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洪

助印经书 (1071~1128)宋代臨濟宗黃龍派僧。瑞州(江西高安)人,俗姓喻(或謂彭、俞)。字覺范。號寂音尊者。年十九,試經于東京天王寺而得度,初名慧洪,能通唯識論奧義,并博覽子、史奇書,書一過目畢生不忘,落筆萬言了無停思,而以詩名轟動京華。后南返,參謁真凈克文而得法。崇寧(1102~1106)年中,師住持臨川北禪院,后遷金陵清涼寺,未久,為僧控以冒籍訕謗,誣陷入獄,丞相張商英、太尉郭天民等為之奏免,準更德洪之名,并賜紫衣。政和元年(1111)頃,張、郭獲譴外謫,有嫉之者,誣指師與二人交通,詔奪袈裟,發配崖州,三年始得歸。同年冬,復拘之于并州獄,踰年獲釋,遂棄僧服入九峰洞山,以文章自娛。其后,將赴湘西,途經南昌,復為道士誣陷下獄,幸遇赦得免,遂入居南臺明白庵。靖康元年(1126),蒙賜再度剃發,恢復慧洪舊名。建炎二年寂于同安,世壽五十八。著述極豐,如林間錄二卷、禪林僧寶傳三十卷、高僧傳十二卷、智證傳十卷、志林十卷、冷齋夜話十卷、天廚禁臠一卷、石門文字禪三十卷、法華合論七卷、楞嚴尊頂義十卷、金剛法源論一卷等。[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九、嘉泰普燈錄卷七、續傳燈錄卷二十二、石門文字禪卷二十四寂音自序]

德洪相關文章

釋門章服儀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

大乘結集

 (傳說)有數說。菩薩處胎經,佛滅后七日,大迦棄招集五百阿羅漢,令彼請十方佛世界諸阿羅漢,于閻浮提娑羅雙樹間,得八億四千阿羅漢眾。使阿難先分類菩薩藏,聲聞藏,戒律藏之三部,于其菩薩藏結集八藏云。菩薩處胎經出經品曰:‘爾時佛取滅度已,經七日七夜。時大迦葉告五百阿羅漢,打揵稚集眾。(中略)集諸羅漢得八億八千眾,來集到忍界,聽受法言。(中略)使阿難升七寶高座,迦葉告阿難言:佛所說法一言一字,汝慎勿使有缺

報像功德經

報像功德經

佛教字典推薦文章

Zola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大悲咒因何叫大悲咒?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出自《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訣。  大悲咒的全文共84句,每一句對應一種化身。全文大意是:  皈依三寶,皈依大悲渡世的觀世音菩薩,世間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眾生,要誓愿宣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救苦救難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煩惱,了悟真

全文大悲咒全文

  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無·阿唎耶。

文殊菩薩五字心咒原文

  嗡 阿 拉 巴 扎 那 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