  一一嚴具不可說,  一一光明不可說。

  光中妙色不可說,  色中凈光不可說,

  於彼一一凈光內,  復現種種妙光明。

  此光復現種種光,  不可言說不可說,

  如是種種光明內,  各現妙寶如須彌。

  一一光中所現寶,  不可言說不可說,

  彼如須彌一妙寶,  現眾剎土不可說。

  盡須彌寶無有餘,  示現剎土皆如是,

  以一剎土末為塵,  一塵色相不可說。

  眾剎為塵塵有相,  不可言說不可說,

  如是種種諸塵相,  皆出光明不可說。

  光中現佛不可說,  佛所說法不可說,

  法中妙偈不可說,  聞偈得解不可說。

  不可說解念念中,  顯瞭真諦不可說,

  示現未來一切佛,  常演說法無窮盡。

  一一佛法不可說,  種種清凈不可說,

  出妙音聲不可說,  轉正法輪不可說。

  於彼一一法輪中,  演修多羅不可說;

  於彼一一修多羅,  分別法門不可說;

  於彼一一法門中,  又說諸法不可說;

  於彼一一諸法中,  調伏眾生不可說。

  或復於一毛端處,  不可說劫常安住,

  如一毛端餘悉然,  所住劫數皆如是。

  其心無礙不可說,  變化諸佛不可說,

  一一變化諸如來,  復現於化不可說。

  彼佛法身不可說,  彼佛分身不可說,

  莊嚴無量不可說,  往詣十方不可說,

  周行國土不可說,  觀察眾生不可說,

  清凈眾生不可說,  調伏眾生不可說。

  彼諸莊嚴不可說,  彼諸神力不可說,

  彼諸自在不可說,  彼諸神變不可說。

  所有神通不可說,  所有境界不可說,

  所有加持不可說,  所住世間不可說。

  清凈實相不可說,  說修多羅不可說,

  於彼一一修多羅,  演說法門不可說;

  於彼一一法門中,  又說諸法不可說;

  於彼一一諸法中,  所有決定不可說;

  於彼一一決定中,  調伏眾生不可說。

  不可言說同類法,  不可言說同類心,

  不可言說異類法,  不可言說異類心,

  不可言說異類根,  不可言說異類語,

  念念於諸所行處,  調伏眾生不可說。

  所有神變不可說,  所有示現不可說,

  於中時劫不可說,  於中差別不可說,

  菩薩悉能分別說,  諸明算者莫能辨。

  一毛端處大小剎,  雜染清凈粗細剎,

  如是一切不可說,  一一明瞭可分別。

  以一國土碎為塵,  其塵無量不可說,

  如是塵數無邊剎,  俱來共集一毛端。

  此諸國土不可說,  共集毛端無迫隘,

  不使毛端有增大,  而彼國土俱來集。

  於中所有諸國土,  形相如本無雜亂,

  如一國土不亂餘,  一切國土皆如是。

  虛空境界無邊際,  悉佈毛端使充滿,

  如是毛端諸國土,  菩薩一念皆能說。

  於一微細毛孔中,  不可說剎次第入,

  毛孔能受彼諸剎,  諸剎不能遍毛孔。

  入時劫數不可說,  受時劫數不可說,

  於此行列安住時,  一切諸劫無能說。

  如是攝受安住已,  所有境界不可說,

  入時方便不可說,  入已所作不可說,

  意根明瞭不可說,  遊歷諸方不可說,

  勇猛精進不可說,  自在神變不可說,

  所有思惟不可說,  所有大願不可說,

  所有境界不可說,  一切通達不可說,

  身業清凈不可說,  語業清凈不可說,

  意業清凈不可說,  信解清凈不可說,

  妙智清凈不可說,  妙慧清凈不可說,

  瞭諸實相不可說,  斷諸疑惑不可說,

  出離生死不可說,  超升正位不可說,

  甚深三昧不可說,  瞭達一切不可說,

  一切眾生不可說,  一切佛剎不可說,

  知眾生身不可說,  知其心樂不可說,

  知其業果不可說,  知其意解不可說,

  知其品類不可說,  知其種性不可說,

  知其受身不可說,  知其生處不可說,

  知其正生不可說,  知其生已不可說,

  知其解瞭不可說,  知其趣向不可說,

  知其言語不可說,  知其作業不可說。

  菩薩如是大慈悲,  利益一切諸世間,

  普現其身不可說,  入諸佛剎不可說,

  見諸菩薩不可說,  發生智慧不可說,

  請問正法不可說,  敷揚佛教不可說,

  現種種身不可說,  詣諸國土不可說,

  示現神通不可說,  普遍十方不可說,

  處處分身不可說,  親近諸佛不可說,

  作諸供具不可說,  種種無量不可說,

  清凈眾寶不可說,  上妙蓮華不可說,

  最勝香鬘不可說,  供養如來不可說,

  清凈信心不可說,  最勝悟解不可說,

  增上志樂不可說,  恭敬諸佛不可說,

  修行於施不可說,  其心過去不可說,

  有求皆施不可說,  一切悉施不可說,

  持戒清凈不可說,  心意清凈不可說,

  贊嘆諸佛不可說,  愛樂正法不可說,

  成就諸忍不可說,  無生法忍不可說,

  具足寂靜不可說,  住寂靜地不可說,

  起大精進不可說,  其心過去不可說,

  不退轉心不可說,  不傾動心不可說,

  一切定藏不可說,  觀察諸法不可說,

  寂然在定不可說,  瞭達諸禪不可說,

  智慧通達不可說,  三昧自在不可說,

  瞭達諸法不可說,  明見諸佛不可說,

  修無量行不可說,  發廣大願不可說,

  甚深境界不可說,  清凈法門不可說,

  菩薩法力不可說,  菩薩法住不可說,

  彼諸正念不可說,  彼諸法界不可說,

  修方便智不可說,  學甚深智不可說,

  無量智慧不可說,  究竟智慧不可說,

  彼諸法智不可說,  彼凈法輪不可說,

  彼大法雲不可說,  彼大法雨不可說,

  彼諸神力不可說,  彼諸方便不可說,

  入空寂智不可說,  念念相續不可說,

  無量行門不可說,  念念恒住不可說,

  諸佛剎海不可說,  悉能往詣不可說,

  諸剎差別不可說,  種種清凈不可說,

  差別莊嚴不可說,  無邊色相不可說,

  種種間錯不可說,  種種妙好不可說,

  清凈佛土不可說,  雜染世界不可說,

  瞭知眾生不可說,  知其種性不可說,

  知其業報不可說,  知其心行不可說,

  知其根性不可說,  知其解欲不可說,

  雜染清凈不可說,  觀察調伏不可說,

  變化自在不可說,  現種種身不可說,

  修行精進不可說,  度脫眾生不可說,

  示現神變不可說,  放大光明不可說,

  種種色相不可說,  令眾生凈不可說,

  一一毛孔不可說,  放光明網不可說,

  光網現色不可說,  普照佛剎不可說,

  勇猛無畏不可說,  方便善巧不可說,

  調伏眾生不可說,  令出生死不可說,

  清凈身業不可說,  清凈語業不可說,

  無邊意業不可說,  殊勝妙行不可說,

  成就智寶不可說,  深入法界不可說,

  菩薩總持不可說,  善能修學不可說,

  智者音聲不可說,  音聲清凈不可說,

  正念真實不可說,  開悟眾生不可說,

  具足威儀不可說,  清凈修行不可說,

  成就無畏不可說,  調伏世間不可說,

  諸佛子眾不可說,  清凈勝行不可說,

  稱嘆諸佛不可說,  贊揚無盡不可說,

  世間導師不可說,  演說贊嘆不可說,

  彼諸菩薩不可說,  清凈功德不可說,

  彼諸邊際不可說,  能住其中不可說,

  住中智慧不可說,  盡諸劫住無能說,

  欣樂諸佛不可說,  智慧平等不可說,

  善入諸法不可說,  於法無礙不可說,

  三世如空不可說,  三世智慧不可說,

  瞭達三世不可說,  住於智慧不可說,

  殊勝妙行不可說,  無量大願不可說,

  清凈大願不可說,  成就菩提不可說,

  諸佛菩提不可說,  發生智慧不可說,

  分別義理不可說,  知一切法不可說,

  嚴凈佛剎不可說,  修行諸力不可說,

  長時修習不可說,  一念悟解不可說,

  諸佛自在不可說,  廣演正法不可說,

  種種神力不可說,  示現世間不可說,

  清凈法輪不可說,  勇猛能轉不可說,

  種種開演不可說,  哀愍世間不可說。

  不可言說一切劫,  贊不可說諸功德,

  不可說劫猶可盡,  不可說德不可盡。

  不可言說諸如來,  不可言說諸舌根,

  嘆佛不可言說德,  不可說劫無能盡。

  十方所有諸眾生,  一切同時成正覺,

  於中一佛普能現,  不可言說一切身。

  此不可說中一身,  示現於頭不可說;

  此不可說中一頭,  示現於舌不可說;

  此不可說中一舌,  示現於聲不可說;

  此不可說中一聲,  經於劫住不可說。

  如一如是一切佛,  如一如是一切身,

  如一如是一切頭,  如一如是一切舌,

  如一如是一切聲,  不可說劫恒贊佛,

  不可說劫猶可盡,  嘆佛功德無能盡。

  一微塵中能悉有,  不可言說蓮華界,

  一一蓮華世界中,  賢首如來不可說。

  乃至法界悉周遍,  其中所有諸微塵,

  世界若成若住壞,  其數無量不可說。

  一微塵處無邊際,  無量諸剎普來入,

  十方差別不可說,  剎海分佈不可說。

  一一剎中有如來,  壽命劫數不可說,

  諸佛所行不可說,  甚深妙法不可說,

  神通大力不可說,  無障礙智不可說,

  入於毛孔不可說,  毛孔因緣不可說,

  成就十力不可說,  覺悟菩提不可說,

  入凈法界不可說,  獲深智藏不可說。

  種種數量不可說,  如其一切悉瞭知;

  種種形量不可說,  於此靡不皆通達。

  種種三昧不可說,  悉能經劫於中住,

  於不可說諸佛所,  所行清凈不可說。

  得不可說無礙心,  往詣十方不可說,

  神力示現不可說,  所行無際不可說,

  往詣眾剎不可說,  瞭達諸佛不可說,

  精進勇猛不可說,  智慧通達不可說。

  於法非行非不行,  入諸境界不可說,

  不可稱說諸大劫,  恒遊十方不可說。

  方便智慧不可說,  真實智慧不可說,

  神通智慧不可說,  念念示現不可說。

  於不可說諸佛法,  一一瞭知不可說,

  能於一時證菩提,  或種種時而證入。

  毛端佛剎不可說,  塵中佛剎不可說,

  如是佛剎皆往詣,  見諸如來不可說。

  通達一實不可說,  善入佛種不可說,

  諸佛國土不可說,  悉能往詣成菩提。

  國土眾生及諸佛,  體性差別不可說,

  如是三世無有邊,  菩薩一切皆明見。”

  壽量品第三十一

  爾時,心王菩薩摩訶薩於眾會中告諸菩薩言:“佛子!此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剎一劫,於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剎為一日一夜;極樂世界一劫,於袈裟幢世界金剛堅佛剎為一日一夜;袈裟幢世界一劫,於不退轉音聲輪世界善勝光明蓮華開敷佛剎為一日一夜;不退轉音聲輪世界一劫,於離垢世界法幢佛剎為一日一夜;離垢世界一劫,於善燈世界師子佛剎為一日一夜;善燈世界一劫,於妙光明世界光明藏佛剎為一日一夜;妙光明世界一劫,於難超過世界法光明蓮華開敷佛剎為一日一夜;難超過世界一劫,於莊嚴慧世界一切神通光明佛剎為一日一夜;莊嚴慧世界一劫,於鏡光明世界月智佛剎為一日一夜。佛子!如是次第,乃至過百萬阿僧祇世界,最後世界一劫,於勝蓮華世界賢勝佛剎為一日一夜,普賢菩薩及諸同行大菩薩等充滿其中。”

  諸菩薩住處品第三十二

  爾時,心王菩薩摩訶薩於眾會中告諸菩薩言:

  “佛子!東方有處,名:仙人山,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金剛勝,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三百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南方有處,名:勝峰山,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曰:法慧,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五百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西方有處,名:金剛焰山,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精進無畏行,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三百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北方有處,名:香積山,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曰:香象,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三千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海中有處,名:金剛山,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曰:法起,與其眷屬、諸菩薩眾千二百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東南方有處,名:支提山,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曰:天冠,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千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西南方有處,名:光明山,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曰:賢勝,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三千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西北方有處,名:香風山,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曰:香光,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五千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大海之中復有住處,名:莊嚴窟,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毗舍離南有一住處,名:善住根,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摩度羅城有一住處,名:滿足窟,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俱珍那城有一住處,名曰:法座,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清凈彼岸城有一住處,名:目真鄰陀窟,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摩蘭陀國有一住處,名:無礙龍王建立,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甘菩遮國有一住處,名:出生慈,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震旦國有一住處,名:那羅延窟,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疏勒國有一住處,名:牛頭山,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迦葉彌羅國有一住處,名曰:次第,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增長歡喜城有一住處,名:尊者窟,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庵浮梨摩國有一住處,名:見億藏光明,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乾陀羅國有一住處,名:苫婆羅窟,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五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六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之一

  爾時,大會中有諸菩薩作是念:“諸佛國土雲何不思議?諸佛本願雲何不思議?諸佛種性雲何不思議?諸佛出現雲何不思議?諸佛身雲何不思議?諸佛音聲雲何不思議?諸佛智慧雲何不思議?諸佛自在雲何不思議?諸佛無礙雲何不思議?諸佛解脫雲何不思議?”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則以神力加持,智慧攝受,光明照曜,威勢充滿,令青蓮華藏菩薩住佛無畏,入佛法界,獲佛威德,神通自在,得佛無礙廣大觀察,知一切佛種性次第,住不可說佛法方便。

  爾時,青蓮華藏菩薩則能通達無礙法界,則能安住離障深行,則能成滿普賢大願,則能知見一切佛法,以大悲心觀察眾生,欲令清凈精勤修習無有厭怠,受行一切諸菩薩法,於一念中出生佛智,解瞭一切無盡智門,總持、辯才皆悉具足;承佛神力,告蓮華藏菩薩言:

  “佛子!諸佛世尊有無量住,所謂:常住、大悲住、種種身作諸佛事住、平等意轉凈法輪住、四辯才說無量法住、不思議一切佛法住、清凈音遍無量土住、不可說甚深法界住、現一切最勝神通住,能開示無有障礙究竟之法。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法,普遍無量無邊法界。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有無邊際身,色相清凈,普入諸趣而無染著;一切諸佛有無邊際無障礙眼,於一切法悉能明見;一切諸佛有無邊際無障礙耳,悉能解瞭一切音聲;一切諸佛有無邊際鼻,能到諸佛自在彼岸;一切諸佛有廣長舌,出妙音聲周遍法界;一切諸佛有無邊際身,應眾生心,咸令得見;一切諸佛有無邊際意,住於無礙平等法身;一切諸佛有無邊際無礙解脫,示現無盡大神通力;一切諸佛有無邊際清凈世界,隨眾生樂現眾佛土,具足無量種種莊嚴,而於其中不生染著;一切諸佛有無邊際菩薩行願,得圓滿智,遊戲自在,悉能通達一切佛法。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普遍法界無邊際十種佛法。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念念出生智。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能示現無量世界從天來下;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能示現無量世界菩薩受生;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能示現無量世界出傢學道;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能示現無量世界菩提樹下成等正覺;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能示現無量世界轉妙法輪;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能示現無量世界教化眾生供養諸佛;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能示現無量世界不可言說種種佛身;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能示現無量世界種種莊嚴、無數莊嚴、如來自在一切智藏;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能示現無量世界無量無數清凈眾生;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能示現無量世界三世諸佛種種根性、種種精進、種種行解,於三世中成等正覺。是為十。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不失時。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成等正覺不失時;一切諸佛成熟有緣不失時;一切諸佛授菩薩記不失時;一切諸佛隨眾生心示現神力不失時;一切諸佛隨眾生解示現佛身不失時;一切諸佛住於大舍不失時;一切諸佛入諸聚落不失時;一切諸佛攝諸凈信不失時;一切諸佛調惡眾生不失時;一切諸佛現不思議諸佛神通不失時。是為十。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無比不思議境界。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一跏趺坐,遍滿十方無量世界;一切諸佛說一義句,悉能開示一切佛法;一切諸佛放一光明,悉能遍照一切世界;一切諸佛於一身中,悉能示現一切諸身;一切諸佛於一處中,悉能示現一切世界;一切諸佛於一智中,悉能決瞭一切諸法無所掛礙;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能遍往十方世界;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現如來無量威德;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普緣三世佛及眾生,心無雜亂;一切諸佛於一念中,與去、來、今一切諸佛體同無二。是為十。

  “佛子!諸佛世尊能出生十種智。何者為十?所謂:一切諸佛知一切法無所趣向,而能出生回向願智;一切諸佛知一切法皆無有身,而能出生清凈身智;一切諸佛知一切法本來無二,而能出生能覺悟智;一切諸佛知一切法無我無眾生,而能出生調眾生智;一切諸佛知一切法本來無相,而能出生瞭諸相智;一切諸佛知一切世界無有成壞,而能出生瞭成壞智;一切諸佛知一切法無有造作,而能出生知業果智;一切諸佛知一切法無有言說,而能出生瞭言說智;一切諸佛知一切法無有染凈,而能出生知染凈智;一切諸佛知一切法無有生滅,而能出生瞭生滅智。是為十。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普入法。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有凈妙身,普入三世;一切諸佛皆悉具足三種自在,普化眾生;一切諸佛皆悉具足諸陀羅尼,普能受持一切佛法;一切諸佛皆悉具足四種辯才,普轉一切清凈法輪;一切諸佛皆悉具足平等大悲,恒不舍離一切眾生;一切諸佛皆悉具足甚深禪定,恒普觀察一切眾生;一切諸佛皆悉具足利他善根,調伏眾生無有休息;一切諸佛皆悉具足無所礙心,普能安住一切法界;一切諸佛皆悉具足無礙神力,一念普現三世諸佛;一切諸佛皆悉具足無礙智慧,一念普立三世劫數。是為十。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難信受廣大法。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悉能摧滅一切諸魔;一切諸佛悉能降伏一切外道;一切諸佛悉能調伏一切眾生咸令歡悅;一切諸佛悉能往詣一切世界化導群品;一切諸佛悉能智證甚深法界;一切諸佛悉皆能以無二之身現種種身充滿世界;一切諸佛悉皆能以清凈音聲起四辯才說法無斷,凡有信受功不唐捐;一切諸佛皆悉能於一毛孔中出現諸佛,與一切世界微塵數等,無有斷絕;一切諸佛皆悉能於一微塵中示現眾剎,與一切世界微塵數等,具足種種上妙莊嚴,恒於其中轉妙法輪教化眾生,而微塵不大、世界不小,常以證智安住法界;一切諸佛皆悉瞭達清凈法界,以智光明破世癡闇,令於佛法悉得開曉,隨逐如來住十力中。是為十。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大功德,離過清凈。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具大威德,離過清凈;一切諸佛悉於三世如來傢生,種族調善,離過清凈;一切諸佛盡未來際心無所住,離過清凈;一切諸佛於三世法皆無所著,離過清凈;一切諸佛知種種性皆是一性,無所從來,離過清凈;一切諸佛前際、後際福德無盡,等於法界,離過清凈;一切諸佛無邊身相遍十方剎,隨時調伏一切眾生,離過清凈;一切諸佛獲四無畏,離諸恐怖,於眾會中大師子吼,明瞭分別一切諸法,離過清凈;一切諸佛於不可說不可說劫入般涅槃,眾生聞名獲無量福,如佛現在功德無異,離過清凈;一切諸佛遠在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中,若有眾生一心正念則皆得見,離過清凈。是為十。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究竟清凈。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往昔大願究竟清凈;一切諸佛所持梵行究竟清凈;一切諸佛離世眾惑究竟清凈;一切諸佛莊嚴國土究竟清凈;一切諸佛所有眷屬究竟清凈;一切諸佛所有種族究竟清凈;一切諸佛色身相好究竟清凈;一切諸佛法身無染究竟清凈;一切諸佛一切智智無有障礙究竟清凈;一切諸佛解脫自在,所作已辦,到於彼岸,究竟清凈。是為十。

  “佛子!諸佛世尊於一切世界、一切時,有十種佛事。何等為十?一者,若有眾生專心憶念,則現其前;二者,若有眾生心不調順,則為說法;三者,若有眾生能生凈信,必令獲得無量善根;四者,若有眾生能入法位,悉皆現證,無不瞭知;五者,教化眾生無有疲厭;六者,遊諸佛剎,往來無礙;七者,大悲不舍一切眾生;八者,現變化身,恒不斷絕;九者,神通自在,未嘗休息;十者,安住法界,能遍觀察。是為十。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無盡智海法。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無邊法身無盡智海法;一切諸佛無量佛事無盡智海法;一切諸佛佛眼境界無盡智海法;一切諸佛無量無數難思善根無盡智海法;一切諸佛普雨一切甘露妙法無盡智海法;一切諸佛贊佛功德無盡智海法;一切諸佛往昔所修種種願行無盡智海法;一切諸佛盡未來際恒作佛事無盡智海法;一切諸佛瞭知一切眾生心行無盡智海法;一切諸佛福智莊嚴無能過者無盡智海法。是為十。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常法。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常行一切諸波羅蜜;一切諸佛於一切法常離迷惑;一切諸佛常具大悲;一切諸佛常有十力;一切諸佛常轉法輪;一切諸佛常為眾生示成正覺;一切諸佛常樂調伏一切眾生;一切諸佛心常正念不二之法;一切諸佛化眾生已,常示入於無餘涅槃,諸佛境界無邊際故。是為十。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演說無量諸佛法門。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演說無量眾生界門;一切諸佛演說無量眾生行門;一切諸佛演說無量眾生業果門;一切諸佛演說無量化眾生門;一切諸佛演說無量凈眾生門;一切諸佛演說無量菩薩行門;一切諸佛演說無量菩薩願門;一切諸佛演說無量一切世界成壞劫門;一切諸佛演說無量菩薩深心凈佛剎門;一切諸佛演說無量一切世界三世諸佛於彼彼劫次第出現門;一切諸佛演說一切諸佛智門。是為十。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為眾生作佛事。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示現色身為眾生作佛事;一切諸佛出妙音聲為眾生作佛事;一切諸佛有所受為眾生作佛事;一切諸佛無所受為眾生作佛事;一切諸佛以地、水、火、風為眾生作佛事;一切諸佛神力自在示現一切所緣境界為眾生作佛事;一切諸佛種種名號為眾生作佛事;一切諸佛以佛剎境界為眾生作佛事;一切諸佛嚴凈佛剎為眾生作佛事;一切諸佛寂寞無言為眾生作佛事。是為十。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最勝法。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大願堅固不可沮壞,所言必作,言無有二;一切諸佛為欲圓滿一切功德,盡未來劫修菩薩行不生懈倦;一切諸佛為欲調伏一眾生故,往不可說不可說世界,如是而為一切眾生而無斷絕;一切諸佛於信、於毀二種眾生,大悲普觀,平等無異;一切諸佛從初發心乃至成佛,終不退失菩提之心;一切諸佛積集無量諸善功德,皆以回向一切智性,於諸世間終無染著;一切諸佛於諸佛所修學三業,唯行佛行,非二乘行,皆為回向一切智性,成於無上正等菩提;一切諸佛放大光明,其光平等照一切處,及照一切諸佛之法,令諸菩薩心得清凈,滿一切智;一切諸佛舍離世樂,不貪不染,而普願世間離苦得樂,無諸戲論;一切諸佛愍諸眾生受種種苦,守護佛種,行佛境界,出離生死,逮十力地。是為十。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無障礙住。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皆能往一切世界無障礙住;一切諸佛皆能住一切世界無障礙住;一切諸佛皆能於一切世界行、住、坐、臥無障礙住;一切諸佛皆能於一切世界演說正法無障礙住;一切諸佛皆能於一切世界住兜率天宮無障礙住;一切諸佛皆能入法界一切三世無障礙住;一切諸佛皆能坐法界一切道場無障礙住;一切諸佛皆能念念觀一切眾生心行以三種自在教化調伏無障礙住;一切諸佛皆能以一身住無量不思議佛所及一切處利益眾生無障礙住;一切諸佛皆能開示無量諸佛所說正法無障礙住。是為十。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最勝無上莊嚴。何等為十?一切諸佛皆悉具足諸相隨好,是為諸佛第一最勝無上身莊嚴。一切諸佛皆悉具足六十種音,一一音有五百分,一一分無量百千清凈之音以為嚴好,能於法界一切眾中無諸恐怖,大師子吼演說如來甚深法義,眾生聞者靡不歡喜,隨其根欲悉得調伏,是為諸佛第二最勝無上語莊嚴。一切諸佛皆具十力、諸大三昧、十八不共莊嚴意業,所行境界通達無礙,一切佛法咸得無餘,法界莊嚴而為莊嚴,法界眾生心之所行,去、來、現在各各差別,於一念中悉能明見,是為諸佛第三最勝無上意莊嚴。一切諸佛皆悉能放無數光明,一一光明有不可說光明網以為眷屬,普照一切諸佛國土,滅除一切世間黑闇,示現無量諸佛出興,其身平等悉皆清凈,所作佛事咸不唐捐,能令眾生至不退轉,是為諸佛第四最勝無上光明莊嚴。一切諸佛現微笑時,皆於口中放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光明,一一光明各有無量不思議種種色,遍照十方一切世界,於大眾中發誠實語,授無量無數不思議眾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是為諸佛第五離世癡惑最勝無上現微笑莊嚴。一切諸佛皆有法身清凈無礙,於一切法究竟通達,住於法界無有邊際,雖在世間不與世雜,瞭世實性,行出世法,言語道斷,超蘊、界、處,是為諸佛第六最勝無上法身莊嚴。一切諸佛皆有無量常妙光明,不可說不可說種種色相以為嚴好為光明藏,出生無量圓滿光明,普照十方無有障礙,是為諸佛第七最勝無上常妙光明莊嚴。一切諸佛皆有無邊妙色、可愛妙色、清凈妙色、隨心所現妙色、映蔽一切三界妙色、到於彼岸無上妙色,是為諸佛第八最勝無上妙色莊嚴。一切諸佛皆於三世佛種中生,積眾善寶,究竟清凈,無諸過失,離世譏謗,一切法中最為殊勝清凈妙行之所莊嚴,具足成就一切智智,種族清凈無能譏毀,是為諸佛第九最勝無上種族莊嚴。一切諸佛以大慈力莊嚴其身,究竟清凈無諸渴愛,身行永息,心善解脫,見者無厭,大悲救護一切世間;第一福田、無上受者,哀愍利益一切眾生,悉令增長無量福德、智慧之聚,是為諸佛第十最勝無上大慈大悲功德莊嚴。是為十。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自在法。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於一切法悉得自在,明達種種句身、味身,演說諸法辯才無礙,是為諸佛第一自在法。一切諸佛教化眾生未曾失時,隨其願樂為說正法,咸令調伏無有斷絕,是為諸佛第二自在法。一切諸佛能令盡虛空界無量無數種種莊嚴,一切世界六種震動,令彼世界或舉或下、或大或小、或合或散,未曾惱害於一眾生,其中眾生不覺不知、無疑無怪,是為諸佛第三自在法。一切諸佛以神通力悉能嚴凈一切世界,於一念頃普現一切世界莊嚴,此諸莊嚴經無數劫說不能盡,悉皆離染,清凈無比,一切佛剎嚴凈之事,皆令平等入一剎中,是為諸佛第四自在法。一切諸佛見一眾生應受化者,為其住壽,經不可說不可說劫,乃至盡未來際,結跏趺坐,身心無倦,專心憶念,未曾廢忘,方便調伏而不失時;如為一眾生,為一切眾生悉亦如是,是為諸佛第五自在法。一切諸佛悉能遍往一切世界一切如來所行之處,而不暫舍一切法界;十方各別,一一方有無量世界海,一一世界海有無量世界種,佛以神力一念咸到,轉於無礙清凈法輪,是為諸佛第六自在法。一切諸佛為欲調伏一切眾生,念念中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於一切佛法非已現覺,亦非當覺,亦不住於有學之地,而悉知見,通達無礙,無量智慧,無量自在,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是為諸佛第七自在法。一切諸佛能以眼處作耳處佛事,能以耳處作鼻處佛事,能以鼻處作舌處佛事,能以舌處作身處佛事,能以身處作意處佛事,能以意處於一切世界中住世、出世間種種境界,一一境界中能作無量廣大佛事,是為諸佛第八自在法。一切諸佛,其身毛孔一一能容一切眾生,一一眾生其身悉與不可說諸佛剎等而無迫隘,一一眾生步步能過無數世界,如是展轉盡無數劫,悉見諸佛出現於世,教化眾生,轉凈法輪,開示過去、未來、現在不可說法;盡虛空界一切眾生諸趣受身,威儀、往來及其所受種種樂具皆悉具足,而於其中無所障礙,是為諸佛第九自在法。一切諸佛於一念頃現一切世界微塵數佛,一一佛皆於一切法界眾妙蓮華廣大莊嚴世界蓮華藏師子座上成等正覺,示現諸佛自在神力;如於眾妙蓮華廣大莊嚴世界,如是於一切法界中不可說不可說種種莊嚴、種種境界、種種形相、種種示現、種種劫數清凈世界;如於一念,如是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一切念中,一念一切現,一念無量住,而未曾用少方便力,是為諸佛第十自在法。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無量不思議圓滿佛法。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一一凈相皆具百福;一切諸佛皆悉成就一切佛法;一切諸佛皆悉成就一切善根;一切諸佛皆悉成就一切功德;一切諸佛皆能教化一切眾生;一切諸佛皆悉能為眾生作主;一切諸佛皆悉成就清凈佛剎;一切諸佛皆悉成就一切智智;一切諸佛皆悉成就色身相好,見者獲益,功不唐捐;一切諸佛皆具諸佛平等正法;一切諸佛作佛事已,莫不示現入於涅槃。是為十。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善巧方便。何等為十?一切諸佛瞭知諸法皆離戲論,而能開示諸佛善根,是為第一善巧方便。一切諸佛知一切法悉無所見、各不相知、無縛無解、無受無集、無成就,自在究竟到於彼岸,然於諸法真實而知不異不別,而得自在、無我無受、不壞實際,已得至於大自在地,常能觀察一切法界,是為第二善巧方便。一切諸佛永離諸相,心無所住,而能悉知不亂不錯,雖知一切相皆無自性,而如其體性悉能善入,而亦示現無量色身,及以一切清凈佛土種種莊嚴無盡之相,集智慧燈滅眾生惑,是為第三善巧方便。一切諸佛住於法界,不住過去、未來、現在,如如性中無去、來、今三世相故,而能演說去、來、今世無量諸佛出現世間,令其聞者普見一切諸佛境界,是為第四善巧方便。一切諸佛身、語、意業,無所造作,無來無去,亦無有住,離諸數法,到於一切諸法彼岸,而為眾法藏,具無量智,瞭達種種世、出世法,智慧無礙,示現無量自在神力,調伏一切法界眾生,是為第五善巧方便。一切諸佛知一切法不可見,非一、非異,非量、非無量,非來、非去,皆無自性,亦不違於世間諸法;一切智者,無自性中見一切法,於法自在,廣說諸法,而常安住真如實性,是為第六善巧方便。一切諸佛於一時中知一切時,具凈善根,入於正位而無所著,於其日月、年劫、成壞,如是等時不住不舍,而能示現若晝若夜、初中後時、一日、七日、半月、一月、一年、百年、一劫、多劫、不可思劫、不可說劫,乃至盡於未來際劫,恒為眾生轉妙法輪,不斷不退,無有休息,是為第七善巧方便。一切諸佛恒住法界,成就諸佛無量無畏及不可數辯、不可量辯、無盡辯、無斷辯、無邊辯、不共辯、無窮辯、真實辯、方便開示一切句辯、一切法辯,隨其根性及以欲解,以種種法門說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修多羅,初、中、後善,皆悉究竟,是為第八善巧方便。一切諸佛住凈法界,知一切法本無名字,無過去名,無現在名,無未來名;無眾生名,無非眾生名;無國土名,無非國土名;無法名,無非法名;無功德名,無非功德名;無菩薩名,無佛名;無數名,無非數名;無生名,無滅名;無有名,無無名;無一名,無種種名。何以故?諸法體性不可說故。一切諸法無方無處,不可集說,不可散說,不可一說,不可多說,音聲莫逮,言語悉斷,雖隨世俗種種言說,無所攀緣,無所造作,遠離一切虛妄想著,如是究竟到於彼岸。是為第九善巧方便。一切諸佛知一切法本性寂靜,無生故非色,無戲論故非受,無名數故非想,無造作故非行,無執取故非識,無入處故非處,無所得故非界,然亦不壞一切諸法,本性無起如虛空故。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業果,無修習,無成就,無出生,非數、非不數,非有、非無,非生、非滅,非垢、非凈,非入、非出,非住、非不住,非調伏、非不調伏,非眾生、非無眾生,非壽命、非無壽命,非因緣、非無因緣,而能瞭知正定、邪定及不定聚一切眾生,為說妙法令到彼岸,成就十力、四無所畏,能師子吼,具一切智,住佛境界,是為第十善巧方便。佛子!是為諸佛成就十種善巧方便。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六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七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之二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廣大佛事,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一切世間諸天及人皆不能知,去、來、現在所有一切聲聞、獨覺亦不能知,唯除如來威神之力。何等為十?所謂:

  “一切諸佛於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世界兜率陀天,皆現受生,修菩薩行,作大佛事,無量色相,無量威德,無量光明,無量音聲,無量言辭,無量三昧,無量智慧,所行境界攝取一切人、天、魔、梵、沙門、婆羅門、阿修羅等,大慈無礙,大悲究竟,平等饒益一切眾生,或令生天,或令生人,或凈其根,或調其心,或時為說差別三乘,或時為說圓滿一乘,普皆濟度,令出生死,是為第一廣大佛事。

  “佛子!一切諸佛從兜率天降神母胎,以究竟三昧觀受生法如幻、如化、如影、如空、如熱時焰,隨樂而受,無量無礙,入無諍法,起無著智,離欲清凈,成就廣大妙莊嚴藏,受最後身,住大寶莊嚴樓閣而作佛事,或以神力而作佛事,或以正念而作佛事,或現神通而作佛事,或現智日而作佛事,或現諸佛廣大境界而作佛事,或現諸佛無量光明而作佛事,或入無數廣大三昧而作佛事,或現從彼諸三昧起而作佛事。佛子!如來爾時在母胎中,為欲利益一切世間種種示現而作佛事。所謂:或現初生,或現童子,或現在宮,或現出傢,或復示現成等正覺,或復示現轉妙法輪,或示現於入般涅槃,如是皆以種種方便,於一切方、一切網、一切族、一切種、一切世界中而作佛事。是為第二廣大佛事。

  “佛子!一切諸佛一切善業皆已清凈,一切生智皆已明潔,而以生法誘導群迷,令其開悟,具行眾善。為眾生故,示誕王宮,一切諸佛於諸色欲宮殿妓樂皆已舍離,無所貪染,常觀諸有空無體性,一切樂具悉不真實,持佛凈戒究竟圓滿;觀諸內宮妻妾、侍從生大悲愍,觀諸眾生虛妄不實起大慈心,觀諸世間無一可樂而生大喜,於一切法心得自在而起大舍;具佛功德,現生法界,身相圓滿,眷屬清凈,而於一切皆無所著;以隨類音為眾演說,令於世法深生厭離,如其所行示所得果,復以方便隨應教化;未成熟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脫,為作佛事令不退轉;復以廣大慈悲之心,恒為眾生說種種法,又為示現三種自在,令其開悟,心得清凈。雖處內宮,眾所咸睹,而於一切諸世界中施作佛事;以大智慧,以大精進,示現種種諸佛神通,無礙無盡。恒住三種巧方便業,所謂:身業究竟清凈、語業常隨智慧而行、意業甚深無有障礙,以是方便利益眾生。是為第三廣大佛事。

  “佛子!一切諸佛示處種種莊嚴宮殿,觀察厭離,舍而出傢,欲使眾生瞭知世法皆是妄想、無常、敗壞,深起厭離,不生染著,永斷世間貪愛煩惱,修清凈行,利益眾生。當出傢時,舍俗威儀,住無諍法,滿足本願無量功德,以大智光滅世癡闇,為諸世間無上福田,常為眾生贊佛功德,令於佛所植諸善本,以智慧眼見真實義;復為眾生贊說出傢,清凈無過,永得出離,長為世間智慧高幢。是為第四廣大佛事。

  “佛子!一切諸佛具一切智,於無量法悉已知見,菩提樹下成最正覺,降伏眾魔,威德特尊。其身充滿一切世界,神力所作無邊無盡,於一切智所行之義皆得自在,修諸功德悉已圓滿。其菩提座具足莊嚴,周遍十方一切世界,佛處其上轉妙法輪,說諸菩薩所有行願,開示無量諸佛境界,令諸菩薩皆得悟入,修行種種清凈妙行。復能示導一切眾生令種善根,生於如來平等地中,住諸菩薩無邊妙行,成就一切功德勝法,一切世界、一切眾生、一切佛剎、一切諸法、一切菩薩、一切教化、一切三世、一切調伏、一切神變、一切眾生心之樂欲,悉善瞭知而作佛事。是為第五廣大佛事。

  “佛子!一切諸佛轉不退法輪,令諸菩薩不退轉故;轉無量法輪,令一切世間咸瞭知故;轉開悟一切法輪,能大無畏師子吼故;轉一切法智藏法輪,開法藏門,除闇障故;轉無礙法輪,等虛空故;轉無著法輪,觀一切法非有無故;轉照世法輪,令一切眾生凈法眼故;轉開示一切智法輪,悉遍一切三世法故;轉一切佛同一法輪,一切佛法不相違故。一切諸佛以如是等無量無數百千億那由他法輪,隨諸眾生心行差別而作佛事不可思議。是為第六廣大佛事。

  “佛子!一切諸佛入於一切王都城邑,為諸眾生而作佛事,所謂;人王都邑、天王都邑,龍王、夜叉王、乾闥婆王、阿修羅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睺羅伽王、羅剎王、毗舍阇王,如是等王一切都邑。入城門時,大地震動,光明普照,盲者得眼,聾者得耳,狂者得心,裸者得衣,諸憂苦者悉得安樂;一切樂器不鼓自鳴,諸莊嚴具若著、不著咸出妙音,眾生聞者無不欣樂。一切諸佛色身清凈,相好具足,見者無厭,能為眾生作於佛事。所謂:若顧視,若觀察,若動轉,若屈伸,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默,若語,若現神通,若為說法,若有教敕,如是一切皆為眾生而作佛事。一切諸佛普於一切無數世界種種眾生心樂海中,勸令念佛,常勤觀察,種諸善根,修菩薩行;嘆佛色相微妙第一,一切眾生難可值遇,若有得見而興信心,則生一切無量善法,集佛功德普皆清凈。如是稱贊佛功德已,分身普往十方世界,令諸眾生,悉得瞻奉,思惟觀察,承事供養,種諸善根,得佛歡喜,增長佛種,悉當成佛。以如是行而作佛事,或為眾生示現色身,或出妙音,或但微笑,令其信樂,頭頂禮敬,曲躬合掌,稱揚贊嘆,問訊起居而作佛事。一切諸佛以如是等無量無數不可言說不可思議種種佛事,於一切世界中,隨諸眾生心之所樂,以本願力、大慈悲力、一切智力,方便教化,悉令調伏。是為第七廣大佛事。

  “佛子!一切諸佛或住阿蘭若處而作佛事;或住寂靜處而作佛事;或住空閑處而作佛事;或住佛住處而作佛事;或住三昧而作佛事;或獨處園林而作佛事;或隱身不現而作佛事;或住甚深智而作佛事;或住諸佛無比境界而作佛事;或住不可見種種身行,隨諸眾生心樂欲解,方便教化無有休息,而作佛事;或以天身,求一切智而作佛事;或以龍身、夜叉身、乾闥婆身、阿修羅身、迦樓羅身、緊那羅身、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求一切智而作佛;事或以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求一切智而作佛事;或時說法,或時寂默,而作佛事;或說一佛,或說多佛,而作佛事;或說諸菩薩一切行、一切願,為一行願而作佛事;或說諸菩薩一行、一願,為無量行願而作佛事;或說佛境界即世間境界而作佛事;或說世間境界即佛境界而作佛事;或說佛境界即非境界而作佛事;或住一日,或住一夜,或住半月,或住一月,或住一年,乃至住不可說劫,為諸眾生而作佛事。是為第八廣大佛事。

  “佛子!一切諸佛是生清凈善根之藏,令諸眾生於佛法中生凈信解,諸根調伏,永離世間;令諸菩薩於菩提道,具智慧明,不由他悟。或現涅槃而作佛事;或現世間皆悉無常而作佛事;或說佛身而作佛事;或說所作皆悉已辦而作佛事;或說功德圓滿無缺而作佛事;或說永斷諸有根本而作佛事;或令眾生,厭離世間,隨順佛心,而作佛事;或說壽命終歸於盡而作佛事;或說世間無一可樂而作佛事;或為宣說盡未來際供養諸佛而作佛事;或說諸佛轉凈法輪,令其得聞生大歡喜,而作佛事;或為宣說諸佛境界,令其發心而修諸行,而作佛事;或為宣說念佛三昧,令其發心常樂見佛,而作佛事;或為宣說諸根清凈,勤求佛道,心無懈退,而作佛事;或詣一切諸佛國土,觀諸境界種種因緣而作佛事;或攝一切諸眾生身皆為佛身,令諸懈怠放逸眾生悉住如來清凈禁戒,而作佛事。是為第九廣大佛事。

  “佛子!一切諸佛入涅槃時,無量眾生悲號涕泣,生大憂惱,遞相瞻顧而作是言:‘如來世尊有大慈悲,哀愍饒益一切世間,與諸眾生為救為歸。如來出現難可值遇,無上福田於今永滅。’即以如是,令諸眾生悲號戀慕,而作佛事。復為化度一切天人、龍神、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故,隨其樂欲,自碎其身以為舍利,無量無數不可思議,令諸眾生起凈信心,恭敬尊重,歡喜供養,修諸功德,具足圓滿。復起於塔,種種嚴飾,於諸天宮、龍宮、夜叉宮,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諸宮殿中,以為供養。牙齒、爪發咸以起塔,令其見者皆悉念佛、念法、念僧,信樂不回,誠敬尊重,在在處處佈施供養、修諸功德;以是福故,或生天上,或處人間,種族尊榮,財產備足,所有眷屬悉皆清凈,不入惡趣,常生善道,恒得見佛,具眾白法,於三有中速得出離,各隨所願獲自乘果,於如來所知恩報恩,永與世間作所歸依。佛子!諸佛世尊雖般涅槃,仍與眾生作不思議清凈福田、無盡功德最上福田,令諸眾生善根具足、福德圓滿。是為第十廣大佛事。

  “佛子!此諸佛事無量廣大、不可思議,一切世間諸天及人及去來今聲聞、獨覺皆不能知,唯除如來威神所加。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無二行自在法。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悉能善說,授記言辭,決定無二;一切諸佛悉能隨順眾生心念,令其意滿,決定無二;一切諸佛悉能現覺一切諸法,演說其義,決定無二;一切諸佛悉能具足去、來、今世諸佛智慧,決定無二;一切諸佛悉知三世一切剎那即一剎那,決定無二;一切諸佛悉知三世一切佛剎入一佛剎,決定無一;一切諸佛悉知三世一切佛語即一佛語,決定無二;一切諸佛悉知三世一切諸佛,與其所化一切眾生,體性平等,決定無二;一切諸佛悉知世法及諸佛法性無差別,決定無二;一切諸佛悉知三世一切諸佛所有善根同一善根,決定無二。是為十。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住,住一切法。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住覺悟一切法界;一切諸佛住大悲語;一切諸佛住本大願;一切諸佛住不舍調伏眾生;一切諸佛住無自性法;一切諸佛住平等利益;一切諸佛住無忘失法;一切諸佛住無障礙心;一切諸佛住恒正定心;一切諸佛住等入一切法,不違實際相。是為十。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知一切法盡無有餘。何等為十?所謂:知過去一切法盡無有餘;知未來一切法盡無有餘;知現在一切法盡無有餘;知一切言語法盡無有餘;知一切世間道盡無有餘;知一切眾生心盡無有餘;知一切菩薩善根上、中、下種種分位盡無有餘;知一切佛圓滿智及諸善根不增不減盡無有餘;知一切法皆從緣起盡無有餘;知一切世界種盡無有餘;知一切法界中如因陀羅網諸差別事盡無有餘。是為十。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力。何等為十?所謂:廣大力、最上力、無量力、大威德力、難獲力、不退力、堅固力、不可壞力、一切世間不思議力、一切眾生無能動力。是為十。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大那羅延幢勇健法。何者為十?所謂:

  “一切諸佛,身不可壞,命不可斷,世間毒藥所不能中,一切世界水、火、風災皆於佛身不能為害。一切諸魔、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毗舍阇、羅剎等,盡其勢力,雨大金剛如須彌山及鐵圍山,遍於三千大千世界,一時俱下,不能令佛心有驚怖,乃至一毛亦不搖動,行、住、坐、臥初無變易。佛所住處四方遠近,不令其下則不能雨;假使不制而從雨之,終不為損。若有眾生為佛所持及佛所使,尚不可害,況如來身!是為諸佛第一大那羅延幢勇健法。佛子!一切諸佛以一切法界諸世界中須彌山王,及鐵圍山、大鐵圍山、大海、山林、宮殿、屋宅,置一毛孔,盡未來劫,而諸眾生不覺不知,唯除如來神力所被。佛子!爾時,諸佛於一毛孔持於爾所一切世界,盡未來劫,或行、或住、或坐、或臥,不生一念勞倦之心。佛子!譬如虛空普持一切遍法界中所有世界而無勞倦,一切諸佛於一毛孔持諸世界亦復如是。是為諸佛第二大那羅延幢勇健法。

  “佛子!一切諸佛能於一念起不可說不可說世界微塵數步,一一步過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國土,如是而行,經一切世界微塵數劫。佛子!假使有一大金剛山,與上所經一切佛剎其量正等。如是量等大金剛山,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諸佛能以如是諸山置一毛孔。佛身毛孔與法界中一切眾生毛孔數等,一一毛孔悉置爾許大金剛山,持爾許山遊行十方,入盡虛空一切世界,從於前際盡未來際,一切諸劫無有休息,佛身無損亦不勞倦,心常在定無有散亂。是為諸佛第三大那羅延幢勇健法。

  “佛子!一切諸佛一坐食已,結跏趺坐,經前後際不可說劫,入佛所受不思議樂,其身安住,寂然不動,亦不廢舍化眾生事。佛子!假使有人於遍虛空一一世界悉以毛端次第度量,諸佛能於一毛端處結跏趺坐,盡未來劫;如一毛端處,一切毛端處悉亦如是。佛子!假使十方一切世界所有眾生,一一眾生其身大小悉與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量等,輕重亦爾,諸佛能以爾所眾生置一指端,盡於後際所有諸劫;一切指端皆亦如是,盡持爾許一切眾生入遍虛空一一世界,盡於法界悉使無餘,而佛身心曾無勞倦。是為諸佛第四大那羅延幢勇健法。

  “佛子!一切諸佛能於一身化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頭,一一頭化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舌,一一舌化出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差別音聲——法界眾生靡不皆聞,一一音聲演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修多羅藏,一一修多羅藏演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法,一一法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文字句義;如是演說,盡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盡是劫已,復更演說,盡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如是次第,乃至盡於一切世界微塵數,盡一切眾生心念數。未來際劫猶可窮盡,如來化身所轉法輪無有窮盡。所謂:智慧演說法輪、斷諸疑惑法輪、照一切法法輪、開無礙藏法輪、令無量眾生歡喜調伏法輪、開示一切諸菩薩行法輪、高升圓滿大智慧日法輪、普然照世智慧明燈法輪、辯才無畏種種莊嚴法輪。如一佛身以神通力轉如是等差別法輪,一切世法無能為諭。如是,盡虛空界一一毛端分量之處,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一一世界中念念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化身,一一化身皆亦如是,所說音聲文字句義,一一充滿一切法界,其中眾生皆得解瞭,而佛言音無變、無斷、無有窮盡。是為諸佛第五大那羅延幢勇健法。

  “佛子!一切諸佛皆以德相莊嚴胸臆,猶若金剛不可損壞,菩提樹下結跏趺坐。魔王軍眾其數無邊,種種異形甚可怖畏,眾生見者靡不驚懾,悉發狂亂或時致死。如是魔眾遍滿虛空,如來見之,心無恐怖,容色不變,一毛不豎,不動不亂,無所分別,離諸喜怒,寂然清凈,住佛所住,具慈悲力,諸根調伏,心無所畏,非諸魔眾所能傾動而能摧伏;一切魔軍皆使回心,稽首歸依,然後復以三輪教化,令其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永不退轉。是為諸佛第六大那羅延幢勇健法。

  “佛子!一切諸佛有無礙音,其音普遍十方世界,眾生聞者自然調伏。彼諸如來所出音聲,須彌盧等一切諸山不能為障,天宮、龍宮、夜叉宮,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一切諸宮所不能障,一切世界高大音聲亦不能障。隨所應化,一切眾生靡不皆聞,文字句義悉得解瞭。是為諸佛第七大那羅延幢勇健法。

  “佛子!一切諸佛心無障礙,於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不可說劫,恒善清凈。去、來、現在一切諸佛同一體性,無濁、無翳,無我、無我所,非內、非外,瞭境空寂,不生妄想;無所依,無所作,不住諸相,永斷分別;本性清凈,舍離一切攀緣憶念,於一切法常無違諍;住於實際,離欲清凈,入真法界,演說無盡;離量、非量所有妄想,絕為、無為一切言說,於不可說無邊境界悉已通達;無礙無盡智慧方便,成就十力一切功德莊嚴清凈,演說種種無量諸法,皆與實相不相違背;於諸法界三世諸法,悉等無異,究竟自在;入一切法最勝之藏,一切法門正念不惑,安住十方一切佛剎而無動轉;得不斷智,知一切法究竟無餘,盡諸有漏,心善解脫,慧善解脫,住於實際,通達無礙,心常正定;於三世法及以一切眾生心行,一念瞭達,皆無障礙。是為諸佛第八大那羅延幢勇健法。

  “佛子!一切諸佛同一法身、境界無量身、功德無邊身、世間無盡身、三界不染身、隨念示現身、非實非虛平等清凈身、無來無去無為不壞身、一相無相法自性身、無處無方遍一切身、神變自在無邊色相身、種種示現普入一切身、妙法方便身、智藏普照身、示法平等身、普遍法界身、無動無分別非有非無常清凈身、非方便非不方便非滅非不滅隨所應化一切眾生種種信解而示現身、從一切功德寶所生身、具一切諸佛法真如身、本性寂靜無障礙身、成就一切無礙法身、遍住一切清凈法界身、分形普遍一切世間身、無攀緣無退轉永解脫具一切智普瞭達身,是為諸佛第九大那羅延幢勇健法。

  “佛子!一切諸佛等悟一切諸如來法,等修一切諸菩薩行;若願若智,清凈平等,猶如大海,悉得滿足;行力尊勝,未曾退怯,住諸三昧無量境界,示一切道,勸善誡惡;智力第一演法無畏,隨有所問悉能善答,智慧說法平等清凈,身、語、意行悉皆無雜,住佛所住諸佛種性,以佛智慧而作佛事;住一切智,演無量法,無有根本,無有邊際,神通智慧不可思議,一切世間無能解瞭;智慧深入,見一切法微妙廣大無量無邊,三世法門咸善通達,一切世界悉能開曉;以出世智,於諸世間作不可說種種佛事,成不退智,入諸佛數;雖已證得不可言說離文字法,而能開示種種言辭;以普賢智集諸善行,成就一念相應妙慧,於一切法悉能覺瞭,如先所念一切眾生,皆依自乘而施其法;一切諸法、一切世界、一切眾生、一切三世,於法界內,如是境界其量無邊,以無礙智悉能知見。佛子!一切諸佛於一念頃,隨所應化出興於世,住清凈土,成等正覺,現神通力,開悟三世一切眾生心、意及識不失於時。佛子!眾生無邊,世界無邊,法界無邊,三世無邊,諸佛最勝亦無有邊,悉現於中成等正覺,以佛智慧方便開悟無有休息。佛子!一切諸佛以神通力,現最妙身,住無邊處,大悲方便,心無障礙,於一切時常為眾生演說妙法。是為諸佛第十大那羅延幢勇健法。

  “佛子!此一切諸佛大那羅延幢勇健法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去、來、現在一切眾生及以二乘不能解瞭,唯除如來神力所加。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決定法。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定從兜率壽盡下生;一切諸佛定示受生,處胎十月;一切諸佛定厭世俗,樂求出傢;一切諸佛決定坐於菩提樹下成等正覺,悟諸佛法;一切諸佛定於一念悟一切法,一切世界示現神力;一切諸佛定能應時轉妙法輪;一切諸佛定能隨彼所種善根,應時說法而為授記;一切諸佛定能應時為作佛事;一切諸佛定能為諸成就菩薩而授記別;一切諸佛定能一念普答一切眾生所問。是為十。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速疾法。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若有見者,速得遠離一切惡趣;一切諸佛若有見者,速得圓滿殊勝功德;一切諸佛若有見者,速能成就廣大善根;一切諸佛若有見者,速得往生凈妙天上;一切諸佛若有見者,速能除斷一切疑惑;一切諸佛若已發菩提心而得見者,速得成就廣大信解永不退轉,能隨所應教化眾生,若未發心即能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切諸佛若未入正位而得見者,速入正位;一切諸佛若有見者,速能清凈世、出世間一切諸根;一切諸佛若有見者,速得除滅一切障礙;一切諸佛若有見者,速能獲得無畏辯才。是為十。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應常憶念清凈法。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過去因緣,一切菩薩應常憶念;一切諸佛清凈勝行,一切菩薩應常憶念;一切諸佛滿足諸度,一切菩薩應常憶念;一切諸佛成就大願,一切菩薩應常憶念;一切諸佛積集善根,一切菩薩應常憶念;一切諸佛已具梵行,一切菩薩應常憶念;一切諸佛現成正覺,一切菩薩應常憶念;一切諸佛色身無量,一切菩薩應常憶念;一切諸佛神通無量,一切菩薩應常憶念;一切諸佛十力無畏,一切菩薩應常憶念。是為十。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一切智住。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知三世一切眾生心、心所行;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知三世一切眾生所集諸業及業果報;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知一切眾生所宜,以三種輪教化調伏;一切諸佛於一念中,盡知法界一切眾生所有心相,於一切處普現佛興,令其得見,方便攝受;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普隨法界一切眾生心樂欲解,示現說法,令其調伏;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知法界一切眾生心之所樂,為現神力;一切諸佛於一念中,遍一切處,隨所應化一切眾生示現出興,為說佛身不可取著;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普至法界一切處一切眾生彼彼諸道;一切諸佛於一念中,隨諸眾生有憶念者,在在處處無不往應;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知一切眾生解欲,為其示現無量色相。是為十。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無量不可思議佛三昧。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恒在正定,於一念中遍一切處,普為眾生廣說妙法;一切諸佛恒在正定,於一念中遍一切處,普為眾生說無我際;一切諸佛恒住正定,於一念中遍一切處,普入三世;一切諸佛恒在正定,於一念中遍一切處,普入十方廣大佛剎;一切諸佛恒在正定,於一念中遍一切處,普現無量種種佛身;一切諸佛恒在正定,於一念中遍一切處,隨諸眾生種種心解現身、語、意;一切諸佛恒在正定,於一念中遍一切處,說一切法離欲真際;一切諸佛恒住正定,於一念中遍一切處,演說一切緣起自性;一切諸佛恒住正定,於一念中遍一切處,示現無量世、出世間廣大莊嚴,令諸眾生常得見佛;一切諸佛恒住正定,於一念中遍一切處,令諸眾生悉得通達一切佛法、無量解脫,究竟到於無上彼岸。是為十。

  “佛子!諸佛世尊有十種無礙解脫。何等為十?所謂:一切諸佛能於一塵現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出興於世;一切諸佛能於一塵現不可說不可說諸佛轉凈法輪;一切諸佛能於一塵現不可說不可說眾生受化調伏;一切諸佛能於一塵現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國土;一切諸佛能於一塵現不可說不可說菩薩授記;一切諸佛能於一塵現去、來、今一切諸佛;一切諸佛能於一塵現去、來、今諸世界種;一切諸佛能於一塵現去、來、今一切神通;一切諸佛能於一塵現去、來、今一切眾生;一切諸佛能於一塵現去、來、今一切佛事。是為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七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八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來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告諸菩薩言:

  “佛子!今當為汝演說如來所有相海。

  “佛子!如來頂上有三十二寶莊嚴大人相。其中有大人相,名:光照一切方普放無量大光明網,一切妙寶以為莊嚴,寶發周遍,柔軟密致,一一咸放摩尼寶光,充滿一切無邊世界,悉現佛身色相圓滿,是為一。次有大人相,名:佛眼光明雲,以摩尼王種種莊嚴出金色光,如眉間毫相所放光明,其光普照一切世界,是為二。次有大人相,名:充滿法界雲,上妙寶輪以為莊嚴,放於如來福智燈明,普照十方一切法界諸世界海,於中普現一切諸佛及諸菩薩,是為三。次有大人相,名:示現普照雲,真金摩尼種種莊嚴,其諸妙寶咸放光明,照不思議諸佛國土,一切諸佛於中出現,是為四。次有大人相,名:放寶光明雲,摩尼寶王清凈莊嚴,毗琉璃寶以為華蕊,光照十方一切法界,於中普現種種神變,贊嘆如來往昔所行智慧功德,是為五。次有大人相,名:示現如來遍法界大自在雲,菩薩神變寶焰摩尼以為其冠,具如來力覺悟一切寶焰光輪以為其鬘,其光普照十方世界,於中示現一切如來坐於道場,一切智雲充滿虛空無量法界,是為六。次有大人相,名:如來普燈雲,以能震動法界國土大自在寶海而為莊嚴,放凈光明充滿法界,於中普現十方諸菩薩功德海、過現未來佛智慧幢海,是為七。次有大人相,名:普照諸佛廣大雲,因陀羅寶、如意王寶、摩尼王寶以為莊嚴,常放菩薩焰燈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於中顯現一切諸佛眾色相海、大音聲海、清凈力海,是為八。次有大人相,名:圓滿光明雲,上妙琉璃摩尼王種種寶華以為莊嚴,一切眾寶舒大焰網充滿十方,一切世界一切眾生悉見如來現坐其前,贊嘆諸佛及諸菩薩法身功德,令入如來清凈境界,是為九。次有大人相,名:普照一切菩薩行藏光明雲,眾寶妙華以為莊嚴,寶光普照無量世界,寶焰普覆一切國土,十方法界通達無礙,震動佛音宣暢法海,是為十。次有大人相,名:普光照耀雲,毗琉璃、因陀羅、金剛摩尼寶以為莊嚴,琉璃寶光色相明徹,普照一切諸世界海,出妙音聲充滿法界,如是皆從諸佛智慧大功德海之所化現,是為十一。次有大人相,名:正覺雲,以雜寶華而為莊嚴,其諸寶華悉放光明,皆有如來坐於道場,充滿一切無邊世界,令諸世界普得清凈,永斷一切妄想分別,是為十二。次有大人相,名:光明照曜雲,以寶焰藏海心王摩尼而為莊嚴,放大光明,光中顯現無量菩薩及諸菩薩所行之行,一切如來智身、法身、諸色相海充滿法界,是為十三。次有大人相,名:莊嚴普照雲,以金剛華、毗琉璃寶而為莊嚴,放大光明,光中有大寶蓮華座,具足莊嚴,彌覆法界,自然演說四菩薩行,其音普遍諸法界海,是為十四。次有大人相,名:現佛三昧海行雲,於一念中示現如來無量莊嚴,普遍莊嚴一切法界不思議世界海,是為十五。次有大人相,名:變化海普照雲,妙寶蓮華如須彌山以為莊嚴,眾寶光明從佛願生,現諸變化無有窮盡,是為十六。次有大人相,名:一切如來解脫雲,清凈妙寶以為莊嚴,放大光明莊嚴一切佛師子座,示現一切諸佛色像及無量佛法諸佛剎海,是為十七。次有大人相,名:自在方便普照雲,毗琉璃華、真金蓮華、摩尼王燈、妙法焰雲以為莊嚴,放一切諸佛寶焰密雲,清凈光明充滿法界,於中普現一切妙好莊嚴之具,是為十八。次有大人相,名:覺佛種性雲,無量寶光以為莊嚴,具足千輪,內外清凈,從於往昔善根所生,其光遍照十方世界,發明智日,宣佈法海,是為十九。次有大人相,名:現一切如來相自在雲,眾寶瓔珞、琉璃寶華以為莊嚴,舒大寶焰充滿法界,於中普現等一切佛剎微塵數去、來、現在無量諸佛,如師子王勇猛無畏,色相、智慧皆悉具足,是為二十。次有大人相,名:遍照一切法界雲,如來寶相清凈莊嚴,放大光明普照法界,顯現一切無量無邊諸佛菩薩智慧妙藏,是為二十一。次有大人相,名:毗盧遮那如來相雲,上妙寶華及毗琉璃清凈妙月以為莊嚴,悉放無量百千萬億摩尼寶光,充滿一切虛空法界,於中示現無量佛剎,皆有如來結跏趺坐,是為二十二。次有大人相,名:普照一切佛光明雲,眾寶妙燈以為莊嚴,放凈光明遍照十方一切世界,悉現諸佛轉於法輪,是為二十三。次有大人相,名:普現一切莊嚴雲,種種寶焰以為莊嚴,放凈光明充滿法界,念念常現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與諸菩薩坐於道場,是為二十四。次有大人相,名:出一切法界音聲雲,摩尼寶海、上妙栴檀以為莊嚴,舒大焰網充滿法界,其中普演微妙音聲,示諸眾生一切業海,是為二十五。次有大人相,名:普照諸佛變化輪雲,如來凈眼以為莊嚴,光照十方一切世界,於中普現去、來、今佛所有一切莊嚴之具,復出妙音演不思議廣大法海,是為二十六。次有大人相,名:光照佛海雲,其光普照一切世界,盡於法界無所障礙,悉有如來結跏趺坐,是為二十七。次有大人相,名:寶燈雲,放於如來廣大光明,普照十方一切法界,於中普現一切諸佛及諸菩薩不可思議諸眾生海,是為二十八。次有大人相,名:法界無差別雲,放於如來大智光明,普照十方諸佛國土、一切菩薩道場眾會無量法海,於中普現種種神通,復出妙音,隨諸眾生心之所樂演說普賢菩薩行願,令其回向,是為二十九。次有大人相,名:安住一切世界海普照雲,放寶光明充滿一切虛空法界,於中普現凈妙道場及佛菩薩莊嚴身相,令其見者得無所見,是為三十。次有大人相,名:一切寶清凈光焰雲,放於無量諸佛菩薩摩尼妙寶清凈光明,普照十方一切法界,於中普現諸菩薩海,莫不具足如來神力,常遊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剎網,是為三十一。次有大人相,名:普照一切法界莊嚴雲,最處於中,漸次隆起,閻浮檀金、因陀羅網以為莊嚴,放凈光雲充滿法界,念念常現一切世界諸佛菩薩道場眾會,是為三十二。佛子!如來頂上有如是三十二種大人相以為嚴好。

  “佛子!如來眉間有大人相,名:遍法界光明雲,摩尼寶華以為莊嚴,放大光明,具眾寶色,猶如日月洞徹清凈,其光普照十方國土,於中顯現一切佛身,復出妙音宣暢法海,是為三十三。如來眼有大人相,名:自在普見雲,以眾妙寶而為莊嚴,摩尼寶光清凈映徹,普見一切皆無障礙,是為三十四。如來鼻有大人相,名:一切神通智慧雲,清凈妙寶以為莊嚴,眾寶色光彌覆其上,於中出現無量化佛坐寶蓮華,往諸世界為一切菩薩、一切眾生演不思議諸佛法海,是為三十五。如來舌有大人相,名:示現音聲影像雲,眾色妙寶以為莊嚴,宿世善根之所成就,其舌廣長遍覆一切諸世界海,如來若或熙怡微笑,必放一切摩尼寶光,其光普照十方法界,能令一切心得清涼,去、來、現在所有諸佛皆於光中炳然顯現,悉演廣大微妙之音,遍一切剎,住無量劫,是為三十六。如來舌復有大人相,名:法界雲,其掌安平,眾寶為嚴,放妙寶光色相圓滿,猶如眉間所放光明,其光普照一切佛剎,唯塵所成,無有自性,光中復現無量諸佛,咸發妙音說一切法,是為三十七。如來舌端有大人相,名:照法界光明雲,如意寶王以為莊嚴,自然恒出金色寶焰,於中影現一切佛海,復震妙音充滿一切無邊世界,一一音中具一切音,悉演妙法,聽者心悅,經無量劫玩味不忘,是為三十八。如來舌端復有大人相,名:照耀法界雲,摩尼寶王以為嚴飾,演眾色相微妙光明,充滿十方無量國土,盡於法界靡不清凈,於中悉有無量諸佛及諸菩薩各吐妙音種種開示,一切菩薩現前聽受,是為三十九。如來口上腭有大人相,名:示現不思議法界雲,因陀羅寶、毗琉璃寶以為莊嚴,放香燈焰清凈光雲,充滿十方一切法界,示現種種神通方便,普於一切諸世界海開演甚深不思議法,是為四十。如來口右輔下牙有大人相,名:佛牙雲,眾寶摩尼卍字相輪以為莊嚴,放大光明普照法界,於中普現一切佛身,周流十方開悟群生,是為四十一。如來口右輔上牙有大人相,名:寶焰彌盧藏雲,摩尼寶藏以為莊嚴,放金剛香焰清凈光明,一一光明充滿法界,示現一切諸佛神力,復現一切十方世界凈妙道場,是為四十二。如來口左輔下牙有大人相,名:寶燈普照雲,一切妙寶舒華發香以為莊嚴,放燈焰雲清凈光明,充滿一切諸世界海,於中顯現一切諸佛坐蓮華藏師子之座,諸菩薩眾所共圍繞,是為四十三。如來口左輔上牙有大人相,名:照現如來雲,清凈光明、閻浮檀金、寶網、寶華以為莊嚴,放大焰輪充滿法界,於中普現一切諸佛,以神通力於虛空中流佈法乳、法燈、法寶,教化一切諸菩薩眾,是為四十四。如來齒有大人相,名:普現光明雲,一一齒間相海莊嚴,若微笑時悉放光明,具眾寶色摩尼寶焰右旋宛轉,流佈法界靡不充滿,演佛言音說普賢行,是為四十五。如來唇有大人相,名:影現一切寶光雲,放閻浮檀真金色、蓮華色、一切寶色廣大光明,照於法界悉令清凈,是為四十六。

  “如來頸有大人相,名:普照一切世界雲,摩尼寶王以為莊嚴,紺蒲成就柔軟細滑,放毗盧遮那清凈光明,充滿十方一切世界,於中普現一切諸佛,是為四十七。如來右肩有大人相,名:佛廣大一切寶雲,放一切寶色、真金色、蓮華色光明,成寶焰網普照法界,於中普現一切菩薩,是為四十八。如來右肩復有大人相,名:最勝寶普照雲,其色清凈如閻浮金,放摩尼光充滿法界,於中普現一切菩薩,是為四十九。如來左肩有大人相,名:最勝光照法界雲,猶如頂上及以眉間種種莊嚴,放閻浮檀金及蓮華色眾寶光明,成大焰網充滿法界,於中示現一切神力,是為五十。如來左肩復有大人相,名:光明遍照雲,其相右旋,閻浮檀金色摩尼寶王以為莊嚴,放眾寶華,香焰光明充遍法界,於中普現一切諸佛及以一切嚴凈國土,是為五十一。如來左肩復有大人相,名:普照耀雲,其相右旋,微密莊嚴,放佛燈焰雲,清凈光明充遍法界,於中顯現一切菩薩種種莊嚴悉皆妙好,是為五十二。如來胸臆有大人相,形如卍字,名:吉祥海雲,摩尼寶華以為莊嚴,放一切寶色種種光焰輪,充滿法界普令清凈,復出妙音宣暢法海,是為五十三。吉祥相右邊有大人相,名:示現光照雲,因陀羅網以為莊嚴,放大光輪充滿法界,於中普現無量諸佛,是為五十四。吉祥相右邊復有大人相,名:普現如來雲,以諸菩薩摩尼寶冠而為莊嚴,放大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悉令清凈,於中示現去、來、今佛坐於道場,普現神力廣宣法海,是為五十五。吉祥相右邊復有大人相,名:開敷華雲,摩尼寶華以為莊嚴,放寶香焰燈清凈光明,狀如蓮華,充滿世界,是為五十六。吉祥相右邊復有大人相,名:可悅樂金色雲,以一切寶心王藏摩尼王而為莊嚴,放凈光明照於法界,於中普現猶如佛眼廣大光明摩尼寶藏,是為五十七。吉祥相右邊復有大人相,名:佛海雲,毗琉璃寶、香燈、華鬘以為莊嚴,放滿虛空摩尼寶王香燈大焰清凈光明,充遍十方一切國土,於中普現道場眾會,是為五十八。吉祥相左邊有大人相,名:示現光明雲,無數菩薩坐寶蓮華以為莊嚴,放摩尼王種種間錯寶焰光明,普凈一切諸法界海,於中示現無量諸佛,及佛妙音演說諸法,是為五十九。吉祥相左邊復有大人相,名:示現遍法界光明雲,摩尼寶海以為莊嚴,放大光明遍一切剎,於中普現諸菩薩眾,是為六十。吉祥相左邊復有大人相,名:普勝雲,日光明摩尼王寶輪鬘而為莊嚴,放大光焰充滿法界諸世界海,於中示現一切世界、一切如來、一切眾生,是為六十一。吉祥相左邊復有大人相,名:轉法輪妙音雲,一切法燈清凈香蕊以為莊嚴,放大光明充滿法界,於中普現一切諸佛所有相海及以心海,是為六十二。吉祥相左邊復有大人相,名:莊嚴雲,以去、來、今一切佛海而為莊嚴,放凈光明嚴凈一切諸佛國土,於中普現十方一切諸佛菩薩及佛菩薩所行之行,是為六十三。

  “如來右手有大人相,名:海照雲,眾寶莊嚴,恒放月焰清凈光明,充滿虛空一切世界,發大音聲嘆美一切諸菩薩行,是為六十四。如來右手復有大人相,名:影現照耀雲,以毗琉璃、帝青、摩尼寶華而為莊嚴,放大光明普照十方菩薩所住蓮華藏、摩尼藏等一切世界,於中悉現無量諸佛,以凈法身坐菩提樹,震動一切十方國土,是為六十五。如來右手復有大人相,名:燈焰鬘普嚴凈雲,毗盧遮那寶以為莊嚴,放大光明成變化網,於中普現諸菩薩眾,咸戴寶冠演諸行海,是為六十六。如來右手復有大人相,名:普現一切摩尼雲,蓮華焰燈而為莊嚴,放海藏光充遍法界,於中普現無量諸佛坐蓮華座,是為六十七。如來右手復有大人相,名:光明雲,摩尼焰海以為莊嚴,放眾寶焰、香焰、華焰清凈光明,充滿一切諸世界網,於中普現諸佛道場,是為六十八。如來左手有大人相,名:毗琉璃清凈燈雲,寶地妙色以為莊嚴,放於如來金色光明,念念常現一切上妙莊嚴之具,是為六十九。如來左手復有大人相,名:一切剎智慧燈音聲雲,以因陀羅網、金剛華而為莊嚴,放閻浮檀金清凈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是為七十。如來左手復有大人相,名:安住寶蓮華光明雲,眾寶妙華以為莊嚴,放大光明如須彌燈,普照十方一切世界,是為七十一。如來左手復有大人相,名:遍照法界雲,以妙寶鬘、寶輪、寶瓶、因陀羅網及眾妙相以為莊嚴,放大光明普照十方一切國土,於中示現一切法界、一切世界海、一切如來坐蓮華座,是為七十二。如來右手指有大人相,名:現諸劫剎海旋雲,水月焰藏摩尼王一切寶華以為莊嚴,放大光明充滿法界,其中恒出微妙音聲滿十方剎,是為七十三。如來左手指有大人相,名:安住一切寶雲,以帝青、金剛寶而為莊嚴,放摩尼王眾寶光明充滿法界,其中普現一切諸佛及諸菩薩,是為七十四。如來右手掌有大人相,名:照耀雲,以摩尼王千輻寶輪而為莊嚴,放寶光明,其光右旋充滿法界,於中普現一切諸佛,一一佛身光焰熾然,說法度人,凈諸世界,是為七十五。如來左手掌有大人相,名:焰輪普增長化現法界道場雲,以日光摩尼王千輻輪而為莊嚴,放大光明充滿一切諸世界海,於中示現一切菩薩,演說普賢所有行海,普入一切諸佛國土,各各開悟無量眾生,是為七十六。

  “如來陰藏有大人相,名:普流出佛音聲雲,一切妙寶以為莊嚴,放摩尼燈華焰光明,其光熾盛,具眾寶色,普照一切虛空法界,其中普現一切諸佛遊行往來處處周遍,是為七十七。如來右臀有大人相,名:寶燈鬘普照雲,諸摩尼寶以為莊嚴,放不思議寶焰光明,彌佈十方一切法界,與虛空法界同為一相,而能出生一切諸相,一一相中悉現諸佛自在神變,是為七十八。如來左臀有大人相,名:示現一切法界海光明彌覆虛空雲,猶如蓮華,清凈妙寶以為嚴飾,放光明網遍照十方一切法界,於中普現種種相雲,是為七十九。如來右髀有大人相,名:普現雲,以眾色摩尼而為莊嚴,其髀與腨上下相稱,放摩尼焰妙法光明,於一念中能普示現一切寶王遊步相海,是為八十。如來左髀有大人相,名:現一切佛無量相海雲,一切寶海隨順安住以為莊嚴,廣大遊行,放凈光明普照眾生,悉使希求無上佛法,是為八十一。如來右邊伊尼延鹿王腨有大人相,名:一切虛空法界雲,光明妙寶以為莊嚴,其相圓直,善能遊步,放閻浮金色清凈光明,遍照一切諸佛世界,發大音聲普皆震動,復現一切諸佛國土,住於虛空寶焰莊嚴,無量菩薩從中化現,是為八十二。如來左邊伊尼延鹿王腨有大人相,名:莊嚴海雲,色如真金,能遍遊行一切佛剎,放一切寶清凈光明,充滿法界施作佛事,是為八十三。如來寶腨上毛有大人相,名:普現法界影像雲,其毛右旋,一一毛端放寶光明,充滿十方一切法界,示現一切諸佛神力,其諸毛孔悉放光明,一切佛剎於中顯現,是為八十四。

  “如來足下有大人相,名:一切菩薩海安住雲,色如金剛、閻浮檀金,清凈蓮華放寶光明,普照十方諸世界海,寶香焰雲處處周遍,舉足將步,香氣周流,具眾寶色充滿法界,是為八十五。如來右足上有大人相,名:普照一切光明雲,一切眾寶以為莊嚴,放大光明充滿法界,示現一切諸佛菩薩,是為八十六。如來左足上有大人相,名:普現一切諸佛雲,寶藏摩尼以為莊嚴,放寶光明,於念念中現一切佛神通變化,及其法海所坐道場,盡未來際劫無有間斷,是為八十七。如來右足指間有大人相,名:光照一切法界海雲,須彌燈摩尼王千輻焰輪種種莊嚴,放大光明充滿十方一切法界諸世界海,於中普現一切諸佛所有種種寶莊嚴相,是為八十八。如來左足指間有大人相,名:現一切佛海雲,摩尼寶華、香焰、燈鬘、一切寶輪以為莊嚴,恒放寶海清凈光明,充滿虛空,普及十方一切世界,於中示現一切諸佛及諸菩薩圓滿音聲、卍字等相,利益無量一切眾生,是為八十九。如來右足跟有大人相,名:自在照耀雲,帝青、寶末以為莊嚴,常放如來妙寶光明,其光妙好充滿法界,皆同一相無有差別,於中示現一切諸佛坐於道場演說妙法,是為九十。如來左足跟有大人相,名:示現妙音演說諸法海雲,以變化海摩尼寶、香焰海須彌華摩尼寶及毗琉璃而為莊嚴,放大光明充滿法界,於中普現諸佛神力,是為九十一。如來右足趺有大人相,名:示現一切莊嚴光明雲,眾寶所成,極妙莊嚴,放閻浮檀金色清凈光明,普照十方一切法界,其光明相猶如大雲,普覆一切諸佛道場,是為九十二。如來左足趺有大人相,名:現眾色相雲,以一切月焰藏毗盧遮那寶、因陀羅尼羅寶而為莊嚴,念念遊行諸法界海,放摩尼燈香焰光明,其光遍滿一切法界,是為九十三。如來右足四周有大人相,名:普藏雲,因陀羅尼羅金剛寶以為莊嚴,放寶光明充滿虛空,於中示現一切諸佛坐於道場摩尼寶王師子之座,是為九十四。如來左足四周有大人相,名:光明遍照法界雲,摩尼寶華以為莊嚴,放大光明充滿法界平等一相,於中示現一切諸佛及諸菩薩自在神力,以大妙音演說法界無盡法門,是為九十五。如來右足指端有大人相,名:示現莊嚴雲,甚可愛樂閻浮檀清凈真金以為莊嚴,放大光明充滿十方一切法界,於中示現一切諸佛及諸菩薩無盡法海種種功德、神通變化,是為九十六。如來左足指端有大人相,名:現一切佛神變雲,不思議佛光明、月焰普香、摩尼寶焰輪以為莊嚴,放眾寶色清凈光明,充滿一切諸世界海,於中示現一切諸佛及諸菩薩演說一切諸佛法海,是為九十七。

  “佛子!毗盧遮那如來有如是等十華藏世界海微塵數大人相;一一身分,眾寶妙相以為莊嚴。”

  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

  爾時,世尊告寶手菩薩言:

  “佛子!如來、應、正等覺有隨好,名:圓滿王。此隨好中出大光明,名為:熾盛,七百萬阿僧祇光明而為眷屬。佛子!我為菩薩時,於兜率天宮放大光明,名:光幢王,照十佛剎微塵數世界。彼世界中地獄眾生,遇斯光者,眾苦休息,得十種清凈眼,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咸生歡喜,踴躍稱慶,從彼命終生兜率天。天中有鼓,名:甚可愛樂。彼天生已,此鼓發音而告之言:‘諸天子!汝以心不放逸,於如來所種諸善根,往昔親近眾善知識。毗盧遮那大威神力,於彼命終來生此天。’

  “佛子!菩薩足下千輻輪,名:光明普照王。此有隨好,名:圓滿王,常放四十種光明。中有一光,名:清凈功德,能照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隨諸眾生種種業行、種種欲樂皆令成熟。阿鼻地獄極苦眾生,遇斯光者,皆悉命終生兜率天。既生天已,聞天鼓音而告之言:‘善哉善哉!諸天子!毗盧遮那菩薩入離垢三昧,汝當敬禮。’

  “爾時,諸天子聞天鼓音如是勸誨,咸生是念:‘奇哉希有!何因發此微妙之音?’是時,天鼓告諸天子言:‘我所發聲,諸善根力之所成就。諸天子!如我說我,而不著我,不著我所;一切諸佛亦復如是,自說是佛,不著於我,不著我所。諸天子!如我音聲不從東方來,不從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來;業報成佛亦復如是,非十方來。諸天子!譬如汝等昔在地獄,地獄及身非十方來,但由於汝顛倒惡業愚癡纏縛,生地獄身,此無根本、無有來處。諸天子!毗盧遮那菩薩威德力故放大光明,而此光明非十方來。諸天子!我天鼓音亦復如是,非十方來,但以三昧善根力故,般若波羅蜜威德力故,出生如是清凈音聲,示現如是種種自在。諸天子!譬如須彌山王有三十三天上妙宮殿種種樂具,而此樂具非十方來;我天鼓音亦復如是,非十方來。諸天子!譬如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盡末為塵,我為如是塵數眾生,隨其所樂而演說法,令大歡喜,然我於彼不生疲厭、不生退怯、不生憍慢、不生放逸。諸天子!毗盧遮那菩薩住離垢三昧亦復如是,於右手掌一隨好中放一光明,出現無量自在神力,一切聲聞、辟支佛尚不能知,況諸眾生!諸天子!汝當往詣彼菩薩所親近供養,勿復貪著五欲樂具,著五欲樂障諸善根。諸天子!譬如劫火燒須彌山,悉令除盡,無餘可得;貪欲纏心亦復如是,終不能生念佛之意。諸天子!汝等應當知恩報恩。諸天子!其有眾生不知報恩,多遭橫死,生於地獄。諸天子!汝等昔在地獄之中,蒙光照身,舍彼生此;汝等今者宜疾回向,增長善根。諸天子!如我天鼓,非男非女,而能出生無量無邊不思議事;汝天子、天女亦復如是,非男非女,而能受用種種上妙宮殿園林。如我天鼓不生不滅,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不生不滅。汝等若能於此悟解,應知則入無依印三昧。’

  “時,諸天子聞是音已,得未曾有,即皆化作一萬華雲、一萬香雲、一萬音樂雲、一萬幢雲、一萬蓋雲、一萬歌贊雲;作是化已,即共往詣毗盧遮那菩薩所住宮殿,合掌恭敬,於一面立,欲申瞻覲而不得見。時,有天子作如是言:‘毗盧遮那菩薩已從此沒,生於人間凈飯王傢,乘栴檀樓閣,處摩耶夫人胎。’時,諸天子以天眼觀見菩薩身,處在人間凈飯王傢,梵天、欲天承事供養。諸天子眾咸作是念:‘我等若不往菩薩所問訊起居,乃至一念於此天宮而生愛著,則為不可。’時,一一天子與十那由他眷屬欲下閻浮提。時,天鼓中出聲告言:‘諸天子!菩薩摩訶薩非此命終而生彼間,但以神通,隨諸眾生心之所宜,令其得見。諸天子!如我今者,非眼所見,而能出聲;菩薩摩訶薩入離垢三昧亦復如是,非眼所見,而能處處示現受生,離分別,除憍慢,無染著。諸天子!汝等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凈治其意,住善威儀,悔除一切業障、煩惱障、報障、見障;以盡法界眾生數等身,以盡法界眾生數等頭,以盡法界眾生數等舌,以盡法界眾生數等善身業、善語業、善意業,悔除所有諸障過惡。’

  “時,諸天子聞是語已,得未曾有,心大歡喜而問之言:‘菩薩摩訶薩雲何悔除一切過惡?’爾時,天鼓以菩薩三昧善根力故,發聲告言:‘諸天子!菩薩知諸業不從東方來,不從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來,而共積集,止住於心;但從顛倒生,無有住處。菩薩如是決定明見,無有疑惑。諸天子!如我天鼓,說業、說報、說行、說戒、說喜、說安、說諸三昧;諸佛菩薩亦復如是,說我、說我所、說眾生、說貪恚癡種種諸業,而實無我、無有我所。諸所作業、六趣果報,十方推求悉不可得。諸天子!譬如我聲,不生不滅,造惡諸天不聞餘聲,唯聞以地獄覺悟之聲;一切諸業亦復如是,非生非滅,隨有修集則受其報。諸天子!如我天鼓所出音聲,於無量劫不可窮盡、無有間斷,若來若去皆不可得。諸天子!若有去來則有斷常,一切諸佛終不演說有斷常法,除為方便成熟眾生。諸天子!譬如我聲,於無量世界,隨眾生心皆使得聞;一切諸佛亦復如是,隨眾生心悉令得見。諸天子!如有玻璃鏡,名為:能照,清凈鑒徹,與十世界其量正等;無量無邊諸國土中,一切山川、一切眾生,乃至地獄、畜生、餓鬼,所有影像皆於中現。諸天子!於汝意雲何?彼諸影像可得說言來入鏡中、從鏡去不?’答言:‘不也。’‘諸天子!一切諸業亦復如是,雖能出生諸業果報,無來去處。諸天子!譬如幻師幻惑人眼,當知諸業亦復如是。若如是知,是真實懺悔,一切罪惡悉得清凈。’

  “說此法時,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中兜率陀諸天子,得無生法忍;無量不思議阿僧祇六欲諸天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六欲天中一切天女,皆舍女身,發於無上菩提之意。爾時,諸天子聞說普賢廣大回向,得十地故,獲諸力莊嚴三昧故,以眾生數等清凈三業悔除一切諸重障故,即見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七寶蓮華;一一華上皆有菩薩結跏趺坐,放大光明;彼諸菩薩一一隨好,放眾生數等光明;彼光明中,有眾生數等諸佛結跏趺坐,隨眾生心而為說法,而猶未現離垢三昧少分之力。

  “爾時,彼諸天子以上眾華,復於身上一一毛孔化作眾生數等眾妙華雲,供養毗盧遮那如來,持以散佛,一切皆於佛身上住。其諸香雲,普雨無量佛剎微塵數世界。若有眾生身蒙香者,其身安樂,譬如比丘入第四禪,一切業障皆得銷滅。若有聞者,彼諸眾生於色、聲、香、味、觸,其內具有五百煩惱,其外亦有五百煩惱,貪行多者二萬一千,嗔行多者二萬一千,癡行多者二萬一千,等分行者二萬一千,瞭知如是悉是虛妄。如是知已,成就香幢雲自在光明清凈善根。若有眾生見其蓋者,種一清凈金網轉輪王一恒河沙善根。

  “佛子!菩薩住此轉輪王位,於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中教化眾生。佛子!譬如明鏡世界月智如來,常有無量諸世界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化現其身而來聽法,廣為演說本生之事,未曾一念而有間斷。若有眾生聞其佛名,必得往生彼佛國土;菩薩安住清凈金網轉輪王位亦復如是,若有暫得遇其光明,必獲菩薩第十地位,以先修行善根力故。佛子!如得初禪,雖未命終,見梵天處所有宮殿而得受於梵世安樂;得諸禪者悉亦如是。菩薩摩訶薩住清凈金網轉輪王位,放摩尼髻清凈光明;若有眾生遇斯光者,皆得菩薩第十地位,成就無量智慧光明,得十種清凈眼,乃至十種清凈意,具足無量甚深三昧,成就如是清凈肉眼。

  “佛子!假使有人以億那由他佛剎碎為微塵,一塵一剎復以爾許微塵數佛剎碎為微塵,如是微塵悉置左手持以東行,過爾許微塵數世界乃下一塵,如是東行盡此微塵,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如是十方所有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悉以集成一佛國土。寶手!於汝意雲何?如是佛土廣大無量可思議不?”

  答曰:“不也!如是佛土廣大無量,希有奇特,不可思議。若有眾生聞此譬諭能生信解,當知更為希有奇特。”

  佛言:“寶手!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譬諭而生信者,我授彼記,決定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獲如來無上智慧。寶手!設復有人以千億佛剎微塵數如上所說廣大佛土末為微塵,以此微塵依前譬諭一一下盡,乃至集成一佛國土,復末為塵,如是次第展轉乃至經八十返;如是一切廣大佛土所有微塵,菩薩業報清凈肉眼於一念中悉能明見,亦見百億廣大佛剎微塵數佛,如玻璃鏡清凈光明,照十佛剎微塵數世界。寶手!如是皆是清凈金網轉輪王甚深三昧福德善根之所成就。”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八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九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普賢行品第三十六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復告諸菩薩大眾言:

  “佛子!如向所演,此但隨眾生根器所宜,略說如來少分境界。何以故?諸佛世尊,為諸眾生,無智作惡,計我、我所,執著於身,顛倒疑惑,邪見分別,與諸結縛恒共相應,隨生死流遠如來道故,出興於世。佛子!我不見一法為大過失,如諸菩薩於他菩薩起嗔心者。何以故?佛子!若諸菩薩於餘菩薩起嗔恚心,即成就百萬障門故。何等為百萬障?所謂:不見菩提障;不聞正法障;生不凈世界障;生諸惡趣障;生諸難處障;多諸疾病障;多被謗毀障;生頑鈍諸趣障;壞失正念障;闕少智慧障;眼障;耳障;鼻障;舌障;身障;意障;惡知識障;惡伴黨障;樂習小乘障;樂近凡庸障;不信樂大威德人障;樂與離正見人同住障;生外道傢障;住魔境界障;離佛正教障;不見善友障;善根留難障;增不善法障;得下劣處障;生邊地障;生惡人傢障;生惡神中障;生惡龍、惡夜叉、惡乾闥婆、惡阿修羅、惡迦樓羅、惡緊那羅、惡摩睺羅伽、惡羅剎中障;不樂佛法障;習童蒙法障;樂著小乘障;不樂大乘障;性多驚怖障;心常憂惱障;愛著生死障;不專佛法障;不喜見聞佛自在神通障;不得菩薩諸根障;不行菩薩凈行障;退怯菩薩深心障;不生菩薩大願障;不發一切智心障;於菩薩行懈怠障;不能凈治諸業障;不能攝取大福障;智力不能明利障;斷於廣大智慧障;不護持菩薩諸行障;樂誹謗一切智語障;遠離諸佛菩提障;樂住眾魔境界障;不專修佛境界障;不決定發菩薩弘誓障;不樂與菩薩同住障;不求菩薩善根障;性多見疑障;心常愚闇障;不能行菩薩平等施故,起不舍障;不能持如來戒故,起破戒障;不能入堪忍門故,起愚癡、惱害、嗔恚障;不能行菩薩大精進故,起懈怠垢障;不能得諸三昧故,起散亂障;不修治般若波羅蜜故,起惡慧障;於處、非處中無善巧障;於度眾生中無方便障;於菩薩智慧中不能觀察障;於菩薩出離法中不能瞭知障;不成就菩薩十種廣大眼故,眼如生盲障;耳不聞無礙法故,口如啞羊障;不具相好故,鼻根破壞障;不能辨瞭眾生語言故,成就舌根障;輕賤眾生故,成就身根障;心多狂亂故,成就意根障;不持三種律儀故,成就身業障;恒起四種過失故,成就語業障;多生貪、嗔、邪見故,成就意業障;賊心求法障;斷絕菩薩境界障;於菩薩勇猛法中心生退怯障;於菩薩出離道中心生懶惰障;於菩薩智慧光明門中心生止息障;於菩薩念力中心生劣弱障;於如來教法中不能住持障;於菩薩離生道不能親近障;於菩薩無失壞道不能修習障;隨順二乘正位障;遠離三世諸佛菩薩種性障。

  “佛子!若菩薩於諸菩薩起一嗔心,則成就如是等百萬障門。何以故?佛子!我不見有一法為大過惡,如諸菩薩於餘菩薩起嗔心者。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欲疾滿足諸菩薩行,應勤修十種法。何等為十?所謂:心不棄舍一切眾生,於諸菩薩生如來想,永不誹謗一切佛法,知諸國土無有窮盡,於菩薩行深生信樂,不舍平等虛空法界菩提之心,觀察菩提入如來力,精勤修習無礙辯才,教化眾生無有疲厭,住一切世界心無所著。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安住此十法已,則能具足十種清凈。何等為十?所謂:通達甚深法清凈,親近善知識清凈,護持諸佛法清凈,瞭達虛空界清凈,深入法界清凈,觀察無邊心清凈,與一切菩薩同善根清凈,不著諸劫清凈,觀察三世清凈,修行一切諸佛法清凈。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十法已,則具足十種廣大智。何等為十?所謂:知一切眾生心行智,知一切眾生業報智,知一切佛法智,知一切佛法深密理趣智,知一切陀羅尼門智,知一切文字辯才智,知一切眾生語言、音聲、辭辯善巧智,於一切世界中普現其身智,於一切眾會中普現影像智,於一切受生處中具一切智智。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十智已,則得入十種普入。何等為十?所謂:一切世界入一毛道,一毛道入一切世界;一切眾生身入一身,一身入一切眾生身;不可說劫入一念,一念入不可說劫;一切佛法入一法,一法入一切佛法;不可說處入一處,一處入不可說處;不可說根入一根,一根入不可說根;一切根入非根,非根入一切根;一切想入一想,一想入一切想;一切言音入一言音,一言音入一切言音;一切三世入一世,一世入一切三世。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察已,則住十種勝妙心。何等為十?所謂:住一切世界語言、非語言勝妙心,住一切眾生想念無所依止勝妙心,住究竟虛空界勝妙心,住無邊法界勝妙心,住一切深密佛法勝妙心,住甚深無差別法勝妙心,住除滅一切疑惑勝妙心,住一切世平等無差別勝妙心,住三世諸佛平等勝妙心,住一切諸佛力無量勝妙心。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十種勝妙心已,則得十種佛法善巧智。何等為十?所謂:瞭達甚深佛法善巧智,出生廣大佛法善巧智,宣說種種佛法善巧智,證入平等佛法善巧智,明瞭差別佛法善巧智,悟解無差別佛法善巧智,深入莊嚴佛法善巧智,一方便入佛法善巧智,無量方便入佛法善巧智,知無邊佛法無差別善巧智,以自心自力於一切佛法不退轉善巧智。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聞此法已,咸應發心,恭敬受持。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持此法者,少作功力,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得具足一切佛法,悉與三世諸佛法等。”

  爾時,佛神力故,法如是故,十方各有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六種震動,雨出過諸天一切華雲、香雲、末香雲、衣蓋、幢幡、摩尼寶等及以一切莊嚴具雲,雨眾妓樂雲,雨諸菩薩雲,雨不可說如來色相雲,雨不可說贊嘆如來善哉雲,雨如來音聲充滿一切法界雲,雨不可說莊嚴世界雲,雨不可說增長菩提雲,雨不可說光明照耀雲,雨不可說神力說法雲。如此世界四天下菩提樹下菩提場菩薩宮殿中,見於如來成等正覺演說此法,十方一切諸世界中悉亦如是。

  爾時,佛神力故,法如是故,十方各過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外,有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來詣此土,充滿十方,作如是言:“善哉善哉!佛子!乃能說此諸佛如來最大誓願授記深法。佛子!我等一切同名普賢,各從普勝世界普幢自在如來所來詣此土,悉以佛神力故,於一切處演說此法;如此眾會,如是所說,一切平等無有增減。我等皆承佛威神力,來此道場為汝作證。如此道場,我等十佛剎微塵數菩薩而來作證,十方一切諸世界中悉亦如是。”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以佛神力、自善根力,觀察十方洎於法界,欲開示菩薩行,欲宣說如來菩提界,欲說大願界,欲說一切世界劫數,欲明諸佛隨時出現,欲說如來隨根熟眾生出現令其供養,欲明如來出世功不唐捐,欲明所種善根必獲果報,欲明大威德菩薩為一切眾生現形說法令其開悟,而說頌言:

  “汝等應歡喜,  舍離於諸蓋,

  一心恭敬聽,  菩薩諸願行。

  往昔諸菩薩,  最勝人師子,

  如彼所修行,  我當次第說。

  亦說諸劫數,  世界並諸業,

  及以無等尊,  於彼而出興。

  如是過去佛,  大願出於世,

  雲何為眾生,  滅除諸苦惱?

  一切論師子,  所行相續滿,

  得佛平等法,  一切智境界。

  見於過去世,  一切人師子,

  放大光明網,  普照十方界。

  思惟發是願:  ‘我當作世燈,

  具足佛功德,  十力一切智。

  一切諸眾生,  貪恚癡熾然;

  我當悉救脫,  令滅惡道苦。’

  發如是誓願,  堅固不退轉,

  具修菩薩行,  獲十無礙力。

  如是誓願已,  修行無退怯,

  所作皆不虛,  說名論師子。

  於一賢劫中,  千佛出於世,

  彼所有普眼,  我當次第說。

  如一賢劫中,  無量劫亦然,

  彼未來佛行,  我當分別說。

  如一佛剎種,  無量剎亦然,

  未來十力尊,  諸行我今說。

  諸佛次興世,  隨願隨名號,

  隨彼所得記,  隨其所壽命,

  隨所修正法,  專求無礙道;

  隨所化眾生,  正法住於世;

  隨所凈佛剎,  眾生及法輪,

  演說時非時,  次第凈群生;

  隨諸眾生業,  所行及信解,

  上中下不同,  化彼令修習。

  入於如是智,  修其最勝行,

  常作普賢業,  廣度諸眾生。

  身業無障礙,  語業悉清凈,

  意行亦如是,  三世靡不然。

  菩薩如是行,  究竟普賢道,

  出生凈智日,  普照於法界。

  未來世諸劫,  國土不可說,

  一念悉瞭知,  於彼無分別。

  行者能趣入,  如是最勝地,

  此諸菩薩法,  我當說少分。

  智慧無邊際,  通達佛境界,

  一切皆善入,  所行不退轉。

  具足普賢慧,  成滿普賢願,

  入於無等智,  我當說彼行。

  於一微塵中,  悉見諸世界,

  眾生若聞者,  迷亂心發狂。

  如於一微塵,  一切塵亦然,

  世界悉入中,  如是不思議。

  一一塵中有,  十方三世法,

  趣剎皆無量,  悉能分別知。

  一一塵中有,  無量種佛剎,

  種種皆無量,  於一靡不知。

  法界中所有,  種種諸異相,

  趣類各差別,  悉能分別知。

  深入微細智,  分別諸世界,

  一切劫成壞,  悉能明瞭說。

  知諸劫修短,  三世即一念,

  眾行同不同,  悉能分別知。

  深入諸世界,  廣大非廣大,

  一身無量剎,  一剎無量身。

  十方中所有,  異類諸世界,

  廣大無量相,  一切悉能知。

  一切三世中,  無量諸國土,

  具足甚深智,  悉瞭彼成敗。

  十方諸世界,  有成或有壞,

  如是不可說,  賢德悉深瞭。

  或有諸國土,  種種地嚴飾;

  諸趣亦復然,  斯由業清凈。

  或有諸世界,  無量種雜染;

  斯由眾生感,  一切如其行。

  無量無邊剎,  瞭知即一剎,

  如是入諸剎,  其數不可知。

  一切諸世界,  悉入一剎中,

  世界不為一,  亦復無雜亂。

  世界有仰覆,  或高或復下,

  皆是眾生想,  悉能分別知。

  廣博諸世界,  無量無有邊,

  知種種是一,  知一是種種。

  普賢諸佛子,  能以普賢智,

  瞭知諸剎數,  其數無邊際。

  知諸世界化,  剎化眾生化,

  法化諸佛化,  一切皆究竟。

  一切諸世界,  微細廣大剎,

  種種異莊嚴,  皆由業所起。

  無量諸佛子,  善學入法界,

  神通力自在,  普遍於十方。

  眾生數等劫,  說彼世界名,

  亦不能令盡,  唯除佛開示。

  世界及如來,  種種諸名號,

  經於無量劫,  說之不可盡。

  何況最勝智,  三世諸佛法,

  從於法界生,  充滿如來地!

  清凈無礙念,  無邊無礙慧,

  分別說法界,  得至於彼岸。

  過去諸世界,  廣大及微細,

  修習所莊嚴,  一念悉能知。

  其中人師子,  修佛種種行,

  成於等正覺,  示現諸自在。

  如是未來世,  次第無量劫,

  所有人中尊,  菩薩悉能知。

  所有諸行願,  所有諸境界,

  如是勤修行,  於中成正覺。

  亦知彼眾會,  壽命化眾生,

  以此諸法門,  為眾轉法輪。

  菩薩如是知,  住普賢行地,

  智慧悉明瞭,  出生一切佛。

  現在世所攝,  一切諸佛土,

  深入此諸剎,  通達於法界。

  彼諸世界中,  現在一切佛,

  於法得自在,  言論無所礙。

  亦知彼眾會,  凈土應化力,

  盡無量億劫,  常思惟是事。

  調禦世間尊,  所有威神力,

  無盡智慧藏,  一切悉能知。

  出生無礙眼,  無礙耳鼻身,

  無礙廣長舌,  能令眾歡喜。

  最勝無礙心,  廣大普清凈,

  智慧遍充滿,  悉知三世法。

  善學一切化,  剎化眾生化,

  世化調伏化,  究竟化彼岸。

  世間種種別,  皆由於想住,

  入佛方便智,  於此悉明瞭。

  眾會不可說,  一一為現身,

  悉使見如來,  度脫無邊眾。

  諸佛甚深智,  如日出世間,

  一切國土中,  普現無休息。

  瞭達諸世間,  假名無有實,

  眾生及世界,  如夢如光影。

  於諸世間法,  不生分別見,

  善離分別者,  亦不見分別。

  無量無數劫,  解之即一念,

  知念亦無念,  如是見世間。

  無量諸國土,  一念悉超越,

  經於無量劫,  不動於本處。

  不可說諸劫,  即是須臾頃,

  莫見修與短,  究竟剎那法。

  心住於世間,  世間住於心,

  於此不妄起,  二非二分別。

  眾生世界劫,  諸佛及佛法,

  一切如幻化,  法界悉平等。

  普於十方剎,  示現無量身,

  知身從緣起,  究竟無所著。

  依於無二智,  出現人師子,

  不著無二法,  知無二非二。

  瞭知諸世間,  如焰如光影,

  如響亦如夢,  如幻如變化。

  如是隨順入,  諸佛所行處,

  成就普賢智,  普照深法界。

  眾生剎染著,  一切皆舍離,

  而興大悲心,  普凈諸世間。

  菩薩常正念,  論師子妙法,

  清凈如虛空,  而興大方便。

  見世常迷倒,  發心咸救度,

  所行皆清凈,  普遍諸法界。

  諸佛及菩薩,  佛法世間法,

  若見其真實,  一切無差別。

  如來法身藏,  普入世間中,

  雖在於世間,  於世無所著。

  譬如清凈水,  影像無來去;

  法身遍世間,  當知亦如是。

  如是離染著,  身世皆清凈,

  湛然如虛空,  一切無有生。

  知身無有盡,  無生亦無滅,

  非常非無常,  示現諸世間。

  除滅諸邪見,  開示於正見,

  法性無來去,  不著我我所。

  譬如工幻師,  示現種種事,

  其來無所從,  去亦無所至。

  幻性非有量,  亦復非無量,

  於彼大眾中,  示現量無量。

  以此寂定心,  修習諸善根,

  出生一切佛,  非量非無量。

  有量及無量,  皆悉是妄想,

  瞭達一切趣,  不著量無量。

  諸佛甚深法,  廣大深寂滅,

  甚深無量智,  知甚深諸趣。

  菩薩離迷倒,  心凈常相續,

  巧以神通力,  度無量眾生。

  未安者令安,  安者示道場,

  如是遍法界,  其心無所著。

  不住於實際,  不入於涅槃,

  如是遍世間,  開悟諸群生。

  法數眾生數,  瞭知而不著,

  普雨於法雨,  充洽諸世間。

  普於諸世界,  念念成正覺,

  而修菩薩行,  未曾有退轉。

  世間種種身,  一切悉瞭知;

  如是知身法,  則得諸佛身。

  普知諸眾生,  諸劫及諸剎,

  十方無涯際,  智海無不入。

  眾生身無量,  一一為現身;

  佛身無有邊,  智者悉觀見。

  一念之所知,  出現諸如來,

  經於無量劫,  稱揚不可盡。

  諸佛能現身,  處處般涅槃,

  一念中無量,  舍利各差別。

  如是未來世,  有求於佛果,

  無量菩提心,  決定智悉知。

  如是三世中,  所有諸如來,

  一切悉能知,  名住普賢行。

  如是分別知,  無量諸行地,

  入於智慧處,  其輪不退轉。

  微妙廣大智,  深入如來境,

  入已不退轉,  說名普賢慧。

  一切最勝尊,  普入佛境界,

  修行不退轉,  得無上菩提。

  無量無邊心,  各各差別業,

  皆由想積集,  平等悉瞭知。

  染污非染污,  學心無學心,

  不可說諸心,  念念中悉知。

  瞭知非一二,  非染亦非凈,

  亦復無雜亂,  皆從自想起。

  如是悉明見,  一切諸眾生,

  心想各不同,  起種種世間。

  以如是方便,  修諸最勝行,

  從佛法化生,  得名為普賢。

  眾生皆妄起,  善惡諸趣想,

  由是或生天,  或復墮地獄。

  菩薩觀世間,  妄想業所起,

  妄想無邊故,  世間亦無量。

  一切諸國土,  想網之所現,

  幻網方便故,  一念悉能入。

  眼耳鼻舌身,  意根亦如是,

  世間想別異,  平等皆能入。

  一一眼境界,  無量眼皆入,

  種種性差別,  無量不可說。

  所見無差別,  亦復無雜亂,

  各隨於自業,  受用其果報。

  普賢力無量,  悉知彼一切,

  一切眼境界,  大智悉能入。

  如是諸世間,  悉能分別知,

  而修一切行,  亦復無退轉。

  佛說眾生說,  及以國土說,

  三世如是說,  種種悉瞭知。

  過去中未來,  未來中現在,

  三世互相見,  一一皆明瞭。

  如是無量種,  開悟諸世間,

  一切智方便,  邊際不可得。”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九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一

  爾時,世尊從眉間白毫相中放大光明,名:如來出現,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光明以為眷屬。其光普照十方盡虛空法界一切世界,右繞十匝,顯現如來無量自在,覺悟無數諸菩薩眾,震動一切十方世界,除滅一切諸惡道苦,映蔽一切諸魔宮殿,顯示一切諸佛如來坐菩提座成等正覺及以一切道場眾會;作是事已,而來右繞菩薩眾會,入如來性起妙德菩薩頂。時,此道場一切大眾身心踴躍,生大歡喜,作如是念:“甚奇希有!今者如來放大光明,必當演說甚深大法。”

  爾時,如來性起妙德菩薩於蓮華座上,偏袒右肩,右跽合掌,一心向佛而說頌言:

  “正覺功德大智出,  普達境界到彼岸,

  等於三世諸如來,  是故我今恭敬禮。

  已升無相境界岸,  而現妙相莊嚴身,

  放於離垢千光明,  破魔軍眾咸令盡。

  十方所有諸世界,  悉能震動無有餘,

  未曾恐怖一眾生,  善逝威神力如是。

  虛空法界性平等,  已能如是而安住,

  一切含生無數量,  咸令滅惡除眾垢。

  苦行勤勞無數劫,  成就最上菩提道,

  於諸境界智無礙,  與一切佛同其性。

  導師放此大光明,  震動十方諸世界,

  已現無量神通力,  而復還來入我身。

  決定法中能善學,  無量菩薩皆來集,

  令我發起問法心,  是故我今請法王。

  今此眾會皆清凈,  善能度脫諸世間,

  智慧無邊無染著,  如是賢勝咸來集。

  利益世間尊導師,  智慧精進皆無量,

  今以光明照大眾,  令我問於無上法。

  誰於大仙深境界,  而能真實具開演?

  誰是如來法長子?  世間尊導願顯示!”

  爾時,如來即於口中放大光明,名:無礙無畏,百千億阿僧祇光明以為眷屬。普照十方盡虛空等法界一切世界,右繞十匝,顯現如來種種自在,開悟無量諸菩薩眾,震動一切十方世界,除滅一切諸惡道苦,映蔽一切諸魔宮殿,顯示一切諸佛如來坐菩提座成等正覺及以一切道場眾會;作是事已,而來右繞菩薩眾會,入普賢菩薩摩訶薩口。其光入已,普賢菩薩身及師子座,過於本時及諸菩薩身座百倍,唯除如來師子之座。

  爾時,如來性起妙德菩薩問普賢菩薩摩訶薩言:“佛子!佛所示現廣大神變,令諸菩薩皆生歡喜,不可思議,世莫能知,是何瑞相?”普賢菩薩摩訶薩言:“佛子!我於往昔見諸如來、應、正等覺示現如是廣大神變,即說如來出現法門。如我惟忖,今現此相,當說其法。”說是語時,一切大地悉皆震動,出生無量問法光明。

  時,性起妙德菩薩問普賢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應雲何知諸佛如來、應、正等覺出現之法?願為我說!佛子!此諸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菩薩眾會,皆久修凈業,念慧成就,到於究竟大莊嚴岸,具一切佛威儀之行,正念諸佛未曾忘失,大悲觀察一切眾生,決定瞭知諸大菩薩神通境界,已得諸佛神力所加,能受一切如來妙法;具如是等無量功德,皆已來集。佛子!汝已曾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佛所承事供養,成就菩薩最上妙行,於三昧門皆得自在,入一切佛秘密之處,知諸佛法,斷眾疑惑,為諸如來神力所加,知眾生根,隨其所樂為說真實解脫之法,隨順佛智演說佛法到於彼岸,有如是等無量功德。善哉佛子!願說如來、應、正等覺出現之法,身相、言音、心意境界,所行之行,成道轉法,乃至示現入般涅槃,見聞親近所生善根;如是等事,願皆為說!”

  時,如來性起妙德菩薩欲重明此義,向普賢菩薩而說頌曰:

  “善哉無礙大智慧,  善覺無邊平等境,

  願說無量佛所行,  佛子聞已皆欣慶!

  菩薩雲何隨順入,  諸佛如來出興世?

  雲何身語心境界?  及所行處願皆說!

  雲何諸佛成正覺?  雲何如來轉法輪?

  雲何善逝般涅槃?  大眾聞已心歡喜。

  若有見佛大法王,  親近增長諸善根,

  願說彼諸功德藏,  眾生見已何所獲?

  若有得聞如來名,  若現在世若涅槃,

  於彼福藏生深信,  有何等利願宣說!

  此諸菩薩皆合掌,  瞻仰如來仁及我,

  大功德海之境界,  凈眾生者願為說!

  願以因緣及譬諭,  演說妙法相應義,

  眾生聞已發大心,  疑盡智凈如虛空。

  如遍一切國土中,  諸佛所現莊嚴身,

  願以妙音及因諭,  示佛菩提亦如彼。

  十方千萬諸佛土,  億那由他無量劫,

  如今所集菩薩眾,  於彼一切悉難見。

  此諸菩薩咸恭敬,  於微妙義生渴仰,

  願以凈心具開演,  如來出現廣大法!”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告如來性起妙德等諸菩薩大眾言:

  “佛子!此處不可思議,所謂如來、應、正等覺以無量法而得出現。何以故?非以一緣,非以一事,如來出現而得成就;以十無量百千阿僧祇事而得成就。何等為十?所謂:過去無量攝受一切眾生菩提心所成故,過去無量清凈殊勝志樂所成故,過去無量救護一切眾生大慈大悲所成故,過去無量相續行願所成故,過去無量修諸福智心無厭足所成故,過去無量供養諸佛教化眾生所成故,過去無量智慧方便清凈道所成故,過去無量清凈功德藏所成故,過去無量莊嚴道智所成故,過去無量通達法義所成故。佛子!如是無量阿僧祇法門圓滿,成於如來。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非以一緣,非以一事,而得成就,以無量緣、無量事,方乃得成。所謂:興佈大雲,降霔大雨,四種風輪相續為依。其四者何?一名:能持,能持大水故;二名:能消,能消大水故;三名:建立,建立一切諸處所故;四名:莊嚴,莊嚴分佈咸善巧故。如是皆由眾生共業及諸菩薩善根所起,令於其中一切眾生各隨所宜而得受用。佛子!如是等無量因緣乃成三千大千世界,法性如是,無有生者,無有作者,無有知者,無有成者,然彼世界而得成就。如來出現亦復如是,非以一緣,非以一事,而得成就;以無量因緣,無量事相,乃得成就。所謂:曾於過去佛所聽聞受持大法雲雨,因此能起如來四種大智風輪。何等為四?一者念持不忘陀羅尼大智風輪,能持一切如來大法雲雨故;二者出生止觀大智風輪,能消竭一切煩惱故;三者善巧回向大智風輪,能成就一切善根故;四者出生離垢差別莊嚴大智風輪,令過去所化一切眾生善根清凈,成就如來無漏善根力故。如來如是成等正覺,法性如是,無生無作而得成就。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出現第一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將欲成時,大雲降雨,名曰:洪霔,一切方處所不能受、所不能持,唯除大千界將欲成時。佛子!如來、應、正等覺亦復如是,興大法雲,雨大法雨,名:成就如來出現,一切二乘心志狹劣所不能受、所不能持,唯除諸大菩薩心相續力。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出現第二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眾生以業力故,大雲降雨,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如來、應、正等覺亦復如是,以諸菩薩善根力故,興大法雲,雨大法雨,亦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出現第三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大雲降霔大雨,大千世界一切眾生,無能知數,若欲算計,徒令發狂;唯大千世界主——摩醯首羅,以過去所修善根力故,乃至一滴無不明瞭。佛子!如來、應、正等覺亦復如是,興大法雲,雨大法雨,一切眾生、聲聞、獨覺所不能知,若欲思量,心必狂亂;唯除一切世間主——菩薩摩訶薩,以過去所修覺慧力故,乃至一文一句,入眾生心,無不明瞭。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出現第四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大雲降雨之時,有大雲雨,名為:能滅,能滅火災;有大雲雨,名為:能起,能起大水;有大雲雨,名為:能止,能止大水;有大雲雨,名為:能成,能成一切摩尼諸寶;有大雲雨,名為:分別,分別三千大千世界。佛子!如來出現亦復如是,興大法雲,雨大法雨,有大法雨,名為:能滅,能滅一切眾生煩惱;有大法雨,名為:能起,能起一切眾生善根;有大法雨,名為:能止,能止一切眾生見惑;有大法雨,名為:能成,能成一切智慧法寶;有大法雨,名為:分別,分別一切眾生心樂。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出現第五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大雲雨一味水,隨其所雨,無量差別。如來出現亦復如是,雨於大悲一味法水,隨宜說法,無量差別。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出現第六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初始成時,先成色界諸天宮殿,次成欲界諸天宮殿,次成於人及餘眾生諸所住處。佛子!如來出現亦復如是,先起菩薩諸行智慧,次起緣覺諸行智慧,次起聲聞善根諸行智慧,次起其餘眾生有為善根諸行智慧。佛子!譬如大雲雨一味水,隨諸眾生善根異故,所起宮殿種種不同。如來大悲一味法雨,隨眾生器而有差別。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出現第七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世界初欲成時,有大水生,遍滿三千大千世界;生大蓮華,名:如來出現功德寶莊嚴,遍覆水上,光照十方一切世界。時,摩醯首羅、凈居天等見是華已,即決定知於此劫中有爾所佛出興於世。佛子!爾時,其中有風輪起,名:善凈光明,能成色界諸天宮殿。有風輪起,名:凈光莊嚴,能成欲界諸天宮殿。有風輪起,名:堅密無能壞,能成大小諸輪圍山及金剛山。有風輪起,名:勝高,能成須彌山王。有風輪起,名:不動,能成十大山王。何等為十?所謂:佉陀羅山、仙人山、伏魔山、大伏魔山、持雙山、尼民陀羅山、目真鄰陀山、摩訶目真鄰陀山、香山、雪山。有風輪起,名為:安住,能成大地。有風輪起,名為:莊嚴,能成地天宮殿、龍宮殿、乾闥婆宮殿。有風輪起,名:無盡藏,能成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大海。有風輪起,名:普光明藏,能成三千大千世界諸摩尼寶。有風輪起,名:堅固根,能成一切諸如意樹。佛子!大雲所雨一味之水,無有分別;以眾生善根不同故,風輪不同;風輪差別故,世界差別。佛子!如來出現亦復如是,具足一切善根功德,放於無上大智光明,名:不斷如來種不思議智,普照十方一切世界,與諸菩薩一切如來灌頂之記:當成正覺出興於世。佛子!如來出現復有無上大智光明,名:清凈離垢,能成如來無漏無盡智。復有無上大智光明,名:普照,能成如來普入法界不思議智。復有無上大智光明,名:持佛種性,能成如來不傾動力。復有無上大智光明,名:迥出無能壞,能成如來無畏無壞智。復有無上大智光明,名:一切神通,能成如來諸不共法、一切智智。復有無上大智光明,名:出生變化,能成如來令見聞親近所生善根不失壞智。復有無上大智光明,名:普隨順,能成如來無盡福德智慧之身,為一切眾生而作饒益。復有無上大智光明,名:不可究竟,能成如來甚深妙智,隨所開悟,令三寶種永不斷絕。復有無上大智光明,名:種種莊嚴,能成如來相好嚴身,令一切眾生皆生歡喜。復有無上大智光明,名:不可壞,能成如來法界、虛空界等殊勝壽命無有窮盡。佛子!如來大悲一味之水無有分別,以諸眾生欲樂不同、根性各別,而起種種大智風輪,令諸菩薩成就如來出現之法。佛子!一切如來同一體性,大智輪中出生種種智慧光明。佛子!汝等應知,如來於一解脫味出生無量不可思議種種功德,眾生念言:‘此是如來神力所造。’佛子!此非如來神力所造。佛子!乃至一菩薩,不於佛所曾種善根,能得如來少分智慧,無有是處。但以諸佛威德力故,令諸眾生具佛功德,而佛如來無有分別,無成無壞,無有作者,亦無作法。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出現第八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如依虛空起四風輪,能持水輪。何等為四?一名:安住,二名:常住,三名:究竟,四名:堅固。此四風輪能持水輪,水輪能持大地令不散壞。是故說:地輪依水輪,水輪依風輪,風輪依虛空,虛空無所依。雖無所依,能令三千大千世界而得安住。佛子!如來出現亦復如是,依無礙慧光明起佛四種大智風輪,能持一切眾生善根。何等為四?所謂:普攝眾生皆令歡喜大智風輪,建立正法令諸眾生皆生愛樂大智風輪,守護一切眾生善根大智風輪,具一切方便通達無漏界大智風輪。是為四。佛子!諸佛世尊,大慈救護一切眾生,大悲度脫一切眾生,大慈大悲普遍饒益。然大慈大悲依大方便善巧,大方便善巧依如來出現,如來出現依無礙慧光明,無礙慧光明無有所依。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出現第九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既成就已,饒益無量種種眾生。所謂:水族眾生得水饒益,陸地眾生得地饒益,宮殿眾生得宮殿饒益,虛空眾生得虛空饒益。如來出現亦復如是,種種饒益無量眾生。所謂:見佛生歡喜者,得歡喜益;住凈戒者,得凈戒益;住諸禪定及無量者,得聖出世大神通益;住法門光明者,得因果不壞益;住無所有光明者,得一切法不壞益。是故說言:‘如來出現,饒益一切無量眾生。’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出現第十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佛子!菩薩摩訶薩知如來出現,則知無量;知成就無量行故,則知廣大;知周遍十方故,則知無來去;知離生住滅故,則知無行、無所行;知離心、意、識故,則知無身;知如虛空故,則知平等;知一切眾生皆無我故,則知無盡;知遍一切剎無有盡故,則知無退;知盡後際無斷絕故,則知無壞;知如來智無有對故,則知無二;知平等觀察為、無為故,則知一切眾生皆得饒益,本願回向自在滿足故。”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言:

  “十力大雄最無上,  譬如虛空無等等,

  境界廣大不可量,  功德第一超世間。

  十力功德無邊量,  心意思量所不及,

  人中師子一法門,  眾生億劫莫能知。

  十方國土碎為塵,  或有算計知其數;

  如來一毛功德量,  千萬億劫無能說。

  如人持尺量虛空,  復有隨行計其數,

  虛空邊際不可得,  如來境界亦如是。

  或有能於剎那頃,  悉知三世眾生心,

  設經眾生數等劫,  不能知佛一念性。

  譬如法界遍一切,  不可見取為一切;

  十力境界亦復然,  遍於一切非一切。

  真如離妄恒寂靜,  無生無滅普周遍;

  諸佛境界亦復然,  體性平等不增減。

  譬如實際而非際,  普在三世亦非普;

  導師境界亦如是,  遍於三世皆無礙。

  法性無作無變易,  猶如虛空本清凈;

  諸佛性凈亦如是,  本性非性離有無。

  法性不在於言論,  無說離說恒寂滅;

  十力境界性亦然,  一切文辭莫能辯。

  瞭知諸法性寂滅,  如鳥飛空無有跡,

  以本願力現色身,  令見如來大神變。

  若有欲知佛境界,  當凈其意如虛空,

  遠離妄想及諸取,  令心所向皆無礙。

  是故佛子應善聽,  我以少譬明佛境,

  十力功德不可量,  為悟眾生今略說。

  導師所現於身業,  語業心業諸境界,

  轉妙法輪般涅槃,  一切善根我今說。

  譬如世界初安立,  非一因緣而可成,

  無量方便諸因緣,  成此三千大千界。

  如來出現亦如是,  無量功德乃得成,

  剎塵心念尚可知,  十力生因莫能測。

  譬如劫初雲澍雨,  而起四種大風輪,

  眾生善根菩薩力,  成此三千各安住。

  十力法雲亦如是,  起智風輪清凈意,

  昔所回向諸眾生,  普導令成無上果。

  如有大雨名洪澍,  無有處所能容受,

  唯除世界將成時,  清凈虛空大風力。

  如來出現亦如是,  普雨法雨充法界,

  一切劣意無能持,  唯除清凈廣大心。

  譬如空中澍大雨,  無所從來無所去,

  作者受者悉亦無,  自然如是普充洽。

  十力法雨亦如是,  無去無來無造作,

  本行為因菩薩力,  一切大心咸聽受。

  譬如空雲澍大雨,  一切無能數其滴,

  唯除三千自在王,  具功德力悉明瞭。

  善逝法雨亦如是,  一切眾生莫能測,

  唯除於世自在人,  明見如觀掌中寶。

  譬如空雲澍大雨,  能滅能起亦能斷,

  一切珍寶悉能成,  三千所有皆分別。

  十力法雨亦如是,  滅惑起善斷諸見,

  一切智寶皆使成,  眾生心樂悉分別。

  譬如空中雨一味,  隨其所雨各不同,

  豈彼雨性有分別,  然隨物異法如是。

  如來法雨非一異,  平等寂靜離分別,

  然隨所化種種殊,  自然如是無邊相。

  譬如世界初成時,  先成色界天宮殿,

  次及欲天次人處,  乾闥婆宮最後成。

  如來出現亦如是,  先起無邊菩薩行,

  次化樂寂諸緣覺,  次聲聞眾後眾生。

  諸天初見蓮華瑞,  知佛當出生歡喜;

  水緣風力起世間,  宮殿山川悉成立。

  如來宿善大光明,  巧別菩薩與其記;

  所有智輪體皆凈,  各能開示諸佛法。

  譬如樹林依地有,  地依於水得不壞,

  水輪依風風依空,  而其虛空無所依。

  一切佛法依慈悲,  慈悲復依方便立,

  方便依智智依慧,  無礙慧身無所依。

  譬如世界既成立,  一切眾生獲其利,

  地水所住及空居,  二足四足皆蒙益。

  法王出現亦如是,  一切眾生獲其利,

  若有見聞及親近,  悉使滅除諸惑惱。

  如來出現法無邊,  世間迷惑莫能知,

  為欲開悟諸含識,  無譬諭中說其譬。

  “佛子!諸菩薩摩訶薩應雲何見如來、應、正等覺身?

  “佛子!諸菩薩摩訶薩應於無量處見如來身。何以故?諸菩薩摩訶薩不應於一法、一事、一身、一國土、一眾生見於如來,應遍一切處見於如來。佛子!譬如虛空遍至一切色、非色處,非至、非不至。何以故?虛空無身故。如來身亦如是,遍一切處,遍一切眾生,遍一切法,遍一切國土,非至、非不至。何以故?如來身無身故,為眾生故示現其身。佛子!是為如來身第一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見。

  “復次,佛子!譬如虛空寬廣非色,而能顯現一切諸色,而彼虛空無有分別亦無戲論。如來身亦復如是,以智光明普照明故,令一切眾生世、出世間諸善根業皆得成就,而如來身無有分別亦無戲論。何以故?從本已來,一切執著、一切戲論皆永斷故。佛子!是為如來身第二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見。

  “復次,佛子!譬如日出於閻浮提,無量眾生皆得饒益。所謂:破闇作明,變濕令燥,生長草木,成熟谷稼,廓徹虛空,開敷蓮華,行者見道,居者辦業。何以故?日輪普放無量光故。佛子!如來智日亦復如是,以無量事普益眾生。所謂:滅惡生善,破愚為智,大慈救護,大悲度脫;令其增長根、力、覺分;令生深信,舍離濁心;令得見聞,不壞因果;令得天眼,見歿生處;令心無礙,不壞善根;令智修明,開敷覺華;令其發心,成就本行。何以故?如來廣大智慧日身,放無量光普照耀故。佛子!是為如來身第三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見。

  “復次,佛子!譬如日出於閻浮提,先照一切須彌山等諸大山王,次照黑山,次照高原,然後普照一切大地。日不作念:‘我先照此,後照於彼。’但以山地有高下故,照有先後。如來、應、正等覺亦復如是,成就無邊法界智輪,常放無礙智慧光明,先照菩薩摩訶薩等諸大山王,次照緣覺,次照聲聞,次照決定善根眾生,隨其心器示廣大智,然後普照一切眾生,乃至邪定亦皆普及,為作未來利益因緣令成熟故。而彼如來大智日光不作是念:‘我當先照菩薩大行,乃至後照邪定眾生。’但放光明平等普照,無礙無障,無所分別。佛子!譬如日月隨時出現,大山、幽谷普照無私。如來智慧亦復如是,普照一切無有分別,隨諸眾生根欲不同,智慧光明種種有異。佛子!是為如來身第四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見。

  “復次,佛子!譬如日出,生盲眾生無眼根故,未曾得見。雖未曾見,然為日光之所饒益。何以故?因此得知晝夜時節,受用種種衣服、飲食,令身調適離眾患故。如來智日亦復如是,無信、無解、毀戒、毀見、邪命自活生盲之類無信眼故,不見諸佛智慧日輪。雖不見佛智慧日輪,亦為智日之所饒益。何以故?以佛威力,令彼眾生所有身苦及諸煩惱、未來苦因皆消滅故。佛子!如來有光明,名:積集一切功德;有光明,名:普照一切;有光明,名:清凈自在照;有光明,名:出大妙音;有光明,名:普解一切語言法令他歡喜;有光明,名:示現永斷一切疑自在境界;有光明,名:無住智自在普照;有光明,名:永斷一切戲論自在智;有光明,名:隨所應出妙音聲;有光明,名:出清凈自在音莊嚴國土成熟眾生。佛子!如來一一毛孔放如是等千種光明,五百光明普照下方,五百光明普照上方。種種剎中種種佛所諸菩薩眾,其菩薩等見此光明,一時皆得如來境界,十頭、十眼、十耳、十鼻、十舌、十身、十手、十足、十地、十智,皆悉清凈。彼諸菩薩先所成就諸處諸地,見彼光明轉更清凈,一切善根皆悉成熟,趣一切智;住二乘者,滅一切垢;其餘一分生盲眾生,身既快樂,心亦清凈,柔軟調伏,堪修念智;地獄、餓鬼、畜生諸趣所有眾生,皆得快樂,解脫眾苦,命終皆生天上、人間。佛子!彼諸眾生不覺不知,以何因緣、以何神力而來生此?彼生盲者作如是念:‘我是梵天!我是梵化!’是時,如來住普自在三昧,出六十種妙音而告之言:‘汝等非是梵天,亦非梵化,亦非帝釋護世所作,皆是如來威神之力。’彼諸眾生聞是語已,以佛神力皆知宿命,生大歡喜;心歡喜故,自然而出優曇華雲、香雲、音樂雲、衣雲、蓋雲、幢雲、幡雲、末香雲、寶雲、師子幢半月樓閣雲、歌詠贊嘆雲、種種莊嚴雲,皆以尊重心供養如來。何以故?此諸眾生得凈眼故,如來與彼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佛子!如來智日如是利益生盲眾生,令得善根,具足成熟。佛子!是為如來身第五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見。

  “復次,佛子!譬如月輪有四奇特未曾有法。何等為四?一者,映蔽一切星宿光明;二者,隨逐於時示現虧盈;三者,於閻浮提澄凈水中影無不現;四者,一切見者皆對目前,而此月輪無有分別、無有戲論。佛子!如來身月亦復如是,有四奇特未曾有法。何等為四?所謂:映蔽一切聲聞、獨覺、學、無學眾;隨其所宜,示現壽命修短不同,而如來身無有增減;一切世界凈心眾生菩提器中,影無不現;一切眾生有瞻對者皆謂如來唯現我前,隨其心樂而為說法,隨其地位令得解脫,隨所應化令見佛身,而如來身無有分別、無有戲論,所作利益皆得究竟。佛子!是為如來身第六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見。

  “復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大梵天王,以少方便於大千世界普現其身,一切眾生皆見梵王現在己前,而此梵王亦不分身、無種種身。佛子!諸佛如來亦復如是,無有分別,無有戲論,亦不分身,無種種身,而隨一切眾生心樂示現其身,亦不作念現若幹身。佛子!是為如來身第七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見。

  “復次,佛子!譬如醫王善知眾藥及諸咒論,閻浮提中諸所有藥用無不盡,復以宿世諸善根力、大明咒力,為方便故,眾生見者病無不愈。彼大醫王知命將終,作是念言:‘我命終後,一切眾生無所依怙,我今宜應為現方便。’是時,醫王合藥塗身,明咒力持,令其終後身不分散、不萎不枯,威儀視聽與本無別,凡所療治悉得除差。佛子!如來、應、正等覺無上醫王亦復如是,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煉治法藥已得成就,修學一切方便善巧大明咒力皆到彼岸,善能除滅一切眾生諸煩惱病及住壽命;經無量劫,其身清凈無有思慮、無有動用,一切佛事未嘗休息,眾生見者諸煩惱病悉得消滅。佛子!是為如來身第八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見。

  “復次,佛子!譬如大海有大摩尼寶,名:集一切光明毗盧遮那藏;若有眾生觸其光者,悉同其色;若有見者,眼得清凈。隨彼光明所照之處,雨摩尼寶,名為:安樂,令諸眾生離苦調適。佛子!諸如來身亦復如是,為大寶聚一切功德大智慧藏;若有眾生觸佛身寶智慧光者,同佛身色;若有見者,法眼清凈。隨彼光明所照之處,令諸眾生離貧窮苦,乃至具足佛菩提樂。佛子!如來法身無所分別亦無戲論,而能普為一切眾生作大佛事。佛子!是為如來身第九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見。

  “復次,佛子!譬如大海有大如意摩尼寶王,名:一切世間莊嚴藏,具足成就百萬功德,隨所住處,令諸眾生災患消除、所願滿足;然此如意摩尼寶王非少福眾生所能得見。如來身如意寶王亦復如是,名為:能令一切眾生皆悉歡喜,若有見身、聞名、贊德,悉令永離生死苦患;假使一切世界一切眾生,一時專心欲見如來,悉令得見,所願皆滿。佛子!佛身非是少福眾生所能得見,唯除如來自在神力所應調伏;若有眾生因見佛身便種善根乃至成熟,為成熟故,乃令得見如來身耳。佛子!是為如來身第十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見。以其心無量遍十方故,所行無礙如虛空故,普入法界故,住真實際故,無生無滅故,等住三世故,永離一切分別故,住盡後際誓願故,嚴凈一切世界故,莊嚴一一佛身故。”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言:

  “譬如虛空遍十方,  若色非色有非有,

  三世眾生身國土,  如是普在無邊際。

  諸佛真身亦如是,  一切法界無不遍,

  不可得見不可取,  為化眾生而現形。

  譬如虛空不可取,  普使眾生造眾業,

  不念:‘我今何所作,  雲何我作為誰作?’

  諸佛身業亦如是,  普使群生修善法,

  如來未曾有分別:  ‘我今於彼種種作。’

  譬如日出閻浮提,  光明破闇悉無餘,

  山樹池蓮地眾物,  種種品類皆蒙益。

  諸佛日出亦如是,  生長人天眾善行,

  永除癡闇得智明,  恒受尊榮一切樂。

  譬如日光出現時,  先照山王次餘山,

  後照高原及大地,  而日未始有分別。

  善逝光明亦如是,  先照菩薩次緣覺,

  後照聲聞及眾生,  而佛本來無動念。

  譬如生盲不見日,  日光亦為作饒益,

  令知時節受飲食,  永離眾患身安隱。

  無信眾生不見佛,  而佛亦為興義利,

  聞名及以觸光明,  因此乃至得菩提。

  譬如凈月在虛空,  能蔽眾星示盈缺,

  一切水中皆現影,  諸有觀瞻悉對前。

  如來凈月亦復然,  能蔽餘乘示修短,

  普現天人凈心水,  一切皆謂對其前。

  譬如梵王住自宮,  普現三千諸梵處,

  一切人天咸得見,  實不分身向於彼。

  諸佛現身亦如是,  一切十方無不遍,

  其身無數不可稱,  亦不分身不分別。

  如有醫王善方術,  若有見者病皆愈,

  命雖已盡藥塗身,  令其作務悉如初。

  最勝醫王亦如是,  具足方便一切智,

  以昔妙行現佛身,  眾生見者煩惱滅。

  譬如海中有寶王,  普出無量諸光明,

  眾生觸者同其色,  若有見者眼清凈。

  最勝寶王亦如是,  觸其光者悉同色,

  若有得見五眼開,  破諸塵闇住佛地。

  譬如如意摩尼寶,  隨有所求皆滿足,

  少福眾生不能見,  非是寶王有分別。

  善逝寶王亦如是,  悉滿所求諸欲樂,

  無信眾生不見佛,  非是善逝心棄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一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二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雲何知如來、應、正等覺音聲?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如來音聲遍至,普遍無量諸音聲故;應知如來音聲隨其心樂皆令歡喜,說法明瞭故;應知如來音聲隨其信解皆令歡喜,心得清涼故;應知如來音聲化不失時,所應聞者無不聞故;應知如來音聲無生滅,如呼響故;應知如來音聲無主,修習一切業所起故;應知如來音聲甚深,難可度量故;應知如來音聲無邪曲,法界所生故;應知如來音聲無斷絕,普入法界故;應知如來音聲無變易,至於究竟故。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如來音聲,非量、非無量,非主、非無主,非示、非無示。何以故?佛子!譬如世界將欲壞時,無主無作,法爾而出四種音聲。其四者何?一曰:‘汝等當知初禪安樂,離諸欲惡,超過欲界。’眾生聞已,自然而得成就初禪,舍欲界身,生於梵天。二曰:‘汝等當知二禪安樂,無覺無觀,超於梵天。’眾生聞已,自然而得成就二禪,舍梵天身,生光音天。三曰:‘汝等當知三禪安樂,無有過失,超光音天。’眾生聞已,自然而得成就三禪,舍光音身,生遍凈天。四曰:‘汝等當知四禪寂靜,超遍凈天。’眾生聞已,自然而得成就四禪,舍遍凈身,生廣果天。是為四。佛子!此諸音聲無主無作,但從眾生諸善業力之所出生。佛子!如來音聲亦復如是,無主無作,無有分別,非入非出,但從如來功德法力,出於四種廣大音聲。其四者何?一曰:‘汝等當知一切諸行皆悉是苦,所謂:地獄苦、畜生苦、餓鬼苦、無福德苦、著我我所苦、作諸惡行苦。欲生人、天當種善根;生人、天中,離諸難處。’眾生聞已,舍離顛倒,修諸善行,離諸難處,生人、天中。二曰:‘汝等當知一切諸行眾苦熾然,如熱鐵丸。諸行無常,是磨滅法;涅槃寂靜,無為安樂,遠離熾然,消諸熱惱。’眾生聞已,勤修善法,於聲聞乘得隨順音聲忍。三曰:‘汝等當知聲聞乘者,隨他語解,智慧狹劣;更有上乘,名:獨覺乘,悟不由師,汝等應學。’樂勝道者聞此音已,舍聲聞道,修獨覺乘。四曰:‘汝等當知過二乘位更有勝道,名為:大乘。菩薩所行,順六波羅蜜,不斷菩薩行,不舍菩提心,處無量生死而不疲厭,過於二乘,名為:大乘、第一乘、勝乘、最勝乘、上乘、無上乘、利益一切眾生乘。’若有眾生信解廣大,諸根猛利,宿種善根,為諸如來神力所加,有勝樂欲,希求佛果;聞此音已,發菩提心。佛子!如來音聲不從身出、不從心出,而能利益無量眾生。佛子!是為如來音聲第一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呼響,因於山谷及音聲起,無有形狀,不可睹見,亦無分別,而能隨逐一切語言。如來音聲亦復如是,無有形狀,不可睹見,非有方所,非無方所;但隨眾生欲解緣出,其性究竟,無言無示,不可宣說。佛子!是為如來音聲第二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諸天有大法鼓,名為:覺悟。若諸天子行放逸時,於虛空中出聲告言:‘汝等當知一切欲樂皆悉無常,虛妄顛倒,須臾變壞,但誑愚夫令其戀著。汝莫放逸,若放逸者,墮諸惡趣,後悔無及。’放逸諸天聞此音已,生大憂怖,舍自宮中所有欲樂,詣天王所求法行道。佛子!彼天鼓音,無主無作,無起無滅,而能利益無量眾生。當知如來亦復如是,為欲覺悟放逸眾生,出於無量妙法音聲,所謂:無著聲、不放逸聲、無常聲、苦聲、無我聲、不凈聲、寂滅聲、涅槃聲、無有量自然智聲、不可壞菩薩行聲、至一切處如來無功用智地聲,以此音聲遍法界中而開悟之。無數眾生聞是音已,皆生歡喜,勤修善法,各於自乘而求出離,所謂:或修聲聞乘、或修獨覺乘、或習菩薩無上大乘。而如來音,不住方所,無有言說。佛子!是為如來音聲第三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自在天王有天采女,名曰:善口,於其口中出一音聲,其聲則與百千種樂而共相應,一一樂中復有百千差別音聲。佛子!彼善口女從口一聲,出於如是無量音聲。當知如來亦復如是,於一音中出無量聲,隨諸眾生心樂差別,皆悉遍至,悉令得解。佛子!是為如來音聲第四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大梵天王住於梵宮出梵音聲,一切梵眾靡不皆聞,而彼音聲不出眾外。諸梵天眾咸生是念:‘大梵天王獨與我語。’如來妙音亦復如是,道場眾會靡不皆聞,而其音聲不出眾外。何以故?根未熟者不應聞故。其聞音者皆作是念:‘如來世尊獨為我說。’佛子!如來音聲無出無住,而能成就一切事業。是為如來音聲第五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眾水皆同一味,隨器異故水有差別,水無念慮亦無分別。如來言音亦復如是,唯是一味,謂解脫味,隨諸眾生心器異故無量差別,而無念慮亦無分別。佛子!是為如來音聲第六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阿那婆達多龍王興大密雲,遍閻浮提普霔甘雨,百谷苗稼皆得生長,江河泉池一切盈滿;此大雨水不從龍王身心中出,而能種種饒益眾生。佛子!如來、應、正等覺亦復如是,興大悲雲遍十方界,普雨無上甘露法雨,令一切眾生皆生歡喜,增長善法,滿足諸乘。佛子!如來音聲不從外來、不從內出,而能饒益一切眾生。是為如來音聲第七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摩那斯龍王將欲降雨,未便即降,先起大雲彌覆虛空凝停七日,待諸眾生作務究竟。何以故?彼大龍王有慈悲心,不欲惱亂諸眾生故。過七日已,降微細雨普潤大地。佛子!如來、應、正等覺亦復如是,將降法雨,未便即降,先興法雲成熟眾生,為欲令其心無驚怖;待其熟已,然後普降甘露法雨,演說甚深微妙善法,漸次令其滿足如來一切智智無上法味。佛子!是為如來音聲第八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海中有大龍王,名:大莊嚴,於大海中降雨之時,或降十種莊嚴雨,或百、或千、或百千種莊嚴雨。佛子!水無分別,但以龍王不思議力令其莊嚴,乃至百千無量差別。如來、應、正等覺亦復如是,為諸眾生說法之時,或以十種差別音說,或百、或千、或以百千,或以八萬四千音聲說八萬四千行,乃至或以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音聲各別說法,令其聞者皆生歡喜;如來音聲無所分別,但以諸佛於甚深法界圓滿清凈,能隨眾生根之所宜,出種種言音皆令歡喜。佛子!是為如來音聲第九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娑竭羅龍王,欲現龍王大自在力,饒益眾生咸令歡喜,從四天下乃至他化自在天處,興大雲網周匝彌覆。其雲色相無量差別,或閻浮檀金光明色,或毗琉璃光明色,或白銀光明色,或玻璃光明色,或牟薩羅光明色,或碼瑙光明色,或勝藏光明色,或赤真珠光明色,或無量香光明色,或無垢衣光明色,或清凈水光明色,或種種莊嚴具光明色,如是雲網周匝彌佈。既彌佈已,出種種色電光。所謂:閻浮檀金色雲出琉璃色電光,琉璃色雲出金色電光,銀色雲出玻璃色電光,玻璃色雲出銀色電光,牟薩羅色雲出碼瑙色電光,碼瑙色雲出牟薩羅色電光,勝藏寶色雲出赤真珠色電光,赤真珠色雲出勝藏寶色電光,無量香色雲出無垢衣色電光,無垢衣色雲出無量香色電光,清凈水色雲出種種莊嚴具色電光,種種莊嚴具色雲出清凈水色電光;乃至種種色雲出一色電光,一色雲出種種色電光。復於彼雲中出種種雷聲,隨眾生心皆令歡喜。所謂:或如天女歌詠音,或如諸天妓樂音,或如龍女歌詠音,或如乾闥婆女歌詠音,或如緊那羅女歌詠音,或如大地震動聲,或如海水波潮聲,或如獸王哮吼聲,或如好鳥鳴囀聲,及餘無量種種音聲。既震雷已,復起涼風,令諸眾生心生悅樂,然後乃降種種諸雨,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從他化天至於地上,於一切處所雨不同。所謂:於大海中雨清冷水,名:無斷絕;於他化自在天雨簫笛等種種樂音,名為:美妙;於化樂天雨大摩尼寶,名:放大光明;於兜率天雨大莊嚴具,名為:垂髻;於夜摩天雨大妙華,名:種種莊嚴具;於三十三天雨眾妙香,名為:悅意;於四天王天雨天寶衣,名為:覆蓋;於龍王宮雨赤真珠,名:湧出光明;於阿修羅宮雨諸兵仗,名:降伏怨敵;於此鬱單越雨種種華,名曰:開敷;餘三天下悉亦如是,然各隨其處,所雨不同。雖彼龍王其心平等無有彼此,但以眾生善根異故,雨有差別。佛子!如來、應、正等覺無上法王亦復如是,欲以正法教化眾生,先佈身雲彌覆法界,隨其樂欲為現不同。所謂:或為眾生現生身雲,或為眾生現化身雲,或為眾生現力持身雲,或為眾生現色身雲,或為眾生現相好身雲,或為眾生現福德身雲,或為眾生現智慧身雲,或為眾生現諸力不可壞身雲,或為眾生現無畏身雲,或為眾生現法界身雲。佛子!如來以如是等無量身雲,普覆十方一切世界,隨諸眾生所樂,各別示現種種光明電光。所謂:或為眾生現光明電光,名:無所不至;或為眾生現光明電光,名:無邊光明;或為眾生現光明電光,名:入佛秘密法;或為眾生現光明電光,名:影現光明;或為眾生現光明電光,名:光明照耀;或為眾生現光明電光,名:入無盡陀羅尼門;或為眾生現光明電光,名:正念不亂;或為眾生現光明電光,名:究竟不壞;或為眾生現光明電光,名:順入諸趣;或為眾生現光明電光,名:滿一切願皆令歡喜。佛子!如來、應、正等覺現如是等無量光明電光已,復隨眾生心之所樂,出生無量三昧雷聲。所謂:善覺智三昧雷聲、明盛離垢海三昧雷聲、一切法自在三昧雷聲、金剛輪三昧雷聲、須彌山幢三昧雷聲、海印三昧雷聲、日燈三昧雷聲、無盡藏三昧雷聲、不壞解脫力三昧雷聲。佛子!如來身雲中出如是等無量差別三昧雷聲已,將降法雨,先現瑞相開悟眾生。所謂:從無障礙大慈悲心,現於如來大智風輪,名:能令一切眾生生不思議歡喜適悅。此相現已,一切菩薩及諸眾生,身之與心皆得清涼。然後從如來大法身雲、大慈悲雲、大不思議雲,雨不思議廣大法雨,令一切眾生身心清凈。所謂:為坐菩提場菩薩雨大法雨,名:法界無差別;為最後身菩薩雨大法雨,名:菩薩遊戲如來秘密教;為一生所系菩薩雨大法雨,名:清凈普光明;為灌頂菩薩雨大法雨,名:如來莊嚴具所莊嚴;為得忍菩薩雨大法雨,名:功德寶智慧華開敷不斷菩薩大悲行;為住向行菩薩雨大法雨,名:入現前變化甚深門而行菩薩行無休息無疲厭;為初發心菩薩雨大法雨,名:出生如來大慈悲行救護眾生;為求獨覺乘眾生雨大法雨,名:深知緣起法遠離二邊得不壞解脫果;為求聲聞乘眾生雨大法雨,名:以大智慧劍斷一切煩惱怨;為積集善根決定、不決定眾生雨大法雨,名:能令成就種種法門生大歡喜。佛子!諸佛如來隨眾生心,雨如是等廣大法雨,充滿一切無邊世界。佛子!如來、應、正等覺其心平等,於法無吝,但以眾生根欲不同,所雨法雨示有差別。是為如來音聲第十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應知如來音聲有十種無量。何等為十?所謂:如虛空界無量,至一切處故;如法界無量,無所不遍故;如眾生界無量,令一切心喜故;如諸業無量,說其果報故;如煩惱無量,悉令除滅故;如眾生言音無量,隨解令聞故;如眾生欲解無量,普觀救度故;如三世無量,無有邊際故;如智慧無量,分別一切故;如佛境界無量,入佛法界故。佛子!如來、應、正等覺音聲成就如是等阿僧祇無量,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言:

  “三千世界將壞時,  眾生福力聲告言,

  四禪寂靜無諸苦,  令其聞已悉離欲。

  十力世尊亦如是,  出妙音聲遍法界,

  為說諸行苦無常,  令其永度生死海。

  譬如深山大谷中,  隨有音聲皆響應,

  雖能隨逐他言語,  而響畢竟無分別。

  十力言音亦復然,  隨其根熟為示現,

  令其調伏生歡喜,  不念我今能演說。

  如天有鼓名能覺,  常於空中震法音,

  誡彼放逸諸天子,  令其聞已得離著。

  十力法鼓亦如是,  出於種種妙音聲,

  覺悟一切諸群生,  令其悉證菩提果。

  自在天王有寶女,  口中善奏諸音樂,

  一聲能出百千音,  一一音中復百千。

  善逝音聲亦如是,  一聲而出一切音,

  隨其性欲有差別,  各令聞已斷煩惱。

  譬如梵王吐一音,  能令梵眾皆歡喜,

  音唯及梵不出外,  一一皆言己獨聞。

  十力梵王亦復然,  演一言音充法界,

  唯沾眾會不遠出,  以無信故未能受。

  譬如眾水同一性,  八功德味無差別,

  因地在器各不同,  是故令其種種異。

  一切智音亦如是,  法性一味無分別,

  隨諸眾生行不同,  故使聽聞種種異。

  譬如無熱大龍王,  降雨普洽閻浮地,

  能令草樹皆生長,  而不從身及心出。

  諸佛妙音亦如是,  普雨法界悉充洽,

  能令生善滅諸惡,  不從內外而得有。

  譬如摩那斯龍王,  興雲七日未先雨,

  待諸眾生作務竟,  然後始降成利益。

  十力演義亦如是,  先化眾生使成熟,

  然後為說甚深法,  令其聞者不驚怖。

  大莊嚴龍於海中,  霔於十種莊嚴雨,

  或百或千百千種,  水雖一味莊嚴別。

  究竟辯才亦如是,  說十二十諸法門,

  或百或千至無量,  不生心念有殊別。

  最勝龍王娑竭羅,  興雲普覆四天下,

  於一切處雨各別,  而彼龍心無二念。

  諸佛法王亦如是,  大悲身雲遍十方,

  為諸修行雨各異,  而於一切無分別。

  “佛子!諸菩薩摩訶薩應雲何知如來、應、正等覺心?佛子!如來心、意、識俱不可得,但應以智無量故,知如來心。

  “譬如虛空為一切物所依,而虛空無所依。如來智慧亦復如是,為一切世間、出世間智所依,而如來智無所依。佛子!是為如來心第一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法界常出一切聲聞、獨覺、菩薩解脫,而法界無增減。如來智慧亦復如是,恒出一切世間、出世間種種智慧,而如來智無增減。佛子!是為如來心第二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大海,其水潛流四天下地及八十億諸小洲中,有穿鑿者無不得水,而彼大海不作分別:‘我出於水。’佛智海水亦復如是,流入一切眾生心中,若諸眾生觀察境界、修習法門,則得智慧清凈明瞭,而如來智平等無二、無有分別,但隨眾生心行異故,所得智慧各各不同。佛子!是為如來心第三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大海有四寶珠,具無量德,能生海內一切珍寶;若大海中無此寶珠,乃至一寶亦不可得。何等為四?一名:積集寶,二名:無盡藏,三名:遠離熾然,四名:具足莊嚴。佛子!此四寶珠,一切凡夫諸龍神等悉不得見。何以故?娑竭龍王以此寶珠端嚴方正置於宮中深密處故。佛子!如來、應、正等覺大智慧海亦復如是,於中有四大智寶珠,具足無量福智功德,由此能生一切眾生聲聞、獨覺、學、無學位,及諸菩薩智慧之寶。何等為四?所謂:無染著巧方便大智慧寶、善分別有為無為法大智慧寶、分別說無量法而不壞法性大智慧寶、知時非時未曾誤失大智慧寶。若諸如來大智海中無此四寶,有一眾生得入大乘,終無是處。此四智寶,薄福眾生所不能見。何以故?置於如來深密藏故。此四智寶,平均正直,端潔妙好,普能利益諸菩薩眾,令其悉得智慧光明。佛子!是為如來心第四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大海,有四熾然光明大寶佈在其底,性極猛熱,常能飲縮百川所註無量大水,是故大海無有增減。何等為四?一名:日藏,二名:離潤,三名:火焰光,四名:盡無餘。佛子!若大海中無此四寶,從四天下乃至有頂,其中所有悉被漂沒。佛子!此日藏大寶光明照觸,海水悉變為乳;離潤大寶光明照觸,其乳悉變為酪;火焰光大寶光明照觸,其酪悉變為酥;盡無餘大寶光明照觸,其酥變成醍醐;如火熾然,悉盡無餘。佛子!如來、應、正等覺大智慧海亦復如是,有四種大智慧寶,具足無量威德光明;此智寶光觸諸菩薩,乃至令得如來大智。何等為四?所謂:滅一切散善波浪大智慧寶、除一切法愛大智慧寶、慧光普照大智慧寶、與如來平等無邊無功用大智慧寶。佛子!諸菩薩修習一切助道法時,起無量散善波浪,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不能壞;如來以滅一切散善波浪大智慧寶光明觸彼菩薩,令舍一切散善波浪,持心一境,住於三昧;又以除一切法愛大智慧寶光明觸彼菩薩,令舍離三昧味著,起廣大神通;又以慧光普照大智慧寶光明觸彼菩薩,令舍所起廣大神通,住大明功用行;又以與如來平等無邊無功用大智慧寶光明觸彼菩薩,令舍所起大明功用行,乃至得如來平等地,息一切功用,令無有餘。佛子!若無如來此四智寶大光照觸,乃至有一菩薩得如來地,無有是處。佛子!是為如來心第五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如從水際,上至非想非非想天,其中所有大千國土,欲、色、無色眾生之處,莫不皆依虛空而起、虛空而住。何以故?虛空普遍故;雖彼虛空,普容三界而無分別。佛子!如來智慧亦復如是,若聲聞智,若獨覺智,若菩薩智,若有為行智,若無為行智,一切皆依如來智起、如來智住。何以故?如來智慧遍一切故;雖復普容無量智慧而無分別。佛子!是為如來心第六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如雪山頂有藥王樹,名:無盡根。彼藥樹根從十六萬八千由旬下盡金剛地水輪際生。彼藥王樹若生根時,令閻浮提一切樹根生;若生莖時,令閻浮提一切樹莖生;枝、葉、華、果悉皆如是。此藥王樹,根能生莖,莖能生根,根無有盡,名:無盡根。佛子!彼藥王樹於一切處皆令生長,唯於二處不能為作生長利益,所謂:地獄深坑及水輪中;然亦於彼初無厭舍。佛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樹亦復如是,以過去所發成就一切智慧善法、普覆一切諸眾生界、除滅一切諸惡道苦廣大悲願而為其根,於一切如來真實智慧種性中生堅固不動善巧方便以為其莖,遍法界智、諸波羅蜜以為其枝,禪定、解脫、諸大三昧以為其葉,總持、辯才、菩提分法以為其華,究竟無變諸佛解脫以為其果。佛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樹,何故得名為:無盡根?以究竟無休息故,不斷菩薩行故;菩薩行即如來性,如來性即菩薩行,是故得名為:無盡根。佛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樹,其根生時,令一切菩薩生不舍眾生大慈悲根;其莖生時,令一切菩薩增長堅固精進深心莖;其枝生時,令一切菩薩增長一切諸波羅蜜枝;其葉生時,令一切菩薩生長凈戒頭陀功德少欲知足葉;其華生時,令一切菩薩具諸善根相好莊嚴華;其果生時,令一切菩薩得無生忍乃至一切佛灌頂忍果。佛子!如來智慧大藥王樹唯於二處不能為作生長利益,所謂:二乘墮於無為廣大深坑及壞善根非器眾生溺大邪見貪愛之水;然亦於彼曾無厭舍。佛子!如來智慧無有增減,以根善安住,生無休息故。佛子!是為如來心第七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劫火起時,焚燒一切草木叢林,乃至鐵圍、大鐵圍山皆悉熾然無有遺餘。

  “佛子!假使有人手執幹草投彼火中,於意雲何,得不燒不?”

  答言:“不也。”

  “佛子!彼所投草容可不燒;如來智慧分別三世一切眾生、一切國土、一切劫數、一切諸法,無不知者;若言不知,無有是處。何以故?智慧平等悉明達故。佛子!是為如來心第八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譬如風災壞世界時,有大風起,名曰:散壞,能壞三千大千世界,鐵圍山等皆成碎末。復有大風,名為:能障,周匝三千大千世界障散壞風,不令得至餘方世界。佛子!若令無此能障大風,十方世界無不壞盡。如來、應、正等覺亦復如是,有大智風,名為:能滅,能滅一切諸大菩薩煩惱習氣;有大智風,名為:巧持,巧持其根未熟菩薩不令能滅大智風輪斷其一切煩惱習氣。佛子!若無如來巧持智風,無量菩薩皆墮聲聞、辟支佛地;由此智故,令諸菩薩超二乘地,安住如來究竟之位。佛子!是為如來心第九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佛子!譬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書寫三千大千世界中事,一切皆盡。所謂:書寫大鐵圍山中事,量等大鐵圍山;書寫大地中事,量等大地;書寫中千世界中事,量等中千世界;書寫小千世界中事,量等小千世界;如是,若四天下,若大海,若須彌山,若地天宮殿,若欲界空居天宮殿,若色界宮殿,若無色界宮殿,一一書寫,其量悉等。此大經卷雖復量等大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塵中;如一微塵,一切微塵皆亦如是。時,有一人智慧明達,具足成就清凈天眼,見此經卷在微塵內,於諸眾生無少利益,即作是念:‘我當以精進力,破彼微塵,出此經卷,令得饒益一切眾生。’作是念已,即起方便,破彼微塵,出此大經,令諸眾生普得饒益。如於一塵,一切微塵應知悉然。佛子!如來智慧亦復如是,無量無礙,普能利益一切眾生,具足在於眾生身中;但諸凡愚妄想執著,不知不覺,不得利益。爾時,如來以無障礙清凈智眼,普觀法界一切眾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眾生雲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癡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即教彼眾生修習聖道,令離妄想;離妄想已,證得如來無量智慧,利益安樂一切眾生。佛子!是為如來心第十相,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以如是等無量無礙不可思議廣大相,知如來、應、正等覺心。”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言:

  “欲知諸佛心,  當觀佛智慧,

  佛智無依處,  如空無所依。

  眾生種種樂,  及諸方便智,

  皆依佛智慧,  佛智無依止。

  聲聞與獨覺,  及諸佛解脫,

  皆依於法界,  法界無增減。

  佛智亦如是,  出生一切智,

  無增亦無減,  無生亦無盡。

  如水潛流地,  求之無不得,

  無念亦無盡,  功力遍十方。

  佛智亦如是,  普在眾生心,

  若有勤修行,  疾得智光明。

  如龍有四珠,  出生一切寶,

  置之深密處,  凡人莫能見。

  佛四智亦然,  出生一切智,

  餘人莫能見,  唯除大菩薩。

  如海有四寶,  能飲一切水,

  令海不流溢,  亦復無增減。

  如來智亦爾,  息浪除法愛,

  廣大無有邊,  能生佛菩薩。

  下方至有頂,  欲色無色界,

  一切依虛空,  虛空不分別。

  聲聞與獨覺,  菩薩眾智慧,

  皆依於佛智,  佛智無分別。

  雪山有藥王,  名為無盡根,

  能生一切樹,  根莖葉華實。

  佛智亦如是,  如來種中生,

  既得菩提已,  復生菩薩行。

  如人把幹草,  置之於劫燒,

  金剛猶洞然,  此無不燒理。

  三世劫與剎,  及其中眾生,

  彼草容不燒,  此佛無不知。

  有風名散壞,  能壞於大千;

  若無別風止,  壞及無量界。

  大智風亦爾,  滅諸菩薩惑;

  別有善巧風,  令住如來地。

  如有大經卷,  量等三千界,

  在於一塵內,  一切塵悉然。

  有一聰慧人,  凈眼悉明見,

  破塵出經卷,  普饒益眾生。

  佛智亦如是,  遍在眾生心,

  妄想之所纏,  不覺亦不知。

  諸佛大慈悲,  令其除妄想,

  如是乃出現,  饒益諸菩薩。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二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三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雲何知如來、應、正等覺境界?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無障無礙智慧,知一切世間境界是如來境界,知一切三世境界、一切剎境界、一切法境界、一切眾生境界、真如無差別境界、法界無障礙境界、實際無邊際境界、虛空無分量境界、無境界境界是如來境界。佛子!如一切世間境界無量,如來境界亦無量;如一切三世境界無量,如來境界亦無量;乃至,如無境界境界無量,如來境界亦無量;如無境界境界一切處無有,如來境界亦如是一切處無有。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心境界是如來境界。如心境界無量無邊、無縛無脫,如來境界亦無量無邊、無縛無脫。何以故?以如是如是思惟分別,如是如是無量顯現故。佛子!如大龍王隨心降雨,其雨不從內出、不從外出。如來境界亦復如是,隨於如是思惟分別,則有如是無量顯現,於十方中悉無來處。佛子!如大海水,皆從龍王心力所起。諸佛如來一切智海亦復如是,皆從如來往昔大願之所生起。

  “佛子!一切智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不可言說;然我今者略說譬諭,汝應諦聽。佛子!此閻浮提有二千五百河流入大海,西拘耶尼有五千河流入大海,東弗婆提有七千五百河流入大海,北鬱單越有一萬河流入大海。

  “佛子!此四天下,如是二萬五千河相續不絕流入大海。於意雲何,此水多不?”

  答言:“甚多。”

  “佛子!復有十光明龍王,雨大海中水倍過前;百光明龍王,雨大海中水復倍前;大莊嚴龍王、摩那斯龍王、雷震龍王、難陀跋難陀龍王、無量光明龍王、連霔不斷龍王、大勝龍王、大奮迅龍王,如是等八十億諸大龍王,各雨大海,皆悉展轉倍過於前;娑竭羅龍王太子,名:閻浮幢,雨大海中水復倍前。佛子!十光明龍王宮殿中水流入大海,復倍過前;百光明龍王宮殿中水流入大海,復倍過前;大莊嚴龍王、摩那斯龍王、雷震龍王、難陀跋難陀龍王、無量光明龍王、連霔不斷龍王、大勝龍王、大奮迅龍王,如是等八十億諸大龍王,宮殿各別,其中有水流入大海,皆悉展轉倍過於前;娑竭羅龍王太子閻浮幢宮殿中水流入大海,復倍過前。佛子!娑竭羅龍王連雨大海,水復倍前;其娑竭羅龍王宮殿中水湧出入海,復倍於前;其所出水紺琉璃色,湧出有時,是故大海潮不失時。佛子!如是大海,其水無量,眾寶無量,眾生無量,所依大地亦復無量。

  “佛子!於汝意雲何,彼大海為無量不?”答言:“實為無量,不可為諭。”

  “佛子!此大海無量於如來智海無量,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不及其一;但隨眾生心為作譬諭,而佛境界非譬所及。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如來智海無量,從初發心修一切菩薩行不斷故;應知寶聚無量,一切菩提分法、三寶種不斷故;應知所住眾生無量,一切學、無學、聲聞、獨覺所受用故;應知住地無量,從初歡喜地乃至究竟無障礙地諸菩薩所居故。佛子!菩薩摩訶薩為入無量智慧利益一切眾生故,於如來、應、正等覺境界應如是知。”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言:

  “如心境界無有量,  諸佛境界亦復然;

  如心境界從意生,  佛境如是應觀察。

  如龍不離於本處,  以心威力霔大雨,

  雨水雖無來去處,  隨龍心故悉充洽。

  十力牟尼亦如是,  無所從來無所去,

  若有凈心則現身,  量等法界入毛孔。

  如海珍奇無有量,  眾生大地亦復然,

  水性一味等無別,  於中生者各蒙利。

  如來智海亦如是,  一切所有皆無量,

  有學無學住地人,  悉在其中得饒益。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雲何知如來、應、正等覺行?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無礙行是如來行,應知真如行是如來行。佛子!如真如,前際不生,後際不動,現在不起;如來行亦如是,不生、不動、不起。佛子!如法界,非量、非無量,無形故;如來行亦如是,非量、非無量,無形故。佛子!譬如鳥飛虛空,經於百年,已經過處、未經過處皆不可量。何以故?虛空界無邊際故。如來行亦如是,假使有人經百千億那由他劫分別演說,已說、未說皆不可量。何以故?如來行無邊際故。佛子!如來、應、正等覺住無礙行,無有住處,而能普為一切眾生示現所行,令其見已,出過一切諸障礙道。佛子!譬如金翅鳥王,飛行虛空,回翔不去,以清凈眼觀察海內諸龍宮殿,奮勇猛力,以左右翅鼓揚海水悉令兩辟,知龍男女命將盡者而搏取之。如來、應、正等覺金翅鳥王亦復如是,住無礙行,以凈佛眼觀察法界諸宮殿中一切眾生,若曾種善根已成熟者,如來奮勇猛十力,以止觀兩翅鼓揚生死大愛水海,使其兩辟而撮取之,置佛法中,令斷一切妄想戲論,安住如來無分別無礙行。佛子!譬如日月,獨無等侶,周行虛空,利益眾生,不作是念:‘我從何來,而至何所。’諸佛如來亦復如是,性本寂滅,無有分別,示現遊行一切法界,為欲饒益諸眾生故,作諸佛事無有休息,不生如是戲論分別:‘我從彼來,而向彼去。’佛子!菩薩摩訶薩應以如是等無量方便、無量性相,知見如來、應、正等覺所行之行。”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言:

  “譬如真如不生滅,  無有方所無能見;

  大饒益者行如是,  出過三世不可量。

  法界非界非非界,  非是有量非無量;

  大功德者行亦然,  非量無量無身故。

  如鳥飛行億千歲,  前後虛空等無別;

  眾劫演說如來行,  已說未說不可量。

  金翅在空觀大海,  辟水搏取龍男女;

  十力能拔善根人,  令出有海除眾惑。

  譬如日月遊虛空,  照臨一切不分別;

  世尊周行於法界,  教化眾生無動念。

  “佛子!諸菩薩摩訶薩應雲何知如來、應、正等覺成正覺?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如來成正覺,於一切義無所觀察,於法平等無所疑惑,無二無相,無行無止,無量無際,遠離二邊,住於中道,出過一切文字言說,知一切眾生心念所行、根性欲樂、煩惱染習;舉要言之,於一念中悉知三世一切諸法。佛子!譬如大海普能印現四天下中一切眾生色身形像,是故共說以為大海;諸佛菩提亦復如是,普現一切眾生心念、根性樂欲而無所現,是故說名諸佛菩提。佛子!諸佛菩提,一切文字所不能宣,一切音聲所不能及,一切言語所不能說,但隨所應方便開示。佛子!如來、應、正等覺成正覺時,得一切眾生量等身,得一切法量等身,得一切剎量等身,得一切三世量等身,得一切佛量等身,得一切語言量等身,得真如量等身,得法界量等身,得虛空界量等身,得無礙界量等身,得一切願量等身,得一切行量等身,得寂滅涅槃界量等身。佛子!如所得身,言語及心亦復如是,得如是等無量無數清凈三輪。佛子!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乃至普見一切眾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謂:無性。無何等性?所謂:無相性、無盡性、無生性、無滅性、無我性、無非我性、無眾生性、無非眾生性、無菩提性、無法界性、無虛空性,亦復無有成正覺性。知一切法皆無性故,得一切智,大悲相續,救度眾生。佛子!譬如虛空,一切世界若成若壞,常無增減。何以故?虛空無生故。諸佛菩提亦復如是,若成正覺、不成正覺,亦無增減。何以故?菩提無相、無非相,無一、無種種故。佛子!假使有人能化作恒河沙等心,一一心復化作恒河沙等佛,皆無色、無形、無相,如是盡恒河沙等劫無有休息。佛子!於汝意雲何?彼人化心,化作如來,凡有幾何?”如來性起妙德菩薩言:“如我解於仁所說義,化與不化等無有別,雲何問言凡有幾何?”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佛子!如汝所說,設一切眾生,於一念中悉成正覺,與不成正覺等無有異。何以故?菩提無相故;若無有相,則無增無減。佛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成等正覺同於菩提一相無相。如來成正覺時,以一相方便入善覺智三昧;入已,於一成正覺廣大身,現一切眾生數等身住於身中。如一成正覺廣大身,一切成正覺廣大身悉亦如是。佛子!如來有如是等無量成正覺門,是故應知如來所現身無有量;以無量故,說如來身為無量界、等眾生界。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如來身一毛孔中,有一切眾生數等諸佛身。何以故?如來成正覺身究竟無生滅故。如一毛孔遍法界,一切毛孔悉亦如是,當知無有少許處空無佛身。何以故?如來成正覺,無處不至故;隨其所能,隨其勢力,於道場菩提樹下師子座上,以種種身成等正覺。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如自心,一切眾生心亦復如是,悉有如來成等正覺,廣大周遍,無處不有,不離不斷,無有休息,入不思議方便法門。佛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如來成正覺。”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言:

  “正覺瞭知一切法,  無二離二悉平等,

  自性清凈如虛空,  我與非我不分別。

  如海印現眾生身,  以此說其為大海;

  菩提普印諸心行,  是故說名為正覺。

  譬如世界有成敗,  而於虛空不增減;

  一切諸佛出世間,  菩提一相恒無相。

  如人化心化作佛,  化與不化性無異;

  一切眾生成菩提,  成與不成無增減。

  佛有三昧名善覺,  菩提樹下入此定,

  放眾生等無量光,  開悟群品如蓮敷。

  如三世劫剎眾生,  所有心念及根欲,

  如是數等身皆現,  是故正覺名無量。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雲何知如來、應、正等覺轉法輪?佛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如來以心自在力無起無轉而轉法輪,知一切法恒無起故;以三種轉斷所應斷而轉法輪,知一切法離邊見故;離欲際、非際而轉法輪,入一切法虛空際故;無有言說而轉法輪,知一切法不可說故;究竟寂滅而轉法輪,知一切法涅槃性故;以一切文字、一切言語而轉法輪,如來音聲無處不至故;知聲如響而轉法輪,瞭於諸法真實性故;於一音中出一切音而轉法輪,畢竟無主故;無遺無盡而轉法輪,內外無著故。佛子!譬如一切文字語言,盡未來劫說不可盡;佛轉法輪亦復如是,一切文字安立顯示,無有休息,無有窮盡。佛子!如來法輪悉入一切語言文字而無所住。譬如書字,普入一切事、一切語、一切算數、一切世間出世間處而無所住;如來音聲亦復如是,普入一切處、一切眾生、一切法、一切業、一切報中而無所住。一切眾生種種語言,皆悉不離如來法輪。何以故?言音實相即法輪故。佛子!菩薩摩訶薩於如來轉法輪應如是知

  “復次,佛子!菩薩摩訶薩欲知如來所轉法輪,應知如來法輪所出生處。何等為如來法輪所出生處?佛子!如來隨一切眾生心行欲樂無量差別,出若幹音聲而轉法輪。佛子!如來、應、正等覺有三昧,名:究竟無礙無畏,入此三昧已,於成正覺一一身、一一口,各出一切眾生數等言音,一一音中眾音具足,各各差別而轉法輪,令一切眾生皆生歡喜。能如是知轉法輪者,當知此人則為隨順一切佛法;不如是知,則非隨順。佛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佛轉法輪,普入無量眾生界故。”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言:

  “如來法輪無所轉,  三世無起亦無得,

  譬如文字無盡時,  十力法輪亦如是。

  如字普入而無至,  正覺法輪亦復然,

  入諸言音無所入,  能令眾生悉歡喜。

  佛有三昧名究竟,  入此定已乃說法,

  一切眾生無有邊,  普出其音令悟解。

  一一音中復更演,  無量言音各差別,

  於世自在無分別,  隨其欲樂普使聞。

  文字不從內外出,  亦不失壞無積聚,

  而為眾生轉法輪,  如是自在甚奇特。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雲何知如來、應、正等覺般涅槃?佛子!菩薩摩訶薩欲知如來大涅槃者,當須瞭知根本自性。如真如涅槃,如來涅槃亦如是;如實際涅槃,如來涅槃亦如是;如法界涅槃,如來涅槃亦如是;如虛空涅槃,如來涅槃亦如是;如法性涅槃,如來涅槃亦如是;如離欲際涅槃,如來涅槃亦如是;如無相際涅槃,如來涅槃亦如是;如我性際涅槃,如來涅槃亦如是;如一切法性際涅槃,如來涅槃亦如是;如真如際涅槃,如來涅槃亦如是。何以故?涅槃無生無出故;若法無生無出,則無有滅。佛子!如來不為菩薩說諸如來究竟涅槃,亦不為彼示現其事。何以故?為欲令見一切如來常住其前,於一念中見過去、未來一切諸佛色相圓滿皆如現在,亦不起二、不二想。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永離一切諸想著故。佛子!諸佛如來為令眾生生欣樂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生戀慕故,示現涅槃;而實如來無有出世,亦無涅槃。何以故?如來常住清凈法界,隨眾生心示現涅槃。佛子!譬如日出,普照世間,於一切凈水器中影無不現,普遍眾處而無來往,或一器破便不現影。佛子!於汝意雲何,彼影不現為日咎不?”答言:“不也。但由器壞,非日有咎。”“佛子!如來智日亦復如是,普現法界無前無後,一切眾生凈心器中佛無不現,心器常凈常見佛身,若心濁器破則不得見。佛子!若有眾生應以涅槃而得度者,如來則為示現涅槃,而實如來無生、無歿、無有滅度。佛子!譬如火大,於一切世間能為火事,或時一處其火息滅。於意雲何,豈一切世間火皆滅耶?”答言:“不也。”“佛子!如來、應、正等覺亦復如是,於一切世界施作佛事,或於一世界能事已畢示入涅槃,豈一切世界諸佛如來悉皆滅度?佛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如來、應、正等覺大般涅槃。

  “復次,佛子!譬如幻師善明幻術,以幻術力,於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國土、城邑、聚落示現幻身,以幻力持經劫而住;然於餘處,幻事已訖,隱身不現。佛子!於汝意雲何,彼大幻師豈於一處隱身不現,便一切處皆隱滅耶?”答言:“不也。”“佛子!如來、應、正等覺亦復如是,善知無量智慧方便種種幻術,於一切法界普現其身,持令常住盡未來際;或於一處,隨眾生心,所作事訖,示現涅槃。豈以一處示入涅槃,便謂一切悉皆滅度?佛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如來、應、正等覺大般涅槃。

  “復次,佛子!如來、應、正等覺示涅槃時,入不動三昧;入此三昧已,於一一身各放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大光明,一一光明各出阿僧祇蓮華,一一蓮華各有不可說妙寶華蕊,一一華蕊有師子座,一一座上皆有如來結跏趺坐,其佛身數正與一切眾生數等,皆具上妙功德莊嚴,從本願力之所生起。若有眾生善根熟者,見佛身已,則皆受化。然彼佛身,盡未來際究竟安住,隨宜化度一切眾生未曾失時。佛子!如來身者,無有方處,非實非虛,但以諸佛本誓願力,眾生堪度則便出現。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如來、應、正等覺大般涅槃。佛子!如來住於無量無礙究竟法界、虛空界,真如法性無生無滅及以實際,為諸眾生隨時示現;本願持故,無有休息,不舍一切眾生、一切剎、一切法。”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言:

  “如日舒光照法界,  器壞水漏影隨滅;

  最勝智日亦如是,  眾生無信見涅槃。

  如火世間作火事,  於一城邑或時息;

  人中最勝遍法界,  化事訖處示終盡。

  幻師現身一切剎,  能事畢處則便謝;

  如來化訖亦復然,  於餘國土常見佛。

  佛有三昧名不動,  化眾生訖入此定,

  一念身放無量光,  光出蓮華華有佛。

  佛身無數等法界,  有福眾生所能見,

  如是無數一一身,  壽命莊嚴皆具足。

  如無生性佛出興,  如無滅性佛涅槃,

  言辭譬諭悉皆斷,  一切義成無與等。

  “佛子!菩薩摩訶薩應雲何知於如來、應、正等覺見聞親近所種善根?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知於如來所見聞親近所種善根皆悉不虛,出生無盡覺慧故,離於一切障難故,決定至於究竟故,無有虛誑故,一切願滿故,不盡有為行故,隨順無為智故,生諸佛智故,盡未來際故,成一切種勝行故,到無功用智地故。佛子!譬如丈夫,食少金剛,終竟不消,要穿其身,出在於外。何以故?金剛不與肉身雜穢而同止故。於如來所種少善根亦復如是,要穿一切有為諸行煩惱身過,到於無為究竟智處。何以故?此少善根不與有為諸行煩惱而共住故。佛子!假使幹草積同須彌,投火於中如芥子許,必皆燒盡。何以故?火能燒故。於如來所種少善根亦復如是,必能燒盡一切煩惱,究竟得於無餘涅槃。何以故?此少善根性究竟故。佛子!譬如雪山有藥王樹,名曰:善見。若有見者,眼得清凈;若有聞者,耳得清凈;若有嗅者,鼻得清凈;若有嘗者,舌得清凈;若有觸者,身得清凈;若有眾生取彼地土,亦能為作除病利益。佛子!如來、應、正等覺無上藥王亦復如是,能作一切饒益眾生。若有得見如來色身,眼得清凈;若有得聞如來名號,耳得清凈;若有得嗅如來戒香,鼻得清凈;若有得嘗如來法味,舌得清凈,具廣長舌,解語言法;若有得觸如來光者,身得清凈,究竟獲得無上法身;若於如來生憶念者,則得念佛三昧清凈;若有眾生供養如來所經土地及塔廟者,亦具善根,滅除一切諸煩惱患,得賢聖樂。佛子!我今告汝,設有眾生見聞於佛,業障纏覆不生信樂,亦種善根無空過者,乃至究竟入於涅槃。佛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於如來所見聞親近所種善根,悉離一切諸不善法,具足善法。

  “佛子!如來以一切譬諭說種種事,無有譬諭能說此法。何以故?心智路絕,不思議故。諸佛菩薩但隨眾生心,令其歡喜,為說譬諭,非是究竟。佛子!此法門名為:如來秘密之處,名:一切世間所不能知,名:入如來印,名:開大智門,名:示現如來種性,名:成就一切菩薩,名:一切世間所不能壞,名:一向隨順如來境界,名:能!凈一切諸眾生界,名:演說如來根本實性不思議究竟法。佛子!此法門,如來不為餘眾生說,唯為趣向大乘菩薩說,唯為乘不思議乘菩薩說;此法門不入一切餘眾生手,唯除諸菩薩摩訶薩。佛子!譬如轉輪聖王所有七寶,因此寶故顯示輪王,此寶不入餘眾生手,唯除第一夫人所生太子,具足成就聖王相者。若轉輪王無此太子具眾德者,王命終後,此諸寶等於七日中悉皆散滅。佛子!此經珍寶亦復如是,不入一切餘眾生手,唯除如來法王真子,生如來傢,種如來相諸善根者。佛子!若無此等佛之真子,如是法門不久散滅。何以故?一切二乘不聞此經,何況受持、讀誦、書寫、分別解說!唯諸菩薩乃能如是。是故,菩薩摩訶薩聞此法門應大歡喜,以尊重心恭敬頂受。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信樂此經,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佛子!設有菩薩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修習種種菩提分法。若未聞此如來不思議大威德法門,或時聞已不信、不解、不順、不入,不得名為真實菩薩,以不能生如來傢故。若得聞此如來無量不可思議無障無礙智慧法門,聞已信解,隨順悟入,當知此人生如來傢,隨順一切如來境界,具足一切諸菩薩法,安住一切種智境界,遠離一切諸世間法,出生一切如來所行,通達一切菩薩法性,於佛自在心無疑惑,住無師法,深入如來無礙境界。佛子!菩薩摩訶薩聞此法已,則能以平等智知無量法,則能以正直心離諸分別,則能以勝欲樂現見諸佛,則能以作意力入平等虛空界,則能以自在念行無邊法界,則能以智慧力具一切功德,則能以自然智離一切世間垢,則能以菩提心入一切十方網,則能以大觀察知三世諸佛同一體性,則能以善根回向智普入如是法,不入而入;不於一法而有攀緣,恒以一法觀一切法。佛子!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功德,少作功力,得無師自然智。”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言:

  “見聞供養諸如來,  所得功德不可量,

  於有為中終不盡,  要滅煩惱離眾苦。

  譬人吞服少金剛,  終竟不消要當出;

  供養十力諸功德,  滅惑必至金剛智。

  如幹草積等須彌,  投芥子火悉燒盡;

  供養諸佛少功德,  必斷煩惱至涅槃。

  雪山有藥名善見,  見聞嗅觸消眾疾;

  若有見聞於十力,  得勝功德到佛智。”

  爾時,佛神力故,法如是故,十方各有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世界六種震動,所謂:東湧西沒,西湧東沒,南湧北沒,北湧南沒,邊湧中沒,中湧邊沒。十八相動,所謂:動、遍動、等遍動,起、遍起、等遍起,湧、遍湧、等遍湧,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擊、遍擊、等遍擊。雨出過諸天一切華雲、一切蓋雲、幢雲、幡雲、香雲、鬘雲、塗香雲、莊嚴具雲、大光明摩尼寶雲、諸菩薩贊嘆雲、不可說菩薩各差別身雲,雨成正覺雲、嚴凈不思議世界雲,雨如來言語音聲雲,充滿無邊法界。如此四天下,如來神力如是示現,令諸菩薩皆大歡喜;周遍十方一切世界,悉亦如是。

  是時,十方各過八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外,各有八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如來,同名:普賢,皆現其前而作是言:

  “善哉!佛子!乃能承佛威力,隨順法性,演說如來出現不思議法。佛子!我等十方八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同名諸佛皆說此法;如我所說,十方世界一切諸佛亦如是說。佛子!今此會中,十萬佛剎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一切菩薩神通三昧;我等皆與授記,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剎微塵數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亦與授記,於當來世經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皆得成佛,同號:佛殊勝境界。我等為令未來諸菩薩聞此法故,皆共護持。如此四天下所度眾生,十方百千億那由他無數無量,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法界虛空等一切世界中所度眾生,皆亦如是。”

  爾時,十方諸佛威神力故,毗盧遮那本願力故,法如是故,善根力故,如來起智不越念故,如來應緣不失時故,隨時覺悟諸菩薩故,往昔所作無失壞故,令得普賢廣大行故,顯現一切智自在故,十方各過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外,各有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菩薩來詣於此,充滿十方一切法界,示現菩薩廣大莊嚴,放大光明網,震動一切十方世界,壞散一切諸魔宮殿,消滅一切諸惡道苦,顯現一切如來威德,歌詠贊嘆如來無量差別功德法,普雨一切種種雨,示現無量差別身,領受無量諸佛法,以佛神力各作是言:

  “善哉!佛子!乃能說此如來不可壞法。佛子!我等一切皆名:普賢,各從普光明世界普幢自在如來所而來於此,彼一切處亦說是法,如是文句,如是義理,如是宣說,如是決定,皆同於此,不增不減。我等皆以佛神力故,得如來法故,來詣此處為汝作證。如我來此,十方等虛空遍法界一切世界諸四天下亦復如是。”

  爾時,普賢菩薩承佛神力,觀察一切菩薩大眾,欲重明如來出現廣大威德,如來正法不可沮壞,無量善根皆悉不空,諸佛出世必具一切最勝之法,善能觀察諸眾生心,隨應說法未曾失時,生諸菩薩無量法光,一切諸佛自在莊嚴,一切如來一身無異,從本大行之所生起,而說頌言:

  “一切如來諸所作,  世間譬諭無能及,

  為令眾生得悟解,  非諭為諭而顯示。

  如是微密甚深法,  百千萬劫難可聞;

  精進智慧調伏者,  乃得聞此秘奧義。

  若聞此法生欣慶,  彼曾供養無量佛,

  為佛加持所攝受,  人天贊嘆常供養。

  此為超世第一財,  此能救度諸群品,

  此能出生清凈道,  汝等當持莫放逸。”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三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一

  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普光明殿,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妙悟皆滿,二行永絕,達無相法;住於佛住,得佛平等,到無障處不可轉法;所行無礙,立不思議,普見三世;身恒充遍一切國土,智恒明達一切諸法;瞭一切行,盡一切疑,無能測身;一切菩薩等所求智,到佛無二究竟彼岸,具足如來平等解脫,證無中邊佛平等地,盡於法界等虛空界。與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俱,皆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各從他方種種國土而共來集,悉具菩薩方便智慧。所謂:善能觀察一切眾生,以方便力,令其調伏,住菩薩法;善能觀察一切世界,以方便力,普皆往詣;善能觀察涅槃境界,思惟籌量永離一切戲論分別,而修妙行無有間斷;善能攝受一切眾生,善入無量諸方便法,知諸眾生空無所有而不壞業果;善知眾生心使、諸根境界方便,種種差別悉能受持;三世佛法,自得解瞭,復為他說;於世、出世無量諸法,皆善安住,知其真實;於有為、無為一切諸法,悉善觀察,知無有二;於一念中,悉能獲得三世諸佛所有智慧;於念念中,悉能示現成等正覺,令一切眾生發心成道;於一眾生心之所緣,悉知一切眾生境界;雖入如來一切智地,而不舍菩薩行諸所作業,智慧方便而無所作;為一一眾生住無量劫,而於阿僧祇劫難可值遇,轉正法輪調伏眾生皆不唐捐,三世諸佛清凈行願悉已具足;成就如是無量功德,一切如來於無邊劫說不可盡。其名曰:普賢菩薩、普眼菩薩、普化菩薩、普慧菩薩、普見菩薩、普光菩薩、普觀菩薩、普照菩薩、普幢菩薩、普覺菩薩……。如是等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皆悉成就普賢行願,深心大願皆已圓滿;一切諸佛出興世處,悉能往詣請轉法輪;善能受持諸佛法眼,不斷一切諸佛種性;善知一切諸佛興世授記次第、名號、國土、成等正覺、轉於法輪;無佛世界現身成佛,能令一切雜染眾生皆悉清凈;能滅一切菩薩業障,入於無礙清凈法界。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入廣大三昧,名:佛華莊嚴;入此三昧時,十方所有一切世界六種、十八相動,出大音聲靡不皆聞;然後從其三昧而起。

  爾時,普慧菩薩知眾已集,問普賢菩薩言:“佛子!願為演說:何等為菩薩摩訶薩依?何等為奇特想?何等為行?何等為善知識?何等為勤精進?何等為心得安隱?何等為成就眾生?何等為戒?何等為自知受記?何等為入菩薩?何等為入如來?何等為入眾生心行?何等為入世界?何等為入劫?何等為說三世?何等為入三世?何等為發無疲厭心?何等為差別智?何等為陀羅尼?何等為演說佛?何等為發普賢心?何等為普賢行法?以何等故而起大悲?何等為發菩提心因緣?何等為於善知識起尊重心?何等為清凈?何等為諸波羅蜜?何等為智隨覺?何等為證知?何等為力?何等為平等?何等為佛法實義句?何等為說法?何等為持?何等為辯才?何等為自在?何等為無著性?何等為平等心?何等為出生智慧?何等為變化?何等為力持?何等為得大欣慰?何等為深入佛法?何等為依止?何等為發無畏心?何等為發無疑惑心?何等為不思議?何等為巧密語?何等為巧分別智?何等為入三昧?何等為遍入?何等為解脫門?何等為神通?何等為明?何等為解脫?何等為園林?何等為宮殿?何等為所樂?何等為莊嚴?何等為發不動心?何等為不舍深大心?何等為觀察?何等為說法?何等為清凈?何等為印?何等為智光照?何等為無等住?何等為無下劣心?何等為如山增上心?何等為入無上菩提如海智?何等為如寶住?何等為發如金剛大乘誓願心?何等為大發起?何等為究竟大事?何等為不壞信?何等為授記?何等為善根回向?何等為得智慧?何等為發無邊廣大心?何等為伏藏?何等為律儀?何等為自在?何等為無礙用?何等為眾生無礙用?何等為剎無礙用?何等為法無礙用?何等為身無礙用?何等為願無礙用?何等為境界無礙用?何等為智無礙用?何等為神通無礙用?何等為神力無礙用?何等為力無礙用?何等為遊戲?何等為境界?何等為力?何等為無畏?何等為不共法?何等為業?何等為身?何等為身業?何等為身?何等為語?何等為凈修語業?何等為得守護?何等為成辦大事?何等為心?何等為發心?何等為周遍心?何等為諸根?何等為深心?何等為增上深心?何等為勤修?何等為決定解?何等為決定解入世界?何等為決定解入眾生界?何等為習氣?何等為取?何等為修?何等為成就佛法?何等為退失佛法道?何等為離生道?何等為決定法?何等為出生佛法道?何等為大丈夫名號?何等為道?何等為無量道?何等為助道?何等為修道?何等為莊嚴道?何等為足?何等為手?何等為腹?何等為藏?何等為心?何等為被甲?何等為器仗?何等為首?何等為眼?何等為耳?何等為鼻?何等為舌?何等為身?何等為意?何等為行?何等為住?何等為坐?何等為臥?何等為所住處?何等為所行處?何等為觀察?何等為普觀察?何等為奮迅?何等為師子吼?何等為清凈施?何等為清凈戒?何等為清凈忍?何等為清凈精進?何等為清凈定?何等為清凈慧?何等為清凈慈?何等為清凈悲?何等為清凈喜?何等為清凈舍?何等為義?何等為法?何等為福德助道具?何等為智慧助道具?何等為明足?何等為求法?何等為明瞭法?何等為修行法?何等為魔?何等為魔業?何等為舍離魔業?何等為見佛?何等為佛業?何等為慢業?何等為智業?何等為魔所攝持?何等為佛所攝持?何等為法所攝持?何等為住兜率天所作業?何故於兜率天宮歿?何故現處胎?何等為現微細趣?何故現初生?何故現微笑?何故示行七步?何故現童子地?何故現處內宮?何故現出傢?何故示苦行?雲何往詣道場?雲何坐道場?何等為坐道場時奇特相?何故示降魔?何等為成如來力?雲何轉法輪?何故因轉法輪得白凈法?何故如來、應、正等覺示般涅槃?善哉!佛子!如是等法,願為演說!”

  爾時,普賢菩薩告普慧等諸菩薩言: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依。何等為十?所謂:以菩提心為依,恒不忘失故;以善知識為依,和合如一故;以善根為依,修集增長故;以波羅蜜為依,具足修行故;以一切法為依,究竟出離故;以大願為依,增長菩提故;以諸行為依,普皆成就故;以一切菩薩為依,同一智慧故;以供養諸佛為依,信心清凈故;以一切如來為依,如慈父教誨不斷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為如來無上大智所依處。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奇特想。何等為十?所謂:於一切善根生自善根想;於一切善根生菩提種子想;於一切眾生生菩提器想;於一切願生自願想;於一切法生出離想;於一切行生自行想;於一切法生佛法想;於一切語言法生語言道想;於一切佛生慈父想;於一切如來生無二想。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無上善巧想。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行。何等為十?所謂:一切眾生行,普令成熟故;一切求法行,咸悉修學故;一切善根行,悉使增長故;一切三昧行,一心不亂故;一切智慧行,無不瞭知故;一切神通行,變化自在故;一切修習行,無不能修故;一切佛剎行,皆悉莊嚴故;一切善友行,恭敬供養故;一切如來行,尊重承事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慧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善知識。何等為十?所謂:令住菩提心善知識;令生善根善知識;令行諸波羅蜜善知識;令解說一切法善知識;令成熟一切眾生善知識;令得決定辯才善知識;令不著一切世間善知識;令於一切劫修行無厭倦善知識;令安住普賢行善知識;令入一切佛智所入善知識。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勤精進。何等為十?所謂:教化一切眾生勤精進;深入一切法勤精進;嚴凈一切世界勤精進;修行一切菩薩所學勤精進;滅除一切眾生惡勤精進;止息一切三惡道苦勤精進;摧破一切眾魔勤精進;願為一切眾生作清凈眼勤精進;供養一切諸佛勤精進;令一切如來皆悉歡喜勤精進。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具足如來無上精進波羅蜜。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心得安隱。何等為十?所謂:自住菩提心,亦當令他住菩提心,心得安隱;自究竟離忿諍,亦當令他離忿諍,心得安隱;自離凡愚法,亦令他離凡愚法,心得安隱;自勤修善根,亦令他勤修善根,心得安隱;自住波羅蜜道,亦令他住波羅蜜道,心得安隱;自生在佛傢,亦當令他生於佛傢,心得安隱;自深入無自性真實法,亦令他入無自性真實法,心得安隱;自不誹謗一切佛法,亦令他不誹謗一切佛法,心得安隱;自滿一切智菩提願,亦令他滿一切智菩提願,心得安隱;自深入一切如來無盡智藏,亦令他入一切如來無盡智藏,心得安隱。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安隱。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成就眾生。何等為十?所謂:以佈施成就眾生;以色身成就眾生;以說法成就眾生;以同行成就眾生;以無染著成就眾生;以開示菩薩行成就眾生;以熾然示現一切世界成就眾生;以示現佛法大威德成就眾生;以種種神通變現成就眾生;以種種微密善巧方便成就眾生。是為十。菩薩以此成就眾生界。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戒。何等為十?所謂:不舍菩提心戒;遠離二乘地戒;觀察利益一切眾生戒;令一切眾生住佛法戒;修一切菩薩所學戒;於一切法無所得戒;以一切善根回向菩提戒;不著一切如來身戒;思惟一切法離取著戒;諸根律儀戒。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廣大戒波羅蜜。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受記法,菩薩以此自知受記。何等為十?所謂:以殊勝意發菩提心,自知受記;永不厭舍諸菩薩行,自知受記;住一切劫行菩薩行,自知受記;修一切佛法,自知受記;於一切佛教一向深信,自知受記;修一切善根皆令成就,自知受記;置一切眾生於佛菩提,自知受記;於一切善知識和合無二,自知受記;於一切善知識起如來想,自知受記;恒勤守護菩提本願,自知受記。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入諸菩薩。何等為十?所謂:入本願;入行;入聚;入諸波羅蜜;入成就;入差別願;入種種解;入莊嚴佛土;入神力自在;入示現受生。是為十。菩薩以此普入三世一切菩薩。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入諸如來。何等為十?所謂:入無邊成正覺;入無邊轉法輪;入無邊方便法;入無邊差別音聲;入無邊調伏眾生;入無邊神力自在;入無邊種種差別身;入無邊三昧;入無邊力、無所畏;入無邊示現涅槃。是為十。菩薩以此普入三世一切如來。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眾生行。何等為十?所謂:入一切眾生過去行;入一切眾生未來行;入一切眾生現在行;入一切眾生善行;入一切眾生不善行;入一切眾生心行;入一切眾生根行;入一切眾生解行;入一切眾生煩惱習氣行;入一切眾生教化調伏時、非時行。是為十。菩薩以此普入一切諸眾生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世界。何等為十?所謂:入染世界;入凈世界;入小世界;入大世界;入微塵中世界;入微細世界;入覆世界;入仰世界;入有佛世界;入無佛世界。是為十。菩薩以此普入十方一切世界。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劫。何等為十?所謂:入過去劫;入未來劫;入現在劫;入可數劫;入不可數劫;入可數劫即不可數劫;入不可數劫即可數劫;入一切劫即非劫;入非劫即一切劫;入一切劫即一念。是為十。菩薩以此普入一切劫。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說三世。何等為十?所謂:過去世說過去世;過去世說未來世;過去世說現在世;未來世說過去世;未來世說現在世;未來世說無盡;現在世說過去世;現在世說未來世;現在世說平等;現在世說三世即一念。是為十。菩薩以此普說三世。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知三世。何等為十?所謂:知諸安立;知諸語言;知諸談議;知諸軌則;知諸稱謂;知諸制令;知其假名;知其無盡;知其寂滅;知一切空。是為十。菩薩以此普知一切三世諸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發十種無疲厭心。何等為十?所謂:供養一切諸佛無疲厭心;親近一切善知識無疲厭心;求一切法無疲厭心;聽聞正法無疲厭心;宣說正法無疲厭心;教化調伏一切眾生無疲厭心;置一切眾生於佛菩提無疲厭心;於一一世界經不可說不可說劫行菩薩行無疲厭心;遊行一切世界無疲厭心;觀察思惟一切佛法無疲厭心。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疲厭無上大智。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差別智。何等為十?所謂:知眾生差別智;知諸根差別智;知業報差別智;知受生差別智;知世界差別智;知法界差別智;知諸佛差別智;知諸法差別智;知三世差別智;知一切語言道差別智。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廣大差別智。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陀羅尼。何等為十?所謂:聞持陀羅尼,持一切法不忘失故;修行陀羅尼,如實巧觀一切法故;思惟陀羅尼,瞭知一切諸法性故;法光明陀羅尼,照不思議諸佛法故;三昧陀羅尼,普於現在一切佛所聽聞正法心不亂故;圓音陀羅尼,解瞭不思議音聲語言故;三世陀羅尼,演說三世不可思議諸佛法故;種種辯才陀羅尼,演說無邊諸佛法故;出生無礙耳陀羅尼,不可說佛所說之法悉能聞故;一切佛法陀羅尼,安住如來力、無畏故。是為十。若諸菩薩欲得此法,當勤修學。

  “佛子!菩薩摩訶薩說十種佛。何等為十?所謂:成正覺佛;願佛;業報佛;住持佛;涅槃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本性佛;隨樂佛。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發十種普賢心。何等為十?所謂:發大慈心,救護一切眾生故;發大悲心,代一切眾生受苦故;發一切施心,悉舍所有故;發念一切智為首心,樂求一切佛法故;發功德莊嚴心,學一切菩薩行故;發如金剛心,一切處受生不忘失故;發如海心,一切白凈法悉流入故;發如大山王心,一切惡言皆忍受故;發安隱心,施一切眾生無怖畏故;發般若波羅蜜究竟心,巧觀一切法無所有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心,疾得成就普賢善巧智。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普賢行法。何等為十?所謂:願住未來一切劫普賢行法;願供養恭敬未來一切佛普賢行法;願安置一切眾生於普賢菩薩行普賢行法;願積集一切善根普賢行法;願入一切波羅蜜普賢行法;願滿足一切菩薩行普賢行法;願莊嚴一切世界普賢行法;願生一切佛剎普賢行法;願善觀察一切法普賢行法;願於一切佛國土成無上菩提普賢行法。是為十。若諸菩薩勤修此法,疾得滿足普賢行願。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十種觀眾生而起大悲。何等為十?所謂:觀察眾生無依無怙而起大悲;觀察眾生性不調順而起大悲;觀察眾生貧無善根而起大悲;觀察眾生長夜睡眠而起大悲;觀察眾生行不善法而起大悲;觀察眾生欲縛所縛而起大悲;觀察眾生沒生死海而起大悲;觀察眾生長嬰疾苦而起大悲;觀察眾生無善法欲而起大悲;觀察眾生失諸佛法而起大悲。是為十。菩薩恒以此心觀察眾生。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發菩提心因緣。何等為十?所謂:為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故,發菩提心;為除滅一切眾生苦聚故,發菩提心;為與一切眾生具足安樂故,發菩提心;為斷一切眾生愚癡故,發菩提心;為與一切眾生佛智故,發菩提心;為恭敬供養一切諸佛故,發菩提心;為隨如來教,令佛歡喜故,發菩提心;為見一切佛色身相好故,發菩提心;為入一切佛廣大智慧故,發菩提心;為顯現諸佛力、無所畏故,發菩提心。是為十。

  “佛子!若菩薩發無上菩提心,為悟入一切智智故,親近供養善知識時,應起十種心。何等為十?所謂:起給侍心、歡喜心、無違心、隨順心、無異求心、一向心、同善根心、同願心、如來心、同圓滿行心。是為十。

  “佛子!若菩薩摩訶薩起如是心,則得十種清凈。何等為十?所謂:深心清凈,到於究竟無失壞故;色身清凈,隨其所宜為示現故;音聲清凈,瞭達一切諸語言故;辯才清凈,善說無邊諸佛法故;智慧清凈,舍離一切愚癡暗故;受生清凈,具足菩薩自在力故;眷屬清凈,成就過去同行眾生諸善根故;果報清凈,除滅一切諸業障故;大願清凈,與諸菩薩性無二故;諸行清凈,以普賢乘而出離故。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波羅蜜。何等為十?所謂:施波羅蜜,悉舍一切諸所有故;戒波羅蜜,凈佛戒故;忍波羅蜜,住佛忍故;精進波羅蜜,一切所作不退轉故;禪波羅蜜,念一境故;般若波羅蜜,如實觀察一切法故;智波羅蜜,入佛力故;願波羅蜜,滿足普賢諸大願故;神通波羅蜜,示現一切自在用故;法波羅蜜,普入一切諸佛法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具足如來無上大智波羅蜜。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智隨覺。何等為十?所謂:一切世界無量差別智隨覺;一切眾生界不可思議智隨覺;一切諸法一入種種種種入一智隨覺;一切法界廣大智隨覺;一切虛空界究竟智隨覺;一切世界入過去世智隨覺;一切世界入未來世智隨覺;一切世界入現在世智隨覺;一切如來無量行願皆於一智而得圓滿智隨覺;三世諸佛皆同一行而得出離智隨覺。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法自在光明,所願皆滿,於一念頃悉能解瞭一切佛法成等正覺。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證知。何等為十?所謂:知一切法一相;知一切法無量相;知一切法在一念;知一切眾生心行無礙;知一切眾生諸根平等;知一切眾生煩惱習氣行;知一切眾生心使行;知一切眾生善、不善行;知一切菩薩願行自在住持變化;知一切如來具足十力成等正覺。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法善巧方便。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力。何等為十?所謂:入一切法自性力;入一切法如化力;入一切法如幻力;入一切法皆是佛法力;於一切法無染著力;於一切法甚明解力;於一切善知識恒不舍離尊重心力;令一切善根順至無上智王力;於一切佛法深信不謗力;令一切智心不退善巧力。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具如來無上諸力。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平等。何等為十?所謂:於一切眾生平等、一切法平等、一切剎平等、一切深心平等、一切善根平等、一切菩薩平等、一切願平等、一切波羅蜜平等、一切行平等、一切佛平等。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平等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佛法實義句。何等為十?所謂:一切法但有名;一切法猶如幻;一切法猶如影;一切法但緣起;一切法業清凈;一切法但文字所作;一切法實際;一切法無相;一切法第一義;一切法法界。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善入一切智智無上真實義。

  “佛子!菩薩摩訶薩說十種法。何等為十?所謂:說甚深法;說廣大法;說種種法;說一切智法;說隨順波羅蜜法;說出生如來力法;說三世相應法;說令菩薩不退法;說贊嘆佛功德法;說一切菩薩學一切佛平等、一切如來境界相應法。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巧說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持。何等為十?所謂:持所集一切福德善根;持一切如來所說法;持一切譬諭;持一切法理趣門;持一切出生陀羅尼門;持一切除疑惑法;持成就一切菩薩法;持一切如來所說平等三昧門;持一切法照明門;持一切諸佛神通遊戲力。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住持力。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辯才。何等為十?所謂:於一切法無分別辯才;於一切法無所作辯才;於一切法無所著辯才;於一切法瞭達空辯才;於一切法無疑暗辯才;於一切法佛加被辯才;於一切法自覺悟辯才;於一切法文句差別善巧辯才;於一切法真實說辯才;隨一切眾生心令歡喜辯才。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巧妙辯才。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自在。何等為十?所謂:教化調伏一切眾生自在;普照一切法自在;修一切善根行自在;廣大智自在;無所依戒自在;一切善根回向菩提自在;精進不退轉自在;智慧摧破一切眾魔自在;隨所樂欲令發菩提心自在;隨所應化現成正覺自在。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自在。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著。何等為十?所謂:於一切世界無著;於一切眾生無著;於一切法無著;於一切所作無著;於一切善根無著;於一切受生處無著;於一切願無著;於一切行無著;於一切菩薩無著;於一切佛無著。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能速轉一切眾想,得無上清凈智慧。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平等心。何等為十?所謂:積集一切功德平等心;發一切差別願平等心;於一切眾生身平等心;於一切眾生業報平等心;於一切法平等心;於一切凈穢國土平等心;於一切眾生解平等心;於一切行無所分別平等心;於一切佛力無畏平等心;於一切如來智慧平等心。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大平等心。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出生智慧。何等為十?所謂:知一切眾生解出生智慧;知一切佛剎種種差別出生智慧;知十方網分齊出生智慧;知覆仰等一切世界出生智慧;知一切法一性、種種性廣大住出生智慧;知一切種種身出生智慧;知一切世間顛倒妄想悉無所著出生智慧;知一切法究竟皆以一道出離出生智慧;知如來神力能入一切法界出生智慧;知三世一切眾生佛種不斷出生智慧。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於諸法無不瞭達。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變化。何等為十?所謂:一切眾生變化;一切身變化;一切剎變化;一切供養變化;一切音聲變化;一切行願變化;一切教化調伏眾生變化;一切成正覺變化;一切說法變化;一切加持變化。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具足一切無上變化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力持。何等為十?所謂:佛力持;法力持;眾生力持;業力持;行力持;願力持;境界力持;時力持;善力持;智力持。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於一切法得無上自在力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四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二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大欣慰。何等為十?所謂:諸菩薩發如是心:‘盡未來世所有諸佛出興於世,我當皆得隨逐承事令生歡喜。’如是思惟,心大欣慰。復作是念:‘彼諸如來出興於世,我當悉以無上供具恭敬供養。’如是思惟,心大欣慰。復作是念:‘我於諸佛所興供養時,彼諸如來必示誨我法,我悉以深心恭敬聽受、如說修行,於菩薩地必得已生、現生、當生。’如是思惟,心大欣慰。復作是念:‘我當於不可說不可說劫行菩薩行,常與一切諸佛菩薩而得共俱。’如是思惟,心大欣慰。復作是念:‘我於往昔未發無上大菩提心,有諸怖畏,所謂: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自一發心,悉皆遠離,不驚不恐,不畏不懼,不怯不怖,一切眾魔及諸外道所不能壞。’如是思惟,心大欣慰。復作是念:‘我當令一切眾生成無上菩提;成菩提已,我當於彼佛所修菩薩行盡其形壽,以大信心興所應供佛諸供養具而為供養;及涅槃後,各起無量塔供養舍利,及受持守護所有遺法。’如是思惟,心大欣慰。又作是念:‘十方所有一切世界,我當悉以無上莊嚴而莊嚴之,皆令具足種種奇妙平等清凈,復以種種大神通力住持震動,光明照曜普使周遍。’如是思惟,心大欣慰。復作是念:‘我當斷一切眾生疑惑,凈一切眾生欲樂,啟一切眾生心意,滅一切眾生煩惱,閉一切眾生惡道門,開一切眾生善趣門,破一切眾生黑闇,與一切眾生光明,令一切眾生離眾魔業,使一切眾生至安隱處。’如是思惟,心大欣慰。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諸佛如來如優曇華,難可值遇,於無量劫莫能一見。我當於未來世欲見如來則便得見,諸佛如來常不舍我,恒住我所,令我得見,為我說法無有斷絕;既聞法已,心意清凈,遠離諂曲,質直無偽,於念念中常見諸佛。’如是思惟,心大欣慰。復作是念:‘我於未來當得成佛,以佛神力,於一切世界,為一切眾生各別示現成等正覺清凈無畏大師子吼,以本大願周遍法界,擊大法鼓,雨大法雨,作大法施,於無量劫常演正法,大悲所持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如是思惟,心大欣慰。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大欣慰。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無上成正覺智慧大欣慰。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深入佛法。何等為十?所謂:入過去世一切世界;入未來世一切世界;入現在世世界數、世界行、世界說、世界清凈;入一切世界種種性;入一切眾生種種業報;入一切菩薩種種行;知過去一切佛次第;知未來一切佛次第;知現在十方虛空法界等一切諸佛、國土眾會、說法調伏;知世間法、聲聞法、獨覺法、菩薩法、如來法,雖知諸法皆無分別而說種種法,悉入法界無所入故,如其法說無所取著。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入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智慧甚深性。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依止,菩薩依此行菩薩行。何等為十?所謂:依止供養一切諸佛,行菩薩行;依止調伏一切眾生,行菩薩行;依止親近一切善友,行菩薩行;依止積集一切善根,行菩薩行;依止嚴凈一切佛土,行菩薩行;依止不舍一切眾生,行菩薩行;依止深入一切波羅蜜,行菩薩行;依止滿足一切菩薩願,行菩薩行;依止無量菩提心,行菩薩行;依止一切佛菩提,行菩薩行。是為十。菩薩依此行菩薩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發無畏心。何等為十?所謂:滅一切障礙業,發無畏心;於佛滅後護持正法,發無畏心;降伏一切魔,發無畏心;不惜身命,發無畏心;摧破一切外道邪論,發無畏心;令一切眾生歡喜,發無畏心;令一切眾會皆悉歡喜,發無畏心;調伏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發無畏心;離二乘地,入甚深法,發無畏心;於不可說不可說劫行菩薩行,心無疲厭,發無畏心。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無所畏心。

  “佛子!菩薩摩訶薩發十種無疑心,於一切佛法心無疑惑。何等為十?所謂:菩薩摩訶薩發如是心:‘我當以佈施,攝一切眾生;以戒、忍、精進、禪定、智慧、慈、悲、喜、舍,攝一切眾生。’發此心時,決定無疑;若生疑心,無有是處。是為第一發無疑心。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未來諸佛出興於世,我當一切承事供養。’發此心時,決定無疑;若生疑心,無有是處。是為第二發無疑心。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我當以種種奇妙光明網,周遍莊嚴一切世界。’發此心時,決定無疑;若生疑心,無有是處。是為第三發無疑心。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我當盡未來劫修菩薩行。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過諸算數,究竟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我當悉以無上教化調伏法而成熟之。’發此心時,決定無疑;若生疑心,無有是處。是為第四發無疑心。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我當修菩薩行,滿大誓願,具一切智,安住其中。’發此心時,決定無疑;若生疑心,無有是處。是為第五發無疑心。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我當普為一切世間行菩薩行,為一切法清凈光明,照明一切所有佛法。’發此心時,決定無疑;若生疑心,無有是處。是為第六發無疑心。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我當知一切法皆是佛法,隨眾生心,為其演說,悉令開悟。’發此心時,決定無疑;若生疑心,無有是處。是為第七發無疑心。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我當於一切法得無障礙門,知一切障礙不可得故;其心如是,無有疑惑,住真實性,乃至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發此心時,決定無疑;若生疑心,無有是處。是為第八發無疑心。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我當知一切法莫不皆是出世間法,遠離一切妄想顛倒,以一莊嚴而自莊嚴而無所莊嚴;於此自瞭,不由他悟。’發此心時,決定無疑;若生疑心,無有是處。是為第九發無疑心。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我當於一切法成最正覺,離一切妄想顛倒故,得一念相應智故,若一若異不可得故,離一切數故,究竟無為故,離一切言說故,住不可說境界際故。’發此心時,決定無疑;若生疑心,無有是處。是為第十發無疑心。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於一切佛法心無所疑。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不可思議。何等為十?所謂:一切善根,不可思議。一切誓願,不可思議。知一切法如幻,不可思議。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善根不失,無所分別,不可思議。雖深入一切法,亦不取滅度,以一切願未成滿故,不可思議。修菩薩道而示現降神、入胎、誕生、出傢、苦行、往詣道場、降伏眾魔、成最正覺、轉正法輪、入般涅槃,神變自在無有休息,不舍悲願救護眾生,不可思議。雖能示現如來十力神變自在,而亦不舍等法界心教化眾生,不可思議。知一切法無相是相,相是無相,無分別是分別,分別是無分別,非有是有,有是非有,無作是作,作是無作,非說是說,說是非說,不可思議。知心與菩提等,知菩提與心等,心及菩提與眾生等,亦不生心顛倒、想顛倒、見顛倒,不可思議。於念念中入滅盡定,盡一切漏而不證實際,亦不盡有漏善根;雖知一切法無漏,而知漏盡,亦知漏滅;雖知佛法即世間法,世間法即佛法,而不於佛法中分別世間法,不於世間法中分別佛法;一切諸法悉入法界,無所入故;知一切法皆無二,無變易故;是為第十不可思議。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不可思議。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一切諸佛無上不可思議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巧密語。何等為十?所謂:於一切佛經中,巧密語;於一切受生處,巧密語;於一切菩薩神通變現、成等正覺,巧密語;於一切眾生業報,巧密語;於一切眾生所起染凈,巧密語;於一切法究竟無障礙門,巧密語;於一切虛空界,一一方處悉有世界或成或壞,間無空處,巧密語;於一切法界、一切十方,乃至微細處,悉有如來示現初生,乃至成佛、入般涅槃,充滿法界悉分別見,巧密語;見一切眾生平等涅槃無變易故,而不舍大願,以一切智願未得圓滿令滿足故,巧密語;雖知一切法不由他悟,而不舍離諸善知識,於如來所轉加尊敬,與善知識和合無二,於諸善根修集種植,回向安住,同一所作,同一體性,同一出離,同一成就,巧密語。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善巧微密語。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巧分別智。何等為十?所謂:入一切剎巧分別智;入一切眾生處巧分別智;入一切眾生心行巧分別智;入一切眾生根巧分別智;入一切眾生業報巧分別智;入一切聲聞行巧分別智;入一切獨覺行巧分別智;入一切菩薩行巧分別智;入一切世間法巧分別智;入一切佛法巧分別智。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一切諸佛無上善巧分別諸法智。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三昧。何等為十?所謂:於一切世界入三昧;於一切眾生身入三昧;於一切法入三昧;見一切佛入三昧;住一切劫入三昧;從三昧起現不思議身入三昧;於一切佛身入三昧;覺悟一切眾生平等入三昧;一念中入一切菩薩三昧智入三昧;一念中以無礙智成就一切諸菩薩行願無有休息入三昧。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一切諸佛無上善巧三昧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遍入。何等為十?所謂:眾生遍入;國土遍入;世間種種相遍入;火災遍入;水災遍入;佛遍入;莊嚴遍入;如來無邊功德身遍入;一切種種說法遍入;一切如來種種供養遍入。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大智遍入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解脫門。何等為十?所謂:一身周遍一切世界解脫門;於一切世界示現無量種種色相解脫門;以一切世界入一佛剎解脫門;普加持一切眾生界解脫門;以一切佛莊嚴身充滿一切世界解脫門;於自身中見一切世界解脫門;一念中往一切世界解脫門;於一世界示現一切如來出世解脫門;一身充滿一切法界解脫門;一念中示現一切佛遊戲神通解脫門。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解脫門。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神通。何等為十?所謂:憶念宿命方便智通;天耳無礙方便智通;知他眾生不思議心行方便智通;天眼觀察無有障礙方便智通;隨眾生心現不思議大神通力方便智通;一身普現無量世界方便智通;一念遍入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方便智通;出生無量莊嚴具,莊嚴不思議世界方便智通;示現不可說變化身方便智通;隨不思議眾生心,於不可說世界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方便智通。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大善巧神通,為一切眾生種種示現,令其修學。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明。何等為十?所謂:知一切眾生業報,善巧智明。知一切眾生境界,寂滅清凈,無諸戲論,善巧智明。知一切眾生種種所緣唯是一相悉不可得,一切諸法皆如金剛,善巧智明。能以無量微妙音聲,普聞十方一切世界,善巧智明。普壞一切心所染著,善巧智明。能以方便示現受生或不受生,善巧智明。舍離一切想、受境界,善巧智明。知一切法非相、非無相,一性無性,無所分別,而能瞭知種種諸法,於無量劫分別演說,住於法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巧智明。菩薩摩訶薩知一切眾生生本無有生,瞭達受生不可得故,而知因、知緣、知事、知境界、知行、知生、知滅、知言說、知迷惑、知離迷惑、知顛倒、知離顛倒、知雜染、知清凈、知生死、知涅槃、知可得、知不可得、知執著、知無執著、知住、知動、知去、知還、知起、知不起、知失壞、知出離、知成熟、知諸根、知調伏,隨其所應種種教化,未曾忘失菩薩所行。何以故?菩薩但為利益眾生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餘所為。是故,菩薩常化眾生,身無疲倦,不違一切世間所作。是名:緣起善巧智明。菩薩摩訶薩於佛無著,不起著心;於法無著,不起著心;於剎無著,不起著心;於眾生無著,不起著心;不見有眾生而行教化調伏說法,然亦不舍菩薩諸行,大悲大願,見佛聞法,隨順修行,依於如來種諸善根,恭敬供養無有休息,能以神力震動十方無量世界,其心廣大等法界故,知種種說法,知眾生數,知眾生差別,知苦生,知苦滅,知一切行皆如影像,行菩薩行,永斷一切受生根本,但為救護一切眾生,行菩薩行而無所行,隨順一切諸佛種性,發如大山王心,知一切虛妄顛倒,入一切種智門,智慧廣大不可傾動,當成正覺,於生死海平等濟渡一切眾生,善巧智明。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大善巧智明。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解脫。何等為十?所謂:煩惱解脫;邪見解脫;諸取解脫;蘊、界、處解脫;超二乘解脫;無生法忍解脫;於一切世間、一切剎、一切眾生、一切法離著解脫;無邊住解脫;發起一切菩薩行入如來無分別地解脫;於一念中悉能瞭知一切三世解脫。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能施作無上佛事,教化成熟一切眾生。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園林。何等為十?所謂:生死是菩薩園林,無厭舍故;教化眾生是菩薩園林,不疲倦故;住一切劫是菩薩園林,攝諸大行故;清凈世界是菩薩園林,自所止住故;一切魔宮殿是菩薩園林,降伏彼眾故;思惟所聞法是菩薩園林,如理觀察故;六波羅蜜、四攝事、三十七菩提分法是菩薩園林,紹繼慈父境界故;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乃至一切佛法是菩薩園林,不念餘法故;示現一切菩薩威力自在神通是菩薩園林,以大神力轉正法輪調伏眾生無休息故;一念於一切處為一切眾生示成正覺是菩薩園林,法身周遍盡虛空一切世界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離憂惱、大安樂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宮殿。何等為十?所謂:菩提心是菩薩宮殿,恒不忘失故;十善業道福德智慧是菩薩宮殿,教化欲界眾生故;四梵住禪定是菩薩宮殿,教化色界眾生故;生凈居天是菩薩宮殿,一切煩惱不染故;生無色界是菩薩宮殿,令諸眾生離難處故;生雜染世界是菩薩宮殿,令一切眾生斷煩惱故;現處內宮妻子、眷屬是菩薩宮殿,成就往昔同行眾生故;現居輪王、護世、釋、梵是菩薩宮殿,為調伏自在心眾生故;住一切菩薩行遊戲神通皆得自在是菩薩宮殿,善遊戲諸禪解脫三昧智慧故;一切佛所受無上自在、一切智王灌頂記是菩薩宮殿,住十力莊嚴作一切法王自在事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法灌頂,於一切世間神力自在。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所樂。何等為十?所謂:樂正念,心不散亂故;樂智慧,分別諸法故;樂往詣一切佛所,聽法無厭故;樂諸佛,充滿十方無邊際故;樂菩薩,自在為諸眾生以無量門而現身故;樂諸三昧門,於一三昧門入一切三昧門故;樂陀羅尼,持法不忘轉授眾生故;樂無礙辯才,於一文一句經不可說劫分別演說無窮盡故;樂成正覺,為一切眾生以無量門示現於身成正覺故;樂轉法輪,摧滅一切異道法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如來無上法樂。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莊嚴。何等為十?所謂:力莊嚴,不可壞故;無畏莊嚴,無能伏故;義莊嚴,說不可說義無窮盡故;法莊嚴,八萬四千法聚觀察演說無忘失故;願莊嚴,一切菩薩所發弘誓無退轉故;行莊嚴,修普賢行而出離故;剎莊嚴,以一切剎作一剎故;普音莊嚴,周遍一切諸佛世界雨法雨故;力持莊嚴,於一切劫行無數行不斷絕故;變化莊嚴,於一眾生身示現一切眾生數等身,令一切眾生悉得知見,求一切智無退轉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一切無上法莊嚴。

  “佛子!菩薩摩訶薩發十種不動心。何等為十?所謂:於一切所有悉皆能舍不動心;思惟觀察一切佛法不動心;憶念供養一切諸佛不動心;於一切眾生誓無惱害不動心;普攝眾生不揀怨親不動心;求一切佛法無有休息不動心;一切眾生數等不可說不可說劫,行菩薩行不生疲厭亦無退轉不動心;成就有根信、無濁信、清凈信、極清凈信、離垢信、明徹信、恭敬供養一切佛信、不退轉信、不可盡信、無能壞信、大歡喜踴躍信不動心;成就出生一切智方便道不動心;聞一切菩薩行法信受不謗不動心。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無上一切智不動心。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不舍深大心。何等為十?所謂:不舍成滿一切佛菩提深大心;不舍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深大心;不舍不斷一切諸佛種性深大心;不舍親近一切善知識深大心;不舍供養一切諸佛深大心;不舍專求一切大乘功德法深大心;不舍於一切佛所修行梵行、護持凈戒深大心;不舍親近一切菩薩深大心;不舍求一切佛法方便護持深大心;不舍滿一切菩薩行願、集一切諸佛法深大心。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能不舍一切佛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智慧觀察。何等為十?所謂:善巧分別說一切法智慧觀察;瞭知三世一切善根智慧觀察;瞭知一切諸菩薩行自在變化智慧觀察;瞭知一切諸法義門智慧觀察;瞭知一切諸佛威力智慧觀察;瞭知一切陀羅尼門智慧觀察;於一切世界普說正法智慧觀察;入一切法界智慧觀察;知一切十方不可思議智慧觀察;知一切佛法智慧光明無有障礙智慧觀察。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大智慧觀察。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說法。何等為十?所謂:說一切法皆從緣起;說一切法皆悉如幻;說一切法無有乖諍;說一切法無有邊際;說一切法無所依止;說一切法猶如金剛;說一切法皆悉如如;說一切法皆悉寂靜;說一切法皆悉出離;說一切法皆住一義,本性成就。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能善巧說一切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清凈。何等為十?所謂:深心清凈;斷疑清凈;離見清凈;境界清凈;求一切智清凈;辯才清凈;無畏清凈;住一切菩薩智清凈;受一切菩薩律儀清凈;具足成就無上菩提、三十二種百福相、白凈法、一切善根清凈。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一切如來無上清凈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印。何等為十?所謂:菩薩摩訶薩知苦苦、壞苦、行苦,專求佛法,不生懈怠,行菩薩行無有疲懈,不驚不畏,不恐不怖,不舍大願,求一切智堅固不退,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為第一印。菩薩摩訶薩見有眾生愚癡狂亂,或以粗弊惡語而相毀辱,或以刀杖瓦石而加損害,終不以此境界舍菩薩心,但忍辱柔和,專修佛法,住最勝道,入離生位,是為第二印。菩薩摩訶薩聞說與一切智相應甚深佛法,能以自智,深信忍可,解瞭趣入,是為第三印。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我發深心求一切智,我當成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眾生流轉五趣受無量苦,亦當令其發菩提心,深信歡喜,勤修精進,堅固不退。’是為第四印。菩薩摩訶薩知如來智無有邊際,不以齊限測如來智;菩薩曾於無量佛所聞如來智無有邊際故,能不以齊限測度;一切世間文字所說皆有齊限,悉不能知如來智慧;是為第五印。菩薩摩訶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最勝欲、甚深欲、廣欲、大欲、種種欲、無能勝欲、無上欲、堅固欲、眾魔外道並其眷屬無能壞欲、求一切智不退轉欲,菩薩住如是等欲,於無上菩提畢竟不退,是為第六印。菩薩摩訶薩行菩薩行,不顧身命,無能沮壞,發心趣向一切智故,一切智性常現前故,得一切佛智光明故,終不舍離佛菩提,終不舍離善知識,是為第七印。菩薩摩訶薩若見善男子、善女人趣大乘者,令其增長求佛法心,令其安住一切善根,令其攝取一切智心,令其不退無上菩提,是為第八印。菩薩摩訶薩令一切眾生得平等心,勸令勤修一切智道,以大悲心而為說法,令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永不退轉,是為第九印。菩薩摩訶薩與三世諸佛同一善根,不斷一切諸佛種性,究竟得至一切智智,是為第十印。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印。菩薩以此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具足如來一切法無上智印。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智光照。何等為十?所謂:知定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智光照;見一切佛智光照;見一切眾生死此生彼智光照;解一切修多羅法門智光照;依善知識發菩提心集諸善根智光照;示現一切諸佛智光照;教化一切眾生悉令安住如來地智光照;演說不可思議廣大法門智光照;善巧瞭知一切諸佛神通威力智光照;滿足一切諸波羅蜜智光照。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智光照。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等住,一切眾生、聲聞、獨覺悉無與等。何等為十?所謂:菩薩摩訶薩雖觀實際而不取證,以一切願未成滿故,是為第一無等住。菩薩摩訶薩種等法界一切善根,而不於中有少執著,是為第二無等住。菩薩摩訶薩修菩薩行,知其如化,以一切法悉寂滅故,而於佛法不生疑惑,是為第三無等住。菩薩摩訶薩雖離世間所有妄想,然能作意,於不可說劫行菩薩行,滿足大願,終不中起疲厭之心,是為第四無等住。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無所取著,以一切法性寂滅故,而不證涅槃。何以故?一切智道未成滿故,是為第五無等住。菩薩摩訶薩知一切劫皆即非劫,而真實說一切劫數,是為第六無等住。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悉無所作,而不舍作道,求諸佛法,是為第七無等住。菩薩摩訶薩知三界唯心、三世唯心,而瞭知其心無量無邊,是為第八無等住。菩薩摩訶薩為一眾生,於不可說劫行菩薩行,欲令安住一切智地;如為一眾生,為一切眾生悉亦如是,而不生疲厭,是為第九無等住。菩薩摩訶薩雖修行圓滿,而不證菩提。何以故?菩薩作如是念:‘我之所作本為眾生,是故我應久處生死,方便利益,皆令安住無上佛道。’是為第十無等住。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無等住。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無上大智、一切佛法無等住。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四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五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三

  “佛子!菩薩摩訶薩發十種無下劣心。何等為十?佛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我當降伏一切天魔及其眷屬。’是為第一無下劣心。又作是念:‘我當悉破一切外道及其邪法。’是為第二無下劣心。又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善言開諭皆令歡喜。’是為第三無下劣心。又作是念:‘我當成滿遍法界一切波羅蜜行。’是為第四無下劣心。又作是念:‘我當積集一切福德藏。’是為第五無下劣心。又作是念:‘無上菩提廣大難成,我當修行悉令圓滿。’是為第六無下劣心。又作是念:‘我當以無上教化、無上調伏,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是為第七無下劣心。又作是念:‘一切世界種種不同,我當以無量身成等正覺。’是為第八無下劣心。又作是念:‘我修菩薩行時,若有眾生來從我乞手足、耳鼻、血肉、骨髓、妻子、象馬乃至王位,如是一切悉皆能舍,不生一念憂悔之心,但為利益一切眾生,不求果報,以大悲為首,大慈究竟。’是為第九無下劣心。又作是念:‘三世所有一切諸佛,一切佛法、一切眾生、一切國土、一切世間、一切三世、一切虛空界、一切法界、一切語言施設界、一切寂滅涅槃界,如是一切種種諸法,我當以一念相應慧,悉知悉覺,悉見悉證,悉修悉斷,然於其中無分別、離分別、無種種無差別、無功德、無境界、非有非無、非一非二。以不二智知一切二,以無相智知一切相,以無分別智知一切分別,以無異智知一切異,以無差別智知一切差別,以無世間智知一切世間,以無世智知一切世,以無眾生智知一切眾生,以無執著智知一切執著,以無住處智知一切住處,以無雜染智知一切雜染,以無盡智知一切盡,以究竟法界智於一切世界示現身,以離言音智示不可說言音,以一自性智入於無自性,以一境界智現種種境界;知一切法不可說,而現大自在言說,證一切智地;為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故,於一切世間示現大神通變化。’是為第十無下劣心。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發十種無下劣心。若諸菩薩安住此心,則得一切最上無下劣佛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十種如山增上心。何等為十?佛子!菩薩摩訶薩常作意勤修一切智法,是為第一如山增上心。恒觀一切法本性空無所得,是為第二如山增上心。願於無量劫行菩薩行,修一切白凈法,以住一切白凈法故,知見如來無量智慧,是為第三如山增上心。為求一切佛法故,等心敬奉諸善知識,無異希求,無盜法心,唯生尊重,未曾有意,一切所有悉皆能舍,是為第四如山增上心。若有眾生罵辱、毀謗、打棒、屠割,苦其形體,乃至斷命,如是等事悉皆能受,終不因此生動亂心、生嗔害心,亦不退舍大悲弘誓,更令增長無有休息。何以故?菩薩於一切法如實出離,舍成就故;證得一切諸如來法,忍辱柔和已自在故。是為第五如山增上心。菩薩摩訶薩成就增上大功德,所謂:天增上功德、人增上功德、色增上功德、力增上功德、眷屬增上功德、欲增上功德、王位增上功德、自在增上功德、福德增上功德、智慧增上功德。雖復成就如是功德,終不於此而生染著,所謂:不著味、不著欲、不著財富、不著眷屬;但深樂法,隨法去、隨法住、隨法趣向、隨法究竟,以法為依、以法為救、以法為歸、以法為舍,守護法、愛樂法、希求法、思惟法。佛子!菩薩摩訶薩雖復具受種種法樂,而常遠離眾魔境界。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於過去世發如是心:‘我當令一切眾生皆悉永離眾魔境界,住佛境界故。’是為第六如山增上心。菩薩摩訶薩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於無量阿僧祇劫行菩薩道精勤匪懈,猶謂:‘我今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行菩薩行,亦不驚、亦不怖、亦不畏。雖能一念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為眾生故,於無量劫行菩薩行無有休息,是為第七如山增上心。菩薩摩訶薩知一切眾生性不和善,難調難度,不能知恩,不能報恩,是故為其發大誓願,欲令皆得心意自在,所行無礙,舍離惡念,不於他所生諸煩惱,是為第八如山增上心。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非他令我發菩提心,亦不待人助我修行。我自發心,集諸佛法,誓期自勉,盡未來劫行菩薩道,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我今修菩薩行,當凈自心亦凈他心,當知自境界亦知他境界,我當悉與三世諸佛境界平等。’是為第九如山增上心。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觀:‘無有一法修菩薩行,無有一法滿菩薩行,無有一法教化調伏一切眾生,無有一法供養恭敬一切諸佛,無有一法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成、今成、當成,無有一法已說、今說、當說,說者及法俱不可得,而亦不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何以故?菩薩求一切法皆無所得,如是出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於法雖無所得,而勤修習增上善業,清凈對治,智慧圓滿,念念增長,一切具足。其心於此不驚不怖,不作是念:‘若一切法皆悉寂滅,我有何義求於無上菩提之道?’是為第十如山增上心。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十種如山增上心。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大智山王增上心。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海智。何等為十?所謂:入一切無量眾生界,是為第一如海智。入一切世界而不起分別,是為第二如海智。知一切虛空界無量無礙,普入十方一切差別世界網,是為第三如海智。菩薩摩訶薩善入法界,所謂:無礙入、不斷入、不常入、無量入、不生入、不滅入、一切入,悉瞭知故,是為第四如海智。菩薩摩訶薩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菩薩、法師、聲聞、獨覺及一切凡夫所集善根已集、現集、當集,三世諸佛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成、今成、當成所有善根,三世諸佛說法調伏一切眾生已說、今說、當說所有善根,於彼一切皆悉瞭知,深信隨喜,願樂修習,無有厭足,是為第五如海智。菩薩摩訶薩於念念中入過去世不可說劫,於一劫中,或百億佛出世,或千億佛出世,或百千億佛出世,或無數、或無量、或無邊、或無等、或不可數、或不可稱、或不可思、或不可量、或不可說、或不可說不可說,超過算數諸佛世尊出興於世,及彼諸佛道場眾會聲聞、菩薩說法調伏,一切眾生壽命延促,法住久近,如是一切悉皆明見;如一劫,一切諸劫皆亦如是。其無佛劫所有眾生,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諸善根,亦悉瞭知;若有眾生善根熟已,於未來世當得見佛,亦悉瞭知。如是觀察過去世不可說不可說劫,心無厭足,是為第六如海智。菩薩摩訶薩入未來世,觀察分別一切諸劫無量無邊,知何劫有佛,何劫無佛,何劫有幾如來出世,一一如來名號何等,住何世界,世界名何,度幾眾生,壽命幾時。如是觀察,盡未來際皆悉瞭知,不可窮盡而無厭足,是為第七如海智。菩薩摩訶薩入現在世觀察思惟,於念念中普見十方無邊品類不可說世界,皆有諸佛於無上菩提已成、今成、當成,往詣道場菩提樹下,坐吉祥草,降伏魔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此起已,入於城邑,升天宮殿,說微妙法,轉大法輪,示現神通,調伏眾生,乃至付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舍於壽命,入般涅槃;入涅槃已,結集法藏令久住世,莊嚴佛塔種種供養。亦見彼世界所有眾生,值佛聞法,受持諷誦,憶念思惟,增長慧解。如是觀察普遍十方,而於佛法無有錯謬。何以故?菩薩摩訶薩瞭知諸佛皆悉如夢,而能往詣一切佛所恭敬供養。菩薩爾時,不著自身、不著諸佛、不著世界、不著眾會、不著說法、不著劫數,然見佛聞法,觀察世界,入諸劫數,無有厭足,是為第八如海智。菩薩摩訶薩於不可說不可說劫一一劫中,供養恭敬不可說不可說無量諸佛,示現自身歿此生彼,以出過三界一切供具而為供養,並及供養菩薩、聲聞、一切大眾;一一如來般涅槃後,皆以無上供具供養舍利,及廣行惠施滿足眾生。佛子!菩薩摩訶薩以不可思議心、不求報心、究竟心、饒益心,於不可說不可說劫,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供養諸佛,饒益眾生,護持正法,開示演說,是為第九如海智。菩薩摩訶薩於一切佛所、一切菩薩所、一切法師所,一向專求菩薩所說法、菩薩所學法、菩薩所教法、菩薩修行法、菩薩清凈法、菩薩成熟法、菩薩調伏法、菩薩平等法、菩薩出離法、菩薩總持法;得此法已,受持讀誦,分別解說,無有厭足;令無量眾生,於佛法中,發一切智相應心,入真實相,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菩薩如是於不可說不可說劫無有厭足,是為第十如海智。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海智。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大智慧海。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十種如寶住。何等為十?佛子!菩薩摩訶薩悉能往詣無數世界諸如來所,瞻覲頂禮,承事供養,是為第一如寶住。於不思議諸如來所,聽聞正法,受持憶念,不令忘失,分別思惟,覺慧增長,如是所作充滿十方,是為第二如寶住。於此剎歿,餘處現生,而於佛法無所迷惑,是為第三如寶住。知從一法出一切法,而能各各分別演說,以一切法種種義究竟皆是一義故,是為第四如寶住。知厭離煩惱,知止息煩惱,知防護煩惱,知除斷煩惱,修菩薩行不證實際,究竟到於實際彼岸,方便善巧,善學所學,令往昔願行皆得成滿,身不疲倦,是為第五如寶住。知一切眾生心所分別皆無處所,而亦說有種種方處;雖無分別、無所造作,為欲調伏一切眾生而有修行、而有所作,是為第六如寶住。知一切法皆同一性,所謂:無性,無種種性,無無量性,無可算數性,無可稱量性,無色無相,若一若多皆不可得,而決定瞭知此是諸佛法、此是菩薩法、此是獨覺法、此是聲聞法、此是凡夫法、此是善法、此是不善法、此是世間法、此是出世間法、此是過失法、此是無過失法、此是有漏法、此是無漏法,乃至此是有為法、此是無為法,是為第七如寶住。菩薩摩訶薩求佛不可得、求菩薩不可得、求法不可得、求眾生不可得,而亦不舍調伏眾生令於諸法成正覺願。何以故?菩薩摩訶薩善巧觀察,知一切眾生分別,知一切眾生境界,方便化導令得涅槃;為欲滿足化眾生願,熾然修行菩薩行故。是為第八如寶住。菩薩摩訶薩知善巧說法、示現涅槃,為度眾生所有方便,一切皆是心想建立,非是顛倒,亦非虛誑。何以故?菩薩瞭知一切諸法三世平等、如如不動、實際無住,不見有一眾生已受化、今受化、當受化,亦自瞭知無所修行,無有少法若生若滅而可得者,而依於一切法,令所願不空。是為第九如寶住。菩薩摩訶薩於不思議無量諸佛一一佛所,聞不可說不可說授記法,名號各異,劫數不同;從於一劫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劫常如是聞,聞已修行,不驚不怖,不迷不惑,知如來智不思議故,如來授記言無二故,自身行願殊勝力故,隨應受化令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滿等法界一切願故,是為第十如寶住。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十種如寶住。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諸佛無上大智慧寶。

  “佛子!菩薩摩訶薩發十種如金剛大乘誓願心。何等為十?佛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一切諸法,無有邊際,不可窮盡。我當以盡三世智,普皆覺瞭,無有遺餘。’是為第一如金剛大乘誓願心。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於一毛端處有無量無邊眾生,何況一切法界!我當皆以無上涅槃而滅度之。’是為第二如金剛大乘誓願心。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無有齊限,不可窮盡。我當以諸佛國土最上莊嚴,莊嚴如是一切世界,所有莊嚴皆悉真實。’是為第三如金剛大乘誓願心。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一切眾生,無量無邊,無有齊限,不可窮盡。我當以一切善根,回向於彼無上智光,照曜於彼。’是為第四如金剛大乘誓願心。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一切諸佛,無量無邊,無有齊限,不可窮盡。我當以所種善根回向供養,悉令周遍,無所闕少,然後我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為第五如金剛大乘誓願心。佛子!菩薩摩訶薩見一切佛,聞所說法生大歡喜,不著自身,不著佛身,解如來身非實非虛、非有非無、非性非無性、非色非無色、非相非無相、非生非滅,實無所有,亦不壞有。何以故?不可以一切性相而取著故。是為第六如金剛大乘誓願心。佛子!菩薩摩訶薩,或有眾生訶罵毀呰、撾打楚撻,或截手足,或割耳鼻,或挑其目,或級其頭;如是一切皆能忍受,終不因此生恚害心。於不可說不可說無央數劫修菩薩行,攝受眾生恒無廢舍。何以故?菩薩摩訶薩已善觀察一切諸法無有二相,心不動亂,能舍自身忍其苦故。是為第七如金剛大乘誓願心。佛子!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未來世劫,無量無邊,無有齊限,不可窮盡。我當盡彼劫,於一世界,行菩薩道教化眾生;如一世界,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世界悉亦如是,而心不驚、不怖、不畏。何以故?為菩薩道法應如是,為一切眾生而修行故。’是為第八如金剛大乘誓願心。佛子!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心為本,心若清凈,則能圓滿一切善根,於佛菩提必得自在,欲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隨意即成。若欲除斷一切取緣,住一向道,我亦能得,而我不斷,為欲究竟佛菩提故,亦不即證無上菩提。何以故?為滿本願,盡一切世界行菩薩行化眾生故。’是為第九如金剛大乘誓願心。佛子!菩薩摩訶薩知佛不可得、菩提不可得、菩薩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眾生不可得、心不可得、行不可得、過去不可得、未來不可得、現在不可得、一切世間不可得、有為無為不可得。菩薩如是寂靜住、甚深住、寂滅住、無諍住、無言住、無二住、無等住、自性住、如理住、解脫住、涅槃住、實際住,而亦不舍一切大願,不舍薩婆若心,不舍菩薩行,不舍教化眾生,不舍諸波羅蜜,不舍調伏眾生,不舍承事諸佛,不舍演說諸法,不舍莊嚴世界。何以故?菩薩摩訶薩發大願故,雖復瞭達一切法相,大慈悲心轉更增長,無量功德皆具修行,於諸眾生心不舍離。何以故?‘一切諸法皆無所有,凡夫愚迷不知不覺,我當令彼悉得開悟,於諸法性分明照瞭。’何以故?‘一切諸佛安住寂滅,而以大悲心,於諸世間說法教化曾無休息。我今雲何而舍大悲?又我先發廣大誓願心,發決定利益一切眾生心,發積集一切善根心,發安住善巧回向心,發出生甚深智慧心,發含受一切眾生,心發於一切眾生平等心;作真實語、不虛誑語,願與一切眾生無上大法,願不斷一切諸佛種性。今一切眾生未得解脫、未成正覺、未具佛法,大願未滿,雲何而欲舍離大悲?’是為第十如金剛大乘誓願心。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發十種如金剛大乘誓願心。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金剛性無上大神通智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大發起。何等為十?佛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我當供養恭敬一切諸佛。’是為第一大發起。又作是念:‘我當長養一切菩薩所有善根。’是為第二大發起。又作是念:‘我當於一切如來般涅槃後,莊嚴佛塔,以一切華、一切鬘、一切香、一切塗香、一切末香、一切衣、一切蓋、一切幢、一切幡而供養之,受持守護彼佛正法。’是為第三大發起。又作是念:‘我當教化調伏一切眾生,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為第四大發起。又作是念:‘我當以諸佛國土無上莊嚴,而以莊嚴一切世界。’是為第五大發起。又作是念:‘我當發大悲心,為一眾生,於一切世界,一一各盡未來際劫行菩薩行;如為一眾生,為一切眾生悉亦如是,皆令得佛無上菩提,乃至不生一念疲懈。’是為第六大發起。又作是念:‘彼諸如來無量無邊,我當於一如來所,經不思議劫恭敬供養;如於一如來,於一切如來悉亦如是。’是為第七大發起。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彼諸如來滅度之後,我當為一一如來所有舍利各起寶塔,其量高廣與不可說諸世界等;造佛形像亦復如是,於不可思議劫以一切寶幢、幡蓋、香華、衣服而為供養,不生一念厭倦之心。為成就佛法故,為供養諸佛故,為教化眾生故,為護持正法開示演說故。’是為第八大發起。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我當以此善根成無上菩提,得入一切諸如來地,與一切如來體性平等。’是為第九大發起。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我當成正覺已,於一切世界不可說劫,演說正法,示現不可思議自在神通,身、語及意不生疲倦,不離正法。以佛力所持故,為一切眾生勤行大願故,大慈為首故,大悲究竟故,達無相法故,住真實語故,證一切法皆寂滅故;知一切眾生悉不可得而亦不違諸業所作故,與三世佛同一體故,周遍法界、虛空界故,通達諸法無相故,成就不生不滅故,具足一切佛法故,以大願力調伏眾生,作大佛事無有休息。’是為第十大發起。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大發起。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不斷菩薩行,具足如來無上大智。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究竟大事。何等為十?所謂:恭敬供養一切如來究竟大事;隨所念眾生悉能救護究竟大事;專求一切佛法究竟大事;積集一切善根究竟大事;思惟一切佛法究竟大事;滿足一切誓願究竟大事;成就一切菩薩行究竟大事;奉事一切善知識究竟大事;往詣一切世界諸如來所究竟大事;聞持一切諸佛正法究竟大事。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智慧究竟事。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不壞信。何等為十?所謂:於一切佛不壞信;於一切佛法不壞信;於一切聖僧不壞信;於一切菩薩不壞信;於一切善知識不壞信;於一切眾生不壞信;於一切菩薩大願不壞信;於一切菩薩行不壞信;於恭敬供養一切諸佛不壞信;於菩薩巧密方便教化調伏一切眾生不壞信。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諸佛無上大智慧不壞信。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得授記。何等為十?所謂:內有甚深解得授記;能隨順起菩薩諸善根得授記;修廣大行得授記;現前得授記;不現前得授記;因自心證菩提得授記;成就忍得授記;教化調伏眾生得授記;究竟一切劫數得授記;一切菩薩行自在得授記。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於一切諸佛所而得授記。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善根回向,菩薩由此能以一切善根悉皆回向。何等為十?所謂:以我善根同善知識願,如是成就,莫別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識心,如是成就,莫別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識行,如是成就,莫別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識善根,如是成就,莫別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識平等,如是成就,莫別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識念,如是成就,莫別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識清凈,如是成就,莫別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識所住,如是成就,莫別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識成滿,如是成就,莫別成就;以我善根同善知識不壞,如是成就,莫別成就。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無上善根回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得智慧。何等為十?所謂:於施自在得智慧;深解一切佛法得智慧;入如來無邊智得智慧;於一切問答中能斷疑得智慧;入於智者義得智慧;深解一切如來於一切佛法中言音善巧得智慧;深解於諸佛所種少善根必能滿足一切白凈法獲如來無量智得智慧;成就菩薩不思議住得智慧;於一念中悉能往詣不可說佛剎得智慧;覺一切佛菩提、入一切法界聞持一切佛所說法、深入一切如來種種莊嚴言音得智慧。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現證智。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發無量無邊廣大心。何等為十?所謂:於一切諸佛所,發無量無邊廣大心;觀一切眾生界,發無量無邊廣大心;觀一切剎、一切世、一切法界,發無量無邊廣大心;觀察一切法皆如虛空,發無量無邊廣大心;觀察一切菩薩廣大行,發無量無邊廣大心;正念三世一切諸佛,發無量無邊廣大心;觀不思議諸業果報,發無量無邊廣大心;嚴凈一切佛剎,發無量無邊廣大心;遍入一切諸佛大會,發無量無邊廣大心;觀察一切如來妙音,發無量無邊廣大心。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心,則得一切佛法無量無邊廣大智慧海。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伏藏。何等為十?所謂:知一切法是起功德行藏;知一切法是正思惟藏;知一切法是陀羅尼照明藏;知一切法是辯才開演藏;知一切法是不可說善覺真實藏;知一切佛自在神通是觀察示現藏;知一切法是善巧出生平等藏;知一切法是常見一切諸佛藏;知一切不思議劫是善瞭皆如幻住藏;知一切諸佛菩薩是發生歡喜凈信藏。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智慧法藏,悉能調伏一切眾生。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律儀。何等為十?所謂:於一切佛法不生誹謗律儀;於一切佛所信樂心不可壞律儀;於一切菩薩所起尊重恭敬律儀;於一切善知識所終不舍愛樂心律儀;於一切聲聞、獨覺不生憶念心律儀;遠離一切退菩薩道律儀;不起一切損害眾生心律儀;修一切善根皆令究竟律儀;於一切魔悉能降伏律儀;於一切波羅蜜皆令滿足律儀。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無上大智律儀。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自在。何等為十?所謂:命自在,於不可說劫住壽命故;心自在,智慧能入阿僧祇諸三昧故;資具自在,能以無量莊嚴莊嚴一切世界故;業自在,隨時受報故;受生自在,於一切世界示現受生故;解自在,於一切世界見佛充滿故;願自在,隨欲隨時於諸剎中成正覺故;神力自在,示現一切大神變故;法自在,示現無邊諸法門故;智自在,於念念中示現如來十力、無畏、成正覺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圓滿一切諸佛諸波羅蜜智慧神力菩提自在。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五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六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四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礙用。何等為十?所謂:眾生無礙用;國土無礙用;法無礙用;身無礙用;願無礙用;境界無礙用;智無礙用;神通無礙用;神力無礙用;力無礙用。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眾生等無礙用?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眾生無礙用。何等為十?所謂:知一切眾生無眾生無礙用;知一切眾生但想所持無礙用;為一切眾生說法未曾失時無礙用;普化現一切眾生界無礙用;置一切眾生於一毛孔中而不迫隘無礙用;為一切眾生示現他方一切世界令其悉見無礙用;為一切眾生示現釋、梵、護世諸天身無礙用;為一切眾生示現聲聞、辟支佛寂靜威儀無礙用;為一切眾生示現菩薩行無礙用;為一切眾生示現諸佛色身相好、一切智力、成等正覺無礙用。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國土無礙用。何等為十?所謂:一切剎作一剎無礙用;一切剎入一毛孔無礙用;知一切剎無有盡無礙用;一身結跏坐充滿一切剎無礙用;一身中現一切剎無礙用;震動一切剎不令眾生恐怖無礙用;以一切剎莊嚴具莊嚴一剎無礙用;以一剎莊嚴具莊嚴一切剎無礙用;以一如來一眾會遍一切佛剎示現眾生無礙用;一切小剎、中剎、大剎、廣剎、深剎、仰剎、覆剎、側剎、正剎,遍諸方網,無量差別,以此普示一切眾生無礙用。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法無礙用。何等為十?所謂:知一切法入一法、一法入一切法,而亦不違眾生心解無礙用;從般若波羅蜜出生一切法,為他解說悉令開悟無礙用;知一切法離文字,而令眾生皆得悟入無礙用;知一切法入一相,而能演說無量法相無礙用;知一切法離言說,能為他說無邊法門無礙用;於一切法善轉普門字輪無礙用;以一切法入一法門而不相違,於不可說劫說不窮盡無礙用;以一切法悉入佛法,令諸眾生皆得悟解無礙用;知一切法無有邊際無礙用;知一切法無障礙際,猶如幻網無量差別,於無量劫為眾生說不可窮盡無礙用。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身無礙用。何等為十?所謂:以一切眾生身入己身無礙用;以己身入一切眾生身無礙用;一切佛身入一佛身無礙用;一佛身入一切佛身無礙用;一切剎入己身無礙用;以一身充遍一切三世法示現眾生無礙用;於一身示現無邊身入三昧無礙用;於一身示現眾生數等身成正覺無礙用;於一切眾生身現一眾生身、於一眾生身現一切眾生身無礙用;於一切眾生身示現法身、於法身示現一切眾生身無礙用。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願無礙用。何等為十?所謂:以一切菩薩願作自願無礙用;以一切佛成菩提願力示現自成正覺無礙用;隨所化眾生自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礙用;於一切無邊際劫大願不斷無礙用;遠離識身,不著智身,以自在願現一切身無礙用;舍棄自身成滿他願無礙用;普教化一切眾生而不舍大願無礙用;於一切劫行菩薩行而大願不斷無礙用;於一毛孔現成正覺,以願力故,充遍一切諸佛國土,於不可說不可說世界,為一一眾生如是示現無礙用;說一句法遍一切法界,興大正法雲,耀解脫電光,震實法雷音,雨甘露味雨,以大願力充洽一切諸眾生界無礙用。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境界無礙用。何等為十?所謂:在法界境界而不舍眾生境界無礙用;在佛境界而不舍魔境界無礙用;在涅槃境界而不舍生死境界無礙用;入一切智境界而不斷菩薩種性境界無礙用;住寂靜境界而不舍散亂境界無礙用;住無去、無來、無戲論、無相狀、無體性、無言說、如虛空境界而不舍一切眾生戲論境界無礙用;住諸力解脫境界而不舍一切諸方所境界無礙用;入無眾生際境界而不舍教化一切眾生無礙用;住禪定解脫、神通明智、寂靜境界而於一切世界示現受生無礙用;住如來一切行莊嚴成正覺境界而現一切聲聞、辟支佛寂靜威儀無礙用。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智無礙用。何等為十?所謂:無盡辯才無礙用;一切總持無有忘失無礙用;能決定知、決定說一切眾生諸根無礙用;於一念中以無礙智知一切眾生心之所行無礙用;知一切眾生欲樂、隨眠、習氣、煩惱病,隨應授藥無礙用;一念能入如來十力無礙用;以無礙智知三世一切劫及其中眾生無礙用;於念念中現成正覺示現眾生無有斷絕無礙用;於一眾生想知一切眾生業無礙用;於一眾生音解一切眾生語無礙用。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神通無礙用。何等為十?所謂:於一身示現一切世界身無礙用;於一佛眾會聽受一切佛眾會中所說法無礙用;於一眾生心念中成就不可說無上菩提開悟一切眾生心無礙用;以一音現一切世界差別言音,令諸眾生各得解瞭無礙用;一念中現盡前際一切劫所有業果種種差別,令諸眾生悉得知見無礙用;一微塵出現廣大佛剎無量莊嚴無礙用;令一切世界具足莊嚴無礙用;普入一切三世無礙用;放大法光明現一切諸佛菩提、眾生行願無礙用;善守護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釋、梵、護世、聲聞、獨覺、菩薩、所有如來十力、菩薩善根無礙用。是為十。若諸菩薩得此無礙用,則能普入一切佛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神力無礙用。何等為十?所謂:以不可說世界置一塵中無礙用;於一塵中現等法界一切佛剎無礙用;以一切大海水置一毛孔,周旋往返十方世界,而於眾生無所觸嬈無礙用;以不可說世界內自身中,示現一切神通所作無礙用;以一毛系不可數金剛圍山,持以遊行一切世界,不令眾生生恐怖心無礙用;以不可說劫作一劫,一劫作不可說劫,於中示現成壞差別,不令眾生心有恐怖無礙用;於一切世界現水、火、風災種種變壞而不惱眾生無礙用;一切世界三災壞時,悉能護持一切眾生資生之具不令損缺無礙用;以一手持不思議世界,擲不可說世界之外,不令眾生有驚怖想無礙用;說一切剎同於虛空,令諸眾生悉得悟解無礙用。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力無礙用。何等為十?所謂:眾生力無礙用,教化調伏不舍離故;剎力無礙用,示現不可說莊嚴而莊嚴故;法力無礙用,令一切身入無身故;劫力無礙用,修行不斷故;佛力無礙用,覺悟睡眠故;行力無礙用,攝取一切菩薩行故;如來力無礙用,度脫一切眾生故;無師力無礙用,自覺一切諸法故;一切智力無礙用,以一切智成正覺故;大悲力無礙用,不舍一切眾生故。是為十。

  “佛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十種無礙用。若有得此十無礙用者,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欲成、不成,隨意無違,雖成正覺而亦不斷行菩薩行。何以故?菩薩摩訶薩發大誓願,入無邊無礙用門,善巧示現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遊戲,何等為十?所謂:以眾生身作剎身,而亦不壞眾生身,是菩薩遊戲;以剎身作眾生身,而亦不壞於剎身,是菩薩遊戲;於佛身示現聲聞、獨覺身,而不損減如來身,是菩薩遊戲;於聲聞、獨覺身示現如來身,而不增長聲聞、獨覺身,是菩薩遊戲;於菩薩行身示現成正覺身,而亦不斷菩薩行身,是菩薩遊戲;於成正覺身示現修菩薩行身,而亦不減成菩提身,是菩薩遊戲;於涅槃界示現生死身,而不著生死,是菩薩遊戲;於生死界示現涅槃,亦不究竟入於涅槃,是菩薩遊戲;入於三昧而示現行、住、坐、臥一切業,亦不舍三昧正受,是菩薩遊戲;在一佛所聞法受持,其身不動,而以三昧力,於不可說諸佛會中各各現身,亦不分身,亦不起定,而聞法受持相續不斷,如是念念於一一三昧身各出生不可說不可說三昧身,如是次第一切諸劫猶可窮盡,而菩薩三昧身不可窮盡,是菩薩遊戲。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遊戲。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境界。何等為十?所謂:示現無邊法界門,令眾生得入,是菩薩境界;示現一切世界無量妙莊嚴,令眾生得入,是菩薩境界;化往一切眾生界,悉方便開悟,是菩薩境界;於如來身出菩薩身,於菩薩身出如來身,是菩薩境界;於虛空界現世界,於世界現虛空界,是菩薩境界;於生死界現涅槃界,於涅槃界現生死界,是菩薩境界;於一眾生語言中,出生一切佛法語言,是菩薩境界;以無邊身現作一身,一身作一切差別身,是菩薩境界;以一身充滿一切法界,是菩薩境界;於一念中,令一切眾生發菩提心,各現無量身成等正覺,是菩薩境界。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慧境界。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力。何等為十?所謂:深心力,不雜一切世情故;增上深心力,不舍一切佛法故;方便力,諸有所作究竟故;智力,瞭知一切心行故;願力,一切所求令滿故;行力,盡未來際不斷故;乘力,能出生一切乘,而不舍大乘故;神變力,於一一毛孔中,各各示現一切清凈世界一切如來出興世故;菩提力,令一切眾生發心成佛無斷絕故;轉法輪力,說一句法悉稱一切眾生諸根性欲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諸佛無上一切智十力。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畏。何等為十?佛子!菩薩摩訶薩悉能聞持一切言說,作如是念:‘設有眾生無量無邊從十方來,以百千大法而問於我。我於彼問不見微少難可答相;以不見故,心得無畏,究竟到彼大無畏岸,隨其所問悉能酬對,斷其疑惑無有怯弱。’是為菩薩第一無畏。佛子!菩薩摩訶薩得如來灌頂無礙辯才,到於一切文字言音開示秘密究竟彼岸,作如是念:‘設有眾生無量無邊從十方來,以無量法而問於我。我於彼問不見微少難可答相;以不見故,心得無畏,究竟到彼大無畏岸,隨其所問悉能酬對,斷其疑惑無有恐懼。’是為菩薩第二無畏。佛子!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空,離我、離我所,無作、無作者,無知者,無命者,無養育者,無補伽羅,離蘊、界、處,永出諸見,心如虛空,作如是念:‘不見眾生有微少相能損惱我身、語、意業。’何以故?菩薩遠離我、我所故,不見諸法有少性相。以不見故,心得無畏,究竟到彼大無畏岸,堅固勇猛,不可沮壞,是為菩薩第三無畏。佛子!菩薩摩訶薩佛力所護、佛力所持,住佛威儀,所行真實,無有變易,作如是念:‘我不見有少分威儀,令諸眾生生訶責相。’以不見故,心得無畏,於大眾中安隱說法,是為菩薩第四無畏。佛子!菩薩摩訶薩身、語、意業皆悉清凈,鮮白柔和,遠離眾惡,作如是念:‘我不自見身、語、意業而有少分可訶責相。’以不見故,心得無畏,能令眾生住於佛法,是為菩薩第五無畏。佛子!菩薩摩訶薩,金剛力士、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帝釋、梵王、四天王等常隨侍衛,一切如來護念不舍。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我不見有眾魔外道有見眾生能來障我行菩薩道少分之相。’以不見故,心得無畏,究竟到彼大無畏岸,發歡喜心行菩薩行,是為菩薩第六無畏。佛子!菩薩摩訶薩已得成就第一念根,心無忘失佛所悅可,作如是念:‘如來所說成菩提道文字句法,我不於中見有少分忘失之相。’以不見故,心得無畏,受持一切如來正法行菩薩行,是為菩薩第七無畏。佛子!菩薩摩訶薩智慧方便悉已通達,菩薩諸力皆得究竟,常勤教化一切眾生,恒以願心系佛菩提,而為悲愍眾生故,成就眾生故,於煩惱濁世示現受生、種族尊貴、眷屬圓滿、所欲從心、歡娛快樂,而作是念:‘我雖與此眷屬聚會,不見少相而可貪著,廢我修行禪定、解脫,及諸三昧、總持、辯才、菩薩道法。’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已得自在到於彼岸,修菩薩行誓不斷絕,不見世間有一境界而能惑亂菩薩道者。以不見故,心得無畏,究竟到彼大無畏岸,以大願力於一切世界示現受生,是為菩薩第八無畏。佛子!菩薩摩訶薩恒不忘失薩婆若心,乘於大乘行菩薩行,以一切智大心勢力,示現一切聲聞、獨覺寂靜威儀,作是念言:‘我不自見當於二乘而取出離少分之相。’以不見故,心得無畏,到彼無上大無畏岸,普能示現一切乘道,究竟滿足平等大乘,是為菩薩第九無畏。佛子!菩薩摩訶薩成就一切諸白凈法,具足善根,圓滿神通,究竟住於諸佛菩提,滿足一切諸菩薩行,於諸佛所受一切智灌頂之記,而常化眾生行菩薩道,作如是念:‘我不自見有一眾生應可成熟而不能現諸佛自在而成熟相。’以不見故,心得無畏,究竟到彼大無畏岸,不斷菩薩行,不舍菩薩願,隨所應化一切眾生現佛境界而化度之,是為菩薩第十無畏。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無畏。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諸佛無上大無畏,而亦不舍菩薩無畏。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不共法。何等為十?佛子!菩薩摩訶薩不由他教,自然修行六波羅蜜——常樂大施,不生慳吝;恒持凈戒,無所毀犯;具足忍辱,心不動搖;有大精進,未曾退轉;善入諸禪,永無散亂;巧修智慧,悉除惡見。是為第一不由他教隨順波羅蜜道修六度不共法。佛子!菩薩摩訶薩普能攝受一切眾生。所謂:以財及法而行惠施,正念現前,和顏愛語,其心歡喜,示如實義,令得悟解諸佛菩提,無有憎嫌,平等利益。是為第二不由他教順四攝道勤攝眾生不共法。佛子!菩薩摩訶薩善巧回向,所謂:不求果報回向、順佛菩提回向、不著一切世間禪定三昧回向、為利益一切眾生回向、為不斷如來智慧回向。是為第三不由他教為諸眾生發起善根求佛智慧不共法。佛子!菩薩摩訶薩到善巧方便究竟彼岸,心恒顧復一切眾生,不厭世俗凡愚境界,不樂二乘出離之道,不著己樂,唯勤化度,善能入出禪定解脫,於諸三昧悉得自在,往來生死如遊園觀,未曾暫起疲厭之心;或住魔宮,或為釋天、梵王、世主,一切生處靡不於中而現其身;或於外道眾中出傢,而恒遠離一切邪見;一切世間文詞、咒術、字印、算數,乃至遊戲、歌舞之法,悉皆示現,無不精巧;或時示作端正婦人,智慧才能世中第一;於諸世間、出世間法能問能說,問答斷疑皆得究竟;一切世間、出世間事亦悉通達到於彼岸,一切眾生恒來瞻仰;雖現聲聞、辟支佛威儀,而不失大乘心;雖念念中示成正覺,而不斷菩薩行。是為第四不由他教方便善巧究竟彼岸不共法。佛子!菩薩摩訶薩善知權實雙行道,智慧自在,到於究竟。所謂:住於涅槃而示現生死,知無眾生而勤行教化,究竟寂滅而現起煩惱,住一堅密智慧法身而普現無量諸眾生身,常入深禪定而示受欲樂,常遠離三界而不舍眾生,常樂法樂而現有采女歌詠嬉戲,雖以眾相好莊嚴其身而示受醜陋貧賤之形,常積集眾善無諸過惡而現生地獄、畜生、餓鬼,雖已到於佛智彼岸而亦不舍菩薩智身。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無量智慧,聲聞、獨覺尚不能知,何況一切童蒙眾生!是為第五不由他教權實雙行不共法。佛子!菩薩摩訶薩身、口、意業,隨智慧行皆悉清凈。所謂:具足大慈永離殺心,乃至具足正解無有邪見。是為第六不由他教身、口、意業隨智慧行不共法。佛子!菩薩摩訶薩具足大悲,不舍眾生,代一切眾生而受諸苦,所謂:地獄苦、畜生苦、餓鬼苦。為利益故,不生勞倦,唯專度脫一切眾生,未曾耽染五欲境界,常為精勤滅除眾苦。是為第七不由他教常起大悲不共法。佛子!菩薩摩訶薩常為眾生之所樂見,梵王、帝釋、四天王等一切眾生見無厭足。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久遠世來,行業清凈無有過失,是故眾生見者無厭。是為第八不由他教一切眾生皆悉樂見不共法。佛子!菩薩摩訶薩於薩婆若大誓莊嚴志樂堅固,雖處凡夫、聲聞、獨覺險難之處,終不退失一切智心明凈妙寶。佛子!如有寶珠,名:凈莊嚴,置泥澇中光色不改,能令濁水悉皆澄凈。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在凡愚雜濁等處,終不失壞求一切智清凈寶心,而能令彼諸惡眾生遠離妄見、煩惱、穢濁,得求一切智清凈心寶。是為第九不由他教在眾難處不失一切智心寶不共法。佛子!菩薩摩訶薩成就自覺境界智,無師自悟,究竟自在到於彼岸,離垢法繒以冠其首,而於善友不舍親近,於諸如來常樂尊重,是為第十不由他教得最上法不離善知識、不舍尊重佛不共法。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不共法。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廣大不共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業。何等為十?所謂:一切世界業,悉能嚴凈故;一切諸佛業,悉能供養故;一切菩薩業,同種善根故;一切眾生業,悉能教化故;一切未來業,盡未來際攝取故;一切神力業,不離一世界遍至一切世界故;一切光明業,放無邊色光明,一一光中有蓮華座,各有菩薩結跏趺坐而顯現故;一切三寶種不斷業,諸佛滅後,守護住持諸佛法故;一切變化業,於一切世界說法教化諸眾生故;一切加持業,於一念中隨諸眾生心之所欲皆為示現,令一切願悉成滿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廣大業。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身。何等為十?所謂:不來身,於一切世間不受生故;不去身,於一切世間求不得故;不實身,一切世間如實得故;不虛身,以如實理示世間故;不盡身,盡未來際無斷絕故;堅固身,一切眾魔不能壞故;不動身,眾魔外道不能動故;具相身,示現清凈百福相故;無相身,法相究竟悉無相故;普至身,與三世佛同一身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無盡之身。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身業。何等為十?所謂:一身充滿一切世界身業;於一切眾生前悉能示現身業;於一切趣悉能受生身業;遊行一切世界身業;往詣一切諸佛眾會身業;能以一手普覆一切世界身業;能以一手磨一切世界金剛圍山碎如微塵身業;於自身中現一切佛剎成壞示於眾生身業;以一身容受一切眾生界身業;於自身中普現一切清凈佛剎,一切眾生於中成道身業。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佛業,悉能覺悟一切眾生。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十種身。何等為十?所謂:諸波羅蜜身,悉正修行故;四攝身,不舍一切眾生故;大悲身,代一切眾生受無量苦無疲厭故;大慈身,救護一切眾生故;福德身,饒益一切眾生故;智慧身,與一切佛身同一性故;法身,永離諸趣受生故;方便身,於一切處現前故;神力身,示現一切神變故;菩提身,隨樂、隨時成正覺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慧身。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語。何等為十?所謂:柔軟語,使一切眾生皆安隱故;甘露語,令一切眾生悉清涼故;不誑語,所有言說皆如實故;真實語,乃至夢中無妄語故;廣大語,一切釋、梵、四天王等皆尊敬故;甚深語,顯示法性故;堅固語,說法無盡故;正直語,發言易瞭故;種種語,隨時示現故;開悟一切眾生語,隨其欲樂令解瞭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微妙語。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凈修語業。何等為十?所謂:樂聽聞如來音聲凈修語業;樂聞說菩薩功德凈修語業;不說一切眾生不樂聞語凈修語業;真實遠離語四過失凈修語業;歡喜踴躍贊嘆如來凈修語業;如來塔所高聲贊佛如實功德凈修語業;以深凈心施眾生法凈修語業;音樂歌頌贊嘆如來凈修語業;於諸佛所聽聞正法不惜身命凈修語業;舍身承事一切菩薩及諸法師而受妙法凈修語業。是為十。

  “佛子!若菩薩摩訶薩以此十事凈修語業,則得十種守護。何等為十?所謂:天王為首,一切天眾而為守護;龍王為首,一切龍眾而為守護;夜叉王為首,乾闥婆王為首,阿修羅王為首,迦樓羅王為首,緊那羅王為首,摩睺羅伽王為首,梵王為首,一一皆與自己徒眾而為守護;如來法王為首,一切法師皆悉守護。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得此守護已,則能成辦十種大事。何等為十?所謂:一切眾生皆令歡喜,一切世界悉能往詣,一切諸根皆能瞭知,一切勝解悉令清凈,一切煩惱皆令除斷,一切習氣皆令舍離,一切欲樂皆令明潔,一切深心悉使增長,一切法界悉令周遍,一切涅槃普令明見。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心。何等為十?所謂:如大地心,能持、能長一切眾生諸善根故;如大海心,一切諸佛無量無邊大智法水悉流入故;如須彌山王心,置一切眾生於出世間最上善根處故;如摩尼寶王心,樂欲清凈無雜染故;如金剛心,決定深入一切法故;如金剛圍山心,諸魔外道不能動故;如蓮華心,一切世法不能染故;如優曇缽華心,一切劫中難值遇故;如凈日心,破闇障故;如虛空心,不可量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大清凈心。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發心。何等為十?所謂:發我當度脫一切眾生心;發我當令一切眾生除斷煩惱心;發我當令一切眾生消滅習氣心;發我當斷除一切疑惑心;發我當除滅一切眾生苦惱心;發我當除滅一切惡道諸難心;發我當敬順一切如來心;發我當善學一切菩薩所學心;發我當於一切世間一一毛端處現一切佛成正覺心;發我當於一切世界擊無上法鼓,令諸眾生隨其根欲悉得悟解心。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大發起能事心。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周遍心。何等為十?所謂:周遍一切虛空心,發意廣大故;周遍一切法界心,深入無邊故;周遍一切三世心,一念悉知故;周遍一切佛出現心,於入胎、誕生、出傢、成道、轉法輪、般涅槃悉明瞭故;周遍一切眾生心,悉知根、欲、習氣故;周遍一切智慧心,隨順瞭知法界故;周遍一切無邊心,知諸幻網差別故;周遍一切無生心,不得諸法自性故;周遍一切無礙心,不住自心、他心故;周遍一切自在心,一念普現成佛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無量無上佛法周遍莊嚴。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根。何等為十?所謂:歡喜根,見一切佛信不壞故;希望根,所聞佛法皆悟解故;不退根,一切作事皆究竟故;安住根,不斷一切菩薩行故;微細根,入般若波羅蜜微妙理故;不休息根,究竟一切眾生事故;如金剛根,證知一切諸法性故;金剛光焰根,普照一切佛境界故;無差別根,一切如來同一身故;無礙際根,深入如來十種力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大智圓滿根。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深心。何等為十?所謂:不染一切世間法深心;不雜一切二乘道深心;瞭達一切佛菩提深心;隨順一切智智道深心;不為一切眾魔外道所動深心;凈修一切如來圓滿智深心;受持一切所聞法深心;不著一切受生處深心;具足一切微細智深心;修一切諸佛法深心。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一切智無上清凈深心。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增上深心。何等為十?所謂:不退轉增上深心,積集一切善根故;離疑惑增上深心,解一切如來密語故;正持增上深心,大願大行所流故;最勝增上深心,深入一切佛法故;為主增上深心,一切佛法自在故;廣大增上深心,普入種種法門故;上首增上深心,一切所作成辦故;自在增上深心,一切三昧神通變化莊嚴故;安住增上深心,攝受本願故;無休息增上深心,成熟一切眾生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清凈增上深心。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勤修。何等為十?所謂:佈施勤修,悉舍一切,不求報故;持戒勤修,頭陀苦行,少欲知足,無所欺故;忍辱勤修,離自他想,忍一切惡,畢竟不生恚害心故;精進勤修,身、語、意業未曾散亂,一切所作皆不退轉,至究竟故;禪定勤修,解脫三昧,出現神通,離一切欲煩惱鬥諍諸眷屬故;智慧勤修,修習積聚一切功德無厭倦故;大慈勤修,知諸眾生無自性故;大悲勤修,知諸法空,普代一切眾生受苦無疲厭故;覺悟如來十力勤修,瞭達無礙示眾生故;不退法輪勤修,轉至一切眾生心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慧勤修。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決定解。何等為十?所謂:最上決定解,種植尊重善根故;莊嚴決定解,出生種種莊嚴故;廣大決定解,其心未曾狹劣故;寂滅決定解,能入甚深法性故;普遍決定解,發心無所不及故;堪任決定解,能受佛力加持故;堅固決定解,摧破一切魔業故;明斷決定解,瞭知一切業報故;現前決定解,隨意能現神通故;紹隆決定解,一切佛所得記故;自在決定解,隨意、隨時成佛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決定解。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決定解知諸世界。何等為十?所謂:知一切世界入一世界;知一世界入一切世界;知一切世界,一如來身、一蓮華座皆悉周遍;知一切世界皆如虛空;知一切世界具佛莊嚴;知一切世界菩薩充滿;知一切世界入一毛孔;知一切世界入一眾生身;知一切世界,一佛菩提樹、一佛道場皆悉周遍;知一切世界一音普遍,令諸眾生各別瞭知,心生歡喜。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佛剎廣大決定解。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決定解知眾生界。何等為十?所謂:知一切眾生界本性無實;知一切眾生界悉入一眾生身;知一切眾生界悉入菩薩身;知一切眾生界悉入如來藏;知一眾生身普入一切眾生界;知一切眾生界悉堪為諸佛法器;知一切眾生界,隨其所欲,為現釋、梵、護世身;知一切眾生界,隨其所欲,為現聲聞、獨覺寂靜威儀;知一切眾生界,為現菩薩功德莊嚴身;知一切眾生界,為現如來相好寂靜威儀,開悟眾生。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威力決定解。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六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七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五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習氣。何等為十?所謂:菩提心習氣;善根習氣;教化眾生習氣;見佛習氣;於清凈世界受生習氣;行習氣;願習氣;波羅蜜習氣;思惟平等法習氣;種種境界差別習氣。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永離一切煩惱習氣,得如來大智習氣非習氣智。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取,以此不斷諸菩薩行。何等為十?所謂:取一切眾生界,究竟教化故;取一切世界,究竟嚴凈故;取如來,修菩薩行為供養故;取善根,積集諸佛相好功德故;取大悲,滅一切眾生苦故;取大慈,與一切眾生一切智樂故;取波羅蜜,積集菩薩諸莊嚴故;取善巧方便,於一切處皆示現故;取菩提,得無礙智故;略說菩薩取一切法,於一切處悉以明智而現瞭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取,則能不斷諸菩薩行,得一切如來無上無所取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修。何等為十?所謂:修諸波羅蜜;修學;修慧;修義;修法;修出離;修示現;修勤行匪懈;修成等正覺;修轉正法輪。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無上修修一切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成就佛法。何等為十?所謂:不離善知識成就佛法;深信佛語成就佛法;不謗正法成就佛法;以無量無盡善根回向成就佛法;信解如來境界無邊際成就佛法;知一切世界境界成就佛法;不舍法界境界成就佛法;遠離諸魔境界成就佛法;正念一切諸佛境界成就佛法;樂求如來十力境界成就佛法。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成就如來無上大智慧。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退失佛法,應當遠離。何等為十?所謂:輕慢善知識退失佛法;畏生死苦退失佛法;厭修菩薩行退失佛法;不樂住世間退失佛法;耽著三昧退失佛法;執取善根退失佛法;誹謗正法退失佛法;斷菩薩行退失佛法;樂二乘道退失佛法;嫌恨諸菩薩退失佛法。是為十。若諸菩薩遠離此法,則入菩薩離生道。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離生道。何等為十?所謂:出生般若波羅蜜而恒觀察一切眾生,是為一;遠離諸見而度脫一切見縛眾生,是為二;不念一切相而不舍一切著相眾生,是為三;超過三界而常在一切世界,是為四;永離煩惱而與一切眾生共居,是為五;得離欲法而常以大悲哀愍一切著欲眾生,是為六;常樂寂靜而恒示現一切眷屬,是為七;離世間生而死此生彼起菩薩行,是為八;不染一切世間法而不斷一切世間所作,是為九;諸佛菩提已現其前而不舍菩薩一切願行,是為十。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離生道,出離世間,不與世共,而亦不雜二乘之行。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菩薩決定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決定法。何等為十?所謂;決定於如來種族中生;決定於諸佛境界中住;決定瞭知菩薩所作事;決定安住諸波羅蜜;決定得預如來眾會;決定能顯如來種性;決定安住如來力;決定深入佛菩提;決定與一切如來同一身;決定與一切如來所住無有二。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出生佛法道。何等為十?所謂:隨順善友是出生佛法道,同種善根故;深心信解是出生佛法道,知佛自在故;發大誓願是出生佛法道,其心寬廣故;忍自善根是出生佛法道,知業不失故;一切劫修行無厭足是出生佛法道,盡未來際故;阿僧祇世界皆示現是出生佛法道,成熟眾生故;不斷菩薩行是出生佛法道,增長大悲故;無量心是出生佛法道,一念遍一切虛空界故;殊勝行是出生佛法道,本所修行無失壞故;如來種是出生佛法道,令一切眾生樂發菩提心,以一切善法資持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大丈夫名號。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大丈夫名號。何等為十?所謂:名為:菩提薩埵,菩提智所生故;名為:摩訶薩埵,安住大乘故;名為:第一薩埵,證第一法故;名為:勝薩埵,覺悟勝法故;名為:最勝薩埵,智慧最勝故;名為:上薩埵,起上精進故;名為:無上薩埵,開示無上法故;名為:力薩埵,廣知十力故;名為:無等薩埵,世間無比故;名為:不思議薩埵,一念成佛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得此名號,則成就菩薩道。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道。何等為十?所謂:一道是菩薩道,不舍獨一菩提心故。二道是菩薩道,出生智慧及方便故。三道是菩薩道,行空、無相、無願,不著三界故。四行是菩薩道,懺除罪障,隨喜福德,恭敬尊重勸請如來,善巧回向無休息故。五根是菩薩道,安住凈信堅固不動,起大精進所作究竟,一向正念無異攀緣,巧知三昧入出方便,善能分別智慧境界故。六通是菩薩道。所謂;天眼,悉見一切世界所有眾色,知諸眾生死此生彼故;天耳,悉聞諸佛說法,受持憶念,廣為眾生隨根演暢故;他心智,能知他心,自在無礙故;宿命念,憶知過去一切劫數,增長善根故;神足通,隨所應化一切眾生,種種為現,令樂法故;漏盡智,現證實際,起菩薩行不斷絕故。七念是菩薩道。所謂:念佛,於一毛孔見無量佛,開悟一切眾生心故;念法,不離一如來眾會,於一切如來眾會中親承妙法,隨諸眾生根性欲樂而為演說,令悟入故;念僧,恒相續見無有休息,於一切世間見菩薩故;念舍,瞭知一切菩薩舍行,增長廣大佈施心故;念戒,不舍菩提心,以一切善根回向眾生故;念天,常憶念兜率陀天宮一生補處菩薩故;念眾生,智慧方便教化調伏,普及一切無間斷故。隨順菩提八聖道是菩薩道。所謂:行正見道,遠離一切諸邪見故;起正思惟,舍妄分別,心常隨順一切智故;常行正語,離語四過,順聖言故;恒修正業,教化眾生令調伏故;安住正命,頭陀知足,威儀審正,隨順菩提行四聖種,一切過失皆永離故;起正精進,勤修一切菩薩苦行,入佛十力無掛礙故;心常正念,悉能憶持一切言音,除滅世間散動心故;心常正定,善入菩薩不思議解脫門,於一三昧中出生一切諸三昧故。入九次第定是菩薩道。所謂;離欲恚害,而以一切語業說法無礙;滅除覺觀,而以一切智覺觀教化眾生;舍離喜愛,而見一切佛,心大歡喜;離世間樂,而隨順出世菩薩道樂;從此不動,入無色定,而亦不舍欲、色受生;雖住滅一切想受定,而亦不息菩薩行故。學佛十力是菩薩道。所謂:善知是處、非處智;善知一切眾生、去、來現在業報因果智;善知一切眾生上、中、下根不同隨宜說法智;善知一切眾生種種無量性智;善知一切眾生軟、中、上解差別令入法方便智;遍一切世間、一切剎、一切三世、一切劫,普現如來形相威儀而亦不舍菩薩所行智;善知一切諸禪解脫及諸三昧若垢若凈、時與非時,方便出生諸菩薩解脫門智;知一切眾生於諸趣中死此生彼差別智;於一念中悉知三世一切劫數智;善知一切眾生樂欲、諸使、惑習滅盡智,而不舍離諸菩薩行。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如來無上巧方便道。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無量道、無量助道、無量修道、無量莊嚴道。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量道。何等為十?所謂:虛空無量故,菩薩道亦無量;法界無邊故,菩薩道亦無量;眾生界無盡故,菩薩道亦無量;世界無際故,菩薩道亦無量;劫數不可盡故,菩薩道亦無量;一切眾生語言法無量故,菩薩道亦無量;如來身無量故,菩薩道亦無量;佛音聲無量故,菩薩道亦無量;如來力無量故,菩薩道亦無量;一切智智無量故,菩薩道亦無量。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量助道。何等為十?所謂:如虛空界無量,菩薩集助道亦無量;如法界無邊,菩薩集助道亦無邊;如眾生界無盡,菩薩集助道亦無盡;如世界無際,菩薩集助道亦無際;如劫數說不可盡,菩薩集助道亦一切世間說不能盡;如眾生語言法無量,菩薩集助道出生智慧知語言法亦無量;如如來身無量,菩薩集助道遍一切眾生、一切剎、一切世、一切劫亦無量;如佛音聲無量,菩薩出一言音周遍法界,一切眾生無不聞知故,所集助道亦無量;如佛力無量,菩薩承如來力積集助道亦無量;如一切智智無量,菩薩積集助道亦如是無有量。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量智慧。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量修道。何等為十?所謂:不來不去修,身、語、意業無動作故;不增不減修,如本性故;非有非無修,無自性故;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鏡中像、如熱時焰、如水中月修,離一切執著故;空、無相、無願、無作修,明見三界而集福德不休息故;不可說、無言說、離言說修,遠離施設安立法故;不壞法界修,智慧現知一切法故;不壞真如實際修,普入真如實際虛空際故;廣大智慧修,諸有所作力無盡故;住如來十力、四無所畏、一切智智平等修,現見一切法無疑惑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一切智無上善巧修。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莊嚴道。何等為十?佛子!菩薩摩訶薩不離欲界,入色界、無色界禪定解脫及諸三昧,亦不因此而受彼生,是為第一莊嚴道。智慧現前,入聲聞道,不以此道而取出離,是為第二莊嚴道。智慧現前,入辟支佛道,而起大悲無有休息,是為第三莊嚴道。雖有人、天眷屬圍繞,百千采女歌舞侍從,未曾暫舍禪定解脫及諸三昧,是為第四莊嚴道。與一切眾生受諸欲樂共相娛樂,乃至未曾於一念間舍離菩薩平等三昧,是為第五莊嚴道。已到一切世間彼岸,於諸世法悉無所著,而亦不舍度眾生行,是為第六莊嚴道。安住正道、正智、正見,而能示入一切邪道,不取為實,不執為凈,令彼眾生遠離邪法,是為第七莊嚴道。常善護持如來凈戒,身、語、意業無諸過失,為欲教化犯戒眾生,示行一切凡愚之行,雖已具足清凈福德住菩薩趣,而示生於一切地獄、畜生、餓鬼及諸險難、貧窮等處,令彼眾生皆得解脫,而實菩薩不生彼趣,是為第八莊嚴道。不由他教,得無礙辯,智慧光明普能照瞭一切佛法,為一切如來神力所持,與一切諸佛同一法身,成就一切堅固大人明凈密法,安住一切平等諸乘,諸佛境界皆現其前,具足一切世智光明,照見一切諸眾生界,能為眾生作知法師,而示求正法未曾休息,雖實與眾生作無上師,而示行尊敬阇梨和尚。何以故?菩薩摩訶薩善巧方便住菩薩道,隨其所應皆為示現。是為第九莊嚴道。善根具足,諸行究竟,一切如來所共灌頂,到一切法自在彼岸,無礙法繒以冠其首;其身遍至一切世界,普現如來無礙之身,於法自在最上究竟,轉於無礙清凈法輪;一切菩薩自在之法皆已成就,而為眾生故,於一切國土示現受生;與三世諸佛同一境界,而不廢菩薩行,不舍菩薩法,不懈菩薩業,不離菩薩道,不弛菩薩儀,不斷菩薩取,不息菩薩巧方便,不絕菩薩所作事,不厭菩薩生成用,不止菩薩住持力。何以故?菩薩欲疾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觀一切智門修菩薩行無休息故。是為第十莊嚴道。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莊嚴道,亦不舍菩薩道。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足。何等為十?所謂持戒足,殊勝大願悉成滿故;精進足,集一切菩提分法不退轉故;神通足,隨眾生欲令歡喜故;神力足,不離一佛剎往一切佛剎故;深心足,願求一切殊勝法故;堅誓足,一切所作咸究竟故;隨順足,不違一切尊者教故;樂法足,聞持一切佛所說法不疲懈故;法雨足,為眾演說無怯弱故;修行足,一切諸惡悉遠離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最勝足,若一舉步,悉能遍至一切世界。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手。何等為十?所謂:深信手,於佛所說,一向忍可,究竟受持故;佈施手,有來求者,隨其所欲皆令充滿故;先意問訊手,舒展右掌相迎引故;供養諸佛手,集眾福德無疲厭故;多聞善巧手,悉斷一切眾生疑故;令超三界手,授與眾生拔出欲泥故;置於彼岸手,四暴流中救溺眾生故;不吝正法手,所有妙法悉以開示故;善用眾論手,以智慧藥滅身心病故;恒持智寶手,開法光明破煩惱闇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手,普覆十方一切世界。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腹。何等為十?所謂;離諂曲腹,心清凈故;離幻偽腹,性質直故;不虛假腹,無險诐故;無欺奪腹,於一切物無所貪故;斷煩惱腹,具智慧故;清凈心腹,離諸惡故;觀察飲食腹,念如實法故;觀察無作腹,覺悟緣起故;覺悟一切出離道腹,善成熟深心故;遠離一切邊見垢腹,令一切眾生得入佛腹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廣大腹,悉能容受一切眾生。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藏。何等為十?所謂:不斷佛種是菩薩藏,開示佛法無量威德故;增長法種是菩薩藏,出生智慧廣大光明故;住持僧種是菩薩藏,令其得入不退法輪故;覺悟正定眾生是菩薩藏,善隨其時不逾一念故;究竟成熟不定眾生是菩薩藏,令因相續無有間斷故;為邪定眾生發起大悲是菩薩藏,令未來因悉得成就故;滿佛十力不可壞因是菩薩藏,具降伏魔軍無對善根故;最勝無畏大師子吼是菩薩藏,令一切眾生皆歡喜故;得佛十八不共法是菩薩藏,智慧普入一切處故;普瞭知一切眾生、一切剎、一切法、一切佛是菩薩藏,於一念中悉明見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善根不可壞大智慧藏。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心。何等為十?所謂:精勤心,一切所作悉究竟故;不懈心,積集相好福德行故;大勇健心,摧破一切諸魔軍故;如理行心,除滅一切諸煩惱故;不退轉心,乃至菩提終不息故;性清凈心,知心不動無所著故;知眾生心,隨其解欲令出離故;令入佛法大梵住心,知諸眾生種種解欲,不以別乘而救護故;空、無相、無願、無作心,見三界相不取著故;卍字相金剛堅固勝藏莊嚴心,一切眾生數等魔來乃至不能動一毛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光明藏心。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被甲。何等為十?所謂:被大慈甲,救護一切眾生故;被大悲甲,堪忍一切諸苦故;被大願甲,一切所作究竟故;被回向甲,建立一切佛莊嚴故;被福德甲,饒益一切諸眾生故,被波羅蜜甲,度脫一切諸含識故;被智慧甲,滅一切眾生煩惱闇故;被善巧方便甲,生普門善根故;被一切智心堅固不散亂甲,不樂餘乘故;被一心決定甲,於一切法離疑惑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被如來無上甲胄,悉能摧伏一切魔軍。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器仗。何等為十?所謂;佈施是菩薩器仗,摧破一切慳吝故;持戒是菩薩器仗,棄舍一切毀犯故;平等是菩薩器仗,斷除一切分別故;智慧是菩薩器仗,消滅一切煩惱故;正命是菩薩器仗,遠離一切邪命故;善巧方便是菩薩器仗,於一切處示現故;略說貪、嗔、癡等一切煩惱是菩薩器仗,以煩惱門度眾生故;生死是菩薩器仗,不斷菩薩行教化眾生故;說如實法是菩薩器仗,能破一切執著故;一切智是菩薩器仗,不舍菩薩行門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能除滅一切眾生長夜所集煩惱結使。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首。何等為十?所謂:涅槃首,無能見頂故;尊敬首,一切人、天所敬禮故;廣大勝解首,三千界中最為勝故;第一善根首,三界眾生咸供養故;荷戴眾生首,成就頂上肉髻相故;不輕賤他首,於一切處常尊勝故;般若波羅蜜首,長養一切功德法故;方便智相應首,普現一切同類身故;教化一切眾生首,以一切眾生為弟子故;守護諸佛法眼首,能令三寶種不斷絕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慧首。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眼。所謂:肉眼,見一切色故;天眼,見一切眾生心故;慧眼,見一切眾生諸根境界故;法眼,見一切法如實相故;佛眼,見如來十力故;智眼,知見諸法故;光明眼,見佛光明故;出生死眼,見涅槃故;無礙眼,所見無障故;一切智眼,見普門法界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慧眼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耳。何等為十?所謂:聞贊嘆聲,斷除貪愛;聞毀呰聲,斷除嗔恚;聞說二乘,不著不求;聞菩薩道,歡喜踴躍;聞地獄等諸苦難處,起大悲心,發弘誓願;聞說人、天勝妙之事,知彼皆是無常之法;聞有贊嘆諸佛功德,勤加精進,令速圓滿;聞說六度、四攝等法,發心修行,願到彼岸;聞十方世界一切音聲,悉知如響,入不可說甚深妙義;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乃至道場,常聞正法未曾暫息,而恒不舍化眾生事。是為十。若諸菩薩成就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慧耳。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鼻。何等為十?所謂:聞諸臭物不以為臭;聞諸香氣不以為香;香臭俱聞,其心平等;非香非臭,安住於舍;若聞眾生衣服、臥具及其肢體所有香臭,則能知彼貪、恚、愚癡等分之行;若聞諸伏藏草木等香,皆如對目前,分明辨瞭;若聞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眾生之香,皆知彼過去所行之行;若聞諸聲聞佈施、持戒、多聞慧香,住一切智心,不令散動;若聞一切菩薩行香,以平等慧入如來地;聞一切佛智境界香,亦不廢舍諸菩薩行。是為十。若諸菩薩成就此法,則得如來無量無邊清凈鼻。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舌。何等為十?所謂:開示演說無盡眾生行舌;開示演說無盡法門舌;贊嘆諸佛無盡功德舌;演暢辭辯無盡舌;開闡大乘助道舌;遍覆十方虛空舌;普照一切佛剎舌;普使眾生悟解舌;悉令諸佛嘆喜舌;降伏一切諸魔外道,除滅一切生死煩惱,令至涅槃舌。是為十。若諸菩薩成就此法,則得如來遍覆一切諸佛國土無上舌。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身。何等為十?所謂:人身,為教化一切諸人故;非人身,為教化地獄、畜生、餓鬼故;天身,為教化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故;學身,示現學地故;無學身,示現阿羅漢地故;獨覺身,教化令入辟支佛地故;菩薩身,令成就大乘故;如來身,智水灌頂故;意生身,善巧出生故;無漏法身,以無功用示現一切眾生身故。是為十。若諸菩薩成就此法,則得如來無上之身。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意。何等為十?所謂上首意,發起一切善根故;安住意,深信堅固不動故;深入意,隨順佛法而解故;內瞭意,知諸眾生心樂故;無亂意,一切煩惱不雜故;明凈意,客塵不能染著故;善觀眾生意,無有一念失時故;善擇所作意,未曾一處生過故;密護諸根意,調伏不令馳散故;善入三昧意,深入佛三昧無我、我所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佛無上意。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行。何等為十?所謂:聞法行,愛樂於法故;說法行,利益眾生故;離貪、恚,癡怖畏行,調伏自心故;欲界行,教化欲界眾生故;色、無色界三昧行,令速轉還故;趣向法義行,速得智慧故;一切生處行,自在教化眾生故;一切佛剎行,禮拜供養諸佛故;涅槃行,不斷生死相續故;成滿一切佛法行,不舍菩薩法行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來無去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住。何等為十?所謂:菩提心住,曾不忘失故;波羅蜜住,不厭助道故;說法住,增長智慧故;阿蘭若住,證大禪定故;隨順一切智頭陀知足四聖種住,少欲少事故;深信住,荷負正法故;親近如來住,學佛威儀故;出生神通住,圓滿大智故;得忍住,滿足授記故;道場住,具足力、無畏、一切佛法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智無上住。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坐。何等為十?所謂:轉輪王坐,興十善道故;四天王坐,於一切世間自在安立佛法故;帝釋坐,與一切眾生為勝主故;梵天坐,於自他心得自在故;師子坐,能說法故;正法坐,以總持辯才力而開示故;堅固坐,誓願究竟故;大慈坐,令惡眾生悉歡喜故;大悲坐,忍一切苦不疲厭故;金剛坐,降伏眾魔及外道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正覺坐。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臥。何等為十?所謂:寂靜臥,身心憺怕故;禪定臥,如理修行故;三昧臥,身心柔軟故;梵天臥,不惱自他故;善業臥,於後不悔故;正信臥,不可傾動故;正道臥,善友開覺故;妙願臥,善巧回向故;一切事畢臥,所作成辦故;舍諸功用臥,一切慣習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法臥,悉能開悟一切眾生。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所住處。何等為十?所謂;以大慈為所住處,於一切眾生心平等故;以大悲為所住處,不輕未學故;以大喜為所住處,離一切憂惱故;以大舍為所住處,於有為、無為平等故;以一切波羅蜜為所住處,菩提心為首故;以一切空為所住處,善巧觀察故;以無相為所住處,不出正位故;以無願為所住處,觀察受生故;以念慧為所住處,忍法成滿故;以一切法平等為所住處,得授記別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無礙所住處。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所行處。何等為十?所謂:以正念為所行處,滿足念處故;以諸趣為所行處,正覺法趣故;以智慧為所行處,得佛歡喜故;以波羅蜜為所行處,滿足一切智智故;以四攝為所行處,教化眾生故;以生死為所行處,積集善根故;以與一切眾生雜談戲為所行處,隨應教化令永離故;以神通為所行處,知一切眾生諸根境界故;以善巧方便為所行處,般若波羅蜜相應故;以道場為所行處,成一切智而不斷菩薩行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慧所行處。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觀察。何等為十?所謂:知諸業觀察,微細悉見故;知諸趣觀察,不取眾生故;知諸根觀察,瞭達無根故;知諸法觀察,不壞法界故;見佛法觀察,勤修佛眼故;得智慧觀察,如理說法故;無生忍觀察,決瞭佛法故;不退地觀察,滅一切煩惱,超出三界、二乘地故;灌頂地觀察,於一切佛法自在不動故;善覺智三昧觀察,於一切十方施作佛事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觀察智。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普觀察。何等為十?所謂:普觀一切諸來求者,以無違心滿其意故;普觀一切犯戒眾生,安置如來凈戒中故;普觀一切害心眾生,安置如來忍力中故;普觀一切懈怠眾生,勸令精勤不舍荷負大乘擔故;普觀一切亂心眾生,令住如來一切智地無散動故;普觀一切惡慧眾生,令除疑惑破有見故;普觀一切平等善友,順其教命住佛法故;普觀一切所聞之法,疾得證見最上義故;普觀一切無邊眾生,常不舍離大悲力故;普觀一切諸佛之法,速得成就一切智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慧普觀察。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奮迅。何等為十?所謂:牛王奮迅,映蔽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等諸大眾故;象王奮迅,心善調柔,荷負一切諸眾生故;龍王奮迅,興大法密雲,耀解脫電光,震如實義雷,降諸根、力、覺分、禪定、解脫、三昧甘露雨故;大金翅鳥王奮迅,竭貪愛水,破愚癡[穀-禾+卵],搏撮煩惱諸惡毒龍,令出生死大苦海故;大師子王奮迅,安住無畏平等大智以為器仗,摧伏眾魔及外道故;勇健奮迅,能於生死大戰陣中摧滅一切煩惱怨故;大智奮迅,知蘊、界、處及諸緣起,自在開示一切法故;陀羅尼奮迅,以念慧力持法不忘,隨眾生根為宣說故;辯才奮迅,無礙迅疾分別一切,咸令受益心歡喜故;如來奮迅,一切智智助道之法皆悉成滿,以一念相應慧,所應得者一切皆得,所應悟者一切皆悟,坐師子座降魔怨敵,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諸佛於一切法無上自在奮迅。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師子吼。何等為十?所謂:唱言:‘我當必定成正等覺。’是菩提心大師子吼。‘我當令一切眾生,未度者度,未脫者脫,未安者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是大悲大師子吼。‘我當令佛、法、僧種無有斷絕。’是報如來恩大師子吼。‘我當嚴凈一切佛剎。’是究竟堅誓大師子吼。‘我當除滅一切惡道及諸難處。’是自持凈戒大師子吼。‘我當滿足一切諸佛身、語及意相好莊嚴。’是求福無厭大師子吼。‘我當成滿一切諸佛所有智慧。’是求智無厭大師子吼。‘我當除滅一切眾魔及諸魔業。’是修正行斷諸煩惱大師子吼。‘我當瞭知一切諸法無我,無眾生、無壽命、無補伽羅,空、無相、無願,凈如虛空。’是無生法忍大師子吼。最後生菩薩震動一切諸佛國土悉令嚴凈,是時,一切釋、梵、四王咸來贊請:‘唯願菩薩以無生法而現受生!’菩薩則以無礙慧眼普觀世間:‘一切眾生無如我者。’即於王宮示現誕生,自行七步大師子吼:‘我於世間最勝第一,我當永盡生死邊際。’是如說而作大師子吼。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師子吼。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七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八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六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清凈施。何等為十?所謂:平等施,不揀眾生故;隨意施,滿其所願故;不亂施,令得利益故;隨宜施,知上、中、下故;不住施,不求果報故;開舍施,心不戀著故;一切施,究竟清凈故;回向菩提施,遠離有為、無為故;教化眾生施,乃至道場不舍故;三輪清凈施,於施者、受者及以施物正念觀察如虛空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清凈廣大施。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清凈戒。何等為十?所謂:身清凈戒,護身三惡故;語清凈戒,離語四過故;心清凈戒,永離貪、嗔、邪見故;不破一切學處清凈戒,於一切人、天中作尊主故;守護菩提心清凈戒,不樂小乘故;守護如來所制清凈戒,乃至微細罪生大怖畏故;隱密護持清凈戒,善拔犯戒眾生故;不作一切惡清凈戒,誓修一切善法故;遠離一切有見清凈戒,於戒無著故;守護一切眾生清凈戒,發起大悲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無過失清凈戒。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清凈忍。何等為十?所謂:安受呰辱清凈忍,護諸眾生故;安受刀杖清凈忍,善護自他故;不生恚害清凈忍,其心不動故;不責卑賤清凈忍,為上能寬故;有歸咸救清凈忍,舍自身命故;遠離我慢清凈忍,不輕未學故;殘毀不嗔清凈忍,觀察如幻故;有犯無報清凈忍,不見自他故;不隨煩惱清凈忍,離諸境界故;隨順菩薩真實智知一切法無生清凈忍,不由他教,入一切智境界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一切諸佛不由他悟無上法忍。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清凈精進。何等為十?所謂:身清凈精進,承事供養諸佛菩薩及諸師長,尊重福田不退轉故;語清凈精進,隨所聞法廣為他說,贊佛功德無疲倦故;意清凈精進,善能入出慈、悲、喜、舍、禪定、解脫及諸三昧無休息故;正直心清凈精進,無誑無諂,無曲無偽,一切勤修無退轉故;增勝心清凈精進,志常趣求上上智慧,願具一切白凈法故;不唐捐清凈精進,攝取佈施、戒、忍、多聞及不放逸乃至菩提無中息故;摧伏一切魔清凈精進,悉能除滅貪欲、嗔恚、愚癡、邪見、一切煩惱、諸纏蓋故;成滿智慧光清凈精進,有所施為悉善觀察,咸使究竟,不令後悔,得一切佛不共法故;無來無去清凈精進,得如實智,入法界門,身、語及心皆悉平等,瞭相非相,無所著故;成就法光清凈精進,超過諸地,得佛灌頂,以無漏身而示歿生、出傢、成道、說法、滅度,具足如是普賢事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清凈精進。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清凈禪。何等為十?所謂:常樂出傢清凈禪,舍一切所有故;得真善友清凈禪,示教正道故;住阿蘭若忍風雨等清凈禪,離我、我所故;離憒鬧眾生清凈禪,常樂寂靜故;心業調柔清凈禪,守護諸根故;心智寂滅清凈禪,一切音聲、諸禪定刺不能亂故;覺道方便清凈禪,觀察一切皆現證故;離於味著清凈禪,不舍欲界故;發起通明清凈禪,知一切眾生根性故;自在遊戲清凈禪,入佛三昧,知無我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大清凈禪。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清凈慧。何等為十?所謂:知一切因清凈慧,不壞果報故;知一切緣清凈慧,不違和合故;知不斷不常清凈慧,瞭達緣起皆如實故;拔一切見清凈慧,於眾生相無取舍故;觀一切眾生心行清凈慧,瞭知如幻故;廣大辯才清凈慧,分別諸法、問答無礙故;一切諸魔、外道、聲聞、獨覺所不能知清凈慧,深入一切如來智故;見一切佛微妙法身、見一切眾生本性清凈、見一切法皆悉寂滅、見一切剎同於虛空清凈慧,知一切相皆無礙故;一切總持、辯才、方便波羅蜜清凈慧,令得一切最勝智故;一念相應金剛智瞭一切法平等清凈慧,得一切法最尊智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障礙大智慧。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清凈慈。何等為十?所謂:等心清凈慈,普攝眾生無所揀擇故;饒益清凈慈,隨有所作皆令歡喜故;攝物同己清凈慈,究竟皆令出生死故;不舍世間清凈慈,心常緣念集善根故;能至解脫清凈慈,普使眾生除滅一切諸煩惱故;出生菩提清凈慈,普使眾生發求一切智心故;世間無礙清凈慈,放大光明平等普照故;充滿虛空清凈慈,救護眾生無處不至故;法緣清凈慈,證於如如真實法故;無緣清凈慈,入於菩薩離生性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廣大清凈慈。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清凈悲。何等為十?所謂:無儔伴清凈悲,獨發其心故。無疲厭清凈悲,代一切眾生受苦,不以為勞故。難處受生清凈悲,為度眾生故。善趣受生清凈悲,示現無常故。為邪定眾生清凈悲,歷劫不舍弘誓故。不著己樂清凈悲,普與眾生快樂故。不求恩報清凈悲,修潔其心故。能除顛倒清凈悲,說如實法故。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本性清凈、無染著、無熱惱,以客塵煩惱故而受眾苦;如是知已,於諸眾生而起大悲,名:本性清凈,為說無垢清凈光明法故。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如空中鳥跡,眾生癡翳不能照瞭;觀察於彼,起大悲心,名:真實智,為其開示涅槃法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廣大清凈悲。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清凈喜。何等為十?所謂:發菩提心清凈喜;悉舍所有清凈喜;不嫌棄破戒眾生而教化成就清凈喜;能忍受造惡眾生,誓願救度清凈喜;舍身求法不生悔心清凈喜;自舍欲樂,常樂法樂清凈喜;令一切眾生舍資生樂,常樂法樂清凈喜;見一切佛恭敬供養無有厭足,法界平等清凈喜;令一切眾生愛樂禪定、解脫、三昧遊戲入出清凈喜;心樂具行順菩薩道一切苦行,證得牟尼寂靜不動無上定慧清凈喜。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廣大清凈喜。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清凈舍。何等為十?所謂:一切眾生恭敬供養,不生愛著清凈舍;一切眾生輕慢毀辱,不生嗔恚清凈舍;常行世間,不為世間八法所染清凈舍;於法器眾生待時而化,於無法器亦不生嫌清凈舍;不求二乘學、無學法清凈舍;心常遠離一切欲樂、順煩惱法清凈舍;不嘆二乘,厭離生死清凈舍;遠離一切世間語,非涅槃語、非離欲語、不順理語、惱亂他語、聲聞獨覺語,略說乃至一切障菩薩道語皆悉遠離清凈舍;或有眾生,根已成熟發生念慧而未能知最上之法,待時方化清凈舍;或有眾生,菩薩往昔已曾教化至於佛地方可調伏,彼亦待時清凈舍;菩薩摩訶薩於彼二人,無高無下,無取無舍,遠離一切種種分別,恒住正定,入如實法,心得堪忍清凈舍。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廣大清凈舍。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義。何等為十?所謂:多聞義,堅固修行故;法義,善巧思擇故;空義,第一義空故;寂靜義,離諸眾生諠憒故;不可說義,不著一切語言故;如實義,瞭達三世平等故;法界義,一切諸法一味故;真如義,一切如來順入故;實際義,瞭知究竟如實故;大般涅槃義,滅一切苦而修菩薩諸行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一切智無上義。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法。何等為十?所謂:真實法,如說修行故;離取法,能取、所取悉離故;無諍法,無有一切惑諍故;寂滅法,滅除一切熱惱故;離欲法,一切貪欲皆斷故;無分別法,攀緣分別永息故;無生法,猶如虛空不動故;無為法,離生、住、滅諸相故;本性法,自性無染清凈故;舍一切烏波提涅槃法,能生一切菩薩行,修習不斷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廣大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福德助道具。何等為十?所謂:勸眾生起菩提心,是菩薩福德助道具;不斷三寶種故。隨順十種回向,是菩薩福德助道具;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故。智慧誘誨,是菩薩福德助道具;超過三界福德故。心無疲倦,是菩薩福德助道具;究竟度脫一切眾生故。悉舍內外一切所有,是菩薩福德助道具;於一切物無所著故。為滿足相好精進不退,是菩薩福德助道具;開門大施無所限故。上、中、下三品善根,悉以回向無上菩提,心無所輕,是菩薩福德助道具;善巧方便相應故。於邪定、下劣、不善眾生,皆生大悲,不懷輕賤,是菩薩福德助道具;常起大人弘誓心故。恭敬供養一切如來,於一切菩薩起如來想,令一切眾生皆生歡喜,是菩薩福德助道具;守本志願極堅牢故。菩薩摩訶薩於阿僧祇劫積集善根,自欲取證無上菩提如在掌中,然悉舍與一切眾生,心無憂惱亦無悔恨,其心廣大等虛空界,此是菩薩福德助道具;起大智慧證大法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具足如來無上廣大福德聚。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智慧助道具。何等為十?所謂:親近多聞真善知識,恭敬供養,尊重禮拜,種種隨順,不違其教,是為一;一切正直無虛矯故。永離憍慢,常行謙敬,身、語、意業無有粗獷,柔和善順,不偽不曲,是為二;其身堪作佛法器故。念慧隨覺未曾散亂,慚愧柔和,心安不動,常憶六念,常行六敬,常隨順住六堅固法,是為三;與十種智為方便故。樂法、樂義,以法為樂,常樂聽聞無有厭足,舍離世論及世言說,專心聽受出世間語,遠離小乘,入大乘慧,是為四;一心憶念無散動故。六波羅蜜心專荷負,四種梵住行已成熟,隨順明法悉善修行,聰敏智人皆勤請問,遠離惡趣,歸向善道,心常愛樂,正念觀察,調伏己情,守護他意,是為五;堅固修行真實行故。常樂出離,不著三有,恒覺自心,曾無惡念,三覺已絕,三業皆善,決定瞭知心之自性,是為六;能令自他心清凈故。觀察五蘊皆如幻事,界如毒蛇,處如空聚,一切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夢、如影、如響、如像、如空中畫、如旋火輪、如虹霓色、如日月光,無相無形,非常非斷,不來不去,亦無所住,如是觀察,知一切法無生無滅,是為七;知一切法性空寂故。菩薩摩訶薩聞一切法無我、無眾生、無壽者、無補伽羅、無心、無境、無貪嗔癡、無身、無物、無主、無待、無著、無行,如是一切皆無所有、悉歸寂滅,聞已深信,不疑不謗,是為八;以能成就圓滿解故。菩薩摩訶薩善調諸根,如理修行,恒住止觀,心意寂靜,一切動念皆悉不生,無我、無人、無作、無行、無計我想、無計我業、無有瘡疣、無有瘢痕,亦無於此所得之忍,身、語、意業無來無去,無有精進亦無勇猛,觀一切眾生、一切諸法,心皆平等而無所住,非此岸、非彼岸,此彼性離,無所從來,無所至去,常以智慧如是思惟,是為九;到分別相彼岸處故。菩薩摩訶薩見緣起法故見法清凈,見法清凈故見國土清凈,見國土清凈故見虛空清凈,見虛空清凈故見法界清凈,見法界清凈故見智慧清凈,是為十;修行積集一切智故。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智慧助道具。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一切法無障礙清凈微妙智慧聚。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明足。何等為十?所謂:善分別諸法明足;不取著諸法明足;離顛倒見明足;智慧光照諸根明足;巧發起正精進明足;能深入真諦智明足;滅煩惱業成就盡智無生智明足;天眼智普觀察明足;宿住念知前際清凈明足;漏盡神通智斷眾生諸漏明足。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於一切佛法無上大光明。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求法。何等為十?所謂:直心求法,無有諂誑故;精進求法,遠離懈慢故;一向求法,不惜身命故;為斷一切眾生煩惱求法,不為名利恭敬故;為饒益自他一切眾生求法,不但自利故;為入智慧求法,不樂文字故;為出生死求法,不貪世樂故;為度眾生求法,發菩提心故;為斷一切眾生疑求法,令無猶豫故;為滿足佛法求法,不樂餘乘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不由他教一切佛法大智慧。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明瞭法。何等為十?所謂:隨順世俗生長善根,是童蒙凡夫明瞭法;得無礙不壞信,覺法自性,是隨信行人明瞭法;勤修習法,隨順法住,是隨法行人明瞭法;遠離八邪,向八正道,是第八人明瞭法;除滅眾結,斷生死漏,見真實諦,是須陀洹人明瞭法;觀味是患,知無往來,是斯陀含人明瞭法;不樂三界,求盡有漏,於受生法乃至一念不生愛著,是阿那含人明瞭法;獲六神通,得八解脫,九定、四辯悉皆成就,是阿羅漢人明瞭法;性樂觀察一味緣起,心常寂靜,知足少事,解因自得,悟不由他,成就種種神通智慧,是辟支佛人明瞭法;智慧廣大,諸根明利,常樂度脫一切眾生,勤修福智助道之法,如來所有十力、無畏、一切功德具足圓滿,是菩薩人明瞭法。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明瞭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修行法。何等為十?所謂:恭敬尊重諸善知識修行法;常為諸天之所覺悟修行法;於諸佛所常懷慚愧修行法;哀愍眾生不舍生死修行法;事必究竟心無變動修行法;專念隨逐發大乘心諸菩薩眾精勤修學修行法;遠離邪見勤求正道修行法;摧破眾魔及煩惱業修行法;知諸眾生根性勝劣而為說法令住佛地修行法;安住無邊廣大法界除滅煩惱令身清凈修行法。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無上修行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魔。何等為十?所謂:蘊魔,生諸取故;煩惱魔,恒雜染故;業魔,能障礙故;心魔,起高慢故;死魔,舍生處故;天魔,自憍縱故;善根魔,恒執取故;三昧魔,久耽味故;善知識魔,起著心故;菩提法智魔,不願舍離故。是為十。菩薩摩訶薩應作方便,速求遠離。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魔業。何等為十?所謂: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惡心佈施,嗔心持戒,舍惡性人,遠懈怠者,輕慢亂意,譏嫌惡慧,是為魔業;於甚深法心生慳吝,有堪化者而不為說,若得財利恭敬供養,雖非法器而強為說,是為魔業;不樂聽聞諸波羅蜜,假使聞說而不修行,雖亦修行多生懈怠,以懈怠故,志意狹劣,不求無上大菩提法,是為魔業;遠善知識,近惡知識,樂求二乘,不樂受生,志尚涅槃離欲寂靜,是為魔業;於菩薩所起嗔恚心,惡眼視之,求其罪釁,說其過惡,斷彼所有財利供養,是為魔業;誹謗正法不樂聽聞,假使得聞便生毀呰,見人說法不生尊重,言自說是,餘說悉非,是為魔業;樂學世論巧術文詞,開闡二乘,隱覆深法,或以妙義授非其人,遠離菩提住於邪道,是為魔業;已得解脫、已安隱者常樂親近而供養之,未得解脫、未安隱者不肯親近亦不教化,是為魔業;增長我慢,無有恭敬,於諸眾生多行惱害,不求正法真實智慧,其心弊惡難可開悟,是為魔業。是為十。菩薩摩訶薩應速遠離,勤求佛業。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舍離魔業。何等為十?所謂:近善知識恭敬供養,舍離魔業;不自尊舉,不自贊嘆,舍離魔業;於佛深法信解不謗,舍離魔業;未曾忘失一切智心,舍離魔業;勤修妙行恒不放逸,舍離魔業;常求一切菩薩藏法,舍離魔業;恒演說法,心無疲倦,舍離魔業;歸依十方一切諸佛,起救護想,舍離魔業;信受憶念一切諸佛,神力加持,舍離魔業;與一切菩薩同種善根,平等無二,舍離魔業。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能出離一切魔道。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見佛。何等為十?所謂:於安住世間成正覺佛無著見;願佛出生見;業報佛深信見;住持佛隨順見;涅槃佛深入見;法界佛普至見;心佛安住見;三昧佛無量無依見;本性佛明瞭見;隨樂佛普受見。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常得見無上如來。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佛業。何等為十?所謂:隨時開導,是佛業;令正修行故。夢中令見,是佛業;覺昔善根故。為他演說所未聞經,是佛業;令生智斷疑故。為悔纏所纏者說出離法,是佛業;令離疑心故。若有眾生起慳吝心,乃至惡慧心、二乘心、損害心、疑惑心、散動心、憍慢心,為現如來眾相莊嚴身,是佛業;生長過去善根故。於正法難遇時,廣為說法,令其聞已,得陀羅尼智、神通智,普能利益無量眾生,是佛業;勝解清凈故。若有魔事起,能以方便現虛空界等聲,說不損惱他法以為對治,令其開悟,眾魔聞已威光歇滅,是佛業;志樂殊勝,威德大故。其心無間,常自守護,不令證入二乘正位,若有眾生根性未熟,終不為說解脫境界,是佛業;本願所作故。生死結漏一切皆離,修菩薩行相續不斷,以大悲心攝取眾生,令其起行究竟解脫,是佛業;不斷修行菩薩行故。菩薩摩訶薩瞭達自身及以眾生本來寂滅不驚不怖而勤修福智無有厭足,雖知一切法無有造作而亦不舍諸法自相,雖於諸境界永離貪欲而常樂瞻奉諸佛色身,雖知不由他悟入於法而種種方便求一切智,雖知諸國土皆如虛空而常樂莊嚴一切佛剎,雖恒觀察無人無我而教化眾生無有疲厭,雖於法界本來不動而以神通智力現眾變化,雖已成就一切智智而修菩薩行無有休息,雖知諸法不可言說而轉凈法輪令眾心喜,雖能示現諸佛神力而不厭舍菩薩之身,雖現入於大般涅槃而一切處示現受生,能作如是權實雙行法,是佛業。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不由他教無上無師廣大業。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慢業。何等為十?所謂:於師、僧、父母、沙門、婆羅門、住於正道向正道者,尊重福田所而不恭敬,是慢業;或有法師獲最勝法,乘於大乘,知出要道,得陀羅尼,演說契經廣大之法無有休息,而於其所起高慢心,及於所說法不生恭敬,是慢業;於眾會中聞說妙法,不肯嘆美令人信受,是慢業;好起過慢,自高陵物,不見己失,不知自短,是慢業;好起過過慢,見有德人應贊不贊,見他贊嘆不生歡喜,是慢業;見有法師為人說法,知是法、是律、是真實、是佛語,為嫌其人亦嫌其法,自起誹謗亦令他謗,是慢業;自求高座,自稱法師,應受供給,不應執事,見有耆舊久修行人不起逢迎、不肯承事,是慢業;見有德人,顰蹙不喜,言辭粗獷,伺其過失,是慢業;見有聰慧知法之人,不肯親近恭敬供養,不肯咨問:‘何等為善?何等不善?何等應作?何等不應作?作何等業,於長夜中而得種種利益安樂?’愚癡頑很,我慢所吞,終不能見出要之道,是慢業;復有眾生慢心所覆,諸佛出世不能親近恭敬供養,新善不起,舊善消滅,不應說而說,不應諍而諍,未來必墮險難深坑,於百千劫尚不值佛,何況聞法!但以曾發菩提心故,終自醒悟,是慢業。是為十。

  “若諸菩薩離此慢業,則得十種智業。何等為十?所謂:信解業報,不壞因果,是智業;不舍菩提心,常念諸佛,是智業;近善知識恭敬供養,其心尊重終無厭怠,是智業;樂法、樂義無有厭足,遠離邪念,勤修正念,是智業;於一切眾生離於我慢,於諸菩薩起如來想,愛重正法如惜己身,尊奉如來如護己命,於修行者生諸佛想,是智業;身、語、意業無諸不善,贊美賢聖,隨順菩提,是智業;不壞緣起,離諸邪見,破闇得明,照一切法,是智業;十種回向隨順修行,於諸波羅蜜起慈母想,於善巧方便起慈父想,以深凈心入菩提舍,是智業;施、戒、多聞、止觀、福慧,如是一切助道之法常勤積集無有厭倦,是智業;若有一業為佛所贊,能破眾魔煩惱鬥諍,能離一切障、蓋、纏、縛,能教化調伏一切眾生,能隨順智慧攝取正法,能嚴凈佛剎,能發起通明,皆勤修習無有懈退,是智業。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如來一切善巧方便無上大智業。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魔所攝持。何等為十?所謂:懈怠心,魔所攝持;志樂狹劣,魔所攝持;於少行生足,魔所攝持;受一非餘,魔所攝持;不發大願,魔所攝持;樂處寂滅,斷除煩惱,魔所攝持;永斷生死,魔所攝持;舍菩薩行,魔所攝持;不化眾生,魔所攝持;疑謗正法,魔所攝持。是為十。

  “若諸菩薩能棄舍此魔所攝持,則得十種佛所攝持。何等為十?所謂:初始能發菩提之心,佛所攝持;於生生中持菩提心不令忘失,佛所攝持;覺諸魔事,悉能遠離,佛所攝持;聞諸波羅蜜,如說修行,佛所攝持;知生死苦而不厭惡,佛所攝持;觀甚深法,得無量果,佛所攝持;為諸眾生說二乘法,而不證取彼乘解脫,佛所攝持;樂觀無為法而不住其中,於有為、無為不生二想,佛所攝持;至無生處而現受生,佛所攝持;雖證得一切智,而起菩薩行,不斷菩薩種,佛所攝持。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諸佛無上攝持力。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法所攝持。何等為十?所謂:知一切行無常,法所攝持;知一切行苦,法所攝持;知一切行無我,法所攝持;知一切法寂滅涅槃,法所攝持;知諸法從緣起,無緣則不起,法所攝持;知不正思惟故起於無明,無明起故乃至老死起,不正思惟滅故無明滅,無明滅故乃至老死滅,法所攝持;知三解脫門出生聲聞乘,證無諍法出生獨覺乘,法所攝持;知六波羅蜜、四攝法出生大乘,法所攝持;知一切剎、一切法、一切眾生、一切世是佛智境界,法所攝持;知斷一切念,舍一切取,離前後際,隨順涅槃,法所攝持。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一切諸佛無上法所攝持。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兜率天,有十種所作業。何等為十?所謂:為欲界諸天子說厭離法言:‘一切自在皆是無常,一切快樂悉當衰謝。’勸彼諸天發菩提心。是為第一所作業。為色界諸天說入出諸禪解脫三昧,若於其中而生愛著,因愛復起身見、邪見、無明等者,則為其說如實智慧;若於一切色、非色法起顛倒想,以為清凈,為說不凈皆是無常,勸其令發菩提之心。是為第二所作業。菩薩摩訶薩住兜率天,入三昧,名:光明莊嚴,身放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隨眾生心,以種種音而為說法;眾生聞已,信心清凈,命終生於兜率天中,勸其令發菩提之心。是為第三所作業。菩薩摩訶薩在兜率天,以無障礙眼普見十方兜率天中一切菩薩,彼諸菩薩皆亦見此;互相見已,論說妙法,謂:降神母胎、初生、出傢、往詣道場、具大莊嚴;而復示現往昔已來所行之行,以彼行故成此大智;所有功德不離本處,而能示現如是等事。是為第四所作業。菩薩摩訶薩住兜率天,十方一切兜率天宮諸菩薩眾,皆悉來集,恭敬圍繞;爾時,菩薩摩訶薩欲令彼諸菩薩皆滿其願生歡喜故,隨彼菩薩所應住地、所行所斷、所修所證,演說法門;彼諸菩薩聞說法已,皆大歡喜,得未曾有,各還本土所住宮殿。是為第五所作業。菩薩摩訶薩住兜率天時,欲界主天魔波旬,為欲壞亂菩薩業故,眷屬圍繞詣菩薩所;爾時,菩薩為摧伏魔軍故,住金剛道所攝般若波羅蜜方便善巧智慧門,以柔軟、粗獷二種語而為說法,令魔波旬不得其便;魔見菩薩自在威力,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為第六所作業。菩薩摩訶薩住兜率天,知欲界諸天子不樂聞法;爾時,菩薩出大音聲,遍告之言:‘今日菩薩當於宮中現希有事,若欲見者宜速往詣。’時,諸天子聞是語已,無量百千億那由他皆來集會;爾時,菩薩見諸天眾皆來集已,為現宮中諸希有事;彼諸天子曾未見聞,既得見已,皆大歡喜,其心醉沒;又於樂中出聲告言:‘諸仁者!一切諸行皆悉無常,一切諸行皆悉是苦,一切諸法皆悉無我,涅槃寂滅。’又復告言:‘汝等皆應修菩薩行,皆當圓滿一切智智。’彼諸天子聞此法音,憂嘆咨嗟而生厭離,靡不皆發菩提之心。是為第七所作業。菩薩摩訶薩住兜率宮,不舍本處,悉能往詣十方無量一切佛所,見諸如來親近禮拜恭敬聽法;爾時,諸佛欲令菩薩獲得最上灌頂法故,為說菩薩地,名:一切神通,以一念相應慧,具足一切最勝功德,入一切智智位。是為第八所作業。菩薩摩訶薩住兜率宮,為欲供養諸如來故,以大神力興起種種諸供養具,名:殊勝可樂,遍法界、虛空界、一切世界供養諸佛;彼世界中無量眾生見此供養,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為第九所作業。菩薩摩訶薩住兜率天,出無量無邊如幻如影法門,周遍十方一切世界,示現種種色、種種相、種種形體、種種威儀、種種事業、種種方便、種種譬諭、種種言說,隨眾生心皆令歡喜。是為第十所作業。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住兜率天十種所作業。若諸菩薩成就此法,則能於後下生人間。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兜率天將下生時,現十種事。何等為十?佛子!菩薩摩訶薩於兜率天下生之時,從於足下放大光明,名:安樂莊嚴,普照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惡趣諸難眾生;觸斯光者,莫不皆得離苦安樂;得安樂已,悉知將有奇特大人出興於世。是為第一所示現事。佛子!菩薩摩訶薩於兜率天下生之時,從於眉間白毫相中放大光明,名曰:覺悟,普照三千大千世界,照彼宿世一切同行諸菩薩身;彼諸菩薩蒙光照已,咸知菩薩將欲下生,各各出興無量供具,詣菩薩所而為供養。是為第二所示現事。佛子!菩薩摩訶薩於兜率天將下生時,於右掌中放大光明,名:清凈境界,悉能嚴凈一切三千大千世界,其中若有已得無漏諸辟支佛覺斯光者,即舍壽命;若不覺者,光明力故,徙置他方;餘世界中一切諸魔及諸外道、有見眾生,皆亦徙置他方世界,唯除諸佛神力所持應化眾生。是為第三所示現事。佛子!菩薩摩訶薩於兜率天將下生時,從其兩膝放大光明,名:清凈莊嚴,普照一切諸天宮殿,下從護世,上至凈居,靡不周遍;彼諸天等,咸知菩薩於兜率天將欲下生,俱懷戀慕,悲嘆憂惱,各持種種華鬘、衣服、塗香、末香、幡蓋、妓樂,詣菩薩所恭敬供養,隨逐下生乃至涅槃。是為第四所示現事。佛子!菩薩摩訶薩在兜率天將下生時,於卍字金剛莊嚴心藏中放大光明,名:無能勝幢,普照十方一切世界金剛力士;時,有百億金剛力士皆悉來集,隨逐侍衛,始於下生,乃至涅槃。是為第五所示現事。佛子!菩薩摩訶薩於兜率天將下生時,從其身上一切毛孔放大光明,名:分別眾生,普照一切大千世界,遍觸一切諸菩薩身,復觸一切諸天世人;諸菩薩等咸作是念:‘我應住此,供養如來,教化眾生。’是為第六所示現事。佛子!菩薩摩訶薩於兜率天將下生時,從大摩尼寶藏殿中放大光明,名:善住觀察,照此菩薩當生之處所托王宮;其光照已,諸餘菩薩皆共隨逐下閻浮提,若於其傢、若其聚落、若其城邑而現受生,為欲教化諸眾生故。是為第七所示現事。佛子!菩薩摩訶薩於兜率天臨下生時,從天宮殿及大樓閣諸莊嚴中放大光明,名:一切宮殿清凈莊嚴,照所生母腹;光明照已,令菩薩母安隱快樂,具足成就一切功德,其母腹中自然而有廣大樓閣大摩尼寶而為莊嚴,為欲安處菩薩身故。是為第八所示現事。佛子!菩薩摩訶薩於兜率天臨下生時,從兩足下放大光明,名為:善住;若諸天子及諸梵天其命將終,蒙光照觸皆得住壽,供養菩薩從初下生乃至涅槃。是為第九所示現事。佛子!菩薩摩訶薩於兜率天臨下生時,從隨好中放大光明,名曰:眼莊嚴,示現菩薩種種諸業;時,諸人、天或見菩薩住兜率天,或見入胎,或見初生,或見出傢,或見成道,或見降魔,或見轉法輪,或見入涅槃。是為第十所示現事。佛子!菩薩摩訶薩於身、於座、於宮殿、於樓閣中,放如是等百萬阿僧祇光明,悉現種種諸菩薩業;現是業已,具足一切功德法故,從兜率天下生人間。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八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九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之七

  “佛子!菩薩摩訶薩示現處胎,有十種事。何等為十?佛子!菩薩摩訶薩為欲成就小心劣解諸眾生故,不欲令彼起如是念:‘今此菩薩自然化生,智慧善根不從修得。’是故菩薩示現處胎。是為第一事。菩薩摩訶薩為成熟父母及諸眷屬、宿世同行眾生善根,示現處胎。何以故?彼皆應以見於處胎成熟所有諸善根故。是為第二事。菩薩摩訶薩入母胎時,正念正知,無有迷惑;住母胎已,心恒正念,亦無錯亂。是為第三事。菩薩摩訶薩在母胎中常演說法,十方世界諸大菩薩、釋、梵、四王皆來集會,悉令獲得無量神力、無邊智慧,菩薩處胎成就如是辯才、勝用。是為第四事。菩薩摩訶薩在母胎中集大眾會,以本願力教化一切諸菩薩眾。是為第五事。菩薩摩訶薩於人中成佛,應具人間最勝受生,以此示現處於母胎。是為第六事。菩薩摩訶薩在母胎中,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見菩薩,如明鏡中見其面像;爾時,大心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皆詣菩薩,恭敬供養。是為第七事。菩薩摩訶薩在母胎中,他方世界一切最後生菩薩在母胎者,皆來共會,說大集法門,名:廣大智慧藏。是為第八事。菩薩摩訶薩在母胎時,入離垢藏三昧,以三昧力,於母胎中現大宮殿,種種嚴飾悉皆妙好,兜率天宮不可為比,而令母身安隱無患。是為第九事。菩薩摩訶薩住母胎時,以大威力興供養具,名:開大福德離垢藏,普遍十方一切世界,供養一切諸佛如來,彼諸如來咸為演說無邊菩薩住處法界藏。是為第十事。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示現處胎十種事。若諸菩薩瞭達此法,則能示現甚微細趣。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甚微細趣。何等為十?所謂:在母胎中,示現初發菩提心,乃至灌頂地;在母胎中,示現住兜率天;在母胎中,示現初生;在母胎中,示現童子地;在母胎中,示現處王宮;在母胎中,示現出傢;在母胎中,示現苦行,往詣道場,成等正覺;在母胎中,示現轉法輪;在母胎中,示現般涅槃;在母胎中,示現大微細,謂:一切菩薩行一切如來自在神力無量差別門。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在母胎中十種微細趣。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慧微細趣。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生。何等為十?所謂:遠離愚癡正念正知生;放大光明網普照三千大千世界生;住最後有更不受後身生;不生不起生;知三界如幻生;於十方世界普現身生;證一切智智身生;放一切佛光明普覺悟一切眾生身生;入大智觀察三昧身生;佛子!菩薩生時,震動一切佛剎,解脫一切眾生,除滅一切惡道,映蔽一切諸魔,無量菩薩皆來集會。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生,為調伏眾生故,如是示現。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十事故,示現微笑心自誓。何等為十?所謂:菩薩摩訶薩念言:‘一切世間沒在欲泥,除我一人無能免濟。’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復念言:‘一切世間煩惱所盲,唯我今者具足智慧。’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又念言:‘我今因此假名身故,當得如來充滿三世無上法身。’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菩薩爾時,以無障礙眼,遍觀十方所有梵天,乃至一切大自在天,作是念言:‘此等眾生,皆自謂為有大智力。’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菩薩爾時觀諸眾生,久種善根,今皆退沒;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菩薩觀見世間種子,所種雖少,獲果甚多;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菩薩觀見一切眾生,蒙佛所教,必得利益;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菩薩觀見過去世中同行菩薩,染著餘事,不得佛法廣大功德;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菩薩觀見過去世中同共集會諸天人等,至今猶在凡夫之地,不能舍離,亦不疲厭;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菩薩爾時,為一切如來光明所觸,倍加欣慰,熙怡微笑心自誓。是為十。佛子!菩薩為調伏眾生故,如是示現。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十事故,示行七步。何等為十?所謂:現菩薩力故,示行七步;現施七財故,示行七步;滿地神願故,示行七步;現超三界相故,示行七步;現菩薩最勝行超過象王、牛王、師子王行故,示行七步;現金剛地相故,示行七步;現欲與眾生勇猛力故,示行七步;現修行七覺寶故,示行七步;現所得法不由他教故,示行七步;現於世間最勝無比故,示行七步。是為十。佛子!菩薩為調伏眾生故,如是示現。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十事故,現處童子地。何等為十?所謂:為現通達一切世間文字、算計、圖書、印璽種種業故,處童子地;為現通達一切世間象馬、車乘、弧矢、劍戟種種業故,處童子地;為現通達一切世間文筆、談論、博弈、嬉戲種種事故,處童子地;為現遠離身、語、意業諸過失故,處童子地;為現入定住涅槃門,周遍十方無量世界故,處童子地;為現其力超過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釋、梵、護世、人、非人等故,處童子地;為現菩薩色相威光超過一切釋、梵、護世故,處童子地;為令耽著欲樂眾生歡喜樂法故,處童子地;為尊重正法,勤供養佛,周遍十方一切世界故,處童子地;為現得佛加被蒙法光明故,處童子地。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現童子地已,以十事故現處王宮。何等為十?所謂:為令宿世同行眾生善根成熟故,現處王宮;為顯示菩薩善根力故,現處王宮;為諸人、天耽著樂具,示現菩薩大威德樂具故,現處王宮;順五濁世眾生心故,現處王宮;為現菩薩大威德力能於深宮入三昧故,現處王宮;為令宿世同願眾生滿其意故,現處王宮;欲令父母、親戚、眷屬滿所願故,現處王宮;欲以妓樂出妙法音供養一切諸如來故,現處王宮;欲於宮內住微妙三昧,始從成佛乃至涅槃皆示現故,現處王宮;為隨順守護諸佛法故,現處王宮。是為十。最後身菩薩如是示現處王宮已,然後出傢。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十事故,示現出傢。何等為十?所謂:為厭居傢故,示現出傢;為著傢眾生令舍離故,示現出傢;為隨順信樂聖人道故,示現出傢;為宣揚贊嘆出傢功德故,示現出傢;為顯永離二邊見故,示現出傢;為令眾生離欲樂、我樂故,示現出傢;為先現出三界相故,示現出傢;為現自在不屬他故,示現出傢;為顯當得如來十力、無畏法故,示現出傢;最後菩薩法應爾故,示現出傢。是為十。菩薩以此調伏眾生。

  “佛子!菩薩摩訶薩為十種事故,示行苦行。何等為十?所謂:為成就劣解眾生故,示行苦行;為拔邪見眾生故,示行苦行;為不信業報眾生令見業報故,示行苦行;為隨順雜染世界法應爾故,示行苦行;示能忍劬勞勤修道故,示行苦行;為令眾生樂求法故,示行苦行;為著欲樂、我樂眾生故,示行苦行;為顯菩薩起行殊勝,乃至最後生猶不舍勤精進故,示行苦行;為令眾生樂寂靜法,增長善根故,示行苦行;為諸天、世人諸根未熟,待時成熟故,示行苦行。是為十。菩薩以此方便調伏一切眾生。

  “佛子!菩薩摩訶薩往詣道場有十種事。何等為十?所謂:詣道場時,照耀一切世界;詣道場時,震動一切世界;詣道場時,於一切世界普現其身;詣道場時,覺悟一切菩薩及一切宿世同行眾生;詣道場時,示現道場一切莊嚴;詣道場時,隨諸眾生心之所欲,而為現身種種威儀,及菩提樹一切莊嚴;詣道場時,現見十方一切如來;詣道場時,舉足、下足常入三昧,念念成佛無有超隔;詣道場時,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釋、梵、護世一切諸王各不相知,而興種種上妙供養;詣道場時,以無礙智,普觀一切諸佛如來於一切世界修菩薩行而成正覺。是為十。菩薩以此教化眾生。

  “佛子!菩薩摩訶薩坐道場有十種事。何等為十?所謂:坐道場時,種種震動一切世界;坐道場時,平等照耀一切世界;坐道場時,除滅一切諸惡趣苦;坐道場時,令一切世界金剛所成;坐道場時,普觀一切諸佛如來師子之座;坐道場時,心如虛空,無所分別;坐道場時,隨其所應,現身威儀;坐道場時,隨順安住金剛三昧;坐道場時,受一切如來神力所持清凈妙處;坐道場時,自善根力悉能加被一切眾生。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坐道場時,有十種奇特未曾有事。何等為十?佛子!菩薩摩訶薩坐道場時,十方世界一切如來皆現其前,咸舉右手而稱贊言:‘善哉善哉!無上導師!’是為第一未曾有事。菩薩摩訶薩坐道場時,一切如來皆悉護念,與其威力,是為第二未曾有事。菩薩摩訶薩坐道場時,宿世同行諸菩薩眾悉來圍繞,以種種莊嚴具恭敬供養,是為第三未曾有事。菩薩摩訶薩坐道場時,一切世界草木、叢林諸無情物,皆曲身低影,歸向道場,是為第四未曾有事。菩薩摩訶薩坐道場時,入三昧,名:觀察法界,此三昧力能令菩薩一切諸行悉得圓滿,是為第五未曾有事。菩薩摩訶薩坐道場時,得陀羅尼,名:最上離垢妙光海藏,能受一切諸佛如來大雲法雨,是為第六未曾有事。菩薩摩訶薩坐道場時,以威德力興上妙供具,遍一切世界供養諸佛,是為第七未曾有事。菩薩摩訶薩坐道場時,住最勝智,悉現瞭知一切眾生諸根意行,是為第八未曾有事。菩薩摩訶薩坐道場時,入三昧,名:善覺,此三昧力能令其身充滿三世盡虛空界一切世界,是為第九未曾有事。菩薩摩訶薩坐道場時,得離垢光明無礙大智,令其身業普入三世,是為第十未曾有事。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坐道場時,十種奇特未曾有事。

  “佛子!菩薩摩訶薩坐道場時,觀十種義故,示現降魔。何等為十?所謂:為濁世眾生樂於鬥戰,欲顯菩薩威德力故,示現降魔;為諸天、世人有懷疑者,斷彼疑故,示現降魔;為教化調伏諸魔軍故,示現降魔;為欲令諸天、世人樂軍陣者,咸來聚觀,心調伏故,示現降魔;為顯示菩薩所有威力世無能敵故,示現降魔;為欲發起一切眾生勇猛力故,示現降魔;為哀愍末世諸眾生故,示現降魔;為欲顯示乃至道場猶有魔軍而來觸惱,此後乃得超魔境界故,示現降魔;為顯煩惱業用羸劣,大慈善根勢力強盛故,示現降魔;為欲隨順濁惡世界所行法故,示現降魔。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成如來力。何等為十?所謂:超過一切眾魔煩惱業故,成如來力;具足一切菩薩行,遊戲一切菩薩三昧門故,成如來力;具足一切菩薩廣大禪定故,成如來力;圓滿一切白凈助道法故,成如來力;得一切法智慧光明,善思惟分別故,成如來力;其身周遍一切世界故,成如來力;所出言音悉與一切眾生心等故,成如來力;能以神力加持一切故,成如來力;與三世諸佛身、語、意業等無有異,於一念中瞭三世法故,成如來力;得善覺智三昧,具如來十力,所謂:是處非處智力乃至漏盡智力故,成如來力。是為十。若諸菩薩具此十力,則名:如來、應、正等覺。

  “佛子!如來、應、正等覺轉大法輪有十種事。何等為十?一者,具足清凈四無畏智;二者,出生四辯隨順音聲;三者,善能開闡四真諦相;四者,隨順諸佛無礙解脫;五者,能令眾生心皆凈信;六者,所有言說皆不唐捐,能拔眾生諸苦毒箭;七者,大悲願力之所加持;八者,隨出音聲普遍十方一切世界;九者,於阿僧祇劫說法不斷;十者,隨所說法皆能生起根、力、覺道、禪定、解脫、三昧等法。佛子!諸佛如來轉於法輪,有如是等無量種事。

  “佛子!如來、應、正等覺轉法輪時,以十事故,於眾生心中種白凈法,無空過者。何等為十?所謂:過去願力故;大悲所持故;不舍眾生故;智慧自在,隨其所樂為說法故;必應其時,未曾失故;隨其所宜,無妄說故;知三世智,善瞭知故;其身最勝,無與等故;言辭自在,無能測故;智慧自在,隨所發言悉開悟故。是為十。

  “佛子!如來、應、正等覺作佛事已,觀十種義故,示般涅槃。何等為十?所謂:示一切行實無常故;示一切有為非安隱故;示大涅槃是安隱處,無怖畏故;以諸人、天樂著色身,為現色身是無常法,令其願住凈法身故;示無常力不可轉故;示一切有為不隨心住,不自在故;示一切三有皆如幻化,不堅牢故;示涅槃性究竟堅牢,不可壞故;示一切法無生無起而有聚集、散壞相故;佛子!諸佛世尊作佛事已,所願滿已,轉法輪已,應化度者皆化度已,有諸菩薩應受尊號成記別已,法應如是入於不變大般涅槃。佛子!是為如來、應、正等覺觀十義故,示般涅槃。

  “佛子!此法門名:菩薩廣大清凈行。無量諸佛所共宣說,能令智者瞭無量義皆生歡喜,令一切菩薩大願、大行皆得相續。佛子!若有眾生得聞此法,聞已信解,解已修行,必得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以如說修行故。佛子!若諸菩薩不如說行,當知是人於佛菩提則為永離,是故菩薩應如說行。佛子!此一切菩薩功德行處決定義華,普入一切法,普生一切智,超諸世間,離二乘道,不與一切諸眾生共,悉能照瞭一切法門,增長眾生出世善根,離世間法門品,應尊重,應聽受,應誦持,應思惟,應願樂,應修行;若能如是,當知是人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說此品時,佛神力故,及此法門法如是故,十方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皆大震動,大光普照。爾時,十方諸佛皆現普賢菩薩前,贊言:“善哉善哉!佛子!乃能說此諸菩薩摩訶薩功德行處決定義華普入一切佛法出世間法門品。佛子!汝已善學此法,善說此法。汝以威力護持此法,我等諸佛悉皆隨喜;如我等諸佛隨喜於汝,一切諸佛悉亦如是。佛子!我等諸佛悉共同心護持此經,令現在、未來諸菩薩眾未曾聞者皆當得聞。”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一切大眾洎於法界而說頌言:

  “於無量劫修苦行,  從無量佛正法生,

  令無量眾住菩提,  彼無等行聽我說。

  供無量佛而舍著,  廣度群生不作想,

  求佛功德心無依,  彼勝妙行我今說。

  離三界魔煩惱業,  具聖功德最勝行,

  滅諸癡惑心寂然,  我今說彼所行道。

  永離世間諸誑幻,  種種變化示眾生,

  心生住滅現眾事,  說彼所能令眾喜。

  見諸眾生生老死,  煩惱憂橫所纏迫,

  欲令解脫教發心,  彼功德行應聽受。

  施戒忍進禪智慧,  方便慈悲喜舍等,

  百千萬劫常修行,  彼人功德仁應聽。

  千萬億劫求菩提,  所有身命皆無吝,

  願益群生不為己,  彼慈愍行我今說。

  無量億劫演其德,  如海一滴未為少,

  功德無比不可諭,  以佛威神今略說。

  其心無高下,  求道無厭倦,

  普使諸眾生,  住善增凈法。

  智慧普饒益,  如樹如河泉,

  亦如於大地,  一切所依處。

  菩薩如蓮華,  慈根安隱莖,

  智慧為眾蕊,  戒品為香潔。

  佛放法光明,  令彼得開敷,

  不著有為水,  見者皆欣樂。

  菩薩妙法樹,  生於直心地,

  信種慈悲根,  智慧以為身,

  方便為枝幹,  五度為繁密,

  定葉神通華,  一切智為果。

  最上力為蔦,  垂陰覆三界。

  菩薩師子王,  白凈法為身。

  四諦為其足,  正念以為頸,

  慈眼智慧首,  頂系解脫繒,

  勝義空谷中,  吼法怖眾魔。

  菩薩為商主,  普見諸群生,

  在生死曠野,  煩惱險惡處,

  魔賊之所攝,  癡盲失正道,

  示其正直路,  令入無畏城。

  菩薩見眾生,  三毒煩惱病,

  種種諸苦惱,  長夜所煎迫;

  為發大悲心,  廣說對治門,

  八萬四千種,  滅除眾苦患。

  菩薩為法王,  正道化眾生,

  令遠惡修善,  專求佛功德;

  一切諸佛所,  灌頂授尊記,

  廣施眾聖財,  菩提分珍寶。

  菩薩轉法輪,  如佛之所轉,

  戒轂三昧輞,  智莊慧為劍,

  既破煩惱賊,  亦殄眾魔怨,

  一切諸外道,  見之無不散。

  菩薩智慧海,  深廣無涯際,

  正法味盈洽,  覺分寶充滿,

  大心無邊岸,  一切智為潮,

  眾生莫能測,  說之不可盡。

  菩薩須彌山,  超出於世間,

  神通三昧峰,  大心安不動;

  若有親近者,  同其智慧色,

  迥絕眾境界,  一切無不睹。

  菩薩如金剛,  志求一切智,

  信心及苦行,  堅固不可動;

  其心無所畏,  饒益諸群生,

  眾魔與煩惱,  一切悉摧滅。

  菩薩大慈悲,  譬如重密雲,

  三明發電光,  神足震雷音,

  普以四辯才,  雨八功德水,

  潤洽於一切,  令除煩惱熱。

  菩薩正法城,  般若以為墻,

  慚愧為深塹,  智慧為卻敵,

  廣開解脫門,  正念恒防守,

  四諦坦王道,  六通集兵仗,

  復建大法幢,  周回遍其下;

  三有諸魔眾,  一切無能入。

  菩薩迦樓羅,  如意為堅足,

  方便勇猛翅,  慈悲明凈眼,

  住一切智樹,  觀三有大海,

  搏撮天人龍,  安置涅槃岸。

  菩薩正法日,  出現於世間,

  戒品圓滿輪,  神足速疾行,

  照以智慧光,  長諸根力藥,

  滅除煩惱闇,  消竭愛欲海。

  菩薩智光月,  法界以為輪,

  遊於畢竟空,  世間無不見;

  三界識心內,  隨時有增減;

  二乘星宿中,  一切無儔匹。

  菩薩大法王,  功德莊嚴身,

  相好皆具足,  人天悉瞻仰,

  方便清凈目,  智慧金剛杵,

  於法得自在,  以道化群生。

  菩薩大梵王,  自在超三有,

  業惑悉皆斷,  慈舍靡不具,

  處處示現身,  開悟以法音,

  於彼三界中,  拔諸邪見根。

  菩薩自在天,  超過生死地,

  境界常清凈,  智慧無退轉,

  絕彼下乘道,  受諸灌頂法,

  功德智慧具,  名稱靡不聞。

  菩薩智慧心,  清凈如虛空,

  無性無依處,  一切不可得,

  有大自在力,  能成世間事,

  自具清凈行,  令眾生亦然。

  菩薩方便地,  饒益諸眾生;

  菩薩慈悲水,  浣滌諸煩惱;

  菩薩智慧火,  燒諸惑習薪;

  菩薩無住風,  遊行三有空。

  菩薩如珍寶,  能濟貧窮厄;

  菩薩如金剛,  能摧顛倒見;

  菩薩如瓔珞,  莊嚴三有身;

  菩薩如摩尼,  增長一切行。

  菩薩德如華,  常發菩提分;

  菩薩願如鬘,  恒系眾生首。

  菩薩凈戒香,  堅持無缺犯;

  菩薩智塗香,  普熏於三界。

  菩薩力如帳,  能遮煩惱塵;

  菩薩智如幢,  能摧我慢敵。

  妙行為繒彩,  莊嚴於智慧,

  慚愧作衣服,  普覆諸群生。

  菩薩無礙乘,  巾之出三界;

  菩薩大力象,  其心善調伏;

  菩薩神足馬,  騰步超諸有;

  菩薩說法龍,  普雨眾生心;

  菩薩優曇華,  世間難值遇;

  菩薩大勇將,  眾魔悉降伏;

  菩薩轉法輪,  如佛之所轉;

  菩薩燈破闇,  眾生見正道;

  菩薩功德河,  恒順正道流;

  菩薩精進橋,  廣度諸群品。

  大智與弘誓,  共作堅牢船,

  引接諸眾生,  安置菩提岸。

  菩薩遊戲園,  真實樂眾生;

  菩薩解脫華,  莊嚴智宮殿;

  菩薩如妙藥,  滅除煩惱病;

  菩薩如雪山,  出生智慧藥。

  菩薩等於佛,  覺悟諸群生,

  佛心豈有他,  正覺覺世間。

  如佛之所來,  菩薩如是來;

  亦如一切智,  以智入普門。

  菩薩善開導,  一切諸群生;

  菩薩自然覺,  一切智境界。

  菩薩無量力,  世間莫能壞;

  菩薩無畏智,  知眾生及法。

  一切諸世間,  色相各差別,

  音聲及名字,  悉能分別知。

  雖離於名色,  而現種種相;

  一切諸眾生,  莫能測其道。

  如是等功德,  菩薩悉成就,

  瞭性皆無性,  有無無所著。

  如是一切智,  無盡無所依,

  我今當演說,  令眾生歡喜。

  雖知諸法相,  如幻悉空寂,

  而以悲願心,  及佛威神力,

  現神通變化,  種種無量事;

  如是諸功德,  汝等應聽受。

  一身能示現,  無量差別身,

  無心無境界,  普應一切眾。

  一音中具演,  一切諸言音;

  眾生語言法,  隨類皆能作。

  永離煩惱身,  而現自在身,

  知法不可說,  而作種種說。

  其心常寂滅,  清凈如虛空,

  而普莊嚴剎,  示現一切眾。

  於身無所著,  而能示現身;

  一切世間中,  隨應而受生。

  雖生一切處,  亦不住受生,

  知身如虛空,  種種隨心現。

  菩薩身無邊,  普現一切處,

  常恭敬供養,  最勝兩足尊。

  香華眾妓樂,  幢幡及寶蓋,

  恒以深凈心,  供養於諸佛。

  不離一佛會,  普在諸佛所,

  於彼大眾中,  問難聽受法。

  聞法入三昧,  一一無量門,

  起定亦復然,  示現無窮盡。

  智慧巧方便,  瞭世皆如幻,

  而能現世間,  無邊諸幻法。

  示現種種色,  亦現心及語,

  入諸想網中,  而恒無所著。

  或現初發心,  利益於世間;

  或現久修行,  廣大無邊際,

  施戒忍精進,  禪定及智慧,

  四梵四攝等,  一切最勝法。

  或現行成滿,  得忍無分別;

  或現一生系,  諸佛與灌頂。

  或現聲聞相,  或復現緣覺,

  處處般涅槃,  不舍菩提行。

  或現為帝釋,  或現為梵王,

  或天女圍繞,  或時獨宴默。

  或現為比丘,  寂靜調其心;

  或現自在王,  統理世間法。

  或現巧術女,  或現修苦行,

  或現受五欲,  或現入諸禪。

  或現初始生,  或少或老死。

  若有思議者,  心疑發狂亂。

  或現在天宮,  或現始降神,

  或入或住胎,  成佛轉法輪。

  或生或涅槃,  或現入學堂,

  或在采女中,  或離俗修禪。

  或坐菩提樹,  自然成正覺;

  或現轉法輪,  或現始求道。

  或現為佛身,  宴坐無量剎;

  或修不退道,  積集菩提具。

  深入無數劫,  皆悉到彼岸;

  無量劫一念,  一念無量劫。

  一切劫非劫,  為世示現劫,

  無來無積集,  成就諸劫事。

  於一微塵中,  普見一切佛;

  十方一切處,  無處而不有。

  國土眾生法,  次第悉皆見;

  經無量劫數,  究竟不可盡。

  菩薩知眾生,  廣大無有邊;

  彼一眾生身,  無量因緣起。

  如知一無量,  一切悉亦然;

  隨其所通達,  教諸未學者。

  悉知眾生根,  上中下不同;

  亦知根轉移,  應化不應化;

  一根一切根,  展轉因緣力,

  微細各差別,  次第無錯亂。

  又知其欲解,  一切煩惱習;

  亦知去來今,  所有諸心行。

  瞭達一切行,  無來亦無去;

  既知其行已,  為說無上法。

  雜染清凈行,  種種悉瞭知,

  一念得菩提,  成就一切智。

  住佛不思議,  究竟智慧心,

  一念悉能知,  一切眾生行。

  菩薩神通智,  功力已自在,

  能於一念中,  往詣無邊剎。

  如是速疾往,  盡於無數劫,

  無處而不周,  莫動毫端分。

  譬如工幻師,  示現種種色,

  於彼幻中求,  無色無非色。

  菩薩亦如是,  以方便智幻,

  種種皆示現,  充滿於世間。

  譬如凈日月,  皎鏡在虛空,

  影現於眾水,  不為水所雜。

  菩薩凈法輪,  當知亦如是,

  現世間心水,  不為世所雜。

  如人睡夢中,  造作種種事,

  雖經億千歲,  一夜未終盡。

  菩薩住法性,  示現一切事,

  無量劫可極,  一念智無盡。

  譬如山谷中,  及以宮殿間,

  種種皆響應,  而實無分別。

  菩薩住法性,  能以自在智,

  廣出隨類音,  亦復無分別。

  如有見陽焰,  想之以為水,

  馳逐不得飲,  展轉更增渴。

  眾生煩惱心,  應知亦如是;

  菩薩起慈愍,  救之令出離。

  觀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

  想如熱時焰,  諸行如芭蕉。

  心識猶如幻,  示現種種事;

  如是知諸蘊,  智者無所著。

  諸處悉空寂,  如機關動轉;

  諸界性永離,  妄現於世間。

  菩薩住真實,  寂滅第一義,

  種種廣宣暢,  而心無所依。

  無來亦無去,  亦復無有住,

  煩惱業苦因,  三種恒流轉。

  緣起非有無,  非實亦非虛,

  如是入中道,  說之無所著。

  能於一念中,  普現三世心,

  欲色無色界,  一切種種事。

  隨順三律儀,  演說三解脫,

  建立三乘道,  成就一切智。

  瞭達處非處,  諸業及諸根,

  界解與禪定,  一切至處道。

  宿命念天眼,  滅除一切惑,

  知佛十種力,  而未能成就。

  瞭達諸法空,  而常求妙法,

  不與煩惱合,  而亦不盡漏。

  廣知出離道,  而以度眾生,

  於此得無畏,  不舍修諸行。

  無謬無違道,  亦不失正念,

  精進欲三昧,  觀慧無損減。

  三聚皆清凈,  三世悉明達,

  大慈愍眾生,  一切無障礙。

  由入此法門,  得成如是行,

  我說其少分,  功德莊嚴義。

  窮於無數劫,  說彼行無盡,

  我今說少分,  如大地一塵。

  依於佛智住,  起於奇特想,

  修行最勝行,  具足大慈悲。

  精勤自安隱,  教化諸含識,

  安住凈戒中,  具諸授記行。

  能入佛功德,  眾生行及剎,

  劫世悉亦知,  無有疲厭想。

  差別智總持,  通達真實義,

  思惟說無比,  寂靜等正覺。

  發於普賢心,  及修其行願,

  慈悲因緣力,  趣道意清凈。

  修行波羅蜜,  究竟隨覺智,

  證知力自在,  成無上菩提。

  成就平等智,  演說最勝法,

  能持具妙辯,  逮得法王處。

  遠離於諸著,  演說心平等,

  出生於智慧,  變化得菩提。

  住持一切劫,  智者大欣慰,

  深入及依止,  無畏無疑惑。

  瞭達不思議,  巧密善分別,

  善入諸三昧,  普見智境界。

  究竟諸解脫,  遊戲諸通明,

  纏縛悉永離,  園林恣遊處。

  白法為宮殿,  諸行可欣樂,

  現無量莊嚴,  於世心無動。

  深心善觀察,  妙辯能開演,

  清凈菩提印,  智光照一切。

  所住無等比,  其心不下劣,

  立志如大山,  種德若深海。

  如寶安住法,  被甲誓願心,

  發起於大事,  究竟無能壞。

  得授菩提記,  安住廣大心,

  秘藏無窮盡,  覺悟一切法。

  世智皆自在,  妙用無障礙,

  眾生一切剎,  及以種種法。

  身願與境界,  智慧神通等,

  示現於世間,  無量百千億。

  遊戲及境界,  自在無能制,

  力無畏不共,  一切業莊嚴。

  諸身及身業,  語及凈修語,

  以得守護故,  成辦十種事。

  菩薩心發心,  及以心周遍,

  諸根無散動,  獲得最勝根。

  深心增勝心,  遠離於諂誑;

  種種決定解,  普入於世間。

  舍彼煩惱習,  取茲最勝道,

  巧修使圓滿,  逮成一切智。

  離退入正位,  決定證寂滅,

  出生佛法道,  成就功德號。

  道及無量道,  乃至莊嚴道,

  次第善安住,  悉皆無所著。

  手足及腹藏,  金剛以為心,

  被以慈哀甲,  具足眾器仗。

  智首明達眼,  菩提行為耳,

  清凈戒為鼻,  滅闇無障礙。

  辯才以為舌,  無處不至身;

  最勝智為心,  行住修諸業。

  道場師子坐,  梵臥空為住,

  所行及觀察,  普照如來境。

  遍觀眾生行,  奮迅及哮吼,

  離貪行凈施,  舍慢持凈戒,

  不嗔常忍辱,  不懈恒精進,

  禪定得自在,  智慧無所行,

  慈濟悲無倦,  喜法舍煩惱;

  於諸境界中,  知義亦知法。

  福德悉成滿,  智慧如利劍,

  普照樂多聞,  明瞭趣向法。

  知魔及魔道,  誓願咸舍離;

  見佛與佛業,  發心皆攝取,

  離慢修智慧,  不為魔力持;

  為佛所攝持,  亦為法所持。

  現住兜率天,  又現彼命終;

  示現住母胎,  亦現微細趣。

  現生及微笑,  亦現行七步;

  示修眾技術,  亦示處深宮。

  出傢修苦行,  往詣於道場,

  端坐放光明,  覺悟諸群生,

  降魔成正覺,  轉無上法輪,

  所現悉已終,  入於大涅槃。

  彼諸菩薩行,  無量劫修習,

  廣大無有邊,  我今說少分。

  雖令無量眾,  安住佛功德;

  眾生及法中,  畢竟無所取。

  具足如是行,  遊戲諸神通:

  毛端置眾剎,  經於億千劫;

  掌持無量剎,  遍往身無倦,

  還來置本處,  眾生不知覺。

  菩薩以一切,  種種莊嚴剎,

  置於一毛孔,  真實悉令見。

  復以一毛孔,  普納一切海,

  大海無增減,  眾生不嬈害。

  無量鐵圍山,  手執碎為塵,

  一塵下一剎,  盡此諸塵數。

  以此諸塵剎,  復更末為塵;

  如是塵可知,  菩薩智難量。

  於一毛孔中,  放無量光明;

  日月星宿光,  摩尼珠火光,

  及以諸天光,  一切皆映蔽,

  滅諸惡道苦,  為說無上法。

  一切諸世間,  種種差別音;

  菩薩以一音,  一切皆能演。

  決定分別說,  一切諸佛法,

  普使諸群生,  聞之大歡喜。

  過去一切劫,  安置未來今;

  未來現在劫,  回置過去世。

  示現無量剎,  燒然及成住;

  一切諸世間,  悉在一毛孔。

  未來及現在,  一切十方佛,

  靡不於身中,  分明而顯現。

  深知變化法,  善應眾生心,

  示現種種身,  而皆無所著。

  或現於六趣,  一切眾生身,

  梵釋護世身,  諸天人眾身,

  聲聞緣覺身,  諸佛如來身;

  或現菩薩身,  修行一切智。

  善入軟中上,  眾生諸想網,

  示現成菩提,  及以諸佛剎。

  瞭知諸想網,  於想得自在,

  示修菩薩行,  一切方便事。

  示現如是等,  廣大諸神變;

  如是諸境界,  舉世莫能知。

  雖現無所現,  究竟轉增上,

  隨順眾生心,  令行真實道。

  身語及與心,  平等如虛空,

  凈戒為塗香,  眾行為衣服,

  法繒嚴凈髻,  一切智摩尼,

  功德靡不周,  灌頂升王位。

  波羅蜜為輪,  諸通以為象,

  神足以為馬,  智慧為明珠。

  妙行為采女,  四攝主藏臣,

  方便為主兵,  菩薩轉輪王。

  三昧為城廓,  空寂為宮殿,

  慈甲智慧劍,  念弓明利箭。

  高張神力蓋,  迥建智慧幢,

  忍力不動搖,  直破魔王軍。

  總持為平地,  眾行為河水,

  凈智為湧泉,  妙慧作樹林。

  空為澄凈池,  覺分菡萏華,

  神力自莊嚴,  三昧常娛樂。

  思惟為采女,  甘露為美食,

  解脫味為漿,  遊戲於三乘。

  此諸菩薩行,  微妙轉增上,

  無量劫修行,  其心不厭足。

  供養一切佛,  嚴凈一切剎,

  普令一切眾,  安住一切智。

  一切剎微塵,  悉可知其數;

  一切虛空界,  一沙可度量;

  一切眾生心,  念念可數知;

  佛子諸功德,  說之不可盡。

  欲具此功德,  及諸上妙法,

  欲使諸眾生,  離苦常安樂,

  欲令身語意,  悉與諸佛等,

  應發金剛心,  學此功德行。”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九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六十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一

  爾時,世尊在室羅筏國逝多林給孤獨園大莊嚴重閣,與菩薩摩訶薩五百人俱,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其名曰:光焰幢菩薩、須彌幢菩薩、寶幢菩薩、無礙幢菩薩、華幢菩薩、離垢幢菩薩、日幢菩薩、妙幢菩薩、離塵幢菩薩、普光幢菩薩、地威力菩薩、寶威力菩薩、大威力菩薩、金剛智威力菩薩、離塵垢威力菩薩、正法日威力菩薩、功德山威力菩薩、智光影威力菩薩、普吉祥威力菩薩、地藏菩薩、虛空藏菩薩、蓮華藏菩薩、寶藏菩薩、日藏菩薩、凈德藏菩薩、法印藏菩薩、光明藏菩薩、臍藏菩薩、蓮華德藏菩薩、善眼菩薩、凈眼菩薩、離垢眼菩薩、無礙眼菩薩、普見眼菩薩、善觀眼菩薩、青蓮華眼菩薩、金剛眼菩薩、寶眼菩薩、虛空眼菩薩、喜眼菩薩、普眼菩薩、天冠菩薩、普照法界智慧冠菩薩、道場冠菩薩、普照十方冠菩薩、一切佛藏冠菩薩、超出一切世間冠菩薩、普照冠菩薩、不可壞冠菩薩、持一切如來師子座冠菩薩、普照法界虛空冠菩薩、梵王髻菩薩、龍王髻菩薩、一切化佛光明髻菩薩、一切道場髻菩薩、一切願海音寶王髻菩薩、一切佛光明摩尼髻菩薩、示現一切虛空平等相摩尼王莊嚴髻菩薩、示現一切如來神變摩尼王幢網垂覆髻菩薩、出一切佛轉法輪音髻菩薩、說三世一切名字音髻菩薩、大光菩薩、離垢光菩薩、寶光菩薩、離塵光菩薩、焰光菩薩、法光菩薩、寂靜光菩薩、日光菩薩、自在光菩薩、天光菩薩、福德幢菩薩、智慧幢菩薩、法幢菩薩、神通幢菩薩、光幢菩薩、華幢菩薩、摩尼幢菩薩、菩提幢菩薩、梵幢菩薩、普光幢菩薩、梵音菩薩、海音菩薩、大地音菩薩、世主音菩薩、山相擊音菩薩、遍一切法界音菩薩、震一切法海雷音菩薩、降魔音菩薩、大悲方便雲雷音菩薩、息一切世間苦安慰音菩薩、法上菩薩、勝上菩薩、智上菩薩、福德須彌上菩薩、功德珊瑚上菩薩、名稱上菩薩、普光上菩薩、大慈上菩薩、智海上菩薩、佛種上菩薩、光勝菩薩、德勝菩薩、上勝菩薩、普明勝菩薩、法勝菩薩、月勝菩薩、虛空勝菩薩、寶勝菩薩、幢勝菩薩、智勝菩薩、娑羅自在王菩薩、法自在王菩薩、象自在王菩薩、梵自在王菩薩、山自在王菩薩、眾自在王菩薩、速疾自在王菩薩、寂靜自在王菩薩、不動自在王菩薩、勢力自在王菩薩、最勝自在王菩薩、寂靜音菩薩、無礙音菩薩、地震音菩薩、海震音菩薩、雲音菩薩、法光音菩薩、虛空音菩薩、說一切眾生善根音菩薩、示一切大願音菩薩、道場音菩薩、須彌光覺菩薩、虛空覺菩薩、離染覺菩薩、無礙覺菩薩、善覺菩薩、普照三世覺菩薩、廣大覺菩薩、普明覺菩薩、法界光明覺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五百人俱。此諸菩薩皆悉成就普賢行願,境界無礙,普遍一切諸佛剎故;現身無量,親近一切諸如來故;凈眼無障,見一切佛神變事故;至處無限,一切如來成正覺所恒普詣故;光明無際,以智慧光普照一切實法海故;說法無盡,清凈辯才無邊際劫無窮盡故;等虛空界,智慧所行悉清凈故;無所依止,隨眾生心現色身故;除滅癡翳,瞭眾生界無眾生故;等虛空智,以大光網照法界故。及與五百聲聞眾俱,悉覺真諦,皆證實際,深入法性,永出有海;依佛功德,離結、使、縛,住無礙處;其心寂靜猶如虛空,於諸佛所永斷疑惑,於佛智海深信趣入。及與無量諸世主俱,悉曾供養無量諸佛,常能利益一切眾生,為不請友,恒勤守護,誓願不舍;入於世間殊勝智門,從佛教生,護佛正法,起於大願,不斷佛種,生如來傢,求一切智。

  時,諸菩薩大德、聲聞、世間諸王並其眷屬,咸作是念:“如來境界、如來智行、如來加持、如來力、如來無畏、如來三昧、如來所住、如來自在、如來身、如來智,一切世間諸天及人無能通達、無能趣入、無能信解、無能瞭知、無能忍受、無能觀察、無能揀擇、無能開示、無能宣明、無有能令眾生解瞭,唯除諸佛加被之力、佛神通力、佛威德力、佛本願力,及其宿世善根之力、諸善知識攝受之力、深凈信力、大明解力、趣向菩提清凈心力、求一切智廣大願力。唯願世尊隨順我等及諸眾生種種欲、種種解、種種智、種種語、種種自在、種種住地、種種根清凈、種種意方便、種種心境界、種種依止如來功德、種種聽受諸所說法,顯示如來往昔趣求一切智心、往昔所起菩薩大願、往昔所凈諸波羅蜜、往昔所入菩薩諸地、往昔圓滿諸菩薩行、往昔成就方便、往昔修行諸道、往昔所得出離法、往昔所作神通事、往昔所有本事因緣,及成等正覺、轉妙法輪、凈佛國土、調伏眾生、開一切智法城、示一切眾生道、入一切眾生所住、受一切眾生所施、為一切眾生說佈施功德、為一切眾生現諸佛影像;如是等法,願皆為說!”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大悲為身,大悲為門,大悲為首,以大悲法而為方便,充遍虛空,入師子頻申三昧;入此三昧已,一切世間普皆嚴凈。於時,此大莊嚴樓閣忽然廣博無有邊際。金剛為地,寶王覆上,無量寶華及諸摩尼普散其中處處盈滿。琉璃為柱,眾寶合成,大光摩尼之所莊嚴,閻浮檀金如意寶王周置其上以為嚴飾。危樓迥帶,閣道傍出,棟宇相承,窗闥交映,階、墀、軒、檻種種備足,一切皆以妙寶莊嚴;其寶悉作人、天形像,堅固妙好,世中第一,摩尼寶網彌覆其上。於諸門側悉建幢幡,咸放光明普周法界道場之外。階隥、欄楯,其數無量不可稱說,靡不咸以摩尼所成。

  爾時,復以佛神力故,其逝多林忽然廣博,與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諸佛國土其量正等。一切妙寶間錯莊嚴,不可說寶遍佈其地,阿僧祇寶以為垣墻,寶多羅樹莊嚴道側。其間復有無量香河,香水盈滿,湍激洄澓;一切寶華隨流右轉,自然演出佛法音聲;不思議寶芬陀利華,菡萏芬敷,彌佈水上;眾寶華樹列植其岸;種種臺榭不可思議,皆於岸上次第行列,摩尼寶網之所彌覆。阿僧祇寶放大光明,阿僧祇寶莊嚴其地。燒眾妙香,香氣氛氳。復建無量種種寶幢,所謂:寶香幢、寶衣幢、寶幡幢、寶繒幢、寶華幢、寶瓔珞幢、寶鬘幢、寶鈴幢、摩尼寶蓋幢、大摩尼寶幢、光明遍照摩尼寶幢、出一切如來名號音聲摩尼王幢、師子摩尼王幢、說一切如來本事海摩尼王幢、現一切法界影像摩尼王幢,周遍十方,行列莊嚴。

  時,逝多林上虛空之中,有不思議天宮殿雲、無數香樹雲、不可說須彌山雲、不可說妓樂雲、出美妙音歌贊如來不可說寶蓮華雲、不可說寶座雲、敷以天衣菩薩坐上嘆佛功德不可說諸天王形像摩尼寶雲、不可說白真珠雲、不可說赤珠樓閣莊嚴具雲、不可說雨金剛堅固珠雲,皆住虛空,周匝遍滿,以為嚴飾。何以故?如來善根不思議故,如來白法不思議故,如來威力不思議故,如來能以一身自在變化遍一切世界不思議故,如來能以神力令一切佛及佛國莊嚴皆入其身不思議故,如來能於一微塵內普現一切法界影像不思議故,如來能於一毛孔中示現過去一切諸佛不思議故,如來隨放一一光明悉能遍照一切世界不思議故,如來能於一毛孔中出一切佛剎微塵數變化雲充滿一切諸佛國土不思議故,如來能於一毛孔中普現一切十方世界成、住、壞劫不思議故。如於此逝多林給孤獨園見佛國土清凈莊嚴,十方一切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世界亦如是見。所謂:見如來身住逝多林,菩薩眾會皆悉遍滿;見普雨一切莊嚴雲,見普雨一切寶光明照曜雲,見普雨一切摩尼寶雲,見普雨一切莊嚴蓋彌覆佛剎雲,見普雨一切天身雲,見普雨一切華樹雲,見普雨一切衣樹雲,見普雨一切寶鬘、瓔珞相續不絕周遍一切大地雲,見普雨一切莊嚴具雲,見普雨一切如眾生形種種香雲,見普雨一切微妙寶華網相續不斷雲,見普雨一切諸天女持寶幢幡於虛空中周旋來去雲,見普雨一切眾寶蓮華於華葉間自然而出種種樂音雲,見普雨一切師子座寶網瓔珞而為莊嚴雲。

  爾時,東方過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海外有世界,名:金燈雲幢,佛號:毗盧遮那勝德王。彼佛眾中有菩薩,名:毗盧遮那願光明,與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菩薩俱,來向佛所,悉以神力興種種雲,所謂:天華雲、天香雲、天末香雲、天鬘雲、天寶雲、天莊嚴具雲、天寶蓋雲、天微妙衣雲、天寶幢幡雲、天一切妙寶諸莊嚴雲,充滿虛空。至佛所已,頂禮佛足,即於東方化作寶莊嚴樓閣及普照十方寶蓮華藏師子之座,如意寶網羅覆其身,與其眷屬結跏趺坐。

  南方過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海外有世界,名:金剛藏,佛號:普光明無勝藏王。彼佛眾中有菩薩,名:不可壞精進王,與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菩薩俱,來向佛所,持一切寶香網,持一切寶瓔珞,持一切寶華帶,持一切寶鬘帶,持一切金剛瓔珞,持一切摩尼寶網,持一切寶衣帶,持一切寶瓔珞帶,持一切最勝光明摩尼帶,持一切師子摩尼寶瓔珞,悉以神力充遍一切諸世界海。到佛所已,頂禮佛足,即於南方化作遍照世間摩尼寶莊嚴樓閣及普照十方寶蓮華藏師子之座,以一切寶華網羅覆其身,與其眷屬結跏趺坐。

  西方過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海外有世界,名:摩尼寶燈須彌山幢,佛號:法界智燈。彼佛眾中有菩薩,名:普勝無上威德王,與世界海微塵數菩薩俱,來向佛所,悉以神力興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種種塗香燒香須彌山雲、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種種色香水須彌山雲、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一切大地微塵等光明摩尼寶王須彌山雲、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種種光焰輪莊嚴幢須彌山雲、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種種色金剛藏摩尼王莊嚴須彌山雲、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普照一切世界閻浮檀摩尼寶幢須彌山雲、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現一切法界摩尼寶須彌山雲、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現一切諸佛相好摩尼寶王須彌山雲、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現一切如來本事因緣說諸菩薩所行之行摩尼寶王須彌山雲、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現一切佛坐菩提場摩尼寶王須彌山雲,充滿法界。至佛所已,頂禮佛足,即於西方化作一切香王樓閣,真珠寶網彌覆其上,及化作帝釋影幢寶蓮華藏師子之座,以妙色摩尼網羅覆其身,心王寶冠以嚴其首,與其眷屬結跏趺坐。

  北方過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海外有世界,名:寶衣光明幢,佛號:照虛空法界大光明。彼佛眾中有菩薩,名:無礙勝藏王,與世界海微塵數菩薩俱,來向佛所,悉以神力興一切寶衣雲,所謂:黃色寶光明衣雲、種種香所熏衣雲、日幢摩尼王衣雲、金色熾然摩尼衣雲、一切寶光焰衣雲、一切星辰像上妙摩尼衣雲、白玉光摩尼衣雲、光明遍照殊勝赫奕摩尼衣雲、光明遍照威勢熾盛摩尼衣雲、莊嚴海摩尼衣雲,充遍虛空。至佛所已,頂禮佛足,即於北方化作摩尼寶海莊嚴樓閣及毗琉璃寶蓮華藏師子之座,以師子威德摩尼王網羅覆其身,清凈寶王為髻明珠,與其眷屬結跏趺坐。

  東北方過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海外有世界,名:一切歡喜清凈光明網,佛號:無礙眼。彼佛眾中有菩薩,名:化現法界願月王,與世界海微塵數菩薩俱,來向佛所,悉以神力興寶樓閣雲、香樓閣雲、燒香樓閣雲、華樓閣雲、栴檀樓閣雲、金剛樓閣雲、摩尼樓閣雲、金樓閣雲、衣樓閣雲、蓮華樓閣雲,彌覆十方一切世界。至佛所已,頂禮佛足,即於東北方化作一切法界門大摩尼樓閣及無等香王蓮華藏師子之座,摩尼華網羅覆其身,著妙寶藏摩尼王冠,與其眷屬結跏趺坐。

  東南方過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海外有世界,名:香雲莊嚴幢,佛號:龍自在王。彼佛眾中有菩薩,名:法慧光焰王,與世界海微塵數菩薩俱,來向佛所,悉以神力興金色圓滿光明雲、無量寶色圓滿光明雲、如來毫相圓滿光明雲、種種寶色圓滿光明雲、蓮華藏圓滿光明雲、眾寶樹枝圓滿光明雲、如來頂髻圓滿光明雲、閻浮檀金色圓滿光明雲、日色圓滿光明雲、星月色圓滿光明雲,悉遍虛空。到佛所已,頂禮佛足,即於東南方化作毗盧遮那最上寶光明樓閣、金剛摩尼蓮華藏師子之座,眾寶光焰摩尼王網羅覆其身,與其眷屬結跏趺坐。

  西南方過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海外有世界,名:日光摩尼藏,佛號:普照諸法智月王。彼佛眾中有菩薩,名:摧破一切魔軍智幢王,與世界海微塵數菩薩俱,來向佛所,於一切毛孔中出等虛空界華焰雲、香焰雲、寶焰雲、金剛焰雲、燒香焰雲、電光焰雲、毗盧遮那摩尼寶焰雲、一切金光焰雲、勝藏摩尼王光焰雲、等三世如來海光焰雲,一一皆從毛孔中出,遍虛空界。到佛所已,頂禮佛足,即於西南方化作普現十方法界光明網大摩尼寶樓閣及香燈焰寶蓮華藏師子之座,以離垢藏摩尼網羅覆其身,著出一切眾生發趣音摩尼王嚴飾冠,與其眷屬結跏趺坐。

  西北方過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海外,有世界,名:毗盧遮那願摩尼王藏,佛號:普光明最勝須彌王。彼佛眾中有菩薩,名:願智光明幢,與世界海微塵數菩薩俱,來向佛所,於念念中,一切相好、一切毛孔、一切身分,皆出三世一切如來形像雲、一切菩薩形像雲、一切如來眾會形像雲、一切如來變化身形像雲、一切如來本生身形像雲、一切聲聞辟支佛形像雲、一切如來菩提場形像雲、一切如來神變形像雲、一切世間主形像雲、一切清凈國土形像雲,充滿虛空。至佛所已,頂禮佛足,即於西北方化作普照十方摩尼寶莊嚴樓閣及普照世間寶蓮華藏師子之座,以無能勝光明真珠網羅覆其身,著普光明摩尼寶冠,與其眷屬結跏趺坐。

  下方過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海外有世界,名:一切如來圓滿光普照,佛號:虛空無礙相智幢王。彼佛眾中有菩薩,名:破一切障勇猛智王,與世界海微塵數菩薩俱,來向佛所,於一切毛孔中,出說一切眾生語言海音聲雲,出說一切三世菩薩修行方便海音聲雲,出說一切菩薩所起願方便海音聲雲,出說一切菩薩成滿清凈波羅蜜方便海音聲雲,出說一切菩薩圓滿行遍一切剎音聲雲,出說一切菩薩成就自在用音聲雲,出說一切如來往詣道場破魔軍眾成等正覺自在用音聲雲,出說一切如來轉法輪契經門名號海音聲雲,出說一切隨應教化調伏眾生法方便海音聲雲,出說一切隨時、隨善根、隨願力普令眾生證得智慧方便海音聲雲。到佛所已,頂禮佛足,即於下方化作現一切如來宮殿形像眾寶莊嚴樓閣及一切寶蓮華藏師子之座,著普現道場影摩尼寶冠,與其眷屬結跏趺坐。

  上方過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海外有世界,名:說佛種性無有盡,佛號:普智輪光明音。彼佛眾中有菩薩,名:法界差別願,與世界海微塵數菩薩俱,發彼道場來向此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於一切相好、一切毛孔、一切身分、一切肢節、一切莊嚴具、一切衣服中,現毗盧遮那等過去一切諸佛、未來一切諸佛、已得授記、未授記者,現在十方一切國土、一切諸佛並其眾會,亦現過去行檀那波羅蜜及其一切受佈施者諸本事海,亦現過去行屍羅波羅蜜諸本事海,亦現過去行羼提波羅蜜割截肢體心無動亂諸本事海,亦現過去行精進波羅蜜勇猛不退諸本事海,亦現過去求一切如來禪波羅蜜海而得成就諸本事海,亦現過去求一切佛所轉法輪所成就法發勇猛心一切皆舍諸本事海,亦現過去樂見一切佛、樂行一切菩薩道、樂化一切眾生界諸本事海,亦現過去所發一切菩薩大願清凈莊嚴諸本事海,亦現過去菩薩所成力波羅蜜勇猛清凈諸本事海,亦現過去一切菩薩所修圓滿智波羅蜜諸本事海;如是一切本事海,悉皆遍滿廣大法界。至佛所已,頂禮佛足,即於上方化作一切金剛藏莊嚴樓閣及帝青金剛王蓮華藏師子之座,以一切寶光明摩尼王網羅覆其身,以演說三世如來名摩尼寶王為髻明珠,與其眷屬結跏趺坐。

  如是十方一切菩薩並其眷屬,皆從普賢菩薩行願中生,以凈智眼見三世佛,普聞一切諸佛如來所轉法輪、修多羅海,已得至於一切菩薩自在彼岸;於念念中現大神變,親近一切諸佛如來,一身充滿一切世界一切如來眾會道場,於一塵中普現一切世間境界,教化成熟一切眾生未曾失時,一毛孔中出一切如來說法音聲;知一切眾生悉皆如幻,知一切佛悉皆如影,知一切諸趣受生悉皆如夢,知一切業報如鏡中像,知一切諸有生起如熱時焰,知一切世界皆如變化;成就如來十力、無畏,勇猛自在,能師子吼,深入無盡辯才大海,得一切眾生言辭海諸法智;於虛空法界所行無礙,知一切法無有障礙;一切菩薩神通境界悉已清凈,勇猛精進,摧伏魔軍;恒以智慧瞭達三世,知一切法猶如虛空,無有違諍,亦無取著;雖勤精進而知一切智終無所來,雖觀境界而知一切有悉不可得;以方便智入一切法界,以平等智入一切國土,以自在力令一切世界展轉相入於一切世界;處處受生,見一切世界種種形相;於微細境現廣大剎,於廣大境現微細剎;於一佛所一念之頃,得一切佛威神所加,普見十方無所迷惑,於剎那頃悉能往詣。如是等一切菩薩滿逝多林,皆是如來威神之力。

  於時,上首諸大聲聞——舍利弗、大目揵連、摩訶迦葉、離婆多、須菩提、阿[少/兔]樓馱、難陀、劫賓那、迦旃延、富樓那等諸大聲聞,在逝多林皆悉不見如來神力、如來嚴好、如來境界、如來遊戲、如來神變、如來尊勝、如來妙行、如來威德、如來住持、如來凈剎,亦復不見不可思議菩薩境界、菩薩大會、菩薩普入、菩薩普至、菩薩普詣、菩薩神變、菩薩遊戲、菩薩眷屬、菩薩方所、菩薩莊嚴師子座、菩薩宮殿、菩薩住處、菩薩所入三昧自在、菩薩觀察、菩薩頻申、菩薩勇猛、菩薩供養、菩薩受記、菩薩成熟、菩薩勇健、菩薩法身清凈、菩薩智身圓滿、菩薩願身示現、菩薩色身成就、菩薩諸相具足清凈、菩薩常光眾色莊嚴、菩薩放大光網、菩薩起變化雲、菩薩身遍十方、菩薩諸行圓滿。如是等事,一切聲聞諸大弟子皆悉不見。何以故?以善根不同故,本不修習見佛自在善根故,本不贊說十方世界一切佛剎清凈功德故,本不稱嘆諸佛世尊種種神變故,本不於生死流轉之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本不令他住菩提心故,本不能令如來種性不斷絕故,本不攝受諸眾生故,本不勸他修習菩薩波羅蜜故,本在生死流轉之時不勸眾生求於最勝大智眼故,本不修習生一切智諸善根故,本不成就如來出世諸善根故,本不得嚴凈佛剎神通智故,本不得諸菩薩眼所知境故,本不求超出世間不共菩提諸善根故,本不發一切菩薩諸大願故,本不從如來加被之所生故,本不知諸法如幻、菩薩如夢故,本不得諸大菩薩廣大歡喜故。如是皆是普賢菩薩智眼境界,不與一切二乘所共。以是因緣,諸大聲聞不能見、不能知、不能聞、不能入、不能得、不能念、不能觀察、不能籌量、不能思惟、不能分別;是故,雖在逝多林中,不見如來諸大神變。

  復次,諸大聲聞無如是善根故,無如是智眼故,無如是三昧故,無如是解脫故,無如是神通故,無如是威德故,無如是勢力故,無如是自在故,無如是住處故,無如是境界故,是故於此不能知、不能見、不能入、不能證、不能住、不能解、不能觀察、不能忍受、不能趣向、不能遊履;又亦不能廣為他人,開闡解說,稱揚示現,引導勸進,令其趣向,令其修習,令其安住,令其證入。何以故?諸大弟子依聲聞乘而出離故,成就聲聞道,滿足聲聞行,安住聲聞果,於無有諦得決定智,常住實際究竟寂靜,遠離大悲,舍於眾生,住於自事;於彼智慧,不能積集,不能修行,不能安住,不能願求,不能成就,不能清凈,不能趣入,不能通達,不能知見,不能證得。是故,雖在逝多林中對於如來,不見如是廣大神變。

  佛子!如恒河岸有百千億無量餓鬼,裸形饑渴,舉體焦然,烏鷲豺狼競來搏撮,為渴所逼,欲求水飲,雖住河邊而不見河;設有見者,見其枯竭。何以故?深厚業障之所覆故。彼大聲聞亦復如是,雖復住在逝多林中,不見如來廣大神力,舍一切智,無明翳瞙覆其眼故,不曾種植薩婆若地諸善根故。譬如有人,於大會中昏睡安寢,忽然夢見須彌山頂帝釋所住善見大城,宮殿、園林種種嚴好,天子、天女百千萬億,普散天華遍滿其地,種種衣樹出妙衣服,種種華樹開敷妙華,諸音樂樹奏天音樂,天諸采女歌詠美音,無量諸天於中戲樂;其人自見著天衣服,普於其處住止周旋。其大會中一切諸人雖同一處,不知不見。何以故?夢中所見,非彼大眾所能見故。一切菩薩、世間諸王亦復如是,以久積集善根力故,發一切智廣大願故,學習一切佛功德故,修行菩薩莊嚴道故,圓滿一切智智法故,滿足普賢諸行願故,趣入一切菩薩智地故,遊戲一切菩薩所住諸三昧故,已能觀察一切菩薩智慧境界無障礙故,是故悉見如來世尊不可思議自在神變。一切聲聞諸大弟子,皆不能見,皆不能知,以無菩薩清凈眼故。譬如雪山具眾藥草,良醫詣彼悉能分別;其諸捕獵、放牧之人恒住彼山,不見其藥。此亦如是,以諸菩薩入智境界,具自在力,能見如來廣大神變;諸大弟子唯求自利,不欲利他,唯求自安,不欲安他,雖在林中,不知不見。譬如地中有諸寶藏,種種珍異悉皆充滿,有一丈夫聰慧明達,善能分別一切伏藏,其人復有大福德力,能隨所欲自在而取,奉養父母,賑恤親屬,老、病、窮乏靡不均贍;其無智慧、無福德人,雖亦至於寶藏之處,不知不見,不得其益。此亦如是,諸大菩薩有凈智眼,能入如來不可思議甚深境界,能見佛神力,能入諸法門,能遊三昧海,能供養諸佛,能以正法開悟眾生,能以四攝攝受眾生;諸大聲聞不能得見如來神力,亦不能見諸菩薩眾。譬如盲人至大寶洲,若行、若住、若坐、若臥,不能得見一切眾寶;以不見故,不能采取,不得受用。此亦如是,諸大弟子雖在林中親近世尊,不見如來自在神力,亦不得見菩薩大會。何以故?無有菩薩無礙凈眼,不能次第悟入法界見於如來自在力故。譬如有人得清凈眼,名:離垢光明,一切暗色不能為障。爾時,彼人於夜暗中,處在無量百千萬億人眾之內,或行、或住、或坐、或臥,彼諸人眾形相威儀,此明眼人莫不具見;其明眼者威儀進退,彼諸人眾悉不能睹。佛亦如是,成就智眼,清凈無礙,悉能明見一切世間;其所示現神通變化,大菩薩眾所共圍繞,諸大弟子悉不能見。譬如比丘在大眾中入遍處定,所謂:地遍處定、水遍處定、火遍處定、風遍處定、青遍處定、黃遍處定、赤遍處定、白遍處定、天遍處定、種種眾生身遍處定、一切語言音聲遍處定、一切所緣遍處定;入此定者見其所緣,其餘大眾悉不能見,唯除有住此三昧者。如來所現不可思議諸佛境界亦復如是,菩薩具見,聲聞莫睹。譬如有人以翳形藥自塗其眼,在於眾會去、來、坐、立無能見者,而能悉睹眾會中事。應知如來亦復如是,超過於世,普見世間,非諸聲聞所能得見,唯除趣向一切智境諸大菩薩。如人生已,則有二天,恒相隨逐,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常見人,人不見天。應知如來亦復如是,在諸菩薩大集會中現大神通,諸大聲聞悉不能見。譬如比丘得心自在,入滅盡定,六根作業皆悉不行,一切語言不知不覺;定力持故,不般涅槃。一切聲聞亦復如是,雖復住在逝多林中,具足六根,而不知不見不解不入如來自在、菩薩眾會諸所作事。何以故?如來境界甚深廣大,難見難知,難測難量,超諸世間,不可思議,無能壞者,非是一切二乘境界;是故,如來自在神力、菩薩眾會及逝多林普遍一切清凈世界,如是等事,諸大聲聞悉不知見,非其器故。

  爾時,毗盧遮那願光明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汝等應觀察,  佛道不思議,

  於此逝多林,  示現神通力。

  善逝威神力,  所現無央數;

  一切諸世間,  迷惑不能瞭。

  法王深妙法,  無量難思議,

  所現諸神通,  舉世莫能測。

  以瞭法無相,  是故名為佛,

  而具相莊嚴,  稱揚不可盡。

  今於此林內,  示現大神力,

  甚深無有邊,  言辭莫能辯。

  汝觀大威德,  無量菩薩眾,

  十方諸國土,  而來見世尊。

  所願皆具足,  所行無障礙;

  一切諸世間,  無能測量者。

  一切諸緣覺,  及彼大聲聞,

  皆悉不能知,  菩薩行境界。

  菩薩大智慧,  諸地悉究竟,

  高建勇猛幢,  難摧難可動。

  諸大名稱士,  無量三昧力,

  所現諸神變,  法界悉充滿。”

  爾時,不可壞精進王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汝觀諸佛子,  智慧功德藏,

  究竟菩提行,  安隱諸世間。

  其心本明達,  善入諸三昧,

  智慧無邊際,  境界不可量。

  今此逝多林,  種種皆嚴飾,

  菩薩眾雲集,  親近如來住。

  汝觀無所著,  無量大眾海,

  十方來詣此,  坐寶蓮華座。

  無來亦無住,  無依無戲論,

  離垢心無礙,  究竟於法界。

  建立智慧幢,  堅固不動搖,

  知無變化法,  而現變化事。

  十方無量剎,  一切諸佛所,

  同時悉往詣,  而亦不分身。

  汝觀釋師子,  自在神通力,

  能令菩薩眾,  一切俱來集。

  一切諸佛法,  法界悉平等,

  言說故不同,  此眾咸通達。

  諸佛常安住,  法界平等際,

  演說差別法,  言辭無有盡。”

  爾時,普勝無上威德王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汝觀無上士,  廣大智圓滿,

  善達時非時,  為眾演說法;

  摧伏眾外道,  一切諸異論,

  普隨眾生心,  為現神通力。

  正覺非有量,  亦復非無量;

  若量若無量,  牟尼悉超越。

  如日在虛空,  照臨一切處;

  佛智亦如是,  瞭達三世法。

  譬如十五夜,  月輪無減缺;

  如來亦復然,  白法悉圓滿。

  譬如空中日,  運行無暫已;

  如來亦如是,  神變恒相續。

  譬如十方剎,  於空無所礙,

  世燈現變化,  於世亦復然。

  譬如世間地,  群生之所依;

  照世燈法輪,  為依亦如是。

  譬如猛疾風,  所行無障礙;

  佛法亦如是,  速遍於世間。

  譬如大水輪,  世界所依住;

  智慧輪亦爾,  三世佛所依。”

  爾時,無礙勝藏王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譬如大寶山,  饒益諸含識;

  佛山亦如是,  普益於世間。

  譬如大海水,  澄凈無垢濁;

  見佛亦如是,  能除諸渴愛。

  譬如須彌山,  出於大海中;

  世間燈亦爾,  從於法海出。

  如海具眾寶,  求者皆滿足;

  無師智亦然,  見者悉開悟。

  如來甚深智,  無量無有數;

  是故神通力,  示現難思議。

  譬如工幻師,  示現種種事;

  佛智亦如是,  現諸自在力。

  譬如如意寶,  能滿一切欲;

  最勝亦復然,  滿諸清凈願。

  譬如明凈寶,  普照一切物;

  佛智亦如是,  普照群生心。

  譬如八面寶,  等鑒於諸方;

  無礙燈亦然,  普照於法界。

  譬如水清珠,  能清諸濁水;

  見佛亦如是,  諸根悉清凈。”

  爾時,化現法界願月王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譬如帝青寶,  能青一切色;

  見佛者亦然,  悉發菩提行。

  一一微塵內,  佛現神通力,

  令無量無邊,  菩薩皆清凈。

  甚深微妙力,  無邊不可知;

  菩薩之境界,  世間莫能測。

  如來所現身,  清凈相莊嚴,

  普入於法界,  成就諸菩薩。

  難思佛國土,  於中成正覺;

  一切諸菩薩,  世主皆充滿。

  釋迦無上尊,  於法悉自在,

  示現神通力,  無邊不可量。

  菩薩種種行,  無量無有盡;

  如來自在力,  為之悉示現。

  佛子善修學,  甚深諸法界,

  成就無礙智,  明瞭一切法。

  善逝威神力,  為眾轉法輪,

  神變普充滿,  令世皆清凈。

  如來智圓滿,  境界亦清凈;

  譬如大龍王,  普濟諸群生。”

  爾時,法慧光焰王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三世諸如來,  聲聞大弟子,

  悉不能知佛,  舉足下足事。

  去來現在世,  一切諸緣覺,

  亦不知如來,  舉足下足事。

  況復諸凡夫,  結使所纏縛,

  無明覆心識,  而能知導師!

  正覺無礙智,  超過語言道,

  其量不可測,  孰有能知見!

  譬如明月光,  無能測邊際;

  佛神通亦爾,  莫見其終盡。

  一一諸方便,  念念所變化,

  盡於無量劫,  思惟不能瞭。

  思惟一切智,  不可思議法,

  一一方便門,  邊際不可得。

  若有於此法,  而興廣大願;

  彼於此境界,  知見不為難。

  勇猛勤修習,  難思大法海;

  其心無障礙,  入此方便門。

  心意已調伏,  志願亦寬廣,

  當獲大菩提,  最勝之境界。”

  爾時,破一切魔軍智幢王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智身非是身,  無礙難思議;

  設有思議者,  一切無能及。

  從不思議業,  起此清凈身,

  殊特妙莊嚴,  不著於三界。

  光明照一切,  法界悉清凈,

  開佛菩提門,  出生眾智慧。

  譬如世間日,  普放慧光明,

  遠離諸塵垢,  滅除一切障,

  普凈三有處,  永絕生死流,

  成就菩薩道,  出生無上覺。

  示現無邊色,  此色無依處;

  所現雖無量,  一切不思議。

  菩提一念頃,  能覺一切法;

  雲何欲測量,  如來智邊際?

  一念悉明達,  一切三世法;

  故說佛智慧,  無盡無能壞。

  智者應如是,  專思佛菩提;

  此思難思議,  思之不可得。

  菩提不可說,  超過語言路;

  諸佛從此生,  是法難思議。”

  爾時,願智光明幢王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若能善觀察,  菩提無盡海,

  則得離癡念,  決定受持法。

  若得決定心,  則能修妙行,

  禪寂自思慮,  永斷諸疑惑。

  其心不疲倦,  亦復無懈怠,

  展轉增進修,  究竟諸佛法。

  信智已成就,  念念令增長,

  常樂常觀察,  無得無依法。

  無量億千劫,  所修功德行;

  一切悉回向,  諸佛所求道。

  雖在於生死,  而心無染著,

  安住諸佛法,  常樂如來行。

  世間之所有,  蘊界等諸法;

  一切皆舍離,  專求佛功德。

  凡夫嬰妄惑,  於世常流轉;

  菩薩心無礙,  救之令解脫。

  菩薩行難稱,  舉世莫能思,

  遍除一切苦,  普與群生樂。

  已獲菩提智,  復愍諸群生,

  光明照世間,  度脫一切眾。”

  爾時,破一切障勇猛智王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無量億千劫,  佛名難可聞;

  況復得親近,  永斷諸疑惑!

  如來世間燈,  通達一切法,

  普生三世福,  令眾悉清凈。

  如來妙色身,  一切所欽嘆,

  億劫常瞻仰,  其心無厭足。

  若有諸佛子,  觀佛妙色身,

  必舍諸有著,  回向菩提道。

  如來妙色身,  恒演廣大音,

  辯才無障礙,  開佛菩提門;

  曉悟諸眾生,  無量不思議,

  令入智慧門,  授以菩提記。

  如來出世間,  為世大福田,

  普導諸含識,  令其集福行。

  若有供養佛,  永除惡道畏,

  消滅一切苦,  成就智慧身。

  若見兩足尊,  能發廣大心;

  是人恒值佛,  增長智慧力。

  若見人中勝,  決意向菩提;

  是人能自知,  必當成正覺。”

  爾時,法界差別願智神通王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釋迦無上尊,  具一切功德;

  見者心清凈,  回向大智慧。

  如來大慈悲,  出現於世間,

  普為諸群生,  轉無上法輪。

  如來無數劫,  勤苦為眾生;

  雲何諸世間,  能報大師恩?

  寧於無量劫,  受諸惡道苦;

  終不舍如來,  而求於出離。

  寧代諸眾生,  備受一切苦;

  終不舍於佛,  而求得安樂。

  寧在諸惡趣,  恒得聞佛名;

  不願生善道,  暫時不聞佛。

  寧生諸地獄,  一一無數劫;

  終不遠離佛,  而求出惡趣。

  何故願久住,  一切諸惡道?

  以得見如來,  增長智慧故。

  若得見於佛,  除滅一切苦;

  能入諸如來,  大智之境界。

  若得見於佛,  舍離一切障;

  長養無盡福,  成就菩提道。

  如來能永斷,  一切眾生疑,

  隨其心所樂,  普皆令滿足。”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六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六十一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二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普觀一切菩薩眾會,以等法界方便、等虛空界方便、等眾生界方便,等三世、等一切劫、等一切眾生業、等一切眾生欲、等一切眾生解、等一切眾生根、等一切眾生成熟時、等一切法光影方便,為諸菩薩,以十種法句開發、顯示、照明、演說此師子頻申三昧。何等為十?所謂:演說能示現等法界一切佛剎微塵中,諸佛出興次第、諸剎成壞次第法句;演說能示現等虛空界一切佛剎中,盡未來劫贊嘆如來功德音聲法句;演說能示現等虛空界一切佛剎中,如來出世無量無邊成正覺門法句;演說能示現等虛空界一切佛剎中,佛坐道場菩薩眾會法句;演說於一切毛孔,念念出現等三世一切佛變化身充滿法界法句;演說能令一身充滿十方一切剎海,平等顯現法句;演說能令一切諸境界中,普現三世諸佛神變法句;演說能令一切佛剎微塵中,普現三世一切佛剎微塵數佛種種神變經無量劫法句;演說能令一切毛孔出生三世一切諸佛大願海音,盡未來劫開發化導一切菩薩法句;演說能令佛師子座量同法界,菩薩眾會道場莊嚴等無差別,盡未來劫轉於種種微妙法輪法句。佛子!此十為首,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法句,皆是如來智慧境界。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此義,承佛神力,觀察如來,觀察眾會,觀察諸佛難思境界,觀察諸佛無邊三昧,觀察不可思議諸世界海,觀察不可思議如幻法智,觀察不可思議三世諸佛悉皆平等,觀察一切無量無邊諸言辭法,而說頌言:

  “一一毛孔中,  微塵數剎海,

  悉有如來坐,  皆具菩薩眾。

  一一毛孔中,  無量諸剎海,

  佛處菩提座,  如是遍法界。

  一一毛孔中,  一切剎塵佛,

  菩薩眾圍繞,  為說普賢行。

  佛坐一國土,  充滿十方界,

  無量菩薩雲,  咸來集其所。

  億剎微塵數,  菩薩功德海,

  俱從會中起,  遍滿十方界。

  悉住普賢行,  皆遊法界海,

  普現一切剎,  等入諸佛會。

  安坐一切剎,  聽聞一切法;

  一一國土中,  億劫修諸行。

  菩薩所修行,  普明法海行,

  入於大願海,  住佛境界地。

  瞭達普賢行,  出生諸佛法,

  具佛功德海,  廣現神通事。

  身雲等塵數,  充遍一切剎,

  普雨甘露法,  令眾住佛道。”

  爾時,世尊欲令諸菩薩安住如來師子頻申廣大三昧故,從眉間白毫相放大光明,其光名:普照三世法界門,以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光明而為眷屬,普照十方一切世界海諸佛國土。時,逝多林菩薩大眾,悉見一切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佛剎一一微塵中,各有一切佛剎微塵數諸佛國土,種種名、種種色、種種清凈、種種住處、種種形相。如是一切諸國土中,皆有大菩薩坐於道場師子座上成等正覺,菩薩大眾前後圍繞,諸世間主而為供養;或見於不可說佛剎量大眾會中,出妙音聲充滿法界,轉正法輪;或見在天宮殿、龍宮殿、夜叉宮殿,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諸宮殿中,或在人間村邑聚落、王都大處,現種種姓、種種名、種種身、種種相、種種光明,住種種威儀,入種種三昧,現種種神變,或時自以種種言音,或令種種諸菩薩等在於種種大眾會中種種言辭說種種法。

  如此會中,菩薩大眾見於如是諸佛如來甚深三昧大神通力;如是盡法界、虛空界,東、西、南、北、四維、上、下一切方海中,依於眾生心想而住,始從前際至今現在,一切國土身、一切眾生身、一切虛空道,其中一一毛端量處,一一各有微塵數剎種種業起次第而住,悉有道場菩薩眾會,皆亦如是見佛神力,不壞三世,不壞世間,於一切眾生心中現其影像,隨一切眾生心樂出妙言音,普入一切眾會中,普現一切眾生前,色相有別,智慧無異,隨其所應開示佛法,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未曾休息。其有見此佛神力者,皆是毗盧遮那如來於往昔時善根攝受,或昔曾以四攝所攝,或是見聞憶念親近之所成熟,或是往昔教其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或是往昔於諸佛所同種善根,或是過去以一切智善巧方便教化成熟,是故皆得入於如來不可思議甚深三昧;盡法界、虛空界大神通力,或入法身,或入色身,或入往昔所成就行,或入圓滿諸波羅蜜,或入莊嚴清凈行輪,或入菩薩諸地,或入成正覺力,或入佛所住三昧無差別大神變,或入如來力、無畏智,或入佛無礙辯才海。

  彼諸菩薩以種種解、種種道、種種門、種種入、種種理趣、種種隨順、種種智慧、種種助道、種種方便、種種三昧,入如是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神變海方便門。雲何種種三昧?所謂:普莊嚴法界三昧、普照一切三世無礙境界三昧、法界無差別智光明三昧、入如來境界不動轉三昧、普照無邊虛空三昧、入如來力三昧、佛無畏勇猛奮迅莊嚴三昧、一切法界旋轉藏三昧、如月普現一切法界以無礙音大開演三昧、普清凈法光明三昧、無礙繒法王幢三昧、一一境界中悉見一切諸佛海三昧、於一切世間悉現身三昧、入如來無差別身境界三昧、隨一切世間轉大悲藏三昧、知一切法無有跡三昧、知一切法究竟寂滅三昧、雖無所得而能變化普現世間三昧、普入一切剎三昧、莊嚴一切佛剎成正覺三昧、觀一切世間主色相差別三昧、觀一切眾生境界無障礙三昧、能出生一切如來母三昧、能修行入一切佛海功德道三昧、一一境界中出現神變盡未來際三昧、入一切如來本事海三昧、盡未來際護持一切如來種性三昧、以決定解力令現在十方一切佛剎海皆清凈三昧、一念中普照一切佛所住三昧、入一切境界無礙際三昧、令一切世界為一佛剎三昧、出一切佛變化身三昧、以金剛王智知一切諸根海三昧、知一切如來同一身三昧、知一切法界所安立悉住心念際三昧、於一切法界廣大國土中示現涅槃三昧、令住最上處三昧、於一切佛剎現種種眾生差別身三昧、普入一切佛智慧三昧、知一切法性相三昧、一念普知三世法三昧、念念中普現法界身三昧、以師子勇猛智知一切如來出興次第三昧、於一切法界境界慧眼圓滿三昧、勇猛趣向十力三昧、放一切功德圓滿光明普照世間三昧、不動藏三昧、說一法普入一切法三昧、於一法以一切言音差別訓釋三昧、演說一切佛無二法三昧、知三世無礙際三昧、知一切劫無差別三昧、入十力微細方便三昧、於一切劫成就一切菩薩行不斷絕三昧、十方普現身三昧、於法界自在成正覺三昧、生一切安隱受三昧、出一切莊嚴具莊嚴虛空界三昧、念念中出等眾生數變化身雲三昧、如來凈空月光明三昧、常見一切如來住虛空三昧、開示一切佛莊嚴三昧、照明一切法義燈三昧、照十力境界三昧、三世一切佛幢想三昧、一切佛一密藏三昧、念念中所作皆究竟三昧、無盡福德藏三昧、見無邊佛境界三昧、堅住一切法三昧、現一切如來變化悉令知見三昧、念念中佛日常出現三昧、一日中悉知三世所有法三昧、普音演說一切法性寂滅三昧、見一切佛自在力三昧、法界開敷蓮華三昧、觀諸法如虛空無住處三昧、十方海普入一方三昧、入一切法界無源底三昧、一切法海三昧、以寂靜身放一切光明三昧、一念中現一切神通大願三昧、一切時一切處成正覺三昧、以一莊嚴入一切法界三昧、普現一切諸佛身三昧、知一切眾生廣大殊勝神通智三昧、一念中其身遍法界三昧、現一乘凈法界三昧、入普門法界示現大莊嚴三昧、住持一切佛法輪三昧、以一切法門莊嚴一法門三昧、以因陀羅網願行攝一切眾生界三昧、分別一切世界門三昧、乘蓮華自在遊步三昧、知一切眾生種種差別神通智三昧、令其身恒現一切眾生前三昧、知一切眾生差別音聲言辭海三昧、知一切眾生差別智神通三昧、大悲平等藏三昧、一切佛入如來際三昧、觀察一切如來解脫處師子頻申三昧……。菩薩以如是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三昧,入毗盧遮那如來念念充滿一切法界三昧神變海。

  其諸菩薩皆悉具足大智神通,明利自在,住於諸地,以廣大智普觀一切;從諸智慧種性而生,一切智智常現在前,得離癡翳清凈智眼,為諸眾生作調禦師;住佛平等,於一切法無有分別;瞭達境界,知諸世間性皆寂滅無有依處;普詣一切諸佛國土而無所著,悉能觀察一切諸法而無所住,遍入一切妙法宮殿而無所來;教化調伏一切世間,普為眾生現安隱處;智慧解脫,為其所行;恒以智身住離貪際,超諸有海,示真實際;智光圓滿,普見諸法;住於三昧,堅固不動;於諸眾生恒起大悲,知諸法門悉皆如幻,一切眾生悉皆如夢,一切如來悉皆如影,一切言音悉皆如響,一切諸法悉皆如化;善能積集殊勝行願,智慧圓滿,清凈善巧,心極寂靜;善入一切總持境界,具三昧力,勇猛無怯;獲明智眼,住法界際,到一切法無所得處;修習無涯智慧大海,到智波羅蜜究竟彼岸,為般若波羅蜜之所攝持;以神通波羅蜜普入世間,依三昧波羅蜜得心自在;以不顛倒智知一切義,以巧分別智開示法藏,以現瞭智訓釋文辭,以大願力說法無盡,以無所畏大師子吼;常樂觀察無依處法,以凈法眼普觀一切,以凈智月照世成壞,以智慧光照真實諦;福德智慧如金剛山,一切譬諭所不能及;善觀諸法,慧根增長;勇猛精進,摧伏眾魔;無量智慧,威光熾盛;其身超出一切世間,得一切法無礙智慧,善能悟解盡、無盡際;住於普際,入真實際,無相觀智常現在前;善巧成就諸菩薩行,以無二智知諸境界,普見一切世間諸趣,遍往一切諸佛國土;智燈圓滿,於一切法無諸暗障,放凈法光照十方界;為諸世間真實福田,若見若聞所願皆滿,福德高大超諸世間,勇猛無畏摧諸外道;演微妙音遍一切剎,普見諸佛心無厭足;於佛法身已得自在,隨所應化而為現身,一身充滿一切佛剎;已得自在清凈神通,乘大智舟,所往無礙,智慧圓滿周遍法界;譬如日出普照世間,隨眾生心現其色像;知諸眾生根性欲樂,入一切法無諍境界;知諸法性無生無起,能令小大自在相入;決瞭佛地甚深之趣,以無盡句說甚深義,於一句中演說一切修多羅海;獲大智慧陀羅尼身,凡所受持永無忘失;一念能憶無量劫事,一念悉知三世一切諸眾生智;恒以一切陀羅尼門,演說無邊諸佛法海,常轉不退清凈法輪,令諸眾生皆生智慧;得佛境界智慧光明,入於善見甚深三昧;入一切法無障礙際,於一切法勝智自在,一切境界清凈莊嚴;普入十方一切法界,隨其方所靡不咸至;一一塵中現成正覺,於無色性現一切色,以一切方普入一方。其諸菩薩具如是等無邊福智功德之藏,常為諸佛之所稱嘆,種種言辭說其功德不能令盡,靡不咸在逝多林中,深入如來功德大海,悉見於佛光明所照。

  爾時,諸菩薩得不思議正法光明,心大歡喜,各於其身及以樓閣、諸莊嚴具,並其所坐師子之座,遍逝多林一切物中,化現種種大莊嚴雲,充滿一切十方法界。所謂:於念念中放大光明雲,充滿十方,悉能開悟一切眾生;出一切摩尼寶鈴雲,充滿十方,出微妙音,稱揚贊嘆三世諸佛一切功德;出一切音樂雲,充滿十方,音中演說一切眾生諸業果報;出一切菩薩種種願行色相雲,充滿十方,說諸菩薩所有大願;出一切如來自在變化雲,充滿十方,演出一切諸佛如來語言音聲;出一切菩薩相好莊嚴身雲,充滿十方,說諸如來於一切國土出興次第;出三世如來道場雲,充滿十方,現一切如來成等正覺功德莊嚴;出一切龍王雲,充滿十方,雨一切諸香;出一切世主身雲,充滿十方,演說普賢菩薩之行;出一切寶莊嚴清凈佛剎雲,充滿十方,現一切如來轉正法輪。是諸菩薩以得不思議法光明故,法應如是,出興此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大神變莊嚴雲。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承佛神力,欲重宣此逝多林中諸神變事,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汝應觀此逝多林,  以佛威神廣無際,

  一切莊嚴皆示現,  十方法界悉充滿。

  十方一切諸國土,  無邊品類大莊嚴,

  於其座等境界中,  色像分明皆顯現。

  從諸佛子毛孔出,  種種莊嚴寶焰雲,

  及發如來微妙音,  遍滿十方一切剎。

  寶樹華中現妙身,  其身色相等梵王,

  從禪定起而遊步,  進止威儀恒寂靜。

  如來一一毛孔內,  常現難思變化身,

  皆如普賢大菩薩,  種種諸相為嚴好。

  逝多林上虛空中,  所有莊嚴發妙音,

  普說三世諸菩薩,  成就一切功德海。

  逝多林中諸寶樹,  亦出無量妙音聲,

  演說一切諸群生,  種種業海各差別。

  林中所有眾境界,  悉現三世諸如來,

  一一皆起大神通,  十方剎海微塵數。

  十方所有諸國土,  一切剎海微塵數,

  悉入如來毛孔中,  次第莊嚴皆現睹。

  所有莊嚴皆現佛,  數等眾生遍世間,

  一一咸放大光明,  種種隨宜化群品。

  香焰眾華及寶藏,  一切莊嚴殊妙雲,

  靡不廣大等虛空,  遍滿十方諸國土。

  十方三世一切佛,  所有莊嚴妙道場,

  於此園林境界中,  一一色像皆明現。

  一切普賢諸佛子,  百千劫海莊嚴剎,

  其數無量等眾生,  莫不於此林中見。”

  爾時,彼諸菩薩,以佛三昧光明照故,即時得入如是三昧,一一皆得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大悲門,利益安樂一切眾生;於其身上一一毛孔,皆出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光明;一一光明,皆化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菩薩。其身形相如世諸主,普現一切眾生之前,周匝遍滿十方法界,種種方便教化調伏,或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諸天宮殿無常門,或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一切眾生受生門,或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一切菩薩修行門,或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夢境門,或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菩薩大願門,或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震動世界門,或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分別世界門,或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現生世界門,或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檀波羅蜜門,或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一切如來修諸功德種種苦行屍波羅蜜門,或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割截肢體羼提波羅蜜門,或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勤修毗梨耶波羅蜜門,或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一切菩薩修諸三昧禪定解脫門,或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道圓滿智光明門,或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勤求佛法為一文一句故舍無數身命門,或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親近一切佛咨問一切法心無疲厭門,或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隨諸眾生時節欲樂往詣其所方便成熟令住一切智海光明門,或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降伏眾魔制諸外道顯現菩薩福智力門,或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知一切工巧明智門,或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知一切眾生差別明智門,或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知一切法差別明智門,或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知一切眾生心樂差別明智門,或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知一切眾生根行、煩惱、習氣明智門,或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知一切眾生種種業明智門,或現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開悟一切眾生門……。以如是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方便門,往詣一切眾生住處而成熟之。所謂:或往天宮,或往龍宮,或往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宮,或往梵王宮,或往人王宮,或往閻羅王宮,或往畜生、餓鬼、地獄之所住處,以平等大悲、平等大願、平等智慧、平等方便攝諸眾生。或有見已而調伏者,或有聞已而調伏者,或有憶念而調伏者,或聞音聲而調伏者,或聞名號而調伏者,或見圓光而調伏者,或見光網而調伏者;隨諸眾生心之所樂,皆詣其所令其獲益。

  佛子!此逝多林一切菩薩,為欲成熟諸眾生故,或時現處種種嚴飾諸宮殿中,或時示現住自樓閣寶師子座,道場眾會所共圍繞,周遍十方皆令得見,然亦不離此逝多林如來之所。佛子!此諸菩薩,或時示現無量化身雲,或現其身獨一無侶。所謂:或現沙門身,或現婆羅門身,或現苦行身,或現充盛身,或現醫王身,或現商主身,或現凈命身,或現妓樂身,或現奉事諸天身,或現工巧技術身。往詣一切村營城邑、王都聚落、諸眾生所,隨其所應,以種種形相、種種威儀、種種音聲、種種言論、種種住處,於一切世間猶如帝網行菩薩行。或說一切世間工巧事業,或說一切智慧照世明燈,或說一切眾生業力所莊嚴,或說十方國土建立諸乘位,或說智燈所照一切法境界,教化成就一切眾生,而亦不離此逝多林如來之所。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從善住樓閣出,與無量同行菩薩,及常隨侍衛諸金剛神、普為眾生供養諸佛諸身眾神、久發堅誓願常隨從諸足行神、樂聞妙法主地神、常修大悲主水神、智光照耀主火神、摩尼為冠主風神、明練十方一切儀式主方神、專勤除滅無明黑暗主夜神、一心匪懈闡明佛日主晝神、莊嚴法界一切虛空主空神、普度眾生超諸有海主海神、常勤積集趣一切智助道善根高大如山主山神、常勤守護一切眾生菩提心城主城神、常勤守護一切智智無上法城諸大龍王、常勤守護一切眾生諸夜叉王、常令眾生增長歡喜乾闥婆王、常勤除滅諸餓鬼趣鳩槃荼王、恒願拔濟一切眾生出諸有海迦樓羅王、願得成就諸如來身高出世間阿修羅王、見佛歡喜曲躬恭敬摩睺羅伽王、常厭生死恒樂見佛諸大天王、尊重於佛贊嘆供養諸大梵王。文殊師利與如是等功德莊嚴諸菩薩眾,出自住處,來詣佛所,右繞世尊,經無量匝,以諸供具種種供養;供養畢已,辭退南行,往於人間。

  爾時,尊者舍利弗承佛神力,見文殊師利菩薩,與諸菩薩眾會莊嚴,出逝多林,往於南方,遊行人間;作如是念:“我今當與文殊師利俱往南方。”時,尊者舍利弗與六千比丘,前後圍繞,出自住處,來詣佛所,頂禮佛足,具白世尊;世尊聽許,右繞三匝,辭退而去,往文殊師利所。此六千比丘是舍利弗自所同住,出傢未久,所謂:海覺比丘、善生比丘、福光比丘、大童子比丘、電生比丘、凈行比丘、天德比丘、君慧比丘、梵勝比丘、寂慧比丘……。如是等,其數六千,悉曾供養無量諸佛,深植善根,解力廣大,信眼明徹,其心寬博,觀佛境界,瞭法本性,饒益眾生,常樂勤求諸佛功德,皆是文殊師利說法教化之所成就。

  爾時,尊者舍利弗在行道中觀諸比丘,告海覺言:“海覺!汝可觀察文殊師利菩薩清凈之身相好莊嚴,一切天人莫能思議。汝可觀察文殊師利圓光映徹,令無量眾生發歡喜心。汝可觀察文殊師利光網莊嚴,除滅眾生無量苦惱。汝可觀察文殊師利眾會具足,皆是菩薩往昔善根之所攝受。汝可觀察文殊師利所行之路,左右八步,平坦莊嚴。汝可觀察文殊師利所住之處,周回十方常有道場隨逐而轉。汝可觀察文殊師利所行之路,具足無量福德莊嚴,左右兩邊有大伏藏,種種珍寶自然而出。汝可觀察文殊師利曾供養佛,善根所流,一切樹間出莊嚴藏。汝可觀察文殊師利,諸世間主雨供具雲,頂禮恭敬以為供養。汝可觀察文殊師利,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將說法時,悉放眉間白毫相光來照其身,從頂上入。”

  爾時,尊者舍利弗為諸比丘稱揚贊嘆、開示演說文殊師利童子有如是等無量功德具足莊嚴。彼諸比丘聞是說已,心意清凈,信解堅固,喜不自持,舉身踴躍,形體柔軟,諸根悅豫,憂苦悉除,垢障咸盡,常見諸佛,深求正法,具菩薩根,得菩薩力,大悲大願皆自出生,入於諸度甚深境界,十方佛海常現在前,於一切智深生信樂;即白尊者舍利弗言:“唯願大師將引我等,往詣於彼勝人之所。”時,舍利弗即與俱行,至其所已,白言:“仁者!此諸比丘,願得奉覲。”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無量自在菩薩圍繞並其大眾,如象王回觀諸比丘。時,諸比丘頂禮其足,合掌恭敬,作如是言:“我今奉見,恭敬禮拜,及餘所有一切善根。唯願仁者文殊師利、和尚舍利弗、世尊釋迦牟尼,皆悉證知!如仁所有如是色身、如是音聲、如是相好、如是自在,願我一切悉當具得。”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告諸比丘言:

  “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十種趣大乘法,則能速入如來之地,況菩薩地!何者為十?所謂:積集一切善根,心無疲厭。見一切佛承事供養,心無疲厭。求一切佛法,心無疲厭。行一切波羅蜜,心無疲厭。成就一切菩薩三昧,心無疲厭。次第入一切三世,心無疲厭。普嚴凈十方佛剎,心無疲厭。教化調伏一切眾生,心無疲厭。於一切剎一切劫中成就菩薩行,心無疲厭。為成熟一眾生故,修行一切佛剎微塵數波羅蜜,成就如來十力;如是次第,為成熟一切眾生界,成就如來一切力,心無疲厭。

  “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深信,發此十種無疲厭心,則能長養一切善根,舍離一切諸生死趣,超過一切世間種姓,不墮聲聞、辟支佛地,生一切如來傢,具一切菩薩願,學習一切如來功德,修行一切菩薩諸行,得如來力,摧伏眾魔及諸外道,亦能除滅一切煩惱,入菩薩地,近如來地。”

  時,諸比丘聞此法已,則得三昧,名:無礙眼見一切佛境界。得此三昧故,悉見十方無量無邊一切世界諸佛如來,及其所有道場眾會;亦悉見彼十方世界一切諸趣所有眾生;亦悉見彼一切世界種種差別;亦悉見彼一切世界所有微塵;亦悉見彼諸世界中,一切眾生所住宮殿,以種種寶而為莊嚴;及亦聞彼諸佛如來種種言音演說諸法文辭訓釋,悉皆解瞭;亦能觀察彼世界中一切眾生諸根心欲;亦能憶念彼世界中一切眾生前後十生;亦能憶念彼世界中過去、未來各十劫事;亦能憶念彼諸如來十本生事、十成正覺、十轉法輪、十種神通、十種說法、十種教誡、十種辯才;又即成就十千菩提心、十千三昧、十千波羅蜜,悉皆清凈;得大智慧圓滿光明,得菩薩十神通,柔軟微妙,住菩提心,堅固不動。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勸諸比丘住普賢行;住普賢行已,入大願海;入大願海已,成就大願海。以成就大願海故,心清凈;心清凈故,身清凈;身清凈故,身輕利;身清凈、輕利故,得大神通無有退轉;得此神通故,不離文殊師利足下,普於十方一切佛所悉現其身,具足成就一切佛法。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六十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六十二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三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勸諸比丘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漸次南行,經歷人間,至福城東,住莊嚴幢娑羅林中往昔諸佛曾所止住教化眾生大塔廟處,亦是世尊於往昔時修菩薩行能舍無量難舍之處;是故,此林名稱普聞無量佛剎,此處常為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與非人之所供養。

  時,文殊師利與其眷屬到此處已,即於其處說普照法界修多羅,百萬億那由他修多羅以為眷屬。說此經時,於大海中有無量百千億諸龍而來其所;聞此法已,深厭龍趣,正求佛道,咸舍龍身,生天人中。一萬諸龍,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復有無量無數眾生,於三乘中各得調伏。

  時,福城人聞文殊師利童子在莊嚴幢娑羅林中大塔廟處,無量大眾從其城出,來詣其所。時,有優婆塞,名曰:大智,與五百優婆塞眷屬俱,所謂:須達多優婆塞、婆須達多優婆塞、福德光優婆塞、有名稱優婆塞、施名稱優婆塞、月德優婆塞、善慧優婆塞、大慧優婆塞、賢護優婆塞、賢勝優婆塞……如是等五百優婆塞俱,來詣文殊師利童子所,頂禮其足,右繞三匝,退坐一面。復有五百優婆夷,所謂:大慧優婆夷、善光優婆夷、妙身優婆夷、可樂身優婆夷、賢優婆夷、賢德優婆夷、賢光優婆夷、幢光優婆夷、德光優婆夷、善目優婆夷……如是等五百優婆夷,來詣文殊師利童子所,頂禮其足,右繞三匝,退坐一面。復有五百童子,所謂:善財童子、善行童子、善戒童子、善威儀童子、善勇猛童子、善思童子、善慧童子、善覺童子、善眼童子、善臂童子、善光童子……如是等五百童子,來詣文殊師利童子所,頂禮其足,右繞三匝,退坐一面。復有五百童女,所謂:善賢童女、大智居士女童女、賢稱童女、美顏童女、堅慧童女、賢德童女、有德童女、梵授童女、德光童女、善光童女……如是等五百童女,來詣文殊師利童子所,頂禮其足,右繞三匝,退坐一面。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知福城人悉已來集,隨其心樂現自在身,威光赫奕蔽諸大眾;以自在大慈令彼清涼,以自在大悲起說法心,以自在智慧知其心樂,以廣大辯才將為說法。復於是時,觀察善財以何因緣而有其名?知此童子初入胎時,於其宅內自然而出七寶樓閣,其樓閣下有七伏藏,於其藏上,地自開裂,生七寶芽,所謂:金、銀、琉璃、玻璃、真珠、硨磲、碼瑙。善財童子處胎十月然後誕生,形體肢分端正具足;其七大藏,縱廣高下各滿七肘,從地湧出,光明照耀。復於宅中自然而有五百寶器,種種諸物自然盈滿。所謂:金剛器中盛一切香,於香器中盛種種衣,美玉器中盛滿種種上味飲食,摩尼器中盛滿種種殊異珍寶,金器盛銀,銀器盛金,金銀器中盛滿琉璃及摩尼寶,玻璃器中盛滿硨磲,硨磲器中盛滿玻璃,碼瑙器中盛滿真珠,真珠器中盛滿碼瑙,火摩尼器中盛滿水摩尼,水摩尼器中盛滿火摩尼……。如是等五百寶器,自然出現。又雨眾寶及諸財物,一切庫藏悉令充滿。以此事故,父母親屬及善相師共呼此兒,名曰:善財。又知此童子,已曾供養過去諸佛,深種善根,信解廣大,常樂親近諸善知識,身、語、意業皆無過失,凈菩薩道,求一切智,成佛法器,其心清凈猶如虛空,回向菩提無所障礙。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如是觀察善財童子已,安慰開諭,而為演說一切佛法。所謂:說一切佛積集法,說一切佛相續法,說一切佛次第法,說一切佛眾會清凈法,說一切佛法輪化導法,說一切佛色身相好法,說一切佛法身成就法,說一切佛言辭辯才法,說一切佛光明照耀法,說一切佛平等無二法。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為善財童子及諸大眾說此法已,殷勤勸諭,增長勢力,令其歡喜,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令憶念過去善根;作是事已,即於其處,復為眾生隨宜說法,然後而去。

  爾時,善財童子從文殊師利所聞佛如是種種功德,一心勤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隨文殊師利而說頌曰:

  “三有為城廓,  憍慢為垣墻,

  諸趣為門戶,  愛水為池塹。

  愚癡闇所覆,  貪恚火熾然,

  魔王作君主,  童蒙依止住。

  貪愛為徽纏,  諂誑為轡勒,

  疑惑蔽其眼,  趣入諸邪道。

  慳嫉憍盈故,  入於三惡處,

  或墮諸趣中,  生老病死苦。

  妙智清凈日,  大悲圓滿輪,

  能竭煩惱海,  願賜少觀察!

  妙智清凈月,  大慈無垢輪,

  一切悉施安,  願垂照察我!

  一切法界王,  法寶為先導,

  遊空無所礙,  願垂教敕我!

  福智大商主,  勇猛求菩提,

  普利諸群生,  願垂守護我!

  身被忍辱甲,  手提智慧劍,

  自在降魔軍,  願垂拔濟我!

  住法須彌頂,  定女常恭侍,

  滅惑阿修羅,  帝釋願觀我!

  三有凡愚宅,  惑業地趣因;

  仁者悉調伏,  如燈示我道!

  舍離諸惡趣,  清凈諸善道;

  超諸世間者,  示我解脫門!

  世間顛倒執,  常樂我凈想;

  智眼悉能離,  開我解脫門!

  善知邪正道,  分別心無怯;

  一切決瞭人,  示我菩提路!

  住佛正見地,  長佛功德樹,

  雨佛妙法華,  示我菩提道!

  去來現在佛,  處處悉周遍,

  如日出世間,  為我說其道!

  善知一切業,  深達諸乘行;

  智慧決定人,  示我摩訶衍!

  願輪大悲轂,  信軸堅忍轄,

  功德寶莊校,  令我載此乘!

  總持廣大箱,  慈愍莊嚴蓋,

  辯才鈴震響,  使我載此乘!

  梵行為茵蓐,  三昧為采女,

  法鼓震妙音,  願與我此乘!

  四攝無盡藏,  功德莊嚴寶,

  慚愧為羈鞅,  願與我此乘!

  常轉佈施輪,  恒塗凈戒香,

  忍辱牢莊嚴,  令我載此乘!

  禪定三昧箱,  智慧方便軛,

  調伏不退轉,  令我載此乘!

  大願清凈輪,  總持堅固力,

  智慧所成就,  令我載此乘!

  普行為周校,  悲心作徐轉,

  所向皆無怯,  令我載此乘!

  堅固如金剛,  善巧如幻化,

  一切無障礙,  令我載此乘!

  廣大極清凈,  普與眾生樂,

  虛空法界等,  令我載此乘!

  凈諸業惑輪,  斷諸流轉苦,

  摧魔及外道,  令我載此乘!

  智慧滿十方,  莊嚴遍法界,

  普洽眾生類,  令我載此乘!

  清凈如虛空,  愛見悉除滅,

  利益一切眾,  令我載此乘!

  願力速疾行,  定心安隱住,

  普運諸含識,  令我載此乘!

  如地不傾動,  如水普饒益,

  如是運眾生,  令我載此乘!

  四攝圓滿輪,  總持清凈光;

  如是智慧日,  願示我令見!

  已入法王城,  已著智王冠,

  已系妙法繒,  願能慈顧我!”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如象王回,觀善財童子,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欲親近諸善知識,問菩薩行,修菩薩道。善男子!親近供養諸善知識,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緣,是故於此勿生疲厭。”

  善財白言:“唯願聖者廣為我說,菩薩應雲何學菩薩行?應雲何修菩薩行?應雲何趣菩薩行?應雲何行菩薩行?應雲何凈菩薩行?應雲何入菩薩行?應雲何成就菩薩行?應雲何隨順菩薩行?應雲何憶念菩薩行?應雲何增廣菩薩行?應雲何令普賢行速得圓滿?”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為善財童子而說頌言:

  “善哉功德藏,  能來至我所,

  發起大悲心,  勤求無上覺。

  已發廣大願,  除滅眾生苦,

  普為諸世間,  修行菩薩行。

  若有諸菩薩,  不厭生死苦,

  則具普賢道,  一切無能壞。

  福光福威力,  福處福凈海;

  汝為諸眾生,  願修普賢行。

  汝見無邊際,  十方一切佛,

  皆悉聽聞法,  受持不忘失。

  汝於十方界,  普見無量佛,

  成就諸願海,  具足菩薩行。

  若入方便海,  安住佛菩提,

  能隨導師學,  當成一切智。

  汝遍一切剎,  微塵等諸劫,

  修行普賢行,  成就菩提道。

  汝於無量剎,  無邊諸劫海,

  修行普賢行,  成滿諸大願。

  此無量眾生,  聞汝願歡喜,

  皆發菩提意,  願學普賢乘。”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說此頌已,告善財童子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求菩薩行。善男子!若有眾生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事為難;能發心已,求菩薩行,倍更為難。

  “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應決定求真善知識。善男子!求善知識勿生疲懈,見善知識勿生厭足,於善知識所有教誨皆應隨順,於善知識善巧方便勿見過失。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為:勝樂;其國有山,名曰:妙峰;於彼山中,有一比丘,名曰:德雲。汝可往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菩薩雲何修菩薩行?乃至菩薩雲何於普賢行疾得圓滿?德雲比丘當為汝說。”

  爾時,善財童子聞是語已,歡喜踴躍,頭頂禮足,繞無數匝,殷勤瞻仰,悲泣流淚。

  辭退南行,向勝樂國,登妙峰山,於其山上東、西、南、北、四維、上、下觀察求覓,渴仰欲見德雲比丘。經於七日,見彼比丘在別山上徐步經行。見已往詣,頂禮其足,右繞三匝,於前而住,作如是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雲何修菩薩行?乃至應雲何於普賢行疾得圓滿?我聞聖者善能誘誨,唯願垂慈,為我宣說:雲何菩薩而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德雲比丘告善財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能請問諸菩薩行。如是之事,難中之難。所謂:求菩薩行,求菩薩境界,求菩薩出離道,求菩薩清凈道,求菩薩清凈廣大心,求菩薩成就神通,求菩薩示現解脫門,求菩薩示現世間所作業,求菩薩隨順眾生心,求菩薩生死涅槃門,求菩薩觀察有為、無為心無所著。

  “善男子!我得自在決定解力,信眼清凈,智光照曜,普觀境界,離一切障,善巧觀察,普眼明徹,具清凈行,往詣十方一切國土,恭敬供養一切諸佛,常念一切諸佛如來,總持一切諸佛正法,常見一切十方諸佛。所謂:見於東方一佛、二佛、十佛、百佛、千佛、百千佛、億佛、百億佛、千億佛、百千億佛、那由他億佛、百那由他億佛、千那由他億佛、百千那由他億佛,乃至見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佛,乃至見閻浮提微塵數佛、四天下微塵數佛、千世界微塵數佛、二千世界微塵數佛、三千世界微塵數佛、佛剎微塵數佛,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一一方中所有諸佛,種種色相、種種形貌、種種神通、種種遊戲、種種眾會莊嚴道場、種種光明無邊照耀、種種國土、種種壽命,隨諸眾生種種心樂,示現種種成正覺門,於大眾中而師子吼。

  “善男子!我唯得此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豈能瞭知諸大菩薩無邊智慧清凈行門?所謂:智光普照念佛門,常見一切諸佛國土種種宮殿悉嚴凈故;令一切眾生念佛門,隨諸眾生心之所樂,皆令見佛得清凈故;令安住力念佛門,令入如來十力中故;令安住法念佛門,見無量佛,聽聞法故;照耀諸方念佛門,悉見一切諸世界中等無差別諸佛海故;入不可見處念佛門,悉見一切微細境中諸佛自在神通事故;住於諸劫念佛門,一切劫中常見如來諸所施為無暫舍故;住一切時念佛門,於一切時常見如來,親近同住不舍離故;住一切剎念佛門,一切國土咸見佛身超過一切無與等故;住一切世念佛門,隨於自心之所欲樂普見三世諸如來故;住一切境念佛門,普於一切諸境界中見諸如來次第現故;住寂滅念佛門,於一念中見一切剎一切諸佛示涅槃故;住遠離念佛門,於一日中見一切佛從其所住而出去故;住廣大念佛門,心常觀察一一佛身充遍一切諸法界故;住微細念佛門,於一毛端有不可說如來出現,悉至其所而承事故;住莊嚴念佛門,於一念中見一切剎皆有諸佛成等正覺現神變故;住能事念佛門,見一切佛出現世間放智慧光轉法輪故;住自在心念佛門,知隨自心所有欲樂,一切諸佛現其像故;住自業念佛門,知隨眾生所積集業,現其影像令覺悟故;住神變念佛門,見佛所坐廣大蓮華周遍法界而開敷故;住虛空念佛門,觀察如來所有身雲莊嚴法界、虛空界故。而我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南方有國,名曰:海門;彼有比丘,名為:海雲。汝往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海雲比丘能分別說發起廣大善根因緣。善男子!海雲比丘當令汝入廣大助道位,當令汝生廣大善根力,當為汝說發菩提心因,當令汝生廣大乘光明,當令汝修廣大波羅蜜,當令汝入廣大諸行海,當令汝滿廣大誓願輪,當令汝凈廣大莊嚴門,當令汝生廣大慈悲力。”

  時,善財童子禮德雲比丘足,右繞觀察,辭退而去。

  爾時,善財童子一心思惟善知識教,正念觀察智慧光明門,正念觀察菩薩解脫門,正念觀察菩薩三昧門,正念觀察菩薩大海門,正念觀察諸佛現前門,正念觀察諸佛方所門,正念觀察諸佛軌則門,正念觀察諸佛等虛空界門,正念觀察諸佛出現次第門,正念觀察諸佛所入方便門。

  漸次南行,至海門國,向海雲比丘所頂禮其足,右繞畢已,於前合掌,作如是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入一切無上智海,而未知菩薩雲何能舍世俗傢,生如來傢?雲何能度生死海,入佛智海?雲何能離凡夫地,入如來地?雲何能斷生死流,入菩薩行流?雲何能破生死輪,成菩薩願輪?雲何能滅魔境界,顯佛境界?雲何能竭愛欲海,長大悲海?雲何能閉眾難惡趣門,開諸天涅槃門?雲何能出三界城,入一切智城?雲何能棄舍一切玩好之物,悉以饒益一切眾生?”

  時,海雲比丘告善財言:“善男子!汝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耶?”

  善財言:“唯!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海雲言:

  “善男子!若諸眾生不種善根,則不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要得普門善根光明,具真實道三昧智光,出生種種廣大福海,長白凈法無有懈息,事善知識不生疲厭,不顧身命無所藏積,等心如地無有高下,性常慈愍一切眾生,於諸有趣專念不舍,恒樂觀察如來境界;如是,乃能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者。所謂:發大悲心,普救一切眾生故;發大慈心,等祐一切世間故;發安樂心,令一切眾生滅諸苦故;發饒益心,令一切眾生離惡法故;發哀愍心,有怖畏者咸守護故;發無礙心,舍離一切諸障礙故;發廣大心,一切法界咸遍滿故;發無邊心,等虛空界無不往故;發寬博心,悉見一切諸如來故;發清凈心,於三世法智無違故;發智慧心,普入一切智慧海故。

  “善男子!我住此海門國十有二年,常以大海為其境界。所謂:思惟大海廣大無量,思惟大海甚深難測,思惟大海漸次深廣,思惟大海無量眾寶奇妙莊嚴,思惟大海積無量水,思惟大海水色不同不可思議,思惟大海無量眾生之所住處,思惟大海容受種種大身眾生,思惟大海能受大雲所雨之雨,思惟大海無增無減。

  “善男子!我思惟時,復作是念:‘世間之中,頗有廣博過此海不?頗有無量過此海不?頗有甚深過此海不?頗有殊特過此海不?’

  “善男子!我作是念時,此海之下,有大蓮華忽然出現,以無能勝因陀羅尼羅寶為莖,吠琉璃寶為藏,閻浮檀金為葉,沉水為臺,碼瑙為須,芬敷佈濩,彌覆大海。百萬阿修羅王執持其莖,百萬摩尼寶莊嚴網彌覆其上,百萬龍王雨以香水,百萬迦樓羅王銜諸瓔珞及寶繒帶周匝垂下,百萬羅剎王慈心觀察,百萬夜叉王恭敬禮拜,百萬乾闥婆王種種音樂贊嘆供養,百萬天王雨諸天華,天鬘、天香、天燒香、天塗香、天末香、天妙衣服、天幢幡蓋,百萬梵王頭頂禮敬,百萬凈居天合掌作禮,百萬轉輪王各以七寶莊嚴供養,百萬海神俱時出現恭敬頂禮,百萬味光摩尼寶光明普照,百萬凈福摩尼寶以為莊嚴,百萬普光摩尼寶為清凈藏,百萬殊勝摩尼寶其光赫奕,百萬妙藏摩尼寶光照無邊,百萬閻浮幢摩尼寶次第行列,百萬金剛師子摩尼寶不可破壞清凈莊嚴,百萬日藏摩尼寶廣大清凈,百萬可樂摩尼寶具種種色,百萬如意摩尼寶莊嚴無盡光明照耀。此大蓮華,如來出世善根所起,一切菩薩皆生信樂,十方世界無不現前,從如幻法生、如夢法生、清凈業生,無諍法門之所莊嚴,入無為印,住無礙門,充滿十方一切國土,隨順諸佛甚深境界,於無數百千劫嘆其功德不可得盡。

  “我時見彼蓮華之上,有一如來結跏趺坐,其身從此上至有頂。寶蓮華座不可思議,道場眾會不可思議,諸相成就不可思議,隨好圓滿不可思議,神通變化不可思議,色相清凈不可思議,無見頂相不可思議,廣長舌相不可思議,善巧言說不可思議,圓滿音聲不可思議,無邊際力不可思議,清凈無畏不可思議,廣大辯才不可思議。又念彼佛往修諸行不可思議,自在成道不可思議,妙音演法不可思議,普門示現種種莊嚴不可思議,隨其左右見各差別不可思議,一切利益皆令圓滿不可思議。

  “時,此如來即伸右手而摩我頂,為我演說普眼法門,開示一切如來境界,顯發一切菩薩諸行,闡明一切諸佛妙法,一切法輪悉入其中,能凈一切諸佛國土,能摧一切異道邪論,能滅一切諸魔軍眾,能令眾生皆生歡喜,能照一切眾生心行,能瞭一切眾生諸根,隨眾生心悉令開悟。

  “我從於彼如來之所聞此法門,受持讀誦,憶念觀察。假使有人,以大海量墨,須彌聚筆,書寫於此普眼法門,一品中一門,一門中一法,一法中一義,一義中一句,不得少分,何況能盡!

  “善男子!我於彼佛所千二百歲,受持如是普眼法門,於日日中,以聞持陀羅尼光明,領受無數品;以寂靜門陀羅尼光明,趣入無數品;以無邊旋陀羅尼光明,普入無數品;以隨地觀察陀羅尼光明,分別無數品;以威力陀羅尼光明,普攝無數品;以蓮華莊嚴陀羅尼光明,引發無數品;以清凈言音陀羅尼光明,開演無數品;以虛空藏陀羅尼光明,顯示無數品;以光聚陀羅尼光明,增廣無數品;以海藏陀羅尼光明,辨析無數品。若有眾生從十方來,若天、若天王,若龍、若龍王,若夜叉、若夜叉王,若乾闥婆、若乾闥婆王,若阿修羅、若阿修羅王,若迦樓羅、若迦樓羅王,若緊那羅、若緊那羅王,若摩睺羅伽、若摩睺羅伽王,若人、若人王,若梵、若梵王,如是一切來至我所,我悉為其開示解釋、稱揚贊嘆,咸令愛樂、趣入、安住此諸佛菩薩行光明普眼法門。

  “善男子!我唯知此普眼法門。如諸菩薩摩訶薩深入一切菩薩行海,隨其願力而修行故;入大願海,於無量劫住世間故;入一切眾生海,隨其心樂廣利益故;入一切眾生心海,出生十力無礙智光故;入一切眾生根海,應時教化悉令調伏故;入一切剎海,成滿本願嚴凈佛剎故;入一切佛海,願常供養諸如來故;入一切法海,能以智慧咸悟入故;入一切功德海,一一修行令具足故;入一切眾生言辭海,於一切剎轉正法輪故。而我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從此南行六十由旬,楞伽道邊有一聚落,名為:海岸;彼有比丘,名曰:善住。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凈菩薩行?”

  時,善財童子禮海雲足,右繞瞻仰,辭退而去。

  爾時,善財童子專念善知識教,專念普眼法門,專念佛神力,專持法句雲,專入法海門,專思法差別,深入法漩澓,普入法虛空,凈治法翳障,觀察法寶處。

  漸次南行,至楞伽道海岸聚落,觀察十方,求覓善住。見此比丘於虛空中來往經行,無數諸天恭敬圍繞,散諸天華,作天妓樂,幡幢繒綺悉各無數,遍滿虛空以為供養;諸大龍王,於虛空中興不思議沉水香雲,震雷激電以為供養;緊那羅王奏眾樂音,如法贊美以為供養;摩睺羅伽王以不思議極微細衣,於虛空中周回佈設,心生歡喜,以為供養;阿修羅王興不思議摩尼寶雲,無量光明種種莊嚴,遍滿虛空以為供養;迦樓羅王作童子形,無量采女之所圍繞,究竟成就無殺害心,於虛空中合掌供養;不思議數諸羅剎王,無量羅剎之所圍繞,其形長大,甚可怖畏,見善住比丘慈心自在,曲躬合掌瞻仰供養;不思議數諸夜叉王,各各悉有自眾圍繞,四面周匝恭敬守護;不思議數諸梵天王,於虛空中曲躬合掌,以人間法稱揚贊嘆;不思議數諸凈居天,於虛空中與宮殿俱,恭敬合掌發弘誓願。

  時,善財童子見是事已,心生歡喜,合掌敬禮,作如是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雲何修行佛法?雲何積集佛法?雲何備具佛法?雲何熏習佛法?雲何增長佛法?雲何總攝佛法?雲何究竟佛法?雲何凈治佛法?雲何深凈佛法?雲何通達佛法?我聞聖者善能誘誨,唯願慈哀,為我宣說:菩薩雲何不舍見佛,常於其所精勤修習?菩薩雲何不舍菩薩,與諸菩薩同一善根?菩薩雲何不舍佛法,悉以智慧而得明證?菩薩雲何不舍大願,能普利益一切眾生?菩薩雲何不舍眾行,住一切劫心無疲厭?菩薩雲何不舍佛剎,普能嚴凈一切世界?菩薩雲何不舍佛力,悉能知見如來自在?菩薩雲何不舍有為亦復不住,普於一切諸有趣中猶如變化,示受生死,修菩薩行?菩薩雲何不舍聞法,悉能領受諸佛正教?菩薩雲何不舍智光,普入三世智所行處?”

  時,善住比丘告善財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今復發心求問佛法、一切智法、自然者法。

  “善男子!我已成就菩薩無礙解脫門,若來若去,若行若止,隨順思惟,修習觀察,即時獲得智慧光明,名:究竟無礙。得此智慧光明故,知一切眾生心行無所障礙,知一切眾生沒生無所障礙,知一切眾生宿命無所障礙,知一切眾生未來劫事無所障礙,知一切眾生現在世事無所障礙,知一切眾生言語音聲種種差別無所障礙,決一切眾生所有疑問無所障礙,知一切眾生諸根無所障礙,隨一切眾生應受化時悉能往赴無所障礙,知一切剎那、羅婆、牟呼栗多、日夜時分無所障礙,知三世海流轉次第無所障礙,能以其身遍往十方一切佛剎無所障礙。何以故?得無住無作神通力故。

  “善男子!我以得此神通力故,於虛空中或行、或住、或坐、或臥、或隱、或顯,或現一身,或現多身,穿度墻壁猶如虛空;於虛空中結跏趺坐,往來自在猶如飛鳥;入地如水,履水如地,遍身上下普出煙焰如大火聚。或時震動一切大地,或時以手摩觸日月,或現其身高至梵宮。或現燒香雲,或現寶焰雲,或現變化雲,或現光網雲,皆悉廣大彌覆十方。或一念中過於東方一世界、二世界、百世界、千世界、百千世界,乃至無量世界,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或過閻浮提微塵數世界,或過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於彼一切諸佛國土佛世尊前聽聞說法,一一佛所現無量佛剎微塵數差別身,一一身雨無量佛剎微塵數供養雲,所謂:一切華雲、一切香雲、一切鬘雲、一切末香雲、一切塗香雲、一切蓋雲、一切衣雲、一切幢雲、一切幡雲、一切帳雲,以一切身雲而為供養。一一如來所有宣說,我皆受持;一一國土所有莊嚴,我皆憶念。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如是一切諸世界中所有眾生,若見我形,皆決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諸世界一切眾生,我皆明見,隨其大小、勝劣、苦樂,示同其形,教化成就。若有眾生親近我者,悉令安住如是法門。

  “善男子!我唯知此普速疾供養諸佛成就眾生無礙解脫門。如諸菩薩持大悲戒、波羅蜜戒、大乘戒、菩薩道相應戒、無障礙戒、不退墮戒、不舍菩提心戒、常以佛法為所緣戒、於一切智常作意戒、如虛空戒、一切世間無所依戒、無失戒、無損戒、無缺戒、無雜戒、無濁戒、無悔戒、清凈戒、離塵戒、離垢戒;如是功德,而我雲何能知能說?

  “善男子!從此南方有國,名:達裡鼻荼,城名:自在;其中有人,名曰:彌伽。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右繞瞻仰,辭退而行。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六十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六十三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四

  爾時,善財童子一心正念法光明法門,深信趣入,專念於佛,不斷三寶,嘆離欲性,念善知識普照三世,憶諸大願普救眾生,不著有為,究竟思惟諸法自性,悉能嚴凈一切世界,於一切佛眾會道場心無所著。

  漸次南行,至自在城,求覓彌伽。乃見其人於市肆中,坐於說法師子之座,十千人眾所共圍繞,說輪字莊嚴法門。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繞無量匝,於前合掌,而作是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我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雲何修菩薩道?雲何流轉於諸有趣常不忘失菩提之心?雲何得平等意堅固不動?雲何獲清凈心無能沮壞?雲何生大悲力恒不勞疲?雲何入陀羅尼普得清凈?雲何發生智慧廣大光明,於一切法離諸暗障?雲何具無礙解辯才之力,決瞭一切甚深義藏?雲何得正念力,憶持一切差別法輪?雲何得凈趣力,於一切趣普演諸法?雲何得智慧力,於一切法悉能決定分別其義?”

  爾時,彌伽告善財言:“善男子!汝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耶?”善財言:“唯!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彌伽遽即下師子座,於善財所五體投地,散金銀華無價寶珠,及以上妙碎末栴檀、無量種衣以覆其上,復散無量種種香華、種種供具以為供養,然後起立而稱嘆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乃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若有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則為不斷一切佛種,則為嚴凈一切佛剎,則為成熟一切眾生,則為瞭達一切法性,則為悟解一切業種,則為圓滿一切諸行,則為不斷一切大願,則如實解離貪種性,則能明見三世差別,則令信解永得堅固,則為一切如來所持,則為一切諸佛憶念,則與一切菩薩平等,則為一切賢聖贊喜,則為一切梵王禮覲,則為一切天主供養,則為一切夜叉守護,則為一切羅剎侍衛,則為一切龍王迎接,則為一切緊那羅王歌詠贊嘆,則為一切諸世間主稱揚慶悅,則令一切諸眾生界悉得安隱。所謂:令舍惡趣故,令出難處故,斷一切貧窮根本故,生一切天人快樂故,遇善知識親近故,聞廣大法受持故,生菩提心故,凈菩提心故,照菩薩道故,入菩薩智故,住菩薩地故。

  “善男子!應知菩薩所作甚難,難出難值,見菩薩者倍更難有。菩薩為一切眾生恃怙,生長成就故;為一切眾生拯濟,拔諸苦難故;為一切眾生依處,守護世間故;為一切眾生救護,令免怖畏故。菩薩如風輪,持諸世間不令墮落惡趣故;如大地,增長眾生善根故;如大海,福德充滿無盡故;如凈日,智慧光明普照故;如須彌,善根高出故;如明月,智光出現故;如猛將,摧伏魔軍故;如君主,佛法城中得自在故;如猛火,燒盡眾生我愛心故;如大雲,降霔無量妙法雨故;如時雨,增長一切信根芽故;如船師,示導法海津濟處故;如橋梁,令其得度生死海故。”

  彌伽如是贊嘆善財,令諸菩薩皆歡喜已,從其面門出種種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其中眾生遇斯光已,諸龍神等乃至梵天悉皆來至彌伽之所。彌伽大士即以方便,為開示、演說、分別、解釋輪字品莊嚴法門。彼諸眾生聞此法已,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彌伽於是還升本座,告善財言:

  “善男子!我已獲得妙音陀羅尼,能分別知三千大千世界中諸天語言,諸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與非人及諸梵天所有語言。如此三千大千世界,十方無數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悉亦如是。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薩妙音陀羅尼光明法門。如諸菩薩摩訶薩,能普入一切眾生種種想海、種種施設海、種種名號海、種種語言海,能普入說一切深密法句海、說一切究竟法句海、說一所緣中有一切三世所緣法句海、說上法句海、說上上法句海、說差別法句海、說一切差別法句海,能普入一切世間咒術海、一切音聲莊嚴輪、一切差別字輪際;如是功德,我今雲何能知能說?

  “善男子!從此南行,有一聚落,名曰:住林;彼有長者,名曰:解脫。汝詣彼問:菩薩雲何修菩薩行?菩薩雲何成菩薩行?菩薩雲何集菩薩行?菩薩雲何思菩薩行?”

  爾時,善財童子以善知識故,於一切智法,深生尊重,深植凈信,深自增益;禮彌伽足,涕泗悲泣,繞無量匝,戀慕瞻仰,辭退而行。

  爾時,善財童子思惟諸菩薩無礙解陀羅尼光明莊嚴門,深入諸菩薩語言海門,憶念諸菩薩知一切眾生微細方便門,觀察諸菩薩清凈心門,成就諸菩薩善根光明門,凈治諸菩薩教化眾生門,明利諸菩薩攝眾生智門,堅固諸菩薩廣大志樂門,住持諸菩薩殊勝志樂門,凈治諸菩薩種種信解門,思惟諸菩薩無量善心門;誓願堅固,心無疲厭;以諸甲胄而自莊嚴,精進深心不可退轉,具不壞信;其心堅固,猶如金剛及那羅延,無能壞者;守持一切善知識教,於諸境界得不壞智;普門清凈,所行無礙;智光圓滿,普照一切;具足諸地總持光明,瞭知法界種種差別,無依無住,平等無二;自性清凈而普莊嚴,於諸所行皆得究竟,智慧清凈離諸執著;知十方差別法,智無障礙;往十方差別處,身不疲懈;於十方差別業,皆得明瞭;於十方差別佛,無不現見;於十方差別時,悉得深入;清凈妙法充滿其心,普智三昧明照其心,心恒普入平等境界;如來智慧之所照觸,一切智流相續不斷,若身若心不離佛法;一切諸佛神力所加,一切如來光明所照;成就大願,願身周遍一切剎網,一切法界普入其身。

  漸次遊行,十有二年,至住林城,周遍推求解脫長者。既得見已,五體投地,起立合掌,白言:

  “聖者!我今得與善知識會,是我獲得廣大善利。何以故?善知識者,難可得見,難可得聞,難可出現,難得奉事,難得親近,難得承接,難可逢值,難得共居,難令喜悅,難得隨逐。我今會遇,為得善利。

  “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事一切佛故,為欲值一切佛故,為欲見一切佛故,為欲觀一切佛故,為欲知一切佛故,為欲證一切佛平等故,為欲發一切佛大願故,為欲滿一切佛大願故,為欲具一切佛智光故,為欲成一切佛眾行故,為欲得一切佛神通故,為欲具一切佛諸力故,為欲獲一切佛無畏故,為欲聞一切佛法故,為欲受一切佛法故,為欲持一切佛法故,為欲解一切佛法故,為欲護一切佛法故,為欲與一切諸菩薩眾同一體故,為欲與一切菩薩善根等無異故,為欲圓滿一切菩薩波羅蜜故,為欲成就一切菩薩所修行故,為欲出生一切菩薩清凈願故,為欲得一切諸佛菩薩威神藏故,為欲得一切菩薩法藏無盡智慧大光明故,為欲得一切菩薩三昧廣大藏故,為欲成就一切菩薩無量無數神通藏故,為欲以大悲藏教化調伏一切眾生皆令究竟到邊際故,為欲顯現神變藏故,為於一切自在藏中悉以自心得自在故,為欲入於清凈藏中以一切相而莊嚴故。

  “聖者!我今以如是心、如是意、如是樂、如是欲、如是希求、如是思惟、如是尊重、如是方便、如是究竟、如是謙下,至聖者所。我聞聖者善能誘誨諸菩薩眾,能以方便闡明所得,示其道路,與其津梁,授其法門;令除迷倒障,拔猶豫箭,截疑惑網,照心稠林,浣心垢濁,令心潔白,使心清涼,正心諂曲,絕心生死,止心不善,解心執著;於執著處令心解脫,於染愛處使心動轉,令其速入一切智境,使其疾到無上法城;令住大悲,令住大慈,令入菩薩行,令修三昧門,令入證位,令觀法性,令增長力,令修習行,普於一切,其心平等。唯願聖者為我宣說: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隨所修習,疾得清凈,疾得明瞭!”

  時,解脫長者以過去善根力、佛威神力、文殊師利童子憶念力故,即入菩薩三昧門,名:普攝一切佛剎無邊旋陀羅尼。入此三昧已,得清凈身。於其身中,顯現十方各十佛剎微塵數佛,及佛國土、眾會、道場、種種光明、諸莊嚴事,亦現彼佛往昔所行神通變化、一切大願、助道之法、諸出離行、清凈莊嚴,亦見諸佛成等正覺、轉妙法輪、教化眾生。如是一切,於其身中悉皆顯現,無所障礙;種種形相、種種次第,如本而住,不相雜亂,所謂:種種國土、種種眾會、種種道場、種種嚴飾。其中諸佛現種種神力、立種種乘道、示種種願門,或於一世界處兜率宮而作佛事,或於一世界沒兜率宮而作佛事;如是,或有住胎,或復誕生,或處宮中,或復出傢,或詣道場,或破魔軍,或諸天、龍恭敬圍繞,或諸世主勸請說法,或轉法輪,或般涅槃,或分舍利,或起塔廟。彼諸如來於種種眾會、種種世間、種種趣生、種種傢族、種種欲樂、種種業行、種種語言、種種根性、種種煩惱隨眠習氣諸眾生中,或處微細道場,或處廣大道場,或處一由旬量道場,或處十由旬量道場,或處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由旬量道場,以種種神通、種種言辭、種種音聲、種種法門、種種總持門、種種辯才門,以種種聖諦海、種種無畏大師子吼,說諸眾生種種善根、種種憶念,授種種菩薩記,說種種諸佛法。

  彼諸如來所有言說,善財童子悉能聽受,亦見諸佛及諸菩薩不可思議三昧神變。

  爾時,解脫長者從三昧起,告善財童子言:

  “善男子!我已入出如來無礙莊嚴解脫門。

  “善男子!我入出此解脫門時,即見東方閻浮檀金光明世界,龍自在王如來、應、正等覺,道場眾會之所圍繞,毗盧遮那藏菩薩而為上首;又見南方速疾力世界,普香如來、應、正等覺,道場眾會之所圍繞,心王菩薩而為上首;又見西方香光世界,須彌燈王如來、應、正等覺,道場眾會之所圍繞,無礙心菩薩而為上首;又見北方袈裟幢世界,不可壞金剛如來、應、正等覺,道場眾會之所圍繞,金剛步勇猛菩薩而為上首;又見東北方一切上妙寶世界,無所得境界眼如來、應、正等覺,道場眾會之所圍繞,無所得善變化菩薩而為上首;又見東南方香焰光音世界,香燈如來、應、正等覺,道場眾會之所圍繞,金剛焰慧菩薩而為上首;又見西南方智慧日普光明世界,法界輪幢如來、應、正等覺,道場眾會之所圍繞,現一切變化幢菩薩而為上首;又見西北方普清凈世界,一切佛寶高勝幢如來、應、正等覺,道場眾會之所圍繞,法幢王菩薩而為上首;又見上方佛次第出現無盡世界,無邊智慧光圓滿幢如來、應、正等覺,道場眾會之所圍繞,法界門幢王菩薩而為上首;又見下方佛光明世界,無礙智幢如來、應、正等覺,道場眾會之所圍繞,一切世間剎幢王菩薩而為上首。

  “善男子!我見如是等十方各十佛剎微塵數如來。彼諸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我若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如來,隨意即見;我若欲見栴檀世界金剛光明如來、妙香世界寶光明如來、蓮華世界寶蓮華光明如來、妙金世界寂靜光如來、妙喜世界不動如來、善住世界師子如來、鏡光明世界月覺如來、寶師子莊嚴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如是一切,悉皆即見。然彼如來不來至此,我身亦不往詣於彼。知一切佛及與我心,悉皆如夢;知一切佛猶如影像,自心如水;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以自心,悉皆如幻;知一切佛及以己心,悉皆如響。我如是知,如是憶念:所見諸佛,皆由自心。

  “善男子!當知菩薩修諸佛法,凈諸佛剎,積集妙行,調伏眾生,發大誓願,入一切智自在遊戲不可思議解脫之門,得佛菩提,現大神通,遍往一切十方法界,以微細智普入諸劫;如是一切,悉由自心。

  “是故,善男子!應以善法扶助自心,應以法水潤澤自心,應於境界凈治自心,應以精進堅固自心,應以忍辱坦蕩自心,應以智證潔白自心,應以智慧明利自心,應以佛自在開發自心,應以佛平等廣大自心,應以佛十力照察自心。

  “善男子!我唯於此如來無礙莊嚴解脫門而得入出。如諸菩薩摩訶薩得無礙智住無礙行,得常見一切佛三昧,得不住涅槃際三昧,瞭達三昧普門境界,於三世法悉皆平等,能善分身遍一切剎,住於諸佛平等境界,十方境界皆悉現前,智慧觀察無不明瞭,於其身中悉現一切世界成壞,而於己身及諸世界不生二想;如是妙行,而我雲何能知能說?

  “善男子!從此南行,至閻浮提畔,有一國土,名:摩利伽羅;彼有比丘,名曰:海幢。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頂禮解脫長者足,右繞觀察,稱揚贊嘆,思惟戀仰,悲泣流淚——一心憶念:依善知識,事善知識,敬善知識,由善知識見一切智;於善知識不生違逆,於善知識心無諂誑,於善知識心常隨順;於善知識起慈母想,舍離一切無益法故;於善知識起慈父想,出生一切諸善法故。——辭退而去。

  爾時,善財童子一心正念彼長者教,觀察彼長者教,憶念彼不思議菩薩解脫門,思惟彼不思議菩薩智光明,深入彼不思議法界門,趣向彼不思議菩薩普入門,明見彼不思議如來神變,解瞭彼不思議普入佛剎,分別彼不思議佛力莊嚴,思惟彼不思議菩薩三昧解脫境界分位,瞭達彼不思議差別世界究竟無礙,修行彼不思議菩薩堅固深心,發起彼不思議菩薩大願凈業。

  漸次南行,至閻浮提畔摩利聚落,周遍求覓海幢比丘。乃見其在經行地側結跏趺坐,入於三昧,離出入息,無別思覺,身安不動。

  從其足下,出無數百千億長者、居士、婆羅門眾,皆以種種諸莊嚴具莊嚴其身,悉著寶冠,頂系明珠,普往十方一切世界,雨一切寶、一切瓔珞、一切衣服、一切飲食如法上味、一切華、一切鬘、一切香、一切塗香、一切欲樂資生之具,於一切處救攝一切貧窮眾生,安慰一切苦惱眾生,皆令歡喜心意清凈,成就無上菩提之道。

  從其兩膝,出無數百千億剎帝利、婆羅門眾,皆悉聰慧,種種色相、種種形貌、種種衣服上妙莊嚴,普遍十方一切世界,愛語、同事攝諸眾生。所謂:貧者令足,病者令愈,危者令安,怖者令止,有憂苦者咸使快樂;復以方便而勸導之,皆令舍惡,安住善法。

  從其腰間,出等眾生數無量仙人,或服草衣或樹皮衣,皆執澡瓶,威儀寂靜,周旋往返十方世界,於虛空中,以佛妙音,稱贊如來,演說諸法;或說清凈梵行之道,令其修習,調伏諸根;或說諸法皆無自性,使其觀察,發生智慧;或說世間言論軌則,或復開示一切智智出要方便,令隨次第各修其業。

  從其兩脅,出不思議龍、不思議龍女,示現不思議諸龍神變,所謂:雨不思議香雲、不思議華雲、不思議鬘雲、不思議寶蓋雲、不思議寶幡雲、不思議妙寶莊嚴具雲、不思議大摩尼寶雲、不思議寶瓔珞雲、不思議寶座雲、不思議寶宮殿雲、不思議寶蓮華雲、不思議寶冠雲、不思議天身雲、不思議采女雲,悉遍虛空而為莊嚴,充滿一切十方世界,諸佛道場而為供養,令諸眾生皆生歡喜。

  從胸前卍字中,出無數百千億阿修羅王,皆悉示現不可思議自在幻力,令百世界皆大震動,一切海水自然湧沸,一切山王互相沖擊,諸天宮殿無不動搖,諸魔光明無不隱蔽,諸魔兵眾無不摧伏;普令眾生,舍憍慢心,除怒害心,破煩惱山,息眾惡法,長無鬥諍,永共和善;復以幻力,開悟眾生,令滅罪惡,令怖生死,令出諸趣,令離染著,令住無上菩提之心,令修一切諸菩薩行,令住一切諸波羅蜜,令入一切諸菩薩地,令觀一切微妙法門,令知一切諸佛方便。如是所作,周遍法界。

  從其背上,為應以二乘而得度者,出無數百千億聲聞、獨覺;為著我者,說無有我;為執常者,說一切行皆悉無常;為貪行者,說不凈觀;為嗔行者,說慈心觀;為癡行者,說緣起觀;為等分行者,說與智慧相應境界法;為樂著境界者,說無所有法;為樂著寂靜處者,說發大誓願普饒益一切眾生法。如是所作,周遍法界。

  從其兩肩,出無數百千億諸夜叉、羅剎王,種種形貌、種種色相,或長或短,皆可怖畏,無量眷屬而自圍繞,守護一切行善眾生,並諸賢聖、菩薩眾會,若向正住及正住者;或時現作執金剛神,守護諸佛及佛住處,或遍守護一切世間。有怖畏者,令得安隱;有疾病者,令得除差;有苦惱者,令得免離;有過惡者,令其厭悔;有災橫者,令其息滅。如是利益一切眾生,皆悉令其舍生死輪轉正法輪。

  從其腹,出無數百千億緊那羅王,各有無數緊那羅女前後圍繞;又出無數百千億乾闥婆王,各有無數乾闥婆女前後圍繞。各奏無數百千天樂,歌詠贊嘆諸法實性,歌詠贊嘆一切諸佛,歌詠贊嘆發菩提心,歌詠贊嘆修菩薩行,歌詠贊嘆一切諸佛成正覺門,歌詠贊嘆一切諸佛轉法輪門,歌詠贊嘆一切諸佛現神變門,開示演說一切諸佛般涅槃門,開示演說守護一切諸佛教門,開示演說令一切眾生皆歡喜門,開示演說嚴凈一切諸佛剎門,開示演說顯示一切微妙法門,開示演說舍離一切諸障礙門,開示演說發生一切諸善根門。如是周遍十方法界。

  從其面門,出無數百千億轉輪聖王,七寶具足,四兵圍繞,放大舍光,雨無量寶;諸貧乏者悉使充足,令其永斷不與取行;端正采女無數百千,悉以舍施心無所著,令其永斷邪淫之行;令生慈心,不斷生命;令其究竟常真實語,不作虛誑無益談說;令攝他語,不行離間;令柔軟語,無有粗惡;令常演說甚深決定明瞭之義,不作無義綺飾言辭;為說少欲,令除貪愛,心無瑕垢;為說大悲,令除忿怒,意得清凈;為說實義,令其觀察一切諸法,深入因緣,善明諦理,拔邪見刺,破疑惑山,一切障礙悉皆除滅。如是所作,充滿法界。

  從其兩目,出無數百千億日輪,普照一切諸大地獄及諸惡趣,皆令離苦;又照一切世界中間,令除黑暗;又照一切十方眾生,皆令舍離愚癡翳障;於垢濁國土放清凈光,白銀國土放黃金色光,黃金國土放白銀色光,琉璃國土放玻璃色光,玻璃國土放琉璃色光,硨磲國土放碼瑙色光,碼瑙國土放硨磲色光,帝青國土放日藏摩尼王色光,日藏摩尼王國土放帝青色光,赤真珠國土放月光網藏摩尼王色光,月光網藏摩尼王國土放赤真珠色光,一寶所成國土放種種寶色光,種種寶所成國土放一寶色光,照諸眾生心之稠林,辦諸眾生無量事業,嚴飾一切世間境界,令諸眾生心得清涼生大歡喜。如是所作,充滿法界。

  從其眉間白毫相中,出無數百千億帝釋,皆於境界而得自在,摩尼寶珠系其頂上,光照一切諸天宮殿,震動一切須彌山王,覺悟一切諸天大眾;嘆福德力,說智慧力,生其樂力,持其志力,凈其念力,堅其所發菩提心力,贊樂見佛;令除世欲,贊樂聞法;令厭世境,贊樂觀智;令絕世染,止修羅戰,斷煩惱諍,滅怖死心,發降魔願,興立正法須彌山王,成辦眾生一切事業。如是所作,周遍法界。

  從其額上,出無數百千億梵天,色相端嚴,世間無比,威儀寂靜,言音美妙,勸佛說法,嘆佛功德,令諸菩薩悉皆歡喜,能辦眾生無量事業,普遍一切十方世界。

  從其頭上,出無量佛剎微塵數諸菩薩眾,悉以相好莊嚴其身,放無邊光,說種種行。所謂:贊嘆佈施,令舍慳貪,得眾妙寶莊嚴世界;稱揚贊嘆持戒功德,令諸眾生永斷諸惡,住於菩薩大慈悲戒;說一切有悉皆如夢,說諸欲樂無有滋味,令諸眾生離煩惱縛;說忍辱力,令於諸法心得自在;贊金色身,令諸眾生離嗔恚垢,起對治行,絕畜生道;嘆精進行,令其遠離世間放逸,皆悉勤修無量妙法;又為贊嘆禪波羅蜜,令其一切心得自在;又為演說般若波羅蜜,開示正見,令諸眾生樂自在智拔諸見毒;又為演說隨順世間種種所作,令諸眾生雖離生死,而於諸趣自在受生;又為示現神通變化,說壽命自在,令諸眾生發大誓願;又為演說成就總持力、出生大願力、凈治三昧力、自在受生力;又為演說種種諸智,所謂:普知眾生諸根智、普知一切心行智、普知如來十力智、普知諸佛自在智。如是所作,周遍法界。

  從其頂上,出無數百千億如來身,其身無等,諸相隨好,清凈莊嚴,威光赫奕如真金山,無量光明普照十方,出妙音聲充滿法界,示現無量大神通力,為一切世間普雨法雨。所謂:為坐菩提道場諸菩薩,雨普知平等法雨;為灌頂位諸菩薩,雨入普門法雨;為法王子位諸菩薩,雨普莊嚴法雨;為童子位諸菩薩,雨堅固山法雨;為不退位諸菩薩,雨海藏法雨;為成就正心位諸菩薩,雨普境界法雨;為方便具足位諸菩薩,雨自性門法雨;為生貴位諸菩薩,雨隨順世間法雨;為修行位諸菩薩,雨普悲愍法雨;為新學諸菩薩,雨積集藏法雨;為初發心諸菩薩,雨攝眾生法雨;為信解諸菩薩,雨無盡境界普現前法雨;為色界諸眾生,雨普門法雨;為諸梵天,雨普藏法雨;為諸自在天,雨生力法雨;為諸魔眾,雨心幢法雨;為諸化樂天,雨凈念法雨;為諸兜率天,雨生意法雨;為諸夜摩天,雨歡喜法雨;為諸忉利天,雨疾莊嚴虛空界法雨;為諸夜叉王,雨歡喜法雨;為諸乾闥婆王,雨金剛輪法雨;為諸阿修羅王,雨大境界法雨;為諸迦樓羅王,雨無邊光明法雨;為諸緊那羅王,雨一切世間殊勝智法雨;為諸人王,雨無樂著法雨;為諸龍王,雨歡喜幢法雨;為諸摩睺羅伽王,雨大休息法雨;為諸地獄眾生,雨正念莊嚴法雨;為諸畜生,雨智慧藏法雨;為閻羅王界眾生,雨無畏法雨;為諸厄難處眾生,雨普安慰法雨。悉令得入賢聖眾會。如是所作,充滿法界。

  海幢比丘又於其身一切毛孔,一一皆出阿僧祇佛剎微塵數光明網,一一光明網具阿僧祇色相、阿僧祇莊嚴、阿僧祇境界、阿僧祇事業,充滿十方一切法界。

  爾時,善財童子一心觀察海幢比丘,深生渴仰,憶念彼三昧解脫,思惟彼不思議菩薩三昧,思惟彼不思議利益眾生方便海,思惟彼不思議無作用普莊嚴門,思惟彼莊嚴法界清凈智,思惟彼受佛加持智,思惟彼出生菩薩自在力,思惟彼堅固菩薩大願力,思惟彼增廣菩薩諸行力。如是住立,思惟觀察,經一日一夜,乃至經於七日七夜、半月、一月,乃至六月,復經六日。

  過此已後,海幢比丘從三昧出。善財童子贊言:“聖者!希有奇特!如此三昧最為甚深,如此三昧最為廣大,如此三昧境界無量,如此三昧神力難思,如此三昧光明無等,如此三昧莊嚴無數,如此三昧威力難制,如此三昧境界平等,如此三昧普照十方,如此三昧利益無限,以能除滅一切眾生無量苦故。所謂:能令一切眾生離貧苦故,出地獄故,免畜生故,閉諸難門故,開人、天道故,令人、天眾生喜樂故,令其愛樂禪境界故,能令增長有為樂故,能為顯示出有樂故,能為引發菩提心故,能使增長福智行故,能令增長大悲心故,能令生起大願力故,能令明瞭菩薩道故,能使莊嚴究竟智故,能令趣入大乘境故,能令照瞭普賢行故,能令證得諸菩薩地智光明故,能令成就一切菩薩諸願行故,能令安住一切智智境界中故。聖者!此三昧者,名為何等?”

  海幢比丘言:“善男子!此三昧名:普眼舍得,又名:般若波羅蜜境界清凈光明,又名:普莊嚴清凈門。善男子!我以修習般若波羅蜜故,得此普莊嚴清凈三昧等百萬阿僧祇三昧。”

  善財童子言:“聖者!此三昧境界究竟唯如是耶?”

  海幢言:

  “善男子!入此三昧時,瞭知一切世界,無所障礙;往詣一切世界,無所障礙;超過一切世界,無所障礙;莊嚴一切世界,無所障礙;修治一切世界,無所障礙;嚴凈一切世界,無所障礙;見一切佛,無所障礙;觀一切佛廣大威德,無所障礙;知一切佛自在神力,無所障礙;證一切佛諸廣大力,無所障礙;入一切佛諸功德海,無所障礙;受一切佛無量妙法,無所障礙;入一切佛法中修習妙行,無所障礙;證一切佛轉法輪平等智,無所障礙;入一切諸佛眾會道場海,無所障礙;觀十方佛法,無所障礙;大悲攝受十方眾生,無所障礙;常起大慈充滿十方,無所障礙;見十方佛心無厭足,無所障礙;入一切眾生海,無所障礙;知一切眾生根海,無所障礙;知一切眾生諸根差別智,無所障礙。

  “善男子!我唯知此一般若波羅蜜三昧光明。如諸菩薩入智慧海,凈法界境,達一切趣,遍無量剎,總持自在,三昧清凈,神通廣大,辯才無盡,善說諸地,為眾生依;而我何能知其妙行,辨其功德,瞭其所行,明其境界,究其願力,入其要門,達其所證,說其道分,住其三昧,見其心境,得其所有平等智慧?

  “善男子!從此南行,有一住處,名曰:海潮;彼有園林,名:普莊嚴;於其園中,有優婆夷,名曰:休舍。汝往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於海幢比丘所,得堅固身,獲妙法財,入深境界,智慧明徹,三昧照耀,住清凈解,見甚深法,其心安住諸清凈門,智慧光明充滿十方,心生歡喜,踴躍無量;五體投地,頂禮其足,繞無量匝,恭敬瞻仰,思惟觀察,咨嗟戀慕,持其名號,想其容止,念其音聲,思其三昧及彼大願所行境界,受其智慧清凈光明;辭退而行。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六十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六十四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五

  爾時,善財童子蒙善知識力,依善知識教,念善知識語,於善知識深心愛樂,作是念言:“因善知識,令我見佛;因善知識,令我聞法。善知識者是我師傅,示導於我諸佛法故;善知識者是我眼目,令我見佛如虛空故;善知識者是我津濟,令我得入諸佛如來蓮華池故。”

  漸漸南行,至海潮處,見普莊嚴園,眾寶垣墻周匝圍繞,一切寶樹行列莊嚴;一切寶華樹,雨眾妙華,佈散其地;一切寶香樹,香氣氛氳,普熏十方;一切寶鬘樹,雨大寶鬘,處處垂下;一切摩尼寶王樹,雨大摩尼寶,遍佈充滿;一切寶衣樹,雨種種色衣,隨其所應,周匝敷佈;一切音樂樹,風動成音,其音美妙,過於天樂;一切莊嚴具樹,各雨珍玩奇妙之物,處處分佈,以為嚴飾。

  其地清凈無有高下,於中具有百萬殿堂,大摩尼寶之所合成;百萬樓閣,閻浮檀金以覆其上;百萬宮殿,毗盧遮那摩尼寶間錯莊嚴;一萬浴池,眾寶合成;七寶欄楯,周匝圍繞;七寶階道,四面分佈;八功德水,湛然盈滿,其水香氣如天栴檀,金沙佈底,水清寶珠周遍間錯;鳧雁、孔雀、俱枳羅鳥遊戲其中,出和雅音;寶多羅樹周匝行列,覆以寶網,垂諸金鈴,微風徐搖,恒出美音;施大寶帳,寶樹圍繞,建立無數摩尼寶幢,光明普照百千由旬。其中復有百萬陂池,黑栴檀泥凝積其底,一切妙寶以為蓮華敷佈水上,大摩尼華光色照耀園中。

  復有廣大宮殿,名:莊嚴幢,海藏妙寶以為其地,毗琉璃寶以為其柱,閻浮檀金以覆其上,光藏摩尼以為莊嚴,無數寶王光焰熾然,重樓挾閣種種莊飾;阿盧那香王、覺悟香王,皆出妙香普熏一切。其宮殿中,復有無量寶蓮華座周回佈列,所謂:照耀十方摩尼寶蓮華座、毗盧遮那摩尼寶蓮華座、照耀世間摩尼寶蓮華座、妙藏摩尼寶蓮華座、師子藏摩尼寶蓮華座、離垢藏摩尼寶蓮華座、普門摩尼寶蓮華座、光嚴摩尼寶蓮華座、安住大海藏清凈摩尼王寶蓮華座、金剛師子摩尼寶蓮華座。

  園中復有百萬種帳,所謂:衣帳、鬘帳、香帳、華帳、枝帳、摩尼帳、真金帳、莊嚴具帳、音樂帳、象王神變帳、馬王神變帳、帝釋所著摩尼寶帳……如是等,其數百萬。有百萬大寶網彌覆其上,所謂:寶鈴網、寶蓋網、寶身網、海藏真珠網、紺琉璃摩尼寶網、師子摩尼網、月光摩尼網、種種形像眾香網、寶冠網、寶瓔珞網……如是等,其數百萬。有百萬大光明之所照耀,所謂:焰光摩尼寶光明、日藏摩尼寶光明、月幢摩尼寶光明、香焰摩尼寶光明、勝藏摩尼寶光明、蓮華藏摩尼寶光明、焰幢摩尼寶光明、大燈摩尼寶光明、普照十方摩尼寶光明、香光摩尼寶光明……如是等,其數百萬。常雨百萬莊嚴具,百萬黑栴檀香出妙音聲,百萬出過諸天曼陀羅華而以散之,百萬出過諸天瓔珞以為莊嚴,百萬出過諸天妙寶鬘帶處處垂下,百萬出過諸天眾色妙衣,百萬雜色摩尼寶妙光普照,百萬天子欣樂瞻仰頭面作禮,百萬采女於虛空中投身而下,百萬菩薩恭敬親近常樂聞法。

  時,休舍優婆夷坐真金座,戴海藏真珠網,冠掛出過諸天真金寶釧,垂紺青發,大摩尼網莊嚴其首,師子口摩尼寶以為耳璫,如意摩尼寶王以為瓔珞,一切寶網垂覆其身,百千億那由他眾生曲躬恭敬。東方有無量眾生來詣其所,所謂:梵天、梵眾天、大梵天、梵輔天、自在天,乃至一切人及非人;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皆亦如是。其有見此優婆夷者,一切病苦悉得除滅,離煩惱垢,拔諸見刺,摧障礙山,入於無礙清凈境界,增明一切所有善根,長養諸根;入一切智慧門,入一切總持門;一切三昧門、一切大願門、一切妙行門、一切功德門,皆得現前;其心廣大,具足神通,身無障礙,至一切處。

  爾時,善財童子入普莊嚴園,周遍觀察,見休舍優婆夷坐於妙座,往詣其所,頂禮其足,繞無數匝,白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雲何修菩薩道?我聞聖者善能誘誨,願為我說!”

  休舍告言:

  “善男子!我唯得菩薩一解脫門,若有見聞憶念於我,與我同住,供給我者,悉不唐捐。善男子!若有眾生不種善根,不為善友之所攝受,不為諸佛之所護念,是人終不得見於我。善男子!其有眾生得見我者,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獲不退轉。

  “善男子!東方諸佛常來至此,處於寶座為我說法;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一切諸佛悉來至此,處於寶座為我說法。善男子!我常不離見佛聞法,與諸菩薩而共同住。

  “善男子!我此大眾,有八萬四千億那由他,皆在此園與我同行,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其餘眾生住此園者,亦皆普入不退轉位。”

  善財白言:“聖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久近耶?”

  答言:

  “善男子!我憶過去,於然燈佛所,修行梵行,恭敬供養,聞法受持;次前,於離垢佛所,出傢學道,受持正法;次前,於妙幢佛所;次前,於勝須彌佛所;次前,於蓮華德藏佛所;次前,於毗盧遮那佛所;次前,於普眼佛所;次前,於梵壽佛所;次前,於金剛臍佛所;次前,於婆樓那天佛所。善男子!我憶過去,於無量劫無量生中,如是次第三十六恒河沙佛所,皆悉承事,恭敬供養,聞法受持,凈修梵行。於此已往,佛智所知,非我能測。

  “善男子!菩薩初發心無有量,充滿一切法界故;菩薩大悲門無有量,普入一切世間故;菩薩大願門無有量,究竟十方法界故;菩薩大慈門無有量,普覆一切眾生故;菩薩所修行無有量,於一切剎一切劫中修習故;菩薩三昧力無有量,令菩薩道不退故;菩薩總持力無有量,能持一切世間故;菩薩智光力無有量,普能證入三世故;菩薩神通力無有量,普現一切剎網故;菩薩辯才力無有量,一音一切悉解故;菩薩清凈身無有量,悉遍一切佛剎故。”

  善財童子言:“聖者久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答言:

  “善男子!菩薩不為教化調伏一眾生故發菩提心,不為教化調伏百眾生故發菩提心,乃至不為教化調伏不可說不可說轉眾生故發菩提心;不為教化一世界眾生故發菩提心,乃至不為教化不可說不可說轉世界眾生故發菩提心;不為教化閻浮提微塵數世界眾生故發菩提心,不為教化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世界眾生故發菩提心,乃至不為教化不可說不可說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世界眾生故發菩提心;不為供養一如來故發菩提心,乃至不為供養不可說不可說轉如來故發菩提心;不為供養一世界中次第興世諸如來故發菩提心,乃至不為供養不可說不可說轉世界中次第興世諸如來故發菩提心;不為供養一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世界中次第興世諸如來故發菩提心,乃至不為供養不可說不可說轉佛剎微塵數世界中次第興世諸如來故發菩提心;不為嚴凈一世界故發菩提心,乃至不為嚴凈不可說不可說轉世界故發菩提心;不為嚴凈一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世界故發菩提心,乃至不為嚴凈不可說不可說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世界故發菩提心;不為住持一如來遺法故發菩提心,乃至不為住持不可說不可說轉如來遺法故發菩提心;不為住持一世界如來遺法故發菩提心,乃至不為住持不可說不可說轉世界如來遺法故發菩提心;不為住持一閻浮提微塵數世界如來遺法故發菩提心,乃至不為住持不可說不可說轉佛剎微塵數世界如來遺法故發菩提心。如是略說,不為滿一佛誓願故,不為往一佛國土故,不為入一佛眾會故,不為持一佛法眼故,不為轉一佛法輪故,不為知一世界中諸劫次第故,不為知一眾生心海故,不為知一眾生根海故,不為知一眾生業海故,不為知一眾生行海故,不為知一眾生煩惱海故,不為知一眾生煩惱習海故,乃至不為知不可說不可說轉佛剎微塵數眾生煩惱習海故,發菩提心。

  “欲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承事供養一切諸佛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嚴凈一切諸佛國土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護持一切諸佛正教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成滿一切如來誓願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往一切諸佛國土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入一切諸佛眾會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知一切世界中諸劫次第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知一切眾生心海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知一切眾生根海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知一切眾生業海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知一切眾生行海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滅一切眾生諸煩惱海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拔一切眾生煩惱習海悉無餘故發菩提心。善男子!取要言之,菩薩以如是等百萬阿僧祇方便行故發菩提心。

  “善男子!菩薩行普入一切法皆證得故,普入一切剎悉嚴凈故。是故,善男子!嚴凈一切世界盡,我願乃盡;拔一切眾生煩惱習氣盡,我願乃滿。”

  善財童子言:“聖者!此解脫名為何等?”

  答言:

  “善男子!此解脫名:離憂安隱幢。善男子!我唯知此一解脫門。如諸菩薩摩訶薩,其心如海,悉能容受一切佛法;如須彌山,志意堅固,不可動搖;如善見藥,能除眾生煩惱重病;如明凈日,能破眾生無明闇障;猶如大地,能作一切眾生依處;猶如好風,能作一切眾生義利;猶如明燈,能為眾生生智慧光;猶如大雲,能為眾生雨寂滅法;猶如凈月,能為眾生放福德光;猶如帝釋,悉能守護一切眾生。而我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於此南方海潮之處,有一國土,名:那羅素;中有仙人,名:毗目瞿沙。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繞無數匝,殷勤瞻仰,悲泣流淚,作是思惟:“得菩提難,近善知識難,遇善知識難,得菩薩諸根難,凈菩薩諸根難,值同行善知識難,如理觀察難,依教修行難,值遇出生善心方便難,值遇增長一切智法光明難。”作是念已,辭退而行。

  爾時,善財童子隨順思惟菩薩正教,隨順思惟菩薩凈行,生增長菩薩福力心,生明見一切諸佛心,生出生一切諸佛心,生增長一切大願心,生普見十方諸法心,生明照諸法實性心,生普散一切障礙心,生觀察法界無闇心,生清凈意寶莊嚴心,生摧伏一切眾魔心。

  漸漸遊行,至那羅素國,周遍推求毗目瞿沙。見一大林,阿僧祇樹以為莊嚴,所謂:種種葉樹扶疏佈濩,種種華樹開敷鮮榮,種種果樹相續成熟,種種寶樹雨摩尼果,大栴檀樹處處行列,諸沉水樹常出好香,悅意香樹妙香莊嚴,波吒羅樹四面圍繞,尼拘律樹其身聳擢,閻浮檀樹常雨甘果,優缽羅華、波頭摩華以嚴池沼。

  時,善財童子見彼仙人在栴檀樹下敷草而坐,領徒一萬,或著鹿皮,或著樹皮,或復編草以為衣服,髻環垂鬢,前後圍繞。善財見已,往詣其所,五體投地,作如是言:“我今得遇真善知識。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門,令我得入真實道故;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乘,令我得至如來地故;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船,令我得至智寶洲故;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炬,令我得生十力光故;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道,令我得入涅槃城故;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燈,令我得見夷險道故;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橋,令我得度險惡處故;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蓋,令我得生大慈涼故;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眼,令我得見法性門故;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潮,令我滿足大悲水故。”

  作是語已,從地而起,繞無量匝,合掌前住,白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雲何修菩薩道?我聞聖者善能誘誨,願為我說!”

  時,毗目瞿沙顧其徒眾,而作是言:“善男子!此童子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此童子普施一切眾生無畏,此童子普興一切眾生利益,此童子常觀一切諸佛智海,此童子欲飲一切甘露法雨,此童子欲測一切廣大法海,此童子欲令眾生住智海中,此童子欲普發起廣大悲雲,此童子欲普雨於廣大法雨,此童子欲以智月普照世間,此童子欲滅世間煩惱毒熱,此童子欲長含識一切善根。”

  時,諸仙眾聞是語已,各以種種上妙香華散善財上,投身作禮,圍繞恭敬,作如是言:“今此童子,必當救護一切眾生,必當除滅諸地獄苦,必當永斷諸畜生道,必當轉去閻羅王界,必當關閉諸難處門,必當幹竭諸愛欲海,必令眾生永滅苦蘊,必當永破無明黑闇,必當永斷貪愛系縛,必以福德大輪圍山圍繞世間,必以智慧大寶須彌顯示世間,必當出現清凈智日,必當開示善根法藏,必使世間明識險易。”

  時,毗目瞿沙告群仙言:“善男子!若有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必當成就一切智道。此善男子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當凈一切佛功德地。”

  時,毗目瞿沙告善財童子言:“善男子!我得菩薩無勝幢解脫。”

  善財白言:“聖者!無勝幢解脫境界雲何?”

  時,毗目仙人即申右手,摩善財頂,執善財手。即時,善財自見其身往十方十佛剎微塵數世界中,到十佛剎微塵數諸佛所,見彼佛剎及其眾會、諸佛相好、種種莊嚴;亦聞彼佛隨諸眾生心之所樂而演說法,一文一句皆悉通達,各別受持無有雜亂;亦知彼佛以種種解凈治諸願;亦知彼佛以清凈願成就諸力;亦見彼佛隨眾生心所現色相;亦見彼佛大光明網,種種諸色清凈圓滿;亦知彼佛無礙智慧大光明力;又自見身於諸佛所,經一日夜或七日夜、半月、一月、一年、十年、百年、千年,或經億年,或阿庾多億年,或那由他億年,或經半劫,或經一劫、百劫、千劫,或百千億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

  爾時,善財童子為菩薩無勝幢解脫智光明照故,得毗盧遮那藏三昧光明;為無盡智解脫三昧光明照故,得普攝諸方陀羅尼光明;為金剛輪陀羅尼門光明照故,得極清凈智慧心三昧光明;為普門莊嚴藏般若波羅蜜光明照故,得佛虛空藏輪三昧光明;為一切佛法輪三昧光明照故,得三世無盡智三昧光明。

  時,彼仙人放善財手,善財童子即自見身還在本處。

  時,彼仙人告善財言:“善男子!汝憶念耶?”

  善財言:“唯!此是聖者善知識力。”

  仙人言: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薩無勝幢解脫。如諸菩薩摩訶薩成就一切殊勝三昧,於一切時而得自在,於一念頃出生諸佛無量智慧,以佛智燈而為莊嚴普照世間,一念普入三世境界,分形遍往十方國土,智身普入一切法界,隨眾生心普現其前觀其根行而為利益,放凈光明甚可愛樂;而我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彼殊勝願、彼莊嚴剎、彼智境界、彼三昧所行、彼神通變化、彼解脫遊戲、彼身相差別、彼音聲清凈、彼智慧光明?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聚落,名:伊沙那;有婆羅門,名曰:勝熱。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歡喜踴躍,頂禮其足,繞無數匝,殷勤瞻仰,辭退南行。

  爾時,善財童子為菩薩無勝幢解脫所照故,住諸佛不思議神力,證菩薩不思議解脫神通智,得菩薩不思議三昧智光明,得一切時熏修三昧智光明,得瞭知一切境界皆依想所住三昧智光明,得一切世間殊勝智光明;於一切處悉現其身,以究竟智說無二無分別平等法,以明凈智普照境界;凡所聞法皆能忍受,清凈信解,於法自性決定明瞭;心恒不舍菩薩妙行,求一切智永無退轉,獲得十力智慧光明,勤求妙法常無厭足,以正修行入佛境界,出生菩薩無量莊嚴,無邊大願悉已清凈;以無窮盡智知無邊世界網,以無怯弱心度無量眾生海;瞭無邊菩薩諸行境界,見無邊世界種種差別,見無邊世界種種莊嚴,入無邊世界微細境界,知無邊世界種種名號,知無邊世界種種言說,知無邊眾生種種解,見無邊眾生種種行,見無邊眾生成熟行,見無邊眾生差別想;念善知識。

  漸次遊行,至伊沙那聚落,見彼勝熱修諸苦行求一切智。四面火聚猶如大山,中有刀山高峻無極,登彼山上投身入火。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合掌而立,作如是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雲何修菩薩道?我聞聖者善能誘誨,願為我說!”

  婆羅門言:“善男子!汝今若能上此刀山,投身火聚,諸菩薩行悉得清凈。”

  時,善財童子作如是念:“得人身難,離諸難難,得無難難,得凈法難,得值佛難,具諸根難,聞佛法難,遇善人難,逢真善知識難,受如理正教難,得正命難,隨法行難。此將非魔、魔所使耶?將非是魔險惡徒黨,詐現菩薩善知識相,而欲為我作善根難、作壽命難,障我修行一切智道,牽我令入諸惡道中,欲障我法門、障我佛法?”

  作是念時,十千梵天,在虛空中,作如是言:

  “善男子!莫作是念!莫作是念!今此聖者得金剛焰三昧光明,發大精進,度諸眾生,心無退轉;欲竭一切貪愛海,欲截一切邪見網,欲燒一切煩惱薪,欲照一切惑稠林,欲斷一切老死怖,欲壞一切三世障,欲放一切法光明。

  “善男子!我諸梵天多著邪見,皆悉自謂是自在者、是能作者,於世間中我是最勝。見婆羅門五熱炙身,於自宮殿心不樂著,於諸禪定不得滋味,皆共來詣婆羅門所。時,婆羅門以神通力示大苦行為我說法,能令我等,滅一切見,除一切慢,住於大慈,行於大悲,起廣大心,發菩提意,常見諸佛,恒聞妙法,於一切處心無所礙。”

  復有十千諸魔,在虛空中,以天摩尼寶散婆羅門上,告善財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其火光明映奪於我所有宮殿諸莊嚴具皆如聚墨,令我於中不生樂著,我與眷屬來詣其所。此婆羅門為我說法,令我及餘無量天子、諸天女等,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復有十千自在天王,於虛空中,各散天華,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其火光明映奪我等所有宮殿諸莊嚴具皆如聚墨,令我於中不生愛著,即與眷屬來詣其所。此婆羅門為我說法,令我於心而得自在,於煩惱中而得自在,於受生中而得自在,於諸業障而得自在,於諸三昧而得自在,於莊嚴具而得自在,於壽命中而得自在,乃至能於一切佛法而得自在。”

  復有十千化樂天王,於虛空中,作天音樂,恭敬供養,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其火光明照我宮殿諸莊嚴具及諸采女,能令我等不受欲樂、不求欲樂、身心柔軟,即與眾俱來詣其所。時,婆羅門為我說法,能令我等心得清凈、心得明潔、心得純善、心得柔軟、心生歡喜,乃至令得清凈十力清凈之身,生無量身,乃至令得佛身、佛語、佛聲、佛心,具足成就一切智智。”

  復有十千兜率天王、天子、天女、無量眷屬,於虛空中,雨眾妙香,恭敬頂禮,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令我等諸天及其眷屬,於自宮殿無有樂著,共詣其所。聞其說法,能令我等不貪境界,少欲知足,心生歡喜,心得充滿,生諸善根,發菩提心,乃至圓滿一切佛法。”

  復有十千三十三天並其眷屬、天子、天女,前後圍繞,於虛空中,雨天曼陀羅華,恭敬供養,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令我等諸天於天音樂不生樂著,共詣其所。時,婆羅門為我等說一切諸法無常敗壞,令我舍離一切欲樂,令我斷除憍慢放逸,令我愛樂無上菩提。又,善男子!我當見此婆羅門時,須彌山頂六種震動,我等恐怖,皆發菩提心堅固不動。”

  復有十千龍王,所謂:伊那跋羅龍王、難陀優波難陀龍王等,於虛空中,雨黑栴檀;無量龍女奏天音樂,雨天妙華及天香水,恭敬供養,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其火光明普照一切諸龍宮殿,令諸龍眾離熱沙怖、金翅鳥怖,滅除嗔恚,身得清涼,心無垢濁,聞法信解,厭惡龍趣,以至誠心悔除業障,乃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住一切智。”

  復有十千夜叉王,於虛空中,以種種供具,恭敬供養此婆羅門及以善財,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我及眷屬悉於眾生發慈愍心,一切羅剎、鳩槃荼等亦生慈心;以慈心故,於諸眾生無所惱害而來見我。我及彼等,於自宮殿不生樂著,即與共俱,來詣其所。時,婆羅門即為我等如應說法,一切皆得身心安樂,又令無量夜叉、羅剎、鳩槃荼等發於無上菩提之心。”

  復有十千乾闥婆王,於虛空中,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其火光明照我宮殿,悉令我等受不思議無量快樂,是故我等來詣其所。此婆羅門為我說法,能令我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復有十千阿修羅王,從大海出,住在虛空,舒右膝輪,合掌前禮,作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我阿修羅所有宮殿、大海、大地,悉皆震動,令我等舍憍慢放逸,是故我等來詣其所。從其聞法,舍離諂誑,安住忍地,堅固不動,圓滿十力。”

  復有十千迦樓羅王,勇力持王而為上首,化作外道童子之形,於虛空中唱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其火光明照我宮殿,一切震動皆悉恐怖,是故我等來詣其所。時,婆羅門即為我等如應說法,令修習大慈,稱贊大悲,度生死海,於欲泥中拔濟眾生,嘆菩提心,起方便智,隨其所宜調伏眾生。”

  復有十千緊那羅王,於虛空中,唱如是言:

  “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我等所住宮殿諸多羅樹、諸寶鈴網、諸寶繒帶、諸音樂樹、諸妙寶樹及諸樂器,自然而出佛聲、法聲及不退轉菩薩僧聲、願求無上菩提之聲,雲:‘某方、某國,有某菩薩,發菩提心;某方、某國,有某菩薩,修行苦行,難舍能舍,乃至清凈一切智行;某方、某國,有某菩薩,往詣道場;乃至某方、某國,有某如來,作佛事已,而般涅槃。’

  “善男子!假使有人,以閻浮提一切草木末為微塵,此微塵數可知邊際,我宮殿中寶多羅樹乃至樂器所說菩薩名、如來名、所發大願、所修行等,無有能得知其邊際。

  “善男子!我等以聞佛聲、法聲、菩薩僧聲,生大歡喜,來詣其所。時,婆羅門即為我等如應說法,令我及餘無量眾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復有無量欲界諸天,於虛空中,以妙供具,恭敬供養,唱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其火光明照阿鼻等一切地獄,諸所受苦悉令休息。我等見此火光明故,心生凈信;以信心故,從彼命終,生於天中;為知恩故,而來其所,恭敬瞻仰,無有厭足。時,婆羅門為我說法,令無量眾生發菩提心。”

  爾時,善財童子聞如是法,心大歡喜,於婆羅門所,發起真實善知識心,頭頂禮敬,唱如是言:“我於大聖善知識所生不善心,唯願聖者容我悔過!”

  時,婆羅門即為善財而說頌言:

  “若有諸菩薩,  順善知識教,

  一切無疑懼,  安住心不動。

  當知如是人,  必獲廣大利,

  坐菩提樹下,  成於無上覺。”

  爾時,善財童子即登刀山,自投火聚;未至中間,即得菩薩善住三昧;才觸火焰,又得菩薩寂靜樂神通三昧。善財白言:“甚奇!聖者!如是刀山及大火聚,我身觸時安隱快樂。”

  時,婆羅門告善財言:

  “善男子!我唯得此菩薩無盡輪解脫。如諸菩薩摩訶薩大功德焰,能燒一切眾生見惑令無有餘,必不退轉無窮盡心、無懈怠心、無怯弱心,發如金剛藏那羅延心,疾修諸行無遲緩心,願如風輪普持一切精進大誓皆無退轉;而我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城名:師子奮迅;中有童女,名曰:慈行。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繞無數匝,辭退而去。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六十四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六十五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六

  爾時,善財童子於善知識所,起最極尊重心,生廣大清凈解,常念大乘,專求佛智,願見諸佛,觀法境界,無障礙智常現在前,決定瞭知諸法實際、常住際、一切三世諸剎那際、如虛空際、無二際、一切法無分別際、一切義無障礙際、一切劫無失壞際、一切如來無際之際;於一切佛心無分別,破眾想網,離諸執著,不取諸佛眾會道場,亦不取佛清凈國土;知諸眾生皆無有我,知一切聲悉皆如響,知一切色悉皆如影。

  漸次南行,至師子奮迅城,周遍推求慈行童女。聞此童女是師子幢王女,五百童女以為侍從,住毗盧遮那藏殿,於龍勝栴檀足金線網天衣座上而說妙法。善財聞已,詣王宮門,求見彼女。見無量眾來入宮中,善財問言:“諸人今者何所往詣?”咸報之言:“我等欲詣慈行童女聽受妙法。”善財童子即作是念:“此王宮門既無限礙,我亦應入。”

  善財入已,見毗盧遮那藏殿,玻璃為地,琉璃為柱,金剛為壁,閻浮檀金以為垣墻,百千光明而為窗牖,阿僧祇摩尼寶而莊校之,寶藏摩尼鏡周匝莊嚴,以世間最上摩尼寶而為莊飾,無數寶網羅覆其上,百千金鈴出妙音聲,有如是等不可思議眾寶嚴飾。其慈行童女,皮膚金色,眼紺紫色,發紺青色,以梵音聲而演說法。

  善財見已,頂禮其足,繞無數匝,合掌前住,作如是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雲何修菩薩道?我聞聖者善能誘誨,願為我說!”

  時,慈行童女告善財言:“善男子!汝應觀我宮殿莊嚴。”

  善財頂禮,周遍觀察,見一一壁中、一一柱中、一一鏡中、一一相中、一一形中、一一摩尼寶中、一一莊嚴具中、一一金鈴中、一一寶樹中、一一寶形像中、一一寶瓔珞中,悉見法界一切如來,從初發心,修菩薩行,成滿大願,具足功德,成等正覺,轉妙法輪,乃至示現入於涅槃;如是影像靡不皆現,如凈水中普見虛空日月星宿所有眾像,如此皆是慈行童女過去世中善根之力。

  爾時,善財童子憶念所見諸佛之相,合掌瞻仰慈行童女。

  爾時,童女告善財言:“善男子!此是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我於三十六恒河沙佛所求得此法。彼諸如來各以異門,令我入此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一佛所演,餘不重說。”

  善財白言:“聖者!此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境界雲何?”

  童女答言:

  “善男子!我入此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隨順趣向,思惟觀察,憶持分別時得普門陀羅尼,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皆悉現前。所謂:佛剎陀羅尼門、佛陀羅尼門、法陀羅尼門、眾生陀羅尼門、過去陀羅尼門、未來陀羅尼門、現在陀羅尼門、常住際陀羅尼門、福德陀羅尼門、福德助道具陀羅尼門、智慧陀羅尼門、智慧助道具陀羅尼門、諸願陀羅尼門、分別諸願陀羅尼門、集諸行陀羅尼門、清凈行陀羅尼門、圓滿行陀羅尼門、業陀羅尼門、業不失壞陀羅尼門、業流註陀羅尼門、業所作陀羅尼門、舍離惡業陀羅尼門、修習正業陀羅尼門、業自在陀羅尼門、善行陀羅尼門、持善行陀羅尼門、三昧陀羅尼門、隨順三昧陀羅尼門、觀察三昧陀羅尼門、三昧境界陀羅尼門、從三昧起陀羅尼門、神通陀羅尼門、心海陀羅尼門、種種心陀羅尼門、直心陀羅尼門、照心稠林陀羅尼門、調心清凈陀羅尼門、知眾生所從生陀羅尼門、知眾生煩惱行陀羅尼門、知煩惱習氣陀羅尼門、知煩惱方便陀羅尼門、知眾生解陀羅尼門、知眾生行陀羅尼門、知眾生行不同陀羅尼門、知眾生性陀羅尼門、知眾生欲陀羅尼門、知眾生想陀羅尼門、普見十方陀羅尼門、說法陀羅尼門、大悲陀羅尼門、大慈陀羅尼門、寂靜陀羅尼門、言語道陀羅尼門、方便非方便陀羅尼門、隨順陀羅尼門、差別陀羅尼門、普入陀羅尼門、無礙際陀羅尼門、普遍陀羅尼門、佛法陀羅尼門、菩薩法陀羅尼門、聲聞法陀羅尼門、獨覺法陀羅尼門、世間法陀羅尼門、世界成陀羅尼門、世界壞陀羅尼門、世界住陀羅尼門、凈世界陀羅尼門、垢世界陀羅尼門、於垢世界現凈陀羅尼門、於凈世界現垢陀羅尼門、純垢世界陀羅尼門、純凈世界陀羅尼門、平坦世界陀羅尼門、不平坦世界陀羅尼門、覆世界陀羅尼門、因陀羅網世界陀羅尼門、世界轉陀羅尼門、知依想住陀羅尼門、細入粗陀羅尼門、粗入細陀羅尼門、見諸佛陀羅尼門、分別佛身陀羅尼門、佛光明莊嚴網陀羅尼門、佛圓滿音陀羅尼門、佛法輪陀羅尼門、成就佛法輪陀羅尼門、差別佛法輪陀羅尼門、無差別佛法輪陀羅尼門、解釋佛法輪陀羅尼門、轉佛法輪陀羅尼門、能作佛事陀羅尼門、分別佛眾會陀羅尼門、入佛眾會海陀羅尼門、普照佛力陀羅尼門、諸佛三昧陀羅尼門、諸佛三昧自在用陀羅尼門、諸佛所住陀羅尼門、諸佛所持陀羅尼門、諸佛變化陀羅尼門、佛知眾生心行陀羅尼門、諸佛神通變現陀羅尼門、住兜率天宮乃至示現入於涅槃陀羅尼門、利益無量眾生陀羅尼門、入甚深法陀羅尼門、入微妙法陀羅尼門、菩提心陀羅尼門、起菩提心陀羅尼門、助菩提心陀羅尼門、諸願陀羅尼門、諸行陀羅尼門、神通陀羅尼門、出離陀羅尼門、總持清凈陀羅尼門、智輪清凈陀羅尼門、智慧清凈陀羅尼門、菩提無量陀羅尼門、自心清凈陀羅尼門。

  “善男子!我唯知此般若波羅蜜普莊嚴門。如諸菩薩摩訶薩,其心廣大,等虛空界,入於法界,福德成滿,住出世法,遠世間行,智眼無翳,普觀法界,慧心廣大猶如虛空,一切境界悉皆明見,獲無礙地大光明藏,善能分別一切法義,行於世行不染世法,能益於世非世所壞,普作一切世間依止,普知一切眾生心行,隨其所應而為說法,於一切時恒得自在;而我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為:三眼;彼有比丘,名曰:善見。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繞無數匝,戀慕瞻仰,辭退而行。

  爾時,善財童子思惟菩薩所住行甚深,思惟菩薩所證法甚深,思惟菩薩所入處甚深,思惟眾生微細智甚深,思惟世間依想住甚深,思惟眾生所作行甚深,思惟眾生心流註甚深,思惟眾生如光影甚深,思惟眾生名號甚深,思惟眾生言說甚深,思惟莊嚴法界甚深,思惟種植業行甚深,思惟業莊飾世間甚深。

  漸次遊行,至三眼國,於城邑聚落、村鄰市肆、川原山谷、一切諸處,周遍求覓善見比丘。

  見在林中,經行往返,壯年美貌,端正可喜。其發紺青右旋不亂,頂有肉髻,皮膚金色,頸文三道,額廣平正,眼目修廣如青蓮華,唇口丹潔如頻婆果,胸標卍字,七處平滿,其臂纖長,其指網縵,手足掌中有金剛輪。其身殊妙如凈居天,上下端直如尼拘陀樹,諸相隨好,悉皆圓滿,如雪山王種種嚴飾,目視不瞬,圓光一尋。智慧廣博猶如大海,於諸境界心無所動,若沈若舉,若智非智,動轉戲論,一切皆息。得佛所行平等境界,大悲教化一切眾生,心無暫舍。為欲利樂一切眾生,為欲開示如來法眼,為踐如來所行之道,不遲不速,審諦經行。

  無量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釋、梵、護世、人與非人前後圍繞,主方之神隨方回轉引導其前,足行諸神持寶蓮華以承其足,無盡光神舒光破闇,閻浮幢林神雨眾雜華,不動藏地神現諸寶藏,普光明虛空神莊嚴虛空,成就德海神雨摩尼寶,無垢藏須彌山神頭頂禮敬曲躬合掌,無礙力風神雨妙香華,春和主夜神莊嚴其身舉體投地,常覺主晝神執普照諸方摩尼幢住在虛空放大光明。

  時,善財童子詣比丘所,頂禮其足,曲躬合掌,白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求菩薩行。我聞聖者善能開示諸菩薩道,願為我說:菩薩雲何學菩薩行?雲何修菩薩道?”

  善見答言:“善男子!我年既少,出傢又近。我此生中,於三十八恒河沙佛所凈修梵行,或有佛所一日一夜凈修梵行,或有佛所七日七夜凈修梵行,或有佛所半月、一月、一歲、百歲、萬歲、億歲、那由他歲,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歲,或一小劫、或半大劫、或一大劫、或百大劫,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大劫,聽聞妙法,受行其教,莊嚴諸願,入所證處,凈修諸行,滿足六種波羅蜜海。亦見彼佛成道說法,各各差別,無有雜亂,住持遺教,乃至滅盡。亦知彼佛本所興願,以三昧願力嚴凈一切諸佛國土,以入一切行三昧力凈修一切諸菩薩行,以普賢乘出離力清凈一切佛波羅蜜。

  “又,善男子!我經行時,一念中,一切十方皆悉現前,智慧清凈故;一念中,一切世界皆悉現前,經過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佛剎皆悉嚴凈,成就大願力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眾生差別行皆悉現前,滿足十力智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諸佛清凈身皆悉現前,成就普賢行願力故;一念中,恭敬供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如來,成就柔軟心供養如來願力故;一念中,領受不可說不可說如來法,得證阿僧祇差別法住持法輪陀羅尼力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菩薩行海皆悉現前,得能凈一切行如因陀羅網願力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諸三昧海皆悉現前,得於一三昧門入一切三昧門皆令清凈願力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諸根海皆悉現前,得瞭知諸根際於一根中見一切根願力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時皆悉現前,得於一切時轉法輪眾生界盡法輪無盡願力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一切三世海皆悉現前,得瞭知一切世界中一切三世分位智光明願力故。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薩隨順燈解脫門。如諸菩薩摩訶薩如金剛燈,於如來傢真正受生,具足成就不死命根,常然智燈無有盡滅,其身堅固不可沮壞,現於如幻色相之身,如緣起法無量差別,隨眾生心各各示現,形貌色相世無倫匹,毒刃火災所不能害,如金剛山無能壞者,降伏一切諸魔外道;其身妙好如真金山,於天人中最為殊特,名稱廣大靡不聞知,觀諸世間咸對目前,演深法藏如海無盡,放大光明普照十方。若有見者,必破一切障礙大山,必拔一切不善根本,必令種植廣大善根。如是之人,難可得見,難可出世;而我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曰:名聞;於河渚中,有一童子,名:自在主。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為欲究竟菩薩勇猛清凈之行,欲得菩薩大力光明,欲修菩薩無勝無盡諸功德行,欲滿菩薩堅固大願,欲成菩薩廣大深心,欲持菩薩無量勝行,於菩薩法心無厭足,願入一切菩薩功德,欲常攝禦一切眾生,欲超生死稠林曠野,於善知識常樂見聞,承事供養無有厭倦;頂禮其足,繞無量匝,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爾時,善財童子受善見比丘教已,憶念誦持,思惟修習,明瞭決定,於彼法門而得悟入。天、龍、夜叉、乾闥婆眾前後圍繞,向名聞國,周遍求覓自在主童子。

  時,有天、龍、乾闥婆等,於虛空中告善財言:“善男子!今此童子在河渚上。”爾時,善財即詣其所,見此童子,十千童子所共圍繞,聚沙為戲。善財見已,頂禮其足,繞無量匝,合掌恭敬,卻住一面,白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雲何修菩薩道?願為解說!”

  自在主言:

  “善男子!我昔曾於文殊師利童子所,修學書、數、算、印等法,即得悟入一切工巧神通智法門。善男子!我因此法門故,得知世間書、數、算、印界處等法,亦能療治風癇、消瘦、鬼魅所著——如是所有一切諸病,亦能造立城邑聚落、園林臺觀、宮殿屋宅種種諸處,亦善調煉種種仙藥,亦善營理田農商估一切諸業,取舍進退咸得其所;又善別知眾生身相,作善作惡,當生善趣,當生惡趣,此人應得聲聞乘道,此人應得緣覺乘道,此人應入一切智地,如是等事皆悉能知。亦令眾生學習此法,增長決定究竟清凈。

  “善男子!我亦能知菩薩算法。所謂:一百洛叉為一俱胝,俱胝俱胝為一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為一那由他,那由他那由他為一頻婆羅,頻婆羅頻婆羅為一矜羯羅;廣說乃至,優缽羅優缽羅為一波頭摩,波頭摩波頭摩為一僧祇,僧祇僧祇為一趣,趣趣為一諭,諭諭為一無數,無數無數為一無數轉,無數轉無數轉為一無量,無量無量為一無量轉,無量轉無量轉為一無邊,無邊無邊為一無邊轉,無邊轉無邊轉為一無等,無等無等為一無等轉,無等轉無等轉為一不可數,不可數不可數為一不可數轉,不可數轉不可數轉為一不可稱,不可稱不可稱為一不可稱轉,不可稱轉不可稱轉為一不可思,不可思不可思為一不可思轉,不可思轉不可思轉為一不可量,不可量不可量為一不可量轉,不可量轉不可量轉為一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為一不可說轉,不可說轉不可說轉為一不可說不可說,此又不可說不可說為一不可說不可說轉。

  “善男子!我以此菩薩算法,算無量由旬廣大沙聚,悉知其內顆粒多少;亦能算知東方所有一切世界種種差別次第安住,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亦能算知十方所有一切世界廣狹大小及以名字,其中所有一切劫名、一切佛名、一切法名、一切眾生名、一切業名、一切菩薩名、一切諦名,皆悉瞭知。

  “善男子!我唯知此一切工巧大神通智光明法門。如諸菩薩摩訶薩,能知一切諸眾生數,能知一切諸法品類數,能知一切諸法差別數,能知一切三世數,能知一切眾生名數,能知一切諸法名數,能知一切諸如來數,能知一切諸佛名數,能知一切諸菩薩數,能知一切菩薩名數;而我何能說其功德,示其所行,顯其境界,贊其勝力,辨其樂欲,宣其助道,彰其大願,嘆其妙行,闡其諸度,演其清凈,發其殊勝智慧光明?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大城,名曰:海住;有優婆夷,名為:具足。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聞是語已,舉身毛豎,歡喜踴躍,獲得希有信樂寶心,成就廣大利眾生心,悉能明見一切諸佛出興次第,悉能通達甚深智慧清凈法輪,於一切趣皆隨現身,瞭知三世平等境界,出生無盡功德大海,放大智慧自在光明,開三有城所有關鑰;頂禮其足,繞無量匝,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爾時,善財童子觀察思惟善知識教,猶如巨海受大雲雨無有厭足,作是念言:“善知識教,猶如春日,生長一切善法根苗;善知識教,猶如滿月,凡所照及皆使清涼;善知識教,如夏雪山,能除一切諸獸熱渴;善知識教,如芳池日,能開一切善心蓮華;善知識教,如大寶洲,種種法寶充滿其心;善知識教,如閻浮樹,積集一切福智華果;善知識教,如大龍王,於虛空中遊戲自在;善知識教,如須彌山無量善法,三十三天於中止住;善知識教,猶如帝釋,眾會圍繞,無能映蔽,能伏異道、修羅軍眾。”如是思惟。

  漸次遊行,至海住城,處處尋覓此優婆夷。時,彼眾人咸告之言:“善男子!此優婆夷在此城中所住宅內。”善財聞已,即詣其門,合掌而立。

  其宅廣博,種種莊嚴,眾寶垣墻周匝圍繞,四面皆有寶莊嚴門。善財入已,見優婆夷處於寶座,盛年好色,端正可喜,素服垂發,身無瓔珞,其身色相威德光明,除佛菩薩餘無能及。於其宅內,敷十億座,超出人、天一切所有,皆是菩薩業力成就。宅中無有衣服、飲食及餘一切資生之物,但於其前置一小器。復有一萬童女圍繞,威儀色相如天采女,妙寶嚴具莊飾其身,言音美妙,聞者喜悅,常在左右,親近瞻仰,思惟觀察,曲躬低首,應其教命。彼諸童女,身出妙香,普熏一切;若有眾生遇斯香者,皆不退轉,無怒害心,無怨結心,無慳嫉心,無諂誑心,無險曲心,無憎愛心,無嗔恚心,無下劣心,無高慢心,生平等心,起大慈心,發利益心,住律儀心,離貪求心。聞其音者,歡喜踴躍;見其身者,悉離貪染。

  爾時,善財既見具足優婆夷已,頂禮其足,恭敬圍繞,合掌而立,白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雲何修菩薩道?我聞聖者善能誘誨,願為我說!”

  彼即告言:

  “善男子!我得菩薩無盡福德藏解脫門,能於如是一小器中,隨諸眾生種種欲樂,出生種種美味飲食,悉令充滿。假使百眾生、千眾生、百千眾生、億眾生、百億眾生、千億眾生、百千億那由他眾生,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眾生;假使閻浮提微塵數眾生、一四天下微塵數眾生,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眾生;假使十方世界一切眾生,隨其欲樂悉令充滿,而其飲食無有窮盡亦不減少。如飲食,如是種種上味、種種床座、種種衣服、種種臥具、種種車乘、種種華、種種鬘、種種香、種種塗香、種種燒香、種種末香、種種珍寶、種種瓔珞、種種幢、種種幡、種種蓋、種種上妙資生之具,隨意所樂悉令充足。

  “又,善男子!假使東方一世界中,聲聞、獨覺食我食已,皆證聲聞、辟支佛果,住最後身;如一世界中,如是百世界、千世界、百千世界、億世界、百億世界、千億世界、百千億世界、百千億那由他世界、閻浮提微塵數世界、一四天下微塵數世界、小千國土微塵數世界、中千國土微塵數世界、三千大千國土微塵數世界,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中,所有一切聲聞、獨覺食我食已,皆證聲聞、辟支佛果,住最後身。如於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又,善男子!東方一世界,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中,所有一生所系菩薩食我食已,皆菩提樹下坐於道場,降伏魔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善男子!汝見我此十千童女眷屬以不?”

  答言:“已見。”

  優婆夷言:

  “善男子!此十千童女而為上首,如是眷屬百萬阿僧祇,皆悉與我同行、同願、同善根、同出離道、同清凈解、同清凈念、同清凈趣、同無量覺、同得諸根、同廣大心、同所行境、同理、同義、同明瞭法、同凈色相、同無量力、同最精進、同正法音、同隨類音、同清凈第一音、同贊無量清凈功德、同清凈業、同清凈報、同大慈周普救護一切、同大悲周普成熟眾生、同清凈身業隨緣集起令見者欣悅、同清凈口業隨世語言宣佈法化、同往詣一切諸佛眾會道場、同往詣一切佛剎供養諸佛、同能現見一切法門、同住菩薩清凈行地。

  “善男子!是十千童女,能於此器取上飲食,一剎那頃遍至十方,供養一切後身菩薩、聲聞、獨覺,乃至遍及諸餓鬼趣,皆令充足。善男子!此十千女以我此器,能於天中充足天食,乃至人中充足人食。善男子!且待須臾,汝當自見。”

  說是語時,善財則見無量眾生從四門入,皆優婆夷本願所請。既來集已,敷座令坐,隨其所須,給施飲食,悉使充足。告善財言:

  “善男子!我唯知此無盡福德藏解脫門。如諸菩薩摩訶薩一切功德,猶如大海甚深無盡,猶如虛空廣大無際,如如意珠滿眾生願,如大聚落所求皆得,如須彌山普集眾寶,猶如奧藏常貯法財,猶如明燈破諸黑闇,猶如高蓋普蔭群生;而我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南方有城,名曰:大興;彼有居士,名曰:明智。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繞無量匝,瞻仰無厭,辭退而去。

  爾時,善財童子得無盡莊嚴福德藏解脫光明已,思惟彼福德大海,觀察彼福德虛空,趣彼福德聚,登彼福德山,攝彼福德藏,入彼福德淵,遊彼福德池,凈彼福德輪,見彼福德藏,入彼福德門,行彼福德道,修彼福德種。

  漸次而行,至大興城,周遍推求明智居士。於善知識心生渴仰,以善知識熏習其心,於善知識志欲堅固,方便求見諸善知識心不退轉,願得承事諸善知識心無懈倦;知由依止善知識故,能滿眾善;知由依止善知識故,能生眾福;知由依止善知識故,能長眾行;知由依止善知識故,不由他教,自能承事一切善友。如是思惟時,長其善根,凈其深心,增其根性,益其德本,加其大願,廣其大悲,近一切智,具普賢道,照明一切諸佛正法,增長如來十力光明。

  爾時,善財見彼居士在其城內市四衢道七寶臺上,處無數寶莊嚴之座。其座妙好,清凈摩尼以為其身,金剛帝青以為其足,寶繩交絡,五百妙寶而為校飾;敷天寶衣,建天幢幡,張大寶網,施大寶帳;閻浮檀金以為其蓋,毗琉璃寶以為其竿,令人執持以覆其上;鵝王羽翮清凈嚴潔以為其扇;熏眾妙香,雨眾天華;左右常奏五百樂音,其音美妙過於天樂,眾生聞者無不悅豫。十千眷屬前後圍繞,色相端嚴,人所喜見,天莊嚴具以為嚴飾,於天人中最勝無比,悉已成就菩薩志欲,皆與居士同昔善根,侍立瞻對,承其教命。

  爾時,善財頂禮其足,繞無量匝,合掌而立,白言:“聖者!我為利益一切眾生故,為令一切眾生出諸苦難故,為令一切眾生究竟安樂故,為令一切眾生出生死海故,為令一切眾生住法寶洲故,為令一切眾生枯竭愛河故,為令一切眾生起大慈悲故,為令一切眾生舍離欲愛故,為令一切眾生渴仰佛智故,為令一切眾生出生死曠野故,為令一切眾生樂諸佛功德故,為令一切眾生出三界城故,為令一切眾生入一切智城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雲何修菩薩道,能為一切眾生作依止處?”

  長者告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乃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人難得。若能發心,是人則能求菩薩行,值遇善知識恒無厭足,親近善知識恒無勞倦,供養善知識恒不疲懈,給侍善知識不生憂戚,求覓善知識終不退轉,愛念善知識終不放舍,承事善知識無暫休息,瞻仰善知識無時憩止,行善知識教未曾怠惰,稟善知識心無有誤失。

  “善男子!汝見我此眾會人不?”

  善財答言:“唯然!已見。”

  居士言:

  “善男子!我已令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如來傢,增長白法,安住無量諸波羅蜜,學佛十力,離世間種,住如來種,棄生死輪,轉正法輪,滅三惡趣,住正法趣,如諸菩薩悉能救護一切眾生。

  “善男子!我得隨意出生福德藏解脫門,凡有所須悉滿其願。所謂:衣服、瓔珞、象馬、車乘、華香、幢蓋、飲食、湯藥、房舍、屋宅、床座、燈炬、奴婢、牛羊及諸侍使,如是一切資生之物,諸有所須悉令充滿,乃至為說真實妙法。善男子!且待須臾,汝當自見。”

  說是語時,無量眾生從種種方所、種種世界、種種國土、種種城邑,形類各別,愛欲不同,皆以菩薩往昔願力,其數無邊俱來集會,各隨所欲而有求請。

  爾時,居士知眾普集,須臾系念,仰視虛空;如其所須,悉從空下,一切眾會普皆滿足。然後復為說種種法。所謂:為得美食而充足者,與說種種集福德行、離貧窮行、知諸法行、成就法喜禪悅食行、修習具足諸相好行、增長成就難屈伏行、善能瞭達無上食行、成就無盡大威德力降魔怨行;為得好飲而充足者,與其說法,令於生死,舍離愛著,入佛法味;為得種種諸上味者,與其說法,皆令獲得諸佛如來上味之相;為得車乘而充足者,與其宣說種種法門,皆令得載摩訶衍乘;為得衣服而充足者,與其說法,令得清凈慚愧之衣,乃至如來清凈妙色。如是一切靡不周贍,然後悉為如應說法。既聞法已,還歸本處。

  爾時,居士為善財童子示現菩薩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已,告言:

  “善男子!我唯知此隨意出生福德藏解脫門。如諸菩薩摩訶薩成就寶手,遍覆一切十方國土,以自在力普雨一切資生之具,所謂:雨種種色寶、種種色瓔珞、種種色寶冠、種種色衣服、種種色音樂、種種色華、種種色香、種種色末香、種種色燒香、種種色寶蓋、種種色幢幡,遍滿一切眾生住處,及諸如來眾會道場,或以成熟一切眾生,或以供養一切諸佛;而我雲何能知能說彼諸功德自在神力?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大城,名:師子宮;彼有長者,名:法寶髻。汝可往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歡喜踴躍,恭敬尊重,如弟子禮,作如是念:“由此居士護念於我,令我得見一切智道,不斷愛念善知識見,不壞尊重善知識心,常能隨順善知識教,決定深信善知識語,恒發深心事善知識。”頂禮其足,繞無量匝,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六十五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六十六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七

  爾時,善財童子於明智居士所,聞此解脫已,遊彼福德海,治彼福德田,仰彼福德山,趣彼福德津,開彼福德藏,觀彼福德法,凈彼福德輪,味彼福德聚,生彼福德力,增彼福德勢。

  漸次而行,向師子城,周遍推求寶髻長者。見此長者在於市中,遽即往詣,頂禮其足,繞無數匝,合掌而立,白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雲何修菩薩道?善哉聖者!願為我說諸菩薩道,我乘此道趣一切智!”

  爾時,長者執善財手,將詣所居,示其舍宅,作如是言:“善男子!且觀我傢。”

  爾時,善財見其舍宅,清凈光明,真金所成,白銀為墻,玻璃為殿,紺琉璃寶以為樓閣,硨磲妙寶而作其柱,百千種寶周遍莊嚴;赤珠摩尼為師子座;摩尼為帳,真珠為網,彌覆其上;碼瑙寶池香水盈滿,無量寶樹周遍行列;其宅廣博,十層八門。

  善財入已,次第觀察。見最下層,施諸飲食。見第二層,施諸寶衣。見第三層,佈施一切寶莊嚴具。見第四層,施諸采女並及一切上妙珍寶。見第五層,乃至五地菩薩雲集,演說諸法利益世間,成就一切陀羅尼門、諸三昧印、諸三昧行智慧光明。見第六層,有諸菩薩皆已成就甚深智慧,於諸法性明瞭通達,成就廣大總持三昧無障礙門,所行無礙,不住二法,在不可說妙莊嚴道場中而共集會,分別顯示般若波羅蜜門,所謂:寂靜藏般若波羅蜜門、善分別諸眾生智般若波羅蜜門、不可動轉般若波羅蜜門、離欲光明般若波羅蜜門、不可降伏藏般若波羅蜜門、照眾生輪般若波羅蜜門、海藏般若波羅蜜門、普眼舍得般若波羅蜜門、入無盡藏般若波羅蜜門、一切方便海般若波羅蜜門、入一切世間海般若波羅蜜門、無礙辯才般若波羅蜜門、隨順眾生般若波羅蜜門、無礙光明般若波羅蜜門、常觀宿緣而佈法雲般若波羅蜜門……說如是等百萬阿僧祇般若波羅蜜門。見第七層,有諸菩薩得如響忍,以方便智分別觀察而得出離,悉能聞持諸佛正法。見第八層,無量菩薩共集其中,皆得神通無有退墮,能以一音遍十方剎,其身普現一切道場,盡於法界靡不周遍,普入佛境,普見佛身,普於一切佛眾會中而為上首演說於法。見第九層,一生所系諸菩薩眾於中集會。見第十層,一切如來充滿其中,從初發心,修菩薩行,超出生死,成滿大願及神通力,凈佛國土道場眾會,轉正法輪,調伏眾生。如是一切,悉使明見。

  爾時,善財見是事已,白言:“聖者!何緣致此清凈眾會?種何善根獲如是報?”

  長者告言:

  “善男子!我念過去,過佛剎微塵數劫,有世界,名:圓滿莊嚴,佛號:無邊光明法界普莊嚴王如來、應、正等覺,十號圓滿。彼佛入城,我奏樂音,並燒一丸香而以供養,以此功德回向三處,謂:永離一切貧窮困苦、常見諸佛及善知識、恒聞正法,故獲斯報。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薩無量福德寶藏解脫門。如諸菩薩摩訶薩,得不思議功德寶藏,入無分別如來身海,受無分別無上法雲,修無分別功德道具,起無分別普賢行網,入無分別三昧境界,等無分別菩薩善根,住無分別如來所住,證無分別三世平等,住無分別普眼境界,住一切劫無有疲厭;而我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曰:藤根;其土有城,名曰:普門;中有長者,名為:普眼。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繞無數匝,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爾時,善財童子於寶髻長者所,聞此解脫已,深入諸佛無量知見,安住菩薩無量勝行,瞭達菩薩無量方便,希求菩薩無量法門,清凈菩薩無量信解,明利菩薩無量諸根,成就菩薩無量欲樂,通達菩薩無量行門,增長菩薩無量願力,建立菩薩無能勝幢,起菩薩智照菩薩法。

  漸次而行,至藤根國,推問求覓彼城所在。雖歷艱難,不憚勞苦,但唯正念善知識教,願常親近承事供養,遍策諸根離眾放逸。然後乃得見普門城,百千聚落周匝圍繞,雉堞崇峻,衢路寬平。見彼長者,往詣其所,於前頂禮,合掌而立,白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雲何修菩薩道?”

  長者告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我知一切眾生諸病:風黃、痰熱、鬼魅、蠱毒,乃至水火之所傷害。如是一切所生諸疾,我悉能以方便救療。

  “善男子!十方眾生諸有病者咸來我所,我皆療治,令其得差;復以香湯沐浴其身,香華、瓔珞、名衣、上服、種種莊嚴,施諸飲食及以財寶,悉令充足無所乏短。然後各為如應說法:為貪欲多者,教不凈觀;嗔恚多者,教慈悲觀;愚癡多者,教其分別種種法相;等分行者,為其顯示殊勝法門。為欲令其發菩提心,稱揚一切諸佛功德;為欲令其起大悲意,顯示生死無量苦惱;為欲令其增長功德,贊嘆修集無量福智;為欲令其發大誓願,稱贊調伏一切眾生;為欲令其修普賢行,說諸菩薩於一切剎、一切劫住,修諸行網;為欲令其具佛相好,稱揚贊嘆檀波羅蜜;為欲令其得佛凈身,悉能遍至一切處故,稱揚贊嘆屍波羅蜜;為欲令其得佛清凈不思議身,稱揚贊嘆忍波羅蜜;為欲令其獲於如來無能勝身,稱揚贊嘆精進波羅蜜;為欲令其得於清凈無與等身,稱揚贊嘆禪波羅蜜;為欲令其顯現如來清凈法身,稱揚贊嘆般若波羅蜜;為欲令其現佛世尊清凈色身,稱揚贊嘆方便波羅蜜;為欲令其為諸眾生住一切劫,稱揚贊嘆願波羅蜜;為欲令其現清凈身,悉過一切諸佛剎土,稱揚贊嘆力波羅蜜;為欲令其現清凈身,隨眾生心悉使歡喜,稱揚贊嘆智波羅蜜;為欲令其獲於究竟凈妙之身,稱揚贊嘆永離一切諸不善法。如是施已,各令還去。

  “善男子!我又善知和合一切諸香要法,所謂:無等香、辛頭波羅香、無勝香、覺悟香、阿盧那跋底香、堅黑栴檀香、烏洛迦栴檀香、沉水香、不動諸根香,如是等香,悉知調理和合之法。

  “又,善男子!我持此香以為供養,普見諸佛,所願皆滿,所謂:救護一切眾生願、嚴凈一切佛剎願、供養一切如來願。

  “又,善男子!然此香時,一一香中出無量香,遍至十方一切法界一切諸佛眾會道場,或為香宮,或為香殿,如是香欄檻、香垣墻、香卻敵、香戶牖、香重閣、香半月、香蓋、香幢、香幡、香帳、香羅網、香形像、香莊嚴具、香光明、香雲雨,處處充滿以為莊嚴。

  “善男子!我唯知此令一切眾生普見諸佛歡喜法門。如諸菩薩摩訶薩如大藥王,若見、若聞、若憶念、若同住、若隨行往、若稱名號,皆獲利益,無空過者;若有眾生暫得值遇,必令銷滅一切煩惱,入於佛法,離諸苦蘊,永息一切生死怖畏,到無所畏一切智處,摧壞一切老死大山,安住平等寂滅之樂。而我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大城,名:多羅幢;彼中有王,名:無厭足。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禮普眼足,繞無量匝,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爾時,善財童子憶念思惟善知識教,念善知識:“能攝受我,能守護我,令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退轉。”如是思惟,生歡喜心、凈信心、廣大心、怡暢心、踴躍心、欣慶心、勝妙心、寂靜心、莊嚴心、無著心、無礙心、平等心、自在心、住法心、遍往佛剎心、見佛莊嚴心、不舍十力心。

  漸次遊行,經歷國土、村邑、聚落,至多羅幢城,問無厭足王所在之處,諸人答言:“此王今者在於正殿,坐師子座,宣佈法化,調禦眾生,可治者治,可攝者攝,罰其罪惡,決其諍訟,撫其孤弱,皆令永斷殺、盜、邪淫,亦令禁止妄言、兩舌、惡口、綺語,又使遠離貪、嗔、邪見。”時,善財童子依眾人語,尋即往詣。

  遙見彼王坐那羅延金剛之座,阿僧祇寶以為其足,無量寶像以為莊嚴,金繩為網彌覆其上;如意摩尼以為寶冠莊嚴其首,閻浮檀金以為半月莊嚴其額,帝青摩尼以為耳璫相對垂下,無價摩尼以為瓔珞莊嚴其頸,天妙摩尼以為印釧莊嚴其臂;閻浮檀金以為其蓋,眾寶間錯以為輪輻,大琉璃寶以為其竿,光味摩尼以為其臍,雜寶為鈴恒出妙音,放大光明周遍十方,如是寶蓋而覆其上。

  阿那羅王有大力勢,能伏他眾,無能與敵;以離垢繒而系其頂,十千大臣前後圍繞共理王事。其前復有十萬猛卒,形貌醜惡,衣服褊陋,執持器仗,攘臂嗔目,眾生見者無不恐怖。無量眾生犯王教敕,或盜他物,或害他命,或侵他妻,或生邪見,或起嗔恨,或懷貪嫉,作如是等種種惡業,身被五縛,將詣王所,隨其所犯而治罰之。或斷手足,或截耳鼻,或挑其目,或斬其首,或剝其皮,或解其體,或以湯煮,或以火焚,或驅上高山推令墮落,有如是等無量楚毒;發聲號叫,譬如眾合大地獄中。

  善財見已,作如是念:“我為利益一切眾生,求菩薩行,修菩薩道。今者,此王滅諸善法,作大罪業,逼惱眾生,乃至斷命,曾不顧懼未來惡道。雲何於此而欲求法,發大悲心救護眾生?”

  作是念時,空中有天而告之言:“善男子!汝當憶念普眼長者善知識教。”

  善財仰視而白之曰:“我常憶念,初不敢忘。”

  天曰:“善男子!汝莫厭離善知識語,善知識者能引導汝至無險難安隱之處。善男子!菩薩善巧方便智不可思議,攝受眾生智不可思議,護念眾生智不可思議,成熟眾生智不可思議,守護眾生智不可思議,度脫眾生智不可思議,調伏眾生智不可思議。”

  時,善財童子聞此語已,即詣王所,頂禮其足,白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雲何修菩薩道?我聞聖者善能教誨,願為我說!”

  時,阿那羅王理王事已,執善財手,將入宮中,命之同坐,告言:“善男子!汝應觀我所住宮殿。”

  善財如語即遍觀察,見其宮殿廣大無比,皆以妙寶之所合成,七寶為墻周匝圍繞,百千眾寶以為樓閣,種種莊嚴悉皆妙好,不思議摩尼寶網羅覆其上;十億侍女端正殊絕,威儀進止皆悉可觀,凡所施為無非巧妙,先起後臥軟意承旨。

  時,阿那羅王告善財言:

  “善男子!於意雲何?我若實作如是惡業,雲何而得如是果報、如是色身、如是眷屬、如是富贍、如是自在?

  “善男子!我得菩薩如幻解脫。善男子!我此國土所有眾生,多行殺、盜乃至邪見,作餘方便不能令其舍離惡業。善男子!我為調伏彼眾生故,化作惡人造諸罪業受種種苦,令其一切作惡眾生見是事已,心生惶怖,心生厭離,心生怯弱,斷其所作一切惡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善男子!我以如是巧方便故,令諸眾生,舍十惡業,住十善道,究竟快樂,究竟安隱,究竟住於一切智地。善男子!我身、語、意未曾惱害於一眾生。善男子!如我心者,寧於未來受無間苦,終不發生一念之意與一蚊一蟻而作苦事,況復人耶!人是福田,能生一切諸善法故。

  “善男子!我唯得此如幻解脫。如諸菩薩摩訶薩得無生忍,知諸有趣悉皆如幻,菩薩諸行悉皆如化,一切世間悉皆如影,一切諸法悉皆如夢,入真實相無礙法門,修行帝網一切諸行,以無礙智行於境界,普入一切平等三昧,於陀羅尼已得自在;而我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城名:妙光;王名:大光。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頂禮王足,繞無數匝,辭退而去。

  爾時,善財童子一心正念彼王所得幻智法門,思惟彼王如幻解脫,觀察彼王如幻法性,發如幻願,凈如幻法,普於一切如幻三世起於種種如幻變化,如是思惟。

  漸次遊行,或至人間城邑、聚落,或經曠野、巖谷、險難,無有疲懈,未曾休息。然後乃至妙光大城,而問人言:“妙光大城在於何所?”人咸報言:“妙光城者,今此城是,是大光王之所住處。”

  時,善財童子歡喜踴躍,作如是念:“我善知識在此城中,我今必當親得奉見,聞諸菩薩所行之行,聞諸菩薩出要之門,聞諸菩薩所證之法,聞諸菩薩不思議功德,聞諸菩薩不思議自在,聞諸菩薩不思議平等,聞諸菩薩不思議勇猛,聞諸菩薩不思議境界廣大清凈。”作是念已,入妙光城。

  見此大城,以金、銀、琉璃、玻璃、真珠、硨磲、碼瑙七寶所成,七寶深塹,七重圍繞;八功德水盈滿其中,底佈金沙,優缽羅華、波頭摩華、拘物頭華、芬陀利華遍佈其上;寶多羅樹七重行列,七種金剛以為其垣各各圍繞,所謂:師子光明金剛垣、無能超勝金剛垣、不可沮壞金剛垣、不可毀缺金剛垣、堅固無礙金剛垣、勝妙網藏金剛垣、離塵清凈金剛垣,悉以無數摩尼妙寶間錯莊嚴,種種眾寶而為埤堄。其城縱廣一十由旬,周回八方,面開八門,皆以七寶周遍嚴飾,毗琉璃寶以為其地,種種莊嚴甚可愛樂。

  其城之內,十億衢道,一一道間,皆有無量萬億眾生於中止住。有無數閻浮檀金樓閣,毗琉璃摩尼網羅覆其上;無數銀樓閣,赤真珠摩尼網羅覆其上;無數毗琉璃樓閣,妙藏摩尼網羅覆其上;無數玻璃樓閣,無垢藏摩尼王網羅覆其上;無數光照世間摩尼寶樓閣,日藏摩尼王網羅覆其上;無數帝青摩尼寶樓閣,妙光摩尼王網羅覆其上;無數眾生海摩尼王樓閣,焰光明摩尼王網羅覆其上;無數金剛寶樓閣,無能勝幢摩尼王網羅覆其上;無數黑栴檀樓閣,天曼陀羅華網羅覆其上;無數無等香王樓閣,種種華網羅覆其上。

  其城復有無數摩尼網、無數寶鈴網、無數天香網、無數天華網、無數寶形像網,無數寶衣帳、無數寶蓋帳、無數寶樓閣帳、無數寶華鬘帳之所彌覆,處處建立寶蓋、幢、幡。

  當此城中,有一樓閣,名:正法藏,阿僧祇寶以為莊嚴,光明赫奕最勝無比,眾生見者心無厭足,彼大光王常處其中。

  爾時,善財童子於此一切珍寶妙物,乃至男女、六塵境界,皆無愛著,但正思惟究竟之法,一心願樂見善知識。

  漸次遊行,見大光王去於所住樓閣不遠四衢道中,坐如意摩尼寶蓮華藏廣大莊嚴師子之座,紺琉璃寶以為其足,金繒為帳,眾寶為網,上妙天衣以為茵蓐。其王於上結跏趺坐,二十八種大人之相、八十隨好而以嚴身;如真金山,光色熾盛;如凈空日,威光赫奕;如盛滿月,見者清涼;如梵天王,處於梵眾;亦如大海,功德法寶無有邊際;亦如雪山,相好樹林以為嚴飾;亦如大雲,能震法雷,啟悟群品;亦如虛空,顯現種種法門星象;如須彌山,四色普現眾生心海;亦如寶洲,種種智寶充滿其中。

  於王座前,有金、銀、琉璃、摩尼、真珠、珊瑚、琥珀、珂貝、璧玉諸珍寶聚,衣服、瓔珞及諸飲食無量無邊種種充滿。復見無量百千萬億上妙寶車、百千萬億諸天妓樂、百千萬億天諸妙香、百千萬億病緣湯藥資生之具,如是一切悉皆珍好。無量乳牛,蹄角金色;無量千億端正女人,上妙栴檀以塗其體,天衣、瓔珞種種莊嚴,六十四能靡不該練,世情禮則悉皆善解,隨眾生心而以給施。

  城邑、聚落、四衢道側,悉置一切資生之具。一一道傍皆有二十億菩薩,以此諸物給施眾生,為欲普攝眾生故,為令眾生歡喜故,為令眾生踴躍故,為令眾生心凈故,為令眾生清涼故,為滅眾生煩惱故,為令眾生知一切義理故,為令眾生入一切智道故,為令眾生舍怨敵心故,為令眾生離身、語惡故,為令眾生拔諸邪見故,為令眾生凈諸業道故。

  時,善財童子五體投地,頂禮其足,恭敬右繞,經無量匝,合掌而住,白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雲何修菩薩道?我聞聖者善能誘誨,願為我說!”

  時,王告言:

  “善男子!我凈修菩薩大慈幢行,我滿足菩薩大慈幢行。善男子!我於無量百千萬億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所,問難此法,思惟觀察,修習莊嚴。

  “善男子!我以此法為王,以此法教敕,以此法攝受,以此法隨逐世間,以此法引導眾生,以此法令眾生修行,以此法令眾生趣入,以此法與眾生方便,以此法令眾生熏習,以此法令眾生起行,以此法令眾生安住思惟諸法自性,以此法令眾生安住慈心,以慈為主,具足慈力;如是,令住利益心、安樂心、哀愍心、攝受心、守護眾生不舍離心、拔眾生苦無休息心。我以此法令一切眾生畢竟快樂,恒自悅豫,身無諸苦,心得清涼,斷生死愛,樂正法樂,滌煩惱垢,破惡業障,絕生死流,入真法海,斷諸有趣,求一切智,凈諸心海,生不壞信。善男子!我已住此大慈幢行,能以正法教化世間。

  “善男子!我國土中一切眾生,皆於我所無有恐怖。善男子!若有眾生貧窮困乏,來至我所而有求索。我開庫藏恣其所取,而語之言:‘莫造諸惡,莫害眾生,莫起諸見,莫生執著。汝等貧乏,若有所須,當來我所及四衢道,一切諸物種種具足,隨意而取勿生疑難。’

  “善男子!此妙光城所住眾生,皆是菩薩發大乘意,隨心所欲,所見不同,或見此城其量狹小,或見此城其量廣大;或見土沙以為其地,或見眾寶而以莊嚴;或見聚土以為垣墻,或見寶墻周匝圍繞;或見其地多諸瓦石高下不平,或見無量大摩尼寶間錯莊嚴平坦如掌;或見屋宅土木所成,或見殿堂及諸樓閣、階墀、窗闥、軒檻、戶牖——如是一切無非妙寶。

  “善男子!若有眾生其心清凈,曾種善根供養諸佛,發心趣向一切智道,以一切智為究竟處,及我昔時修菩薩行曾所攝受,則見此城眾寶嚴凈;餘皆見穢。

  “善男子!此國土中一切眾生,五濁世時樂作諸惡。我心哀愍而欲救護,入於菩薩大慈為首隨順世間三昧之門。入此三昧時,彼諸眾生所有怖畏心、惱害心、怨敵心、諍論心,如是諸心,悉自消滅。何以故?入於菩薩大慈為首順世三昧,法如是故。善男子!且待須臾,自當現見。”

  時,大光王即入此定。其城內外六種震動,諸寶地、寶墻、寶堂、寶殿、臺觀、樓閣、階砌、戶牖,如是一切咸出妙音,悉向於王曲躬敬禮。妙光城內所有居人,靡不同時歡喜踴躍,俱向王所舉身投地。村營、城邑一切人眾,咸來見王,歡喜敬禮。

  近王所住,鳥獸之屬,互相瞻視,起慈悲心,咸向王前恭敬禮拜。一切山原及諸草樹,莫不回轉向王敬禮。陂池、泉井及以河海,悉皆騰溢,流註王前。十千龍王起大香雲,激電震雷,註微細雨。有十千天王,所謂:忉利天王、夜摩天王、兜率陀天王、善變化天王、他化自在天王……如是等而為上首,於虛空中作眾妓樂。無數天女歌詠贊嘆,雨無數華雲、無數香雲、無數寶鬘雲、無數寶衣雲、無數寶蓋雲、無數寶幢雲、無數寶幡雲,於虛空中而為莊嚴,供養其王。伊羅婆拏大象王,以自在力,於虛空中敷佈無數大寶蓮華,垂無數寶瓔珞、無數寶繒帶、無數寶鬘、無數寶嚴具、無數寶華、無數寶香,種種奇妙以為嚴飾,無數采女種種歌贊。

  閻浮提內復有無量百千萬億諸羅剎王、諸夜叉王、鳩槃荼王、毗舍阇王,或住大海,或居陸地,飲血啖肉,殘害眾生;皆起慈心,願行利益,明識後世,不造諸惡;恭敬合掌,頂禮於王。如閻浮提,餘三天下,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百千萬億那由他世界中,所有一切毒惡眾生悉亦如是。

  時,大光王從三昧起,告善財言:“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薩大慈為首隨順世間三昧門。如諸菩薩摩訶薩為高蓋,慈心普蔭諸眾生故;為修行,下、中、上行悉等行故;為大地,能以慈心任持一切諸眾生故;為滿月,福德光明於世間中平等現故;為凈日,以智光明照耀一切所知境故;為明燈,能破一切眾生心中諸黑闇故;為水清珠,能清一切眾生心中諂誑濁故;為如意寶,悉能滿足一切眾生心所願故;為大風,速令眾生修習三昧入一切智大城中故。而我雲何能知其行,能說其德,能稱量彼福德大山,能瞻仰彼功德眾星,能觀察彼大願風輪,能趣入彼甚深法門,能顯示彼莊嚴大海,能闡明彼普賢行門,能開示彼諸三昧窟,能贊嘆彼大慈悲雲?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王都,名曰:安住;有優婆夷,名曰:不動。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第4部分-大方廣佛華嚴經相關文章

佛說阿彌陀經完整版儀軌

【香贊】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云。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三拜)【蓮池贊】  蓮池海會,彌陀如來,觀音勢至坐蓮臺,接引上金階,大誓弘開,普愿離塵埃。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三拜)【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em

慈悲藥師放生簡軌

1.祈請本師: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2.三皈依: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惡鬼。皈依僧不墮傍生。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遍) &nbs

凈業朝時課誦

01 爐香贊爐香乍爇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云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02 請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03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譯 )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揵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栴延、摩訶拘絺羅、離婆多、周

佛藏推薦文章

Zola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大悲咒因何叫大悲咒?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出自《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訣。  大悲咒的全文共84句,每一句對應一種化身。全文大意是:  皈依三寶,皈依大悲渡世的觀世音菩薩,世間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眾生,要誓愿宣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救苦救難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煩惱,了悟真

全文大悲咒全文

  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無·阿唎耶。

文殊菩薩五字心咒原文

  嗡 阿 拉 巴 扎 那 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