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大方廣佛華嚴經

助印经书
  無量無數諸如來,  種種名號各不同,

  於一毛端悉明見,  此凈福者所行道。

  一毛端處見諸佛,  其數無量不可說,

  一切法界悉亦然,  彼諸佛子行斯道。

  無量無邊無數劫,  於一念中悉明見,

  知其修促無定相,  此解脫行所行道。

  能令見者無空過,  皆於佛法種因緣,

  而於所作心無著,  彼諸最勝所行道。

  那由他劫常遇佛,  終不一念生疲厭,

  其心歡喜轉更增,  此不空見所行道。

  盡於無量無邊劫,  觀察一切眾生界,

  未曾見有一眾生,  此堅固士所行道。

  修習無邊福智藏,  普作清涼功德池,

  利益一切諸群生,  彼第一人行此道。

  法界所有諸品類,  普遍虛空無數量,

  瞭彼皆依言說住,  此師子吼所行道。

  能於一一三昧中,  普入無數諸三昧,

  悉至法門幽奧處,  此論月者行斯道。

  忍力勤修到彼岸,  能忍最勝寂滅法,

  其心平等不動搖,  此無邊智所行道。

  於一世界一坐處,  其身不動恒寂然,

  而於一切普現身,  彼無邊身行此道。

  無量無邊諸國土,  悉令共入一塵中,

  普得包容無障礙,  彼無邊思行此道。

  瞭達是處及非處,  於諸力處普能入,

  成就如來最上力,  彼第一力所行道。

  過去未來現在世,  無量無邊諸業報,

  恒以智慧悉瞭知,  此達解者所行道。

  瞭達世間時非時,  如應調伏諸眾生,

  悉順其宜而不失,  此善瞭者所行道。

  善守身語及意業,  恒令依法而修行,

  離諸取著降眾魔,  此智心者所行道。

  於諸法中得善巧,  能入真如平等處,

  辯才宣說無有窮,  此佛行者所行道。

  陀羅尼門已圓滿,  善能安住無礙藏,

  於諸法界悉通達,  此深入者所行道。

  三世所有一切佛,  悉與等心同智慧,

  一性一相無有殊,  此無礙種所行道。

  已決一切愚癡膜,  深入廣大智慧海,

  普施眾生清凈眼,  此有目者所行道。

  已具一切諸導師,  平等神通無二行,

  獲於如來自在力,  此善修者所行道。

  遍遊一切諸世間,  普雨無邊妙法雨,

  悉令於義得決瞭,  此法雲者所行道。

  能於佛智及解脫,  深生凈信永不退,

  以信而生智慧根,  此善學者所行道。

  能於一念悉瞭知,  一切眾生無有餘,

  瞭彼眾生心自性,  達無性者所行道。

  法界一切諸國土,  悉能化往無有數,

  其身最妙絕等倫,  此無比行所行道。

  佛剎無邊無有數,  無量諸佛在其中,

  菩薩於彼悉現前,  親近供養生尊重。

  菩薩能以獨一身,  入於三昧而寂定,

  令見其身無有數,  一一皆從三昧起。

  菩薩所住最深妙,  所行所作超戲論,

  其心清凈常悅樂,  能令眾生悉歡喜。

  諸根方便各差別,  能以智慧悉明見,

  而瞭諸根無所依,  調難調者所行道。

  能以方便巧分別,  於一切法得自在,

  十方世界各不同,  悉在其中作佛事。

  諸根微妙行亦然,  能為眾生廣說法,

  誰其聞者不欣慶,  此等虛空所行道。

  智眼清凈無與等,  於一切法悉明見,

  如是智慧巧分別,  此無等者所行道。

  所有無盡廣大福,  一切修行使究竟,

  令諸眾生悉清凈,  此無比者所行道。

  普勸修成助道法,  悉令得住方便地,

  度脫眾生無有數,  未曾暫起眾生想。

  一切機緣悉觀察,  先護彼意令無諍,

  普示眾生安隱處,  此方便者所行道。

  成就最上第一智,  具足無量無邊智,

  於諸四眾無所畏,  此方便智所行道。

  一切世界及諸法,  悉能遍入得自在,

  亦入一切眾會中,  度脫群生無有數。

  十方一切國土中,  擊大法鼓悟群生,

  為法施主最無上,  此不滅者所行道。

  一身結跏而正坐,  充滿十方無量剎,

  而令其身不迫隘,  此法身者所行道。

  能於一義一文中,  演說無量無邊法,

  而其邊際不可得,  此無邊智所行道。

  於佛解脫善修學,  得佛智慧無障礙,

  成就無畏為世雄,  此方便者所行道。

  瞭知十方世界海,  亦知一切佛剎海,

  智海法海悉瞭知,  眾生見者咸欣慶。

  或現入胎及初生,  或現道場成正覺,

  如是皆令世間見,  此無邊者所行道。

  無量億數國土中,  示現其身入涅槃,

  實不舍願歸寂滅,  此雄論者所行道。

  堅固微密一妙身,  與佛平等無差別,

  隨諸眾生各異見,  一實身者所行道。

  法界平等無差別,  具足無量無邊義,

  樂觀一相心不移,  三世智者所行道。

  於諸眾生及佛法,  建立加持悉究竟,

  所有持力同於佛,  最上持者行斯道。

  神足無礙猶如佛,  天眼無礙最清凈,

  耳根無礙善聽聞,  此無礙意所行道。

  所有神通皆具足,  隨其智慧悉成就,

  善知一切靡所儔,  此賢智者所行道。

  其心正定不搖動,  其智廣大無邊際,

  所有境界皆明達,  一切見者所行道。

  已到一切功德岸,  能隨次第度眾生,

  其心畢竟無厭足,  此常勤者所行道。

  三世所有諸佛法,  於此一切咸知見,

  從於如來種性生,  彼諸佛子行斯道。

  隨順言辭已成就,  乖違談論善摧伏,

  常能趣向佛菩提,  無邊慧者所行道。

  一光照觸無涯限,  十方國土悉充遍,

  普使世間得大明,  此破闇者所行道。

  隨其應見應供養,  為現如來清凈身,

  教化眾生百千億,  莊嚴佛剎亦如是。

  為令眾生出世間,  一切妙行皆修習,

  此行廣大無邊際,  雲何而有能知者?

  假使分身不可說,  而與法界虛空等,

  悉共稱揚彼功德,  百千萬劫無能盡。

  菩薩功德無有邊,  一切修行皆具足,

  假使無量無邊佛,  於無量劫說不盡。

  何況世間天及人,  一切聲聞及緣覺,

  能於無量無邊劫,  贊嘆稱揚得究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一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十無盡藏品第二十二

  爾時,功德林菩薩復告諸菩薩言: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藏,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何等為十?所謂:信藏、戒藏、慚藏、愧藏、聞藏、施藏、慧藏、念藏、持藏、辯藏,是為十。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信藏?此菩薩信一切法空,信一切法無相,信一切法無願,信一切法無作,信一切法無分別,信一切法無所依,信一切法不可量,信一切法無有上,信一切法難超越,信一切法無生。若菩薩能如是隨順一切法,生凈信已,聞諸佛法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一切佛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眾生界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法界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虛空界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涅槃界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過去世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未來世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現在世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入一切劫不可思議,心不怯弱。何以故?此菩薩於諸佛所一向堅信,知佛智慧無邊無盡。十方無量諸世界中,一一各有無量諸佛,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今得、當得,已出世、今出世、當出世,已入涅槃、今入涅槃、當入涅槃,彼諸佛智慧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進不退、不近不遠、無知無舍。此菩薩入佛智慧,成就無邊無盡信;得此信已,心不退轉,心不雜亂,不可破壞,無所染著,常有根本,隨順聖人,住如來傢,護持一切諸佛種性,增長一切菩薩信解,隨順一切如來善根,出生一切諸佛方便。是名:菩薩摩訶薩信藏。菩薩住此信藏,則能聞持一切佛法,為眾生說,皆令開悟。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戒藏?此菩薩成就普饒益戒、不受戒、不住戒、無悔恨戒、無違諍戒、不損惱戒、無雜穢戒、無貪求戒、無過失戒、無毀犯戒。雲何為普饒益戒?此菩薩受持凈戒,本為利益一切眾生。雲何為不受戒?此菩薩不受行外道諸所有戒,但性自精進,奉持三世諸佛如來平等凈戒。雲何為不住戒?此菩薩受持戒時,心不住欲界、不住色界、不住無色界。何以故?不求生彼,而持戒故。雲何為無悔恨戒?此菩薩恒得安住無悔恨心。何以故?不作重罪,不行諂詐,不破凈戒故。雲何為無違諍戒?此菩薩不非先制,不更造立;心常隨順,向涅槃戒,具足受持,無所毀犯;不以持戒,惱他眾生,令其生苦,但願一切心常歡喜而持於戒。雲何為不惱害戒?此菩薩不因於戒,學諸咒術,造作方藥,惱害眾生,但為救護一切眾生而持於戒。雲何為不雜戒?此菩薩不著邊見,不持雜戒,但觀緣起持出離戒。雲何為無貪求戒?此菩薩不現異相,彰己有德,但為滿足出離法故而持於戒。雲何為無過失戒?此菩薩不自貢高,言我持戒;見破戒人亦不輕毀,令他愧恥;但一其心而持於戒。雲何為無毀犯戒?此菩薩永斷殺、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及無義語、貪、嗔、邪見,具足受持十種善業。菩薩持此無犯戒時,作是念言:‘一切眾生毀犯凈戒,皆由顛倒;唯佛世尊能知眾生以何因緣而生顛倒,毀犯凈戒。我當成就無上菩提,廣為眾生說真實法,令離顛倒。’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戒藏。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慚藏?此菩薩憶念過去所作諸惡而生於慚。謂彼菩薩,心自念言:‘我無始世來,與諸眾生皆悉互作父母、兄弟、姊妹、男女,具貪、嗔、癡、憍慢、諂誑及餘一切諸煩惱故,更相惱害,遞相陵奪,奸淫、傷殺,無惡不造;一切眾生,悉亦如是,以諸煩惱備造眾惡,是故各各不相恭敬、不相尊重、不相承順、不相謙下、不相啟導、不相護惜,更相殺害,互為怨仇。自惟我身及諸眾生,去、來、現在,行無慚法,三世諸佛無不知見。今若不斷此無慚行,三世諸佛亦當見我。我當雲何猶行不止?甚為不可。是故我應專心斷除,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廣為眾生說真實法。’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三慚藏。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愧藏?此菩薩自愧昔來,於五欲中,種種貪求,無有厭足,因此增長貪、恚、癡等一切煩惱:‘我今不應復行是事。’又作是念:‘眾生無智,起諸煩惱,具行惡法,不相恭敬,不相尊重,乃至展轉互為怨仇。如是等惡,無不備造,造已歡喜,追求稱嘆,盲無慧眼,無所知見。於母人腹中,入胎受生,成垢穢身,畢竟至於發白面皺。有智慧者,觀此但是從淫欲,生不凈之法,三世諸佛皆悉知見。若我於今猶行是事,則為欺誑三世諸佛。是故我當修行於愧,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廣為眾生說真實法。’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四愧藏。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聞藏?此菩薩知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無故是事無;是事起故是事起,是事滅故是事滅;是世間法,是出世間法;是有為法,是無為法;是有記法,是無記法。何等為是事有故是事有?謂:無明有故行有。何等為是事無故是事無?謂:識無故名色無。何等為是事起故是事起?謂:愛起故苦起。何等為是事滅故是事滅?謂:有滅故生滅。何等為世間法?所謂:色、受、想、行、識。何等為出世間法?所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何等為有為法?所謂: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界。何等為無為法?所謂:虛空、涅槃、數緣滅、非數緣滅、緣起法性住。何等為有記法?謂:四聖諦、四沙門果、四辯、四無所畏、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何等為無記法?謂:世間有邊,世間無邊,世間亦有邊亦無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世間有常,世間無常,世間亦有常亦無常,世間非有常非無常;如來滅後有,如來滅後無,如來滅後亦有亦無,如來滅後非有非無;我及眾生有,我及眾生無,我及眾生亦有亦無,我及眾生非有非無;過去,有幾如來般涅槃?幾聲聞、辟支佛般涅槃?未來,有幾如來?幾聲聞、辟支佛?幾眾生?現在,有幾佛住?幾聲聞、辟支佛住?幾眾生住?何等如來最先出?何等聲聞、辟支佛最先出?何等眾生最先出?何等如來最後出?何等聲聞、辟支佛最後出?何等眾生最後出?何法最在初?何法最在後?世間從何處來,去至何所?有幾世界成?有幾世界壞?世界從何處來,去至何所?何者為生死最初際?何者為生死最後際?是名無記法。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一切眾生於生死中,無有多聞,不能瞭知此一切法。我當發意,持多聞藏,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真實法。’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五多聞藏。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施藏?此菩薩行十種施,所謂:分減施、竭盡施、內施、外施、內外施、一切施、過去施、未來施、現在施、究竟施。佛子!雲何為菩薩分減施?此菩薩稟性仁慈,好行惠施。若得美味,不專自受,要與眾生,然後方食;凡所受物,悉亦如是。若自食時,作是念言:‘我身中有八萬戶蟲依於我住,我身充樂,彼亦充樂;我身饑苦,彼亦饑苦。我今受此所有飲食,願令眾生普得充飽。’為施彼故而自食之,不貪其味。復作是念:‘我於長夜愛著其身,欲令充飽而受飲食。今以此食惠施眾生,願我於身永斷貪著。’是名:分減施。雲何為菩薩竭盡施?佛子!此菩薩得種種上味飲食、香華、衣服、資生之具,若自以受用則安樂延年,若輟己施人則窮苦夭命。時,或有人來作是言:‘汝今所有,悉當與我。’菩薩自念:‘我無始已來,以饑餓故喪身無數,未曾得有如毫末許饒益眾生而獲善利。今我亦當同於往昔而舍其命,是故應為饒益眾生,隨其所有,一切皆舍;乃至盡命,亦無所吝。’是名:竭盡施。雲何為菩薩內施?佛子!此菩薩年方少盛,端正美好,香華、衣服以嚴其身;始受灌頂,轉輪王位,七寶具足,王四天下。時,或有人來白王言:‘大王當知!我今衰老,身嬰重疾,煢獨羸頓,死將不久;若得王身手足、血肉、頭目、骨髓,我之身命必冀存活。唯願大王莫更籌量,有所顧惜;但見慈念,以施於我!’爾時,菩薩作是念言:‘今我此身,後必當死,無一利益;宜時疾舍,以濟眾生。’念已施之,心無所悔。是名:內施。雲何為菩薩外施?佛子!此菩薩年盛色美,眾相具足,名華、上服而以嚴身;始受灌頂,轉輪王位,七寶具足,王四天下。時,或有人來白王言:‘我今貧窶,眾苦逼迫。唯願仁慈,特垂矜念,舍此王位以贍於我;我當統領,受王福樂!’爾時,菩薩作是念言:‘一切榮盛必當衰歇,於衰歇時,不能復更饒益眾生。我今宜應隨彼所求,充滿其意。’作是念已,即便施之而無所悔。是名:外施。雲何為菩薩內外施?佛子!此菩薩如上所說,處輪王位,七寶具足,王四天下。時,或有人而來白言:‘此轉輪位,王處已久,我未曾得。唯願大王舍之與我,並及王身,為我臣仆!’爾時,菩薩作是念言:‘我身財寶及以王位,悉是無常、敗壞之法。我今盛壯,富有天下;乞者現前,當以不堅而求堅法。’作是念已,即便施之,乃至以身恭勤作役,心無所悔。是名:內外施。雲何為菩薩一切施?佛子!此菩薩亦如上說,處輪王位,七寶具足,王四天下。時,有無量貧窮之人來詣其前,而作是言:‘大王名稱周聞十方,我等欽風故來至此。吾曹今者各有所求,願普垂慈,令得滿足!’時,諸貧人從彼大王,或乞國土,或乞妻子,或乞手足、血肉、心肺、頭目、髓腦。菩薩是時,心作是念:‘一切恩愛會當別離,而於眾生無所饒益。我今為欲永舍貪愛,以此一切必離散物滿眾生願。’作是念已,悉皆施與,心無悔恨,亦不於眾生而生厭賤。是名:一切施。雲何為菩薩過去施?此菩薩聞過去諸佛菩薩所有功德,聞已不著,瞭達非有,不起分別,不貪不味,亦不求取,無所依倚;見法如夢,無有堅固;於諸善根,不起有想,亦無所倚;但為教化,取著眾生,成熟佛法,而為演說;又復觀察:‘過去諸法,十方推求都不可得。’作是念已,於過去法,畢竟皆舍。是名:過去施。雲何為菩薩未來施?此菩薩聞未來諸佛之所修行,瞭達非有,不取於相,不別樂往生諸佛國土,不味不著,亦不生厭;不以善根回向於彼,亦不於彼而退善根,常勤修行,未曾廢舍;但欲因彼境界攝取眾生,為說真實,令成熟佛法;然此法者非有處所、非無處所,非內、非外,非近、非遠。復作是念:‘若法非有,不可不舍。’是名:未來施。雲何為菩薩現在施?此菩薩聞四天王眾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天、梵身天、梵輔天、梵眾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凈天、少凈天、無量凈天、遍凈天、廣天、少廣天、無量廣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乃至聞聲聞、緣覺具足功德。聞已,其心不迷、不沒、不聚、不散,但觀諸行如夢不實,無有貪著;為令眾生,舍離惡趣,心無分別,修菩薩道,成就佛法,而為開演。是名:現在施。雲何為菩薩究竟施?佛子!此菩薩,假使有無量眾生或有無眼、或有無耳、或無鼻舌及以手足,來至其所,告菩薩言:‘我身薄祜,諸根殘缺。唯願仁慈,以善方便,舍己所有,令我具足。’菩薩聞之,即便施與;假使由此,經阿僧祇劫,諸根不具,亦不心生一念悔惜。但自觀身,從初入胎,不凈微形,胞段諸根,生老病死;又觀此身,無有真實,無有慚愧,非賢聖物,臭穢不潔,骨節相持,血肉所塗,九孔常流,人所惡賤。作是觀已,不生一念愛著之心。復作是念:‘此身危脆,無有堅固。我今雲何而生戀著?應以施彼,充滿其願。如我所作,以此開導一切眾生,令於身心不生貪愛,悉得成就清凈智身。’是名:究竟施。是為菩薩摩訶薩第六施藏。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慧藏?此菩薩於色如實知,色集如實知,色滅如實知,色滅道如實知;於受、想、行、識如實知,受、想、行、識集如實知,受、想、行、識滅如實知,受、想、行、識滅道如實知;於無明如實知,無明集如實知,無明滅如實知,無明滅道如實知;於愛如實知,愛集如實知,愛滅如實知,愛滅道如實知;於聲聞如實知,聲聞法如實知,聲聞集如實知,聲聞涅槃如實知;於獨覺如實知,獨覺法如實知,獨覺集如實知,獨覺涅槃如實知;於菩薩如實知,菩薩法如實知,菩薩集如實知,菩薩涅槃如實知。雲何知?知從業報諸行因緣之所造作,一切虛假,空無有實,非我非堅固,無有少法可得成立。欲令眾生知其實性,廣為宣說。為說何等?說諸法不可壞。何等法不可壞?色不可壞,受、想、行、識不可壞,無明不可壞,聲聞法、獨覺法、菩薩法不可壞。何以故?一切法無作、無作者、無言說、無處所、不生、不起、不與、不取、無動轉、無作用。菩薩成就如是等無量慧藏,以少方便,瞭一切法,自然明達,不由他悟。此慧無盡藏有十種不可盡故,說為無盡。何等為十?所謂:多聞善巧不可盡故,親近善知識不可盡故,善分別句義不可盡故,入深法界不可盡故,以一味智莊嚴不可盡故,集一切福德心無疲倦不可盡故,入一切陀羅尼門不可盡故,能分別一切眾生語言音聲不可盡故,能斷一切眾生疑惑不可盡故,為一切眾生現一切佛神力教化調伏令修行不斷不可盡故;是為十。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七慧藏。住此藏者,得無盡智慧,普能開悟一切眾生。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念藏?此菩薩舍離癡惑,得具足念,憶念過去一生、二生,乃至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無量百千生,成劫、壞劫、成壞劫、非一成劫、非一壞劫、非一成壞劫,百劫、千劫、百千億那由他,乃至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劫;念一佛名號,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名號;念一佛出世說授記,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出世說授記;念一佛出世說修多羅,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出世說修多羅;如修多羅,祇夜、授記、伽他、尼陀那、優陀那、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譬諭、論議,亦如是;念一眾會,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眾會;念演一法,乃至演不可說不可說法;念一根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根種種性;念一根無量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根無量種種性;念一煩惱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煩惱種種性;念一三昧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三昧種種性。此念有十種,所謂:寂靜念、清凈念、不濁念、明徹念、離塵念、離種種塵念、離垢念、光耀念、可愛樂念、無障礙念。菩薩住是念時,一切世間無能嬈亂,一切異論無能變動,往世善根悉得清凈,於諸世法無所染著,眾魔外道所不能壞,轉身受生無所忘失;過、現、未來,說法無盡;於一切世界中,與眾生同住,曾無過咎;入一切諸佛眾會道場無所障礙,一切佛所悉得親近。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八念藏。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持藏?此菩薩持諸佛所說修多羅,文句義理,無有忘失;一生持,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生持;持一佛名號,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名號;持一劫數,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劫數;持一佛授記,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授記;持一修多羅,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修多羅;持一眾會,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眾會;持演一法,乃至演不可說不可說法;持一根無量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根無量種種性;持一煩惱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煩惱種種性;持一三昧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三昧種種性。佛子!此持藏無邊難滿,難至其底,難得親近,無能制伏,無量無盡,具大威力,是佛境界,唯佛能瞭。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九持藏。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辯藏?此菩薩有深智慧,瞭知實相,廣為眾生演說諸法,不違一切諸佛經典;說一品法,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品法;說一佛名號,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名號;如是,說一世界,說一佛授記,說一修多羅,說一眾會,說演一法,說一根無量種種性,說一煩惱無量種種性,說一三昧無量種種性,乃至說不可說不可說三昧無量種種性;或一日說,或半月、一月說,或百年、千年、百千年說,或一劫、百劫、千劫、百千劫說,或百千億那由他劫說,或無數無量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劫說。劫數可盡,一文一句,義理難盡。何以故?此菩薩成就十種無盡藏故。成就此藏,得攝一切法陀羅尼門現在前,百萬阿僧祇陀羅尼以為眷屬;得此陀羅尼已,以法光明,廣為眾生演說於法。其說法時,以廣長舌出妙音聲,充滿十方一切世界;隨其根性,悉令滿足,心得歡喜,滅除一切煩惱纏垢。善入一切音聲、言語、文字、辯才,令一切眾生佛種不斷,凈心相續,亦以法光明而演說法,無有窮盡,不生疲倦。何以故?此菩薩成就盡虛空遍法界無邊身故。是為菩薩摩訶薩第十辯藏。此藏無窮盡、無分段、無間、無斷、無變異、無隔礙、無退轉,甚深無底,難可得入,普入一切佛法之門。

  “佛子!此十種無盡藏,有十種無盡法,令諸菩薩究竟成就無上菩提。何等為十?饒益一切眾生故,以本願善回向故,一切劫無斷絕故,盡虛空界悉開悟心無限故,回向有為而不著故,一念境界一切法無盡故,大願心無變異故,善攝取諸陀羅尼故,一切諸佛所護念故,瞭一切法皆如幻故。是為十種無盡法,能令一切世間所作,悉得究竟無盡大藏。”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二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升兜率天宮品第二十三

  爾時,佛神力故,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四天下閻浮提中,皆見如來坐於樹下,各有菩薩承佛神力而演說法,靡不自謂恒對於佛。

  爾時,世尊復以神力,不離於此菩提樹下及須彌頂、夜摩天宮,而往詣於兜率陀天一切妙寶所莊嚴殿。時,兜率天王遙見佛來,即於殿上敷摩尼藏師子之座。其師子座,天諸妙寶之所集成,過去修行善根所得,一切如來神力所現,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善根所生,一切如來凈法所起,無邊福力之所嚴瑩;清凈業報,不可沮壞;觀者欣樂,無所厭足;是出世法,非世所染;一切眾生咸來觀察,無有能得究其妙好。有百萬億層級,周匝圍繞;百萬億金網,百萬億華帳,百萬億寶帳,百萬億鬘帳,百萬億香帳,張施其上;華鬘垂下,香氣普熏;百萬億華蓋,百萬億鬘蓋,百萬億寶蓋,諸天執持,四面行列;百萬億寶衣,以敷其上;百萬億樓閣,綺煥莊嚴;百萬億摩尼網,百萬億寶網,彌覆其上;百萬億寶瓔珞網,四面垂下;百萬億莊嚴具網,百萬億蓋網,百萬億衣網,百萬億寶帳網,以張其上;百萬億寶蓮華網,開敷光榮;百萬億寶香網,其香美妙,稱悅眾心;百萬億寶鈴帳,其鈴微動,出和雅音;百萬億栴檀寶帳,香氣普熏;百萬億寶華帳,其華敷榮;百萬億眾妙色衣帳,世所希有;百萬億菩薩帳,百萬億雜色帳,百萬億真金帳,百萬億琉璃帳,百萬億種種寶帳,悉張其上;百萬億一切寶帳,大摩尼寶以為莊嚴;百萬億妙寶華,周匝瑩飾;百萬億頻婆帳,殊妙間錯;百萬億寶鬘,百萬億香鬘,四面垂下;百萬億天堅固香,其香普熏;百萬億天莊嚴具瓔珞,百萬億寶華瓔珞,百萬億勝藏寶瓔珞,百萬億摩尼寶瓔珞,百萬億海摩尼寶瓔珞,莊嚴座身;百萬億妙寶繒彩,以為垂帶;百萬億因陀羅金剛寶,百萬億自在摩尼寶,百萬億妙色真金藏,以為間飾;百萬億毗盧遮那摩尼寶,百萬億因陀羅摩尼寶,光明照耀;百萬億天堅固摩尼寶,以為窗牖;百萬億清凈功德摩尼寶,彰施妙色;百萬億清凈妙藏寶,以為門闥;百萬億世中最勝半月寶,百萬億離垢藏摩尼寶,百萬億師子面摩尼寶,間錯莊嚴;百萬億心王摩尼寶,所求如意;百萬億閻浮檀摩尼寶,百萬億清凈藏摩尼寶,百萬億帝幢摩尼寶,咸放光明,彌覆其上;百萬億白銀藏摩尼寶,百萬億須彌幢摩尼寶,莊嚴其藏;百萬億真珠瓔珞,百萬億琉璃瓔珞,百萬億赤色寶瓔珞,百萬億摩尼瓔珞,百萬億寶光明瓔珞,百萬億種種藏摩尼瓔珞,百萬億甚可樂見赤真珠瓔珞,百萬億無邊色相藏摩尼寶瓔珞,百萬億極清凈無比寶瓔珞,百萬億勝光明摩尼寶瓔珞,周匝垂佈,以為莊嚴;百萬億摩尼身,殊妙嚴飾;百萬億因陀羅妙色寶,百萬億黑栴檀香,百萬億不思議境界香,百萬億十方妙香,百萬億最勝香,百萬億甚可愛樂香,咸發香氣,普熏十方;百萬億頻婆羅香,普散十方;百萬億凈光香,普熏眾生;百萬億無邊際種種色香,普熏一切諸佛國土,永不歇滅;百萬億塗香,百萬億熏香,百萬億燒香,香氣發越,普熏一切;百萬億蓮華藏沉水香,出大音聲;百萬億遊戲香,能轉眾心;百萬億阿樓那香,香氣普熏,其味甘美;百萬億能開悟香,普遍一切,令其聞者,諸根寂靜。

  復有百萬億無比香王香,種種莊嚴。雨百萬億天華雲,雨百萬億天香雲,雨百萬億天末香雲,雨百萬億天拘蘇摩華雲,雨百萬億天波頭摩華雲,雨百萬億天優缽羅華雲,雨百萬億天拘物頭華雲,雨百萬億天芬陀利華雲,雨百萬億天曼陀羅華雲,雨百萬億一切天華雲,雨百萬億天衣雲,雨百萬億摩尼寶雲,雨百萬億天蓋雲,雨百萬億天幡雲,雨百萬億天冠雲,雨百萬億天莊嚴具雲,雨百萬億天寶鬘雲,雨百萬億天寶瓔珞雲,雨百萬億天栴檀香雲,雨百萬億天沉水香雲。建百萬億寶幢,懸百萬億寶幡,垂百萬億寶繒帶,然百萬億香爐,佈百萬億寶鬘,持百萬億寶扇,執百萬億寶拂。懸百萬億寶鈴網,微風吹動,出妙音聲;百萬億寶欄楯,周匝圍繞;百萬億寶多羅樹,次第行列;百萬億妙寶窗牖,綺麗莊嚴;百萬億寶樹,周匝垂陰;百萬億寶樓閣,延袤綺飾;百萬億寶門,垂佈瓔珞;百萬億金鈴,出妙音聲;百萬億吉祥相瓔珞,嚴凈垂下;百萬億寶悉底迦,能除眾惡;百萬億金藏,金縷織成;百萬億寶蓋,眾寶為竿,執持行列;百萬億一切寶莊嚴具網,間錯莊嚴;百萬億光明寶,放種種光;百萬億光明,周遍照耀;百萬億日藏輪,百萬億月藏輪,並無量色寶之所集成;百萬億香焰,光明映徹;百萬億蓮華藏,開敷鮮榮;百萬億寶網,百萬億華網,百萬億香網,彌覆其上;百萬億天寶衣,百萬億天青色衣,百萬億天黃色衣,百萬億天赤色衣,百萬億天奇妙色衣,百萬億天種種寶奇妙衣,百萬億種種香熏衣,百萬億一切寶所成衣,百萬億鮮白衣,悉善敷佈,見者歡喜。百萬億天鈴幢,百萬億金網幢,出微妙音;百萬億天繒幢,眾彩具足;百萬億香幢,垂佈香網;百萬億華幢,雨一切華;百萬億天衣幢,懸佈妙衣;百萬億天摩尼寶幢,眾寶莊嚴;百萬億天莊嚴具幢,眾具校飾;百萬億天鬘幢,種種華鬘,四面行佈;百萬億天蓋幢,寶鈴和鳴,聞皆歡喜。百萬億天螺,出妙音聲;百萬億天鼓,出大音聲;百萬億天箜篌,出微妙音;百萬億天牟陀羅,出大妙音;百萬億天諸雜樂,同時俱奏;百萬億天自在樂,出妙音聲,其聲普遍一切佛剎;百萬億天變化樂,其聲如響,普應一切;百萬億天鼓,因於撫擊,而出妙音;百萬億天如意樂,自然出聲,音節相和;百萬億天諸雜樂,出妙音聲,滅諸煩惱。百萬億悅意音,贊嘆供養;百萬億廣大音,贊嘆承事;百萬億甚深音,贊嘆修行;百萬億眾妙音,嘆佛業果;百萬億微細音,嘆如實理;百萬億無障礙真實音,嘆佛本行;百萬億清凈音,贊嘆過去供養諸佛;百萬億法門音,贊嘆諸佛最勝無畏;百萬億無量音,嘆諸菩薩功德無盡;百萬億菩薩地音,贊嘆開示一切菩薩地相應行;百萬億無斷絕音,嘆佛功德無有斷絕;百萬億隨順音,贊嘆稱揚見佛之行;百萬億甚深法音,贊嘆一切法無礙智相應理;百萬億廣大音,其音充滿一切佛剎;百萬億無礙清凈音,隨其心樂,悉令歡喜;百萬億不住三界音,令其聞者,深入法性;百萬億歡喜音,令其聞者,心無障礙,深信恭敬;百萬億佛境界音,隨所出聲,悉能開示一切法義;百萬億陀羅尼音,善宣一切法句差別,決瞭如來秘密之藏;百萬億一切法音,其音和暢,克諧眾樂。

  有百萬億初發心菩薩,才見此座,倍更增長一切智心;百萬億治地菩薩,心凈歡喜;百萬億修行菩薩,悟解清凈;百萬億生貴菩薩,住勝志樂;百萬億方便具足菩薩,起大乘行;百萬億正心住菩薩,勤修一切菩薩道;百萬億不退菩薩,凈修一切菩薩地;百萬億童真菩薩,得一切菩薩三昧光明;百萬億法王子菩薩,入不思議諸佛境界;百萬億灌頂菩薩,能現無量如來十力;百萬億菩薩,得自在神通;百萬億菩薩,生清凈解;百萬億菩薩,心生愛樂;百萬億菩薩,深信不壞;百萬億菩薩,勢力廣大;百萬億菩薩,名稱增長;百萬億菩薩,演說法義,令智決定;百萬億菩薩,正念不亂;百萬億菩薩,生決定智;百萬億菩薩,得聞持力,持一切佛法;百萬億菩薩,出生無量廣大覺解;百萬億菩薩,安住信根;百萬億菩薩,得檀波羅蜜,能一切施;百萬億菩薩,得屍波羅蜜,具持眾戒;百萬億菩薩,得忍波羅蜜,心不妄動,悉能忍受一切佛法;百萬億菩薩,得精進波羅蜜,能行無量出離精進;百萬億菩薩,得禪波羅蜜,具足無量禪定光明;百萬億菩薩,得般若波羅蜜,智慧光明能普照耀;百萬億菩薩,成就大願,悉皆清凈;百萬億菩薩,得智慧燈,明照法門;百萬億菩薩,為十方諸佛法光所照;百萬億菩薩,周遍十方,演離癡法;百萬億菩薩,普入一切諸佛剎土;百萬億菩薩,法身隨到一切佛國;百萬億菩薩,得佛音聲,能廣開悟;百萬億菩薩,得出生一切智方便;百萬億菩薩,得成就一切法門;百萬億菩薩,成就法智,猶如寶幢,能普顯示一切佛法;百萬億菩薩,能悉示現如來境界。百萬億諸天王,恭敬禮拜;百萬億龍王,諦觀無厭;百萬億夜叉王,頂上合掌;百萬億乾闥婆王,起凈信心;百萬億阿修羅王,斷憍慢意;百萬億迦樓羅王,口銜繒帶;百萬億緊那羅王,歡喜踴躍;百萬億摩睺羅伽王,歡喜瞻仰;百萬億世主,稽首作禮;百萬億忉利天王,瞻仰不瞬;百萬億夜摩天王,歡喜贊嘆;百萬億兜率天王,佈身作禮;百萬億化樂天王,頭頂禮敬;百萬億他化天王,恭敬合掌;百萬億梵天王,一心觀察;百萬億摩醯首羅天王,恭敬供養;百萬億菩薩,發聲贊嘆;百萬億天女,專心供養;百萬億同願天,踴躍歡喜;百萬億往昔同住天,妙聲稱贊;百萬億梵身天,佈身敬禮;百萬億梵輔天,合掌於頂;百萬億梵眾天,圍繞侍衛;百萬億大梵天,贊嘆稱揚無量功德;百萬億光天,五體投地;百萬億少光天,宣揚贊嘆佛世難值;百萬億無量光天,遙向佛禮;百萬億光音天,贊嘆如來甚難得見;百萬億凈天,與宮殿俱,而來詣此;百萬億少凈天,以清凈心,稽首作禮;百萬億無量凈天,願欲見佛,投身而下;百萬億遍凈天,恭敬尊重,親近供養;百萬億廣天,念昔善根;百萬億少廣天,於如來所,生希有想;百萬億無量廣天,決定尊重,生諸善業;百萬億廣果天,曲躬恭敬;百萬億無煩天,信根堅固,恭敬禮拜;百萬億無熱天,合掌念佛,情無厭足;百萬億善見天,頭面作禮;百萬億善現天,念供養佛,心無懈歇;百萬億阿迦尼吒天,恭敬頂禮;百萬億種種天,皆大歡喜,發聲贊嘆;百萬億諸天,各善思惟,而為莊嚴;百萬億菩薩天,護持佛座,莊嚴不絕。百萬億華手菩薩,雨一切華;百萬億香手菩薩,雨一切香;百萬億鬘手菩薩,雨一切鬘;百萬億末香手菩薩,雨一切末香;百萬億塗香手菩薩,雨一切塗香;百萬億衣手菩薩,雨一切衣;百萬億蓋手菩薩,雨一切蓋;百萬億幢手菩薩,雨一切幢;百萬億幡手菩薩,雨一切幡;百萬億寶手菩薩,雨一切寶;百萬億莊嚴手菩薩,雨一切莊嚴具。百萬億諸天子,從天宮出,至於座所;百萬億諸天子,以凈信心,並宮殿俱;百萬億生貴天子,以身持座;百萬億灌頂天子,舉身持座。百萬億思惟菩薩,恭敬思惟;百萬億生貴菩薩,發清凈心;百萬億菩薩,諸根悅樂;百萬億菩薩,深心清凈;百萬億菩薩,信解清凈;百萬億菩薩,諸業清凈;百萬億菩薩,受生自在;百萬億菩薩,法光照耀;百萬億菩薩,成就於地;百萬億菩薩,善能教化一切眾生。百萬億善根所生,百萬億諸佛護持,百萬億福德所圓滿,百萬億殊勝心所清凈,百萬億大願所嚴潔,百萬億善行所生起,百萬億善法所堅固,百萬億神力所示現,百萬億功德所成就,百萬億贊嘆法而以贊嘆。

  如此世界兜率天王,奉為如來,敷置高座;一切世界兜率天王,悉為於佛,如是敷座,如是莊嚴,如是儀則,如是信樂,如是心凈,如是欣樂,如是喜悅,如是尊重,如是而生希有之想,如是踴躍,如是渴仰,悉皆同等。

  爾時,兜率天王為如來敷置座已,心生尊重,與十萬億阿僧祇兜率天子奉迎如來;以清凈心,雨阿僧祇色華雲,雨不思議色香雲,雨種種色鬘雲,雨廣大清凈栴檀雲,雨無量種種蓋雲,雨細妙天衣雲,雨無邊眾妙寶雲,雨天莊嚴具雲,雨無量種種燒香雲,雨一切栴檀沉水堅固末香雲。諸天子眾各從其身出此諸雲時,百千億阿僧祇兜率天子,及餘在會諸天子,眾心大歡喜,恭敬頂禮;阿僧祇天女,踴躍欣慕,諦觀如來。兜率宮中不可說諸菩薩眾,住虛空中,精勤一心,以出過諸天諸供養具,供養於佛,恭敬作禮。阿僧祇音樂一時同奏。

  爾時,如來威神力故,往昔善根之所流故,不可思議自在力故,兜率宮中一切諸天及諸天女,皆遙見佛,如對目前,同興念言:“如來出世難可值遇,我今得見具一切智於法無礙正等覺者。”如是思惟,如是觀察,與諸眾會悉共同時奉迎如來;各以天衣,盛一切華,盛一切香,盛一切寶,盛一切莊嚴具,盛一切天栴檀末香,盛一切天沉水末香,盛一切天妙寶末香,盛一切天香華,盛一切天曼陀羅華,悉以奉散,供養於佛。

  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兜率陀天子,住虛空中,咸於佛所起智慧境界心,燒一切香,香氣成雲莊嚴虛空;又於佛所起歡喜心,雨一切天華雲莊嚴虛空;又於佛所起尊重心,雨一切天蓋雲莊嚴虛空;又於佛所起供養心,散一切天鬘雲莊嚴虛空;又於佛所生信解心,佈阿僧祇金網彌覆虛空,一切寶鈴常出妙音;又於佛所生最勝福田心,以阿僧祇帳莊嚴虛空,雨一切瓔珞雲,無有斷絕;又於佛所生深信心,以阿僧祇諸天宮殿莊嚴虛空,一切天樂出微妙音;又於佛所生最勝難遇心,以阿僧祇種種色天衣雲莊嚴虛空,雨於無比種種妙衣;又於佛所生無量歡喜踴躍心,以阿僧祇諸天寶冠莊嚴虛空,雨無量天冠,廣大成雲;又於佛所起歡喜心,以阿僧祇種種色寶莊嚴虛空,雨一切瓔珞雲,無有斷絕。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天子,咸於佛所生凈信心,散無數種種色天華,然無數種種色天香,供養如來;又於佛所起大莊嚴變化心,持無數種種色天栴檀末香,奉散如來;又於佛所起歡喜踴躍心,持無數種種色蓋,隨逐如來;又於佛所起增上心,持無數種種色天寶衣,敷佈道路,供養如來;又於佛所起清凈心,持無數種種色天寶幢,奉迎如來;又於佛所起增上歡喜心,持無數種種色天莊嚴具,供養如來;又於佛所生不壞信心,持無數天寶鬘,供養如來;又於佛所生無比歡喜心,持無數種種色天寶幡,供養如來。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諸天子,以調順寂靜無放逸心,持無數種種色天樂,出妙音聲,供養如來。

  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先住兜率宮諸菩薩眾,以從超過三界法所生,離諸煩惱行所生,周遍無礙心所生,甚深方便法所生,無量廣大智所生,堅固清凈信所增長不思議善根所生,起阿僧祇善巧變化所成就,供養佛心之所現,無作法門之所印,出過諸天諸供養具,供養於佛;以從波羅蜜所生一切寶蓋,於一切佛境界清凈解所生一切華帳,無生法忍所生一切衣,入金剛法無礙心所生一切鈴網,解一切法如幻心所生一切堅固香,周遍一切佛境界如來座心所生一切佛眾寶妙座,供養佛不懈心所生一切寶幢,解諸法如夢歡喜心所生佛所住一切寶宮殿,無著善根無生善根所生一切寶蓮華雲、一切堅固香雲、一切無邊色華雲、一切種種色妙衣雲、一切無邊清凈栴檀香雲、一切妙莊嚴寶蓋雲、一切燒香雲、一切妙鬘雲、一切清凈莊嚴具雲,皆遍法界,出過諸天供養之具,供養於佛。其諸菩薩一一身各出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菩薩,皆充滿法界、虛空界,其心等於三世諸佛,以從無顛倒法所起,無量如來力所加,開示眾生安隱之道,具足不可說名、味、句,普入無量法,一切陀羅尼種中生不可窮盡辯才之藏,心無所畏,生大歡喜,以不可說無量無盡如實贊嘆法,贊嘆如來,無有厭足。

  爾時,一切諸天及諸菩薩眾,見於如來、應、正等覺——不可思議人中之雄。其身無量,不可稱數;現不思議種種神變,令無數眾生心大歡喜;普遍一切虛空界、一切法界,以佛莊嚴而為莊嚴;令一切眾生安住善根,示現無量諸佛神力,超過一切諸語言道,諸大菩薩所共欽敬;隨所應化,皆令歡喜;住於諸佛廣大之身,功德善根悉已清凈;色相第一,無能映奪;智慧境界,不可窮盡,無比三昧之所出生。其身無際,遍住一切眾生身中,令無量眾生皆大歡喜,令一切智種性不斷;住於諸佛究竟所住,生於三世諸佛之傢;令不可數眾生信解清凈,令一切菩薩智慧成就、諸根悅豫;法雲普覆虛空法界,教化調伏無有遺餘;隨眾生心,悉令滿足,令其安住無分別智;出過一切眾生之上,獲一切智,放大光明,宿世善根皆令顯現;普使一切發廣大心,令一切眾生安住普賢不可壞智;遍住一切眾生國土,從於不退正法中生,住於一切平等法界,明瞭眾生心之所宜,現不可說不可說種種差別如來之身,非世言辭而嘆可盡;能令一切常思念佛,充滿法界廣度群生;隨初發心所欲利益,以法惠施,令其調伏,信解清凈;示現色身不可思議,等觀眾生,心無所著;住無礙住,得佛十力,無所障礙;心常寂定,未曾散亂;住一切智,善能開演種種文句真實之義,能悉深入無邊智海,出生無量功德慧藏;恒以佛日普照法界,隨本願力常現不沒;恒住法界,住佛所住,無有變異;於我、我所俱無所著,住出世法,世法無染;於一切世間建智慧幢,其智廣大,超過世間,無所染著;拔諸眾生令出淤泥,置於最上智慧之地,所有福德饒益眾生而無有盡;瞭知一切菩薩智慧,信向決定,當成正覺;以大慈悲,現不可說無量佛身種種莊嚴;以妙音聲,演無量法,隨眾生意,悉令滿足;於去、來、今,心常清凈,令諸眾生不著境界;恒與一切諸菩薩記,令其皆入佛之種性,生在佛傢,得佛灌頂;常遊十方,未曾休息,而於一切無所樂著;法界佛剎悉能遍往,諸眾生心靡不瞭知;所有福德,離世清凈;不住生死,而於世間如影普現;以智慧月普照法界,瞭達一切悉無所得;恒以智慧,知諸世間如幻、如影、如夢、如化,一切皆以心為自性,如是而住;隨諸眾生業報不同、心樂差別、諸根各異,而現佛身;如來恒以無數眾生而為所緣,為說世間皆從緣起,知諸法相皆悉無相,唯是一相智慧之本;欲令眾生離諸相著,示現一切世間性相而行於世,為其開示無上菩提;為欲救護一切眾生,出現世間開示佛道,令其得見如來身相,攀緣憶念,勤加修習;除滅世間煩惱之相,修菩提行,心不散動,於大乘門皆得圓滿,成就一切諸佛義利,悉能觀察眾生善根而不壞滅;清凈業報,智慧明瞭,普入三世,永離一切世間分別;放光明網普照十方,一切世界無不充滿;色身妙好,見者無厭;以大功德智慧神通,出生種種菩薩諸行;諸根境界,自在圓滿;作諸佛事,作已便沒;善能開示過、現、未來一切智道,為諸菩薩普雨無量陀羅尼雨,令其發起廣大欲樂,受持修習,成就一切諸佛功德;圓滿熾盛無邊妙色莊嚴其身,一切世間靡不現睹;永離一切障礙之法,於一切法真實之義已得清凈,於功德法而得自在;為大法王,如日普照;為世福田,具大威德;於一切世間普現化身,放智慧光,悉令開悟;欲令眾生知佛具足無邊功德,以無礙繒系頂受位,隨順世間方便開導;以智慧手安慰眾生,為大醫王善療眾病,一切世間無量國土悉能遍往,未曾休息;清凈慧眼離諸障翳,悉能明見;於作不善惡業眾生,種種調伏,令其入道;善取時宜,無有休息;若諸眾生起平等心,即為化現平等業報,隨其心樂,隨其業果,為現佛身種種神變,而為說法,令其悟解,得法智慧,心大歡喜,諸根踴躍,見無量佛,起深重信,生諸善根,永不退轉;一切眾生隨業所系長眠生死,如來出世能覺悟之,安慰其心,使無憂怖;若得見者,悉令證入無依義智,智慧善巧,瞭達境界莊嚴妙好,無能映奪;智山法芽,悉已清凈;或現菩薩,或現佛身,令諸眾生至無患地;無數功德之所莊嚴,業行所成現於世間;一切諸佛莊嚴清凈,莫不皆以一切智業之所成就;常守本願,不舍世間,作諸眾生堅固善友;清凈第一,離垢光明,令一切眾生皆得現見;六趣眾生無量無邊,佛以神力常隨不舍;若有往昔同種善根,皆令清凈;而於六趣一切眾生不舍本願,無所欺誑,悉以善法方便攝取,令其修習清凈之業,摧破一切諸魔鬥諍,從無礙際出廣大力,最勝日藏無有障礙;於凈心界而現影像,一切世間無不睹見,以種種法廣施眾生;佛是無邊光明之藏,諸力智慧皆悉圓滿;恒以大光普照眾生,隨其所願,皆令滿足,離諸怨敵,為上福田,一切眾生共所依怙;凡有所施,悉令清凈;修少善行,受無量福,悉令得入無盡智地;為一切眾生種植善根凈心之主,為一切眾生發生福德最上良田;智慧甚深,方便善巧,能救一切三惡道苦。如是信解,如是觀察,如是入於智慧之淵,如是遊於功德之海,如是普至虛空智慧,如是而知眾生福田,如是正念現前觀察,如是觀佛諸業相好,如是觀佛普現世間,如是觀佛神通自在。

  時,彼大眾見如來身,一一毛孔出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光明,一一光明有阿僧祇色、阿僧祇清凈、阿僧祇照明,令阿僧祇眾觀察、阿僧祇眾歡喜、阿僧祇眾快樂、阿僧祇眾深信增長、阿僧祇眾志樂清凈、阿僧祇眾諸根清涼、阿僧祇眾恭敬尊重。爾時,大眾咸見佛身,放百千億那由他不思議大光明,一一光明皆有不思議色、不思議光,照不思議無邊法界。以佛神力,出大妙音;其音演暢百千億那由他不思議贊頌,超諸世間所有言辭,出世善根之所成就。復現百千億那由他不思議微妙莊嚴,於百千億那由他不思議劫嘆不可盡,皆是如來無盡自在之所出生。又現不可說諸佛如來出興於世,令諸眾生入智慧門,解甚深義。又現不可說諸佛如來所有變化,盡法界、虛空界,令一切世間平等清凈。如是,皆從如來所住無障礙一切智生,亦從如來所修行不思議勝德生。復現百千億那由他不思議妙寶光焰,從昔大願善根所起,以曾供養無量如來,修清凈行無放逸故,薩婆若心無有障礙生善根故,為顯如來力廣遍故,為斷一切眾生疑故,為令咸得見如來故,令無量眾生住善根故,顯示如來神通之力無映奪故,欲令眾生普得入於究竟海故,為令一切諸佛國土菩薩大眾皆來集故,為欲開示不可思議佛法門故。

  爾時,如來大悲普覆,示一切智所有莊嚴,欲令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世界中眾生,未信者信,已信者增長,已增長者令其清凈,已清凈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心調伏;觀甚深法,具足無量智慧光明,發生無量廣大之心,薩婆若心無有退轉;不違法性,不怖實際,證真實理,滿足一切波羅蜜行,出世善根皆悉清凈;猶如普賢,得佛自在,離魔境界,入諸佛境,瞭知深法,獲難思智,大乘誓願永不退轉;常見諸佛,未曾舍離;成就證智,證無量法,具足無邊福德藏力,發歡喜心入無疑地;離惡清凈,依一切智,見法不動,得入一切菩薩眾會,常生三世諸如來傢。

  世尊所現如是莊嚴,皆是過去先所積集善根所成,為欲調伏諸眾生故,開示如來大威德故,照明無礙智慧藏故,示現如來無邊勝德極熾然故,顯示如來不可思議大神變故,以神通力於一切趣現佛身故,示現如來神通變化無邊際故,本所志願悉成滿故,顯示如來勇猛智慧能遍往故,於法自在成法王故,出生一切智慧門故,示現如來身清凈故,又現其身最殊妙故,顯示證得三世諸佛平等法故,開示善根清凈藏故,顯示世間無能為諭上妙色故,顯示具足十力之相令其見者無厭足故,為世間日照三世故。自在法王,一切功德,皆從往昔善根所現。一切菩薩,於一切劫,稱揚贊說,不可窮盡。

  爾時,兜率陀天王奉為如來嚴辦如是諸供具已,與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兜率天子向佛合掌,白佛言:“善來世尊!善來善逝!善來如來、應、正等覺!唯見哀愍,處此宮殿!”

  爾時,世尊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具大威德;為令一切眾生生大歡喜故,一切菩薩發深悟解故,一切兜率陀天子增益欲樂故,兜率陀天王供養承事無厭足故,無量眾生緣念於佛而發心故,無量眾生種見佛善根福德無盡故,常能發起清凈信故,見佛供養無所求故,所有志願皆清凈故,勤集善根無懈息故,發大誓願求一切智故,受天王請,入一切寶莊嚴殿。如此世界,十方所有一切世界,悉亦如是。

  爾時,一切寶莊嚴殿,自然而有妙好莊嚴,出過諸天莊嚴之上,一切寶網周匝彌覆,普雨一切上妙寶雲,普雨一切莊嚴具雲,普雨一切寶衣雲,普雨一切栴檀香雲,普雨一切堅固香雲,普雨一切寶莊嚴蓋雲,普雨不可思議華聚雲,普出不可思議妓樂音聲,贊揚如來一切種智,悉與妙法而共相應。如是一切諸供養具,悉過諸天供養之上。時,兜率宮中,妓樂歌贊,熾然不息;以佛神力,令兜率王心無動亂,往昔善根皆得圓滿,無量善法益加堅固,增長凈信,起大精進,生大歡喜,凈深志樂,發菩提心,念法無斷,總持不忘。

  爾時,兜率陀天王承佛威力,即自憶念過去佛所所種善根而說頌言:

  “昔有如來無礙月,  諸吉祥中最殊勝,

  彼曾入此莊嚴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昔有如來名廣智,  諸吉祥中最殊勝,

  彼曾入此金色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昔有如來名普眼,  諸吉祥中最殊勝,

  彼曾入此蓮華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昔有如來號珊瑚,  諸吉祥中最殊勝,

  彼曾入此寶藏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昔有如來論師子,  諸吉祥中最殊勝,

  彼曾入此山王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昔有如來名日照,  諸吉祥中最殊勝,

  彼曾入此眾華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昔有佛號無邊光,  諸吉祥中最殊勝,

  彼曾入此樹嚴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昔有如來名法幢,  諸吉祥中最殊勝,

  彼曾入此寶宮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昔有如來名智燈,  諸吉祥中最殊勝,

  彼曾入此香山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昔有佛號功德光,  諸吉祥中最殊勝,

  彼曾入此摩尼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如此世界兜率天王,承佛神力以頌贊嘆過去諸佛;十方一切諸世界中兜率天王,悉亦如是嘆佛功德。

  爾時,世尊於一切寶莊嚴殿摩尼寶藏師子座上,結跏趺坐,法身清凈,妙用自在,與三世佛同一境界;住一切智,與一切佛同入一性;佛眼明瞭,見一切法皆無障礙;有大威力,普遊法界未嘗休息;具大神通,隨有可化眾生之處,悉能遍往;以一切諸佛無礙莊嚴而嚴其身,善知其時,為眾說法;不可說諸菩薩眾,各從他方種種國土而共來集;眾會清凈,法身無二,無所依止,而能自在,起佛身行。坐此座已,於其殿中自然而有無量無數殊特妙好出過諸天供養之具,所謂:華鬘、衣服、塗香、末香、寶蓋、幢幡、妓樂、歌贊。如是等事,一一皆悉不可稱數。以廣大心恭敬尊重,供養於佛;十方一切兜率陀天,悉亦如是。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三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兜率宮中偈贊品第二十四

  爾時,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萬佛剎微塵數諸菩薩俱,從萬佛剎微塵數國土外諸世界中,來詣佛所。其名曰:金剛幢菩薩、堅固幢菩薩、勇猛幢菩薩、光明幢菩薩、智幢菩薩、寶幢菩薩、精進幢菩薩、離垢幢菩薩、星宿幢菩薩、法幢菩薩。所從來國,謂:妙寶世界、妙樂世界、妙銀世界、妙金世界、妙摩尼世界、妙金剛世界、妙波頭摩世界、妙優缽羅世界、妙栴檀世界、妙香世界。各於佛所,凈修梵行,所謂:無盡幢佛、風幢佛、解脫幢佛、威儀幢佛、明相幢佛、常幢佛、最勝幢佛、自在幢佛、梵幢佛、觀察幢佛。其諸菩薩,至佛所已,頂禮佛足;以佛神力,即化作妙寶藏師子之座,寶網彌覆,周匝遍滿;諸菩薩眾,隨所來方,各於其上結跏趺坐。其身悉放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清凈光明,此無量光皆從菩薩清凈心寶離眾過惡大願所起,顯示一切諸佛自在清凈之法;以諸菩薩平等願力,能普救護一切眾生,一切世間之所樂見,見者不虛,悉得調伏。其菩薩眾,悉已成就無量功德。所謂:遍遊一切諸佛國土,無所障礙,見無依止清凈法身;以智慧身,現無量身,遍往十方承事諸佛;入於諸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自在之法,住於無量一切智門,以智光明善瞭諸法;於諸法中得無所畏,隨所演說,窮未來際;辯才無盡,以大智慧開總持門,慧眼清凈入深法界,智慧境界無有邊際,究竟清凈猶若虛空。如此世界兜率天宮,諸菩薩眾如是來集;十方一切兜率天宮,悉有如是名號菩薩而來集會,所從來國、諸佛名號,亦皆同等,無有差別。

  爾時,世尊從兩膝輪,放百千億那由他光明,普照十方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世界。彼諸菩薩,皆見於此佛神變相;此諸菩薩,亦見於彼一切如來神變之相。如是菩薩皆與毗盧遮那如來,於往昔時,同種善根,修菩薩行;悉已悟入諸佛自在甚深解脫,得無差別法界之身,入一切土而無所住;見無量佛,悉往承事;於一念中,周行法界,自在無礙;心意清凈,如無價寶;無量無數諸佛如來,常加護念,共與其力,到於究竟第一彼岸;恒以凈念住無上覺,念念恒入一切智處;以小入大,以大入小,皆得自在,通達無礙;已得佛身,與佛同住;獲一切智,從一切智而生其身;一切如來所行之處,悉能隨入;開闡無量智慧法門,到金剛幢大智彼岸,獲金剛定,斷諸疑惑;已得諸佛自在神通,普於一切十方國土,教化調伏百千萬億無數眾生;於一切數,雖無所著,善能修學,成就究竟方便,安立一切諸法。如是等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無盡清凈三世一切無量功德藏諸菩薩眾,皆來集會,在於佛所;因光所見,一切佛所,悉亦如是。

  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如來不出世,  亦無有涅槃,

  以本大願力,  示現自在法。

  是法難思議,  非心所行處,

  智慧到彼岸,  乃見諸佛境。

  色身非是佛,  音聲亦復然,

  亦不離色聲,  見佛神通力。

  少智不能知,  諸佛實境界,

  久修清凈業,  於此乃能瞭。

  正覺無來處,  去亦無所從,

  清凈妙色身,  神力故顯現。

  無量世界中,  示現如來身,

  廣說微妙法,  其心無所著。

  智慧無邊際,  瞭達一切法,

  普入於法界,  示現自在力。

  眾生及諸法,  瞭達皆無礙,

  普現眾色像,  遍於一切剎。

  欲求一切智,  速成無上覺,

  應以凈妙心,  修習菩提行。

  若有見如來,  如是威神力,

  當於最勝尊,  供養勿生疑。”

  爾時,堅固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如來勝無比,  甚深不可說,

  出過言語道,  清凈如虛空。

  汝觀人師子,  自在神通力,

  已離於分別,  而令分別見。

  導師為開演,  甚深微妙法,

  以是因緣故,  現此無比身。

  此是大智慧,  諸佛所行處,

  若欲瞭知者,  常應親近佛。

  意業常清凈,  供養諸如來,

  終無疲厭心,  能入於佛道。

  具無盡功德,  堅住菩提心,

  以是疑網除,  觀佛無厭足。

  通達一切法,  是乃真佛子,

  此人能瞭知,  諸佛自在力。

  廣大智所說,  欲為諸法本,

  應起勝希望,  志求無上覺。

  若有尊敬佛,  念報於佛恩,

  彼人終不離,  一切諸佛住。

  何有智慧人,  於佛得見聞,

  不修清凈願,  履佛所行道?”

  爾時,勇猛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如明凈眼,  因日睹眾色,

  凈心亦復然,  佛力見如來。

  如以精進力,  能盡海源底,

  智力亦如是,  得見無量佛。

  譬如良沃田,  所種必滋長,

  如是凈心地,  出生諸佛法。

  如人獲寶藏,  永離貧窮苦,

  菩薩得佛法,  離垢心清凈。

  譬如伽陀藥,  能消一切毒,

  佛法亦如是,  滅諸煩惱患。

  真實善知識,  如來所稱贊,

  以彼威神故,  得聞諸佛法。

  設於無數劫,  財寶施於佛,

  不知佛實相,  此亦不名施。

  無量眾色相,  莊嚴於佛身,

  非於色相中,  而能見於佛。

  如來等正覺,  寂然恒不動,

  而能普現身,  遍滿十方界。

  譬如虛空界,  不生亦不滅,

  諸佛法如是,  畢竟無生滅。”

  爾時,光明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人間及天上,  一切諸世界,

  普見於如來,  清凈妙色身。

  譬如一心力,  能生種種心,

  如是一佛身,  普現一切佛。

  菩提無二法,  亦復無諸相,

  而於二法中,  現相莊嚴身。

  瞭法性空寂,  如幻而生起,

  所行無有盡,  導師如是現。

  三世一切佛,  法身悉清凈,

  隨其所應化,  普現妙色身。

  如來不念言,  我作如是身,

  自然而示現,  未嘗起分別。

  法界無差別,  亦無所依止,

  而於世間中,  示現無量身。

  佛身非變化,  亦復非非化,

  於無化法中,  示有變化形。

  正覺不可量,  法界虛空等,

  深廣無涯底,  言語道悉絕。

  如來善通達,  一切處行道,

  法界眾國土,  所往皆無礙。”

  爾時,智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若人能信受,  一切智無礙,

  修習菩提行,  其心不可量。

  一切國土中,  普現無量身,

  而身不在處,  亦不住於法。

  一一諸如來,  神力示現身,

  不可思議劫,  算數莫能盡。

  三世諸眾生,  悉可知其數,

  如來所示現,  其數不可得。

  或時示一二,  乃至無量身,

  普現十方剎,  其實無二種。

  譬如凈滿月,  普現一切水,

  影像雖無量,  本月未曾二。

  如是無礙智,  成就等正覺,

  普現一切剎,  佛體亦無二。

  非一亦非二,  亦復非無量,

  隨其所應化,  示現無量身。

  佛身非過去,  亦復非未來,

  一念現出生,  成道及涅槃。

  如幻所作色,  無生亦無起,

  佛身亦如是,  示現無有生。”

  爾時,寶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佛身無有量,  能示有量身,

  隨其所應睹,  導師如是現。

  佛身無處所,  充滿一切處,

  如空無邊際,  如是難思議。

  非心所行處,  心不於中起,

  諸佛境界中,  畢竟無生滅。

  如翳眼所睹,  非內亦非外,

  世間見諸佛,  應知亦如是。

  饒益眾生故,  如來出世間,

  眾生見有出,  而實無興世。

  不可以國土,  晝夜而見佛,

  歲月一剎那,  當知悉如是。

  眾生如是說,  某日佛成道,

  如來得菩提,  實不系於日。

  如來離分別,  非世超諸數,

  三世諸導師,  出現皆如是。

  譬如凈日輪,  不與昏夜合,

  而說某日夜,  諸佛法如是。

  三世一切劫,  不與如來合,

  而說三世佛,  導師法如是。”

  爾時,精進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一切諸導師,  身同義亦然,

  普於十方剎,  隨應種種現。

  汝觀牟尼尊,  所作甚奇特,

  充滿於法界,  一切悉無餘。

  佛身不在內,  亦復不在外,

  神力故顯現,  導師法如是。

  隨諸眾生類,  先世所集業,

  如是種種身,  示現各不同。

  諸佛身如是,  無量不可數,

  唯除大覺尊,  無有能思議。

  如以我難思,  心業莫能取,

  佛難思亦爾,  非心業所現。

  如剎不可思,  而見凈莊嚴,

  佛難思亦爾,  妙相無不現。

  譬如一切法,  眾緣故生起,

  見佛亦復然,  必假眾善業。

  譬如隨意珠,  能滿眾生心,

  諸佛法如是,  悉滿一切願。

  無量國土中,  導師興於世,

  隨其願力故,  普應於十方。”

  爾時,離垢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如來大智光,  普凈諸世間,

  世間既凈已,  開示諸佛法。

  設有人欲見,  眾生數等佛,

  靡不應其心,  而實無來處。

  以佛為境界,  專念而不息,

  此人得見佛,  其數與心等。

  成就白凈法,  具足諸功德,

  彼於一切智,  專念心不舍。

  導師為眾生,  如應演說法,

  隨於可化處,  普現最勝身。

  佛身及世間,  一切皆無我,

  悟此成正覺,  復為眾生說。

  一切人師子,  無量自在力,

  示現念等身,  其身各不同。

  世間如是身,  諸佛身亦然,

  瞭知其自性,  是則說名佛。

  如來普知見,  明瞭一切法,

  佛法及菩提,  二俱不可得。

  導師無來去,  亦復無所住,

  遠離諸顛倒,  是名等正覺。”

  爾時,星宿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如來無所住,  普住一切剎,

  一切土皆往,  一切處咸見。

  佛隨眾生心,  普現一切身,

  成道轉法輪,  及以般涅槃。

  諸佛不思議,  誰能思議佛?

  誰能見正覺?  誰能現最勝?

  一切法皆如,  諸佛境亦然,

  乃至無一法,  如中有生滅。

  眾生妄分別,  是佛是世界;

  瞭達法性者,  無佛無世界。

  如來普現前,  令眾生信喜,

  佛體不可得,  彼亦無所見。

  若能於世間,  遠離一切著,

  無礙心歡喜,  於法得開悟。

  神力之所現,  即此說名佛,

  三世一切時,  求悉無所有。

  若能如是知,  心意及諸法,

  一切悉知見,  疾得成如來。

  言語中顯示,  一切佛自在,

  正覺超語言,  假以語言說。”

  爾時,法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寧可恒具受,  一切世間苦,

  終不遠如來,  不睹自在力。

  若有諸眾生,  未發菩提心,

  一得聞佛名,  決定成菩提。

  若有智慧人,  一念發道心,

  必成無上尊,  慎莫生疑惑。

  如來自在力,  無量劫難遇,

  若生一念信,  速登無上道。

  設於念念中,  供養無量佛,

  未知真實法,  不名為供養。

  若聞如是法,  諸佛從此生,

  雖經無量苦,  不舍菩提行。

  一聞大智慧,  諸佛所入法,

  普於法界中,  成三世導師。

  雖盡未來際,  遍遊諸佛剎,

  不求此妙法,  終不成菩提。

  眾生無始來,  生死久流轉,

  不瞭真實法,  諸佛故興世。

  諸法不可壞,  亦無能壞者,

  自在大光明,  普示於世間。”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一

  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智光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各過十萬佛剎微塵數世界外,有十萬佛剎微塵數諸佛,皆同一號,號:金剛幢,而現其前,咸稱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乃能入此菩薩智光三昧。善男子!此是十方各十萬佛剎微塵數諸佛神力共加於汝,亦是毗盧遮那如來往昔願力、威神之力,及由汝智慧清凈故,諸菩薩善根增勝故,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說法;為令諸菩薩得清凈無畏故,具無礙辯才故,入無礙智地故,住一切智大心故,成就無盡善根故,滿足無礙白法故,入於普門法界故,現一切佛神力故,前際念智不斷故,得一切佛護持諸根故,以無量門廣說眾法故,聞悉解瞭受持不忘故,攝諸菩薩一切善根故,成辦出世助道故,不斷一切智智故,開發大願故,解釋實義故,瞭知法界故,令諸菩薩皆悉歡喜故,修一切佛平等善根故,護持一切如來種性故,所謂:演說諸菩薩十回向。佛子!汝當承佛威神之力而演此法,得佛護念故,安住佛傢故,增益出世功德故,得陀羅尼光明故,入無障礙佛法故,大光普照法界故,集無過失凈法故,住廣大智境界故,得無障礙法光故。”

  爾時,諸佛即與金剛幢菩薩無量智慧,與無留礙辯,與分別句義善方便,與無礙法光明,與如來平等身,與無量差別凈音聲,與菩薩不思議善觀察三昧,與不可沮壞一切善根回向智,與觀察一切法成就巧方便,與一切處說一切法無斷辯。何以故?入此三昧善根力故。

  爾時,諸佛各以右手摩金剛幢菩薩頂。金剛幢菩薩得摩頂已,即從定起,告諸菩薩言: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不可思議大願充滿法界,普能救護一切眾生,所謂:修學去、來、現在一切佛回向。佛子!菩薩摩訶薩回向有幾種?佛子!菩薩摩訶薩回向有十種,三世諸佛咸共演說。何等為十?一者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二者不壞回向,三者等一切諸佛回向,四者至一切處回向,五者無盡功德藏回向,六者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七者等隨順一切眾生回向,八者真如相回向,九者無縛無著解脫回向,十者入法界無量回向。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回向,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行檀波羅蜜,凈屍波羅蜜,修羼提波羅蜜,起精進波羅蜜,入禪波羅蜜,住般若波羅蜜,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修如是等無量善根。修善根時,作是念言:‘願此善根普能饒益一切眾生,皆使清凈,至於究竟,永離地獄、餓鬼、畜生、閻羅王等無量苦惱。’菩薩摩訶薩種善根時,以己善根如是回向:‘我當為一切眾生作舍,令免一切諸苦事故;為一切眾生作護,悉令解脫諸煩惱故;為一切眾生作歸,皆令得離諸怖畏故;為一切眾生作趣,令得至於一切智故;為一切眾生作安,令得究竟安隱處故;為一切眾生作明,令得智光滅癡暗故;為一切眾生作炬,破彼一切無明闇故;為一切眾生作燈,令住究竟清凈處故;為一切眾生作導師,引其令入真實法故;為一切眾生作大導師,與其無礙大智慧故。’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如是回向,平等饒益一切眾生,究竟皆令得一切智。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非親友守護回向,與其親友等無差別。何以故?菩薩摩訶薩入一切法平等性故,不於眾生而起一念非親友想。設有眾生於菩薩所起怨害心,菩薩亦以慈眼視之,終無恚怒。普為眾生作善知識,演說正法,令其修習。譬如大海,一切眾毒不能變壞。菩薩亦爾,一切愚蒙、無有智慧、不知恩德、嗔很頑毒、憍慢自大、其心盲瞽、不識善法……如是等類諸惡眾生,種種逼惱,無能動亂。譬如日天子出現世間,不以生盲不見故,隱而不現;又復不以乾闥婆城、阿修羅手、閻浮提樹、崇巖、邃谷、塵霧、煙雲……如是等物之所覆障故,隱而不現;亦復不以時節變改故,隱而不現。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有大福德,其心深廣,正念觀察,無有退屈;為欲究竟功德智慧,於上勝法心生志欲;法光普照,見一切義;於諸法門,智慧自在;常為利益一切眾生而修善法,曾不誤起舍眾生心;不以眾生其性弊惡、邪見、嗔濁、難可調伏,便即棄舍,不修回向;但以菩薩大願甲胄而自莊嚴,救護眾生,恒無退轉;不以眾生不知報恩,退菩薩行,舍菩提道;不以凡愚共同一處,舍離一切如實善根;不以眾生數起過惡,難可忍受,而於彼所生疲厭心。何以故?譬如日天子,不但為一事故出現世間。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但為一眾生故,修諸善根,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普為救護一切眾生故而修善根,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不但為凈一佛剎故,不但為信一佛故,不但為見一佛故,不但為瞭一法故,起大智願,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普凈一切佛剎故,普信一切諸佛故,普承事供養一切諸佛故,普解一切佛法故,發起大願,修諸善根,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佛法而為所緣,起廣大心、不退轉心,無量劫中修集希有難得心寶,與一切諸佛悉皆平等。菩薩如是觀諸善根,信心清凈,大悲堅固,以甚深心、歡喜心、清凈心,最勝心、柔軟心、慈悲心、憐愍心、攝護心、利益心、安樂心,普為眾生真實回向,非但口言。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回向之時,作是念言:‘以我善根,願一切趣生、一切眾生,皆得清凈;功德圓滿,不可沮壞,無有窮盡;常得尊重,正念不忘;獲決定慧,具無量智;身、口、意業,一切功德,圓滿莊嚴。’又作是念:‘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承事供養一切諸佛,無空過者;於諸佛所,凈信不壞;聽聞正法,斷諸疑惑,憶持不忘,如說修行;於如來所,起恭敬心,身業清凈,安住無量廣大善根;永離貧窮,七財滿足;於諸佛所,常隨修學,成就無量勝妙善根,平等悟解,住一切智,以無礙眼等視眾生;眾相嚴身,無有玷缺;言音凈妙,功德圓滿,諸根調伏,十力成就,善心滿足,無所依住。令一切眾生普得佛樂,得無量住,住佛所住。’

  “佛子!菩薩摩訶薩見諸眾生,造作惡業,受諸重苦;以是障故,不見佛,不聞法,不識僧。便作是念:‘我當於彼諸惡道中,代諸眾生受種種苦,令其解脫。’菩薩如是受苦毒時,轉更精勤,不舍、不避、不驚、不怖、不退、不怯,無有疲厭。何以故?如其所願,決欲荷負一切眾生,令解脫故。菩薩爾時作是念言:‘一切眾生在生老病死諸苦難處,隨業流轉,邪見無智,喪諸善法,我應救之,令得出離。’又諸眾生愛網所纏,癡蓋所覆,染著諸有,隨逐不舍,入苦籠檻,作魔業行,福智都盡,常懷疑惑,不見安隱處,不知出離道,在於生死輪轉不息,諸苦淤泥恒所沒溺。菩薩見已,起大悲心、大饒益心,欲令眾生悉得解脫,以一切善根回向,以廣大心回向,如三世菩薩所修回向,如大回向經所說回向,願諸眾生普得清凈,究竟成就一切種智。復作是念:‘我所修行,欲令眾生皆悉得成無上智王,不為自身而求解脫,但為救濟一切眾生,令其咸得一切智心,度生死流,解脫眾苦。’復作是念:‘我當普為一切眾生備受眾苦,令其得出無量生死眾苦大壑。我當普為一切眾生,於一切世界一切惡趣中,盡未來劫,受一切苦,然常為眾生勤修善根。何以故?我寧獨受如是眾苦,不令眾生墮於地獄。我當於彼地獄、畜生、閻羅王等險難之處,以身為質,救贖一切惡道眾生,令得解脫。’復作是念:‘我願保護一切眾生終不棄舍,所言誠實,無有虛妄。何以故?我為救度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不為自身求無上道,亦不為求五欲境界及三有中種種樂故修菩提行。何以故?世間之樂無非是苦。眾魔境界,愚人所貪,諸佛所訶,一切苦患因之而起;地獄、餓鬼及以畜生、閻羅王處,忿恚鬥訟,更相毀辱。如是諸惡,皆因貪著五欲所致。耽著五欲,遠離諸佛,障礙生天,何況得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如是觀諸世間貪少欲味受無量苦,終不為彼五欲樂故,求無上菩提,修菩薩行;但為安樂一切眾生,發心修習,成滿大願,斷截眾生諸苦罥索,令得解脫。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我當以善根如是回向,令一切眾生得究竟樂、利益樂、不受樂、寂靜樂、無依樂、無動樂、無量樂、不舍不退樂、不滅樂、一切智樂。’復作是念:‘我當與一切眾生作調禦師,作主兵臣,執大智炬,示安隱道,令離險難,以善方便俾知實義;又於生死海,作一切智善巧船師,度諸眾生,使到彼岸。’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隨宜救護一切眾生,令出生死,承事供養一切諸佛,得無障礙一切智智,舍離眾魔,遠惡知識,親近一切菩薩善友,滅諸過罪,成就凈業,具足菩薩廣大行願、無量善根。’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正回向已,作如是念:‘不以四天下眾生多故,多日出現;但一日出,悉能普照一切眾生。又,諸眾生不以自身光明故,知有晝夜,遊行觀察,興造諸業;皆由日天子出,成辦斯事,然彼日輪但一無二。’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修集善根回向之時,作是念言:‘彼諸眾生不能自救,何能救他?唯我一人,志獨無侶,修集善根如是回向。所謂:為欲廣度一切眾生故,普照一切眾生故,示導一切眾生故,開悟一切眾生故,顧復一切眾生故,攝受一切眾生故,成就一切眾生故,令一切眾生歡喜故,令一切眾生悅樂故,令一切眾生斷疑故。’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我應如日,普照一切,不求恩報。眾生有惡,悉能容受,終不以此而舍誓願;不以一眾生惡故,舍一切眾生。但勤修習善根回向,普令眾生皆得安樂;善根雖少,普攝眾生,以歡喜心廣大回向。若有善根,不欲饒益一切眾生,不名回向;隨一善根,普以眾生而為所緣,乃名回向。安置眾生於無所著法性回向,見眾生自性不動不轉回向,於回向無所依、無所取回向,不取善根相回向,不分別業報體性回向,不著五蘊相回向,不壞五蘊相回向,不取業回向,不求報回向,不染著因緣回向,不分別因緣所起回向,不著名稱回向,不著處所回向,不著虛妄法回向,不著眾生相、世界相、心意相回向,不起心顛倒、想顛倒、見顛倒回向,不著語言道回向,觀一切法真實性回向,觀一切眾生平等相回向,以法界印印諸善根回向,觀諸法離貪欲回向。解一切法無,種植善根亦如是;觀諸法無二、無生、無滅,回向亦如是。以如是等善根回向,修行清凈對治之法,所有善根皆悉隨順出世間法。不作二相,非即業修習一切智,非離業回向一切智,一切智非即是業,然不離業得一切智。以業如光影清凈故,報亦如光影清凈;報如光影清凈故,一切智智亦如光影清凈。離我、我所一切動亂思惟分別,如是瞭知,以諸善根方便回向。’

  “菩薩如是回向之時,度脫眾生,常無休息,不住法相;雖知諸法無業無報,善能出生一切業報而無違諍,如是方便善修回向。菩薩摩訶薩如是回向時,離一切過,諸佛所贊。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

  爾時,金剛幢菩薩,觀察十方一切眾會暨於法界,入深句義,以無量心修習勝行,大悲普覆一切眾生,不斷三世諸如來種,入一切佛功德法藏,出生一切諸佛法身,善能分別諸眾生心,知其所種善根成熟,住於法身而為示現清凈色身;承佛神力,即說頌言:

  “不思議劫修行道,  精進堅固心無礙,

  為欲饒益群生類,  常求諸佛功德法。

  調禦世間無等人,  修治其意甚明潔,

  發心普救諸含識,  彼能善入回向藏。

  勇猛精進力具足,  智慧聰達意清凈,

  普救一切諸群生,  其心堪忍不傾動。

  心善安住無與等,  意常清凈大歡悅,

  如是為物勤修行,  譬如大地普容受。

  不為自身求快樂,  但欲救護諸眾生,

  如是發起大悲心,  疾得入於無礙地。

  十方一切諸世界,  所有眾生皆攝受,

  為救彼故善住心,  如是修學諸回向。

  修行佈施大欣悅,  護持凈戒無所犯,

  勇猛精進心不動,  回向如來一切智。

  其心廣大無邊際,  忍力安住不傾動,

  禪定甚深恒照瞭,  智慧微妙難思議。

  十方一切世界中,  具足修治清凈行,

  如是功德皆回向,  為欲安樂諸含識。

  大士勤修諸善業,  無量無邊不可數,

  如是悉以益眾生,  令住難思無上智。

  普為一切眾生故,  不思議劫處地獄,

  如是曾無厭退心,  勇猛決定常回向。

  不求色聲香與味,  亦不希求諸妙觸,

  但為救度諸群生,  常求無上最勝智。

  智慧清凈如虛空,  修習無邊大士行,

  如佛所行諸行法,  彼人如是常修學。

  大士遊行諸世界,  悉能安隱諸群生,

  普使一切皆歡喜,  修菩薩行無厭足。

  除滅一切諸心毒,  思惟修習最上智,

  不為自己求安樂,  但願眾生得離苦。

  此人回向得究竟,  心常清凈離眾毒,

  三世如來所付囑,  住於無上大法城。

  未曾染著於諸色,  受想行識亦如是,

  其心永出於三有,  所有功德盡回向。

  佛所知見諸眾生,  盡皆攝取無有餘,

  誓願皆令得解脫,  為彼修行大歡喜。

  其心念念恒安住,  智慧廣大無與等,

  離癡正念常寂然,  一切諸業皆清凈。

  彼諸菩薩處於世,  不著內外一切法,

  如風無礙行於空,  大士用心亦復然。

  所有身業皆清凈,  一切語言無過失,

  心常歸向於如來,  能令諸佛悉歡喜。

  十方無量諸國土,  所有佛處皆往詣,

  於中睹見大悲尊,  靡不恭敬而瞻奉。

  心常清凈離諸失,  普入世間無所畏,

  已住如來無上道,  復為三有大法池。

  精勤觀察一切法,  隨順思惟有非有,

  如是趣於真實理,  得入甚深無諍處。

  以此修成堅固道,  一切眾生莫能壞,

  善能瞭達諸法性,  普於三世無所著。

  如是回向到彼岸,  普使群生離眾垢,

  永離一切諸所依,  得入究竟無依處。

  一切眾生語言道,  隨其種類各差別,

  菩薩悉能分別說,  而心無著無所礙。

  菩薩如是修回向,  功德方便不可說,

  能令十方世界中,  一切諸佛皆稱嘆。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四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二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不壞回向?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於去、來、今諸如來所得不壞信,悉能承事一切佛故;於諸菩薩,乃至初發一念之心求一切智,得不壞信,誓修一切菩薩善根無疲厭故;於一切佛法得不壞信,發深志樂故;於一切佛教得不壞信,守護住持故;於一切眾生得不壞信,慈眼等觀,善根回向,普利益故;於一切白凈法得不壞信,普集無邊諸善根故;於一切菩薩回向道得不壞信,滿足殊勝諸欲解故;於一切菩薩法師得不壞信,於諸菩薩起佛想故;於一切佛自在神通得不壞信,深信諸佛難思議故;於一切菩薩善巧方便行得不壞信,攝取種種無量無數行境界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安住不壞信時,於佛、菩薩、聲聞、獨覺,若諸佛教,若諸眾生,如是等種種境界中,種諸善根無量無邊,令菩提心轉更增長;慈悲廣大,平等觀察,隨順修學諸佛所作,攝取一切清凈善根;入真實義,集福德行,行大惠施,修諸功德,等觀三世。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善根功德,回向一切智:‘願常見諸佛,親近善友,與諸菩薩同共止住;念一切智,心無暫舍;受持佛教,勤加守護;教化成熟一切眾生,心常回向出世之道,供養瞻侍一切法師;解瞭諸法,憶持不忘;修行大願,悉使滿足。’菩薩如是積集善根,成就善根,增長善根,思惟善根,系念善根,分別善根,愛樂善根,修習善根,安住善根。

  “菩薩摩訶薩如是積集諸善根已,以此善根所得依果修菩薩行,於念念中見無量佛,如其所應,承事供養。以阿僧祇寶、阿僧祇華、阿僧祇鬘、阿僧祇衣、阿僧祇蓋、阿僧祇幢、阿僧祇幡、阿僧祇莊嚴具、阿僧祇給侍、阿僧祇塗飾地、阿僧祇塗香、阿僧祇末香、阿僧祇和香、阿僧祇燒香、阿僧祇深信、阿僧祇愛樂、阿僧祇凈心、阿僧祇尊重、阿僧祇贊嘆、阿僧祇禮敬、阿僧祇寶座,阿僧祇華座、阿僧祇香座、阿僧祇鬘座、阿僧祇栴檀座、阿僧祇衣座、阿僧祇金剛座、阿僧祇摩尼座、阿僧祇寶繒座、阿僧祇寶色座、阿僧祇寶經行處、阿僧祇華經行處、阿僧祇香經行處、阿僧祇鬘經行處、阿僧祇衣經行處、阿僧祇寶間錯經行處、阿僧祇一切寶繒彩經行處、阿僧祇一切寶多羅樹經行處、阿僧祇一切寶欄楯經行處、阿僧祇一切寶鈴網彌覆經行處、阿僧祇一切寶宮殿、阿僧祇一切華宮殿、阿僧祇一切香宮殿、阿僧祇一切鬘宮殿、阿僧祇一切栴檀宮殿、阿僧祇一切堅固妙香藏宮殿、阿僧祇一切金剛宮殿、阿僧祇一切摩尼宮殿,皆悉殊妙出過諸天;阿僧祇諸雜寶樹、阿僧祇種種香樹、阿僧祇諸寶衣樹、阿僧祇諸音樂樹、阿僧祇寶莊嚴具樹、阿僧祇妙音聲樹、阿僧祇無厭寶樹、阿僧祇寶繒彩樹、阿僧祇寶璫樹,阿僧祇一切華香、幢幡、鬘蓋所嚴飾樹,如是等樹,扶疏蔭映,莊嚴宮殿。其諸宮殿復有阿僧祇軒檻莊嚴、阿僧祇窗牖莊嚴、阿僧祇門闥莊嚴,阿僧祇樓閣莊嚴、阿僧祇半月莊嚴、阿僧祇帳莊嚴,阿僧祇金網彌覆其上,阿僧祇香周匝普熏,阿僧祇衣敷佈其地。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諸供養具,於無量無數不可說不可說劫,凈心尊重、恭敬供養一切諸佛,恒不退轉,無有休息;一一如來滅度之後所有舍利,悉亦如是恭敬供養。為令一切眾生生凈信故,一切眾生攝善根故,一切眾生離諸苦故,一切眾生廣大解故,一切眾生以大莊嚴而莊嚴故,無量莊嚴而莊嚴故,諸有所作得究竟故,知諸佛興難可值故,滿足如來無量力故,莊嚴供養佛塔廟故,住持一切諸佛法故,如是供養現在諸佛,及滅度後所有舍利。其諸供養,於阿僧祇劫說不可盡。如是修集無量功德,皆為成熟一切眾生,無有退轉,無有休息,無有疲厭;無有執著,離諸心想;無有依止,永絕所依;遠離於我,及以我所;如實法印,印諸業門;得法無生,住佛所住;觀無生性,印諸境界。諸佛護念發心回向,與諸法性相應回向,入無作法成就所作方便回向,舍離一切諸事想著方便回向,住於無量善巧回向,永出一切諸有回向,修行諸行不住於相善巧回向,普攝一切善根回向,普凈一切菩薩諸行廣大回向,發無上菩提心回向,與一切善根同住回向,滿足最上信解心回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時,雖隨生死而不改變,求一切智未曾退轉,在於諸有心無動亂,悉能度脫一切眾生,不染有為法,不失無礙智。菩薩行位,因緣無盡;世間諸法,無能變動;具足清凈諸波羅蜜,悉能成就一切智力。菩薩如是離諸癡暗,成菩提心,開示光明,增長凈法,回向勝道,具足眾行;以清凈意,善能分別;瞭一切法,悉隨心現;知業如幻,業報如像,諸行如化;因緣生法,悉皆如響;菩薩諸行,一切如影;出生無著清凈法眼,見於無作廣大境界;證寂滅性,瞭法無二;得法實相,具菩薩行;於一切相,皆無所著;善能修行同事諸業,於白凈法恒無廢舍;離一切著,住無著行。菩薩如是善巧思惟,無有迷惑,不違諸法,不壞業因,明見真實,善巧回向;知法自性,以方便力,成就業報,到於彼岸;智慧觀察一切諸法,獲神通智諸業善根;無作而行,隨心自在。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如是回向,為欲度脫一切眾生,不斷佛種,永離魔業,見一切智無有邊際,信樂不舍離世境界,斷諸雜染;亦願眾生得清凈智,入深方便,出生死法,獲佛善根,永斷一切諸魔事業,以平等印普印諸業,發心趣入一切種智,成就一切出世間法。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二不壞回向。菩薩摩訶薩住此回向時,得見一切無數諸佛,成就無量清凈妙法,普於眾生得平等心,於一切法無有疑惑;一切諸佛神力所加,降伏眾魔,永離其業;成就生貴,滿菩提心;得無礙智不由他解,善能開闡一切法義;能隨想力入一切剎,普照眾生,悉使清凈。菩薩摩訶薩以此不壞回向之力,攝諸善根,如是回向。”

  爾時,金剛幢菩薩觀察十方,承佛神力,即說頌言:

  “菩薩已得不壞意,  修行一切諸善業,

  是故能令佛歡喜,  智者以此而回向。

  供養無量無邊佛,  佈施持戒伏諸根,

  為欲利益諸眾生,  普使一切皆清凈。

  一切上妙諸香華,  無量差別勝衣服,

  寶蓋及以莊嚴具,  供養一切諸如來。

  如是供養於諸佛,  無量無數難思劫,

  恭敬尊重常歡喜,  未曾一念生疲厭。

  專心想念於諸佛,  一切世間大明燈,

  十方所有諸如來,  靡不現前如目睹。

  不可思議無量劫,  種種佈施心無厭,

  百千萬億眾劫中,  修諸善法悉如是。

  彼諸如來滅度已,  供養舍利無厭足,

  悉以種種妙莊嚴,  建立難思眾塔廟。

  造立無等最勝形,  寶藏凈金為莊嚴,

  巍巍高大如山王,  其數無量百千億。

  凈心尊重供養已,  復生歡喜利益意,

  不思議劫處世間,  救護眾生令解脫。

  瞭知眾生皆妄想,  於彼一切無分別,

  而能善別眾生根,  普為群生作饒益。

  菩薩修集諸功德,  廣大最勝無與比,

  瞭達體性悉非有,  如是決定皆回向。

  以最勝智觀諸法,  其中無有一法生,

  如是方便修回向,  功德無量不可盡。

  以是方便令心凈,  悉與一切如來等,

  此方便力不可盡,  是故福報無盡極。

  發起無上菩提心,  一切世間無所依,

  普至十方諸世界,  而於一切無所礙。

  一切如來出世間,  為欲啟導眾生心,

  如其心性而觀察,  畢竟推求不可得。

  一切諸法無有餘,  悉入於如無體性,

  以是凈眼而回向,  開彼世間生死獄。

  雖令諸有悉清凈,  亦不分別於諸有,

  知諸有性無所有,  而令歡喜意清凈。

  於一佛土無所依,  一切佛土悉如是,

  亦不染著有為法,  知彼法性無依處。

  以是修成一切智,  以是無上智莊嚴,

  以是諸佛皆歡喜,  是為菩薩回向業。

  菩薩專心念諸佛,  無上智慧巧方便,

  如佛一切無所依,  願我修成此功德。

  專心救護於一切,  令其遠離眾惡業,

  如是饒益諸群生,  系念思惟未曾舍。

  住於智地守護法,  不以餘乘取涅槃,

  唯願得佛無上道,  菩薩如是善回向。

  不取眾生所言說,  一切有為虛妄事,

  雖復不依言語道,  亦復不著無言說。

  十方所有諸如來,  瞭達諸法無有餘,

  雖知一切皆空寂,  而不於空起心念。

  以一莊嚴嚴一切,  亦不於法生分別,

  如是開悟諸群生,  一切無性無所觀。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等一切佛回向?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隨順修學去、來、現在諸佛世尊回向之道。如是修學回向道時,見一切色乃至觸法若美、若惡,不生愛憎,心得自在;無諸過失,廣大清凈;歡喜悅樂,離諸憂惱;心意柔軟,諸根清涼。佛子!菩薩摩訶薩獲得如是安樂之時,復更發心回向諸佛,作如是念:‘願以我今所種善根,令諸佛樂轉更增勝,所謂:不可思議佛所住樂、無有等比佛三昧樂、不可限量大慈悲樂、一切諸佛解脫之樂、無有邊際大神通樂、最極尊重大自在樂、廣大究竟無量力樂、離諸知覺寂靜之樂、住無礙住恒正定樂、行無二行不變異樂。’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回向佛已,復以此善根回向菩薩,所謂:‘願未滿者令得圓滿,心未凈者令得清凈,諸波羅蜜未滿足者令得滿足。安住金剛菩提之心,於一切智得不退轉,不舍大精進,守護菩提門一切善根;能令眾生舍離我慢,發菩提心,所願成滿;安住一切菩薩所住,獲得菩薩明利諸根,修習善根,證薩婆若。’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如是回向菩薩已,復以回向一切眾生:‘願一切眾生所有善根,乃至極少一彈指頃,見佛聞法,恭敬聖僧。彼諸善根皆離障礙,念佛圓滿,念法方便,念僧尊重,不離見佛,心得清凈,獲諸佛法,集無量德,凈諸神通,舍法疑念,依教而住。’如為眾生如是回向,為聲聞、辟支佛回向亦復如是。‘又願一切眾生永離地獄、餓鬼、畜生、閻羅王等一切惡處,增長無上菩提之心,專意勤求一切種智,永不毀謗諸佛正法,得佛安樂,身心清凈,證一切智。’

  “佛子!菩薩摩訶薩所有善根,皆以大願,發起、正發起,積集、正積集,增長、正增長,悉令廣大具足充滿。

  “佛子!菩薩摩訶薩在傢宅中與妻子俱,未曾暫舍菩提之心,正念思惟薩婆若境,自度度彼,令得究竟;以善方便化己眷屬,令入菩薩智,令成熟解脫;雖與同止,心無所著,以本大悲處於居傢,以慈心故隨順妻子,於菩薩清凈道無所障礙。菩薩摩訶薩雖在居傢作諸事業,未曾暫舍一切智心。所謂:若著衣裳、若啖滋味、若服湯藥、澡漱塗摩、回旋顧視、行住坐臥、身語意業、若睡若寤。如是一切諸有所作,心常回向薩婆若道,系念思惟,無時舍離。為欲饒益一切眾生,安住菩提無量大願,攝取無數廣大善根;勤修諸善,普救一切,永離一切憍慢放逸,決定趣於一切智地,終不發意向於餘道;常觀一切諸佛菩提,永舍一切諸雜染法,修行一切菩薩所學,於一切智道無所障礙;住於智地愛樂誦習,以無量智集諸善根,心不戀樂一切世間,亦不染著所行之行,專心受持諸佛教法。菩薩如是處在居傢,普攝善根,令其增長,回向諸佛無上菩提。

  “佛子!菩薩爾時,乃至施與畜生之食一摶、一粒,咸作是願:‘當令此等舍畜生道,利益安樂,究竟解脫,永度苦海,永滅苦受,永除苦蘊,永斷苦覺、苦聚、苦行、苦因、苦本及諸苦處;願彼眾生皆得舍離。’菩薩如是專心系念一切眾生,以彼善根而為上首,為其回向一切種智。菩薩初發菩提之心普攝眾生,修諸善根悉以回向,欲令永離生死曠野,得諸如來無礙快樂,出煩惱海,修佛法道;慈心遍滿,悲力廣大,普使一切得清凈樂;守護善根,親近佛法;出魔境界,入佛境界;斷世間種,植如來種,住於三世平等法中。菩薩摩訶薩如是所有已集、當集、現集善根,悉以回向。復作是念:‘如過去諸佛菩薩所行,恭敬供養一切諸佛,度諸眾生令永出離,勤加修習一切善根,悉以回向而無所著。所謂:不依色,不著受,無倒想,不作行,不取識,舍離六處;不住世法,樂出世間;知一切法皆如虛空,無所從來,不生不滅,無有真實,無所染著;遠離一切諸分別見,不動不轉,不失不壞;住於實際,無相離相,唯是一相;如是深入一切法性,常樂習行普門善根,悉見一切諸佛眾會。如彼過去一切如來善根回向,我亦如是而為回向;解如是法,證如是法,依如是法,發心修習,不違法相;知所修行,如幻如影,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因緣和合之所顯現,乃至如來究竟之地。’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如過去諸佛修菩薩行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未來、現在,悉亦如是。我今亦應如彼諸佛,如是發心,以諸善根而為回向:第一回向、勝回向、最勝回向、上回向、無上回向、無等回向、無等等回向、無比回向、無對回向、尊回向、妙回向、平等回向、正直回向、大功德回向、廣大回向、善回向、清凈回向、離惡回向、不隨惡回向。’菩薩如是以諸善根正回向已,成就清凈身、語、意業,住菩薩住,無諸過失;修習善業,離身、語惡,心無瑕穢;修一切智,住廣大心,知一切法無有所作;住出世法,世法不染;分別瞭知無量諸業,成就回向善巧方便,永拔一切取著根本。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三等一切佛回向。菩薩摩訶薩住此回向,深入一切諸如來業,趣向如來勝妙功德;入深清凈智慧境界,不離一切諸菩薩業,善能分別巧妙方便;入深法界,善知菩薩修行次第;入佛種性,以巧方便分別瞭知無量無邊一切諸法;雖復現身於世中生,而於世法心無所著。”

  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即說頌言:

  “彼諸菩薩摩訶薩,  修過去佛回向法,

  亦學未來現在世,  一切導師之所行。

  於諸境界得安樂,  諸佛如來所稱贊,

  廣大光明清凈眼,  悉以回向大聰哲。

  菩薩身根種種樂,  眼耳鼻舌亦復然,

  如是無量上妙樂,  悉以回向諸最勝。

  一切世間眾善法,  及諸如來所成就,

  於彼悉攝無有餘,  盡以隨喜益眾生。

  世間隨喜無量種,  今此回向為眾生,

  人中師子所有樂,  願使群萌悉圓滿。

  一切國土諸如來,  凡所知見種種樂,

  願令眾生皆悉得,  而為照世大明燈。

  菩薩所得勝妙樂,  悉以回向諸群生,

  雖為群生故回向,  而於回向無所著。

  菩薩修行此回向,  興起無量大悲心,

  如佛所修回向德,  願我修行悉成滿。

  如諸最勝所成就,  一切智乘微妙樂,

  及我在世之所行,  諸菩薩行無量樂,

  示入眾趣安隱樂,  恒守諸根寂靜樂,

  悉以回向諸群生,  普使修成無上智。

  非身語意即是業,  亦不離此而別有,

  但以方便滅癡冥,  如是修成無上智。

  菩薩所修諸行業,  積集無量勝功德,

  隨順如來生佛傢,  寂然不亂正回向。

  十方一切諸世界,  所有眾生咸攝受,

  悉以善根回向彼,  願令具足安隱樂。

  不為自身求利益,  欲令一切悉安樂,

  未曾暫起戲論心,  但觀諸法空無我。

  十方無量諸最勝,  所見一切真佛子,

  悉以善根回向彼,  願使速成無上覺。

  一切世間含識類,  等心攝取無有餘,

  以我所行諸善業,  令彼眾生速成佛。

  無量無邊諸大願,  無上導師所演說,

  願諸佛子皆清凈,  隨其心樂悉成滿。

  普觀十方諸世界,  悉以功德施於彼,

  願令皆具妙莊嚴,  菩薩如是學回向。

  心不稱量諸二法,  但恒瞭達法無二,

  諸法若二若不二,  於中畢竟無所著。

  十方一切諸世間,  悉是眾生想分別,

  於想非想無所得,  如是瞭達於諸想。

  彼諸菩薩身凈已,  則意清凈無瑕穢,

  語業已凈無諸過,  當知意凈無所著。

  一心正念過去佛,  亦憶未來諸導師,

  及以現在天人尊,  悉學於其所說法。

  三世一切諸如來,  智慧明達心無礙,

  為欲利益眾生故,  回向菩提集眾業。

  彼第一慧廣大慧,  不虛妄慧無倒慧,

  平等實慧清凈慧,  最勝慧者如是說。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至一切處回向?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修習一切諸善根時,作是念言:‘願此善根功德之力至一切處。譬如實際,無處不至,至一切物,至一切世間,至一切眾生,至一切國土,至一切法,至一切虛空,至一切三世,至一切有為、無為,至一切語言、音聲。願此善根亦復如是,遍至一切諸如來所,供養三世一切諸佛;過去諸佛所願悉滿,未來諸佛具足莊嚴,現在諸佛及其國土、道場,眾會遍滿一切虛空法界。願以信解大威力故,廣大智慧無障礙故,一切善根悉回向故,以如諸天諸供養具而為供養,充滿無量無邊世界。’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諸佛世尊普遍一切虛空法界。種種業所起,十方不可說一切世界種世界、不可說佛國土佛境界種種世界、無量世界、無分齊世界、轉世界、側世界、仰世界、覆世界,如是一切諸世界中,現住於壽,示現種種神通變化。彼有菩薩以勝解力,為諸眾生堪受化者,於彼一切諸世界中,現為如來出興於世,以至一切處智;普遍開示如來無量自在神力,法身遍往無有差別,平等普入一切法界;如來藏身不生不滅,善巧方便普現世間,證法實性超一切故,得不退轉無礙力故,生於如來無障礙見、廣大威德種性中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其所種一切善根願,於如是諸如來所,以眾妙華,及眾妙香、鬘蓋、幢幡、衣服、燈燭,及餘一切諸莊嚴具以為供養;若佛形像,若佛塔廟,悉亦如是。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謂:不亂回向、一心回向、自意回向、尊敬回向、不動回向、無住回向、無依回向、無眾生心回向、無躁競心回向、寂靜心回向。復作是念:‘盡法界、虛空界,去、來、現在一切劫中,諸佛世尊得一切智、成菩提道,無量名字各各差別,於種種時現成正覺,悉皆住壽盡未來際,一一各以法界莊嚴而嚴其身,道場眾會周遍法界,一切國土隨時出興而作佛事。如是一切諸佛如來,我以善根普皆回向,願以無數香蓋、無數香幢、無數香幡、無數香帳、無數香網、無數香像、無數香光、無數香焰、無數香雲、無數香座、無數香經行地、無數香所住處、無數香世界、無數香山、無數香海、無數香河、無數香樹、無數香衣服、無數香蓮華、無數香宮殿,無量華蓋,廣說乃至無量華宮殿;無邊鬘蓋,廣說乃至無邊鬘宮殿;無等塗香蓋,廣說乃至無等塗香宮殿;不可數末香蓋,廣說乃至不可數末香宮殿;不可稱衣蓋,廣說乃至不可稱衣宮殿;不可思寶蓋,廣說乃至不可思寶宮殿;不可量燈光明蓋,廣說乃至不可量燈光明宮殿;不可說莊嚴具蓋,廣說乃至不可說莊嚴具宮殿;不可說不可說摩尼寶蓋、不可說不可說摩尼寶幢,如是摩尼寶幡、摩尼寶帳、摩尼寶網、摩尼寶像、摩尼寶光、摩尼寶焰、摩尼寶雲、摩尼寶座、摩尼寶經行地、摩尼寶所住處、摩尼寶剎、摩尼寶山、摩尼寶海、摩尼寶河、摩尼寶樹、摩尼寶衣服、摩尼寶蓮華、摩尼寶宮殿,皆不可說不可說。如是一一諸境界中,各有無數欄楯、無數宮殿、無數樓閣、無數門闥、無數半月、無數卻敵、無數窗牖、無數清凈寶、無數莊嚴具,以如是等諸供養物,恭敬供養如上所說諸佛世尊。願令一切世間皆得清凈,一切眾生咸得出離,住十力地,於一切法中得無礙法明。令一切眾生具足善根,悉得調伏,其心無量,等虛空界,往一切剎而無所至,入一切土施諸善法,常得見佛,植諸善根,成就大乘,不著諸法,具足眾善,立無量行,普入無邊一切法界,成就諸佛神通之力,得於如來一切智智。譬如無我,普攝諸法。我諸善根亦復如是,普攝一切諸佛如來,咸悉供養無有餘故;普攝一切無量諸法,悉能悟入無障礙故;普攝一切諸菩薩眾,究竟皆與同善根故;普攝一切諸菩薩行,以本願力皆圓滿故;普攝一切菩薩法明,瞭達諸法皆無礙故;普攝諸佛大神通力,成就無量諸善根故;普攝諸佛力、無所畏,發無量心滿一切故;普攝菩薩三昧辯才陀羅尼門,善能照瞭無二法故;普攝諸佛善巧方便,示現如來大神力故;普攝三世一切諸佛降生成道、轉正法輪、調伏眾生、入般涅槃,恭敬供養悉周遍故;普攝十方一切世界,嚴凈佛剎咸究竟故;普攝一切諸廣大劫,於中出現修菩薩行無斷絕故;普攝一切所有趣生,悉於其中現受生故;普攝一切諸眾生界,具足普賢菩薩行故;普攝一切諸惑習氣,悉以方便令清凈故;普攝一切眾生諸根,無量差別咸瞭知故;普攝一切眾生解欲,令離雜染得清凈故;普攝一切化眾生行,隨其所應為現身故;普攝一切應眾生道,悉入一切眾生界故;普攝一切如來智性,護持一切諸佛教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時,用無所得而為方便,不於業中分別報,不於報中分別業;雖無分別而普入法界,雖無所作而恒住善根,雖無所起而勤修勝法;不信諸法而能深入,不有於法而悉知見,若作、不作皆不可得;知諸法性恒不自在,雖悉見諸法而無所見,普知一切而無所知。菩薩如是瞭達境界,知一切法因緣為本,見於一切諸佛法身,至一切法離染實際,解瞭世間皆如變化,明達眾生唯是一法、無有二性,不舍業境善巧方便;於有為界示無為法,而不滅壞有為之相;於無為界示有為法,而不分別無為之相。菩薩如是觀一切法畢竟寂滅,成就一切清凈善根,而起救護眾生之心,智慧明達一切法海,常樂修行離愚癡法,已具成就出世功德,不更修學世間之法,得凈智眼離諸癡翳,以善方便修回向道。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如是回向,稱可一切諸佛之心,嚴凈一切諸佛國土,教化成熟一切眾生,具足受持一切佛法;作一切眾生最上福田,為一切商人智慧導師,作一切世間清凈日輪;一一善根充遍法界,悉能救護一切眾生,皆令清凈具足功德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回向時,能護持一切佛種,能成熟一切眾生,能嚴凈一切國土,能不壞一切諸業,能瞭知一切諸法,能等觀諸法無二,能遍往十方世界,能瞭達離欲實際,能成就清凈信解,能具足明利諸根。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四至一切處回向。菩薩摩訶薩住此回向時,得至一切處身業,普能應現一切世界故;得至一切處語業,於一切世界中演說法故;得至一切處意業,受持一切佛所說法故;得至一切處神足通,隨眾生心悉往應故;得至一切處隨證智,普能瞭達一切法故;得至一切處總持辯才,隨眾生心令歡喜故;得至一切處入法界,於一毛孔中普入一切世界故;得至一切處遍入身,於一眾生身普入一切眾生身故;得至一切處普見劫,一一劫中常見一切諸如來故;得至一切處普見念,一一念中一切諸佛悉現前故。佛子!菩薩摩訶薩得至一切處回向,能以善根如是回向。”

  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內外一切諸世間,  菩薩悉皆無所著,

  不舍饒益眾生業,  大士修行如是智。

  十方所有諸國土,  一切無依無所住,

  不取活命等眾法,  亦不妄起諸分別。

  普攝十方世界中,  一切眾生無有餘,

  觀其體性無所有,  至一切處善回向。

  普攝有為無為法,  不於其中起妄念,

  如於世間法亦然,  照世燈明如是覺。

  菩薩所修諸業行,  上中下品各差別,

  悉以善根回向彼,  十方一切諸如來。

  菩薩回向到彼岸,  隨如來學悉成就,

  恒以妙智善思惟,  具足人中最勝法。

  清凈善根普回向,  利益群迷恒不舍,

  悉令一切諸眾生,  得成無上照世燈。

  未曾分別取眾生,  亦不妄想念諸法,

  雖於世間無染著,  亦復不舍諸含識。

  菩薩常樂寂滅法,  隨順得至涅槃境,

  亦不舍離眾生道,  獲如是等微妙智。

  菩薩未曾分別業,  亦不取著諸果報,

  一切世間從緣生,  不離因緣見諸法。

  深入如是諸境界,  不於其中起分別,

  一切眾生調禦師,  於此明瞭善回向。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四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五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無盡功德藏回向?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以懺除一切諸業重障所起善根;禮敬三世一切諸佛所起善根;勸請一切諸佛說法所起善根;聞佛說法精勤修習,悟不思議廣大境界所起善根;於去、來、今,一切諸佛、一切眾生所有善根,皆生隨喜所起善根;去、來、今世一切諸佛善根無盡,諸菩薩眾精勤修習所得善根;三世諸佛成等正覺、轉正法輪、調伏眾生,菩薩悉知,發隨喜心所生善根;三世諸佛從初發心、修菩薩行、成最正覺乃至示現入般涅槃,般涅槃已正法住世乃至滅盡,於如是等皆生隨喜所有善根。菩薩如是念不可說諸佛境界及自境界,乃至菩提無障礙境,如是廣大無量差別一切善根,凡所積集,凡所信解,凡所隨喜,凡所圓滿,凡所成就,凡所修行,凡所獲得,凡所知覺,凡所攝持,凡所增長,悉以回向莊嚴一切諸佛國土——如過去世無邊際劫,一切世界、一切如來所行之處。所謂:無量無數佛世界種,佛智所知,菩薩所識,大心所受;莊嚴佛剎,清凈業行,所流所引,應眾生起;如來神力之所示現,諸佛出世凈業所成,普賢菩薩妙行所興;一切諸佛於中成道,示現種種自在神力。盡未來際,所有如來、應、正等覺,遍法界住,當成佛道,當得一切清凈莊嚴功德佛土。盡法界、虛空界,無邊無際,無斷無盡,皆從如來智慧所生,無量妙寶之所莊嚴。所謂:一切香莊嚴、一切華莊嚴、一切衣莊嚴、一切功德藏莊嚴、一切諸佛力莊嚴、一切佛國土莊嚴。如來所都,不可思議,同行宿緣諸清凈眾於中止住,未來世中當成正覺。一切諸佛之所成就,非世所睹,菩薩凈眼乃能照見。此諸菩薩具大威德,宿植善根,知一切法如幻如化,普行菩薩諸清凈業,入不思議自在三昧,善巧方便能作佛事,放佛光明普照世間,無有限極。現在一切諸佛世尊,悉亦如是。莊嚴世界無量形相、無量光色,悉是功德之所成就——無量香、無量寶、無量樹、無數莊嚴、無數宮殿、無數音聲。隨順宿緣諸善知識,示現一切功德莊嚴,無有窮盡。所謂:一切香莊嚴、一切鬘莊嚴、一切末香莊嚴、一切寶莊嚴、一切幡莊嚴、一切寶繒彩莊嚴、一切寶欄楯莊嚴、阿僧祇金網莊嚴、阿僧祇河莊嚴、阿僧祇雲雨莊嚴、阿僧祇音樂奏微妙音,如是等無量無數莊嚴之具,莊嚴一切——盡法界、虛空界,十方無量種種業起,佛所瞭知、佛所宣說一切世界——其中所有一切佛土。所謂:莊嚴佛土、清凈佛土、平等佛土、妙好佛土、威德佛土、廣大佛土、安樂佛土、不可壞佛土、無盡佛土、無量佛土、無動佛土、無畏佛土、光明佛土、無違逆佛土、可愛樂佛土、普照明佛土、嚴好佛土、精麗佛土、妙巧佛土、第一佛土、勝佛土、殊勝佛土、最勝佛土、極勝佛土、上佛土、無上佛土、無等佛土、無比佛土、無譬諭佛土。如是過去、未來、現在一切佛土所有莊嚴,菩薩摩訶薩以己善根發心回向:‘願以如是去、來、現在一切諸佛所有國土清凈莊嚴,悉以莊嚴於一世界,如彼一切諸佛國土所有莊嚴,皆悉成就,皆悉清凈,皆悉聚集,皆悉顯現,皆悉嚴好,皆悉住持。如一世界;如是,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世界悉亦如是,三世一切諸佛國土種種莊嚴皆悉具足。’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以善根如是回向:‘願我所修一切佛剎,諸大菩薩皆悉充滿。其諸菩薩,體性真實,智慧通達,善能分別一切世界及眾生界,深入法界及虛空界,舍離愚癡;成就念佛,念法真實不可思議,念僧無量普皆周遍,亦念於舍;法日圓滿,智光普照,見無所礙;從無得生生諸佛法,為眾勝上善根之主,發生無上菩提之心;住如來力,趣薩婆若,破諸魔業,凈眾生界,深入法性,永離顛倒,善根大願皆悉不空。如是菩薩充滿其土,生如是處,有如是德,常作佛事,得佛菩提清凈光明;具法界智,現神通力,一身充滿一切法界;得大智慧,入一切智所行之境,善能分別無量無邊法界句義;於一切剎皆無所著,而能普現一切佛土;心如虛空,無有所依,而能分別一切法界,善能入出不可思議甚深三昧;趣薩婆若,住諸佛剎,得諸佛力,開示演說阿僧祇法而無所畏;隨順三世諸佛善根,普照一切如來法界,悉能受持一切佛法;知阿僧祇諸語言法,善能演出不可思議差別音聲;入於無上佛自在地,普遊十方一切世界而無障礙;行於無諍、無所依法,無所分別,修習增廣菩提之心;得善巧智,善知句義,能隨次第開示演說。願令如是諸大菩薩莊嚴其國,充滿分佈,隨順安住,熏修、極熏修,純凈、極純凈,恬然宴寂。於一佛剎,隨一方所,皆有如是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諸大菩薩周遍充滿。如一方所,一切方所亦復如是;如一佛剎,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佛剎悉亦如是。’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方便回向一切佛剎,方便回向一切菩薩,方便回向一切如來,方便回向一切佛菩提,方便回向一切廣大願,方便回向一切出要道,方便回向凈一切眾生界,方便回向於一切世界常見諸佛出興於世,方便回向常見如來壽命無量,方便回向常見諸佛遍周法界轉無障礙不退法輪。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時,普入一切佛國土故,一切佛剎皆悉清凈;普至一切眾生界故,一切菩薩皆悉清凈;普願一切諸佛國土佛出興故,一切法界、一切佛土諸如來身超然出現。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無比回向趣薩婆若,其心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限量,入不思議,知一切業及以果報皆悉寂滅;心常平等,無有邊際,普能遍入一切法界。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回向時,不分別我及以我所,不分別佛及以佛法,不分別剎及以嚴凈,不分別眾生及以調伏,不分別業及業果報,不著於思及思所起;不壞因,不壞果,不取事,不取法;不謂生死有分別,不謂涅槃恒寂靜,不謂如來證佛境界;無有少法,與法同止。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回向時,以諸善根普施眾生,決定成熟,平等教化;無相、無緣、無稱量、無虛妄,遠離一切分別取著。菩薩摩訶薩如是回向已,得無盡善根。所謂:念三世一切諸佛故,得無盡善根;念一切菩薩故,得無盡善根;凈諸佛剎故,得無盡善根;凈一切眾生界故,得無盡善根;深入法界故,得無盡善根;修無量心等虛空界故,得無盡善根;深解一切佛境界故,得無盡善根;於菩薩業勤修習故,得無盡善根;瞭達三世故,得無盡善根。佛子!菩薩摩訶薩以一切善根如是回向時,瞭一切眾生界無有眾生,解一切法無有壽命,知一切法無有作者,悟一切法無補伽羅,瞭一切法無有忿諍,觀一切法皆從緣起、無有住處,知一切物皆無所依,瞭一切剎悉無所住,觀一切菩薩行亦無處所,見一切境界悉無所有。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回向時,眼終不見不凈佛剎,亦復不見異相眾生,無有少法為智所入,亦無少智而入於法,解如來身非如虛空;一切功德無量妙法所圓滿故,於一切處令諸眾生積集善根悉充足故。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於念念中得不可說不可說十力地,具足一切福德,成就清凈善根,為一切眾生福田。此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意摩尼功德藏,隨有所須,一切樂具悉皆得故;隨所遊方悉能嚴凈一切國土,隨所行處令不可說不可說眾生皆悉清凈,攝取福德修治諸行故。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回向時,修一切菩薩行,福德殊勝,色相無比;威力光明超諸世間,魔及魔民莫能瞻對;善根具足,大願成就;其心彌廣,等一切智;於一念中,悉能周遍無量佛剎;智力無量,瞭達一切諸佛境界,於一切佛得深信解;住無邊智菩提心力,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

  “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五無盡功德藏回向。菩薩摩訶薩住此回向,得十種無盡藏。何等為十?所謂:得見佛無盡藏,於一毛孔見阿僧祇諸佛出興世故;得入法無盡藏,以佛智力觀一切法悉入一法故;得憶持無盡藏,受持一切佛所說法無忘失故;得決定慧無盡藏,善知一切佛所說法秘密方便故;得解義趣無盡藏,善知諸法理趣分齊故;得無邊悟解無盡藏,以如虛空智通達三世一切法故;得福德無盡藏,充滿一切諸眾生意不可盡故;得勇猛智覺無盡藏,悉能除滅一切眾生愚癡翳故;得決定辯才無盡藏,演說一切佛平等法令諸眾生悉解瞭故;得十力無畏無盡藏,具足一切菩薩所行,以離垢繒而系其頂,至無障礙一切智故。是為十。佛子!菩薩摩訶薩以一切善根回向時,得此十種無盡藏。”

  爾時,金剛幢菩薩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菩薩成就深心力,  普於諸法得自在,

  以其勸請隨喜福,  無礙方便善回向。

  三世所有諸如來,  嚴凈佛剎遍世間,

  所有功德靡不具,  回向凈剎亦如是。

  三世所有諸佛法,  菩薩皆悉諦思惟,

  以心攝取無有餘,  如是莊嚴諸佛剎。

  盡於三世所有劫,  贊一佛剎諸功德,

  三世諸劫猶可盡,  佛剎功德無窮盡。

  如是一切諸佛剎,  菩薩悉見無有餘,

  總以莊嚴一佛土,  一切佛土悉如是。

  有諸佛子心清凈,  悉從如來法化生,

  一切功德莊嚴心,  一切佛剎皆充滿。

  彼諸菩薩悉具足,  無量相好莊嚴身,

  辯才演說遍世間,  譬如大海無窮盡。

  菩薩安住諸三昧,  一切所行皆具足,

  其心清凈無與等,  光明普照十方界。

  如是無餘諸佛剎,  此諸菩薩皆充滿,

  未曾憶念聲聞乘,  亦復不求緣覺道。

  菩薩如是心清凈,  善根回向諸群生,

  普欲令其成正道,  具足瞭知諸佛法。

  十方所有眾魔怨,  菩薩威力悉摧破,

  勇猛智慧無能勝,  決定修行究竟法。

  菩薩以此大願力,  所有回向無留礙,

  入於無盡功德藏,  去來現在常無盡。

  菩薩善觀諸行法,  瞭達其性不自在,

  既知諸法性如是,  不妄取業及果報。

  無有色法無色法,  亦無有想無無想,

  有法無法皆悉無,  瞭知一切無所得。

  一切諸法因緣生,  體性非有亦非無,

  而於因緣及所起,  畢竟於中無取著。

  一切眾生語言處,  於中畢竟無所得,

  瞭知名相皆分別,  明解諸法悉無我。

  如眾生性本寂滅,  如是瞭知一切法,

  三世所攝無有餘,  剎及諸業皆平等。

  以如是智而回向,  隨其悟解福業生,

  此諸福相亦如解,  豈復於中有可得?

  如是回向心無垢,  永不稱量諸法性,

  瞭達其性皆非性,  不住世間亦不出。

  一切所行眾善業,  悉以回向諸群生,

  莫不瞭達其真性,  所有分別皆除遣。

  所有一切虛妄見,  悉皆棄舍無有餘,

  離諸熱惱恒清涼,  住於解脫無礙地。

  菩薩不壞一切法,  亦不滅壞諸法性,

  解瞭諸法猶如響,  悉於一切無所著。

  瞭知三世諸眾生,  悉從因緣和合起,

  亦知心樂及習氣,  未曾滅壞一切法。

  瞭達業性非是業,  而亦不違諸法相,

  又亦不壞業果報,  說諸法性從緣起。

  瞭知眾生無有生,  亦無眾生可流轉,

  無實眾生而可說,  但依世俗假宣示。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回向?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或為帝王臨禦大國,威德廣被,名震天下,凡諸怨敵靡不歸順,發號施令悉依正法,執持一蓋溥蔭萬方,周行率土所向無礙,以離垢繒而系其頂,於法自在,見者咸伏,不刑不罰,感德從化;以四攝法攝諸眾生,為轉輪王,一切周給。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自在功德,有大眷屬,不可沮壞,離眾過失,見者無厭,福德莊嚴,相好圓滿,形體肢分均調具足;獲那羅延堅固之身,大力成就,無能屈伏;得清凈業,離諸業障;具足修行一切佈施,或施飲食及諸上味,或施車乘,或施衣服,或施華鬘、雜香、塗香、床座、房舍及所住處、上妙燈燭、病緣湯藥、寶器、寶車、調良象馬,悉皆嚴飾,歡喜佈施。或有來乞王所處座,若蓋、若傘,幢幡寶物、諸莊嚴具,頂上寶冠、髻中明珠,乃至王位,皆無所吝。若見眾生在牢獄中,舍諸財寶、妻子、眷屬,乃至以身救彼令脫。若見獄囚將欲被戮,即舍其身以代彼命。或見來乞連膚頂發,歡喜施與亦無所吝。眼、耳、鼻、舌,及以牙齒、頭頂、手足、血肉、骨髓、心腎、肝肺、大腸、小腸、厚皮、薄皮、手足諸指、連肉爪甲,以歡喜心盡皆施與。或為求請未曾有法,投身而下深大火坑;或為護持如來正法,以身忍受一切苦毒;或為求法乃至一字,悉能遍舍四海之內一切所有。恒以正法化導群生,令修善行、舍離諸惡。若見眾生損敗他形,慈心救之,令舍罪業。若見如來成最正覺,稱揚贊嘆,普使聞知。或施於地,造立僧坊、房舍、殿堂,以為住處;及施僮仆,供承作役。或以自身施來乞者,或施於佛。為求法故,歡喜踴躍;為眾生故,承事供養。或舍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妻子、眷屬,隨所乞求,悉滿其願。或舍一切資生之物,普設無遮大施之會;其中眾生種種福田,或從遠來,或從近來,或賢或愚,或好或醜,若男若女、人與非人,心行不同,所求各異,等皆施與,悉令滿足。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施時,發善攝心,悉以回向。所謂:善攝色,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善攝受、想、行、識,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善攝王位,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善攝眷屬,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善攝資具,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善攝惠施,隨順堅固一切善根。

  “佛子!菩薩摩訶薩隨所施物無量無邊,以彼善根如是回向,所謂:‘以上妙食施眾生時,其心清凈,於所施物無貪、無著、無所顧吝,具足行施;願一切眾生得智慧食,心無障礙,瞭知食性,無所貪著,但樂法喜出離之食;智慧充滿,以法堅住,攝取善根,法身、智身清凈遊行;哀愍眾生,為作福田,現受摶食。’是為菩薩摩訶薩佈施食時善根回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若施飲時,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飲法味水,精勤修習,具菩薩道;斷世渴愛,常求佛智;離欲境界,得法喜樂;從清凈法而生其身,常以三昧調攝其心;入智慧海,興大法雲,霔大法雨。’是為菩薩摩訶薩佈施飲時善根回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佈施種種清凈上味。所謂:辛、酸、咸、淡,及以甘、苦。種種諸味潤澤具足,能令四大安隱調和,肌體盈滿,氣力強壯,其心清凈常得歡喜;咽咀之時,不欬不逆;諸根明利,內藏充實;毒不能侵,病不能傷;始終無患,永得安樂。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最上味,甘露充滿;願一切眾生得法智味,瞭知一切諸味業用;願一切眾生得無量法味,瞭達法界,安住實際大法城中;願一切眾生作大法雲,周遍法界普雨法雨,教化調伏一切眾生;願一切眾生得勝智味,無上法喜充滿身心;願一切眾生得無貪著一切上味,不染世間一切諸味,常勤修習一切佛法;願一切眾生得一法味,瞭諸佛法悉無差別;願一切眾生得最勝味,乘一切智終無退轉;願一切眾生得入諸佛無異法味,悉能分別一切諸根;願一切眾生法味增益,常得滿足無礙佛法。’是為菩薩摩訶薩佈施味時善根回向;為令一切眾生勤修福德,皆悉具足無礙智身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施車乘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皆得具足一切智乘,乘於大乘、不可壞乘、最勝乘、最上乘、速疾乘、大力乘、福德具足乘、出世間乘、出生無量諸菩薩乘。’是為菩薩摩訶薩施車乘時善根回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佈施衣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慚愧衣以覆其身,舍離邪道露形惡法,顏色潤澤,皮膚細軟,成就諸佛第一之樂,得最清凈一切種智。’是為菩薩摩訶薩佈施衣時善根回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常以種種名華佈施,所謂:微妙香華、種種色華、無量奇妙華、善見華、可喜樂華、一切時華、天華、人華、世所珍愛華、甚芬馥悅意華。以如是等無量妙華,供養一切現在諸佛,及佛滅後所有塔廟,或以供養說法之人,或以供養比丘僧寶、一切菩薩、諸善知識、聲聞、獨覺、父母、宗親,下至自身及餘一切貧窮、孤露。佈施之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皆得諸佛三昧之華,悉能開敷一切諸法;願一切眾生皆得如佛,見者歡喜,心無厭足;願一切眾生所見順愜,心無動亂;願一切眾生具行廣大清凈之業;願一切眾生常念善友,心無變異;願一切眾生如阿伽陀藥,能除一切煩惱眾毒;願一切眾生成滿大願,皆悉得為無上智王;願一切眾生智慧日光破愚癡暗;願一切眾生菩提凈月增長滿足;願一切眾生入大寶洲見善知識,具足成就一切善根。’是為菩薩摩訶薩佈施華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皆得清凈無礙智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佈施鬘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人所樂見,見者欽嘆,見者親善,見者愛樂,見者渴仰,見者除憂,見者生喜,見者離惡,見者常得親近於佛,見者清凈獲一切智。’是為菩薩摩訶薩佈施鬘時善根回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佈施香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願一切眾生具足戒香,得不缺戒、不雜戒、不污戒、無悔戒、離纏戒、無熱戒、無犯戒、無邊戒、出世戒、菩薩波羅蜜戒;願一切眾生以是戒故,皆得成就諸佛戒身。’是為菩薩摩訶薩佈施香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悉得圓滿無礙戒蘊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施塗香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施香普熏,悉能惠舍一切所有;願一切眾生戒香普熏,得於如來究竟凈戒;願一切眾生忍香普熏,離於一切險害之心;願一切眾生精進香普熏,常服大乘精進甲胄;願一切眾生定香普熏,安住諸佛現前三昧;願一切眾生慧香普熏,一念得成無上智王;願一切眾生法香普熏,於無上法得無所畏;願一切眾生德香普熏,成就一切大功德智;願一切眾生菩提香普熏,得佛十力到於彼岸;願一切眾生清凈白法妙香普熏,永滅一切不善之法。’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塗香時善根回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施床座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諸天床座,證大智慧;願一切眾生得賢聖床座,舍凡夫意,住菩提心;願一切眾生得安樂床座,永離一切生死苦惱;願一切眾生得究竟床座,得見諸佛自在神通;願一切眾生得平等床座,恒普熏修一切善法;願一切眾生得最勝床座,具清凈業,世無與等;願一切眾生得安隱床座,證真實法,具足究竟;願一切眾生得清凈床座,修習如來凈智境界;願一切眾生得安住床座,得善知識常隨覆護;願一切眾生得師子床座,常如如來右脅而臥。’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床座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修習正念、善護諸根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施房舍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皆得安住清凈佛剎,精勤修習一切功德;安住甚深三昧境界,舍離一切住處執著;瞭諸住處皆無所有,離諸世間住一切智;攝取一切諸佛所住,住究竟道安樂住處;恒住第一清凈善根,終不舍離佛無上住。’是為菩薩摩訶薩施房舍時善根回向;為欲利益一切眾生,隨其所應,思惟救護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施住處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常獲善利,其心安樂;願一切眾生依如來住,依大智住,依善知識住,依尊勝住,依善行住,依大慈住,依大悲住,依六波羅蜜住,依大菩提心住,依一切菩薩道住。’是為菩薩摩訶薩施住處時善根回向,為令一切福德清凈故,究竟清凈故,智清凈故,道清凈故,法清凈故,戒清凈故,志樂清凈故,信解清凈故,願清凈故,一切神通功德清凈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施諸燈明,所謂:酥燈、油燈、寶燈、摩尼燈、漆燈、火燈、沉水燈、栴檀燈、一切香燈、無量色光燈。施如是等無量燈時,為欲利益一切眾生,為欲攝受一切眾生,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無量光,普照一切諸佛正法;願一切眾生得清凈光,照見世間極微細色;願一切眾生得離翳光,瞭眾生界空無所有;願一切眾生得無邊光,身出妙光普照一切;願一切眾生得普照光,於諸佛法心無退轉;願一切眾生得佛凈光,一切剎中悉皆顯現;願一切眾生得無礙光,一光遍照一切法界;願一切眾生得無斷光,照諸佛剎光明不斷;願一切眾生得智幢光,普照世間;願一切眾生得無量色光,照一切剎示現神力。’菩薩如是施燈明時,為欲利益一切眾生,安樂一切眾生故,以此善根隨逐眾生,以此善根攝受眾生,以此善根分佈眾生,以此善根慈愍眾生,以此善根覆育眾生,以此善根救護眾生,以此善根充滿眾生,以此善根緣念眾生,以此善根等益眾生,以此善根觀察眾生。是為菩薩摩訶薩施燈明時善根回向,如是回向無有障礙,普令眾生住善根中。

  “佛子!菩薩摩訶薩施湯藥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於諸蓋纏,究竟得出;願一切眾生永離病身,得如來身;願一切眾生作大良藥,滅除一切不善之病;願一切眾生成阿伽陀藥,安住菩薩不退轉地;願一切眾生成如來藥,能拔一切煩惱毒箭;願一切眾生親近賢聖,滅諸煩惱,修清凈行;願一切眾生作大藥王,永除眾病,不令重發;願一切眾生作不壞藥樹,悉能救療一切眾生;願一切眾生得一切智光,出眾病箭;願一切眾生善解世間方藥之法,所有疾病為其救療。’菩薩摩訶薩施湯藥時,為令一切眾生永離眾病故,究竟安隱故,究竟清凈故,如佛無病故,拔除一切病箭故,得無盡堅固身故,得金剛圍山所不壞身故,得堅固滿足力故,得圓滿不可奪佛樂故,得一切佛自在堅固身故,以諸善根如是回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悉能惠施一切器物。所謂:黃金器盛滿雜寶,白銀器盛眾妙寶,琉璃器盛種種寶,玻璃器盛滿無量寶莊嚴具,硨磲器盛赤真珠,碼瑙器盛滿珊瑚摩尼珠寶,白玉器盛眾美食,栴檀器盛天衣服,金剛器盛眾妙香。無量無數種種寶器,盛無量無數種種眾寶,或施諸佛,信佛福田不思議故;或施菩薩,知善知識難值遇故;或施聖僧,為令佛法久住世故;或施聲聞及辟支佛,於諸聖人生凈信故;或施父母,為尊重故;或施師長,為恒誘誨,令依聖教修功德故;或施下劣、貧窮、孤露,大慈、大悲愛眼等視諸眾生故;專意滿足去、來、今世一切菩薩檀波羅蜜故;以一切物普施一切,終不厭舍諸眾生故。如是施時,於其施物及以受者,皆無所著。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種種寶器盛無量寶而佈施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成等虛空無邊藏器,念力廣大,悉能受持世、出世間一切經書,無有忘失;願一切眾生成清凈器,能悟諸佛甚深正法;願一切眾生成無上寶器,悉能受持三世佛法;願一切眾生成就如來廣大法器,以不壞信攝受三世佛菩提法;願一切眾生成就最勝寶莊嚴器,住大威德菩提之心;願一切眾生成就功德所依處器,於諸如來無量智慧生凈信解;願一切眾生成就趣入一切智器,究竟如來無礙解脫;願一切眾生得盡未來劫菩薩行器,能令眾生普皆安住一切智力;願一切眾生成就三世諸佛種性勝功德器,一切諸佛妙音所說悉能受持;願一切眾生成就容納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世界一切如來眾會道場器,為大丈夫贊說之首,勸請諸佛轉正法輪。’是為菩薩摩訶薩佈施器時善根回向,為欲普令一切眾生皆得圓滿普賢菩薩行願器故。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五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六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四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種種車,眾寶嚴飾,奉施諸佛及諸菩薩、師長、善友、聲聞、緣覺,如是無量種種福田,乃至貧窮、孤露之者。此諸人眾,或從遠來,或從近來,或承菩薩名聞故來,或是菩薩因緣故來,或聞菩薩往昔所發施願故來,或是菩薩心願請來。菩薩是時,或施寶車,或施金車,悉妙莊嚴,鈴網覆上,寶帶垂下;或施上妙琉璃之車,無量珍奇以為嚴飾;或復施與白銀之車,覆以金網,駕以駿馬;或復施與無量雜寶所莊嚴車,覆以寶網,駕以香象;或復施與栴檀之車,妙寶為輪,雜寶為蓋,寶師子座敷置嚴好,百千采女列坐其上,十萬丈夫牽禦而行;或復施與玻璃寶車,眾雜妙寶以為嚴飾,端正女人充滿其中,寶帳覆上,幢幡侍側;或復施與碼瑙藏車,飾以眾寶,熏諸雜香,種種妙華散佈莊嚴,百千采女持寶瓔珞,駕馭均調,涉險能安;或復施與堅固香車,眾寶為輪,莊嚴巨麗,寶帳覆上,寶網垂下,種種寶衣敷佈其中,清凈好香流芬外徹,其香美妙稱悅人心,無量諸天翼從而行,載以眾寶隨時給施;或復施與光明寶車,種種諸寶妙色映徹,眾妙寶網羅覆其上,雜寶瓔珞周匝垂下,散以末香內外芬潔,所愛男女悉載其上。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眾妙寶車奉施佛時,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悉解供養最上福田,深信施佛,得無量報;願一切眾生一心向佛,常遇無量清凈福田;願一切眾生於諸如來無所吝惜,具足成就大舍之心;願一切眾生於諸佛所修行施行,離二乘願,逮得如來無礙解脫一切智智;願一切眾生於諸佛所行無盡施,入佛無量功德智慧;願一切眾生入佛勝智,得成清凈無上智王;願一切眾生得佛遍至無礙神通,隨所欲往,靡不自在;願一切眾生深入大乘,獲無量智,安住不動;願一切眾生皆能出生一切智法,為諸天人最上福田;願一切眾生於諸佛所無嫌恨心,勤種善根,樂求佛智;願一切眾生任運能往一切佛剎,一剎那中普周法界而無懈倦;願一切眾生逮得菩薩自在神通,分身遍滿等虛空界一切佛所親近供養;願一切眾生得無比身,遍往十方而無厭倦;願一切眾生得廣大身,飛行迅疾,隨意所往,終無懈退;願一切眾生得佛究竟自在威力,一剎那中盡虛空界,悉現諸佛神通變化;願一切眾生修安樂行,隨順一切諸菩薩道;願一切眾生得速疾行,究竟十力智慧神通;願一切眾生普入法界十方國土,悉盡邊際等無差別;願一切眾生行普賢行無有退轉,到於彼岸成一切智;願一切眾生升於無比智慧之乘,隨順法性見如實理。’是為菩薩摩訶薩以眾寶車奉施現在一切諸佛及佛滅後所有塔廟善根回向,為令眾生得於如來究竟出離無礙乘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眾寶車施菩薩等善知識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心常憶持善知識教,專勤守護,令不忘失;願一切眾生與善知識同一義利,普攝一切與共善根;願一切眾生近善知識,尊重供養,悉舍所有,順可其心;願一切眾生得善志欲,隨逐善友,未嘗舍離;願一切眾生常得值遇諸善知識,專意承奉,不違其教;願一切眾生樂善知識,常不舍離,無間無雜,亦無誤失;願一切眾生能以其身施善知識,隨其教命靡有違逆;願一切眾生為善知識之所攝受,修習大慈,遠離諸惡;願一切眾生隨善知識聽聞諸佛所說正法;願一切眾生與善知識同一善根清凈業果,與諸菩薩同一行願究竟十力;願一切眾生悉能受持善知識法,逮得一切三昧境界智慧神通;願一切眾生悉能受持一切正法,修習諸行到於彼岸;願一切眾生乘於大乘無所障礙,究竟成就一切智道;願一切眾生悉得上於一切智乘,至安隱處無有退轉;願一切眾生知如實行,隨其所聞一切佛法,皆得究竟,永無忘失;願一切眾生普為諸佛之所攝受,得無礙智,究竟諸法;願一切眾生得無退失自在神通,所欲往詣,一念皆到;願一切眾生往來自在,廣行化導,令住大乘;願一切眾生所行不空,載以智乘到究竟位;願一切眾生得無礙乘,以無礙智至一切處。’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善知識種種車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功德具足與佛菩薩等無異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眾寶車佈施僧時,起學一切施心、智善瞭心、凈功德心、隨順舍心、僧寶難遇心、深信僧寶心、攝持正教心,住勝志樂,得未曾有,為大施會,出生無量廣大功德,深信佛教不可沮壞;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普入佛法,憶持不忘;願一切眾生離凡愚法,入賢聖處;願一切眾生速入聖位,能以佛法次第開誘;願一切眾生舉世宗重,言必信用;願一切眾生善入一切諸法平等,瞭知法界自性無二;願一切眾生從於如來智境而生,諸調順人所共圍繞;願一切眾生住離染法,滅除一切煩惱塵垢;願一切眾生皆得成就無上僧寶,離凡夫地,入賢聖眾;願一切眾生勤修善法,得無礙智,具聖功德;願一切眾生得智慧心,不著三世,於諸眾中自在如王;願一切眾生乘智慧乘,轉正法輪;願一切眾生具足神通,一念能往不可說不可說世界;願一切眾生乘虛空身,於諸世間智慧無礙;願一切眾生普入一切虛空法界諸佛眾會,成就第一波羅蜜行;願一切眾生得輕舉身殊勝智慧,悉能遍入一切佛剎;願一切眾生獲無邊際善巧神足,於一切剎普現其身;願一切眾生得於一切無所依身,以神通力如影普現;願一切眾生得不思議自在神力,隨應可化,即現其前,教化調伏;願一切眾生得入法界無礙方便,一念遍遊十方國土。’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僧寶車善根回向;為令眾生普乘清凈無上智乘,於一切世間轉無礙法智慧輪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眾寶車佈施聲聞、獨覺之時,起如是心,所謂:福田心、尊敬心、功德海心、能出生功德智慧心、從如來功德勢力所生心、百千億那由他劫修習心、能於不可說劫修菩薩行心、解脫一切魔系縛心、摧滅一切魔軍眾心、慧光照瞭無上法心;以此施車所有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為世所信第一福田,具足無上檀波羅蜜;願一切眾生離無益語,常樂獨處,心無二念;願一切眾生成最第一清凈福田,攝諸眾生令修福業;願一切眾生成智慧淵,能與眾生無量無數善根果報;願一切眾生住無礙行,滿足清凈第一福田;願一切眾生住無諍法,瞭一切法皆無所作、無性為性;願一切眾生常得親近最上福田,具足修成無量福德;願一切眾生能現無量自在神通,以凈福田攝諸含識;願一切眾生具足無盡功德福田,能與眾生如來十力第一乘果;願一切眾生為能辦果真實福田,成一切智,無盡福聚;願一切眾生得滅罪法,悉能受持所未曾聞佛法句義;願一切眾生常勤聽受一切佛法,聞悉解悟,無空過者;願一切眾生聽聞佛法通達究竟,如其所聞,隨順演說;願一切眾生於如來教信解修行,舍離一切九十六種外道邪見;願一切眾生常見賢聖,增長一切最勝善根;願一切眾生心常信樂智行之士,與諸聖哲同止共歡;願一切眾生聽聞佛名悉不唐捐,隨其所聞,咸得目見;願一切眾生善分別知諸佛正教,悉能守護持佛法者;願一切眾生常樂聽聞一切佛法,受持讀誦,開示照瞭;願一切眾生信解佛教如實功德,悉舍所有,恭敬供養。’是為菩薩摩訶薩施聲聞、獨覺種種車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皆得成就清凈第一智慧神通,精進修行無有懈怠,獲一切智、力、無畏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眾寶車施諸福田乃至貧窮、孤獨者時,隨其所求,一切悉舍,心生歡喜,無有厭倦,仍向彼人自悔責言:‘我應往就供養供給,不應勞汝遠來疲頓。’言已拜跪,問訊起居,凡有所須,一切施與;或時施彼摩尼寶車,以閻浮提第一女寶充滿其上;或復施與金莊嚴車,人間女寶充滿其上;或復施與妙琉璃車,內宮妓女充滿其上;或施種種奇妙寶車,童女充滿,如天采女;或施無數寶莊嚴車,寶女滿中,柔明辯慧;或施所乘妙栴檀車,或復施與玻璃寶車,悉載寶女,充滿其上,顏容端正,色相無比,袨服莊嚴,見者欣悅;或復施與碼瑙寶車,灌頂王子身載其上;或時施與堅固香車,所有男女悉載其中;或施一切寶莊嚴車,載以難舍親善眷屬。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無量寶車,隨其所求,恭敬施與,皆令遂願,歡喜滿足;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乘不退轉無障礙輪廣大之乘,詣不可議菩提樹下;願一切眾生乘清凈因大法智乘,盡未來劫,修菩薩行永不退轉;願一切眾生乘一切法無所有乘,永離一切分別執著,而常修習一切智道;願一切眾生乘無諂誑正直之乘,往諸佛剎,自在無礙;願一切眾生隨順安住一切智乘,以諸佛法共相娛樂;願一切眾生皆乘菩薩清凈行乘,具足菩薩十出離道及三昧樂;願一切眾生乘四輪乘,所謂住好國土、依止善人、集勝福德、發大誓願,以此成滿一切菩薩清凈梵行;願一切眾生得普照十方法光明乘,修學一切如來智力;願一切眾生乘佛法乘,到一切法究竟彼岸;願一切眾生載眾福善難思法乘,普示十方安隱正道;願一切眾生乘大施乘,舍慳吝垢;願一切眾生乘凈戒乘,持等法界無邊凈戒;願一切眾生乘忍辱乘,常於眾生離嗔濁心;願一切眾生乘大精進不退轉乘,堅修勝行,趣菩提道;願一切眾生乘禪定乘,速至道場,證菩提智;願一切眾生乘於智慧巧方便乘,化身充滿一切法界、諸佛境界;願一切眾生乘法王乘,成就無畏,恒普惠施一切智法;願一切眾生乘無所著智慧之乘,悉能遍入一切十方,於真法性而無所動;願一切眾生乘於一切諸佛法乘,示現受生遍十方剎,而不失壞大乘之道;願一切眾生乘一切智最上寶乘,滿足普賢菩薩行願而無厭倦。’是為菩薩摩訶薩以眾寶車施諸福田乃至貧窮、孤露之人善根回向;為令眾生具無量智,歡喜踴躍,究竟皆得一切智乘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佈施象寶,其性調順,七支具足,年齒盛壯,六牙清凈,口色紅赤猶如蓮華,形體鮮白譬如雪山,金幢為飾,寶網羅覆,種種妙寶莊嚴其鼻,見者欣玩無有厭足,超步萬裡曾不疲倦;或復施與調良馬寶,諸相具足猶如天馬,妙寶月輪以為光飾,真金鈴網羅覆其上,行步平正,乘者安隱,隨意所往迅疾如風,遊歷四洲自在無礙。菩薩以此象寶、馬寶,或奉養父母及善知識,或給施貧乏、苦惱眾生,其心曠然,不生悔吝,但倍增欣慶,益加悲愍,修菩薩德,凈菩薩心;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住調順乘,增長一切菩薩功德;願一切眾生得善巧乘,能隨出生一切佛法;願一切眾生得信解乘,普照如來無礙智力;願一切眾生得發趣乘,能普發興一切大願;願一切眾生具足平等波羅蜜乘,成滿一切平等善根;願一切眾生成就寶乘,生諸佛法無上智寶;願一切眾生成就菩薩行莊嚴乘,開敷菩薩諸三昧華;願一切眾生得無邊速疾乘,於無數劫凈菩薩心,精勤思惟,瞭達諸法;願一切眾生成就最勝調順大乘,以善方便具菩薩地;願一切眾生成最高廣堅固大乘,普能運載一切眾生,皆得至於一切智位。’是為菩薩摩訶薩施象、馬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皆得乘於無礙智乘,圓滿究竟至佛乘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佈施座時,或施所處師子之座。其座高廣殊特妙好,琉璃為足,金鏤所成,柔軟衣服以敷其上;建以寶幢,熏諸妙香,無量雜寶莊嚴之具以為莊校;金網覆上,寶鐸風搖,出妙音聲;奇珍萬計周匝填飾,一切臣民所共瞻仰。灌頂大王獨居其上,宣佈法化,萬邦遵奉。其王復以妙寶嚴身。所謂:普光明寶、帝青寶、大帝青寶、勝藏摩尼寶,明凈如日,清涼猶月,周匝繁佈譬如眾星,上妙莊嚴第一無比;海殊妙寶、海堅固幢寶,奇文異表,種種莊嚴,於大眾中最尊最勝。閻浮檀金離垢寶繒以冠其首,享灌頂位,王閻浮提,具足無量大威德力;以慈為主,伏諸怨敵,教令所行,靡不承順。時,轉輪王以如是等百千萬億無量無數寶莊嚴座,施於如來第一福田,及諸菩薩、真善知識、賢聖僧寶、說法之師、父母、宗親、聲聞、獨覺,及以發趣菩薩乘者,或如來塔,乃至一切貧窮、孤露;隨其所須,悉皆施與。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坐菩提座,悉能覺悟諸佛正法;願一切眾生處自在座,得法自在,諸金剛山所不能壞,能悉摧伏一切魔軍;願一切眾生得佛自在師子之座,一切眾生之所瞻仰;願一切眾生得不可說不可說種種殊妙寶莊嚴座,於法自在,化導眾生;願一切眾生得三種世間最殊勝座,廣大善根之所嚴飾;願一切眾生得周遍不可說不可說世界座,阿僧祇劫嘆之無盡;願一切眾生得大深密福德之座,其身充滿一切法界;願一切眾生得不思議種種寶座,隨其本願所念眾生,廣開法施;願一切眾生得善妙座,現不可說諸佛神通;願一切眾生得一切寶座、一切香座、一切華座、一切衣座、一切鬘座、一切摩尼座、一切琉璃等不思議種種寶座、無量不可說世界座、一切世間莊嚴清凈座、一切金剛座,示現如來威德自在,成最正覺。’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寶座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獲離世間大菩提座,自然覺悟一切佛法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施諸寶蓋。此蓋殊特,尊貴所用,種種大寶而為莊嚴,百千億那由他上妙蓋中最為第一;眾寶為竿,妙網覆上,寶繩金鈴周匝垂下,摩尼瓔珞次第懸佈,微風吹動,妙音克諧;珠玉寶藏種種充滿,無量奇珍悉以嚴飾,栴檀、沉水妙香普熏,閻浮檀金光明清凈。如是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眾妙寶物具足莊嚴,以清凈心奉施於佛,及佛滅後所有塔廟,或為法故施諸菩薩及善知識、名聞法師,或施父母,或施僧寶,或復奉施一切佛法,或施種種眾生福田,或施師僧及諸尊宿,或施初發菩提之心乃至一切貧窮、孤露;隨有求者,悉皆施與。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勤修善根以覆其身,常為諸佛之所庇蔭;願一切眾生功德智慧以為其蓋,永離世間一切煩惱;願一切眾生覆以善法,除滅世間塵垢熱惱;願一切眾生得智慧藏,令眾樂見,心無厭足;願一切眾生以寂靜白法而自覆蔭,皆得究竟不壞佛法;願一切眾生善覆其身,究竟如來清凈法身;願一切眾生作周遍蓋,十力智慧遍覆世間;願一切眾生得妙智慧,出過三世無所染著;願一切眾生得應供蓋,成勝福田,受一切供;願一切眾生得最上蓋,獲無上智,自然覺悟。’是為菩薩摩訶薩佈施蓋時善根回向;為令一切眾生得自在蓋,能持一切諸善法故;為令一切眾生能以一蓋,普覆一切虛空法界一切剎土,示現諸佛自在神通無退轉故;為令一切眾生能以一蓋,莊嚴十方一切世界,供養佛故;為令一切眾生以妙幢幡及諸寶蓋,供養一切諸如來故;為令一切眾生得普莊嚴蓋,遍覆一切諸佛國土盡無餘故;為令一切眾生得廣大蓋,普蓋眾生,皆令於佛生信解故;為令一切眾生以不可說眾妙寶蓋,供養一佛,於不可說一一佛所皆如是故;為令一切眾生得佛菩提高廣之蓋,普覆一切諸如來故;為令一切眾生得一切摩尼寶莊嚴蓋、一切寶瓔珞莊嚴蓋、一切堅固香莊嚴蓋、種種寶清凈莊嚴蓋、無量寶清凈莊嚴蓋、廣大寶清凈莊嚴蓋,寶網彌覆,寶鈴垂下,隨風搖動,出微妙音,普覆法界、虛空界、一切世界諸佛身故;為令一切眾生得無障無礙智莊嚴蓋,普覆一切諸如來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得第一智慧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得佛功德莊嚴故;又欲令一切眾生於佛功德生清凈欲願心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得無量無邊自在心寶故;又欲令一切眾生滿足諸法自在智故;又欲令一切眾生以諸善根普覆一切故;又欲令一切眾生成就最勝智慧蓋故;又欲令一切眾生成就十力普遍蓋故;又欲令一切眾生能以一蓋彌覆法界諸佛剎故;又欲令一切眾生於法自在為法王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得大威德自在心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得廣大智恒無絕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得無量功德普覆一切皆究竟故;又欲令一切眾生以諸功德蓋其心故;又欲令一切眾生以平等心覆眾生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得大智慧平等蓋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具大回向巧方便故;又欲令一切眾生獲勝欲樂清凈心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得善欲樂清凈意故;又欲令一切眾生得大回向普覆一切諸眾生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或施種種上妙幢幡。眾寶為竿,寶繒為幡,種種雜彩以為其幢;寶網垂覆,光色遍滿;寶鐸微搖,音節相和;奇特妙寶形如半月,閻浮檀金光逾皦日,悉置幢上;隨諸世界業果所現,種種妙物以為嚴飾。如是無數千萬億那由他諸妙幢幡,接影連輝遞相間發,光明嚴潔周遍大地,充滿十方虛空法界一切佛剎。菩薩摩訶薩凈心信解,以如是等無量幢幡,或施現在一切諸佛及佛滅後所有塔廟,或施法寶,或施僧寶,或施菩薩、諸善知識,或施聲聞及辟支佛,或施大眾,或施別人;諸來求者,普皆施與。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皆能建立一切善根福德幢幡,不可毀壞;願一切眾生建一切法自在幢幡,尊重愛樂,勤加守護;願一切眾生常以寶繒書寫正法,護持諸佛菩薩法藏;願一切眾生建高顯幢,然智慧燈普照世間;願一切眾生立堅固幢,悉能摧殄一切魔業;願一切眾生建智力幢,一切諸魔所不能壞;願一切眾生得大智慧那羅延幢,摧滅一切世間慢幢;願一切眾生得智慧日大光明幢,以智日光普照法界;願一切眾生具足無量寶莊嚴幢,充滿十方一切世界供養諸佛;願一切眾生得如來幢,摧滅一切九十六種外道邪見。’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幢幡時善根回向,為令一切眾生得甚深高廣菩薩行幢及諸菩薩神通行幢清凈道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開眾寶藏,以百千億那由他諸妙珍寶,給施無數一切眾生,隨意與之,心無吝惜;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常見佛寶,舍離愚癡,修行正念;願一切眾生皆得具足法寶光明,護持一切諸佛法藏;願一切眾生能悉攝受一切僧寶,周給供養,恒無厭足;願一切眾生得一切智無上心寶,凈菩提心,無有退轉;願一切眾生得智慧寶,普入諸法,心無疑惑;願一切眾生具足菩薩諸功德寶,開示演說無量智慧;願一切眾生得於無量妙功德寶,修成正覺十力智慧;願一切眾生得妙三昧十六智寶,究竟成滿廣大智慧;願一切眾生成就第一福田之寶,悟入如來無上智慧;願一切眾生得成第一無上寶主,以無盡辯開演諸法。’是為菩薩摩訶薩施眾寶時善根回向,為令一切眾生皆得成滿第一智寶、如來無礙凈眼寶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或以種種妙莊嚴具而為佈施。所謂:一切身莊嚴具,令身凈妙,靡不稱可。菩薩摩訶薩等觀一切世間眾生,猶如一子,欲令皆得身凈莊嚴,成就世間最上安樂、佛智慧樂,安住佛法,利益眾生。以如是等百千億那由他種種殊妙寶莊嚴具,勤行佈施。行佈施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成就無上妙莊嚴具,以諸清凈功德智慧莊嚴人天;願一切眾生得清凈莊嚴相,以凈福德莊嚴其身;願一切眾生得上妙莊嚴相,以百福相莊嚴其身;願一切眾生得不雜亂莊嚴相,以一切相莊嚴其身;願一切眾生得善凈語言莊嚴相,具足種種無盡辯才;願一切眾生得一切功德聲莊嚴相,其音清凈,聞者喜悅;願一切眾生得可愛樂諸佛語言莊嚴相,令諸眾生聞法歡喜修清凈行;願一切眾生得心莊嚴相,入深禪定,普見諸佛;願一切眾生得總持莊嚴相,照明一切諸佛正法;願一切眾生得智慧莊嚴相,以佛智慧莊嚴其心。’是為菩薩摩訶薩惠施一切莊嚴具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具足一切無量佛法,功德智慧圓滿莊嚴,永離一切憍慢放逸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受灌頂自在王位摩尼寶冠及髻中珠,普施眾生,心無吝惜,常勤修習,為大施主,修學施慧,增長舍根,智慧善巧,其心廣大,給施一切,以彼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諸佛法之所灌頂,成一切智;願一切眾生具足頂髻,得第一智,到於彼岸;願一切眾生以妙智寶普攝眾生,皆令究竟功德之頂;願一切眾生皆得成就智慧寶頂,堪受世間之所禮敬;願一切眾生以智慧冠莊嚴其首,為一切法自在之王;願一切眾生智慧明珠系其頂上,一切世間無能見者;願一切眾生皆悉堪受世間頂禮,成就慧頂,照明佛法;願一切眾生首冠十力莊嚴之冠,智慧寶海清凈具足;願一切眾生至大地頂,得一切智,究竟十力,破欲界頂諸魔眷屬;願諸眾生得成第一無上頂王,獲一切智光明之頂,無能映奪。’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寶冠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得第一智最清凈處智慧摩尼妙寶冠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見有眾生處在牢獄黑暗之處,杻械、枷鎖檢系其身,起坐不安,眾苦競集,無有親識,無歸無救,裸露、饑羸,酸劇難忍。菩薩見已,舍其所有一切財寶、妻子、眷屬及以自身,於牢獄中救彼眾生,如大悲菩薩、妙眼王菩薩;既救度已,隨其所須,普皆給施,除其苦患,令得安隱;然後施以無上法寶,令舍放逸,安住善根,於佛教中,心無退轉。佛子!菩薩摩訶薩於牢獄中救眾生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究竟解脫貪愛纏縛;願一切眾生斷生死流,升智慧岸;願一切眾生除滅愚癡,生長智慧,解脫一切煩惱纏縛;願一切眾生滅三界縛,得一切智,究竟出離;願一切眾生永斷一切煩惱結縛,到無煩惱、無障礙地智慧彼岸;願一切眾生離諸動念、思惟、分別,入於平等不動智地;願一切眾生脫諸欲縛,永離世間一切貪欲,於三界中無所染著;願一切眾生得勝志樂,常蒙諸佛為說法門;願一切眾生得無著、無縛解脫,心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願一切眾生得菩薩神通,一切世界調伏眾生,令離世間,住於大乘。’是為菩薩摩訶薩救度牢獄苦眾生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普入如來智慧地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見有獄囚五處被縛,受諸苦毒;防衛驅逼,將之死地,欲斷其命,舍閻浮提一切樂具,親戚、朋友悉將永訣,置高砧上以刀屠割,或用木槍豎貫其體,衣纏油沃以火焚燒,如是等苦,種種逼迫。菩薩見已,自舍其身而代受之;如阿逸多菩薩、殊勝行王菩薩及餘無量諸大菩薩,為眾生故,自舍身命,受諸苦毒。菩薩爾時語主者言:‘我願舍身以代彼命,如此等苦可以與我。如治彼人,隨意皆作;設過彼苦阿僧祇倍,我亦當受,令其解脫。我若見彼將被殺害,不舍身命救贖其苦,則不名為住菩薩心。何以故?我為救護一切眾生,發一切智菩提心故。’佛子!菩薩摩訶薩自舍身命救眾生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無斷盡究竟身命,永離一切災橫逼惱;願一切眾生依諸佛住,受一切智,具足十力,菩提記別;願一切眾生普救含識,令無怖畏,永出惡道;願一切眾生得一切命,入於不死智慧境界;願一切眾生永離怨敵,無諸厄難,常為諸佛、善友所攝;願一切眾生舍離一切刀劍兵仗、諸惡苦具,修行種種清凈善業;願一切眾生離諸怖畏,菩提樹下摧伏魔軍;願一切眾生離大眾怖,於無上法心凈無畏,能為最上大師子吼;願一切眾生得無障礙師子智慧,於諸世間修行正業;願一切眾生到無畏處,常念救護諸苦眾生。’是為菩薩摩訶薩自舍身命救彼臨刑諸獄囚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離生死苦,得於如來上妙樂故。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六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七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五

  “佛子!菩薩摩訶薩佈施乞者連膚頂髻,如寶髻王菩薩、勝妙身菩薩,及餘無量諸菩薩等。菩薩是時見乞者來,心生歡喜而語之言:‘汝今若須連膚頂髻,可就我取。我此頂髻,閻浮提中最為第一。’作是語時,心無動亂,不念餘業,舍離世間,志求寂靜,究竟清凈,精勤質直,向一切智;便執利刀割其頭上連膚頂髻,右膝著地,合十指掌,一心施與;正念三世一切諸佛菩薩所行,發大歡喜,增上志樂;於諸法中意善開解,不取於苦,瞭知苦受無相無生,諸受互起,無有常住:‘是故我應同去、來、今一切菩薩修行大舍,發深信樂,求一切智無有退轉,不由他教善知識力。’菩薩摩訶薩作是施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無見頂,成就菩薩如塔之髻;願一切眾生得紺青發、金剛發、細軟發,能滅眾生一切煩惱;願一切眾生得潤澤發、密致發、不侵鬢額發;願一切眾生得柔軟發、盡於鬢額而生發;願一切眾生得如卍字發、螺文右旋發;願一切眾生得佛相發,永離一切煩惱結習;願一切眾生得光明發,其光普照十方世界;願一切眾生得無亂發、如如來發,凈妙無雜;願一切眾生得成應供頂塔之發,令其見者如見佛發;願一切眾生皆得如來無染著發,永離一切闇翳塵垢。’是為菩薩摩訶薩施連膚髻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其心寂靜,皆得圓滿諸陀羅尼,究竟如來一切種智、十種力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眼佈施諸來乞者,如歡喜行菩薩、月光王菩薩,及餘無量諸菩薩等所行惠施。菩薩摩訶薩佈施眼時,起清凈施眼心,起清凈智眼心,起依止法光明心,起現觀無上佛道心,發回向廣大智慧心,發與三世菩薩平等舍施心,發於無礙眼起不壞凈信心,於其乞者起歡喜攝受心;為究竟一切神通故,為生佛眼故,為增廣大菩提心故,為修習大慈悲故,為制伏六根故,於如是法而生其心。佛子!菩薩摩訶薩佈施眼時,於其乞者心生愛樂,為設施會,增長法力;舍離世間愛見放逸,除斷欲縛,修習菩提;隨彼所求,心安不動,不違其意,皆令滿足,而常隨順無二舍行。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最勝眼,示導一切;願一切眾生得無礙眼,開廣智藏;願一切眾生得凈肉眼,光明鑒徹,無能蔽者;願一切眾生得凈天眼,悉見眾生生死業果;願一切眾生得凈法眼,能隨順入如來境界;願一切眾生得智慧眼,舍離一切分別取著;願一切眾生具足佛眼,悉能覺悟一切諸法;願一切眾生成就普眼,盡諸境界無所障礙;願一切眾生成就清凈離癡翳眼,瞭眾生界空無所有;願一切眾生具足清凈無障礙眼,皆得究竟如來十力。’是為菩薩摩訶薩佈施眼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得一切智清凈眼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能以耳、鼻施諸乞者,如勝行王菩薩、無怨勝菩薩,及餘無量諸菩薩等。佈施之時,親附乞者,專心修習諸菩薩行;具佛種性,生如來傢,念諸菩薩所修施行,常勤發起諸佛菩提,清凈諸根功德智慧;觀察三有,無一堅固;願常得見諸佛菩薩,隨順憶念一切佛法;知身虛妄空無所有,無所貪惜。菩薩如是施耳、鼻時,心常寂靜,調伏諸根;免濟眾生險惡諸難,生長一切智慧功德;入大施海,瞭達法義,具修諸道;依智慧行,得法自在,以不堅身易堅固身。佛子!菩薩摩訶薩佈施耳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無礙耳,普聞一切說法之音;願一切眾生得無障耳,悉能解瞭一切音聲;願一切眾生得如來耳,一切聰達無所壅滯;願一切眾生得清凈耳,不因耳處生分別心;願一切眾生得無聾聵耳,令蒙昧識畢竟不生;願一切眾生得遍法界耳,悉知一切諸佛法音;願一切眾生得無礙耳,開悟一切無障礙法;願一切眾生得無壞耳,善知諸論,無能壞者;願一切眾生得普聞耳,廣大清凈,為諸耳王;願一切眾生具足天耳及以佛耳。’是為菩薩摩訶薩佈施耳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皆悉獲得清凈耳故。佛子!菩薩摩訶薩佈施鼻時,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隆直鼻,得隨好鼻,得善相鼻,得可愛樂鼻,得凈妙鼻,得隨順鼻,得高顯鼻,得伏怨鼻,得善見鼻,得如來鼻;願一切眾生得離恚怒面,得一切法面,得無障礙面,得善見面,得隨順面,得清凈面,得離過失面,得如來圓滿面,得遍一切處面,得無量美好面。’是為菩薩摩訶薩佈施鼻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究竟得入諸佛法故,為令眾生究竟攝受諸佛法故,為令眾生究竟瞭知諸佛法故,為令眾生究竟住持諸佛法故,為令眾生究竟常見諸如來故,為令眾生皆悉證得佛法門故,為令眾生究竟成就無能壞心故,為令眾生皆能照瞭諸佛正法故,為令眾生普悉嚴凈諸佛國土故,為令眾生皆得如來大威力身故。是為菩薩摩訶薩施耳、鼻時善根回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安住堅固自在地中,能以牙齒施諸眾生,猶如往昔華齒王菩薩、六牙象王菩薩,及餘無量諸菩薩等。菩薩摩訶薩施牙齒時,其心清凈,希有難得如優曇華。所謂:無盡心施、大信心施、步步成就無量舍心施、調伏諸根心施、一切悉舍心施、一切智願心施、安樂眾生心施、大施、極施、勝施、最勝施、輟身要用無所嫌恨心施。菩薩爾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銛白牙齒,成最勝塔,受天人供;願一切眾生得齊平牙齒,如佛相好,無有疏缺;願一切眾生得調伏心,善趣菩薩波羅蜜行;願一切眾生口善清凈,牙齒鮮白,分明顯現;願一切眾生得可憶念莊嚴牙齒,其口清凈,無可惡相;願一切眾生牙齒成就具滿四十,常出種種希有妙香;願一切眾生意善調伏,牙齒鮮潔如白蓮華,文理回旋卍字成就;願一切眾生口唇鮮凈,牙齒潔白,放無量光周遍照耀;願一切眾生牙齒堅利,食無完粒,無所味著,為上福田;願一切眾生於牙齒間常放光明,授諸菩薩第一記別。’是為菩薩摩訶薩施牙齒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具一切智,於諸法中智慧清凈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若有人來從乞舌時,於乞者所,以慈悲心軟語、愛語,猶如往昔端正面王菩薩、不退轉菩薩,及餘無量諸菩薩等。佛子!菩薩摩訶薩於諸趣中而受生時,有無量百千億那由他眾生而來乞舌。菩薩爾時,安置其人在師子座,以無恚心、無害心、無恨心、大威德心、從佛種性所生心、住於菩薩所住心、常不濁亂心、住大勢力心、於身無著心、於語無著心,兩膝著地,開口出舌,以示乞者;慈心軟語而告之言:‘我今此身,普皆屬汝。可取我舌,隨意所用;令汝所願,皆得滿足。’菩薩爾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周普舌,悉能宣示諸語言法;願一切眾生得覆面舌,所言無二,皆悉真實;願一切眾生得普覆一切佛國土舌,示現諸佛自在神通;願一切眾生得軟薄舌,恒受美妙清凈上味;願一切眾生得辯才舌,能斷一切世間疑網;願一切眾生得光明舌,能放無數萬億光明;願一切眾生得決定舌,辯說諸法無有窮盡;願一切眾生得普調伏舌,善能開示一切秘要,所有言說皆令信受;願一切眾生得普通達舌,善入一切語言大海;願一切眾生得善說一切諸法門舌,於言語智悉到彼岸。’是為菩薩摩訶薩佈施舌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皆得圓滿無礙智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頭佈施諸來乞者,如最勝智菩薩,及大丈夫迦屍國王等諸大菩薩所行佈施;為欲成就入一切法最勝智首,為欲成就證大菩提救眾生首,為欲具足見一切法最第一首,為得正見清凈智首,為欲成就無障礙首,為欲證得第一地首,為求世間最勝智首,欲成三界無能見頂凈智慧首,為得示現普到十方智慧王首,為欲滿足一切諸法無能破壞自在之首。佛子!菩薩摩訶薩安住是法,精勤修習,則為已入諸佛種性,學佛行施;於諸佛所,生清凈信,增長善根;令諸乞者,皆得喜足;其心清凈,慶悅無量;心凈信解,照明佛法;發菩提意,安住舍心;諸根悅豫,功德增長;生善樂欲,常好修行廣大施行。菩薩爾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如來頭,得無見頂;於一切處無能映蔽,於諸佛剎最為上首;其發右旋,光凈潤澤,卍字嚴飾,世所希有;具足佛首,成就智首,一切世間最第一首,為具足首,為清凈首,為坐道場圓滿智首。’是為菩薩摩訶薩佈施頭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得最勝法,成於無上大智慧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其手、足施諸眾生,如常精進菩薩、無憂王菩薩,及餘無量諸菩薩等。於諸趣中種種生處佈施手、足,以信為手,起饒益行;往返周旋,勤修正法,願得寶手以手為施;所行不空,具菩薩道,常舒其手擬將廣惠;安步遊行,勇猛無怯,以凈信力具精進行,除滅惡道,成就菩提。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施時,以無量無邊廣大之心,開凈法門,入諸佛海;成就施手,周給十方;願力任持一切智道,住於究竟離垢之心;法身、智身無斷無壞,一切魔業不能傾動;依善知識堅固其心,同諸菩薩修行施度。佛子!菩薩摩訶薩為諸眾生求一切智,施手、足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具神通力,皆得寶手;得寶手已,各相尊敬,生福田想,以種種寶更相供養;又以眾寶供養諸佛,興妙寶雲遍諸佛土,令諸眾生互起慈心,不相惱害;遊諸佛剎,安住無畏,自然具足究竟神通。又令皆得寶手、華手、香手、衣手、蓋手、華鬘手、末香手、莊嚴具手、無邊手、無量手、普手;得是手已,以神通力常勤往詣一切佛土,能以一手遍摩一切諸佛世界,以自在手持諸眾生,得妙相手放無量光,能以一手普覆眾生,成於如來手指網縵赤銅爪相。’菩薩爾時,以大願手普覆眾生:‘願一切眾生志常樂求無上菩提,出生一切功德大海,見來乞者歡喜無厭,入佛法海同佛善根。’是為菩薩摩訶薩施手、足時善根回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壞身出血佈施眾生,如法業菩薩、善意王菩薩,及餘無量諸菩薩等。於諸趣中施身血時,起成就一切智心,起欣仰大菩提心,起樂修菩薩行心,起不取苦受心,起樂見乞者心,起不嫌來乞心,起趣向一切菩薩道心,起守護一切菩薩舍心,起增廣菩薩善施心,起不退轉心、不休息心、無戀己心;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皆得成就法身、智身;願一切眾生得無勞倦身,猶如金剛;願一切眾生得不可壞身,無能傷害;願一切眾生得如變化身,普現世間無有盡極;願一切眾生得可愛樂身,凈妙堅固;願一切眾生得法界生身,同於如來無所依止;願一切眾生得如妙寶光明之身,一切世人無能映蔽;願一切眾生得智藏身,於不死界而得自在;願一切眾生得寶海身,見皆獲益,無空過者;願一切眾生得虛空身,世間惱患無能染著。’是為菩薩摩訶薩施身血時,以大乘心、清凈心、廣大心、欣悅心、慶幸心、歡喜心、增上心、安樂心、無濁心善根回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見有乞求其身髓肉,歡喜軟語,謂乞者言:‘我身髓肉,隨意取用。’如饒益菩薩、一切施王菩薩,及餘無量諸菩薩等。於諸趣中種種生處,以其髓肉施乞者時,歡喜廣大,施心增長;同諸菩薩修習善根,離世塵垢,得深志樂;以身普施,心無有盡;具足無量廣大善根,攝受一切妙功德寶,如菩薩法受行無厭;心常愛樂佈施功德,一切周給,心無有悔;審觀諸法從緣無體,不貪施業及業果報;隨所會遇,平等施與。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施時,一切諸佛皆悉現前,想之如父得護念故;一切眾生皆悉現前,普令安住清凈法故;一切世界皆悉現前,嚴凈一切佛國土故;一切眾生皆悉現前,以大悲心普救護故;一切佛道皆悉現前,樂觀如來十種力故;去、來、現在一切菩薩皆悉現前,同共圓滿諸善根故;一切無畏皆悉現前,能作最上師子吼故;一切三世皆悉現前,得平等智,普觀察故;一切世間皆悉現前,發廣大願,盡未來劫修菩提故;一切菩薩無疲厭行皆悉現前,發無數量廣大心故。佛子!菩薩摩訶薩施髓肉時,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金剛身,不可沮壞;願一切眾生得堅密身,恒無缺減;願一切眾生得意生身,猶如佛身,莊嚴清凈;願一切眾生得百福相身,三十二相而自莊嚴;願一切眾生得八十種好妙莊嚴身,具足十力,不可斷壞;願一切眾生得如來身,究竟清凈,不可限量;願一切眾生得堅固身,一切魔怨所不能壞;願一切眾生得一相身,與三世佛同一身相;願一切眾生得無礙身,以凈法身遍虛空界;願一切眾生得菩提藏身,普能容納一切世間。’是為菩薩摩訶薩求一切智施髓肉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皆得如來究竟清凈無量身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心佈施諸來乞者,如無悔厭菩薩、無礙王菩薩,及餘無量諸大菩薩。以其自心施乞者時,學自在施心,修一切施心,習行檀波羅蜜心,成就檀波羅蜜心,學一切菩薩佈施心、一切悉舍無盡心、一切悉施慣習心、荷負一切菩薩施行心、正念一切諸佛現前心、供養一切諸來乞者無斷絕心。菩薩摩訶薩如是施時,其心清凈,為度一切諸眾生故,為得十力菩提處故,為依大願而修行故,為欲安住菩薩道故,為欲成就一切智故,為不舍離本誓願故,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金剛藏心,一切金剛圍山等所不能壞;願一切眾生得卍相莊嚴金剛界心,得無能動搖心,得不可恐怖心,得利益世間常無盡心,得大勇猛幢智慧藏心,得如那羅延堅固幢心,得如眾生海不可盡心,得那羅延藏無能壞心,得滅諸魔業、魔軍眾心,得無所畏心,得大威德心,得常精進心,得大勇猛心,得不驚懼心,得被金剛甲胄心,得諸菩薩最上心,得成就佛法菩提光明心,得菩提樹下坐安住一切諸佛正法離諸迷惑成一切智心,得成就十力心。’是為菩薩摩訶薩佈施心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不染世間,具足如來十力心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若有乞求腸、腎、肝、肺,悉皆施與,如善施菩薩、降魔自在王菩薩,及餘無量諸大菩薩。行此施時,見乞者來,其心歡喜,以愛眼觀;為求菩提,隨其所須,悉皆施與,心不中悔。觀察此身無有堅固:‘我應施彼,取堅固身。’復念此身尋即敗壞,見者生厭,狐、狼、餓狗之所啖食;此身無常,會當棄舍,為他所食,無所覺知。佛子!菩薩摩訶薩作是觀時,知身無常、穢污之極,於法解悟生大歡喜,敬心諦視彼來乞者,如善知識而來護想,隨所乞求無不惠施,以不堅身易堅固身。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施時,所有善根悉以回向:‘願一切眾生得智藏身,內外清凈;願一切眾生得福藏身,能普任持一切智願;願一切眾生得上妙身,內蘊妙香,外發光明;願一切眾生得腹不現身,上下端直,肢節相稱;願一切眾生得智慧身,以佛法味充悅滋長;願一切眾生得無盡身,修習安住甚深法性;願一切眾生得陀羅尼清凈藏身,以妙辯才顯示諸法;願一切眾生得清凈身,若身若心內外俱凈;願一切眾生得如來智深觀行身,智慧充滿,雨大法雨;願一切眾生得內寂身,外為眾生作智幢王,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是為菩薩摩訶薩施腸、腎、肝、肺善根回向;為令眾生內外清凈,皆得安住無礙智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佈施乞者肢節諸骨,如法藏菩薩、光明王菩薩,及餘無量諸大菩薩。施其身分肢節骨時,見乞者來,生愛樂心、歡喜心、凈信心、安樂心、勇猛心、慈心、無礙心、清凈心、隨所乞求皆施與心。菩薩摩訶薩施身骨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如化身,不復更受骨肉血身;願一切眾生得金剛身,不可破壞,無能勝者;願一切眾生得一切智圓滿法身,於無縛、無著、無系界生;願一切眾生得智力身,諸根圓滿,不斷不壞;願一切眾生得法力身,智力自在,到於彼岸;願一切眾生得堅固身,其身貞實,常無散壞;願一切眾生得隨應身,教化調伏一切眾生;願一切眾生得智熏身,具那羅延肢節大力;願一切眾生得堅固相續不斷絕身,永離一切疲極勞倦;願一切眾生得大力安住身,悉能具足精進大力;願一切眾生得遍世間平等法身,住於無量最上智處;願一切眾生得福德力身,見者蒙益,遠離眾惡;願一切眾生得無依處身,皆得具足無依著智;願一切眾生得佛攝受身,常為一切諸佛加護;願一切眾生得普饒益諸眾生身,悉能遍入一切諸道;願一切眾生得普現身,普能照現一切佛法;願一切眾生得具足精進身,專念勤修大乘智行;願一切眾生得離我慢貢高清凈身,智常安住,無所動亂;願一切眾生得堅固行身,成就大乘一切智業;願一切眾生得佛傢身,永離世間一切生死。’是為菩薩摩訶薩施身骨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得一切智永清凈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見有人來,手執利刀,乞其身皮;心生歡喜,諸根悅豫,譬如有人惠以重恩,逢迎引納,敷座令坐,曲躬恭敬而作是念:‘此來乞者甚為難遇,斯欲滿我一切智願,故來求索饒益於我。’歡喜和顏而語之言:‘我今此身一切皆舍,所須皮者,隨意取用。’猶如往昔清凈藏菩薩、金脅鹿王菩薩,及餘無量諸大菩薩,等無有異。菩薩爾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微細皮,猶如如來色相清凈,見者無厭;願一切眾生得不壞皮,猶如金剛,無能壞者;願一切眾生得金色皮,如閻浮檀上妙真金,清凈明潔;願一切眾生得無量色皮,隨其心樂,現清凈色;願一切眾生得凈妙色皮,具足沙門善軟清凈如來色相;願一切眾生得第一色皮,自性清凈,色相無比;願一切眾生成就如來清凈色皮,以諸相好而自莊嚴;願一切眾生得妙色皮,放大光明普照一切;願一切眾生得明網皮,如世高幢,放不可說圓滿光明;願一切眾生得潤澤色皮,一切色相悉皆清凈。’是為菩薩摩訶薩施身皮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皆得一切嚴凈佛剎,具足如來大功德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手足指施諸乞者,如堅精進菩薩、閻浮提自在王菩薩,及餘無量諸大菩薩。菩薩爾時,顏貌和悅,其心安善,無有顛倒,乘於大乘,不求美欲,不尚名聞,但發菩薩廣大之意,遠離慳嫉一切諸垢,專向如來無上妙法。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施時,攝諸善根,悉以回向:‘願一切眾生得纖長指,與佛無異;願一切眾生得傭圓指,上下相稱;願一切眾生得赤銅甲指,其甲隆起,清凈鑒徹;願一切眾生得一切智勝丈夫指,悉能攝持一切諸法;願一切眾生得隨好指,具足十力;願一切眾生得大人指,纖傭齊等;願一切眾生得輪相指,指節圓滿,文相右旋;願一切眾生得如蓮華卍字旋指,十力業報相好莊嚴;願一切眾生得光藏指,放大光明照不可說諸佛世界;願一切眾生得善安佈指,善巧分佈網縵具足。’是為菩薩摩訶薩佈施指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一切皆得心清凈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請求法時,若有人言:‘汝能施我連肉爪甲,當與汝法。’菩薩答言:‘但與我法。連肉爪甲,隨意取用。’如求法自在王菩薩、無盡菩薩,及餘無量諸大菩薩,為求法故,欲以正法,開示演說,饒益眾生,一切皆令得滿足故,舍連肉爪甲與諸乞者。菩薩爾時,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皆得諸佛赤銅相爪;願一切眾生得潤澤爪,隨好莊嚴;願一切眾生得光凈爪,鑒徹第一;願一切眾生得一切智爪,具大人相;願一切眾生得無比爪,於諸世間無所染著;願一切眾生得妙莊嚴爪,光明普照一切世間;願一切眾生得不壞爪,清凈無缺;願一切眾生得入一切佛法方便相爪,廣大智慧皆悉清凈;願一切眾生得善生爪,菩薩業果無不凈妙;願一切眾生得一切智大導師爪,放無量色妙光明藏。’是為菩薩摩訶薩為求法故施連肉爪甲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具足諸佛一切智爪無礙力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求佛法藏,恭敬尊重,生難得想。有能說者來語之言:‘若能投身七仞火坑,當施汝法。’菩薩聞已,歡喜踴躍,作是思惟:‘我為法故,尚應久住阿鼻獄等一切惡趣受無量苦,何況才入人間火坑即得聞法?奇哉!正法甚為易得,不受地獄無量楚毒,但入火坑即便得聞。但為我說,我入火坑。’如求善法王菩薩、金剛思惟菩薩,為求法故,入火坑中。菩薩爾時,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住佛所住一切智法,永不退轉無上菩提;願一切眾生離諸險難,受佛安樂;願一切眾生得無畏心,離諸恐怖;願一切眾生常樂求法,具足喜樂,眾法莊嚴;願一切眾生離諸惡趣,滅除一切三毒熾火;願一切眾生常得安樂,具足如來勝妙樂事;願一切眾生得菩薩心,永離一切貪、恚、癡火;願一切眾生悉得菩薩諸三昧樂,普見諸佛,心大歡喜;願一切眾生善說正法,於法究竟,常無忘失;願一切眾生具足菩薩神通妙樂,究竟安住一切種智。’是為菩薩摩訶薩為求正法投火坑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離障礙業,皆得具足智慧火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為求正法,分別演說,開菩薩道,示菩提路,趣無上智,勤修十力,廣一切智心,獲無礙智法,令眾生清凈住菩薩境界。勤修大智護佛菩提時,以身具受無量苦惱,如求善法菩薩、勇猛王菩薩,及餘無量諸大菩薩。為求法故,受無量苦,乃至攝取誹謗正法、惡業所覆、魔業所持極大惡人;彼所應受一切苦惱,以求法故,悉皆為受。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永離一切苦惱逼迫,成就安樂自在神通;願一切眾生永離諸苦,得一切樂;願一切眾生永滅苦蘊,得照現身,恒受安樂;願一切眾生超出苦獄,成就智行;願一切眾生見安隱道,離諸惡趣;願一切眾生得法喜樂,永斷眾苦;願一切眾生永拔眾苦,互相慈愛,無損害心;願一切眾生得諸佛樂,離生死苦;願一切眾生成就清凈無比安樂,一切苦惱無能損害;願一切眾生得一切勝樂,究竟具足佛無礙樂。’是為菩薩摩訶薩為求法故受眾苦時善根回向;為欲救護一切眾生,令離險難,住一切智無所障礙解脫處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處於王位求正法時,乃至但為一文、一字、一句、一義生難得想,能悉罄舍海內所有若近若遠國土、城邑、人民、庫藏、園池、屋宅、樹林、華果,乃至一切珍奇妙物、宮殿樓閣、妻子眷屬,及以王位,悉能舍之。於不堅中求堅固法,為欲利益一切眾生,勤求諸佛無礙解脫究竟清凈一切智道,如大勢德菩薩、勝德王菩薩,及餘無量諸大菩薩。勤求正法,乃至極少,為於一字,五體投地;正念三世一切佛法,愛樂修習;永不貪著名聞利養,舍諸世間自在王位,求佛自在法王之位;於世間樂心無所著,以出世法長養其心;永離世間一切戲論,住於諸佛無戲論法。菩薩爾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常樂惠施,一切悉舍;願一切眾生能舍所有,心無中悔;願一切眾生常求正法,不惜身命、資生之具;願一切眾生悉得法利,能斷一切眾生疑惑;願一切眾生得善法欲,心常喜樂諸佛正法;願一切眾生為求佛法,能舍身命及以王位,大心修習無上菩提;願一切眾生尊重正法,常深愛樂,不惜身命;願一切眾生護持諸佛甚難得法,常勤修習;願一切眾生皆得諸佛菩提光明,成菩提行,不由他悟;願一切眾生常能觀察一切佛法,拔除疑箭,心得安隱。’是為菩薩摩訶薩為求正法舍國城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知見圓滿,常得住於安隱道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作大國王,於法自在,普行教命,令除殺業;閻浮提內城邑聚落一切屠殺,皆令禁斷;無足、二足、四足、多足,種種生類,普施無畏無欺奪心,廣修一切菩薩諸行,仁慈蒞物,不行侵惱,發妙寶心,安隱眾生;於諸佛所立深志樂,常自安住三種凈戒,亦令眾生如是安住。菩薩摩訶薩令諸眾生住於五戒,永斷殺業;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發菩薩心,具足智慧,永保壽命,無有終盡;願一切眾生住無量劫,供一切佛,恭敬勤修,更增壽命;願一切眾生具足修行,離老死法,一切災毒不害其命;願一切眾生具足成就無病惱身,壽命自在,能隨意住;願一切眾生得無盡命,窮未來劫住菩薩行,教化調伏一切眾生;願一切眾生為壽命門,十力善根於中增長;願一切眾生善根具足,得無盡命,成滿大願;願一切眾生悉見諸佛供養承事,住無盡壽,修集善根;願一切眾生於如來處善學所學,得聖法喜無盡壽命;願一切眾生得不老不病,常住命根,勇猛精進,入佛智慧。’是為菩薩摩訶薩住三聚凈戒永斷殺業善根回向,為令眾生得佛十力圓滿智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見有眾生心懷殘忍,損諸人畜所有男形,令身缺減,受諸楚毒;見是事已,起大慈悲而哀救之,令閻浮提一切人民皆舍此業。菩薩爾時,語其人言:‘汝何所為作是惡業?我有庫藏百千萬億,一切樂具悉皆充滿,隨汝所須盡當相給。汝之所作,眾罪由生,我今勸汝莫作是事。汝所作業不如道理,設有所獲,於何可用?損他益己,終無是處。如此惡行、諸不善法,一切如來所不稱嘆。’作是語已,即以所有一切樂具盡皆施與。復以善語為說妙法,令其歡悅。所謂:示寂靜法,令其信受,滅除不善,修行凈業,互起慈心,不相損害。彼人聞已,永舍罪惡。菩薩爾時,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具丈夫形,成就如來馬陰藏相;願一切眾生具男子形,發勇猛心修諸梵行;願一切眾生具勇猛力,恒為主導,住無礙智,永不退轉;願一切眾生皆得具足大丈夫身,永離欲心,無所染著;願一切眾生悉得成就善男子法,智慧增長,諸佛所嘆;願一切眾生普得具於大人之力,常能修習十力善根;願一切眾生永不失壞男子之形,常修福智未曾有法;願一切眾生於五欲中無著無縛,心得解脫,厭離三有,住菩薩行;願一切眾生成就第一智慧丈夫,一切宗信,伏從其化;願一切眾生具足菩薩丈夫智慧,不久當成無上大雄。’是為菩薩摩訶薩禁絕一切毀敗男形善根回向;為令眾生具丈夫形,皆能守護諸善丈夫,生賢聖傢,智慧具足,常勤修習丈夫勝行,有丈夫用,巧能顯示七丈夫道,具足諸佛善丈夫種、丈夫正教、丈夫勇猛、丈夫精進、丈夫智慧、丈夫清凈,普令眾生究竟皆得。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七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八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六

  “佛子!菩薩摩訶薩若見如來出興於世開演正法,以大音聲普告一切:‘如來出世!如來出世!’令諸眾生得聞佛名,舍離一切我慢、戲論;復更勸導,令速見佛,令憶念佛,令歸向佛,令攀緣佛,令觀察佛,令贊嘆佛;復為廣說佛難值遇,千萬億劫時乃一出。眾生由此得見於佛,生清凈信,踴躍歡喜,尊重供養;復於佛所聞諸佛名,轉更值遇無數諸佛,植諸善本,修習增長。爾時,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眾生,因見佛故,皆得清凈究竟調伏。彼諸眾生於菩薩所,皆生最上善知識想;因菩薩故,成就佛法,以無數劫所種善根,普於世間施作佛事。佛子!菩薩摩訶薩開示眾生令見佛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不待勸誘,自往見佛,承事供養,皆令歡喜;願一切眾生常樂見佛,心無廢舍;願一切眾生常勤修習廣大智慧,受持一切諸佛法藏;願一切眾生隨所聞聲皆悟佛法,於無量劫修菩薩行;願一切眾生安住正念,恒以智眼見佛出興;願一切眾生不念異業,常憶見佛,勤修十力;願一切眾生於一切處常見諸佛,瞭達如來遍虛空界;願一切眾生皆得具足佛自在身,普於十方成道說法;願一切眾生遇善知識,常聞佛法,於諸如來得不壞信;願一切眾生悉能稱嘆諸佛出興,令其見者普得清凈。’是為菩薩摩訶薩嘆佛出世善根回向;為令眾生見一切佛供養承事,於無上法究竟清凈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舍於大地,或施諸佛,造立精舍;或施菩薩及善知識,隨意所用;或施眾僧,以為住處;或施父母,或施別人、聲聞、獨覺種種福田,乃至一切貧窮、孤露及餘四眾,隨意悉與,令無所乏;或施造立如來塔廟。於如是等諸處之中,悉為辦具資生什物,令隨意用,無所恐懼。菩薩摩訶薩隨何方所佈施地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具足清凈一切智地,悉到普賢眾行彼岸;願一切眾生得總持地,正念受持一切佛法;願一切眾生得住持力,常能守護一切佛教;願一切眾生得如地心,於諸眾生,意常清凈,無有惡念;願一切眾生持諸佛種,成就菩薩諸地次第,無有斷絕;願一切眾生普為一切作安隱處,悉令調伏,住清凈道;願一切眾生同諸如來利益世間,普使勤修安住佛力;願一切眾生普為世間之所愛樂,悉令安住無上佛樂;願一切眾生獲善方便,住佛諸力、無畏法中;願一切眾生得如地智,自在修行一切佛法。’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大地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皆得究竟一切如來清凈地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佈施僮仆,供養一切諸佛、菩薩、真善知識,或施僧寶,或奉父母尊勝福田;或復給施病苦眾生,令無闕乏,以存其命;或復施與貧窮、孤露,及餘一切無瞻侍者;或為守護如來塔廟,或為書持諸佛正法,以百千億那由他仆使,隨時給施。其諸仆使皆聰慧善巧,性自調順,常勤精進,無有懈惰,具質直心、安樂心、利益心、仁慈心、恭恪心、無怨恨心、無仇敵心,能隨受者方俗所宜,於彼彼中作諸利益;又皆從菩薩凈業所感,才能、技藝、工巧、算數靡不通達,善能供侍悅可其心。菩薩爾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調順心,一切佛所修習善根;願一切眾生隨順供養一切諸佛,於佛所說悉能聽受;願一切眾生得佛攝受,常觀如來,更無餘念;願一切眾生不壞佛種,勤修一切順佛善根;願一切眾生常勤供養一切諸佛,無空過時;願一切眾生攝持一切諸佛妙義,言辭清凈,遊行無畏;願一切眾生常樂見佛,心無厭足,於諸佛所不惜身命;願一切眾生得見諸佛,心無染著,離世所依;願一切眾生但歸於佛,永離一切邪歸依處;願一切眾生隨順佛道,心常樂觀無上佛法。’是為菩薩摩訶薩施仆使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遠離塵垢,凈治佛地,能現如來自在身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身佈施諸來乞者,佈施之時,生謙下心,生如地心,生忍受眾苦無變動心,生給侍眾生不疲厭心,生於諸眾生猶如慈母所有眾善悉回與心,生於諸愚險極惡眾生種種侵陵皆寬宥心,安住善根,精勤給事。菩薩爾時,悉以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隨其所須常無闕乏,修菩薩行恒不間斷,不舍一切菩薩義利,善住菩薩所行之道,瞭達菩薩平等法性,得在如來種族之數,住真實語,持菩薩行,令諸世間得凈佛法,深心信解,證法究竟;令諸眾生出生清凈增上善根,住大功德,具一切智。又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常得供養一切諸佛,解一切法,受持讀誦不忘、不失、不壞、不散,心善調伏,不調令調,以寂靜法而調習之。令彼眾生於諸佛所住如是事。又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作第一塔,應受世間種種供養;令一切眾生成最上福田,得佛智慧,開悟一切;令一切眾生作最上受者,普能饒益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成最上福利,能使具足一切善根;令一切眾生成第一好施處,能使獲得無量福報;令一切眾生於三界中皆得出離;令一切眾生作第一導師,能為世間示如實道;令一切眾生得妙總持,具持一切諸佛正法;令一切眾生證得無量第一法界,具足虛空無礙正道。’是為菩薩摩訶薩施自己身善根回向,為令眾生皆得應供無量智身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聞法喜悅,生凈信心,能以其身供養諸佛,欣樂信解無上法寶,於諸佛所生父母想;讀誦受持無礙道法,普入無數那由他法、大智慧寶、諸善根門;心常憶念無量諸佛,入佛境界,深達義理;能以如來微密梵音,興佛法雲,雨佛法雨,勇猛自在;能分別說一切智人第一之地,具足成就薩婆若乘,以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大法成滿諸根。佛子!菩薩摩訶薩於諸佛所聞如是法,歡喜無量,安住正法;自斷疑惑,亦令他斷;心恒怡暢,功德成滿;善根具足,意恒相續;利益眾生,心常不匱;獲最勝智,成金剛藏;親近諸佛,凈諸佛剎,常勤供養一切如來。菩薩爾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皆得圓滿最勝之身,一切諸佛之所攝受;願一切眾生常近諸佛,依諸佛住,恒得覲仰,未曾遠離;願一切眾生皆得清凈不壞之身,具足一切功德智慧;願一切眾生常勤供養一切諸佛,行無所得究竟梵行;願一切眾生得無我身,離我、我所;願一切眾生悉能分身遍十方剎,猶如影現而無來往;願一切眾生得自在身,普往十方無我無受;願一切眾生從佛身生,處在如來無上身傢;願一切眾生得法力身,忍辱大力無能壞者;願一切眾生得無比身,成就如來清凈法身;願一切眾生成就出世功德之身,生無所得清凈法界。’是為菩薩摩訶薩以身供佛善根回向,為令眾生永住三世諸佛傢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身佈施一切眾生,為欲普令成就善根,憶念善根,菩薩摩訶薩自願其身為大明燈,普能照耀一切眾生;為眾樂具,普能攝受一切眾生;為妙法藏,普能任持一切眾生;為凈光明,普能開曉一切眾生;為世光影,普令眾生常得睹見;為善根因緣,普令眾生常得值遇;為真善知識,令一切眾生悉蒙教誘;為平坦道,令一切眾生皆得履踐;為無有上具足安樂,令一切眾生離苦清凈;為明凈日,普作世間平等利益。菩薩爾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常親近佛,入佛智地;願一切眾生得隨順智,住無上覺;願一切眾生常處佛會,意善調伏;願一切眾生所行有則,具佛威儀;願一切眾生悉得涅槃,深解法義;願一切眾生具知足行,生如來傢;願一切眾生舍無明欲,住佛志樂;願一切眾生生勝善根,坐菩提樹;願一切眾生殺煩惱賊,離怨害心;願一切眾生具足護持一切佛法。’是為菩薩摩訶薩以身佈施一切眾生善根回向;為欲利益一切眾生,令得無上安隱處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自以其身給侍諸佛,於諸佛所念報重恩如父母想,於諸如來起深信樂;以清凈心,護佛菩提,住諸佛法;離世間想,生如來傢;隨順諸佛,離魔境界;瞭達一切諸佛所行,成就一切諸佛法器。菩薩爾時,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清凈心,一切智寶而自莊嚴;願一切眾生住善調伏,遠離一切諸不善業;願一切眾生得不可壞堅固眷屬,普能攝受諸佛正法;願一切眾生為佛弟子,到於菩薩灌頂之地;願一切眾生常為諸佛之所攝受,永離一切不善之法;願一切眾生隨順諸佛,修行菩薩最勝之法;願一切眾生入佛境界,悉皆得授一切智記;願一切眾生與諸如來皆悉平等,一切佛法無不自在;願一切眾生悉為諸佛之所攝受,常能修行無取著業;願一切眾生常為諸佛第一侍者,一切佛所修智慧行。’是為菩薩摩訶薩給侍諸佛善根回向;為欲證得諸佛菩提,為欲救護一切眾生,為欲出離一切三界,為欲成就無損惱心,為得無量廣大菩提,為欲成就照佛法智,為欲常蒙諸佛攝受,為得諸佛之所護持,為欲信解一切佛法,為欲成就與三世佛平等善根,為欲圓滿無悔恨心,證得一切諸佛法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佈施國土一切諸物,乃至王位悉亦能舍;於諸世事,心得自在,無系、無縛、無所戀著;遠離惡業,饒益眾生;不著業果,不樂世法,不復貪染諸有生處;雖住世間,非此處生;心不執著蘊、界、處法,於內外法心無依住;常不忘失諸菩薩行,未曾遠離諸善知識;持諸菩薩廣大行願,常樂承事一切善友。菩薩爾時,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為大法王,於法自在,到於彼岸;願一切眾生成佛法王,摧滅一切煩惱怨賊;願一切眾生住佛王位,得如來智,開演佛法;願一切眾生住佛境界,能轉無上自在法輪;願一切眾生生如來傢,於法自在,護持佛種,永使不絕;願一切眾生開示無量法王正法,成就無邊諸大菩薩;願一切眾生住凈法界,為大法王,現佛出興,相繼不斷;願一切眾生於諸世界作智慧王,化導群生無時暫舍;願一切眾生普為法界、虛空界等諸世界中一切眾生作法施主,使其咸得住於大乘;願一切眾生得成具足眾善之王,與三世佛善根齊等。’是為菩薩摩訶薩佈施王位善根回向;為欲令彼一切眾生,究竟住於安隱處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見有人來乞王京都、嚴麗大城及以關防所有輸稅,盡皆施與,心無吝惜;專向菩提發大誓願,住於大慈,行於大悲,志意歡悅,利益眾生;以廣大智解瞭深法,安住諸佛平等法性;發心為求一切智故,於自在法起深樂故,於自在智求證得故,凈修一切諸功德故,住於堅固廣大智故,廣集一切諸善根故,修行一切佛法願故,自然覺悟大智法故,安住菩提心無退故,修習一切菩薩行願、一切種智盡究竟故,而行佈施。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悉能嚴凈無量剎土,奉施諸佛以為住處;願一切眾生常樂居止阿蘭若處,寂靜不動;願一切眾生永不依止王都聚落,心樂寂靜,永得究竟;願一切眾生永不樂著一切世間,於世語言常樂遠離;願一切眾生得離貪心,施諸所有,心無中悔;願一切眾生得出離心,舍諸傢業;願一切眾生得無吝心,常行惠施;願一切眾生得不著心,離居傢法;願一切眾生得離眾苦,除滅一切災橫怖畏;願一切眾生嚴凈十方一切世界,奉施諸佛。’是為菩薩摩訶薩佈施王都善根回向,為令眾生悉能嚴凈諸佛剎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所有一切內宮眷屬、妓侍眾女,皆顏貌端正、才能具足,談笑歌舞悉皆巧妙,種種衣服、種種華香而以嚴身,見者歡喜,情無厭足。如是寶女百千萬億那由他數,皆由菩薩善業所生,隨意自在,敬順無失;盡以佈施諸來乞者,而於其中無愛樂心、無顧戀心、無耽著心、無系縛心、無執取心、無貪染心、無分別心、無隨逐心、無取相心、無樂欲心。菩薩爾時,觀諸善根,為欲令一切眾生咸得出離故回向,得佛法喜故回向,於不堅固中而得堅固故回向,得金剛智不可壞心故回向,入佛道場故回向,到於彼岸故回向,得無上菩提心故回向,能以智慧瞭達諸法故回向,出生一切善根故回向,入三世諸佛傢故回向。佛子!菩薩摩訶薩住如是法,生如來傢;增長諸佛清凈勝因,出生最勝一切智道;深入菩薩廣大智業,滅除一切世間垢惱,常能供施功德福田;為諸眾生宣說妙法,善巧安立,令其修習諸清凈行,常勤攝取一切善根。菩薩爾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常得無量三昧眷屬,菩薩勝定相續不斷;願一切眾生常樂見佛,悉入諸佛莊嚴三昧;願一切眾生成就菩薩不思議定,自在遊戲無量神通;願一切眾生入如實定,得不壞心;願一切眾生盡獲菩薩甚深三昧,於諸禪定而得自在;願一切眾生得解脫心,成就一切三昧眷屬;願一切眾生種種三昧皆得善巧,悉能攝取諸三昧相;願一切眾生得勝智三昧,普能學習諸三昧門;願一切眾生得無礙三昧,入深禪定終不退失;願一切眾生得無著三昧,心恒正受,不取二法。’是為菩薩摩訶薩佈施一切內宮眷屬時善根回向;為欲令一切眾生皆得不壞清凈眷屬故;為欲令一切眾生皆得菩薩眷屬故;為欲令一切眾生悉得滿足佛法故;為欲令一切眾生滿足一切智力故;為欲令一切眾生證於無上智慧故;為欲令一切眾生得於隨順眷屬故;為欲令一切眾生得同志行人共居故;為欲令一切眾生具足一切福智故;為欲令一切眾生成就清凈善根故;為欲令一切眾生得善和眷屬故;為欲令一切眾生成就如來清凈法身故;為欲令一切眾生成就次第如理辯才,善說諸佛無盡法藏故;為欲令一切眾生永舍一切世俗善根,同修出世清凈善根故;為欲令一切眾生凈業圓滿,成就一切清凈法故;為欲令一切眾生一切佛法皆悉現前,以法光明普嚴凈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能以所愛妻子佈施,猶如往昔須達拏太子、現莊嚴王菩薩,及餘無量諸菩薩等。菩薩爾時,乘薩婆若心,行一切施,凈修菩薩佈施之道。其心清凈,無有中悔,罄舍所珍,求一切智;令諸眾生凈深志樂,成菩提行,觀菩薩道,念佛菩提,住佛種性。菩薩摩訶薩成辦如是佈施心已,決定志求如來之身;自觀己身,繼屬一切,不得自在;又以其身普攝眾生,猶如寶洲給施一切,未滿足者令其滿足。菩薩如是護念眾生,欲令自身作第一塔,普使一切皆生歡喜;欲於世間生平等心;欲為眾生作清涼池;欲與眾生一切安樂;欲為眾生作大施主;智慧自在,瞭知菩薩所行之行,而能如是大誓莊嚴;趣一切智,願成無上智慧福田;普念眾生,常隨守護,而能成辦自身利益;智慧光明普照於世,常勤憶念菩薩施心,恒樂觀察如來境界。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無縛無著解脫心佈施妻子所集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住佛菩提,起變化身,周遍法界轉不退輪;願一切眾生得無著身,願力周行一切佛剎;願一切眾生舍愛憎心,斷貪恚結;願一切眾生為諸佛子,隨佛所行;願一切眾生於諸佛所,生自己心,不可沮壞;願一切眾生常為佛子,從法化生;願一切眾生得究竟處,成就如來自在智慧;願一切眾生證佛菩提,永離煩惱;願一切眾生能具演說佛菩提道,常樂修行無上法施;願一切眾生得正定心,不為一切諸緣所壞;願一切眾生坐菩提樹,成最正覺,開示無量從法化生諸善男女。’是為菩薩摩訶薩佈施妻子善根回向,為令眾生皆悉證得無礙解脫無著智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莊嚴舍宅及諸資具,隨有乞求,一切施與,行佈施法;於傢無著,遠離一切居傢覺觀,厭惡傢業、資生之具,不貪不味,心無系著;知傢易壞,心恒厭舍,都於其中無所愛樂;但欲出傢修菩薩行,以諸佛法而自莊嚴;一切悉舍,心無中悔,常為諸佛之所贊嘆;舍宅、財物,隨處所有,悉以惠施,心無戀著;見有乞求,心生喜慶。菩薩爾時,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舍離妻子,成就出傢第一之樂;願一切眾生解脫傢縛,入於非傢,諸佛法中修行梵行;願一切眾生舍離慳垢,樂一切施,心無退轉;願一切眾生永離傢法,少欲知足,無所藏積;願一切眾生出世俗傢,住如來傢;願一切眾生得無礙法,滅除一切障礙之道;願一切眾生離傢屬愛,雖現居傢,心無所著;願一切眾生善能化誘,不離傢法,說佛智慧;願一切眾生身現在傢,心常隨順佛智而住;願一切眾生在居傢地,住於佛地,普令無量無邊眾生發歡喜心。’是為菩薩摩訶薩佈施舍宅時善根回向,為令眾生成就菩薩種種行願神通智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佈施種種園林、臺榭、遊戲快樂莊嚴之處,作是念言:‘我當為一切眾生作好園林,我當為一切眾生示現法樂,我當施一切眾生歡喜之意,我當示一切眾生無邊喜樂,我當為一切眾生開凈法門,我當令一切眾生發歡喜心,我當令一切眾生得佛菩提,我當令一切眾生成滿大願,我當於一切眾生猶如慈父,我當令一切眾生智慧觀察,我當施一切眾生資生之具,我當於一切眾生猶如慈母,生長一切善根大願。’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諸善根時,於惡眾生不生疲厭,亦不誤起棄舍之心。設滿世間一切眾生悉不知恩,菩薩於彼,初無嫌恨,不生一念求反報心,但欲滅其無量苦惱;於諸世間,心如虛空,無所染著,普觀諸法真實之相;發大誓願,滅眾生苦,永不厭舍大乘志願;滅一切見,修諸菩薩平等行願。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察已,攝諸善根,悉以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念念滋生無量善法,成就無上園林之心;願一切眾生得不動法,見一切佛皆令歡喜;願一切眾生樂法園苑,得諸佛剎園苑妙樂;願一切眾生得凈妙心,常見如來神足園林;願一切眾生得佛戲樂,常善遊戲智慧境界;願一切眾生得遊戲樂,普詣佛剎道場眾會;願一切眾生成就菩薩解脫遊戲,盡未來劫,行菩薩行,心無疲倦;願一切眾生見一切佛充滿法界,發廣大心,住佛園林;願一切眾生悉能遍往一切佛剎,一一剎中供養諸佛;願一切眾生得善欲心,清凈莊嚴一切佛剎。’是為菩薩摩訶薩佈施一切園林、臺榭善根回向;為令眾生見一切佛,遊戲一切佛園林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作百千億那由他無量無數廣大施會,一切清凈,諸佛印可,終不損惱於一眾生;普令眾生遠離眾惡,凈三業道,成就智慧;開置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清凈境界,積集無量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資生妙物,發甚難得菩提之心,行無限施,令諸眾生住清凈道,初、中、後善,生凈信解;隨百千億無量眾生心之所樂,悉令歡喜,以大慈悲救護一切,承事供養三世諸佛;為欲成就一切佛種,修行佈施,心無中悔,增長信根,成滿勝行,念念增進檀波羅蜜。菩薩爾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發大乘心,悉得成就摩訶衍施;願一切眾生皆悉能行大會施、盡施、善施、最勝施、無上施、最無上施、無等等施、超諸世間施、一切諸佛所稱嘆施;願一切眾生作第一施主,於諸惡趣免濟眾生,皆令得入無礙智道,修平等願如實善根,得無差別證自境智;願一切眾生安住寂靜諸禪定智,入不死道,究竟一切神通智慧,勇猛精進,具足諸地,莊嚴佛法,到於彼岸,永不退轉;願一切眾生設大施會,終不疲厭,給濟眾生,無有休息,究竟無上一切種智;願一切眾生恒勤種植一切善根,到於無量功德彼岸;願一切眾生常蒙諸佛之所稱嘆,普為世間作大施主,功德具足,充滿法界,遍照十方,施無上樂;願一切眾生設大施會,廣集善根,等攝眾生,到於彼岸;願一切眾生成最勝施,普令眾生住第一乘;願一切眾生為應時施,永離非時,大施究竟;願一切眾生成就善施,到佛丈夫大施彼岸;願一切眾生究竟常行大莊嚴施,盡以一切諸佛為師,悉皆親近,興大供養;願一切眾生住清凈施,集等法界無量福德,到於彼岸;願一切眾生於諸世間為大施主,誓度群品,住如來地。’是為菩薩摩訶薩設大施會善根回向,為令眾生行無上施、究竟佛施、成就善施、不可壞施、供諸佛施、無恚恨施、救眾生施、成一切智施、常見諸佛施、善精進施、成就一切菩薩功德諸佛智慧廣大施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佈施一切資生之物,心無貪惜,不求果報;於世富樂無所希望,離妄想心,善思惟法;為欲利益一切眾生,審觀一切諸法實性;隨諸眾生種種不同,所用所求各各差別,成辦無量資生之具,所有嚴飾悉皆妙好;行無邊施,行一切施,盡內外施;行此施時,增志樂力,獲大功德,成就心寶;常能守護一切眾生,皆令發生殊勝志願,初未曾有求反報心;所有善根等三世佛,悉以圓滿一切種智。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此佈施所有善根回向眾生:‘願一切眾生清凈調伏;願一切眾生滅除煩惱,嚴凈一切諸佛剎土;願一切眾生以清凈心,於一念中周遍法界;願一切眾生智慧充滿虛空法界;願一切眾生得一切智,普入三世調伏眾生,於一切時常轉清凈不退法輪;願一切眾生具一切智,善能示現神通方便,饒益眾生;願一切眾生悉能悟入諸佛菩提,盡未來劫,於十方界,常說正法,曾無休息,令諸眾生普得聞知;願一切眾生於無量劫修菩薩行,悉得圓滿;願一切眾生於一切世界若染、若凈、若小、若大、若粗、若細、若覆、若仰,或一莊嚴,或種種莊嚴所可演說,在世界數諸世界中,修菩薩行靡不周遍;願一切眾生於念念中常作三世一切佛事,教化眾生向一切智。’

  “佛子!菩薩摩訶薩隨諸眾生一切所須,以如是等阿僧祇物而為給施;為令佛法相續不斷,大悲普救一切眾生;安住大慈,修菩薩行;於佛教誨終無違犯,以巧方便修行眾善,不斷一切諸佛種性;隨求悉與而無患厭,一切悉舍未曾中悔,常勤回向一切智道。時,十方國土種種形類、種種趣生、種種福田,皆來集會,至菩薩所,種種求索。菩薩見已,普皆攝受;心生歡喜,如見善友;大悲哀愍,思滿其願;舍心增長,無有休息,亦不疲厭;隨其所求,悉令滿足,離貧窮苦。時,諸乞者心大欣慶,轉更稱傳,贊揚其德,美聲遐佈,悉來歸往。菩薩見已,歡喜無量;假使百千億那由他劫受帝釋樂,無數劫受夜摩天樂,無量劫受兜率陀天樂,無邊劫受善變化天樂,無等劫受他化自在天樂,不可數劫受梵王樂,不可稱劫受轉輪王王三千樂,不可思劫受遍凈天樂,不可說劫受凈居天樂,悉不能及。菩薩摩訶薩見乞者來,歡喜愛樂,欣慶踴躍,信心增長,志樂清凈,諸根調順,信解成滿,乃至增進諸佛菩提。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此善根,為欲利益一切眾生故回向,為欲安樂一切眾生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得大義利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悉得清凈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悉求菩提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悉得平等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悉得賢善心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悉入摩訶衍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悉得賢善智慧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悉具普賢菩薩行願滿十力乘現成正覺故回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時,身、口、意業皆悉解脫,無著無系,無眾生想,無命者想,無補伽羅想,無人想,無童子想,無生者想,無作者想,無受者想,無有想,無無想,無今世、後世想,無死此生彼想,無常想,無無常想,無三有想,無無三有想,非想非非想。如是,非縛回向,非縛解回向;非業回向,非業報回向;非分別回向,非無分別回向;非思回向,非思已回向;非心回向,非無心回向。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回向時,不著內,不著外;不著能緣,不著所緣;不著因,不著果;不著法,不著非法;不著思,不著非思;不著色,不著色生,不著色滅;不著受、想、行、識,不著受、想、行、識生,不著受、想、行、識滅。佛子!菩薩摩訶薩若能於此諸法不著,則不縛色,不縛色生,不縛色滅;不縛受、想、行、識,不縛受、想、行、識生,不縛受、想、行、識滅。若能於此諸法不縛,則亦於諸法不解。何以故?無有少法,若現生、若已生、若當生;無法可取,無法可著。一切諸法自相如是,無有自性,自性相離,非一、非二,非多、非無量,非小、非大,非狹、非廣,非深、非淺,非寂靜、非戲論,非處、非非處,非法、非非法,非體、非非體,非有、非非有。菩薩如是觀察諸法,則為非法;於言語中隨世建立,非法為法;不斷諸業道,不舍菩薩行,求一切智終無退轉;瞭知一切業緣如夢,音聲如響,眾生如影,諸法如幻,而亦不壞因緣業力;瞭知諸業其用廣大,解一切法皆無所作,行無作道未嘗暫廢。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住一切智,若處、非處,普皆回向一切智性;於一切處皆悉回向,無有退轉。以何義故說名回向?永度世間至於彼岸,故名回向;永出諸蘊至於彼岸,故名回向;度言語道至於彼岸,故名回向;離種種想至於彼岸,故名回向;永斷身見至於彼岸,故名回向;永離依處至於彼岸,故名回向;永絕所作至於彼岸,故名回向;永出諸有至於彼岸,故名回向;永舍諸取至於彼岸,故名回向;永出世法至於彼岸,故名回向。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回向時,則為隨順佛住,隨順法住,隨順智住,隨順菩提住,隨順義住,隨順回向住,隨順境界住,隨順行住,隨順真實住,隨順清凈住。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回向,則為瞭達一切諸法,則為承事一切諸佛;無有一佛而不承事,無有一法而不供養;無有一法而可滅壞,無有一法而可乖違;無有一物而可貪著,無有一法而可厭離;不見內外一切諸法,有少滅壞,違因緣道;法力具足,無有休息。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六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回向。菩薩摩訶薩住此回向時,常為諸佛之所護念,堅固不退,入深法性,修一切智;隨順法義,隨順法性,隨順一切堅固善根,隨順一切圓滿大願;具足隨順堅固之法,一切金剛所不能壞,於諸法中而得自在。”

  爾時,金剛幢菩薩觀察十方、觀察眾會、觀察法界已,入於字句甚深之義,修習無量廣大之心,以大悲心普覆世間,長去、來、今佛種性心,入於一切諸佛功德,成就諸佛自在力身,觀諸眾生心之所樂,隨其善根所可成熟,依法性身為現色身,承佛神力而說頌言:

  “菩薩現身作國王,  於世位中最無等,

  福德威光勝一切,  普為群萌興利益。

  其心清凈無染著,  於世自在咸遵敬,

  弘宣正法以訓人,  普使眾生獲安隱。

  現生貴族升王位,  常依正教轉法輪,

  稟性仁慈無毒虐,  十方敬仰皆從化。

  智慧分別常明瞭,  色相才能皆具足,

  臨馭率土靡不從,  摧伏魔軍悉令盡。

  堅持凈戒無違犯,  決志堪忍不動搖,

  永願蠲除忿恚心,  常樂修行諸佛法。

  飲食香鬘及衣服,  車騎床褥座與燈,

  菩薩悉以給濟人,  並及所餘無量種。

  為利益故而行施,  令其開發廣大心,

  於尊勝處及所餘,  意皆清凈生歡喜。

  菩薩一切皆周給,  內外所有悉能舍,

  必使其心永清凈,  不令暫爾生狹劣。

  或施於頭或施眼,  或施於手或施足,

  皮肉骨髓及餘物,  一切皆舍心無吝。

  菩薩身居大王位,  種族豪貴人中尊,

  開口出舌施群生,  其心歡喜無憂戀。

  以彼施舌諸功德,  回向一切諸眾生,

  普願藉此勝因緣,  悉得如來廣長舌。

  或施妻子及王位,  或施其身作僮仆,

  其心清凈常歡喜,  如是一切無憂悔。

  隨所樂求咸施與,  應時給濟無疲厭,

  一切所有皆能散,  諸來求者普滿足。

  為聞法故施其身,  修諸苦行求菩提,

  復為眾生舍一切,  求無上智不退轉。

  以於佛所聞正法,  自舍其身充給侍,

  為欲普救諸群生,  發生無量歡喜心。

  彼見世尊大導師,  能以慈心廣饒益,

  是時踴躍生歡喜,  聽受如來深法味。

  菩薩所有諸善根,  悉以回向諸眾生,

  普皆救護無有餘,  永使解脫常安樂。

  菩薩所有諸眷屬,  色相端嚴能辯慧,

  華鬘衣服及塗香,  種種莊嚴皆具足。

  此諸眷屬甚希有,  菩薩一切皆能施,

  專求正覺度群生,  如是之心無暫舍。

  菩薩如是諦思惟,  備行種種廣大業,

  悉以回向諸含識,  而不生於取著心。

  菩薩舍彼大王位,  及以國土諸城邑,

  宮殿樓閣與園林,  僮仆侍衛皆無吝。

  彼於無量百千劫,  處處周行而施與,

  因以教導諸群生,  悉使超升無上岸。

  無量品類各差別,  十方世界來萃止,

  菩薩見已心欣慶,  隨其所乏令滿足。

  如三世佛所回向,  菩薩亦修如是業,

  調禦人尊之所行,  悉皆隨學到彼岸。

  菩薩觀察一切法,  誰為能入此法者?

  雲何為入何所入?  如是佈施心無住。

  菩薩回向善巧智,  菩薩回向方便法,

  菩薩回向真實義,  於其法中無所著。

  心不分別一切業,  亦不染著於業果,

  知菩提性從緣起,  入深法界無違逆。

  不於身中而有業,  亦不依止於心住,

  智慧瞭知無業性,  以因緣故業不失。

  心不妄取過去法,  亦不貪著未來事,

  不於現在有所住,  瞭達三世悉空寂。

  菩薩已到色彼岸,  受想行識亦如是,

  超出世間生死流,  其心謙下常清凈。

  諦觀五蘊十八界,  十二種處及己身,

  於此一一求菩提,  體性畢竟不可得。

  不取諸法常住相,  於斷滅相亦不著,

  法性非有亦非無,  業理次第終無盡。

  不於諸法有所住,  不見眾生及菩提,

  十方國土三世中,  畢竟求之無可得。

  若能如是觀諸法,  則如諸佛之所解,

  雖求其性不可得,  菩薩所行亦不虛。

  菩薩瞭法從緣有,  不違一切所行道,

  開示解說諸業跡,  欲使眾生悉清凈。

  是為智者所行道,  一切如來之所說,

  隨順思惟入正義,  自然覺悟成菩提。

  諸法無生亦無滅,  亦復無來無有去,

  不於此死而生彼,  是人解悟諸佛法。

  瞭達諸法真實性,  而於法性無分別,

  知法無性無分別,  此人善入諸佛智。

  法性遍在一切處,  一切眾生及國土,

  三世悉在無有餘,  亦無形相而可得。

  一切諸佛所覺瞭,  悉皆攝取無有餘,

  雖說三世一切法,  如是等法悉非有。

  如諸法性遍一切,  菩薩回向亦復然,

  如是回向諸眾生,  常於世間無退轉。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八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九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七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等隨順一切眾生回向?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隨所積集一切善根,所謂:小善根、大善根、廣善根、多善根、無量善根、種種善根、微塵數善根、阿僧祇善根、無邊際善根、不可思善根、不可量善根、佛境界善根、法境界善根、僧境界善根、善知識境界善根、一切眾生境界善根、方便善巧境界善根、修諸善心境界善根、內境界善根、外境界善根、無邊助道法境界善根、勤修一切舍善根、立勝志究竟持凈戒善根、一切舍無不受堪忍善根、常精進心無退善根、以大方便入無量三昧善根、以智慧善觀察善根、知一切眾生心行差別善根、集無邊功德善根、勤修習菩薩業行善根、普覆育一切世間善根。佛子!菩薩摩訶薩於此善根修行安住,趣入攝受,積集辦具,悟解心凈;開示發起時,得堪忍心,閉惡趣門;善攝諸根,威儀具足,遠離顛倒,正行圓滿;堪為一切諸佛法器,能作眾生福德良田;為佛所念,長佛善根,住諸佛願,行諸佛業,心得自在,等三世佛;趣佛道場,入如來力,具佛色相,超諸世間;不樂生天,不貪富樂,不著諸行;一切善根悉以回向,為諸眾生功德之藏;住究竟道,普覆一切,於虛妄道中拔出眾生,令其安住一切善法,遍諸境界無斷無盡;開一切智菩提之門,建立智幢,嚴凈大道;普能示現一切世間,令除垢染,心善調伏,生如來傢,凈佛種性;功德具足,作大福田,為世所依;安立眾生咸令清凈,常勤修習一切善根。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凈志願菩提心力修諸善根時,作是念言:‘此諸善根是菩提心之所積集,是菩提心之所思惟,是菩提心之所發起,是菩提心之所志樂,是菩提心之所增益;皆為憐愍一切眾生,皆為趣求一切種智,皆為成就如來十力。’作是念時,善根增進,永不退轉。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願我以此善根果報,盡未來劫,修菩薩行,悉以惠施一切眾生,悉以回向一切眾生,普遍無餘。願令阿僧祇世界珍寶充滿,阿僧祇世界衣服充滿,阿僧祇世界妙香充滿,阿僧祇世界莊嚴具充滿,阿僧祇世界無量摩尼寶充滿,阿僧祇世界妙華充滿,阿僧祇世界上味充滿,阿僧祇世界財貨充滿,阿僧祇世界床座充滿——蓋以寶帳、敷以妙衣,阿僧祇世界種種莊嚴寶冠充滿。假使一人,盡未來劫,常來求索,以此等物而惠施之,未曾厭倦而有休息。如於一人,於一切眾生悉亦如是。’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施時,無虛偽心,無希望心,無名譽心,無中悔心,無熱惱心,但發專求一切智道心、一切悉舍心、哀愍眾生心、教化成熟心、皆令安住一切智智心。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如是回向,盡未來劫,常行惠施。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我為一眾生故,欲令阿僧祇世界寶象充滿,七支具足,性極調順,上立金幢,金網彌覆,種種妙寶而為莊嚴,以用佈施;願令阿僧祇世界寶馬充滿,如龍馬王,種種眾寶莊嚴之具而嚴飾之,持用佈施;願令阿僧祇世界妓女充滿,悉能敷奏種種妙音,持用佈施;願令阿僧祇世界男女充滿,持用佈施;願令阿僧祇世界己身充滿,發菩提心而用佈施;願令阿僧祇世界己頭充滿,起不放逸心而用佈施;願令阿僧祇世界己眼充滿,而用佈施;願令阿僧祇世界己身血肉及以骨髓充滿其中,心無顧戀,持用佈施;願令阿僧祇世界自在王位充滿其中,持用佈施;願令阿僧祇世界奴仆作使充滿其中,持用佈施。’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種種諸物,盡未來劫,安住廣大一切施心,施一眾生;如一眾生,盡眾生界一切眾生皆如是施。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一世界,盡未來劫,修菩薩行,以是等物施一眾生,如是給施一切眾生,皆令滿足;如於一世界,於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世界中悉亦如是,大悲普覆,終無間息,普加哀愍,隨其所須供給供養,不令施行遇緣而息,乃至不於一彈指頃生疲倦心。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施時,生於此心,所謂:無著心、無縛心、解脫心、大力心、甚深心、善攝心、無執心、無壽者心、善調伏心、不散亂心、不妄計心、具種種寶性心、不求果報心、瞭達一切法心、住大回向心、善決諸義心、令一切眾生住無上智心、生大法光明心、入一切智智心。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所集善根,於念念中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財寶豐足,無所乏少;願一切眾生成就無盡大功德藏;願一切眾生具足一切安隱快樂;願一切眾生增長菩薩摩訶薩業;願一切眾生成滿無量第一勝法;願一切眾生得不退轉一切智乘;願一切眾生普見十方一切諸佛;願一切眾生永離世間諸惑塵垢;願一切眾生皆得清凈平等之心;願一切眾生離諸難處,得一切智。’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回向時,發歡喜心;為令一切眾生得利益安樂故;為令一切眾生得平等心故;為令一切眾生住能舍心故;為令一切眾生住一切施心故;為令一切眾生住歡喜施心故;為令一切眾生住永離貧窮施心故;為令一切眾生住一切財寶施心故;為令一切眾生住無數財寶施心故;為令一切眾生住普施、無量施、一切施心故;為令一切眾生住盡未來劫無斷施心故;為令一切眾生住一切悉舍無悔無惱施心故;為令一切眾生住悉舍一切資生之物施心故;為令一切眾生住隨順施心故;為令一切眾生住攝取施心故;為令一切眾生住廣大施心故;為令一切眾生住舍無量莊嚴具供養施心故;為令一切眾生住無著施心故;為令一切眾生住平等施心故;為令一切眾生住如金剛極大力施心故;為令一切眾生住如日光明施心故;為令一切眾生住攝如來智施心故;為令一切眾生善根眷屬具足故;為令一切眾生善根智慧常現在前故;為令一切眾生得不可壞凈心圓滿故;為令一切眾生成就最勝清凈善根故;為令一切眾生於煩惱睡眠中得覺悟故;為令一切眾生滅除一切諸疑惑故;為令一切眾生得平等智慧凈功德故;為令一切眾生功德圓滿無能壞者故;為令一切眾生具足清凈不動三昧故;為令一切眾生住不可壞一切智智故;為令一切眾生成滿菩薩無量清凈神通行故;為令一切眾生修集無著善根故;為令一切眾生念去、來、今一切諸佛心清凈故;為令一切眾生出生清凈勝善根故;為令一切眾生滅除一切魔所作業障道法故;為令一切眾生具足無礙清凈平等功德法故;為令一切眾生以廣大心常念諸佛無懈廢故;為令一切眾生常近諸佛勤供養故;為令一切眾生廣開一切諸善根門,普能圓滿白凈法故;為令一切眾生無量心、廣大心、最勝心悉清凈故;為令一切眾生成就清凈等施心故;為令一切眾生奉持諸佛屍波羅蜜等清凈故;為令一切眾生得大堪忍波羅蜜故;為令一切眾生住精進波羅蜜常無懈故;為令一切眾生住無量定,能起種種神通智故;為令一切眾生得知一切法無體性般若波羅蜜故;為令一切眾生圓滿無邊凈法界故;為令一切眾生成滿一切神通清凈善根故;為令一切眾生住平等行,積集善法悉圓滿故;為令一切眾生善入一切諸佛境界悉周遍故;為令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普清凈故;為令一切眾生善業果報普清凈故;為令一切眾生瞭達諸法普清凈故;為令一切眾生瞭達實義普清凈故;為令一切眾生修諸勝行普清凈故;為令一切眾生成就一切菩薩大願普清凈故;為令一切眾生證得一切功德智慧普清凈故;為令一切眾生成就一切同體善根,回向出生一切智乘普圓滿故;為令一切眾生嚴凈一切諸佛國土普圓滿故;為令一切眾生見一切佛而無所著普圓滿故;為令一切眾生具諸相好,功德莊嚴普圓滿故;為令一切眾生得六十種音聲,發言誠諦,皆可信受,百千種法而以莊嚴,如來無礙功德妙音悉圓滿故;為令一切眾生成就十力莊嚴無礙平等心故;為令一切眾生得一切佛無盡法明,一切辯才普圓滿故;為令一切眾生得無上無畏人中之雄師子吼故;為令一切眾生得一切智,轉不退轉無盡法輪故;為令一切眾生瞭一切法,開示演說普圓滿故;為令一切眾生以時修習清凈善法普圓滿故;為令一切眾生成就導師無上法寶等清凈故;為令一切眾生於一莊嚴、無量莊嚴、大莊嚴、諸佛莊嚴普圓滿故;為令一切眾生等入三世所有境界悉周遍故;為令一切眾生悉能往詣一切佛剎,聽受正法無不遍故;為令一切眾生智慧利益為世所宗與佛等故;為令一切眾生以一切智知一切法普圓滿故;為令一切眾生行不動業,得無礙果普圓滿故;為令一切眾生所有諸根咸得神通,能知一切眾生根故;為令一切眾生得無差別平等智慧,於一相法普清凈故;為令一切眾生與理無違,一切善根悉具足故;為令一切眾生於一切菩薩自在神通悉明達故;為令一切眾生得一切佛無盡功德,若福若智悉平等故;為令一切眾生發菩提心,解一切法平等一相無遺缺故;為令一切眾生瞭達正法,為世最上福德田故;為令一切眾生成就平等清凈大悲,為諸施者大力田故;為令一切眾生堅固第一無能沮壞故;為令一切眾生見必蒙益無能摧伏故;為令一切眾生成滿最勝平等心故;為令一切眾生善能瞭達一切諸法得大無畏故;為令一切眾生放一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故;為令一切眾生普修一切菩薩精進行無懈退故;為令一切眾生以一行願普滿一切諸行願故;為令一切眾生以一妙音普使聞者皆得解故;為令一切眾生悉能具足一切菩薩清凈心故;為令一切眾生普得值遇諸善知識咸承事故;為令一切眾生修菩薩行,調伏眾生不休息故;為令一切眾生以妙辯才具一切音,隨機廣演無斷盡故;為令一切眾生能以一心知一切心,以一切善根等回向故;為令一切眾生常樂積集一切善根,安立眾生於凈智故;為令一切眾生得一切智、福德智慧、清凈身故;為令一切眾生善知一切眾生善根,觀察回向普成就故;為令一切眾生得一切智,成等正覺普圓滿故;為令一切眾生得具足神通智,於一處出興,一切諸處皆出興故;為令一切眾生得普莊嚴智,嚴凈一眾會,一切眾會皆嚴凈故;為令一切眾生於一佛國土普見一切佛國土故;為令一切眾生以一切莊嚴具、不可說莊嚴具、無量莊嚴具、無盡莊嚴具,莊嚴一切諸佛國土普周遍故;為令一切眾生於一切法悉能決瞭甚深義故;為令一切眾生得諸如來最上第一自在神通故;為令一切眾生得非一非異一切功德自在神通故;為令一切眾生具足一切平等善根,普為諸佛灌其頂故;為令一切眾生悉得成滿清凈智身,於諸有中最尊勝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悲愍利益安樂一切眾生,咸令清凈,遠離慳嫉,受勝妙生,具大威德,生大信解,永離嗔恚及諸翳濁。其心清凈,質直柔軟,無有諂曲、迷惑、愚癡,行出離行,堅固不壞平等之心永無退轉,白凈法力具足成就,無惱無失,善巧回向;常修正行調伏眾生,滅除一切諸不善業,修行苦行一切善根;又勸眾生令其修習,普為含識具受眾苦,以大智眼觀諸善根,知其悉以智慧為性,方便回向一切眾生。為令一切眾生悉得安住一切清凈功德處故;為令一切眾生悉能攝受一切善根,知諸功德性及義故;為令一切眾生普凈一切諸善根故;為令一切眾生於福田境界中種諸善法心無悔故;為令一切眾生普能攝受一切眾生,一一皆令趣一切智故;為令一切眾生普攝一切所有善根,一一皆與平等回向而相應故。又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究竟安隱,願一切眾生究竟清凈,願一切眾生究竟安樂,願一切眾生究竟解脫,願一切眾生究竟平等,願一切眾生究竟瞭達,願一切眾生究竟安住諸白凈法,願一切眾生得無礙眼,願一切眾生善調其心,願一切眾生具足十力調伏眾生。’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回向時,不著業,不著報,不著身,不著物,不著剎,不著方,不著眾生,不著無眾生,不著一切法,不著無一切法。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回向時,以此善根普施世間:‘願一切眾生成滿佛智,得清凈心,智慧明瞭,內心寂靜,外緣不動,增長成就三世佛種。’

  “佛子!菩薩摩訶薩修行如是回向之時,超出一切,無能過者,一切世間所有言辭悉共稱贊亦不可盡;普修一切菩薩諸行,悉能往詣一切佛土,普見諸佛無所障礙;又能普見一切世界菩薩所行,以善方便,為諸眾生分別諸法甚深句義,得陀羅尼演說妙法,盡未來劫無有斷絕;為眾生故,念念於不可說不可說世界,猶如影像,普現其身,供養諸佛;念念嚴凈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國土,悉令周遍,修行嚴凈佛剎智慧而無厭足;念念令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眾生,清凈成就,平等滿足;於彼一切諸國土中,勤修一切諸波羅蜜,攝取眾生,成就凈業;得無礙耳,於不可說不可說諸佛世界,一一如來所轉法輪,聽聞受持,精勤修習,不生一念舍離之心;住無所得、無依止、無作、無著菩薩神通,於一剎那一彈指頃,分身普詣不可說諸佛世界,與諸菩薩等同一見。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修習菩薩行時,尚能成滿無量不可說不可說清凈功德,憶念稱贊所不能盡,況復得成無上菩提,一切佛剎平等清凈,一切眾生平等清凈,一切身平等清凈,一切根平等清凈,一切業果平等清凈,一切眾會道場平等清凈,一切圓滿行平等清凈,一切法方便智平等清凈,一切如來諸願回向平等清凈,一切諸佛神通境界平等清凈。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回向時,得一切功德清凈歡喜法門,無量功德圓滿莊嚴。如是回向時,眾生不違一切剎,剎不違一切眾生;剎眾生不違業,業不違剎眾生;思不違心,心不違思;思、心不違境界,境界不違思、心;業不違報,報不違業;業不違業道,業道不違業;法性不違相,法相不違性;法生不違性,法性不違生;剎平等不違眾生平等,眾生平等不違剎平等;一切眾生平等不違一切法平等,一切法平等不違一切眾生平等;離欲際平等不違一切眾生安住平等,一切眾生安住平等不違離欲際平等;過去不違未來,未來不違過去;過去、未來不違現在,現在不違過去、未來;世平等不違佛平等,佛平等不違世平等;菩薩行不違一切智,一切智不違菩薩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回向時,得業平等,得報平等,得身平等,得方便平等,得願平等,得一切眾生平等,得一切剎平等,得一切行平等,得一切智平等,得三世諸佛平等;得承事一切諸佛,得供養一切菩薩,得種一切善根,得滿一切大願,得教化一切眾生,得瞭知一切業,得承事供養一切善知識,得入一切清凈眾會道場,得通達一切正教,得成滿一切白法。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七等隨順一切眾生回向。菩薩摩訶薩成就此回向,則能摧滅一切魔怨,拔諸欲刺,得出離樂,住無二性,具大威德,救護眾生,為功德王;神足無礙,往一切剎,入寂滅處;具一切身,成菩薩行,於諸行願心得自在,分別瞭知一切諸法,悉能遍生一切佛剎;得無礙耳,聞一切剎所有音聲;得凈慧眼,見一切佛未嘗暫舍;於一切境界,成就善根,心無高下;於一切法,得無所得。菩薩摩訶薩以一切善根,等隨順一切眾生,如是回向。”

  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菩薩所作諸功德,  微妙廣大甚深遠,

  乃至一念而修行,  悉能回向無邊際。

  菩薩所有資生具,  種種豐盈無限億,

  香象寶馬以駕車,  衣服珍財悉殊妙。

  或以頭目並手足,  或持身肉及骨髓,

  悉遍十方無量剎,  普施一切令充遍。

  無量劫中所修習,  一切功德盡回向,

  為欲救度諸群生,  其心畢竟不退轉。

  菩薩為度眾生故,  常修最勝回向業,

  普令三界得安樂,  悉使當成無上果。

  菩薩普興平等願,  隨其所集清凈業,

  悉以回施諸群生,  如是大誓終無舍。

  菩薩願力無限礙,  一切世間咸攝受,

  如是回向諸群生,  未曾暫起分別心。

  普願眾生智明瞭,  佈施持戒悉清凈,

  精進修行不懈廢,  如是大誓無休息。

  菩薩回向到彼岸,  普開清凈妙法門,

  智慧同於兩足尊,  分別實義得究竟。

  菩薩言辭已通達,  種種智慧亦如是,

  說法如理無障礙,  而於其中心不著。

  常於諸法不作二,  亦復不作於不二,

  於二不二並皆離,  知其悉是語言道。

  知諸世間悉平等,  莫非心語一切業,

  眾生幻化無有實,  所有果報從茲起。

  一切世間之所有,  種種果報各不同,

  莫不皆由業力成,  若滅於業彼皆盡。

  菩薩觀察諸世間,  身口意業悉平等,

  亦令眾生住平等,  猶如無等大聖尊。

  菩薩善業悉回向,  普令眾生色清凈,

  福德方便皆具足,  同於無上調禦士。

  菩薩利益諸群生,  功德大海盡回向,

  願使威光特超世,  得成雄猛大力身。

  凡所修習諸功德,  願使世間普清凈,

  諸佛清凈無倫匹,  眾生清凈亦如是。

  菩薩於義得善巧,  能知諸佛最勝法,

  以眾善業等回向,  願令庶品同如來。

  菩薩瞭知諸法空,  一切世間無所有,

  無有造作及作者,  眾生業報亦不失。

  諸法寂滅非寂滅,  遠離此二分別心,

  知諸分別是世見,  入於正位分別盡。

  如是真實諸佛子,  從於如來法化生,

  彼能如是善回向,  世間疑惑悉除滅。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九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八

  “佛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真如相回向?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正念明瞭,其心堅住,遠離迷惑;專意修行,深心不動;成不壞業,趣一切智,終不退轉;志求大乘,勇猛無畏;植諸德本,普安世間;生勝善根,修白凈法;大悲增長,心寶成就;常念諸佛,護持正法;於菩薩道信樂堅固,成就無量凈妙善根,勤修一切功德智慧;為調禦師,生眾善法,以智方便而為回向。菩薩爾時,慧眼普觀,所有善根無量無邊。其諸善根修集之時,若求緣、若辦具、若治凈、若趣入、若專勵、若起行、若明達、若精審、若開示,如是一切有種種門、種種境、種種相、種種事、種種分、種種行、種種名字、種種分別、種種出生、種種修習,其中所有一切善根,悉是趣向十力乘心之所建立,皆悉回向一切種智,唯一無二。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得圓滿無礙身業,修菩薩行;願得清凈無礙口業,修菩薩行;願得成就無礙意業,安住大乘;願得圓滿無障礙心,凈修一切諸菩薩行;願起無量廣大施心,周給無邊一切眾生;願於諸法心得自在,演大法明,無能障蔽;願得明達一切智處,發菩提心,普照世間;願常正念三世諸佛,諦想如來常現在前;願住圓滿增上志樂,遠離一切諸魔怨敵;願得安住佛十力智,普攝眾生無有休息;願得三昧遊諸世界,而於世間無所染著;願住諸世界無有疲厭,教化眾生恒不休息;願起無量思慧方便,成就菩薩不思議道;願得諸方不迷惑智,悉能分別一切世間;願得自在神通智力,於一念中悉能嚴凈一切國土;願得普入諸法自性,見一切世間悉皆清凈;願得生起無差別智,於一剎中入一切剎;願以一切剎莊嚴之事顯示一切,教化無量無邊眾生;願於一佛剎中示無邊法界,一切佛剎悉亦如是;願得自在大神通智,普能往詣一切佛土。’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願得莊嚴一切佛國,願得周遍一切世界,願得成就智慧觀察。如為己身如是回向,如是而為一切眾生,所謂:‘願一切眾生永離一切地獄、畜生、閻羅王趣;願一切眾生除滅一切障礙之業;願一切眾生得周普心平等智慧;願一切眾生於怨於親等心攝受,皆令安樂,智慧清凈;願一切眾生智慧圓滿,凈光普照;願一切眾生思慧成滿,瞭真實義;願一切眾生以凈志樂,趣求菩提,獲無量智;願一切眾生普能顯示安隱住處。’佛子!菩薩摩訶薩恒以善心如是回向,為令一切眾生遇清涼雲,霔法雨故;為令一切眾生常值福田,勝境界故;為令一切眾生皆能善入菩提心藏,自護持故;為令一切眾生離諸蓋、纏,善安住故;為令一切眾生皆獲無礙神通智故;為令一切眾生得自在身,普示現故;為令一切眾生成就最勝一切種智,普興利益無空過故;為令一切眾生普攝群品,令清凈故;為令一切眾生皆能究竟一切智故;為令一切眾生心不動搖,無障礙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見可愛樂國土、園林、草木、華果、名香、上服、珍寶、財物、諸莊嚴具,或見可樂村邑、聚落,或見帝王威德自在,或見住處離諸諠雜。見是事已,以方便智精勤修習,出生無量勝妙功德,為諸眾生勤求善法,心無放逸,廣集眾善;猶如大海,以無盡善普覆一切,為眾善法所依之處,以諸善根方便回向而無分別;開示無量種種善根,智常觀察一切眾生,心恒憶念善根境界,以等真如平等善根回向眾生,無有休息。菩薩爾時,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諸如來可愛樂見,見法真性平等平等,無所取著,圓滿清凈;願一切眾生見諸如來甚可愛樂,圓滿供養;願一切眾生往生一切無諸煩惱、甚可愛樂清凈佛剎;願一切眾生得見諸佛可愛樂法;願一切眾生常樂護持一切菩薩可愛樂行;願一切眾生得善知識可愛樂眼,見無所礙;願一切眾生常見一切可愛樂物,無有違逆;願一切眾生證得一切可愛樂法而勤護持;願一切眾生於一切佛可樂法中得凈光明;願一切眾生修諸菩薩一切能舍可愛樂心;願一切眾生得無所畏能說一切可愛樂法;願一切眾生得諸菩薩極可愛樂甚深三昧;願一切眾生得諸菩薩甚可愛樂陀羅尼門;願一切眾生得諸菩薩甚可愛樂善觀察智;願一切眾生能現菩薩甚可愛樂自在神通;願一切眾生能於諸佛大眾會中說可愛樂甚深妙法;願一切眾生能以方便開示演說甚可愛樂差別之句;願一切眾生常能發起甚可愛樂平等大悲;願一切眾生念念發起甚可愛樂大菩提心,常令諸根歡喜悅豫;願一切眾生能入一切甚可愛樂諸如來傢;願一切眾生得可愛樂能調伏行,調伏眾生無有休息;願一切眾生得諸菩薩甚可愛樂無盡辯才演說諸法;願一切眾生於不可說不可說劫,住於一切可樂世界,教化眾生,心無厭倦;願一切眾生以無量方便,普能悟入甚可愛樂諸佛法門;願一切眾生得可愛樂無礙方便,知一切法無有根本;願一切眾生得可愛樂離貪欲際,知一切法畢竟無二,斷一切障;願一切眾生得可愛樂離貪欲際,知一切法平等真實;願一切眾生具足成滿一切菩薩甚可愛樂無戲論法;願一切眾生得金剛藏精進之心,成可愛樂一切智道;願一切眾生具可愛樂無礙善根,摧伏一切煩惱怨敵;願一切眾生得可愛樂一切智門,普於世間現成正覺。’

  “佛子!菩薩摩訶薩修習如是諸善根時,得智慧明,為善知識之所攝受,如來慧日明照其心,永滅癡冥;勤修正法,入諸智業,善學智地,流佈善根,充滿法界,以智回向;盡諸菩薩善根源底,以智深入大方便海,成就無量廣大善根。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謂:‘不著世間,不取眾生;其心清凈,無所依止;正念諸法,離分別見;不舍一切佛自在慧,不違三世一切諸佛正回向門;隨順一切平等正法,不壞如來真實之相,等觀三世無眾生相;善順佛道,善說於法,深瞭其義,入最勝地,悟真實法,智慧圓滿,信樂堅固;雖善修正業而知業性空,瞭一切法皆如幻化,知一切法無有自性;觀一切義及種種行,隨世言說而無所著;除滅一切執著因緣,知如實理,觀諸法性皆悉寂滅,瞭一切法同一實相,知諸法相不相違背;與諸菩薩而共同止,修行其道,善攝眾生,入去、來、今一切菩薩回向之門;於諸佛法心無驚怖,以無量心令諸眾生普得清凈;於十方世界不起執取我、我所心,於諸世間無所分別;於一切境界不生染著,勤修一切出世間法;於諸世間無取無依,於深妙道正見牢固,離諸妄見,瞭真實法。譬如真如,遍一切處,無有邊際;善根回向亦復如是,遍一切處,無有邊際。譬如真如,真實為性;善根回向亦復如是,瞭一切法真實為性。譬如真如,恒守本性,無有改變;善根回向亦復如是,守其本性,始終不改。譬如真如,以一切法無性為性;善根回向亦復如是,瞭一切法無性為性。譬如真如,無相為相;善根回向亦復如是,瞭一切法無相為相。譬如真如,若有得者,終無退轉;善根回向亦復如是,若有得者,於諸佛法,永不退轉。譬如真如,一切諸佛之所行處;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一切如來所行之處。譬如真如,離境界相而為境界;善根回向亦復如是,離境界相而為三世一切諸佛圓滿境界。譬如真如,能有安立;善根回向亦復如是,悉能安立一切眾生。譬如真如,性常隨順;善根回向亦復如是,盡未來劫,隨順不斷。譬如真如,無能測量;善根回向亦復如是,等虛空界,盡眾生心,無能測量。譬如真如,充滿一切;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一剎那中普周法界。譬如真如,常住無盡;善根回向亦復如是,究竟無盡。譬如真如,無有比對;善根回向亦復如是,普能圓滿一切佛法,無有比對。譬如真如,體性堅固;善根回向亦復如是,體性堅固,非諸惑惱之所能沮。譬如真如,不可破壞;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一切眾生不能損壞。譬如真如,照明為體;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以普照明而為其性。譬如真如,無所不在;善根回向亦復如是,於一切處悉無不在。譬如真如,遍一切時;善根回向亦復如是,遍一切時。譬如真如,性常清凈;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住於世間而體清凈。譬如真如,於法無礙;善根回向亦復如是,周行一切而無所礙。譬如真如,為眾法眼;善根回向亦復如是,能為一切眾生作眼。譬如真如,性無勞倦;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修行一切菩薩諸行恒無勞倦。譬如真如,體性甚深;善根回向亦復如是,其性甚深。譬如真如,無有一物;善根回向亦復如是,瞭知其性無有一物。譬如真如,性非出現;善根回向亦復如是,其體微妙,難可得見。譬如真如,離眾垢翳;善根回向亦復如是,慧眼清凈,離諸癡翳。譬如真如,性無與等;善根回向亦復如是,成就一切諸菩薩行最上無等。譬如真如,體性寂靜;善根回向亦復如是,善能隨順寂靜之法。譬如真如,無有根本;善根回向亦復如是,能入一切無根本法。譬如真如,體性無邊;善根回向亦復如是,凈諸眾生,其數無邊。譬如真如,體性無著;善根回向亦復如是,畢竟遠離一切諸著。譬如真如,無有障礙;善根回向亦復如是,除滅一切世間障礙。譬如真如,非世所行;善根回向亦復如是,非諸世間之所能行。譬如真如,體性無住;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一切生死皆非所住。譬如真如,性無所作;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一切所作悉皆舍離。譬如真如,體性安住;善根回向亦復如是,安住真實。譬如真如,與一切法而共相應;善根回向亦復如是,與諸菩薩聽聞修習而共相應。譬如真如,一切法中,性常平等;善根回向亦復如是,於諸世間修平等行。譬如真如,不離諸法;善根回向亦復如是,盡未來際不舍世間。譬如真如,一切法中,畢竟無盡;善根回向亦復如是,於諸眾生回向無盡。譬如真如,與一切法無有相違;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不違三世一切佛法。譬如真如,普攝諸法;善根回向亦復如是,盡攝一切眾生善根。譬如真如,與一切法同其體性;善根回向亦復如是,與三世佛同一體性。譬如真如,與一切法不相舍離;善根回向亦復如是,攝持一切世、出世法。譬如真如,無能映蔽;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一切世間無能映蔽。譬如真如,不可動搖;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一切魔業無能動搖。譬如真如,性無垢濁;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修菩薩行無有垢濁。譬如真如,無有變易;善根回向亦復如是,愍念眾生,心無變易。譬如真如,不可窮盡;善根回向亦復如是,非諸世法所能窮盡。譬如真如,性常覺悟;善根回向亦復如是,普能覺悟一切諸法。譬如真如,不可失壞;善根回向亦復如是,於諸眾生起勝志願,永不失壞。譬如真如,能大照明;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以大智光照諸世間。譬如真如,不可言說;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一切言語所不可說。譬如真如,持諸世間;善根回向亦復如是,能持一切菩薩諸行。譬如真如,隨世言說;善根回向亦復如是,隨順一切智慧言說。譬如真如,遍一切法;善根回向亦復如是,遍於十方一切佛剎,現大神通,成等正覺。譬如真如,無有分別;善根回向亦復如是,於諸世間,無所分別。譬如真如,遍一切身;善根回向亦復如是,遍十方剎無量身中。譬如真如,體性無生;善根回向亦復如是,方便示生而無所生。譬如真如,無所不在;善根回向亦復如是,十方三世諸佛土中,普現神通而無不在。譬如真如,遍在於夜;善根回向亦復如是,於一切夜,放大光明,施作佛事。譬如真如,遍在於晝;善根回向亦復如是,悉令一切在晝眾生,見佛神變,演不退輪,離垢清凈,無空過者。譬如真如,遍在半月及以一月;善根回向亦復如是,於諸世間次第時節,得善方便,於一念中知一切時。譬如真如,遍在年歲;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住無量劫明瞭成熟,一切諸根皆令圓滿。譬如真如,遍成壞劫;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住一切劫清凈無染,教化眾生咸令清凈。譬如真如,盡未來際;善根回向亦復如是,盡未來際,修諸菩薩清凈妙行,成滿大願無有退轉。譬如真如,遍住三世;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令諸眾生於一剎那見三世佛,未曾一念而有舍離。譬如真如,遍一切處;善根回向亦復如是,超出三界,周行一切,悉得自在。譬如真如,住有無法;善根回向亦復如是,瞭達一切有無之法畢竟清凈。譬如真如,體性清凈;善根回向亦復如是,能以方便集助道法,凈治一切諸菩薩行。譬如真如,體性明潔;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令諸菩薩悉得三昧明潔之心。譬如真如,體性無垢;善根回向亦復如是,遠離諸垢,滿足一切諸清凈意。譬如真如,無我、我所;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以無我、我所清凈之心,充滿十方諸佛國土。譬如真如,體性平等;善根回向亦復如是,獲得平等一切智智,照瞭諸法,離諸癡翳。譬如真如,超諸數量;善根回向亦復如是,與超數量一切智乘大力法藏而同止住,興遍十方一切世界廣大法雲。譬如真如,平等安住;善根回向亦復如是,發生一切諸菩薩行,平等住於一切智道。譬如真如,遍住一切諸眾生界;善根回向亦復如是,滿足無礙一切種智,於眾生界悉現在前。譬如真如,無有分別,普住一切音聲智中;善根回向亦復如是,具足一切諸言音智,能普示現種種言音,開示眾生。譬如真如,永離世間;善根回向亦復如是,普使眾生永出世間。譬如真如,體性廣大;善根回向亦復如是,悉能受持去、來、今世廣大佛法,恒不忘失,勤修一切菩薩諸行。譬如真如,無有間息;善根回向亦復如是,為欲安處一切眾生於大智地,於一切劫修菩薩行無有間息。譬如真如,體性寬廣,遍一切法;善根回向亦復如是,凈念無礙,普攝一切寬廣法門。譬如真如,遍攝群品;善根回向亦復如是,證得無量品類之智,修諸菩薩真實妙行。譬如真如,無所取著;善根回向亦復如是,於一切法皆無所取,除滅一切世間取著,普令清凈。譬如真如,體性不動;善根回向亦復如是,安住普賢圓滿行願,畢竟不動。譬如真如,是佛境界;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令諸眾生滿足一切大智境界,滅煩惱境悉令清凈。譬如真如,無能制伏;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不為一切眾魔事業、外道邪論之所制伏。譬如真如,非是可修,非不可修;善根回向亦復如是,舍離一切妄想取著,於修、不修無所分別。譬如真如,無有退舍;善根回向亦復如是,常見諸佛,發菩提心,大誓莊嚴,永無退舍。譬如真如,普攝一切世間言音;善根回向亦復如是,能得一切差別言音神通智慧,普發一切種種言辭。譬如真如,於一切法無所希求;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令諸眾生乘普賢乘而得出離,於一切法無所貪求。譬如真如,住一切地;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令一切眾生舍世間地,住智慧地,以普賢行而自莊嚴。譬如真如,無有斷絕;善根回向亦復如是,於一切法得無所畏,隨其類音,處處演說,無有斷絕。譬如真如,舍離諸漏;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令一切眾生成就法智,瞭達於法,圓滿菩提無漏功德。譬如真如,無有少法而能壞亂,令其少分非是覺悟;善根回向亦復如是,普令開悟一切諸法,其心無量遍周法界。譬如真如,過去非始,未來非末,現在非異;善根回向亦復如是,為一切眾生新新恒起菩提心願,普使清凈,永離生死。譬如真如,於三世中無所分別;善根回向亦復如是,現在念念心常覺悟,過去、未來皆悉清凈。譬如真如,成就一切諸佛菩薩;善根回向亦復如是,發起一切大願方便,成就諸佛廣大智慧。譬如真如,究竟清凈,不與一切諸煩惱俱;善根回向亦復如是,能滅一切眾生煩惱,圓滿一切清凈智慧。’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回向時,得一切佛剎平等,普嚴凈一切世界故;得一切眾生平等,普為轉無礙法輪故;得一切菩薩平等,普出生一切智願故;得一切諸佛平等,觀察諸佛體無二故;得一切法平等,普知諸法性無易故;得一切世間平等,以方便智善解一切語言道故;得一切菩薩行平等,隨種善根盡回向故;得一切時平等,勤修佛事,於一切時無斷絕故;得一切業果平等,於世、出世所有善根皆無染著,咸究竟故;得一切佛自在神通平等,隨順世間現佛事故。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八真如相回向。菩薩摩訶薩住此回向,證得無量清凈法門,能為如來大師子吼,自在無畏;以善方便,教化成就無量菩薩,於一切時未曾休息;得佛無量圓滿之身,一身充遍一切世界;得佛無量圓滿音聲,一音開悟一切眾生;得佛無量圓滿之力,一毛孔中普能容納一切國土;得佛無量圓滿神通,置諸眾生於一塵中;得佛無量圓滿解脫,於一眾生身示現一切諸佛境界,成等正覺;得佛無量圓滿三昧,一三昧中普能示現一切三昧;得佛無量圓滿辯才,說一句法,窮未來際而不可盡,悉除一切眾生疑惑;得佛無量圓滿眾生,具佛十力,盡眾生界示成正覺。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以一切善根順真如相回向。”

  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菩薩志樂常安住,  正念堅固離癡惑,

  其心善軟恒清涼,  積集無邊功德行。

  菩薩謙順無違逆,  所有志願悉清凈,

  已得智慧大光明,  善能照瞭一切業。

  菩薩思惟業廣大,  種種差別甚希有,

  決意修行無退轉,  以此饒益諸群生。

  諸業差別無量種,  菩薩一切勤修習,

  隨順眾生不違意,  普令心凈生歡喜。

  已升調禦人尊地,  離諸熱惱心無礙,

  於法於義悉善知,  為利群生轉勤習。

  菩薩所修眾善行,  無量無數種種別,

  於彼一切分別知,  為利群生故回向。

  以妙智慧恒觀察,  究竟廣大真實理,

  斷諸有處悉無餘,  如彼真如善回向。

  譬如真如遍一切,  如是普攝諸世間,

  菩薩以此心回向,  悉令眾生無所著。

  菩薩願力遍一切,  譬如真如無不在,

  若見不見念悉周,  悉以功德而回向。

  夜中隨住晝亦住,  半月一月亦隨住,

  若年若劫悉住中,  真如如是行亦然。

  所有三世及剎土,  一切眾生與諸法,

  悉住其中無所住,  以如是行而回向。

  譬如真如本自性,  菩薩如是發大心,

  真如所在無不在,  以如是行而回向。

  譬如真如本自性,  其中未曾有一法,

  不得自性是真性,  以如是業而回向。

  如真如相業亦爾,  如真如性業亦爾,

  如真如性本真實,  業亦如是同真如。

  譬如真如無邊際,  業亦如是無有邊,

  而於其中無縛著,  是故此業得清凈。

  如是聰慧真佛子,  志願堅固不動搖,

  以其智力善通達,  入於諸佛方便藏。

  覺悟法王真實法,  於中無著亦無縛,

  如是自在心無礙,  未曾見有一法起。

  如來法身所作業,  一切世間如彼相,

  說諸法相皆無相,  知如是相是知法。

  菩薩住是不思議,  於中思議不可盡,

  入此不可思議處,  思與非思皆寂滅。

  如是思惟諸法性,  瞭達一切業差別,

  所有我執皆除滅,  住於功德無能動。

  菩薩一切業果報,  悉為無盡智所印,

  如是無盡自性盡,  是故無盡方便滅。

  菩薩觀心不在外,  亦復不得在於內,

  知其心性無所有,  我法皆離永寂滅。

  彼諸佛子如是知,  一切法性常空寂,

  無有一法能造作,  同於諸佛悟無我。

  瞭知一切諸世間,  悉與真如性相等,

  見是不可思議相,  是則能知無相法。

  若能住是甚深法,  常樂修行菩薩行,

  為欲利益諸群生,  大誓莊嚴無退轉。

  是則超過於世間,  不起生死妄分別,

  瞭達其心如幻化,  勤修眾行度群生。

  菩薩正念觀世間,  一切皆從業緣得,

  為欲救度修諸行,  普攝三界無遺者。

  瞭知眾生種種異,  悉是想行所分別,

  於此觀察悉明瞭,  而不壞於諸法性。

  智者瞭知諸佛法,  以如是行而回向,

  哀愍一切諸眾生,  令於實法正思惟。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一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九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無著無縛解脫回向?

  “佛子!是菩薩摩訶薩於一切善根,心生尊重。所謂:於出生死,心生尊重;於攝取一切善根,心生尊重;於希求一切善根,心生尊重;於悔諸過業,心生尊重;於隨喜善根,心生尊重;於禮敬諸佛,心生尊重;於合掌恭敬,心生尊重;於頂禮塔廟,心生尊重;於勸佛說法,心生尊重。於如是等種種善根,皆生尊重,隨順忍可。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彼善根,皆生尊重,隨順忍可時,究竟欣樂,堅固信解;自得安住,令他安住;勤修無著,自在積集;成勝志樂,住如來境;勢力增長,悉得知見。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身業。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清凈普賢語業。以無著無縛解脫心,圓滿普賢意業。以無著無縛解脫心,發起普賢廣大精進。以無著無縛解脫心,具足普賢無礙音聲陀羅尼門,其聲廣大,普遍十方。以無著無縛解脫心,具足普賢見一切佛陀羅尼門,恒見十方一切諸佛。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解瞭一切音聲陀羅尼門,同一切音,說無量法。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一切劫住陀羅尼門,普於十方修菩薩行。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自在力,於一眾生身中,示修一切菩薩行,盡未來劫常無間斷;如一眾生身,一切眾生身悉如是。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自在力,普入一切眾道場,普現一切諸佛前,修菩薩行。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佛自在力,於一門中示現,經不可說不可說劫,無有窮盡,令一切眾生皆得悟入。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佛自在力,於種種門中示現,經不可說不可說劫,無有窮盡,令一切眾生皆得悟入,其身普現一切佛前。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自在力,念念中令不可說不可說眾生住十力智,心無疲倦。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自在力,於一切眾生身中,現一切佛自在神通,令一切眾生住普賢行。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自在力,於一一眾生語言中,作一切眾生語言,令一切眾生一一皆住一切智地。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自在力,於一一眾生身中,普容納一切眾生身,令皆自謂成就佛身。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自在力,能以一華莊嚴一切十方世界。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自在力,出大音聲,普遍法界,周聞一切諸佛國土,攝受調伏一切眾生。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自在力,盡未來際不可說不可說劫,於念念中悉能遍入一切世界,以佛神力,隨念莊嚴。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自在力,盡未來際所住之劫,常能遍入一切世界,示現成佛出興於世。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普賢行,一光普照盡虛空界一切世界。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普賢行,得無量智慧,具一切神通,說種種法。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普賢行,入於如來盡一切劫不可測量神通智慧。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普賢行,住盡法界諸如來所,以佛神力修習一切諸菩薩行;身、口、意業,曾無懈倦。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普賢行,不違於義,不壞於法,言辭清凈,樂說無盡;教化調伏一切眾生,令其當得一切諸佛無上菩提。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行,入一法門時,放無量光,照不思議一切法門;如一法門,一切法門皆亦如是通達無礙,究竟當得一切智地。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住菩薩行,於法自在,到於普賢莊嚴彼岸;於一一境界,皆以一切智觀察悟入,而一切智亦不窮盡。以無著無縛解脫心,始從此生盡未來際住普賢行,常不休息,得一切智,悟不可說不可說真實法,於法究竟,無有迷惑。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業,方便自在,得法光明,於諸菩薩所行之行照瞭無礙。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行,得一切方便智,知一切方便,所謂:無量方便、不思議方便、菩薩方便、一切智方便、一切菩薩調伏方便、轉無量法輪方便、不可說時方便、說種種法方便、無邊際無畏藏方便、說一切法無餘方便。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住普賢行,成就身業,令一切眾生見者歡喜,不生誹謗;發菩提心,永不退轉,究竟清凈。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行,得瞭一切眾生語言清凈智,一切言辭具足莊嚴,普應眾生,皆令歡喜。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住普賢行,立殊勝志,具清凈心,得廣大神通、廣大智慧,普詣一切廣大世間、廣大國土、廣大眾生所,說一切如來不可說廣大法、廣大莊嚴圓滿藏。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滿普賢回向行願,得一切佛清凈身、清凈心、清凈解,攝佛功德,住佛境界,智印普照,示現菩薩清凈之業,善入一切差別句義,示諸佛菩薩廣大自在,為一切眾生現成正覺。以無著無縛解脫心,勤修普賢諸根行願,得聰利根、調順根、一切法自在根、無盡根、勤修一切善根根、一切佛境界平等根、授一切菩薩不退轉記大精進根、瞭知一切佛法金剛界根、一切如來智慧光照金剛焰根、分別一切諸根自在根、安立無量眾生於一切智根、無邊廣大根、一切圓滿根、清凈無礙根。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行,得一切菩薩神力,所謂:無量廣大力神力、無量自在智神力、不動其身普現一切佛剎神力、無礙不斷自在神力、普攝一切佛剎置於一處神力、一身遍滿一切佛剎神力、無礙解脫遊戲神力、無所作一念自在神力、住無性無依神力、一毛孔中次第安立不可說世界遍遊法界諸佛道場示諸眾生皆令得入大智慧門神力。以無著無縛解脫心,入普賢門,生菩薩行,以自在智,於一念頃普入無量諸佛國土,一身容受無量佛剎,獲能嚴凈佛國土智,恒以智慧觀見無邊諸佛國土,永不發起二乘之心。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方便行,入智慧境界,生如來傢,住菩薩道,具足不可說不可說無量不思議殊勝心,行無量願未曾休息,瞭知三世一切法界。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清凈法門,於一毛端量處悉包容盡虛空遍法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國土,皆使明見;如一毛端量處,遍法界、虛空界一一毛端量處悉亦如是。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深心方便,於一念心中現一眾生不可說不可說劫念心,如是乃至現一切眾生爾許劫念心。以無著無縛解脫心,入普賢回向,行方便地,於一身中悉能包納盡法界不可說不可說身,而眾生界無所增減;如一身,乃至周遍法界一切身悉亦如是。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大願方便,舍離一切想倒、心倒、見倒,普入一切諸佛境界;常見諸佛虛空界等清凈法身,相好莊嚴,神力自在;常以妙音開示演說無礙無斷,令其聞者如說受持,於如來身瞭無所得。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行,住菩薩地,於一念中入一切世界,所謂:入仰世界、覆世界、不可說不可說十方網一切處廣大世界,以因陀羅網分別方便普分別一切法界,以種種世界入一世界,以不可說不可說無量世界入一世界,以一切法界所安立無量世界入一世界,以一切虛空界所安立無量世界入一世界,而亦不壞安立之相,悉令明見。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習普賢菩薩行願,得佛灌頂,於一念中入方便地,成滿安住眾行智寶;悉能瞭知一切諸想,所謂:眾生想、法想、剎想、方想、佛想、世想、業想、行想、界想、解想、根想、時想、持想、煩惱想、清凈想、成熟想、見佛想、轉法輪想、聞法解瞭想、調伏想、無量想、出離想、種種地想、無量地想、菩薩瞭知想、菩薩修習想、菩薩三昧想、菩薩三昧起想、菩薩成想、菩薩壞想、菩薩沒想、菩薩生想、菩薩解脫想、菩薩自在想、菩薩住持想、菩薩境界想、劫成壞想、明想、闇想、晝想、夜想、半月一月一時一歲變異想、去想、來想、住想、坐想、睡想、覺想——如是等想,於一念中悉能瞭知,而離一切想無所分別;斷一切障,無所執著;一切佛智充滿其心,一切佛法長其善根,與諸如來等同一身,一切諸佛之所攝取,離垢清凈,一切佛法皆隨修學到於彼岸。以無著無縛解脫心,為一切眾生修普賢行,生大智寶,於一一心中知無量心,隨其依止,隨其分別,隨其種性,隨其所作,隨其業用,隨其相狀,隨其思覺,種種不同靡不明見。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大願智寶,於一處中知於無量不可說處;如於一處,於一切處悉亦如是。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習普賢行業智地,於一業中能知無量不可說不可說業,其業各以種種緣造,明瞭知見;如於一業,於一切業悉亦如是。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習普賢知諸法智,於一法中知不可說不可說法,於一切法中而知一法;如是諸法,各各差別,無有障礙,無違無著。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住菩薩行,得具普賢無礙耳根,於一言音中知不可說不可說言音無量無邊種種差別而無所著;如於一言音,於一切言音悉亦如是。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智,起普賢行,住普賢地,於一一法中演說不可說不可說法;其法廣大,種種差別教化攝受,不可思議方便相應;於無量時,於一切時,隨諸眾生所有欲解,隨根隨時,以佛音聲而為說法;以一妙音,令不可說道場眾會無量眾生皆悉歡喜,一如來所無量菩薩充滿法界;立殊勝志,生廣大見,究竟瞭知一切諸行,住普賢地,隨所說法,於念念中悉能證入,一剎那頃增長無量不可說不可說大智慧聚;盡未來劫如是演說,於一切剎修習廣大虛空等行,成就圓滿。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習普賢諸根行門,成大行王,於一一根中悉能瞭知無量諸根、無量心樂、不思議境界所生妙行。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住普賢行大回向心,得色甚微細智、身甚微細智、剎甚微細智、劫甚微細智、世甚微細智、方甚微細智、時甚微細智、數甚微細智、業報甚微細智、清凈甚微細智——如是等一切甚微細,於一念中悉能瞭知,而心不恐怖,心不迷惑、不亂、不散、不濁、不劣;其心一緣,心善寂定,心善分別,心善安住。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住菩薩智,修普賢行,無有懈倦,能知一切眾生趣甚微細、眾生死甚微細、眾生生甚微細、眾生住甚微細、眾生處甚微細、眾生品類甚微細、眾生境界甚微細、眾生行甚微細、眾生取甚微細、眾生攀緣甚微細——如是等一切甚微細,於一念中悉能瞭知。以無著無縛解脫心,立深志樂,修普賢行,能知一切菩薩從初發心為一切眾生修菩薩行甚微細、菩薩住處甚微細、菩薩神通甚微細、菩薩遊行無量佛剎甚微細、菩薩法光明甚微細、菩薩清凈眼甚微細、菩薩成就殊勝心甚微細、菩薩往詣一切如來道場眾會甚微細、菩薩陀羅尼門智甚微細、菩薩無量無畏地一切辯才藏演說甚微細、菩薩無量三昧相甚微細、菩薩見一切佛三昧智甚微細、菩薩甚深三昧智甚微細、菩薩大莊嚴三昧智甚微細、菩薩法界三昧智甚微細、菩薩大自在神通三昧智甚微細、菩薩盡未來際廣大行住持三昧智甚微細、菩薩出生無量差別三昧智甚微細、菩薩出生一切諸佛前勤修供養恒不舍離三昧智甚微細、菩薩修行一切甚深廣博無障無礙三昧智甚微細、菩薩究竟一切智地住持行智地大神通地決定義地離翳三昧智甚微細——如是等一切甚微細,悉能瞭知。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行,悉知一切菩薩安立智甚微細、菩薩地甚微細、菩薩無量行甚微細、菩薩出生回向甚微細、菩薩得一切佛藏甚微細、菩薩觀察智甚微細、菩薩神通願力甚微細、菩薩演說三昧甚微細、菩薩自在方便甚微細、菩薩印甚微細、菩薩一生補處甚微細、菩薩生兜率天甚微細、菩薩住止天宮甚微細、菩薩嚴凈佛國甚微細、菩薩觀察人中甚微細、菩薩放大光明甚微細、菩薩種族殊勝甚微細、菩薩道場眾會甚微細、菩薩遍一切世界受生甚微細、菩薩於一身示現一切身命終甚微細、菩薩入母胎甚微細、菩薩住母胎甚微細、菩薩在母胎中自在示現一切法界道場眾會甚微細、菩薩在母胎中示現一切佛神力甚微細、菩薩示現誕生事甚微細、菩薩師子遊行七步智甚微細、菩薩示處王宮巧方便智甚微細、菩薩出傢修調伏行甚微細、菩薩菩提樹下坐道場甚微細、菩薩破魔軍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甚微細、如來坐菩提座放大光明照十方界甚微細、如來示現無量神變甚微細、如來師子吼大涅槃甚微細、如來調伏一切眾生而無所礙甚微細、如來不思議自在力如金剛菩提心甚微細、如來普護念一切世間境界甚微細、如來普於一切世界施作佛事盡未來劫而無休息甚微細、如來無礙神力周遍法界甚微細、如來於盡虛空界一切世界普現成佛調伏眾生甚微細、如來於一佛身現無量佛身甚微細、如來於去來今三世中皆處道場自在智甚微細——如是等一切微細悉能瞭知;成就清凈,普能示現一切世間;於念念中增長智慧,圓滿不退;善巧方便修菩薩行,無有休息;成就普賢回向之地,具足一切如來功德,永不厭舍菩薩所行,出生菩薩現前境界;無量方便皆悉清凈,普欲安隱一切眾生;修菩薩行,成就菩薩大威德地,得諸菩薩心之樂欲,獲金剛幢回向之門,出生法界諸功德藏,常為諸佛之所護念;入諸菩薩深妙法門,演說一切真實之義,於法善巧無所違失,起大誓願不舍眾生;於一念中盡知一切心、非心地境界之藏,於非心處示生於心;遠離語言,安住智慧,同諸菩薩所行之行,以自在力示成佛道,盡未來際常無休息;一切世間眾生劫數,妄想言說之所建立,神通願力悉能示現。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行,得一切眾生界甚微細智,所謂:眾生界分別甚微細智、眾生界言說甚微細智、眾生界執著甚微細智、眾生界異類甚微細智、眾生界同類甚微細智、眾生界無量趣甚微細智、眾生界不思議種種分別所作甚微細智、眾生界無量雜染甚微細智、眾生界無量清凈甚微細智——如是等一切眾生界境界甚微細,於一念中能以智慧皆如實知;廣攝眾生而為說法,開示種種清凈法門,令修菩薩廣大智慧;化身無量,見者歡喜,以智日光照菩薩心,令其開悟智慧自在。以無著無縛解脫心,為一切眾生於一切世界修普賢行,得盡虛空界、法界、一切世界甚微細智,所謂:小世界甚微細智、大世界甚微細智、雜染世界甚微細智、清凈世界甚微細智、無比世界甚微細智、種種世界甚微細智、廣世界甚微細智、狹世界甚微細智、無礙莊嚴世界甚微細智、遍一切世界佛出現甚微細智、遍一切世界說正法甚微細智、遍一切世界普現身甚微細智、遍一切世界放大光明甚微細智、盡一切世界示現諸佛自在神通甚微細智、盡一切世界以一音聲示一切音甚微細智、入一切世界一切佛剎道場眾會甚微細智、以一切法界佛剎作一佛剎甚微細智、以一佛剎作一切法界佛剎甚微細智、知一切世界如夢甚微細智、知一切世界如像甚微細智、知一切世界如幻甚微細智;如是瞭知出生一切菩薩之道,入普賢行智慧神通,具普賢觀,修菩薩行,常無休息;得一切佛自在神變,具無礙身,住無依智,於諸善法無所取著,心之所行悉無所得;於一切處起遠離想,於菩薩行起凈修想,於一切智無取著想,以諸三昧而自莊嚴,智慧隨順一切法界。以無著無縛解脫心,入普賢菩薩行門,得無量法界甚微細智、演說一切法界甚微細智、入廣大法界甚微細智、分別不思議法界甚微細智、分別一切法界甚微細智、一念遍一切法界甚微細智、普入一切法界甚微細智、知一切法界無所得甚微細智、觀一切法界無所礙甚微細智、知一切法界無有生甚微細智、於一切法界現神變甚微細智——如是等一切法界甚微細,以廣大智皆如實知;於法自在,示普賢行,令諸眾生皆悉滿足;不舍於義,不著於法,出生平等無礙之智;知無礙本,不住一切法,不壞諸法性,如實無染,猶若虛空,隨順世間起於言說;開真實義,示寂滅性,於一切境無依、無住、無有分別;明見法界,廣大安立,瞭諸世間及一切法平等無二,離一切著。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行,生諸劫甚微細智,所謂:以不可說劫為一念甚微細智、以一念為不可說劫甚微細智、以阿僧祇劫入一劫甚微細智、以一劫入阿僧祇劫甚微細智、以長劫入短劫甚微細智、以短劫入長劫甚微細智、入有佛劫無佛劫甚微細智、知一切劫數甚微細智、知一切劫非劫甚微細智、一念中見三世一切劫甚微細智——如是等一切諸劫甚微細,以如來智,於一念中皆如實知;得諸菩薩圓滿行王心、入普賢行心、離一切分別異道戲論心、發大願無懈息心、普見無量世界網無量諸佛充滿心、於諸佛善根諸菩薩行能聞持心、於安慰一切眾生廣大行聞已不忘心、能於一切劫現佛出世心、於一一世界盡未來際行不動行無休息心、於一切世界中以如來身業充滿菩薩身心。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行,成不退轉,得一切法甚微細智,所謂:甚深法甚微細智、廣大法甚微細智、種種法甚微細智、莊嚴法甚微細智、一切法無有量甚微細智、一切法入一法甚微細智、一法入一切法甚微細智、一切法入非法甚微細智、無法中安立一切法而不相違甚微細智、入一切佛法方便無有餘甚微細智——如是等一切世界一切言說所安立法諸微細智,與彼同等,其智無礙,皆如實知;得入無邊法界心,於一一法界深心堅住,成無礙行;以一切智充滿諸根,入諸佛智,正念方便,成就諸佛廣大功德;遍滿法界,普入一切諸如來身,現諸菩薩所有身業,隨順一切世界言辭,演說於法;得一切佛神力所加智慧意業,出生無量善巧方便分別諸法薩婆若智。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行,出生一切甚微細智,所謂:知一切剎甚微細智、知一切眾生甚微細智、知一切法果報甚微細智、知一切眾生心甚微細智、知一切說法時甚微細智、知一切法界甚微細智、知一切盡虛空界三世甚微細智、知一切語言道甚微細智、知一切世間行甚微細智、知一切出世行甚微細智,乃至知一切如來道、一切菩薩道、一切眾生道甚微細智;修菩薩行,住普賢道,若文若義皆如實知;生如影智,生如夢智,生如幻智,生如響智,生如化智,生如空智,生寂滅智,生一切法界智,生無所依智,生一切佛法智。’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無著無縛解脫心回向,不分別若世間、若世間法,不分別若菩提、若菩提薩埵,不分別若菩薩行、若出離道,不分別若佛、若一切佛法,不分別若調伏眾生、若不調伏眾生,不分別若善根、若回向,不分別若自、若他,不分別若施物、若受施者,不分別若菩薩行、若等正覺,不分別若法、若智。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彼善根如是回向,所謂:‘心無著無縛解脫,身無著無縛解脫,口無著無縛解脫,業無著無縛解脫,報無著無縛解脫,世間無著無縛解脫,佛剎無著無縛解脫,眾生無著無縛解脫,法無著無縛解脫,智無著無縛解脫。’菩薩摩訶薩如是回向時,如三世諸佛為菩薩時所修回向而行回向;學過去諸佛回向,成未來諸佛回向,住現在諸佛回向;安住過去諸佛回向道,不舍未來諸佛回向道,隨順現在諸佛回向道;勤修過去諸佛教,成就未來諸佛教,瞭知現在諸佛教;滿足過去諸佛平等,成就未來諸佛平等,安住現在諸佛平等;行過去諸佛境界,住未來諸佛境界,等現在諸佛境界;得三世一切諸佛善根,具三世一切諸佛種性,住三世一切諸佛所行,順三世一切諸佛境界。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九無著無縛解脫心回向。菩薩摩訶薩住此回向時,一切金剛輪圍山所不能壞,於一切眾生中色相第一無能及者,悉能摧破諸魔邪業,普現十方一切世界;修菩薩行,為欲開悟一切眾生,以善方便說諸佛法;得大智慧,於諸佛法心無迷惑,在在生處若行若住,常得值遇不壞眷屬;三世諸佛所說正法,以清凈念悉能受持,盡未來劫修菩薩行,常不休息,無所依著;普賢行願增長具足,得一切智施作佛事,成就菩薩自在神通。”

  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普於十方無等尊,  未曾一起輕慢心,

  隨其所修功德業,  亦復恭敬生尊重。

  所修一切諸功德,  不為自己及他人,

  恒以最上信解心,  利益眾生故回向。

  未嘗暫起高慢心,  亦復不生下劣意,

  如來所有身等業,  彼悉請問勤修習。

  所修種種諸善根,  悉為利益諸含識,

  安住深心廣大解,  回向人尊功德位。

  世間所有無量別,  種種善巧奇特事,

  粗細廣大及甚深,  靡不修行皆瞭達。

  世間所有種種身,  以身平等入其中,

  於此修行得瞭悟,  慧門成就無退轉。

  世間國土無量種,  微細廣大仰覆別,

  菩薩能以智慧門,  一毛孔中無不見。

  眾生心行無有量,  能令平等入一心,

  以智慧門悉開悟,  於所修行不退轉。

  眾生諸根及欲樂,  上中下品各不同,

  一切甚深難可知,  隨其本性悉能瞭。

  眾生所有種種業,  上中下品各差別,

  菩薩深入如來力,  以智慧門普明見。

  不可思議無量劫,  能令平等入一念,

  如是見已遍十方,  修行一切清凈業。

  過去未來及現在,  瞭知其相各不同,

  而亦不違平等理,  是則大心明達行。

  世間眾生行不同,  或顯或隱無量種,

  菩薩悉知差別相,  亦知其相皆無相。

  十方世界一切佛,  所現自在神通力,

  廣大難可得思議,  菩薩悉能分別知。

  一切世界兜率中,  自然覺悟人師子,

  功德廣大凈無等,  如其體相悉能見。

  或現降神處母胎,  無量自在大神變,

  成佛說法示滅度,  普遍世間無暫已。

  人中師子初生時,  一切勝智悉承奉,

  諸天帝釋梵王等,  靡不恭敬而瞻侍。

  十方一切無有餘,  無量無邊法界中,

  無始無末無遐邇,  示現如來自在力。

  人中尊導現生已,  遊行諸方各七步,

  欲以妙法悟群生,  是故如來普觀察。

  見諸眾生沈欲海,  盲暗愚癡之所覆,

  人中自在現微笑,  念當救彼三有苦。

  大師子吼出妙音,  我為世間第一尊,

  應然明凈智慧燈,  滅彼生死愚癡闇。

  人師子王出世時,  普放無量大光明,

  令諸惡道皆休息,  永滅世間眾苦難。

  或時示現處王宮,  或現舍傢修學道,

  為欲饒益眾生故,  示其如是自在力。

  如來始坐道場時,  一切大地皆動搖,

  十方世界悉蒙光,  六趣眾生咸離苦。

  震動一切魔宮殿,  開悟十方眾生心,

  昔曾受化及修行,  皆使瞭知真實義。

  十方所有諸國土,  悉入毛孔無有餘,

  一切毛孔剎無邊,  於彼普現神通力。

  一切諸佛所開演,  無量方便皆隨悟,

  設諸如來所不說,  亦能解瞭勤修習。

  遍滿三千大千界,  一切魔軍興鬥諍,

  所作無量種種惡,  無礙智門能悉滅。

  如來或在諸佛剎,  或復現處諸天宮,

  或在梵宮而現身,  菩薩悉見無障礙。

  佛現無量種種身,  轉於清凈妙法輪,

  乃至三世一切劫,  求其邊際不可得。

  寶座高廣最無等,  遍滿十方無量界,

  種種妙相而莊嚴,  佛處其上難思議。

  諸佛子眾共圍繞,  盡於法界悉周遍,

  開示菩提無量行,  一切最勝所由道。

  諸佛隨宜所作業,  無量無邊等法界,

  智者能以一方便,  一切瞭知無不盡。

  諸佛自在神通力,  示現一切種種身,

  或現諸趣無量生,  或現采女眾圍繞。

  或於無量諸世界,  示現出傢成佛道,

  乃至最後般涅槃,  分佈其身起塔廟。

  如是種種無邊行,  導師演說佛所住,

  世尊所有大功德,  誓願修行悉令盡。

  以彼善根回向時,  住於如是方便法,

  如是修習菩提行,  其心畢竟無厭怠。

  如來所有大神通,  及以無邊勝功德,

  乃至世間諸智行,  一切悉知無不盡。

  如是一切人中主,  隨其所有諸境界,

  於一念中皆瞭悟,  而亦不舍菩提行。

  諸佛所有微細行,  及一切剎種種法,

  於彼悉能隨順知,  究竟回向到彼岸。

  有數無數一切劫,  菩薩瞭知即一念,

  於此善入菩提行,  常勤修習不退轉。

  十方所有無量剎,  或有雜染或清凈,

  及彼一切諸如來,  菩薩悉能分別知。

  於念念中悉明見,  不可思議無量劫,

  如是三世無有餘,  具足修治菩薩行。

  於一切心平等入,  入一切法亦平等,

  盡空佛剎斯亦然,  彼最勝行悉瞭知。

  出生眾生及諸法,  所有種種諸智慧,

  菩薩神力亦復然,  如是一切無窮盡。

  諸微細智各差別,  菩薩盡攝無有餘,

  同相異相悉善知,  如是修行廣大行。

  十方無量諸佛剎,  其中眾生各無量,

  趣生族類種種殊,  住行力已悉能知。

  過去未來現在世,  所有一切諸導師,

  若人知此而回向,  則與彼佛行平等。

  若人能修此回向,  則為學佛所行道,

  當得一切佛功德,  及以一切佛智慧。

  一切世間莫能壞,  一切所學皆成就,

  常能憶念一切佛,  常見一切世間燈。

  菩薩勝行不可量,  諸功德法亦如是,

  已住如來無上行,  悉知諸佛自在力。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二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十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等法界無量回向?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以離垢繒而系其頂,住法師位,廣行法施,起大慈悲安立眾生,於菩提心常行饒益無有休息;以菩提心長養善根,為諸眾生作調禦師,示諸眾生一切智道;為諸眾生作法藏日,善根光明普照一切;於諸眾生其心平等,修諸善行無有休息;心凈無染,智慧自在,不舍一切善根道業;作諸眾生大智商主,普令得入安隱正道;為諸眾生而作導首,令修一切善根法行;為諸眾生作不可壞堅固善友,令其善根增長成就。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以法施為首,發生一切清凈白法,攝受趣向一切智心,殊勝願力究竟堅固;成就增益,具大威德,依善知識,心無諂誑,思惟觀察一切智門無邊境界。以此善根如是回向:‘願得修習、成就、增長廣大無礙一切境界;願得於佛正教之中,乃至聽聞一句、一偈受持演說;願得憶念與法界等無量無邊一切世界去、來、現在一切諸佛,既憶念已,修菩薩行。又願以此念佛善根,為一眾生於一世界盡未來劫修菩薩行;如於一世界,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世界皆亦如是;如為一眾生,為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以善方便,一一皆為盡未來劫大誓莊嚴,終無離佛善知識想,常見諸佛現在其前,無有一佛出興於世不得親近。一切諸佛及諸菩薩所贊所說清凈梵行,誓願修行,悉令圓滿,所謂:不破梵行、不缺梵行、不雜梵行、無點梵行、無失梵行、無能蔽梵行、佛所贊梵行、無所依梵行、無所得梵行、增益菩薩清凈梵行、三世諸佛所行梵行、無礙梵行、無著梵行、無諍梵行、無滅梵行、安住梵行、無比梵行、無動梵行、無亂梵行、無恚梵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若能為己修行如是清凈梵行,則能普為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皆得安住;令一切眾生皆得開曉;令一切眾生皆得成就;令一切眾生皆得清凈;令一切眾生皆得無垢;令一切眾生皆得照明;令一切眾生離諸塵染;令一切眾生無諸障翳;令一切眾生離諸熱惱;令一切眾生離諸纏縛;令一切眾生永離諸惡;令一切眾生無諸惱害,畢竟清凈。何以故?菩薩摩訶薩自於梵行不能清凈,不能令他而得清凈;自於梵行而有退轉,不能令他無有退轉;自於梵行而有失壞,不能令他無有失壞;自於梵行而有遠離,不能令他常不遠離;自於梵行而有懈怠,不能令他不生懈怠;自於梵行不生信解,不能令他心生信解;自於梵行而不安住,不能令他而得安住;自於梵行而不證入,不能令他心得證入;自於梵行而有放舍,不能令他恒不放舍;自於梵行而有散動,不能令他心不散動。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住無倒行,說無倒法,所言誠實,如說修行,凈身、口、意,離諸雜染,住無礙行,滅一切障。菩薩摩訶薩自得凈心,為他演說清凈心法;自修和忍,以諸善根調伏其心,令他和忍,以諸善根調伏其心;自離疑悔,亦令他人永離疑悔;自得凈信,亦令他得不壞凈信;自住正法,亦令眾生安住正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以法施所生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我獲得一切諸佛無盡法門,普為眾生分別解說,皆令歡喜,心得滿足,摧滅一切外道異論。願我能為一切眾生演說三世諸佛法海,於一一法生起、一一法義理、一一法名言、一一法安立、一一法解說、一一法顯示、一一法門戶、一一法悟入、一一法觀察、一一法分位,悉得無邊無盡法藏,獲無所畏,具四辯才,廣為眾生分別解說,窮未來際而無有盡。為欲令一切眾生立勝志願,出生無礙、無謬失辯;為欲令一切眾生皆生歡喜,為欲令一切眾生成就一切凈法光明,隨其類音,演說無斷:為欲令一切眾生深信歡喜,住一切智,辨瞭諸法,俾無迷惑,作是念言:我當普於一切世界,為諸眾生精勤修習,得遍法界無量自在身,得遍法界無量廣大心,具等法界無量清凈音聲,現等法界無量眾會道場,修等法界無量菩薩業,得等法界無量菩薩住,證等法界無量菩薩平等,學等法界無量菩薩法,住等法界無量菩薩行,入等法界無量菩薩回向。’是為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而為回向,為令眾生悉得成就一切智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以善根如是回向,所謂:‘為欲見等法界無量諸佛,調伏等法界無量眾生,住持等法界無量佛剎,證等法界無量菩薩智,獲等法界無量無所畏,成等法界無量諸菩薩陀羅尼,得等法界無量諸菩薩不思議住,具等法界無量功德,滿等法界無量利益眾生善根;又願以此善根故,令我得福德平等、智慧平等、力平等、無畏平等、清凈平等、自在平等、正覺平等、說法平等、義平等、決定平等、一切神通平等,如是等法皆悉圓滿。如我所得,願一切眾生亦如是得,如我無異。’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以善根如是回向,所謂:‘如法界無量,善根回向亦復如是,所得智慧終無有量;如法界無邊,善根回向亦復如是,見一切佛,無有其邊;如法界無限,善根回向亦復如是,詣諸佛剎無有齊限;如法界無際,善根回向亦復如是,於一切世界修菩薩行無有涯際;如法界無斷,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住一切智永不斷絕;如法界一性,善根回向亦復如是,與一切眾生同一智性;如法界自性清凈,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令一切眾生究竟清凈;如法界隨順,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令一切眾生悉皆隨順普賢行願;如法界莊嚴,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令一切眾生以普賢行而為莊嚴;如法界不可失壞,善根回向亦復如是,令諸菩薩永不失壞諸清凈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以此善根,承事一切諸佛菩薩皆令歡喜;願以此善根,速得趣入一切智性;願以此善根,遍一切處,修一切智;願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常得往覲一切諸佛;願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常見諸佛,能作佛事;願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恒得見佛,不於佛事生怠慢心;願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常得見佛,心喜清凈,無有退轉;願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常得見佛,心善解瞭;願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常得見佛,不生執著;願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常得見佛,瞭達無礙;願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常得見佛,成普賢行;願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常見諸佛,現在其前,無時暫舍;願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常見諸佛,出生菩薩無量諸力;願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常見諸佛,於一切法永不忘失。’

  “佛子!菩薩摩訶薩又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如法界無起性回向、如法界根本性回向、如法界自體性回向、如法界無依性回向、如法界無忘失性回向、如法界空無性回向、如法界寂靜性回向、如法界無處所性回向、如法界無遷動性回向、如法界無差別性回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以法施所有宣示、所有開悟及因此起一切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成菩薩法師,常為諸佛之所護念;願一切眾生作無上法師,方便安立一切眾生於一切智;願一切眾生作無屈法師,一切問難莫能窮盡;願一切眾生作無礙法師,得一切法無礙光明;願一切眾生作智藏法師,能善巧說一切佛法;願一切眾生成諸如來自在法師,善能分別如來智慧;願一切眾生作如眼法師,說如實法,不由他教;願一切眾生作憶持一切佛法法師,如理演說,不違句義;願一切眾生作修行無相道法師,以諸妙相而自莊嚴,放無量光,善入諸法;願一切眾生作大身法師,其身普遍一切國土,興大法雲,雨諸佛法;願一切眾生作護法藏法師,建無勝幢,護諸佛法,令正法海無所缺減;願一切眾生作一切法日法師,得佛辯才,巧說諸法;願一切眾生作妙音方便法師,善說無邊法界之藏;願一切眾生作到法彼岸法師,以智神通開正法藏;願一切眾生作安住正法法師,演說如來究竟智慧;願一切眾生作瞭達諸法法師,能說無量無盡功德;願一切眾生作不誑世間法師,能以方便令入實際;願一切眾生作破諸魔眾法師,善能覺知一切魔業;願一切眾生作諸佛所攝受法師,離我、我所攝受之心;願一切眾生作安隱一切世間法師,成就菩薩說法願力。’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不以取著業故回向,不以取著報故回向,不以取著心故回向,不以取著法故回向,不以取著事故回向,不以取著因故回向,不以取著語言音聲故回向,不以取著名句文身故回向,不以取著回向故回向,不以取著利益眾生故回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以善根如是回向,所謂:‘不為耽著色境界故回向,不為耽著聲、香、味、觸、法境界故回向,不為求生天故回向,不為求欲樂故回向,不為著欲境界故回向,不為求眷屬故回向,不為求自在故回向,不為求生死樂故回向,不為著生死故回向,不為樂諸有故回向,不為求和合樂故回向,不為求可樂著處故回向,不為懷毒害心故回向,不壞善根故回向,不依三界故回向,不著諸禪解脫三昧故回向,不住聲聞、辟支佛乘故回向。但為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故回向;但為成滿一切智智故回向;但為得無礙智故回向;但為得無障礙清凈善根故回向;但為令一切眾生超出生死證大智慧故回向;但為令大菩提心如金剛不可壞故回向;但為成就究竟不死法故回向;但為以無量莊嚴莊嚴佛種性,示現一切智自在故回向;但為求菩薩一切法明大神通智故回向;但為於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佛剎,行普賢行圓滿不退,被堅固大願鎧,令一切眾生住普賢地故回向;但為盡未來劫度脫眾生常無休息,示現一切智地無礙光明恒不斷故回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彼善根回向時,以如是心回向,所謂:‘以本性平等心回向,以法性平等心回向,以一切眾生無量平等心回向,以無諍平等心回向,以自性無所起平等心回向,以知諸法無亂心回向,以入三世平等心回向,以出生三世諸佛種性心回向,以得不退失神通心回向,以生成一切智行心回向。又為令一切眾生永離一切地獄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不入畜生趣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不往閻羅王處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除滅一切障道法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滿足一切善根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能應時轉法輪,令一切歡喜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入十力輪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滿足菩薩無邊清凈法願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隨順一切善知識教,菩提心器得滿足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受持修行甚深佛法,得一切佛智光明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修諸菩薩無障礙行常現前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常見諸佛現其前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清凈法光明常現前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無畏大菩提心常現前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菩薩不思議智常現前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普救護眾生,令清凈大悲心常現前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以不可說不可說勝妙莊嚴具莊嚴一切諸佛剎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摧滅一切眾魔鬥諍羅網業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於一切佛剎皆無所依修菩薩行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發一切種智心,入一切佛法廣大門故回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又以此善根,正念清凈回向;智慧決定回向;盡知一切佛法方便回向;為成就無量無礙智故回向;欲滿足清凈殊勝心故回向;為一切眾生住大慈故回向;為一切眾生住大悲故回向;為一切眾生住大喜故回向;為一切眾生住大舍故回向;為永離二著住勝善根故回向;為思惟觀察分別演說一切緣起法故回向;為立大勇猛幢心故回向;為立無能勝幢藏故回向;為破諸魔眾故回向;為得一切法清凈無礙心故回向;為修一切菩薩行不退轉故回向;為得樂求第一勝法心故回向;為得樂求諸功德法自在清凈一切智智心故回向;為滿一切願,除一切諍,得佛自在無礙清凈法,為一切眾生轉不退法輪故回向;為得如來最上殊勝法智慧日,百千光明之所莊嚴,普照一切法界眾生故回向;為欲調伏一切眾生,隨其所樂常令滿足,不舍本願,盡未來際,聽聞正法,修習大行,得凈智慧離垢光明,斷除一切憍慢,消滅一切煩惱,裂愛欲網,破愚癡闇,具足無垢無障礙法故回向;為一切眾生,於阿僧祇劫常勤修習一切智行無有退轉,一一令得無礙妙慧,示現諸佛自在神通無有休息故回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時,不應貪著三有、五欲境界。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應以無貪善根回向,應以無嗔善根回向,應以無癡善根回向,應以不害善根回向,應以離慢善根回向,應以不諂善根回向,應以質直善根回向,應以精勤善根回向,應以修習善根回向。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回向時得凈信心,於菩薩行歡喜忍受,修習清凈大菩薩道;具佛種性,得佛智慧;舍一切惡,離眾魔業;親近善友,成己大願;請諸眾生,設大施會。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以此法施所生善根如是回向,所謂:‘令一切眾生,得凈妙音,得柔軟音,得天鼓音,得無量無數不思議音,得可愛樂音,得清凈音,得周遍一切佛剎音,得百千那由他不可說功德莊嚴音,得高遠音,得廣大音,得滅一切散亂音,得充滿法界音,得攝取一切眾生語言音;得一切眾生無邊音聲智,得一切清凈語言音聲智,得無量語言音聲智,得最自在音入一切音聲智;得一切清凈莊嚴音,得一切世間無厭足音,得究竟不系屬一切世間音,得歡喜音,得佛清凈語言音,得說一切佛法遠離癡翳名稱普聞音,得令一切眾生得一切法陀羅尼莊嚴音,得說一切無量種法音,得普至法界無量眾會道場音,得普攝持不可思議法金剛句音,得開示一切法音,得能說不可說字句差別智藏音,得演說一切法無所著不斷音,得一切法光明照耀音,得能令一切世間清凈究竟至於一切智音,得普攝一切法句義音,得神力護持自在無礙音,得到一切世間彼岸智音。又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得不下劣音,得無怖畏音,得無染著音,得一切眾會道場歡喜音,得隨順美妙音,得善說一切佛法音,得斷一切眾生疑念皆令覺悟音,得具足辯才音,得普覺悟一切眾生長夜睡眠音。’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以諸善根如是回向,所謂:‘願一切眾生得離眾過惡清凈法身,願一切眾生得離眾過惡凈妙功德,願一切眾生得離眾過惡清凈妙相,願一切眾生得離眾過惡清凈業果,願一切眾生得離眾過惡清凈一切智心,願一切眾生得離眾過惡無量清凈菩提心,願一切眾生得離眾過惡瞭知諸根清凈方便,願一切眾生得離眾過惡清凈信解,願一切眾生得離眾過惡清凈勤修無礙行願,願一切眾生得離眾過惡清凈正念、智慧辯才。’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以諸善根,為一切眾生如是回向:‘願得種種清凈妙身,所謂:光明身、離濁身、無染身、清凈身、極清凈身、離塵身、極離塵身、離垢身、可愛樂身、無障礙身。於一切世界現諸業像,於一切世間現言說像,於一切宮殿現安立像。如凈明鏡,種種色像自然顯現,示諸眾生大菩提行,示諸眾生甚深妙法,示諸眾生種種功德,示諸眾生修行之道,示諸眾生成就之行,示諸眾生菩薩行願,示諸眾生於一世界、一切世界佛興於世,示諸眾生一切諸佛神通變化,示諸眾生一切菩薩不可思議解脫威力,示諸眾生成滿普賢菩薩行願一切智性。’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微妙凈身,方便攝取一切眾生,悉令成就清凈功德一切智身。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以法施所生善根如是回向:‘願身隨住一切世界修菩薩行,眾生見者皆悉不虛,發菩提心永無退轉,順真實義不可傾動;於一切世界,盡未來劫,住菩薩道而無疲厭;大悲均普,量同法界;知眾生根,應時說法,常不休息;於善知識,心常正念,乃至不舍一剎那頃;一切諸佛常現在前,心常正念未曾暫懈,修諸善根無有虛偽;置諸眾生於一切智,令不退轉;具足一切佛法光明,持大法雲,受大法雨,修菩薩行;入一切眾生,入一切佛剎,入一切諸法,入一切三世,入一切眾生業報智,入一切菩薩善巧方便智,入一切菩薩出生智,入一切菩薩清凈境界智,入一切佛自在神通,入一切無邊法界,於此安住,修菩薩行。’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三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十一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以法施所修善根如是回向:‘願一切佛剎皆悉清凈,以不可說不可說莊嚴具而莊嚴之。一一佛剎,其量廣大,同於法界,純善無礙,清凈光明,諸佛於中現成正覺。一佛剎中清凈境界,悉能顯現一切佛剎;如一佛剎,一切佛剎亦復如是。其一一剎,悉以等法界無量無邊清凈妙寶莊嚴之具而為嚴飾。所謂:阿僧祇清凈寶座,敷眾寶衣;阿僧祇寶帳,寶網垂佈;阿僧祇寶蓋,一切妙寶互相映徹;阿僧祇寶雲,普雨眾寶;阿僧祇寶華,周遍清凈;阿僧祇眾寶所成欄、楯、軒、檻,清凈莊嚴;阿僧祇寶鈴,常演諸佛微妙音聲,周流法界;阿僧祇寶蓮華,種種寶色開敷榮耀;阿僧祇寶樹,周匝行列,無量妙寶以為華果;阿僧祇寶宮殿,無量菩薩止住其中,阿僧祇寶樓閣,廣博崇麗,延袤遠近;阿僧祇寶卻敵,大寶所成,莊嚴妙好;阿僧祇寶門闥,妙寶瓔珞周匝垂佈;阿僧祇寶窗牖,不思議寶清凈莊嚴;阿僧祇寶多羅,形如半月,眾寶集成。如是一切,悉以眾寶而為嚴飾,離垢清凈,不可思議,無非如來善根所起,具足無數寶藏莊嚴。復有阿僧祇寶河,流出一切清凈善法;阿僧祇寶海,法水盈滿;阿僧祇寶芬陀利華,常出妙法芬陀利聲;阿僧祇寶須彌山,智慧山王秀出清凈;阿僧祇八楞妙寶,寶線貫穿,嚴凈無比;阿僧祇凈光寶,常放無礙大智光明,普照法界;阿僧祇寶鈴鐸,更相扣擊,出妙音聲;阿僧祇清凈寶,諸菩薩寶具足充滿;阿僧祇寶繒彩,處處垂下,色相光潔;阿僧祇妙寶幢,以寶半月而為嚴飾;阿僧祇寶幡,悉能普雨無量寶幡;阿僧祇寶帶,垂佈空中,莊嚴殊妙;阿僧祇寶敷具,能生種種微細樂觸;阿僧祇妙寶旋,示現菩薩一切智眼;阿僧祇寶瓔珞,一一瓔珞百千菩薩上妙莊嚴;阿僧祇寶宮殿,超過一切妙絕無比;阿僧祇寶莊嚴具,金剛摩尼以為嚴飾;阿僧祇種種妙寶莊嚴具,常現一切清凈妙色;阿僧祇清凈寶,殊形異彩,光鑒映徹;阿僧祇寶山,以為垣墻,周匝圍繞,清凈無礙;阿僧祇寶香,其香普熏一切世界;阿僧祇寶化事,一一化事周遍法界;阿僧祇寶光明,一一光明現一切光。復有阿僧祇寶光明,清凈智光照瞭諸法。復有阿僧祇無礙寶光明,一一光明周遍法界。有阿僧祇寶處,一切諸寶皆悉具足。阿僧祇寶藏,開示一切正法藏寶。阿僧祇寶幢,如來幢相迥然高出。阿僧祇寶賢,大智賢像,具足清凈。阿僧祇寶園,生諸菩薩三昧快樂。阿僧祇寶音,如來妙音,普示世間。阿僧祇寶形,其一一形皆放無量妙法光明。阿僧祇寶相,其一一相悉超眾相。阿僧祇寶威儀,見者皆生菩薩喜樂。阿僧祇寶聚,見者皆生智慧寶聚。阿僧祇寶安住,見者皆生善住寶心。阿僧祇寶衣服,其有著者,生諸菩薩無比三昧。阿僧祇寶袈裟,其有著者,才始發心則得善見陀羅尼門。阿僧祇寶修習,其有見者,知一切寶皆是業果,決定清凈。阿僧祇寶無礙知見,其有見者,得瞭一切清凈法眼。阿僧祇寶光藏,其有見者,則得成就大智慧藏。阿僧祇寶座,佛坐其上大師子吼。阿僧祇寶燈,常放清凈智慧光明。阿僧祇寶多羅樹,次第行列,繚以寶繩,莊嚴清凈。其樹復有阿僧祇寶幹,從身聳擢,端直圓潔;阿僧祇寶枝,種種眾寶莊嚴稠密,不思議鳥翔集其中,常吐妙音宣揚正法;阿僧祇寶葉,放大智光,遍一切處;阿僧祇寶華,一一華上,無量菩薩結跏趺坐遍遊法界;阿僧祇寶果,見者當得一切智智不退轉果。阿僧祇寶聚落,見者舍離世聚落法。阿僧祇寶都邑,無礙眾生於中盈滿。阿僧祇寶宮殿,王處其中,具足菩薩那羅延身,勇猛堅固,被法甲胄,心無退轉。阿僧祇寶舍,入者能除戀舍宅心。阿僧祇寶衣,著者能令解瞭無著。阿僧祇寶宮殿,出傢菩薩充滿其中。阿僧祇寶珍玩,見者咸生無量歡喜。阿僧祇寶輪,放不思議智慧光明轉不退輪。阿僧祇寶跋陀樹,因陀羅網莊嚴清凈。阿僧祇寶地,不思議寶間錯莊嚴。阿僧祇寶吹,其音清亮充滿法界。阿僧祇寶鼓,妙音克諧,窮劫不絕。阿僧祇寶眾生,盡能攝持無上法寶。阿僧祇寶身,具足無量功德妙寶。阿僧祇寶口,常演一切妙法寶音。阿僧祇寶心,具清凈意大智願寶。阿僧祇寶念,斷諸愚惑,究竟堅固一切智寶。阿僧祇寶明,誦持一切諸佛法寶。阿僧祇寶慧,決瞭一切諸佛法藏。阿僧祇寶智,得大圓滿一切智寶。阿僧祇寶眼,鑒十力寶,無所障礙。阿僧祇寶耳,聽聞無量,盡法界聲,清凈無礙。阿僧祇寶鼻,常嗅隨順清凈寶香。阿僧祇寶舌,能說無量諸語言法。阿僧祇寶身,遍遊十方而無掛礙。阿僧祇寶意,常勤修習普賢行願。阿僧祇寶音,凈妙音聲遍十方界。阿僧祇寶身業,一切所作以智為首。阿僧祇寶語業,常說修行無礙智寶。阿僧祇寶意業,得無障礙廣大智寶,究竟圓滿。’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彼一切諸佛剎中,於一佛剎、一方、一處、一毛端量,有無量無邊不可說數諸大菩薩,皆悉成就清凈智慧,充滿而住。如一佛剎、一方、一處、一毛端量,如是盡虛空遍法界一一佛剎、一一方、一一處、一一毛端量,悉亦如是。是為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而為回向,普願一切諸佛國土悉具種種妙寶莊嚴。如寶莊嚴,如是廣說;如是香莊嚴、華莊嚴、鬘莊嚴、塗香莊嚴、燒香莊嚴、末香莊嚴、衣莊嚴、蓋莊嚴、幢莊嚴、幡莊嚴、摩尼寶莊嚴,次第乃至過此百倍皆如寶莊嚴,如是廣說。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法施等所集善根,為長養一切善根故回向;為嚴凈一切佛剎故回向;為成就一切眾生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皆心凈不動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皆入甚深佛法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皆得無能過清凈功德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皆得不可壞清凈福力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皆得無盡智力,度諸眾生令入佛法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皆得平等無量清凈言音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皆得平等無礙眼,成就盡虛空遍法界等智慧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皆得清凈念,知前際劫一切世界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皆得無礙大智慧,悉能決瞭一切法藏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皆得無限量大菩提,周遍法界無所障礙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皆得平等無分別同體善根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皆得一切功德具足莊嚴清凈身、語、意業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皆得同於普賢行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皆得入一切同體清凈佛剎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悉觀察一切智,皆趣入圓滿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皆得遠離不平等善根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皆得平等無異相,深心次第圓滿一切智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皆得安住一切白法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皆於一念中證一切智得究竟故回向;為令一切眾生皆成滿清凈一切智道故回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普為一切眾生如是回向已,復以此善根,欲普圓滿演說一切清凈行法力故回向;欲成就清凈行威力,得不可說不可說法海故回向;欲於一一法海,具足無量等法界清凈智光明故回向;欲開示演說一切法差別句義故回向;欲成就無邊廣大一切法光明三昧故回向;欲隨順三世諸佛辯才故回向;欲成就去、來、現在一切佛自在身故回向;為尊重一切佛可愛樂無障礙法故回向;為滿足大悲心,救護一切眾生常無退轉故回向;欲成就不思議差別法、無障礙智心、無垢染諸根清凈,普入一切眾會道場故回向;欲於一切若覆若仰、若粗若細、若廣若狹、小大染凈,如是等諸佛國土,常轉平等不退法輪故回向;欲於念念中得無所畏、無有窮盡種種辯才妙法光明開示演說故回向;為樂求眾善,發心修習,諸根轉勝,獲一切法大神通智,盡能瞭知一切諸法故回向;欲於一切眾會道場親近供養,為一切眾生演一切法咸令歡喜故回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又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謂:‘以住法界無量住回向,以住法界無量身業回向,以住法界無量語業回向,以住法界無量意業回向,以住法界無量色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受、想、行、識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蘊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界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處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內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外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發起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深心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方便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信解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諸根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初、中、後際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業報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染凈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眾生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佛剎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法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世間光明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諸佛菩薩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菩薩行願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菩薩出離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菩薩教化調伏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法界無二平等回向,以住法界無量如來眾會道場平等回向。’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回向時,安住法界無量平等清凈身,安住法界無量平等清凈語,安住法界無量平等清凈心,安住法界無量平等諸菩薩清凈行願,安住法界無量平等清凈眾會道場,安住法界無量平等為一切菩薩廣說諸法清凈智,安住法界無量平等能入盡法界一切世界身,安住法界無量平等一切法光明清凈無畏;能以一音盡斷一切眾生疑網,隨其根欲皆令歡喜,住於無上一切種智、力、無所畏、自在神通、廣大功德、出離法中。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十住等法界無量回向。菩薩摩訶薩以法施等一切善根如是回向時,成滿普賢無量無邊菩薩行願,悉能嚴凈盡虛空等法界一切佛剎,令一切眾生亦得如是,具足成就無邊智慧,瞭一切法,於念念中見一切佛出興於世,於念念中見一切佛無量無邊自在力,所謂:廣大自在力、無著自在力、無礙自在力、不思議自在力、凈一切眾生自在力、立一切世界自在力、現不可說語言自在力、隨時應現自在力、住不退轉神通智自在力、演說一切無邊法界俾無有餘自在力、出生普賢菩薩無邊際眼自在力、以無礙耳識聞持無量諸佛正法自在力、一身結跏趺坐周遍十方無量法界於諸眾生無所迫隘自在力、以圓滿智普入三世無量法自在力。又得無量清凈,所謂:一切眾生清凈、一切佛剎清凈、一切法清凈、一切處遍知智清凈、遍虛空界無邊智清凈、得一切差別言音智以種種言音普應眾生清凈、放無量圓滿光普照一切無邊世界清凈、出生一切三世菩薩行智清凈、一念中普入三世一切諸佛眾會道場智清凈、入無邊一切世間令一切眾生皆作所應作清凈。如是等皆得具足,皆得成就,皆已修治,皆得平等,皆悉現前,皆悉知見,皆悉悟入,皆已觀察,皆得清凈,到於彼岸。”

  爾時,佛神力故,十方各百萬佛剎微塵數世界六種震動,所謂:動、遍動、等遍動,起、遍起、等遍起,湧、遍湧、等遍湧,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擊、遍擊、等遍擊。佛神力故,法如是故,雨眾天華、天鬘、天末香、天諸雜香、天衣服、天珍寶、天莊嚴具、天摩尼寶、天沉水香、天栴檀香、天上妙蓋、天種種幢、天雜色幡、阿僧祇諸天身;無量百千億不可說天妙法音、不可思議天贊佛音、阿僧祇天歡喜音,咸稱善哉;無量阿僧祇百千那由他諸天恭敬禮拜;無數天子常念諸佛,希求如來無量功德,心不舍離;無數天子作眾妓樂,歌詠贊嘆供養如來;百千阿僧祇諸天放大光明,普照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佛剎,現無量阿僧祇諸佛境界;如來化身出過諸天,如於此世界兜率陀天宮說如是法,周遍十方一切世界兜率天宮悉亦如是。

  爾時,復以佛神力故,十方各過百萬佛剎微塵數世界外,各有百萬佛剎微塵數諸菩薩而來集會,周遍十方,咸作是言:

  “善哉善哉!佛子!乃能說此諸大回向。佛子!我等皆同一號,名:金剛幢,悉從金剛光世界金剛幢佛所來詣此土。彼諸世界悉以佛神力故而說是法,眾會眷屬、文辭句義,皆亦如是,不增不減。我等皆承佛神力,從彼土來為汝作證。如我來此眾會為汝作證,十方所有一切世界兜率天宮寶莊嚴殿諸菩薩眾來為作證,亦復如是。”

  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一切眾會暨於法界已,善知文義,增廣大心,大悲普覆一切眾生,系心安住三世佛種,善入一切佛功德法,成就諸佛自在之身,觀諸眾生心之所樂,及其所種一切善根悉分別知,隨順法身,為現清凈妙色之身,即於是時而說頌曰:

  “菩薩成就法智慧,  悟解無邊正法門,

  為法光明調禦師,  瞭知無礙真實法。

  菩薩為法大導師,  開示甚深難得法,

  引導十方無量眾,  悉令安住正法中。

  菩薩已飲佛法海,  法雲普雨十方界,

  法日出現於世間,  闡揚妙法利群生。

  常為難遇法施主,  瞭知入法巧方便,

  法光清凈照其心,  於世說法恒無畏。

  善修於法自在心,  悉能悟入諸法門,

  成就甚深妙法海,  普為眾生擊法鼓。

  宣說甚深希有法,  以法長養諸功德,

  具足清凈法喜心,  示現世間佛法藏。

  諸佛法王所灌頂,  成就法性智藏身,

  悉能解瞭法實相,  安住一切眾善法。

  菩薩修行第一施,  一切如來所贊喜,

  所作皆蒙佛忍可,  以此成就人中尊。

  菩薩成就妙法身,  親從諸佛法化生,

  為利眾生作法燈,  演說無量最勝法。

  隨所修行妙法施,  則亦觀察彼善根,

  所作眾善為眾生,  悉以智慧而回向。

  所有成佛功德法,  悉以回施諸群生,

  願令一切皆清凈,  到佛莊嚴之彼岸。

  十方佛剎無有量,  悉具無量大莊嚴,

  如是莊嚴不可思,  盡以莊嚴一國土。

  如來所有清凈智,  願令眾生皆具足,

  猶如普賢真佛子,  一切功德自莊嚴。

  成就廣大神通力,  往詣世界悉周遍,

  一切眾生無有餘,  皆使修行菩薩道。

  諸佛如來所開悟,  十方無量諸眾生,

  一切皆令如普賢,  具足修行最上行。

  諸佛菩薩所成就,  種種差別諸功德,

  如是功德無有邊,  願使眾生悉圓滿。

  菩薩具足自在力,  所應學處皆往學,

  示現一切大神通,  普詣十方無量土。

  菩薩能於一念頃,  覲等眾生無數佛,

  又復於一毛端中,  盡攝諸法皆明見。

  世間眾生無有量,  菩薩悉能分別知,

  諸佛無量等眾生,  大心供養咸令盡。

  種種名香上妙華,  眾寶衣裳及幡蓋,

  分佈法界咸充滿,  發心普供十方佛。

  一毛孔中悉明見,  不思議數無量佛,

  一切毛孔皆如是,  普禮一切世間燈。

  舉身次第恭敬禮,  如是無邊諸最勝,

  亦以言辭普稱贊,  窮盡未來一切劫。

  一如來所供養具,  其數無量等眾生,

  如是供養一如來,  一切如來亦復然。

  供養贊嘆諸如來,  盡彼世間一切劫,

  世間劫數可終盡,  菩薩供養無休懈。

  一切世間種種劫,  於爾所劫修諸行,

  恭敬供養一如來,  盡一切劫無厭足。

  如無量劫供一佛,  供一切佛皆如是,

  亦不分別是劫數,  於所供養生疲厭。

  法界廣大無邊際,  菩薩觀察悉明瞭,

  以大蓮華遍佈中,  施等眾生無量佛。

  寶華香色皆圓滿,  清凈莊嚴甚微妙,

  一切世間無可諭,  持以供養人中尊。

  眾生數等無量剎,  諸妙寶蓋滿其中,

  悉以供養一如來,  供一切佛皆如是。

  塗香無比最殊勝,  一切世間未曾有,

  以此供養天人師,  窮盡眾生數等劫。

  末香燒香上妙華,  眾寶衣服莊嚴具,

  如是供養諸最勝,  歡喜奉事無厭足。

  等眾生數照世燈,  念念成就大菩提,

  亦以無邊偈稱述,  供養人中調禦者。

  如眾生數佛世尊,  皆修無上妙供養,

  如眾生數無量劫,  如是贊嘆無窮盡。

  如是供養諸佛時,  以佛神力皆周遍,

  悉見十方無量佛,  安住普賢菩薩行。

  過去未來及現在,  所有一切諸善根,

  令我常修普賢行,  速得安住普賢地。

  一切如來所知見,  世間無量諸眾生,

  悉願具足如普賢,  為聰慧者所稱贊。

  此是十方諸大士,  共所修治回向行,

  諸佛如來為我說,  此回向行最無上。

  十方世界無有餘,  其中一切諸眾生,

  莫不咸令得開覺,  悉使常如普賢行。

  如其回向行佈施,  亦復堅持於禁戒,

  精進長時無退怯,  忍辱柔和心不動,

  禪定持心常一緣,  智慧瞭境同三昧,

  去來現在皆通達,  世間無有得其邊。

  菩薩身心及語業,  如是所作皆清凈,

  一切修行無有餘,  悉與普賢菩薩等。

  譬如法界無分別,  戲論染著皆永盡,

  亦如涅槃無障礙,  心常如是離諸取。

  智者所有回向法,  諸佛如來已開示,

  種種善根悉回向,  是故能成菩薩道。

  佛子善學此回向,  無量行願悉成滿,

  攝取法界盡無餘,  是故能成善逝力。

  若欲成就佛所說,  菩薩廣大殊勝行,

  宜應善住此回向,  是諸佛子號普賢。

  一切眾生猶可數,  三世心量亦可知,

  如是普賢諸佛子,  功德邊際無能測。

  一毛度空可得邊,  眾剎為塵可知數,

  如是大仙諸佛子,  所住行願無能量。”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四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一

  爾時,世尊在他化自在天王宮摩尼寶藏殿,與大菩薩眾俱。其諸菩薩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悉從他方世界來集;住一切菩薩智所住境,入一切如來智所入處;勤行不息,善能示現種種神通;諸所作事,教化調伏一切眾生而不失時;為成菩薩一切大願,於一切世、一切劫、一切剎,勤修諸行,無暫懈息;具足菩薩福智助道,普益眾生而恒不匱;到一切菩薩智慧方便究竟彼岸,示入生死及以涅槃而不廢舍;修菩薩行,善入一切菩薩禪定、解脫三昧、三摩缽底、神通明智,諸所施為皆得自在;獲一切菩薩自在神力,於一念頃無所動作,悉能往詣一切如來道場眾會,為眾上首,請佛說法,護持諸佛正法之輪;以廣大心供養承事一切諸佛,常勤修習一切菩薩所行事業;其身普現一切世間,其音普及十方法界,心智無礙,普見三世;一切菩薩所有功德悉已修行而得圓滿,於不可說劫說不能盡。其名曰:金剛藏菩薩、寶藏菩薩、蓮華藏菩薩、德藏菩薩、蓮華德藏菩薩、日藏菩薩、蘇利耶藏菩薩、無垢月藏菩薩、於一切國土普現莊嚴藏菩薩、毗盧遮那智藏菩薩、妙德藏菩薩、栴檀德藏菩薩、華德藏菩薩、俱蘇摩德藏菩薩、優缽羅德藏菩薩、天德藏菩薩、福德藏菩薩、無礙清凈智德藏菩薩、功德藏菩薩、那羅延德藏菩薩、無垢藏菩薩、離垢藏菩薩、種種辯才莊嚴藏菩薩、大光明網藏菩薩、凈威德光明王藏菩薩、金莊嚴大功德光明王藏菩薩、一切相莊嚴凈德藏菩薩、金剛焰德相莊嚴藏菩薩、光明焰藏菩薩、星宿王光照藏菩薩、虛空無礙智藏菩薩、妙音無礙藏菩薩、陀羅尼功德持一切眾生願藏菩薩、海莊嚴藏菩薩、須彌德藏菩薩、凈一切功德藏菩薩、如來藏菩薩、佛德藏菩薩、解脫月菩薩……。如是等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諸菩薩摩訶薩眾,金剛藏菩薩而為上首。

  爾時,金剛藏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入是三昧已,即時十方各過十億佛剎微塵數世界外,各有十億佛剎微塵數諸佛,同名:金剛藏,而現其前,作如是言:

  “善哉善哉!金剛藏!乃能入是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善男子!此是十方各十億佛剎微塵數諸佛共加於汝,以毗盧遮那如來、應、正等覺本願力故,威神力故,亦是汝勝智力故,欲令汝為一切菩薩說不思議諸佛法光明故。所謂:令入智地故,攝一切善根故,善揀擇一切佛法故,廣知諸法故,善能說法故,無分別智清凈故,一切世法不染故,出世善根清凈故,得不思議智境界故,得一切智人智境界故;又令得菩薩十地始終故,如實說菩薩十地差別相故,緣念一切佛法故,修習分別無漏法故,善選擇觀察大智光明巧莊嚴故,善入決定智門故,隨所住處次第顯說無所畏故,得無礙辯才光明故,住大辯才地善決定故,憶念菩薩心不忘失故,成熟一切眾生界故,能遍至一切處決定開悟故。善男子!汝當辯說此法門差別善巧法。所謂:承佛神力如來智明所加故,凈自善根故,普凈法界故,普攝眾生故,深入法身、智身故,受一切佛灌頂故,得一切世間最高大身故,超一切世間道故,清凈出世善根故,滿足一切智智故。”

  爾時,十方諸佛與金剛藏菩薩無能映奪身,與無礙樂說辯,與善分別清凈智,與善憶念不忘力,與善決定明瞭慧,與至一切處開悟智,與成道自在力,與如來無所畏,與一切智人觀察分別諸法門辯才智,與一切如來上妙身、語、意具足莊嚴。何以故?得此三昧法如是故,本願所起故,善凈深心故,善凈智輪故,善積集助道故,善修治所作故,念其無量法器故,知其清凈信解故,得無錯謬總持故,法界智印善印故。

  爾時,十方諸佛各伸右手摩金剛藏菩薩頂。摩頂已,金剛藏菩薩從三昧起,普告一切菩薩眾言:“諸佛子!諸菩薩願善決定,無雜不可見,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遍一切佛剎,救護一切眾生,為一切諸佛所護,入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智地。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智地?佛子!菩薩摩訶薩智地有十種,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我亦如是說。何等為十?一者歡喜地,二者離垢地,三者發光地,四者焰慧地,五者難勝地,六者現前地,七者遠行地,八者不動地,九者善慧地,十者法雲地。佛子!此菩薩十地,三世諸佛已說、當說、今說。佛子!我不見有諸佛國土,其中如來不說此十地者。何以故?此是菩薩摩訶薩向菩提最上道,亦是清凈法光明門,所謂:分別演說菩薩諸地。佛子!此處不可思議,所謂諸菩薩隨證智。”

  爾時,金剛藏菩薩說此菩薩十地名已,默然而住,不復分別。是時,一切菩薩眾聞菩薩十地名,不聞解釋,咸生渴仰,作如是念:“何因何緣,金剛藏菩薩唯說菩薩十地名而不解釋?”

  解脫月菩薩知諸大眾心之所念,以頌問金剛藏菩薩曰:

  “何故凈覺人,  念智功德具,

  說諸上妙地,  有力不解釋?

  一切咸決定,  勇猛無怯弱,

  何故說地名,  而不為開演?

  諸地妙義趣,  此眾皆欲聞,

  其心無怯弱,  願為分別說!

  眾會悉清凈,  離懈怠嚴潔,

  能堅固不動,  具功德智慧。

  相視咸恭敬,  一切悉專仰,

  如蜂念好蜜,  如渴思甘露。”

  爾時,大智無所畏金剛藏菩薩聞說是已,欲令眾會心歡喜故,為諸佛子而說頌言:

  “菩薩行地事,  最上諸佛本,

  顯示分別說,  第一希有難。

  微細難可見,  離念超心地,

  出生佛境界,  聞者悉迷惑。

  持心如金剛,  深信佛勝智,

  知心地無我,  能聞此勝法。

  如空中彩畫,  如空中風相,

  牟尼智如是,  分別甚難見。

  我念佛智慧,  最勝難思議,

  世間無能受,  默然而不說。”

  爾時,解脫月菩薩聞是說已,白金剛藏菩薩言:“佛子!今此眾會皆悉已集,善凈深心,善潔思念,善修諸行,善集助道,善能親近百千億佛,成就無量功德善根,舍離癡惑,無有垢染,深心信解,於佛法中不隨他教。善哉佛子!當承佛神力而為演說,此諸菩薩於如是等甚深之處皆能證知。”

  爾時,解脫月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願說最安隱,  菩薩無上行,

  分別於諸地,  智凈成正覺。

  此眾無諸垢,  志解悉明潔,

  承事無量佛,  能知此地義。”

  爾時,金剛藏菩薩言:“佛子!雖此眾集善凈思念,舍離愚癡及以疑惑,於甚深法不隨他教;然有其餘劣解眾生,聞此甚深難思議事,多生疑惑,於長夜中受諸衰惱。我愍此等,是故默然。”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雖此眾凈廣智慧,  甚深明利能決擇,

  其心不動如山王,  不可傾覆猶大海。

  有行未久解未得,  隨識而行不隨智,

  聞此生疑墮惡道,  我愍是等故不說。”

  爾時,解脫月菩薩重白金剛藏菩薩言:“佛子!願承佛神力分別說此不思議法,此人當得如來護念而生信受。何以故?說十地時,一切菩薩法應如是,得佛護念。得護念故,於此智地能生勇猛。何以故?此是菩薩最初所行,成就一切諸佛法故。譬如書字、數說,一切皆以字母為本、字母究竟,無有少分離字母者。佛子!一切佛法皆以十地為本,十地究竟修行成就,得一切智。是故,佛子!願為演說!此人必為如來所護,令其信受。”

  爾時,解脫月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善哉佛子願演說,  趣入菩提諸地行!

  十方一切自在尊,  莫不護念智根本。

  此安住智亦究竟,  一切佛法所從生,

  譬如書數字母攝,  如是佛法依於地。”

  爾時,諸大菩薩眾一時同聲向金剛藏菩薩而說頌言:

  “上妙無垢智,  無邊分別辯,

  宣暢深美言,  第一義相應。

  念持清凈行,  十力集功德,

  辯才分別義,  說此最勝地。

  定戒集正心,  離我慢邪見,

  此眾無疑念,  唯願聞善說!

  如渴思冷水,  如饑念美食,

  如病憶良藥,  如蜂貪好蜜;

  我等亦如是,  願聞甘露法!

  善哉廣大智,  願說入諸地,

  成十力無礙,  善逝一切行!”

  爾時,世尊從眉間出清凈光明,名:菩薩力焰明,百千阿僧祇光明以為眷屬,普照十方一切世界靡不周遍,三惡道苦皆得休息;又照一切如來眾會,顯現諸佛不思議力;又照十方一切世界,一切諸佛所加說法菩薩之身;作是事已,於上虛空中成大光明雲網臺而住。時,十方諸佛悉亦如是,從眉間出清凈光明,其光名號、眷屬、作業悉同於此,又亦照此娑婆世界佛及大眾,並金剛藏菩薩身、師子座已,於上虛空中成大光明雲網臺。時,光臺中,以諸佛威神力故而說頌言:

  “佛無等等如虛空,  十力無量勝功德,

  人間最勝世中上,  釋師子法加於彼。

  佛子當承諸佛力,  開此法王最勝藏,

  諸地廣智勝妙行,  以佛威神分別說。

  若為善逝力所加,  當得法寶入其心,

  諸地無垢次第滿,  亦具如來十種力。

  雖住海水劫火中,  堪受此法必得聞,

  其有生疑不信者,  永不得聞如是義。

  應說諸地勝智道,  入住展轉次修習,

  從行境界法智生,  利益一切眾生故。”

  爾時,金剛藏菩薩觀察十方,欲令大眾增凈信故而說頌曰:

  “如來大仙道,  微妙難可知,

  非念離諸念,  求見不可得。

  無生亦無滅,  性凈恒寂然,

  離垢聰慧人,  彼智所行處。

  自性本空寂,  無二亦無盡,

  解脫於諸趣,  涅槃平等住。

  非初非中後,  非言辭所說,

  出過於三世,  其相如虛空。

  寂滅佛所行,  言說莫能及;

  地行亦如是,  難說難可受。

  智起佛境界,  非念離心道,

  非蘊界處門,  智知意不及。

  如空中鳥跡,  難說難可示;

  如是十地義,  心意不能瞭。

  慈悲及願力,  出生入地行,

  次第圓滿心,  智行非慮境。

  是境界難見,  可知不可說,

  佛力故開演,  汝等應敬受。

  如是智入行,  億劫說不盡,

  我今但略說,  真實義無餘。

  一心恭敬待,  我承佛力說,

  勝法微妙音,  譬諭字相應。

  無量佛神力,  咸來入我身,

  此處難宣示,  我今說少分。

  第一地

  “佛子!若有眾生深種善根,善修諸行,善集助道,善供養諸佛,善集白凈法,為善知識,善攝善清凈深心,立廣大志,生廣大解,慈悲現前,為求佛智故,為得十力故,為得大無畏故,為得佛平等法故,為救一切世間故,為凈大慈悲故,為得十力無餘智故,為凈一切佛剎無障礙故,為一念知一切三世故,為轉大法輪無所畏故。佛子!菩薩起如是心,以大悲為首,智慧增上,善巧方便所攝,最上深心所持,如來力無量,善觀察分別勇猛力智、力無礙智、現前隨順自然智,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佛子!菩薩始發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傢,無能說其種族過失,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得菩薩法,住菩薩處,入三世平等,於如來種中決定當得無上菩提。菩薩住如是法,名:住菩薩歡喜地,以不動相應故。

  “佛子!菩薩住歡喜地,成就多歡喜、多凈信、多愛樂、多適悅、多欣慶、多踴躍、多勇猛、多無鬥諍、多無惱害、多無嗔恨。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念諸佛故生歡喜,念諸佛法故生歡喜,念諸菩薩故生歡喜,念諸菩薩行故生歡喜,念清凈諸波羅蜜故生歡喜,念諸菩薩地殊勝故生歡喜,念菩薩不可壞故生歡喜,念如來教化眾生故生歡喜,念能令眾生得利益故生歡喜,念入一切如來智方便故生歡喜;復作是念:‘我轉離一切世間境界故生歡喜,親近一切佛故生歡喜,遠離凡夫地故生歡喜,近智慧地故生歡喜,永斷一切惡趣故生歡喜,與一切眾生作依止處故生歡喜,見一切如來故生歡喜,生佛境界中故生歡喜,入一切菩薩平等性中故生歡喜,遠離一切怖畏毛豎等事故生歡喜。’何以故?此菩薩得歡喜地已,所有怖畏悉得遠離,所謂:不活畏、惡名畏、死畏、惡道畏、大眾威德畏,如是怖畏皆得永離。何以故?此菩薩離我想故,尚不愛自身,何況資財,是故無有不活畏;不於他所希求供養,唯專給施一切眾生,是故無有惡名畏;遠離我見,無有我想,是故無有死畏;自知死已,決定不離諸佛菩薩,是故無有惡道畏;我所志樂,一切世間無與等者,何況有勝!是故無有大眾威德畏。菩薩如是遠離驚怖毛豎等事。

  “佛子!此菩薩以大悲為首,廣大志樂無能沮壞,轉更勤修一切善根而得成就,所謂:信增上故,多凈信故,解清凈故,信決定故,發生悲愍故,成就大慈故,心無疲懈故,慚愧莊嚴故,成就柔和故,敬順尊重諸佛教法故,日夜修集善根無厭足故,親近善知識故,常愛樂法故,求多聞無厭足故,如所聞法正觀察故,心無依著故,不耽著利養、名聞、恭敬故,不求一切資生之物故,生如寶心無厭足故,求一切智地故,求如來力、無畏、不共佛法故,求諸波羅蜜助道法故,離諸諂誑故,如說能行故,常護實語故,不污如來傢故,不舍菩薩戒故,生一切智心如山王不動故,不舍一切世間事成就出世間道故,集助菩提分法無厭足故,常求上上殊勝道故。佛子!菩薩成就如是凈治地法,名為:安住菩薩歡喜地。

  “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能成就如是大誓願、如是大勇猛、如是大作用,所謂:‘生廣大清凈決定解,以一切供養之具,恭敬供養一切諸佛,令無有餘;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又發大願:‘願受一切佛法輪,願攝一切佛菩提,願護一切諸佛教,願持一切諸佛法;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又發大願:‘願一切世界佛興於世,從兜率天宮沒、入胎、住胎、初生、出傢、成道說法、示現涅槃,皆悉往詣,親近供養,為眾上首,受行正法,於一切處一時而轉;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又發大願:‘願一切菩薩行廣大無量,不壞不雜,攝諸波羅蜜,凈治諸地,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所有菩薩行皆如實說,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長;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又發大願:‘願一切眾生界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三界所系,入於六趣一切生處,名色所攝,如是等類我皆教化,令入佛法,令永斷一切世間趣,令安住一切智智道;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又發大願:‘願一切世界廣大無量,粗細亂住、倒住、正住,若入、若行、若去,如帝網差別,十方無量種種不同,智皆明瞭,現前知見;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又發大願:‘願一切國土入一國土,一國土入一切國土,無量佛土普皆清凈,光明眾具以為莊嚴,離一切煩惱,成就清凈道,無量智慧眾生充滿其中,普入廣大諸佛境界,隨眾生心而為示現,皆令歡喜;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又發大願:‘願與一切菩薩同一志行,無有怨嫉,集諸善根,一切菩薩平等一緣,常共集會,不相舍離,隨意能現種種佛身,任其自心能知一切如來境界威力智慧,得不退如意神通,遊行一切世界,現形一切眾會,普入一切生處,成就不思議大乘,修菩薩行;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又發大願:‘願乘不退輪行菩薩行,身、語、意業悉不唐捐,若暫見者則必定佛法,暫聞音聲則得實智慧,才生凈信則永斷煩惱,得如大藥王樹身,得如如意寶身,修行一切菩薩行;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又發大願:‘願於一切世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離一毛端處,於一切毛端處皆悉示現初生、出傢、詣道場、成正覺、轉法輪、入涅槃,得佛境界大智慧力,於念念中隨一切眾生心示現成佛令得寂滅,以一三菩提知一切法界即涅槃相,以一音說法令一切眾生心皆歡喜,示入大涅槃而不斷菩薩行,示大智慧地安立一切法,以法智通、神足通、幻通自在變化充滿一切法界;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佛子!菩薩住歡喜地,發如是大誓願、如是大勇猛、如是大作用,以此十願門為首,滿足百萬阿僧祇大願。佛子!此大願以十盡句而得成就。何等為十?所謂:眾生界盡、世界盡、虛空界盡、法界盡、涅槃界盡、佛出現界盡、如來智界盡、心所緣界盡、佛智所入境界界盡、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若眾生界盡,我願乃盡;若世界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我願乃盡。而眾生界不可盡,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不可盡故,我此大願善根無有窮盡。’

  “佛子!菩薩發如是大願已,則得利益心、柔軟心、隨順心、寂靜心、調伏心、寂滅心、謙下心、潤澤心、不動心、不濁心。成凈信者,有信功用:能信如來本行所入,信成就諸波羅蜜,信入諸勝地,信成就力,信具足無所畏,信生長不可壞不共佛法,信不思議佛法,信出生無中邊佛境界,信隨入如來無量境界,信成就果。舉要言之,信一切菩薩行,乃至如來智地說力故。

  “佛子!此菩薩復作是念:‘諸佛正法,如是甚深,如是寂靜,如是寂滅,如是空,如是無相,如是無願,如是無染,如是無量,如是廣大。而諸凡夫心墮邪見,無明覆翳,立憍慢高幢,入渴愛網中,行諂誑稠林不能自出,心與慳嫉相應不舍,恒造諸趣受生因緣,貪、恚、愚癡積集諸業日夜增長,以忿恨風吹心識火熾然不息,凡所作業皆顛倒相應,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相續起心意識種子,於三界田中復生苦芽。所謂:名色共生不離,此名色增長,生六處聚落,於中相對生觸,觸故生受,因受生愛,愛增長故生取,取增長故生有,有生故有生老死憂悲苦惱。如是眾生生長苦聚,是中皆空,離我、我所,無知、無覺,無作、無受,如草木石壁,亦如影像;然諸眾生不覺不知。’菩薩見諸眾生於如是苦聚不得出離,是故即生大悲智慧。復作是念:‘此諸眾生我應救拔,置於究竟安樂之處。’是故即生大慈光明智。

  “佛子!菩薩摩訶薩隨順如是大悲、大慈,以深重心住初地時,於一切物無所吝惜,求佛大智,修行大舍,凡是所有一切能施。所謂:財谷、倉庫、金銀、摩尼、真珠、琉璃、珂貝、璧玉、珊瑚等物,珍寶、瓔珞、嚴身之具,象馬、車乘、奴婢、人民、城邑、聚落、園林、臺觀、妻妾、男女、內外眷屬及餘所有珍玩之具,頭目、手足、血肉、骨髓、一切身分皆無所惜,為求諸佛廣大智慧。是名:菩薩住於初地大舍成就。

  “佛子!菩薩以此慈、悲、大施心,為欲救護一切眾生,轉更推求世、出世間諸利益事無疲厭故,即得成就無疲厭心。得無疲厭心已,於一切經論心無怯弱;無怯弱故,即得成就一切經論智。獲是智已,善能籌量應作、不應作,於上、中、下一切眾生,隨應、隨力、隨其所習,如是而行,是故菩薩得成世智。成世智已,知時知量,以慚愧莊嚴勤修自利、利他之道,是故成就慚愧莊嚴,於此行中勤修出離,不退不轉,成堅固力。得堅固力已,勤供諸佛,於佛教法能如說行。

  “佛子!菩薩如是成就十種凈諸地法,所謂:信、悲、慈、舍、無有疲厭、知諸經論、善解世法、慚愧堅固力、供養諸佛、依教修行。

  “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已,以大願力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億佛、多百億佛、多千億佛、多百千億佛、多億那由他佛、多百億那由他佛、多千億那由他佛、多百千億那由他佛。悉以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皆悉回向無上菩提。佛子!此菩薩因供養諸佛故,得成就眾生法,以前二攝攝取眾生,謂佈施、愛語;後二攝法,但以信解力故,行未善通達。是菩薩,十波羅蜜中,檀波羅蜜增上;餘波羅蜜非不修行,但隨力隨分。是菩薩隨所勤修,供養諸佛,教化眾生,皆以修行清凈地法,所有善根悉以回向一切智地,轉轉明凈,調柔成就,隨意堪用。佛子!譬如金師善巧煉金,數數入火,轉轉明凈,調柔成就,隨意堪用。菩薩亦復如是,供養諸佛,教化眾生,皆為修行清凈地法,所有善根悉以回向一切智地,轉轉明凈,調柔成就,隨意堪用。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於初地,應從諸佛菩薩善知識所推求請問,於此地中相及得果,無有厭足,為欲成就此地法故;亦應從諸佛菩薩善知識所推求請問,第二地中相及得果,無有厭足,為欲成就彼地法故;亦應如是推求請問,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地中相及得果,無有厭足,為欲成就彼地法故。是菩薩善知諸地障對治,善知地成壞,善知地相果,善知地得修,善知地法清凈,善知地地轉行,善知地地處、非處,善知地地殊勝智,善知地地不退轉,善知凈治一切菩薩地乃至轉入如來地。佛子!菩薩如是善知地相,始於初地起行不斷,如是乃至入第十地無有斷絕;由此諸地智光明故,成於如來智慧光明。佛子!譬如商主善知方便,欲將諸商人往詣大城,未發之時,先問道中功德過失,及住止之處安危可不,然後具道資糧,作所應作。佛子!彼大商主雖未發足,能知道中所有一切安危之事,善以智慧籌量觀察,備其所須令無乏少,將諸商眾乃至安隱到彼大城,身及眾人悉免憂患。佛子!菩薩商主亦復如是,住於初地,善知諸地障對治,乃至善知一切菩薩地清凈,轉入如來地,然後乃具福智資糧,將一切眾生經生死曠野險難之處,安隱得至薩婆若城,身及眾生不經患難。是故,菩薩常應匪懈勤修諸地殊勝凈業,乃至趣入如來智地。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入菩薩初地門,廣說則有無量無邊百千阿僧祇差別事。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初地,多作閻浮提王,豪貴自在,常護正法,能以大施攝取眾生,善除眾生慳貪之垢,常行大施無有窮盡。佈施、愛語、利益、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不離念同行菩薩,不離念菩薩行,不離念諸波羅蜜,不離念諸地,不離念力,不離念無畏,不離念不共佛法,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為導、為將、為帥,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是菩薩若欲舍傢於佛法中勤行精進,便能舍傢、妻子、五欲,依如來教出傢學道。既出傢已,勤行精進,於一念頃,得百三昧,得見百佛,知百佛神力,能動百佛世界,能過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世界眾生,能住壽百劫,能知前後際各百劫事,能入百法門,能示現百身,於一一身能示百菩薩以為眷屬;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是數,百劫、千劫、百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若人集眾善,  具足白凈法,

  供養天人尊,  隨順慈悲道,

  信解極廣大,  志樂亦清凈,

  為求佛智慧,  發此無上心。

  凈一切智力,  及以無所畏,

  成就諸佛法,  救攝群生眾,

  為得大慈悲,  及轉勝法輪,

  嚴凈佛國土,  發此最勝心。

  一念知三世,  而無有分別,

  種種時不同,  以示於世間。

  略說求諸佛,  一切勝功德,

  發生廣大心,  量等虛空界。

  悲先慧為主,  方便共相應,

  信解清凈心,  如來無量力,

  無礙智現前,  自悟不由他,

  具足同如來,  發此最勝心。

  佛子始發生,  如是妙寶心,

  則超凡夫位,  入佛所行處,

  生在如來傢,  種族無瑕玷,

  與佛共平等,  決成無上覺。

  才生如是心,  即得入初地,

  志樂不可動,  譬如大山王,

  多喜多愛樂,  亦復多凈信,

  極大勇猛心,  及以慶躍心,

  遠離於鬥諍,  惱害及嗔恚,

  慚敬而質直,  善守護諸根,

  救世無等者,  所有眾智慧,

  此處我當得,  憶念生歡喜。

  始得入初地,  即超五怖畏,

  不活死惡名,  惡趣眾威德。

  以不貪著我,  及以於我所,

  是諸佛子等,  遠離諸怖畏。

  常行大慈愍,  恒有信恭敬,

  慚愧功德備,  日夜增善法。

  樂法真實利,  不愛受諸欲,

  思惟所聞法,  遠離取著行。

  不貪於利養,  唯樂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專精無異念。

  修行波羅蜜,  遠離諂虛誑,

  如說而修行,  安住實語中。

  不污諸佛傢,  不舍菩薩戒,

  不樂於世事,  常利益世間。

  修善無厭足,  轉求增勝道,

  如是好樂法,  功德義相應。

  恒起大願心,  願見於諸佛,

  護持諸佛法,  攝取大仙道。

  常生如是願,  修行最勝行,

  成熟諸群生,  嚴凈佛國土。

  一切諸佛剎,  佛子悉充遍,

  平等共一心,  所作皆不空;

  一切毛端處,  一時成正覺。

  如是等大願,  無量無邊際。

  虛空與眾生,  法界及涅槃,

  世間佛出興,  佛智心境界。

  ‘如來智所入,  及以三轉盡,

  彼諸若有盡,  我願方始盡;

  如彼無盡期,  我願亦復然。’

  如是發大願,  心柔軟調順。

  能信佛功德,  觀察於眾生,

  知從因緣起,  則興慈念心:

  ‘如是苦眾生,  我今應救脫。’

  為是眾生故,  而行種種施,

  王位及珍寶,  乃至象馬車,

  頭目與手足,  乃至身血肉,

  一切皆能舍,  心得無憂悔。

  求種種經書,  其心無厭倦,

  善解其義趣,  能隨世所行,

  慚愧自莊嚴,  修行轉堅固,

  供養無量佛,  恭敬而尊重。

  如是常修習,  日夜無懈倦,

  善根轉明凈,  如火煉真金。

  菩薩住於此,  凈修於十地,

  所作無障礙,  具足不斷絕。

  譬如大商主,  為利諸商眾。

  問知道險易,  安隱至大城。

  菩薩住初地,  應知亦如是,

  勇猛無障礙,  到於第十地。

  住此初地中,  作大功德王,

  以法化眾生,  慈心無損害。

  統領閻浮地,  化行靡不及,

  皆令住大舍,  成就佛智慧。

  欲求最勝道,  舍己國王位,

  能於佛教中,  勇猛勤修習,

  則得百三昧,  及見百諸佛,

  震動百世界,  光照行亦爾,

  化百土眾生,  入於百法門,

  能知百劫事,  示現於百身,

  及現百菩薩,  以為其眷屬;

  若自在願力,  過是數無量。

  我於地義中,  略述其少分,

  若欲廣分別,  億劫不能盡。

  菩薩最勝道,  利益諸群生,

  如是初地法,  我今已說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四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五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二

  第二地

  諸菩薩聞此,  最勝微妙地,

  其心盡清凈,  一切皆歡喜。

  皆從於座起,  踴住虛空中,

  普散上妙華,  同時共稱贊:

  “善哉金剛藏!  大智無畏者!

  善說於此地,  菩薩所行法。”

  解脫月菩薩,  知眾心清凈,

  樂聞第二地,  所有諸行相,

  即請金剛藏:  “大慧願演說,

  佛子皆樂聞,  所住第二地!”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

  “佛子!菩薩摩訶薩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當起十種深心。何等為十?所謂:正直心、柔軟心、堪能心、調伏心、寂靜心、純善心、不雜心、無顧戀心、廣心、大心。菩薩以此十心,得入第二離垢地。

  “佛子!菩薩住離垢地,性自遠離一切殺生,不畜刀杖,不懷怨恨,有慚有愧,仁恕具足,於一切眾生有命之者,常生利益慈念之心;是菩薩尚不惡心惱諸眾生,何況於他起眾生想,故以重意而行殺害!性不偷盜,菩薩於自資財,常知止足,於他慈恕,不欲侵損;若物屬他,起他物想,終不於此而生盜心,乃至草葉不與不取,何況其餘資生之具!性不邪淫,菩薩於自妻知足,不求他妻,於他妻妾、他所護女、親族媒定及為法所護,尚不生於貪染之心,何況從事!況於非道!性不妄語,菩薩常作實語、真語、時語,乃至夢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語,無心欲作,何況故犯!性不兩舌,菩薩於諸眾生無離間心、無惱害心,不將此語為破彼故而向彼說,不將彼語為破此故而向此說,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長,不喜離間,不樂離間,不作離間語,不說離間語,若實、若不實。性不惡口,所謂:毒害語、粗獷語、苦他語、令他嗔恨語、現前語、不現前語、鄙惡語、庸賤語、不可樂聞語、聞者不悅語、嗔忿語、如火燒心語、怨結語、熱惱語、不可愛語、不可樂語、能壞自身他身語,如是等語皆悉舍離,常作潤澤語、柔軟語、悅意語、可樂聞語、聞者喜悅語、善入人心語、風雅典則語、多人愛樂語、多人悅樂語、身心踴悅語。性不綺語,菩薩常樂思審語、時語、實語、義語、法語、順道理語、巧調伏語、隨時籌量決定語,是菩薩乃至戲笑尚恒思審,何況故出散亂之言!性不貪欲,菩薩於他財物、他所資用,不生貪心,不願不求。性離嗔恚,菩薩於一切眾生恒起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歡喜心、和潤心、攝受心,永舍嗔恨、怨害、熱惱,常思順行,仁慈祐益。又離邪見,菩薩住於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惡戒,心見正直,無誑無諂,於佛、法、僧起決定信。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護持十善業道,常無間斷,復作是念:‘一切眾生墮惡趣者,莫不皆以十不善業;是故我當自修正行,亦勸於他,令修正行。何以故?若自不能修行正行,令他修者,無有是處。’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十不善業道,是地獄、畜生、餓鬼受生因;十善業道,是人、天乃至有頂處受生因。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以智慧修習,心狹劣故,怖三界故,闕大悲故,從他聞聲而解瞭故,成聲聞乘。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修治清凈,不從他教,自覺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因緣法故,成獨覺乘。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修治清凈,心廣無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攝故,發生大願故,不舍眾生故,希求諸佛大智故,凈治菩薩諸地故,凈修一切諸度故,成菩薩廣大行。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一切種清凈故,乃至證十力、四無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是故我今等行十善,應令一切具足清凈;如是方便,菩薩當學。’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十不善業道,上者地獄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餓鬼因。於中,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偷盜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貧窮,二者共財不得自在。邪淫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二者不得隨意眷屬。妄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被誹謗,二者為他所誑。兩舌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眷屬乖離,二者親族弊惡。惡口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聞惡聲,二者言多諍訟。綺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言無人受,二者語不明瞭。貪欲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無厭。嗔恚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長短,二者恒被於他之所惱害。邪見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生邪見傢,二者其心諂曲。’佛子!十不善業道能生此等無量無邊眾大苦聚,是故菩薩作如是念:‘我當遠離十不善道,以十善道為法園苑,愛樂安住,自住其中,亦勸他人令住其中。’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於一切眾生生利益心、安樂心、慈心、悲心、憐愍心、攝受心、守護心、自己心、師心、大師心,作是念言:‘眾生可愍,墮於邪見、惡慧、惡欲、惡道稠林。我應令彼住於正見,行真實道。’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分別彼我,互相破壞,鬥諍嗔恨,熾然不息。我當令彼住於無上大慈之中。’又作是念:‘一切眾生貪取無厭,唯求財利,邪命自活。我當令彼住於清凈身、語、意業正命法中。’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常隨三毒,種種煩惱因之熾然,不解志求出要方便。我當令彼除滅一切煩惱大火,安置清涼涅槃之處。’又作是念:‘一切眾生為愚癡重闇,妄見厚膜之所覆故,入陰翳稠林,失智慧光明,行曠野險道,起諸惡見。我當令彼得無障礙清凈智眼,知一切法如實相,不隨他教。’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在於生死險道之中,將墮地獄、畜生、餓鬼,入惡見網中,為愚癡稠林所迷,隨逐邪道,行顛倒行。譬如盲人無有導師,非出要道謂為出要,入魔境界,惡賊所攝,隨順魔心,遠離佛意。我當拔出如是險難,令住無畏一切智城。’又作是念:‘一切眾生為大瀑水波浪所沒,入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生死洄澓,愛河漂轉,湍馳奔激,不暇觀察;為欲覺、恚覺、害覺隨逐不舍,身見羅剎於中執取,將其永入愛欲稠林;於所貪愛深生染著,住我慢原阜,安六處聚落;無善救者,無能度者。我當於彼起大悲心,以諸善根而為救濟,令無災患,離染寂靜,住於一切智慧寶洲。’又作是念:‘一切眾生處世牢獄,多諸苦惱,常懷愛憎,自生憂怖,貪欲重械之所系縛,無明稠林以為覆障,於三界內莫能自出。我當令彼永離三有,住無障礙大涅槃中。’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執著於我,於諸蘊窟宅不求出離,依六處空聚,起四顛倒行,為四大毒蛇之所侵惱,五蘊怨賊之所殺害,受無量苦。我當令彼住於最勝無所著處,所謂:滅一切障礙無上涅槃。’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其心狹劣,不行最上一切智道,雖欲出離,但樂聲聞、辟支佛乘。我當令住廣大佛法、廣大智慧。’佛子!菩薩如是護持於戒,善能增長慈悲之心。

  “佛子!菩薩住此離垢地,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億佛、多百億佛、多千億佛、多百千億佛,如是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於諸佛所,以廣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諸佛所,以尊重心,復更受行十善道法,隨其所受,乃至菩提,終不忘失。是菩薩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遠離慳嫉破戒垢故,佈施、持戒清凈滿足。譬如真金置礬石中,如法煉已,離一切垢,轉復明凈。菩薩住此離垢地,亦復如是,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遠離慳嫉破戒垢故,佈施、持戒清凈滿足。佛子!此菩薩,四攝法中,愛語偏多;十波羅蜜中,持戒偏多;餘非不行,但隨力隨分。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二離垢地。菩薩住此地,多作轉輪聖王,為大法主,具足七寶,有自在力,能除一切眾生慳貪破戒垢,以善方便令其安住十善道中;為大施主,周給無盡。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又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是菩薩若欲舍傢於佛法中勤行精進,便能舍傢、妻子、五欲。既出傢已,勤行精進,於一念頃,得千三昧,得見千佛,知千佛神力,能動千世界,乃至能示現千身,於一一身能示現千菩薩以為眷屬;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是數,百劫、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質直柔軟及堪能,  調伏寂靜與純善,

  速出生死廣大意,  以此十心入二地。

  住此成就戒功德,  遠離殺生不惱害,

  亦離偷盜及邪淫,  妄惡乖離無義語。

  不貪財物常慈愍,  正道直心無諂偽,

  離險舍慢極調柔,  依教而行不放逸。

  地獄畜生受眾苦,  餓鬼燒然出猛焰,

  一切皆由罪所致,  我當離彼住實法。

  人中隨意得受生,  乃至頂天禪定樂,

  獨覺聲聞佛乘道,  皆因十善而成就。

  如是思惟不放逸,  自持凈戒教他護,

  復見群生受眾苦,  轉更增益大悲心。

  凡愚邪智不正解,  常懷忿恨多諍訟,

  貪求境界無足期,  我應令彼除三毒。

  愚癡大暗所纏覆,  入大險道邪見網,

  生死籠檻怨所拘,  我應令彼摧魔賊。

  四流漂蕩心沒溺,  三界焚如苦無量,

  計蘊為宅我在中,  為欲度彼勤行道。

  設求出離心下劣,  舍於最上佛智慧,

  我欲令彼住大乘,  發勤精進無厭足。

  菩薩住此集功德,  見無量佛咸供養,

  億劫修治善更明,  如以好藥煉真金。

  佛子住此作輪王,  普化眾生行十善,

  所有善法皆修習,  為成十力救於世。

  欲舍王位及財寶,  即棄居傢依佛教,

  勇猛精勤一念中,  獲千三昧見千佛。

  所有種種神通力,  此地菩薩皆能現,

  願力所作復過此,  無量自在度群生。

  一切世間利益者,  所修菩薩最勝行,

  如是第二地功德,  為諸佛子已開演。”

  第三地

  佛子得聞此地行,  菩薩境界難思議,

  靡不恭敬心歡喜,  散華空中為供養,

  贊言:“善哉大山王,  慈心愍念諸眾生,

  善說智者律儀法,  第二地中之行相。

  是諸菩薩微妙行,  真實無異無差別,

  為欲利益諸群生,  如是演說最清凈。

  一切人天供養者,  願為演說第三地,

  與法相應諸智業,  如其境界希具闡!

  大仙所有施戒法,  忍辱精進禪智慧,

  及以方便慈悲道,  佛清凈行願皆說!”

  時,解脫月復請言:  “無畏大士金剛藏,

  願說趣入第三地,  柔和心者諸功德!”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

  “佛子!菩薩摩訶薩已凈第二地,欲入第三地,當起十種深心。何等為十?所謂:清凈心、安住心、厭舍心、離貪心、不退心、堅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廣心、大心。菩薩以是十心,得入第三地。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第三地已,觀一切有為法如實相。所謂:無常、苦、不凈、不安隱,敗壞、不久住,剎那生滅,非從前際生,非向後際去,非於現在住。又觀此法無救、無依,與憂、與悲,苦惱同住,愛憎所系,愁戚轉多,無有停積,貪、恚、癡火熾然不息,眾患所纏,日夜增長,如幻不實。見如是已,於一切有為倍增厭離,趣佛智慧,見佛智慧不可思議、無等無量、難得無雜、無惱無憂,至無畏城,不復退還,能救無量苦難眾生。菩薩如是見如來智慧無量利益,見一切有為無量過患,則於一切眾生生十種哀愍心。何等為十?所謂:見諸眾生孤獨無依,生哀愍心;見諸眾生貧窮困乏,生哀愍心;見諸眾生三毒火然,生哀愍心;見諸眾生諸有牢獄之所禁閉,生哀愍心;見諸眾生煩惱稠林恒所覆障,生哀愍心;見諸眾生不善觀察,生哀愍心;見諸眾生無善法欲,生哀愍心;見諸眾生失諸佛法,生哀愍心;見諸眾生隨生死流,生哀愍心;見諸眾生失解脫方便,生哀愍心。是為十。菩薩如是見眾生界無量苦惱,發大精進,作是念言:‘此等眾生,我應救,我應脫,我應凈,我應度;應著善處,應令安住,應令歡喜,應令知見,應令調伏,應令涅槃。’菩薩如是厭離一切有為,如是愍念一切眾生,知一切智智有勝利益,欲依如來智慧救度眾生,作是思惟:‘此諸眾生墮在煩惱大苦之中,以何方便而能拔濟,令住究竟涅槃之樂?’便作是念:‘欲度眾生令住涅槃,不離無障礙解脫智;無障礙解脫智,不離一切法如實覺;一切法如實覺,不離無行無生行慧光;無行無生行慧光,不離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禪善巧決定觀察智,不離善巧多聞。’菩薩如是觀察瞭知已,倍於正法勤求修習,日夜唯願聞法、喜法、樂法、依法、隨法、解法、順法、到法、住法、行法。菩薩如是勤求佛法,所有珍財皆無吝惜,不見有物難得可重,但於能說佛法之人生難遭想。是故,菩薩於內外財,為求佛法悉能舍施。無有恭敬而不能行,無有憍慢而不能舍,無有承事而不能作,無有勤苦而不能受。若聞一句未曾聞法,生大歡喜,勝得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珍寶;若聞一偈未聞正法,生大歡喜,勝得轉輪聖王位;若得一偈未曾聞法,能凈菩薩行,勝得帝釋梵王位住無量百千劫。若有人言:‘我有一句佛所說法,能凈菩薩行。汝今若能入大火坑,受極大苦,當以相與。’菩薩爾時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說法,凈菩薩行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滿中,尚欲從於梵天之上投身而下,親自受取,況小火坑而不能入!然我今者為求佛法,應受一切地獄眾苦,何況人中諸小苦惱!’菩薩如是發勤精進求於佛法,如其所聞觀察修行。此菩薩得聞法已,攝心安住,於空閑處作是思惟:‘如說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凈。’

  “佛子!是菩薩住此發光地時,即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住初禪;滅覺觀,內凈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住第二禪;離喜住舍,有念正知,身受樂,諸聖所說能舍有念受樂,住第三禪;斷樂先除,苦喜憂滅,不苦不樂,舍念清凈,住第四禪;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種種想,入無邊虛空,住虛空無邊處;超一切虛空無邊處,入無邊識,住識無邊處;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少所有,住無所有處;超一切無所有處,住非有想非無想處。但隨順法故,行而無所樂著。

  “佛子!此菩薩心隨於慈,廣大無量不二,無怨無對,無障無惱,遍至一切處,盡法界、虛空界,遍一切世間;住悲、喜、舍亦復如是。

  “佛子!此菩薩得無量神通力,能動大地;以一身為多身,多身為一身,或隱或顯;石壁山障,所往無礙,猶如虛空;於虛空中跏趺而去,同於飛鳥;入地如水,履水如地;身出煙焰,如大火聚;復雨於水,猶如大雲;日月在空,有大威力,而能以手捫摸摩觸;其身自在,乃至梵世。此菩薩天耳清凈過於人耳,悉聞人、天若近若遠所有音聲,乃至蚊蚋、虻蠅等聲亦悉能聞。此菩薩以他心智,如實而知他眾生心。所謂:有貪心,如實知有貪心;離貪心,如實知離貪心;有嗔心、離嗔心,有癡心、離癡心,有煩惱心、無煩惱心,小心、廣心,大心、無量心,略心、非略心,散心、非散心,定心、非定心,解脫心、非解脫心,有上心、無上心,雜染心、非雜染心,廣心、非廣心,皆如實知。菩薩如是以他心智知眾生心。此菩薩念知無量宿命差別,所謂:‘念知一生,念知二生、三生、四生,乃至十生、二十、三十,乃至百生、無量百生、無量千生、無量百千生,成劫、壞劫、成壞劫、無量成壞劫,我曾在某處,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種族,如是飲食,如是壽命,如是久住,如是苦樂。我於彼死,生於某處,從某處死,生於此處,如是形狀,如是相貌,如是言音。’如是過去無量差別,皆能憶念。此菩薩天眼清凈過於人眼,見諸眾生生時、死時、好色、惡色,善趣、惡趣,隨業而去。若彼眾生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誹謗賢聖;具足邪見及邪見業因緣,身壞命終,必墮惡趣,生地獄中。若彼眾生成就身善行,成就語善行,成就意善行,不謗賢聖,具足正見;正見業因緣,身壞命終,必生善趣諸天之中。菩薩天眼皆如實知。此菩薩於諸禪三昧、三摩缽底能入能出,然不隨其力受生,但隨能滿菩提分處,以意願力而生其中。

  “佛子!是菩薩住此發光地,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見多千佛,見多百千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悉以廣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其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隨力修行。此菩薩觀一切法,不生不滅,因緣而有;見縛先滅,一切欲縛、色縛、有縛、無明縛皆轉微薄;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不積集故,邪貪、邪嗔及以邪癡,悉得除斷,所有善根轉更明凈。佛子!譬如真金善巧煉治,稱兩不減,轉更明凈。菩薩亦復如是,住此發光地,不積集故,邪貪、邪嗔及以邪癡,皆得除斷,所有善根轉更明凈。此菩薩忍辱心、柔和心、諧順心、悅美心、不嗔心、不動心、不濁心、無高下心、不望報心、報恩心、不諂心、不誑心、無譣诐心皆轉清凈。此菩薩於四攝中,利行偏多;十波羅蜜中,忍波羅蜜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

  “佛子!是名菩薩第三發光地。菩薩住此地,多作三十三天王,能以方便,令諸眾生舍離貪欲。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若勤行精進,於一念頃,得百千三昧,得見百千佛,知百千佛神力,能動百千佛世界,乃至示現百千身,一一身百千菩薩以為眷屬;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百劫、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清凈安住明盛心,  厭離無貪無害心,

  堅固勇猛廣大心,  智者以此入三地。

  菩薩住此發光地,  觀諸行法苦無常,

  不凈敗壞速歸滅,  無堅無住無來往。

  觀諸有為如重病,  憂悲苦惱惑所纏,

  三毒猛火恒熾然,  無始時來不休息。

  厭離三有不貪著,  專求佛智無異念,

  難測難思無等倫,  無量無邊無逼惱。

  見佛智已愍眾生,  孤獨無依無救護,

  三毒熾然常困乏,  住諸有獄恒受苦,

  煩惱纏覆盲無目,  志樂下劣喪法寶,

  隨順生死怖涅槃,  我應救彼勤精進。

  將求智慧益眾生,  思何方便令解脫?

  不離如來無礙智,  彼復無生慧所起。

  心念此慧從聞得,  如是思惟自勤勵,

  日夜聽習無間然,  唯以正法為尊重。

  國城財貝諸珍寶,  妻子眷屬及王位,

  菩薩為法起敬心,  如是一切皆能舍。

  頭目耳鼻舌牙齒,  手足骨髓心血肉,

  此等皆舍未為難,  但以聞法為最難。

  設有人來語菩薩:  ‘孰能投身大火聚,

  我當與汝佛法寶!’  聞已投之無怯懼。

  假使火滿三千界,  身從梵世而投入,

  為求法故不為難,  況復人間諸小苦!

  從初發意至得佛,  其間所有阿鼻苦,

  為聞法故皆能受,  何況人中諸苦事!

  聞已如理正思惟,  獲得四禪無色定,

  四等五通次第起,  不隨其力而受生。

  菩薩住此見多佛,  供養聽聞心決定,

  斷諸邪惑轉清凈,  如煉真金體無減。

  住此多作忉利王,  化導無量諸天眾,

  令舍貪心住善道,  一向專求佛功德。

  佛子住此勤精進,  百千三昧皆具足,

  見百千佛相嚴身,  若以願力復過是。

  一切眾生普利益,  彼諸菩薩最上行,

  如是所有第三地,  我依其義已解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五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六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三

  第四地

  佛子聞此廣大行,  可樂深妙殊勝地,

  心皆踴悅大歡喜,  普散眾華供養佛。

  演說如是妙法時,  大地海水皆震動,

  一切天女咸歡喜,  悉吐妙音同贊嘆。

  自在天王大欣慶,  雨摩尼寶供養佛,

  贊言:“佛為我出興,  演說第一功德行。

  如是智者諸地義,  於百千劫甚難得,

  我今忽然而得聞,  菩薩勝行妙法音。

  願更演說聰慧者,  後地決定無餘道,

  利益一切諸天人,  此諸佛子皆樂聞!”

  勇猛大心解脫月,  請金剛藏言:“佛子!

  從此轉入第四地,  所有行相願宣說!”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

  “佛子!菩薩摩訶薩第三地善清凈已,欲入第四焰慧地,當修行十法明門。何等為十?所謂觀察眾生界、觀察法界、觀察世界、觀察虛空界、觀察識界、觀察欲界、觀察色界、觀察無色界、觀察廣心信解界、觀察大心信解界。菩薩以此十法明門,得入第四焰慧地。

  “佛子!菩薩住此焰慧地,則能以十種智成熟法故,得彼內法,生如來傢。何等為十?所謂:深心不退故;於三寶中生凈信,畢竟不壞故;觀諸行生滅故;觀諸法自性無生故;觀世間成壞故;觀因業有生故;觀生死涅槃故;觀眾生國土業故;觀前際後際故;觀無所有盡故。是為十。佛子!菩薩住此第四地,觀內身循身觀,勤勇念知,除世間貪憂;觀外身循身觀,勤勇念知,除世間貪憂;觀內外身循身觀,勤勇念知,除世間貪憂;如是,觀內受、外受、內外受循受觀,觀內心、外心、內外心循心觀,觀內法、外法、內外法循法觀,勤勇念知,除世間貪憂。復次,此菩薩未生諸惡不善法為不生故,欲生勤精進發心正斷;已生諸惡不善法為斷故,欲生勤精進發心正斷;未生諸善法為生故,欲生勤精進發心正行;已生諸善法為住不失故,修令增廣故,欲生勤精進發心正行。復次,此菩薩修行欲定斷行,成就神足,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回向於舍;修行精進定、心定、觀定斷行,成就神足,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回向於舍。復次,此菩薩修行信根,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回向於舍;修行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回向於舍。復次,此菩薩修行信力,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回向於舍;修行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回向於舍。復次,此菩薩修行念覺分,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回向於舍;修行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舍覺分,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回向於舍。復次,此菩薩修行正見,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回向於舍;修行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回向於舍。菩薩修行如是功德,為不舍一切眾生故,本願所持故,大悲為首故,大慈成就故,思念一切智智故,成就莊嚴佛土故,成就如來力、無所畏、不共佛法、相好音聲悉具足故,求於上上殊勝道故,隨順所聞甚深佛解脫故,思惟大智善巧方便故。

  “佛子!菩薩住此焰慧地,所有身見為首,我、人、眾生、壽命、蘊、界、處所起執著,出沒思惟;觀察治故,我所故,財物故,著處故,於如是等一切皆離。此菩薩若見業是如來所訶、煩惱所染,皆悉舍離;若見業是順菩薩道、如來所贊,皆悉修行。

  “佛子!此菩薩隨所起方便慧,修習於道及助道分,如是而得潤澤心、柔軟心、調順心、利益安樂心、無雜染心、求上上勝法心、求殊勝智慧心、救一切世間心、恭敬尊德無違教命心、隨所聞法皆善修行心。此菩薩知恩、知報恩,心極和善,同住安樂,質直柔軟,無稠林行,無有我慢,善受教誨,得說者意。此菩薩如是忍成就,如是調柔成就,如是寂滅成就,如是忍、調柔、寂滅成就;凈治後地業,作意修行時,得不休息精進、不雜染精進、不退轉精進、廣大精進、無邊精進、熾然精進、無等等精進、無能壞精進、成熟一切眾生精進、善分別道非道精進。是菩薩心界清凈,深心不失,悟解明利,善根增長,離世垢濁,斷諸疑惑,明斷具足,喜樂充滿,佛親護念,無量志樂皆悉成就。

  “佛子!菩薩住此焰慧地,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見多千佛,見多百千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皆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臥具、飲食、湯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皆悉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具足修行。復於彼諸佛法中出傢修道,又更修治深心信解,經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令諸善根轉復明凈。佛子!譬如金師煉治真金作莊嚴具,餘所有金皆不能及;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於此地所有善根,下地善根所不能及。如摩尼寶清凈光輪能放光明,非諸餘寶之所能及,風雨等緣悉不能壞;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於此地,下地菩薩所不能及,眾魔煩惱悉不能壞。此菩薩於四攝中,同事偏多;十波羅蜜中,精進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四焰慧地。菩薩住此地,多作須夜摩天王,以善方便能除眾生身見等惑,令住正見。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是菩薩若發勤精進,於一念頃,得入億數三昧,得見億數佛,得知億數佛神力,能動億數世界,乃至能示現億數身,一一身億數菩薩以為眷屬;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百劫、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言:

  “菩薩已凈第三地,  次觀眾生世法界,

  空界識界及三界,  心解悉瞭能趣入。

  始登焰地增勢力,  生如來傢永不退,

  於佛法僧信不壞,  觀法無常無有起。

  觀世成壞業有生,  生死涅槃剎等業,

  觀前後際亦觀盡,  如是修行生佛傢。

  得是法已增慈愍,  轉更勤修四念處,

  身受心法內外觀,  世間貪愛皆除遣。

  菩薩修治四勤行,  惡法除滅善增長,

  神足根力悉善修,  七覺八道亦如是。

  為度眾生修彼行,  本願所護慈悲首,

  求一切智及佛土,  亦念如來十種力,

  四無所畏不共法,  殊特相好深美音;

  亦求妙道解脫處,  及大方便修行彼。

  身見為首六十二,  我及我所無量種,

  蘊界處等諸取著,  此四地中一切離。

  如來所訶煩惱行,  以無義利皆除斷;

  智者修行清凈業,  為度眾生無不作。

  菩薩勤修不懈怠,  即得十心皆具足,

  專求佛道無厭倦,  志期受職度眾生。

  恭敬尊德修行法,  知恩易誨無慍暴,

  舍慢離諂心調柔,  轉更精勤不退轉。

  菩薩住此焰慧地,  其心清凈永不失,

  悟解決定善增長,  疑網垢濁悉皆離。

  此地菩薩人中勝,  供那由他無量佛,

  聽聞正法亦出傢,  不可沮壞如真金。

  菩薩住此具功德,  以智方便修行道,

  不為眾魔心退轉,  譬如妙寶無能壞。

  住此多作焰天王,  於法自在眾所尊,

  普化群生除惡見,  專求佛智修善業。

  菩薩勤加精進力,  獲三昧等皆億數;

  若以願智力所為,  過於此數無能知。

  如是菩薩第四地,  所行清凈微妙道,

  功德義智共相應,  我為佛子已宣說。”

  第五地

  菩薩聞此勝地行,  於法解悟心歡喜,

  空中雨華贊嘆言:  “善哉大士金剛藏!”

  自在天王與天眾,  聞法踴躍住虛空,

  普放種種妙光雲,  供養如來喜充遍。

  天諸采女奏天樂,  亦以言辭歌贊佛,

  悉以菩薩威神故,  於彼聲中發是言:

  “佛願久遠今乃滿,  佛道久遠今乃得,

  釋迦文佛至天宮,  利天人者久乃見。

  大海久遠今始動,  佛光久遠今乃放,

  眾生久遠始安樂,  大悲音聲久乃聞。

  功德彼岸皆已到,  憍慢黑闇皆已滅,

  最極清凈如虛空,  不染世法猶蓮華。

  大牟尼尊現於世,  譬如須彌出巨海,

  供養能盡一切苦,  供養必得諸佛智;

  此應供處供無等,  是故歡心供養佛。”

  如是無量諸天女,  發此言辭稱贊已,

  一切恭敬喜充滿,  瞻仰如來默然住。

  是時大士解脫月,  復請無畏金剛藏:

  “第五地中諸行相,  唯願佛子為宣說!”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

  “佛子!菩薩摩訶薩第四地所行道善圓滿已,欲入第五難勝地,當以十種平等清凈心趣入。何等為十?所謂:於過去佛法平等清凈心、未來佛法平等清凈心、現在佛法平等清凈心、戒平等清凈心、心平等清凈心、除見疑悔平等清凈心、道非道智平等清凈心、修行智見平等清凈心、於一切菩提分法上上觀察平等清凈心、教化一切眾生平等清凈心。菩薩摩訶薩以此十種平等清凈心,得入菩薩第五地。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第五地已,以善修菩提分法故,善凈深心故,復轉求上勝道故,隨順真如故,願力所持故,於一切眾生慈愍不舍故,積集福智助道故,精勤修習不息故,出生善巧方便故,觀察照明上上地故,受如來護念故,念智力所持故,得不退轉心。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如實知此是苦聖諦、此是苦集聖諦、此是苦滅聖諦、此是苦滅道聖諦,善知俗諦,善知第一義諦,善知相諦,善知差別諦,善知成立諦,善知事諦,善知生諦,善知盡無生諦,善知入道智諦,善知一切菩薩地次第成就諦,乃至善知如來智成就諦。此菩薩隨眾生心樂令歡喜故,知俗諦;通達一實相故,知第一義諦;覺法自相、共相故,知相諦;瞭諸法分位差別故,知差別諦;善分別蘊、界、處故,知成立諦;覺身心苦惱故,知事諦;覺諸趣生相續故,知生諦;一切熱惱畢竟滅故,知盡無生智諦;出生無二故,知入道智諦;正覺一切行相故,善知一切菩薩地次第相續成就,乃至如來智成就諦。以信解智力知,非以究竟智力知。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得如是諸諦智已,如實知一切有為法虛妄、詐偽、誑惑愚夫。菩薩爾時,於諸眾生轉增大悲,生大慈光明。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得如是智力,不舍一切眾生,常求佛智,如實觀一切有為行前際、後際。知從前際無明、有、愛,故生生死流轉,於諸蘊宅不能動出,增長苦聚;無我、無壽者、無養育者、無更數取後趣身者,離我、我所。如前際,後際亦如是,皆無所有。虛妄、貪著,斷盡出離;若有若無,皆如實知。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此諸凡夫愚癡無智,甚為可愍。有無數身已滅、今滅、當滅,如是盡滅,不能於身而生厭想,轉更增長機關苦事,隨生死流不能還返,於諸蘊宅不求出離,不知憂畏四大毒蛇,不能拔出諸慢見箭,不能息滅貪、恚、癡火,不能破壞無明黑暗,不能幹竭愛欲大海,不求十力大聖導師;入魔意稠林,於生死海中,為覺觀波濤之所漂溺。’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此諸眾生受如是苦,孤窮困迫,無救無依,無洲無舍,無導無目,無明覆翳,黑暗纏裹。我今為彼一切眾生,修行福智助道之法,獨一發心,不求伴侶;以是功德,令諸眾生畢竟清凈,乃至獲得如來十力、無礙智慧。’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以如是智慧觀察所修善根,皆為救護一切眾生,利益一切眾生,安樂一切眾生,哀愍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眾生,解脫一切眾生,攝受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離諸苦惱,令一切眾生普得清凈,令一切眾生悉皆調伏,令一切眾生入般涅槃。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第五難勝地,名為:念者,不忘諸法故;名為:智者,能善決瞭故;名為:有趣者,知經意趣,次第連合故;名為:慚愧者,自護、護他故;名為:堅固者,不舍戒行故;名為:覺者,能觀是處、非處故;名為:隨智者,不隨於他故;名為:隨慧者,善知義、非義句差別故;名為:神通者,善修禪定故;名為:方便善巧者,能隨世行故;名為:無厭足者,善集福德故;名為:不休息者,常求智慧故;名為:不疲倦者,集大慈悲故;名為:為他勤修者,欲令一切眾生入涅槃故;名為:勤求不懈者,求如來力、無畏、不共法故;名為:發意能行者,成就莊嚴佛土故;名為:勤修種種善業者,能具足相好故;名為:常勤修習者,求莊嚴佛身、語、意故;名為:大尊重恭敬法者,於一切菩薩法師處如教而行故;名為:心無障礙者,以大方便常行世間故;名為:日夜遠離餘心者,常樂教化一切眾生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勤修行時,以佈施教化眾生,以愛語、利行、同事教化眾生,示現色身教化眾生,演說諸法教化眾生,開示菩薩行教化眾生,顯示如來大威力教化眾生,示生死過患教化眾生,稱贊如來智慧利益教化眾生,現大神通力教化眾生,以種種方便行教化眾生。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能如是勤方便教化眾生,心恒相續,趣佛智慧;所作善根,無有退轉,常勤修學殊勝行法。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為利益眾生故,世間技藝靡不該習。所謂:文字、算數、圖書、印璽;地、水、火、風,種種諸論,咸所通達;又善方藥,療治諸病——顛狂、幹消、鬼魅、蠱毒,悉能除斷;文筆、贊詠、歌舞、妓樂、戲笑、談說,悉善其事;國城、村邑、宮宅、園苑、泉流、陂池、草樹、花藥,凡所佈列,咸得其宜;金銀、摩尼、真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等藏,悉知其處,出以示人;日月星宿、鳥鳴地震、夜夢吉兇,身相休咎,咸善觀察,一無錯謬;持戒入禪,神通無量,四無色等及餘一切世間之事,但於眾生不為損惱,為利益故咸悉開示,漸令安住無上佛法。

  “佛子!菩薩住是難勝地,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見多千佛,見多百千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悉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諸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隨力修行。復於彼諸佛法中而得出傢;既出傢已,又更聞法,得陀羅尼,為聞持法師。住此地中,經於百劫,經於千劫,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更明凈。佛子!譬如真金,以硨磲磨瑩,轉更明凈;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以方便慧思惟觀察,轉更明凈。佛子!菩薩住此難勝地,以方便智成就功德,下地善根所不能及。佛子!如日月星宿、宮殿光明,風力所持,不可沮壞,亦非餘風所能傾動;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以方便智隨逐觀察,不可沮壞,亦非一切聲聞、獨覺世間善根所能傾動。此菩薩,十波羅蜜中,禪波羅蜜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五難勝地。菩薩住此地,多作兜率陀天王,於諸眾生所作自在,摧伏一切外道邪見,能令眾生住實諦中。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復作是念:‘我當於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此菩薩若發勤精進,於一念頃,得千億三昧,見千億佛,知千億佛神力,能動千億佛世界,乃至示現千億身,一一身示千億菩薩以為眷屬;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百劫、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菩薩四地已清凈,  思惟三世佛平等,

  戒心除疑道非道,  如是觀察入五地。

  念處為弓根利箭,  正勤為馬神足車,

  五力堅鎧破怨敵,  勇健不退入五地。

  慚愧為衣覺分鬘,  凈戒為香禪塗香,

  智慧方便妙莊嚴,  入總持林三昧苑。

  如意為足正念頸,  慈悲為眼智慧牙,

  人中師子無我吼,  破煩惱怨入五地。

  菩薩住此第五地,  轉修勝上清凈道,

  志求佛法不退轉,  思念慈悲無厭倦。

  積集福智勝功德,  精勤方便觀上地,

  佛力所加具念慧,  瞭知四諦皆如實。

  善知世諦勝義諦,  相諦差別成立諦,

  事諦生盡及道諦,  乃至如來無礙諦。

  如是觀諦雖微妙,  未得無礙勝解脫,

  以此能生大功德,  是故超過世智慧。

  既觀諦已知有為,  體性虛偽無堅實,

  得佛慈愍光明分,  為利眾生求佛智。

  觀諸有為先後際,  無明黑闇愛纏縛,

  流轉遲回苦聚中,  無我無人無壽命。

  愛取為因受來苦,  欲求邊際不可得,

  迷妄漂流無返期,  此等可愍我應度。

  蘊宅界蛇諸見箭,  心火猛熾癡闇重,

  愛河漂轉不暇觀,  苦海淪湑闕明導。

  如是知已勤精進,  所作皆為度眾生,

  名為有念有慧者,  乃至覺解方便者。

  習行福智無厭足,  恭敬多聞不疲倦,

  國土相好皆莊嚴,  如是一切為眾生。

  為欲教化諸世間,  善知書數印等法,

  亦復善解諸方藥,  療治眾病悉令愈。

  文詞歌舞皆巧妙,  宮宅園池悉安隱,

  寶藏非一咸示人,  利益無量眾生故。

  日月星宿地震動,  乃至身相亦觀察,

  四禪無色及神通,  為益世間皆顯示。

  智者住此難勝地,  供那由佛亦聽法,

  如以妙寶磨真金,  所有善根轉明凈。

  譬如星宿在虛空,  風力所持無損動,

  亦如蓮華不著水,  如是大士行於世。

  住此多作兜率王,  能摧異道諸邪見,

  所修諸善為佛智,  願得十力救眾生。

  彼復修行大精進,  即時供養千億佛,

  得定動剎亦復然,  願力所作過於是。

  如是第五難勝地,  人中最上真實道,

  我以種種方便力,  為諸佛子宣說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六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七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四

  第六地

  菩薩既聞諸勝行,  其心歡喜雨妙華,

  放凈光明散寶珠,  供養如來稱善說。

  百千天眾皆欣慶,  共在空中散眾寶,

  華鬘瓔珞及幢幡,  寶蓋塗香咸供佛。

  自在天王並眷屬,  心生歡喜住空中,

  散寶成雲持供養,  贊言:“佛子快宣說!”

  無量天女空中住,  共以樂音歌贊佛,

  音中悉作如是言:  “佛語能除煩惱病。

  法性本寂無諸相,  猶如虛空不分別,

  超諸取著絕言道,  真實平等常清凈。

  若能通達諸法性,  於有於無心不動。

  為欲救世勤修行,  此佛口生真佛子。

  不取眾相而行施,  本絕諸惡堅持戒,

  解法無害常堪忍,  知法性離具精進,

  已盡煩惱入諸禪,  善達性空分別法,

  具足智力能博濟,  滅除眾惡稱大士。”

  如是妙音千萬種,  贊已默然瞻仰佛。

  解脫月語金剛藏:  “以何行相入後地?”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

  “佛子!菩薩摩訶薩已具足第五地,欲入第六現前地,當觀察十平等法。何等為十?所謂:一切法無相故平等,無體故平等,無生故平等,無成故平等,本來清凈故平等,無戲論故平等,無取舍故平等,寂靜故平等,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焰、如化故平等,有、無不二故平等。菩薩如是觀一切法自性清凈,隨順無違,得入第六現前地,得明利隨順忍,未得無生法忍。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已,復以大悲為首、大悲增上、大悲滿足,觀世間生滅,作是念:‘世間受生皆由著我,若離此著,則無生處。’復作是念:‘凡夫無智,執著於我,常求有、無,不正思惟,起於妄行,行於邪道;罪行、福行、不動行,積集增長,於諸行中植心種子,有漏有取,復起後有生及老死。所謂:業為田,識為種,無明闇覆,愛水為潤,我慢溉灌,見網增長,生名色芽,名色增長生五根,諸根相對生觸,觸對生受,受後希求生愛,愛增長生取,取增長生有;有生已,於諸趣中起五蘊身名;生,生已衰變為老,終歿為死。於老死時,生諸熱惱;因熱惱故,憂愁悲嘆,眾苦皆集。此因緣故,集無有集者,任運而滅亦無滅者。’菩薩如是隨順觀察緣起之相。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於第一義諦不瞭故名:無明,所作業果是行,行依止初心是識,與識共生四取蘊為名色,名色增長為六處,根、境、識三事和合是觸,觸共生有受,於受染著是愛,愛增長是取,取所起有漏業為有,從業起蘊為生,蘊熟為老,蘊壞為死;死時離別,愚迷貪戀,心胸煩悶為愁,涕泗咨嗟為嘆,在五根為苦,在意地為憂,憂苦轉多為惱。如是但有苦樹增長,無我、無我所,無作、無受者。’復作是念:‘若有作者,則有作事;若無作者,亦無作事,第一義中俱不可得。’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以故?隨事貪欲與心共生,心是識,事是行,於行迷惑是無明,與無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長是六處,六處三分合為觸,觸共生是受,受無厭足是愛,愛攝不舍是取,彼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為老,老壞為死。’

  “佛子!此中無明有二種業,一令眾生迷於所緣,二與行作生起因。行亦有二種業,一能生未來報,二與識作生起因。識亦有二種業,一令諸有相續,二與名色作生起因。名色亦有二種業,一互相助成,二與六處作生起因。六處亦有二種業,一各取自境界,二與觸作生起因。觸亦有二種業,一能觸所緣,二與受作生起因。受亦有二種業,一能領受愛憎等事,二與愛作生起因。愛亦有二種業,一染著可愛事,二與取作生起因。取亦有二種業,一令諸煩惱相續,二與有作生起因。有亦有二種業,一能令於餘趣中生,二與生作生起因。生亦有二種業,一能起諸蘊,二與老作生起因。老亦有二種業,一令諸根變異,二與死作生起因。死亦有二種業,一能壞諸行,二不覺知故相續不絕。

  “佛子!此中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者,由無明乃至生為緣,令行乃至老死不斷,助成故。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者,由無明乃至生不為緣,令諸行乃至老死斷滅,不助成故。佛子!此中無明、愛、取不斷是煩惱道,行、有不斷是業道,餘分不斷是苦道;前後際分別滅三道斷,如是三道離我、我所,但有生滅,猶如束蘆。復次,無明緣行者,是觀過去;識乃至受,是觀現在;愛乃至有,是觀未來。於是以後,展轉相續。無明滅行滅者,是觀待斷。復次,十二有支名為三苦,此中無明、行乃至六處是行苦,觸、受是苦苦,餘是壞苦;無明滅行滅者,是三苦斷。復次,無明緣行者,無明因緣能生諸行;無明滅行滅者,以無無明,諸行亦無,餘亦如是。又無明緣行者,是生系縛;無明滅行滅者,是滅系縛。餘亦如是。又無明緣行者,是隨順無所有觀;無明滅行滅者,是隨順盡滅觀。餘亦如是。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十種逆順觀諸緣起。所謂:有支相續故,一心所攝故,自業差別故,不相舍離故,三道不斷故,觀過去、現在、未來故,三苦聚集故,因緣生滅故,生滅系縛故,無所有、盡觀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十種相觀諸緣起,知無我、無人、無壽命、自性空、無作者、無受者,即得空解脫門現在前。觀諸有支皆自性滅,畢竟解脫,無有少法相生,即時得無相解脫門現在前。如是入空、無相已,無有願求,唯除大悲為首,教化眾生,即時得無願解脫門現在前。菩薩如是修三解脫門,離彼、我想,離作者、受者想,離有、無想。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大悲轉增,精勤修習,為未滿菩提分法令圓滿故,作是念:‘一切有為,有和合則轉,無和合則不轉;緣集則轉,緣不集則不轉。我如是知有為法多諸過患,當斷此和合因緣;然為成就眾生故,亦不畢竟滅於諸行。’佛子!菩薩如是觀察有為多諸過患,無有自性,不生不滅,而恒起大悲,不舍眾生,即得般若波羅蜜現前,名:無障礙智光明。成就如是智光明已,雖修習菩提分因緣而不住有為中,雖觀有為法自性寂滅亦不住寂滅中,以菩提分法未圓滿故。

  “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得入空三昧、自性空三昧、第一義空三昧、第一空三昧、大空三昧、合空三昧、起空三昧、如實不分別空三昧、不舍離空三昧、離不離空三昧。此菩薩得如是十空三昧門為首,百千空三昧皆悉現前;如是十無相、十無願三昧門為首,百千無相、無願三昧門皆悉現前。

  “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復更修習滿足不可壞心、決定心、純善心、甚深心、不退轉心、不休息心、廣大心、無邊心、求智心、方便慧相應心,皆悉圓滿。

  “佛子!菩薩以此心順佛菩提,不懼異論,入諸智地,離二乘道,趣於佛智,諸煩惱魔無能沮壞,住於菩薩智慧光明,於空、無相、無願法中皆善修習,方便智慧恒共相應,菩提分法常行不舍。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中,得般若波羅蜜行增上,得第三明利順忍,以於諸法如實相隨順無違故。

  “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已,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悉以廣大心、深心,供養恭敬,尊重贊嘆,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諸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得如實三昧智慧光明,隨順修行,憶持不舍。又得諸佛甚深法藏,經於百劫,經於千劫,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更明凈。譬如真金,以毗琉璃寶數數磨瑩,轉更明凈;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以方便慧,隨逐觀察,轉更明凈,轉復寂滅,無能映蔽。譬如月光,照眾生身,令得清涼,四種風輪所不能壞;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能滅無量百千億那由他眾生煩惱熾火,四種魔道所不能壞。此菩薩,十波羅蜜中,般若波羅蜜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六現前地。菩薩住此地,多作善化天王,所作自在,一切聲聞所有問難無能退屈,能令眾生除滅我慢、深入緣起。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此菩薩若勤行精進,於一念頃,得百千億三昧,乃至示現百千億菩薩以為眷屬;若以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菩薩圓滿五地已,  觀法無相亦無性,

  無生無成本清凈,  無有戲論無取舍,

  體相寂滅如幻等,  有無不二離分別,

  隨順法性如是觀,  此智得成入六地。

  明利順忍智具足,  觀察世間生滅相,

  以癡闇力世間生,  若滅癡闇世無有。

  觀諸因緣實義空,  不壞假名和合用,

  無作無受無思念,  諸行如雲遍興起。

  不知真諦名無明,  所作思業愚癡果,

  識起共生是名色,  如是乃至眾苦聚。

  瞭達三界依心有,  十二因緣亦復然,

  生死皆由心所作,  心若滅者生死盡。

  無明所作有二種,  緣中不瞭為行因,

  如是乃至老終歿,  從此苦生無有盡。

  無明為緣不可斷,  彼緣若盡悉皆滅,

  愚癡愛取煩惱支,  行有是業餘皆苦。

  癡至六處是行苦,  觸受增長是苦苦,

  所餘有支是壞苦,  若見無我三苦滅。

  無明與行為過去,  識至於受現在轉,

  愛取有生未來苦,  觀待若斷邊際盡。

  無明為緣是生縛,  於緣得離縛乃盡,

  從因生果離則斷,  觀察於此知性空。

  隨順無明起諸有,  若不隨順諸有斷,

  此有彼有無亦然,  十種思惟心離著。

  有支相續一心攝,  自業不離及三道,

  三際三苦因緣生,  系縛起滅順無盡。

  如是普觀緣起行,  無作無受無真實,

  如幻如夢如光影,  亦如愚夫逐陽焰。

  如是觀察入於空,  知緣性離得無相,

  瞭其虛妄無所願,  唯除慈愍為眾生。

  大士修行解脫門,  轉益大悲求佛法,

  知諸有為和合作,  志樂決定勤行道。

  空三昧門具百千,  無相無願亦復然,

  般若順忍皆增上,  解脫智慧得成滿。

  復以深心多供佛,  於佛教中修習道,

  得佛法藏增善根,  如金琉璃所磨瑩。

  如月清涼被眾物,  四風來觸無能壞;

  此地菩薩超魔道,  亦息群生煩惱熱。

  此地多作善化王,  化導眾生除我慢,

  所作皆求一切智,  悉已超勝聲聞道。

  此地菩薩勤精進,  獲諸三昧百千億,

  亦見若幹無量佛,  譬如盛夏空中日。

  甚深微妙難見知,  聲聞獨覺無能瞭,

  如是菩薩第六地,  我為佛子已宣說。”

  第七地

  是時天眾心歡喜,  散寶成雲在空住,

  普發種種妙音聲,  告於最勝清凈者:

  “瞭達勝義智自在,  成就功德百千億,

  人中蓮華無所著,  為利群生演深行。”

  自在天王在空中,  放大光明照佛身,

  亦散最上妙香雲,  普供除憂煩惱者。

  爾時天眾皆歡喜,  悉發美音同贊述:

  “我等聞斯地功德,  則為已獲大善利。”

  天女是時心慶悅,  競奏樂音千萬種,

  悉以如來神力故,  音中共作如是言:

  “威儀寂靜最無比,  能調難調世應供,

  已超一切諸世間,  而行於世闡妙道。

  雖現種種無量身,  知身一一無所有,

  巧以言辭說諸法,  不取文字音聲相。

  往詣百千諸國土,  以諸上供供養佛,

  智慧自在無所著,  不生於我佛國想。

  雖勤教化諸眾生,  而無彼己一切心;

  雖已修成廣大善,  而於善法不生著。

  以見一切諸世間,  貪恚癡火常熾然,

  於諸想念悉皆離,  發起大悲精進力。”

  一切諸天及天女,  種種供養稱贊已,

  悉共同時默然住,  瞻仰人尊願聞法。

  時解脫月復請言:  “此諸大眾心清凈,

  第七地中諸行相,  唯願佛子為宣說!”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

  “佛子!菩薩摩訶薩具足第六地行已,欲入第七遠行地,當修十種方便慧起殊勝道。何等為十?所謂:雖善修空、無相、無願三昧,而慈悲不舍眾生,雖得諸佛平等法,而樂常供養佛;雖入觀空智門,而勤集福德;雖遠離三界,而莊嚴三界;雖畢竟寂滅諸煩惱焰,而能為一切眾生起滅貪、嗔、癡煩惱焰;雖知諸法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焰、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自性無二,而隨心作業無量差別;雖知一切國土猶如虛空,而能以清凈妙行莊嚴佛土;雖知諸佛法身本性無身,而以相好莊嚴其身;雖知諸佛音聲性空寂滅不可言說,而能隨一切眾生出種種差別清凈音聲;雖隨諸佛瞭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隨眾生意解分別,以種種相、種種時、種種劫數而修諸行。菩薩以如是十種方便慧起殊勝行,從第六地入第七地;入已,此行常現在前,名為:住第七遠行地。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第七地已,入無量眾生界,入無量諸佛教化眾生業,入無量世界網,入無量諸佛清凈國土,入無量種種差別法,入無量諸佛現覺智,入無量劫數,入無量諸佛覺瞭三世智,入無量眾生差別信解,入無量諸佛示現種種名色身,入無量眾生欲樂諸根差別,入無量諸佛語言音聲令眾生歡喜,入無量眾生種種心行,入無量諸佛瞭知廣大智,入無量聲聞乘信解,入無量諸佛說智道令信解,入無量辟支佛所成就,入無量諸佛說甚深智慧門令趣入,入無量諸菩薩方便行,入無量諸佛所說大乘集成事令菩薩得入。此菩薩作是念:‘如是無量如來境界,乃至於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得知,我悉應以無功用無分別心成就圓滿。’

  “佛子!此菩薩以深智慧如是觀察,常勤修習方便慧起殊勝道,安住不動,無有一念休息廢舍;行、住、坐、臥乃至睡夢,未曾暫與蓋障相應,常不舍於如是想念。此菩薩於念念中,常能具足十波羅蜜。何以故?念念皆以大悲為首,修行佛法,向佛智故。所有善根,為求佛智,施與眾生,是名:檀那波羅蜜;能滅一切諸煩惱熱,是名:屍羅波羅蜜;慈悲為首,不損眾生,是名:羼提波羅蜜;求勝善法,無有厭足,是名:毗梨耶波羅蜜;一切智道常現在前,未嘗散亂,是名:禪那波羅蜜;能忍諸法無生無滅,是名:般若波羅蜜;能出生無量智,是名:方便波羅蜜;能求上上勝智,是名:願波羅蜜;一切異論及諸魔眾無能沮壞,是名:力波羅蜜;如實瞭知一切法,是名:智波羅蜜。佛子!此十波羅蜜,菩薩於念念中皆得具足;如是,四攝、四持、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略說乃至一切菩提分法,於念念中皆悉圓滿。”

  爾時,解脫月菩薩問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但於此第七地中滿足一切菩提分法,為諸地中亦能滿足?”

  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於十地中皆能滿足菩提分法,然第七地最為殊勝。何以故?此第七地功用行滿,得入智慧自在行故。佛子!菩薩於初地中,緣一切佛法願求故,滿足菩提分法;第二地離心垢故,第三地願轉增長得法光明故,第四地入道故,第五地順世所作故,第六地入甚深法門故,第七地起一切佛法故,皆亦滿足菩提分法。何以故?菩薩從初地乃至第七地,成就智功用分。以此力故,從第八地乃至第十地,無功用行皆悉成就。佛子!譬如有二世界,一處雜染,一處純凈,是二中間難可得過,唯除菩薩有大方便神通願力。佛子!菩薩諸地亦復如是,有雜染行,有清凈行,是二中間難可得過,唯除菩薩有大願力方便智慧乃能得過。”

  解脫月菩薩言:“佛子!此七地菩薩,為是染行?為是凈行?”

  金剛藏菩薩言:

  “佛子!從初地至七地,所行諸行皆舍離煩惱業,以回向無上菩提故,分得平等道故,然未名為超煩惱行。佛子!譬如轉輪聖王乘天象寶遊四天下,知有貧窮困苦之人,而不為彼眾患所染,然未名為超過人位;若舍王身,生於梵世,乘天宮殿,見千世界,遊千世界,示現梵天光明威德,爾乃名為超過人位。佛子!菩薩亦復如是,始從初地至於七地,乘波羅蜜乘遊行世間,知諸世間煩惱過患,以乘正道故,不為煩惱過失所染,然未名為超煩惱行;若舍一切有功用行,從第七地入第八地,乘菩薩清凈乘遊行世間,知煩惱過失不為所染,爾乃名為超煩惱行,以得一切盡超過故。佛子!此第七地菩薩盡超過多貪等諸煩惱眾住此地,不名有煩惱者,不名無煩惱者。何以故?一切煩惱不現行故,不名有者;求如來智心未滿故,不名無者。

  “佛子!菩薩住此第七地,以深凈心,成就身業,成就語業,成就意業。所有一切不善業道——如來所訶,皆已舍離;一切善業——如來所贊,常善修行。世間所有經書、技術,如五地中說,皆自然而行,不假功用。此菩薩於三千大千世界中為大明師,唯除如來及八地已上其餘菩薩,深心妙行無與等者,諸禪三昧、三摩缽底、神通解脫皆得現前。然是修成,非如八地報得成就。此地菩薩於念念中具足修習方便智力及一切菩提分法,轉勝圓滿。

  “佛子!菩薩住此地,入菩薩善觀擇三昧、善擇義三昧、最勝慧三昧、分別義藏三昧、如實分別義三昧、善住堅固根三昧、智慧神通門三昧、法界業三昧、如來勝利三昧、種種義藏生死涅槃門三昧,入如是等具足大智神通門百萬三昧,凈治此地。是菩薩得此三昧,善治凈方便慧故,大悲力故,超過二乘地,得觀察智慧地。

  “佛子!菩薩住此地,善凈無量身業無相行,善凈無量語業無相行,善凈無量意業無相行故,得無生法忍光明。”

  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從初地來所有無量身、語、意業,豈不超過二乘耶?”

  金剛藏菩薩言:“佛子!彼悉超過,然但以願求諸佛法故,非是自智觀察之力;今第七地自智力故,一切二乘所不能及。譬如王子,生在王傢,王後所生,具足王相,生已即勝一切臣眾,但以王力,非是自力;若身長大,藝業悉成,乃以自力超過一切。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初發心時,以志求大法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今住此地,以自所行智慧力故,出過一切二乘之上。佛子!菩薩住此第七地,得甚深遠離無行、常行身語意業,勤求上道而不舍離,是故菩薩雖行實際而不作證。”

  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從何地來,能入滅定?”

  金剛藏菩薩言:

  “佛子!菩薩從第六地來,能入滅定。今住此地,能念念入,亦念念起,而不作證。故此菩薩名為:成就不可思議身、語、意業,行於實際而不作證。譬如有人乘船入海,以善巧力不遭水難;此地菩薩亦復如是,乘波羅蜜船行實際海,以願力故而不證滅。

  “佛子!此菩薩得如是三昧智力,以大方便,雖示現生死,而恒住涅槃;雖眷屬圍繞,而常樂遠離;雖以願力三界受生,而不為世法所染;雖常寂滅,以方便力而還熾然,雖然不燒;雖隨順佛智,而示入聲聞、辟支佛地;雖得佛境界藏,而示住魔境界;雖超魔道,而現行魔法;雖示同外道行,而不舍佛法;雖示隨順一切世間,而常行一切出世間法;所有一切莊嚴之事,出過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及非人、帝釋、梵王、四天王等之所有者,而不舍離樂法之心。

  “佛子!菩薩成就如是智慧,住遠行地,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於彼佛所,以廣大心、增勝心,供養恭敬,尊重贊嘆,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於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獲如實三昧智慧光明,隨順修行。於諸佛所護持正法,常為如來之所贊喜,一切二乘所有問難無能退屈,利益眾生,法忍清凈。如是經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更增勝。譬如真金,以眾妙寶間錯莊嚴,轉更增勝,倍益光明,餘莊嚴具所不能及;菩薩住此第七地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以方便慧力轉更明凈,非是二乘之所能及。佛子!譬如日光,星月等光無能及者,閻浮提地所有泥潦悉能幹竭;此遠行地菩薩亦復如是,一切二乘無有能及,悉能幹竭一切眾生諸惑泥潦。此菩薩,十波羅蜜中,方便波羅蜜偏多;餘非不行,但隨力隨分。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七遠行地。菩薩住此地,多作自在天王,善為眾生說證智法,令其證入。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此菩薩若發勤精進,於一念頃,得百千億那由他三昧,乃至示現百千億那由他菩薩以為眷屬;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第一義智三昧道,  六地修行心滿足,

  即時成就方便慧,  菩薩以此入七地。

  雖明三脫起慈悲,  雖等如來勤供佛,

  雖觀於空集福德,  菩薩以此升七地。

  遠離三界而莊嚴,  滅除惑火而起焰,

  知法無二勤作業,  瞭剎皆空樂嚴土,

  解身不動具諸相,  達聲性離善開演,

  入於一念事各別,  智者以此升七地。

  觀察此法得明瞭,  廣為群迷興利益,

  入眾生界無有邊,  佛教化業亦無量。

  國土諸法與劫數,  解欲心行悉能入,

  說三乘法亦無限,  如是教化諸群生。

  菩薩勤求最勝道,  動息不舍方便慧,

  一一回向佛菩提,  念念成就波羅蜜。

  發心回向是佈施,  滅惑為戒不害忍,

  求善無厭斯進策,  於道不動即修禪,

  忍受無生名般若,  回向方便希求願,

  無能摧力善瞭智,  如是一切皆成滿。

  初地攀緣功德滿,  二地離垢三諍息,

  四地入道五順行,  第六無生智光照,

  七住菩提功德滿,  種種大願皆具足,

  以是能令八地中,  一切所作咸清凈。

  此地難過智乃超,  譬如世界二中間,

  亦如聖王無染著,  然未名為總超度。

  若住第八智地中,  爾乃逾於心境界,

  如梵觀世超人位,  如蓮處水無染著。

  此地雖超諸惑眾,  不名有惑非無惑,

  以無煩惱於中行,  而求佛智心未足。

  世間所有眾技藝,  經書詞論普明瞭,

  禪定三昧及神通,  如是修行悉成就。

  菩薩修成七住道,  超過一切二乘行,

  初地願故此由智,  譬如王子力具足。

  成就甚深仍進道,  心心寂滅不取證;

  譬如乘船入海中,  在水不為水所溺。

  方便慧行功德具,  一切世間無能瞭,

  供養多佛心益明,  如以妙寶莊嚴金。

  此地菩薩智最明,  如日舒光竭愛水,

  又作自在天中主,  化導群生修正智。

  若以勇猛精勤力,  獲多三昧見多佛,

  百千億數那由他,  願力自在復過是。

  此是菩薩遠行地,  方便智慧清凈道,

  一切世間天及人,  聲聞獨覺無能知。”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七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八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五

  第八地

  是時天王及天眾,  聞此勝行皆歡喜,

  為欲供養於如來,  及以無央大菩薩,

  雨妙華幡及幢蓋,  香鬘瓔珞與寶衣,

  無量無邊千萬種,  悉以摩尼作嚴飾。

  天女同時奏天樂,  普發種種妙音聲,

  供養於佛並佛子,  共作是言而贊嘆:

  “一切見者兩足尊,  哀愍眾生現神力,

  令此種種諸天樂,  普發妙音咸得聞。

  於一毛端百千億,  那由他國微塵數,

  如是無量諸如來,  於中安住說妙法。

  一毛孔內無量剎,  各有四洲及大海,

  須彌鐵圍亦復然,  悉見在中無迫隘。

  一毛端處有六趣,  三種惡道及人天,

  諸龍神眾阿修羅,  各隨自業受果報。

  於彼一切剎土中,  悉有如來演妙音,

  隨順一切眾生心,  為轉最上凈法輪。

  剎中種種眾生身,  身中復有種種剎,

  人天諸趣各各異,  佛悉知已為說法。

  大剎隨念變為小,  小剎隨念亦變大,

  如是神通無有量,  世間共說不能盡。”

  普發此等妙音聲,  稱贊如來功德已,

  眾會歡喜默然住,  一心瞻仰欲聽說。

  時解脫月復請言:  “今此眾會皆寂靜,

  願說隨次之所入,  第八地中諸行相!”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七地中,善修習方便慧,善清凈諸道,善集助道法。大願力所攝,如來力所加,自善力所持,常念如來力、無所畏、不共佛法,善清凈深心思覺,能成就福德智慧,大慈大悲不舍眾生,入無量智道,入一切法,本來無生、無起、無相、無成、無壞、無盡、無轉、無性為性,初、中、後際皆悉平等,無分別如如智之所入處,離一切心、意、識分別想,無所取著猶如虛空,入一切法如虛空性,是名:得無生法忍。

  “佛子!菩薩成就此忍,即時得入第八不動地,為深行菩薩難可知無差別,離一切相、一切想、一切執著,無量無邊,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離諸諠諍,寂滅現前。譬如比丘,具足神通,得心自在,次第乃至入滅盡定,一切動心、憶想分別悉皆止息。此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不動地,即舍一切功用行,得無功用法,身、口、意業念務皆息,住於報行。譬如有人,夢中見身墮在大河,為欲渡故,發大勇猛,施大方便;以大勇猛、施方便故,即便覺寤,既覺寤已,所作皆息。菩薩亦爾,見眾生身在四流中,為救度故,發大勇猛,起大精進;以勇猛、精進故,至不動地;既至此已,一切功用靡不皆息,二行、相行悉不現前。佛子!如生梵世,欲界煩惱皆不現前;住不動地亦復如是,一切心、意、識行皆不現前。此菩薩摩訶薩,菩薩心、佛心、菩提心、涅槃心尚不現起,況復起於世間之心!

  “佛子!此地菩薩本願力故,諸佛世尊親現其前與如來智,令其得入法流門中,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此忍第一,順諸佛法。然善男子!我等所有十力、無畏、十八不共諸佛之法,汝今未得,汝應為欲成就此法勤加精進,勿復放舍於此忍門。又善男子!汝雖得是寂滅解脫,然諸凡夫未能證得,種種煩惱皆悉現前,種種覺觀常相侵害,汝當愍念如是眾生。又善男子!汝當憶念本所誓願,普大饒益一切眾生,皆令得入不可思議智慧之門。又善男子!此諸法法性,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異,諸佛不以得此法故名為如來,一切二乘亦能得此無分別法。又善男子!汝觀我等身相,無量智慧,無量國土,無量方便,無量光明,無量清凈,音聲亦無有量;汝今宜應成就此事。又善男子!汝今適得此一法明,所謂:一切法無生、無分別。善男子!如來法明,無量入,無量作,無量轉,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可得知;汝應修行,成就此法。又善男子!汝觀十方無量國土、無量眾生、無量法、種種差別,悉應如實通達其事。’

  “佛子!諸佛世尊與此菩薩如是等無量起智門,令其能起無量無邊差別智業。佛子!若諸佛不與此菩薩起智門者,彼時即入究竟涅槃,棄舍一切利眾生業。以諸佛與如是等無量無邊起智門故,於一念頃所生智業,從初發心乃至七地所修諸行,百分不及一,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分亦不及一;如是,阿僧祇分,歌羅分,算數分,譬諭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佛子!是菩薩先以一身起行,今住此地,得無量身、無量音聲、無量智慧、無量受生、無量凈國,教化無量眾生,供養無量諸佛,入無量法門,具無量神通,有無量眾會道場差別,住無量身、語、意業集一切菩薩行,以不動法故。佛子!譬如乘船欲入大海,未至於海,多用功力;若至海已,但隨風去,不假人力以至大海,一日所行比於未至,其未至時設經百歲亦不能及。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積集廣大善根資糧,乘大乘船到菩薩行海,於一念頃以無功用智入一切智智境界,本有功用行經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不能及。

  “佛子!菩薩住此第八地,以大方便善巧智所起無功用覺慧,觀一切智智所行境。所謂:觀世間成,觀世間壞;由此業集故成,由此業盡故壞。幾時成?幾時壞?幾時成住?幾時壞住?皆如實知。又知地界小相、大相、無量相、差別相,知水、火、風界小相、大相、無量相、差別相,知微塵細相、差別相、無量差別相。隨何世界中所有微塵聚及微塵差別相,皆如實知;隨何世界中所有地、水、火、風界各若幹微塵,所有寶物若幹微塵,眾生身若幹微塵,國土身若幹微塵,皆如實知。知眾生大身、小身各若幹微塵成,知地獄身、畜生身、餓鬼身、阿修羅身、天身、人身各若幹微塵成,得如是知微塵差別智。又知欲界、色界、無色界成,知欲界、色界、無色界壞,知欲界、色界、無色界小相、大相、無量相、差別相,得如是觀三界差別智。

  “佛子!此菩薩復起智明,教化眾生。所謂:善知眾生身差別,善分別眾生身,善觀察所生處;隨其所應而為現身,教化成熟。此菩薩於一三千大千世界,隨眾生身信解差別,以智光明普現受生;如是,若二、若三,乃至百千,乃至不可說三千大千世界,隨眾生身信解差別,普於其中示現受生。此菩薩成就如是智慧故,於一佛剎其身不動,乃至不可說佛剎眾會中悉現其身。佛子!此菩薩隨諸眾生身心信解種種差別,於彼佛國眾會之中而現其身。所謂:於沙門眾中示沙門形,婆羅門眾中示婆羅門形,剎利眾中示剎利形;如是,毗舍眾、首陀眾、居士眾、四天王眾、三十三天眾、夜摩天眾、兜率陀天眾、化樂天眾、他化自在天眾、魔眾、梵眾,乃至阿迦尼吒天眾中,各隨其類而為現形。又應以聲聞身得度者,現聲聞形;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現辟支佛形;應以菩薩身得度者,現菩薩形;應以如來身得度者,現如來形。佛子!菩薩如是於一切不可說佛國土中,隨諸眾生信樂差別,如是如是而為現身。

  “佛子!此菩薩遠離一切身想分別,住於平等。此菩薩知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此菩薩知諸眾生心之所樂,能以眾生身作自身,亦作國土身、業報身,乃至虛空身。又知眾生心之所樂,能以國土身作自身,亦作眾生身、業報身,乃至虛空身。又知諸眾生心之所樂,能以業報身作自身,亦作眾生身、國土身,乃至虛空身。又知眾生心之所樂,能以自身作眾生身、國土身,乃至虛空身。隨諸眾生所樂不同,則於此身現如是形。此菩薩知眾生集業身、報身、煩惱身、色身、無色身,又知國土身小相、大相、無量相、染相、凈相、廣相、倒住相、正住相、普入相、方網差別相,知業報身假名差別,知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假名差別,知如來身有菩提身、願身、化身、力持身、相好莊嚴身、威勢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知智身善思量相、如實決擇相、果行所攝相、世間出世間差別相、三乘差別相、共相、不共相、出離相、非出離相、學相、無學相,知法身平等相、不壞相、隨時隨俗假名差別相、眾生非眾生法差別相、佛法聖僧法差別相,知虛空身無量相、周遍相、無形相、無異相、無邊相、顯現色身相。佛子!菩薩成就如是身智已,得命自在、心自在、財自在、業自在、生自在、願自在、解自在、如意自在、智自在、法自在。得此十自在故,則為不思議智者、無量智者、廣大智者、無能壞智者。

  “此菩薩如是入已,如是成就已,得畢竟無過失身業、無過失語業、無過失意業。身、語、意業隨智慧行,般若波羅蜜增上,大悲為首,方便善巧,善能分別,善起大願,佛力所護,常勤修習利眾生智,普住無邊差別世界。佛子!舉要言之:菩薩住此不動地,身、語、意業諸有所作,皆能積集一切佛法。佛子!菩薩住此地,得善住深心力,一切煩惱不行故;得善住勝心力,不離於道故;得善住大悲力,不舍利益眾生故;得善住大慈力,救護一切世間故;得善住陀羅尼力,不忘於法故:得善住辯才力,善觀察分別一切法故;得善住神通力,普往無邊世界故:得善住大願力,不舍一切菩薩所作故;得善住波羅蜜力,成就一切佛法故;得如來護念力,一切種、一切智智現前故。此菩薩得如是智力,能現一切諸所作事,於諸事中無有過咎。

  “佛子!此菩薩智地名為:不動地,無能沮壞故;名為:不轉地,智慧無退故;名為:難得地,一切世間無能測故;名為:童真地,離一切過失故;名為:生地,隨樂自在故;名為:成地,更無所作故;名為:究竟地,智慧決定故;名為:變化地,隨願成就故;名為:力持地,他不能動故;名為:無功用地,先已成就故。佛子!菩薩成就如是智慧,入佛境界,佛功德照,順佛威儀,佛境現前,常為如來之所護念,梵、釋、四王、金剛力士常隨侍衛,恒不舍離諸大三昧,能現無量諸身差別,於一一身有大勢力,報得神通三昧自在,隨有可化眾生之處示成正覺。佛子!菩薩如是入大乘會,獲大神通,放大光明,入無礙法界,知世界差別,示現一切諸大功德,隨意自在,善能通達前際,後際,普伏一切魔邪之道,深入如來所行境界,於無量國土修菩薩行,以能獲得不退轉法,是故說名:住不動地。

  “佛子!菩薩住此不動地已,以三昧力,常得現見無量諸佛,恒不舍離承事供養。此菩薩於一一劫、一一世界,見無量百佛、無量千佛,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佛,恭敬尊重,承事供養,一切資生悉以奉施。於諸佛所得於如來甚深法藏,受世界差別等無量法明;若有問難世界差別如是等事,無能屈者。如是經於無量百劫、無量千劫,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增明凈。譬如真金治作寶冠,置閻浮提主聖王頂上,一切臣民諸莊嚴具無與等者;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一切二乘乃至第七地菩薩所有善根無能及者,以住此地大智光明,普滅眾生煩惱黑闇,善能開闡智慧門故。佛子!譬如千世界主大梵天王,能普運慈心,普放光明,滿千世界;此地菩薩亦復如是,能放光明,照百萬佛剎微塵數世界,令諸眾生滅煩惱火而得清涼。此菩薩,十波羅蜜中,願波羅蜜增上;餘波羅蜜非不修行,但隨力隨分。是名:略說諸菩薩摩訶薩第八不動地;若廣說者,經無量劫不可窮盡。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地,多作大梵天王,主千世界,最勝自在,善說諸義,能與聲聞、辟支佛、諸菩薩波羅蜜道;若有問難世界差別,無能退屈。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乃至不離念一切種、一切智智。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此菩薩若以發起大精進力,於一念頃,得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三昧,乃至示現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以為眷屬;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是數,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七地修治方便慧,  善集助道大願力,

  復得人尊所攝持,  為求勝智登八住。

  功德成就恒慈愍,  智慧廣大等虛空,

  聞法能生決定力,  是則寂滅無生忍。

  知法無生無起相,  無成無壞無盡轉,

  離有平等絕分別,  超諸心行如空住。

  成就是忍超戲論,  甚深不動恒寂滅,

  一切世間無能知,  心相取著悉皆離。

  住於此地不分別,  譬如比丘入滅定,

  如夢渡河覺則無,  如生梵天絕下欲。

  以本願力蒙勸導,  嘆其忍勝與灌頂,

  語言:‘我等眾佛法,  汝今未獲當勤進。

  汝雖已滅煩惱火,  世間惑焰猶熾然,

  當念本願度眾生,  悉使修因趣解脫。

  法性真常離心念,  二乘於此亦能得,

  不以此故為世尊,  但以甚深無礙智。’

  如是人天所應供,  與此智慧令觀察,

  無邊佛法悉得成,  一念超過曩眾行。

  菩薩住茲妙智地,  則獲廣大神通力,

  一念分身遍十方,  如船入海因風濟。

  心無功用任智力,  悉知國土成壞住,

  諸界種種各殊異,  小大無量皆能瞭。

  三千世界四大種,  六趣眾生身各別,

  及以眾寶微塵數,  以智觀察悉無餘。

  菩薩能知一切身,  為化眾生同彼形,

  國土無量種種別,  悉為現形無不遍。

  譬如日月住虛空,  一切水中皆現影;

  住於法界無所動,  隨心現影亦復然。

  隨其心樂各不同,  一切眾中皆現身,

  聲聞獨覺與菩薩,  及以佛身靡不現。

  眾生國土業報身,  種種聖人智法身,

  虛空身相皆平等,  普為眾生而示作。

  十種聖智普觀察,  復順慈悲作眾業,

  所有佛法皆成就,  持戒不動如須彌。

  十力成就不動搖,  一切魔眾無能轉,

  諸佛護念天王禮,  密跡金剛恒侍衛。

  此地功德無邊際,  千萬億劫說不盡,

  復以供佛善益明,  如王頂上莊嚴具。

  菩薩住此第八地,  多作梵王千界主,

  演說三乘無有窮,  慈光普照除眾惑。

  一念所獲諸三昧,  百萬世界微塵等,

  諸所作事悉亦然,  願力示現復過是。

  菩薩第八不動地,  我為汝等已略說,

  若欲次第廣分別,  經於億劫不能盡。”

  第九地

  說此菩薩八地時,  如來現大神通力,

  震動十方諸國土,  無量億數難思議。

  一切知見無上尊,  其身普放大光明,

  照耀彼諸無量土,  悉使眾生獲安樂。

  菩薩無量百千億,  俱時踴在虛空住,

  以過諸天上妙供,  供養說中最勝者。

  大自在王自在天,  悉共同心喜無量,

  各以種種眾供具,  供養甚深功德海。

  復有天女千萬億,  身心歡喜悉充遍,

  各奏樂音無量種,  供養人中大導師。

  是時眾樂同時奏,  百千萬億無量別,

  悉以善逝威神力,  演出妙音而贊嘆:

  “寂靜調柔無垢害,  隨所入地善修習,

  心如虛空詣十方,  廣說佛道悟群生。

  天上人間一切處,  悉現無等妙莊嚴,

  以從如來功德生,  令其見者樂佛智。

  不離一剎詣眾土,  如月普現照世間,

  音聲心念悉皆滅,  譬猶谷響無不應。

  若有眾生心下劣,  為彼演說聲聞行;

  若心明利樂辟支,  則為彼說中乘道。

  若有慈悲樂饒益,  為說菩薩所行事;

  若有最勝智慧心,  則示如來無上法。

  譬如幻師作眾事,  種種形相皆非實,

  菩薩智幻亦如是,  雖現一切離有無。”

  如是美音千萬種,  歌贊佛已默然住。

  解脫月言:“今眾凈,  願說九地所行道!”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無量智思量觀察,欲更求轉勝寂滅解脫,復修習如來智慧,入如來秘密法,觀察不思議大智性,凈諸陀羅尼三昧門,具廣大神通,入差別世界,修力、無畏、不共法,隨諸佛轉法輪,不舍大悲本願力,得入菩薩第九善慧地。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善慧地,如實知善不善無記法行、有漏無漏法行、世間出世間法行、思議不思議法行、定不定法行、聲聞獨覺法行、菩薩行法行、如來地法行、有為法行、無為法行。此菩薩以如是智慧,如實知眾生心稠林、煩惱稠林、業稠林、根稠林、解稠林、性稠林、樂欲稠林、隨眠稠林、受生稠林、習氣相續稠林、三聚差別稠林。此菩薩如實知眾生心種種相,所謂:雜起相、速轉相、壞不壞相、無形質相、無邊際相、清凈相、垢無垢相、縛不縛相、幻所作相、隨諸趣生相;如是百千萬億乃至無量,皆如實知。又知諸煩惱種種相,所謂:久遠隨行相、無邊引起相、俱生不舍相、眠起一義相、與心相應不相應相、隨趣受生而住相、三界差別相、愛見癡慢如箭深入過患相、三業因緣不絕相;略說乃至八萬四千,皆如實知。又知諸業種種相,所謂:善不善無記相、有表示無表示相、與心同生不離相、因自性剎那壞而次第集果不失相、有報無報相、受黑黑等眾報相、如田無量相、凡聖差別相、現受生受後受相、乘非乘定不定相;略說乃至八萬四千,皆如實知。又知諸根軟中勝相、先際後際差別無差別相、上中下相、煩惱俱生不相離相、乘非乘定不定相、淳熟調柔相、隨根網輕轉壞相、增上無能壞相、退不退差別相、遠隨共生不同相;略說乃至八萬四千,皆如實知。又知諸解軟中上、諸性軟中上、樂欲軟中上;皆略說乃至八萬四千。又知諸隨眠種種相,所謂:與深心共生相、與心共生相、心相應不相應差別相、久遠隨行相、無始不拔相、與一切禪定解脫三昧三摩缽底神通相違相、三界相續受生系縛相、令無邊心相續現起相、開諸處門相、堅實難治相、地處成就不成就相、唯以聖道拔出相。又知受生種種相,所謂:隨業受生相、六趣差別相、有色無色差別相、有想無想差別相、業為田愛水潤無明暗覆識為種子生後有芽相、名色俱生不相離相、癡愛希求續有相、欲受欲生無始樂著相、妄謂出三界貪求相。又知習氣種種相,所謂:行不行差別相、隨趣熏習相、隨眾生行熏習相、隨業煩惱熏習相、善不善無記熏習相、隨入後有熏習相、次第熏習相、不斷煩惱遠行不舍熏習相、實非實熏習相、見聞親近聲聞獨覺菩薩如來熏習相。又知眾生正定邪定不定相,所謂:正見正定相、邪見邪定相、二俱不定相、五逆邪定相、五根正定相、二俱不定相、八邪邪定相、正性正定相、更不作二俱離不定相、深著邪法邪定相、習行聖道正定相、二俱舍不定相。佛子!菩薩隨順如是智慧,名:住善慧地;住此地已,瞭知眾生諸行差別,教化調伏,令得解脫。

  “佛子!此菩薩善能演說聲聞乘法、獨覺乘法、菩薩乘法、如來地法;一切行處,智隨行故,能隨眾生根、性、欲、解、所行有異、諸聚差別,亦隨受生、煩惱、眠、縛、諸業習氣而為說法,令生信解,增益智慧,各於其乘而得解脫。

  “佛子!菩薩住此善慧地,作大法師,具法師行,善能守護如來法藏,以無量善巧智,起四無礙辯,用菩薩言辭而演說法。此菩薩常隨四無礙智轉,無暫舍離。何等為四,所謂:法無礙智、義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此菩薩以法無礙智,知諸法自相;義無礙智,知諸法別相;辭無礙智,無錯謬說;樂說無礙智,無斷盡說。復次,以法無礙智,知諸法自性;義無礙智,知諸法生滅;辭無礙智,安立一切法不斷說;樂說無礙智,隨所安立,不可壞無邊說。復次,以法無礙智,知現在法差別;義無礙智,知過去、未來法差別;辭無礙智,於去、來、今法無錯謬說;樂說無礙智,於一一世無邊法明瞭說。復次,以法無礙智,知法差別;義無礙智,知義差別;辭無礙智,隨其言音說;樂說無礙智,隨其心樂說。復次,法無礙智,以法智知差別不異;義無礙智,以比智知差別如實;辭無礙智,以世智差別說;樂說無礙智,以第一義智善巧說。復次,法無礙智,知諸法一相不壞;義無礙智,知蘊、界、處、諦、緣起善巧;辭無礙智,以一切世間易解瞭美妙音聲、文字說;樂說無礙智,以轉勝無邊法明說。復次,法無礙智,知一乘平等性;義無礙智,知諸乘差別性;辭無礙智,說一切乘無差別;樂說無礙智,說一一乘無邊法。復次,法無礙智,知一切菩薩行、智行、法行智隨證;義無礙智,知十地分位義差別;辭無礙智,說地道無差別相;樂說無礙智,說一一地無邊行相。復次,法無礙智,知一切如來一念成正覺;義無礙智,知種種時、種種處等各差別;辭無礙智,說成正覺差別;樂說無礙智,於一一句法無量劫說不盡。復次,法無礙智,知一切如來語、力、無所畏、不共佛法,大慈大悲,辯才方便,轉法輪,一切智智隨證;義無礙智,知如來隨八萬四千眾生心、行、根、解、差別音聲;辭無礙智,隨一切眾生行,以如來音聲差別說;樂說無礙智,隨眾生信解,以如來智清凈行圓滿說。

  “佛子!菩薩住第九地,得如是善巧無礙智,得如來妙法藏,作大法師,得義陀羅尼、法陀羅尼、智陀羅尼、光照陀羅尼、善慧陀羅尼、眾財陀羅尼、威德陀羅尼、無礙門陀羅尼、無邊際陀羅尼、種種義陀羅尼,如是等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皆得圓滿,以百萬阿僧祇善巧音聲辯才門而演說法。此菩薩得如是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已,於無量佛所一一佛前,悉以如是百萬阿僧祇陀羅尼門聽聞正法,聞已不忘,以無量差別門為他演說。此菩薩初見於佛,頭頂禮敬,即於佛所得無量法門;此所得法門,非彼聞持諸大聲聞,於百千劫所能領受。此菩薩得如是陀羅尼、如是無礙智,坐於法座而說於法;大千世界滿中眾生,隨其心樂差別為說;唯除諸佛及受職菩薩,其餘眾會威德光明無能與比。此菩薩處於法座,欲以一音,令諸大眾皆得解瞭,即得解瞭;或時欲以種種音聲,令諸大眾皆得開悟;或時心欲放大光明,演說法門;或時心欲於其身上一一毛孔,皆演法音;或時心欲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形、無形物,皆悉演出妙法言音;或時心欲發一言音,周遍法界,悉令解瞭;或時心欲一切言音,皆作法音,恒住不滅;或時心欲一切世界簫、笛、鐘、鼓及以歌詠,一切樂聲皆演法音;或時心欲於一字中,一切法句言音差別,皆悉具足;或時心欲令不可說無量世界地、水、火、風四大聚中所有微塵,一一塵中皆悉演出不可說法門。如是所念,一切隨心,無不得者。

  “佛子!此菩薩,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咸至其前,一一皆以無量言音而興問難,一一問難各各不同;菩薩於一念頃悉能領受,仍以一音普為解釋,令隨心樂,各得歡喜。如是乃至不可說世界所有眾生,一剎那間,一一皆以無量言音而興問難,一一問難各各不同;菩薩於一念頃悉能領受,亦以一音普為解釋,各隨心樂,令得歡喜。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滿中眾生,菩薩皆能隨其心樂、隨根、隨解而為說法,承佛神力廣作佛事,普為一切作所依怙。佛子!此菩薩復更精進,成就智明。假使一毛端處有不可說世界微塵數諸佛眾會,一一眾會有不可說世界微塵數眾生,一一眾生有不可說世界微塵數性、欲,彼諸佛隨其性、欲各與法門;如一毛端處,一切法界處悉亦如是。如是所說無量法門,菩薩於一念中悉能領受,無有忘失。

  “佛子!菩薩住此第九地,晝夜專勤更無餘念,唯入佛境界親近如來,入諸菩薩甚深解脫,常在三昧,恒見諸佛,未曾舍離。一一劫中見無量佛、無量百佛、無量千佛,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佛,恭敬尊重,承事供養,於諸佛所種種問難,得說法陀羅尼,所有善根轉更明凈。譬如真金,善巧金師用作寶冠,轉輪聖王以嚴其首,四天下內一切小王及諸臣民諸莊嚴具無與等者;此第九地菩薩善根亦復如是,一切聲聞、辟支佛及下地菩薩所有善根無能與等。佛子!譬如二千世界主大梵天王,身出光明,二千界中幽遠之處悉能照耀,除其黑闇;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能出光明照眾生心,煩惱黑闇皆令息滅。此菩薩,十波羅蜜中,力波羅蜜最勝;餘波羅蜜非不修行,但隨力隨分。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九善慧地;若廣說者,於無量劫亦不能盡。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地,多作二千世界主大梵天王,善能統理,自在饒益,能為一切聲聞、緣覺及諸菩薩分別演說波羅蜜行;隨眾生心,所有問難無能屈者。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乃至不離念一切種、一切智智。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此菩薩若發勤精進,於一念頃,得百萬阿僧祇國土微塵數三昧,乃至示現百萬阿僧祇國土微塵數菩薩以為眷屬;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

  “無量智力善觀察,  最上微妙世難知,

  普入如來秘密處,  利益眾生入九地。

  總持三昧皆自在,  獲大神通入眾剎,

  力智無畏不共法,  願力悲心入九地。

  住於此地持法藏,  瞭善不善及無記,

  有漏無漏世出世,  思不思議悉善知。

  若法決定不決定,  三乘所作悉觀察,

  有為無為行差別,  如是而知入世間。

  若欲知諸眾生心,  則能以智如實知,

  種種速轉壞非壞,  無質無邊等眾相。

  煩惱無邊恒共伴,  眠起一義續諸趣,

  業性種種各差別,  因壞果集皆能瞭。

  諸根種種下中上,  先後際等無量別,

  解性樂欲亦復然,  八萬四千靡不知。

  眾生惑見恒隨縛,  無始稠林未除翦,

  與志共俱心並生,  常相羈系不斷絕。

  但唯妄想非實物,  不離於心無處所,

  禪定境排仍退轉,  金剛道滅方畢竟。

  六趣受生各差別,  業田愛潤無明覆,

  識為種子名色芽,  三界無始恒相續。

  惑業心習生諸趣,  若離於此不復生;

  眾生悉在三聚中,  或溺於見或行道。

  住於此地善觀察,  隨其心樂及根解,

  悉以無礙妙辯才,  如其所應差別說。

  處於法座如師子,  亦如牛王寶山王,

  又如龍王佈密雲,  霔甘露雨充大海。

  善知法性及奧義,  隨順言辭能辯說,

  總持百萬阿僧祇,  譬如大海受眾雨。

  總持三昧皆清凈,  能於一念見多佛,

  一一佛所皆聞法,  復以妙音而演暢。

  若欲三千大千界,  教化一切諸群生,

  如雲廣佈無不及,  隨其根欲悉令喜。

  毛端佛眾無有數,  眾生心樂亦無極,

  悉應其心與法門,  一切法界皆如是。

  菩薩勤加精進力,  復獲功德轉增勝,

  聞持爾所諸法門,  如地能持一切種。

  十方無量諸眾生,  咸來親近會中坐,

  一念隨心各問難,  一音普對悉充足。

  住於此地為法王,  隨機誨誘無厭倦,

  日夜見佛未曾舍,  入深寂滅智解脫。

  供養諸佛善益明,  如王頂上妙寶冠,

  復使眾生煩惱滅,  譬如梵王光普照。

  住此多作大梵王,  以三乘法化眾生,

  所行善業普饒益,  乃至當成一切智。

  一念所入諸三昧,  阿僧祇剎微塵數,

  見佛說法亦復然,  願力所作復過此。

  此是第九善慧地,  大智菩薩所行處,

  甚深微妙難可見,  我為佛子已宣說。”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八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九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六

  第十地

  凈居天眾那由他,  聞此地中諸勝行,

  空中踴躍心歡喜,  悉共虔誠供養佛。

  不可思議菩薩眾,  亦在空中大歡喜,

  俱然最上悅意香,  普熏眾會令清凈。

  自在天王與天眾,  無量億數在虛空,

  普散天衣供養佛,  百千萬種繽紛下。

  天諸采女無有量,  靡不歡欣供養佛,

  各奏種種妙樂音,  悉以此言而贊嘆:

  “佛身安坐一國土,  一切世界悉現身,

  身相端嚴無量億,  法界廣大悉充滿。

  於一毛孔放光明,  普滅世間煩惱暗,

  國土微塵可知數,  此光明數不可測。

  或見如來具眾相,  轉於無上正法輪,

  或見遊行諸佛剎,  或見寂然安不動。

  或現住於兜率宮,  或現下生入母胎,

  或示住胎或出胎,  悉令無量國中見。

  或現出傢修世道,  或現道場成正覺,

  或現說法或涅槃,  普使十方無不睹。

  譬如幻師知幻術,  在於大眾多所作;

  如來智慧亦復然,  於世間中普現身。

  佛住甚深真法性,  寂滅無相同虛空,

  而於第一實義中,  示現種種所行事。

  所作利益眾生事,  皆依法性而得有,

  相與無相無差別,  入於究竟皆無相。

  若有欲得如來智,  應離一切妄分別,

  有無通達皆平等,  疾作人天大導師。”

  無量無邊天女眾,  種種言音稱贊已,

  身心寂靜共安樂,  瞻仰如來默然住。

  即時菩薩解脫月,  知諸眾會咸寂靜,

  向金剛藏而請言:  “大無畏者真佛子!

  從第九地入十地,  所有功德諸行相,

  及以神通變化事,  願聰慧者為宣說!”

  爾時,金剛藏菩薩摩訶薩告解脫月菩薩言:

  “佛子!菩薩摩訶薩從初地乃至第九地,以如是無量智慧觀察覺瞭已,善思惟修習,善滿足白法,集無邊助道法,增長大福德智慧,廣行大悲,知世界差別,入眾生界稠林,入如來所行處,隨順如來寂滅行,常觀察如來力、無所畏、不共佛法,名為:得一切種、一切智智受職位。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智慧入受職地已,即得菩薩離垢三昧、入法界差別三昧、莊嚴道場三昧、一切種華光三昧、海藏三昧、海印三昧、虛空界廣大三昧、觀一切法自性三昧、知一切眾生心行三昧、一切佛皆現前三昧,如是等百萬阿僧祇三昧皆現在前。菩薩於此一切三昧,若入若起,皆得善巧,亦善瞭知一切三昧所作差別。其最後三昧,名:受一切智勝職位。此三昧現在前時,有大寶蓮華忽然出生。其華廣大,量等百萬三千大千世界,以眾妙寶間錯莊嚴,超過一切世間境界;出世善根之所生起,知諸法如幻性眾行所成,恒放光明普照法界,非諸天處之所能有;毗琉璃摩尼寶為莖,栴檀王為臺,碼瑙為須,閻浮檀金為葉,其華常有無量光明,眾寶為藏,寶網彌覆,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蓮華以為眷屬。爾時,菩薩坐此華座,身相大小正相稱可;無量菩薩以為眷屬,各坐其餘蓮華之上,周匝圍繞,一一各得百萬三昧,向大菩薩一心瞻仰。

  “佛子!此大菩薩並其眷屬坐華座時,所有光明及以言音普皆充滿十方法界,一切世界咸悉震動,惡趣休息,國土嚴凈,同行菩薩靡不來集,人天音樂同時發聲,所有眾生悉得安樂,以不思議供養之具供一切佛,諸佛眾會悉皆顯現。

  “佛子!此菩薩坐彼大蓮華座時,於兩足下放百萬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諸大地獄,滅眾生苦;於兩膝輪放百萬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諸畜生趣,滅眾生苦;於臍輪中放百萬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閻羅王界,滅眾生苦;從左右脅放百萬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人趣,滅眾生苦;從兩手中放百萬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一切諸天及阿修羅所有宮殿;從兩肩上放百萬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一切聲聞;從其項背放百萬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辟支佛身;從其面門放百萬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初始發心乃至九地諸菩薩身;從兩眉間放百萬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受職菩薩,令魔宮殿悉皆不現;從其頂上放百萬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諸佛如來道場眾會,右繞十匝,住虛空中,成光明網,名:熾然光明,發起種種諸供養事供養於佛,餘諸菩薩從初發心乃至九地所有供養而比於此,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諭所不能及。其光明網普於十方一一如來眾會之前,雨眾妙香、華鬘、衣服、幢幡、寶蓋、諸摩尼等莊嚴之具以為供養,皆從出世善根所生,超過一切世間境界。若有眾生見知此者,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佛子!此大光明作於如是供養事畢,復繞十方一切世界一一諸佛道場眾會,經十匝已,從諸如來足下而入。爾時,諸佛及諸菩薩,知某世界中,某菩薩摩訶薩能行如是廣大之行到受職位。佛子!是時,十方無量無邊乃至九地諸菩薩眾皆來圍繞,恭敬供養,一心觀察。正觀察時,其諸菩薩即各獲得十千三昧。當爾之時,十方所有受職菩薩,皆於金剛莊嚴臆德相中出大光明,名:能壞魔怨,百萬阿僧祇光明以為眷屬,普照十方,現於無量神通變化;作是事已,而來入此菩薩摩訶薩金剛莊嚴臆德相中;其光入已,令此菩薩所有智慧、勢力增長過百千倍。

  “爾時,十方一切諸佛從眉間出清凈光明,名:增益一切智神通,無數光明以為眷屬,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右繞十匝,示現如來廣大自在,開悟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諸菩薩眾,周遍震動一切佛剎,滅除一切諸惡道苦,隱蔽一切諸魔宮殿,示一切佛得菩提處道場眾會莊嚴威德;如是普照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世界已,而來至此菩薩會上周匝右繞,示現種種莊嚴之事;現是事已,從大菩薩頂上而入,其眷屬光明亦各入彼諸菩薩頂。當爾之時,此菩薩得先所未得百萬三昧,名為:已得受職之位,入佛境界,具足十力,墮在佛數。佛子!如轉輪聖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後,身相具足。其轉輪王令此太子坐白象寶妙金之座,張大網幔,建大幢幡,然香散花,奏諸音樂,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內,王執此瓶灌太子頂,是時即名:受王職位,墮在灌頂剎利王數,即能具足行十善道,亦得名為:轉輪聖王。菩薩受職亦復如是,諸佛智水灌其頂故,名為:受職;具足如來十種力故,墮在佛數。佛子!是名:菩薩受大智職。菩薩以此大智職故,能行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難行之行,增長無量智慧功德,名為:安住法雲地。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法雲地,如實知欲界集、色界集、無色界集、世界集、法界集、有為界集、無為界集、眾生界集、識界集、虛空界集、涅槃界集。此菩薩如實知諸見煩惱行集,知世界成壞集,知聲聞行集、辟支佛行集、菩薩行集、如來力無所畏色身法身集、一切種一切智智集、示得菩提轉法輪集、入一切法分別決定智集。舉要言之,以一切智,知一切集。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以如是上上覺慧,如實知眾生業化、煩惱化、諸見化、世界化、法界化、聲聞化、辟支佛化、菩薩化、如來化、一切分別無分別化,如是等皆如實知。又如實知佛持、法持、僧持、業持、煩惱持、時持、願持、供養持、行持、劫持、智持,如是等皆如實知。又如實知諸佛如來入微細智,所謂:修行微細智、命終微細智、受生微細智、出傢微細智、現神通微細智、成正覺微細智、轉法輪微細智、住壽命微細智、般涅槃微細智、教法住微細智,如是等皆如實知。又入如來秘密處,所謂:身秘密、語秘密、心秘密、時非時思量秘密、授菩薩記秘密、攝眾生秘密、種種乘秘密、一切眾生根行差別秘密、業所作秘密、得菩提行秘密,如是等皆如實知。又知諸佛所有入劫智,所謂:一劫入阿僧祇劫、阿僧祇劫入一劫、有數劫入無數劫、無數劫入有數劫、一念入劫、劫入一念、劫入非劫、非劫入劫、有佛劫入無佛劫、無佛劫入有佛劫、過去未來劫入現在劫、現在劫入過去未來劫、過去劫入未來劫、未來劫入過去劫、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如是等皆如實知。又知如來諸所入智,所謂:入毛道智、入微塵智、入國土身正覺智、入眾生身正覺智、入眾生心正覺智、入眾生行正覺智、入隨順一切處正覺智、入示現遍行智、入示現順行智、入示現逆行智、入示現思議不思議世間瞭知不瞭知行智、入示現聲聞智辟支佛智菩薩行如來行智。佛子!一切諸佛所有智慧廣大無量,此地菩薩皆能得入。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地,即得菩薩不思議解脫、無障礙解脫、凈觀察解脫、普照明解脫、如來藏解脫、隨順無礙輪解脫、通達三世解脫、法界藏解脫、光明輪解脫、無餘境界解脫;此十為首,有無量百千阿僧祇解脫門,皆於此第十地中得。如是乃至無量百千阿僧祇三昧門、無量百千阿僧祇陀羅尼門、無量百千阿僧祇神通門,皆悉成就。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通達如是智慧,隨順無量菩提,成就善巧念力,十方無量諸佛所有無量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於一念頃皆能安、能受、能攝、能持。譬如娑伽羅龍王所霔大雨,唯除大海,餘一切處皆不能安、不能受、不能攝、不能持。如來秘密藏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亦復如是,唯除第十地菩薩,餘一切眾生、聲聞、獨覺乃至第九地菩薩,皆不能安、不能受、不能攝、不能持。佛子!譬如大海,能安、能受、能攝、能持一大龍王所霔大雨;若二、若三乃至無量諸龍王雨,於一念間一時霔下,皆能安、能受、能攝、能持。何以故?以是無量廣大器故。住法雲地菩薩亦復如是,能安、能受、能攝、能持一佛法明、法照、法雨;若二、若三乃至無量,於一念頃一時演說,悉亦如是。是故此地名為:法雲。”

  解脫月菩薩言:“佛子!此地菩薩於一念間,能於幾如來所安受攝持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

  金剛藏菩薩言:“佛子!不可以算數能知,我當為汝說其譬諭。佛子!譬如十方各有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其世界中一一眾生皆得聞持陀羅尼,為佛侍者,聲聞眾中多聞第一,如金剛蓮華上佛所大勝比丘;然一眾生所受之法,餘不重受。佛子!於汝意雲何?此諸眾生所受之法為有量耶?為無量耶?”

  解脫月菩薩言:“其數甚多,無量無邊。”

  金剛藏菩薩言:

  “佛子!我為汝說,令汝得解。佛子!此法雲地菩薩,於一佛所一念之頃,所安、所受、所攝、所持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三世法藏,前爾所世界一切眾生所聞持法,於此百分不及一,乃至譬諭亦不能及。如一佛所,如是十方如前所說,爾所世界微塵數佛復過此數,無量無邊,於彼一一諸如來所所有法明、法照、法雨、三世法藏,皆能安、能受、能攝、能持,是故此地名為:法雲。佛子!此地菩薩以自願力,起大悲雲,震大法雷,通、明、無畏以為電光,福德、智慧而為密雲,現種種身,周旋往返,於一念頃,普遍十方百千億那由他世界微塵數國土,演說大法,摧伏魔怨;復過此數,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世界微塵數國土,隨諸眾生心之所樂,霔甘露雨,滅除一切眾惑塵焰。是故此地名為:法雲。佛子!此地菩薩於一世界從兜率天下乃至涅槃,隨所應度眾生心而現佛事;若二、若三,乃至如上微塵數國土,復過於此,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世界微塵數國土,皆亦如是。是故此地名為:法雲。

  “佛子!此地菩薩智慧明達,神通自在。隨其心念,能以狹世界作廣世界,廣世界作狹世界;垢世界作凈世界,凈世界作垢世界;亂住、次住、倒住、正住,如是無量一切世界皆能互作。或隨心念,於一塵中置一世界須彌盧等一切山川,塵相如故,世界不減;或復於一微塵之中置二、置三,乃至不可說世界須彌盧等一切山川,而彼微塵體相如本,於中世界悉得明現。或隨心念,於一世界中示現二世界莊嚴,乃至不可說世界莊嚴;或於一世界莊嚴中示現二世界,乃至不可說世界。或隨心念,以不可說世界中眾生置一世界;或隨心念,以一世界中眾生置不可說世界,而於眾生無所嬈害。或隨心念,於一毛孔示現一切佛境界莊嚴之事。或隨心念,於一念中示現不可說世界微塵數身,一一身示現如是微塵數手,一一手各執恒河沙數華奩、香篋、鬘蓋、幢幡,周遍十方,供養於佛;一一身復示現爾許微塵數頭,一一頭復現爾許微塵數舌,於念念中,周遍十方,嘆佛功德。或隨心念,於一念間普遍十方,示成正覺乃至涅槃,及以國土莊嚴之事;或現其身普遍三世,而於身中有無量諸佛及佛國土莊嚴之事,世界成壞靡不皆現;或於自身一毛孔中出一切風,而於眾生無所惱害。或隨心念,以無邊世界為一大海,此海水中現大蓮華,光明嚴好,遍覆無量無邊世界,於中示現大菩提樹莊嚴之事,乃至示成一切種智;或於其身現十方世界一切光明,摩尼寶珠、日月星宿、雲電等光靡不皆現;或以口噓氣,能動十方無量世界,而不令眾生有驚怖想;或現十方風災、火災及以水災;或隨眾生心之所樂,示現色身,莊嚴具足;或於自身示現佛身,或於佛身而現自身;或於佛身現己國土,或於己國土而現佛身。佛子!此法雲地菩薩能現如是及餘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自在神力。”

  爾時,會中諸菩薩及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護世四王、釋提桓因、梵天、凈居、摩醯首羅諸天子等,咸作是念:“若菩薩神通智力能如是者,佛復雲何?”

  爾時,解脫月菩薩知諸眾會心之所念,白金剛藏菩薩言:“佛子!今此大眾聞其菩薩神通智力,墮在疑網。善哉仁者!為斷彼疑,當少示現菩薩神力莊嚴之事。”

  時,金剛藏菩薩即入一切佛國土體性三昧。入此三昧時,諸菩薩及一切大眾,皆自見身在金剛藏菩薩身內,於中悉見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種種莊嚴之事,經於億劫說不能盡。又於其中見菩提樹,其身周圍十萬三千大千世界,高百萬三千大千世界,枝葉所蔭亦復如是。稱樹形量,有師子座,座上有佛,號:一切智通王。一切大眾悉見其佛坐菩提樹下師子座上,種種諸相以為莊嚴,假使億劫說不能盡。金剛藏菩薩示現如是大神力已,還令眾會各在本處。時,諸大眾得未曾有,生奇特想,默然而住,向金剛藏一心瞻仰。

  爾時,解脫月菩薩白金剛藏菩薩言:“佛子!今此三昧,甚為希有,有大勢力,其名何等?”

  金剛藏言:“此三昧名:一切佛國土體性。”

  又問:“此三昧境界雲何?”

  答言:

  “佛子!若菩薩修此三昧,隨心所念,能於身中現恒河沙世界微塵數佛剎,復過此數,無量無邊。

  “佛子!菩薩住法雲地,得如是等無量百千諸大三昧,故此菩薩身、身業不可測知,語、語業,意、意業,神通自在,觀察三世三昧境界、智慧境界,遊戲一切諸解脫門;變化所作、神力所作、光明所作,略說乃至舉足、下足,如是一切諸有所作,乃至法王子、住善慧地菩薩皆不能知。佛子!此法雲地菩薩所有境界,略說如是;若廣說者,假使無量百千阿僧祇劫亦不能盡。”

  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若菩薩神通境界如是,佛神通力其復雲何?”

  金剛藏言:

  “佛子!譬如有人,於四天下取一塊土,而作是言:‘為無邊世界大地土多,為此土多?’我觀汝問亦復如是,如來智慧無邊無等,雲何而與菩薩比量?復次,佛子!如四天下取少許土,餘者無量;此法雲地神通智慧,於無量劫但說少分,況如來地!佛子!我今為汝引事為證,令汝得知如來境界。佛子!假使十方,一一方各有無邊世界微塵數諸佛國土,一一國土得如是地菩薩充滿,如甘蔗、竹、葦、稻、麻、叢林,彼諸菩薩於百千億那由他劫修菩薩行所生智慧,比一如來智慧境界,百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能及。

  “佛子!此菩薩住如是智慧,不異如來身、語、意業,不舍菩薩諸三昧力,於無數劫承事供養一切諸佛,一一劫中以一切種供養之具而為供養。一切諸佛神力所加,智慧光明轉更增勝,於法界中所有問難善為解釋,百千億劫無能屈者。佛子!譬如金師以上妙真金作嚴身具,大摩尼寶鈿廁其間,自在天王身自服戴,其餘天人莊嚴之具所不能及;此地菩薩亦復如是,始從初地乃至九地,一切菩薩所有智行皆不能及。此地菩薩智慧光明,能令眾生乃至入於一切智智,餘智光明無能如是。佛子!譬如摩醯首羅天王光明,能令眾生身心清涼,一切光明所不能及;此地菩薩智慧光明亦復如是,能令眾生皆得清涼,乃至住於一切智智,一切聲聞、辟支佛乃至第九地菩薩智慧光明悉不能及。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已能安住如是智慧,諸佛世尊復更為說三世智、法界差別智、遍一切世界智、照一切世界智、慈念一切眾生智,舉要言之,乃至為說得一切智智。此菩薩,十波羅蜜中,智波羅蜜最為增上;餘波羅蜜非不修行。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十法雲地;若廣說者,假使無量阿僧祇劫亦不能盡。佛子!菩薩住此地,多作摩醯首羅天王,於法自在,能授眾生、聲聞、獨覺、一切菩薩波羅蜜行,於法界中所有問難無能屈者。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若勤加精進,於一念頃,得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三昧,乃至示現爾所微塵數菩薩以為眷屬;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所謂:若修行、若莊嚴、若信解、若所作、若身、若語、若光明、若諸根、若神變、若音聲、若行處,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十地行相次第現前,則能趣入一切智智。譬如阿耨達池出四大河,其河流註遍閻浮提,既無盡竭,復更增長,乃至入海,令其充滿。佛子!菩薩亦爾,從菩提心流出善根大願之水,以四攝法充滿眾生,無有窮盡,復更增長,乃至入於一切智海,令其充滿。

  “佛子!菩薩十地,因佛智故而有差別,如因大地有十山王。何等為十?所謂:雪山王、香山王、鞞陀梨山王、神仙山王、由乾陀山王、馬耳山王、尼民陀羅山王、斫羯羅山王、計都末底山王、須彌盧山王。佛子!如雪山王,一切藥草咸在其中,取不可盡;菩薩所住歡喜地亦復如是,一切世間經書、技藝、文頌、咒術咸在其中,說不可盡。佛子!如香山王,一切諸香咸集其中,取不可盡;菩薩所住離垢地亦復如是,一切菩薩戒行、威儀咸在其中,說不可盡。佛子!如鞞陀梨山王,純寶所成,一切眾寶咸在其中,取不可盡;菩薩所住發光地亦復如是,一切世間禪定神通、解脫三昧、三摩缽底咸在其中,說不可盡。佛子!如神仙山王,純寶所成,五通神仙咸住其中,無有窮盡;菩薩所住焰慧地亦復如是,一切道中殊勝智慧咸在其中,說不可盡。佛子!如由乾陀羅山王,純寶所成,夜叉大神咸住其中,無有窮盡;菩薩所住難勝地亦復如是,一切自在如意神通咸在其中,說不可盡。佛子!如馬耳山王,純寶所成,一切諸果咸在其中,取不可盡;菩薩所住現前地亦復如是,入緣起理聲聞果證咸在其中,說不可盡。如尼民陀羅山王,純寶所成,大力龍神咸住其中,無有窮盡;菩薩所住遠行地亦復如是,方便智慧獨覺果證咸在其中,說不可盡。如斫羯羅山王,純寶所成,諸自在眾咸住其中,無有窮盡;菩薩所住不動地亦復如是,一切菩薩自在行差別世界咸在其中,說不可盡。如計都山王,純寶所成,大威德阿修羅王咸住其中,無有窮盡;菩薩所住善慧地亦復如是,一切世間生滅智行咸在其中,說不可盡。如須彌盧山王,純寶所成,大威德諸天咸住其中,無有窮盡;菩薩所住法雲地亦復如是,如來力、無畏、不共法、一切佛事咸在其中,問答宣說不可窮盡。

  “佛子!此十寶山王,同在大海,差別得名;菩薩十地亦復如是,同在一切智中,差別得名。佛子!譬如大海,以十種相,得大海名,不可移奪。何等為十?一、次第漸深;二、不受死屍;三、餘水入中皆失本名;四、普同一味;五、無量珍寶;六、無能至底;七、廣大無量;八、大身所居;九、潮不過限;十、普受大雨,無有盈溢。菩薩行亦復如是,以十相故,名菩薩行,不可移奪。何等為十?所謂歡喜地,出生大願漸次深故;離垢地,不受一切破戒屍故;發光地,舍離世間假名字故;焰慧地,與佛功德同一味故;難勝地,出生無量方便神通、世間所作眾珍寶故;現前地,觀察緣生甚深理故;遠行地,廣大覺慧善觀察故;不動地,示現廣大莊嚴事故;善慧地,得深解脫行於世間,如實而知不過限故;法雲地,能受一切諸佛如來大法明雨無厭足故。佛子!譬如大摩尼珠有十種性出過眾寶。何等為十?一者從大海出;二者巧匠治理;三者圓滿無缺;四者清凈離垢;五者內外明徹;六者善巧鉆穿;七者貫以寶縷;八者置在琉璃高幢之上;九者普放一切種種光明;十者能隨王意雨眾寶物,如眾生心充滿其願。佛子!當知菩薩亦復如是,有十種事出過眾聖。何等為十?一者發一切智心;二者持戒頭陀,正行明凈;三者諸禪三昧,圓滿無缺;四者道行清白,離諸垢穢;五者方便神通,內外明徹;六者緣起智慧,善能鉆穿;七者貫以種種方便智縷;八者置於自在高幢之上;九者觀眾生行,放聞持光;十者受佛智職,墮在佛數,能為眾生廣作佛事。

  “佛子!此集一切種、一切智功德菩薩行法門品,若諸眾生不種善根不可得聞。”

  解脫月菩薩言:“聞此法門,得幾所福?”

  金剛藏菩薩言:“如一切智所集福德,聞此法門福德如是。何以故?非不聞此功德法門而能信解、受持、讀誦,何況精進、如說修行!是故當知,要得聞此集一切智功德法門,乃能信解、受持、修習,然後至於一切智地。”

  爾時,佛神力故,法如是故,十方各有十億佛剎微塵數世界六種十八相動。所謂:動、遍動、等遍動,起、遍起、等遍起,湧、遍湧、等遍湧,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擊、遍擊、等遍擊。雨眾天華、天鬘、天衣,及諸天寶莊嚴之具、幢幡、繒蓋。奏天妓樂,其音和雅,同時發聲,贊一切智地所有功德。如此世界他化自在天王宮演說此法,十方所有一切世界悉亦如是。爾時,復以佛神力故,十方各十億佛剎微塵數世界外,有十億佛剎微塵數菩薩而來此會,作如是言:“善哉善哉!金剛藏!快說此法。我等悉亦同名:金剛藏,所住世界各各差別,悉名:金剛德,佛號:金剛幢。我等住在本世界中,皆承如來威神之力而說此法,眾會悉等,文字句義與此所說無有增減;悉以佛神力而來此會,為汝作證。如我等今者入此世界,如是十方一切世界悉亦如是而往作證。”

  爾時,金剛藏菩薩觀察十方一切眾會,普周法界,欲贊嘆發一切智智心,欲示現菩薩境界,欲凈治菩薩行力,欲說攝取一切種智道,欲除滅一切世間垢,欲施與一切智,欲示現不思議智莊嚴,欲顯示一切菩薩諸功德,欲令如是地義轉更開顯,承佛神力而說頌言:

  “其心寂滅恒調順,  平等無礙如虛空,

  離諸垢濁住於道,  此殊勝行汝應聽。

  百千億劫修諸善,  供養無量無邊佛,

  聲聞獨覺亦復然,  為利眾生發大心。

  精勤持戒常柔忍,  慚愧福智皆具足,

  志求佛智修廣慧,  願得十力發大心。

  三世諸佛咸供養,  一切國土悉嚴凈,

  瞭知諸法皆平等,  為利眾生發大心。

  住於初地生是心,  永離眾惡常歡喜,

  願力廣修諸善法,  以悲愍故入後位。

  戒聞具足念眾生,  滌除垢穢心明潔,

  觀察世間三毒火,  廣大解者趣三地。

  三有一切皆無常,  如箭入身苦熾然,

  厭離有為求佛法,  廣大智人趣焰地。

  念慧具足得道智,  供養百千無量佛,

  常觀最勝諸功德,  斯人趣入難勝地。

  智慧方便善觀察,  種種示現救眾生,

  復供十力無上尊,  趣入無生現前地。

  世所難知而能知,  不受於我離有無,

  法性本寂隨緣轉,  得此微妙向七地。

  智慧方便心廣大,  難行難伏難瞭知,

  雖證寂滅勤修習,  能趣如空不動地。

  佛勸令從寂滅起,  廣修種種諸智業,

  具十自在觀世間,  以此而升善慧地。

  以微妙智觀眾生,  心行業惑等稠林,

  為欲化其令趣道,  演說諸佛勝義藏。

  次第修行具眾善,  乃至九地集福慧,

  常求諸佛最上法,  得佛智水灌其頂。

  獲得無數諸三昧,  亦善瞭知其作業,

  最後三昧名受職,  住廣大境恒不動。

  菩薩得此三昧時,  大寶蓮華忽然現,

  身量稱彼於中坐,  佛子圍繞同觀察。

  放大光明百千億,  滅除一切眾生苦,

  復於頂上放光明,  普入十方諸佛會,

  悉住空中作光網,  供養佛已從足入;

  即時諸佛悉瞭知,  今此佛子登職位。

  十方菩薩來觀察,  受職大士舒光照;

  諸佛眉間亦放光,  普照而來從頂入。

  十方世界咸震動,  一切地獄苦消滅;

  是時諸佛與其職,  如轉輪王第一子。

  若蒙諸佛與灌頂,  是則名登法雲地,

  智慧增長無有邊,  開悟一切諸世間。

  欲界色界無色界,  法界世界眾生界,

  有數無數及虛空,  如是一切咸通達。

  一切化用大威力,  諸佛加持微細智,

  秘密劫數毛道等,  皆能如實而觀察。

  受生舍俗成正道,  轉妙法輪入涅槃,

  乃至寂滅解脫法,  及所未說皆能瞭。

  菩薩住此法雲地,  具足念力持佛法,

  譬如大海受龍雨,  此地受法亦復然。

  十方無量諸眾生,  悉得聞持持佛法,

  於一佛所所聞法,  過於彼數無有量。

  以昔智願威神力,  一念普遍十方土,

  霔甘露雨滅煩惱,  是故佛說名法雲。

  神通示現遍十方,  超出人天世間境,

  復過是數無量億,  世智思惟必迷悶。

  一舉足量智功德,  乃至九地不能知,

  何況一切諸眾生,  及以聲聞辟支佛。

  此地菩薩供養佛,  十方國土悉周遍,

  亦供現前諸聖眾,  具足莊嚴佛功德。

  住於此地復為說,  三世法界無礙智,

  眾生國土悉亦然,  乃至一切佛功德。

  此地菩薩智光明,  能示眾生正法路,

  自在天光除世暗,  此光滅暗亦如是。

  住此多作三界王,  善能演說三乘法,

  無量三昧一念得,  所見諸佛亦如是。

  此地我今已略說,  若欲廣說不可盡。

  如是諸地佛智中,  如十山王嶷然住。

  初地藝業不可盡,  譬如雪山集眾藥;

  二地戒聞如香山;  三如鞞陀發妙華;

  焰慧道寶無有盡,  譬如仙山仁善住;

  五地神通如由幹;  六如馬耳具眾果;

  七地大慧如尼民;  八地自在如輪圍;

  九如計都集無礙;  十如須彌具眾德。

  初地願首二持戒;  三地功德四專一;

  五地微妙六甚深;  七廣大慧八莊嚴;

  九地思量微妙義,  出過一切世間道;

  十地受持諸佛法,  如是行海無盡竭。

  十行超世發心初,  持戒第二禪第三,

  行凈第四成就五,  緣生第六貫穿七,

  第八置在金剛幢,  第九觀察眾稠林,

  第十灌頂隨王意,  如是德寶漸清凈。

  十方國土碎為塵,  可於一念知其數,

  毫末度空可知量,  億劫說此不可盡。”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九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一

  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於普光明殿入剎那際諸佛三昧,以一切智自神通力現如來身,清凈無礙,無所依止,無有攀緣,住奢摩他最極寂靜,具大威德無所染著,能令見者悉得開悟,隨宜出興不失於時,恒住一相所謂無相。與十佛剎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俱,靡不皆入灌頂之位,具菩薩行,等於法界無量無邊,獲諸菩薩普見三昧,大悲安隱一切眾生,神通自在,同於如來智慧深入,演真實義,具一切智,降伏眾魔,雖入世間心恒寂靜,住於菩薩無住解脫。其名曰:金剛慧菩薩、無等慧菩薩、義語慧菩薩、最勝慧菩薩、常舍慧菩薩、那伽慧菩薩、成就慧菩薩、調順慧菩薩、大力慧菩薩、難思慧菩薩、無礙慧菩薩、增上慧菩薩、普供慧菩薩、如理慧菩薩、善巧慧菩薩、法自在慧菩薩、法慧菩薩、寂靜慧菩薩、虛空慧菩薩、一相慧菩薩、善慧菩薩、如幻慧菩薩、廣大慧菩薩、勢力慧菩薩、世間慧菩薩、佛地慧菩薩、真實慧菩薩、尊勝慧菩薩、智光慧菩薩、無邊慧菩薩、念莊嚴菩薩、達空際菩薩、性莊嚴菩薩、甚深境菩薩、善解處非處菩薩、大光明菩薩、常光明菩薩、瞭佛種菩薩、心王菩薩、一行菩薩、常現神通菩薩、智慧芽菩薩、功德處菩薩、法燈菩薩、照世菩薩、持世菩薩、最安隱菩薩、最上菩薩、無上菩薩、無比菩薩、超倫菩薩、無礙行菩薩、光明焰菩薩、月光菩薩、一塵菩薩、堅固行菩薩、霔法雨菩薩、最勝幢菩薩、普莊嚴菩薩、智眼菩薩、法眼菩薩、慧雲菩薩、總持王菩薩、無住願菩薩、智藏菩薩、心王菩薩、內覺慧菩薩、住佛智菩薩、陀羅尼勇健力菩薩、持地力菩薩、妙月菩薩、須彌頂菩薩、寶頂菩薩、普光照菩薩、威德王菩薩、智慧輪菩薩、大威德菩薩、大龍相菩薩、質直行菩薩、不退轉菩薩、持法幢菩薩、無忘失菩薩、攝諸趣菩薩、不思議決定慧菩薩、遊戲無邊智菩薩、無盡妙法藏菩薩、智日菩薩、法日菩薩、智藏菩薩、智澤菩薩、普見菩薩、不空見菩薩、金剛通菩薩、金剛智菩薩、金剛焰菩薩、金剛慧菩薩、普眼菩薩、佛日菩薩、持佛金剛秘密義菩薩、普眼境界智莊嚴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十佛剎微塵數,往昔皆與毗盧遮那如來同修菩薩諸善根行。

  爾時,普眼菩薩摩訶薩承佛神力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

  “世尊!我於如來、應、正等覺,欲有所問,願垂哀許。”佛言:“普眼!恣汝所問,當為汝說,令汝心喜。”普眼菩薩言:“世尊!普賢菩薩及住普賢所有行願諸菩薩眾,成就幾何三昧解脫,而於菩薩諸大三昧或入、或出、或時安住?以於菩薩不可思議廣大三昧善入出故,能於一切三昧自在神通變化無有休息。”佛言:“善哉!普眼!汝為利益去、來、現在諸菩薩眾而問斯義。普眼!普賢菩薩今現在此,已能成就不可思議自在神通,出過一切諸菩薩上,難可值遇;從於無量菩薩行生,菩薩大願悉已清凈,所行之行皆無退轉,無量波羅蜜門、無礙陀羅尼門、無盡辯才門皆悉已得,清凈無礙,大悲利益一切眾生,以本願力盡未來際而無厭倦。汝應請彼,彼當為汝說其三昧自在解脫。”

  爾時,會中諸菩薩眾聞普賢名,即時獲得不可思議無量三昧,其心無礙寂然不動,智慧廣大難可測量,境界甚深無能與等;現前悉見無數諸佛,得如來力,同如來性,去、來、現在靡不明照,所有福德不可窮盡,一切神通皆已具足。其諸菩薩於普賢所,心生尊重,渴仰欲見,悉於眾會周遍觀察而竟不睹,亦不見其所坐之座。此由如來威力所持,亦是普賢神通自在使其然耳。

  爾時,普眼菩薩白佛言:“世尊!普賢菩薩今何所在?”佛言:“普眼!普賢菩薩今現在此道場眾會,親近我住,初無動移。”是時,普眼及諸菩薩復更觀察道場眾會,周遍求覓,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猶未得見普賢菩薩其身及座。”佛言:“如是,善男子!汝等何故而不得見?善男子!普賢菩薩住處甚深不可說故。普賢菩薩獲無邊智慧門,入師子奮迅定,得無上自在用,入清凈無礙際,生如來十種力,以法界藏為身,一切如來共所護念,於一念頃悉能證入三世諸佛無差別智,是故汝等不能見耳。”

  爾時,普眼菩薩聞如來說普賢菩薩清凈功德,得十千阿僧祇三昧;以三昧力復遍觀察,渴仰欲見普賢菩薩,亦不能睹。其餘一切諸菩薩眾俱亦不見。時,普眼菩薩從三昧起,白佛言:“世尊!我已入十千阿僧祇三昧,求見普賢而竟不得,不見其身及身業、語及語業、意及意業、座及住處,悉皆不見。”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當知皆以普賢菩薩住不思議解脫之力。普眼!於汝意雲何?頗有人能說幻術文字中種種幻相所住處不?”答言:“不也。”佛言:“普眼!幻中幻相尚不可說,何況普賢菩薩秘密身境界、秘密語境界、秘密意境界,而於其中能入能見!何以故?普賢菩薩境界甚深,不可思議,無有量、已過量。舉要言之,普賢菩薩以金剛慧普入法界,於一切世界無所行、無所住,知一切眾生身皆即非身,無去無來,得無斷盡、無差別自在神通,無依無作,無有動轉,至於法界究竟邊際。善男子!若有得見普賢菩薩,若得承事,若得聞名,若有思惟,若有憶念,若生信解,若勤觀察,若始趣向,若正求覓,若興誓願,相續不絕,皆獲利益,無空過者。”

  爾時,普眼及一切菩薩眾於普賢菩薩心生渴仰,願得瞻覲,作如是言:“南無一切諸佛!南無普賢菩薩!”如是三稱,頭頂禮敬。爾時,佛告普眼菩薩及諸眾會言:“諸佛子!汝等宜更禮敬普賢,殷勤求請,又應專至觀察十方,想普賢身現在其前。如是思惟,周遍法界,深心信解,厭離一切,誓與普賢同一行願:入於不二真實之法,其身普現一切世間,悉知眾生諸根差別,遍一切處集普賢道。若能發起如是大願,則當得見普賢菩薩。”是時,普眼聞佛此語,與諸菩薩俱時頂禮,求請得見普賢大士。

  爾時,普賢菩薩即以解脫神通之力,如其所應為現色身,令彼一切諸菩薩眾皆見普賢親近如來,於此一切菩薩眾中坐蓮華座;亦見於餘一切世界一切佛所,從彼次第相續而來;亦見在彼一切佛所,演說一切諸菩薩行,開示一切智智之道,闡明一切菩薩神通,分別一切菩薩威德,示現一切三世諸佛。是時,普眼菩薩及一切菩薩眾見此神變,其心踴躍,生大歡喜,莫不頂禮普賢菩薩,心生尊重,如見十方一切諸佛。

  是時,以佛大威神力及諸菩薩信解之力、普賢菩薩本願力故,自然而雨十千種雲。所謂:種種華雲、種種鬘雲、種種香雲、種種末香雲、種種蓋雲、種種衣雲、種種嚴具雲、種種珍寶雲、種種燒香雲、種種繒彩雲。不可說世界六種震動;奏天音樂,其聲遠聞不可說世界;放大光明,其光普照不可說世界,令三惡趣悉得除滅,嚴凈不可說世界,令不可說菩薩入普賢行、不可說菩薩成普賢行,不可說菩薩於普賢行願悉得圓滿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普眼菩薩白佛言:“世尊!普賢菩薩是住大威德者、住無等者、住無過者、住不退者、住平等者、住不壞者、住一切差別法者、住一切無差別法者、住一切眾生善巧心所住者、住一切法自在解脫三昧者。”佛言:“如是如是!普眼!如汝所說,普賢菩薩有阿僧祇清凈功德,所謂:無等莊嚴功德、無量寶功德、不思議海功德、無量相功德、無邊雲功德、無邊際不可稱贊功德、無盡法功德、不可說功德、一切佛功德、稱揚贊嘆不可盡功德。”

  爾時,如來告普賢菩薩言:“普賢!汝應為普眼及此會中諸菩薩眾說十三昧,令得善入,成滿普賢所有行願。諸菩薩摩訶薩說此十大三昧故,令過去菩薩已得出離,現在菩薩今得出離,未來菩薩當得出離。何者為十?一者普光大三昧,二者妙光大三昧,三者次第遍往諸佛國土大三昧,四者清凈深心行大三昧,五者知過去莊嚴藏大三昧,六者智光明藏大三昧,七者瞭知一切世界佛莊嚴大三昧,八者眾生差別身大三昧,九者法界自在大三昧,十者無礙輪大三昧。此十大三昧,諸大菩薩乃能善入,去、來、現在一切諸佛已說、當說、現說。若諸菩薩愛樂尊重,修習不懈,則得成就如是之人,則名為佛,則名如來,亦則名為得十力人,亦名導師,亦名大導師,亦名一切智,亦名一切見,亦名住無礙,亦名達諸境,亦名一切法自在。此菩薩普入一切世界,而於世界無所著;普入一切眾生界,而於眾生無所取;普入一切身,而於身無所礙;普入一切法界,而知法界無有邊。親近三世一切佛,明見一切諸佛法,巧說一切文字,瞭達一切假名,成就一切菩薩清凈道,安住一切菩薩差別行。於一念中,普得一切三世智,普知一切三世法,普說一切諸佛教,普轉一切不退輪,於去、來、現在一一世,普證一切菩提道;於此一一菩提中,普瞭一切佛所說。此是諸菩薩法相門,是諸菩薩智覺門,是一切種智無勝幢門,是普賢菩薩諸行願門,是猛利神通誓願門,是一切總持辯才門,是三世諸法差別門,是一切諸佛示現門,是以薩婆若安立一切眾生門,是以佛神力嚴凈一切世界門。若菩薩入此三昧,得法界力無有窮盡,得虛空行無有障礙;得法王位無量自在,譬如世間灌頂受職。得無邊智,一切通達;得廣大力,十種圓滿;成無諍心,入寂滅際;大悲無畏,猶如師子;為智慧丈夫,然正法明燈;一切功德嘆不可盡,聲聞、獨覺莫能思議;得法界智,住無動際,而能隨俗種種開演;住於無相,善入法相;得自性清凈藏,生如來清凈傢;善開種種差別法門,而以智慧瞭無所有;善知於時,常行法施開悟一切,名為智者;普攝眾生,悉令清凈;以方便智示成佛道,而常修行菩薩之行無有斷盡;入一切智方便境界,示現種種廣大神通。是故,普賢!汝今應當分別廣說一切菩薩十大三昧,今此眾會咸皆願聞。”

  爾時,普賢菩薩承如來旨,觀普眼等諸菩薩眾而告之言: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普光明三昧?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盡法。何者為十?所謂:諸佛出現智無盡、眾生變化智無盡、世界如影智無盡、深入法界智無盡、善攝菩薩智無盡、菩薩不退智無盡、善觀一切法義智無盡、善持心力智無盡、住廣大菩提心智無盡、住一切佛法一切智願力智無盡。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十種無盡法。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發十種無邊心。何等為十?所謂:發度脫一切眾生無邊心;發承事一切諸佛無邊心;發供養一切諸佛無邊心;發普見一切諸佛無邊心;發受持一切佛法不忘失無邊心;發示現一切佛無量神變無邊心;發為得佛力故,不舍一切菩提行無邊心;發普入一切智微細境界,說一切佛法無邊心;發普入佛不思議廣大境界無邊心;發於佛辯才起深志樂,領受諸佛法無邊心;發示現種種自在身,入一切如來道場眾會無邊心。是為十。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三昧差別智。何者為十?所謂:東方入定西方起,西方入定東方起,南方入定北方起,北方入定南方起,東北方入定西南方起,西南方入定東北方起,西北方入定東南方起,東南方入定西北方起,下方入定上方起,上方入定下方起。是為十。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入大三昧善巧智。何者為十?佛子!菩薩摩訶薩以三千大千世界為一蓮華,現身遍此蓮華之上結跏趺坐,身中復現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有百億四天下,一一四天下現百億身,一一身入百億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彼世界一一四天下現百億百億菩薩修行,一一菩薩修行生百億百億決定解,一一決定解令百億百億根性圓滿,一一根性成百億百億菩薩法不退業。然所現身非一非多,入定、出定無所錯亂。佛子!如羅睺阿修羅王,本身長七百由旬,化形長十六萬八千由旬,於大海中出其半身,與須彌山而正齊等。佛子!彼阿修羅王雖化其身長十六萬八千由旬,然亦不壞本身之相,諸蘊、界、處悉皆如本,心不錯亂,不於變化身而作他想,於其本身生非己想,本受生身恒受諸樂,化身常現種種自在神通威力。佛子!阿修羅王有貪、恚、癡,具足憍慢,尚能如是變現其身;何況菩薩摩訶薩能深瞭達心法如幻,一切世間皆悉如夢,一切諸佛出興於世皆如影像,一切世界猶如變化,言語音聲悉皆如響,見如實法,以如實法而為其身,知一切法本性清凈,瞭知身心無有實體,其身普住無量境界,以佛智慧廣大光明凈修一切菩提之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超過世間,遠離世間,無能惑亂,無能映奪。佛子!譬如比丘觀察內身,住不凈觀,審見其身皆是不凈。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此三昧,觀察法身,見諸世間普入其身,於中明見一切世間及世間法,於諸世間及世間法皆無所著。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一普光明大三昧善巧智。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妙光明三昧?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能入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三千大千世界,於一一世界現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身,一一身放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光,一一光現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色,一一色照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世界,一一世界中調伏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眾生。是諸世界種種不同,菩薩悉知,所謂:世界雜染、世界清凈、世界所因、世界建立、世界同住、世界光色、世界來往;如是一切,菩薩悉知,菩薩悉入。是諸世界亦悉來入菩薩之身,然諸世界無有雜亂,種種諸法亦不壞滅。佛子!譬如日出繞須彌山、照七寶山,其七寶山及寶山間皆有光影分明顯現,其寶山上所有日影莫不顯現山間影中,其七山間所有日影亦悉顯現山上影中;如是展轉,更相影現,或說日影出七寶山,或說日影出七山間,或說日影入七寶山,或說日影入七山間;但此日影更相照現,無有邊際,體性非有,亦復非無,不住於山,不離於山,不住於水,亦不離水。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此妙光廣大三昧,不壞世間安立之相,不滅世間諸法自性;不住世界內,不住世界外;於諸世界無所分別,亦不壞於世界之相;觀一切法一相無相,亦不壞於諸法自性;住真如性,恒不舍離。佛子!譬如幻師善知幻術,住四衢道作諸幻事,於一日中一須臾頃,或現一日,或現一夜,或復現作七日七夜、半月一月、一年百年,隨其所欲皆能示現城邑聚落、泉流河海、日月雲雨、宮殿屋宅,如是一切靡不具足;不以示現經年歲故,壞其根本一日一時;不以本時極短促故,壞其所現日月年歲;幻相明現,本日不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入此妙光廣大三昧,現阿僧祇世界入一世界。其阿僧祇世界一一皆有地、水、火、風、大海、諸山、城邑、聚落、園林、屋宅、天宮、龍宮、夜叉宮、乾闥婆宮、阿修羅宮、迦樓羅宮、緊那羅宮、摩睺羅伽宮,種種莊嚴皆悉具足。欲界、色界、無色界,小千世界、大千世界,業行果報,死此生彼。一切世間所有時節、須臾、晝夜、半月、一月、一歲、百歲、成劫、壞劫,雜染國土、清凈國土、廣大國土、狹小國土,於中諸佛出興於世,佛剎清凈,菩薩眾會周匝圍繞,神通自在,教化眾生。其諸國土所在方處,無量人眾悉皆充滿,殊形異趣種種眾生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去、來、現在清凈業力出生無量上妙珍寶。如是等事,咸悉示現,入一世界。菩薩於此普皆明見,普入普觀,普思普瞭,以無盡智皆如實知,不以彼世界多故壞此一世界,不以此世界一故壞彼多世界。何以故?菩薩知一切法皆無我故,是名:入無命法、無作法者;菩薩於一切世間勤修行無諍法故,是名:住無我法者;菩薩如實見一切身皆從緣起故,是名:住無眾生法者;菩薩知一切生滅法皆從因生故,是名:住無補伽羅法者;菩薩知諸法本性平等故,是名:住無意生、無摩納婆法者;菩薩知一切法本性寂靜故,是名:住寂靜法者;菩薩知一切法一相故,是名:住無分別法者;菩薩知法界無有種種差別法故,是名:住不思議法者;菩薩勤修一切方便,善調伏眾生故,是名:住大悲法者。

  “佛子!菩薩如是能以阿僧祇世界入一世界,知無數眾生種種差別,見無數菩薩各各發趣,觀無數諸佛處處出興;彼諸如來所演說法,其諸菩薩悉能領受,亦見自身於中修行;然不舍此處而見在彼,亦不舍彼處而見在此,彼身、此身無有差別。入法界故,常勤觀察無有休息,不舍智慧無退轉故。如有幻師隨於一處作諸幻術,不以幻地故壞於本地,不以幻日故壞於本日。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無國土現有國土,於有國土現無國土;於有眾生現無眾生,於無眾生現有眾生;無色現色,色現無色;初不亂後,後不亂初。菩薩瞭知一切世法悉亦如是,同於幻化。知法幻故,知智幻;知智幻故,知業幻;知智幻、業幻已,起於幻智,觀一切業如世幻者,不於處外而現其幻,亦不於幻外而有其處。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於虛空外入世間,亦不於世間外入虛空。何以故?虛空、世間無差別故,住於世間亦住虛空。菩薩摩訶薩於虛空中能見、能修一切世間種種差別妙莊嚴業,於一念頃悉能瞭知無數世界若成若壞,亦知諸劫相續次第;能於一念現無數劫,亦不令其一念廣大。菩薩摩訶薩得不思議解脫幻智,到於彼岸;住於幻際,入世幻數,思惟諸法悉皆如幻;不違幻世,盡於幻智,瞭知三世與幻無別,決定通達,心無邊際。如諸如來住如幻智,其心平等;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知諸世間皆悉如幻,於一切處皆無所著、無有我所。如彼幻師作諸幻事,雖不與彼幻事同住,而於幻事亦無迷惑;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知一切法到於彼岸,心不計我能入於法,亦不於法而有錯亂。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二妙光明大三昧善巧智。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一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二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次第遍往諸佛國土神通三昧?佛子!此菩薩摩訶薩過於東方無數世界,復過爾所世界微塵數世界,於彼諸世界中入此三昧,或剎那入,或須臾入,或相續入,或日初分時入,或日中分時入,或日後分時入,或夜初分時入,或夜中分時入,或夜後分時入,或一日入,或五日入,或半月入,或一月入,或一年入,或百年入,或千年入,或百千年入,或億年入,或百千億年入,或百千那由他億年入,或一劫入,或百劫入,或百千劫入,或百千那由他億劫入,或無數劫入,或無量劫入,或無邊劫入,或無等劫入,或不可數劫入,或不可稱劫入,或不可思劫入,或不可量劫入,或不可說劫入,或不可說不可說劫入,若久、若近、若法、若時,種種不同。菩薩於彼不生分別,心無染著,不作二、不作不二,不作普、不作別,雖離此分別而以神通方便從三昧起,於一切法不忘不失至於究竟。譬如日天子周行照曜,晝夜不住;日出名晝,日沒名夜,晝亦不生,夜亦不滅。菩薩摩訶薩於無數世界入神通三昧,入三昧已,明見爾所無數世界亦復如是。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三次第遍往諸佛國土神通大三昧善巧智。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清凈深心行三昧?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知諸佛身數等眾生,見無量佛過阿僧祇世界微塵數。於彼一一諸如來所,以一切種種妙香而作供養,以一切種種妙華而作供養,以一切種種蓋大如阿僧祇佛剎而作供養,以超過一切世界一切上妙莊嚴具而作供養,散一切種種寶而作供養,以一切種種莊嚴具莊嚴經行處而作供養,以一切無數上妙摩尼寶藏而作供養,以佛神力所流出過諸天上味飲食而作供養,一切佛剎種種上妙諸供養具,能以神力普皆攝取而作供養。於彼一一諸如來所,恭敬尊重,頭頂禮敬,舉身佈地,請問佛法,贊佛平等,稱揚諸佛廣大功德,入於諸佛所入大悲,得佛平等無礙之力;於一念頃,一切佛所勤求妙法,然於諸佛出興於世、入般涅槃,如是之相皆無所得。如散動心,瞭別所緣,心起不知何所緣起,心滅不知何所緣滅;此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終不分別如來出世及涅槃相。佛子!如日中陽焰,不從雲生,不從池生,不處於陸,不住於水,非有非無,非善非惡,非清非濁,不堪飲漱,不可穢污,非有體非無體,非有味非無味,以因緣故而現水相,為識所瞭,遠望似水而興水想,近之則無,水想自滅;此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得如來出興於世及涅槃相。諸佛有相及以無相,皆是想心之所分別。佛子!此三昧名為:清凈深心行。菩薩摩訶薩於此三昧,入已而起,起已不失。譬如有人從睡得寤,憶所夢事,覺時雖無夢中境界,而能憶念、心不忘失。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入於三昧,見佛聞法,從定而起,憶持不忘,而以此法開曉一切道場眾會,莊嚴一切諸佛國土,無量義趣悉得明達,一切法門皆亦清凈,然大智炬,長諸佛種,無畏具足,辯才不竭,開示演說甚深法藏。是為菩薩摩訶薩第四清凈深心行大三昧善巧智。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知過去莊嚴藏三昧?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能知過去諸佛出現,所謂:劫次第中諸剎次第,剎次第中諸劫次第,劫次第中諸佛出現次第,佛出現次第中說法次第,說法次第中諸心樂次第,心樂次第中諸根次第,根次第中調伏次第,調伏次第中諸佛壽命次第,壽命次第中知億那由他年歲數量次第。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得如是無邊次第智故,則知過去諸佛,則知過去諸剎,則知過去諸法門,則知過去諸劫,則知過去諸法,則知過去諸心,則知過去諸解,則知過去諸眾生,則知過去諸煩惱,則知過去諸儀式,則知過去諸清凈。佛子!此三昧名:過去清凈藏,於一念中,能入百劫,能入千劫,能入百千劫,能入百千億那由他劫,能入無數劫,能入無量劫,能入無邊劫,能入無等劫,能入不可數劫,能入不可稱劫,能入不可思劫,能入不可量劫,能入不可說劫,能入不可說不可說劫。佛子!彼菩薩摩訶薩入此三昧,不滅現在,不緣過去。佛子!彼菩薩摩訶薩從此三昧起,於如來所受十種不可思議灌頂法,亦得、亦清凈、亦成就、亦入、亦證、亦滿、亦持,平等瞭知三輪清凈。何等為十?一者辯不違義,二者說法無盡,三者訓辭無失,四者樂說不斷,五者心無恐畏,六者語必誠實,七者眾生所依,八者救脫三界,九者善根最勝,十者調禦妙法。佛子!此是十種灌頂法。若菩薩入此三昧,從三昧起,無間則得。如歌羅邏入胎藏時,於一念間識則托生;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從此定起,於如來所,一念則得此十種法。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五知過去莊嚴藏大三昧善巧智。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智光明藏三昧?佛子!彼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能知未來一切世界一切劫中所有諸佛;若已說、若未說,若已授記、若未授記,種種名號各各不同,所謂:無數名、無量名、無邊名、無等名、不可數名、不可稱名、不可思名、不可量名、不可說名;當出現於世,當利益眾生,當作法王,當興佛事,當說福利,當贊善義,當說白分義,當凈治諸惡,當安住功德,當開示第一義諦,當入灌頂位,當成一切智。彼諸如來修圓滿行,發圓滿願,入圓滿智,有圓滿眾,備圓滿莊嚴,集圓滿功德,悟圓滿法,得圓滿果,具圓滿相,成圓滿覺。彼諸如來名姓種族、方便善巧、神通變化、成熟眾生、入般涅槃,如是一切皆悉瞭知。此菩薩於一念中,能入一劫、百劫、千劫、百千劫、百千億那由他劫,入閻浮提微塵數劫,入四天下微塵數劫,入小千世界微塵數劫,入中千世界微塵數劫,入大千世界微塵數劫,入佛剎微塵數劫,入百千佛剎微塵數劫,入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劫,入無數佛剎微塵數劫,入無量佛剎微塵數劫,入無邊佛剎微塵數劫,入無等佛剎微塵數劫,入不可數佛剎微塵數劫,入不可稱佛剎微塵數劫,入不可思佛剎微塵數劫,入不可量佛剎微塵數劫,入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入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如是未來一切世界所有劫數,能以智慧皆悉瞭知。以瞭知故,其心復入十種持門。何者為十?所謂:入佛持故,得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諸佛護念;入法持故,得十種陀羅尼光明無盡辯才;入行持故,出生圓滿殊勝諸願;入力持故,無能映蔽,無能摧伏;入智持故,所行佛法無有障礙;入大悲持故,轉於不退清凈法輪;入差別善巧句持故,轉一切文字輪,凈一切法門地;入師子受生法持故,開法關鑰,出欲淤泥;入智力持故,修菩薩行常不休息;入善友力持故,令無邊眾生普得清凈;入無住力持故,入不可說不可說廣大劫;入法力持故,以無礙方便智,知一切法自性清凈。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已,善巧住不可說不可說劫,善巧住不可說不可說剎,善巧知不可說不可說種種眾生,善巧知不可說不可說眾生異相,善巧知不可說不可說同異業報,善巧知不可說不可說精進、諸根習氣、相續差別諸行,善巧知不可說不可說無量染凈種種思惟,善巧知不可說不可說法種種義、無量文字、演說言辭,善巧知不可說不可說種種佛出現、種族、時節、現相、說法、施為佛事、入般涅槃,善巧知不可說不可說無邊智慧門,善巧知不可說不可說一切神通無量變現。佛子!譬如日出,世間所有村營、城邑、宮殿、屋宅、山澤、鳥獸、樹林、華果,如是一切種種諸物,有目之人悉得明見。佛子!日光平等,無有分別,而能令目見種種相;此大三昧亦復如是,體性平等,無有分別,能令菩薩知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差別之相。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如是瞭知時,令諸眾生得十種不空。何等為十?一者見不空,令諸眾生生善根故;二者聞不空,令諸眾生得成熟故;三者同住不空,令諸眾生心調伏故;四者發起不空,令諸眾生如言而作,通達一切諸法義故;五者行不空,令無邊世界皆清凈故;六者親近不空,於不可說不可說佛剎諸如來所,斷不可說不可說眾生疑故;七者願不空,隨所念眾生,令作勝供養,成就諸願故;八者善巧法不空,皆令得住無礙解脫清凈智故;九者雨法雨不空,於不可說不可說諸根眾生中,方便開示一切智行令住佛道故;十者出現不空,現無邊相,令一切眾生皆蒙照故。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得十種不空時,諸天王眾皆來頂禮,諸龍王眾興大香雲,諸夜叉王頂禮其足,阿修羅王恭敬供養,迦樓羅王前後圍繞,諸梵天王悉來勸請,緊那羅王、摩睺羅伽王咸共稱贊,乾闥婆王常來親近,諸人王眾承事供養。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六智光明藏大三昧善巧智。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瞭知一切世界佛莊嚴三昧?佛子!此三昧何故名瞭知一切世界佛莊嚴?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能次第入東方世界,能次第入南方世界,西方、北方、四維、上下,所有世界悉亦如是,能次第入。皆見諸佛出興於世,亦見彼佛一切神力,亦見諸佛所有遊戲,亦見諸佛廣大威德,亦見諸佛最勝自在,亦見諸佛大師子吼,亦見諸佛所修諸行,亦見諸佛種種莊嚴,亦見諸佛神足變化,亦見諸佛眾會雲集、眾會清凈、眾會廣大、眾會一相、眾會多相、眾會處所、眾會居止、眾會成熟、眾會調伏、眾會威德,如是一切悉皆明見。亦見眾會其量大小等閻浮提,亦見眾會等四天下,亦見眾會等小千界,亦見眾會等中千界,亦見眾會量等三千大千世界。亦見眾會充滿百千億那由他佛剎,亦見眾會充滿阿僧祇佛剎,亦見眾會充滿百佛剎微塵數佛剎,亦見眾會充滿千佛剎微塵數佛剎,亦見眾會充滿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佛剎,亦見眾會充滿無數佛剎微塵數佛剎,亦見眾會充滿無量佛剎微塵數佛剎,亦見眾會充滿無邊佛剎微塵數佛剎,亦見眾會充滿無等佛剎微塵數佛剎,亦見眾會充滿不可數佛剎微塵數佛剎,亦見眾會充滿不可稱佛剎微塵數佛剎,亦見眾會充滿不可思佛剎微塵數佛剎,亦見眾會充滿不可量佛剎微塵數佛剎,亦見眾會充滿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剎,亦見眾會充滿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剎。亦見諸佛於彼眾會道場中,示現種種相、種種時、種種國土、種種變化、種種神通、種種莊嚴、種種自在、種種形量、種種事業。菩薩摩訶薩亦見自身往彼眾會,亦自見身在彼說法,亦自見身受持佛語,亦自見身善知緣起,亦自見身住在虛空,亦自見身住於法身,亦自見身不生染著,亦自見身不住分別,亦自見身無有疲倦,亦自見身普入諸智,亦自見身普知諸義,亦自見身普入諸地,亦自見身普入諸趣,亦自見身普知方便,亦自見身普住佛前,亦自見身普入諸力,亦自見身普入真如,亦自見身普入無諍,亦自見身普入諸法。如是見時,不分別國土,不分別眾生,不分別佛,不分別法,不執著身,不執著身業,不執著心,不執著意。譬如諸法,不分別自性,不分別音聲,而自性不舍、名字不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舍於行,隨世所作,而於此二無所執著。

  “佛子!菩薩摩訶薩見佛無量光色、無量形相,圓滿成就,平等清凈;一一現前,分明證瞭。或見佛身種種光明,或見佛身圓光一尋,或見佛身如盛日色,或見佛身微妙光色,或見佛身作清凈色,或見佛身作黃金色,或見佛身作金剛色,或見佛身作紺青色,或見佛身作無邊色,或見佛身作大青摩尼寶色。或見佛身其量七肘,或見佛身其量八肘,或見佛身其量九肘,或見佛身其量十肘,或見佛身二十肘量,或見佛身三十肘量,如是乃至一百肘量、一千肘量。或見佛身一俱盧舍量,或見佛身半由旬量,或見佛身一由旬量,或見佛身十由旬量,或見佛身百由旬量,或見佛身千由旬量,或見佛身百千由旬量,或見佛身閻浮提量,或見佛身四天下量,或見佛身小千界量,或見佛身中千界量,或見佛身大千界量,或見佛身百大千世界量,或見佛身千大千世界量,或見佛身百千大千世界量,或見佛身百千億那由他大千世界量,或見佛身無數大千世界量,或見佛身無量大千世界量,或見佛身無邊大千世界量,或見佛身無等大千世界量,或見佛身不可數大千世界量,或見佛身不可稱大千世界量,或見佛身不可思大千世界量,或見佛身不可量大千世界量,或見佛身不可說大千世界量,或見佛身不可說不可說大千世界量。佛子!菩薩如是見諸如來無量色相、無量形狀、無量示現、無量光明、無量光明網,其光分量等於法界,於法界中無所不照,普令發起無上智慧;又見佛身,無有染著,無有障礙,上妙清凈。佛子!菩薩如是見於佛身,而如來身不增不減。譬如虛空,於蟲所食芥子孔中亦不減小,於無數世界中亦不增廣;其諸佛身亦復如是,見大之時亦無所增,見小之時亦無所減。佛子!譬如月輪,閻浮提人見其形小而亦不減,月中住者見其形大而亦不增;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此三昧,隨其心樂,見諸佛身種種化相,言辭演法,受持不忘,而如來身不增不減。佛子!譬如眾生命終之後,將受生時,不離於心,所見清凈;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離於此甚深三昧,所見清凈。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成就十種速疾法。何者為十?所謂:速增諸行圓滿大願,速以法光照耀世間,速以方便轉於法輪度脫眾生,速隨眾生業示現諸佛清凈國土,速以平等智趣入十力,速與一切如來同住,速以大慈力摧破魔軍,速斷眾生疑令生歡喜,速隨勝解示現神變,速以種種妙法言辭凈諸世間。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得十種法印,印一切法。何等為十?一者同去、來、今一切諸佛平等善根,二者同諸如來得無邊際智慧法身,三者同諸如來住不二法,四者同諸如來觀察三世無量境界皆悉平等,五者同諸如來得瞭達法界無礙境界,六者同諸如來成就十力所行無礙,七者同諸如來永絕二行住無諍法,八者同諸如來教化眾生恒不止息,九者同諸如來於智善巧、義善巧中能善觀察,十者同諸如來與一切佛平等無二。

  “佛子!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瞭知一切世界佛莊嚴大三昧善巧方便門,是無師者,不由他教,自入一切佛法故;是丈夫者,能開悟一切眾生故;是清凈者,知心性本凈故;是第一者,能度脫一切世間故;是安慰者,能開曉一切眾生故;是安住者,未住佛種性者令得住故;是真實知者,入一切智門故;是無異想者,所言無二故;是住法藏者,誓願瞭知一切佛法故;是能雨法雨者,隨眾生心樂悉令充足故。佛子!譬如帝釋,於頂髻中置摩尼寶,以寶力故,威光轉盛。其釋天王初獲此寶則得十法,出過一切三十三天。何等為十?一者色相,二者形體,三者示現,四者眷屬,五者資具,六者音聲,七者神通,八者自在,九者慧解,十者智用。如是十種,悉過一切三十三天。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初始獲得此三昧時,則得十種廣大智藏。何等為十?一者照耀一切佛剎智,二者知一切眾生受生智,三者普作三世變化智,四者普入一切佛身智,五者通達一切佛法智,六者普攝一切凈法智,七者普令一切眾生入法身智,八者現見一切法普眼清凈智,九者一切自在到於彼岸智,十者安住一切廣大法普盡無餘智。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復得十種最清凈威德身。何等為十?一者為照耀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故,放不可說不可說光明輪;二者為令世界咸清凈故,放不可說不可說無量色相光明輪;三者為調伏眾生故,放不可說不可說光明輪;四者為親近一切諸佛故,化作不可說不可說身;五者為承事供養一切諸佛故,雨不可說不可說種種殊妙香華雲;六者為承事供養一切佛,及調伏一切眾生故,於一一毛孔中化作不可說不可說種種音樂;七者為成熟眾生故,現不可說不可說種種無量自在神變;八者為於十方種種名號一切佛所請問法故,一步超過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九者為令一切眾生見聞之者皆不空故,現不可說不可說種種無量清凈色相身,無能見頂;十者為與眾生開示無量秘密法故,發不可說不可說音聲語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得此十種最清凈威德身已,能令眾生得十種圓滿。何等為十?一者能令眾生得見於佛,二者能令眾生深信於佛,三者能令眾生聽聞於法,四者能令眾生知有佛世界,五者能令眾生見佛神變,六者能令眾生念所集業,七者能令眾生定心圓滿,八者能令眾生入佛清凈,九者能令眾生發菩提心,十者能令眾生圓滿佛智。佛子!菩薩摩訶薩令眾生得十種圓滿已,復為眾生作十種佛事。何等為十?所謂:以音聲作佛事,為成熟眾生故;以色形作佛事,為調伏眾生故;以憶念作佛事,為清凈眾生故;以震動世界作佛事,為令眾生離惡趣故;以方便覺悟作佛事,為令眾生不失念故;以夢中現相作佛事,為令眾生恒正念故;以放大光明作佛事,為普攝取諸眾生故;以修菩薩行作佛事,為令眾生住勝願故;以成正等覺作佛事,為令眾生知幻法故;以轉妙法輪作佛事,為眾說法不失時故;以現住壽命作佛事,為調伏一切眾生故;以示般涅槃作佛事,知諸眾生起疲厭故。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七瞭知一切世界佛莊嚴大三昧善巧智。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二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三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一切眾生差別身三昧?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得十種無所著。何者為十?所謂:於一切剎無所著,於一切方無所著,於一切劫無所著,於一切眾無所著,於一切法無所著,於一切菩薩無所著,於一切菩薩願無所著,於一切三昧無所著,於一切佛無所著,於一切地無所著。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此三昧雲何入?雲何起?佛子!菩薩摩訶薩於此三昧,內身入,外身起;外身入,內身起;同身入,異身起;異身入,同身起;人身入,夜叉身起;夜叉身入,龍身起;龍身入,阿修羅身起;阿修羅身入,天身起;天身入,梵王身起;梵王身入,欲界身起;天中入,地獄起;地獄入,人間起;人間入,餘趣起;千身入,一身起;一身入,千身起;那由他身入,一身起;一身入,那由他身起;閻浮提眾生眾中入,西瞿陀尼眾生眾中起;西瞿陀尼眾生眾中入,北拘盧眾生眾中起;北拘盧眾生眾中入,東毗提訶眾生眾中起;東毗提訶眾生眾中入,三天下眾生眾中起;三天下眾生眾中入,四天下眾生眾中起;四天下眾生眾中入,一切海差別眾生眾中起;一切海差別眾生眾中入,一切海神眾中起;一切海神眾中入,一切海水大中起;一切海水大中入,一切海地大中起;一切海地大中入,一切海火大中起;一切海火大中入,一切海風大中起;一切海風大中入,一切四大種中起;一切四大種中入,無生法中起;無生法中入,妙高山中起;妙高山中入,七寶山中起;七寶山中入,一切地種種稼穡樹林黑山中起;一切地種種稼穡樹林黑山中入,一切妙香華寶莊嚴中起;一切妙香華寶莊嚴中入,一切四天下下方、上方一切眾生受生中起;一切四天下下方、上方一切眾生受生中入,小千世界眾生眾中起;小千世界眾生眾中入,中千世界眾生眾中起;中千世界眾生眾中入,大千世界眾生眾中起;大千世界眾生眾中入,百千億那由他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眾中起;百千億那由他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眾中入,無數世界眾生眾中起;無數世界眾生眾中入,無量世界眾生眾中起;無量世界眾生眾中入,無邊佛剎眾生眾中起;無邊佛剎眾生眾中入,無等佛剎眾生眾中起;無等佛剎眾生眾中入,不可數世界眾生眾中起;不可數世界眾生眾中入,不可稱世界眾生眾中起;不可稱世界眾生眾中入,不可思世界眾生眾中起;不可思世界眾生眾中入,不可量世界眾生眾中起;不可量世界眾生眾中入,不可說世界眾生眾中起;不可說世界眾生眾中入,不可說不可說世界眾生眾中起;不可說不可說世界眾生眾中入,雜染眾生眾中起;雜染眾生眾中入,清凈眾生眾中起;清凈眾生眾中入,雜染眾生眾中起;眼處入,耳處起;耳處入,眼處起;鼻處入,舌處起;舌處入,鼻處起;身處入,意處起;意處入,身處起;自處入,他處起;他處入,自處起;一微塵中入,無數世界微塵中起;無數世界微塵中入,一微塵中起;聲聞入,獨覺起;獨覺入,聲聞起;自身入,佛身起;佛身入,自身起;一念入,億劫起;億劫入,一念起;同念入,別時起;別時入,同念起;前際入,後際起;後際入,前際起;前際入,中際起;中際入,前際起;三世入,剎那起;剎那入,三世起;真如入,言說起;言說入,真如起。

  “佛子!譬如有人為鬼所持,其身戰動不能自安,鬼不現身令他身然;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自身入定他身起,他身入定自身起。佛子!譬如死屍以咒力故而能起行,隨所作事皆得成就,屍之與咒雖各差別,而能和合成就彼事;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同境入定異境起,異境入定同境起。佛子!譬如比丘得心自在,或以一身作多身,或以多身作一身,非一身沒多身生,非多身沒一身生;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一身入定多身起,多身入定一身起。佛子!譬如大地其味一種,所生苗稼種種味別,地雖無差別,然味有殊異;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無所分別,然有一種入定多種起,多種入定一種起。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得十種稱贊法之所稱贊。何者為十?所謂:入真如故,名為如來;覺一切法故,名之為佛;為一切世間所稱贊故,名為法師;知一切法故,名一切智;為一切世間所歸依故,名所依處;瞭達一切法方便故,名為導師;引一切眾生入薩婆若道故,名大導師;為一切世間燈故,名為光明;心志圓滿,義利成就,所作皆辦,住無礙智,分別瞭知一切諸法故,名為十力自在;通達一切法輪故,名一切見者。是為十。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復得十種光明照耀。何者為十?所謂:得一切諸佛光明,與彼平等故;得一切世界光明,普能嚴凈故;得一切眾生光明,悉往調伏故;得無量無畏光明,法界為場演說故;得無差別光明,知一切法無種種性故;得方便光明,於一切法離欲際而證入故;得真實光明,於一切法離欲際心平等故;得遍一切世間神變光明,蒙佛所加恒不息故;得善思惟光明,到一切佛自在岸故;得一切法真如光明,於一毛孔中善說一切故。是為十。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復得十種無所作。何者為十?所謂:身業無所作,語業無所作,意業無所作,神通無所作,瞭法無性無所作,知業不壞無所作,無差別智無所作,無生起智無所作,知法無滅無所作,隨順於文不壞於義無所作。是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無量境界種種差別。所謂:一入多起,多入一起;同入異起,異入同起;細入粗起,粗入細起;大入小起,小入大起;順入逆起,逆入順起;無身入有身起,有身入無身起;無相入有相起,有相入無相起;起中入,入中起。如是皆是此之三昧自在境界。佛子!譬如幻師,持咒得成,能現種種差別形相;咒與幻別而能作幻,咒唯是聲而能幻作眼識所知種種諸色、耳識所知種種諸聲、鼻識所知種種諸香、舌識所知種種諸味、身識所知種種諸觸、意識所知種種境界。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同中入定異中起,異中入定同中起。佛子!譬如三十三天共阿修羅鬥戰之時,諸天得勝,修羅退衄;阿修羅王其身長大七百由旬,四兵圍繞無數千萬,以幻術力將諸軍眾,同時走入藕絲孔中。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已善成就諸幻智地,幻智即是菩薩,菩薩即是幻智,是故能於無差別法中入定、差別法中起,差別法中入定、無差別法中起。佛子!譬如農夫田中下種,種子在下,果生於上。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一中入定多中起,多中入定一中起。佛子!譬如男女赤白和合,或有眾生於中受生,爾時名為:歌羅邏位,從此次第,住母胎中,滿足十月;善業力故,一切肢分皆得成就,諸根不缺,心意明瞭;其歌羅邏與彼六根體狀各別,以業力故,而能令彼次第成就,受同異類種種果報。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從一切智歌羅邏位,信解願力漸次增長;其心廣大,任運自在,無中入定有中起,有中入定無中起。佛子!譬如龍宮依地而立,不依虛空,龍依宮住,亦不在空,而能興雲遍滿空中;有人仰視所見宮殿,當知皆是乾闥婆城,非是龍宮。佛子!龍雖處下而雲佈上。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於無相入有相起,於有相入無相起。佛子!譬如妙光大梵天王所住之宮,名:一切世間最勝清凈藏;此大宮中,普見三千大千世界諸四天下天宮、龍宮、夜叉宮、乾闥婆宮、阿修羅宮、迦樓羅宮、緊那羅宮、摩睺羅伽宮;人間住處及三惡道、須彌山等,種種諸山、大海、江河、陂澤、泉源、城邑、聚落、樹林、眾寶,如是一切種種莊嚴,盡大輪圍所有邊際,乃至空中微細遊塵,莫不皆於梵宮顯現,如於明鏡見其面像。菩薩摩訶薩住此一切眾生差別身大三昧,知種種剎,見種種佛,度種種眾,證種種法,成種種行,滿種種解,入種種三昧,起種種神通,得種種智慧,住種種剎那際。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到十種神通彼岸。何者為十?所謂:到諸佛盡虛空遍法界神通彼岸,到菩薩究竟無差別自在神通彼岸,到能發起菩薩廣大行願入如來門佛事神通彼岸,到能震動一切世界一切境界悉令清凈神通彼岸,到能自在知一切眾生不思議業果皆如幻化神通彼岸,到能自在知諸三昧粗細入出差別相神通彼岸,到能勇猛入如來境界而於其中發生大願神通彼岸,到能化作佛化轉法輪調伏眾生令生佛種令入佛乘速得成就神通彼岸,到能瞭知不可說一切秘密文句而轉法輪令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不可說法門皆得清凈神通彼岸,到不假晝夜年月劫數一念悉能三世示現神通彼岸。是為十。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八一切眾生差別身大三昧善巧智。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法界自在三昧?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於自眼處乃至意處入三昧,名:法界自在。菩薩於自身一一毛孔中入此三昧,自然能知諸世間,知諸世間法,知諸世界,知億那由他世界,知阿僧祇世界,知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見一切世界中有佛出興,菩薩眾會悉皆充滿,光明清凈,淳善無雜,廣大莊嚴,種種眾寶以為嚴飾。菩薩於彼,或一劫、百劫、千劫、億劫、百千億那由他劫、無數劫、無量劫、無邊劫、無等劫、不可數劫、不可稱劫、不可思劫、不可量劫、不可說劫、不可說不可說劫、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修菩薩行常不休息;又於如是無量劫中住此三昧,亦入亦起,亦成就世界,亦調伏眾生,亦遍瞭法界,亦普知三世,亦演說諸法,亦現大神通,種種方便無著無礙;以於法界得自在故,善分別眼,善分別耳,善分別鼻,善分別舌,善分別身,善分別意,如是種種差別不同,悉善分別盡其邊際。菩薩如是善知見已,能生起十千億陀羅尼法光明,成就十千億清凈行,獲得十千億諸根,圓滿十千億神通,能入十千億三昧,成就十千億神力,長養十千億諸力,圓滿十千億深心,運動十千億力持,示現十千億神變,具足十千億菩薩無礙,圓滿十千億菩薩助道,積集十千億菩薩藏,照明十千億菩薩方便,演說十千億諸義,成就十千億諸願,出生十千億回向,凈治十千億菩薩正位,明瞭十千億法門,開示十千億演說,修治十千億菩薩清凈。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有無數功德、無量功德、無邊功德、無等功德、不可數功德、不可稱功德、不可思功德、不可量功德、不可說功德、無盡功德。佛子!此菩薩於如是功德,皆已辦具,皆已積集,皆已莊嚴,皆已清凈,皆已瑩徹,皆已攝受,皆能出生,皆可稱嘆,皆得堅固,皆已成就。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為東方十千阿僧祇佛剎微塵數名號諸佛之所攝受,一一名號復有十千阿僧祇佛剎微塵數佛,各各差別;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彼諸佛悉現其前,為現諸佛清凈剎,為說諸佛無量身,為說諸佛難思眼,為說諸佛無量耳,為說諸佛清凈鼻,為說諸佛清凈舌,為說諸佛無住心,為說如來無上神通,令修如來無上菩提,令得如來清凈音聲,開示如來不退法輪,顯示如來無邊眾會,令入如來無邊秘密,贊嘆如來一切善根,令入如來平等之法,宣說如來三世種性,示現如來無量色相,闡揚如來護念之法,演暢如來微妙法音,辨明一切諸佛世界,宣揚一切諸佛三昧,示現諸佛眾會次第,護持諸佛不思議法,說一切法猶如幻化,明諸法性無有動轉,開示一切無上法輪,贊美如來無量功德,令入一切諸三昧雲,令知其心如幻如化、無邊無盡。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法界自在三昧時,彼十方各十千阿僧祇佛剎微塵數名號如來,一一名中各有十千阿僧祇佛剎微塵數佛同時護念,令此菩薩得無邊身;令此菩薩得無礙心;令此菩薩於一切法得無忘念;令此菩薩於一切法得決定慧;令此菩薩轉更聰敏,於一切法皆能領受;令此菩薩於一切法悉能明瞭;令此菩薩諸根猛利,於神通法悉得善巧;令此菩薩境界無礙,周行法界恒不休息;令此菩薩得無礙智,畢竟清凈;令此菩薩以神通力,一切世界示現成佛。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得十種海。何者為十?所謂:得諸佛海,咸睹見故;得眾生海,悉調伏故;得諸法海,能以智慧悉瞭知故;得諸剎海,以無性無作神通皆往詣故;得功德海,一切修行悉圓滿故;得神通海,能廣示現令開悟故;得諸根海,種種不同悉善知故;得諸心海,知一切眾生種種差別無量心故;得諸行海,能以願力悉圓滿故;得諸願海,悉使成就,永清凈故。佛子!菩薩摩訶薩得如是十種海已,復得十種殊勝。何等為十?一者於一切眾生中最為第一,二者於一切諸天中最為殊特,三者於一切梵王中最極自在,四者於諸世間無所染著,五者一切世間無能映蔽,六者一切諸魔不能惑亂,七者普入諸趣無所掛礙,八者處處受生知不堅固,九者一切佛法皆得自在,十者一切神通悉能示現。佛子!菩薩摩訶薩得如是十種殊勝已,復得十種力,於眾生界修習諸行。何等為十?一謂勇健力,調伏世間故;二謂精進力,恒不退轉故,三謂無著力,離諸垢染故;四謂寂靜力,於一切法無諍論故;五謂逆順力,於一切法心自在故;六謂法性力,於諸義中得自在故;七謂無礙力,智慧廣大故;八謂無畏力,能說諸法故;九謂辯才力,能持諸法故;十謂開示力,智慧無邊故。佛子!此十種力是廣大力、最勝力、無能摧伏力、無量力、善集力、不動力、堅固力、智慧力、成就力、勝定力、清凈力、極清凈力、法身力、法光明力、法燈力、法門力、無能壞力、極勇猛力、大丈夫力、善丈夫修習力、成正覺力、過去積集善根力、安住無量善根力、住如來力力、心思惟力、增長菩薩歡喜力、出生菩薩凈信力、增長菩薩勇猛力、菩提心所生力、菩薩清凈深心力、菩薩殊勝深心力、菩薩善根熏習力、究竟諸法力、無障礙身力、入方便善巧法門力、清凈妙法力、安住大勢一切世間不能傾動力、一切眾生無能映蔽力。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於如是無量功德法,能生,能成就,能圓滿,能照明,能具足,能遍具足,能廣大,能堅固,能增長,能凈治,能遍凈治。此菩薩功德邊際、智慧邊際、修行邊際、法門邊際、自在邊際、苦行邊際、成就邊際、清凈邊際、出離邊際、法自在邊際、無能說者。此菩薩所獲得、所成就、所趣入、所現前、所有境界、所有觀察、所有證入、所有清凈、所有瞭知、所有建立一切法門,於不可說劫無能說盡。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能瞭知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一切三昧。彼一一三昧,所有境界無量廣大,於境界中若入、若起、若住,所有相狀,所有示現,所有行處,所有等流,所有自性,所有除滅,所有出離,如是一切靡不明見。佛子!譬如無熱惱大龍王宮流出四河,無濁無雜,無有垢穢,光色清凈猶如虛空。其池四面各有一口,一一口中流出一河,於象口中出恒伽河,師子口中出私陀河,於牛口中出信度河,於馬口中出縛芻河。其四大河流出之時,恒伽河口流出銀沙,私陀河口流出金剛沙,信度河口流出金沙,縛芻河口流出琉璃沙;恒伽河口作白銀色,私陀河口作金剛色,信度河口作黃金色,縛芻河口作琉璃色,一一河口廣一由旬。其四大河既流出已,各共圍繞大池七匝,隨其方面四向分流,澒湧奔馳入於大海。其河旋繞,一一之間有天寶所成優缽羅華、波頭摩華、拘物頭華、芬陀利華,奇香發越,妙色清凈;種種華葉,種種臺蕊,悉是眾寶,自然映徹,咸放光明,互相照現。其無熱池周圍廣大五十由旬,眾寶妙沙遍佈其底,種種摩尼以為嚴飾,無量妙寶莊嚴其岸,栴檀妙香普散其中,優缽羅華、波頭摩華、拘物頭華、芬陀利華及餘寶華皆悉遍滿,微風吹動,香氣遠徹,華林寶樹周匝圍繞。日光出時,普皆照明池河內外一切眾物,接影連輝成光明網。如是眾物,若遠、若近,若高、若下,若廣、若狹,若粗、若細,乃至極小一沙一塵,悉是妙寶,光明鑒徹,靡不於中日輪影現,亦復展轉更相現影;如是眾影不增不減、非合非散,皆如本質而得明見。佛子!如無熱大池,於四口中流出四河入於大海;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從四辯才,流出諸行,究竟入於一切智海。如恒伽大河,從銀色象口流出銀沙;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義辯才,說一切如來所說一切義門,出生一切清凈白法,究竟入於無礙智海。如私陀大河,從金剛色師子口流出金剛沙;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法辯才,為一切眾生說佛金剛句,引出金剛智,究竟入於無礙智海。如信度大河,從金色牛口流出金沙;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訓辭辯,說隨順世間緣起方便,開悟眾生,令皆歡喜,調伏成熟,究竟入於緣起方便海。如縛芻大河,於琉璃色馬口流出琉璃沙;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無盡辯,雨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法,令其聞者皆得潤洽,究竟入於諸佛法海。如四大河,隨順圍繞無熱池已四方入海,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隨順身業、隨順語業、隨順意業,成就智為前導身業、智為前導語業、智為前導意業,四方流註,究竟入於一切智海。佛子!何者名為菩薩四方?佛子!所謂:見一切佛而得開悟,聞一切法受持不忘,圓滿一切波羅蜜行,大悲說法滿足眾生。如四大河圍繞大池,於其中間,優缽羅華、波頭摩華、拘物頭華、芬陀利華皆悉遍滿;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菩提心中間,不舍眾生,說法調伏,悉令圓滿無量三昧,見佛國土莊嚴清凈。如無熱大池,寶樹圍繞;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現佛國土莊嚴圍繞,令諸眾生趣向菩提。如無熱大池,其中縱廣五十由旬,清凈無濁;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菩提之心其量無邊,善根充滿,清凈無濁。如無熱大池,以無量寶莊嚴其岸,散栴檀香遍滿其中;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百千億十種智寶嚴菩提心大願之岸,普散一切眾善妙香。如無熱大池,底佈金沙,種種摩尼間錯莊嚴;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微妙智慧周遍觀察,不可思議菩薩解脫種種法寶間錯莊嚴,得一切法無礙光明,住於一切諸佛所住,入於一切甚深方便。如阿那婆達多龍王,永離龍中所有熱惱;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永離一切世間憂惱,雖現受生而無染著。如四大河,潤澤一切閻浮提地,既潤澤已入於大海;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四智河潤澤天、人、沙門、婆羅門,令其普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智慧大海,以十種力而為莊嚴。何者為四?一者願智河,救護調伏一切眾生常不休息;二者波羅蜜智河,修菩提行饒益眾生,去、來、今世相續無盡,究竟入於諸佛智海;三者菩薩三昧智河,無數三昧以為莊嚴,見一切佛,入諸佛海;四者大悲智河,大慈自在普救眾生,方便攝取無有休息,修行秘密功德之門,究竟入於十力大海。如四大河,從無熱池既流出已,究竟無盡,入於大海;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大願力修菩薩行,自在知見無有窮盡,究竟入於一切智海。如四大河,入於大海,無能為礙令不入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常勤修習普賢行願,成就一切智慧光明,住於一切佛菩提法,入如來智無有障礙。如四大河,奔流入海,經於累劫亦無疲厭;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普賢行願,盡未來劫修菩薩行,入如來海不生疲厭。佛子!如日光出時,無熱池中金沙、銀沙、金剛沙、琉璃沙及餘一切種種寶物,皆有日影於中顯現;其金沙等一切寶物,亦各展轉而現其影,互相鑒徹,無所妨礙。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此三昧,於自身一一毛孔中,悉見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諸佛如來,亦見彼佛所有國土道場眾會一一佛所聽法、受持、信解、供養,各經不可說不可說億那由他劫而不想念時節長短,其諸眾會亦無迫隘。何以故?以微妙心,入無邊法界故,入無等差別業果故,入不思議三昧境界故,入不思議思惟境界故,入一切佛自在境界故,得一切佛所護念故,得一切佛大神變故,得諸如來難得難知十種力故,入普賢菩薩行圓滿境界故,得一切佛無勞倦神通力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雖能於定一念入出,而亦不廢長時在定,亦無所著;雖於境界無所依住,而亦不舍一切所緣;雖善入剎那際,而為利益一切眾生,現佛神通無有厭足;雖等入法界,而不得其邊;雖無所住、無有處所,而恒趣入一切智道,以變化力普入無量眾生眾中,具足莊嚴一切世界;雖離世間顛倒分別,超過一切分別之地,亦不舍於種種諸相;雖能具足方便善巧,而究竟清凈;雖不分別菩薩諸地,而皆已善入。佛子!譬如虛空,雖能容受一切諸物,而離有無。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普入一切世間,而離世間想;雖勤度一切眾生,而離眾生想;雖深知一切法,而離諸法想;雖樂見一切佛,而離諸佛想;雖善入種種三昧,而知一切法自性皆如,無所染著;雖以無邊辯才演無盡法句,而心恒住離文字法;雖樂觀察無言說法,而恒示現清凈音聲;雖住一切離言法際,而恒示現種種色相;雖教化眾生,而知一切法畢竟性空;雖勤修大悲度脫眾生,而知眾生界無盡無散;雖瞭達法界常住不變,而以三輪調伏眾生恒不休息;雖常安住如來所住,而智慧清凈,心無怖畏,分別演說種種諸法,轉於法輪常不休息。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九法界自在大三昧善巧智。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三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四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無礙輪三昧?佛子!菩薩摩訶薩入此三昧時,住無礙身業、無礙語業、無礙意業,住無礙佛國土,得無礙成就眾生智,獲無礙調伏眾生智,放無礙光明,現無礙光明網,示無礙廣大變化,轉無礙清凈法輪,得菩薩無礙自在,普入諸佛力,普住諸佛智,作佛所作,凈佛所凈,現佛神通,令佛歡喜,行如來行,住如來道,常得親近無量諸佛,作諸佛事紹諸佛種。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已,觀一切智,總觀一切智,別觀一切智,隨順一切智,顯示一切智,攀緣一切智,見一切智,總見一切智,別見一切智,於普賢菩薩廣大願、廣大心、廣大行、廣大所趣、廣大所入、廣大光明、廣大出現、廣大護念、廣大變化、廣大道,不斷不退,無休無替,無倦無舍,無散無亂,常增進,恒相續。何以故?此菩薩摩訶薩於諸法中,成就大願,發行大乘,入於佛法大方便海;以勝願力,於諸菩薩所行之行,智慧明照皆得善巧,具足菩薩神通變化,善能護念一切眾生;如去、來、今一切諸佛之所護念,於諸眾生恒起大悲,成就如來不變異法。佛子!譬如有人以摩尼寶置色衣中,其摩尼寶雖同衣色,不舍自性。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成就智慧以為心寶,觀一切智普皆明現,然不舍於菩薩諸行。何以故?菩薩摩訶薩發大誓願,利益一切眾生,度脫一切眾生,承事一切諸佛,嚴凈一切世界,安慰眾生,深入法海;為凈眾生界,現大自在,給施眾生,普照世間,入於無邊幻化法門,不退不轉,無疲無厭。佛子!譬如虛空持眾世界,若成若住,無厭無倦,無羸無朽,無散無壞,無變無異,無有差別,不舍自性。何以故?虛空自性,法應爾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立無量大願,度一切眾生,心無厭倦。佛子!譬如涅槃,去、來、現在無量眾生於中滅度,終無厭倦。何以故?一切諸法本性清凈,是謂:涅槃,雲何於中而有厭倦?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為欲度脫一切眾生皆令出離而現於世,雲何而起疲厭之心?佛子!如薩婆若,能令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菩薩,於諸佛傢已、現、當生,乃至令成無上菩提,終不疲厭。何以故?一切智與法界無二故,於一切法無所著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其心平等住一切智,雲何而有疲厭之心?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有一蓮華,其華廣大盡十方際,以不可說葉、不可說寶、不可說香而為莊嚴;其不可說寶,復各示現種種眾寶,清凈妙好,極善安住。其華常放眾色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無所障礙;真金為網,彌覆其上;寶鐸徐搖,出微妙音,其音演暢一切智法。此大蓮華具足如來清凈莊嚴,一切善根之所生起,吉祥為表,神力所現,有十千阿僧祇清凈功德,菩薩妙道之所成就,一切智心之所流出,十方佛影於中顯現,世間瞻仰猶如佛塔,眾生見者無不禮敬,從能瞭幻正法所生,一切世間不可為諭。菩薩摩訶薩於此華上結跏趺坐,其身大小與華相稱。一切諸佛神力所加,令菩薩身一一毛孔各出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光明,一一光明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摩尼寶,其寶皆名:普光明藏,種種色相以為莊嚴,無量功德之所成就,眾寶及華以為羅網彌覆其上,散百千億那由他殊勝妙香,無量色相種種莊嚴,復現不思議寶莊嚴蓋以覆其上。一一摩尼寶悉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樓閣;一一樓閣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蓮華藏師子之座;一一師子座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光明;一一光明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色相;一一色相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光明輪;一一光明輪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毗盧遮那摩尼寶華;一一華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臺;一一臺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一一佛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神變;一一神變凈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眾生眾;一一眾生眾中現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諸佛自在;一一自在雨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法;一一佛法有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修多羅;一一修多羅說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法門;一一法門有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金剛智所入法輪,差別言辭各別演說;一一法輪成熟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眾生界;一一眾生界有百萬億那由他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眾生,於佛法中而得調伏。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示現如是神通境界無量變化,悉知如幻而不染著,安住無邊不可說法。自性清凈、法界實相、如來種性,無礙際中,無去無來,非先非後,甚深無底,現量所得,以智自入,不由他悟。心不迷亂亦無分別,為去、來、今一切諸佛之所稱贊,從諸佛力之所流出,入於一切諸佛境界。體性如實,凈眼現證,慧眼普見,成就佛眼為世明燈,行於智眼所知境界,廣能開示微妙法門。成菩提心,趣勝丈夫,於諸境界無有障礙,入智種性出生諸智,離世生法而現受生,神通變化,方便調伏。如是一切無非善巧,功德解欲悉皆清凈,最極微妙具足圓滿,智慧廣大猶如虛空,善能觀察眾聖境界,信行願力堅固不動,功德無盡世所稱嘆。於一切佛所觀之藏,大菩提處一切智海,集眾妙寶,為大智者,猶如蓮華自性清凈,眾生見者皆生歡喜、咸得利益。智光普照,見無量佛,凈一切法,所行寂靜,於諸佛法究竟無礙。恒以方便住佛菩提功德行中而得出生,具菩薩智,為菩薩首,一切諸佛共所護念。得佛威神,成佛法身,念力難思,於境一緣而無所緣,其行廣大無相無礙,等於法界無量無邊。所證菩提猶如虛空,無有邊際,無所縛著,於諸世間普作饒益,一切智海善根所流,悉能通達無量境界。已善成就清凈施法,住菩薩心,凈菩薩種,能隨順生諸佛菩提,於諸佛法皆得善巧,具微妙行,成堅固力。一切諸佛自在威神,眾生難聞,菩薩悉知入不二門住無相法;雖復永舍一切諸相,而能廣說種種諸法,隨諸眾生心樂欲解,悉使調伏,咸令歡喜。法界為身無有分別,智慧境界不可窮盡,志常勇猛,心恒平等。見一切佛功德邊際,瞭一切劫差別次第,開示一切法,安住一切剎,嚴凈一切諸佛國土,顯現一切正法光明,演去、來、今一切佛法,示諸菩薩所住之處。為世明燈,生諸善根,永離世間,常生佛所,得佛智慧明瞭第一。一切諸佛皆共攝受,已入未來諸佛之數,從諸善友而得出生,所有志求皆無不果。具大威德,住增上意,隨所聽聞咸能善說,亦為開示聞法善根。住實際輪,於一切法心無障礙;不舍諸行,離諸分別,於一切法心無動念。得智慧明滅諸癡闇,悉能明照一切佛法,不壞諸有而生其中,瞭知一切諸有境界。從本已來無有動作,身、語、意業皆悉無邊,雖隨世俗演說種種無量文字,而恒不壞離文字法。深入佛海,知一切法但有假名,於諸境界無系無著;瞭一切法空無所有,所修諸行從法界生,猶如虛空無相無形。深入法界隨順演說,於一境門生一切智,觀十力地以智修學,智為橋梁至薩婆若,以智慧眼見法無礙,善入諸地知種種義,一一法門悉得明瞭,所有大願靡不成就。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此開示一切如來無差別性,此是無礙方便之門,此能出生菩薩眾會,此法唯是三昧境界,此能勇進入薩婆若,此能開顯諸三昧門,此能無礙普入諸剎,此能調伏一切眾生,此能住於無眾生際,此能開示一切佛法,此於境界皆無所得。雖一切時演說開示,而恒遠離妄想分別;雖知諸法皆無所作,而能示現一切作業;雖知諸佛無有二相,而能顯示一切諸佛;雖知無色,而演說諸色;雖知無受,而演說諸受;雖知無想,而演說諸想;雖知無行,而演說諸行;雖知無識,而演說諸識,恒以法輪開示一切;雖知法無生,而常轉法輪;雖知法無差別,而說諸差別門;雖知諸法無有生滅,而說一切生滅之相;雖知諸法無粗無細,而說諸法粗細之相;雖知諸法無上、中、下,而能宣說最上之法;雖知諸法不可言說,而能演說清凈言辭;雖知諸法無內無外,而說一切內外諸法;雖知諸法不可瞭知,而說種種智慧觀察;雖知諸法無有真實,而說出離真實之道;雖知諸法畢竟無盡,而能演說盡諸有漏;雖知諸法無違無諍,然亦不無自他差別;雖知諸法畢竟無師,而常尊敬一切師長;雖知諸法不由他悟,而常尊敬諸善知識;雖知法無轉,而轉法輪;雖知法無起,而示諸因緣;雖知諸法無有前際,而廣說過去;雖知諸法無有後際,而廣說未來;雖知諸法無有中際,而廣說現在;雖知諸法無有作者,而說諸作業;雖知諸法無有因緣,而說諸集因;雖知諸法無有等比,而說平等、不平等道;雖知諸法無有言說,而決定說三世之法;雖知諸法無有所依,而說依善法而得出離;雖知法無身,而廣說法身;雖知三世諸佛無邊,而能演說唯有一佛;雖知法無色,而現種種色;雖知法無見,而廣說諸見;雖知法無相,而說種種相;雖知諸法無有境界,而廣宣說智慧境界;雖知諸法無有差別,而說行果種種差別;雖知諸法無有出離,而說清凈諸出離行;雖知諸法本來常住,而說一切諸流轉法;雖知諸法無有照明,而恒廣說照明之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入如是大威德三昧智輪,則能證得一切佛法,則能趣入一切佛法,則能成就,則能圓滿,則能積集,則能清凈,則能安住,則能瞭達,與一切法自性相應,而此菩薩摩訶薩不作是念:‘有若幹諸菩薩、若幹菩薩法、若幹菩薩究竟、若幹幻究竟、若幹化究竟、若幹神通成就、若幹智成就、若幹思惟、若幹證入、若幹趣向、若幹境界。’何以故?菩薩三昧,如是體性,如是無邊,如是殊勝故。此三昧種種境界、種種威力、種種深入,所謂:入不可說智門、入離分別諸莊嚴、入無邊殊勝波羅蜜、入無數禪定、入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廣大智、入見無邊佛勝妙藏、入於境界不休息、入清凈信解助道法、入諸根猛利大神通、入於境界心無礙、入見一切佛平等眼、入積集普賢勝志行、入住那羅延妙智身、入說如來智慧海、入起無量種自在神變、入生一切佛無盡智門、入住一切佛現前境界、入凈普賢菩薩自在智、入開示無比普門智、入普知法界一切微細境界、入普現法界一切微細境界、入一切殊勝智光明、入一切自在邊際、入一切辯才法門際、入遍法界智慧身、入成就一切處遍行道、入善住一切差別三昧、入知一切諸佛心。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住普賢行,念念入百億不可說三昧,然不見普賢菩薩三昧及佛境界莊嚴前際。何以故?知一切法究竟無盡故,知一切佛剎無邊故,知一切眾生界不思議故,知前際無始故,知未來無窮故,知現在盡虛空遍法界無邊故,知一切諸佛境界不可思議故,知一切菩薩行無數故,知一切諸佛辯才所說境界不可說無邊故,知一切幻心所緣法無量故。佛子!如如意珠,隨有所求一切皆得,求者無盡,意皆滿足,而珠勢力終不匱止。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入此三昧,知心如幻,出生一切諸法境界,周遍無盡,不匱不息。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成就普賢無礙行智,觀察無量廣大幻境,猶如影像無增減故。佛子!譬如凡夫,各別生心,已生、現生及以當生,無有邊際,無斷無盡;其心流轉,相續不絕,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入此普幻門三昧,無有邊際,不可測量。何以故?瞭達普賢菩薩普幻門無量法故。佛子!譬如難陀跋難陀、摩那斯龍王及餘大龍降雨之時,滴如車軸,無有邊際;雖如是雨,雲終不盡,此是諸龍無作境界。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此三昧,入普賢菩薩諸三昧門、智門、法門、見諸佛門、往諸方門、心自在門、加持門、神變門、神通門、幻化門、諸法如幻門、不可說不可說諸菩薩充滿門,親近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如來正覺門,入不可說不可說廣大幻網門,知不可說不可說差別廣大佛剎門,知不可說不可說有體性、無體性世界門,知不可說不可說眾生想門,知不可說不可說時差別門,知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成壞門,知不可說不可說覆住、仰住諸佛剎門,於一念中皆如實知。如是入時,無有邊際,無有窮盡,不疲不厭,不斷不息,無退無失;於諸法中不住非處,恒正思惟,不沈不舉;求一切智常無退舍,為一切佛剎照世明燈,轉不可說不可說法輪;以妙辯才咨問如來無窮盡時,示成佛道無有邊際,調伏眾生恒無廢舍,常勤修習普賢行願未曾休息,示現無量不可說不可說色相身無有斷絕。何以故?譬如然火,隨所有緣,於爾所時火起不息。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觀察眾生界、法界、世界,猶如虛空無有邊際,乃至能於一念之頃,往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所。一一佛所入不可說不可說一切智種種差別法;令不可說不可說眾生界出傢為道,勤修善根,究竟清凈;令不可說不可說菩薩於普賢行願未決定者而得決定,安住普賢智慧之門;以無量方便,入不可說不可說三世成、住、壞廣大差別劫,於不可說不可說成、住、壞世間差別境界,起於爾所大悲大願,調伏無量一切眾生悉使無餘。何以故?此菩薩摩訶薩為欲度脫一切眾生,修普賢行,生普賢智,滿足普賢所有行願。是故,諸菩薩應於如是種類、如是境界、如是威德、如是廣大、如是無量、如是不思議、如是普照明、如是一切諸佛現前住、如是一切如來所護念、如是成就往昔善根、如是其心無礙不動三昧之中,勤加修習,離諸熱惱,無有疲厭,心不退轉,立深志樂,勇猛無怯,順三昧境界,入難思智地。不依文字,不著世間,不取諸法,不起分別,不染著世事,不分別境界,於諸法智但應安住,不應稱量。所謂:親近一切智,悟解佛菩提,成就法光明,施與一切眾生善根。於魔界中拔出眾生,令其得入佛法境界,令不舍大願,勤觀出道,增廣凈境,成就諸度,於一切佛深生信解。常應觀察一切法性,無時暫舍;應知自身與諸法性普皆平等;應當明解世間所作,示其如法智慧方便;應常精進,無有休息;應觀自身善根鮮少;應勤增長他諸善根;應自修行一切智道;應勤增長菩薩境界;應樂親近諸善知識;應與同行而共止住;應不分別佛;應不舍離念;應常安住平等法界;應知一切心識如幻;應知世間諸行如夢;應知諸佛願力出現猶如影像;應知一切諸廣大業猶如變化;應知言語悉皆如響;應觀諸法一切如幻;應知一切生滅之法皆如音聲;應知所往一切佛剎皆無體性;應為請問如來佛法不生疲倦;應為開悟一切世間,勤加教誨而不舍離;應為調伏一切眾生,知時說法而不休息。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普賢之行,如是圓滿菩薩境界,如是通達出離之道,如是受持三世佛法,如是觀察一切智門,如是思惟不變異法,如是明潔增上志樂,如是信解一切如來,如是瞭知佛廣大力,如是決定無所礙心,如是攝受一切眾生。

  “佛子!菩薩摩訶薩入普賢菩薩所住如是大智慧三昧時,十方各有不可說不可說國土,一一國土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如來名號,一一名號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諸佛而現其前,與如來念力,令不忘失如來境界;與一切法究竟慧,令入一切智;與知一切法種種義決定慧,令受持一切佛法趣入無礙;與無上佛菩提,令入一切智開悟法界;與菩薩究竟慧,令得一切法光明,無諸黑闇;與菩薩不退智,令知時、非時,善巧方便調伏眾生;與無障礙菩薩辯才,令悟解無邊法演說無盡;與神通變化力,令現不可說不可說差別身無邊色相種種不同開悟眾生;與圓滿言音,令現不可說不可說差別音聲種種言辭開悟眾生;與不唐捐力,令一切眾生若得見形、若得聞法皆悉成就,無空過者。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滿足普賢行故,得如來力,凈出離道,滿一切智,以無礙辯才神通變化,究竟調伏一切眾生;具佛威德,凈普賢行,住普賢道,盡未來際,為欲調伏一切眾生,轉一切佛微妙法輪。何以故?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殊勝大願諸菩薩行,則為一切世間法師,則為一切世間法日,則為一切世間智月;則為一切世間須彌山王,嶷然高出,堅固不動;則為一切世間無涯智海;則為一切世間正法明燈,普照無邊,相續不斷;為一切眾生開示無邊清凈功德,皆令安住功德善根;順一切智,大願平等,修習普賢廣大之行,常能勸發無量眾生,住不可說不可說廣大行三昧,現大自在。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獲如是智,證如是法,於如是法審住明見;得如是神力,住如是境界,現如是神變,起如是神通;常安住大悲,常利益眾生,開示眾生安隱正道,建立福智大光明幢;證不思議解脫,住一切智解脫,到諸佛解脫彼岸,學不思議解脫方便門已得成就,入法界差別門無有錯亂,於普賢不可說不可說三昧遊戲自在,住師子奮迅智心意無礙。其心恒住十大法藏。何者為十?所謂:住憶念一切諸佛,住憶念一切佛法,住調伏一切眾生大悲,住示現不思議清凈國土智,住深入諸佛境界決定解,住去、來、現在一切佛平等相菩提,住無礙無著際,住一切法無相性,住去、來、現在一切佛平等善根,住去、來、現在一切如來法界無差別身、語、意業先導智,住觀察三世一切諸佛受生、出傢、詣道場、成正覺、轉法輪、般涅槃悉入剎那際。佛子!此十大法藏廣大無量,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說、無窮盡、難忍受,一切世智無能稱述。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已到普賢諸行彼岸,證清凈法,志力廣大,開示眾生無量善根,增長菩薩一切勢力,於念念頃滿足菩薩一切功德,成就菩薩一切諸行,得一切佛陀羅尼法,受持一切諸佛所說;雖常安住真如實際,而隨一切世俗言說,示現調伏一切眾生。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法如是故。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此三昧,得一切佛廣大智,得巧說一切廣大法自在辯才,得一切世中最為殊勝清凈無畏法,得入一切三昧智,得一切菩薩善巧方便,得一切法光明門,到安慰一切世間法彼岸,知一切眾生時、非時,照十方世界一切處,令一切眾生得勝智,作一切世間無上師,安住一切諸功德,開示一切眾生清凈三昧,令入最上智。何以故?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則利益眾生,則增長大悲,則親近善知識,則見一切佛,則瞭一切法,則詣一切剎,則入一切方,則入一切世,則悟一切法平等性,則知一切佛平等性,則住一切智平等性。於此法中,作如是業,不作餘業;住未足心,住不散亂心,住專一心,住勤修心,住決定心,住不變異心;如是思惟,如是作業,如是究竟。

  “佛子!菩薩摩訶薩無異語、異作,有如語、如作。何以故?譬如金剛,以不可壞而得其名,終無有時離於不壞;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諸行法而得其名,終無有時離諸行法。譬如真金,以有妙色而得其名,終無有時離於妙色;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諸善業而得其名,終無有時離諸善業。譬如日天子,以光明輪而得其名,終無有時離光明輪;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智慧光而得其名,終無有時離智慧光。譬如須彌山王,以四寶峰處於大海,迥然高出而得其名,終無有時舍離四峰;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諸善根處在於世,迥然高出而得其名,終無有時舍離善根。譬如大地,以持一切而得其名,終無有時舍離能持;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度一切而得其名,終無有時舍離大悲。譬如大海,以含眾水而得其名,終無有時舍離於水;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諸大願而得其名,終不暫舍度眾生願。譬如軍將,以能慣習戰鬥之法而得其名,終無有時舍離此能;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能慣習如是三昧而得其名,乃至成就一切智智,終無有時舍離此行。如轉輪王,馭四天下,常勤守護一切眾生,令無橫死,恒受快樂;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入如是等諸大三昧,常勤化度一切眾生,乃至令其究竟清凈。譬如種子,植之於地,乃至能令莖葉增長;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修普賢行,乃至能令一切眾生善法增長。譬如大雲,於夏暑月降霔大雨,乃至增長一切種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入如是等諸大三昧,修菩薩行,雨大法雨,乃至能令一切眾生究竟清凈、究竟涅槃、究竟安隱、究竟彼岸、究竟歡喜、究竟斷疑,為諸眾生究竟福田,令其施業皆得清凈,令其皆住不退轉道,令其同得一切智智,令其皆得出離三界,令其皆得究竟之智,令其皆得諸佛如來究竟之法,置諸眾生一切智處。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成就此法,智慧明瞭,入法界門,能凈菩薩不可思議無量諸行。所謂:能凈諸智,求一切智故;能凈眾生,使調伏故;能凈剎土,常回向故;能凈諸法,普瞭知故;能凈無畏,無怯弱故;能凈無礙辯,巧演說故;能凈陀羅尼,於一切法得自在故;能凈親近行,常見一切佛興世故。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得如是等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不可說清凈功德,於如是等三昧境界得自在故,一切諸佛所加被故,自善根力之所流故,入智慧地大威力故,諸善知識引導力故,摧伏一切諸魔力故,同分善根淳凈力故,廣大誓願欲樂力故,所種善根成就力故,超諸世間無盡之福、無對力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得十種法,同去、來、今一切諸佛。何者為十?所謂:得諸相好,種種莊嚴,同於諸佛;能放清凈大光明網,同於諸佛;神通變化,調伏眾生,同於諸佛;無邊色身,清凈圓音,同於諸佛;隨眾生業現凈佛國,同於諸佛;一切眾生所有語言皆能攝持、不忘不失,同於諸佛;無盡辯才隨眾生心而轉法輪令生智慧,同於諸佛;大師子吼無所怯畏,以無量法開悟群生,同於諸佛;於一念頃,以大神通普入三世,同於諸佛;普能顯示一切眾生諸佛莊嚴、諸佛威力、諸佛境界,同於諸佛。”

  爾時,普眼菩薩白普賢菩薩言:“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得如是法,同諸如來,何故不名:佛?何故不名:十力?何故不名:一切智?何故不名:一切法中得菩提者?何故不得名為:普眼?何故不名:一切境中無礙見者?何故不名:覺一切法?何故不名:與三世佛無二住者?何故不名:住實際者?何故修行普賢行願猶未休息?何故不能究竟法界舍菩薩道?”

  爾時,普賢菩薩告普眼菩薩言:

  “善哉佛子!如汝所言,若此菩薩摩訶薩同一切佛,以何義故不名為:佛?乃至不能舍菩薩道?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已能修習去、來、今世一切菩薩種種行願,入智境界,則名為:佛;於如來所修菩薩行無有休息,說名:菩薩。如來諸力皆悉已入,則名:十力;雖成十力,行普賢行而無休息,說名:菩薩。知一切法而能演說,名:一切智;雖能演說一切諸法,於一一法善巧思惟未嘗止息,說名:菩薩。知一切法無有二相,是則說名:悟一切法;於二、不二一切諸法差別之道善巧觀察,展轉增勝無有休息,說名:菩薩。已能明見普眼境界,說名:普眼;雖能證得普眼境界,念念增長未曾休息,說名:菩薩。於一切法悉能明照,離諸闇障,名:無礙見;常勤憶念無礙見者,說名:菩薩。已得諸佛智慧之眼,是則說名:覺一切法;觀諸如來正覺智眼而不放逸,說名:菩薩。住佛所住,與佛無二,說名:與佛無二住者;為佛攝受,修諸智慧,說名:菩薩。常觀一切世間實際,是則說名:住實際者;雖常觀察諸法實際,而不證入亦不舍離,說名:菩薩。不來不去,無同無異,此等分別悉皆永息,是則說名:休息願者;廣大修習,圓滿不退,則名:未息普賢願者。瞭知法界無有邊際,一切諸法一相無相,是則說名:究竟法界舍菩薩道;雖知法界無有邊際,而知一切種種異相,起大悲心度諸眾生,盡未來際無有疲厭,是則說名:普賢菩薩。

  “佛子!譬如伊羅缽那象王,住金脅山七寶窟中,其窟周圍悉以七寶而為欄楯,寶多羅樹次第行列,真金羅網彌覆其上;象身潔白猶如珂雪,上立金幢,金為瓔珞,寶網覆鼻,寶鈴垂下,七肢成就,六牙具足,端正充滿,見者欣樂,調良善順,心無所逆。若天帝釋將欲遊行,爾時象王即知其意,便於寶窟而沒其形,至忉利天釋主之前,以神通力種種變現,令其身有三十三頭,於一一頭化作七牙,於一一牙化作七池,一一池中有七蓮華,一一華中有七采女,一時俱奏百千天樂。是時,帝釋乘茲寶象,從難勝殿往詣華園,芬陀利華遍滿其中。是時,帝釋至華園已,從象而下,入於一切寶莊嚴殿,無量采女以為侍從,歌詠妓樂受諸快樂。爾時,象王復以神通隱其象形現作天身,與三十三天及諸采女,於芬陀利華園之內歡娛戲樂,所現身相、光明衣服、往來進止、語笑觀瞻,皆如彼天,等無有異,無能分別;此象、此天,象之與天,更互相似。佛子!彼伊羅缽那象王,於金脅山七寶窟中無所變化,至於三十三天之上,為欲供養釋提桓因,化作種種諸可樂物,受天快樂,與天無異。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修習普賢菩薩行願及諸三昧以為眾寶莊嚴之具,七菩提分為菩薩身,所放光明以之為網,建大法幢,鳴大法鐘,大悲為窟,堅固大願以為其牙,智慧無畏猶如師子,法繒系頂,開示秘密,到諸菩薩行願彼岸。為欲安處菩提之座,成一切智,得最正覺,增長普賢廣大行願,不退不息,不斷不舍,大悲精進,盡未來際度脫一切苦惱眾生。不舍普賢道,現成最正覺,現不可說不可說成正覺門,現不可說不可說轉法輪門,現不可說不可說住深心門;於不可說不可說廣大國土,現涅槃變化門;於不可說不可說差別世界,而現受生修普賢行,現不可說不可說如來;於不可說不可說廣大國土菩提樹下成最正覺,不可說不可說菩薩眾親近圍繞。或於一念頃,修普賢行而成正覺,或須臾頃,或於一時,或於一日,或於半月,或於一月,或於一年,或無數年,或於一劫,如是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劫,修普賢行而成正覺。復於一切諸佛剎中而為上首,親近於佛,頂禮供養,請問觀察如幻境界,凈修菩薩無量諸行、無量諸智、種種神變、種種威德、種種智慧、種種境界、種種神通、種種自在、種種解脫、種種法明、種種教化調伏之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本身不滅,以行願力於一切處如是變現。何以故?欲以普賢自在神力調伏一切諸眾生故,令不可說不可說眾生得清凈故,令其永斷生死輪故,嚴凈廣大諸世界故,常見一切諸如來故,深入一切佛法流故,憶念三世諸佛種故,憶念十方一切佛法及法身故,普修一切菩薩諸行使圓滿故,入普賢流自在能證一切智故。佛子!汝應觀此菩薩摩訶薩,不舍普賢行,不斷菩薩道,見一切佛,證一切智,自在受用一切智法。如伊羅缽那象王不舍象身,往三十三天,為天所乘,受天快樂,作天遊戲,承事天主,與天采女而作歡娛,同於諸天無有差別。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舍普賢大乘諸行,不退諸願,得佛自在,具一切智,證佛解脫,無障無礙,成就清凈,於諸國土無所染著,於佛法中無所分別;雖知諸法普皆平等無有二相,而恒明見一切佛土;雖已等同三世諸佛,而修菩薩行相續不斷。佛子!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普賢行願廣大之法,當知是人心得清凈。佛子!此是菩薩摩訶薩第十無礙輪大三昧殊勝心廣大智。

  “佛子!此是菩薩摩訶薩所住普賢行十大三昧輪。”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四

    於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十通品第二十八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告諸菩薩言: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通。何者為十?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他心智通,知一三千大千世界眾生心差別,所謂:善心、不善心、廣心、狹心、大心、小心、順生死心、背生死心、聲聞心、獨覺心、菩薩心、聲聞行心、獨覺行心、菩薩行心、天心、龍心、夜叉心、乾闥婆心、阿修羅心、迦樓羅心、緊那羅心、摩睺羅伽心、人心、非人心、地獄心、畜生心、閻魔王處心、餓鬼心、諸難處眾生心,如是等無量差別種種眾生心悉分別知。如一世界,如是百世界、千世界、百千世界、百千億那由他世界,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中所有眾生心悉分別知。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一善知他心智神通。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無礙清凈天眼智通,見無量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中眾生,死此生彼,善趣、惡趣,福相、罪相,或好或醜,或垢或凈。如是品類無量眾生,所謂:天眾、龍眾、夜叉眾、乾闥婆眾、阿修羅眾、迦樓羅眾、緊那羅眾、摩睺羅伽眾、人眾、非人眾、微細身眾生眾、廣大身眾生眾、小眾、大眾,如是種種眾生眾中,以無礙眼悉皆明見;隨所積集業、隨所受苦樂、隨心、隨分別、隨見、隨言說、隨因、隨業、隨所緣、隨所起,悉皆見之,無有錯謬。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無礙天眼智神通。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宿住隨念智通,能知自身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中一切眾生,過去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宿住之事。所謂:某處生,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種族,如是飲食,如是苦樂。從無始來,於諸有中,以因以緣,展轉滋長,次第相續,輪回不絕,種種品類、種種國土、種種趣生、種種形相、種種業行、種種結使、種種心念、種種因緣、受生差別,如是等事皆悉瞭知。又憶過去爾所佛剎微塵數劫,爾所佛剎微塵數世界中,有爾所佛剎微塵數諸佛,一一佛如是名號,如是出興,如是眾會,如是父母,如是侍者,如是聲聞,如是最勝二大弟子,於如是城邑,如是出傢,復於如是菩提樹下成最正覺,於如是處,坐如是座,演說如是若幹經典,如是利益爾所眾生,於爾所時住於壽命,施作如是若幹佛事,依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般涅槃後法住久近,如是一切悉能憶念。又憶念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諸佛名號,一一名號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從初發心,起願修行,供養諸佛,調伏眾生,眾會說法,壽命多少,神通變化,乃至入於無餘涅槃,般涅槃後法住久近,造立塔廟種種莊嚴,令諸眾生種植善根,皆悉能知。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三知過去際劫宿住智神通。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知盡未來際劫智通,知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中所有劫,一一劫中所有眾生,命終受生,諸有相續,業行果報,若善,若不善,若出離,若不出離,若決定,若不決定,若邪定,若正定,若善根與使俱,若善根不與使俱,若具足善根,若不具足善根,若攝取善根,若不攝取善根,若積集善根,若不積集善根,若積集罪法,若不積集罪法,如是一切皆能瞭知。又知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盡未來際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一一劫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諸佛名號,一一名號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諸佛如來,一一如來,從初發心,起願立行,供養諸佛,教化眾生,眾會說法,壽命多少,神通變化,乃至入於無餘涅槃,般涅槃後法住久近,造立塔廟種種莊嚴,令諸眾生種植善根,如是等事悉能瞭知。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四知盡未來際劫智神通。

  “佛子!菩薩摩訶薩成就無礙清凈天耳,圓滿廣大,聰徹離障,瞭達無礙,具足成就,於諸一切所有音聲,欲聞、不聞,隨意自在。佛子!東方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是諸佛所說、所示、所開、所演、所安立、所教化、所調伏、所憶念、所分別,甚深廣大、種種差別、無量方便、無量善巧清凈之法,於彼一切皆能受持。又於其中若義、若文、若一人、若眾會,如其音辭,如其智慧,如所瞭達,如所示現,如所調伏,如其境界,如其所依,如其出道,於彼一切悉能記持,不忘不失,不斷不退,無迷無惑;為他演說,令得悟解,終不忘失一文一句。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五無礙清凈天耳智神通。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無體性神通、無作神通、平等神通、廣大神通、無量神通、無依神通、隨念神通、起神通、不起神通、不退神通、不斷神通、不壞神通、增長神通、隨詣神通。此菩薩聞極遠一切世界中諸佛名,所謂:無數世界、無量世界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中諸佛名;聞其名已,即自見身在彼佛所。彼諸世界或仰或覆,各各形狀,各各方所,各各差別,無邊無礙;種種國土,種種時劫,無量功德各別莊嚴。彼彼如來於中出現,示現神變,稱揚名號,無量無數,各各不同。此菩薩一得聞彼諸如來名,不動本處,而見其身在彼佛所,禮拜尊重,承事供養,問菩薩法,入佛智慧,悉能瞭達諸佛國土道場眾會及所說法,至於究竟無所取著。如是,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普至十方而無所往,然詣佛剎觀佛聽法請道,無有斷絕,無有廢舍,無有休息,無有疲厭;修菩薩行,成就大願,悉令具足,曾無退轉,為令如來廣大種性不斷絕故。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六住無體性無動作往一切佛剎智神通。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善分別一切眾生言音智通,知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中眾生種種言辭。所謂:聖言辭、非聖言辭、天言辭、龍言辭、夜叉言辭、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及非人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眾生所有言辭,各各表示,種種差別,如是一切皆能瞭知。此菩薩隨所入世界,能知其中一切眾生所有性欲,如其性欲為出言辭,悉令解瞭無有疑惑。如日光出現,普照眾色,令有目者悉得明見。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善分別一切言辭智,深入一切言辭雲,所有言辭令諸世間聰慧之者悉得解瞭。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七善分別一切言辭智神通。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出生無量阿僧祇色身莊嚴智通,知一切法遠離色相,無差別相,無種種相,無無量相,無分別相,無青、黃、赤、白相。菩薩如是入於法界,能現其身,作種種色。所謂:無邊色、無量色、清凈色、莊嚴色、普遍色、無比色、普照色、增上色、無違逆色、具諸相色、離眾惡色、大威力色、可尊重色、無窮盡色、眾雜妙色、極端嚴色、不可量色、善守護色、能成熟色、隨化者色、無障礙色、甚明徹色、無垢濁色、極澄凈色、大勇健色、不思議方便色、不可壞色、離瑕翳色、無障闇色、善安住色、妙莊嚴色、諸相端嚴色、種種隨好色、大尊貴色、妙境界色、善磨瑩色、清凈深心色、熾然明盛色、最勝廣大色、無間斷色、無所依色、無等比色、充滿不可說佛剎色、增長色、堅固攝受色、最勝功德色、隨諸心樂色、清凈解瞭色、積集眾妙色、善巧決定色、無有障礙色、虛空明凈色、清凈可樂色、離諸塵垢色、不可稱量色、妙見色、普見色、隨時示現色、寂靜色、離貪色、真實福田色、能作安隱色、離諸怖畏色、離愚癡行色、智慧勇猛色、身相無礙色、遊行普遍色、心無所依色、大慈所起色、大悲所現色、平等出離色、具足福德色、隨心憶念色、無邊妙寶色、寶藏光明色、眾生信樂色、一切智現前色、歡喜眼色、眾寶莊嚴第一色、無有處所色、自在示現色、種種神通色、生如來傢色、過諸譬諭色、周遍法界色、眾皆往詣色、種種色、成就色、出離色、隨所化者威儀色、見無厭足色、種種明凈色、能放無數光網色、不可說光明種種差別色、不可思香光明超過三界色、不可量日輪光明照耀色、示現無比月身色、無量可愛樂華雲色、出生種種蓮華鬘雲莊嚴色、超過一切世間香焰普熏色、出生一切如來藏色、不可說音聲開示演暢一切法色、具足一切普賢行色。佛子!菩薩摩訶薩深入如是無色法界,能現此等種種色身,令所化者見,令所化者念,為所化者轉法輪;隨所化者時,隨所化者相,令所化者親近,令所化者開悟,為所化者起種種神通,為所化者現種種自在,為所化者施種種能事。是名:菩薩摩訶薩為度一切眾生故勤修成就第八無數色身智神通。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一切法智通,知一切法無有名字、無有種性,無來、無去,非異、非不異,非種種、非不種種,非二、非不二,無我、無比,不生、不滅,不動、不壞,無實、無虛,一相、無相,非無、非有,非法、非非法,不隨於俗、非不隨俗,非業、非非業,非報、非非報,非有為、非無為,非第一義、非不第一義,非道、非非道,非出離、非不出離,非量、非無量,非世間、非出世間,非從因生、非不從因生,非決定、非不決定,非成就、非不成就,非出、非不出,非分別、非不分別,非如理、非不如理。此菩薩不取世俗諦,不住第一義,不分別諸法,不建立文字,隨順寂滅性,不舍一切願,見義知法,興佈法雲,降霔法雨。雖知實相不可言說,而以方便無盡辯才,隨法、隨義次第開演;以於諸法言辭辯說皆得善巧,大慈大悲悉已清凈,能於一切離文字法中出生文字,與法、與義隨順無違,為說諸法悉從緣起,雖有言說而無所著。演一切法辯才無盡,分別安立,開發示導,令諸法性具足明顯,斷眾疑網悉得清凈。雖攝眾生不舍真實,於不二法而無退轉,常能演說無礙法門,以眾妙音,隨眾生心,普雨法雨而不失時。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九一切法智神通。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一切法滅盡三昧智通,於念念中入一切法滅盡三昧,亦不退菩薩道,不舍菩薩事,不舍大慈大悲心,修習波羅蜜未嘗休息,觀察一切佛國土無有厭倦,不舍度眾生願,不斷轉法輪事,不廢教化眾生業,不舍供養諸佛行,不舍一切法自在門,不舍常見一切佛,不舍常聞一切法;知一切法平等無礙,自在成就一切佛法,所有勝願皆得圓滿,瞭知一切國土差別,入佛種性到於彼岸;能於彼彼諸世界中,學一切法,瞭法無相,知一切法皆從緣起,無有體性,然隨世俗方便演說;雖於諸法心無所住,然順眾生諸根欲樂,方便為說種種諸法。此菩薩住三昧時,隨其心樂,或住一劫,或住百劫,或住千劫,或住億劫,或住百億劫,或住千億劫,或住百千億劫,或住那由他億劫,或住百那由他億劫,或住千那由他億劫,或住百千那由他億劫,或住無數劫,或住無量劫,乃至或住不可說不可說劫。菩薩入此一切法滅盡三昧,雖復經於爾所劫住,而身不離散、不羸瘦、不變異,非見非不見,不滅不壞,不疲不懈,不可盡竭。雖於有於無悉無所作,而能成辦諸菩薩事。所謂:恒不舍離一切眾生,教化調伏未曾失時,令其增長一切佛法,於菩薩行悉得圓滿;為欲利益一切眾生,神通變化無有休息,譬如光影普現一切,而於三昧寂然不動。是為菩薩摩訶薩入一切法滅盡三昧智神通。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於如是十種神通,一切天人不能思議,一切眾生不能思議;一切聲聞、一切獨覺,及餘一切諸菩薩眾,如是皆悉不能思議。此菩薩,身業不可思議,語業不可思議,意業不可思議,三昧自在不可思議,智慧境界不可思議,唯除諸佛及有得此神通菩薩,餘無能說此人功德稱揚贊嘆。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神通。若菩薩摩訶薩住此神通,悉得一切三世無礙智神通。”

  十忍品第二十九

  爾時,普賢菩薩告諸菩薩言: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忍,若得此忍,則得到於一切菩薩無礙忍地,一切佛法無礙無盡。何者為十?所謂:音聲忍、順忍、無生法忍、如幻忍、如焰忍、如夢忍、如響忍、如影忍、如化忍、如空忍。此十種忍,三世諸佛已說、今說、當說。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音聲忍?謂聞諸佛所說之法不驚、不怖、不畏,深信悟解,愛樂趣向,專心憶念,修習安住。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一音聲忍。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順忍?謂於諸法,思惟觀察,平等無違,隨順瞭知,令心清凈,正住修習,趣入成就。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順忍。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無生法忍?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不見有少法生,亦不見有少法滅。何以故?若無生則無滅,若無滅則無盡,若無盡則離垢,若離垢則無差別,若無差別則無處所,若無處所則寂靜,若寂靜則離欲,若離欲則無作,若無作則無願,若無願則無住,若無住則無去無來。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三無生法忍。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如幻忍?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皆悉如幻,從因緣起,於一法中解多法,於多法中解一法。此菩薩知諸法如幻已,瞭達國土,瞭達眾生,瞭達法界,瞭達世間平等,瞭達佛出現平等,瞭達三世平等,成就種種神通變化。譬如幻,非象、非馬,非車、非步,非男、非女,非童男、非童女,非樹、非葉、非華、非果,非地、非水、非火、非風,非晝、非夜,非日、非月,非半月、非一月,非一年、非百年,非一劫、非多劫,非定、非亂,非純、非雜,非一、非異,非廣、非狹,非多、非少,非量、非無量,非粗、非細,非是一切種種眾物;種種非幻,幻非種種,然由幻故,示現種種差別之事。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觀一切世間如幻,所謂:業世間、煩惱世間、國土世間、法世間、時世間、趣世間、成世間、壞世間、運動世間、造作世間。菩薩摩訶薩觀一切世間如幻時,不見眾生生,不見眾生滅;不見國土生,不見國土滅;不見諸法生,不見諸法滅;不見過去可分別,不見未來有起作,不見現在一念住;不觀察菩提,不分別菩提;不見佛出現,不見佛涅槃;不見住大願,不見入正住,不出平等性。是菩薩雖成就佛國土,知國土無差別;雖成就眾生界,知眾生無差別;雖普觀法界,而安住法性寂然不動;雖達三世平等,而不違分別三世法;雖成就蘊、處,而永斷所依;雖度脫眾生,而瞭知法界平等無種種差別;雖知一切法遠離文字不可言說,而常說法辯才無盡;雖不取著化眾生事,而不舍大悲,為度一切轉於法輪;雖為開示過去因緣,而知因緣性無有動轉。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四如幻忍。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如焰忍?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知一切世間同於陽焰。譬如陽焰,無有方所,非內、非外,非有、非無,非斷、非常,非一色、非種種色亦非無色,但隨世間言說顯示。菩薩如是如實觀察,瞭知諸法,現證一切,令得圓滿。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五如焰忍。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如夢忍?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知一切世間如夢。譬如夢,非世間、非離世間,非欲界、非色界、非無色界,非生、非沒,非染、非凈,而有示現。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知一切世間悉同於夢,無有變異故,如夢自性故,如夢執著故,如夢性離故,如夢本性故,如夢所現故,如夢無差別故,如夢想分別故,如夢覺時故。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六如夢忍。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如響忍?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聞佛說法,觀諸法性,修學成就,到於彼岸;知一切音聲,悉同於響,無來無去,如是示現。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觀如來聲,不從內出,不從外出,亦不從於內外而出;雖瞭此聲非內、非外、非內外出,而能示現善巧名句,成就演說。譬如谷響,從緣所起,而與法性無有相違,令諸眾生隨類各解而得修學。如帝釋夫人阿修羅女,名曰:舍支,於一音中出千種音,亦不心念令如是出。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入無分別界,成就善巧隨類之音,於無邊世界中恒轉法輪。此菩薩善能觀察一切眾生,以廣長舌相而為演說,其聲無礙,遍十方土,令隨所宜,聞法各異;雖知聲無起而普現音聲,雖知無所說而廣說諸法;妙音平等,隨類各解,悉以智慧而能瞭達。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七如響忍。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如影忍?佛子!此菩薩摩訶薩,非於世間生,非於世間沒;非在世間內,非在世間外;非行於世間,非不行世間;非同於世間,非異於世間;非往於世間,非不往世間;非住於世間,非不住世間;非是世間,非出世間;非修菩薩行,非舍於大願;非實,非不實。雖常行一切佛法,而能辦一切世間事,不隨世間流,亦不住法流。譬如日月、男子、女人、舍宅、山林、河泉等物,於油、於水、於身、於寶、於明鏡等清凈物中而現其影。影與油等,非一、非異,非離、非合,於川流中亦不漂度,於池井內亦不沉沒,雖現其中,無所染著。然諸眾生,知於此處有是影現,亦知彼處無如是影;遠物、近物雖皆影現,影不隨物而有近遠。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能知自身及以他身,一切皆是智之境界,不作二解,謂自、他別,而於自國土、於他國土,各各差別,一時普現。如種子中,無有根芽、莖節、枝葉,而能生起如是等事。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無二法中分別二相,善巧方便,通達無礙。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八如影忍。菩薩摩訶薩成就此忍,雖不往詣十方國土,而能普現一切佛剎;亦不離此,亦不到彼,如影普現,所行無礙;令諸眾生見差別身,同於世間堅實之相,然此差別即非差別,別與不別無所障礙。此菩薩從於如來種性而生,身、語及意清凈無礙,故能獲得無邊色相清凈之身。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如化忍?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知一切世間皆悉如化。所謂:一切眾生意業化,覺想所起故;一切世間諸行化,分別所起故;一切苦樂顛倒化,妄取所起故;一切世間不實法化,言說所現故;一切煩惱分別化,想念所起故;復有清凈調伏化,無分別所現故;於三世不轉化,無生平等故;菩薩願力化,廣大修行故;如來大悲化,方便示現故;轉法輪方便化,智慧無畏辯才所說故。菩薩如是瞭知世間、出世間化,現證知,廣大知,無邊知,如事知,自在知,真實知,非虛妄見所能傾動,隨世所行亦不失壞。譬如化,不從心起、不從心法起,不從業起、不受果報,非世間生、非世間滅,不可隨逐、不可攬觸,非久住、非須臾住,非行世間、非離世間,不專系一方,不普屬諸方,非有量、非無量,不厭不息、非不厭息,非凡、非聖,非染、非凈,非生、非死,非智、非愚,非見、非不見,非依世間、非入法界,非黠慧、非遲鈍,非取、非不取,非生死、非涅槃,非有、非無有。菩薩如是善巧方便,行於世間修菩薩道,瞭知世法,分身化往;不著世間,不取自身,於世、於身無所分別;不住世間,不離世間;不住於法,不離於法;以本願故,不棄舍一眾生界,不調伏少眾生界。不分別法;非不分別,知諸法性無來無去,雖無所有而滿足佛法,瞭法如化非有非無。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安住如化忍時,悉能滿足一切諸佛菩提之道,利益眾生。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九如化忍。菩薩摩訶薩成就此忍,凡有所作悉同於化,譬如化士,於一切佛剎無所依住,於一切世間無所取著,於一切佛法不生分別,而趣佛菩提無有懈倦,修菩薩行離諸顛倒,雖無有身而現一切身,雖無所住而住眾國土,雖無有色而普現眾色,雖不著實際而明照法性平等圓滿。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無所依止,名:解脫者;一切過失悉皆舍離,名:調伏者;不動不轉,普入一切如來眾會,名:神通者;於無生法已得善巧,名:無退者;具一切力,須彌、鐵圍不能為障,名:無礙者。

  “佛子!雲何為菩薩摩訶薩如空忍?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瞭一切法界猶如虛空,以無相故;一切世界猶如虛空,以無起故;一切法猶如虛空,以無二故;一切眾生行猶如虛空,無所行故;一切佛猶如虛空,無分別故;一切佛力猶如虛空,無差別故;一切禪定猶如虛空,三際平等故;所說一切法猶如虛空,不可言說故;一切佛身猶如虛空,無著無礙故。菩薩如是,以如虛空方便,瞭一切法皆無所有。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虛空忍智瞭一切法時,得如虛空身、身業,得如虛空語、語業,得如虛空意、意業。譬如虛空,一切法依不生不歿;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一切法身不生不歿。譬如虛空,不可破壞;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智慧諸力不可破壞。譬如虛空,一切世間之所依止而無所依;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一切諸法之所依止而無所依。譬如虛空,無生、無滅,能持一切世間生、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無向、無得,能示向、得,普使世間修行清凈。譬如虛空,無方、無隅,而能顯現無邊方、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無業、無報,而能顯示種種業、報。譬如虛空,非行、非住,而能示現種種威儀;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非行、非住,而能分別一切諸行。譬如虛空,非色、非非色,而能示現種種諸色;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非世間色、非出世間色,而能示現一切諸色。譬如虛空,非久、非近,而能久住,現一切物;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非久、非近,而能久住,顯示菩薩所行諸行。譬如虛空,非凈、非穢,不離凈、穢;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非障、非無障,不離障、無障。譬如虛空,一切世間皆現其前,非現一切世間之前;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一切諸法皆現其前,非現一切諸法之前。譬如虛空,普入一切,而無邊際;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普入諸法,而菩薩心無有邊際。何以故?菩薩所作如虛空故。謂所有修習、所有嚴凈、所有成就皆悉平等,一體、一味、一種,分量如虛空,清凈遍一切處。如是證知一切諸法,於一切法無有分別,嚴凈一切諸佛國土,圓滿一切無所依身,瞭一切方無有迷惑,具一切力不可摧壞,滿足一切無邊功德,已到一切甚深法處,通達一切波羅蜜道,普坐一切金剛之座,普發一切隨類之音,為一切世間轉於法輪未曾失時。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十如空忍。菩薩摩訶薩成就此忍,得無來身,以無去故;得無生身,以無滅故;得無動身,以無壞故;得不實身,離虛妄故;得一相身,以無相故;得無量身,佛力無量故;得平等身,同如相故;得無差別身,等觀三世故;得至一切處身,凈眼等照無障礙故;得離欲際身,知一切法無合散故;得虛空無邊際身,福德藏無盡如虛空故;得無斷無盡法性平等辯才身,知一切法相唯是一相,無性為性如虛空故;得無量無礙音聲身,無所障礙如虛空故;得具足一切善巧清凈菩薩行身,於一切處皆無障礙如虛空故;得一切佛法海次第相續身,不可斷絕如虛空故;得一切佛剎中現無量佛剎身,離諸貪著如虛空無邊故;得示現一切自在法無休息身,如虛空大海無邊際故;得一切不可壞堅固勢力身,如虛空任持一切世間故;得諸根明利如金剛堅固不可壞身,如虛空一切劫火不能燒故;得持一切世間力身,智慧力如虛空故。

  “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十種忍。”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言:

  “譬如世有人,  聞有寶藏處,

  以其可得故,  心生大歡喜。

  如是大智慧,  菩薩真佛子,

  聽聞諸佛法,  甚深寂滅相。

  聞此深法時,  其心得安隱,

  不驚亦不怖,  亦不生恐畏。

  大士求菩提,  聞斯廣大音,

  心凈能堪忍,  於此無疑惑。

  自念以聞此,  甚深微妙法,

  當成一切智,  人天大導師。

  菩薩聞此音,  其心大歡喜,

  發生堅固意,  願求諸佛法。

  以樂菩提故,  其心漸調伏,

  令信益增長,  於法無違謗。

  是故聞此音,  其心得堪忍,

  安住而不動,  修行菩薩行。

  為求菩提故,  專行向彼道,

  精進無退轉,  不舍眾善軛。

  以求菩提故,  其心無恐畏,

  聞法增勇猛,  供佛令歡喜。

  如有大福人,  獲得真金藏,

  隨身所應服,  造作莊嚴具。

  菩薩亦如是,  聞此甚深義,

  思惟增智海,  以修隨順法。

  法有亦順知,  法無亦順知,

  隨彼法如是,  如是知諸法。

  成就清凈心,  明徹大歡喜,

  知法從緣起,  勇猛勤修習。

  平等觀諸法,  瞭知其自性,

  不違佛法藏,  普覺一切法。

  志樂常堅固,  嚴凈佛菩提,

  不動如須彌,  一心求正覺。

  以發精進意,  復修三昧道,

  無量劫勤行,  未曾有退失。

  菩薩所入法,  是佛所行處,

  於此能瞭知,  其心無厭怠。

  如無等所說,  平等觀諸法,

  非不平等忍,  能成平等智。

  隨順佛所說,  成就此忍門,

  如法而瞭知,  亦不分別法。

  三十三天中,  所有諸天子,

  共同一器食,  所食各不同。

  所食種種食,  不從十方來,

  如其所修業,  自然咸在器。

  菩薩亦如是,  觀察一切法,

  悉從因緣起,  無生故無滅,

  無滅故無盡,  無盡故無染,

  於世變異法,  瞭知無變異,

  無異則無處,  無處則寂滅,

  其心無染著,  願度諸群生。

  專念於佛法,  未嘗有散動,

  而以悲願心,  方便行於世。

  勤求於十力,  處世而不住,

  無去亦無來,  方便善說法。

  此忍最為上,  瞭法無有盡,

  入於真法界,  實亦無所入。

  菩薩住此忍,  普見諸如來,

  同時與授記,  斯名受佛職。

  瞭達三世法,  寂滅清凈相,

  而能化眾生,  置於善道中。

  世間種種法,  一切皆如幻,

  若能如是知,  其心無所動。

  諸業從心生,  故說心如幻,

  若離此分別,  普滅諸有趣。

  譬如工幻師,  普現諸色像,

  徒令眾貪樂,  畢竟無所得。

  世間亦如是,  一切皆如幻,

  無性亦無生,  示現有種種。

  度脫諸眾生,  令知法如幻,

  眾生不異幻,  瞭幻無眾生。

  眾生及國土,  三世所有法,

  如是悉無餘,  一切皆如幻。

  幻作男女形,  及象馬牛羊,

  屋宅池泉類,  園林華果等。

  幻物無知覺,  亦無有住處,

  畢竟寂滅相,  但隨分別現。

  菩薩能如是,  普見諸世間,

  有無一切法,  瞭達悉如幻。

  眾生及國土,  種種業所造,

  入於如幻際,  於彼無依著。

  如是得善巧,  寂滅無戲論,

  住於無礙地,  普現大威力。

  勇猛諸佛子,  隨順入妙法,

  善觀一切想,  纏網於世間。

  眾想如陽焰,  令眾生倒解,

  菩薩善知想,  舍離一切倒。

  眾生各別異,  形類非一種,

  瞭達皆是想,  一切無真實。

  十方諸眾生,  皆為想所覆,

  若舍顛倒見,  則滅世間想。

  世間如陽焰,  以想有差別,

  知世住於想,  遠離三顛倒。

  譬如熱時焰,  世見謂為水,

  水實無所有,  智者不應求。

  眾生亦復然,  世趣皆無有,

  如焰住於想,  無礙心境界。

  若離於諸想,  亦離諸戲論,

  愚癡著想者,  悉令得解脫。

  遠離憍慢心,  除滅世間想,

  住盡無盡處,  是菩薩方便。

  菩薩瞭世法,  一切皆如夢,

  非處非無處,  體性恒寂滅。

  諸法無分別,  如夢不異心,

  三世諸世間,  一切悉如是。

  夢體無生滅,  亦無有方所,

  三界悉如是,  見者心解脫。

  夢不在世間,  不在非世間,

  此二不分別,  得入於忍地。

  譬如夢中見,  種種諸異相,

  世間亦如是,  與夢無差別。

  住於夢定者,  瞭世皆如夢,

  非同非是異,  非一非種種。

  眾生諸剎業,  雜染及清凈,

  如是悉瞭知,  與夢皆平等。

  菩薩所行行,  及以諸大願,

  明瞭皆如夢,  與世亦無別。

  瞭世皆空寂,  不壞於世法,

  譬如夢所見,  長短等諸色。

  是名如夢忍,  因此瞭世法,

  疾成無礙智,  廣度諸群生。

  修行如是行,  出生廣大解,

  巧知諸法性,  於法心無著。

  一切諸世間,  種種諸音聲,

  非內亦非外,  瞭之悉如響。

  如聞種種響,  心不生分別;

  菩薩聞音聲,  其心亦如是。

  瞻仰諸如來,  及聽說法音,

  演契經無量,  雖聞無所著。

  如響無來處,  所聞聲亦然,

  而能分別法,  與法無乖謬。

  善瞭諸音聲,  於聲不分別,

  知聲悉空寂,  普出清凈音。

  瞭法不在言,  善入無言際,

  而能示言說,  如響遍世間。

  瞭知言語道,  具足音聲分,

  知聲性空寂,  以世言音說。

  如世所有音,  示同分別法,

  其音悉周遍,  開悟諸群生。

  菩薩獲此忍,  凈音化世間,

  善巧說三世,  於世無所著。

  為欲利世間,  專意求菩提,

  而常入法性,  於彼無分別。

  普觀諸世間,  寂滅無體性,

  而恒為饒益,  修行意不動。

  不住於世間,  不離於世間,

  於世無所依,  依處不可得。

  瞭知世間性,  於性無染著,

  雖不依世間,  化世令超度。

  世間所有法,  悉知其自性,

  瞭法無有二,  無二亦無著。

  心不離世間,  亦不住世間,

第3部分-大方廣佛華嚴經相關文章

佛說阿彌陀經完整版儀軌

【香贊】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云。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三拜)【蓮池贊】  蓮池海會,彌陀如來,觀音勢至坐蓮臺,接引上金階,大誓弘開,普愿離塵埃。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三拜)【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em

慈悲藥師放生簡軌

1.祈請本師: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2.三皈依: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惡鬼。皈依僧不墮傍生。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遍) &nbs

凈業朝時課誦

01 爐香贊爐香乍爇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云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02 請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03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譯 )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揵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栴延、摩訶拘絺羅、離婆多、周

佛藏推薦文章

Zola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大悲咒因何叫大悲咒?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出自《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訣。  大悲咒的全文共84句,每一句對應一種化身。全文大意是:  皈依三寶,皈依大悲渡世的觀世音菩薩,世間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眾生,要誓愿宣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救苦救難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煩惱,了悟真

全文大悲咒全文

  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無·阿唎耶。

文殊菩薩五字心咒原文

  嗡 阿 拉 巴 扎 那 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