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佛教用語。又作接心會、攝心會。謂于一定之期間,不斷坐禪、攝心,令心不散亂。現今僧堂,一年中有雨安居與雪安居等二安居。一夏中,更有制中、制間二期之分。制中九十日中,又設初中后七日間之大接心,稱結制(一稱入制)大接心、半夏大接心、解制(一稱夏末)大接心。各大接心之前后,又置七日間之小接心,前稱地取接心,后稱煉返接心。接心期間,每日數回入室,專念公案工夫。于雪安居期間,除三度大接心外,特行臘八大接心(又稱臘八接心坐禪),即依據佛陀成道之典故,自十二月一日起,廢去其他一切作事作務,除方便外,不起一切坐,亦不許橫臥倒眠,只能打坐,至十二月八日初曉時,始自坐起,浴佛之后,即大眾開浴,洗除七日間身心之垢,修成道會,供五味粥。[五家參詳要路門附錄、圓覺經略疏注卷下二、禪林象器箋節時門、報禱門、行持軌范卷一年分行持]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