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印光法師文鈔續編

助印经书
印光法師文鈔續編

目錄

一函遍復

致郭莊悟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

復周孟由問心經色不異空四句書(民國二十六年)

誡吾鄉初發心學佛者書

與明本師書(民國十六年)

復覺明居士書(民國二十三年)

復幻修大師書(民國二十三年)

復雲南王德周居士書二(民國二十年)

復周頌堯居士書(民國二十年)(附原函)

復德暢居士書(民國二十三年)

復許熙唐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廣妙和尚書(民國二十年)

復楊德觀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曹培靈居士書

復李仲和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王壽彭居士書二(民國二十年)

復俞慧鬱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嶧縣宋慧湛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復陳重為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陳逸軒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袁孝谷曹崧喬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楊慧昌居士書二(民國二十年)(原名宇昌)

復湯文煊居士書二(民國二十年)

復吳滄洲居士書三(民國二十年)

復寧德晉居士書(民國二十年)(原名志武)

復劉漢雲楊慧昌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劉德護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姚維一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王曉曦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傳德師書(民國二十年)

復寧德恒德復居士書(民國二十年)(皆德晉之弟)

復潘仲青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致謝浴淮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致郭雨三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陳鳳梧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致陳彥清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王慎齋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熊慧翼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朱南圃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李自初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致羅世芳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郭介梅居士書二(民國二十年)

復齊用修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致戚友卿先生書(民國二十年)

復習懷辛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胡奉塵居士書(民國二十年)(又名師遠)

復鮑衡士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楊樹枝居士書四(民國二十年)

復李印泉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致高契理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李樹棠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馮偏西鄭圓瑩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沈彌生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黃涵之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談少撫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張雲雷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徐書鏞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金善生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葛志亮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王心禪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吳慧詒羅慧澍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湯慧振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又真師覺三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陳其昌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致阮和卿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沈授人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李德明居士書二(民國二十四年)(原名炳南)

復鄭觀凈先生書(民國二十年)(附原函)

復遊有維居士書(民國二十六年)

復念西大師書

復周伯遒居士書

復唐能誠居士書

復凈之居士書(民國二十五年)

復江景春居士書二(民國二十二年)

復某居士書

復江有朋居士書

復卓智立居士書

與李慧澄居士論焚化經灰及往生錢書(民國二十三年)

介紹用三星素皂書(民國十八年)

致銘光居士書

致自覺居士書(民國十六年)

復劉仁航居士論弘揚因果書

復楊佛典居士書

復崔德振居士書五(民國二十一年)

復沈來沄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

復海門蔡錫鼎居士書三

復梁慧棟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

復於歸凈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復宗誠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復許慧舫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復殷德增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復鄭慧洪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與趙奉之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與陳慧恭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復張純一居士書

復營口徐永業先生書(民國二十四年)

復鬱智朗居士書

復昆明蕭長佑居士書

復湘陰黃頌平居士書

復海門理聽濤書七(民國二十一年)

復智樂居士書

與胡作初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與泉州莊慧炬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

與馬星樵醫士書

復陳慧和居士書二(民國十八年)

復宅梵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

復朱德大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

復沙庸之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

復南通張海橋居士書(民國二十五年)

復翟智淳居士書(民國二十七年)(原名文選)

復竇智睿居士書(民國二十七年)(原名聯芳)

示柴也愚居士書(法名智韜)

復愚僧居士書

復邵慧圓居士書

與魏梅蓀居士書十六(民國十一年)

復戰德克居士書二(民國二十六年)

復江易園居士書四(民國二十五年)

復慧空大師書(民國二十五年)

致郭輔庭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

復卓人居士書(民國十六年)

復陳慧新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復宋德中居士問焚經功過書(民國二十年)(附原書)

復金益平居士書二

復宋六湛,褚蓮凈,張子凈三居士書(民國十七年)

復無錫佛學會少年學佛社書(民國二十三年)

復袁德常居士書四(民國二十二年及二十七年)(原名麗庭)

復費范九居士書

復慧導居士書(即楊漢公)

復翁智奇居士書二(原名兆奇)

復慧龍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即竇存吾)

復鄭棐諶居士書(民國二十六年)

復吳希道居士書

復楊慧昌居士書三(原名宇昌)

復某居士書

復張覺明居士書二(戊寅除日)(附來書)

復某某夫婦書二(附第二次來書)

與吳慧德女士書(民國二十八年)(附宗綽來書)

復濟善大師書

復陳慧恭孫慧甲書

復念佛居士書(即正編文鈔所載之永嘉某居士)

與黃周福純女士書

與周福淵女士書

復周法利居士書三

復曾怡之居士書

復楊慧芳居士書(民國二十八年十月十八日)

復劉惠民居士書五

復善覺大師書(民國二十九年二月)(附來書)

復宋慧湛居士書(民國二十七年)

復吳慧濟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致廣慧和尚書(民國二十九年正月)

致胡子笏居士書(民國二十九年)

復楊煒章居士書

復章緣凈居士書

復修凈師書

附錄錢武肅王強弩射潮發隱頌



附錄徹悟禪師一乘決疑論說

阿彌陀佛百頌

挽回世道人心標本同治錄序

印光文鈔續編發刊序

凈土五經重刊序(民國二十二年)

凈土五經後附華嚴經凈行品緣起序(民二十三年)

心經添足重刊流通序(民十九年)

地藏經石印流通序(民十七年)

梵網經菩薩戒集證序(民國十七年)

普門品講義序(民十八年)

大佛頂首楞嚴經楷書以供眾讀誦序

凈土十要序(民十九年)

念佛三昧寶王論疏序(民十九年)

彌陀聖典序(民二十年)

凈土輯要序(民十七年)

歷史感應統紀序(民十八年)

感應篇直講序(民十七年)

飭終津梁序(民十九年)

新編觀音靈感錄序(民十八年)

地藏菩薩本跡靈感錄序(民十八年)

觀音感應課序

凈土聖賢錄序(民二十二年)

重訂西方公據序(民十九年)

普陀洛迦新志序(民二十年)

重修清涼山志序(民二十二年)

重修峨眉山志序(民二十三年)

重修九華山志序(民二十六年)

日誦經咒選錄序(民十八年)

凈土篇序(民二十年)

凈土問辨功過格合刊序(民十八年)

覺後編序(民十八年)

學佛淺說序(民十三年)

佛祖心燈禪凈雙勖合編流通序(民二十年)

正學啟蒙三字頌齊註序(民二十年)

正學啟蒙三字頌遊註序(民二十七年)

晉蓮宗初祖廬山慧遠法師文鈔序(民二十四年)

衛生集序(民二十年)

羅兩峰居士正信錄序

勸世白話文發隱序(民十九年)

重印達生福幼二編序(民十八年)

江蘇水災義賑會駐揚辦賑經歷報告書序(民二十年)

到光明之路序(民十七年)

楊椒山先生言行錄序(民二十年)

重印寰球名人德育寶鑒序(民十八年)

佛學救劫編序(民二十一年)

務本叢譚序(民二十年)

昆山佛教西方蓮華會緣起序(民二十二年)

杯度齋文集序(民二十二年)

放生殺生現報錄戒殺放生各文合編序(民十八年)

圓瑛法匯序(民二十二年)

上海市佛教會慈幼院序

上海市佛教會慈幼院添建房屋落成發隱頌並序

道德叢書序

石印閨范緣起序(民十七年)

阜寧合興鎮凈念蓮社緣起序(民二十四年)

念佛懇辭序

紀文達公筆記摘要序

歷朝名畫觀音聖像珂羅版印流通序(民二十七年)

法雲寺放生征信錄序(民二十一年)

無量壽經頌序(民二十五年)

地藏菩薩往劫救母記序(民十七年)

靈巖山寺專修凈土道場念誦儀規序(民二十七年)

靈巖山寺萬年簿序(民二十一年)

靈巖開示法語序(民二十五年)

影印宋磧砂版大藏經序(民二十五年)

嘉言錄題詞並序

釋門法戒錄序(民二十六年)

凈土三要述義序(民十六年)

物猶如此序(民二十五年)

歧路指歸序(民二十五年)

祭祖用素序(民二十五年)

大方廣佛華嚴經楷書序(民二十四年)

法華經寫本序(民二十二年)

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序(民二十五年)

無錫佛教凈業社年刊序(民二十五年)

敦倫蓮社緣起序(民二十年)

趙運昌請影印宋版藏經序(民二十二年)

勸修念佛法門序(民二十七年)

蟄園札記序

普陀山三聖禪院八功德泉表異碑記

靈巖山篤修凈土道場啟建大殿記(民二十四年)

靈巖寺永作十方專修凈土道場及此次建築功德碑記(民二十一年)

中國濟生會蘇州分會捐放生池園永為靈巖山寺下院功德碑記(民二十五年)

天臺山國清寺創開放生池碑記(民二十三年)

天臺山國清寺創建養老養病助念三堂碑記(民二十三年)

吳縣香山草庵香光蓮社創修西方三聖殿碑記(民二十三年)

無錫西方殿緣起碑記(民二十二年)

南京三汊河創建法雲寺緣起碑記(民二十二年)

四川樂山縣大佛陵雲寺創建藏經樓功德碑記(民二十四年)

大慈老人塔院重修記(民十九年)

五臺山碧山寺由廣濟茅篷接法成就永為十方常住碑記(民十八年)

靈巖山寺下院放生池附設放生會緣起碑記(民二十五年)

靈巖山寺啟建四眾普同塔碑記(民二十七年)

周紫珊居士生西記

常熟蓮華庵放生池碑記(民二十三年)

靈巖山寺重修彌勒樓閣功德碑記(民國二十九年庚辰季夏)

附錄化痰止咳丸方

佛寶贊

法寶贊

僧寶贊

藥師佛像贊

藥師佛偈

阿彌陀佛像贊

阿彌陀經塔贊

西方三聖像贊

多寶塔贊

觀世音菩薩像贊

觀世音菩薩偈贊

觀音七回向偈

慶祝觀音偈

改正俗傳觀音偈贊

大勢至菩薩像贊

大勢至菩薩偈贊

地藏菩薩像贊

地藏菩薩偈贊

彌勒菩薩偈贊

文殊師利菩薩偈贊

普賢菩薩偈贊

智積菩薩像贊

智積菩薩贊(民二十三年)

凈土宗祖堂贊(民二十七年)

遠公大師像贊(民二十四年)

蓮宗十二祖贊頌

晉初祖廬山東林慧遠大師

唐二祖長安光明善導大師

唐三祖南嶽般舟承遠大師

唐四祖五臺竹林法照大師

唐五祖新定烏龍少康大師

宋六祖杭州永明延壽大師

宋七祖杭州昭慶省常大師

明八祖杭州雲棲袾宏大師

清九祖北天目靈峰智旭大師

清十祖虞山普仁行策大師

清十一祖杭州梵天實賢大師

清十二祖紅螺資福際醒大師(即徹悟大師)

徹悟禪師像贊(民二十三年)

達磨祖師像贊

濟公禪師像贊

南屏宗乘頌

貴池劉公魯豬齒臼佛記贊(民二十年)

念誠大德像贊

上海慈幼院新屋落成頌

凈土法門殊勝頌(唯其法門殊勝故,智宜女士得往生。)

徐蔚如居士西歸頌

沙公雪舫懿德頌(民二十二年)

屈子建居士西歸頌(民二十年)

張冕堂居士懿行頌(民二十年)

周母徐老太太懿行頌(民二十年)

張珊貞烈女頌

婺源程志鵬居士懿行頌(民二十二年)

齊庾南公暨金夫人百歲冥壽頌

普為現在印送及永遠流佈文鈔者回向頌(民十六年)

附錄白礬救命神效方(白礬,又名明礬,或名礬石。)

臨終三大要(民十九年)

凈土指要(民二十年)

林文忠公行輿日課發隱(民二十三年)

傢庭教育為天下太平之根本發隱(民二十七年)

婺源翀田佛光分社發隱(民二十年)

婺源縣內成立佛光分社發隱(民二十二年)

人字發隱(民二十七年為一弟子說)

學醫發隱(民二十七年為弟子朱清泰說)

示華權師病中法語(民二十一年)

示殷德增母子法語二則(民二十五年)

答曲天翔居士問二十七則(民二十一年)

示周餘志蓮女居士法語(民二十年)

示馮右書居士臨終法語

江蘇吳縣佛教會通告各寺院僧眾巽言(民二十三年)

題王宗懿女士書彌陀經弁言(民二十四年)

法雲寺佛教慈幼院規約書後誡勖諸生(民二十一年)

普勸敬惜字紙及尊敬經書說(民二十四年)

三餘德堂名說(民二十年)

宗道名說(民十九年)

普陀山普濟寺浚蓮華池募緣疏(民二十年代作)

贛州壽量寺重興緣起疏(民二十二年)

郃陽東鄉趙傢村觀音寺募修葺殿宇聖像疏(民二十四年)

揚州江都揚善壩蓮修精舍募建大殿疏(民二十三年)

杭州南天竺演福寺募修大殿並各殿堂寮舍疏(民十八年)

募建永年祈禱普利會疏(民十八年,代王一亭居士等作)

禮念觀世音菩薩求子疏(民二十九年庚辰季春作)

蓮宗正傳跋(民十八年)

印送凈土五經跋(民二十六年)

成復初懺悔文跋(民二十五年)

涵江三江口仙慶寺凈業社緣起(民二十年)

海門汲浜鎮助念往生社緣起(民二十年)

企廬蓮社緣起(民二十四年)

福州佛學圖書館緣起(民二十七年)

募修蘇州報恩寺報恩塔緣起

阜陽資福寺重建念佛堂開蓮社緣起(民二十六年)

募印觀世音菩薩本跡感應頌說明(民十四年 辦法從略)

楹聯

釋迦

彌陀

彌勒



觀音

勢至

菩薩

韋馱

普陀韋馱

普陀天王

關帝

佛殿

普陀仙人井觀音

靈巖山智積殿

靈巖智積

藏經閣

法堂

藏經閣佛殿

講堂

念佛堂

三教堂

永明塔院

智者坊

孔聖殿

如意寮

地藏壇

法華壇

三門

菜園

戲臺

法如庵三門

賀傳戒

講禪林寶訓

賀五十壽

賀壽

挽法師

挽講楞嚴

挽老修行

挽天童寄禪和尚

平交法嗣晚輩皆可用

寄禪和尚

挽留雲觀月和尚

平交挽住市廛小廟僧

僧挽大商傢護法

定海縣送瘟

送瘟

代吊孫傳芳

自勵

閑聯

藥師

法堂

觀音地藏

地藏

諸法淵海

格物致知確解

賀功德林

吃素念佛

素食處

說明

念佛攝心偈(見雲水堂書壁,照錄。)

許止凈居士往生記並頌

得助念失助念之損益比較

吃素念佛修凈業人,須平時事事多與凈行相合,乃可往生。

復恩施法院院長黃曉浦居士書(附來書 法名德宏)

跋傅鄒仁顯念佛感虎捨豬記後(附來記)

藉崔居士復遊居士書順答江易園居士啟

答周群錚居士書

普陀山天華禪院承頂上海崇寧庵募捐啟

答曾怡芝居士四問

傅春浦居士生西記(民國二十七年九月述)(餘蕅生,陳展西同記)

聶雲生居士生西記(陳展西記)

一函遍復

一函遍復(語雖拙樸,義本佛經。若肯依行,其利無窮。)(民國二十一年)

  凈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乃如來普為一切上聖下凡,令其於此生中,即瞭生死之大法也。於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此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信,則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極樂世界是樂。信我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瞭生脫死。信阿彌陀佛,有大誓願。若有眾生,念佛名號,求生佛國,其人臨命終時,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願,則願速出離此苦世界,願速往生彼樂世界。行,則至誠懇切,常念南無(音納莫)阿彌陀佛,時時刻刻,無令暫忘。朝暮於佛前禮拜持誦,隨自身閑忙,立一課程。此外,則行,住,坐,臥,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時當默念,不宜出聲。宜隻念阿彌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難念。若衣冠不整齊,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潔凈處,均須默念。默念功德一樣,出聲於儀式不合。無論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有聲,而旁人不聞。)心中默念。均須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聽得清清楚楚。如此,則心不外馳,妄想漸息,佛念漸純,功德最大。

  ●念佛之人,必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即教我之師,及有道德之人。)慈心不殺,(當吃長素,或吃花素。即未斷葷,切勿親殺。)修十善業。(即身不行殺生,偷盜,邪淫之事。口不說妄言,綺語,兩舌,惡口之話。心不起貪欲,瞋恚,愚癡之念。)又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仆忠,恪盡己分。不計他對我之盡分與否,我總要盡我之分。能於傢庭,及與社會,盡誼盡分,是名善人。善人念佛求生西方,決定臨終,即得往生。以其心與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若雖常念佛,心不依道,或於父母,兄弟,妻室,兒女,朋友,鄉黨,不能盡分,則心與佛背,便難往生。以自心發生障礙,佛亦無由垂慈接引也。又須勸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兒女,鄉黨,親友,同皆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南無觀世音菩薩。(每日若念一萬佛,即念五千觀音,多少照此加減。)以此事利益甚大,忍令生我之人,及我之眷屬,並與親友,不蒙此益乎。況且現在是一個大患難世道。災禍之來,無法可設。若能常念佛及觀音,決定蒙佛慈庇,逢兇化吉。即無災難,亦得業消智朗,障盡福隆。況勸人念佛求生西方,即是成就凡夫作佛,功德最大。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必滿所願。

  ●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皆須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一有此心,便無往生之分。而生死未瞭,福愈大則業愈大,再一來生,難免墮於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中。若欲再復人身,再遇凈土即生瞭脫之法門,難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為人現生瞭生死的。若求來生人天福報,即是違背佛教。如將一顆舉世無價之寶珠,換取一根糖吃,豈不可惜。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求來生人天福報,與此無異。

  ●念佛之人,不可涉於禪傢參究一路。以參究者,均不註重於信願求生。縱然念佛,隻註重看念佛的是誰,以求開悟而已。若生西方,無有不開悟者。若開悟而惑業凈盡,則可瞭生死。若惑業未盡,則不能仗自力瞭生死。又無有信願,則不能仗佛力瞭生死。自力佛力,兩皆無靠,欲出輪回,其可得乎。須知法身菩薩,未成佛前,皆須仗佛威力。何況業力凡夫,侈談自力,不仗佛力。其語雖高超,其行實卑劣。佛力自力之大小,何止天淵之別,願同人悉體此義。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還壽生,寄庫等佛事。以還壽生,不出佛經,系後人偽造。寄庫,是願死後做鬼,預先置辦做鬼的用度。既有願做鬼的心,便難往生。如其未作,則勿作。如其已作,當稟明於佛,弟子某,唯求往生,前所作寄庫之冥資,通以賑濟孤魂,方可不為往生之障。凡壽生,血盆,太陽,太陰,眼光,灶王,胎骨,分珠,妙沙等經,皆是妄人偽造,切不可念。愚人不知念大乘經,(即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心經,金剛,藥師,法華,楞嚴,華嚴,普賢行願品等經。)偏信此種瞎造之偽經。必須要還壽生,破地獄,破血湖,方可安心。有明理人,為說是偽,亦不肯信。須知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當以還壽生,破地獄,破血湖之錢,請有正念之僧念佛,則利益大矣。

  ●念佛之人,當吃長素。如或不能,當持六齋,或十齋。(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為六齋。加初一,十八,廿四,廿八,為十齋。遇月小,即盡前一日持之。又正月,五月,九月,為三齋月。宜持長素,作諸功德。)由漸減以至永斷,方為合理。雖未斷葷,宜買現肉,勿在傢中殺生。以傢中常願吉祥,若日日殺生,其傢便成殺場。殺場,乃怨鬼聚會之處,其不吉祥也,大矣。是宜切戒傢中殺生也。

  ●念佛之人,當勸父母念佛求生西方。然欲父母臨終決定往生西方,非預為眷屬說臨終助念,及瞎張羅,並哭泣之利害不可。故欲父母臨終得眷屬助念之益,不受破壞正念之害者,非平時為說念佛之利益,令彼各各常念不可。如是,則不獨有益於父母,實有益於現生眷屬,後世子孫也。臨終助念,無論老少,均當如是。詳看飭終津梁,自知。(上海佛學書局,蘇州報國寺,均有出售。)

  ●女人臨產,每有苦痛不堪,數日不生,或致殞命者。又有生後血崩,種種危險,及兒子有慢急驚風,種種危險者。若於將產時,至誠懇切出聲朗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不可心中默念,以默念心力小,故感應亦小。又此時用力送子出,若默念,或致閉氣受病。若至誠懇切念,決定不會有苦痛難產,及產後血崩,並兒子驚風等患。縱難產之極,人已將死,教本產婦,及在旁照應者,同皆出聲念觀世音。傢人雖在別房,亦可為念。決定不須一刻工夫,即得安然而生。外道不明理,死執恭敬一法,不知按事論理,致一班念佛老太婆,視生產為畏途,雖親女親媳,亦不敢去看,況敢教彼念觀音乎。須知菩薩以救苦為心,臨產雖裸露不凈,乃出於無奈,非特意放肆者比。不但無有罪過,且令母子種大善根。此義系佛於藥師經中所說,非我自出臆見,我不過為之提倡而已。(藥師經,說藥師佛誓願功德,故令念藥師佛。而觀音名號,人人皆知,固不必念藥師佛,而可念觀音也。)

  ●女人從十二三歲,至四十八九歲,皆有月經。有謂當月經時,不可禮拜持誦,此語不通情理。月經短者,二三日即止,長者六七日方止。修持之人,必須念念無間,何可因此天生之小恙,竟令廢棄其修持乎。今謂當月經時,可少禮拜,(宜少禮,不是絕不作禮也。)念佛誦經,均當照常。宜常換洗穢佈。若手觸穢佈,當即洗凈。切勿以觸穢之手,翻經,及焚香也。佛法,法法圓通,外道隻執崖理。世人多多隻信外道所說,不知佛法正理,故致一切同人,不能同沾法益也。

  ●觀世音菩薩,誓願宏深,尋聲救苦。若遇刀兵,水火,饑饉,蟲蝗,瘟疫,旱澇,賊匪,怨傢,惡獸,毒蛇,惡鬼,妖魅,怨業病,小人陷害等患難者。能發改過遷善,自利利人之心,至誠懇切念觀世音,念念無間,決定得蒙慈護,不致有何危險。倘仍存不善之心,雖能稱念,不過略種未來善根,不得現時感應。以佛菩薩,皆是成就人之善念,絕不成就人之惡念。若不發心改過遷善,妄欲以念佛菩薩名號,冀己之惡事成就者,決無感應,切勿發此顛倒之心也。念佛最要緊,是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力能為者,認真為之。不能為者,亦當發此善心,或勸有力者為之。或見人為,發歡喜心,出贊嘆語,亦屬心口功德。若自不能為,見他人為,則生妒忌,便成奸惡小人心行,決定折福折壽,不得好結果也,宜痛戒之。切不可做假招子,沽名釣譽。此種心行,實為天地鬼神所共惡。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世有女人,不明至理,或不孝公婆,欺侮丈夫,溺愛兒女,虐待婢仆。或屬填房,虐待前房兒女。不知孝公婆,敬丈夫,教兒女,惠婢仆,教養恩撫前房兒女,實為世間聖賢之道,亦是佛門敦本之法。具此功德,以修凈土,決定名譽日隆,福增壽永,臨終蒙佛接引,直登九蓮也。須知有因必定有果,己若種孝敬慈愛之因,自得孝敬慈愛之果。為人即是為己,害人甚於害己。固宜盡我之職分,以期佛天共鑒也。

  ●小兒從有知識時,即教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之道,及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之事。令彼知自己之心,與天,地,鬼,神,佛,菩薩之心,息息相通。起一不正念,行一不正事,早被天,地,鬼,神,佛,菩薩悉知悉見,如對明鏡,畢現醜相,無可逃避。庶可有所畏懼,勉為良善也。無論何人,即婢仆小兒,亦不許打罵。教其敬事尊長,卑以自牧。務須敬惜字紙,愛惜五谷,衣服,什物,護惜蟲蟻。禁止零食,免致受病。能如此教,大瞭決定賢善。若小時任性慣,概不教訓,大瞭不是庸流,便成匪類。此時後悔,瞭無所益。古語雲,教婦初來,教兒嬰孩,以其習與性成,故當謹之於始也。天下之治亂,皆基於此,切勿以為老僧迂談,無關緊要也。

  ●光老矣,精神日衰,無力答復來信。但以郵路大通,致遠近誤聞虛名,屢屢來信。若一概不復,亦覺有負來意。若一一為復,直是無此精神。以故印此長信,凡有關修持,及立身涉世,事親教子之道,皆為略說。後有信來,以此見寄。縱有一二特別之事,即在來信略批數字,庶彼此情達,而不至過勞也。若欲大通經教,固當請教高豎法幢之大通傢法師。須知大通經教者,未必即生能瞭生死。欲即生瞭生死,當註重於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也。

致郭莊悟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

致郭莊悟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

  接與明道師信,知居士所志者大。若即生瞭生脫死,光不妨作泥塑木雕之標竿。若欲大通經教,及徹悟自心,則光之泥塑木雕者,無所取矣。今且將錯就錯,為居士起一法名,名為慧莊。莊者,敬也。敬之一法,乃世出世間學道之根本。若不主敬存誠,縱有所悟,必不能實得其益。以一落狂慧,決難事理圓融。偏執理性,不重修持,縱見理不錯,亦與魔外相去不遠。況既執理廢事,所悟之理,亦難的當。故曰,不貴子見地,隻貴子行履。此舉世聰明人之大陷阱,不受此病,方可名為聰明。否則,聰明反被聰明誤,翻成自誤誤人之流輩也。光老矣,不得常來信,來信,則隻以所印之長信復之,概不特為分疏,以免不勝其勞,亦不能利人也。不久,當有新印凈土十要,及長信寄來,亦不再作書。十要原本外,所附要書數種,實為修凈業之最要典籍也。

復周孟由問心經色不異空四句書(民國二十六年)

復周孟由問心經色不異空四句書(民國二十六年)

  此大士以己所照見五蘊皆空之相示人也。色,為五蘊之首,故先詳言之。言色不異空者,以色雖有形相可見,乃是幻妄之相。以深般若智照之,當體瞭不可得,有如虛空。不但色當體瞭不可得,而空亦瞭不可得,故又雲空不異色。此恐人認世間空為色空之相,謂空亦無有實際可得,亦如色之瞭不可得。良以空亦是世間法,雖無形相,而其空洞虛豁,猶有空相。五蘊中,色蘊之空,不是虛空之空,故隨即曰空不異色。乃是圓離空相之空,故曰空不異色。謂此空之空,亦如色之瞭不可得,不可認為空洞虛豁之空。又恐不瞭,又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謂色即是空之不可得,空即是色之不可得。此之色空,是寂照雙彰雙泯,色空雙即雙離之色空也。若見及此,自可親證真如佛性。色蘊既如是,受,想,行,識之四蘊,可以例知,故不再說,隻雲亦復如是。五蘊既如是,一切法亦然。故又曰此五蘊皆空之相,為一切諸法之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當體如是,不必約凡聖生佛配說。以本無有生,何由有滅,及與垢,凈,增,減乎哉。是故諸法空相之中,無色,受,想,行,識之五蘊,無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無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無眼界,(眼下略去識字。)乃至無意識界之六識,是無六凡界法。無無明,乃至無老死,是無十二因緣流轉門,亦無無明盡,乃至亦無老死盡,是無十二因緣還滅門,是無緣覺界法。無苦,集,滅,道是無聲聞界法。無智,智為六度末後之一度,是無菩薩界法。亦無得,得即菩提,涅槃,是無佛界法。有將色不異空之空,作真空實相解者。粗看頗似順,詳審似未圓。何以故,既無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之世間六凡界法。又無四諦,十二因緣,智,得出世間之四聖界法。一切凡聖諸法皆空,何得不空世間之空乎。由其凡情聖見均無,故能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由其無所得故,故能心無掛礙,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也。此法,乃三世諸佛究竟成佛之法,以諸法空相中,無此凡聖生佛等法,故能從凡至聖,修因證果,圓證此法。譬如作屋,為取其空,方能住人。若其不空,人何能住。由空而方可真修實證。若其不空,則無此作用矣。以深般若智中,不見此種情見之相為無,切不可誤會以不修為無。若以不修為無,則破壞諸佛正法,必定永墮阿鼻地獄,宜詳審思之。光之此說,容有不合前人處,其大旨不至大悖佛經。亦可作見峰見嶺,見仁見智之一種所見耳。

誡吾鄉初發心學佛者書

誡吾鄉初發心學佛者書

  吾常曰,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毫無恭敬,雖誦經念佛,亦非毫無利益。而褻瀆之罪,當先受之,墮落三途,經若幹劫。其罪畢已,當承此善因,又復聞法修道,吃素念佛,求生西方,瞭生脫死。若現生竭誠盡敬,則現生即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則超凡入聖,瞭生脫死,永離眾苦,但受諸樂矣。●人之修福造業,總不出六根,三業。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前五根屬身業,後意根屬心,即意業。三業者,一身業,有三,即殺生,偷盜,邪淫。此三種事,罪業極重。學佛之人,當吃素,愛惜生命。凡是動物,皆知疼痛,皆貪生怕死,不可殺害。若殺而食之,則結一殺業,來生後世,必受彼殺。二偷盜,凡他人之物,不可不與而取。偷輕物,則喪己人格。偷重物,則害人身命。偷盜人物,似得便宜,折己福壽,失己命中所應得者,比所偷多許多倍。若用計取,若以勢脅取,若為人管理作弊取,皆名偷盜。偷盜之人,必生浪蕩之子。廉潔之士,必生賢善之子,此天理一定之因果也。三邪淫,凡非自己妻妾,無論良賤,均不可與彼行淫。行邪淫者,是壞亂人倫,即是以人身行畜生事。現生已成畜生,來生便做畜生瞭。世人以女子偷人為恥,不知男子邪淫,也與女子一樣。邪淫之人,必生不貞潔之兒女。誰願自己兒女不貞潔。自己既以此事行之於前,兒女稟自己之氣分,決難正而不邪。不但外色不可淫,即夫妻正淫,亦當有限制。否則,不是夭折,就是殘廢。貪房事者,兒女反不易生。即生,亦難成人。即成人,亦孱弱無所成就。世人以行淫為樂,不知樂隻在一刻,苦直到終身,與子女及孫輩也。此三不行,則為身業善。行,則為身業惡。二口業,有四,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妄言者,說話不真實。話既不真實,心亦不真實,其失人格也,大矣。綺語者,說風流邪僻之話,令人心念淫蕩。無知少年聽久,必至邪淫以喪人格,或手淫以戕身命。此人縱不邪淫,亦當墮大地獄。從地獄出,或作母豬母狗。若生人中,當作娼妓。初則貌美年青,尚無大苦,久則梅毒一發,則苦不堪言。幸有此口,何苦為自他招禍殃,不為自他作幸福耶。惡口者,說話兇暴,如刀如劍,令人難受。兩舌者,兩頭挑唆是非,小則誤人,大則誤國。此四不行,則為口業善。行,則為口業惡。三意業,有三,即貪欲,瞋恚,愚癡。貪欲者,於錢財田地什物,總想通通歸我,越多越嫌少。瞋恚者,不論自己是非,若人不順己意,便發盛怒,且不受人以理諭。愚癡者,不是絕無所知。即讀盡世間書,過目成誦,開口成章,不信三世因果,六道輪回,謂人死神滅,無有後世等,皆名愚癡。此種知見,誤國害民,甚於洪水猛獸。此三不行,則為意業善。行,則為意業惡。若身,口,意三業通善之人,誦經念佛,比三業惡之人,功德大百千倍。●學佛之人,必須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存好心者,凡逆天悖理,損人利己等惡念,不許起。起,則立刻生慚愧懺悔之心,令即消滅。凡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利人利物之心,須常存之。力能做者,認真做去,不能做者,心亦常存於此。說好話者,要說有益於人,有益於物的話。不是要人聽到歡喜,叫做好話。如教訓兒女,及勸人為善,勸人戒惡,勸人敦倫,勸人修福等。行好事者,認真行孝親,敬兄,睦族,化俗之事。凡誦經,禮佛,念佛,拜懺各佛事,必須身心恭敬。●學佛之人,夜間不可赤體睡,須穿衫褲,以心常如在佛前也。吃飯不可過度,再好的飯,隻可吃八九程。若吃十程,已不養人。吃十幾程,臟腑必傷。常如此吃,必定短壽。飯一吃多,心昏身疲,行消不動,必至放屁。放屁一事,最為下作,最為罪過。佛殿僧堂,均須恭敬。若燒香,不過表心,究無甚香。若吃多瞭放的屁,極其臭穢,以此臭氣,熏及三寶,將來必作糞坑中蛆。不吃過度,則無有屁。若或受涼,覺得不好,無事則出至空地放之,待其氣消,再回屋中。如有事不能出外,當用力提之,不一刻,即在腹中散開矣。有謂,不放則成病,此話比放屁還罪過,萬不可聽。佛制戒律,未說此事,想古人身體好,又不貪吃,無有此事,故未說。若有,佛必說之。切不可謂佛不說,就應當放,則是自求墮落,佛也難救矣。孔子以聖人之資格,朝於凡夫之國君,將欲升堂,在階下,便不敢大出氣,況入堂面君乎。故論語雲,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攝,提也。齊,音咨,與[?]同,衣岔子也。鞠,曲也。屏,閉藏也。息,鼻中氣也。孔子朝君,將升堂,先鞠躬而行。鞠躬,則衣前長,故必提其兩岔,去地約一尺,方不至蹋其衣而跌蹶失儀。嚴肅之極,故鼻中之氣,似乎不出。試看此是何等敬畏。今人比孔子,則相去懸遠。時君與佛,又相去懸遠。放屁與不出氣,又相去懸遠。靜言思之,直大地無容身之處矣,可不極力留心乎。)吾人業力凡夫,在聖中聖,天中天之佛殿中,三寶具足之地,竟敢不加束斂,任意放屁,此之罪過,極大無比。許多人因不多看古德著述,當做古德不說。不知古德說的巧,雲泄下氣,他也不理會是什麼話,仍不介意。光三四十年前,常說此事,後試問之,人不知是何事,以故隻好直說放屁耳。唱戲罵人說放肆,就是說你說的話是放屁。凡有所畏懼,氣都不敢大出,從何會放屁。由其肆無忌憚,故才有屁。你勿謂說放屁話,為不雅聽,我實在要救人於作糞坑之蛆之前耳。●晨起,及大小解,必須洗手。凡在身上摳,腳上摸,都要洗手。夏月褲腿不可敞開,要紮到。隨便吐痰[鼻+希](音喜)鼻,是一大折福之事。清凈佛地,不但殿堂裡不可吐[鼻+希],即殿堂外凈地上,也不可吐[鼻+希]。凈地上一吐,便現出污相。有些人肆無忌憚,房裡地上墻上亂吐,好好的一個屋子,遍地滿墻都是痰。他以吐痰當架子擺,久久成病,天天常吐,飲食精華,皆變成痰瞭。若肯咽瞭,久則無痰,此是以痰殺痰最妙之法。如不能咽,當袖一痰佈,吐於其上復袖之。此亦勞人,又不潔凈。不如咽瞭,又不勞人,又無污穢,而且永無痰病,是為治痰病之妙法。●學佛之人,一舉一動,皆須留心。至於念佛,必須志誠。或有時心中悲痛起來,此也是善根發現之相,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則必著悲魔。凡有適意事,不可過於歡喜,否則必著歡喜魔。念佛時,眼皮須垂下,不可提神過甚,以致心火上炎,或有頭頂發癢發痛等毛病,必須調停適中。大聲念,不可過於致力,以防受病。掐(音恰)珠念,能防懈怠,靜坐時,切不可掐,掐則指動而心不能定,久必受病。看經論,及各典章,不可急躁,須多看,急躁不能凝靜,必難得其旨趣。後生稍聰明,得一部經書,廢寢忘餐的看。一遍看過,第二遍便無興看,即看,亦若喪氣失魂之相。此種人,均無成就,當力戒之。蘇東坡雲,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孔子乃生知之聖,讀易尚至韋編三絕。以孔子之資格,當過目成誦,何必又要看文而讀。故知看文,有大好處。背誦,多滑口誦過。看文,則一字一句,悉知旨趣。吾人當取以為法,切不可顯自己聰明,專尚背誦也。當孔子時無紙,凡書,或書於木板,或書於竹簡。(亦竹板也。)易之六十四卦,乃伏羲所畫。六十四卦開首之彖,乃文王所作。每卦之六爻,乃周公所作。此外之上經彖傳,象傳,下經彖傳,象傳,並乾坤二卦之文言,及系辭上傳,系辭下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所謂十翼者,皆孔子所作。若約字說,孔子所作者,比文王,周公所作,當多十餘倍。而孔子讀文王,周公之易,竟至將編書之熟皮繩,磨斷過三次,可以知讀之遍數不可計也。吾人能以孔子之恒而讀佛經,持佛名,必能以佛之言之德,熏己之業識心,成如來之智慧藏也。其專修凈土法則,自有凈土五經,凈土十要,及凈土諸著述,此不備書。

與明本師書(民國十六年)

與明本師書(民國十六年)

  現今舉世通病,皆是假公濟私,以致民困國危,兵災聯綿。吾人出傢為佛弟子,固當以佛之平等大慈大悲為志事,不可仍帶在傢一種驕慢自大,藐視一切,任意作為,不依舊章等派頭。須念吾人受天地之覆載,受父母之教育,若不效天地父母之心,則便為逆天悖理,深忝所生矣。靈巖,乃千百年古道場,亂後遂成焦土。雖小有建築,卒以無人撐持,仍舊敗破。幸光緒末,嚴大護法,聞真師之名,遂以相奉,蓋以冀其復為道場故也。真師雖復接得,奈以諸事牽纏,不能親往住持。去年,戒法師來,喜其得人,遂和盤托出,親送入山,以為住持。而且邀請官紳,聲明永作十方常住。戒師品德學業名譽俱優,堪為後學模范。今雖應虞山講期,汝當格外認真,代戒師領眾修持,毋得避懶偷安。凡來此山住者,皆屬發心辦道之人,大傢都要認真用功,互相勉勵,以取麗澤之益。不得浪遊閑談,及不依寺規,自作主宰。此寺已作十方,凡三聖堂子孫在此住,亦須與眾共修,均其勞逸,同其甘苦。否則,便是攪亂常住,欺侮真師。既為真師徒輩,理宜格外如法,尚不至由自己不如法,令人議及真師也。今約略示其大概,以為前途支持之據。●一,時勢阢隉,隻可一心辦道,不可妄擬建築。即或不得已而小有添造,但取足用即已,毋得多建以圖寬敞。不但財力不給,須防由此招禍。●二,世道艱難,飲食衣服,各須儉樸。常住用費,量入為出。若不撙節,後難為繼。所有出入帳目,必須分明。不得置買浮華之物,一則費錢,二招譏議。須留有餘,以備不足。不可謂有真師接濟,而任意浮用。●三,佛堂日課,即依現在所訂規矩,切實修持。然不可一向專在事相上用功。必須心心念念,對治自己習氣毛病。能如是者,方為真念佛人。否則,如水泡石頭,絕無心得。但按凈土常規,不可別生花樣。有欲立異,如燃指燃燈者,請彼往育王去行,此山永不開此一端。●四,戒法師,既應虞山講期,恐一時難以回來。而住持之名與位,仍屬戒師,領眾修持之事,汝權為代。當格外勤慎謙恭,不可自大自高。汝乃晚輩,代理其事,不得竟用住持口氣,庶大眾服汝虛懷,道心更加真切矣。●五,凡處事接物,必須謙和公平,不得固執己見,抹殺正理。尤須大傢互相勸勉,精修凈業。常省己過,莫論人非,極力克治習氣毛病。習氣去一分,道業方可增一分。不得驕傲自恣。註意溫飽。總須忍苦耐勞,安貧守分。●此寺既為十方,即汝與來者,同屬十方,應以大公無私之精神處之。凡三聖堂子孫,在山住者,亦須打破私情,自處於十方僧眾地位。不得擅倚私意,特享優裕,任意放縱,以壞成規。否則,便是佛法罪人,真師怨傢。宜令他去,免致貽人譏誚。時事艱難,前途可慮,再無良法,將何以成為道場。恐汝或未慮及,故為絡索一上。初本欲統說,繼欲惺目,故分六條。不過表示光衛護靈巖道場之愚誠,切勿以越樽代俎而見誚,則靈巖幸甚,真師幸甚。

復覺明居士書(民國二十三年)

復覺明居士書(民國二十三年)

昨接汝及范古農之書,知汝宿世固有善根。然猶以文人習氣未除,幾致不得實益。今則實行其事,猶不知自利利他之相關甚巨。且勿論外人,即自己丈夫,兒女,媳婦,孫等,均當教以常念佛號。一則令彼等同種善根,當此大亂之世,若不以佛為怙恃,則危險可慮。二則不於平時令彼等操練熟習,一旦汝欲謝世,彼等以世俗知見,預為瞎張羅哭泣。則汝縱有凈功,可以與佛相應,蒙佛接引。一經此種動作,破壞凈念,決定仍復留住娑婆。則塵沙劫又塵沙劫,仍在六道受輪回矣。是以勸眷屬念佛,為最要緊之一件大事。光粥飯庸僧,於經教妙理,不能令汝得益。唯此一事,由閱歷數十年,可以令汝現生親得利益。汝若能依行,不異求佛接引汝及眷屬,並後世子孫也。今為汝取法名為朝覺,謂自與眷屬,及諸親識,同皆歸向阿彌陀大覺世尊也。現今女界,范圍放弛,若不以佛法維持,則後來之變,不知成何景象也。汝既宿有慧根,可不以此自利利他,俾自己凈業純熟,高登上品乎。今為汝寄凈土十要一部,此系原本,非向所流通之節略本。凈土聖賢錄一部。救劫編一部。木板觀音頌一部。(觀音頌,系一弟子出資刻,托南京一僧校,其人學識頗能校得好。以在揚州刻,屢經打仗,每每郵路不通。及至刻成,以郵路不通停久,即將板寄來。適值其僧之庵,被豪勢所奪,心緒已亂,遂未勘校。後令印四百部。印出一閱,知錯訛甚多。因排一勘誤表夾入,祈細心按表改正。)木板歷史統紀一部。(此二部,無流通者,以為費甚巨故也。)及各種湊滿包者,均有關於人心世道。又一函遍復,實為一切人傳傢之寶,文字雖膚淺,無一無用之語。去年婺源佛光分社成立,一弟子祈光作序。光一向不留底稿,以彼特鈔以寄來,欲令轉寄佛學特刊社,因循未寄。今為汝寄來,看過祈轉寄范古農居士,並說其已為汝取法名,以免光與彼書。光老矣,由宿業力,生六月即病目,六月未開眼,未止哭聲,今七十多年矣。近來目力甚衰,於去年冬,凡有信來,均令以後切勿來信,來決不復,以免或致抱西河之痛也。

復幻修大師書(民國二十三年)

復幻修大師書(民國二十三年)

  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發切願,(即願)專持佛號。(即行,信願行三,為念佛宗旨。)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都攝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專註於佛名號,即攝意根。口須念得清清楚楚,即攝舌根。耳須聽得清清楚楚,即攝耳根。此三根攝於佛號,則眼決不會亂視。念佛時眼宜垂簾,即放下眼皮,不可睜大。眼既攝矣,鼻也不會亂嗅,則鼻亦攝矣。身須恭敬,則身亦攝矣。六根既攝而不散,則心無妄念,唯佛是念,方為凈念。六根不攝,雖則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紛飛,難得實益。若能常都攝六根而念,是名凈念相繼。能常常凈念相繼,則一心不亂,與念佛三昧,均可漸得矣。

復雲南王德周居士書二(民國二十年)

復雲南王德周居士書二(民國二十年)

  居士林宣言書,詞理周到,甚善。簡章,亦極嚴整周備。足見雲南佛化之興盛象。然須恪守本分,切勿學好高務勝一派。譬如穿衣吃飯,須按各人身量食量,夏葛冬裘,渴飲饑食,則可以養身心。施之失宜,均可以傷身心。非飲食裘葛之有善不善也,視其人之善用與否耳。無論如何資格,必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又須註重凈土法門,以仗佛力,比仗自力,其難易奚啻天地懸隔。近有一種專逞口解脫者,指念佛者為腐敗待死,祈勿被此種邪說所惑。當今之世,縱是已成正覺之古佛示現,決不另於敦倫盡分,及註重凈土法門外,別有所提倡也。使達磨大師現於此時,亦當以仗佛力法門而為訓導。時節因緣,實為根本。違悖時節因緣,亦如冬葛夏裘,饑飲渴食,非唯無益,而又害之。佛教正義,完全與倫常道理,相契相合。世有外道,多多剽竊佛教之名,而實行煉丹運氣之道,反美其名曰三教同源。源固同也,流則異矣。若認異見者口說同源,以為即是三教之源,則得罪於三教聖人也,大矣。今且專致力於倫常凈土法門,將來當可左右逢源。若捨此以秘密傳授煉丹法為源,則成永迷真源,長趨邪徑矣。宜與有宿根而未知佛法所以之信士言之,則其益大矣。耿其昌,法名德昌。韓壽山,法名德崇。須知本有性德,極昌明,又極崇高,良以不識,反成暗昧卑劣。若肯於一切起心動念處檢點,自可復本還源,親得受用,然不得不極力專註於敦倫念佛也。以此自行,復以化他,是名佛子。弘化社所有各書,當令各寄一二分,以備林友參閱。並令附寄書目,以便欲請以利人者,得以按章以請也。現有增修歷史統紀印出,不久訂成,當寄一二包以結緣。普陀山志,或於秋末冬初可出版。羅兩峰正信錄,亦可於秋初出版。凈土十要原文,當於明年夏秋間出版,此書甚有益於凈業行人。光以有此數事,故未能拒絕一切,雖名閉關,仍復冗事煩瑣。待此種事瞭結,當必拒絕一切,以期臘月三十日,無有障礙,隨佛往生也。以後無要事,不可來信,以精神不給,無力應酬也。●(其二)所言臘月三十日,乃預計之詞,非預知時至,謂在臘月三十也。臘月三十,年盡歲窮,故古人每借譬死期耳。若平常不早為預備,臨時則定規手忙腳亂也。陳正庵等七人,既欲皈依,當須依文鈔,嘉言錄修持,方可不負此心。現今各地外道甚多,彼均以煉丹運氣,求成仙生天為極則事。既皈依佛法,切不可又兼修彼法,邪正夾雜,正亦成邪。又須各各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必須以因果報應,生死輪回,為培植傢國之要務。使人各依此而行,天下自無不太平之事理。今天下之亂,其源皆由於不講傢庭教育,不講因果報應之所釀成也。今寄新印增修歷史統紀七包,正信錄四包,到祈酌量分送。正信錄,最能破拘墟之偏見。讀書人之善根,被理學先生所斷。而理學先生,悉皆竊取佛法之義以自雄,而又恐人學,故特加辟駁,以關閉後學,令不知佛法。然稍具宿根者,又何能關住,不過有此一曲折,俾中下根人,便無由親沐法澤矣。今為彼等各取法名,祈為分書交彼,或將此書之大致,令彼各抄之。相片已無,但祈禮佛念佛,用我相有何所益。現今世亂已極,天災人禍,亦莫此為甚。當此時世,大傢均要發一番感激心,認真從倫常日用中,各各修持為人之道,而兼修凈土法門。所謂即俗修真,居塵學道,佛法世法,一道齊行。往劫若不種善根,佛之名字亦難聞。若不認真修持,則成登寶山而空手回耳,其辜負佛恩,與己靈也,大矣。

復周頌堯居士書(民國二十年)(附原函)

復周頌堯居士書(民國二十年)(附原函)

   今有一疑問,請求老法師慈悲開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經多年。因為信佛之人,為十方三世諸佛之所護念,天龍八部,大力神王,常隨擁護。往世惡業,亦漸消滅,縱有怨對,不能為害。此乃佛經所說,決非虛語。詎於三月間,接到上海舍親處來一訃聞,系一極信佛之張太太,吃素已二十餘年,常到居士林聽經。逢人必勸念佛吃素,心極慈悲行善。不料一日,送素菜與某師兄,在馬路上行走,為汽車軋死。後為巡捕房收去,至三日後,其傢子孫曉得,始去領歸安殮。餘聞悉之下,心中非常驚惶,至今疑惑不解。且佛會中人聞之,亦均不安。故特上書,懇求老法師開導,指示所以然之故。何以臨終如是之苦,究竟可能往生西方否。說個明白,可使大傢安心念佛,不勝感德之至。

  接手書,知閣下於佛法道理,尚未真明。吾人從無始以來,所作惡業,無量無邊。華嚴經雲,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須知人之修持,果真誠無偽,便能轉業。轉重報後報,為現報輕報。凡夫肉眼,隻能見當時之吉兇事實,不能知過去與未來之因果何如。此老太太,多年精修,一朝慘死,或者由此苦報,便可消滅所造三途惡道之報,而得生善道。或在生有真信願,亦可往生西方。但吾人既無他心道眼,不敢臆斷,謂決定往生,與決定不往生也。其可決定者,為善必有善報,作惡必有惡報。為善而得惡報,乃宿世之惡業果報,非現在之善業果報也。汝等諸人,見此老人,得此果報,心中便有為善無福,善不足為之邪見,故致驚惶疑惑。其知見,與未聞佛法之人,有何各異。倘深信佛言,決不以此事,作此驚惶疑惑之態。以因果之事,重疊無盡,此因未報,彼果先熟。如種稻然,早種者早收。如欠債然,力強者先牽。古有一生作善,臨終惡死,以消滅宿業,次生便得富貴尊榮者。如宋阿育王寺一僧,欲修舍利殿,念沂親王有勢力,往募,所捐無幾,憤極,以斧於舍利殿前斷其手,血流而死。即時,其王生一子,哭不止。奶母抱之遊行,至掛舍利塔圖處則不哭,離開又哭。遂將其圖取下,奶母常向彼持之,則永不哭。王聞而異之,遂使人往育王問其僧,則即於其子生日,斷手流血而死。彼王遂獨修舍利殿。及年二十,寧宗崩,無子,遂令彼過繼,為皇帝四十一年,即宋理宗也。此僧之死,亦屬慘死,使無常哭不止,見舍利圖則不哭,人誰知此子,乃此僧斷手慘死者之後身乎。此事載阿育王山志,光於光緒二十一年,拜舍利數十日,看之。明理之人,任彼境遇如何,決不疑因果有差,佛語或妄。不明理,守死規矩,而不知因果復雜,遂致妄生疑議,總因心無正見故也。如所說念佛之人,有三寶加被,龍天護佑,此系一定之理,斷不致或有虛妄。然於轉重報後報,為現報輕報之理,未能瞭知,故不免有此種不合理之疑議也。昔西域戒賢論師,德高一世,道震四竺。(四天竺國。)由宿業故,身嬰惡病,其苦極酷,不能忍受,欲行自盡。適見文殊,普賢,觀世音三菩薩降,謂曰,汝往昔劫中,多作國王,惱害眾生,當久墮惡道。由汝宏揚佛法,故以此人間小苦,消滅長劫地獄之苦,汝宜忍受。大唐國有僧,名玄奘,當過三年,來此受法。戒賢論師聞之,遂忍苦懺悔,久之遂愈。至三年後,玄奘至彼,戒公令弟子說其病苦之狀。其說苦之人,哽咽流淚,可知其苦太甚。使不明宿世之因,人將謂戒賢非得道高僧。或將謂如此大修行人,尚得如此慘病,佛法有何靈感利益乎。汝等心中所知者小,故稍見異相,便生驚疑。無善根人,遂退道心。倘造惡之人現得福報,亦復如是起邪見心。不知皆是前因後果,及轉後報重報,為現報輕報,及轉現報輕報,為後報重報等,種種復雜不齊之故也。

復德暢居士書(民國二十三年)

復德暢居士書(民國二十三年)

  接汝與明道師函,知第三子年已二十,忽爾夭逝,不勝慨嘆。況汝教養多年,費若幹精神錢財,心中能不感傷乎。雖然,切不可以自己一向熱心公益,皈依佛法,何以不蒙佛佑,而為怨尤。須知吾人從無量劫來,生生世世,所造惡業,無量無邊。或我欠人之債,或人欠我之債,或我欠人之命,或人欠我之命,以彼此有負欠故,致所生兒女種種不一。有還債者,有討債者,有報德者,有報怨者。汝今生雖居心事事甚好,豈多劫多生,通通皆無罪業乎。故人當有不如意之境遇,隻可發懺悔罪業心,不可生怨天尤人想。若能發懺悔心,不生怨尤,則所謂逆來順受,則後來之福,實難測度。汝此子者,大約是討債而來,債已討足,故隨即去世。汝於債主已去,不生解脫業累之想,反生怨天尤佛之心,則成顛倒矣。民國八年,北通州王芝祥,字鐵珊,一子很聰明,很孝順。大子有神經病,鐵珊心中望此子承繼傢聲。二十一二歲,已娶妻,生一女。一日,病重將死。鐵珊痛極。呼之曰,某某,汝既來為我兒子,為何此刻就要去。其子瞋目,作廣西口音曰,我哪是你兒子,我就是第十四個人。說畢,即死。先鐵珊在廣西作兵備道時,計殺降匪頭首十三人。先用極愛厚之法以安慰之,請其吃飯,尚請有大名之人作陪,每人犒洋二十四元。雲,日間甚忙,來不及與汝詳談,到晚間來,當與汝等各安職務。此十三人,不知是要殺他,反拉其厚友同去,意欲以己之情面,求其亦派彼一好差事。至晚去,則進一門關一門,伏兵於華廳。其人既來,鐵珊抽佩刀砍,則伏兵同出殺之,得十四個屍首,亦不知是何姓名。豈知其人即為其子,徒用二十餘年教育之勞,至死反瞋目呵斥,不認鐵珊為父。大率世之兒女之因,總不出討債,還債,報恩,報怨之四義。此子系汝宿世欠彼債者,債清即去。若還債及報恩者,則可得其孝養耳。又汝已皈依佛法,當須曉得世間事事無常。若不極力念佛求生西方,則隨業輪回於三途六道中,何可底止。此子之去,益當知一切事皆不可倚靠,唯有西方阿彌陀佛,乃我等一切眾生之大倚靠。從茲發感激心,發精進心,以自己所作之種種功德,及所念佛之功德,同皆回向往生西方。汝能如是,則此兒之死,即為汝作警策,免汝被世間福報眷屬所迷,不生厭離娑婆之心,亦不生欣求極樂之心。故當頭痛與汝一棒,汝反不在自己分上體察,生出怨天怨佛的種種愚見,則成迷本逐末,不知自反矣。世人每每於自己所作功德,作矜誇氣。於自己所作罪過,作寬恕氣。人孰無罪,且勿說過去,即以現世論,殺種種眾生以悅口腹,彼等豈是木石,不知疼痛,不願生,而願人殺而食之乎。汝既殺食他,他將來必定也要殺食你。人一生不知吃瞭多少生靈,可說大話,說我無罪過,妄受天罰乎。是以常人總不見自己有過,聖人總不見自己有德。不見有過,故其過山積。不見有德,故其德天高。汝且莫作愚癡人說話,極力為善,認真念佛,所有一切利人善事功德,悉皆回向往生西方。則現生之心行,便與聖賢心行相契相合,待至臨終,定蒙阿彌陀佛接引往生,則收功結果之時也。若不生西方,所作之善,遲早均受其報。而所殺食眾生之報,亦難不償,可怕之至。

復許熙唐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許熙唐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樂慧斌來,持汝書,並其他求皈依名單。知居士年已六十有五,一子一孫,均已夭殤。約世間人情論,極為可痛心者。若約瞭生死之凈土法門論,則實為超凡入聖之最勝因緣。世間人生不知來,死不知去,實為人生一大要事。但以為子孫計之念重,於自己生死大事,反漠然置之。使居士兒孫長壽仕進,或被富貴福祿所迷,恐難以發此皈依三寶,求受五戒之心,亦不過以福壽善終為止。至於自己之法身慧命,仍以不聞不信。縱令事事稱心,豈能超出虛生浪死之外。今日境遇不嘉,知人世無非是苦。又得凈土諸書而詳閱之,知吾人本有故鄉安樂處所,可以安身立命。而日唯佛是念,唯凈土是求。直至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則超凡入聖,瞭生脫死,盡未來際,受勝妙樂。由是言之,其子與孫,實為成就汝瞭生死一大事而先逝者。當生大感激心,願以自己念佛功德,消彼罪業,增彼善根。俾彼亦得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庶可不致彼子與孫,徒然早死也。善得益者,無往而非益。甘受損者,無往而非損,是在各人之見解何如耳。汝既發心皈依,今為汝取法名為德熙。謂以大菩提心,俾若自若他,同得沐佛慈光,生佛凈土也。所有三皈,五戒,十善之義,文鈔中略釋,故不再書。至於自誓受戒,文鈔中與徐女士書,亦已說過,亦不須再說。所宜說者,務須實行為要耳。若學佛之人,不以躬行實踐為事,則與世之伶人無異。在當場苦樂悲歡,做得酷肖,實則一毫也與己無幹。如此,便是好名而惡實之癡漢,心欲欺人欺佛,實隻成就其欺人欺佛之過。人尚不能欺,何況於佛乎。務須從腳跟下做去,方好。至於修持,當專主凈土。以汝年已將至古稀,來日無多。若欲廣讀大乘經論,則無此精神,無此智識,又復無此光陰。唯生信發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一法,是為無上第一勝妙法門。當死盡偷心,一肩擔荷,決定可於現生,俯謝五濁,高登九品。又當發大慈悲心,為一切相識者,說此法門之利益。俾彼等同得修習,則自己功德,愈加廣大矣。然外面之人,尚應如是,況自己之夫人,與子媳,孫媳,忍令彼不蒙法利乎。一則可以慰汝夫人之老景,一則可以慰彼姑媳之淒涼。令彼亦由此以超凡入聖,瞭生脫死,則實為利人之功效。又念佛之人,若已證道,則臨命終時,任彼刀割香塗,瞭無動念之事,則無所謂為損益也。若隻有修持之力,未能到業盡情空地位,則臨終得人助念,即可決定往生。若遇無知眷屬,預於未死以前,為之洗沐換衣,令其搬動受苦。縱不受苦,一經搬動,心便不能歸一於佛。(以動其軀體,心便不能徹底清凈純一。)若再向之哭泣,則自己亦生愛戀,便與佛不相應,欲得往生,莫由也已。所以平素,即要彼等知其利害,要常與說,到自己臨終,彼等即是助道之人。豈但與己有益,實亦與彼等均有大益。若隻知自己修持,絕不與彼說其利害,則汝臨終時,彼等決定是破壞正念之人,決不助汝凈心,令得往生也。汝既信光,光不得不為汝計。光以五十二年之閱歷,深知其利害之所在,若不與汝說,便為不盡己分。汝弟燮卿,亦已六十,亦當以此書示之。須知佛法,法門無量,若欲以通身業力之凡夫,現生即得瞭生脫死,離此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佛也說不出第二個法門瞭。其餘一切法門,皆須修到業盡情空,方有瞭生死分。倘有絲毫未盡,則生死依舊不瞭。若論業盡情空,現今恐舉世亦難得其一二。若以信願念佛求生,則萬不漏一。然既念佛求生西方,必須要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慈愍一切,愛惜物命,戒殺吃素,廣行方便,俾此心常與佛合則可矣。倘外現修持之象,內無真實之心,則是假善人。假善人,何能得真利益乎。又樂門譚氏,(斌章之叔祖母。)年八十一。龐才芳,住東門矮眼井。此二人,亦皆求受三皈五戒者,祈以此意轉告之。餘詳文鈔,此不備書。現今世亂已極,幾於盡天理人倫而完全廢之,以歸於與禽獸無異之世道。推究其致此之源,皆由不以因果報應,生死輪回,為實理實事。因此善無以勸,惡無以懲,以馴至於心無所依,遂被歐風一吹,從茲變本加厲,竟致此時如斯之現象。今欲挽回狂瀾,若不以提倡因果報應為標準,則縱有良法,亦無實效。

復廣妙和尚書(民國二十年)

復廣妙和尚書(民國二十年)

  冕堂所畫三聖相,妙極。惜系指爪所畫,故有細不能畫之憾,若用筆,當更加莊嚴矣。所雲贊頌,擬撰百餘字,以一向不習字,寫不來,故隻錄其稿,祈座下書之。或用座下名,或用印光名,均無不可。雲山遠隔,幸得晤語。今寄文鈔,嘉言錄,安士全書,觀音頌,增修歷史統紀各二分。一祈自存,一轉張公。光老矣,精神不給,以後勿再以筆墨事見差。即或詢法門中事,亦祈另向高豎法幢者詢之,庶可各適其適矣。(張公懿行頌,見頌贊篇。)

復楊德觀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楊德觀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黃後覺之現象,頗與學佛之人有大利益。無論彼之究竟是往生,是墮落,且不必論。果念佛人,知彼臨終之現象,決不敢浮遊從事於瞭生死一法也。觀彼之行跡,似乎至誠。觀彼臨終所現之景象,蓋平日未曾認真從心地上用功,並從前或有慳於財,而致人喪命,或慳於言,而致人喪命等業之所致也。(慳於言,致人喪命者,如自知有寇,並知可避之處,以心無慈悲,樂人得禍,故不肯說。此事此心,極犯天地鬼神之怒。故致臨終前不能言,而且惡聞念佛等相。)然以現一時不死之象,及助念人去,未久則死,此與慳財慳言誤人性命,完全相同。雖不墮餓鬼,而其氣分,乃是餓鬼之氣分也。彼雲往生者,據易子駿之咒力。咒力固不可思議,若業力重者,亦不易得其益也。是知已生西方,或有其事,既無證據,不應妄斷也。有雲,已入餓鬼道者,據彼所說,及所現象,似可據也。然彼或由自己心中懺悔,或由諸人,及兒女之誠懇,遂得減輕,不至直墮餓鬼耳。為今之計,必須其兒女,並各眷屬,念彼之苦,同發自利利人之心,為彼念佛,求佛垂慈,接引往生。則誠懇果到,往生即可預斷。以父子天性相關,佛心有感即應。彼眷屬若泛泛悠悠從事,則便難以消業障而蒙接引也。千鈞一發,關系極重。凡念佛人,各須務實克己習氣,與人方便。凡可說者,雖與我有仇,亦須為說,令其趨吉而避兇,離苦而得樂。平時侃侃鑿鑿,與人說因果報應,生死輪回,並念佛瞭生死之道,與教兒女,立太平之基。心如弦直,語無模棱。居心可以質鬼神,作事決不昧天理。若到臨終,決無此種可憐可憫之現象。如是,則黃後覺便是諸人之接引導師也。諸人既因彼而將來可得巨益,彼亦將仗諸人之心力,而滅罪往生也。光此語,非首鼠兩附者,乃決定不欺之定論也。若不以為然,則請向高明法師,及大神通聖人問之。

復李仲和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李仲和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女兒出嫁,則減輕負擔多多矣。祈與彼說,須盡婦道,孝公婆,敬丈夫,和妯娌,惠婢使。仍守念佛之道,勿以嫁而置之。又須婉勸其夫,令其念佛,及觀世音,以為前途恃怙。能如是者,則人敬之,神護之,災障不侵,福祥俱集。豈但汝自己有光榮,人亦當由汝而敬及汝之生身父母。謂某人有傢教,故其女從小即皈依佛法,吃素念佛,今如是如是之好。豈但父母有光榮,並所皈依之師,亦有光榮。若不賢孝,則汝必為人所惡,尚是小事。人必謂汝父母無德行,故生此不賢不孝之女,則汝父母必被人常辱罵之。並汝所皈依之師,人亦以為不能教化汝行孝敬,而受責備也。願彼等現為賢女,出嫁為人賢婦,後來為人賢母,則何幸如之。祈慧察,與彼等詳說之。地母經,太陽經,太陰經,灶王經,眼光經,壽生經,血盆經,妙沙經,分珠經等,通是偽造。無奈女人見淺,故每信奉。但教彼念佛。如欲念經,當念心經,文少而義豐,功德無量無邊。此種偽造經,按理,念之尚有罪過。不過彼等以至誠心念,亦不能說全無功德,但隻得誠心之功德,蓋小之小耳。曷若念佛念心經之為愈也。念佛念心經,功德如大海。念偽造經,或有一滴,或不及一滴耳。

復王壽彭居士書二(民國二十年)

復王壽彭居士書二(民國二十年)

  所有求皈依者,均於單子上書名寄回,以人多亦不各說所以。但祈與彼等說,務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決定念佛求生西方,方可不愧為佛弟子。現今水災,無處不有,或無此災,又有彼災,總因人心過於下劣所致。我等佛弟子,當以矯正時弊為務,切不可隨順潮流,則便陷溺無有底極矣。汝之三子皆聰明,若善教之,則為正器。否則,愈聰明,愈易自誤誤人。以故為建國取名為慧立,謂能立身,則一切事,均可建立矣。身乃天下國傢,及菩提道之根本,不能立身於道義中,則一事無成。次子惠泉,天姿聰穎,可喜亦可慮也,故取名慧韜。果能韜晦自淑,不炫露其才華,則可以成正器而大有為。若無涵養,輒形矜誇炫露,必不能載福而有大成就也。小女翠娜,亦甚有宿根,取名慧妙。妙者,合宜適當之謂。倘以聰明用之於無益有損之事理中,則成劣慧,不名妙慧。能所施各適其宜,方名妙慧。今之聰明人,每每以自己聰明,施之於誨盜誨淫,越理蔑倫之小說中,以自矜文才。不知其一氣不來,後經若幹劫,不知能知天地父母之名字與否。使此等人無此劣慧,何至其苦如是之極。故宜栽培,令其一舉一動,咸歸正道。將來母儀閨閫,師范女流,均可於此卜之矣。慧妙之義,如是,如是。光老矣,不及見其成,而希望於彼者如此。亦可常為彼言之,庶可顧名思義,悉副所望也。●(其二)潘懋春,既欲皈依,自寫願單,何竟無一懇求語,並無一致屈之字。彼縱曰不知,汝亦不知乎。世間行路,欲問人,尚須拱手以示敬。況皈依三寶,欲資以瞭生脫死,竟若以事示平人,則太得不洞事務矣。光作此說,非求人恭敬也,理當如此。若不說,彼一生也隻是一不洞事人耳。清順治皇帝,拜玉林禪師為師,法名行癡。與玉林法徒行森書,署名尚寫法弟行癡和南。和南,乃磕頭也。皇帝與同門尚如此,況與其師乎。此種芳規,豈可不知。古人雲,下人不深,不得其真。非曰深下於人,人則盡心教導也。以自己不能生恭敬心,縱人肯教,自己心中有傲慢象相障,不得其益。譬如高山頂上,不存滴水,故不能受滋潤也。不但學佛如是,即世間學一材一藝亦如是。世間隻身口之活計,佛法則性道之本源,其關系輕重,固天淵相懸也。祈將此語,令彼視之。然今但取其心,不計其跡,為彼取法名慧懋。謂以智慧,自勉勉人,令其悉皆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生信發願,念佛聖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能如是者,即真佛弟子。否則,但有其名,不得實益。餘詳嘉言錄,此不具書。祈為彼說之,則各盡其分矣。

復俞慧鬱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俞慧鬱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所言大禍臨頭,功行淺薄,無有把握,或恐懼失心,打失正念者。但須在深信佛力,法力,自性功德力,至誠持誦力均不可思議。勿道無禍,即有大禍,斷不至即失心耳,以有此諸力加被也。凡人須素位而行,則不至因境遇不好,遂致失心。凡因境遇不好失心者,多皆無深信力,而兼有顧念前境,不肯放下所致。如被難之時,隻思所以逃避之法,餘諸不能料理者,概不縈懷。以縈懷不釋,有損無益。故曰,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入,當作如,往也。中庸作入,故仍照書,實則是如。)吾人靠到一句佛,越苦越認真念,決不至有失心無措之虞。若常懷此懼,久則成病,(心病最難醫。)不可不知。

復嶧縣宋慧湛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復嶧縣宋慧湛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佛教以孝為本,大乘經多有發明。其最顯豁詳悉者,有佛報恩經,地藏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梵網經。孝之一字,局於事親。通而論之,凡於理於心,能不違悖,均名為孝。否則,均為不孝。學者必須通局兼修,方可名為盡孝。眾生入道,均視宿因如何。不但癡傻之人難以教化,即大聰明,大學問人,或更不如癡傻之人,尚能少種善根,不生毀謗。我等但隨分隨力而為勸導。若欲盡人皆遵佛化,斷無此好因緣,隻可隨緣盡心而已。戒為一切善法之根本,當看在傢律要。然律文繁多,或難詳讀詳記。但於心中常常存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心,凡起心動念,不許萌一念之不善,如此則諸戒均可圓持。倘隻在事相上講究,雖一戒不犯,亦未能稱為持凈戒人。以心中仍有犯戒之相,然而難矣。蘧伯玉,行年二十,而知十九年之非,以至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欲寡其過而未能。孔子,行年七十,尚欲天假數年,以期學易而免大過。此皆以心未能完全與天理吻合為過,非此等人,所作所為,尚有過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佛法戒經中之要義。後世鈍根人,宜於此著力,則方為契理契機。禮佛時,當如親對佛作禮想,則可滅無量罪,增無量福。進之,則當依十要禮佛偈作想,則更善矣。菩提心,是自利利他之心。願生西方,須以菩提心為本,則可冀高登上品。若隻有願生心,無菩提心,則功德微劣,難登上品。

復陳重為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陳重為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佛法真利益,唯恭敬至誠者,能得其全。其餘則隨其誠之大小,而各有大小益耳。若隻鋪張虛華,以圖悅人耳目,則或又有褻瀆之罪。汝欲超薦父母,實為孝心,又何須問其有功效否。此問,足見汝之信心不真切。至誠懇切念佛,念至其極,則能瞭生脫死,超凡入聖,以至究竟成佛。何況汝以孝心,為已過去之父母念,能不有功效乎。但恐汝心不大真誠,則汝父母所得之益,亦不大超勝耳。觀汝為超薦父母,寫信問我,尚不肯見屈,隻一敬上瞭之,則知汝為父母之心,亦系皮毛而已。當發真實心,則必定可以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復陳逸軒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陳逸軒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古今許多大英雄豪傑,亦有擔荷佛法,極意修持者。亦有博學多聞,畢生不知佛法為何義。亦有概不理會,亦不贊揚,亦不毀謗者。亦有絕不知佛法,而任己意見,妄加誹謗者。又有心中深佩佛法,竊取以雄己之門庭,而又特意誹謗,以阻塞一切人入佛法者。眾生知見,變幻離奇,若一思之,不禁令人痛息。汝等以罹苦,得為入法之導。使事事如意,或恐終身為門外漢,而又自以為所得至極,無有過者也。世間禍福相倚伏,唯在當人之善用心與否耳。令妻,可謂宿有善根,彼隻勸汝念三聖經,不勸汝念佛,念觀世音,是未知佛法者。使其真知,豈肯於死生莫保之時,以三聖經為依歸乎。三聖經,固有大感應,較比念佛,念觀音,則何可同日而語乎。彼於臨終,亦似久修凈業,預知時至者。若非飾說,即宿世凈業善根成熟所致耳。在獄囑汝,臨終囑傢人,然始終未以念佛為囑,或者以慈善仁孝生天也。果往生西方,決不至臨終不自念,與勸傢人念也。現今隻好代彼念佛,祈其未往生則往生,已往生則高升品位。汝來信,語頗懇切,然猶有輕僧慢法之習氣。此之習氣,實為學道之障。若親來皈依,升座,則磕頭當在二三十以上。即方便說,亦須磕數頭。汝以函祈皈依,隻以合掌拜啟瞭之。合掌作揖,是行人問路之克己儀式。汝欲皈依三寶,將資之以瞭生脫死,又欲報賢妻之恩德,及度脫一切眾生者。所期望者甚大,所自屈處甚微,頗有因果不相符契之弊。昔順治皇帝,與玉林國師之門人寫信,尚用法弟行癡和南。(行癡,系順治法名。)彼此相形,豈不天地懸隔。光並非求人恭敬,而作此說。以若按理性,則固無人我之相可得。況從無始以來,互為父母兄弟等,而將來皆當成佛,以度眾生乎。是以說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當恭敬之不暇,何敢責人之未至乎。然住持佛法,非嚴立禮儀,則無由令人生景仰,而力修持。是以律中,凡請法等,無恭敬之儀,則不為說。而常不輕,見人禮拜,人以杖木瓦石打之,猶遠避禮拜。此乃直據本體而為下種者,非凡夫住持法道之儀軌也。恐汝執此各義,以為光之見局而量小,故為汝略說之,亦系除煩惱之一法耳。慢乃根本煩惱,學佛以能對治煩惱為有益,故不得不與汝說也。今且將錯就錯,為汝取法名為德謙。謙者,不自滿足之意。金剛經,發度盡一切眾生心,令其悉入無餘涅槃,而不見一眾生得滅度者。譬如天地覆載,但盡生成之分,不居生成之德,此真所謂無人,我,眾生,壽者相。乃所謂謙謙君子,有終吉也。能謙,則一切所應擔荷者,咸擔荷之。雖至聖賢地位,總覺人皆勝我。如海納川,如空含象,絕無一物拒之不納不含者。汝能善體此義,則身雖勞,而心常逸,其利益當自知之。餘當看文鈔,及凈土諸書,此不具書。文鈔,尤為初發心者,不可不讀之書。以其言淺近詳悉,又多有發揮居塵學道,即俗修真之事理。由學佛,而以至誠,正,修,齊,治,平之根本,皆可得其把握。佛法實積極博愛,不知者,反以為消極,自私自利。以佛究竟度人出苦之法,謂為蠱惑愚俗。以故漸漸積習至今,發為廢經廢倫等,不忍聞見之惡劇。使人人知因果報應,知死後而神識不滅,隨罪福以升沉,何至有此種現象乎哉。

復袁孝谷曹崧喬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袁孝谷曹崧喬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所寄手書,不忍卒讀,何我同人,遭此大劫。水災即退,圩堤不修,再一發水,更加慘酷。況且匪禍未伏,兵災又興,直使黎民,將無孑遺。近聞賑款衣服,相繼輸送,然而人誰肯棄浮飾而作功德乎。近有女眾來,有帶指環金釧者,訶其不宜,令作賑款,視其情形,尚不肯捨。昨日靈巖當傢妙真師來,合寺大眾,減省衣單之費,共湊二百二十八圓。今日已令自送曹府,用賑江北。前次漢口發水後,靈巖湊一百二十餘圓,送上海交漢口賑災會。此諸師之施,可謂竭盡無餘之施。世之有錢者,尚不肯愍念災黎,可謂癡人。徒守錢財,以供子孫之浪費,是所謂棄功德而收罪過,為明眼人所憐愍者。其人來生,或恐遇災,並不逢人為救耳,可不哀哉,可不哀哉。但願諸位蒙佛加被,身心耐勞,庶災民有覆庇,而不至無救無歸也。慈幼院,於十餘日前,亦破圩而被水灌入,尚有二十餘間房未灌。後又發水,則隻十餘間。院墻倒許多。所種棉花菜蔬,通被水淹。此次損失,亦頗不少,奈何奈何。災民之苦,可謂至極,當令念佛,及念觀音,由此因緣,得種善根,亦是從根本救濟之一法也。當此大苦,見諸位不惜精神,為之救濟,令彼念佛,則易信受。

復楊慧昌居士書二(民國二十年)(原名宇昌)

復楊慧昌居士書二(民國二十年)(原名宇昌)

  劉漢雲君,可謂宿有善根。然既信佛法多年,固當早已茹素,何待年至花甲,方才發心乎。是知俗習之不易轉移也,今則竟轉之,亦可謂有勇毅力者。彼既常看文鈔,其修持方法,固已明白於心。所最要者,當決定求到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欲生西方,平日當致力於深信,切願,志誠念佛。欣凈土之凈妙,厭娑婆之濁惡。自行如是,化人亦然。不可有一念求來生得人天福報之心,則便可與佛感應道交,決定可以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超凡入聖,瞭生脫死矣。今為彼取法名為慧雲。謂以大智慧雲,雨甘露法雨,以潤自他。(此即慧雲法雨也。)即所謂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切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也。又彼曾愍血產孤魂,而超度之。然亦當於一切女人,作永無血產之法,令其現生離苦得樂也。其法唯何。凡女子於幼時,即當念佛,及念觀世音,以期消除業障,增長福壽。果於平時能念,自可消此產難。若至臨產,仍須志誠懇切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則決定易生,不會受苦。若平素絕不念佛,及念觀音者,臨產肯念,亦決平安而生。若有難產者,即教彼念。並在旁照應之人,同為彼念,亦決定即平安而生。且勿謂臨產裸露污穢,念則獲罪。須知此系性命相關之時,不可以平常之道理論。平常,凡念佛人,若衣冠不整齊,或睡眠,洗澡,抽解等,隻可心中默念,不可出聲朗念。若生產,不可心中默念,必須出聲朗念。以默念力微,若心中努力,或致受病。朗念,則氣息舒暢,其益甚大。切不可謂念之有罪。須知菩薩視一切眾生,直同親生兒女。兒女若墮水火,求父母救,父母聞之即救,決不會因衣冠不整齊,身體不潔凈,而不救也。若平常,亦同此裸露而念,則其罪不小。須按事論,不可死執。有不明理者,傢有生產事,彼則躲之他處,過一月多方敢回。謂血腥一沖,則從前所念之經咒佛號,皆無功德。此種愚人,可憐之極。宜以光言,遍告於人,則由生產而死者,當可無有矣。●(其二)內功,是自修,外功,是廣行種種方便。如周急濟困,拯災救難等,謂之助道,此須按己力之所能。若無其力,或以言指迷,或以言勸眾,令其大傢湊成其事。若以受人請而念經念佛,此乃一分懶惰人,依佛度生命之行為也。汝何可混於此中,不怕失自己品格乎。唯有一事可以做,然汝有職業,亦不甚便。凡有平素念佛之人,或其人之子孫信佛,於臨命終時,請眾居士助念,其利益甚大。看看飭終津梁,自知。念佛人,於自己父母,及餘眷屬前,常須說與彼聽。迨及有命終人,自傢眷屬,通為念佛,此人必能仗佛力生西方。縱不生西方,亦必生善道,有大利益,毫無損傷。若不知此,未死即為洗澡,換衣,若因搬動疼痛,則起瞋心。即不至起瞋,然一經搬動,心便不得清凈矣。倘平素念佛求生西方之人,一經如此,定規打失正念,不得往生。若未死先哭,則令彼生愛戀心,亦是牽令墮落耳。臨終一關,要緊之極,固宜為之助念。助念之人,必須熟閱飭終津梁,使其傢兒女眷屬,通依助念人之指示,庶可不至因孝心,而致親反受墮落之苦耳。除助念外,均非所宜。倘此風(謂應赴)一行,則念佛之善男信女,不通通成應赴之俗乎。明理者,擇善而行,不明理者,唯利是趨。有職業人,誤其職業,懶惰之人,依此打諢。不但有礙僧傢,實為有礙自傢。

復湯文煊居士書二(民國二十年)

復湯文煊居士書二(民國二十年)

  昨明道師持汝書來,觀其發露懺悔之詞,可謂有志之士。然須日日擴充,庶可不至以佛性功德力,反作造惡業受劇苦之據也。天大罪業,當不得一個悔字。聖罔念則作狂,狂克念則作聖。堯,舜,佛,菩薩,與吾人之心,同一覺體。但以吾人逆性而修,則淪於業苦眾生之中耳。汝既知非,應力改過,能事事力改,則可至無過之地。若隻暫時發愧悔,仍然因循不自修持,則仍舊在罪業海中漂泊沉淪,莫之能出也。祈詳讀各書,當步步入勝,庶不至虛生浪死,與木石禽獸同生於天地之間,生無益於人,又有害於人也。至雲皈依,且從緩議。倘汝仍然不移故步,則皈依反為罪咎。何以故。不皈依造業,無壞法之咎。皈依後造業,人必以其既皈依而猶造業,反由此以謗佛法為濫污也。又汝欲皈依,絕不肯自屈,何可滿汝之願。行路者,向人問路,尚須拱手,以示敬意。今欲皈依三寶,尚無拱手之敬,則其自大自高之習氣,一毫也未折伏,何能令汝受皈依。若親身求皈依者,升座說皈依,須磕三四十頭,跪一小時之久。即方便說,亦須磕十餘頭。誰敢自招輕法之罪,而為汝授皈依乎。皈依,與世間拜師相同,豈世間拜師者,亦不用拱手之禮儀乎。若據本而論,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禮拜供養之不暇,何敢責人之缺禮乎。若依住持法道之跡論,凡不肯自屈者,為彼皈依,自己亦甚有罪過。●(其二)人皆可以為堯舜,人皆可以作佛。其不能為堯舜,不能作佛者,乃不立志之所致也。無志,則不生慚愧,安於凡愚,便長劫輪回於三途六道中,莫之能出也。汝既發慚愧心,發希聖希賢,學佛學祖之心,固是宿生善根所使。然當日新又新,俾從前之種種不正當之念慮作為,完全拋卻,一刀兩斷。切不可藕斷絲不斷,纏綿因循,則必至不久仍歸故轍,依舊埋沒於十種惡業之中。致本具之明明德佛性,皆被彼障蔽而不得顯現。以作聖作佛之姿,為閻羅之囚,獄卒之對,可不哀哉。今為汝取法名為慧振。謂以智慧振拔,以期自他皆超凡入聖,瞭生脫死,出五濁惡世,登彼九品蓮邦也。前所寄書,均可依之修持,而唯文鈔,嘉言錄為尤要。嘉言錄,比文鈔較為省力,祈息心閱之。其修持世出世間之方法,俱可悉知,此不具書。光老矣,精神不給,不得常來信,來則不復。凈土法門,大綱在信,願,行三。修持之要,在都攝六根,凈念相繼。無須多說,依此力行,則自可親得其益矣。若欲做大通傢,或致將現生瞭生死之法,置之度外,則可憐可憫也。

復吳滄洲居士書三(民國二十年)

復吳滄洲居士書三(民國二十年)

  時疫流行,妻子罹病,當令彼等,各各志誠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汝若會念大悲咒,當加持大悲水令服,自可痊愈,正不必汲汲於醫療也。汝之所說,似乎有得大意。然隻空話,絕無一毫受用。佛法,法門無量,通須做到業盡情空,方可瞭生脫死。否則,縱有所得,依舊不奈生死何。若在今時,恐舉世亦難得一二做到業盡情空地位。唯有念佛一法,若具真信,切願,志誠念佛,求生西方。縱有通身業力,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所謂帶業往生者。一生西方,則瞭生脫死,超凡入聖矣。以故末世善知識,多多均主持凈土。以凈土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故也。每有聰明人,稍明教義,或稍知禪理,便以通傢自居,藐視念佛。謂念佛為愚夫愚婦之所為者,此皆不知自反。以知文義為實證之狂徒,定規說空行有,以身謗法,將來必墮三惡道,為愚夫愚婦念佛往生西方者所憐憫,而莫能救濟也。汝既願皈依,今為汝取法名為慧滄,所謂換名不換體也。然前之滄,系自他俱溺之滄,今依佛法以修持,便成自他俱利之滄。滄雖同,其所以為滄者,固不止天淵懸隔也。其念佛修持方法,與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等,文鈔,嘉言錄,均已具說,此不備書。汝之照相已見,光之照相無有。以光一向不喜張羅,凡撐空場面之事,概不喜為。汝言昔於憨師長處,得光之歷史,此語亦非實跡。憨固信佛,未與光一通音問,恐彼於陳大心處聽得幾句。然光一向不與人說從前諸事。彼所說者,或近事,若出傢前事,均屬附會。近有因放賑至吾村,由村中人抄與彼之歷史,亦不的確。以光離傢五十二年,後生由傳聞而知一二。彼令光補,光以死期在即,不願留此空名於世,故不補。後又來書令補,光為彼寄一包書,亦不復彼之信。為汝說此者,以汝雲知光歷史之故也。●(其二)貴眷通肯念佛,可謂宿有佛緣,故得相為眷屬。所言不久與令夫人來蘇,竊謂不必。果能至誠懇切念佛,有何所欠。即不見印光,亦絕無所失,即見,又豈於文鈔之外,另有所口傳密授之妙法乎。若真有口傳密授之妙法,其人即是魔王外道,當遠避之不暇,又何可欲向彼求此法乎哉。況現今饑荒時世,若傢中正主,通遠出數日,或致宵小乘機偷搶。倘萬一有此種事,不但汝夫婦被人謂迷信,人將謂印光無德,令人得禍也。趙雲鵬居士,皈依應慈法師,好極好極,又何必又皈依於光。即使定欲皈依,有何名不名之可談。民七,徐蔚如,與光未曾一面,因民元年見佛學叢報,載有常慚數篇,(此非我名,但隨便用之,以不願令人知名故也。)不知為僧為俗,因常打聽。至民五已打聽到,托友人疏通,欲通函請益,光拒之不許。至民七,將文鈔二十餘篇,印作一本,陪其母來普陀求皈依,光令皈依諦閑法師。(彼下山,即請諦閑法師進京講經。)十七年來函言,前欲皈依,師令皈依諦公,十年以來,心中終覺不慰,仍祈許以皈依。光復彼雲,汝決欲皈依,即此便可,至於法名,仍用諦公法名,又何必另取乎。趙君已皈依應師,即猶欲以光為師,當於光所說修持方法上論,不當在法名上論。應師所說,乃大乘法。光所說者,乃非大非小,即大即小。上至等覺菩薩,下至博地凡夫,同修共證之法,此法固宜註重。倘泛泛然與一切大乘法平看,則瞭生脫死,或在驢年。汝言一並度之之話,究難悉是長和一人,是並其三子,故且從緩。●(其三)凡夫佛性,未曾親證,所有自性功德,均不得發現而受用,故一切隨業耳。現世之色身,名為報身,即前生所作善惡之果報也。念佛之人,不復作生死業,然宿業未盡,何能即得往生。若厭世心切,竭誠盡敬,專志念佛,求佛垂慈,早來接引,則亦有之。若自戕其生,以期往生,則便成枉死鬼矣。以彼工夫未到而自戕,當其正戕時,已經心失正念。況其戕之之苦,苦不可喻。心失正念,何能與佛相應,蒙佛接引也。此種邪見,自誤誤人,害豈有極。切勿說此話,免得無知受害。有權力者,救人救世則易,害人害世亦易。若以害人害世而得權力,以期救人救世,固不如秉心慈善,隨分隨力之救人救世,為有益無損也。倘慕權力,而欲得以救人救世,請細思此大權力,能平白而得乎。果真實心修行,雖無權力,亦能救人救世,但不能如有權力之廣大耳。然果有權力,縱能行救人救世之事,欲其專註於道,不造惡業,則今無其人。富貴迷人,可畏之至。平常人,手中或有轉交之錢,尚非己物,則心念便變,而為諸惡。況真有大權,而不變其心者,能有幾人。切勿誤會,則自己幸甚,佛法幸甚。

復寧德晉居士書(民國二十年)(原名志武)

復寧德晉居士書(民國二十年)(原名志武)

禮佛菩薩,心中默念,啟口稱念,均可。心經,於彌陀經前後念,亦可。以經初念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之故,當於彌陀經,往生咒念完,再念心經。埵,讀朵音。獲,得也。無生忍,即於一切善惡凡聖境界,瞭無一念生心動念之相可得。金剛經,謂三心瞭不可得,即是無生忍之註腳。且勿謂於一切境,瞭無一念生心動念,便成枯木寒灰。正所謂寂然不動,如明鏡之空無一物,感而遂通,如明鏡之有形斯映。正當有形斯映時,仍然空無一物。唯其空無一物,故得有形斯映。無生忍,仿佛如是,祈善會之。能證乎此,則入大菩薩位矣,非爾我之所能即獲也。繞佛,當如日月之由東,至南,至西,至北,不可由東,至北,至西,至南。以順繞有功德,逆繞有罪過。圍繞之法,西域最重,與禮拜不相上下,其意便隨順於佛也。念佛時,念觀音,不必另起頭念觀音贊,念佛號完,即接觀音可也。大士,即菩薩之別號,一切菩薩均可稱,非獨觀音為然。常示,瞭無有益,能常省察,則一句亦有餘裕,不能省察,縱將一大藏經通寫來,也無用處。現今之世,又非本年六月以前之世。江南江北,通成水國,聞之痛心。天災人禍,相繼而至。當令傢人,同念觀音,以為預防也。

復劉漢雲楊慧昌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劉漢雲楊慧昌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值此大災見告,當隨己力設法救濟,以盡自己之天職,則其利大矣。光一向不做事,凡所有施資,均歸於印書,或救災用。今年六月,漢口初發水災,明道師往上海,代捐一百圓。後其水更大,又捐一百圓。一弟子以蕪湖水災,函祈募賑。光復彼信,謂光一向不募捐,況在關中。汝願每年給二百圓作用費,祈將此助賑,以後永勿見給。隨汝捐二百也好,四,六,八,千也好。後一弟子曹崧喬,往江北賑災,打電令光勸捐,光送印書洋一千賑災。高鶴年,來函祈救災,光令交二百三十元。此今年賑災所出者。光作此說,非自誇功,蓋欲汝等同皆發心,隨分隨力而為救濟。有力出力,無力出言勸有力者,亦是善事。又今之女人首飾,臂釧,耳墜,戒指均不可帶,帶之則招禍。若留之與兒女,則是貽禍於兒女。若死後附葬,必致掘墳露屍,其為辱也,大矣。若肯賑災,則是送禍去而迎福來矣,祈與一切人發揮此義。若女界中肯如此以施,則其款巨矣。勿謂我語迂闊,實為至理至情。彼高郵,邵伯之富人,在先何嘗不念念為子孫謀,不肯少行救濟。而大水一來,房屋,器具,人口,通皆七零八散,十不存一。每村數十傢,求一鍋一灶而不可得。曹崧喬,在揚州買鍋,灶,米,火柴,數十傢給一鍋,以大船裝去。村間用小船往放。說之令人墮淚。有房未倒者,蛇與蜈蚣,均盤踞其上,人欲上房,亦不敢上,樹上亦然,可憐可憐。彼女人尚將招禍之物,不肯用以救濟,則後生他世,恐亦罹此災,而無人肯救也。

復劉德護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劉德護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令正,既知求僧念佛延生,又當自己常念佛,以求往生。若止靠人求延生,不知求阿彌陀佛,於自己壽終時,接引往生,則是見小而失大。倘肯志誠念佛,求生西方,生前歿後,均有不可思議之利益。昨一女弟子來,為一姓汪女弟子帶些食物。言,汪氏前兩月,一日初黑,忽來二十餘強盜,各持手槍來搶。其屋樓上下住七傢,彼在樓中間。因將電燈息卻,其夫妻跪佛前求。而佛前之燈,若有一人吹滅。強盜打門不開,遂不打。餘六傢通搶瞭,唯彼未失一物。可知念佛之人,平常尚能逢兇化吉。況臨命終時,往生西方之利益,比此大得不可說其形相倍數乎,當勸彼常念為幸。

復姚維一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姚維一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人之入道,各有因緣,因緣若到,則有莫明其妙之機感。光一庸碌守分之粥飯僧。自光緒七年出傢,隻欲自瞭而已,絕無一念敢發利人之心。自光緒十九年到普陀,一事不為,但隻在法雨寺,作吃飯僧。即偶有令支筆墨差事者,絕不用印光二字。即自己所為之事,亦用別名。以故二十餘年頗安樂,終年無一人來訪,無一函相寄。至民國元年,高鶴年,以數稿紿去,登佛學叢報,然非本名,人亦不知。間有一二多事者打聽。至民國五年,徐蔚如已知,欲通函,托友問,光不許。至六年,以與友人之信三封,印數千本施送。次年搜羅二三十篇,於京排印,名印光法師文鈔。從此印光之名,常刺人耳目,而從前之自在幸福,完全失之。此後函件日多,甚至月有百多封。且光一向不喜用人,而拆,寫,封,貼,通歸自辦。況尚有人情往還,頗覺辛苦。故於前年,已允香港數弟子之請,決欲往彼。以言語不通,僻居海島,當可安樂,以瞭餘生。友人以普陀山志未經成書,極力挽留,遂於蘇掩關。去年另排歷史統紀增修本,今已印出,想已請得。普陀志,將欲開印,大約十月當可出書。現有正信錄一書印出,此書可破拘墟之邪見。今又排凈土十要之原本,比成時大師節略者,當多五分之二。而又附若幹要文,與十要大有輔弼。大約明年春間,當可出書。光平生率真守愚,絕不肯以大話撐空架子,以自誤誤人。文鈔中所說者,均屬人各能行,又能現生親得實益者。即人謂光無知無識,但以愚夫愚婦所行之事教人,亦無所惜。然亦有謂其合己機宜,由茲生信修持者,亦不乏人。須知佛法,法門無量,欲依之修持瞭生脫死,必須到業盡情空地位,方可。否則,夢也夢不著者。唯凈土法門,若具真信切願,加以志誠懇切念佛,則便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一得往生,則已瞭生脫死,超凡入聖矣。倘不依此法,另修別種法門,則斷難現生瞭脫。現生得遇此法,而不註意,將來豈能又遇此法,而即註意修持乎。是以宜及早註意於此法也。凈土法門,一切世間事務,均無所礙。但須各盡其分,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仆忠,而已。汝在傢中,正好修行。常存除暴安良之心,對人民,作自己傢人想,對兵士,作自己弟兄想,必期於弟兄護持傢人。凡所到處,切誡兵士,存忠恕心,不可稍有擄掠奸淫之事。縱人不知,天地鬼神為記其功過。或於現生,或於後世,決定要受善惡之報,決定不會有因無果。民八九年,一軍士楊某,人極忠厚好善。在陜鎮嵩軍中,作營官,吃長素,能背誦金剛經,日念數遍。在軍十年,打仗四百餘次,通身大小未帶一傷。初欲告退,以劉鎮華,憨玉琨,皆屬同鄉,不許彼退。一年開往河南打趙倜,彼遂私遁。從茲朝五臺,峨眉,九華,普陀。至普陀,住法雨寺,與光言及彼之心行。惜無學問,未能闡揚大法,隨機利人也。念佛之法,則文鈔具有,此不備說。傢中眷屬,均當教彼志誠念佛,其益大矣。世有愚人,不知佛之所以為佛,每每死執恭敬而不變通。如吃葷,則不敢念。又如女人月經來,或臨產,則不敢念。須知吃素最好,吃瞭葷亦可念。月經來,但常洗滌潔凈,切勿以污手不洗,而觸經像,及燒香等。洗凈,則無礙矣。女人臨產,要出聲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決定不至難產。縱難產者,肯志誠念,亦決定即產。此話光初不說,及後聞許多人或生幾天,或開肚皮,或由產死。故常與一切人說,凡臨產若念,無一難生者。平時必須恭敬潔凈。此時裸露不凈,出於不得已,有性命相關。但取心中志誠,不必在外形相上論也。若平時,則必須衣冠整齊,手臉潔凈,方可出聲念。否則,但心中默念,則功德仍是一樣。故睡眠,洗澡,抽解,或至不潔之地,均心中念。唯女人臨產,須出聲念。以心中念力微,故難感通。若或鼓力,恐致受傷,故宜出聲也。汝既欲皈依,今為汝取法名為宗慈。宗,主也。以慈悲心為主,而行自利利他之事,則可不虛此生,不虛此遇矣。近來人每每好高務勝,稍聰明,便學禪宗,相宗,密宗,多多將念佛看得無用。彼隻知禪傢機語之玄妙,相宗法相之精微,密宗威神之廣大。而不知禪,縱到大徹大悟地位,若煩惑未凈,則依舊生死不瞭。相宗,不破盡我法二執,則縱明白種種名相,如說食數寶,究有何益。密宗,雖雲現身可以成佛,然能成者,決非博地凡夫之事。凡夫妄生此想,則著魔發狂者,十有八九也。是以必須專志於念佛一門,為千穩萬當之無上第一法則也。

復王曉曦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王曉曦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今年水災,千古未聞,前途危險萬分。汝若得大喇嘛之神通,則不須慮。否則,當志誠念佛,及觀世音,以作預防之計。密宗一法,真實不可思議,小丈夫用之,或致未得其益,先受其損。願勿過於攀高,或可親得實益。否則,頗有危險。顯蔭,得密宗真傳,又通臺宗,已是顯密圓通之灌頂大阿阇黎。凡有從彼受灌頂者,均可現身成佛。而顯蔭死時很糊塗,(死在居士林,一弟子親見。)咒也不能念,佛也不能念。固知此法,不如念佛之穩當多多也。

復傳德師書(民國二十年)

復傳德師書(民國二十年)

  現在是一極危險之世道,汝發心閉關,以我所見,不如不閉為妙。汝在關中,不能料理外面事務,倘有強盜,或偷或搶,汝作如何行止。現今各處水災,災民逃之四方者,不勝其多。(後來之危險,尚不止此,恐怕還有大戰爭事。)內有匪類,難免有此種不法之行為。若入關,遇此種事,將何料理。倘又以閉關招徠施主封關,一門鎖加許多,匪徒必謂此關和尚有錢,必有不良之想念。是關門上之各鎖,即是招禍之據。汝既無學問,但以志誠懇切,朝暮課誦,此外立幾時念經。(隨自己身分。)。至於念佛,能按時念亦好。否則,鎮日隨便,不分行,住,坐,臥,(臥當默念,不宜出聲。)總以念佛為事。然須生信,發願,求生西方,萬不可求來生福報。若求來生福報,即是破戒違法。以念佛法門,乃是教人求生西方的法門。汝既念佛,不求生西方,又要求來生,是不遵佛教。此是佛教人必定要依之法,汝不肯依,故名破戒違法。若今生尚有修持,來生定有世福可享。一享福,必定要造惡業,(今之世道,亂至如此,多半是前生修癡福者,所釀成耳。)既造惡業,則後來之苦報,不忍言說矣。光如此說,依否任汝,以後不許再來信。以光年老,不能應酬也。

復寧德恒德復居士書(民國二十年)(皆德晉之弟)

復寧德恒德復居士書(民國二十年)(皆德晉之弟)

  現今世道人心,壞至其極。凡聖賢所傳述之道,德,仁,義,孝,慈,廉,節,均廢棄之。凡古昔所不忍見聞,不肯掛齒者,均極力提倡,期其一致進行。而男女自由戀愛,裸體相抱跳舞之場,與學校,不知其數。大學堂,畫裸體畫,以期美術進步。美術固能進步,絕不慮人道退步,畜道進步乎。汝等均少年,須知好歹,切不可於此種滅倫滅理之邪說中,中其毒氣。則後來尚可自立於天地之間,而無所愧怍。否則,縱藝高學博,於己於人,有何所益。汝須知因果報應,瞭無或爽。雖一時或未能即見,而過數十年,決無不見者。況死後,及來生後世,凡夫不得而知者乎。今日世道之壞,由於儒者多不信因果報應,及與輪回生死。彼理學傢,竊取佛經要義,以宏儒宗。反以佛普度眾生之道,謂為蠱惑愚俗,而辟駁之。致凡儒者不肯以因果報應,生死輪回相勸導,大傢都認作若有若無,故世道日益澆漓。具頂天履地之氣概,不隨流俗所轉者,無有幾人。而歐風一至,胥然風從,變本加厲,故成今日之世道。人情如水,禮法如堤,去禮法之堤,能不人欲橫流乎。人欲既橫流,禮法務力去,故感大水遍發,江堤河圩,到處破壞,幾多人民,被淹而死。有未死者,無衣,食,住,號寒,啼饑,不忍見聞。縱有好善之士,多方捐募,卒以人多款少,難以遍及。而江堤河圩,須款更多。若不修,則由小至大,水盡橫流。若修,則實無此財力。而況盜匪猖獗,南北交仇,外侮橫暴。此際之人民,真可謂可憐可憫,而無所控告者。汝二人年紀尚輕,必須恪守舊道德。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八個字,乃做人之規矩準繩。人若不在此八者上致力,即謂之亡八字。八字既亡,便是衣冠禽獸矣。人之少年,最難制者為情欲。今之世道,專以導欲誨淫為目的。汝等雖有祖上陰德,不至大有逾越,然須戰兢自守,庶可無愧先人。倘不著力立品,受淫欲之戕賊,後來決定無所成就,或致短命而死。今為汝寄歷史統紀二部,此二十四史中,因果報應顯著之事跡也。嘉言錄二本,此學佛之要道,修身之常規,宜詳閱之。所言念南無阿彌陀佛,乃消除業障,轉凡成聖之妙法。果能常念,則心地自然開通,知見自歸正理,而讀書作事,均有巨益。況今乃患難世道,念之則便可逢兇化吉,遇難成祥,利益不能盡說,汝且依嘉言錄而行。壽康寶鑒,青年保身等,看之,則不至隨情欲而冶遊,或手淫也。今之少年,多半犯手淫病,此真殺身之一大利刃也,宜痛戒之。汝兄德晉,冀汝等由佛法而敦儒行,早已祈光致書,勉勖汝等。光以汝等或染時派,則與佛相反,徒費我心,與汝無益,故不即與書。今汝既知汝兄之厚意,來書求誨,故隻好在要緊處說之。其餘自己肯力行,久則不難漸知耳。須知人與天,地,並稱三才。天地之高厚,誰可得知。人以六尺之軀,何可與此高厚莫測之天,地並稱乎哉。良以人,可以繼往聖,開來學,參天,地之化育故也。人而不能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已失人之名義。況專以機械變詐,弱肉強食為心乎哉。是殆豺,狼,虎,豹,毒蛇,惡蠍之所不如者,尚可謂之為人乎。常念我語勿忘,自可漸入聖賢之域,以享仁壽之福矣。正信錄一書,專為拘儒所設,今亦寄來,祈詳閱之。肯深信力行,則便可無愧於天地鬼神,而為世間之完人。功名富貴,固不在意。然天相吉人,亦決不至坎坷困難也。汝善思之,則不虛此生此遇矣。

復潘仲青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潘仲青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去年慧圓來,言汝修持未懈,欣慰之至。今接手書,知湖南大有有宿根之人。惜提倡者乏人,故多半不能得入吾佛之門耳。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可勝嘆哉。吳紹詒,從前不信佛法,因閱人生指津等,而背塵合覺,生信發願,力修凈業。若非宿種善根,何克至此。彼既欲皈依,當為彼取法名,令彼在佛前自誓皈依即已。又何必由湘而吳,跋涉數千裡,以求一見光面也。文鈔,嘉言錄,彼曾閱過。即見,豈於文鈔外,又有口傳心授之秘密妙法乎。若真有口傳心授之法,即是魔王外道,其人尚遠避之不暇,豈可自輕自辱,而見彼魔王外道乎。況今之時局,岌岌危殆,何可遠來。但願彼能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提倡因果報應,六道輪回。俾一班肆無忌憚者,知善惡報應,如影隨形。或即生作善作惡,即生受福受殃。或今生作善惡,來生方受善惡之報。或三生,五生,十生,百生,千萬億生,方受其報耳。理學,借佛法之奧義,以宏儒道,恐後世之人,悉入佛門,遂妄加辟駁。謂佛說之三世因果,六道輪回,皆屬哄騙愚俗之妄語耳,豈真有所謂輪回之事乎。以形既朽滅,神亦飄散,令誰受苦,令誰輪回乎。從茲君子懈其自修,小人敢於造業,以堯桀同歸於盡,又何必終日孜孜以勉力修持,以求身後之空名乎。由是之故,儒者多半皆以因果輪回為荒誕。即有真知實有,亦不敢提倡,恐人謂彼為俗儒,違背先哲。又或有小豎立,可入文廟。若提倡此事,則入文廟,便絕望矣。由是大傢不是極力辟駁,便是絕不道及。循至近世,歐風東漸,靡然風從,又復變本加厲,唯恐人之或有異於禽獸,唯恐人之或有明倫知道者。此之現象,究其根源,實基於理學破斥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之學說。徒欲以盡誼盡分,正心誠意,以為化民成俗之據。而將令一切人不得不盡誼盡分,正心誠意之權,完全廢棄,而又毀訾。譬如長江大河,由有堤圩,故不橫流。人情如水,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之理事如堤。長江大河去堤圩,則決定橫流。人情若無因果輪回,而猶以禮自閑者,千萬人中,難得一二。除此上智之外,孰不以任意縱情為樂乎哉。是以現在欲天下國傢好,非提倡因果輪回不可。然此非吾人力所能及。而傢庭之間,當極力提倡,以期其漸漸廣佈。又防兒女或有受狂派之誘惑,而欲得享受一切自由之福耳。其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以此自行,復以化他之義,具詳文鈔,此不備書。今為吳紹詒取法名為慧詒,謂以佛法自行化他也。為彭德尊取法名為慧尊,謂以凈土法門,令若自若他,同得超凡入聖也。為羅遠澍取法名為慧澍,謂以一生成佛之甘露法雨,普潤一切自他善根也。近來所印之新統紀,正信錄,彼三人恐未之見。今寄統紀四部,汝自存一部,餘寄與彼三人。正信錄十餘本,酌量為寄,此書最能破彼拘墟之曲見。汝處若有抄寫者,宜將所說者抄與紹詒。餘二人,則止抄普通說者,但將法名抄出,並書寄去,即已。現在之危,有若累卵,無論何人,均宜志心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南無觀世音菩薩,以作預防之計。果能懇切至誠,必有不可思議之感應矣。

致謝浴淮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致謝浴淮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昨接潘仲青函,雲汝與汝母及妹,皆欲皈依。既發心皈依,必須認真念佛求生西方。又汝母年高,當認真勸其放下一切,一心念佛。若至臨終,切不可照世俗所行而行。當詳讀飭終津梁,庶不至或有誤彼往生大事也。汝與汝妹,亦當以求生西方為事,不可隻求現世福樂,與來生福報也。今為汝母取法名為慧敬,敬而加之以慧,則凡情可以頓斷。凡情不起,正念昭彰,決定可以往生西方矣。為汝取法名為慧凈,謂以慧而浴,則塵念消滅,正念清凈矣。為汝妹取法名為慧馨,謂心存正念,如蓮華之微妙香潔也。當熟閱嘉言錄,則修持方法,並教訓兒女,及敦倫盡分各道理,自可悉知。飭終津梁,說臨終助念之益。達生篇序,發明臨產念觀世音之說。以生死二事,為人生最大之事。而生產之苦,實為女人最大之苦。光昔不說及此事,後由知難產之可憐,故大為提倡。(臨產要出聲念,倘心裡默念,不但力弱難以感通,或因努力,致有受傷之虞也。)凡有依之念者,無不立即安然而生也。願汝等令女人平常念佛,自無此苦。即不念之人,臨產肯念,亦即見奇效。此時但取志誠,切不可以裸露不凈而見阻,亦不可疑為有罪而不敢念,則於彼母子均有莫大之利益矣。

致郭雨三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致郭雨三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城隍,乃世之聰明正直者所為。依佛法論,尚在墮落之數。依世俗看,已是很瞭不得。汝憾其不列祀典之不幸耶。彼狂人一切聖賢道德均廢,豈聖賢皆成無依無靠之窮人耶。汝父天性篤實,恐未深知念佛之所以然。使其深知,當不至或有為城隍之事。即為城隍,豈因世之狂人廢,而因無城隍之職任也。城隍有大小,如省,府,縣之地方官。由其享血食,掌賞罰,故知佛法之人,決不肯為。倘慧力深,則尚可進修。慧力淺,則殊非嘉兆。以凡夫具足惑業,由以瞋恚心重,故不能謂為勝事也。汝果能志心念佛,為汝父回向,使未受城隍職,則即生西方,已受城隍職,則職滿往生,方為事親究竟一著。須知往生西方,超過非非想天之天人,尚不計其倍數,況城隍乎。往生,則超凡入聖。城隍,乃鬼神道中之掌賞罰職而已,仍在欲界之中。職滿,則或上升其職,或生天,或生人中,均隨其業力,而受各種高下之報耳。

復陳鳳梧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陳鳳梧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人生最苦,是從幼時未遇明師良友,遂至肆意縱情,造諸惡業,所謂唯聖罔念作狂也。謂其心性本體,可以作聖,由不修省,便成狂愚也。今汝既知五十六歲來,身,口,意三業,俱不清凈,而意業更重。良以意業為主,由意業起善惡念,則身口遂說善惡話,及行善惡事也。今既知慚知愧,欲皈依佛法,以為前途修持之據。固宜認真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生信發願,念佛名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便可超凡入聖,瞭生脫死,所謂唯狂克念作聖也。作狂作聖,隻在罔念克念而已。則從此以後,當兢兢自守,凡有不好的念頭一起,即便生大慚愧,猶如裸露於稠人廣眾之中,慚愧欲死。如此久久,則壞念頭自然不起矣。意業一凈,身口亦隨之而凈。三業清凈,念佛名號,其功德便廣大莫名矣。然三業未凈,尤當志誠念佛,以求其清凈。切不可錯會,謂三業不凈,念佛無功德也。今為汝取法名為慧凈,謂以念佛,對治身,口,意三業,令其清凈。以期現生業障消滅,福慧增長,臨終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以復本有之真如佛性。既如此行,尤宜以此勸導一切。內而眷屬,外而親朋。勸人功德,成己道業,汝宜勉之。

致陳彥清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致陳彥清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近來身體想已大好矣。汝年已衰老,兒孫甚多,當以傢事號事,交與兒輩經理。自己作一個一事不理之閑人,日夕於清凈心中,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南無觀世音菩薩,必定可以現得身心安樂,臨終往生西方。女色一事,青年尚有所礙,何況衰老之年。汝已皈依佛法,欲超凡入聖,瞭生脫死,當斷愛欲。無論老妻少妾,通皆作道友,絕不作夫妻想。令彼日陪汝念佛,則汝便是他們的導師,他們便是汝的益友,彼此相助,其益甚大。將來同生西方,同親阿彌陀佛,及觀音勢至,清凈大海眾菩薩。又復同證真如妙性,同度普世界諸眾生,則何幸如之。又若氣力衰,宜令汝之夫人,如夫人,及兒媳孫,得暇分班陪汝念。一人念一點鐘,也不辛苦。汝能念,則隨之念。否則,聽彼念佛之聲,其利益不但於汝有益,於彼等通通可以消除災障,增長福壽。而況現在是一個患難世道,倘用此法,令彼等各各以行孝而種大善根,方為真實愛兒孫眷屬之道理。則汝之身病,實為闔傢無病安樂之引導也。此語乃至理至情,如不見信,請認真試之,自可知其為真語實語也。

復王慎齋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王慎齋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趙冷姑之夫,棄妻戀妓,於世情論,為冷姑之命薄不幸,依佛法論之,實為大幸。若夫不見棄,則夫妻情愛,兒女糾纏,終日勞碌,便難念佛求生西方矣。今因夫棄,而得以專心念佛,將使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即便瞭生脫死,超凡入聖矣。其得益全在夫棄上,切誡勿生怨恨,當生感激。又當以己念佛功德,為其夫回向,令其速出迷途,早尋覺路。有此心腸,則愛憎二心,均不得而生,更能得念佛之大效矣。今為彼取法名為慧冰,謂其居心,當如冰清潔,瞭無塵累也。宜將前煉丹運氣之法,完全丟卻,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則可不虛此生此遇矣。其念佛之法則,能看書,則令彼看嘉言錄,及淺近等書。否則,為彼說其大略。現在國運危岌,天災人禍,相繼而作,宜令一切人同念佛號,及觀世音號,以為預防之計。

復熊慧翼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熊慧翼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禮雲,擬人必於其倫。何可雲中國聖人再出乎。此種詞氣,以後切不可用,用則彼此有過,汝須慎之。汝父母年高,正當婉勸吃素念佛,求生西方。既知此之法門,忍令吾親不蒙其益乎。當令兄,弟,姊,妹,妻室,兒女,親戚,朋友,與一切相識之人,同修凈業。以此功德回向汝親,決定可以高登九品。汝欲皈依,於署名處,絕無一見屈之字,按理決不可許,以許則成彼此慢法之罪。須知皈依,與世間拜師相同,世間拜師,豈可但雲謹啟乎哉。昔清世祖,與玉林國師之門人,[艸/卬]溪森書,尚雲,法弟行癡(世祖法名)和南。彼皇帝也,與同門書,尚如此。汝欲皈依,與擬欲皈依之師,但雲謹啟,則失禮之極。行路欲問,尚須拱手,或作揖。況欲資之以瞭生脫死,超凡入聖,而隻以謹啟瞭之,其可乎哉。真信佛法之人,見一切僧,尚行禮敬,況於最初對所皈依之人乎。若親身皈依,須磕數十頭,跪一點多鐘。即方便說,不升座,亦須磕十餘頭。然觀汝書,語頗虔誠,且為原諒。而復為汝說明者,非求汝恭敬也,欲汝知佛法尊貴,以期親得實益也。泥塑木雕之佛,若作真佛恭敬,則便可超凡入聖。若仍舊以為泥木,則其罪有不堪言者。欲得佛法實益,當向恭敬中求。汝能依此而行,則其利益,唯佛能知。今為汝取法名為慧翼,謂本具佛性,非慧莫知,倘常以智慧輔翼之,則煩惱自可漸斷,佛性自可漸顯矣。然欲斷欲顯,唯念佛一法,最為直捷。當詳閱嘉言錄,文鈔等,則其修持之法,自可知之。須知欲學佛,必須先從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起。倘所行所存,與佛相悖,則縱終日念佛,其利益甚小。如種嘉禾於沙硵之地,則難得大有收成。但常念佛,自可瞭無所憾矣。現今之世,危險之極,倘能至心常念佛號,兼念觀音聖號,則必能逢兇化吉,遇難成祥。肯息心閱文鈔等,則亦可以備知修持之道矣。

復朱南圃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朱南圃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大悲咒,若懇切至誠念之,即有不測之感應。若向學密宗者求其讀法,亦非不可。但學密宗者,多多不註重於念佛求生西方,或恐為彼奪其現生往生之志,以期現身成佛耳。現身成佛,談何容易。若認做決定實能,則恐佛尚未成,魔已先成。以凡濫聖,躁妄虛誇之流,多多犯此種病,不可不知。閉關修行雖好,在傢固宜隨緣隨分,自行化他,為最合機,何必以閉關為事也。若有傢累,強欲閉關,反為障礙。所言預錫珍秘,不知凈土法門,絕無所秘。若有口傳心授之秘,(竭誠盡敬,為學佛之無上秘法,當為一切人說之。不致力於此法,即是捨本逐末。)便是魔外,不是佛子矣。密宗,則有秘傳,然不若凈土之為直捷穩當也。汝勿以現身成佛等大話自期,則必能仗佛慈力,帶業往生。若欲現身成佛,或恐佛未能成,往生亦不可得,則兩頭成空,為可慮也。鄒華棣,華松,既能篤修凈業,則是宿有凈土善根。今為彼二人各取法名,華棣法名慧榮,華松法名慧貞。智慧光榮,則可以自利利他。智慧堅貞,則不至見異思遷。世間聰明人,多多不自量,視凈土法門為等閑,而欲於仗自力之各種深妙法門,得其巨益。卒至但識教義,未能心得,縱有心得,亦不濟事。棄易求難,弄巧成拙,聰明人十有九個,犯此心病。不被此等知見所轉,又能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為真佛弟子,決定現生可以瞭生脫死。祈將此話,令彼視之。

復李自初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李自初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汝已受戒,已有文鈔,嘉言錄,依之修持,便可不負此生,又何必要訪道於明師乎。須知佛法,猶如大海,誰能一蹋到底,一口吸盡。但肯依信,願,行之念佛法門,決定可以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一得往生,則已得瞭生脫死,超凡入聖矣。此之一法,乃如來普度一切若凡若聖之無上大法。若不專修此法,而欲於若禪,若教,若密,若律各種法門而瞭生死,漫說現生不得瞭,誠恐千生萬劫尚難瞭。以此諸法門,通須斷盡煩惱,方有瞭生死分。汝謂致書往來,指明一切修行之正路,文鈔,嘉言錄豈非所指之路。但依之而修即已,又何須用信重指耶。文鈔等汝尚不依,又何能用信重問重說,反於最少言句中,即肯依之也。汝果依文鈔而修,管保即生往生西方。若於此法之外,欲得瞭生死之實益,夢也夢不到。汝肯依我所說,即與皈依無異,亦不必又取法名,方為皈依也。凡稱上人,以不敢直稱,則雲上某下某。汝自稱法名,也稱上常下樂,則成胡說巴道,自高自大,不可不知。光老矣,不能常與汝復信,切勿常來信。若欲請經書,當向弘化社請。

致羅世芳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致羅世芳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八月間,瞭願大師自福州來,言及居士富室子弟,年甫及冠,不於聲色貨利攖心,頗好佛法。惜其未遇真實知識,祈與汝書,並將所有流通要書寄去,當可得其門路,光諾之。繼思人未有字來,我即寄信與書去,人或疑我為攀緣,是以未寄。近彼由上海來,言汝與彼信,說光未與汝書,又復再祈寄書,故不得不與汝書也。福州皈依者,當有三四十人,光絕不無事與彼書,亦不募彼作功德也。唯羅鏗端,屢屢請書,間有信札來往。此外均隻祈皈依,復函叮囑而已。人之成德立業,端在少年能立志與否。汝生長富室,宜將富貴習氣,盡情擺脫,方有學道瞭生死分。否則,聲色貨利,燕朋邪友,乘間而入。雖欲希聖希賢,學佛學祖,不可得也。欲學佛法,先須盡己職分。不能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縱學佛法,亦難得大益,以心地未能良善故也。果能如上所說,是名善人。如地基堅固,萬丈高樓,任意建築,決無傾頹。末世眾生,根機陋劣,欲以自力悟明心性,斷盡煩惑,以瞭生死,千無一得。當依凈土法門,信願念佛,求生西方,則仗佛慈力,帶業往生,是為萬修萬人去之最直捷穩當法門。必須先要將此法門之所以然,瞭然於心。若有餘力,再去研參一切經論,各種法門,均可為此法門之助。倘此法門未知所以,便隨意研究其他經論,並親近各宗知識,則於做大通傢,及種未來善根,則誠有之。若欲現生瞭生脫死,恐夢也夢不著。光一向直心直口,隻期有益於人,亦不怕人謂我無知無識。隻知念佛,故於有緣者,皆如是與彼說之。汝雖不相識,然以瞭願師再三祈求,故亦與汝說之。今令弘化社,將所流通之書,與汝各寄一分。汝肯看,則存以自看。否則,送有學問能恭敬者看,亦甚好,非強汝以必看也。如或欲請以送人,亦可向弘化社請。此弘化社所請於外之書,但算紙及印工之價,一切繳用,均不派於其中。如不知,當問鏗端,自可悉知。近來災禍莫測,果能志心念佛,並念觀音,決定可以逢兇化吉。祈以此與一切人說之,則其利大矣。

復郭介梅居士書二(民國二十年)

復郭介梅居士書二(民國二十年)

  接手書,並務本叢談,知閣下乃有心於世道人心者,不勝欣慰。所言俗間訛傳諸事,總因善根淺薄,惡業深重所致。鄉俗無知,隻欲死後不受罪,有錢用。致有不明教理之俗僧,偽造壽生經,投其所好。遂至本彼貪財,及唯求自利之劣心,不惜多金,以還壽生錢。又復寄庫,以期其死後受用。不知受生,乃隨善惡業,豈向曹官借錢以買生乎。在生若肯修善,死後自有受用。若不修善,雖子孫為彼焚化之衣服錢財,亦不得受用,被強有力者搶奪而去。此且約平常不念佛人說。若念佛人,在生一心念佛,求生西方,臨終自會蒙佛接引,往生西方,瞭生脫死,超凡入聖。何可不求生西方,唯願死後做鬼乎。真是不知自重,要討下作事做,要永在生死苦海,不願出離,其愚何其如此之極。又女人傢,每疑生產有罪。而無知劣僧,遂偽造血盆經,血盆懺。女人聞此,喜出望外,個個人都要念血盆經,拜血盆懺,破血湖。直是以小兒戲,為滅罪脫苦之據,可嘆孰甚。女人之罪,在於不孝父母公婆,不敬丈夫,不以厚道待仆使,不以善道教兒女,及不時洗濯,致有沖犯。當以至誠恭敬念佛,以期消滅往業,洗心滌慮,不作後愆。以娑婆動多罪愆,決志往生西方,方為正理。何可不在自心懺罪過,專靠偽經懺滅罪過乎。既信佛能度苦,何不念佛所說之大乘經,如金剛經,彌陀經,心經,大悲咒,往生咒,及法華經,楞嚴經等,以期滅罪增福乎。焰口,乃濟孤要法,反不相信。而群以破血湖,破地獄為必不可不作之佛事。自己不得真利益,反令知世理而不知佛法之人,謂此即是佛法。因茲生出種種謗法之胡說巴道,尚自以為是,一班瞎子,反奉為圭臬。如古文中,劉伯溫,書劉禹疇行孝傳後一篇文,可知偽造血盆經者,罪大彌天矣。至於念佛之人,臨終大傢同聲念佛,令其正念昭彰,即得隨佛往生。土地神前,何須三天送飯,以期其寬待,勿復苛虐治罪,真成癡人。如人已被大總統擢用,其人傢尚向警察兵,祈求寬恩厚待,豈非笑話。眾生業重障深,凡佛,菩薩,善知識所說之法,多不信奉。凡邪魔外道所說之法,則如蠅逐臭,蟻聚烏合,而相追逐。究其結果,能得人天小福報,斯為萬幸。多有以邪道為佛法,斥佛法為邪道者,則縱令不於現生遭國法,其死後之永墮地獄,乃萬無一失也,可不哀哉。願閣下大聲疾呼,以醒夢夢。●(其二)大著略翻翻,未能齊看。其中亦頗有錯訛,餘均未措意。二十二頁後幅三行,四行,情狀。情,作形,則遺本逐末矣。情,即心識。狀,即形相。此殆記不清之所致。又此頁,及下頁,輪回之回,多作迥。(此系排字版者不留心,校者未詳審。)當為重校改正,再印則更有益矣。又凡白話中,舉佛經儒書中話,當先出原文,再用白話演之,則根據分明,人易領會。若即用白話說之,益則仍舊,人難執守,故曰,言而無文,行之不遠。光近來諸冗叢集,不能為閣下效尋行數墨之勞。然其效之之心,固頗殷切,故為略陳一二爾。

復齊用修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齊用修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佛光社文,意似可取,文頗蕪樸。易師與汝,均以為好,殆以人情之愛,並其文之不好亦為好耶。至謂皈依之說,切恐汝後來有悔,故不敢應允。今既又說,隻好將錯就錯,迨其深知其錯,不妨以為路人。或又令反從而師之,亦無不可。今為汝取法名為慧懋,謂以智慧,自勉勉人,必期於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生信發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果能如此實行,則可不孤佛化,不負己靈,為一鄉之向導,作後學之南針,則何幸如之。

致戚友卿先生書(民國二十年)

致戚友卿先生書(民國二十年)

  日前陳豫堂來函,言汝父女二人,均欲皈依,祈為取法名,並示修行法則。又言汝素知醫,及地理,賦性仁厚。汝女守貞修行,現汝女接汝到彼庵中修行。汝已七十,來日無多。當認真生信,發願,念佛聖號,求生西方。凡傢中傢計,並兒孫之事,皆當置之度外。譬如我於六十後就死瞭,那兒孫還不是一樣做人。我今隻管念佛瞭生死,他們既不能替我瞭生死,我豈可因他們誤我的大事。能如此設想,自然就會一心念佛瞭。汝女梅菊,守貞修行,接你到庵,彼此互相輔助,同修凈業,以期同生西方。須知佛法,法門無量,通通皆須做到業盡情空,方可瞭生脫死,其難也難如登天。現在全世界,恐亦難有幾個做得到的人。若志誠懇切念佛,求生西方,無論什麼人,都好往生西方,瞭生脫死。唯有不生信,不發願者,不能生。若有真信切願,無一不生者。此之一法,乃完全是仗佛慈力加被接引耳。譬如坐火輪船過海,是仗船力,不是自傢的本事。汝父女二人,當依我語,則可不虛此生此遇矣。今為汝取法名為德慶。汝名餘慶,乃世間之慶。今念佛求生西方,是以佛德為依歸,其為慶也,非佛莫能宣說。梅菊,法名德凈,謂以身,口,意三業清凈念佛,以期往生凈土,永離眾苦,但受諸樂也。印光文鈔,嘉言錄,想有送汝者,當過細看,依之而修。若無,當函向蘇州護龍街穿心街,報國寺,弘化社請。今為附寄仿單一張,以便自看,或令人看。又阮門戚氏,想亦是汝妹,今為彼取法名為德正。謂決定念佛求生西方,是為瞭生脫死,最為正大光明之路。切不可聽無知識者,煉丹運氣求長生,及還壽生,寄庫,求做鬼之邪知邪見,以枉用工夫,失真利益也。前所說之話,祈與彼說之。人生七十古來稀,是一千多年前唐朝的話。七十歲的人,切勿將念佛作泛泛悠悠的事體,則可決定往生矣。

復習懷辛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習懷辛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汝既知念佛之益,當從此加勉,自可得其一心。然念佛一法,註重在信,願,行三法。隻知念而不生信,發願,縱得一心,也未必得往生。果具真信,切願,雖未到一心不亂,亦可仗佛慈力往生。外行人,多多以求悟,求得種種境界,而不以決定求生為事,即所謂捨本逐末也。何以故。以悟到極處,若未斷盡煩惑,仍然是六道輪回中人。倘得往生,比悟到極處,而未斷盡煩惑者,其高下有若天淵懸殊。汝欲早識妙因,亦是好心,亦是不深知凈土法門之外行話。你且死心蹋地念去,自可得真實利益。然自既幸聞此法,忍不令父母,兄弟,姊妹,妻子,親友及一切人,同聞同修,同得往生乎。甲三居士,宿有慧根,聞汝一說凈土,及看文鈔,安士全書,即能信受奉行。然猶以未見光為憾,此猶是信道不篤之現象。凈土法門,乃極難極易之法門。說其難,則大徹大悟,深入經藏者,尚不信。說其易,則愚夫愚婦,至誠懇切念,即能臨終現諸瑞相,往生西方。彼大徹大悟,深通經論者,猶不能望其肩背。良以一則棄佛力,以專主自力。一則專仗佛力,而由佛力以引發自力。以佛力,法力,自心本具之力,三法契合,故得超凡入聖,瞭生脫死也。此法最要在信願。有信願,則決定肯認真修持。肯修持,則即可得往生之益。非如禪宗,密宗,要常有善知識教導。否則,或恐入於魔道,則佛也難救矣。但依光所說而行,決定不會有危險,及不得實益之慮。若年輕傢富,世道太平,來南亦可。既老且貧,又復荒亂,來則反與修持有障礙,便失素位而行之真跡矣。

復胡奉塵居士書(民國二十年)(又名師遠)

復胡奉塵居士書(民國二十年)(又名師遠)

  學佛之人,當具遠見。若隻知目前三尺地,則無往而不途窮路盡也。吾國二十年,互相殘殺,究竟誰是賊,誰不是賊。殺彼,彼豈任汝殺乎。將犧牲兩方面兵民之性命,以博一為國為民之空名耳。人皆如是,我亦如是,又何貴乎學佛也。吾國之互相殘殺,尚是表面,實則自截自己手足與頭顱也,尚嫌其不痛快而助之。名則可震驚俗耳,實則必痛爛天心,此事斷不可以助其鬧熱也。至雲土匪如毛,若不設備,不能安居。則可令當地之人,集一自衛團,凡年少氣勇之人,均令彼知此系裝威作勢,令匪聞名不來耳。若奮其勇氣以殺匪,則必結深仇,後來必有屠戮吾村,掘發吾村各傢之祖墳耳。無論老幼男女,通通常念觀世音菩薩,以祈陰相。果大傢知好歹,肯依此辦,則即防匪為修道,其功德利益,何可思議。若大傢通以瞋心毒手,以期取快於一時,則欲哭也無淚可流也。光之意見如是,不知居士以為何如。以後切勿再來商酌此事,以局外之人,何能為不同心者計畫進策也。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此對不盡人事者而言也。若已娶而不生,則固非不盡人事也。吾鄉一居士無子,多方祈禱均不應,遂娶一妾。而妻妾不和,頗生閑氣,又不生。一友為計畫,擬於遠鄉娶一妾,不來傢中,每年其友來往一二次,以期生子。有以此事告光者,光聞之,不勝慨嘆。近來人心壞極,男女自由戀愛,幾成公開。以一少年女子,獨居於數百裡外,此女不生外事,即是大賢,恐百千人中,也難有幾個。況此一女,乃自成一傢,尚須用人,其費用頗可觀。幸而生子,好譏議者,必有暗昧之污蔑。不幸而又不生,則此女一生孤寂,其夫一生供給,真成自投牢獄,為女作奴,可不哀哉。此種計畫,總因為名而起,以為無子乃系無德,有子則人便不以為無德也。名之累人,一至於此。我但盡我之分,一切不計,方為樂天知命。命本無子,積德以求,求而不得,有何所憾。今之打倒父子夫婦之倫,以自由愛戀,男女裸而抱之跳舞者,非其父母所生之兒女乎。此種兒女,還是無有為好。光兄弟三人,光最小,二兄皆無子,其門遂絕。光聞之,不勝欣慰,以其以後不會有造惡業辱祖先之子孫故也。此種事,豈但吾鄉有之,或有與吾鄉抱同情之感者,亦可以稍解其憂悶也。而況修行之人,不願血脈相續。龐居士,男不婚,女不嫁。彭二林,一生宏法修凈業,其妻生二女,無子,亦不娶妾,亦不令侄子過繼。以彼志在往生西方,不願續由淫欲而生之子孫也。吾人縱不敢高攀於龐,彭二林之芳規,可以自守。又何必設此種極危險之計畫,而必欲得之也。或曰,汝如此說,過於不近人情,忍令祖先墳墓,無人拜掃奉祀耶。則曰,與其娶妾,而被人譏以暗昧,則何如到育嬰堂,抱一個龐厚福態的為子,為兩全其美。彼無人養,我養之為子,即救彼之命。亦可代我奉事先人,亦令彼之先人,不至痛其子孫之填溝壑也。此義舉也,人以為螟蛉,螟蛉有何愧哉。

復鮑衡士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鮑衡士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重重災病,總由宿業深,而現行不謹所致。人生欲得無病健康,必須極力節欲。欲事一多,則種種毛病悉皆發生。世人以行欲為樂,不知樂隻一彈指頃,苦便一生常膺也。汝宜息心念佛,並念觀音,將己妻妾,作道友想,相敬如賓,不使起一欲念。如是久久,則諸病悉可痊愈矣。若病已痊愈,猶不可即行房事。須大強健後,為繼嗣故,偶一行之,則必能生育,而且龐厚聰明,無諸疾病,此系先天之培植也。若不知此義,則自己妻妾,並所生兒女,均無強健無病之幸福矣。此語亦宜與妻妾說之,此求諸己者。至於念佛,乃求諸佛者。己不節欲,佛也不易保佑。己肯節欲,再加至誠念佛,定規會諸病不生。所言吃素,原為憫彼痛苦,養我仁慈,油與肉,有何分別。肉湯亦當不食。然眾生根性不一,能常素,則令其常素。否則,令持十齋,六齋,食肉邊菜耳。此乃為不能吃常素之方便法,非實義也。汝既以病苦之故,愍念眾生之苦,當吃凈素,勿以口腹,為心性累。凡屬有知覺者,皆不宜食。雖無知覺,然有生機,如各種蛋,亦不宜食。牛奶食之無礙,然亦系取彼脂膏,補我身體,亦宜勿食。黃豆,豆油,補料最多,宜常服之。早間粥中,宜下磨破之黃豆。平常食油,專用豆油,較比豬油,補力更大。何苦用錢買禍,(以食肉欠殺債,故雲買禍。)而求補益耶。吃葷之人,若肯吃素,定規會少病強健。以肉食有礙衛生,素食有益衛生故也。蝦醬最毒,萬不可吃。以做時,系於海邊掘一大坑,於五六月間,撈諸蝦子,及諸小魚,倒於坑中。烈日曬之,全坑發滾,臭聞數裡。凡蠅,蟻,蛇等,好是味者,皆自投入悉死之。待其發透,用磨磨過,裝簍發賣。吃葷之人,當做寶貨,可憐可憐。此系一僧,見其做法,為光說之。汝既吃素,縱不能令全傢吃素,當令少吃。不可買活物到傢中殺,傢中日日殺生,便成殺場,大不吉祥。

復楊樹枝居士書四(民國二十年)

復楊樹枝居士書四(民國二十年)

  光無狀,自光緒七年離傢,至今已五十年,依然故我。業障未消,道業未成,無面目以回本鄉。雖前承陳柏生,劉雪亞二督帥,函勸回秦,但自愧實甚,不肯應命。以致先祖墳墓,並父母墳墓,均未能一往禮拜。不孝之罪,直無可懺,每一思之,汗為浹背。居士秉救濟之婆心,行平等之法行,不以寒舍為辱,而一為觀察,可謂屋烏推誠矣。又復往視光之祖塋,則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光閱至此,不禁潸然慘淒者久之。然而光之為人,絕不願留虛名以污人耳目。但期臨終仗佛力以往生,則所願足矣。至於行履,有何可上紙筆,著述亦無。文鈔,自徐蔚如排印後,則隨順人情,為之流佈。自十五年中華書局增廣文鈔版排好,此後所有隨便應酬之作,概不存稿。吾鄉同輩,已經死盡。趙士英乃後生,得其傳聞,而一片明月照九州之偈,亦非光作。光之為人,不傲不諂,視一切有勢力無勢力者,亦無二致。居士既抄趙士英之記,今仍寄回,亦不修改,以不願留此醜跡於世。若即將此紙撕滅,竊恐居士謂不近人情。今人每每求諸名人,為己父母,及為己作諸傳記,以期留身後之名耳,光頗以此為恥。不但光自己不求人作,即光父母,亦不自作,況求人乎。縱能名滿天下,還能以此瞭生死否。以故光之名心,淡極淡極。每見求人撰文者,心輒痛息。以故常曰,世間人多多都是好名而惡實。光豈惡名哉。以無實之名,實為大辱,故不願有此空名也。●(其二)凡事當按自己之職分,以為計慮。明知其不可,而又常欲為之,豈非無事生事,徒擾心神,有何益乎。汝之所問,汝已知其不能,何又問我,我豈能越理教汝乎。況今之學佛,甚為便利,不似昔年,非出傢,遂難聞法修行也。現今郵政大通,在處之經,皆可請致,天下知識,均可請教,何必出傢方能修行乎。須知今日出傢,反不若在傢居士之有益。以法弱魔強,惡徒邪黨,常懷欺僧奪產之心。若處山林寂靜之處,則小人竟為奪數升米,幾件衣,幾圓錢,而行打殺,其危險非古昔所有。即在城市,亦難免無人事往還。誰能一事不為,安受供養乎。光以無能之人,在普陀二十餘年,隻以隨眾吃飯而已。自民七蔚如印文鈔以來,亦是終日為人忙。汝意謂出傢便一無所事乎。不知出傢,若撐持道場,宏揚佛法,其事更多。即作自瞭漢,而所須衣食,總須經營,日食三餐,當必料理。若不修持,尚多閑暇,若勤修持,則忙無已時。汝欲受皈依,當於佛前禮拜自受。今為汝取法名為慧懋,謂以佛法自勉勉他,以期敦倫盡分,不悖佛教之人乘天乘,信願念佛,實行佛教之橫超法門。任是佛菩薩現身,亦不肯離此二途,另修別法。則雖未能得佛心,卻實能夠仗佛力。末世眾生,不以信願念佛,求生西方,萬難瞭生脫死。且勿以不能遍研大乘經論,遍通禪,教,律,密為欠。倘置凈土一法,縱能遍得經論之奧,遍通諸種法門,或恐瞭生脫死一事,尚在未來不知經若幹世若幹劫也,說甚父母許不許。光一向不贊成人出傢,況今之亂世,多半都以俗欺僧乎。至於受戒,不妨亦在佛前多多懺悔,自誓受之,如文鈔中與福賢女士書所說。然無論受戒不受戒,既皈依三寶,必須持此五事,不敢有犯,方為正信佛弟子。若以未受五戒,於此五戒不須註意,則尚不足為正人君子,況佛弟子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切善法悉宜修,一切惡法悉宜斷,是為佛教之略戒經。今之世運,壞至其極者,以儒者破斥三世因果,六道輪回,為佛騙愚俗之說。故儒者均不以三世因果,六道輪回為訓,以致善無以勸,惡無以懲。及乎歐風一來,則靡然從之。使大傢都知有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之事理,則何至互相殘殺,以致殺劫永無瞭期也。嗚乎哀哉。●(其三)汝兄立田,天姿甚好,惜其未學。然已大半輩子過瞭,無可成就,隻好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彼妄想甚大,欲一年兩年修行,即得五眼六通,又欲知父母之究竟苦樂。此種話,雖是一片慕道報恩之心,若不為說破,後來或致著魔,可怕之極。彼既欲報父母恩,應當一心念佛,代父母懺悔業障,求佛加被,令其善根增長,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又當自己多方奉勸,冥(指求佛加)顯(指自勸)兩種,誠心誠語,庶可父母遂生信念佛矣。肯念佛求生西方,則臨命終時,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便已超凡入聖,瞭生脫死矣。不如此為父母謀,而欲知其苦樂以度,則何如未去世以前便度之乎。老實人,隻好做在傢居士,隨分隨力修持,若出傢則更不能修持矣。祈與彼詳細說之。今為彼取法名為慧勖,勖,亦勉也。以敦倫盡分等,及信願念佛等,自勖勖人,其功德利益,無量無邊。切不可妄想得道得神通。但一心念佛,復以此勸人,則雖不得道,尚可勝於得道。以往生所得之利益,比得道更大。況盲修瞎煉,多分會著魔發狂乎。祈認真為彼詳說。否則,或有危險也。●(其四)末法時世,邪魔外道,不勝其多。此韓魔子,不問彼之如何修持,隻一五教大同四字,即可知其底裡。外道皆仗幻術以欺世欺人,一班有眼無珠者,見其神通廣大,遂以身命皈依。若真知道理之人,當遠之不暇,尚欣羨而懷疑欲皈依乎。此即楞嚴經,想陰十魔之流類。鄉愚以能見神見鬼為希奇,而不知其為彼之邪術以惑人也。汝於彼魔子,尚欲問其前生,則汝已被彼吸動。黃冠雲者,亦魔妄說耳。汝既由黃冠中來,何以從初即不喜彼修煉之事。汝須知妖魔鬼怪,都有神通。(是妖通,非真神通。)愚人見其有神通,遂謂是菩薩,則入彼魔羂網中矣。既是真有神通,何以從之學者,發如此之狂。而況彼之所說,與所立之名詞,通非佛法中所有者。彼謂彼是真佛法,乃一切外道公共之騙人根據,說此話,即可知其是魔。佛所說法門無量,法法皆真,善知識,隨己所知所得者提倡,隻雲逗機與否。若曰,我之法真,別的通皆非真,其人不問而知其為魔。汝實心中無主,幸彼等現出敗相,尚心疑不決。使彼學者不出敗相,汝能不拜彼為師,而欲得彼之神通妙道乎。某師既學圓融,令人吃肉打佛,便為圓融。即令人吃己肉打己,亦是魔力發現,況彼殺瞭也不肯說此(吃己肉,打己。)話乎。須知傳揚佛法之人,必須依佛禁戒,既不持戒,何以教人修持。彼見志公,濟顛皆有吃肉之事。然志公,濟顛並未膺宏揚佛法之職,不過遇境逢緣,特為指示佛法之不思議境界理事。而任法道之職者,萬萬不可學也。而且彼吃瞭死的,會吐活的。某等吃瞭死的,連原樣的一片一塊也吐不出,好妄學,而且以教人乎。住持佛法之人,若不依佛制,即是魔類。況彼魔子是魔王眷屬,完全不是佛法乎。今之此種,到處皆是,而無目之人,如蠅逐臭,樂不可支,亦隻可隨他去瞭。何以故,彼之勢盛人眾,倘按實說,不有明禍,必有暗禍,勸人亦隻可勸其可勸者耳。彼已喪心病狂,勸之必致反噬。汝若看過楞嚴經中想陰十魔,(五陰魔境,唯想陰,最多後世魔子所行之事。)則此魔子所現景象,豈有動心懷疑之事乎。然汝亦有魔之氣分,此氣分不去,後來亦會發生魔事。一為自是,汝為人司書啟,寫的字,許多無學問的人都不認得,是尚是利人利物之人之心行乎。使我不說破,則畢生如此,不知要誤多少事。即不誤事,令人費盡心思的猜度,自己折福也否。馮夢華,一老探花,曾做過安徽巡撫,後來專門辦賑。所寫之字,平常人,認不到一半。一年與我寫來,我即說彼之過。後與我寫,則用楷體,問及與人,猶是照舊。其人頗厚道,而兒子孫子通死完,過繼的孫子也死。彼八十四歲方死,死時重孫始三四歲。一生要以字顯高尚,猶是多年辦賑,到底隻落得一傢有五六個寡婦,隻有一個三四歲之重孫,可不哀哉。二則我慢貢高,汝前為汝兄求皈依之信,末後署名,隻雲謹啟。夫求皈依,是什麼下作不堪之事,不宜施其恭敬,而作此種反不如行人問路之禮貌乎。行人問路,尚復拱手請教。汝代求皈依,隻一謹啟,一如問路不拱手,但曰請教耳。則其視皈依之事,及與所皈依之人,乃一文也不值瞭。今以魔子事問,又是謹啟。我若不說破,汝畢生便墮在我慢貢高中,尚不知其非,久而久之,以致著魔。汝有禮貌,於我何加,汝無禮貌,於我何損。但以汝既以我為師,豈忍不治汝病,而負我之職分乎,故為此說。若認做我求恭敬,呵責汝,則其著魔也,當不在久。此信勿令別人看,免得魔徒造口業。(此系最初之復信。)

復李印泉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李印泉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午前來函,初抽出看過,即作復,並令將書五包捆好,交與來人。後將尊書歸函,方知內有尊片。穿心二字,光意以為甚好,若改作傳心,或致好議者,以光為自負,妄充傳佛心印之人,則反為不美。光所歉者,心被業障,絕不能穿。使其果穿,則便以己之穿,令一切人皆隨之而穿。且無痕跡,縱好議者,亦無處置喙。

致高契理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致高契理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汝母七十一歲,來日無多。須為傢中眷屬說,大傢日常在母前換班念佛。何以故。以彼等平常若不念佛,到汝母臨去時,也不肯念。平時念慣瞭,到時就會念。要把飭終津梁請一本,寄到傢中,令他們看,就曉得人到臨終如何有益,如何有損。既知世俗所行,通是落井下石之事,便不至也以此事為孝,而令親不得往生,反加墮落也。今為汝母取法名為德超,謂以一心念佛,即能超出三界,高登九品寶蓮也。切戒勿求來生人天福報,若有求來生之心,決定不得往生西方也,此事要緊之極。能成就親生西方,即是成就親作佛,其功德極大無比。若破壞親之正念,令不得往生,其罪過亦極大無比。汝其志之。

復李樹棠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李樹棠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前日由北平刻經院轉汝手書,知頗有信心。今為汝取法名為慧蔭,謂以智慧,稟受如來念佛法門,以自蔭蔭人。令彼熱惱所逼迫之眾生,同得受其覆被,而得其清涼於現生,瞭生脫死於此世也。但依嘉言錄修持,其決定可以得究竟之利益。然須勿學外道煉丹運氣等法,若先曾學者,當完全丟去,方有實益。又須令傢中眷屬,及外邊一切有緣之人,均當令其志誠念佛。果肯真實念,則現生必能逢兇化吉,臨終決定往生西方,其為利益,何能名焉。又須各各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提倡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令一切人,皆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念佛人能如此,則為真佛弟子。汝數千裡寫信,何得於地址字,尚復潦草,不恭楷,或致誤事。隻此一事,可知汝作事多分不認真也。

復馮偏西鄭圓瑩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馮偏西鄭圓瑩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三四日前,接來函,並匯洋一百圓,已收到,勿念。即日弘化社,為諸位寄書三十餘包,想已收到。以冗事無暇,故未為復。竊以末法眾生,根機淺薄,匪仗佛力,決難瞭脫。是以必須抱定信願念佛,求生凈土一門,方可出此五濁,登彼九蓮。倘妄自尊大,欲仗修自力瞭生死之禪,教,密種種法門,則多分有因無果。何以故。以縱能徹悟自心,深入經藏,而煩惑不斷得凈盡,決無瞭生死分。況未能徹悟,與未能深入者乎。密宗,提倡現身成佛,亦非人人皆能如是。學密宗者,每每著魔,皆由不知自量,妄欲得神通與成佛之所致也。諸位既具有信心,當依光所說之凈土法門而修。須知此法,乃諸佛,諸祖,諸大善知識之所宏揚者。光不過承諸佛,諸祖,諸大善知識之語意,而傳述之。切勿謂汝何人斯,遂敢令人捨佛所說之禪,教,密法門,而專依汝所說而修乎。若作此議,則為不依佛教。以光之所說,乃十方三世諸佛同說者,何可以光之不才,而遂不信從乎。現今邪魔外道,不勝其多,彼皆自謂最為第一,諸位莫被此種魔子所惑。若前已經入過其門,則當捨之凈盡。切勿謂入時已發咒,恐捨之,或致遭禍。須知捨邪皈正,何得有禍。不但無禍,尚有功德。餘詳文鈔,此不備書。其所寄書,當按其人之資格給之,不必以出錢多少為斷也。今將弘化社仿單寄一張,如有多請以送人結緣者,即可按單匯款以請也。若有匯款,請於所匯郵票上,註明蘇州養育巷郵局,則省事多矣。但寫蘇州,則歸總局,去報國寺約有四裡,往反頗不便。恐出資人名記不清,今將其單隨函寄回,庶不至或有不得其書,而為致疑也。

復馮偏西鄭圓瑩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馮偏西鄭圓瑩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三四日前,接來函,並匯洋一百圓,已收到,勿念。即日弘化社,為諸位寄書三十餘包,想已收到。以冗事無暇,故未為復。竊以末法眾生,根機淺薄,匪仗佛力,決難瞭脫。是以必須抱定信願念佛,求生凈土一門,方可出此五濁,登彼九蓮。倘妄自尊大,欲仗修自力瞭生死之禪,教,密種種法門,則多分有因無果。何以故。以縱能徹悟自心,深入經藏,而煩惑不斷得凈盡,決無瞭生死分。況未能徹悟,與未能深入者乎。密宗,提倡現身成佛,亦非人人皆能如是。學密宗者,每每著魔,皆由不知自量,妄欲得神通與成佛之所致也。諸位既具有信心,當依光所說之凈土法門而修。須知此法,乃諸佛,諸祖,諸大善知識之所宏揚者。光不過承諸佛,諸祖,諸大善知識之語意,而傳述之。切勿謂汝何人斯,遂敢令人捨佛所說之禪,教,密法門,而專依汝所說而修乎。若作此議,則為不依佛教。以光之所說,乃十方三世諸佛同說者,何可以光之不才,而遂不信從乎。現今邪魔外道,不勝其多,彼皆自謂最為第一,諸位莫被此種魔子所惑。若前已經入過其門,則當捨之凈盡。切勿謂入時已發咒,恐捨之,或致遭禍。須知捨邪皈正,何得有禍。不但無禍,尚有功德。餘詳文鈔,此不備書。其所寄書,當按其人之資格給之,不必以出錢多少為斷也。今將弘化社仿單寄一張,如有多請以送人結緣者,即可按單匯款以請也。若有匯款,請於所匯郵票上,註明蘇州養育巷郵局,則省事多矣。但寫蘇州,則歸總局,去報國寺約有四裡,往反頗不便。恐出資人名記不清,今將其單隨函寄回,庶不至或有不得其書,而為致疑也。

復黃涵之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黃涵之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子建翁之西歸頌,湊起一百六十字,意似可取,文頗拙澀,塞責而已。文六居士,既已茹素,喪中祭神,待客,當均用素,以為地方開通風化。萬不可隨順舊俗,張羅鋪排,殺生作樂,以喪事為燕樂,庶可於親,於己,於賓,於鄉均有利益也。現今國運危岌,無論何人,均當以念佛,念觀音為預防之計。除此之外,則任作何法,不奈業何,但成徒勞耳。祈以此,與一切有緣者說之。

復談少撫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談少撫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前接訃聞,擬為說其本末,以期於親有益,於己無負。但以冗煩無暇,卒未能復。此次為廣於其兄處寄汝手書,亦近十日。須知世間人,唯知在軀殼上,儀式上註意,至於心識,利益二方面,則置之不究。或有似欲利益者,實則但是為世人耳目做事,不是為亡靈靈魂上做事也。汝既皈依佛法,當以竭誠念佛,為親回向,並令闔傢眷屬,通皆息哀念佛,則於親,於己均有大益。現今世運危岌,果能志誠念佛,決定可以逢兇化吉。否則,現在之禍害,比以前不同,直是避無可避,防不勝防,民生其間,可憐之極。當與眷屬詳言之,則存亡均獲利益矣。廣州寺廟通毀除,向亦無甚真修僧眾,近更凋零,則真僧當莫由而得。但自己以志誠心念佛,則比請酒肉僧念經拜懺功德大多。念佛是人生一件最要事,非因親喪方念,平時便不念。親喪乃系為親起見,實即以親死,引汝等同證永劫不死之一大事也,當知感恩。能認真念佛,即為報恩。

復張雲雷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張雲雷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當此亂世,種種事務,須以簡約為第一義。若設一可有可無之附贅,則其貽累也,大矣。觀音靈簽甚好,但當求之於己,果其真切無偽,自可蒙菩薩加被。若求己之心不誠,菩薩便難加被矣。歷史統紀,已令明道師照寄。又令寄普陀志二包,共四部。一自存,一與胡奉塵,二相機送之。生子非難,教子尤難。許多不洞事之人,無子求菩薩。及其得子,唯知寶貴,從茲養成廢器者多多。譬如種稻,隻知求好種子,及其苗茁以後,則所有除莠,澆灌等手續,概不一用。其稻種雖好,尚能望其收獲否。光見聞百有九十九,無子及多子之人,均是此種結果。唯閻丹初(敬銘)之父,為天下古今第一愛子之人。故以初輩鄉紳,令其子點翰林,拜相。其教之之嚴,亦是天下古今所未有。一邊培德,一邊竭力以教,此其所以為真愛也。其他之愛,每有甚於殺者,以殺但一死耳。失教之子,無業不造,則永墮三途惡道,比一死之酷,何止天淵相懸。汝或不免,故預為道破。

復徐書鏞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徐書鏞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接汝書,知道心未退,志向尚高,不勝欣慰。須知學聖學佛,均以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本。又須卑以自牧,韜光潛耀,上效古人,躬行實踐。能如是,則其學其品,便可高出流輩。每每聰明人,均屬矜誇,暴露,尖酸,刻薄,其心絕無涵蓄。其人非坎坷終身,必少年夭折。汝宿生多幸,培此善根,當極力培植,庶可有成。聰明人,最易犯者唯色欲,當常懷敬畏,切勿稍有邪妄之萌。若或偶起此念,即想吾人一舉一動,天,地,鬼,神,諸佛,菩薩,無不悉知悉見。人前尚不敢為非,況於佛天森嚴處,敢存邪鄙之念,與行邪鄙之事乎。孟子謂,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若不守身,縱能事親,亦隻是皮毛儀式而已,實則即是賤視親之遺體,其不孝也,大矣。故曾子臨終,方說放心無慮之話雲,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未到此時,尚存戰兢。曾子且然,況吾輩凡庸乎。今為汝寄歷史統紀一部,壽康寶鑒二本,嘉言錄三本。統紀,自存,以作知治亂,知因果之龜鑒。壽康寶鑒,常看,則不至犯邪淫與手淫等,自戕其生,自折其福壽,而即取殘廢與死亡也。此當與李鴻業一本。嘉言錄,汝與古,李各一本。依此修持,世出世法,均得其要領矣。古衛生,李鴻業,既欲皈依。今為衛生取法名為慧生,謂以智慧求生西方,永證不生不滅之道,以自衛衛人,同得不死也。為鴻業取法名為慧業,謂以智慧,斷除世間惡業,修持往生西方之凈業,此之事業,方為鴻業。世間修身立業,以至為聖為賢,若比往生西方,瞭生脫死之業,則小乎小矣。祈將此一段,抄與二人看,或將全書,抄與彼看。即彼年至花甲,亦可受益,況甫冠以後之後生乎。

復金善生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金善生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人之宿生,何業不造。幸得聞佛法,當認真修持,庶可以消除宿業,超度怨傢。所有怨傢,若難解結者,倘肯發菩提心,並誠心超度,則無不即解結矣。汝之念佛氣悶,非體弱之故,乃業障所使,汝但懇切志誠念。如念不來,則心常憶想。能念,則仍須用口念。不能念,則但心轉心憶,久久此業即消。以後凡居心行事,必須向厚道一邊做,厚則載福,薄則無福可得。若再加之以刻,險,奸,巧,則便如山峰峻峙,任何雨澤皆不受,任何草木皆不生矣。

復葛志亮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葛志亮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前日接手書,不勝欣愧之至。欣者,欣居士似有回機,不復仍舊自作聰明,妄說道理,崇科學而蔑佛法。愧者,愧我系一無知無識之粥飯僧,若有依我學者,皆成得一個愚夫愚婦之身分。欲作大通傢,當拜高豎法幢之大法師,庶可不負皈依之心。若以光為師,後來必以無知無識,而悔而棄,則反成一番無益之事矣。然光是一直心直口之人,汝既謬投函於光,光固不敢允許,然亦不妨說幾句淡話,以為後來立身行道,瞭生脫死之助。如無足人之指路,雖不能行一步,不妨問者因茲到傢。汝一向說話,悉任己見,不以實理實事為準。今既知非,必須極力對治此之習氣。此習不除,一舉一動,皆可折福而招禍。汝先之疑問,乃是謗毀,絕非疑問,疑問,乃是自為遮掩之詞。此其過咎,比直不信者為大。倘長此以往,不知改悔,則著魔發狂,大有日在。良藥苦口,居士不知肯服否。

復王心禪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王心禪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汝母既能念佛,當令諸媳陪母念佛。又當令其吃長素,以助成母之道業為孝。若唯以勿念佛,恐勞心力,勿吃素,恐不衛生,以為孝,此孝,乃與羅剎女之愛人相同。此孝,是破壞母之道業,俾可以瞭生脫死者,反令其常在生死。其孝,乃是推之下井,又打以石之孝。乃令母不得超生,長劫墮落。孝則孝矣,而不知其反為忤逆也。汝既在公辦事,形跡上,不必示現修持,心地裡,豈不能常憶念耶。如汝憶母,誰不許汝心中常憶母耶。汝作此等各妨礙說,完全是在形跡上論,非在心地上論也。現今時局如此危岌,若再不肯心中默念佛,將來之事,究不知其如何解決也。汝看文鈔,嘉言錄,所說不足以決汝之疑,而必須一紙數百字,便可慰望,皆由平素不加體察之所致也。宜以真孝勸諸媳,以常密念自行,則其利益大矣。

復吳慧詒羅慧澍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吳慧詒羅慧澍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凈土法門,註重在信願。有不知者,或求人天福報,或求來生為僧,宏揚佛法,度脫眾生。此種心念,要丟得幹幹凈凈,若有一絲毫,便不能往生矣。往生,則超凡入聖,瞭生脫死。不往生,縱一生二生不迷,決難永遠不迷。迷,則由有修持之福,而所造之業,為可懼耳。惡業既造,惡報自臨,求出三途,恐無其日。又念佛之人,必須勸傢中眷屬,同生信心,同常念佛。以備彼等於父母,及諸眷屬之有命終者,為之助念。否則,不但不助其正念,反令起瞋恨愛戀等念。(預為洗澡換衣,則失正念。若搬動致疼痛,則生瞋恨。瞋恨,則或致墮於毒蟲之類。若對之哭泣,則生愛戀。均屬失正念,而永無往生之望矣,哀哉。)不念佛者,尚不至大有所損。念佛者,一經破壞,正念全失,將欲往生,竟莫能得。從此長劫輪回六道,皆此等眷屬之所致也。彼等如不發心,當以時局危險,至誠念佛,定可逢兇化吉為勸。若是女人,倘肯念佛,必無生產之痛苦。若平日不知念佛之女人,臨產極苦,倘肯志誠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決定立刻安然而生。此事靈感之極,當與一切親朋,及諸相識說之,俾彼各各得生嘉兒,而且令母子同得安樂,同種善根。有小知見者,謂臨產裸露不凈,念之獲罪。不知此系性命相關,不得以平日無事時之儀式為論。譬如兒女墮於水火之中,一呼父母,父母即時便往救援。決定不以衣冠不整齊,身體不潔凈,而不救也。若因此不救,亦不得名為佛菩薩矣。若在平日,固當竭誠盡敬,不得以臨產之事,引以為例。人無不愛兒女者,倘令兒女自小即念佛,念觀音,則不知不覺,消除惡業,增長善根。況自己臨終,常念佛者,必能不加擾動。更以念佛相助,便可決定往生西方。現生念佛,念觀音,逢兇化吉,是定規的。光老矣,精神不給,但詳閱文鈔,依之而修,即可得益。不須常來信,以自擾擾人也。

復湯慧振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湯慧振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人於少年,若未遇良師善友,日與燕朋邪友相往還,則危險萬狀。重則不久即死,輕亦或成孱弱,或成殘廢。究其原由,皆由認彼尋花問柳為樂,而不知其慘酷,或同殺人,或同殺其世世子孫也。好嫖之人,每每染梅毒,所生兒女,小時尚不現,一到十二三歲,精血已行之期,便發現矣。子又傳子,孫又傳孫,可不哀哉,可不痛哉。汝親朱子權,半身不遂,恐亦是貪色所致。邪色不可貪,即夫婦同居,亦不可貪,貪則一樣送命,致病。彼既發心欲皈依,當至誠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心中一切雜念,概不令起。改過遷善,並戒殺吃素。必須永斷房事,非病體復原年餘,萬萬不可與女人相親。否則,萬難好矣。又當令彼女人,及其兒女,亦當為彼念佛,及念觀音。果真至誠,當可速愈。今為彼取法名為慧脫,謂以智慧,脫除從前種種惡習,更以念佛求生西方,永脫生死輪回之苦,常享真常無漏之樂。則是因此惡疾,得大利益,並及其妻,與其兒女,同皆由此脫苦得樂,則為大幸。彼既不能動,則終日以志誠心念佛,或大聲,或小聲,或心中默念,皆可。出聲念,則可念六字,心中默念,字多難念,宜念四字。無論大聲小聲,均須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聽得清清楚楚。雖不能禮拜,然心中常須存恭敬心,如對佛前,如墮水火,以求救援,絕不敢起一念不正當之心。從日至夜,睡著則任他去,醒來即接著念。以念佛為自己本命元辰,便可消除惡業,增長善根,可望病愈身安。病愈之後,仍不可放捨,庶可超凡入聖,瞭生脫死,往生西方矣。現今是一患難世道,若肯志誠念佛,便可逢兇化吉。女人傢,若常念佛,決定無有難產之禍。即平常不念佛人,到臨產時,產不下來,肯志誠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定規即刻安然而生。切不可謂裸露不凈,念之獲罪。當知平常必須恭敬潔凈,如衣冠不整齊,身體不潔凈,或洗澡,抽解,並睡覺,(音教)均宜心裡默念,不宜出聲。唯生產時,宜出聲,不可默念。旁邊照應的人,也幫他念,則彼此均有功德利益矣。此書宜與彼看,並令一切人知之,方為於彼有益也。

復又真師覺三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又真師覺三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念佛之人,當恭敬至誠,字字句句,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果能如是,縱不能完全瞭無妄念,然亦不至過甚。多有隻圖快圖多,隨口滑讀,故無效也。若能攝心,方可謂為真念佛人。大勢至菩薩,以如子憶母為喻。子心中隻念其母,其餘之境,皆非己心中事,故能感應道交。又曰,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即三昧也。)斯為第一。所言心,口,耳悉令清楚者,即都攝六根之法則也。(心,即意根。口,即舌根。)心口念而耳聽,眼鼻決不至向外馳求,身亦不至倨傲放肆。今人念佛,多多都是不肯認真,故無效耳。又不念佛時,妄想雖多,無由而知。非不念時無妄想也。譬如屋中虛空,縱極好的眼,也看不見有灰塵。若窗縫中照來一線之太陽光,則見光中之灰塵,飛上飛下,瞭無止息。而光未到處,仍然不見有灰塵。是知念佛時,覺得有妄想,還是念佛的好處。不念佛時,完全在妄想窠裡,故不知也。又念佛一法,要緊在有真信,切願。有真信,切願,縱未到一心不亂,亦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若無信,願,縱能心無妄念,亦隻是人天福報。以與佛不相應故,固當註重於信願求生西方也。真有信,願,妄當自已。倘平日有過頭妄想,欲得神通,得名譽,得緣法,得道等。如是完全以妄想為自己本心,越精進勇猛,此種妄想,越多越大。若不覺照,永息此妄,則後來還會著魔發狂,豈但妄想而已乎,固宜汲汲息此過頭妄想也。做功課,當依功課章程。念佛歸位,有加釋迦,藥師二佛者,亦無礙。論理,未念之前禮佛,則系釋迦佛也。世人多以人情為事,人無不求消災延壽者,故加念藥師佛。實則阿彌陀佛,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威神功德,悉皆齊等,非念阿彌陀佛,不能消災延壽也。

復陳其昌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陳其昌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觀所訂發願文,可謂大願。對佛發願,當簡略敷陳。閣下所立之文,乃對人發表,及倡導之派,何可雲與蓮池等文,孰為有益。現明一凡夫僧,對佛發願,尚用上下二字,直是失禮之至。所立功課,若絕無一事,尚可辦到。尚有父母妻子,而又遍醫各癥,請無不應。隻此一事,尚難應付,況朝,午,晚之功課乎。閣下與光,完全異趣。光一味簡略,閣下一味鋪張,祈勿來為妙。龍舒文,令念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佛,此事當從用工上論,不當從多少上論。此一句,若單念六字佛號,雖日念十萬,念滿百年,也不及此一句之數。然則念六字者,念一生,不及念一句。而念一句者,縱有信願,未必即能往生。念一生,而有信願者,決定可以往生。且依諸祖成規,念六字名號,切勿以多少計。須知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即此一名,即圓攝十方三世一切佛號,何止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耶。人各有心,各行各志。既有問,則不妨直說。既異趣,則不必相會。光乃無知無識之人,何可雲凈土宗匠乎哉,豈不令人慚愧無地容身乎。

致阮和卿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致阮和卿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前者陳豫堂寄信來,言有六善女人求皈依,令其回信寄於閣下,為其分交。又言前次皈依之阮戚氏,法名德正者,即其夫人。知居士學佛多年,傢人悉皆循化,為可欽佩也。不知居士於凈土橫超之法,能諦信否。今既有此因緣,不妨略攄心懷。如來一代所說法門,無量無邊。求其最直捷者,莫過於參禪。倘系上根,一聞千悟,得大總持,然此尚是悟,不是證。能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者,末世實不多見。其他多多皆是錯認消息。其所雲悟,多是錯誤,少有真悟。即是真悟,去瞭生死,尚大遠在。以雖得開悟,而歷劫以來之煩惱習氣,須以種種方便對治,令其凈盡無餘,則可瞭生脫死,超凡入聖。倘煩惱已斷若幹,猶有絲毫未盡,則生死依舊莫出。若隻當做識得自心就是道,此外便無所修持,則其誤非小。以識得,而無煩惱可得,則可謂得道,此人已將生死根本斬斷,故能瞭生脫死。若識得,而煩惱未斷,何能瞭生脫死耶。此人雖比不識得者高超,然生死不瞭,再一受生,或反迷昧,則可怕之至,此謂真開悟者。其以誤為悟者,更不須說矣。良以參禪一法,乃仗自力法門,故比念佛法門之利益,奚啻天淵懸殊。念佛法門,乃如來一代法門中之特別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上根如文殊,普賢之大菩薩,不能超出其外。下下根如五逆,十惡之大罪人,亦可預入其中。但具真信,切願,皆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若或已得三昧,及已斷煩惱者,則一得往生,即入大菩薩位。一切法門,皆從此法門流出。一切法門,悉皆還歸此法門。(謂往生西方,以期圓滿佛果也。)似淺而深不可測,似小而大無不包。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無不資此以為成始成終之道。恐居士未遇真知凈土之人,或視為淺近,而專致力於明心見性之禪,謂其能識得自心,即算瞭手,故不禁絡索一上也。光言不足為憑,請詳閱凈土十要,凈土聖賢錄,並光之文鈔,當不以光為謬妄也。若真知佛力,自力之優劣,則斷不至猶執著於唯究自心,謂識得即是道,而不須念佛求生西方也。古人如圓觀,知過去未來,尚不能瞭。五祖戒,草堂清所悟之禪,今人何能仿佛,而且又復受生。是知凡夫決定要修佛所開示之特別法門,則無論何等根性,均可瞭生脫死,以仗佛力故也。若仗自力,恐夢也夢不著,不知居士肯信此說乎。

復沈授人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復沈授人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三日前接汝書,知令郎荷生,念佛往生。雖於世諦,似為不幸,然既往生,則已超凡入聖,實為大幸。當從實際上論,不當執著世相,以生悲感也。今之瞎搗亂者,皆其父母望其興傢立業,光宗耀祖者,然不知所養,皆為自害害人害世之惡類也。是以人要放開眼界一觀,則心中便坦然無慮。報國寺共有六七僧,各有職責,不能做佛事。所寄之百圓,令靈巖寺立一牌位於念佛堂。靈巖念佛,於江浙可算第一。每日功課,與打佛七無異,打七但加早,中,晚三次回向耳。此山系太平寺真達和尚地方,近來改作十方,專門念佛。凡念經,拜懺,放焰口,做水陸,講經,傳戒,收徒,傳法等,通不行。常年念佛,夏月隨便講凈土法門,不招外人來聽。接信之次日,令弘化社將近一二年所出之書,各寄一分,想已收到。又加人情於新年放假,致多來望,現在無暇,待明正為荷生念佛三天,以瞭汝心願。汝所送之十圓,當為印書之費。

復李德明居士書二(民國二十四年)(原名炳南)

復李德明居士書二(民國二十四年)(原名炳南)

  諺雲,天下本太平,唯人自擾之。智者以智擾,愚者以欲擾。欲擾之禍雖烈,人猶得而知之。智擾,則非具超方知見者,不得而知。既不知為擾,則反以為德,此吾國開自有天地以來之大亂之所由來也。學說誤人,深可畏懼。文王澤及枯骨,不數百年,而殺人殉葬之風,遍於天下。穆公為秦之賢君,尚殺百七十七人殉葬,而子車三子,亦不以國之賢臣以免。其不賢者,所殺之多,更何忍言。自佛教東來,大明因果輪回之事理,而後世南面稱朕者,亦不敢為。縱暴惡之君,猶欲為之,決不敢以此為榮,及以多為貴也。設使世無佛法,其人民孰能得其令終哉。吾固曰,因果者,世出世間聖人,平治天下,度脫眾生之大權也。周安士曰,人人知因果,大治之道也,人人不知因果,大亂之道也。程,朱天資超邁,竊取佛經之義以釋儒經。又恐人學佛,特倡異義,謂佛所說之因果報應,生死輪回,實無其事,不過藉此以騙愚夫愚婦奉彼教耳。且人死之後,形既朽滅,神亦飄散,縱有剉斫舂磨,將何所施。又神既飄散,又有何人復托生乎。此事在佛法中為極淺之事,在國傢社會為極要之事。彼既提倡因果輪回為虛謬,則善無以勸,惡無以懲,徒抱定正心誠意,為教民治國之本。而不知無因果輪回,則正心誠意,與不正心誠意,有何分別,不過一空名而已。且實既無有,又誰顧此虛名乎。自此以後之理學,無一不偷看佛經,無一不辟駁佛法。由不提倡因果,則治國治民治心之根本,反視作迂談謬見。數百年來,猶能維持者,尚有禮教之儀型在。及至歐風東漸,則完全隨歐風以披靡矣。以無因果輪回之根本,故致放僻邪侈,無所不為。在程,朱當日之本心,乃借毀佛以護儒,而不知毀佛即成毀儒。如今五經四書,乃成犯禁之書,而大小學堂皆不許讀,此明證也。儒,釋本同源,認心性為身形之異端,而謀為滅除心性,則先滅身形矣。使二子有靈,當不以己所說者為是,而悔無所及矣。然此種話,似疏而實親。讀書人於此關頭認不清,則看佛經,即生信仰,看理學辟佛之書,亦生信仰。理欲交戰於一心,欲自利利他,大有障礙。故為略說其弊,以期推類悉知耳。莊厚澤,年已六十五歲,而欲以粥飯庸僧為師,故為取法名為德扶。謂以因果報應,信願念佛,為自扶扶人之法。俾一切同倫,生為聖賢之徒,沒生極樂世界。方長隆,字寒泉,以無躁競之清心,普潤一切,故名德澤。戰之一字,關系甚深,人欲,天理之際,若不以力戰,則理被欲蔽,俾理必隱而欲必著矣。孔子四十不惑,乃理勝而欲伏之時。七十所欲不逾矩,乃天下太平,瞭無戰事矣。孔子曰,我戰則克。孔子一生,未操兵權,何得說我戰則克之話乎。乃孔子教人克念作聖之微旨也,故為取名德克。聖人垂衣拱手而治天下,其要隻是無欲,無欲則無戰。有欲則長戰,直至自他同歸於盡,方肯死心。否則,必欲人亡而我獨存,決不肯念戰爭之慘而暫息也。於霈霖,若知如來凈土法門,為九界眾生之甘露霖雨,果能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自行,則一倡百和,相觀而善者,大有其人焉,故名德霖。汝謂旅居恐無人繼,今此四人,則是本鄉,當可令此法門,永遠傳佈。光為汝作一臂助,以彼四十圓香敬,完全作寄書用。俾汝與彼等,各有取法,自行化他,為有根據。當開一單,凡大部頭,及義旨深奧者,四人各與一分。凡普通人所能看者,隨便送人,及與監犯。然須切囑恭敬,不可與普通人讀儒書之瞭無恭敬一樣,庶可得益,而不至獲褻慢污穢之罪。其事見於敬書惜字單中,此不備書。●(其二)前接汝及慧修等書,因弘化社言,有德克之歧路指歸二百冊,尚未來,故不即復。前日其書來,光目力不給,略看二三幅,頗覺甚好。遂努力作三四次看,通篇均好。但有三處誤點,不得不為說明。五八,八九行,飭終津梁,蘇州弘化社贈閱。此一小本,尚無大礙。六二,二行,勸世白話文,初機凈業指南,彌陀經白話解釋,飭終津梁,印光法師文鈔等書,蘇州弘化社都贈閱。此各書皆贈閱,其印書費從何而來。現今學佛者甚多,若通贈閱,則誰不願請。何不詳看照本流通,此則要請多少,則付多少。半價流通,及全贈流通,乃有制限。若通作贈閱,勿道印資無來源,而印刷及包紮之人,不知用若幹人,方能瞭事。此事乃明道師所辦,光殊不以全贈半價為然。有有學問傢頗豐裕之人,開大部頭若幹部,亦隻給半價。贈閱之權,在我不在人,則隨我意可贈。若公開,尚有限制,人不詳閱,亦難應付。然此乃錢財邊事,即彼責備,亦可以章程回復,無足置意者。唯三二,第八九行,晉朝慧遠大師,以至最近還在世的印光大師。此十二字,殊覺失體。在德克以為尊師,而不知其樹的以招眾矢之共射也。此十二字,當改作晉朝慧遠大師,以至善導,永明,蓮池,蕅益,省庵,徹悟(徹悟即夢東,現安徽有名夢東者,故用徹悟也。)等,都是最有學問雲雲。光乃粥飯庸僧,雖知凈土法門之利益,何可以與從上祖師並列並論。然時人固不知是德克自引,則謂光意所使。人必以光為冒充通傢,欲與蓮宗初祖同列,則光之人格罪過,不堪設想矣。幸努力看完,否則,將無法收拾矣。吾人一舉一動,各守本分,人自不會特意誹毀。若稍帶矜誇僭越氣分,則不但吹毛求疵者,咸起攻訐,即厚德君子,亦當以此而藐視之。祈與德克說之,令將此三處酌改,仍不多加行。唯三二第八九行添三幾字,以下行尚有十一個空故也。此書流通,實有大益。光亦非世之久客,我死之後,凡我弟子,隻可依教修持,不得七拉八扯,把我一個土偶,裝做真金,則是以凡濫聖,自己與光,同得罪過。文鈔中與潘對鳧馬契西之信,當查閱之。

復鄭觀凈先生書(民國二十年)(附原函)

復鄭觀凈先生書(民國二十年)(附原函)

   前閱敬惜字紙文,詞義正確,誠補救時弊之妙方。按文帝功過格中有雲,以字紙包經,墊木魚者,五十過。晚昔函詢聶雲臺先生雲,如於報紙上學習書法,寫後焚之,有褻瀆之罪否。可否用以包經典。先生復示雲,鄙人亦所不免,然亦不敢遽下斷語,請更詢高僧大德,雲雲。又前范古農居士答鄙人問雲,敬惜字紙,似宜視紙上之文字,是否聖經賢傳,值得尊重,分別行之,等語。普通字紙,可否包經書,習書法,敬求老法師一決。又文帝功過格中雲,送子出傢者,五十過。而佛經極言出傢功德之勝。以文帝之皈信三寶,曾受佛記者,雲何尚有此語,與經旨大相背謬耶。亦求老法師批答,乃禱。

  字紙包經,墊木魚,不徒褻瀆字紙,直褻瀆經典,褻瀆道場。君讀書人,此種事尚須幾番問人乎。報紙上學書,亦非不可,然不可胡畫亂抹。胡畫亂抹,便失誠敬之意。古農謂,視紙上之字之價值,頗近理,然誰用此心。聖經賢傳,豈特別有字,非普通所用之字乎。功過格,送子弟出傢有過,此防惡人以惡心棄子弟,而猶欲得美名之弊。非父兄子弟同發菩提心送出傢,亦有罪也。君之知見,過於崖板,不知圓會,則世間事事都要問多少人,也不能解決。何以故,以有我執故。人雖為君解此疑,君復由解而生疑,我執不去,何能從人。此幾種話,明理之人,固不須用心計畫,以本自明瞭故也。君若用此心思學佛法,則畢生也不能出情想分別之窠臼。

復遊有維居士書(民國二十六年)

復遊有維居士書(民國二十六年)

  觀來書,詞義均好,無可改,故不批。汝年二十一,能詩能文,乃宿有善根者。然須謙卑自牧,勿以聰明驕人,愈學問廣博,愈覺不足,則後來成就,難可測量。十年前,諦閑法師有一徒弟,名顯蔭,人極聰明,十七八歲出傢。但氣量太小,一點屈不肯受。初次講小座畢,拜其師,其師並未說他講得不好,但雲音聲太小,由此一語便生病。而諦公之人,一味令彼心常歡喜,故傲性日增月盛。後由日本學密宗,彼所發揮密宗之文字,通寄上海居士林登林刊。其自高位置,已是唯有我高。後回國,至觀宗看其師。諦公雲,汝聲名很大,惜未真實用功,當閉三年關,用用功方好。彼一聞此語,如刀割心,即日便病。次日帶病往上海居士林,年餘而死。死後不久,光到上海太平寺,林員朱石僧來,問其死時景象。言糊糊塗塗,佛也不會念,咒也不會念。此乃顯密圓通,自覺世無與儔之大法師,以不自量,仗宿慧根,作二十二三歲短命而死之糊塗鬼,豈不大可哀哉。設使顯蔭能不自高,謙卑自牧,中國學者,未能或超出其上者。光愍顯蔭以因此而死,為汝作前車之鑒。光現在已是苦不堪言,目力精神均不給。日間尚有人來,又有四方之信,勿道復,看也要許多工夫。光在普陀,由光緒十九年,至民國五年,二十餘年頗安樂。經年無一人來會,無一信來投。自民國六年,王幼農,以一信印數千,徐蔚如,以三信印數千。次年又印文鈔。從茲一人傳虛,萬人傳實。又以不自量,刻排各書,以期利人。二十年來,直是專為人忙。今老矣,且以閉關作躲煩計。至朝暮功課,依叢林全堂功課外,每晚加念大悲咒,五十,或二十五遍。此外有空則念佛,不記數,以記數費力故。汝年富力強,當先將凈土一法,認真研究修持,此是凡夫即生瞭生死之大法。此法若無宿根,勿道普通人不能瞭徹,即徹悟自心,深入經藏之出格高人,亦多半不能瞭徹。以彼不知此是佛法中特別法門,皆按普通法門之義,致不肯信。或有信者,恐專宏凈土,怕人小看自己,故不肯提倡。須知無論修何法門,煩惑不斷,決無瞭生死分。唯此一法,但具信願,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汝且勿以看過為事,當以熟讀深思,方知光言無謬。現今講經者亦不少,然各隨自意。汝且在易園處自修持,至有主宰後,不妨隨喜各法師之講筵。汝且自愛,光之愛汝,止此二紙,以後亦無暇屢屢誡說。

復念西大師書

復念西大師書

  接手書,見一味以以凡濫聖之語相譽,不勝慚愧,故置不復。兼以冗務頻繁,精神,目力均不給,故作此辦法。繼思座下天姿聰敏,不去學教而務凈業,則將來必能上繼匡廬等諸祖,以普利眾生也,故為補復。書中所問,若詳說,則太費筆墨,故或於原書旁略標數字。但老眼昏花,有污華翰耳。一,寶王論,系唐飛錫法師所著,蓮宗寶鑒,乃照訛傳所錄。寶王論分三卷,原本每卷七門,今則中卷六門,蓋由後來明眼人刪去念少佛得多佛利益一門耳。(此系意想之名題。)竊以飛錫法師,博通經藏,及諸群書。當時或有偽撰之書有此語,法師以大悲心,未經詳審而引用之。及後流通者,恐無知之人反成誤會,故特刪之,實至當之極。蓮池大師,亦有駁此之語。有人念者,仍有功德,不得呆認做此一聲佛,即勝過別人念一生之功德,則大謬,誤人不淺矣。若人一日念十萬聲,足滿一百年,亦不及此一句之數。愚人以此為實義,則是反啟彼懶惰懈怠之偷心也。此段文,刪之為有大功德,餘義不須詳說也。寶王論,在凈土十要中,今將去年所排本寄來,則得大利益矣。從前木刻本,皆蕅益大師門人成時所節略本,以文多難流通,故特節略。而成時大師,聰明過人,過於自任,隨閱隨節,並未再閱,故致其中毛病層層。有詞不達意者,有口氣錯亂者,有文意全反者。(在西方合論,第四十頁六行,去二用字,則文義反矣。此經,凡以義,通作用,時師不察,遂去之。)若肯復閱一次,決不至留此遺憾也。且所刪過多,居五分之二尚多。故光初令蔚如搜羅而刻,後幸十種皆得,故特排印萬部,祈閱光序自知。二,原文系大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古德釋雲,大聲念,則所見之佛身大,小聲念,則所見之佛身小。亦可雲,大心念,則所見之佛身大,以大菩提心念佛,則便可見佛勝妙應身,或報身耳。(此光所說。)此語系錄於他書,非直由大集錄出者。光生即病目,四十多歲,即不能常看經,故未閱全藏。至民七以來,終日忙於復信,直是無暇閱經。今目力衰極,尚有夜以繼日之筆墨事,其苦特甚。擬明年遠隱,專持佛號以終餘年也。念佛之法,何可執定。古人立法,如藥肆中俱備藥品。吾人用法,須稱量自己之精神氣力,宿昔善根。或大,或小,或金剛,或默,俱無不可。昏沉,則不妨大聲以退昏。散亂,亦然。若常大聲,必至受病。勿道普通人,不可常如此,即極強健人,亦不可常如此。一日之中,熱則去衣,冷則加衣,何得於念佛瞭生死一法,死執一定,不取適宜,是尚得謂之知法乎。又有提倡掐珠記數者,此亦有利有弊。利,則一句一掐,不輕放過,則心易歸一。弊,則靜坐時掐,必致心難安定,久則成病。又人之精神,有種種不一,何可執一法,而不知調停從事乎。凡同眾修持,須按大傢之精神另定。個人修持,亦須按自己之精神為定。何有死法令人遵守乎。精神用極之後,不是退惰,便是生病。量己力為,則有益無損矣。敝處弘化社,乃代辦性質,所印之經書,以紙墨及印工作價。其他排版,並各種需用,亦不算入書中。亦有全贈,半贈之辦法,但少數耳。今將近所印之要書,各與座下一分。以後如又欲請,當按仿單,備價向弘化社請,亦不得順便又與光書。光於去冬,凡來信,均雲,以後不得再來信,來決不復。亦不許介紹人皈依,以免因過勞而喪明,與殞命也。觀座下之所問,多是不加體貼之故。若加體貼,均是不須乎問人矣。前後贊譽,可惜好文,置之無用之地。

復周伯遒居士書

復周伯遒居士書

  手書,於日前接到,近日人事頗煩,故遲遲其復。幸汝一傢仍然照舊修持,實為欣慰。年來災禍頻仍,實可寒心,總因人心愈壞所致。新生機,皆為救急之要方,然此事不常有。今為常有之事,特設一法,祈常為傳佈,其利無窮。現今是一大患難世道,無論富貴貧賤,老幼男女,均當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以作預防災禍之據。凡刀兵,水火,瘟蝗,旱澇,土匪,強盜及諸意外之禍,並怨業病,怨傢相逢等,若能志誠念佛及觀世音,決定能逢兇化吉。即定業所致,亦可減輕,不至過於酷烈。此等禍,是不間富貴貧賤者。而富貴人,或比貧賤人為尤甚,固不可以其富貴而忽之,以其貧賤而仍之,不一為預計也。又念佛之法,於人之生與死,均有利益。世獨知臨終助念之益,而不知臨產勸念之益,致許多母子受無量苦,或致殞命,無可救法。女人能從小常念佛,及觀音聖號,後來決無產難之苦。或一受孕即念,或將產三四月前即念,或臨產始念,均得安然而生。若難產之極,將及殞命,肯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決定立刻即安然而生。切不可謂此時裸露不凈,念之恐有罪過。須知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尋聲救苦。譬如兒女墮於水火圊廁之中,呼父母以求救,父母決不以彼衣服不整齊,身體不潔凈,而棄之不救。菩薩救眾生之心,深切於世之父母愛兒女之心,奚啻百千萬億恒河沙倍。是以臨產之婦,能朗念菩薩名號者,為極靈極效之最上妙法。不但無罪過,且令彼母子,同得種大善根。此義系釋迦佛於藥師經中所說,非不慧杜撰。凡有念者,無不安然而生。近來難產者甚多,一因宿世惡業,一因現生不知節欲所致。然菩薩救苦,固不計彼之若何為因,而平等救之。平常念佛,雖行,住,坐,臥都可念,然睡時,隻可心中默念,不可出聲。若或睡醒,衣冠尚未整齊,手臉尚未洗漱,及洗澡,抽解,及至穢污不潔之處,隻可心中默念,不宜出聲。此種時處,默念功德,與平時相同。出聲則於儀式不合。至臨產決定要出聲朗念,不可心中默念,以默念感應力小。又此時用力送兒出,心中默念,或致閉氣受病。不但產婦要朗念,在旁照應人,均須朗念。即傢中在別屋人,亦可為此產婦念。此法若能傳佈,世間永無生產之苦,及因生產而母子兩亡之苦。知佛法普利一切,佛為大慈悲父母,天中之天,聖中之聖者,以普利一切眾生之大菩提心,所得圓滿成就故也。世有倡高調者,厭聞因果報應之事,及與勤勞修持之法,隻以一切皆空,一切不著為護身符。而不知已著於一切皆空,一切不著,便非一切皆空一切不著之意。況彼借此以遮懶惰懈怠之跡,不以真修為事,唯以空談爭高。待至業報已熟,閻老當以最上供養,敬此一切不著一切皆空之人。於斯時也,不知尚能皆空不著與否。吾人當於此等人,敬而遠之,以免同彼受閻老之最上供養恭敬也。

復唐能誠居士書

復唐能誠居士書

  昨接手書,知川中土匪之慘,不禁令人浩嘆。吾常曰,因果者,聖人治天下,佛度眾生之大權也。自宋程,朱,由讀佛大乘經,親近禪宗善知識,略知全事即理,一切唯心之義,遂強作主宰,執理廢事,以顯自己見識超邁,深恐後人得其所得。因昧心辟佛,謂佛所說之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乃為騙愚夫婦奉彼教之根據,實無其事。人既死矣,形既朽滅,神亦飄散,縱有剉斫舂磨,將何所施。又神已散矣,令誰托生。自此以後,凡儒者智識高者,皆偷看佛經,皆極力辟佛。智識低者,便隨人起倒,從生至死,不蒙佛法之益,從生至死,常造謗佛之業。程,朱之學說一行,儒者奉之為金科玉律。程,朱違悖先聖,(儒教聖人)舉世無肯言者。後儒違悖程,朱,則不能立於天地之間。以故儒者,不敢說因果輪回,說則受人攻擊。又欲後來或有樹立,企其入鄉賢祠,文廟,若一說因果輪回,則兩俱絕望。從此將治國平天下之根本,完全取消,徒恃正心誠意以為治。須知有因果輪回,不能正心誠意者,亦當勉力而為。無因果輪回,而正心誠意者,唯大賢能之。餘則誰以無所畏懼,無所希冀,而孜孜於正心誠意乎。程,朱乃提倡正心誠意者,得佛法之妙義,以顯己智,反極力辟佛。是於無關緊要處正誠,於大關緊要處完全瞭無一毫正誠。以此成己之名,而貽害於天下後世。近來災禍頻仍,民不聊生,皆宋儒學說之毒暴發也,汝知之乎。念佛誦經,以至誠為本,唱贊與否,絕無關系。至於念法華經一卷,甚好。然以身忙及老之人,當宜常念凈土五經,則凈土法門之所以然,悉可略知。念佛要心中念得清楚,口中念得清楚,耳中聽得清楚。從朝至暮念,從朝至暮聽。比貪多貪快,而含糊不清,功效懸殊也。今為寄凈土五經一包,有信心能恭敬者,則以餘者送之。令勿以讀儒書之例讀佛經,則方可得利益而免罪愆。否則,褻瀆之罪,比讀誦之功為大也。

復江景春居士書二(民國二十二年)

復江景春居士書二(民國二十二年)

  扶乩,乃靈鬼作用,其言某佛,某菩薩,某仙,皆假冒其名。真仙,或偶爾應機,恐千百不得其一,況佛菩薩乎。以乩提倡佛法,雖有小益,根本已錯,真學佛者,決不仗此以提倡佛法。何以故,以是鬼神作用。或有通明之靈鬼,尚可不致誤事。若或來一糊塗鬼,必致誤大事矣。人以其乩誤大事,遂謂佛法所誤,則此種提倡,即伏滅法之機。汝以為失利益,而問有罪無罪,是知汝完全不知佛法真義,可嘆孰甚。清道咸間,江西廣信府,有一翰林,名徐謙,字白舫。其人活九十六歲,死時天樂鳴空,蓋生天耳。彼不知凈土法門,將佛,菩薩,天,仙地位,皆分不清。普陀一老僧,乃其最小之門人,與光說其事實甚詳。其人著有海南一勺,將偽造之心經中下卷,與心經同視。又錄四川禱雨乩文,言觀音跪玉帝殿前求雨。可知乩之胡說巴道,與其人之知見,皆邪正不分矣。汝尚以不扶乩而失利益,不知其禍或至滅法也。徐謙,其人好善信佛,而實不明佛理。不樂仕進,傢居教人為善,自亦扶乩,教其門弟子扶乩。大傢皆不知乩之所以然,及佛之所以然。當時南昌一舉人,與徐謙同一行為。此舉人之門人,在省城扶乩看病,很靈。巡撫之母有病,醫藥不效,有言某人扶乩看病甚靈,因請令看。開一方,藥服後,人即死矣。急令醫看方,則內有反藥,因拏其人來問。其人言,此吾師某教我者。巡撫因令其師抵償,謂汝誣世害人,遂殺其師。徐謙聞其事,誡飭門徒等,此後勿再扶乩。汝以不扶乩無緣法,心中漾漾動。不知扶乩之禍,其大如天,非彼勸人出功德所能彌補。正人君子決不入此壇場。明末,蘇州有扶乩者,其門徒有七八人。一日,扶乩說佛法,勸人念佛求生西方,與前之所說,絕不相同。此後又來二十多次。末後乃說,扶乩乃鬼神作用,吾乃某人,此後不復再來,汝等不得再扶乩。此事載西方確指中。民國初年,香港有扶乩者,言其仙為黃赤松大仙,看病極靈。有絕無生理之人,求彼仙示一方,其藥,亦隨便說一種不關緊之東西,即可痊愈。黃筱偉羨之,去學,得其法而扶,其乩不動。別人問之,令念金剛經若幹遍再扶。依之行,遂亦甚靈。因常開示念佛法門,偉等即欲建念佛道場,雲,尚須三年後辦。三年後,彼等四五人來上海請經書,次年來皈依,遂立哆哆佛學社,以念佛章程寄來。念佛後,觀音勢至後,加一哆哆訶菩薩。光問,何得加此名號。彼遂敘其來歷,謂前所雲黃赤松大仙,後教修凈土法門,至末後顯本,謂是哆哆訶菩薩,且誡其永不許扶乩。此二事,因一弟子輯凈土法語,名凈土輯要,光令將前二事附之於後。今為汝寄三本,閱之,可以自知。(哆哆訶菩薩,光令另為立一殿供養,不可加入念佛儀規中,免致起人閑議。)入社念佛,一受奔波,二廢時事。在傢隨分隨力念佛,其益甚大。每月或一次,或二次,於社內提倡演說,俾大傢知其法則利益,平常何須日日往社中念佛乎。此光從來提倡建築念佛林社之本旨也。佛弟子,何得祝道教誕期。即謂俗傳難斷,仍當以念佛為事。道教,乃在天,仙,鬼神三者之中。為彼念佛,正所以增長彼出世之善根,消滅彼宿世之惡業。汝不見朝課回向雲,回向護法眾龍天,守護伽藍諸聖眾乎。南方通作三寶,北方通作護法,於義為順。天,仙,鬼神,皆在護法之列,為護法龍天念佛,乃屬正理。若念偽造之皇經等,則成邪見矣。佛法之衰,皆因俗僧不知佛法,將偽造之血盆經,壽生經,作求財之要道。從此破血湖,破地獄,還壽生,寄庫等佛事,日見其多。雖騙到愚人之錢,卻引起有學問,明世理,而不知佛法之真理者之毀謗。俗僧隻顧得錢,不顧此種佛事,深伏滅法之禍。遇有真正知見者,當令以此種佛事之費念佛,其利益大矣。●(其二)手書備悉。二十四人法名,各另紙書之。皈依雖易,不可仍守外道章程。光目力,精神不給,不能多開示,今寄嘉言錄二十四本,人各一本。一函遍復三十張,人各一張,餘隨便送。凈土輯要三本,飭終津梁三本,此二種作提倡之備。當為彼等說,既皈依佛法,為佛弟子,必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如此行去,方為真佛弟子。若口雖念佛,心存不善,則與佛氣分相反,不能得念佛之實益。當常看嘉言錄,則所有法門利益,修持法則,一一皆知。而一函遍復,又為日用修持簡便儀規。此一篇文,文雖淺近,理實淵深,當為永遠傳傢之寶。餘詳嘉言錄,此不備書。

復凈之居士書(民國二十五年)

復凈之居士書(民國二十五年)

  前日夜間,接手書,以目力不給,不能看。此二日,又以他事無暇理料,遂忘之。午後,偶檢出,知為請書,並送光用費。即令弘化社,為盡數寄書,外加四包,為光所送。光老矣,目力不給,一向不理外事,亦無有門庭法派,任人說長說短,光亦不願理會。汝以光為師,不妨為汝說一調和法門之法。須用至公至正之心,以至公至正之語言勸諭之,則為法門之福。若以己之所愛敬者,為完全無少可議。以他所不滿者,為完全毀善知識,造地獄業。本為和合法門,反成黨同伐異,則護法反成壞法,好心不得好報矣。如是,則汝以人為可憐者,人亦以汝為可憐,並所尊重之絕無可議至高無上之高僧,亦為可憐也。故孔子令人正心誠意者,必致其知,致知必須格物。物不格,如戴綠紅等色眼鏡,凡所見之色,皆非其本色。以心有私欲為主,便溺於一邊,不見事之真理,與人之真是非也。此語凡治世修道者,皆當以為圭臬,且勿以為迂腐而忽之。

復某居士書

復某居士書

  人生世間,貴守本分。凡一切人,發顛發狂,乃至常生悲觀,常欲自殺者,皆系不修實行,欲得大幸福,事事如意,財色名位,皆在人上。倘前生修有癡福,得其所欲,則驕奢淫泆,無所不至。如此之禍,較比自殺,當重萬倍。幸而未得,尚不至如此之烈。汝欲消此煩惱,當事事守分,不於分外起一毫欲得之妄念。隨緣做事,即為人作仆,必須盡我為仆之職分,而不以為恥,及以為我非為仆之資格之心。而今得為仆,我能盡我為仆之職分,不生矜己輕人之心。主人知我,我亦不喜,主人不知,我亦不慍。我盡我分,知否任人。無計較心,無抑鬱心。如此為仆,人當尊之為師,不敢以仆視矣。即人以我善於盡仆之職分,而不敢以我為仆,而以師事之,我仍不起自高自大之心。覺得仆與師皆假名,盡我職分乃實行,唯恐行不副名,不計人之待遇。古之大人,雖至窮困不能生活之時,亦無憂戚抑鬱之念。即令貴為天子,富有天下,仍然是山野農夫之態度。此所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君子所以坦蕩蕩也。否則,小人常戚戚矣。汝欲求光去汝之病,其信之字,直使慢慢的詳細斟酌而看,方認得是何字,方認得是何話。光是以知汝是志大言大,絕不以力行為事。使安分不自矜,何肯以最大之要求,作此極難認之字,而令人費許多心思而看我之信,為我設法,解我之愁悶也。使汝得大位,其一切批判,又不知如何華妙。如馮夢華之字,十封信,就有九封人不全識。弄得子死,孫死,承嗣的孫亦死,多半由字之故,汝且莫以彼為奇特。凡寫字,要令人一目瞭然,方是大君子利人自利之心。馮與光書,光費許多工夫,隻認得八程。光復彼雲,尊翰,光隻識八程,而意已瞭然。倘不甚識字之人,則誤事不小,祈以後勿用此派,以期普利。後為光書,則用楷,光意謂改其所守。問及他人,仍是舊派。汝之憤憤欲自殺,光所說,恐汝不以為然。前年一軍官,系山西繁峙縣人,姓續,以國傢不得太平,至中山陵辟腹,被人救未死。一弟子,以彼以憂國自殺,特勸彼來蘇皈依。彼寓蘇多日,其妻女亦偕來過。一日,領其女與仆同來,其女已有上十歲,仆有近三十歲。彼與光談話,其女與仆戲頑。彼呵之,女不聽,發氣呵之,稍靜一刻,又頑起來。光知彼是隻知憤世,瞭無治世之才。隻一女孩,在光處尚不受約束,況統兵乎。不能教兒女,焉能訓兵士乎。說此者,恐汝不以光所說為然,而作一證明耳。今為汝寄安士全書一部,瞭凡四訓一本,(文理周到之極)嘉言錄一本,坐花志果一本,感應篇直講一本,感應匯編一部。息心看之,必期實行。勿如騎走馬觀燈之看法。則從前種種,猶如昨日死,從後種種,猶如今日生。凡以前之習氣,不使復萌於心,庶可以希賢希聖。再進而念佛求生西方,則瞭生脫死,超凡入聖,永離眾苦,常享法樂矣。光老矣,目力,精神均不給,任汝認為是與不是,不許再來信,亦不許介紹人皈依。即向弘化社請經,亦不許附書與光。特寄,及附,均不為復,以無目力精神應酬故也。古人雲,力行之君子,得一善言,終身受用不盡。不務躬行,縱讀盡世間書,於己仍無所益。如真龍得一滴水,可以遍雨一世界。泥龍縱泡之水中,也不免喪身之禍。

復江有朋居士書

復江有朋居士書

  大學贊甚好,但光有目如盲。德森師,二三年以江西寺產事,勞已成疾,不敢用心。弘化社人,無此學識工夫,不能代印汝父諸著作。積成卷時,自行排印。今將此贊,及前之各稿寄回,以免遺失。有貞守貞,而猶註意於他醫,可謂癡人。其憚煩躁饑寒行動,皆在福中不知福之妄心所致。若肯想我若生到窮人傢,終日終年忙衣食而猶難如願,將不要做人乎。古人雲,他騎駿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回頭又見推車漢,比上不足下有餘。此系題行樂圖詩,其圖,前一騎馬者,中一騎驢者,後一推車者。有貞若識此意,一心求生西方,癡病愈而正智開,方可名為慧貞。否則,便是癡貞,貞而帶癡,生西亦不易易。此方肯服,則幸甚。至汝之夢,乃汝心所現,與光無涉。光粥飯庸僧,何能為人現於夢中乎。遊有方之所疑問,夢中所說,與光信相符,此菩薩示彼,令生正見耳。經雲,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山川草木,橋梁道路,人馬兵將,無不隨機而現。若謂不是菩薩現,定是光現者,然則山川草木,橋梁道路,亦能為人現夢,有是理乎。汝且勿癡認是光,若癡認是光,便成以凡濫聖,則汝與光皆獲罪不淺矣,至囑至囑。汝父搖頭之病,乃示不能痊愈,由念佛可痊愈之跡。汝欲完全好,也有法子。汝與慧貞,及汝妻三人,至誠念觀音求加被。果真至誠,決可痊愈,以父子天性相關故也。民十年,黃涵之,與其妻吃長素。其母八十一,勸吃素,不開口,備素菜,則不吃菜,吃白飯。光令代母懺悔,不一月,而即吃長素矣。天性相關,至誠必有感動佛菩薩者。

復卓智立居士書

復卓智立居士書

  人與天,地,並稱三才,非徒然也,必有參贊化育之功,方可不愧。否則,行肉走屍,畢生污穢天地,何可雲三才乎。能體此意,以教童蒙,必能盡心竭力,因材施教。先以道德為本,次及文藝之末。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常時講談,令彼知為人之道。居心動念,作事吐語,俾各淳善,便可為入聖之基。易曰,蒙以養正,聖功也,其此之謂乎。果能以此心教人,則自己學品日進於光明,人將感而化之,不待督責,以期相從也。天下不治,匹夫有責。今日之國亂民困,同室操戈,競欲相戕,民不聊生者,皆傢庭父母無善教,學校之先生無善教。致有天姿者,習成妄為,無天姿者,甘為匪頑。汝能秉正本清源之心,以行培植人才之事,即是不據位而行政,不升座而說法矣,何樂如之。至於念佛,豈便有礙。朝暮隨力稱念,若於此外,則不用心思,隨便念之。但具真信切願,自可往生。若必曰,躬耕而易念佛,不知躬耕之時,以辛苦故,決不能念。汝作此想,皆不反躬自省,這山看見那山高之情見,非深體自心,徹瞭世故之正智也。汝但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兼以信願持名,求生西方。以此自行,亦以此行化他,雖不能大有作為,亦可以不愧為人,不愧為師,而頂天立地也已。

與李慧澄居士論焚化經灰及往生錢書(民國二十三年)

與李慧澄居士論焚化經灰及往生錢書(民國二十三年)

  焚經一事,雖有功德,吾人不敢提倡。以粗心人多,每每燒於錫箔灰中。錫箔灰,賣於收灰者,將紙灰簸出,而留其錫以賣之,此經灰,不同棄於垃圾中乎。誰肯細心另用器焚之,而以其灰投之於大江大海中乎。光於初出傢時,見放蒙山,燒黃表,內加往生錢者。(印往生咒如錢形,故名往生錢。)。點著,隨點隨著,至手不能執則丟之,每每未燒盡,而每張多有字未燒及。光緒十六年,在北京龍泉寺,晨出寺門,見夜間放焰口送孤魂所燒之紙堆,有往生錢,約二寸厚,隻燒一半,光拾而納之於字簍中。倘被仆人打掃,不同歸於垃圾中乎。是知無論何法,皆須細心人做。若大派頭人做,則益未得,而禍先得矣。前數年,太平寺,為蘇州隱貧會,代售硃書金剛經,真達和尚,聞光說而止,不為售。如有人送硃書金剛經,不必於做佛事燒,恐無有細心人料理,仍蹈前愆。當在傢中清凈處,具一大鍋,或大洋鐵盆,下鋪箔錠,置經於上,上又加以箔錠,以免飛揚。候其火滅,取其灰,貯於新佈袋中。又須內加凈沙,或凈石,凈磚,投於江海深處,庶可無過。若不加沙石於內,則浮而不沉,仍漂之於岸上,終遭穢污。焚經如此用心,必有功德,必無過愆。否則,吾不敢說。彼焚經者,誰不是與錫箔同燒乎。南方錫箔好,人不肯燒之於地。北京錫箔惡劣,諸寺皆不知敬惜字,凡人傢做佛事,每每文疏均於門前車路上燒,並不用器盛貯。人畜踐蹋,其過非小,而相習成風,大可痛悼。此事在吾人分上,當以緘默自守。如南方女人拜佛手方,印有佛菩薩名號,上打各寺之印,鋪地拜佛,或用墊坐。此種惡風,遍傳遠近。光緒二十一年,光在阿育王,見一女人,用此佈墊坐,因與舍利殿主說。殿主雲,此本地風氣,意謂光多事。故於普陀志中,說其罪過,不知有人肯留心也否。世間不知有多少不可究詰之事,相習成風,人各以為有理。如吃葷之人,以吃素為不吉祥,於子孫不利。若吃長素,當令子孫斷絕。竟有信之不許父母吃長素者。此種訛傳之話,遍周各處。又凡生產,有念佛人,概不敢近。又有不見死人者,不見新娶之婦者。以及破地獄,破血湖,還壽生,此種無道理之事,庸僧為求利而為人作之,無知者為消罪而出資請人行之。至真得利益之念佛法門,又漠然視之。龍梓修,濮秋丞,十八年,擬以一千六七百圓,在寶華山做一堂水陸,為光說。光令以此錢打念佛七,彼便捨不得用,用幾百圓念佛耳。使光贊成彼做水陸,則二人均須八百多圓。可見世間人,多多是好鬧熱鋪排,不是真實求超薦先亡,與普度孤魂也。錫箔亦不可廢,亦不必一定要燒多少。須知此濟孤所用,佛菩薩,及往生之人,瞭無所用。亦當以佛力,法力,心力,變少成多。若人各得一,縱數千萬萬,也不能遍及,以孤魂與鬼神,遍滿虛空故也。若知變少成多之義,則濟孤之心亦盡,而且無暴殄之過。是在人各至誠以將,則心力周遍,冥資亦隨之而周遍矣。

介紹用三星素皂書(民國十八年)

介紹用三星素皂書(民國十八年)

  近世殺劫之慘,千古未聞,推原其故,多由殺生食肉而致。欲挽救者,非從提倡因果報應,令一切人,同發民胞物與之心,同皆戒殺吃素,無以得其效果。於食肉之外,凡能啟殺機者,皆當設法改良。即如肥皂一事,由茲殺生者,亦莫計其數。以肥皂用油,方能去其油膩。別種油,無凝結性,縱有能凝結者,皆價值昂貴,以故均以牛油為之。牛為畜之有大功於人者,因茲所殺無算,實為一大憾事。數年前,周文明居士,與普陀一僧,創做素肥皂,光曾為說明所以,用告四眾,頗為一切善信所贊許。惜資本無幾,不數月即虧折停止。後南洋燭皂廠,帶做素者,以成本大而利息薄,亦復停止。前三四年,每有遠方佛教徒,致書詢問發賣處於光,而欲購用,亦有欲代為出售者。光常將此事系之於心,冀得發心救生弭殺之人,復做素皂,以釋我隱憂,則幸何如之。去年十月,上海中國化學工業社總理方液仙,與其母,其妻,同來皈依。光問,做肥皂否。雲,做。光囑令做素者。彼應曰,諾。但雲,素皂成本較大,價若定高,人不肯用,以故各皂廠均不肯做。既承師命,當滿師願,然非多方研究不可,明年春夏間,當可出品。至今三月初,彼來見光,雲,素皂模與坯,均皆做妥,以廠屋不足用,現為建築,至四月中,當可出售。光聞之,喜不自勝。孟子所謂,矢人唯恐不傷人,函人唯恐傷人。同一求利,而慈忍罪福,大有懸殊。隻此一舉,不知少殺多少生命,誠所謂藝也而進乎道矣。所願一切同倫,悉皆用此素皂,則凡一切葷皂廠,咸皆改做素皂,以期人皆惠顧,決不以葷皂成本輕而不肯改良也。光老矣,精神日減,應酬日多,秋後,當滅蹤長隱。恐各省之佛教同人,或有不知,故令彼印於仿單,以期咸知雲。

致銘光居士書

致銘光居士書

  凈土法門,為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門,若非宿具慧根,實難深生正信。勿道儒者不易生信,即通宗通教之知識,亦每每以宗教之義論判之。致於此令博地凡夫,未斷煩惑,即於現生瞭生脫死,超凡入聖之不思議法,不但不肯自修,而且不肯教人修。以不知此法,乃佛法中之特別法門,彼以宗教之義為準,故致有此過咎也。使彼最初即知此義,則其利大矣。聰明人,多以明理悟心為志事,而不知念佛,乃明理悟心之捷徑。念念若能相應,自可明理悟心。即未做到,而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較彼明理悟心,未斷煩惑,仍復輪回生死,瞭無出期者,已天地不足以喻其否泰。況既往生已,親炙彌陀聖眾,當即親證無生法忍,豈止明理悟心而已哉。凈土法門,唯上上根人,與愚夫愚婦,能得實益。而通宗通教之聰明人,多以志大言大,不肯仗佛慈力,而以仗己道力為志事,甘讓愚夫愚婦早預聖流也。貴邑或有此種見解之人,故為稍說其所以耳。既欲皈依,今為取法名為契光。梵語阿彌陀,此雲無量壽,亦雲無量光。果能一心念佛,即是以果地覺,為因地心。若能心心相應,則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極平常,極玄妙,若能信受,可謂超格大丈夫。光以宿業,生即病目,幸猶見天七十多年。今則目極衰昏,拒絕一切筆墨應酬。恐汝或為他宗倡導所搖奪,故特略說特別,通途二義,庶不至弄巧成拙,求升反墜耳。當常看凈土五經,則知凈土法門,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之總持法門。其有所未喻者,當常看凈土十要,則群疑冰釋,一心月朗矣。文鈔,語雖拙樸,於禪凈之所以然,與日用倫常之互相益,稍有發明,亦可以作自利利他之一助。

致自覺居士書(民國十六年)

致自覺居士書(民國十六年)

  天下事有定理,無定事,當以理定事,以事論理,俾合乎天理人情,則得之矣。孟子所謂,男女授受不親為禮,謂嫂溺不援為豺狼,當此之時,固不能依平常之禮為論也。孝子事親,無所違逆。若親生毒瘡,猶須以針錐刀鎞刺割,又須狠力擠其膿,以至見血方止,此亦是孝之發露處。若畏其犯逆,則親命已矣。然不可見有如此行者,謂之為孝,乃於無毒瘡之父母,亦作如此刺割,則成大逆不道,天雷當殛。女子經期,乃大半世之痼疾,發必數日,何可以因此遂停念佛乎。平時必須致潔致誠,至此雖身體不能致潔,當倍致誠。小衣內必厚襯佈,勿令污血流於佛堂。凡手若摸下體,必須洗凈。禮拜若不便,當少禮。至於念佛,誦經,則固以志誠恭敬心行之,其功德與平常瞭無減少。以佛為一切眾生之大慈悲父母,當此病發時,能至誠念佛,則當倍生憐愍。若如愚人所執,身有此不潔之病,則不可念佛。若兒女墮於圊廁之中,亦不可呼父母以求救援也,有是理乎。念佛人,宜行,住,坐,臥,心常憶念。平時須於潔凈處,衣冠整齊時,或出聲念,或默念皆可。唯睡眠,及大小便,裸體澡浴時,隻可默念,不宜出聲。若遇刀兵水火災難,則任是何地,何種形儀,皆須出聲念,以出聲比默念更為得力故也。若女人生兒子時,當於未生前即念。及至臨盆,雖裸體不潔,亦宜出聲。此時有性命相關,如墮水火以求救援,不得論儀式不莊,污穢不凈等也。女人難產,不是與所生兒女有怨,便是宿世怨傢,障不許生,令其受苦。能念佛,並旁邊料理之人同為念佛,則彼等怨傢聞佛聲,當即退避,不敢為礙矣。是以女子從小,便當令其念佛,以期預滅此難。若平時常念佛之人,斷不至有此危難。即平時不念佛之人,能志心念,亦必定易生。愚人執崖理,謂傢中女人生子,傢中都不可供佛,也不可念佛,否則得罪。此系執死方子醫變癥者,隻知其常,不知其變,可哀也已。汝能將此義,與親鄰婦女說,其功德甚大,而毫無所費,可謂拯人於未危。但須詳為分別,切不可謂女人生子,裸體污穢皆無礙,平常亦瞭無敬畏,不須凈潔,則又獲罪不淺。平常須依常理,月經來,及生產,乃是變理。詳審孟子,及光所譬,自可悉知。今為汝寄文鈔一部,安士書一部,觀音頌一部,壽康寶鑒二本,祈詳閱。文鈔,不但修持凈業有所依憑,即涉世守身,齊傢教子等法,皆有發明。當今之世,必須認真提倡因果報應。教子固屬要務,教女更要於教子。以人之幼時,常在母邊,母若賢,則兒女自然會賢。以熏陶化育於平時,習已成性,及長而受父教,則順流而導,實為易易。今世之亂至如此,皆無上二種之善教所致。光挽劫無力,救世有心,故為此一上絡索。倘不以為老僧迂腐之談,則幸甚。

復劉仁航居士論弘揚因果書

復劉仁航居士論弘揚因果書

  光粥飯庸僧,何可過譽,令光慚愧無地耶。世出世間聖人,以因果之事理,平治天下,度脫眾生。今人多不以此為是,另行新法,以致專務競爭侵奪,以期大我勢力,廣我疆土,互相殘殺,瞭無底止。人禍既烈,天災又臨,國運危岌,民不聊生,皆由不以因果報應為是之所致也。此之禍根,盤結已久,現已逐漸爆發,豈一二人宣傳,所能挽回。閣下之弘願,光欽佩之極。然光已成廢人,不但不能相幫,亦不能勸人相幫。何以故,以無精神說話,及無目力寫字故。竊謂宣傳於將戰未戰之時,彼此決裂之心,頗難立即放下,而且費川資,受危險。不如息慮亡緣,一心禮誦,求三寶冥垂加被,俾各國有權力者,息滅惡念,發起慈心。如其有感,則其利大矣。如不能見感於各國,然亦冥與各國人結有法緣,其益亦非淺淺。

復楊佛典居士書

復楊佛典居士書

  接手書,知日誦精勤,欣慰無似。所言黑影,非佛菩薩之影,亦非怨傢對頭所現之影。以佛菩薩既現,必明瞭能見其面目等。怨傢,當現其可畏之相。此影殆宿生有緣之孤魂,冀其仗念佛誦經之力,得以超生善道耳。當為伊於課誦回向後,又專為回向,令其消除惡業,增長善根,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則於彼有益,庶不負現影一番苦衷。又凡修行人,要心有主宰。見好境界,不生歡喜,見不好境界,不生畏懼。能如是,則所見境界,皆作助道之緣,否則,皆作障道之緣。又凡修行人,俱宜以至誠恭敬為本,以慈悲謙遜為懷。心之所存,身之所行,雖不能完全與佛相應,必須努力勉勖,以期其不違佛心佛行,則可謂真修行人,真佛弟子矣。

復崔德振居士書五(民國二十一年)

復崔德振居士書五(民國二十一年)

  一切眾生,具有性德,殊少修德。今既發心學佛,是由性德,而起修德。雖有此心,若不竭誠盡敬修持,則修德不能大著,性德仍舊被煩惱惡業所障,不能顯現。如日在雲中,瞭不見其光相。故須振起精神,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行世善。又須竭誠,盡敬,生信,發願,念佛,求生西方,以修出世之法。世間學一材一藝,皆須振起全副精神,方能有成。今以具縛凡夫,即欲於現生中超凡入聖,瞭生脫死,可不奮發大志,打起精神而能得乎。德振之義,如是如是。倘能振拔,則名實相應。否則,有名無實,是自己不振拔之咎,非佛法之不能利人也。●(其二)既病將起,因蒙大士垂佑得瘳,理當認真鄭重其事,修持此第一要著之凈土法門,何又泛泛然問及不急之事。至於歸結,亦不過與行人問路同一相狀。知閣下之所言信者,乃皮毛之信。所言行者,乃遊戲之行。使其真以此事為人生第一事,則蘊中發外之相,當可一覽而知。閣下既有問,則為答復,有要求,亦為郵寄。然光老矣,精力不給,以後不得再來信,來則不復。一以無暇應酬,一以泛事無量故也。一,心經,乃撮要而譯,故無證信序,與流通之文。而唐般若,共利言譯本,與宋施護譯本,則有之。二,一切經咒,雖有佛說,菩薩說之不同,即菩薩所說,而經佛證明,均可稱為佛說。汝以為佛弟子著(原問著系筆字之誤)述,何藐視經咒之甚也。以此心誦經咒,則決無不可思議之感應矣。三,修羅,此雲非天,謂有天福而無天德。以其有福,故亦有列為善道者,以其瞋慢鬥諍,故亦有列為惡道者,以其善惡罪福夾雜故也。世有信佛者,每每妄生己見,而懷疑謗。其人與而言之,則曰正信之士,奪而言之,亦可曰邪迷之人。四,娑婆,是三千大千之總名。五,結跏趺坐,先以右足安左[月+坒]上,次以左足安右[月+坒]上,名為跏趺。跏,本作加,謂兩趺相加也。趺,即足背。然坐久則或可左右相調,非崖板常須如此也。若不能雙結,則但以左足壓右足而已,此亦名半加。六,高廣大床,此系西域僧人行頭陀行之繩床。吾國此法不行,但不宜坐貴重珍妙之床榻耳。此繩床,同今之馬札子,用繩穿之,可開可合。高不過一尺六寸,廣不過四尺。尺系周尺,比今尺小二寸。此床非睡眠之床,乃坐禪之床榻也。七,唯有徑路修行,此是教義,可按文會。依舊打之繞,此是宗意,須有悟處,方可徹知。曹魯川,自命是通宗通教之大通傢,尚錯會其意。閣下即欲令示此義,誠所謂遊戲而問。閣下且放下一切閑知見,一心念佛,念到心佛雙亡之後,自可發一大笑,完全瞭知。未到此時,若別人與說,亦不得而知。譬如已到含元殿,其殿中種種,悉皆備知。若為未到者說得縱明白,依舊是茫然不知。宗傢之語句,通是教人參的。若以文義會,不但不得其益,尚且以誤為悟,其罪極大。即令真悟,尚去瞭生脫死,遠之遠矣。以彼唯仗自力,須大悟後,煩惱惑業斷得凈盡無餘,方可瞭,否則,莫由而瞭。念佛法門,若具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則仗佛慈力,帶業往生。閣下之根性,也隻可學愚夫愚婦之修持。若妄效曹魯川之身分,不但瞭生死無分,誠恐墮落三惡道為準程的。何以故,以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因茲壞亂佛法,疑誤眾生故。八,文鈔等寄一包來,若不嫌鄙陋,祈詳閱而依行之,庶可不虛此生此遇矣。若以其不堪寓目,則轉施與不具目者。以後隻可與范九談敘,不得與不慧通函,以無精神應酬故也。●(其三)世間事,有可以理論者,有宜以情論者。汝所說某人之事,固當以情論,不可固執常理而為斷定也。事既五年,亦無懼人見聞之慮。彼既以共某住為安,則隻可任之。如其有真孝思,當代為禮佛懺悔,冀其覺悟,時往問候,勸其念佛,此以情感。如其艱難,不妨周濟。資盜以糧,不可為喻。此系以母子之情為準,不能按常理為論。至於對某,亦不得竟作怨仇相視,敬而遠之,方為合宜。男女雖異,心念是同。世有男子,傢有妻妾,尚在外邊與他人婦女相處,其子不能不以為父。至於其父所愛之人,雖不能直認為母,然亦不可作怨仇視。以作怨仇視,即系怨仇其父也。又後或致有報怨行兇之舉,故當敬而遠之。禮雲,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於犬馬盡然,而況於人乎。但不生分別,盡自己之孝思,則於天理,人情,佛法,均可無悖戾矣。祈以此意,為其人說之,彼當能兩全其孝思,而或可令親生正信心,求生西方,以念佛為事也。但將往事作忘記,則情可日親,而言當即聽也。令舅處,已令寄文鈔,嘉言,統紀,安士,正信等,共一包去,今當為書寄去。汝前日之信亦收到。汝父母一向均有信心,今更當曲為勸諭,使彼信心增長,實為人子佛子之報本要義也。汝謂彌陀要解,辨體,及鳥音法利一段不明白,祈光解釋。此種甚深理致,及各種教義,豈初心人即能瞭知乎。解釋也要有幾分明瞭方可。否則,要多少筆墨,方能令一一明白乎。汝且一心念佛,過二三年,當自有明白之幾。如急欲即明白,當請一部彌陀要解便蒙鈔,息心看看,或可即知。或猶未能即知,以須久久鍛煉方知也。光於去年,即應許李圓凈修清涼,峨眉,九華志。去年請許止凈標其大致,其所修治,通歸於光。一年多來,以信札及各冗繁,一部也未修好。前以尚不即排,故遲亦無礙。今清涼志已排,而修隻一半,每每十餘日不暇一理。以故今決拒絕一切應酬以為此,否則,兩失其益。以後無論何事何人,皆勿來信,來亦不復。否則,此事逼極,則難得如法。流傳世間名山志,好將就瞭事乎。祈以此話,與一切相知說之,亦勿介紹人來皈依。●(其四)此女生是討債,死是償債,可無疑者。然溺人之處,常有人溺,即所謂求替死鬼者。當於其處,立一木標,上用極厚白洋鐵板,刻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字要大,要看得遠,要能經久,可息此禍。以刻此字之人之慈心,感佛之慈光加被,以後決保無有此禍。即此可見佛慈悲力,不可思議。薦亡之法,唯念佛最為第一。現世之施食,皆場面而已,固不如求念佛僧夜放蒙山,為有實益。道傢之經懺法事,通竊取佛法中之名義而杜撰之。僧之施食,尚難得真益,道之會食,豈即能度亡乎,不過借此以欺人而已。既是被怨鬼攜去,約事似屈,約因則非屈。至簽之所示,何可執定,以事有萬變,簽止若幹。即乩語尚有時不應,況簽詩乎。汝夫婦置女於河邊而歸,女溺死,則有過。彼在傢中,竟自往河死,汝自謂有過,則成癡話矣。甚矣,怨之不可結也。前生結之,來生受報,彼鬼豈無因而拉此女入河乎,可以知因果之永無或失也。●(其五)佛法圓通無礙,密宗固有不經阿阇黎傳授者,則為盜法,此乃極其尊法之意,非令永斷密宗之謂。若依汝說,未受三昧耶戒,不可念蒙山施食。何但蒙山施食,即一切咒皆不可念,以未經阿阇黎傳授故。然自古至今,普通人念大悲,準提各咒,有感應者甚多。乃至儒者由碑帖而知有心經,病瘧而力疾念之,瘧鬼即退。若如汝說,當瘧鬼更為得勢矣。今為汝說一喻,譬如盛德君子,以身率物,一鄉之人,聽其指揮,悉皆安分守己。其人之以身率物,勝於官府之發號施令,切不可以其德化勝於官府,即效官府發號施令,則人皆以為反叛矣。但自修持則有益,若自僭冒則有罪。如此,則不至斷滅密宗,亦不至破壞密宗矣。今人多多是以凡夫情見說佛法,故致遍地皆成荊棘,無處可下足行走矣。僭冒者,謂妄充阿阇黎也。作法何礙,畫梵字作觀,均可照儀軌,但不可自命為已得灌頂之阿阇黎耳。彼能知此義,則光之喻更為明瞭矣。今人學佛,皆是瞎用心,弄成法法互礙,一法不成瞭,可嘆之至。

復沈來沄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

復沈來沄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作佛。所慮者背覺合塵,不肯回頭,則佛無奈彼何。若肯回頭,則前之背覺合塵,罔念作狂者,今則背塵合覺,克念作聖矣。以佛性自心本具,佛慈多劫常垂。而況令嚴令姑丈之遺范尚存,誠所謂求則得之矣。光老矣,精神不給,故避地於蘇州報國寺。此寺概無房產,亦不應酬,隻數人作茅篷住,終日關門過日子。今因汝之誠,欲多開示,則不勝其勞。今為汝寄文鈔,嘉言錄各一部,祈詳閱而依行之,則令嚴令姑丈之所得者,汝亦當得之也。然欲生凈土,必須要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方可。否則,心與佛悖,難得實益矣。所言敦倫盡分者,即力行孝,弟,忠,信,禮,義,廉,恥之謂也。必須實行於父子,兄弟,夫婦,朋友間者,然為人子之職分,尚易盡易知,為人父母之職分,則難盡難知。今之許多瞎搗亂之人,雖是其人之罪,究其來源,皆因其父母,未嘗以為人之道理,並因果之事實相告。所教者,皆主於機械變詐之計慮,故致如此其惡劣也。由是言之,人果能善教兒女,自可傢道興隆,天下太平矣。願於兒女初知事時,即以為人應行之事,及善惡因果之實驗,常與說之,則兒女之子子孫孫,通皆賢人善人矣。此所以為父母之分,較為兒女之分為難盡也。

復海門蔡錫鼎居士書三

復海門蔡錫鼎居士書三

  汝之所執,乃屬斷見。不知我人一念心性,非斷非常。何以非斷,前無有始,後無有終。若有始終,即落斷見。何以非常,性本常然不變,而復有隨緣之義。隨悟凈緣,則為聲聞,緣覺,菩薩,佛。雖圓成佛道,而瞭無所增,但去盡妄想執著,復其本具心性而已。隨迷染緣,則為天,人,修羅,鬼,畜,地獄。雖輪回六道,而瞭無所減,但由妄想執著,錮蔽本性,如雲遮天日,而天日仍舊無所加損耳。汝最初學之周天大道,不但不是佛法,且不是老子之法。試觀老子道德經雲,吾有大患,為吾有身。外道皆以長生不老,及成大羅神仙為事。若成大羅神仙,則便於玉帝座下稱臣,謂為榮無以加。不知玉帝尚在六道中,況於玉帝座下稱臣之人乎。又汝言天地開時,眾生從何而來。不知天地如房屋,新屋一成,則當拆舊屋時移居他方者,照舊還歸原處。房屋當壞,移徙亦然。故有罪業者,移居他方世界之惡道。有功德者,生於二禪天。初禪壞七次,二禪壞一次。二禪壞七次,三禪壞一次,是名三災。四禪永無有壞,三禪壞時,有功德眾生,皆生四禪。又汝既信凈土法門,何不認真修行,而復妄充通傢,問此不關己分之事。汝本外道性質,以外道當佛法,以佛法當外道,此種糊塗信,本不應答。誠恐汝或有佛緣,隨即返邪歸正,亦不可料,故不禁絡索一上。能信,則但按嘉言錄而修之,必得大益。倘又逞己盲辯,又復來函致問,則決定不復。何以故,既不領會,猶執迷為是,誰有此閑心思,與汝辯論無關自己身心性命之事乎。本欲即在汝信略批,奈語意太略,則汝疑猶不能決,故續二紙耳。●(其二)去年以校書無暇,後又病,故不暇修書,但令李圓凈寄德凈之法名而已。以文鈔中所說,皆系開示,而嘉言錄,又撮聚一處,頗易領會,何必又於百忙中復信。今之宏法者,多皆以上根利器自詡,又復以上根利器待人,故不註重持名求往生,而以開悟為期望也。此在當人自量可也。如其能開悟,明教理,又能斷盡見思二惑,則何善如之。如其不能,固當依信願念佛,求生西方,為唯一無二之決定良策。否則,於種善根,則誠有之,於瞭生死,恐難以預斷其劫數也。汝處外道多,汝既生正信,凡所言所行,當勿與彼同,則或可轉彼邪執。第一須要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第二須具真信切願,持佛名號,不使名利及人天福報之心稍萌,則可謂德凈。即維摩所謂,欲生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心有污穢,何能生凈土乎。若欲化人,正不必張羅門庭,但令大傢各於自己傢中修持,如上所說之事即已。即欲立一機關,但借一現成之寺廟,為每期提倡之所。(期隨人事以定,或一月二次,或一星期一次。不可空費錢財,諸事從儉為要。)若即欲建築,當此時局艱難,不但難以成就,或致反招他禍。光一生不喜張羅,以故一生不作主人,不收徒弟,但隻在人傢寺裡作掛單僧耳。近十餘年,由外邊謠言,人遂謬聽,謂為善知識,以致忙得不瞭。今已七十矣,何能常忙。故急欲隱居,拒絕一切人情往還,即當去滬長隱,以後不得又通信。●(其三)佛弟子祭祖先,固當以誦經,持咒,念佛為主。焚化箔錠,亦不宜廢,以不能定其即往生也。即定其即往生,亦不妨令未往生者資之以用耳。受五戒者,應搭縵衣,系五直條,不是一長一短之五條。今則一長一短之五條,二長一短之七條,每每亂搭,實為僭越。與其僭越,固不如不搭之為愈也。若欲搭者,須於正禮拜時搭之,不可常搭,以致混亂儀規。具,本名坐具,坐時所用。吾國向來作禮拜用,隨眾則不能不用,自行則用否隨意。僧尚如是,況居士乎。

復梁慧棟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

復梁慧棟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

  光老矣,無精神為之開示。以汝提倡凈土法門,今為汝寄凈土十要,佛學救劫編,並長信。依此修持,自可得其實益。然既提倡佛學,必須註重念佛求生西方一法。否則,隻是種善根,不得現生便瞭生死也。又貴地之外道甚多,無論是何種外道,均不可依彼法修持。若學佛而仍修外道法,則成壞亂佛法,疑誤眾生之罪。既學佛法,必須要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殺護生,信願念佛,決定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此自行,復以此化他。俾內而傢庭眷屬,外而一切有緣,同修此法,同得此益。今為汝取法名為慧棟,謂以佛智慧為世棟梁,俾彼無依孤露之人,同得托庇於佛法大屋之下。若肯顧名思義,當可不虛此生此遇矣。且長信所說,均系切要之事。而臨產念觀音聖號,實為人生第一要事,宜與一切人說之。則以後不但不受苦痛危險,而所生兒女,亦得安樂,無諸災殃。惜世人不知,遂致每每受苦不堪,或致母子雙亡,為可哀也。凈土十要,為凈土法門最要之書。此次所印,又附數要書要文。得此一書,依之修持,譬如杲日當空,行大王路,一直前去,瞭無差錯。門外漢,每每不以書中所說為是,輒求口傳心授之秘法。此乃習聞外道口傳心授,方能得道之邪說,誤認佛法亦如是。可悲可痛,切勿染此邪見。

復於歸凈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復於歸凈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欲學佛,必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方可。不能為世間賢人善人,何能得佛法真實利益乎。汝母既長齋念佛,當將凈土宗旨,及修持要義,與汝母說,庶可母子同生蓮邦。又須以此普為一切親朋有緣說,俾大傢同沐佛化,同修凈業,同生西方也。汝既學校卒業,處今之世,斷不宜出傢,況汝母又不許乎。即掩關亦不必。為汝計,或為私塾之師,或為人司書啟管帳,均可稍得薪水,以資日用。然須認真讀書,俾文字通暢方可。斷不可懶惰懈怠,以致無所成就耳。法名,即原歸凈二字甚妙。古雲,縱然生到非非想,不如西方歸去來。果能老實念佛,乘彌陀之願船,歸極樂凈土傢鄉,是可預卜。此乃千經萬論,處處指歸,若不此是歸,定如貧子,不識故土,不憶慈父,而甘漂泊他鄉,以轉於溝壑也。若不擬不議,一心歸去,始知自性本來清凈,又何處求歸相凈相耶。古又雲,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歸凈歸凈,念茲在茲。

復宗誠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復宗誠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今之學堂,直是一個陷人坑,不陷於黨派中,便陷於自由愛戀,任意冶遊。須知人隻五六尺一動物耳,而與天,地並稱三才,則人之名尊無與等。名既尊貴,必有可尊貴之實,方可名之為人。否則,便是衣冠禽獸,以其無有人之氣分故也。才者,能也。天能生物,地能載物,人能繼往聖,開來學,補天地化育之不及,故與天,地並稱之為三才也。若隻知飲,食,男,女,不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則較禽獸為惡劣。是人也,空得一世人身,絕無一點人氣。則一氣不來,當墮地獄,經百千劫,瞭無出期。欲為禽獸,尚不可得,況又得為人乎哉。汝最初不知此義,聞惡友之誘即冶遊。及惡毒已受,疼痛不堪,好後又行,又發又犯,亦太不知好歹,太無志節矣。須知男子冶遊,與女子偷人,瞭無高下。世人每以女子偷人為賤,而於男子冶遊,則不以為怪,此皆不知人之名義,所以有此惡劣知見也。幸汝以屢次受苦,始知回頭,亦是宿世善根所使。而光又詳說所以者,恐汝此心未死,後來或復蹈此覆轍。故欲使知人名尊貴,而不致自暴自棄。並以此勸諭一切青年男女,同凜人之尊貴名稱。實行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世善。又復發菩提心,普利自他,同皆生信發願,念佛聖號,求生西方,以修出世之善,是則可名為人。雖不能繼往開來,參贊天地之化育,如古聖賢。然亦有少分繼往開來參贊之功德。則人之名方有實際,不成空談。今為汝取法名為宗誠。宗,主也,本也。謂以真實至誠,自行化他,不使有一絲毫虛假,及惡劣念頭,以至辜負人之一字也。五戒且先自持,既能真持,久之,則受又有何難。倘心仍猶豫,是則名為兒戲,不但汝自罪過,光亦同得罪過。

復許慧舫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復許慧舫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汝之病,乃宿世,或現生,有害人性命之事。此業不消,病決難好。現在吃藥無效,即可不吃。但息心念佛,念觀世音,以期超度怨傢。念佛雖不見效,仍有利益,不可與吃藥同作一例。汝傢計如何,若無財力,則自己至誠懇切念佛。當生慚愧心,不可生憤恨心。生慚愧,則怨傢之怨恨可解。生憤恨,則是欲解而更結矣。以彼懷恨相報,汝又懷恨彼報,則愈結愈深,莫可如何矣。此系解怨釋結之最上一著。如傢計尚豐,或可於靈巖山打一佛七,或請十五,二十,三十人,均可。靈巖為江浙第一認真辦道之處,常年念佛,與普通打佛七同。有施主求若幹人打七,仍是照常念佛,不過於佛前,牌位前,多三次回向而已。無論打七者,不打七者,通同一樣念。不過請若幹人,即得若幹人之功德耳。現念佛堂有三十餘人。若打七,當供一解怨釋結之紙牌位,圓滿則焚化之。若自己供長生祿位牌位,則做一木牌位,永供念佛堂中,則加五十圓,不做,則按人十圓。如十五人,即一百五十圓,三十人,即三百圓。此非為靈巖拉佛七,以汝病體重,故不妨說此辦法耳。汝自斟酌,若無力,則不必強勉。今為汝寄凈土五經二本,汝與婦同得受持,此可作常時讀誦本。又靈巖去年重修大工,今碑已刻成,拓出,今寄一張,閱之,可知其修持之概耳。至於光之隨便所說,何必集錄。文鈔,嘉言錄已可為法,何必求多乎。至於某某外道,所偽造之書,吾人隻好任彼所為,各行各道。若與彼盲無目者辨別黑白,彼何能自知其非,反惹彼生謗[賣+言+賣]耳。譬如狗子吃屎,彼自謂香美。若與彼說是臭惡,彼決不肯信,反謂說者不知好惡。當今之世,大傢完全在黑暗中,越學問大,越糊塗。往者,程子,朱子之學問人品,可謂很大很高,而且極力破斥因果輪回,謂為佛借此以騙愚夫愚婦耳。此種話,即是提倡破壞孝,弟,忠,信,禮,義,廉,恥者之大根據。知此,益當一心念佛,求生西方矣。今之有學問者,又何足道。

復殷德增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復殷德增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欲以讀誦大乘,助其凈業,非真有深明凈土之正知見不可。否則,便以經教中高深玄妙之法門是尚,於凈土法門,完全視作愚夫婦之修持。近來之講華嚴,講法相者,多破凈土。湖南某,深知凈土,尚極力提倡。因學法相宗,後之所說,皆是謗佛,謗法,謗僧。汝發此種大心,頗為難得,但未必不隨經教知識所轉。不轉,則可謂佛之真子。轉,則或成捨易取難,或成湖南某派,則嗚呼哀哉矣。往年一法師,以念佛為賣五香豆,以講經為開銀行。又以念佛為飯裡參沙,將何以吃。是知非有大善根,不能深信此法。為汝說此,使汝於未發足前,先將南針認定。否則,大通傢或可冒充,瞭生死恐難做到矣。念彌陀,亦可作恃怙,念觀音,亦可得往生西方。但取其誠則有感,何竟作此種崖板會計乎。觀音,是彌陀法王子,輔弼彌陀,度脫眾生,是一傢事,不是各別門庭。

復鄭慧洪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復鄭慧洪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現今世道陵夷,在傢修行好,出傢反多障礙,切勿萌子女願瞭出傢之念。汝父於此劫濁之中,不知一心念佛,求生西方,癡癡然,欲參禪明心見性。須知彼所參者非禪,乃文字知見,參到老,於禪瞭無所幹。即令真得禪宗明心見性之實益,其去瞭生死,尚大遠在。以煩惱惑業未斷,悟是悟,生死是生死。若謂明心見性,即無生死可得,此系門外漢,與狂禪者之所謬認者。然現時誰是明心見性之人。凈土法門,全仗佛力,詳看嘉言錄,文鈔,依之而行,決定可以往生西方。去秋,凈土十要印出,此為凈土法門最要之書。年底,佛學救劫編印出,尚未寄來,待來,當為寄三幾包。依之而修,較比親近善知識為穩當。若不自量,來江浙遍訪高人,或竟將此信心被高人打破。則禪既無望,凈又不信,前途茫茫,將趣何所。今之欲親近善知識者,須先知禪凈之所以。否則,十有八九,由善知識破壞凈土善根,尚自囂囂得意,謂得正法,良可痛嘆。光今年決不出關。明年若清涼,峨眉,九華,靈巖,四部山志瞭結,當覓一人不知之處,以終餘年。祈與汝父說此意。又小兒當認真教訓,切不可溺愛驕慣。

與趙奉之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與趙奉之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昨接張文理函,言居士近來念佛頗懇切,以未見不慧為憾。不慧業力凡夫,見之無益。肯依嘉言錄修持,則勝似見面多多矣。今為居士寄文鈔,十要,聖賢錄各一部。飭終津梁,正信錄各一本。有此諸書,自行化他,足有餘裕。六十七歲老人,亦不必又去研究別種經典。但一心念佛,求生西方,自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其餘一切法門,皆仗自力斷惑證真,方可瞭生脫死。念佛法門,但具信願,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其間難易,奚啻天淵。祈認真修持,又須令眷屬同念,按飭終津梁,說臨終助念之利益,破壞之禍害,使彼等念熟聽熟。待汝臨終,則可大傢相助。否則,必定大傢相破壞矣。光老矣,目力甚衰,又有迫不容緩之三山志。已於月初,拒絕一切,以後切勿來信。文鈔,為凈土入門之書,十要,為至深至切之典,聖賢錄,為古人已得之榜樣。有此諸書,又有何欠,而復以一函問法乎。

與陳慧恭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與陳慧恭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誠之所至,金石為開,況仗三寶之力乎。居士果能詳看各書,將來當有成就。否則,便成一無恒之狂人矣。在傢人念蒙山,有何不可,此系普結孤魂緣者。小則蒙山,中則焰口,大則水陸,同是一事。常結孤魂緣,則常吉祥矣。人不敢念者,意恐招鬼。不知鬼與人混處,無地無鬼,即不招鬼,誰傢無鬼乎。鬼比人當多百千倍,人若怕鬼,當積德行善,則鬼便敬而護之。人若做暗昧事,鬼便爭相揶揄,故難吉祥。人若知此,雖在暗室,亦不敢起壞念頭,況壞事乎。此種鬼,乃善鬼,人來則讓開,人去則又遍占其地。若厲鬼發現,則有大不吉祥。放蒙山,若至誠,雖厲鬼,亦當謹遵佛敕,不復為厲。是以凡怨業病,醫不能愈者,至誠念佛,念觀音,即可速愈,乃怨鬼蒙念佛恩,得生善道而去耳。可知人人面前,常有許多善鬼,或惡鬼。怕鬼之人,當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所有之鬼,通成衛護之人矣。此鬼唯恐不多,越多越好,用怕作麼。汝妻發心皈依,今為取法名為慧雅。雅者,正也。能一心念佛,不生來生人天福報之妄想,方為依佛智慧之正慧,故曰慧雅。三女逢春,法名宗貞。宗,主也。貞,正也。春為一歲之首,貞為乾德之終。乾卦雲,乾,元,亨,利,貞。孔子釋之曰,貞者,事之幹也。此貞字,義理深廣,非止以女守身為貞也。凡一切人,所作所為,得其大體,皆名為貞。逢春果能恪守本分,以行孝,弟,忠,信,禮,義,廉,恥之八德,將來相夫教子,俾夫與子女,皆為賢善,方為宗貞之實義。方與歲首之春,乾德之貞相合。便是女流師范,閨閫母儀,其為榮也,何能逾焉。祈慧察,與彼說之。

復張純一居士書

復張純一居士書

  令友陳敦復夫婦,敦行孝友,復能篤信佛法,精修凈業,洵為今時不多見之人。今欲皈依,並受五戒,必要認清凈土法門宗旨,庶可現生瞭生脫死,超凡入聖。須知凈土法門,以信願念佛求生西方為宗旨。世人每每以此為平常無奇,遂以宗門參究之法為殊勝,而註重於開悟,不註重信願求生。美其名,曰禪凈雙修,究其實,則完全是無禪無凈土。何以言之,不到大徹大悟,不名有禪。今之參禪者,誰是真到大徹大悟地位。由註重於參,遂將西方依正莊嚴,通通會歸自心,則信願求生之念毫無。雖名之曰念佛,實則與念佛之道相反。或又高張其辭曰,念實相佛。實相,雖為諸法之本,凡夫業障深重,何能做到。弄到歸宗,禪也靠不住,凈也靠不住。仗自力,即到大徹大悟地位,以惑業未斷,不能瞭生死。未悟到大徹者,更不須論。仗佛力,須具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方可。以一向以西方凈土,無量壽,無量光,一一通會歸自心。而自心隻是徒執其名,未證其實。西方之佛,無感不能有應。自心之佛,在因無有威德。世之好高務勝者,每每皆成弄巧成拙,求升反墜。而知識欲人以圓融見稱,亦絕不肯作如是說。致如來以大慈悲心,欲令一切眾生,現生即瞭生死,而依舊不能瞭。此生既不能瞭,將來或可能瞭,而塵沙劫又塵沙劫,仍在輪回六道中者,當居多數也。如真能識得此種利害,再息心看凈土各經書,方知此念佛求生西方一法,其大無外。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無不資此以成始成終也。今為敦復,取法名為慧復。謂以佛智慧所說之凈土法門,自行化他,各各皆得復本心源也。為其妻鄭含章,取法名為慧章。謂依佛所說之凈土法門,自行,復以教誨兒女,以及一切坤倫,俾二妃,三太,韋提希之道,大明於今,故名慧章。吾常曰,治國平天下之權,女人傢操得一大半。蓋以母賢,則兒女皆賢。在胎則稟母之氣,幼時則觀母之行,聞母之言,已熏陶於讀書之前。及其讀書,則一一措之躬行,而為賢人善人故也。又曰,教子為治天下之本,而教女為尤要。以無賢女,則無賢妻賢母,因之亦無賢人矣。今不於凈土法門指示,而泛言於此者,以期人人各知務本也。此本既立,一切世出世間道理,均得恢復章顯矣。今為彼寄凈土經書二包,息心讀之,其修法利益,固不在光之多說也。五戒,無論受與不受,皆當嚴持。以前之殺,盜,淫,妄四條,名為性戒,即不聞戒名之人,犯之亦有罪過。而受戒者犯之,則成兩重,於本罪外,又加一犯戒罪過。故曰,一切人皆須嚴持。飲酒,名遮戒,未受戒,飲無罪。受戒後飲,隻一犯戒罪耳。祈慧察,並令彼夫妻閱之。

復營口徐永業先生書(民國二十四年)

復營口徐永業先生書(民國二十四年)

  閱來書,知先生是大有心人,惜於光序,未能詳閱,故於無可疑而生疑。又援普陀為例,亦是不可為例之例。普陀之地,雖非天竺之南海,觀音,固是一觀音。前人皆取華嚴善財南參以發揮,光何得立異以為不可乎。若如閣下所說,隨在何處有觀音廟,凡非其地之事跡,均不可引矣。菩薩住處品,先說四方,次說四維,則西南方,不可以震旦之西南為據。現有菩薩,名曰賢勝,何可以賢勝為普賢乎。不知普賢之德,隨處皆可為道場,固不在經有明文與否。若硬訛引,反成誣經。此非啟人正信,乃啟人邪見,由茲疑經疑聖也。祈息心詳閱原序,則群疑自釋。若謂不然,則隨閣下作何議論,光不過問。光老矣,目力,精神,均已不給,已於去冬十一月,聯登新,申,半月刊各報,拒絕一切信札差事。此後祈勿來信,來決不復。

復鬱智朗居士書

復鬱智朗居士書

  語雲,富翁不知貧人之苦,壯夫不知老人之苦。汝意光之拒絕,不過為靜修耳,不知真是目力,精神不給耳。隻汝之來函,並此回字,乃手,眼二鏡並用,方能看寫。雪白紙耀目,一字不能寫。念佛三昧,亦不易得,若不自量,或致著魔。須知往生凈土,全仗信,願。有信,願,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亂,亦可往生。且莫隻以一心不亂,及得念佛三昧為志事,不復以信,願,凈念為事。(都攝六根而念,為凈念。念佛時,常聽自己念佛音聲,即是都攝六根之下手處。切須註意。)或恐志大言大,未得實益,由不註重信願,不能與佛感應道交,仍在此五濁惡世中,做苦眾生耳。所言蕅益警策,當請善書者,寫作恭楷大字,張之庭壁,以發起一切人之信心,實為要義。至祈另作警策,文鈔中所說,均不足以警策乎。現在時局,危岌之極,當勸傢屬老幼人等,同念南無阿彌陀佛,並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以作預防之計。否則,禍來時,避無可避,防無可防,為之奈何。當以此語,與一切有知見之人說之,庶令聞者,種出世之善根。此後切勿來信,凡題跋校勘,概不能應酬。

復昆明蕭長佑居士書

復昆明蕭長佑居士書

  堪輿傢言,何可為準。若如所說,則富貴之人,永遠富貴,何以高門每出餓殍乎。世之最有力能得好地好宅者,莫如皇帝,何皇帝每多壽短。自漢以來,無有過四百年者。貧人眾苦交集,又欲得吉宅吉穴而不得,是欲免苦,而又自設法以令苦更深遠也。汝但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一心念佛,展轉勸人。依一函遍復為之勸化,當可業障潛消,善根增長。光為汝懺,何若汝自己竭誠盡敬以自懺之為愈乎。人之將死,務須助念。人之將生,亦須令產婦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傍邊照應之人,亦為大聲助念,則決無苦痛難產之事。即難產將死,令彼產婦自念,及全傢,或在產室,或在別屋同念,亦可不久安然而生。汝欲轉禍為福,當以此一函遍復之事,逢人即說,較彼另修住宅,另移祖墳,為有益無損也。世人不在心上求福田,而在外境上求福田,每每喪天良以謀人之吉宅吉地,弄至傢敗人亡,子孫滅絕者,皆堪輿師所惑而致也。若堪輿師知禍福皆由心造,亦由心轉,則便為有益於世之風鑒矣。又堪輿傢,人各異見,凡古人今人所看者,彼必不全見許,以顯彼知見高超。實則多半是小人之用心,欲借此以欺世盜名耳。試看堪輿之傢,誰大發達,彼能為人謀,何不為己謀乎。光老矣,目力衰極,以後不許再來信,來決不復。

復湘陰黃頌平居士書

復湘陰黃頌平居士書

  光粥飯僧耳,一向率真,絕不肯虛譽人,亦絕不願人虛譽己。閣下第一頁之文,頗不願聞,以非我身分,則成莫大之辱矣。病由身生,身由業生,當痛加懺悔,以消宿業。又須力戒房事,以免復增。無論何病,不戒房事,決難即愈。孔子所謂,父母唯其疾之憂者,以房事為一切病之根本故也。當疾病在身,何須往居士林隨眾念佛。但在傢中,息心靜念,最為第一。至謂與善知識研究佛理,當身嬰重病,隻可認真修持。如至誠念佛,並念觀音。此時用不著研究,一經研究,反成紛馳。譬如有病,得一靈丹,即以服食為事。不得以先去研究此靈丹系何藥所制,何藥走何經,治何病,必期於一一瞭然,方肯服食耶。汝絕未知學解學行之所以然,故不得真實利益。外道名目,累百成千,然其用功,總不外煉丹運氣。即彼令人看經念佛,皆是門庭場面,彼固不以此為道。欲得彼之道,必須懇切至極,夜間獨入其室,關閉門窗,外派巡者,隻許一人入室。須先發極惡極慘之咒,若違彼教,定受此種慘報。發咒已,為其點竅指穴,或在頭面,或在身中。身中之穴,必須脫去大衣,靠身之衣,撩起而指。此種做作,實皆迷惑人之圈套。而一切外道,最初以一經傳過道,不修即可成。使去秘密而明示於人,不發咒而任人進退,則外道便無立地之根據矣。佛法無秘密私相授受之事,亦不令人發咒,信則依之而修,不信任彼退出。汝既念佛,尚慮入於外道,是汝完全不知佛法與外道之邪正,但依人而生信心,實未真信。使生真信,但當致力於修持,何得慮外道之多,而或陷入耶。既有宿業嬰惡疾,當吃素念佛,為宿世怨傢作超度事。所言超度,亦不必請僧做佛事,但自己認真懇切至誠念佛,及念觀音耳。且勿謂隻念一佛一菩薩,便可愈病乎。須知念佛,為佛法中最圓頓直捷之法,其利益超過一切法門。但以心之誠不誠為差等,非法有或靈或不靈也。

復海門理聽濤書七(民國二十一年)

復海門理聽濤書七(民國二十一年)

  茲由陳慧昶轉來手書,知年未及壯,頗有信心,日誦金剛經數卷,以期懺悔宿業,是誠人生之一大事也。然須志誠恭敬方好,若如汝寫字之潦草法,則利益隨浮泛之心,而減之多多矣。又汝欲皈依,今為汝取法名為慧才。汝原名聰才,聰明而有才,用之於正,則可以希聖希賢,建功立業。用之不正,則可以自誤誤人,墮三惡道。今日之天災,人禍,皆大多數聰明有才者之所造成。若夫智慧,則便能識邪正,明因果,趨吉避兇,成德達才。有智慧,則才能助道,無智慧,則才能悖德,故名汝以慧才也。汝宜顧名思義,於起心動念處,每為審察,是合智慧否。合則擴而充之,不合即直下消滅,不許再萌。又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以此自行,復以化他。能如是者,則為真佛弟子。況今乃一患難世道,凡內而傢庭,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及與仆,婢。外而親戚,朋友,並一切相識之人。均當令其常念阿彌陀佛,及觀世音菩薩聖號。以為現在履危而安,逢兇化吉之據。將來壽盡,永離生死苦海之方。其念之方法,與其利益,一時不易詳說。令慧昶寄嘉言錄,及合宜之書,閱之自知。欲得佛法實益,須辦十分誠心。持經念佛之事雖同,心之誠有淺深泛切之不同,則其利益,便大相懸殊矣。世間事事,均須以誠而成,況持經念佛,欲以凡夫身,瞭生脫死,超登佛國,不誠而能得乎。●(其二)修行人,隻取其實行,何須張羅場面,要照相做甚。光一向不喜照相,近有香港佛學會,佛化刊內有光相,一弟子寄十冊來,今為汝寄一本。又揚州張瑞曾所刻藥師經,前寄一包,今為汝寄五本,除自存外,餘與四求皈依者。彼等香敬,如數收到。當與彼等說,既皈依佛法,即當照佛法中之凈土法門修,切不可兼帶煉丹運氣等法。此法最易得益,以其仗佛力故也。餘皆仗自力,故與此法,相隔天淵。煉丹,乃葆身葆氣之法,非瞭生脫死之法也。即參禪,研教及密宗各法,亦非契機之法。法不契機,如藥不投病。唯凈土一法,普逗上中下三根之機,若聖若凡,均當修習。切不可聞禪宗,密宗之高超玄妙,而捨此修彼,致瞭生脫死,永無其日也。現今是一患難世道,無論何人,皆當念佛,念觀世音,以為預防。凡刀兵,水火,瘟蝗,惡病,怨傢,對頭等危險,志誠念之,決定不至不可解結。即女人臨產,尤當志誠朗念觀世音聖號,決定無有苦痛。此時不可心中默念,以用力送兒出,若默念,或致受病,切要。即難產之極,已將殞命,念之,亦得立刻安然而生。須知從少肯念,便可無有難產之事。即非難產,念亦有大利益。切勿以裸露不凈而不敢念,則失利益,而或受苦痛,或致母子雙亡也。彼產婦本人念,在旁照應人亦念。傢中人在別屋中,亦可為彼產婦念。若人皆知此,世間便無難產,及因產而死之事矣。劉溫甫,已經七十四歲,當通身放下,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否則,一經錯過,不知何劫,方得遇此法門也。其餘雖尚未至於甚老,然人命無常,不一定能活到老方死也。餘看長信,此不備說,祈各實行是幸。●(其三)貴地信心者多,恐未必真實依佛法修持。須與彼等說,佛法與外道不同。外道專事秘傳,用煉丹運氣之工夫,絕不以敦倫盡分為事。又有扶乩降鸞,雖亦勸人為善,究屬靈鬼假冒仙佛之名。若不明理,認做真仙真佛臨壇,則其錯大矣。非絕無一次是真仙臨壇者,然亦千中難得一次耳。明末,覺明妙行菩薩,以乩開導佛法,臨去令其永斷扶乩。十年前,香港哆哆佛學社,亦然。此二,皆真菩薩,而禁止扶乩。以無甚道力之靈鬼亂說,誤人實深,故菩薩即以扶乩,而禁絕扶乩。我文鈔中亦曾說及。若有不肯丟外道工夫,及扶乩事業者,切勿令受皈依。以免世人謂佛法,與外道無異也。●(其四)前函論扶乩之弊,學佛之人,不應預此事。此事多是靈鬼假冒,久則必至誤事。即不誤事,其所說,多是與世人知見相同,而每每與真正道理相背。所開名單,不可用紅紙,老眼看不清,甚為吃力。後若再有求皈依者,當與彼說,若曾入外道,並扶乩者,須將以前所行之道,完全拋棄。否則,不為介紹,庶不至以外道為佛法,致無知者,邪正不分,猶然以邪為正也。今為皈依者各取法名,祈為抄致。又世人愛兒女者,均是害兒女者。不肯教誨學好,一味任性驕慣,俾好好天姿,均成頑庸敗類,天下由茲而亂,皆此等不知為人父母者所養成。今欲兒女賢善,當於初開知識時,即以因果報應,生死輪回,及孝,弟,忠,信,禮,義,廉,恥之事理為說,令其實行,則兒女必定為賢人善人。其為榮也,世世無窮。●(其五)少子夭折,人情於此種境界,每起怨尤,生懈怠。須知人生因果復雜,有因故致有果,有果斷非無因。知前因後果,則可不生怨尤。知德能感天,則必不至小有逆境,便懈修心。譬如天初熱時,或忽大涼,初涼時,或復大熱,此乃暫時變動,非常時總如是也。但盡我心以修,不問現境逆順,若能常如是者,必能永膺多福。若因小有不順,遂謂修持無益,是無知無識者之知見。縱令一生無拂意事,亦難達到盡分樂天地位。果能修持不懈,當必有長壽成德之善子來生。若不論好歹,唯取其不夭,則刮百姓之脂膏,以其款存之外國銀行,一氣不來,完全歸外國人,何嘗不是幸得不夭之愛子乎。此種不成器之兒子若夭,是為大德所感。由其不夭,致令全國人民塗炭。若當日,凡屬此類,盡夭亡之,則吾國何至無可救藥,以待喪亡乎。但當息心念佛,以消罪業而迓吉祥。●(其六)令祖之語錄,與山志無幹。若塔銘,或傳,或有備需之點。至於像,以歷代古德,俱無影堂,即寄來,亦不便安頓。以今之靈巖,完全不是承繼昔年之靈巖。以兵燹之後,唯留一殘塔,餘悉灰燼矣。況今是凈土法門,令祖乃禪宗知識,論寺宇,則無所承繼,論法道,則另一門庭。譬如水陸舟車,在歸傢後則全同,在途路上則各異。今人非大通傢,斷不可說圓融話,隻圖好聽,致無實益也。儲公,乃漢月藏之最高弟子。漢月,欲為古今第一高人,與天童密祖,大相牴牾。宏忍,具德等,同為蔑祖之流。唯儲公,尚無此種習氣,此誠可令後世之人欽敬者。●(其七)嘉夢頻得,乃宿因現懇所感也。大寺院,即華嚴法會,但以未破煩惑,隻見劣相,不見勝相,然亦頗不容易見此境界。至於長者取水賜飲,乃文殊菩薩,以甘露賜汝也。宜常勉力,庶不負此一番加被之恩德也。良以博地凡夫,多隨境轉。故曾子於將死之時,始說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不到臨終,尚恐或有陷溺,不敢說此大話。今之好說大話者,皆是絕不在腳跟下用功之狂夫也。令友舌根不利,乃其宿業,念法華固好,念佛,念觀音,亦能消業增慧,不可固執,謂唯念法華方能也。念佛若真至誠,尚能超凡入聖,豈止令舌根通利而已哉。

復智樂居士書

復智樂居士書

  往生不在識字不識字,隻在有信願與無信願。有信願,決定往生,無信願,決不得往生。汝母經咒不能念,當勸令一心念佛。宜吃長素,切勿以血肉供親為行孝也。此系不知佛法人之迷信。吾人既知食彼之肉,將來亦當以身命還,則此之行孝,直是令親生生世世受人屠宰也。此孝,乃害親於生生世世之孝,可不哀哉。至欲親往生,當切勸兄,弟,姊,妹,妻室,兒女,同皆日日陪親念佛。即不陪,亦令常念。使念慣,待親臨終,自然會念。又要詳說助念之利益,破壞之禍害,則方可得其助念之益,不受破壞之害也。餘詳一函遍復,及飭終津梁,若無,向弘化社請。

與胡作初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與胡作初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數日前,令甥崔澍萍來函,並將閣下與彼之函,亦並寄來,祈光為閣下寄各種書,已令寄矣。閣下一向有信心,而未遇通人,其所修持,乃外道煉丹運氣之法。彼自詡性命雙修,為得六祖之真傳,實則但是保身之法,瞭無瞭生死之氣分,彼何知性與命之意義哉。但世人不知正法,便無由決擇真偽,難免盲從。彼之煉丹運氣之法,用之好,則血脈周流,身體強健。用之不如法,則氣滯不通,其害非小。有許多人,入同善社坐工,以致成癡呆,癱瘓,身體麻木者。皆由其法不善,以冀養身者,反以害身,可不哀哉。詳察閣下之病,由於一向好勝,故每每因氣受病,此其一。又以天性聰明,故帶聰明人習氣,致於女色,不加撙節。再加以忿怒之火,不時而起。譬如雙斧伐孤樹,已危險之極。又用同善社不良善之坐法,則又為病苦之助緣,以致種種現象,皆由之而生。今若肯依清心寡欲,攝心念佛之法行之,久而久之,宿業消滅,善根增長,一切失眠,鼻梁顫動等,當皆逐漸消滅矣。當先看嘉言錄中修持方法,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綿綿密密,長時憶念。凡有忿怒,淫欲,好勝,賭氣等念,偶爾萌動,即作念雲,我念佛人,何可起此種心念乎。念起即息,久則凡一切勞神損身之念,皆無由而起。終日由佛不思議功德,加持身心,敢保不須十日,即見大效。若隻偶爾念一句兩句,便欲見效,則是自欺欺人。雖亦仍有功德,欲即由此愈病,則決不可得。凡事均以誠為本,修持可不用其誠,而欲得愈病滅苦之利益乎。又若習氣深厚,尤當專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以菩薩救苦心切也。今附一函遍復,閱之,即可自知。光現在有甚急要之事,以後不須與光信,如有所商酌,當與澍萍信。然亦不許澍萍再來信,不過彼稍識門徑,比閣下明白多矣。

與泉州莊慧炬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

與泉州莊慧炬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

  今之外道,遍世間皆是。以佛法深妙,人莫能知,彼遂竊取佛法之名,而不知其義,遂以煉丹運氣保身之法,認做瞭生脫死之法。且彼等既不知生死因何而有,故瞎造謠言,謂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復合一處,為得道。實則完全是識神用事,心性真如實際之理體,絕未夢見。尚自詡雲,六祖亂傳法,法歸在傢人,僧傢無有法。此語不但說之於口,而且筆之於書。以假毀真,以邪為正,無知無識之人,遂被彼所惑。而彼外道能遍傳於世者,得力有二種法。一則秘傳,謂一得明師真傳,不修即成。故神其說曰,老鼠聽見,老鼠都會成,雀子聽見,雀子都會成。故其傳道時,必須在密室中,小聲氣說,外面尚要派人巡查,恐有盜聽者。二則嚴示禁令,雖父子夫婦之親,均不與說,說之必受天譴。故於未傳道前,先令發咒,後若反道,則受如何之慘報。發咒以後方傳道,此後縱有知其非者,以其懼咒神,寧死也不敢出此道外而學佛法。假使外道去秘傳而公開,普令大傢同聞,亦不令人發咒,則舉世之人,有幾個肯入彼道者乎。彼固無道,竊取佛法瞭生死之名,而實行煉丹運氣保身之事,縱令心行清潔,亦不過成仙而已。仙之地位,去天尚遠,況佛法中之聲聞,緣覺,菩薩乎。汝既皈依佛法,當將從前所修外道法,徹底丟在東洋大海外。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庶可不虛此生此遇矣。

與馬星樵醫士書

與馬星樵醫士書

  佛為大醫王,普治眾生身心等病。世間醫士,隻能醫身,縱令著手成春,究於其人神識結果,瞭無所益也。汝既皈依三寶,發菩提心,為人治病,則當於醫身病時,兼寓醫心病法。何以言之,凡屬危險大病,多由宿世現生殺業而得。而有病之人,必須斷絕房事,方可速愈。欲滅宿現殺業,必須戒殺吃素。又復至誠念佛,及念觀音,則必可速愈,且能培德而種善根。倘怨業病,除此治法,斷難痊愈。其人,與其傢父,母,妻,子,望愈心急,未必不肯依從。倘肯依從,則便種出世善根。從茲生正信心,後或由此瞭生脫死,超凡入聖,則於彼於汝,均有大益。至於斷欲一事,當以為治病第一要法。無論內癥外癥,病未十分復原,萬不可沾染房事。一染房事,小病成大,大病或致立死。或不即死,已種必死之因,欲其不死,亦甚難甚難。縱令不死,或成孱弱廢人,決難保其康健。不知自己不善攝養,反說醫生無真本事。無論男女,(處女寡婦不宜說,餘俱無礙。)均當侃侃鑿鑿,說其利害,俾彼病易愈,而汝名亦因茲而彰。每每醫生隻知治病,不說病忌,況肯令人改過遷善,以培德積福乎。此是市井唯利是圖之負販心行,非壽世濟人之心行,況能令人因病而得生入聖賢之域,沒歸極樂之邦之無上利益乎。古人雲,不為良相,必為良醫。是以稱醫士曰大國手。世間醫士之名已高極,若兼以佛法,則藉此以度眾生,行菩薩道,實為一切各業中最要之業。以人於病時,得聞不專求利,志期利人,發菩提心之醫士所說,必能令病即愈,自不能不生正信依行也。欲人取信,切不可計謝禮多寡而生分別。倘富者認真為醫,貧者隻應酬瞭事,久之,人皆以謀利而輕之,則所說利人之話,人亦不信從矣。又須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仆忠。與因果報應之通三世,(過去,現在,未來。)生死輪回之經六道,有可語者,不妨以有意作無意之閑談。使聞者,漸漸開通心地,知生死輪回之可畏,幸瞭生脫死之有法。能如是者,誠可謂即世間法以行佛法,由醫身病而愈心病。又現今是一患難世道,天災人禍,常常降作。無論水火,刀兵,饑饉,瘟疫,蟲蝗,旱潦,怨傢,對頭等,災患臨頭。但肯至誠懇切,常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決定可以逢兇化吉,遇難成祥。又女人臨產,念觀世音,決定安然而生,無有苦痛。縱久不能生,將至於死,肯念,則亦即立時而生。(要出聲念,不可心裡默念。以此時須用力送子出,若默念,必致傷氣受病。旁邊照應之人,亦代彼念。傢中人,不在產房,亦宜為念。不拘在產房內,產房外,念之皆有利益也。平常於睡眠,與衣冠不整齊,及未洗漱,並沐浴,抽解,至不潔凈處,均當默念。默念功德仍是一樣,出聲念於儀式不合,非完全不可念也。)世人無知,視此事為畏途。縱平常有信心人,亦不敢教人念,謂裸露不凈,念之得罪。不知此時母子性命相關,菩薩唯以度生為事,此時隻取其誠,其裸露不凈,乃出於不得已,非不恭敬特作此相者之可比。肯念,則其子即生,不但無罪過,且令母子同種善根。(此見藥師經,非光杜撰。)若平常,必須致虔致潔,不可引此時為例,而漫不恭敬,則罪過彌天矣。此事凡念佛人均不知。光從前不知俗習之謬,故文鈔中均不言及。後深知之,故常為一切人說,而其依者,無不即得其效也。此亦利人之一端也。

與馬星樵醫士書

與馬星樵醫士書

  佛為大醫王,普治眾生身心等病。世間醫士,隻能醫身,縱令著手成春,究於其人神識結果,瞭無所益也。汝既皈依三寶,發菩提心,為人治病,則當於醫身病時,兼寓醫心病法。何以言之,凡屬危險大病,多由宿世現生殺業而得。而有病之人,必須斷絕房事,方可速愈。欲滅宿現殺業,必須戒殺吃素。又復至誠念佛,及念觀音,則必可速愈,且能培德而種善根。倘怨業病,除此治法,斷難痊愈。其人,與其傢父,母,妻,子,望愈心急,未必不肯依從。倘肯依從,則便種出世善根。從茲生正信心,後或由此瞭生脫死,超凡入聖,則於彼於汝,均有大益。至於斷欲一事,當以為治病第一要法。無論內癥外癥,病未十分復原,萬不可沾染房事。一染房事,小病成大,大病或致立死。或不即死,已種必死之因,欲其不死,亦甚難甚難。縱令不死,或成孱弱廢人,決難保其康健。不知自己不善攝養,反說醫生無真本事。無論男女,(處女寡婦不宜說,餘俱無礙。)均當侃侃鑿鑿,說其利害,俾彼病易愈,而汝名亦因茲而彰。每每醫生隻知治病,不說病忌,況肯令人改過遷善,以培德積福乎。此是市井唯利是圖之負販心行,非壽世濟人之心行,況能令人因病而得生入聖賢之域,沒歸極樂之邦之無上利益乎。古人雲,不為良相,必為良醫。是以稱醫士曰大國手。世間醫士之名已高極,若兼以佛法,則藉此以度眾生,行菩薩道,實為一切各業中最要之業。以人於病時,得聞不專求利,志期利人,發菩提心之醫士所說,必能令病即愈,自不能不生正信依行也。欲人取信,切不可計謝禮多寡而生分別。倘富者認真為醫,貧者隻應酬瞭事,久之,人皆以謀利而輕之,則所說利人之話,人亦不信從矣。又須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仆忠。與因果報應之通三世,(過去,現在,未來。)生死輪回之經六道,有可語者,不妨以有意作無意之閑談。使聞者,漸漸開通心地,知生死輪回之可畏,幸瞭生脫死之有法。能如是者,誠可謂即世間法以行佛法,由醫身病而愈心病。又現今是一患難世道,天災人禍,常常降作。無論水火,刀兵,饑饉,瘟疫,蟲蝗,旱潦,怨傢,對頭等,災患臨頭。但肯至誠懇切,常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決定可以逢兇化吉,遇難成祥。又女人臨產,念觀世音,決定安然而生,無有苦痛。縱久不能生,將至於死,肯念,則亦即立時而生。(要出聲念,不可心裡默念。以此時須用力送子出,若默念,必致傷氣受病。旁邊照應之人,亦代彼念。傢中人,不在產房,亦宜為念。不拘在產房內,產房外,念之皆有利益也。平常於睡眠,與衣冠不整齊,及未洗漱,並沐浴,抽解,至不潔凈處,均當默念。默念功德仍是一樣,出聲念於儀式不合,非完全不可念也。)世人無知,視此事為畏途。縱平常有信心人,亦不敢教人念,謂裸露不凈,念之得罪。不知此時母子性命相關,菩薩唯以度生為事,此時隻取其誠,其裸露不凈,乃出於不得已,非不恭敬特作此相者之可比。肯念,則其子即生,不但無罪過,且令母子同種善根。(此見藥師經,非光杜撰。)若平常,必須致虔致潔,不可引此時為例,而漫不恭敬,則罪過彌天矣。此事凡念佛人均不知。光從前不知俗習之謬,故文鈔中均不言及。後深知之,故常為一切人說,而其依者,無不即得其效也。此亦利人之一端也。

復宅梵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

復宅梵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

  江浙念佛婆,統統都是信受外道無理之理,隻知恭敬潔凈,而不知按事而論,故有此種瞎說,流毒世間,誤人不淺。光從前不知此種邪說,故文鈔中絕不提及。次後詳知其弊,故對於一切人常說之。有難產者,依之而念,無一不即時安然而生也。念佛之人,行,住,坐,臥均好念,但睡時,及衣冠不整齊,手口未洗漱,與洗澡,抽解及至污穢之處,俱宜心中默念,不宜出聲。默念功德仍不減少,出聲則於儀式不合。若婦人臨產,隻可念觀世音菩薩,(以觀世音菩薩,悲願深重之故,非不可念佛,隻可念觀音也,切勿錯會。)以觀音救苦心殷,必要出聲朗念,斷斷不可心裡默念。心裡念,為力較小,感通亦較小。又此時用力送兒出,若用力送兒,又默念,傷氣受病。產婦自己朗念,產室照應者亦朗念,傢中人在別屋亦當為念。切不可謂裸露不凈,念之恐獲罪咎。須知理固有定,事變不一,隻可據事論理,不可執崖理而論。譬如兒女誤墮於糞坑水火之中,呼父母以求救,父母聞之,即往救援。斷不至以彼身體不潔凈,衣冠不整齊,而不肯救援,任其死亡。菩薩之德,深逾父母無量萬萬倍。當眾生罹苦求救時,隻有救苦之念,絕無計較形跡之念。且此系無可如何,非能表示恭敬潔凈,而特為裸露不凈也。若能而不為,則誠為有罪。若不能致其恭敬之相,則隻可論心中歸向之誠,不可在形跡上講禮貌儀式也。菩薩無苦不救,無難不救,何得於產婦而遺之。雖經中未及明言,然當推及救苦之心,以期息人生之大苦,慰菩薩之慈心。況藥師經中,佛教產婦念藥師佛文雲,或有女人,臨當產時,受於極苦。若能至心稱名禮贊,(稱名,則產婦所能,其禮贊恭敬供養,乃傢中人之事,非產婦所能。)恭敬供養彼如來者,眾苦皆除。(眾苦皆除,則無苦可得。所生之子以下,其所得利益,大莫能名。產婦念之,得如此大益,豈念佛之人,一進產婦之房,便完全喪失平日念佛之功德乎。無知之人,自立章程,自誤誤人,罪豈有極,可憐。)所生之子,身分具足,形色端正,見者歡喜,利根聰明,安隱少病,無有非人奪其精氣。可知臨產肯念,不但無罪,而且母子安全,得大利益,種大善根。產婦如此,餘人可知。湖南馬舜卿,(文鈔中有此名。)系回回,(回回之皈依者,唯此一傢人。)彼夫婦與五兒女,皆函祈皈依者。民十八年秋,來信言,彼婦生五兒女,初二次尚平安,三次即血崩,四五次更甚。今不久要生,倘再血崩,即無命矣,祈為說救濟之法。光令志誠念觀世音菩薩,臨產雖裸露不凈,切勿以為不可念。又須出聲念,不可默念。彼又祈為胎兒預取法名。光信到,彼夫婦同看,其婦即念,次日即生,生時仍念,安然無苦。彼即回信言,出於意料之外,菩薩真可謂大慈大悲也。光自民十五年秋後,增廣文鈔排畢後,無論何等文字,概不存稿,以免印費虛耗。故近來深知此事之弊,曾常與一切人言其利害。冀彼此相傳,以預救產婦與兒之患難,及性命也。即不諒者,謂我好言產婦事,亦所不惜,以期挽此惡風,令大傢同生正信耳。

第1部分-印光法師文鈔續編相關文章

佛說阿彌陀經完整版儀軌

【香贊】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云。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三拜)【蓮池贊】  蓮池海會,彌陀如來,觀音勢至坐蓮臺,接引上金階,大誓弘開,普愿離塵埃。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三拜)【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em

慈悲藥師放生簡軌

1.祈請本師: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2.三皈依: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惡鬼。皈依僧不墮傍生。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遍) &nbs

凈業朝時課誦

01 爐香贊爐香乍爇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云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02 請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03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譯 )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揵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栴延、摩訶拘絺羅、離婆多、周

佛藏推薦文章

Zola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大悲咒因何叫大悲咒?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出自《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訣。  大悲咒的全文共84句,每一句對應一種化身。全文大意是:  皈依三寶,皈依大悲渡世的觀世音菩薩,世間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眾生,要誓愿宣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救苦救難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煩惱,了悟真

全文大悲咒全文

  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無·阿唎耶。

文殊菩薩五字心咒原文

  嗡 阿 拉 巴 扎 那 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