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老子西入印度教化佛陀,或老子轉生為佛陀之說,為佛教與道教兩派相爭時所產生之特異說法。據后漢書列傳第二十下襄楷傳載,老子入夷狄,為浮屠(佛陀);三國志魏書第三十裴注引魏略西戎傳,謂老子出關西去,過西域而入天竺,教化胡人,浮屠亦為其弟子。以上之記載雖未言化胡二字,然為有關化胡說之最早記錄,或因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謂老子出關,不知所終,令有心人得以借題發揮。老子化胡說之成因可能有二種:(一)道教徒欲提升道教地位于佛教之上,而作此說。(二)佛教徒欲使此一外來宗教能在中國生根成長,而作此說。由此而有種種老子化胡經之著錄出現,其有關文獻,包括:三洞珠囊卷九西胡品之文始先生無上真人關令內傳與化胡經(道藏七八二)、猶龍傳卷四流沙八十一國九十六種外道(道藏五五五)、混元圣記卷四及卷五(道藏五五二)、敦煌本老子化胡經(大正藏第五十四冊)等。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