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化胡經

助印经书 西晉惠帝末年,道士王浮所作。殘本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冊。王浮常與帛遠論爭道、佛二教,而道教常遭論破,王浮為此深感屈辱,故而偽作本經,欲將道教提升于佛教之上。其書內容謂:老子赴西域,又至印度,轉生為釋迦而教化胡人。此經一出,首先有北周‘笑道論’論難之,繼有唐代之破邪論、辯正論、集古今佛道論衡等先后批判之。唐高宗總章元年(668)本經被焚毀,中宗神龍元年(705 )更遭到嚴禁,宋時雖曾一度流傳,然迄元代又遭禁止而告絕跡。

 近年法國學者伯希和(P. Pelliot)自敦煌發現本書,全書十卷僅存第一卷與第十卷。敦煌本第一卷題為‘老子西升化胡經序說第一’,第十卷末尾題為‘老子化胡經卷第十’。根據研究,大正藏所收本與王浮所作老子化胡經之內容大相逕庭,其理由如下:(一)王浮之化胡經僅有一卷,敦煌本則有十卷。(二)敦煌本題為‘老子西升化胡經序說第一’,王浮本則從未稱為‘老子西升化胡經’。(三)敦煌本含有濃厚之摩尼教思想,或可推知現存之敦煌本為唐代摩尼教傳入以后之著作,而非王浮所作之老子化胡經。

 此外,敦煌殘卷與蔣斧所輯錄之佚文考、羅振玉補考、校勘記等,一并收入‘敦煌石室遺書’中。[法華三大部補注卷十三、歷代三寶紀卷十一、佛祖統紀卷三十九、出三藏記集卷十五法祖傳、道教の基礎的研究(福井康順)、支那に于ける佛教と儒教道教(常盤大定)]

老子化胡經相關文章

釋門章服儀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

大乘結集

 (傳說)有數說。菩薩處胎經,佛滅后七日,大迦棄招集五百阿羅漢,令彼請十方佛世界諸阿羅漢,于閻浮提娑羅雙樹間,得八億四千阿羅漢眾。使阿難先分類菩薩藏,聲聞藏,戒律藏之三部,于其菩薩藏結集八藏云。菩薩處胎經出經品曰:‘爾時佛取滅度已,經七日七夜。時大迦葉告五百阿羅漢,打揵稚集眾。(中略)集諸羅漢得八億八千眾,來集到忍界,聽受法言。(中略)使阿難升七寶高座,迦葉告阿難言:佛所說法一言一字,汝慎勿使有缺

報像功德經

報像功德經

佛教字典推薦文章

Zola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大悲咒因何叫大悲咒?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出自《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訣。  大悲咒的全文共84句,每一句對應一種化身。全文大意是:  皈依三寶,皈依大悲渡世的觀世音菩薩,世間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眾生,要誓愿宣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救苦救難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煩惱,了悟真

全文大悲咒全文

  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無·阿唎耶。

文殊菩薩五字心咒原文

  嗡 阿 拉 巴 扎 那 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