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妙法蓮華經臺宗會義

助印经书
  

   (辛)三煩惱障轉。轉後報二。初別明三煩惱障轉。二總明一切煩惱障轉。

   (壬)初又三。初貪障轉。二嗔障轉。三癡障轉。

   (癸)今初

  眾生樂見。如慕賢聖。天諸童子。以為給使。

  多貪欲者。則人忽慢。又復障生梵天。今貪欲障轉。故眾生敬慕。天童給使也。

   (癸)二嗔障轉

  刀杖不加。毒不能害。若人惡罵。口則閉塞。遊行無畏。如師子王。

  舍嗔則內除刀箭。入陣則外刃不傷。

   (癸)三癡障轉

  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初別明三煩惱障轉竟。

   (壬)二總明一切煩惱障轉四。初夢入十信相似位。(至)四夢入妙覺究竟位。蓋安樂旣是如來之行。故宏經者預表果成。當知宏功。其力不小。又百千萬億劫事。咸在一念夢中。用表妙法不可思議。一中無量。無量中一。是相前現。後當尅果。一生宏教。功超累劫也。

   (癸)初夢入十信相似位。

  若於夢中。但見妙事。見諸如來坐師子座。諸比丘眾。圍繞說法。又見龍神。阿修羅等。數如恒沙。恭敬合掌。自見其身。而為說法。

  初二句。總貫諸文。次四句。見佛聞法表上求佛道也。後六句。為龍神等說法。表下化眾生也。

   (癸)二夢入初住見道位

  又見諸佛。身相金色。放無量光。照於一切。以梵音聲。演說諸法。佛為四眾。說無上法。見身處中。合掌贊佛。聞法歡喜。而為供養。得陀羅尼。證不退智。佛知其心。深入佛道。即為授記。成最正覺。汝善男子。當於來世。得無量智。佛之大道。國土嚴凈。廣大無比。亦有四眾。合掌聽法。

  見身處中。表入實也。聞法歡喜。表悟圓因。所證與別歡喜地同也。得陀羅尼。即三總持。證不退智。即三不退。授記作佛。即無生現前記也。

   (癸)三夢入住行向地修道位

  又見自身。在山林中。修習善法。證諸實相。深入禪定。見十方佛。

  善法者。稱性所起慧行及與行行。即是七科道品十波羅蜜。四等。四攝。三昧。總持等一切佛道也。實相即是中道。中道非一非多。由破四十品惑。即有四十番分證中道。故名證諸實相也。深入禪定。即首楞嚴定。不以二相見於如來。故雲見十方佛也。又後心菩薩入金剛定。諸佛現前灌頂授職。故雲見十方佛。

   (癸)四夢入妙覺究竟位

  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聞法為人說。常有是好夢。又夢作國王。舍宮殿眷屬。及上妙五欲。行詣於道場。在菩提樹下。而處師子座。求道過七日。得諸佛之智。成無上道已。起而轉法輪。為四眾說法。經千萬億劫。說無漏妙法。度無量眾生。後當入涅槃。如煙盡燈滅。

  夢八相佛。寄顯妙覺也。從須陀洹至辟支佛。悉有夢。唯佛不夢。無疑無習氣故。金光明最勝王經。明將證十地。皆先有夢。夢是獨頭意識。與睡眠心所合。幻現三世種種境界。所夢與過去事相應。即是習氣影子。若與未來事相應。即是吉兇先兆。今持經王。得此好夢。未來不虛。是吉兆也。二舉三報以勸竟。

   (庚)三總結

  若後惡世中。說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諸功德。

  原此安樂行品。特示初心宏法方軌。具含十乘觀法。今略點之。令緣心有在。觀諸法如實相。第一觀不思議境也。於在傢出傢起大慈心。於非菩薩起大悲心。第二真正發菩提心也。三業各有止行觀行。第三善巧安心也。觀一切法空等。第四破法徧也。亦不行不分別。第五識通塞也。三業及誓願。即圓四念處。依此圓斷二惡而生二善。成就如意根力覺道。第六調適道品也。離十惱亂等。第七對治助開也。夢中所見。表第八次位也。而不卒暴。心亦不驚。第九能安忍也。於法無所行。第十離法愛也。通括四行。十觀略周。又細論之。則一一行中。並具十法。又十法為正。四行助之。若四若十。並涉因果。又四行為總。十觀為別。若總若別。俱通橫豎。十法導理無不尅終。四行事儀。豈局在始。圓道妙行。終始無殊。六即義明。措足有地。初跡門開權顯實竟。

  妙法蓮華經臺宗會義卷五之一

  妙法蓮華經臺宗會義卷五之二

  古吳後學蕅益智旭述

    釋安樂行品竟。次釋從地湧出品

  從地湧出品第十五

  師嚴道尊。鞠躬隻奉。如來一命。四方奔踴。故言從地湧出品。(道在師。故道尊。師有道。故師嚴。師嚴故命不可違。道尊故有命必赴。命者。一由寶塔品末雲。佛欲以此妙法華經付囑有在。此命猶通。二由此品之初。他方菩薩請宏。佛止之曰。我娑婆世界。自有六萬恒河沙等。即別命也。此世界悉檀也。)三世化物。惠利無疆。一月萬影。孰能思量。召過以示現。宏經以益當。故言從地湧出品。(為人悉檀。)虛空湛然。無早無晚。或者執跡而闇其本。召昔示今。破近執而顯遠事。故言從地湧出品。(虛空。譬理。理無早晚。依理成事。事有本跡。或執近跡以失遠本。本跡尚迷。況不思議一。故本弟子。居下虛空。本地之師。經久虛空。今之師弟。在今虛空。久空今空。下空上空。雖則體一。然本弟子。元知近跡。今之弟子。猶迷遠本。為破近執。召昔示今。今弟子因疑致請。聞說方破執近之惡。對治悉也。)寂場少父。久服種智還年之藥。故老而若少。寂光老兒。亦久稟常住不死之方。故少而若老。示其藥力。咸令得知。故言從地湧出品。(第一義悉。)文雲是從何所來。以何因緣集。當知四悉檀因緣。故湧出也。(然初一悉。文在今品。第二意。兼後品。三四二悉。探用後品。皆是助後以成顯遠。善生惡破見本故也。故知世界。即後三悉之由。今湧出品。專在世界。)

   (乙)二本門開近顯遠三。初從此至汝等自當因是得聞。是序段。二從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彌勒菩薩下。訖分別功德品初彌勒說偈。是正說段。三從爾時佛告彌勒。訖常不輕品。共三品半。是流通段。

   (丙)初序為二。初湧出。二疑問。

   (丁)初中三。初他方菩薩請宏經。二如來不許。三下方湧出。

   (戊)今初

  爾時他方國土諸來菩薩摩訶薩。過八恒河沙數。於大眾中起。合掌作禮而白佛言。世尊。若聽我等於佛滅後。在此娑婆世界勤加精進。護持讀誦書寫供養是經典者。當於此土而廣說之。

  他方菩薩。已聞跡門說流通竟。慕此通經勝福。故願住此宏宣也。

   (戊)二如來不許

  爾時佛告諸菩薩摩訶薩眾。止。善男子。不須汝等護持此經。所以者何。我娑婆世界。自有六萬恒河沙等菩薩摩訶薩。一一菩薩。各有六萬恒河沙眷屬。是諸人等。能於我滅後。護持讀誦廣說此經。

  如來止之。凡有三義。一者汝等各各自有已任。若住此土。廢彼利益。二者他方菩薩。此土結緣事淺。雖欲宣授。必無巨益。三者若復許之。則不得召下。下若不來。不得破近顯遠也。問。諸佛菩薩。分身散影。普徧十方。誘化一切。有何彼此。而言已任及廢彼耶。答。佛菩薩心。實無彼此。但機有在無。無始法爾。初從此佛菩薩結緣。還於此佛菩薩成熟。由此須召下方也。召下方來。亦有三義。一者是我弟子。應宏我法。二者以緣深廣。能徧此土徧分身土而作利益。三者得開近顯遠也。(各有已任。無世界益。結緣事淺。無為人益。不得破近。無對治益。不得顯遠。無第一義益。以無四益。所以止之。子宏父法。有世界益。結緣深廣。有為人益。開近。有對治益。顯遠。有第一義益。具有四益。所以召之。)

   (戊)三下方湧出二。初經傢敘相。二明問訊。

   (己)初中五。初湧出。二身相。三住處。四聞命。五眷屬。

   (庚)今初

  佛說是時。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國土。地皆振裂。而於其中。有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同時湧出。

  地覆本時眷屬。如跡隱本。今開跡顯本。故裂地以表之。

   (庚)二身相

  是諸菩薩。身皆金色。三十二相。無量光明。

   (庚)三住處

  先盡在此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

  在此世界之下。則不屬此世界。此界虛空中住。則不屬彼下界。非此非彼。即表中道常寂光土也。常即常德。寂即樂德。光即凈我。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三德無不常樂我凈。四德無非即空假中。是為不縱不橫秘密之藏。不即此界。不離此界。故以世界之下。此界虛空表之。住者。以不住法。住於秘藏也。當知本有四德以為所依。修得四德以為能依。能所並有能依之身。依於能所所依之土。二義齊等。方是毗盧遮那身土之相。是故一人成佛時。法界皆為此佛之依正。一佛旣爾。當知一切諸佛亦復如是。重重互徧。重重互入。重重互現。重重互融。又諸佛旣爾。當知一切菩薩之所分證亦復如是。又諸佛菩薩滿分修德旣爾。當知一切眾生所有性德。亦復如是。無不互徧互入互現互融。但迷悟攸分。故即而常六。然法性平等。故六而常即。所以阿鼻依正。全處極聖之自心。遮那身土。不離下凡之一念也。

   (庚)四聞命

  是諸菩薩。聞釋迦牟尼佛所說音聲。從下發來。

  即是聞命故來。宏法故來。破執故來。顯本故來也。

   (庚)五眷屬

  一一菩薩。皆是大眾唱導之首。各將六萬恒河沙眷屬。況將五萬四萬三萬二萬一萬恒河沙等眷屬者。(其數轉多。)況復乃至一恒河沙。半恒河沙。四分之一。乃至千萬億那由他分之一。(其數轉多。)況復千萬億那由他眷屬。(其數轉多。)況復億萬眷屬。(其數轉多。)況復千萬。百萬。乃至一萬。(其數展轉倍多。)況復一千。一百。乃至一十。(其數展轉倍多。)況復將五。四。三。二。一弟子者。(其數展轉倍多)況復單已樂遠離行。(其數展轉倍多。)如是等比。無量無邊。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一一皆是導師之德。能引眾人至於寶所。當知一已非獨。六萬恒沙眷屬非多也。若約法門者。一即一道清凈。二即福智。三即戒定慧。四即四諦。五即五眼。六即六度。一一度具十法界。一一界各有十十。即有百。百即具千。十善即有萬。一度具萬。六度即六萬法門。多不為多。一不為一。非多非一。而多而一。初經傢敘相竟。

   (己)二明問訊五。初三業供養。二陳問訊之辭。三佛答安樂。四偈頌隨喜。五如來述嘆。

   (庚)初中三。初正明供養。二明所經時節。三明佛神力加持。

   (辛)今初

  是諸菩薩。從地出已。各詣虛空七寶妙塔多寶如來釋迦牟尼佛所。到已。向二世尊頭面禮足。及至諸寶樹下師子座上佛所。亦皆作禮。右繞三帀。合掌恭敬。以諸菩薩種種贊法而以贊嘆。住在一面。欣樂瞻仰於二世尊。

  作禮右繞。是身業供養。種種贊嘆。是口業供養。欣樂瞻仰。是意業供養。以此不思議三業。供不思議三身而為能感。故佛以神力應之。令諸大眾長時謂短。即狹見廣也。

   (辛)二明所經時節

  是諸菩薩摩訶薩。從初湧出。以諸菩薩種種贊法而贊於佛。如是時間。經五十小劫。是時釋迦牟尼佛。默然而坐。及諸四眾。亦皆默然。

  種種贊法而贊於佛。遂經五十小劫。何止百千恒河沙偈。故知梵文積至八裡。未足為多也。問。釋迦住世。僅八十年。說法四十九載。相傳八年說法華經。何得有此五十小劫。答。如維摩丈室。得容三萬二千師子之座。一一座高八萬四千由旬。旣橫論大小。小可容大。則豎論久暫。暫豈不容久耶。問。若爾。則是延半日以為五十小劫也。何故下雲佛神力故。令諸大眾謂如半日。答。非延半日而為五十小劫。乃納五十小劫於半日中。亦猶遠將燈王國中大師子座而入丈室。非變丈室為師子座也。問。時無實法。長短本空。何得戲論有納入耶。答。若約真諦。則大小久暫。悉皆平等。若約俗諦。則大小久暫。仍自歷然。若約迷情。不知全俗即真。故言俗之時。則大自大。小自小。久自久。暫自暫。不相容攝。言真之時。則一味掃蕩。若約諸佛菩薩。瞭達真俗不二。故不惟一事攝一切理。而且一事攝一切事。所以丈室容師子座。師子座不小。丈室不大。則知半日容五十劫。五十劫不促。半日不延也。又若論寂光實報境界。則下方菩薩。常面稱揚。如來默然。常受其贊。盡未來時。無有疲厭。亦不休歇。若論同居穢土機緣。則住世八旬。事須唱滅。故令大眾謂如半日。若論方便凈土機緣。則已破三界見思。未破無明別惑。應見菩薩贊嘆經五十劫。是知即此靈山。橫論四土。眾生福薄。見佛入滅。是同居土相也。五十小劫贊嘆於佛。儼然未散。方便土相也。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眾生見劫盡。我此土安隱。實報寂光土相也。問。若方便土。菩薩贊嘆五十小劫。今猶未散。則此後十三品經。何從得有。答。佛之神力。不可思議。為彼示長。為此示短。三世互入。亦無所在。如安樂行人。一夢尚可經於千萬億劫。豈不能攝未來之事。令入現在。俾此土眾生。得沾滅後流通益耶。

   (辛)三明佛神力加持

  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諸大眾謂如半日。爾時四眾。亦以佛神力故。見諸菩薩徧滿無量百千萬億國土虛空。

  若約真諦。則時劫本空。今約俗諦。則五十小劫是實。故已破無明者。知是五十小劫。未破無明者。不堪耐久。由佛神力。令其謂如半日。不生疲倦也。又諸菩薩徧滿無量國土虛空。豈惟肉眼不能遠矚。縱令天眼。何可盡瞻。而今四眾以佛神力。則能徧見。當知長而謂短。由迷情未祛。狹而見廣。由妙機當發。又長而謂短。意表本為跡隱。此跡須開。狹而見廣。意表跡含於本。此本須顯。又自佛眼觀。則長短平等。廣狹平等。如理則非本非跡。自四眼觀。則解者見長見廣。如知遠本。惑者見短見狹。如執近跡。今迷長謂短。亦雲佛之神力。是顯佛能隨情。即狹見廣。亦雲佛之神力。是顯佛能破情。又壽量未談。胡長令見短。下方已湧。故狹令見廣。夫見雨猛。知龍大。見華盛。知池深。見所化如此之多。則知能化甚大久遠。旣開顯已。眾豈終惑。所以下文神力品中。滿百千歲。然後還攝舌相。不復更雲謂如半日也。初三業供養竟。

   (庚)二陳問訊之辭

  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一名上行。二名無邊行。三名凈行。四名安立行。是四菩薩。於其眾中。最為上首唱導之師。在大眾前。各共合掌。觀釋迦牟尼佛而問訊言。世尊。少病少惱。安樂行不。所應度者。受教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爾時四大菩薩而說偈言。世尊安樂。少病少惱。教化眾生。得無疲倦。又諸眾生。受化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

  初標四導師者。欲擬開示悟入四十位耳。如華嚴經。但舉法慧德林金剛幢金剛藏說四十位也。四皆名行者。安樂行成也。上行者。開佛知見。超於九界也。無邊行者。示佛知見。一行一切行也。凈行者。悟佛知見。事理融妙也。安立行者。入佛知見。自安安他。猶如大地也。問辭有長文重頌。各有二意。一問如來安樂。二問眾生易度。安樂即自行。易度即化他。自行化他。總不出於衣座室三。衣座室三。即安樂行。前品用勖始行菩薩。今地湧問佛。亦不過雲安樂行不而已。故知圓行。始終理同。佛是究竟安樂行。菩薩是分證安樂行。前品是明觀行安樂行。乃至一切眾生。無非理即安樂行也。

   (庚)三佛答安樂

  爾時世尊。於菩薩大眾中而作是言。如是如是。諸善男子。如來安樂。少病少惱。諸眾生等。易可化度。無有疲勞。所以者何。是諸眾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亦於過去諸佛恭敬尊重。種諸善根。此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

  佛答安樂易度。兩事相成。安樂故易度。易度故安樂也。所以者何下。釋成易度之由。由諸眾生。世世受化故也。然有二種。一者種諸善根。則始見我身。聞說華嚴即皆信受。入如來慧。或聞方等。般若亦入佛慧。二者先修習小。則漸漸調伏。來至法華亦令聞經。得入佛慧。(方等般若。小乘亦有密得入者。但不彰灼。故此不言。)是知華嚴方等般若法華。佛慧不殊。不當優劣。然佛慧雖同。教相稍異。且約華嚴法華對辨。略明十異。第一始見今見。華嚴初成道時。名為始見。法華久後說實。故名今見。始見今見。佛慧不殊也。第二開合不開合。華嚴日照高山。即說於頓。故不須開合。為不入者。開頓說漸。展轉調伏。令漸歸頓。故法華為開已得合。開合雖殊。二頓無別也。第三橫豎廣略。華嚴頓直豎入。入於法界。故言豎廣。不歷方便。故言橫略。法華備歷五味。即是橫廣。得入佛慧。亦是豎廣。然旣入法界。自當通達一切方便。二經不殊也。第四本跡不同。華嚴以遮那為本。千百億釋迦為跡。法華以久成為本。寂場為跡。則華嚴之本。秖是法華之跡。又華嚴雖雲或見如來初成道。或見如來成道已無量劫。意亦密顯於本。而未彰灼明言成道久遠若斯。是則非本非跡。法界理同。久本近跡。隱顯事異也。第五加說不加說。華嚴唯阿僧祇及隨好品是佛自說。餘皆菩薩被加而說。法華跡門三周。本門壽量等。並佛自說。雖加說自說。理常平等。而化儀有異也。第六變土不變土。華嚴即穢而凈。表圓直大道。故不須變。法華轉穢為凈。表會權歸實。故須三變。若變不變。凈土不毀。則無殊也。第七多處不多處。華嚴七處九會。是為多處。法華靈鷲虛空。故不多處。處雖多少。理常平等也。第八斥奪不斥奪。華嚴初會。永無聲聞。故無斥奪。法華正破小執。故有斥奪。又入法界品。二乘如聾如瘂。故有斥奪。法華皆與佛記。故無斥奪。華嚴但被界外兩機。如醫輕重兩種不死之病。收功猶易。法華能治定性聲聞。如令敗種復生於芽。收功更奇也。第九直顯開顯。華嚴行大直道。名直顯實。法華決瞭聲聞法。名開權顯實。所顯之實。終無二也。第十根利根鈍。利者華嚴即悟。鈍者法華方悟。利鈍雖殊。悟理則一。能令鈍悟。功亦倍難也。緣宜不同。略為十異。種智法界。等無差別。故雲。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除先修習學小乘者。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明文在茲。不須疑也。諸師見其緣異。逐緣異解。迷不知反。去道轉遠。若識理同。千車共轍。佛慧無殊也。然華嚴兼別以明佛慧。方等對三以明佛慧。般若帶二以明佛慧。唯有法華。開彼所兼所對所帶。乃至三藏但生滅法。咸成佛慧。是則所詮圓理。彼此無殊。能詮之教。純雜有異。獨稱為妙。良不虛也。舊雲。華嚴瞭義滿字常住。法華不瞭義非滿非常。今以此文並之。若始入是瞭義。今入不瞭義者。亦應始入是佛慧。今入非佛慧。若佛慧旣齊。則瞭義亦等。滿常亦然。又地人呼華嚴為圓宗。法華為不真宗。今亦用此文並之。

   (庚)四偈頌隨喜

  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善哉善哉。大雄世尊。諸眾生等。易可化度。能問諸佛。甚深智慧。聞已信行。我等隨喜。

  能問者。如華嚴方等般若經中。俱有當機問法菩薩。乃至法華經中。身子三請。俱是能問也。所問者。即甚深智慧。所謂如來慧也。

   (庚)五如來述嘆

  於時世尊。贊嘆上首諸大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能於如來發隨喜心。

  菩薩隨喜能問能信之人。佛乃嘆其能於如來發隨喜心。意顯諸能問者。皆是古佛示跡。故菩薩隨喜其跡。如來述嘆其本。亦是密顯壽量也。初湧出序竟。

   (丁)二疑問序二。初此土菩薩疑問。二他土菩薩疑問。

   (戊)初中二。初長文敘疑念。二偈頌正發問。

   (己)今初

  爾時彌勒菩薩。及八千恒河沙諸菩薩眾。皆作是念。我等從昔已來。不見不聞如是大菩薩摩訶薩眾。從地湧出。住世尊前。合掌供養問訊如來。

  彌勒及菩薩眾咸疑念者。凡有四意。一者自寂場以後。今座以前。十方大士來會不絕。雖不可限。我以補處智力。悉見悉知。何於此眾不識一人。又我遊化十方。奉覲諸佛。一切海會。咸所諳知。就歷履處。亦所不識若來若去。推求不識。不識則無世界益。故須疑問。二者彼諸大士。是前進先達。彌勒是後番末學。後不知前。例如文殊不知入定女人境界。女人不知棄諸陰葢菩薩境界。以不識故。不知彼之內善。自善不生無為人益。故須疑問。三者彼等大士。本實相底。應現十方。別頭教化。所有真應皆非彌勒境界。旣不識彼利物之道。即不識病。無對治益。故須疑問。四者佛托宏經。召諸大士。大士奉師嚴命故來。密開壽量。非時眾之所知。旣不識如來密旨。則無第一義益。故須疑問也。然彌勒跡居補處。本亦應深。何當如此不識。凡有二義。若約實論。則近成補處。不知久本。若約權論。則本高跡下。為物騰疑也。

   (己)二偈頌正發問四。初問來處來緣(至)四結請決疑。

   (庚)今初

  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知八千恒河沙諸菩薩等心之所念。幷欲自決所疑。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無量千萬億。大眾諸菩薩。昔所未曾見。願兩足尊說。是從何所來。以何因緣集。巨身大神通。智慧叵思議。其志念堅固。有大忍辱力。眾生所樂見。為從何所來。

  一問何處來。二問何因緣來也。巨身大神通。是嘆入如來室。智慧叵思議。是嘆坐如來座。其志念堅固。有大忍辱力。是嘆著如來衣。三皆自行德也。眾生所樂見。是嘆化他德也。

   (庚)二敘眷屬數量

  一一諸菩薩。所將諸眷屬。其數無有量。如恒河沙等。或有大菩薩。將六萬恒沙。如是諸大眾。一心求佛道。是諸大師等。六萬恒河沙。俱來供養佛。及護持是經。將五萬恒沙。其數過於是。四萬及三萬。二萬至一萬。一千一百等。乃至一恒沙。半及三四分。億萬分之一。千萬那由他。萬億諸弟子。乃至於半億。其數復過上。百萬至一萬。一千及一百。五十與一十。乃至三二一。單已無眷屬。樂於獨處者。俱來至佛所。其數轉過上。如是諸大眾。若人行籌數。過於恒沙劫。猶不能盡知。

   (庚)三問師法是誰

  是諸大威德。精進菩薩眾。誰為其說法。教化而成就。從誰初發心。稱揚何佛法。受持行誰經。修習何佛道。

   (庚)四結請決疑又四。初結嘆(至)四明大會同請。

   (辛)今初

  如是諸菩薩。神通大智力。

   (辛)二請答來處

  四方地振裂。皆從中湧出。世尊我昔來。未曾見是事。願說其所從。國土之名號。我常遊諸國。未曾見是眾。我於此眾中。乃不識一人。

   (辛)三請答來緣

  忽然從地出。願說其因緣。

   (辛)四明大會同請

  今此之大會。無量百千億。是諸菩薩等。皆欲知此事。是諸菩薩眾。本末之因緣。無量德世尊。唯願決眾疑。

  旣雲欲知本末因緣。則若所師。若來處。若來緣。總求佛答明矣。初此土菩薩疑問竟。

   (戊)二他土菩薩疑問

  爾時釋迦牟尼分身諸佛。從無量千萬億他方國土來者。在於八方諸寶樹下師子座上結加趺坐。其佛侍者。各各見是菩薩大眾。於三千大千世界四方從地湧出。住於虛空。各白其佛言。世尊。此諸無量無邊阿僧祇菩薩大眾。從何所來。爾時諸佛各告侍者。諸善男子。且待須臾。有菩薩摩訶薩。名曰彌勒。釋迦牟尼佛之所授記。次當作佛。已問斯事。佛今答之。汝等自當因是得聞。

  分身眷屬。橫在十方。亦復不知本地。未有四益。故與彌勒同其疑問。諸佛皆不為答。抑待釋迦答彌勒者。彌勒所問。事跡不輕。釋尊一代。未曾顯說。因茲答問。廣顯長壽。此大玄秘。須待釋迦自開。汝自當聞。分身來集。本為證明。故不應答也。初本門序段竟。

   (丙)二正說段二。初誡許。二正說。

   (丁)初中二。初長文。二偈頌。

   (戊)長文又三。初述嘆。二誡。三許。

   (己)今初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彌勒菩薩。善哉善哉。阿逸多。乃能問佛如是大事。

  初一善哉。述其上契佛心。次一善哉。述其下契群念。開跡顯本。乃一代時教所未顯談。故為佛之大事。又須約修德果位深遠。不約性德平等理趣。故名為事也。

   (己)二誡

  汝等當共一心被精進鎧。發堅固意。

  一心。誡勿亂。精進。誡勿懈。堅固。誡勿退也。良以如來實智久成。權跡長遠。化窮三世。益徧十方。非等覺已下所能思議故也。亦是寄彌勒以誡大會。

   (己)三許

  如來今欲顯發宣示諸佛智慧。諸佛自在神通之力。諸佛師子奮迅之力。諸佛威猛大勢之力。

  諸佛智慧。總標果智也。自在是我德。神通是樂德。奮迅除垢是凈德。大勢威猛是常德。此點圓滿四德。徧能三世益物。故皆名力。約過去久遠久遠。名為自在神通。約現在分身徧滿十方。名為師子奮迅。約未來益物永永不窮。名為大勢威猛。或可奮迅是將前之狀。表未來益物。大勢是震動十方。即現在益物。亦無不可。又自在神通。是究竟慈悲室。師子奮迅。是究竟法空座。威猛大勢。是究竟忍辱衣。證此究竟三德。故力徧十方三世。為益不窮也。初長文竟。

   (戊)二偈頌二。初頌誡。二頌許。略不顯述嘆。

   (己)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當精進一心。我欲說此事。勿得有疑悔。

   (己)二頌許

  佛智叵思議。汝今出信力。住於忍善中。昔所未聞法。今皆當得聞。我今安慰汝。勿得懷疑懼。佛無不實語。智慧不可量。所得第一法。甚深叵分別。如是今當說。汝等一心聽。

  初誡許竟。

   (丁)二正說三。初從此訖壽量品。是正開近顯遠。二分別功德品初長文。是總授法身記。三彌勒說偈。是總申領解。

   (戊)初中二。初訖此品。是略開顯動執生疑。二壽量品。是廣開顯斷疑生信。

   (己)初又二。初略開。二疑請。

   (庚)初又二。初長文。二偈頌。

   (辛)初又二。初答所師。二答來處。不答何因緣集。所以下文重請。

   (壬)今初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彌勒菩薩。我今於此大眾。宣告汝等。阿逸多。是諸大菩薩摩訶薩。無量無數阿僧祇。從地湧出。汝等昔所未見者。我於是娑婆世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教化示導是諸菩薩。調伏其心。令發道意。

  此先答誰為其說法。教化而成就。從誰初發心之問也。

   (壬)二答來處又二。初答。二釋。

   (癸)今初

  此諸菩薩。皆於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於諸經典。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正憶念。

  界下空中。略如前釋。此答其住處。即是來處也。於諸經典等者。追答稱揚何佛法。受持行誰經。修習何佛道之問也。於諸經典者。圓人受法。無法不圓。法華妙典。一切十方三世經典悉入其中。權實不二。終不取一舍一。此答稱揚也。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是答受持。正憶念。是答修習。

   (癸)二釋又二。初釋住處。二釋稱揚受持修習。

   (子)今初

  阿逸多。是諸善男子等。不樂在眾多有所說。常樂靜處。勤行精進。未曾休息。亦不依止人天而住。

  不樂在眾者。界內界外五陰。名之為眾。二邊分別。名為多有所說。靜處者。中道第一義諦也。法界一相。絕待無餘。故名靜處。勤行精進未曾休息者。心心流註。任運與薩婆若相應也。不依人天者。人表有邊。天表空邊。不依二邊。故以此界虛空表之。正住常寂光法性土也。

   (子)二釋稱揚受持修習

  常樂深智。無有障礙。亦常樂於諸佛之法。一心精進。求無上慧。

  由其常樂深智無有障礙。所以於諸經典悉皆稱揚。由其常樂諸佛之法。所以讀誦通利思惟分別。由其一心精進求無上慧。所以能正憶念也。初長文竟。

   (辛)二偈頌二。初頌長文。二正略開顯。

   (壬)初中二。初頌答所師。二頌答來處。

   (癸)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阿逸汝當知。是諸大菩薩。從無數劫來。修習佛智慧。悉是我所化。令發大道心。此等是我子。

  長文但雲得菩提已。化令發心。不雲無數劫來。或謂止是圓頓利根。一生超證。此中但雲無數劫來是我所化。不雲在成道後。或謂止是行因行時化令發心。故為但答所師。未曾彰灼開顯。

   (癸)二頌答來處

  依止是世界。常行頭陀事。志樂於靜處。舍大眾憒鬧。不樂多所說。如是諸子等。學習我道法。晝夜常精進。為求佛道故。在娑婆世界。下方空中住。志念力堅固。常勤求智慧。說種種妙法。其心無所畏。

  初頌長文竟。

   (壬)二正略開顯

  我於伽耶城。菩提樹下坐。得成最正覺。轉無上法輪。爾乃教化之。令初發道心。今皆住不退。悉當得成佛。我今說實語。汝等一心信。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

  旣雲成道之後令初發心。又雲從久遠來教化是等。乃是略開近而顯遠。所以動執生疑也。初略開竟。

   (庚)二疑請二。初長文。二偈頌。

   (辛)初中二。初經傢敘疑。二騰疑請答。

   (壬)今初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及無數諸菩薩等。心生疑惑怪未曾有。而作是念。雲何世尊於少時間。教化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諸大菩薩。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壬)二騰疑請答二。初騰疑。二請答。

   (癸)初中三。初法說。二立譬。三法合。

   (子)初又三。初執近疑遠。二執遠疑近。三結難信。

   (醜)今初

  即白佛言。世尊。如來為太子時出於釋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是已來。始過四十餘年。世尊。雲何於此少時。大作佛事。以佛勢力。以佛功德。教化如是無量大菩薩眾。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醜)二執遠疑近

  世尊。此大菩薩眾。假使有人。於千萬億劫。數不能盡。不得其邊。斯等久遠已來。於無量無邊諸佛所植諸善根。成就菩薩道常修梵行。

   (醜)三結難信

  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難信。

  初法說竟。

   (子)二立譬

  譬如有人。色美發黑。年二十五。指百歲人。言是我子。

  此譬上執近而疑遠也。色美發黑。總是明年少耳。

  其百歲人。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我等。

  此譬上執遠而疑近也。

  是事難信。

  此譬結難信也。

   (子)三法合

  佛亦如是。得道已來。其實未久。

  此合年二十五。不應有百歲子也。

  而此大眾諸菩薩等。已於無量千萬億劫為佛道故。勤行精進。善入出住無量百千萬億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習諸善法。巧於問答。人中之寶。一切世間甚為希有。

  此合百歲之人。不應是年二十五者所生也。

  今日世尊方雲得佛道時。初令發心。教化示導。令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得佛未久。乃能作此大功德事。

  此合結難信也。初騰疑竟。

   (癸)二請答又二。初明請意。二正請答。

   (子)初又二。初為現在。二為未來。

   (醜)今初

  我等雖復信佛隨宜所說。佛所出言。未曾虛妄。佛所知者。皆悉通達。

  我等雖未瞭知。仰信而已。

   (醜)二為未來

  然諸新發意菩薩。於佛滅後。若聞是語。或不信受。而起破法罪業因緣。

  淺行易生誹謗。謗墮惡道。不退者雖復仰信。以未瞭知。不能增道損生。故須答釋。令謗者生信。信者增道損生也。初明請意竟。

   (子)二正請答

  唯然世尊。願為解說。除我等疑。及未來世諸善男子聞此事已。亦不生疑。

  一請除現在疑。二請除未來疑也。初長文竟。

   (辛)二偈頌二。初頌騰疑。二頌請答。

   (壬)初中二。初頌法說。二頌立譬。三頌法合。

   (癸)初又三。初頌執近。二頌執遠。三頌結難信。

   (子)今初

  爾時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佛昔從釋種。出傢近伽耶。坐於菩提樹。爾來尚未久。

   (子)二頌執遠

  此諸佛子等。其數不可量。久已行佛道。住於神通力。善學菩薩道。不染世間法。如蓮華在水。從地而湧出。皆起恭敬心。住於世尊前。

   (子)三頌結難信

  是事難思議。雲何而可信。佛得道甚近。所成就甚多。願為除眾疑。如實分別說。

  初頌法說竟。

   (癸)二頌立譬

  譬如少壯人。年始二十五。示人百歲子。發白而面皺。是等我所生。子亦說是父。父少而子老。舉世所不信。

  初五句。頌譬執近疑遠。次一句。頌譬執遠疑近。後二句。頌譬結難信也。

   (癸)三頌法合

  世尊亦如是。得道來甚近。是諸菩薩等。志固無怯弱。從無量劫來。而行菩薩道。巧於難問答。其心無所畏。忍辱心決定。端正有威德。十方佛所贊。善能分別說。不樂在人眾。常好在禪定。為求佛道故。於下空中住。

  初半偈。頌合年二十五。次三偈半。頌合百歲子。略不頌合結難信也。初頌騰疑竟。

   (壬)二頌請答

  我等從佛聞。於此事無疑。願佛為未來。演說令開解。若有於此經。生疑不信者。即當墮惡道。願今為解說。是無量菩薩。雲何於少時。教化令發心。而住不退地。

  初略開顯動執生疑竟。

    釋從地湧出品竟。次釋壽量品

  

  

  

  

  妙法蓮華經臺宗會義(四)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妙法蓮華經臺宗會義卷五之三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妙法蓮華經臺宗會義卷六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囑累品第二十二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妙法蓮華經臺宗會義卷七之一

  妙音菩薩本事品第二十四

  妙法蓮華經臺宗會義卷七之二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跋語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如來者。十方三世諸佛二佛三佛本佛跡佛之通號也。壽者。受也。量者。詮量也。詮量十方三世二佛三佛本佛跡佛之功德也。今正詮量本地三佛功德。故言如來壽量品。如來義甚多。今且明二身三身。餘例可解。二身者。真身如來。應身如來也。如成論雲。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即二身義顯。何者。乘是如智。實是如境。道是因。覺是果。若單論乘。則如無所知。若單明實。則如無能知。境智和合。則有因果。照境未窮名因。盡源為果。因圓果滿。即是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此真身如來也。以如實智。乘如實道。來生三有。示成正覺。即應身如來也。(報智冥法。名為真身。從體起用。名為應身。但雲二身。攝法周足。)三身者。法身如來。報身如來。化身如來也。如大論雲。如法相解。如法相說。故名如來。即三身義足。何者。如即法如如境。非因非果。有佛無佛。性相常然。徧一切處而無有異。故名為如。不動而至名之為來。此約所證。即法身如來也。又復如智稱於如理。從理名如。從智名來。故曰如法相解。此約能證。即報身如來也。又以如如境智合故。即能處處示成正覺。轉正法輪。故曰如法相說。此約起用。即化身如來也。偈雲。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如明月之影徧萬川。故名為應。亦名為化。此之三身。不可單取。故大經雲。法身亦非涅槃。般若亦非涅槃。解脫亦非涅槃。三法具足。稱秘密藏。名大涅槃。當知三身不可一異縱橫並別。圓覽三法。稱假名如來也。文雲非如非異者。非彼偏如。以顯圓如。即法身如來義。又雲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即如如智稱如如境。以一切種智知。以佛眼見。是報身如來義。又雲或示己身己事。或示他身他事。即應身如來義。若但性德三如來者。是橫。若但修德三如來者。是縱。若先法次報後應。亦是縱。今經圓說不縱不橫三如來也。縱橫三身。尚非今義。況三藏通教所明如來耶。又法華前。亦明圓三身義。同是跡中三身耳。發跡顯本三如來者。永異諸經。故天親論雲。示現成大菩提無上故。示三種菩提。一應化菩提。隨所應現。即為示現。如經。出釋氏宮故。二報佛菩提。十地滿足。得常涅槃。如經。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劫故。三法佛菩提。謂如來藏。性凈涅槃不變。如經。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故。經具其義。論出其名。不如上釋。寧會經論耶。又三身各論單復。單義如前。法身復者。一自性清凈法身。二離垢妙極法身。報身復者。一自受用報。二他受用報。應身復者。一勝應。二劣應。又一應現佛界身。二應現九界身。若束此單復三身而為二身。則二種法身及自受用報。名為真身。他受用報及勝劣應等。名為應身。故知若復若單。若三若二。平等平等。更欲廣說。則四身。十身。三十二身。無量身等。開合自在。多不為多。少不為少。非少非多。而少而多。倘執名相而欲妄較諸經優劣。遠之遠矣。次明壽量者。真如不隔諸法。故名為受。此法身壽也。境智相應。故名為受。此報身壽也。一期示現。連持不斷。故名為受。此應身壽也。詮量法身如來如理壽命。詮量報身如來智慧壽命。詮量應身如來同緣壽命。故言壽量。法身如來如理壽命者。有佛無佛。性相常然。不論相應。不論連持。非無量。非有量。故文雲。非如非異。非實非虛。葢詮量法身如理命也。報身如來智慧壽命者。以如如智契如如境。境發智為報。智冥境為受。境旣無量無邊。常住不滅。智亦如是譬如函大葢大。故文雲。我智力如是。久修業所得。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此詮報身智慧命也。應身如來同緣壽命者。緣長則長。緣促則促。如水清月現。月實不來。水濁月亡。月亦不去。故文雲。數數現生。數數現滅。或復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此詮應身同緣命也。當知所詮不出四句。一者有量。二者無量。三者亦有量亦無量。四者非有量非無量。有量則無常。無量則常。雙亦則亦常亦無常。雙非則非常非無常。今以四句更作別圓二釋。一別教各釋者。非常非無常。雙非理極即法身也。常。即報身。報智冥法。亦非常非無常。但取金剛道後。正智圓滿。不復生滅。故名為常。又依唯識。則法身不生不滅。故名為常。報身生因所生。故非常。圓滿成就故非無常。即雙非句也。亦常亦無常。即是應身。應用無盡。故亦常。數數唱滅。故亦無常也。無常。即是金剛心前智用增進。乃至凡夫生滅出沒。皆是無常也。三佛各一句凡夫共一句。故是別義。二圓教通釋者。三身各備四句。法身四句者。不生不滅。故名為常。無彼凡夫妄計倒常。故名無常。寂而雙照。故名亦常亦無常。雙破凡聖八倒。故名非常非無常也。報身四句者。出過二乘。故名為常。無妄計常。故名無常。智能雙照。故名亦常亦無常。智冥諦境。故名非常非無常也。應身四句者。應用不絕。故名為常。示同生滅。故名無常。兩義雙具。故名亦常亦無常。旣非實報。亦非業感。故名非常非無常也。乃至凡夫。亦具三種四句。心性隨緣不變。故名為常。所謂自從無始。至盡未來。輪回生死。而生實不生。死實不死。此是性具法身常也。即此心性不變隨緣。流轉五道。生滅不停。名為無常。此是法身無常義也。隨緣不變故亦常。不變隨緣故亦無常。此是法身雙亦義也。雖不變而非凝然。雖隨緣而非斷滅。此是法身雙非義也。約性具法身。旣得作此四句。依法身而起惑。惑即般若。即是性具報身。亦作四句。依惑苦而起業。業即解脫。即是性具應身。亦作四句。是為凡夫理即三身各各四句。尚無四句名字。何況行用。圓人稱理而解。故有名字三身四句。觀行三身四句。乃至果成。則為究竟三身四句。從始至終。一身即三身。三身即一身。不一不異。亦不縱橫。當知一佛身。即具諸身壽命功德。隨緣感見。長短不同。大經雲。凡夫二乘。見佛壽命。猶如冬日。菩薩所見。猶如春日。唯佛見佛壽命無量。猶如夏日。所以然者。凡夫博地。翳障朦朧。藏通二乘。雖斷四住。不見中道。若舍分段。受法性身。未破無明。方便土中所見之佛。猶是勝應。當知二乘。隻見冬日。若諸菩薩。未登別地圓住。所見同彼凡夫二乘。若破無明。乃至受於分證法身。與而言之。得見報身壽命。奪而言之。他受用報。猶名勝應。未窮報身之源。未盡法性之極。所見佛壽。猶是春日。唯佛與佛。窮性盡源。見法身壽。猶如夏日也。故舉三譬譬之。一者於諸常中。虛空第一。一切壽命。如來第一。此譬法身壽命。無始無終。性相凝湛也。二者譬如四河。皆歸大海。此譬報身壽命。所修萬善。皆感佛報。歸壽命海也。三者阿耨達池。出四大河。此譬應身壽命。從法報出。隨緣長短也。此品詮量。通明三身。若從別意。正在報身。何以故。義便文會。義便者。報身智慧。上冥下契。三身宛足。文會者。我成佛來。甚大久遠。故能三世利益眾生。所成即法身。能成即報身。法報合故能益物。以此推之。正意是論報身佛功德也。如是三身種種功德。悉是過去久遠久遠劫前道場樹下先所成就。名之為本。中間今日寂滅道場所成就者。名之為跡。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若諸經所說本跡。則以寂場所成法報為本。從本所起勝劣兩應為跡。今以寂場所成三身。乃至無量劫來中間所成三身。皆名為跡。獨取最初實得菩提所成三身。名之為本。故與諸經異也。

   (己)二廣開顯斷疑生信為二。初誡信。二正答。

   (庚)初中四。初三誡。二三請。三重請。四重誡。共為四請四誡。幷前跡門三請一誡。合有五誡七請。奇特大事。殷勤鄭重也。

   (辛)今初三誡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一切大眾。諸善男子。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復告大眾。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又復告諸大眾。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

  誠是忠誠。諦是審實。不欺於物。言則詣真。昔由機淺。止可隨他意語。故方便施權。說三說近。未告誠實。今是隨自意語。故言誠諦也。

   (辛)二三請

  是時菩薩大眾。彌勒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惟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如是三白已。

  菩薩旣秉誠誡。不敢致疑。說必信受也。

   (辛)三重請

  復言。惟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

   (辛)四重誡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三請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諦聽。

  初誡信竟。

   (庚)二正答二。初長文。二偈頌。

   (辛)初中二。初正開近顯遠。二明三世益物。

   (壬)初又二。初出執近之情。二破近顯遠。

   (癸)今初

  如來秘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文三意。初雲如來秘密神通之力。是出所迷之法。二雲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是出能迷之眾。三雲皆謂今釋迦等。是出其迷遠之情謂也。秘密者。一身即三身。名為秘。三身即一身。名為密。又昔所不說。名為秘。唯佛自知。名為密。神通之力者。三身之用也。神是天然不動之理。即法性身。通是無壅不思議慧。即果報身。力是幹用自在。即應化身也。佛於三世。等有三身。實得三身。其來甚久。於諸教中。秘而不說。故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謂今佛始於道樹得此三身。乃執近以疑遠也。此本說中。不復言及二乘。二乘開已。皆名菩薩。故但對菩薩。菩薩攝在天人修羅三善道內。餘三惡趣。罪重根鈍少智。幷不知作此情謂也。菩薩有三種。下方。他方。舊住。下方即本日所化。故無執近之謂。他方舊住。俱有二種。一從法身應生者。往世先得無生。或先已聞發跡顯本。設往世未曾得聞。往世報盡。受法性身。於法身地。自應得聞長遠之說。是故應生菩薩。多無執近之謂。二者今生始得無生法忍。及未得者。咸有此謂也。

   (癸)二破近顯遠。上文誠諦之誡。正為此也。復為二。初正顯遠。二舉譬格量久遠。

   (子)今初

  然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

  成佛甚大久遠。則伽耶近謂即破。

   (子)二舉譬格量久遠又三。初舉譬問。二答。三合顯久遠。

   (醜)今初

  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為微塵。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乃下一塵。如是東行。盡是微塵。諸善男子於意雲何。是諸世界。可得思惟校計。知其數不。

  直爾下塵之界。尚不可說。況下塵不下塵界。豈可說耶。

   (醜)二答

  彌勒菩薩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諸世界。無量無邊。非算數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聲聞辟支佛以無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數。我等住阿惟越致地。於是事中亦所不達。世尊。如是世界。無量無邊。

  一非算數心力所及。二非無漏智所思惟。三非阿惟越致所達。葢惟佛智之所知耳。故佛功德。如十方大地土。十地功德。如閻浮地土。非虛語也。

   (醜)三合顯久遠

  爾時佛告大菩薩眾。諸善男子。今當分明宣語汝等。是諸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盡以為塵。一塵一劫。我成佛已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

  下塵不下塵界。已不可說。況界復為塵耶。況復過於此耶。僧傅雲。羅什舊經。無一塵一劫四字。有齊高僧曇副誦經。感夢雲少一句。後果得之。金光明經雲。一切海水。可知滴數。無有能知如來之壽。此亦明未來常住。非明過去久成也。若引證此。殊不相應。又有約法身解此者。則有二迷。一法身無始豈論遠劫。二法身平等。何獨釋迦先成。故知不達經宗。求深反淺。問。一切諸佛。悉顯本不。若有顯有不顯。則不得雲諸佛道同。亦不得雲是我方便。諸佛亦然。若同皆顯本。則諸佛皆雲成佛甚久遠耶。答。顯本可同。遠近不等。例如日月燈明八子。大通智勝有十六子釋迦一子。有子是同。數不必等。又凡成佛。則所證三身必同。故雲諸佛道同。三世益物必同。故雲是我方便諸佛亦然耳。況本高跡下。本下跡高。本跡俱高。本跡俱下。凡有四句。一期開顯。何必盡同。惟原始要終。則諸佛所證之體。同滿三身。所起之用。同嗱三世。故不可說有異也。初正開近顯遠竟。

   (壬)二明三世益物。此以最初成道為體為本。從體起用為跡。又以最初實得體用為本。從是以來所有三世體用皆為跡也。文分為二。初法說。二譬說。

   (癸)初中二。初正明三世益物。二總結不虛。

   (子)初又三。初明過去益物。二明現在益物。三明未來益物。

   (醜)初又三。初過去益物處。二拂過去跡疑。三明過去益物所宜。

   (寅)今初

  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

  須顯處者。上明成道甚久。久居何處。故雲常在此界。及於餘國說法利生也。此之娑婆。即本應身所居之土。今日跡居。不移於本。但今昔時異。見燒者謂近。照本者達遠。故雲。我凈土不毀。常在靈鷲山。豈離伽耶別求常寂。非寂光外。別有娑婆。

   (寅)二拂過去跡疑

  諸善男子。於是中間。我說然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別。

  疑曰。若成佛如此之久。雲何經中說於然燈佛時方得授記。又旣成佛。證常住身。雲何儒童菩薩在然燈時。得記宏法。壽終入滅。更生餘處。諸如此類。不一而足。今拂之曰。皆是方便分別。譬如幻師所現幻事。非實爾時方得授記。亦非業果分段生身舍壽入滅。皆是從本所垂諸化跡耳。

   (寅)三明過去益物所宜又二。初感應。二施化。

   (卯)今初

  諸善男子。若有眾生來至我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隨所應度。

  至我所者。即是過去眾生漸頓兩機。冥扣法身也。佛眼觀者。即是久已成佛。用佛眼鑒照。無有遺差。將欲起於劣勝兩應而利益之。善機凡有二力。一感人天華報及三乘權果。二感佛道實果。若以法眼觀知萬善。緣其輕重。各得華報及權果報。不能究竟知其終得種智果報。若以佛眼圓照萬善。則能具知始末華果。此經一向明佛眼觀。能知眾生所有萬善。究竟得佛種智果也。信等諸根。即五根也。慧根。是瞭因信進念定四根。皆屬緣因。此二善根。各有利鈍。通攝頓漸機緣。頓機利鈍。即圓別根機。漸機利鈍。即通藏根機。又大乘根名利。小乘根名鈍。又小乘根名利。人天乘名鈍。又四教乃至人天諸根。各各自論利鈍。十法界眾生所有善根利鈍為機。如來悉照。無有遺差。隨所應度而現形聲饒益也。

   (卯)二施化又二。初明形聲兩益。二明得益歡喜。

   (辰)今初

  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亦復現言當入涅槃。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

  名字不同年紀大小。即非生現生。當入涅槃。即非滅現滅。皆形益也。方便說法。即聲益也。處處者。豎則微塵劫數。橫則十方剎海。一一劫中。皆徧十方。一一剎中。皆歷塵劫。無非如來垂跡之時處也。名字不同者。或示勝應。或示劣應。或示佛身。或示菩薩聲聞等身。身旣不同。故名字亦不同也。年紀大小者。旣示有身。則有壽命修短不等也。應以現生而得度者。旣能處處非生現生。應以現滅而得度者。亦必處處非滅現滅。故雲亦復現言當入涅槃也。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者。或頓或漸。或顯或密。或定不定。或兼或但。或對或帶。或施或開。或廢或立。總是如來善巧方便。總令眾生究竟得成一切種智。故微妙也。

   (辰)二明得益歡喜

  能令眾生發歡喜心。

  由施形聲兩化。令得權實四益。但雲歡喜。舉一以攝三也。初明過去益物竟。

   (醜)二明現在益物二。初感應。二施化。

   (寅)今初

  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

  如來見者。即佛眼照也。諸眾生樂小法者。所見之機也。貪愛二十五有。即人天機。名樂小法。自求現滅。即二乘機。名樂小法。樂於漸次紆回佛道。即三教菩薩機。亦名為樂小法。乃至樂近說者。亦名為樂小法。緣瞭二善功用微劣。名為德薄。見思塵沙無明三惑濃厚。名為垢重。問。非生現生。備施頓漸二化七方便等。可是樂小法者。圓頓赴機。是應樂大法者。雲何通名為樂小法耶。答。此有四義。一約往日雖發大心。不能專精。多著弊欲。不得出世。故名弊欲以為小法。二約現在。如佛未出世。諸天人等雖有大機。而心染世樂。或著邪見。故名為樂小法。此二義。與下譬中宛轉於地之意同也。三約修行。雖不樂三界愛見小法。而樂三乘灰斷。亦名小法。雖不樂三乘近果。而樂歷別修行一乘。不能一心圓頓普修。故名樂小。此三意。約因門明樂小法也。四約果門。樂聞近成之小。出釋氏宮。始得菩提。不樂欲聞長遠大久之道。故言樂小。此等小心。非始今日。若先樂大。佛即不說始成。說始成者。皆為樂小者耳。

   (寅)二施化二。初明現形。二明說法。

   (卯)今初

  為是人說。我少出傢。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

  此明現在為眾生故。非生現生。而生實非生也。前明頓漸兩機。來感法身。今即現勝劣兩應。劣應。應漸機。勝應。應頓機。此兩種應。並有生法二身示生之相。劣應二身生相者。正慧托胎。右脇出生。即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自言天上天下。唯吾獨尊。此生身生相也。坐吉祥草。三十四心斷結習盡證得五分法身。即法身生相也。勝應二身生相者。乘旃檀宮。與諸菩薩處摩耶胎。常說大乘。作大佛事。從右脇出。十方周行各各七步。作師子吼。此生身生相也。寂滅道場。坐菩提座。金剛後心。斷無明盡。妙覺朗然。窮照法性。種智圓明。萬德普備。此法身生相也。出傢者。劣應出分段傢。勝應出二死傢。得菩提者。劣應得生滅四諦所發無漏盡無生智。名為菩提。勝應照三諦一實之道。究竟一切種智。為菩提也。(勝劣二種生身生相。秖是一番托胎出生。但大小兩機所見不同。故須甄明。非有兩番托胎出生也。二種出傢二種成道二種法身生相。亦無不然。故雲雙垂兩相。二始同時。)然我實成佛下。明本實不生。彼天人阿修羅等。今始見此二種生法二身。謂言始生。其實不然。然我實成佛道甚大久遠。如上所說剎塵之譬尚復過之。今日現生。非實生也。或疑旣非實生。何故現生。釋曰。但為方便教化德薄垢重眾生令入佛道。所以作如是說。我少出傢得菩提耳。餘大乘經。但破劣應生法二身生實非生。不破勝應生法二身。今雲成佛甚久。正破勝應法身非從寂場始生。故與餘經永異。

   (卯)二明說法又二。初正明一代所說。二釋出巧說之由。

   (辰)今初

  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眾生。或說己身。或說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諸所言說。皆實不虛。

  所演經典。徧指一代五味八教也。皆為度脫眾生。總釋頓漸顯密定與不定。無非應病與藥。令得度脫故也。或說己身等。略舉一代教中所有種種差別示現事也。說自己往昔因緣。名說己身。說諸佛菩薩及餘弟子種種因緣。名說他身。現佛界像。名示己身。現九界像。名示他身。或現勝應。名示己身。現劣應身。名示他身。現佛界事。名示己事。現九界事。名示他事。或現種智。名示己事。現小智斷。名示他事。現大自在。名示己事。現九惱等。名示他事。諸所言說皆實不虛者。明其不同世間之寓言也。為眾生故。一一示現。一一有因有果。一一有始有終。惟其所說己身他身。所示己身他身己事他事。並無分毫虛言誑語。故能度脫一切眾生。譬如幻師於四衢道。幻作象馬牛羊種種諸物。象即是象。馬即是馬。更無一物而不酷肖。乃能令彼愚小歡悅。佛亦如是。以法性大幻三昧。徧於十方三世。幻作己身他身己事他事。說示於人。令彼眾生咸得見聞。並無一事徒構空言。乃使眾生信受而得度脫也。

   (辰)二釋出巧說之由又二。初明由照權實理故。即是說示之本。二明由稱漸頓機故。即是說示之緣。

   (己)今初

  所以者何。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虛。非如非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

  夫現前一念真如法性。本無一法可得。而無法不具。無法不造。一切凡聖。平等無差。然凡夫及二乘人。則滯於二死。不能自度自脫。因位諸大菩薩。則局於數量。不能橫徧豎窮。皆由於此真如法性。未能圓滿徹證故也。惟有如來久遠劫來。圓滿徹證此真法性。故能以種智佛眼。如實知見分段變易二種三界之相。當體即是真如實相。瞭知二種生死。即非生死。無有若退而在世者。旣無生死可退。則無生死可出。故無有若出而滅度者。無有生死若退若出。是十界實法皆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是十界假名皆空。生死涅槃。等如昨夢。故非實。迷為生死。悟證涅槃。緣起宛然。故非虛。無差別而十界差別。故非如。即差別而一性融通。故非異。不同二種三界之人。或見三界為有。或見三界為空。故雲不如三界見於三界也。如斯之事。即結指上文所明真俗妙諦。即生死無有生死。即退無有退。即出無有出。即在世無在世者。即滅度無滅度者。即實非實。即虛非虛。即如非如。即異非異。是謂即俗而真之事。如來以如理智而明見之。無有錯謬。故能隨智說於隨自意語。開權顯實。開跡顯本也。無有生死而妄見生死。無有退出而妄見退出。無在世而妄見在世。無滅度而妄見滅度。非實而妄見實。非虛而妄見虛。非如而妄見如。非異而妄見異。是謂即真而俗之事。如來以如量智而明見之。無有錯謬。故能隨情說於隨他意語。為實施權。為本垂跡也。

   (己)二明由稱漸頓機故。即是說示之緣

  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幹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所作佛事。未曾暫廢。

  種種者。頓漸利鈍。千差萬別也。性者。習欲所成。指過去根種也。欲者。樂欲。即從種所發之現行也。行者。隨諸樂欲所作善惡業行。乃至三乘一乘出世行也。憶想分別者。隨所作行而生於解。即相似智慧也。於種種性。宜用種種為人悉檀。於種種欲。宜用種種世界悉檀。於種種行。宜用種種為人對治二悉。於種種憶想分別。宜用種種第一義悉。何以故。隨其所得憶想之解。更為說法。即得朗悟第一義故。乃至初地欲樂修行第二地時。亦必憶想二地之境。即是念想。若發二地真解。即是念想觀除。言語法滅。直至佛地。方得究竟離於憶想。獲常寂照耳。故以若幹因緣譬喻之辭。種種說法。令其生諸善根。所作佛事。未曾暫廢也。權實善根有三五七九之不同。故名為諸。究竟皆歸一切種智。故名佛事。三輪不思議化。晝夜常演。令他得益。無有間歇。故雲未曾暫廢。二明現在益物竟。

   (醜)三明未來益物二。初正明非滅唱滅以益未來。二釋須唱滅意。

   (寅)初又二。初明本實不滅。二明方便唱滅。

   (卯)今初

  如是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時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復倍上數。

  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牒前過去事也。常住不滅。正明未來永永恒益物也。我本行下。舉因況果以明常住。謂於本未成佛已前。初悟圓因而登圓住。分證常住法身之壽。已不可盡。倍於如上。所說塵數。何況果壽而非常住。譬如太子時祿。已不可盡。況登尊極。祿用寍可盡乎。當知法身壽命。無始無終。報身壽命。有始無終。應身壽命。隨緣修短。示有始終。今正明報身修得壽命。故過去雖約剎塵為譬。仍是有始。未來直雲常住不滅。則是無終也。然三身本非一異。鈍者但見應化。不知即報即法。所以妄計無常。利者即於應化而悟法報。所以能知常住耳。

   (卯)二明方便唱滅

  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

  現在眾生見佛聞法。或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或先修習學小乘者。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旣入佛慧。即知如來常住不滅。不為此人而唱滅也。其有悠悠結緣之眾。乃至五千退席之流。移置他方之類。現在未得種熟脫者。此等眾生。緣在未來。故以唱滅方便而教化之。當知三身並有非滅唱滅之義。法身非滅唱滅者。如凈名雲。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即是法身非滅。又雲。是寂滅義。即是法身唱滅。何者。若已瞭達。不唱寂滅。為未瞭者唱耳。又若言照寂。即是唱滅。若言寂照。即是唱生。夫法身者。雖非生非滅。而亦有生滅。若迷心執著。即煩惱生而智慧滅。若解心無染。即智慧生而煩惱滅。滅惑生解。此是無常滅。若解生惑滅。即是寂滅。此之生滅。悉約法性而辨。若無迷解二緣。則不唱有此生滅也。報身非滅唱滅者。誰有智慧。誰有煩惱。而言智慧能破煩惱。此即明闇不相除。是報身不滅義。眾生未瞭。聞此便謂即佛而生憍恣。不復修道。故復唱言。道能滅惑。有煩惱時則無智慧。有智慧時則無煩惱。豈非智慧能滅煩惱耶。應身非滅唱滅者。應是法報之用。體旣無滅。用豈有窮。即是應身不滅。但為眾生若常見佛。則生憍恣。故唱我於今夜當取滅度也。又法身當體不生不滅。報身瞭達無能生滅。應身相續不生不滅。是故三身並皆非滅。今為方便教化眾生。應身唱滅。事同三身皆唱滅也。初正明非滅唱滅以益未來竟。

   (寅)二釋須唱滅意亦二。初不滅有損。二唱滅有益。

   (卯)今初

  所以者何。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

  不種善根。則不生真中二善。是為無益。思惑貪著五欲。見惑入於憶想。見思方生而不斷。無明重沓而罔知。則不斷通別二惡。是為有損。又起憍恣。即增見惑。懷厭怠。即增思惑。故有損。不生難遭想。即不能生見諦解。不生恭敬心。即不能生思惟道。故無益也。若見聞三佛不滅。悉有憍恣義。聞法身不滅。便謂眾生如。彌勒如。一如無二如。平等即真。由是生於憍心上慢。一切煩惱。本自不生。今亦無滅。何須修道。即便恣情放逸。為是唱言是寂滅義。又聞一切眾生即菩提相。菩提相即煩惱相。明闇不相除。顯出佛菩提。便起慢恣。不復修善。懈怠放逸。為是唱言報身智慧能滅煩惱。無明力大。佛菩提智之所能滅。應身不滅憍恣易解。

   (卯)二唱滅有益

  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所以者何。諸薄德人。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是故唱言。雖法本不生。今亦不滅。要須滅惑。方乃寂滅。此法身難見義。雖雲智慧不滅煩惱。然明時無闇。汝今具足煩惱。何能有慧。當知智慧能滅障惑。此報身難見義。應身難見易解。眾生聞是唱滅。便於三佛生難遭想。戀慕渴仰。惡滅善生。是故三身雖不實滅而唱滅也。初正明三世益物竟。

   (子)二總結不虛

  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虛。

  旣成佛已。實得三身。皆悉不生不滅。為諸眾生。盡未來時現生現滅。實得三身。亦實不虛。現生現滅。亦實不虛。所以三世眾生。各各得益亦不虛也。若但論理而不論事。但論性而不論修。則同世間寓言。何名不虛。又設但論事而不達理。但論修而不悟性。則同權小生滅境界。何名不虛。故皆實不虛者。即是權實本跡。無不誠諦故也。初法說竟。

  妙法蓮華經臺宗會義卷五之二

  妙法蓮華經臺宗會義卷五之三

  古吳後學蕅益智旭述

   (癸)本門二明三世益物中。二譬說二。初立譬。二法合。

   (子)初中二。初良醫治子譬。譬上三世益物。二治子實益譬。譬上總結不虛。

   (醜)初又三。初遠行譬。譬過去益物。二還來譬。譬現在益物。三復去譬。譬未來益物。

   (寅)今初

  譬如良醫。智慧聰達。明練方藥。善治眾病。其人多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數。以有事緣。遠至餘國。

  前法說中有三意。初益物處。二拂跡疑。三益物所宜。今但譬益物所宜。就所宜中。有感應。有施化。今具譬之。譬如良醫至善治眾病。即譬我以佛眼觀有能應之智也。其人多諸至乃至百數。即譬眾生來至我所。有能感之機也。於施化中。有形聲兩益。及得益歡喜。今略不譬歡喜。又略不譬聲益。於形益中。又略不譬非生現生。但譬非滅現滅一意。即是以有事緣遠至他國也。言良醫者。醫有十種。一者治病。病增無損。或時致死。譬空見外道。恣意行惡。教人起邪。斷善根法。法身旣亡。慧命亦死。二者治病。不增不損。譬有見苦行外道。投巖赴火。苦行行善。不得禪定。不能斷結。故不損。亦不斷善。故不增也。三者治病。損而不增。但差已還發。譬修定斷結外道也。四者治病。能令差已不發。而所治不徧。譬二乘人。但治一兩種有緣者。不能徧治一切也。五者雖能兼徧。而無巧術。用治苦痛。譬六度菩薩。慈悲廣治。難行苦行。釋論呼為拙度也。六治病巧術治無痛惱。但不能治必死之人。譬通教菩薩。體法巧度。但治有反復凡夫。不治敗種二乘也。七雖能治難愈之病。不能一時治一切病。譬別教地前菩薩也。八能一時治一切病。而不能令平復如本。譬圓教十信也。九能徧治一切。亦令平復如本。而不能令過本。譬圓教四十位也。十者一時治一切病。即能平復。又使過本。即是如來。(醫有十種者。通收邪正。貫彼徧圓。前之三種亦稱醫者。佛未出時。一切外道皆自謂出傢。各自領眾故也。第三醫中。雲差已還發者。雖斷事惑。還墮三塗。以見惑未斷。故隨禪受生之後。仍受輪回也。如阿含雲。良醫有四。一善知病相。二知病因起。三善知方治。四畢竟不發。但是此中第四第五二種醫相。何以故。所知病相。不出界內。知病因起。不出依正。所有方治。不逾生滅無常苦空無我不凈。所雲不發。秖是住二涅槃。若以四名義通諸教。則一一教。隨義各別。乃至圓教。於理無妨。若直引彼以證此經。則尚不同通教巧治。安譬本門數數生滅。深不可也。第八不能令平復者。自入未深。未能令他見本法身。法身被無明所覆。義如病損。令還得見。方名為復也。第十言過本者。法身本有。今令證本。名之為復。以對性德無功用故。故修名過。然初住已上。亦得名為分過。由殘惑在。且名為復。又讓極地究竟名過也。)前三種醫。即大經中之舊醫用乳藥也。後七並是客醫。無巧術者。但用無常苦無我法。如用苦酢咸藥。有術遠來。還令服乳。即最後究竟良醫。良者。善也。具曉八術。譬三達五眼也。智慧者。權實二智。深知二諦也。聰達者。五眼鑒機。頓漸不差也。明練方藥者。譬十二部教。文理甚深也。能詮文如方。所詮理如藥。藥通行理。今且雲理。理即攝行也。善治眾病者。譬能觀知諸根利鈍。巧用四悉檀也。多諸子息者。子義有三種。一正因佛子。謂一切眾生。皆有三種性德佛性。即是佛子。故雲。其中眾生。悉是吾子也。二緣因佛子。謂曾聞一句一偈。稟說修行。所生微解。即瞭因性。所修微行。即緣因性。正性為本。束此三性。總名緣因。以能資發一實解故。故雲。長者諸子若十二十乃至三十。先因遊戲。入火宅也。三瞭因佛子。謂聞法悟道。三因開發。正因理心發。即法身德。瞭因慧心發。即般若德。緣因善心發。即解脫德。束此三性。總名瞭因。以能瞭達中道義故。故雲。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真是佛子也。若瞭因於。常得見父。父不遠行。若緣因子。機尚未熟。父即遠行。得有飲他毒藥之義。今雲多諸子息。正是普收正因子也。若十者。十界中佛界機也。二十者。十界中佛及菩薩兩界機也。乃至百數者。十界互具十界。故為百也。百界並有性德三因。並有生善之義。故皆名子息也。以有事緣者。譬此土機淺。彼方緣熟也。遠至他國者。譬非滅現滅。即所謂亦復現言當入涅槃也。

   (寅)二還來譬。譬現在益物二。初譬感應。二譬施化。

   (卯)今初

  諸子於後飲他毒藥。藥發悶亂。宛轉於地。

  此譬上文機應相關。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也。佛在世時。不但已聞法者。薄有解行。縱令不見聞者。亦蒙利益。如生盲不見日輪。亦藉日輪而得起作。佛旣非滅示滅。不惟大地幽闇。縱令曾結緣者。通惑未斷。漸著三界見思毒藥。故雲飲他毒藥。不知出要。故雲悶亂。輪轉六道。故雲宛轉於地也。

   (卯)二譬施化二。初譬現形。二譬說法。

   (辰)今初

  是時其父。還來歸傢。諸子飲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遙見其父。皆大歡喜。拜跪問訊。善安隱歸。我等愚癡。誤服毒藥。願見救療。更賜壽命。

  還來歸傢。譬上為是人說我少出傢得三菩提。非生而現生也。或失本心者。譬貪著三界。失先所種若頓若漸諸善根也。或不失者。譬雖著五欲。不失三乘善根也。遙見其父者。譬佛出時。眾生亦見色身。而為見思障隔五分。不得親奉法身。故雲遙也。見聞佛出。皆有喜敬求救之事。具如諸經所明。

   (辰)二譬說法上文廣明一代所說。及釋巧說之由。所謂照理。稱機。今但總明三意。初譬佛受請轉頓漸法輪。二譬勸誡。三譬得益。

   (己)今初

  父見子等。苦惱如是。依諸經方。求好藥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搗篩和合。與子令服。

  經方。譬頓漸一切諸教典也。藥草。譬頓漸一切諸法門也。並是出世正法。故名為好。色譬大小乘戒。戒防身口。事相彰顯也。香譬事理諸禪。功德普薰也。味譬權實諸慧。能證空中理味也。皆悉具足者。不論頓漸大小偏圓。皆有此三學也。又色是法身。體質義故。香是解脫。離臭義故。味是般若。證覺義故。大小偏圓一切法門。皆悉攬此三德而為體也。搗譬空三昧。篩譬無相三昧。和合譬無作三昧。大小偏圓。皆有此三種三昧。一一三昧。皆具戒定慧三。亦皆以三德為其體性。但有明昧之不同耳。又空觀如搗。假觀如篩。中觀如和合。三觀皆不離戒定慧。亦皆不出三德體性。將此法與頓漸眾生。令其修行。名令服也。

   (己)二譬勸誡

  而作是言。此大良藥。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惱。無復眾患。

  汝等可服。勸也。速除苦惱。誡也。勸令早服。誡令勿遲。頓漸諸典。俱有勸誡。

   (己)三譬得益

  其諸子中不失心者。見此良藥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盡除愈。

  子旣徧收十界。故獨舉不失心者。能得現在益也。從初成道。乃至涅槃最後得度。皆由不失三乘善根故耳。見色香好。即便服之。服乃得味。得味病除。譬因戒生定。因定發慧。能斷三惑也。二還來譬。譬現在益物竟。

   (寅)三復去譬。譬未來益物。上文有二。初非滅唱滅。次釋須唱滅。就初又二。初明本實不滅。二明方便唱滅。次文亦二。初明不滅有損。二明唱滅有益。今具譬之。即為四。初超譬不滅有損。二譬方便唱滅。三譬唱滅有益。四追譬本實不滅。

   (卯)今初

  餘失心者。見其父來。雖亦歡喜問訊。求索治病。然與其藥。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氣深入。失本心故。於此好色香藥。而謂不美。

  餘失心者。譬往昔結緣尚淺之人。及昔未結緣之輩。不能於今佛世得度。須至滅後方漸熟脫。即是未來機也。毒氣深入。譬上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好色香藥而謂不美。即是不能持戒習定。所以終不能得理味。譬上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也。

   (卯)二譬方便唱滅

  父作是念。此子可愍。為毒所中。心皆顛倒。雖見我喜。求索救療。如是好藥。而不肯服。我今當設方便。令服此藥。即作是言。汝等當知。我今衰老。死時已至。是好良藥。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憂不差。作是教已。復至他國。遣使還告。汝父已死。

  死時已至。譬當入涅槃也。留好良藥。譬留諸經教法門也。復至他國。譬此方現滅。他方現生。故上文雲。惟願世尊在於他方遙見守護也。遣使者。或取涅槃中大聲普告為使人。或用神通。或用舍利。或用經教等為使人。今用四依菩薩語眾生雲。佛已滅度。但留此法。我今宣宏。汝當受行也。後時若無四依傳述經法。則眾生豈能自知有佛已滅。故用四依為所遣使。

   (卯)三譬唱滅有益

  是時諸子聞父背喪。心大憂惱。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見救護。今者舍我。遠喪他國。自惟孤露。無復恃怙。常懷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藥色香美味。即取服之。毒病皆愈。

   (卯)四追譬本實不滅

  其父聞子悉已得差。尋便來歸。咸使見之。

  良由滅後眾生醒悟。服藥修行以作因緣。能感未來應化。如遺教雲。其未度者。亦皆已作得度因緣也。亦有精進苦到。即於道場感見諸佛者。如天臺大師。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便是服藥病除之驗。故知滅實不滅。益徧未來。初良醫治子譬。譬上三世益物竟。

   (醜)二治子實益譬。譬上總結不虛。

  諸善男子。於意雲何。頗有人能說此良醫虛妄罪不。不也世尊。

  初立譬竟。

   (子)二法合

  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為眾生故。以方便力。言當滅度。亦無有能如法說我虛妄過者。

  成佛已來無量劫。合過去益物譬。言當滅度。合未來益物譬。現在易知。故略不合。亦無能說虛妄。合治子實益譬也。前已具顯過去久遠。今此合意。正欲顯示未來常住。與大涅槃及金光明義同。初長文竟。

   (辛)二偈頌二。初頌正顯遠。二頌三世益物。

   (壬)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

  不頌執近之情。但頌顯遠也。億載。皆數名。

   (壬)二頌三世益物二。初頌法說。二頌譬說。

   (癸)初中二。初頌正明三世益物。二頌總結不虛。

   (子)初又三。初頌過去。二頌現在。三頌未來。

   (醜)初又三。初超頌過去益物所宜。二追頌過去益物處。三頌拂過去跡疑。

   (寅)今初

  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令入於佛道。爾來無量劫。為度眾生故。方便現涅槃。

  說法教化。頌聲益也。令入佛道。頌得益也。方便涅槃。頌形益中非滅現滅。即兼得非生現生也。

   (寅)二追頌過去益物處

  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

   (寅)三頌拂過去跡疑

  我常住於此。以諸神通力。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雖近不見。故但見儒童得記及壽終等也。初頌過去竟。

   (醜)二頌現在二。初頌感應。二頌施化。

   (寅)今初

  眾見我滅度。廣供養舍利。咸皆懷戀慕。而生渴仰心。眾生旣信伏。質直意柔輭。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

  長文明感應中。則雲樂於小法。德薄垢重。今頌明供養渴仰等者。彼約不知久成義說。今約能感跡化義說也。又雖戀慕渴仰。乃至不惜身命。以佛眼觀。總是樂於近成小法者耳。

   (寅)二頌施化

  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我時語眾生。常在此不滅。以方便力故。現有滅不滅。

  俱出靈鷲山。頌現形也。我時語眾生。頌說法也。長文頌說法中。先正明一代所說。次釋出巧說之由。其文甚廣。今頌甚略。常在此不滅句。但頌顯實。以方便力二句。略頌稱機也。二頌現在竟。

   (醜)三頌未來。長文有二。初正明非滅唱滅。二釋須唱滅意。就初又二。初明本實不滅。二明方便唱滅。今頌不次第。初先頌方便唱滅。兼頌須唱滅意。二頌本實不滅。兼廣釋不見得見之由。

   (寅)今初

  餘國有眾生。恭敬信樂者。我復於彼中。為說無上法。汝等不聞此。但謂我滅度。我見諸眾生。沒在於苦惱。故不為現身。令其生渴仰。因其心戀慕。乃出為說法。

  初一偈。先明不滅。次半偈。正頌唱滅。次一偈。頌釋須唱滅意。後二句。是頌唱滅有益。得成未來機應也。

   (寅)二頌本實不滅。兼廣釋不見得見之由。

  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園林諸堂閣。種種寶莊嚴。寶樹多華果。眾生所遊樂。諸天擊天鼓。常作眾伎樂。雨曼陀羅華。散佛及大眾。

  此正頌。本實不滅也。常在靈鷲山。指本時應身居於此土也。及餘諸住處。指本時應身亦徧十方。若凈若穢諸處也。本旣在此諸處。跡亦不移。但眾生妄見劫盡。而佛土本無生滅。即此同居。便是方便實報寂光妙土。何以言之。我此土安隱。是佛所證安隱之法。即常寂光土也。由佛能證。即自受用報土也。天人常充滿者。十地為天。三十心為人。即他受用報土也。眾生所遊樂。即方便有餘土。九種方便眾生之所居也。天鼓伎樂及天華等。即實報土中俗諦勝妙五塵。方便土中真諦法性五塵也。

  我凈土不毀。而眾見燒盡。憂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是諸罪眾生。以惡業因緣。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

  此釋不見之由。由於惡業罪也。寂光實報方便三種凈土。皆悉不毀。惡業因緣。妄見燒盡。在彼眾生。則是同分妄見。以佛菩薩。觀之。還是別業妄見而已。

  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

  此釋得見之由。由於修緣瞭二因也。諸者。徧指三乘權實緣修及真修也。功德。是如來室。柔和。是如來衣。質直。是如來座。相似三法行成。則見如來方便應身。分證三法行成。則見如來實報報身。究竟三法行成。則見如來寂光法身。

  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久乃見佛者。為說佛難值。

  此總結由於眾生有見不見。故使如來所說不同。意顯說雖不同。皆實不虛也。初頌正明三世益物竟。

   (子)二頌總結不虛

  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汝等有智者。勿於此生疑。當斷令永盡。佛語實不虛。

  初一偈。頌諸佛如來法皆如是。長文引諸佛以證我。今頌我以證諸佛也。久修業所得。正顯此品所詮如來壽量。是約修得。不約性得。性得無始無終。生佛體同。修得有始無終。佛佛道同。唯其有始。故過去實成有久有近。唯其無終。故盡未來時常住不滅也。次一偈。頌為度眾生皆實不虛。結勸令斷執近之疑也。初頌法說竟。

   (癸)二頌譬說二。初頌立譬。二頌法合。

   (子)今初

  如醫善方便。為治狂子故。實在而言死。無能說虛妄。

  初三句。但頌非滅現滅一意。即顯三世益物方便。又顯滅實非滅。過去久遠。未來常住。皆實不虛矣。第四句。即頌總結不虛。

   (子)二頌法合

  我亦為世父。救諸苦患者。為凡夫顛倒。實在而言滅。以常見我故。而生憍恣心。放逸著五欲。墮於惡道中。

  此亦總頌非滅現滅一意。兼頌不滅有損。以顯唱滅是方便也。

  我常知眾生。行道不行道。隨所應可度。為說種種法。每自作是意。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慧。速成就佛身。

  此正頌合總結不虛。猶良醫之方便治子病也。初正開近顯遠近。

    釋如來壽量品竟。次釋分別功德品。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此品具有授記。領解。流通於授記及流通中。各有淺深不同。故言分別。佛說壽量。本跡二種弟子得種種益。乃至現在四信。滅後五品。亦皆得益。故言功德。(本弟子。即地湧眾。跡弟子。即靈山眾。)

   (戊)二總授法身記三。初經傢總敘。二如來分別。三瑞表圓益。

   (己)今初

  爾時大會。聞佛說壽命劫數長遠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得大饒益。

   (己)二如來分別

  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

  跡門三周說法。三根得記。並是初住無生法忍見道之位。今聞本門。復有爾許眾生得入圓住。故知一代極唱。利益難思也。

  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

  先已證無生者。今聞本門極唱。轉入修道。增圓妙道。損變易生。證圓十住。得大聞持。圓頓妙法。能受能持。猶如大海。普能受持龍王雨也。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說無礙辯才。

  此是增道損生。證圓十行不思議假。恒沙佛法。橫豎貫通。故能自在演說。辯才無礙也。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

  此是增道損生。證圓十回向法。事理圓融。真俗不二。一中無量。無量中一。重重旋轉。互總互持也。

  復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不退法輪。

  此是增道損生。證圓初地。心心流註薩婆若海。圓轉三不退輪也。

  復有二千中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清凈法輪。

  此是增道損生。證圓二地。自離三惑垢。令他離三惑垢。故雲轉清凈法輪也。

  復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是增道損生。證圓四地。止餘八品微細無明。故雲八生當得菩提也。斷一品。入五地。斷二品。入六地。斷三品。入七地。斷四品。入八地。斷五品。入九地。斷六品。入十地。斷七品。入等覺。斷八品盡。入妙覺。每斷一品無明。即損一變易生。增明一分中道也。

  復有四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四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是增道損生。證圓八地。止餘四品微細無明也。損一生。入九地。損二生。入十地。損三生。入等覺。損四生盡。即成妙覺。

  復有三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三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是增道損生。證圓九地。故止餘三生也。

  復有二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二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是增道損生。證圓十地。故止餘二生也。

  復有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是增道損生。證圓等覺。故止餘一生也。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此即博地凡夫。由聞經力。證圓十信。發相似心也。本門得道。如此之多。一切諸經。皆所不及。良由原本垂跡。處處開引。中間相值。數數成熟。今世五味。節節調伏。收羅結撮。歸會法華。譬如田傢。春生夏長。耕種耘治。秋收冬藏。一時獲刈。此後雖復有得道者。如捃拾耳。問。授法身記。何缺五地六地七地人耶。答。此非思議可知。惟如來能分別。惟補處能領解。何必於此生疑。問。聞持陀羅尼等。何與舊文對位又略不同。答。無生忍等名字。並通偏圓權實。本無一定。但須消釋令會圓理。今約義便。作此分配。若欲互融。何所不可。當知惟八生四生等的有次序。餘皆約義配釋而已。二如來分別竟。

   (己)三瑞表圓益

  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得大法利時。於虛空中。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以散無量百千萬億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幷散七寶塔中師子座上釋迦牟尼佛。及久滅度多寶如來。亦散一切諸大菩薩及四部眾。又雨細末栴檀沉水香等。於虛空中。天鼓自鳴。妙聲深遠。又雨千種天衣。垂諸瓔珞。真珠瓔珞。摩尼珠瓔珞。如意珠瓔珞。徧於九方。眾寶香爐燒無價香。自然周至。供養大會。一一佛上。有諸菩薩執持幡葢。次第而上。至於梵天。是諸菩薩。以妙音聲。歌無量頌。贊嘆諸佛。

  此中亦有六瑞。一雨華瑞。二雨香瑞。表圓妙慧福。自行德也。三天鼓瑞。四天衣瓔珞瑞。表圓妙教行。化他德也。五燒香供養瑞。六幡葢贊嘆瑞。表圓妙自行化他。同歸極果也。初虛空雨華者。虛空表平等法性。從此法性。出生四十真位圓妙慧華也。前文旣借分身表應。釋迦表報。多寶表法。今先散分身諸佛。次及釋迦多寶。意顯三身雖非一異。而由得見應身。乃知報身修德及法身性德也。亦散一切菩薩四眾。即表大會皆得圓因妙慧。皆成三身妙果。無差別也。細末栴檀沉水諸福德香。亦從法性出生。亦以奉供三身。普及四眾。文影略耳。天鼓自鳴。是表圓音演深妙教。千種天衣。表寂滅忍衣徧覆一切。垂諸瓔珞。表戒定慧陀羅尼四種瓔珞攝化眾生。令生喜悅也。摩尼。此雲如意。又言如意珠者。或是偶爾重文。華梵雙舉。或以四瓔珞字。用擬戒等四瓔珞也。徧於九方者。本從上方雨垂。徧於八方及下地也。問。何不如華嚴雲充滿十方耶。答。華嚴以十表無盡。此經以一表同歸。今雲徧於九方。正表一佛界理。徧該九界。九界無非一佛界也。眾寶香爐燒無價香自然周至供養大會者。即表自行妙德總趣極果也。前旣雨華雨香。用表福慧。今之燒香。即以燒表慧。以香表福。供養大會三身諸佛。普及菩薩四眾諸未來佛。故雲趣極果也。言自然者。不由人力。亦從法性虛空而顯現也。有諸菩薩者。亦是自然化現諸菩薩像。亦從法性虛空出生也。幡者。轉義。即表增道損生。葢者。覆義。即表慈悲益物。次第而上。即表從因至果。至於梵天者。梵是凈義。即表究竟四德。妙音歌頌贊嘆諸佛。即表以佛道聲令一切聞。上旣以天鼓表化他之教。衣瓔表化他之行。今還用幡葢表行。歌贊表教。二種化他妙德。同趣極果也。圓益旣深。故現瑞以表之。華嚴佛頂諸經說大法竟。皆現奇瑞。此經何獨不然。二總授法身記竟。

   (戊)三彌勒總申領解。上跡門中。菩薩亦悟。而大事未畢。所以不陳。今本門旣竟。故托補處以總申之。文分為三。初頌時眾得解。二頌如來分別。三頌瑞表圓益。

   (己)今初

  爾時彌勒菩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說偈言。

  一切菩薩分證法空。名之為座。今從座起。表不住所證。展轉增進也。本實跡權。向未發跡。如右肩被覆。今已開竟。故偏袒以表之。本跡雖殊。不思議一。故合掌以表之。增道損生。速趣極果。故向佛以表之。

  佛說希有法。昔所未曾聞。世尊有大力。壽命不可量。無數諸佛子。聞世尊分別。說得法利者。歡喜充徧身。

   (己)二頌如來分別

  或住不退地。或得陀羅尼。或無礙樂說。萬億旋總持。

  不退地。即頌無生法忍。初住念不退位。餘可知。

  或有大千界。微塵數菩薩。各各皆能轉。不退之法輪。復有中千界。微塵數菩薩。各各皆能轉。清凈之法輪。復有小千界。微塵數菩薩。餘各八生在。當得成佛道。復有四三二。如此四天下。微塵諸菩薩。隨數生成佛。或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餘有一生在。當成一切智。如是等眾生。聞佛壽長遠。得無量無漏。清凈之果報。

  無量無漏。揀異二乘之有量也。妙因所感。故言清凈。無障礙土。故言果報。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聞佛說壽命。皆發無上心。

  二頌如來分別竟。

   (己)三頌瑞表圓益

  世尊說無量。不可思議法。多有所饒益。如虛空無邊。雨天曼陀羅。摩訶曼陀羅。釋梵如恒沙。無數佛土來。雨栴檀沉水。繽紛而亂墜。如鳥飛空下。供散於諸佛。

  

  此頌雨華雨香二瑞。總皆供散諸佛也。長有釋梵二句。以表機徧十方。

  天鼓虛空中。自然出妙聲。天衣千萬種。旋轉而來下。

  此頌天鼓天衣二瑞。略不頌瓔珞。而天衣長有萬字。正顯所覆必多。

  眾寶妙香爐。燒無價之香。自然悉周徧。供養諸世尊。

  此頌燒香供養瑞也。長文雲大會。今頌雲世尊。當知大會。皆是三世佛也。

  其大菩薩眾。執七寶幡葢。高妙萬億種。次第至梵天。一一諸佛前。寶幢懸勝幡。亦以千萬偈。歌詠諸如來。

  此頌幡葢贊嘆瑞也。

  如是種種事。昔所未曾有。聞佛壽無量。一切皆歡喜。佛名聞十方。廣饒益眾生。一切具善根。以助無上心。

  此結頌瑞表圓益。不同循常瑞相。故雲昔所未曾有也。二本門正說段竟。

   (丙)三流通段。此下共有十一品半經文。盡屬流通。今且逐近。以三品半而為本門流通者。凡有兩意。一者四信五品。並以聞壽長遠而為言端。隨喜功德。法師功德兩品。秖是申明初品因果功德。不輕一品。秖是引證贊毀福罪。當知此三品半。正為流通本門。例如法師至安樂行五品。正為流通跡門也。二者旣以初品別序為跡門序。跡門自具三段。故以此三品半而為本門流通。本門亦具三段。本跡各三。束為正說。乃以通序五事而序兩門。囑累八品流通兩門。體格周正。眉目分明也。今就此三品半。分為三意。初一品半。明初品因功德以勸流通。二法師功德品。明初品果功德以勸流通。三不輕品。引信毀福罪證勸流通。

   (丁)初中二。初明現在四信。二明滅後五品。

   (戊)初又四。初一念信解。二解其言趣。三聞持供養。四深信觀成。

   (己)初又二。初長文。二偈頌。

   (庚)初又三。初出相貌。二明功德。三明位行不退。

   (辛)今初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

  上已分別聞佛壽長。得益深廣。未入住者。悟無生忍。已入住者。增道損生。位鄰極聖。未發心者。發無上心。入於十信。此皆夙種旣深。現得熟脫。無生發心二位。並屬當機。增道損生。通於影響發起當機三眾。故屬正說授記段也。今流通之始。乃約初結緣人。未登十信或從此會略聞。或從現在諸菩薩等展轉得聞。聞佛壽命長遠如是。然時旣甚促。聞亦不多。故雲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極言其時之暫。而獲益之淺也。夫一念者。即現前一念介爾之心也。信解者。信佛本地所證之理。是法界妙理。此理非實非權。而能實能權。自行冥理名實。化他種種方便名權。此理非本非跡。而能本能跡。初證權實體用名本。證後所施體用權實名跡。又信解此理。旣是釋尊之所久證。亦是眾生之所久迷。亦是現前介爾一念之所同具。故曰。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如是隨所聞處。豁爾開明。隨語而入。無有掛礙。信一切法。皆是佛法。(即權而實。不思議真。)又信佛法不隔一切法。(即實而權。不思議俗。)不得佛法。不得一切法。(雙遮)而見一切法。亦見佛法(雙照此二句是不思議中。)即一而三。(隨舉一諦。皆具三諦。)即三而一。(雖分三諦。秖是一心。)亦是行於非道。通達佛道。(九界非道。純是佛界妙道之用。釋上一切法。皆是佛法也。)行於佛道。通達一切道。(釋上佛法不隔一切法也。)不得佛道一切道。(釋雙遮。)而通達佛道一切道。(釋雙照。)無所有而有。(三諦皆有。)有而無所有。(三諦皆無。)非所有非無所有。(三諦皆非有非無。)如門前路通達一切東西南北。無有壅礙。眼耳鼻舌身意。凡有所對。悉亦如是。(六塵體是法界。嗱古嗱今。無非圓妙三諦也。)無疑曰信。明瞭曰解。是為一念信解心也。(上約聞法信解。即是信行。)若坐思惟。隨所思惟。豁然開悟。通達三諦。亦復如是。(更約思惟而生一念信解。即是法行。)如是信解。即十信初心。未得六根清凈。未入鐵輪正位也。

   (辛)二明功德二。初總論無量。二格量顯多。

   (壬)今初

  所得功德。無有限量。

   (壬)二格量顯多又二。初舉五度為格量本。二正格信解功德甚多。

   (癸)今初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五波羅蜜。檀波羅蜜。屍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除般若波羅蜜。

  般若即是今之正慧。故言除般若也。問。旣離般若。則前五不應名波羅蜜。答。約別教人。為求無上菩提。各自於五而盡其邊。亦得名度。以別教十向後心。名假邊際故也。問。別教亦有次第般若。還同所校。何以除之。答。豎論空假般若。可為所校。中證不殊。名等體等。故須除也。

   (癸)二正格信解功德甚多

  以是(五度)功德。比前(一念信解)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辛)三明位行不退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如是功德。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者。無有是處。

  別六心猶退。七心不退。今圓初心即不退者。聞壽量功德。自外而資。圓順信解。自內而薰。故不退也。初長文竟。

   (庚)二偈頌三。初超頌功德。二頌位行不退。三追頌相貌。

   (辛)初又二。初超頌格量顯多。二追頌總論無量。

   (壬)初又二。初頌舉五度為格量本。二頌正格信解功德甚多。

   (癸)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人求佛慧。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數。行五波羅蜜。於是諸劫中。佈施供養佛。及緣覺弟子。幷諸菩薩眾。珍異之飲食。上服與臥具。栴檀立精舍。以園林莊嚴。如是等佈施。種種皆微妙。盡此諸劫數。以回向佛道。若復持禁戒。清凈無缺漏。求於無上道。諸佛之所嘆。若復行忍辱。住於調柔地。設眾惡來加。其心不傾動。諸有得法者。懷於增上慢。為斯所輕惱。如是亦能忍。若復勤精進。志念常堅固。於無量億劫。一心不懈息。又於無數劫。住於空閑處。若坐若經行。除睡常攝心。以是因緣故。能生諸禪定。八十億萬劫。安住心不亂。持此一心福。願求無上道。我得一切智。盡諸禪定智。是人於百千。萬億劫數中。行此諸功德。如上之所說。

   (癸)二頌正格信解功德甚多。

  有善男女等。聞我說壽命。乃至一念信。其福過於彼。

  初超頌格量顯多竟。

   (壬)二追頌總論無量

  若人悉無有。一切諸疑悔。深心須臾信。其福為如此。

  須臾。即一念也。初超頌功德竟。

   (辛)二頌行位不退又二。初明不易信解。二明信解則必發願。故得不退。

   (壬)今初

  其有諸菩薩。無量劫行道。聞我說壽命。是則能信受。

  其有諸菩薩者。約鈍根菩薩言也。行道經無量劫。善根湻熟。方能信受。根若未熟。佛不為說。設令聞之。彼必疑惑。故信解誠不易也。今若利根。初聞即能一念信解。便可等彼久行菩薩。亦且超過彼矣。

   (壬)二明信解則必發願。故得不退

  如是之人等。頂受此經典。願我於未來。長壽度眾生。如今日世尊。諸釋中之王。道場師子吼。說法無所畏。我等未來世。一切所尊敬。坐於道場時。說壽亦如是。

  如是之人等者。雙指利鈍兩根言也。聞而信解。則必頂受發願所以決不退也。問。近成者無長可說。何得皆言亦如是耶。答。言如是者。謂說常壽。若得常壽。盡未來際。必當過此。何但如是。今從實成已來。故且舉爾許塵劫耳。二頌行位不退竟。

   (辛)三追頌相貌

  若有深心者。清凈而質直。多聞能總持。隨義解佛語。如是之人等。於此無有疑。

  長文直明乃至能生一念信解。便即較顯功德。今正釋出相貌。以顯一念信解之難得也。若欲於此佛壽長遠而無有疑。不論久行始行。須有深心。又須清凈質直。又須多聞總持。能隨義解。不隨文字。具此三法。方能一念信解。則一念信解。談何容易。信解旣不容易。所以功德不得不多也。深心者。上求下化之心。瞭知心佛眾生理元不二。依之而起無作四宏。故名深心。即如來室也。清凈而質直者。不為五住所污。正念真如。即如來衣也。多聞能總持。隨義解佛語者。隨有所聞。便能總一切法。持一切義。便能解瞭如來隨智隨情等語。故雖少聞多解義。亦名為多聞。即如來座也。有此觀行三法。乃能信解究竟三法。旣信究竟三法之理。乃於究竟位中所有本跡之事亦無疑也。初一念信解竟。

   (己)二解其言趣

  又阿逸多。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之慧。

  前但一念信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解其言趣。便可略舉似人。故能起自他無上之慧也。

   (己)三聞持供養

  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若以華香瓔珞幢幡繒葢香油蘇燈供養經卷。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

  廣聞。廣持。廣書。廣修供養。自行化他功德外資。令內智疾入。故能生一切種智也。

   (己)四深信觀成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阇崛山。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又見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閻浮檀金以界八道寶樹行列。諸臺樓觀皆悉寶成。其菩薩眾。咸處其中。若有能如是觀者。當知是為深信解相。

  見佛常在靈山共大菩薩諸聲聞眾。說法者。方便有餘土相也。又見娑婆其地琉璃。乃至菩薩咸處其中者。實報莊嚴土相也。理具此相。今依理修觀。故觀成而相可見。又見此相。雖未真證以觀力故。暫見二土。若三惑分滅。方永與相應也。有餘土中有聲聞者。藏通兩教二乘。已斷通惑。出生其中。仍本為名。實報土中純諸菩薩。亦是他受用耳。但依此觀漸深漸成。入圓初住。則任運徧見。應用無方矣。問。稱理修觀。但觀一念妙理即足。何須約土以明深信解相。答。藏通初心。皆滅陰入。況能見土。別教初心。亦且破陰。後心乃見帝網之土。唯圓即觀一念三千。三諦具足。是則一心一切心。一身一切身。一土一切土。一念俱觀若身心土若空假中。更無前後。故觀成時。一心見一切心。一身見一切身。一土見一切土。十方諸佛身中現故。故於自心常寂光中。徧見十方一切身土。若但觀心而不觀具。何異權乘。若唯觀他遮那之土。必迷自境。若瞭心境。則自即他故。他即自故。觀土旣爾。身佛心然。故聞長壽。須瞭宗旨。所以本門聞壽益倍餘經。良由所聞異常故也。初明現在四信竟。

   (戊)二明滅後五品二。初列五品。粗格量後四品功德。二隨喜功德品。廣格量初品功德。廣格量已。況出勝者。可以意得。佛不煩文。巧說若此也。

   (己)初中二。初長文。二偈頌。

   (庚)長文為五。初直起隨喜心。二加受持讀誦。三加教人。四加兼行六度。五加正行六度。

   (辛)今初

  又復如來滅後。若聞是經而不毀訾。起隨喜心。當知已為深信解相。

  初品標人而已。格量在後品說。

   (辛)二加受持讀誦二。初標人相。二格量功德。

   (壬)今初

  何況讀誦受持之者。

   (壬)二格量功德

  斯人則為頂戴如來。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不須為我復起塔寺及作僧坊。以四事供養眾僧。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為己起塔。造立僧坊。供養眾僧。則為以佛舍利起七寶塔。高廣漸小至於梵天。懸諸幡葢。及眾寶鈴。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眾鼓伎樂。簫笛。箜篌。種種舞戲。以妙音聲歌唄贊頌。則為於無量千萬億劫作是供養已。

  不須為我復起塔寺等者。初心恐被事緣紛動妨修正業故也。則為以佛舍利等者。指此經文所詮之理。即是法身全身舍利。能詮之文。不異七寶高廣妙塔。能所和合不二。亦是第一義僧。故直專持此經。即為廣大供養。廢事從理。所益宏多。若至後心。理觀旣熟。則涉外不妨內觀。事資於道。如油多火猛。順流揚帆。又加櫓桌。其勢轉疾也。問。若持經即是起塔。乃至即是第一義僧。不須起塔供僧者。則持經亦即第一義戒。不須復持戒耶。答。持經即順理戒。任運不犯性罪。亦自任運持得初篇二篇。所謂乘急戒緩。非全無戒也。若至兼行六度。則五篇七聚。性業遮業。悉皆清凈。是乘戒俱急也。又凡修圓觀者。理須自思。若初心念念常在四種三昧。容於二篇之外。所有遮罪或可少違。若未專於四種三昧。則五篇七聚。菩薩重輕。不可微犯。方合一期教門大旨。何以故。出傢菩薩。具足堅持毗尼篇聚。大乘戒意。一切皆然。況僅護篇聚。於彼梵網八萬律儀。猶未足為持相。但因此土器劣。且以小檢助成大儀。仍須備曉開遮輕重。制緣漸頓。舍義有無。坐次分流。懺法天隔。復有七眾同否。大小共別。方於自行。量己品位去取適時。勿慕大節而昧存亡。勿據小文而迷觀道。若得今意。先以理教定。次以行位驗。倘不爾者。鳥鼠人也。安論品位乎。敬請受佛遺言。少分恭稟。

   (辛)三加教人二。初標人相。二格量功德。

   (壬)今初

  阿逸多。若我滅後。聞是經典。有能受持。若自書。若教人書。

   (壬)二格量功德

  則為起立僧坊。以赤栴檀作諸殿堂三十有二。高八多羅樹。高廣嚴好。百千比丘於其中止。園林浴池。經行禪窟。衣服飲食。牀褥湯藥。一切樂具。充滿其中。如是僧坊堂閣。若幹百千萬億。其數無量。以此現前供養於我及比丘僧。是故我說如來滅後。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房供養眾僧。

  前但自己讀誦受持。便為具足供養三寶。況今轉以教人。則法施功德。寧非供養中最耶。

   (辛)四加兼行六度二。初標人相。二格量功德。

   (壬)今初

  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

  圓觀漸深。涉事不妨正行。故以事助理。名兼行也。

   (壬)二格量功德

  其德最勝。無量無邊。譬如虛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量無邊。是人功德。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疾至一切種智。

   (辛)五加正行六度二。初標人相。二格量功德。

   (壬)今初

  若人讀誦受持是經。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復能起塔。及造僧房。供養贊嘆聲聞眾僧。亦以百千萬億贊嘆之法。贊嘆菩薩功德。又為他人種種因緣。隨義解說此法華經。(財法二施。)復能清凈持戒。與柔和者而共同止。(如法持戒統理大眾。)忍辱無嗔。志念堅固。(忍)常貴坐禪。得諸深定。(禪)精進勇猛。攝諸善法。(進)利根智慧。善答問難。(般若)

  安樂行中。不親近求聲聞人。亦不說過。亦不贊美。今雲供養贊嘆聲聞眾僧。何耶。始心觀淺。恐染小習。故誡勿親近。今觀深力大。故供養贊嘆於彼。即能化彼令趣大乘。又復彌助權實不二妙觀也。文中先禪後進。義無先後。

   (壬)二格量功德

  阿逸多。若我滅後。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復有如是諸善功德。當知是人。已趣道場。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道樹下。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行處。此中便應起塔。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如佛之塔。

  已趣道場坐道樹下者。位在鐵輪。不久得入銅輪能八相作佛也。坐立行處便應起塔。皆應供養如佛塔者。初依人號如來也。結此五品。初三是聞慧。第四是思慧。第五是修慧。都是十信前耳。或雲。初隨喜品。即是入信心位。分一品為兩心。五品即十信心。是鐵輪六根清凈位也。今謂兩釋。理須並存。若圓教利根。一念隨喜。初垢先落。乃至正行。塵沙亦盡。即相似如來。鐵輪位也。若解雖圓頓。事障未除。僅能圓伏五住。通惑種子尚存。即觀行如來。具縛凡夫。能知如來秘密之藏也。若以五品對前四信。則初二品。即一念信解。第三品。即解其言趣。第四品。即聞持供養。第五品。即深信觀成。其義旣齊。四五無別。但是滅後。加讀誦位為第二品耳。初長文竟。

   (庚)二偈頌四。初頌第二品(至)四頌第五品。

   (辛)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我滅度後。能奉持此經。斯人福無量。如上之所說。是則為具足。一切諸供養。以舍利起塔。七寶而莊嚴。表剎甚高廣。漸小至梵天。寶鈴千萬億。風動出妙音。又於無量劫。而供養此塔。華香諸瓔珞。天衣眾伎樂。然香油蘇燈。周匝常照明。惡世法末時。能持是經者。則為已如上。具足諸供養。

   (辛)二頌第三品

  若能持此經。則如佛現在。以牛頭栴檀。起僧房供養。堂有三十二。高八多羅樹。上饌妙衣服。牀臥皆具足。百千眾住處。園林諸浴池。經行及禪窟。種種皆嚴好。

   (辛)三頌第四品

  若有信解心。受持讀誦者。若復教人書。及供養經卷。散華香末香。以須曼薝卜。阿提目多伽。熏油常然之。如是供養者。得無量功德。如虛空無邊。其福亦如是。

  長行但雲兼行佈施等。今頌供養經卷。即兼行之意也。須曼華。此雲善攝意華。薝卜華。此雲黃華。阿提目多伽華。此雲龍舐華。又雲善思夷華。

   (辛)四頌第五品

  況復持此經。兼佈施持戒。忍辱樂禪定。不嗔不惡口。恭敬於塔廟。謙下諸比丘。遠離自高心。常思惟智慧。有問難不嗔。隨問為解說。若能行是行。功德不可量。若見此法師。成就如是德。應以天華散。天衣覆其身。頭面接足禮。生心如佛想。又應作是念。不久詣道樹。得無漏無為。廣利諸人天。其所住止處。經行若坐臥。乃至說一偈。是中應起塔。莊嚴令妙好。種種以供養。佛子住此地。則是佛受用。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

  初列五品。粗格量後四品功德竟。

    釋分別功德品竟。次釋隨喜功德品。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隨者。聞深奧法。隨順事理無二無別。喜者。慶己慶人。理者。現前一念心之本性。即是法界實相之體。非本非跡。名為理本。非實非權。名為實理。事者。如來久遠證此妙理。故名為本。從本徧垂三世十方種種應化。故名為跡。本是自行契理之修德。跡是果後利他之妙用。本跡二事。同依一理。故雲本跡雖殊。不思議一。直詮如此圓妙事理。名之為實。種種方便引導眾生。名之為權。非實則權無所依。非權則實無由顯。呼此實理實事為理。呼彼權理權事為事。事理雖殊。心外無法。亦是不思議一。今順理者。聞佛本地久遠。久遠證於妙理。信順不逆。無一毫疑滯。順事者。聞佛三世益物。橫豎該嗱。徧一切處。亦無一毫疑滯。即廣事而達深理。即深理而達廣事。不二而二。故言事理。不別而別。故言本跡。(本跡皆約事說。)雖二雖別。無二無別。(理具三千。事造三千。同居一念。故雖二無二。本時事理。跡中事理。不思議一。故雖別無別。)如此信解。名之為隨。如來證此現前一念之實相故。本跡權實不可思議。我及眾生同此心性。佛旣若此。我及眾生亦當得之。故慶己慶人。名之為喜。又本跡權實。雖復性具。如來出世四十餘年。未顯真實。七方便人。不聞誠諦。慶我及人。以凡夫心。等佛所知。用所生眼。同如來見。如此知見究竟法界。深廣無涯底。無等無等等。故名隨喜。以順理故。有實功德。以順事故。有權功德。以慶己故。有智慧自行功德。以慶人故。有慈悲化他功德。權實自他合而說之。故言隨喜功德品。此世界意也。(事理。本跡。自他。今昔相望。故為世界。)第五十人。是初品之初初。但有一念妙解。但有一念慶己慶他。未有圓行。恩未及人。所獲功德。不可得比。況復最初於會聞者。況復讀誦講說兼行正行。況復十信十住十行乃至等妙。誰聞如是深妙功德而不景慕。如來說此。令物尚之。故言隨喜功德品。此為人意也。上來稱美持經功德。時眾咸謂入真因位。乃致斯德。於彼初心之初。起輕弱想。忽聞好堅處地。芽已百圍。頻伽在[谷禾+卵]。聲勝眾鳥。希有奇特。輕想釋然。故名隨喜功德品。此對治意也。外道得五通者。能移山竭海。而不能伏見愛。不及暖法人。二乘無學。子果俱脫。猶被涅槃縛。不知其因果俱權。通教人修因雖巧。發心不識五百由旬。得果止除四住通惑。別人雖勝二乘。修因則偏。其門又拙。非佛所贊。皆不及初隨喜人。佛今舉觀行初心以況極果。都勝諸教。故言隨喜功德品。此即約教以顯第一義也。

   (己)二廣格量初品功德二。初問。二答。

   (庚)今初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法華經隨喜者。得幾所福。而說偈言。世尊滅度後。其有聞是經。若能隨喜者。為得幾所福。

  前品已格後四功德。不說初品。故彌勒承機問出也。

   (庚)佛答為二。初長文。二偈頌。

   (辛)長文為二。初答內心隨喜人功德。二直明外聽法人功德。

   (壬)初中五。初約展轉相教。舉最後人以顯初心之初。二格量本。三問。四答。五正格量。

   (癸)今初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如來滅後。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智者。若長若幼。(餘智者。謂未受四眾戒律。不得名為比丘。優婆塞等。而宿有大乘智種。聞能信解。便可隨力演說不論年長年幼也。)聞是經隨喜已。從法會出。至於餘處。若在僧坊。若空閑地。若城邑巷陌。聚落田裡。如其所聞。(文義不謬)為父母宗親善友知識隨力演說。是諸人等。聞已隨喜復行轉教。餘人聞已。亦隨喜轉教。如是展轉。至第五十。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善女人隨喜功德。我今說之。汝當善聽。

  展轉至第五十。意顯後後漸劣於前前也。何者。四依宏法。必具辯才。聞而隨喜。法味必厚。逮彼聞者從法會出。隨力演說。雖雲如其所聞。理決不謬。而辯說莊嚴。未必遂能與法師同。況能過之。如是展轉。第二第三或十二十。已漸不如。況至第五十人。豈不更劣。又前之四十九人。皆有轉教功德。今第五十。但論一念隨喜。不論更復轉教。當知正是初品之初初。今約此初初一念隨喜而明功德。則後後不言可知。言展轉至五十者。但欲顯於法味漸薄。功德漸劣。不必約表法釋。

   (癸)二格量本

  若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眾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若有形無形。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無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眾生數者。有人求福。隨其所欲娛樂之具。皆給與之。一一眾生。與滿閻浮提金銀琉璃硨磲碼碯珊瑚琥珀諸妙珍寶。及象馬車乘。七寶所成宮殿樓閣等。是大施主。如是佈施滿八十年已。而作是念。我已施眾生娛樂之具。隨意所欲。然此眾生。皆已衰老。年過八十。發白皮皺。將死不久。我當以佛法而訓導之。即集此眾生。宣佈法化。示教利喜。一時皆得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盡諸有漏。於深禪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脫。

  六趣。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也。受生之法。不出四種。在[谷禾+卵]曰卵。處腹曰胎。暖氣曰濕。變易曰化。天但化生。人具四生而多胎生。修羅四生。地獄化生。鬼畜具四。有形。謂欲色二界。無形。謂無色界。有想。謂空處識處。無想。謂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即非想非非想處也。

   (癸)三問

  於汝意雲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寧為多不。

   (癸)四答

  彌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無量無邊。若是施主。但施眾生一切樂具。功德無量。何況令得阿羅漢果。

   (癸)五正格量

  佛告彌勒。我今分明語汝。是人以一切樂具。施於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又令得阿羅漢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尚無量無邊阿僧祇。何況最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其福復勝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得比。

  夫受施之人。滿四百萬億阿僧祇界。不為不多矣。先與世樂滿八十年。後與法樂證四聖果。不為不大矣。而不及初初一念圓隨喜者。充此一念。必當盡虛空界。盡未來時。普度一切。皆令成佛。最後功德。不離最初一念故也。又約大論較量之意以釋此旨。滿閻浮提人福。不及西瞿耶尼一人福。滿西洲人福。不如東弗婆提一人福。滿三洲人福。不及北鬱單越一人福。滿四洲人福。不及一四天王。四天王不及一釋。乃至第六天不及一梵福。又初禪不及二禪。二禪不及三禪。三禪不及四禪。乃至無所有處不及非非想處。非非想處。三界極尊。不及須陀洹福。須陀洹不及二果。二果不及三果。三果不及四果。四果不及辟支。藏教二乘。不及通教體法二乘。體法二乘。不及出假菩薩。通教菩薩。不及別教初心。以聞中故。別教十回向後心。不及圓教隨喜初心。以圓聞故。故知華嚴較量發心功德。猶未為奇。此經較量隨喜功德。最為難信。然一念隨喜。便具十乘。若解十乘。則功德有據。請略明之。隨者。順事順理。事理即不思議境也。喜者。慶己慶人。即菩提心也。一念隨喜。不散即止。不昬即觀。是善巧安心也。順理圓伏無明見思。順事圓伏塵沙無知。是破法徧也。瞭達權實不二。是識通塞也。秖於一念心中。信解不可思議佛法。即圓念處。法爾具足七科道品。是調適也。旣隨喜已。憫已。傷他。必修五悔。是助開也。旣能信順事理本跡。決不以凡妄擬上聖。是知次位也。順事順理。強輭諸魔所不能動。是能安忍也。實心系實境。實緣次第生。實實迭相註。是離法愛也。如此功德。豈世間財施。小果法施所能及哉。如此圓觀豈次第修中者所能及哉。初答內心隨喜人功德竟。

   (壬)二直明外聽法人功德四。初自往。二分座。三勸他。四具聽修行。

   (癸)今初

  又阿逸多。若人為是經故。往詣僧坊。若坐。若立。須臾聽受。緣是功德。轉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馬車乘。珍寶輦輿。及乘天宮。

   (癸)二分座

  若復有人。於講法處坐。更有人來。勸令坐聽。若分座令坐。是人功德。轉身得帝釋坐處。若梵王坐處。若轉輪聖王所坐之處。

   (癸)三勸他

  阿逸多。若復有人。語餘人言。有經名法華。可共往聽。即受其教。乃至須臾間聞。是人功德。轉身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一)利根。(二)智慧。(三)百千萬世終不喑啞。(四)口氣不臭。(五)舌常無病。(六)口亦無病。(七)齒不垢黑。(八九)不黃。(十)不疎。(十一)亦不缺落。(十二)不差。(十三)不曲。(十四)唇不下垂。(十五)亦不褰縮。(十六)不粗澀。(十七)不瘡胗。(十八。胗。口瘡也。)亦不缺壞。(十九二十)亦不咼斜。(廿一廿二)不厚。(廿三)不大。(廿四)亦不黧黑。(廿五)無諸可惡。(廿六)鼻不匾[匚@(廠/虎)]。(廿七)亦不曲戾。(廿八)面色不黑。(廿九)亦不陿長。(三十三十一)亦不窳曲。(三十二)無有一切不可喜相。(三十四)唇舌牙齒。悉皆嚴好。(三十五六七八)鼻修高直。(三十九四十四十一)面貌圓滿。(四十二)眉高而長。(四十三四)額廣平正。(四十五六七)人相具足(。四十八)世世所生。見佛(四十九)聞法。信受教誨。(五十)

  此文亦有六根功德。利根是六根皆利。智慧是意功德。不喑啞是舌功德。修高直。是鼻功德。見佛是眼功德。聞法是耳功德。餘是身功德。後明六根清凈。是相似位功德。今是相似位前功德耳。然此五十功德。或具足。或不具足。或隨得一二。隨其功力。不可一等也。又隨喜是觀行位。今明自往。分座。勸他三種。未談理觀。是名字位。名字功德。尚已如此。況觀行耶。況相似分證及究竟耶。

   (癸)四具聽修行

  阿逸多。汝且觀是勸於一人令往聽法。功德如此。何況一心聽說讀誦。而於大眾為人分別。如說修行。

  初長文竟。

   (辛)二偈頌二。初頌內心隨喜功德。二頌外聽法人功德。

   (壬)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人於法會。得聞是經典。乃至於一偈。隨喜為他說。如是展轉教。至於第五十。最後人獲福。今當分別之。如有大施主。供給無量眾。具滿八十歲。隨意之所欲。見彼衰老相。發白而面皺。齒疎形枯竭。念其死不久。我今應當教。令得於道果。即為方便說。涅槃真實法。世皆不牢固。如水沫泡焰。汝等咸應當。疾生厭離心。諸人聞是法。皆得阿羅漢。具足六神通。三明八解脫。最後第五十。聞一偈隨喜。是人福勝彼。不可為譬喻。如是展轉聞。其福尚無量。何況於法會。初聞隨喜者。

   (壬)二頌外聽法人功德四。初超頌勸他。二頌自往。三頌分座。四頌具聽修行。

   (癸)今初

  若有勸一人。將引聽法華。言此經深妙。千萬劫難遇。即受教往聽。乃至須臾聞。斯人之福報。今當分別說。世世無口患。齒不疎黃黑。唇不厚褰缺。無有可惡相。舌不幹黑短。鼻高修且直。額廣而平正。面目悉端嚴。為人所喜見。口氣無臭穢。優鉢華之香。常從其口出。

   (癸)二頌自往

  若故詣僧坊。欲聽法華經。須臾聞歡喜。今當說其福。後生天人中。得妙象馬車。珍寶之輦輿。及乘天宮殿。

   (癸)三頌分座

  若於講法處。勸人坐聽經。是福因緣得。釋梵轉輪座。

   (癸)四頌具聽修行

  何況一心聽。解說其義趣。如說而修行。其福不可限。

  初明初品因功德以勸流通竟。

  妙法蓮華經臺宗會義卷六

  古吳後學蕅益智旭述

    釋隨喜功德品竟。次釋法師功德品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法師者。受持讀誦等五種法師。如上法師品廣釋。此五種行。始從名字。通於分證。皆得為之。隨一種行。皆由五品而凈六根。但五品約觀。五種約事。是故此中讀誦。非必即指第二品人。此中解說。非必即指第三品人。前隨喜品。已明初品初心功德。今則泛約於五事中隨行一事。皆得凈於六根。旣雲當得。即是舉果以勸。乃五種法師所獲之功德也。然欲凈六根。須修十乘觀法。或以讀而修十觀。或以誦而修十觀。或以解說而修十觀。或以書寫而修十觀。上根觀境。便凈六根。中根從二至六得凈六根。下根具用十法。乃凈六根而階分證。五根清凈。名外莊嚴。意根清凈。名內莊嚴。又從地獄乃至諸佛一切色像。悉身中現。名內莊嚴。以普現色身三昧。現十界像。化度一切。名外莊嚴。身根旣爾。餘五根亦然。受持旣爾。餘四事亦然。隨喜品旣爾。餘四品倍然。相似旣爾。分真倍然。故言法師功德品。此世界意也。行者聞說此功德利。喜不自勝。勤求無厭。信進倍增。故言法師功德品。此為人意也。聞此說已。深識大乘有大勢力。決無疑網。故言法師功德品。此對治意也。以似解之初初。過二乘之極極百千萬倍。指始顯終。懸解第一義諦不可思議。故言法師功德品。此入理意也。

   (丁)二明初品果功德以勸流通二。初總列數。二別解釋。

   (戊)今初

  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凈。

  五品觀行。豎約一人。五種法師。橫約五人。然隨一一觀。亦能圓凈六根。則豎而非豎。隨一一人。亦可兼行五事。則橫而非橫。今借非橫之橫。以對非豎之豎。信納名受。任荷名持。受即是隨。持即是喜。故以受持擬隨喜品。讀之與誦。還用擬第二品。解說擬第三品。書寫供養。堪擬第四第五兩品。由其一一品中。必與十乘觀法相應。是故當得六根清凈之果報也。八百千二等者。但依大佛頂經釋相。則性德修得。二義俱成。良由現前一念心性。本自豎窮橫徧。由豎窮故。幻現三世。由橫徧故。幻現四方。約世則世世有方。三四亦是十二。約方則方方有世。四三亦是十二。故雲三四四三宛轉十二也。隨其一方一世。必有十界。便是一百二十。隨一一界。必有十如。便是一千二百。故雲流變三疊一十百千也(。本唯一心。一變而為三四四三之十二。二疊而為十界之百二十。三疊而為十如之千二百也。)約十方三世一切十界。亦唯有此千二百數。足以盡之。約一一眾生。亦各具此千二百數。無餘無欠。約一眾生。旣全具此千二百數。約一一根。亦全具此千二百數。此是不可思議法性。全真成妄。全妄即真。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在六根而不多。在一根而不少。故名為性德也。眾生迷此性德而為逆修。致使六根之用有多有少。眼則明前不明後。四維虧一半。故唯八百。耳則周聽十方。故千二百。鼻則出息取氣。入息知香。兩交之際無勝力用。故唯八百。舌則宣揚無盡。故千二百。身則合知違順。離時不知。故唯八百。意則默容世出世法盡其涯際。故千二百。此偏約迷情言也。圓人依此性德而起順修。則六根互用。無復勝劣。一根徧照一切境。一境徧對一切根。根根塵塵。圓顯法界。此偏約開悟言也。今上順開悟。故雲功德莊嚴清凈。下順迷情。故仍八百千二不同。文雲。雖未得天眼。即是下順迷情。又雲。肉眼力如是。即是上順開悟。一根旣爾。餘悉可知。

   (戊)二別解釋即為六。初眼根(至)六意根。

   (己)今初

  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凈肉眼。見於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亦見其中一切眾生。及業因緣果報生處。悉見悉知。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於大眾中。以無所畏心。說是法華經。汝聽其功德。是人得八百。功德殊勝眼。以是莊嚴故。其目甚清凈。父母所生眼。悉見三千界。內外彌樓山。須彌及鐵圍。幷餘諸山林。大海江河水。下至阿鼻獄。上至有頂處。其中諸眾生。一切皆悉見。雖未得天眼。肉眼力如是。

  夫次第五眼。則肉眼見顯對色。天眼見障外色。慧眼觀空。法眼觀俗。佛眼觀中。就天眼中。上能見下。下不見上。梵王報得天眼。徧見自所統界。而不能傍見他界。二乘天眼。能見大千。而作意則見。不作意則不見。又目犍連以八千三昧。能見八千世界。舍利弗以一萬三昧。能見一萬世界等。並由入定方見。出定則不見。今明父母所生肉眼。見於大千內外上下。並非他教所詮。當知即是圓融肉眼。一眼一切眼。秖於肉眼而具五眼之用。見大千。即天眼用。見業因緣果報。即法眼用。清凈故無見思惑。即慧眼用。清凈故伏無明惑。即佛眼用。大經雲。雖是肉眼。名為佛眼。即佛眼故。名為清凈。具五眼故。名為莊嚴。即是相似佛眼。亦是相似佛五眼也。猶是分段之身。故名父母所生肉眼。故順迷情而言八百。已證相似之解。故似如來稱性五眼。故順開悟而言功德。又準下文。亦應具見佛及菩薩聲聞眾等。亦應具見聲香味觸及與法等。旣得相似圓融五眼。必得相似六根互用。但是文略也。偈中初三句。具顯三軌。若於大眾中。是如來室。以無所畏心。是如來衣。說是法華經。是如來座。三軌宏經。十乘具足。故得六根清凈。豈徒然哉。彌樓。此雲光。即七金山之一也。

   (己)二耳根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千二百耳功德。以是清凈耳。聞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其中內外種種語言音聲。象聲。馬聲。牛聲。車聲。啼哭聲。愁嘆聲。螺聲。鼓聲。鐘聲。鈴聲。笑聲。語聲。男聲。女聲。童子聲。童女聲。法聲非法聲。苦聲。樂聲。凡夫聲。聖人聲。喜聲。不喜聲。天聲。龍聲。夜叉聲。乾闥婆聲。阿修羅聲。迦樓羅聲。緊那羅聲。摩睺羅伽聲。火聲。水聲。風聲。地獄聲。畜生聲。餓鬼聲。比丘聲。比丘尼聲。聲聞聲。辟支佛聲。菩薩聲。佛聲。以要言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內外所有諸聲。雖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凈(平)常(肉)耳。皆悉聞知。如是分別種種音聲。而不壞耳根。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父母所生耳。清凈無濁穢。以此常耳聞。三千世界聲。象馬車牛聲。鐘鈴螺鼓聲。琴瑟箜篌聲。簫笛之音聲。清凈好歌聲。聽之而不著。無數種人聲。聞悉能解瞭。又聞諸天聲。微妙之歌音。及聞男女聲。童子童女聲。山川險谷中。迦陵頻伽聲。命命等諸鳥。悉聞其音聲。地獄眾苦痛。種種楚毒聲。餓鬼饑渴逼。求索飲食聲。諸阿修羅等。居在大海邊。自共言語時。出於大音聲。如是說法者。安住於此間。遙聞是眾聲。而不壞耳根。十方世界中。禽獸鳴相呼。其說法之人。於此悉聞之。其諸梵天上。光音及徧凈。乃至有頂天。言語之音聲。法師住於此。悉皆得聞之。一切比丘眾。及諸比丘尼。若讀誦經典。若為他人說。法師住於此。悉皆得聞之。復有諸菩薩。讀誦於經法。若為他人說。撰集解其義。如是諸音聲。悉皆得聞之。諸佛大聖尊。教化眾生者。於諸大會中。演說微妙法。持此法華者。悉皆得聞之。三千大千界。內外諸音聲。下至阿鼻獄。上至有頂天。皆聞其音聲。而不壞耳根。其耳聰利故。悉能分別知。持是法華者。雖未得天耳。但用所生耳。功德已如是。

  徧聞大千內外十法界。聲聞六道。即肉天二耳。聞二乘。即慧耳。聞菩薩。即法耳。聞佛。即佛耳。又父母所生。即肉耳。能聞內外。即天耳。聽之而不著。即慧耳。悉能分別知。即法耳。一時互聞。不可思議。即佛耳也。

   (己)三鼻根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成就八百鼻功德。以是清凈鼻根。聞於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內外種種諸香。須曼那華香。阇提華香。末利華香。薝卜華香。波羅羅華香。赤蓮華香。青蓮華香。白蓮華香。華樹香。果樹香。旃檀香。沉水香。多摩羅跋香。多伽羅香。及千萬種和香。若末。若丸。若塗香。持是經者於此間住。悉能分別。又復別知眾生之香。象香。馬香。牛羊等香。男香。女香。童子香。童女香。及草木叢林香。若近若遠所有諸香。悉皆得聞。分別不錯。持是經者。雖住於此。亦聞天上諸天之香。波利質多羅。拘鞞陀羅樹。香及曼陀羅華香。摩訶曼陀羅華香。曼殊沙華香。摩訶曼殊沙華香。旃檀。沉水。種種末香。諸雜華香。如是等天香和合所出之香。無不聞知。又聞諸天身香。釋提桓因在勝殿上。五欲娛樂嬉戲時香。若在妙法堂上。為忉利諸天說法時香。若於諸園遊戲時香。及餘天等男女身香。皆悉遙聞。如是展轉。乃至梵世。上至有頂諸天身香。亦皆聞之。幷聞諸天所燒之香。及聲聞香。辟支佛香。菩薩香。諸佛身香。亦皆遙聞。知其所在。雖聞此香。然於鼻根不壞不錯。若欲分別為他人說。憶念不謬。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人鼻清凈。於此世界中。若香若臭物。種種悉聞知。須曼那阇提。多摩羅旃檀。沉水及桂香。種種華果香。及諸眾生香。男子女人香。說法者遠住。聞香知所在。大勢轉輪王。小轉輪及子。群臣諸宮人。聞香知所在。身所著珍寶。及地中寶藏。轉輪王寶女。聞香知所在。諸人嚴身具。衣服及瓔珞。種種所塗香。聞香知其身。諸天若行坐。遊戲及神變。持是法華者。聞香悉能知。諸樹華果實。及酥油香氣。持經者住此。悉知其所在。諸山深險處。栴檀樹華敷。眾生在中者。聞香悉能知。鐵圍山大海。地中諸眾生。持經者聞香。悉知其所在。阿修羅男女。及其諸眷屬。鬥諍遊戲時。聞香皆能知。曠野險隘處。師子象虎狼。野牛水牛等。聞香知所在。若有懷妊者。未辨其男女。無根及非人。聞香悉能知。以聞香力故。知其初懷妊。成就不成就。安樂產福子。以聞香力故。知男女所念。染欲癡恚心。亦知修善者。地中眾伏藏。金銀諸珍寶。銅器之所盛。聞香悉能知。種種諸瓔珞。無能識其價。聞香知貴賤。出處及所在。天上諸華等。曼陀曼殊沙。波利質多樹。聞香悉能知。天上諸宮殿。上中下差別。眾寶華莊嚴。聞香悉能知。天園林勝殿。諸觀妙法堂。在中而娛樂。聞香悉能知。諸天若聽法。或受五欲時。來往行坐臥。聞香悉能知。天女所著衣。好華香莊嚴。周旋遊戲時。聞香悉能知。如是展轉上。乃至於梵世。入禪出禪者。聞香悉能知。光音徧凈天。乃至於有頂。初生及退沒。聞香悉能知。諸比丘眾等。於法常精進。若坐若經行。及讀誦經典。或在林樹下。專精而坐禪。持經者聞香。悉知其所在。菩薩志堅固。坐禪若讀誦。或為人說法。聞香悉能知。在在方世尊。一切所恭敬。愍眾而說法。聞香悉能知。眾生在佛前。聞經皆歡喜。如法而修行。聞香悉能知。雖未得菩薩。無漏法生鼻。而是持經者。先得此鼻相。

  父母所生。即肉鼻。大千內外。即天鼻。不染不著。即慧鼻。分別不謬。即法鼻。一時互用。即佛鼻。此章明互用。最為顯著委悉。知好惡。別貴賤。辨天宮莊嚴等。即鼻有眼用。讀經說法。聞香能知。即鼻有耳用。諸樹華果實及酥油香氣。即鼻有舌用。入禪出禪。禪有八觸。五欲嬉戲。亦是觸塵。即鼻有身用。染欲癡恚心。亦知修善者。即鼻有意用。夫約迷情執見。則惟鼻用最劣。故小乘六通。但約眼耳身意。不明鼻舌二通。然舌能說法猶為稍勝。鼻惟通息。更無他能。今偏於此章廣明勝用者。正顯圓通妙性。實無優劣。姑順迷情。且雲八百。相似佛鼻。千二宛然。

   (己)四舌根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千二百舌功德。若好若醜。若美不美。及諸苦澀物。在其舌根。皆變成上味。如天甘露。無不美者。若以舌根。於大眾中有所演說。出深妙聲。能入其心。皆令歡喜快樂。又諸天子天女釋梵諸天。聞是深妙音聲。有所演說。言論次第。皆悉來聽。及諸龍。龍女。夜叉。夜叉女。乾闥婆。乾闥婆女。阿修羅。阿修羅女。迦樓羅。迦樓羅女。緊那羅。緊那羅女。摩睺羅伽。摩睺羅伽女。為聽法故。皆來親近恭敬供養。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王子。群臣眷屬。小轉輪王。大轉輪王。七寶千子。內外眷屬。乘其宮殿。俱來聽法。以是菩薩善說法故。婆羅門居士。國內人民。盡其形壽。隨侍供養。又諸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常樂見之。是人所在方面。諸佛皆向其處說法。悉能受持一切佛法。又能出於深妙法音。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人舌根凈。終不受惡味。其有所食啖。悉皆成甘露。以深凈妙聲。於大眾說法。以諸因緣喻。引導眾生心。聞者皆歡喜。設諸上供養。諸天龍夜叉。及阿修羅等。皆以恭敬心。而共來聽法。是說法之人。若欲以妙音。徧滿三千界。隨意即能至。大小轉輪王。及千子眷屬。合掌恭敬心。常來聽受法。諸天龍夜叉。羅剎毗舍阇。亦以歡喜心。常樂來供養。梵天王魔王。自在大自在。如是諸天眾。常來至其所。諸佛及弟子。聞其說法音。常念而守護。或時為現身。

  父母所生。即肉舌。能作十法界語。即五舌義明矣。又能作十界語。即天舌。不壞。即慧舌。不謬。即法舌。一時互用。即佛舌也。問。苦澀惡味。至舌皆變成上味。眾色到眼。何不變成妙色。舊答不例。味有損益。損者變。不損者不變。諸色不壞眼故不例。今解不爾。一切色。同佛色。一切聲。同佛聲。乃至一切法。同佛法。等皆清凈。例亦何妨。徧知一切色聲香味觸法無亂無謬。分別亦何妨。雖無著而能分別。豈同二乘之觀空。雖分別而不壞諸根。豈同凡夫之滯有。自在之根。那作頑礙之解。

   (己)五身根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八百身功德。得清凈身。如凈琉璃。眾生喜見。其身凈故。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生時。死時。上下好醜。生善處惡處。悉於中現。及鐵圍山。大鐵圍山。彌樓山。摩訶彌樓山等諸山。及其中眾生。悉於中現。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所有及眾生。悉於中現。若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說法。皆於身中現其色像。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持法華者。其身甚清凈。如彼凈琉璃。眾生皆喜見。又如凈明鏡。悉見諸色像。菩薩於凈身。皆見世所有。唯獨自明瞭。餘人所不見。三千世界中。一切諸群萌。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如是諸色像。皆於身中現。諸天等宮殿。乃至於有頂。鐵圍及彌樓。摩訶彌樓山。諸大海水等。皆於身中現。諸佛及聲聞。佛子菩薩等。若獨若在眾。說法悉皆現。雖未得無漏。法性之妙身。以清凈(平)常(父母所生之)體。一切於中現。

  世間所有皆於身中現。肉身用也。上至有頂於身中現。天身用也。二乘於身中現。慧身用也。菩薩於身中現。法身用也。佛於身中現。佛身用也。一時圓現。一時互用。(佛身)一時無謬。(法身)一時無著。(慧身)

   (己)六意根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千二百意功德。以是清凈意根。乃至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解是義已。能演說一句一偈。至於一月四月乃至一歲。諸所說法。隨其義趣。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若說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三千大千世界六趣眾生心之所行。心所動作。心所戲論。皆悉知之。雖未得無漏智慧。而其意根清凈如此。是人有所思惟籌量。皆是佛法。無不真實。亦是先佛經中所說。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人意清凈。明利無濁穢。以此妙意根。知上中下法。乃至聞一偈。通達無量義。次第如法說。月四月至歲。是世界內外。一切諸眾生。若天龍及人。夜叉鬼神等。其在六趣中。所念若幹種。持法華之報。一時皆悉知。十方無數佛。百福莊嚴相。為眾生說法。悉聞能受持。思惟無量義。說法亦無量。終始不忘錯。以持法華故。悉知諸法相。隨義識次第。達名字語言。如所知演說。此人有所說。皆是先佛法。以演此法故。於眾無所畏。持法華經者。意根凈若斯。雖未得無漏。先有如是相。是人持此經。安住希有地。為一切眾生。歡喜而愛敬。能以千萬種。善巧之語言。分別而說法。持法華經故。

  世間資生產業皆順正法。即人意凈。天心所行天所動作悉知。即天意凈。四月表四諦。一歲是十二月。表十二因緣。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即慧意凈。一月表一大乘。即法意凈。有所思量皆是先佛經中所說。即佛意凈。一時圓明。一時圓互。一時無染。一時無謬。二明初品果功德以勸流通竟。

    釋法師功德品竟。次釋常不輕菩薩品。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內懷不輕之解。外敬不輕之境。(世界)身立不輕之行。(為人)口宣不輕之教。(對治)人作不輕之目。(第一義)不輕之解者。法華論雲。此菩薩知眾生有佛性。不敢輕之。佛性有五。正因佛性。通嗱本當。(通於迷悟因果)緣瞭佛性。種子本有。非適今也。(還約性德以明二因。以對新熏。戒修得故。)果性。(菩提)果果性。(涅槃)定當得之。決不虛也。(瞭因至果。轉名菩提。緣因至果。轉名涅槃。又性三因至果之時。瞭名三種菩提。緣名三種涅槃。)是名不輕之解。將解以歷人。彼亦如此。是名敬不輕之境。敬此境故。名不輕之行。宣此語故。名不輕之教。昔毀者以此目人。今經傢以此目品。此因緣釋也。約教者。藏通二教。不詮中道佛性。別入通。通含別。明二種人有佛性。三種人無佛性。別教。但有正因佛性。不說有緣瞭性。況有果性果果性耶。今雲汝等皆當作佛。具有五佛性故。即是開顯圓也。故見實三昧經雲。佛為父王說。一切皆是佛。王問。一切眾生。即是佛不。佛答。若如實見眾生。於其即是佛。今類此語。若不如實見佛。於其即非聖。譬如初學射的。多乖少中。以地為的。無往不著。若分別賢聖。孰是孰非。如實觀之。即是佛也。本跡者。本已成佛。久遠久遠。中間垂跡。復於威音王世為常不輕。流通本跡四一。化度眾生。今又垂跡示成正覺。番番無盡。威猛大勢之力也。觀心者。苦即正因佛性。惑即瞭因佛性。業即緣因佛性。瞭因即果佛性。緣因即果果佛性。又三因至果。即轉名三菩提三涅槃。故即以性德三因而為果性及果果性。一念具足三因五因。不縱橫。不一異。一切眾生。無不皆然。常作是解。即是常不輕也。

   (丁)三引信毀福罪證勸流通二。初長文。二偈頌。

   (戊)長文為三。初雙指前品所說罪福。二雙明往昔信毀果報。三勸持。

   (己)今初

  爾時佛告得大勢菩薩摩訶薩。汝今當知。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持法華經者。若有惡口罵詈誹謗。獲大罪報。如前(法師品)所說。其所得功德。如向(法師功德品)所說眼耳鼻舌身意清凈。

   (己)二雙明往昔信毀果報二。初明事本。二明本事。

   (庚)初明事本者。通舉往昔威音王佛。以為不輕事之本也。又為二。初明最初一佛。二明次第二萬億佛。

   (辛)初中六。初時節(至)六正像。

   (壬)今初

  得大勢。乃往古昔。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

  雖雲無量無邊若望壽量品中所謂塵劫。則不啻近。故知此是果後復示行因之相也。問。前旣開跡顯本。今胡復舉跡中因行。答。正由旣顯本已。時會瞭知所說然燈時事。日月燈明時事。大通智勝時事。威音王佛時事。並屬中間化他方便。並是自在神通之力。師子奮迅之力。威猛大勢之力也。問。果後權現不輕之行。故止流通作佛一句。便得凈於六根。若實初心。恐未必爾。答。凡雲權者。皆為引實。倘實行不爾。則權行徒施。況不輕之解。正是一念隨喜初心。初心功德。已自不可思議。依解立行。必凈六根。何須致疑。但不輕之行。非專禮拜。具如下文所明耳。

   (壬)二名號

  有佛名威音王。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壬)三劫國

  劫名離衰。國名大成。

   (壬)四說法

  其威音王佛。於彼世中。為天人阿修羅說法。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諸菩薩。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應六波羅蜜法。究竟佛慧。

  先方便施三。後究竟佛慧是顯一。悉與今佛同也。

   (壬)五佛壽

  得大勢。是威音王佛。壽四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劫。

   (壬)六正像

  正法住世。劫數如一閻浮提微塵。像法住世。劫數如四天下微塵。其佛饒益眾生已。然後滅度。

  初明最初一佛竟。

   (辛)二明次第二萬億佛

  正法像法滅盡之後。於此國土。復有佛出。亦號威音王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如是次第有二萬億佛。皆同一號。

  正像滅盡。後佛方出。眾生種熟脫之機緣。法應如是故也。初明事本竟。

   (庚)二明本事者。別約最初威音王佛時不輕之事。是我世尊垂跡。重復示現本行菩薩道之事也。文為三。初就本時雙標兩人名。二雙明信毀之相。三雙明信毀果報。

   (辛)今初

  最初威音王如來旣已滅度。正法滅後。於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爾時有一菩薩比丘。名常不輕。

  本時者。最初威音王佛像法中也。毀者本時名增上慢。信者本時名常不輕。夫增上慢者。由秉權教。修權行。微有所得。不知次位深淺。悞認暖法四禪以為四果。妄自生滿足想。此等即是無聞比丘之流。縱無不輕強毒以大。亦必墮落。均是墮落。宜為下圓頓種。故以禮拜授記。作得度因緣也。

   (辛)二雙明信毀之相二。初明信者之得。二明毀者之失。

   (壬)今初

  得大勢。以何因緣。名常不輕。是比丘凡有所見。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悉禮拜贊嘆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而是比丘。不專讀誦經典。但行禮拜。乃至遠見四眾。亦復故往禮拜贊嘆而作是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名常不輕。即人一。凡有所見。即理一。皆悉禮拜。即行一。而作是言。即教一。此自行四一也。汝等。即人一。皆行菩薩道。即行一。當得作佛。即證理一。詮此三一。即是教一。此佛四一化他也。良由彼時四眾。旣多起增上慢執方便之方便。著小之小。(藏教已為方便。暖法又是藏教方便。四果已小。四禪又是小中之小也。)故以大乘實義而開曉之。不敢輕慢。對治增上慢失也。言汝等皆行菩薩道者。四念處是摩訶衍。暖法四禪。並資實相。若知所行是菩薩道。則始終理等。而次位歷然終不起增上慢也。不專讀誦但行禮拜者。道示初隨喜品之相。隨喜一切法。悉有安樂性。皆一實相。隨喜一切人。皆有三佛性。有心者皆得作佛。即正因性。讀誦威音王權乘遺法。即瞭因性。暖法四禪皆菩薩道。即緣因性。故不敢輕慢而深敬之。敬人敬法。不起諍競。即隨喜意也。乃至遠見四眾等者。表示本四一也。遠見四眾。表本人一。故往禮拜。表本行一。而作是言。表本教一。皆當作佛。表本理一。以此本跡四一。強毒增上慢人。令成圓頓妙種。可謂得正說之宏宗也。又不輕深敬。是如來座。忍於打罵。是如來衣。以慈悲心常行不替。是如來室。又深敬是意業。不輕之說。是口業。故往禮拜。是身業。此三與慈悲俱。是誓願安樂行。可謂得流通之妙益也。問。大小二律。俱制比丘不禮俗人。不輕胡得通禮四眾。答。為度增上慢人。令得遠近二益。(四眾之中。有受不受。受得近益。不受得遠益也。)大權方便知機。不妨破格初心四安樂行。須依律文。問。大經禮知法者。凈名比丘禮俗。同異如何。答。不同。大經顯敬法之志。從彼請益。故忘情禮下。凈名獲法忍之恩。不存恒則。故忘犯設敬。若大乘正儀。出俗恒則。並無以道禮俗之科。今不輕立行旣非請益獲恩。又非大小律制。直是果後行因。格外化他方便。不可以為典要。故與四安樂行對辨。理雖不殊。事儀七別。一者彼則安處法座。隨問為說。此乃遠見四眾。故往禮拜。二者彼則有所難問。方乃為答。此乃瓦石打擲。猶強宣之。三者彼則常好坐禪在空閑處。此乃不專讀誦。入眾申通。四者彼則深愛法者。不為多說。此乃被虛妄謗。仍強稱揚。五者彼則初修理觀。觀十八空。此乃但宣一句作佛之解。六者彼則以順化故。護持律儀。此乃以逆化故。亡於恒則。七者彼則初心行成。夢承佛記。此乃果後示現廣授記人。又以此品望法師功德品。則彼是全宏經文。此是略宏經意。全略雖殊。獲果不二。又以此意望餘經教。凡有四別。一者小典生信。未是佛因。今經或毀。還成妙種。二者諸經但明順化宏教。此品禮俗。逆化通經。三者餘經所表。權實尚隔。此品表開。莫非四一。四者諸經所表。跡尚不周。此品兼表本跡二相也。

   (壬)二明毀者之失

  四眾之中。有生嗔恚。心不凈者。惡口罵詈。言是無智比丘。從何所來。自言我不輕汝。而與我等授記當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虛妄授記。

  此明增上慢人。不信四一而毀罵也。不用如是虛妄授記。即不信教一。以授記為虛妄。則不知自己所行是菩薩道。即不信行一。不知我等當得作佛。即不信人一及理一也。

  如此經歷多年。常被罵詈。不生嗔恚。常作是言。汝當作佛。說是語時。眾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避走遠住。猶高聲唱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以其常作是語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號之為常不輕。

  被罵不嗔。常作是言。結深信不退之相也。杖等打擲。結不受開權顯實之四一也。避走遠住。猶高聲唱。以訾毀故。號為不輕。結不受開近顯遠之四一也。問。釋迦四十餘年。不務速說。不輕凡有所見。造次而言。何也。答。本已有善。釋迦以小而將護之。本未有善。不輕以大而強毒之。二雙明信毀之相竟。

   (辛)三雙明信毀果報二。初明信者果報。二明毀者果報。

   (壬)初中二。初明果報。二結會古今。

   (癸)今初

  是比丘臨欲終時。於虛空中。具聞威音王佛先所說法華經二十千萬億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凈。耳鼻舌身意根清凈。得是六根清凈已。更增壽命二百萬億那由他歲。廣為人說是法華經。於時增上慢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輕賤是人。為作不輕名者。見其得大神通力。樂說辨力。大善寂力。聞其所說。皆信伏隨從。是菩薩復化千萬億眾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命終之後。得值二千億佛。皆號日月燈明。於其法中。說是法華經。以是因緣。復值二千億佛。同號雲自在燈王。於此諸佛法中。受持讀誦。為諸四眾說此經典故。得是常眼清凈。耳鼻舌身意諸根清凈。於四眾中說法。心無所畏。得大勢。是常不輕菩薩摩訶薩供養如是若幹諸佛。恭敬尊重贊嘆。種諸善根。於後復值千萬億佛。亦於諸佛法中說是經典。功德成就。當得作佛。

  問。不輕旣是釋迦垂跡。但應以菩薩比丘身得度者。即現菩薩比丘身而為說法。及非生現生。非滅現滅。固無疑矣。至若臨終具聞威音所說法華乃得六根清凈。豈以果佛現身。猶待聞於他佛。根尚未凈。由聞持而始凈耶。答。旣屬果後示現。何所不可。前此六根未凈。是圓病行。臨終聞經受持。是圓嬰兒行也。大神通力。即如來室。樂說辨力。即如來座。大善寂力。即如來衣。以此三法莊嚴六根。能令四眾轉毀為信。又問。本已成佛。何得又雲種諸善根。乃至功德成就。當得作佛。答。譬如陶朱公。善得致富奇術。住於一處。貨殖萬億。舍之而去。不攜一文。復於他處。赤手成傢。貨殖萬億。又舍而去。又於他處貨殖萬億。佛亦如是。本地功德。並置不用。復示行因。復示得果。徧於十方。嗱於三世。番番不息。不可思議。故雲。我本行菩薩道時所成壽命。今猶未盡。旣成佛時。不用菩薩所成壽命。則垂跡時。亦不用本地所有功德也。又梵網經。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為此娑婆世界坐金剛華光王座。旣於娑婆示現成佛。已八千返。他方分身所徧之處亦可例知。此中共論信者三報。六根清凈更增壽命。是現報。命終值佛。是生報。復值諸佛乃至當得作佛。是後報也。

   (癸)二結會古今

  得大勢。於意雲何。爾時常不輕菩薩。豈異人乎。則我身是。若我於宿世。不受持讀誦此經。為他人說者。不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於先佛所。受持讀誦此經。為人說故。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初正結會。次若我於宿世下。是舉信者而勸順也。如陶朱公。赤手復到餘處。若不用致富奇術。不能疾致貨殖萬億。當知法華。是疾致成佛之奇術也。初明信者果報竟。

   (壬)二明毀者果報二。初明果報。二結會古今。

   (癸)今初

  得大勢。彼時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嗔恚意輕賤我故。二百億劫。常不值佛。不聞法。不見僧。千劫於阿鼻地獄受大苦惱。畢是罪已。復遇常不輕菩薩。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由謗。故墮苦。由聞作佛之記。結圓頓緣。復是不輕菩薩宏誓願力所攝受故。復得相遇而受教化也。問。彼時四眾。旣皆信伏隨從。何故猶久墮苦。答。此有二意。一者身打口罵。已成重業。理須受報。明此一意。用警行人。不可輒爾生嗔起過也。二者經時旣久。四眾之中有存有亡。存者信伏。亡者未悔。又就信伏隨從之中。悔有淺深。行有勤怠。事非一等。若悔深行勤。容可不墮。雖墮易出。若悔淺行怠。自然先墮。後方得益。若未悔者。墮苦則久。但由菩薩慈悲攝受。終蒙度脫也。問。若因謗墮苦。菩薩何故為作苦因。答。彼旣懷增上慢。縱令不謗。亦必墮苦。今因謗墮。得作遠因。如人倒地。還從地起。故以正謗接於邪墮。問。何不以神通力。令其即皆信伏隨從。答。諸佛菩薩非不欲之。但為眾生。機宜各別。自有不到地獄。決不肯發心者。譬如良醫。為治惡疾。不得不用針灸及苦藥也。

   (癸)二結會古今

  得大勢。於汝意雲何。爾時四眾常輕是菩薩者。豈異人乎。今此會中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師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

  二雙明往昔信毀果報竟。

   (己)三勸持

  得大勢。當知是法華經。大饒益諸菩薩摩訶薩。能令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於如來滅後。常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是經。

  承上所明。不惟信者疾得成佛。亦使毀者終得不退。故當勤習五種之行。所謂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也。初長文竟。

   (戊)二偈頌二。初頌信毀果報。二頌勸持。略不頌雙指也。

   (己)初中二。初頌事本。二頌本事。

   (庚)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過去有佛。號威音王。神智無量。將導一切。天人龍神。所共供養。

   (庚)二頌本事三。初頌雙標兩名。二頌雙明信毀。三頌雙明果報。

   (辛)今初

  是佛滅後。法欲盡時。有一菩薩。名常不輕。時諸四眾。計著於法。

  計著於法。即頌增上慢也。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若定謂是有。即是著法。定謂是無。亦是著法。定謂亦有亦無。亦是著法。定謂非有非無。亦是著法。定謂離四句故不可得說。亦是著法。故佛藏經雲。刀輪害閻浮人。其罪猶少。有所得心說大乘者。其罪過彼。大論雲。執有與無諍。乃至執非有非無與有無諍。如牛皮龍繩。俱不免患。中論雲。諸佛說空法。本為化於有。若有著空者。諸佛所不化。若定言諸法非有非無者。是名愚癡論。當知若得四悉檀意。自行化他。皆能無著。若失四悉檀意。自行化他。皆名著法。以著法故。有所得心。於劣小證而生矜傲。名增上慢也。

   (辛)二頌雙明信毀

  不輕菩薩。往到其所。而語之言。我不輕汝。汝等行道。皆當作佛。諸人聞已。輕毀罵詈。不輕菩薩。能忍受之。

   (辛)三頌雙明果報二。初頌信者果報。二頌毀者果報。

   (壬)今初

  其罪畢已。臨命終時。得聞此經。六根清凈。神通力故。增益壽命。復為諸人。廣說是經。諸著法眾。皆蒙菩薩。教化成就。令住佛道。不輕命終。值無數佛。說是經故。得無量福。漸具功德。疾成佛道。彼時不輕。則我身是。

  其罪畢已者。旣垂跡為六根未凈之人。必垂示同病行之罪。由此罪故。多招打罵。由能忍故。罪畢根凈也。

   (壬)二頌毀者果報

  時四部眾。著法之者。聞不輕言。汝當作佛。以是因緣。值無數佛。此會菩薩。五百之眾。幷及四部。清信士女。今於我前。聽法者是。我於前世。勸是諸人。聽受斯經。第一之法。開示教人。令住涅槃。世世受持。如是經典。

  初頌信毀果報竟。

   (己)二頌勸持

  億億萬劫。至不可議。時乃得聞。是法華經。億億萬劫。至不可議。諸佛世尊。時說是經。是故行者。於佛滅後。聞如是經。勿生疑惑。應當一心。廣說此經。世世值佛。疾成佛道。

  問。長文旣明此經有大饒益。乃至毀者亦終得益。何故億億萬劫至不可議。諸佛乃時說是經耶。答。有四悉益。則可得說。無四悉益。諸佛終不妄說法也。是故欲宏大法。先須明瞭四悉因緣。二別說跡本兩門竟。

   (甲)三流通跡本兩門。共八品經。分為三意。初神力囑累兩品。明付囑流通。二藥王下五品。約化他勸流通。三普賢勸發品。約自行勸流通。

   (乙)初中二。初神力品。明菩薩受命宏經。二囑累品。明如來摩頂付囑。

    釋常不輕菩薩品竟。次釋如來神力品。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如來。上已釋竟。神名不測。力名幹用。不測則天然之體深。幹用則轉變之力大。此中為付囑深法。現十種大力。故名神力品。(神在於內。即是體宗。力名幹用。即顯經用。佛說本跡。口輪力用已竟於前。今復身輪現此勝用。令眾流通本跡之教。故雲體深力大。)

   (丙)初明菩薩受命宏經二。初長文。二偈頌。

   (丁)初中三。初菩薩受命。二佛現神力。三結要勸持。

   (戊)今初

  爾時千世界微塵等菩薩摩訶薩。從地湧出者。皆於佛前。一心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於佛滅後。世尊分身所在國土滅度之處。當廣說此經。所以者何。我等亦自欲得是真凈大法。受持讀誦解說書寫而供養之。

  發誓宏經為三。一明時節。是佛滅後。二明處所。是分身國土。三明利益。非但益他。亦自欲得真凈大法。自他兼濟也。實體名真。權用名凈。權實不二名大。又非權非實名真。能權能實名凈。遮照不二名大。

   (戊)二佛現神力二。初約所對總標。二約所表正現。

   (己)今初

  爾時世尊。於文殊師利等。無量百千萬億舊住娑婆世界菩薩摩訶薩。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一切眾前。現大神力。

  文殊等。跡化眾也。舊住者。下方本化眾也。及諸比丘等一切眾者。從他方來。及從分身佛來者也。

   (己)二約所表正現十。初出舌相。二毛孔放光。三謦咳。四彈指。五地動。六普見大會。七空中唱聲。八遙歸命。九遙供養。十十方通達。如一佛土。

   (庚)初出舌相。二毛孔放光。

  出廣長舌。上至梵世。一切毛孔。放於無量無數色光。皆悉徧照十方世界。眾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亦復如是出廣長舌。放無量光。釋迦牟尼佛及寶樹下諸佛現神力時。滿百千歲。然後還攝舌相。

  出廣長舌表誠實語也。福德人舌至鼻。三藏佛舌至發際。今至梵天。出過凡聖之外。相旣殊常。說彌可信。當知開三顯一。開近顯遠。皆實不虛也。毛孔放光徧照。表二門理一也。序中白毫東照。表七方便初見一理。今本門旣竟。放一切光。照一切土。能令初心究竟佛慧。智境斯罄也。分身諸佛。化道是同。故亦復如是。滿百千歲意表橫該百界千如。豎極古今十世。於八年中而復滿百千歲。已如上文五十小劫中釋。今此大會並破無明。故不須以神力。令其謂如半日也。

   (庚)三謦咳。四彈指。

  一時謦咳。俱共彈指。是二音聲。徧至十方諸佛世界。

  謦咳者。通暢之相。又是將語之狀。四十餘年。未得說實。今獲伸舒。無有遺滯。大事通暢。是故謦咳。欲以此法付囑菩薩。令於後世導利眾生。將語斯事。是故謦咳。即表教一。彈指者。隨喜也。隨喜七方便同入圓道。隨喜圓位增道損生。隨喜諸菩薩持真凈大法。隨喜後世獲無上寶。即表人一。故此彈指及與謦咳。豎徹三世。橫徧十方。

   (庚)五地動。六普見大會

  地皆六種震動。其中眾生。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以佛神力故。皆見此娑婆世界無量無邊百千萬億眾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及見釋迦牟尼佛。共多寶如來。在寶塔中坐師子座。又見無量無邊百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及諸四眾。恭敬圍繞釋迦牟尼佛。旣見是已。皆大歡喜。得未曾有。

  十方世界地皆六種震動者。表動一切眾生六根令得清凈。亦表圓道始終六番破於無明。表行一也。普見此間大會者。表諸佛道同。而今而後。亦復如是也。上來五千起去。三變被移。乃至本住十方人非人等。機未熟者。旣不能雲集來此法會。今以神力。皆令遙見。結歡喜緣。即是未來得度之總瑞也。

   (庚)七空中唱聲

  即時諸天。於虛空中。高聲唱言。過此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世界。有國名娑婆。是中有佛。名釋迦牟尼。今為諸菩薩摩訶薩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汝等當深心隨喜。亦當禮拜供養釋迦牟尼佛。

  雖以佛力。令其遙見大會。而猶未知佛名何等。何事集會。今虛空諸天。唱使聞知。令其隨喜妙法。供養世尊。即表未來有教一也。

   (庚)八遙歸命

  彼諸眾生。聞虛空中聲已合掌向娑婆世界。作如是言。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釋迦牟尼佛。

  合掌南無。為佛弟子。此表未來有人一也。

   (庚)九遙供養

  以種種華香瓔珞幡葢。及諸嚴身之具。珍寶妙物。皆共遙散娑婆世界。所散諸物。從十方來。譬如雲集。變成寶帳。徧覆此間諸佛之上。

  所散諸物。變成寶帳。覆諸佛上。表萬善同歸。皆含佛果。即是未來有行一也。

   (庚)十十方通達如一佛土

  於時十方世界。通達無礙。如一佛土。

  此表未來理一也。旣悟理已。權實本跡。不思議一。差別即無差別也。二佛現神力竟。

   (戊)三結要勸持四。初稱嘆付囑。二結要付囑。三勸獎付囑。四釋付囑。

   (己)今初

  爾時佛告上行等菩薩大眾。諸佛神力。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若我以是神力。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為囑累故。說此經功德。猶不能盡。

   (己)二結要付囑

  以要言之。如來一切所有之法。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秘要之藏。如來一切甚深之事。皆於此經宣示顯說。

  所有之法者。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此結一切皆妙名也。自在神力者。通達無礙具八自在。結妙用也。秘要之藏者。徧一切處。皆是實相。結妙體也。甚深之事者。一切因果。唯一大事。結妙宗也。皆於此經宣示顯說者。總結一經唯四而已。撮其樞柄而授與之。

   (己)三勸獎付囑

  是故汝等。於如來滅後。應一心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所在國土。若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若經卷所住之處。若於園中。若於林中。若於樹下。若於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曠野。是中皆應起塔供養。

   (己)四釋付囑

  所以者何。當知是處即是道場。諸佛於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於此轉於法輪。諸佛於此而般涅槃。

  此釋何故經卷所在皆應起塔。以是處即是道場故也。得道處。轉法輪處。入涅槃處。皆名道場。道場是總。即釋一切皆妙名也。得菩提者。證於秘要之藏。釋妙體也。轉法輪者。說示自行本跡因果甚深之事。釋妙宗也。般涅槃者。非滅唱滅。神力自在。釋妙用也。得菩提是法身。轉法輪是般若。入涅槃是解脫。三法成秘密藏。佛住其中。即是道場。即是塔義。故應起塔以表彰之。初長文竟。

   (丁)二偈頌二。初頌神力。二頌結要勸持。

   (戊)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諸佛救世者。住於大神通。為悅眾生故。現無量神力。舌相至梵天。身放無數光。為求佛道者。現此希有事。諸佛謦咳聲。及彈指之聲。周聞十方國。地皆六種動。以佛滅度後。能持是經故。諸佛皆歡喜。現無量神力。

  十種神力。但頌前五。後五皆由二聲震動故現。是故略之。又前五後五。表義不殊。但有現在未來之異。舉現例未。是故略之。

   (戊)二頌結要勸持三。初頌稱嘆。二頌結要。即兼得釋付囑意。三頌勸獎。

   (己)今初

  囑累是經故。贊美受持者。於無量劫中。猶故不能盡。是人之功德。無邊無有窮。如十方虛空。不可得邊際。

  長文雲說此經功德猶不能盡。今頌雲是人之功德無邊無有窮。法妙故人妙。人妙故法妙。互相顯也。

   (己)二頌結要兼釋四。初頌一切法。二頌自在神力。三頌秘要之藏。四頌甚深之事。

   (庚)今初

  能持是經者。則為已見我。亦見多寶佛。及諸分身者。又見我今日。教化諸菩薩。

  所有之法。不出能化能證及所化也。無二乘故。不兼帶故。其法純妙。亦即道場以總冠三。

   (庚)二頌自在神力

  能持是經者。令我及分身。滅度多寶佛。一切皆歡喜。十方現在佛。幷過去未來。亦見亦供養。亦令得歡喜。

  歡喜即是神力用暢。亦即涅槃。最安隱故。

   (庚)三頌秘要之藏

  諸佛坐道場。所得秘要法。能持是經者。不久亦當得。

  同於諸佛。得三菩提。證秘密藏之妙體也。

   (庚)四頌甚深之事

  能持是經者。於諸法之義。名字及言辭。樂說無窮盡。如風於空中。一切無障礙。於如來滅後。知佛所說經。因緣及次第。隨義如實說。如日月光明。能除諸幽冥。斯人行世間。能滅眾生闇。教無量菩薩。畢竟住一乘。

  以一乘因果之宗教化菩薩。即是轉法輪也。二頌結要兼釋竟。

   (己)三頌勸獎

  是故有智者。聞此功德利。於我滅度後。應受持斯經。是人於佛道。決定無有疑。

  略不頌起塔供養。但雲於佛道無疑。葢深信是處即是道場。諸佛於此得菩提。轉法輪。入涅槃也。初明菩薩受命宏經竟。

    釋如來神力品竟。次釋囑累品

  囑累品第二十二

  囑是佛所付囑。累是煩爾宣傳。此從如來聖旨得名。囑是頂受所囑。累是甘而弗勞。此從菩薩敬順得名。囑是如來金口所囑。累是菩薩丹心頂荷。此從授受合論。是故如來躬從座起。申手摩頂。授以難得之法。大眾曲躬合掌。如世尊敕。當具奉行。殷勤授受。故名囑累品也。

   (丙)二明如來摩頂付囑二。初付囑。二歡喜。

   (丁)初中三。初如來付囑。二菩薩領受。三事畢唱散。

   (戊)初又三。初正付。二釋付。三誡付。

   (己)今初

  爾時釋迦牟尼佛。從(寶塔中)法座起。現大神力。以右手摩無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修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囑汝等。汝等應當一心流佈此法。廣令增益。如是三摩諸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修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囑汝等。汝等當受持讀誦廣宣此法。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

  如來以一權智善巧之手。一時徧摩無量菩薩實智之頂。故名現大神力。如來授道化他。故以右手表權。菩薩自行受道。故以頂表實也。申手摩頂。即身付囑。權智臨實智。即意付囑。而作是言。即口付囑。三摩三囑。殷勤不輕。普令自行化他。俾四悉檀。永永無盡。

   (己)二釋付

  所以者何。如來有大慈悲。無諸慳悋。亦無所畏。能與眾生佛之智慧。如來智慧。自然智慧。如來是一切眾生之大施主。汝等亦應隨學如來之法。勿生慳悋。

  有大慈悲者。究竟室也。無諸慳悋者。究竟衣也。亦無所畏者。究竟座也。佛之智慧者。覺法實性。一切智也。如來智慧者。從性起修。從因至果。道種智也。自然智慧者。其體天然。雙照不二。一切種智也。衣座室三。各具三智。三一相即。三一互融。以此化他。名大施主。室無衣座。則宏誓不普。衣無室座。則法身不滿。座無衣室。則惑破不周。勿生慳悋。是勸分證施主。應學究竟大施主也。若有慳悋。即非慈悲。亦即有畏。故舉一語。即是勸令三軌宏經。

   (己)三誡付

  於未來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來智慧者。當為演說此法華經。使得聞知。為令其人得佛慧故。若有眾生不信受者。當於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則為已報諸佛之恩。

  除佛慧外。皆名為餘。為實施權。權含於實。故皆名深。故知但贊佛乘。不能徧通前三教法。未為傳法報佛恩也。初如來付囑竟。

   (戊)二菩薩領受

  時諸菩薩摩訶薩。聞佛作是說已。皆大歡喜。徧滿其身。益加恭敬。曲躬低頭。合掌向佛。俱發聲言。如世尊敕。當具奉行。唯然世尊。願不有慮。諸菩薩摩訶薩眾。如是三反俱發聲言。如世尊敕。當具奉行。唯然世尊。願不有慮。

  歡喜恭敬。意領受也。曲躬低頭。身領受也。俱發聲言。口領受也。如世尊敕。領正付也。當具奉行。具行三法。領釋付也。願不有慮。領誡付也。如來三付。菩薩三受。殷勤鄭重。一代所無。

   (戊)三事畢唱散

  爾時釋迦牟尼佛。令十方來諸分身佛。各還本土。而作是言。諸佛各隨所安。多寶佛塔。還可如故。

  分身為開塔故集。開塔事瞭。故令各隨所安而還本土。寶塔為證經故來。今本跡二門已訖。故敬令還閉如故也。塔不重開。故分身去而不現。塔猶聽法。故下文閉而尚在。問。塔若聽法。亦應不閉。答。證正已故閉。聽流通故在。初付囑竟。

   (丁)二歡喜

  說是語時。十方無量分身諸佛。坐寶樹下師子座上者。及多寶佛幷上行等無邊阿僧祇菩薩大眾。舍利弗等聲聞四眾。及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諸佛為化他事遂故喜。菩薩為自行得法故喜。又說人清凈故喜。佛是也。聞清凈法故喜。妙經是也。獲證清凈故喜。現在未來得益者是也。初明付囑流通竟。

   (乙)二藥王下五品。約化他勸流通。又分為四。初藥王品。勖宏法之師。宜如藥王。竭其神力。盡其形命。唯願大法宏通。眾生獲益。庶令弟子有所宗法也。二妙音觀音二品。勖受法弟子。於宏法人。勿生輕想。何以故。他方大士。奉命宏經。普現色身。形無定準。不可以牛羊眼視。不可以凡庸識度也。三陀羅尼品。是明咒護。四妙莊嚴品。是明人護。又藥王以苦行乘此一乘。妙音觀音以三昧乘此一乘。陀羅尼以總持乘此一乘。妙莊嚴以誓願乘此一乘。普賢以神通乘此一乘。真如實相。是所乘之體。佛界因果。是所乘之事。苦行等。是乘乘之緣。隨物機宜。故使宏者示緣不同。而所乘體。皆是妙法。所有因果。並依一實。以此利物。故曰乘乘。

    釋囑累品竟。次釋藥王菩薩本事品。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觀藥王藥上菩薩經雲。昔名星光。從尊者日藏聞說佛慧。以雪山上藥供養眾僧。願我未來。能治眾生身心兩病。舉世歡喜。號曰藥王。大佛頂經雲。我無始劫。為世良醫。口嘗娑婆世界所有藥味。承事如來。分別味因。從是開悟。如來印我昆季藥王藥上二菩薩名。此文明一切眾生喜見菩薩。頓舍一身。復燒兩臂。輕生重法。命殞道存。舉昔顯今。故言本事品也。說此諸品。並令眾生得四悉益。不必拘拘分配。

   (丙)初勖宏法之師。文為四。初問。二答。三利益。四多寶稱善。

   (丁)今初

  爾時宿王華菩薩白佛言。世尊。藥王菩薩雲何遊於娑婆世界。世尊。是藥王菩薩。有若幹百千萬億那由他難行苦行。善哉世尊。願少解說。諸天龍神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又他國土諸來菩薩。及此聲聞眾。聞皆歡喜。

  初世尊下。通問遊化。二世尊下。別問苦行。三善哉下。請答也。遊化是利他。苦行是自利。遊化亦苦行。苦行亦利他。已下妙音等文。總不出自他二利。自行總不出智斷福慧。利他總不出三昧神通。通問遊者。遊必具足十法界身。並如妙音觀音。但別舉苦行以逗所宜。故請答之言。意在苦行。

   (丁)二答二。初但答苦行。遊化則指普現色身三昧。或指下二品也。二嘆經。

   (戊)初中二。初明事本。二明本事。

   (己)今初

  爾時佛告宿王華菩薩乃往過去無量恒河沙劫。有佛號日月凈明德。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有八十億大菩薩摩訶薩。七十二恒河沙大聲聞眾。佛壽四萬二千劫。菩薩壽命亦等。彼國無有女人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等及以諸難。地平如掌。琉璃所成。寶樹莊嚴。寶帳覆上。垂寶華幡。寶瓶香爐。周徧國界。七寶為臺。一樹一臺。其樹去臺盡一箭道。此諸寶樹皆有菩薩聲聞而坐其下。諸寶臺上。各有百億諸天。作天技樂。歌嘆於佛以為供養。

   (己)二明本事三。初佛說法。二修供養。三結會古今。

   (庚)今初

  爾時彼佛。為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及眾菩薩諸聲聞眾。說法華經。

  亦猶今佛之告舍利弗。日月燈明佛之因妙光也。

   (庚)二修供養二。初現生供養。二次生供養。

   (辛)初中二。初修行得法。二作念報恩。

   (壬)今初

  是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樂習苦行於日月凈明德佛法中。精進經行。一心求佛。滿萬二千歲已。得現一切色身三昧。

   (壬)二作念報恩又二。初三昧力供養。二燒身供養。

   (癸)今初

  得此三昧已。心大歡喜。即作念言。我得現一切色身三昧。皆是得聞法華經力。我今當供養日月凈明德佛及法華經。即時入是三昧。於虛空中。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細末堅黑栴檀。滿虛空中。如雲而下。及雨海此岸栴檀之香。此香六銖價直。娑婆世界。以供養佛。

  普現三昧。理無出入表用三昧之力。故雲入耳。

   (癸)二燒身供養又三。初燒身。二佛贊。三時節。

   (子)今初

  作是供養已。從三昧起。而自念言。我雖以神力供養於佛。不如以身供養。即服諸香栴檀薰陸。兜樓婆。畢力迦。沉水膠香。又飲薝卜諸華香油。滿千二百歲已。香油塗身。於日月凈明德佛前。以天寶衣而自纏身。灌諸香油。以神通力願而自然身。光明徧照八十億恒河沙世界。

  神通力願者。明其不用世火。還依所得三昧。起利他願。以觀智火。焚難思境。故使光明徧照多國。

   (子)二佛贊

  其(八十億恒河沙世界)中諸佛。同時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若以華香瓔珞燒香末香塗香天繒幡葢。及海此岸栴檀之香。如是等種種諸物供養。所不能及。假使國城妻子佈施亦所不及。善男子。是名第一之施。於諸施中最尊最上。以法供養諸如來故。作是語已。而各默然。

  真法供養者。當是內運觀智。觀煩惱因果。皆用空慧蕩之。故言真法。又觀若身若火。能供所供。皆是實相。誰燒誰然。誰供誰受。故名真法也。作是觀時苦為法界。見聞獲益。故曰乘乘。若不爾者。便成無益苦行。

   (子)三時節

  其身火然千二百歲。過是已後。其身乃盡。

  前服香油先滿千二百歲。表用方便道。先凈界內十二因緣諸苦集也。今火然身。亦滿千二百歲。表用實智火。永盡界外十二因緣諸苦集也。初現生苦行供養竟。

   (辛)二次生供養五。初生王傢。二說本事。三往佛所。四如來付囑。五奉命任持。

   (壬)今初

  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作如是法供養已。命終之後。復生日月凈明德佛國中。於凈德王傢。結跏。趺坐。忽然化生。

   (壬)二說本事

  即為其父而說偈言。大王今當知。我經行彼處。即時得一切。現諸身三昧。勤行大精進。舍所愛之身。說是偈已。而白父言。日月凈明德佛。今故現在。我先供養佛已。得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復聞是法華經。八百千萬億那由他。甄迦羅。頻婆羅。阿閦婆等偈。大王我今當還供養此佛。

  燒身供養佛已。得陀羅尼。聞法華偈。即是得法性身。常不離佛故也。若約事跡。則是於中陰身。得聞妙法。如佛尚自入中陰國教化。況菩薩而無中陰身耶。

   (壬)三往佛所

  白已。即坐七寶之臺。上升虛空。高七多羅樹。往到佛所。頭面禮足。合十指爪。以偈贊佛。容顏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我適曾供養。今復還親覲。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說是偈已。而白佛言。世尊。世尊猶故在世。

   (壬)四如來付囑

  爾時日月凈明德佛。告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善男子。我涅槃時到。滅盡時至。汝可安施牀座。我於今夜。當般涅槃。又敕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善男子。我以佛法囑累於汝。及諸菩薩大弟子。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亦以三千大千七寶世界諸寶樹寶臺。及給侍諸天。悉付於汝。我滅度後。所有舍利。亦付囑汝。當令流佈廣設供養。應起若幹千塔。如是日月凈明德佛。敕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已。於夜後分。入於涅槃。

  佛法。通指一代所說。阿耨菩提法。別指法華經也。

   (壬)五奉命任持又四。初起塔。二燒臂。三利益。四現報。

   (癸)今初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見佛滅度。悲感懊悔。戀慕於佛。即以海此岸栴檀為[艸/積]。供養佛身而以燒之。火滅已後。收取舍利。作八萬四千寶瓶。以起八萬四千塔。高三世界。表剎莊嚴。垂諸幡葢。懸眾寶鈴。

   (癸)二燒臂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復自念言。我雖作是供養。心猶未足。我今當更供養舍利。便語諸菩薩大弟子。及天龍夜叉等。一切大眾。汝等當一心念。我今供養日月凈明德佛舍利。作是語已。即於八萬四千塔前。然百福莊嚴臂。七萬二千歲而以供養。

  問。燒身但經千二百歲。燒臂何故時長。答。前為自行。身盡入滅。今為宏法。令物會三。故雲令無數等。旣言無數聲聞發菩提心。故知喜見於佛滅後。不令此等住於小果。此土亦然。

   (癸)三利益

  令無數求聲聞眾。無量阿僧祇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皆使得住現一切色身三昧。

   (癸)四現報

  爾時諸菩薩天人阿修羅等。見其無臂。憂惱悲哀。而作是言。此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是我等師。教化我者。而今燒臂。身不具足。於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於大眾中立此誓言。我舍兩臂。必當得佛金色之身。若實不虛。令我兩臂還復如故。作是誓已。自然還復。由斯菩薩福德智慧湻厚所致。當爾之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天雨寶華。一切人天得未曾有。

  金色之身。指妙覺極果究竟常色也。二修供養竟。

   (庚)三結會古今又二。初結會。二勸修。

   (辛)今初

  佛告宿王華菩薩。於汝意雲何。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豈異人乎。今藥王菩薩是也。其所舍身佈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數。

   (辛)二勸修

  宿王華。若有發心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能然手指。乃至足一指。供養佛塔。勝以國城妻子。及三千大千國土山林河池諸珍寶物而供養者。

  手指。謂一節兩節。足一指。謂滿足然一手指令盡。眾生身見最難拔除。故然指功德。遠勝外施。妻子是外身。國城等是外財也。問。毗尼中制燒身燒指此勸然指。其事如何。答。大小制別。教意不同。小制結罪。大制令燒。故梵網雲。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傢菩薩。大佛頂經雲。能於如來像前。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無始宿債。一時酬畢。夫順小行易。不燒何難。從大誠難。燒乃不易。世以不持為大。則大小俱傾。當知此土機緣。咸迷大小。不知先小後大。依何夏次。(應開小夏以成大夏。)先大後小。何心而受。(為知比丘戒法是大乘所應學耶。為慕比丘位高而徒掛虛名耶。為退大求小而反學小法耶。)先小後大。開小乘遮不。先大後小。遮菩薩開不。(開遮之法。具在菩薩戒本。先大後小。仍名菩薩比丘。)一界之內。兩眾如何。(在大依大戒次。在小依小戒次。)一身之中。二體同異。(大乘無作戒體。極至佛身。比丘無作律儀。俱盡形壽。)大秉於小。取益從何。(以住持僧寶。為人天榜樣。比丘軌則。一不可虧。)小誦於大。招損誰測。(未受大戒。不宜盜聽。何況自誦。)勤勤甄別。用為來種。所乘之乘。皆妙法故。以依一實。立因果故。乘其所乘。以利物故。但自揣己德。歷境觀心。與心相應。當順何制。初答苦行竟。

   (戊)二嘆經三。初嘆能持人。二嘆所持法。三明持經福深。

   (己)今初

  若復有人。以七寶滿三千大千世界。供養於佛及大菩薩辟支佛阿羅漢。是人所得功德。不如受持此法華經乃至一四句偈。其福最多。

  七寶奉四聖。不如持一偈。法是聖師。能生能養能成能榮莫過於法也。

   (己)二嘆所持法又二。初嘆法體。二嘆法用。(體非宗體之體。乃通指一部為體。用非宗用之用。乃指部內體宗用三。共有如是拔與等用也。)

   (庚)今初

  宿王華。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諸水之中。海為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諸如來所說經中。最為深大。

  川流江河。譬乳酪二酥四味教也。海譬法華醍醐說窮本地為最深。徧開一切為最大。

  又如土山黑山小鐵圍山大鐵圍山及十寶山。眾山之中。須彌山為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諸經中。最為其上。

  十寶山名出華嚴經。須彌亦其一也。土黑鐵圍。故非是寶。餘九雖寶。或一或二。神龍雜居。惟此須彌四寶所成。純天所住。譬餘教所詮。能依之四十心十地。或凡或賢或聖。所依之理。或俗或真或中。是為卑下。此經所詮。能依是開示悟入之天。所依是常樂我凈之寶。是故第一最上。

  又如眾星之中。月天子最為第一。此法華經。亦復如是。於千萬億種諸經法中。最為照明。

  星月俱於夜現。可譬權智。星多而小。又無盈虧。譬諸經所詮隨情方便。各逗一機。不得自在。月獨而大。又能盈虧。譬此經所詮隨智方便。即實而權。照一切法最為明瞭。

  又如日天子能除諸闇。此經亦復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闇。

  日出名晝。可譬實智。諸經不開權顯惟一實。故不能除執三之闇。又不能除執近之闇。此經尚破等覺位闇。況復餘闇而不破耶。

  又如諸小王中。轉輪聖王最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於眾經中最為其尊。

  三藏教如粟散王。三乘各別。通教如鐵輪王。三乘同位。別教如銅輪王。次第詮於真中二理。諸經隔偏之圓。如銀輪王。頓詮三諦。而不收彼定性二乘。此經開顯之圓。如金輪王。北洲冰執無我所者。亦歸統禦。

  又如帝釋。於三十三天中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

  三十二天四方各八。可譬四教各有四門自行化他。此經統而禦之。故如帝釋為忉利王。

  又如大梵天王。一切眾生之父。此經亦復如是。一切賢聖學無學及發菩薩心者之父。

  劫欲盡時。一切世間眾生。法爾皆得二禪。上生光天。(少光。無量光。光音。總名光天也。)劫火方起。壞已乃空。空已復成。世界成已。光天眾生有命盡者。以福德力。化生初禪。即大梵天王也。初唯一人。乃作是念。雲何此間無有伴侶。此後光天復有諸命盡者。亦來化生初禪。即是梵輔及梵眾等。故大梵王。自謂我是一切眾生之父。眾生亦謂梵王是我等父。斯乃妄計。非是實義。今順眾生情謂。借此比況而已。此經正詮實相妙理。實相徧能出生一切諸法。一切賢聖學無學及發四教菩薩心者。並依實相而得成就。故為其父也。

  又如一切凡夫人中。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一切如來所說。若菩薩所說。若聲聞所說。諸經法中最為第一。有能受持是經典者。亦復如是。於一切眾生中。亦為第一。

  辟支出無佛世。不藉聞法。獨自超悟。故其福田。能勝四果。餘經所說。並涉方便。如四果人。因聞思修方乃得悟。此經所詮。純明無作一實之理。但悟實相。任運契入。如辟支佛。不藉外緣也。

  一切聲聞辟支佛中。菩薩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於一切諸經法中。最為第一。

  三乘皆屬因位。唯菩薩為第一。餘經明七方便因。譬猶二乘。此經明圓因無上。譬猶菩薩。即是因第一也。

  如佛為諸法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

  諸經明佛。寂場近成。此經明佛。久久遠成。故此妙經。統攝一代所說。即是果第一也。大海須彌山。月日轉輪王。帝釋大梵王。辟支菩薩佛。十喻顯尊妙。初嘆法體竟。

   (庚)二嘆法用

  宿王華。此經能救一切眾生者。(總標與拔)此經能令一切眾生離諸苦惱。(別明拔苦)此經能大饒益一切眾生。充滿其願。(別明與樂)如清涼池。能滿一切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躶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醫。如闇得燈。如貧得寶。如民得王。如賈客得海。如炬除闇。(以十二譬譬圓與拔)此法華經。亦復如是。能令眾生離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縛。(總結與拔)

  二嘆所持法竟。

   (己)三明持經福深又二。初明持全經福。二明持此品福。

   (庚)今初

  若人得聞此法華經。若自書。若使人書。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籌量多少。不得其邊。若書是經卷。華.香。瓔珞。燒香。末香。塗香。幡葢。衣服。種種之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薝卜油燈。須曼那油燈。波羅羅油燈。婆利師迦油燈。那婆摩利油燈供養。所得功德。亦復無量。

   (庚)二明持此品福二。初格量。二囑累。

   (辛)今初

  宿王華。若有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者。亦得無量無邊功德。若有女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能受持者。盡是女身。後不復受。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不復為貪欲所惱。亦復不為嗔恚愚癡所惱。亦復不為憍慢嫉妬諸垢所惱。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得是忍已。眼根清凈。以是清凈眼根。見七百萬二千億那由他恒河沙等諸佛如來。是時諸佛。遙共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於釋迦牟尼佛法中。受持讀誦思惟是經。為他人說所得福德。無量無邊。火不能焚。水不能漂。汝之功德。千佛共說。不能令盡。汝今已能破諸魔賊。壞生死軍。諸餘怨敵。皆悉摧滅。善男子。百千諸佛以神通力。共守護汝。於一切世間天人之中。無如汝者。唯除如來。其諸聲聞辟支佛乃至菩薩智慧禪定。無有與汝等者。宿王華。此菩薩成就如是功德智慧之力。若有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能隨喜贊善者是人現世。口中常出青蓮華香。身毛孔中。常出牛頭栴檀之香。所得功德。如上所說。

  受持此品不受女身者。女人身見尤重。今苦行舍身功德。能拔之也。如說修行。即能往生安樂世界者。便以此經為凈土因。與十六觀經。大小彌陀經等。無二無別也。如此經說。修行三軌四安樂行。若伏五住。即生同居凈土。若凈六根。即生方便凈土。若破無明。即生實報凈土。亦復分證寂光也。問。凈土甚多。何必安樂。答。由如來願攝生故。物機宿緣厚故。標心一方。令專註故。一即一切。不思議故。所以諸經多贊說之。文中身口出香。即是現報。餘是生報後報。

   (辛)二囑累

  是故宿王華。以此藥王菩薩本事品囑累於汝。我滅度後。後五百歲中。廣宣流佈於閻浮提。無令斷絕。惡魔魔民。諸天龍夜叉鳩槃茶等。得其便也。宿王華。汝當以神通之力。守護是經。所以者何。此經則為閻浮提人病之良藥。若人有病。得聞是經。病即消滅。不老不死。宿王華。汝若見有受持是經者。應以青蓮華盛滿末香。供散其上。散已。作是念言。此人不久。必當取草坐於道場。破諸魔軍。當吹法螺。擊大法鼓。度脫一切眾生老病死海。是故求佛道者。見有受持是經典人。應當如是生恭敬心。

  不老是樂。不死是常。聞經得常樂解。坦然無畏。三惑病消滅也。品中初問二答竟。

   (丁)三利益

  說是藥王菩薩本事品時。八萬四千菩薩。得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

   (丁)四多寶稱善

  多寶如來於寶塔中。贊宿王華菩薩言。善哉善哉。宿王華。汝成就不可思議功德。乃能問釋迦牟尼佛如此之事。利益無量一切眾生。

  初藥王品勖宏法之師竟。

  妙法蓮華經臺宗會義卷六

  妙法蓮華經臺宗會義卷七之一

  古吳後學蕅益智旭述

   (丙)約化他勸流通中。二勖受法弟子。有兩品經。一妙音品。二普門品。

   (丁)今先釋妙音品。

  妙音菩薩本事品第二十四

  放光相召。從東現來。而品稱本事者。因華德菩薩之問。具明往昔伎樂。寶鉢供佛因緣果報。又明現一切色身三昧之用。故雲本事品也。又藥王品但明本行。不明遊化。普門品。但明遊化。不明本行。今品則具明之。又藥王。普門兩品。由問故說。今由光召故說。彼此互彰。並顯圓行。非謂有優劣也。

  品文分六。初放光東召。二奉命西來。三十方宏經。四二土得益。五還歸本國。六聞品進道。

   (戊)初放光東召

  爾時釋迦牟尼佛。放大人相肉髻光明。及放眉間白毫相光。徧照東方百八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諸佛世界。過是數已。有世界名凈光莊嚴。其國有佛。號凈華宿王智。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為無量無邊菩薩大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釋迦牟尼佛白毫光明。徧照其國。

  佛是究竟人。故名大人。微妙凈法身。具相三十二。相相皆是法界。故名為大人相。肉髻。白毫。即大人相之二種。肉髻表圓極妙果。白毫表中道妙因。意顯妙音菩薩。果後行因。與文殊。不輕。藥王。觀音。普賢等無不同也。問。如地湧及藥王等。足可流通妙法。何必遠召妙音。答。妙音亦與此土有緣。此土眾生。宜從妙音而得四益。是故召之。問。十方菩薩。能令此土眾生得四益者。理必甚多。何故此但東召妙音。西說觀音。不及餘八方耶。答。此有二意。一者徧召徧說。於事無妨。印土法華。積至八裡。安知無此文也。二者召東說西。於理亦足。東表於始。西表於終。始表發心。終表畢竟。發心。畢竟二不別。何所不該。聖不煩文。舉一例諸耳。

   (戊)二奉命西來二。初發來之緣。二正明發來。

   (己)初中五。初經傢敘德。二被照辭佛。三彼佛寄誡。四菩薩受旨。五先現來相。

   (庚)今初。

  爾時一切凈光莊嚴國中。有一菩薩。名曰妙音。久已植眾德本。供養親近無量百千萬億諸佛。而悉成就甚深智慧。得妙幢相三昧。法華三昧。凈德三昧。宿王戲三昧。無緣三昧。智印三昧。解一切眾生語言三昧。集一切功德三昧。清凈三昧。神通遊戲三昧。慧炬三昧。莊嚴王三昧。凈光明三昧。凈藏三昧。不共三昧。日旋三昧。得如是等百千萬億恒河沙等諸大三昧。

  德者。福慧二種莊嚴也。供養諸佛。敘其福慧之由。甚深智慧。敘其即福之慧。諸大三昧。敘其即慧之福。略列一十六名。並是圓道妙定也。實相妙體。高顯無上。無相而無所不相。名妙幢相三昧。因果不二。權實不二。本跡不二。名法華三昧。離三惑垢。證本凈性。名凈德三昧。權智照機。盈虧巧現。名宿王戲三昧。(月名宿王)平等大慈。不緣假名。不緣實法。名無緣三昧。一心三智。印一切法。名智印三昧。十界語言。並是因緣生法。解其一一即空假中。一切語言即一語言。一語言即一切語言。非一非一切。而一而一切。名解一切眾生語言三昧。住一三昧。一切三昧功德悉入其中。名集一切功德三昧。六根清凈。互用自在。名清凈三昧。自在化物。遊諸世間。幻事傀儡。普攝一切。名神通遊戲三昧。平等大慧。普照昬衢。名慧炬三昧。性具萬德。緣瞭融通。隨舉一法。統一切法。名莊嚴王三昧。三智圓凈。照法無遺。名凈光明三昧。一念凈心。含攝萬德。名凈藏三昧。七方便人所不能入。名不共三昧。實智照理而無所住。名日旋三昧。

   (庚)二被照辭佛

  釋迦牟尼佛光照其身。即白凈華宿王智佛言。世尊。我當往詣娑婆世界。禮拜。親近。供養釋迦牟尼佛。及見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藥王菩薩。勇施菩薩。宿王華菩薩。上行意菩薩。莊嚴王菩薩。藥上菩薩。

   (庚)三彼佛寄誡

  爾時凈華宿王智佛。告妙音菩薩。汝莫輕彼國。生下劣想。善男子。彼娑婆世界。高下不平。土石諸山。穢惡充滿。佛身卑小。諸菩薩眾。其形亦小。而汝身四萬二千由旬。我身六百八十萬由旬。汝身第一端正。百千萬福。光明殊妙。是故汝往。莫輕彼國若佛。菩薩及國土。生下劣想。

  妙音菩薩。本跡燎然。何煩佛誡。所將眷屬。或有未達。故寄上以規下耳。佛證平等法性。為眾生故。脫珍禦弊。示卑小身。及穢惡土。隻此卑小穢惡身土。體即法界。何大何小。何凈何穢。當知非小現小。非穢現穢。忍辱衣也。小原非小。穢原非穢。法空座也。以小以穢曲順眾生。慈悲室也。佛旣如此。菩薩亦然。故應瞭達三軌。勿存勝劣情見。問。此土人八尺時。佛身丈六。不過高一倍耳。彼土佛菩薩身相去一百五十餘倍。何耶。答。凈土勝應之相。事非一概。不可例同。問。旣是勝妙眷屬。何得有未達者。答。濁輕福勝。故土凈。位權智淺。故須規。

   (庚)四菩薩受旨

  妙音菩薩白其佛言。世尊。我今詣娑婆世界。皆是如來之力。如來神通遊戲。如來功德智慧莊嚴。

  彼佛旣以三法寄規。妙音亦以三法受旨。皆是如來之力者。總推功於佛力。不敢輕也。神通遊戲者。脫珍禦弊。長者之身不改。忍辱衣也。功德莊嚴者。大慈悲室也。智慧莊嚴者。諸法空座也。仗此如來三力。方能往詣娑婆。然妙音自有分證三力。今顯皆仗如來究竟三力。令彼眷屬不起輕心。

   (庚)五先現來相又六。初遣蓮華。二文殊問。三釋迦答。四文殊請見。五釋迦推功多寶。六多寶命來。

   (辛)今初。

  於是妙音菩薩。不起於座。身不動搖。而入三昧。以三昧力。於耆阇崛山。去法座不遠。化作八萬四千眾寶蓮華。閻浮檀金為莖。白銀為葉。金剛為須。甄叔迦寶以為其臺。

   (辛)二文殊問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見是蓮華而白佛言。世尊。是何因緣。先現此相。有若幹千萬蓮華。閻浮檀金為莖。白銀為葉。金剛為須。甄叔迦寶以為其臺。

  問。若文殊位下。則妙音辭彼佛時。不應雲及見文殊。若文殊位高。則此相來。何得不識。答。縱使位高。未階妙覺。此相不識。亦無所妨。縱使位下。別有他長。遠來求見。亦復何失。況雖同一位。有始中終。雖始中終亦同。而所得三昧境界。亦容有互未達者。彼此互資。互相得益。若同是古佛。則無復高下。妙音為眾生得利益故。辭雲求見。文殊為大會無敢問故。發起令知也。

   (辛)三釋迦答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文殊師利。是妙音菩薩摩訶薩。欲從凈華宿王智佛國。與八萬四千菩薩圍繞。而來至此娑婆世界。供養。親近。禮拜於我。亦欲供養聽法華經。

   (辛)四文殊請見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是菩薩種何善本。修何功德。而能有是大神通力。行何三昧。願為我等說是三昧名字。我等亦欲勤修行之。行此三昧。乃能見是菩薩色相大小。威儀進止。惟願世尊以神通力。彼菩薩來。令我得見。

   (辛)五釋迦推功多寶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文殊師利。此久滅度多寶如來。當為汝等而現其相。

  文殊雖問功德三昧。而意在請見。故推功多寶以召其來。下文因華德重問。乃答功德及三昧也。推功多寶者。應是多寶如來昔日弟子。

   (辛)六多寶命來

  時多寶佛告彼菩薩。善男子來。文殊師利法王子欲見汝身。

  初發來之緣竟。

   (己)二正明發來七。初與眷屬經歷。二敘相登臺。三問訊傳旨。四請見多寶。五釋迦為通。六塔中稱善。七問答往因。

   (庚)今初。

  於時妙音菩薩。於彼國沒。與八萬四千菩薩。俱共發來。所經諸國。六種震動。皆悉雨於七寶蓮華。百千天樂。不鼓自鳴。

  昔奉寶鉢。今得菩薩法器相隨。昔奉音樂。今得天樂相隨也。

   (庚)二敘相登臺

  是菩薩。目如廣大青蓮華葉。正使和合百千萬月。其面貌端正。復過於此。身真金色。無量百千功德莊嚴。威德熾盛。光明照曜。諸相具足。如那羅延堅固之身。入七寶臺。上升虛空。去地七多羅樹。諸菩薩眾恭敬圍繞。而來詣此娑婆世界耆阇崛山。

   (庚)三問訊傳旨

  到已。下七寶臺。以價直百千瓔珞。持至釋迦牟尼佛所。頭面禮足。奉上瓔珞。而白佛言。世尊。凈華宿王智佛。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行不。四大調和不。世事可忍不。眾生易度不。無多貪欲嗔恚愚癡嫉妬慳慢不。無不孝父母不敬沙門。邪見。不善心不。攝五情不。世尊。眾生能降伏諸魔怨不。久滅度多寶如來在七寶塔中。來聽法不。(已上俱傳凈華宿王佛旨。)又問訊多寶如來。安隱少惱。堪忍久住不。

   (庚)四請見多寶

  世尊。我今欲見多寶佛身。惟願世尊示我令見。

   (庚)五釋迦為通

  爾時釋迦牟尼佛。語多寶佛。是妙音菩薩。欲得相見。

   (庚)六塔中稱善

  時多寶佛告妙音言。善哉。善哉。汝能為供養釋迦牟尼佛。及聽法華經。幷見文殊師利等。故來至此。

  稱善即是相見已竟。不須開塔也。

   (庚)七問答往因又二。初問。二答。

   (辛)今初。

  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世尊。是妙音菩薩。種何善根。修何功德。有是神力。

  妙音即是凈德夫人後身。華德即是妙莊嚴王後身。本是宿世大善知識。故今為眾請問。顯其功德也。

   (辛)二答

  佛告華德菩薩。過去有佛。名雲雷音王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國名現一切世間。劫名喜見。妙音菩薩。於萬二千歲。以十萬種伎樂。供養雲雷音王佛。幷奉上八萬四千七寶鉢。以是因緣果報。今生凈華宿王智佛國。有是神力。華德。於汝意雲何。爾時雲雷音王佛所妙音菩薩。伎樂供養。奉上寶器者。豈異人乎。今此妙音菩薩摩訶薩是。華德。是妙音菩薩。已曾供養親近無量諸佛。久植德本。又值恒河沙等百千萬億那由他佛。

  二奉命西來竟。

   (戊)三十方宏經二。初正明現身說法。二問答所住三昧。

   (己)今初

  華德。汝但見妙音菩薩。其身在此。而是菩薩。現種種身。處處為諸眾生說是經典。或現梵王身。或現帝釋身。或現自在天身。或現大自在天身。或現天大將軍身。或現毗沙門天王身。或現轉輪聖王身。或現諸小王身。或現長者身。或現居士身。或現宰官身。或現婆羅門身。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或現長者居士婦女身。或現宰官婦女身。或現婆羅門婦女身。或現童男童女身。或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而說是經。諸有地獄。餓鬼。畜生。及眾難處。皆能救濟。乃至於王後宮。變為女身而說是經。華德。是妙音菩薩。能救護娑婆世界諸眾生者。是妙音菩薩。如是種種變化現身。在此娑婆國土。為諸眾生說是經典。於神通變化智慧。無所損減。是菩薩以若幹智慧。明照娑婆世界。令一切眾生。各得所知。於十方恒河沙世界中。亦復如是。若應以聲聞形得度者。現聲聞形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形得度者。現辟支佛形而為說法。應以菩薩形得度者。現菩薩形而為說法。應以佛形得度者。即現佛形而為說法。如是種種。隨所應度而為現形。乃至應以滅度而得度者。示現滅度。華德。妙音菩薩摩訶薩。成就大神通智慧之力。其事如是。

  示現三十四凡身。四聖人身。結成六道十法界耳。此明菩薩以難思力。隨類通經。物覩其跡。不測其本。但甘其味。勿擇其形也。

   (己)二問答所住三昧又二。初問。二答。

   (庚)今初

  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世尊。是妙音菩薩。深種善根。世尊。是菩薩住何三昧。而能如是在所變現。度脫眾生。

  深種善根。領前寶鉢伎樂供佛之事。住何三昧。正問現十界身宏法之由也。

   (庚)二答

  佛告華德菩薩。善男子。其三昧名現一切色身。妙音菩薩住是三昧中。能如是饒益無量眾生。

  三十方宏經竟。

   (戊)四二土得益

  說是妙音菩薩品時。與妙音菩薩俱來者八萬四千人。皆得現一切色身三昧。此娑婆世界無量菩薩。亦得是三昧及陀羅尼。

  三昧及陀羅尼。體一而用異。寂用名三昧。持用名陀羅尼。又色身變現名三昧。音聲辨說名陀羅尼。秖是圓定圓慧耳。旣能現身。必能說法。謂無次第亦可。據藥王品中。先得三昧。焚身供佛。乃得總持。謂有深淺亦可。今約二土言之。俱來菩薩。是凈土人。福勝於智。故但得三昧。此界菩薩。是穢土人。忍智力強。故兼得總持。

   (戊)五還歸本國

  爾時妙音菩薩摩訶薩。供養釋迦牟尼佛及多寶佛塔已。還歸本土。所經諸國。六種震動。雨寶蓮華。作百千萬億種種伎樂。旣到本國。與八萬四千菩薩圍繞。至凈華宿王智佛所。白佛言。世尊。我到娑婆世界饒益眾生。見釋迦牟尼佛。及見多寶佛塔。禮拜供養。又見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及見藥王菩薩。得勤精進力菩薩。勇施菩薩等。亦令是八萬四千菩薩。得現一切色身三昧。

   (戊)六聞品進道

  說是妙音菩薩來往品時。四萬二千天子。得無生法忍。華德菩薩。得法華三昧。

  得無生忍。開佛知見也。得法華三昧。增道損生也。華德正是當機。故得益倍深。天子先已根凈。今悟圓因。故知正說流通。節節皆有種熟脫益。功用不殊也。釋妙音品竟。

   (丁)次釋普門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觀者。能觀之智。即一心三智也。世音者。所觀之境。即十法界機也。境智雙舉。感應合標。故名為觀世音。菩薩義如前釋。普者。徧也。門者。能通義也。用一實相。開十普門。無所障閡。故稱普門。釋此為二。初通。次別。通釋又四。初列名。二次第。三解釋。四料簡。初列名者。一人法。二慈悲。三福慧。四真應。五藥珠。六冥顯。七權實。八本跡。九緣瞭。十智斷也。二次第者。又有兩意。一約觀明次第。二約教明次第。約觀者。欲明觀行。必有其人。人必秉法。故最居初。次慈悲者。良由觀音之人。觀於實相普門之法。達於非人非法實相之理。瞭知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故華嚴雲。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此理圓足。無有缺減。雲何眾生。理具情迷。顛倒苦惱。旣觀是已。即起慈悲誓願。拔苦與樂也。次福慧者。初人法相成。此據其信。次慈悲與拔。此明其願。欲滿此願。必須修行。修行不出福慧。慧即般若。福即五度。互相資導。以行順願。事理圓足。則能與拔也。次真應者。福慧具足。契於法性。法性即實相。名為法身。法身旣顯。從真起應也。次藥珠者。證得真應。俱能益物。破三惑病。如藥樹王雨三諦寶。如如意珠王也。次冥顯者。眾生機感。二身應之。或冥或顯。得益不同也。次權實者。得益不同。皆由二智之力。不失其宜也。次本跡者。雖巧用二智。利益一切。而優降不同。良由本跡。或本跡俱高。或本高跡下。則二智必優。若本下跡高。或本跡俱下。則二智必降也。次緣瞭者。上明行人發心修行。從因尅果。化他利物。深淺不同。從人法至真應。是自行次第。從藥珠至本跡。是化他次第。皆是順論。未是卻討根本。今原其性德種子。若是觀智之人。悲心誓願。智慧莊嚴。顯出真身。皆是瞭因為種子。若是普門之法。慈心誓願。福德莊嚴。顯出應身。皆是緣因為種子也。次智斷者。旣卻討其根源。乃順論其究竟。始則起自瞭因。終則菩提大智。始則起自緣因。終則涅槃斷德也。二約教明次第者。又有通別。通者。五時四教。各可論十。隨法義立。不可深窮。且如三藏十雙。攬五陰名為人諦。緣度名為法。聲聞法緣。菩薩生緣。名為慈悲。聲聞三學。菩薩六度。名為福慧。五分法身為真。作意神通為應。治四住病為藥。雨三乘寶為珠。見聞獲益為顯。不見不聞為冥。稱真為實。隨情為權。自證為本。示現為跡。一句一偈為瞭。三業微善為緣。盡無生智為智。有餘無餘為斷。聲聞漸證。菩薩頓成。三藏尚備。通別可知。不暇廣述也。別者。歷五味以明多少不同。如乳味頓教。教名大方廣佛華嚴。大方廣是法。佛即是人。此人秉法。必具慈悲。因華即是福慧二嚴。嚴於果德。即是真應。旣能利物。必辨藥珠。物得其益。必有冥顯。而權。實。本。跡。緣。瞭。智。斷。通論則有。別論則無。何以故。佛一期化物。明於頓漸。今華嚴頓說。漸教未彰。故不明四意也。小隔於大。如聾如瘂。覆於此權。未顯其實。故無權實。未發王宮生身之跡。未發寂場法身之跡。未顯久遠久遠久成之本。故無本跡。不言小乘本有性德緣瞭之因。當尅智斷本具之果。故無後二意也。次酪味三藏教。但明人法慈悲福慧三義。無真應等七義。何以故。灰身滅智。那得從真起應。旣無真應。將何益物。又縱約真諦。通論有十。而菩薩三祇伏惑。亦不得論真應等也。次生酥方等教。對小明大。得有中道大乘人法。乃至冥顯兩益。然猶帶方便調熟眾生。故不得說權實等四意也。次熟酥般若教。雖已會小乘之法皆摩訶衍。猶未會小乘之人。亦帶方便。故亦止有六義。未明權實等四意也。今醍醐法華教。則會小乘之人。汝實我子。我實汝父。汝等所行。是菩薩道。開權顯實。開跡顯本。瞭義決定。不相疑難。得明中道人法。乃至本跡八意。三世諸佛調熟眾生大事因緣。究竟圓滿。備在此經。故二萬燈明。但說法華。即便息化。迦葉如來。亦復如是。若涅槃教。則為鈍根弟子。於法華經未能悟入。所以郤討源由。廣說緣瞭。明三佛性。性德瞭因種子。修得即成三般若智德菩提。性德緣因種子。修得即成三解脫斷德涅槃。性德非緣非瞭。即是正因。修得成就。則是不縱不橫三點法身。故知涅槃所明。郤說八法之始。終成智斷。十義具足。旣歷五味以論十法次第。約四教則可解也。又華嚴六意。於利人成醍醐。於鈍人成乳。三藏三意。於利人密去。亦成醍醐。於鈍人成酪。方等六意。於利人成醍醐。於鈍人成生酥。般若六意。於利人成醍醐。於鈍人成熟酥。若法華八意。於鈍人亦成醍醐也。二次第竟。三解釋者。初釋人法。人即假名眾生。法即五陰實法。法是能成。人是所成。此之人法。通於凡聖。若色。受。想。行。識。是世間法攬此成生死凡人。若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是出世法。攬此成出世聖人。故大論雲。眾生無上者佛是。法無上者涅槃是。然雖通凡聖。不無差別。上中下惡。即成三塗之人法。上中下善。即成三善道之人法。故有六趣階差。若更細論。百千萬品。出世人法。亦復不同。若三藏有門。觀眾生我人。如龜毛兔角。畢竟不可得。但有五陰之法。乃是人空法不空。諦觀此法無常生滅。能伏見愛。發生暖頂等位善有漏五陰。即攬此方便之法。成似道賢人。若發真無漏戒定慧等。即攬此無漏之法。成四果聖人。若不聞法華實教任運餘依滅已。灰身泯智。自謂入於無餘涅槃。人法都寂。其實生在界外方便有餘土中。攬彼法性色。受。想。行。識之法。成彼土假名之人。空門觀五陰和合。假名為人。三假浮虛。會入空平。發生暖頂等。例如前說。餘二門亦如是。若摩訶衍中明人法者。亦不言人空法不空。亦不言攬實法體成假人用。但觀陰界入法。及假名人。性本自空。非滅故空。故大品雲。色性如我性。我性如色性。始從初心。終於後心。常觀人法俱空。此復為三。一者但觀二空。發生似解。即攬如幻善有漏法。成性地如幻之人。次發真解斷見思惑。即攬如幻無漏戒等。成見地等如幻之人。而根鈍故。但見於空。不見不空。還與三藏同其灰斷。不覺生在方便有餘土中。攬彼土法。成彼土人。若根利者。旣發真已。不但見空。兼見不空。瞭知人法二性。不可斷滅。則接入別圓也。二者瞭知生死人法。出世人法。名為二邊。而實相法性。非人非法。非世出世。其體常住。為欲證此實相體故。先觀生死人法本空。斷見思惑。即攬方便五陰。成十住假名之人。次觀出世人法本空。不住出世無漏道中。斷塵沙惑。即攬方便五陰。成十行假名之人。次觀二邊人法皆空。不住二邊。伏無明惑。即攬方便五陰。成十回向假名之人。次發中道真明。破無明惑。即攬實報土常住五陰之法。成十地菩薩常住假名之人也。三者瞭知生死人法。出世人法。一一無非真如實相。故大論雲。菩薩常觀涅槃行道。以觀人空。即是瞭因種子。故論雲。眾生無上者佛是。佛者即覺。覺是智慧。旣覺人空。亦覺法空。故知觀人空。是瞭因種也。以觀法空。即是緣因種子。故論雲。法無上者涅槃是。是以生死陰斷。涅槃陰興。如水成冰。冰還成水。大經雲。因滅是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大品雲。菩薩行般若時。得無等等色。得無等等受。想。行。識。當知涅槃是無上法。攬此法成無上眾生。號之為佛。故知觀法空是緣因種也。以觀人法空。即識三種佛性。故大經雲。眾生佛性。不即六法。不離六法。不即者。明正因佛性。非陰非我。非陰故非法。非我故非人。非人故非瞭。非法故非緣。故言不即六法也。不離六法者。不離眾生空而有瞭因。不離五陰空而有緣因。故言不離六法也。佛從初發心。觀人法空。修三佛性。歷六即位。成六即人法。今觀世音普門。未是究竟之人法。即是分證之人法。前一番問答。是分釋無上之人。稱觀世音。後一番問答。是分釋攬無上之法。故稱普門。當知人法因緣。故名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也。二釋慈悲。悲名愍傷。慈名愛念。愍故拔苦。念故與樂。然但起慈悲。心不牢固。須發宏誓。加持使堅。譬如工匠造物。節廨雖復相應。若無膠漆。則有零落。誓願如膠。要心不退。悲心愍傷。拔於世間苦果集因。興兩誓願。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慈心愛念。欲與出世道因滅果之樂。興兩誓願。所謂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但前明人法。凡聖不同。今辨慈悲。大小亦異。若三藏事六度行人。觀分段生死八苦。誓度無邊眾生。觀見思顛倒結業。誓斷無盡煩惱。觀此因果無常生滅。念念流動。而修對治。誓學無量法門。觀於真諦無為之理。誓成無上佛道。如此慈悲。即緣有作四諦所起也。若通教行人。觀生死八苦。如幻如化。眾生顛倒。謂為真實。即起誓願。度如幻眾。貪恚癡等。如幻如化。眾生顛倒。為之受惱。即起誓願。斷如幻惑。觀即色是空。以如幻故。乃至即識是空。即貪。嗔。癡等是空。以如幻故。非滅故空。性本自空。空亦不可得。而眾生不能瞭知即空。即起誓願。學如幻法門。又觀涅槃。設有一法過涅槃者。我亦說如幻化。而眾生謂有佛道可求。計著佛想。即起誓願。成如幻覺。覺如幻眾。如此慈悲。是緣無生四諦所起也。若別教行人。觀於因緣生法。假名無量。十界森羅。應須分別導利眾生。那得沉空取證。觀此苦果。非止一種。分段。變易。皆名為苦。即起誓願。度九界生。無量之苦。由無量集。所謂二惑。五住。浩若塵沙。即起誓願。度九界集。集旣無量。治亦無量。所謂三止。三觀法門。即起誓願。徧學徧行。治旣無量。滅亦無量。所謂四種涅槃。六種無為。即起誓願。令他同證。如此慈悲。是緣無量四諦所起也。若圓教行人。觀一切法實相真如。圓融法界。非違非順。非明非闇。而無明闇故則違。違之則有苦集因果。智慧明故則順。順之則有道滅因果。緣此違順因果而起宏誓。譬如磁石。不作心想。任運吸鐵。慈悲亦爾。不作眾生故以法想。任運拔苦與樂。故名無緣大慈大悲。菩薩從初發心。修此無緣慈悲。歷六即位。鄰於究竟。今前一番問答。明大悲拔苦。一心稱名。即得解脫。後一番問答。明大慈與樂。現身說法。皆令得度。當知以大慈大悲因緣。故名觀世音普門也。三釋福慧。亦名定慧。寂照妙智。無幽不朗。如明鏡高堂。福德禪定。純厚資發。如明燈凈油。亦稱目足。目足兩備入清涼池。池即涅槃。涅槃稱為二種莊嚴。莊嚴法身。釋此定慧。亦有多種。三藏以無常觀理為慧。以觀練熏修種種事禪為福。以定資慧。發真無漏。所證天然真理。名為法身。通教但以體法異於析法。餘悉同於三藏。別教則以緣修智慧與諸禪定。助開中道法身。圓教則以實相觀智為慧。實相寂定為福。共顯非定非慧之理。名為實相法身。菩薩從初發心。修此不二定慧。歷六即位。鄰於究竟。今前問答。智光照闇。應機拔苦。是從慧莊嚴以得名。後問答。首楞嚴定。普現色身。是從福莊嚴以得名。當知以福慧因緣。故名觀世音普門也。四釋真應。真名不偽不動。應名稱適根緣。若契實相不偽不動之理。即能稱機適緣而應。譬如攬鏡。形對影呈。此之真應。不得相離。若外道修有漏通。雖能變化。譬如瓦石。光影不現。不可名應。未破四住。未顯偏真。那有中道圓真。若二乘作意神通。亦不名應。譬如圖畫。作意乃成。瞭不相似。但證偏真。出於三界。不達中道不動之理。故非圓真。從何起應。大乘不爾。得實相真。譬得明鏡不須作意。法界實像。隨對隨應。如鏡寫像。與真不殊。爾乃名為真寂身應。菩薩從初發心。歷六即位。鄰於究竟。今前問答。明真寂不動。法界獲益。是從真身得名。後問答。明隨機廣利。出沒多端。是從應身得名。當知以真應因緣。故名觀世音普門也。五釋藥珠。藥樹王療治苦患。出柰女經。如意珠王能雨眾寶。廣出諸經。三藏通別亦各得明治病雨寶。而所治不徧。所雨不普。今約圓教明之。如華嚴雲。有上藥樹。其根深入。枝葉四佈。根莖枝葉。皆能愈病。見聞嗅觸。無不得益。菩薩亦爾。大悲熏身。形聲利物。名大藥王身。又如如意珠王。能雨大千珍寶。隨意無盡。菩薩亦爾。大慈熏身。與眾生樂。名如意珠王身。此亦約六即判位。今前問答。徧救種種幽厄苦難。從藥王身得名。後問答。稱適所求。雨大法雨。皆令得度。從如意珠王身得名。當知以二身因緣。故名觀世音普門也。六釋冥顯兩益。冥是冥密。顯是顯露。大聖恒以二益利安一切。而眾生及與下地。日用不知。譬如日月照世。盲雖不見。實荷深恩。乃至同是一位。而下品不知上品神力所作。以不知故。名為冥益。又聖人之益。雖不可知。若聖欲使知。雖蜫蟲等亦能知之。以使知故。名為顯益。此亦約六即判位。今前問答。不見形聲。密荷深祐。即是冥益。後問答。覩所現身。聞所說法。即是顯益。當知以冥顯因緣。故名觀世音普門也。七釋權實。權是暫用。實非暫用。略言權實。共有三種。一自行權實。中觀為實。二觀為權。二化他權實。他人根性不同。或說權為實。或說實為權。不可判定。但約他意以明權實耳。三自行化他合明權實。自行有權有實。皆束為實。化他亦有權有實。總束為權。用此三意。廣歷四教。復就自行權實。以判六即。如玄義及方便品所明。可以意得。今前問答。從自他合明之實智益物。後問答。從自他合明之權智益物。當知以權實因緣。故名觀世音普門也。八釋本跡。本名實得。跡名應現。自有本高跡下。本下跡高等四句。事非一概。亦約六即判位。今前問答。不可見聞。但獲冥祐。是從本地得名。後問答。應現殊形。說法度脫。是從跡地得名。當知以本跡因緣。故名觀世音普門也。九釋緣瞭。瞭是顯發。緣是資助。資助於瞭。顯發法身。瞭者即是般若。亦名慧行。亦名正道。亦名智慧莊嚴。緣者即是解脫。亦名行行。亦名助道。亦名福德莊嚴。大論雲。一人能耘。一人能種。種譬緣因。耘譬瞭因。通論四教皆具緣瞭二義。今正明圓教二種莊嚴之因。佛具二種莊嚴之果。原此因果。根本即是性德緣瞭。此之性德。本自有之。非適今也。大經雲。一切諸法。本性自空。亦由菩薩修習空故。見諸法空。此即瞭因種子。本自有之。又雲。一切眾生。皆有初地味禪。思益雲。一切眾生。即滅盡定。此即緣因種子。本自有之。依此法爾本有緣瞭種子。方便修習。漸漸增長。從於毫末。得成合抱大樹。所謂摩訶般若。首楞嚴定。此一科不論六即。但論根本性德。今前問答。從瞭種受名。後問答。從緣種受名。當知以瞭因緣因因緣。故名觀世音普門也。十釋智斷。通途為語。則智即有為功德滿。亦名菩提。斷即無為功德滿。亦名涅槃。言有為功德者。即是因時智慧。有照用修成之義。故稱有為。因雖無常。而果是常。將因名果。故言有為功德滿也。言無為功德者。若小乘。但取煩惱滅無以為斷德。則是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乃無體之斷德也。大乘是有體之斷。不取滅無以為斷德。但取隨所調伏眾生之處。惡不能染。縱任自在。無有累縛。名為斷德。指此名無為功德。故凈名雲。不斷癡愛。起諸明脫。又雲。於諸見不動。而修三十七品。愛見為侍者。亦名如來種。乃至五無間。皆生解脫相。無所染礙。名為一切解脫。即是斷德無為也。寂而常照。即智德也。小乘灰身滅智。旣無其身。將何入生死而論調伏無礙無染。旣無其智。何所照寂。大乘智斷圓極。故法身顯著。即是三種佛性義圓也。法身滿足。即是非因非果正因滿足。故曰。隱名如來藏。顯名法身。雖非是因。而名為正因。雖非是果。而名為法身。大經雲。非因非果。名為佛性。即是此正因佛性也。又雲。是因非果。名為佛性。此據性德緣瞭。皆名為因也。又雲。是果非因。名為佛性。此據修得緣瞭皆滿。瞭滿轉名般若。亦名大菩提果。緣滿轉名解脫。亦名大涅槃果果。皆稱為果也。佛性通於因果。不縱不橫。性德時三因。不縱不橫。果滿時名三德。亦不縱不橫。故普賢觀雲。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智德旣滿。湛然常照。隨機即應。一時解脫。斷德旣滿。處處調伏。現形說法。皆令得度。今前問答。從智德分滿受名。後問答。從斷德分滿受名。當知以智斷因緣。故名觀世音普門也。三解釋竟。四料簡者。一料簡人法。問。若人對觀音。法對普門者。則方等有普門法王子。標於人名。此義雲何。答。此有二義。一者人非法。法非人。二者人即法。法即人。若約華嚴自有二意。一者不次第意。人即實相。實相即人。人法不二也。二者次第意。地前生死行人。未是實相之法。此法亦非彼人也。若約三藏有門。明無假人。但有實法。此法非人。空門明攬實法以成假人。亦人法兩異。縱令不離人論法。不離法論人。俗有真無。亦界內二諦意耳。非中道之人法也。若約方等對小明大論人法者。小同三藏。大同華嚴。般若。涅槃亦爾。今方等中明普門法王子。即大乘意。與此經同。此經普門是法。何得有法無人。方等普門是人。何得有人無法。但人法互舉耳。二料簡慈悲。問。若大悲拔苦。苦除即是得樂。若大慈與樂。樂至即是拔苦。何意兩分。答。通論如此。別則不然。譬如拔罪於獄。未施五塵。身雖免痛。根情未娛。不名與樂。又如施五塵於獄中。五情雖悅。不名拔苦。為從別義。各顯一邊。故別說之。復次外道修四無量。自證禪定。作想虛運。彼無實益。不能令他拔苦得樂。雖自獲定。虛妄世法。報盡還墮。不免於苦。自他俱無利益。二乘修四無量。但自拔分段苦。未免變易。非究竟樂。亦不益他。菩薩不爾。非凡夫行。非賢聖行。非凡夫者。不同自受禪樂。非賢聖者。不同自拔於苦。不同自受樂故。即與他樂。不同自拔苦故。即拔他苦。亦是即拔苦即與樂。即與樂即拔苦。但分別說之。前明拔苦。後明與樂耳。又但論慈悲不論喜舍者。四無量心。名雖有四。義但有三。大經雲。憂畢叉。憂畢叉名舍。即是兩舍。慈悲非悲不二之意。不二而二。即是慈悲。喜者從樂生喜。初願與樂。眾生苦重。不能得樂。則無可喜。旣拔苦竟。即能得樂。遂其初願。是故喜也。三料簡福慧。問。何故觀音對慧。稱之而拔苦。普門對福。見之而得樂。答。慧是光明。正治闇惑。惑是生死苦惱。欲治闇惑之苦。豈不用智慧之光。故稱智慧人名。即拔苦也。法是法門。門名能通。通至涅槃安樂之處。初習此法。是得樂因。後證此法。是得樂果。故對普門法而明與樂也。然自有智慧是福德。福德是智慧。自有智慧非福德。福德非智慧。大小乘皆備四句。小乘四句者。如六度菩薩修般若。分閻浮提為七分。此是世智。不能斷惑。猶屬福德所攝。是第一句。即名此福是智。以息諍故。是第二句。如餓阿羅漢。以能斷惑。名為智慧。而非福德即第三句。如白象王。有大受用。名為福德。非出世智。亦非世智。不名智慧。即第四句也。大乘四句者。別教地前三十心。行行名福德。慧行名智慧。此慧不能破無明。還屬福德所攝。即第一句。此福亦能治取相惑。亦可名為智慧。即第二句。若地上皆名智慧。不名福德。即第三句。若地前皆名福德。不名智慧。即第四句也。今圓教所明。福即是慧。慧即是福。福慧不二。故大論雲。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此慧那得無定。又雲。健相三昧。能破強敵。此定那得無慧。不二而二。故分別說之耳。四料簡真應。亦有四句。非真非應。應而非真。真而非應。亦真亦應。一非真非應。就理可解。又凡夫不見理。故非真。無用。故非應。二應而非真者。外道修得五通。同他施化。亦得名應。而不見諦。不得名真。三真而非應者。二乘斷結見諦。亦得名真。灰身滅智。不能起應。四亦真亦應者。此則別顯中道為真。即真論用為應。真應不二。不二而二。故依文互舉。一往言之。前番問答。明真身恒益。後番問答。明應身間益。然恒間亦不相離。如二鳥雙遊。故盡理而言。則真身亦恒亦不恒。應身亦間亦不間也。五料簡藥珠。藥有差病拔苦之功。亦有全身增命致寶之用。如意珠王非但雨寶。亦能除病。大施太子入海得珠。還治父母之眼。大品雲。若人眼痛。珠著身上。病即除愈。故知通具二義。今亦別據一邊說耳。六料簡冥顯兩益。共有三十六句。如玄義。七料簡權實。亦具四句。或因實智。解脫於權。七難銷除。二求願滿是也。或因實智。解脫於實。三毒皆離是也。或因權智。得度於實。三十三身得度是也。或因權智。得度於權。怖畏急難之中能得無畏是也。或二俱度脫。或二俱不度不脫。今依文互出一邊。前文脫權。後文度實耳。八料簡本跡。通論本跡。俱能與拔。故壽量品雲。聞佛壽無量。得無量無漏。清凈之果報。即是從本得樂。請觀音經雲。或遊戲地獄。大悲代受苦。即是從跡拔苦。但眾生不達本源。所以流轉苦惱。若識本理。即於苦得解脫。不見跡化。不能三業種福。若遇形聲。即為致樂之因。故亦一往說之。然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則是二而不二。問。本跡與真應何異。答。真應就一世橫辨。本跡就三世豎論也。九料簡緣瞭。問。緣瞭旣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惡否。答。具。問。闡提與佛。斷何等善惡。答。闡提斷修善盡。但性善在。佛斷修惡盡。但性惡在。問。性德善惡。何不可斷。答。性之善惡。但是善惡法門。性不可改。歷三世無誰能毀。亦復不可斷壞。譬如魔雖燒經。何能令善法門斷盡。假令佛燒惡譜。亦不能令惡法斷盡。如秦焚典坑儒。豈能令善惡斷盡耶。問。闡提不斷性善。還能令修善起。佛旣不斷性惡。亦還令修惡起耶。答。闡提旣不達性善。由不達故。還為善所染。所以修善得起。廣治諸惡。佛雖不斷性惡。以達惡故。於惡自在。故不為惡所染。永無修惡。復能自在廣用諸惡法門。化度眾生。終日用之。終日不染。不染故不起。那得以闡提為例。設使闡提能達此善惡者。則不復名一闡提也。十料簡智斷。此是一法異名。不得相離。如人被縛。運力得脫。運力名智。釋然系外名斷。運力屬心。故名智慧莊嚴。釋然系外屬身。故名福德莊嚴。今經言說不得一時。故互舉智斷。若深得此十義意者。解一千從。廣釋觀世音普門。義則不可盡也。初通釋竟。次別釋為二。先釋觀世音。次釋普門。先釋觀世音者。以何因緣名觀世音。通釋如前。別則以境智因緣。故名觀世音也。境智有二。一思議境智。二不思議境智。一思議境智又二。一約理外。二約理內。理外境智。共有四句。一天然境智。二相待境智。三因緣境智。四絕待境智。天然境智者。境自是境。其性常爾。智自是智。性亦常爾。非佛天人所作。故名天然。即諸法自生句也。相待境智者。境不自境。待智故境。智不自智。待境故智。故名相待。即諸法他生句也。因緣境智者。非但由境故境。亦非但由智故境。以境因智緣故而有其境。非但由智故智。亦非但由境故智。以智因境緣故而有其智。故名因緣。即諸法共生句也。絕待境智者。非由境故境。非由智故境。非由境智因緣和合故境。名絕待境。非由智故智。非由境故智。非由智境因緣和合故智。名絕待智。即諸法無因生句也。今當次第破之。若境自是境者。不應為智所照。若智自是智者。不應得照於境。今旣境為智照。則境不自境。智能照境。則智不自智。雲何妄計為天然耶。若待智故境者。境從智生。境應名智。何得名境。如人秖應生人。不應生木石等。又若境從智生。則無智時。亦應無境。又若境從智生。則智復從何生。待境故智。亦如是破。雲何妄計為相待耶。若境因智緣故境者。為境中有境。故藉智緣。為境中無境。而藉智緣。為智中有境。而藉境因。為智中無境。而藉境因。若境中有境。則不須藉智方有。若智中有境。則不須藉境方有。又設各有而仍相藉。則一時應有二境。若境中無境。則雖藉智。亦不應有。若智中無境。則雖藉境。亦不應有。譬如一沙無油。雖合多沙。亦不出油。一盲不見。雖合多盲。亦不能見也。智因境緣故智。亦如是破。雲何妄計為因緣耶。若非由境故境等者。從因緣尚不可得。況無因緣而可名境。智亦如是。一往謂絕。理而窮之。不成絕待。以其謂有無因緣之境故。以其謂有無因緣之智故。雲何妄計為絕待耶。此等並是心行理外。妄想推計。戲論分別。終無實義。故中論雲。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那得如前四種計執。隨執一種。自謂是實。謂餘是妄。見愛生著。迷於四諦。八十八使。浩然無涯。方招苦果。流轉不息。雖傍經論。引證文言。如蟲蝕木。偶爾成字。實不能解是字非字。以不解故。從於境智而起見執。如服甘露。傷命早夭。故名理外境智。為龍樹之所破。今不取此為境智以釋觀世音也。理內思議境智者。亦復作上四門。然名字雖同。而觀智湻熟。不生執見。畢故不造新。成方便道。發生暖頂。乃至一十六心眼智明覺。豁然得悟。破諸見惑。與理相應。譬如盲人。金錍抉膜。灼然不謬。此之真觀。名之為智。所照之理。名之為境。以發無漏。故稱理內境智。雖見此理。終是作意入真。故名思議境智。今明觀世音。亦不從此境智因緣得名也。二不思議境智者。境智雖非自。他。共。無因等。而以四悉檀赴緣假名字說。或說境自是境。智自是智。令他歡喜生善滅惡入理。或說由智故境。由境故智。或說因緣境智。或說絕待境智。令得四益。亦復如是。若無四悉檀益。諸佛如來不空說法。雖作四說。無四性執。無執故無見愛。眾生聞者。如良馬見鞭影。即能破惑入道。故名為智。此智所照。名之為境。若以智照境。入空取證。成真諦理內思議境智。如前所說。若不以空為證。知此境智。但有名字。名為境智。是字不在內外中間。是字不住。亦不不住。是字無所有故。雖作四句明境智。實不分別四句境智。雖作四句聞境智。實不得四句境智。雖體達四句境智。實不作四句思量境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四句思惟圖度。故名不思議境智。金光明雲。不思議智。照不思議境。此如玄義境妙。智妙中廣說。今言觀者。即是不思議智。言世音者。即是不思議境。若從文便。宜先釋智。次釋境。若從義便。須先明世音境。次論觀智。世者有三。一五陰世間。二眾生世間。三國土世間。旣有實法。即有假人。假實正成。即有依報。故名三種世間也。世是隔別之義。即十法界之世。亦是十種五陰。十種假名。十種依報隔別不同。故名為世。間是間差之義。三十種世。差別不相謬亂。故名為間。言十法界者。各各有因。各各有果。故名為法。各各有界畔分齊。故名為界。今就一法界。復有十法。所謂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十界即有百法。十界相互。即有千法。如是千法。皆是因緣生法。六道是惑因緣法。四聖是解因緣法。故大經雲。無漏亦有因緣。因滅無明。則得熾然三菩提燈。是諸因緣生法。當體即是三諦。故中論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故明十種法界。三十種世間。即是所觀境也。此境復為二。所謂自他。他者。謂眾生及佛。自者。即心而具。如華嚴雲。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諸世間。莫不由心造。又雲。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是故隨舉一念心。即具三十世間三千性相。隨舉一佛法。亦即具三十世間三千性相。隨舉一眾生法。亦即具三十世間三千性相。當知若自若他。一一無非三諦不思議妙境也。音者。即十法界口業之機。界旣不同。音亦有異。發音成聲。即備三業。以此三業而為機感也。結此世音之境。即應為六。一結十法界是因緣境。二結為四諦境。三結為三諦境。四結為二諦境。五結為一實諦境。六結為無諦境。具如玄義廣明。次明觀智者。傍境明智。則有五番論觀。若就因緣。論四種觀。若就四諦。亦四種觀。若就三諦。有二種觀。若就二諦。有七種觀。若就一實諦。唯一種觀。若無諦則無觀。此亦具如玄義廣明。今且約十界以明二種三諦。一通。二別。通論者。十界皆是因緣生法。一一無不即空。即假。即中。空是真諦。假是俗諦。中是中道第一義諦。別論者。六凡界是因緣生法。二乘界是空。菩薩界是假。佛界是中。境諦旣有通別二意。對境明觀。亦為二意。一次第三觀。二一心三觀。次第者。如瓔珞雲。從假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二觀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觀。此之三觀。即大品所明三智。一一切智。二道種智。三一切種智。通論。則觀智但是一法異名。別論。則因時名觀。果時名智也。大經明十二因緣。有四種觀。謂下智。中智。上智。上上智。析空為下。即藏教。體空為中。即通教。從空入假為上。即別教。中道正觀為上上。即圓教。當知析。體二觀。皆是一切智攝。若以三智。四觀。對五眼者。肉眼。天眼照粗細事。皆是世智。悉為諸觀境本。慧眼對空觀一切智。法眼對假觀道種智。佛眼對中觀一切種智也。中論偈因緣所生法句。為觀智之本。後三句如次對三智。若對四教。則初一句。即對藏教。後三句。如次對通別圓。所以對四教者。若無教。即無觀。稟教修觀。得成於智。所以須明教也。教必有主。主即是佛。或可一佛說四教。或可示四相明四佛。旣四教有四佛。即應有四補處菩薩。輔佛宏此四教。若言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則生生尚不可說。何況生不生等。若言有因緣故亦可得說。非但生生可說。乃至不生不生亦可得說。以佛教門。出生死苦。不得一向執無說也。三藏教補處者。百劫種相好因。伏惑未斷。僅可 聲聞忍位。但以六度行成。誓願將滿。慈悲熏於眾生。亦能拔苦與樂。即是約因緣生法世智。觀於六道世間之音。名觀世音也。通教補處者。觀真斷結。不住於空。從空出假。道觀雙流。遊戲神通。凈佛國土。即是用體空一切智。觀於六道世間之音。名觀世音也。別教補處者。十住斷見思惑。成一切智。十行四教四門觀假。斷塵沙惑。成道種智。十回向習中觀。伏無明。初地斷一分無明。分成一切種智。十地後心。無明將盡。灌頂受職。大慈大悲。普熏法界。隨有機感。皆能與拔。即是用次第三智。觀於十法界世間之音。名觀世音也。圓教補處者。從初發心。正觀中道。瞭知十界眾生。三千性相。如鏡中像。如水中月。不在內。不在外。不可謂有。不可謂無。畢竟非實。而三諦之理。宛然具足。無前無後。在一心中。即一而論三。即三而論一。觀智旣爾。諦理亦然。一諦即三諦。三諦即一諦。即於初心。具觀三諦一切佛法。無緣慈悲。於一心中。具修萬行諸波羅蜜。入十信位。已能長別三界苦輪。四住先落。六根清凈。名為似解。進入十住初心。即破無明。開發實相。得如來一身無量身。湛然應一切。圓具三智。從勝受名。但名一切種智。圓具五眼。從勝受名。但名佛眼。故雲開佛知見。初住功德。已不可盡。況十住。十行。十向。十地。況等覺耶。若能如是解者。名為圓教人法。約無作四諦。起無緣慈悲。修不二定慧。成真應二身。真徧法界。藥珠普應一切。橫豎逗機。冥顯兩益。以無缺寶藏金剛般若。拔二種生死微細諸苦。以首楞嚴法界健相。與三點涅槃大自在樂。是名不思議一心三智。觀於不思議十法界一境三諦之音。名為觀世音也。問。旣觀眾生非有非無。雲何行於慈悲。答。若不明中道。則不識非權非實。若不識非權非實。則亦無權無實。若無權無實。則無四番因果。若明中道。則權實雙照。若雙照權實。則有三種權四諦世出世因果。亦有一實無作四諦世出世因果。宛然具足。在於一念心中。所以者何。以實相慧。覺瞭諸法非空非有。是名佛寶。所覺法性之理。三諦具足。即是法寶。如此覺慧。與理事和合。名為僧寶。事和即有前三教賢聖僧。理和即有圓教四十二賢聖僧。故大經以月光增減。喻智斷二德。前十五日。喻智光漸增。即是智德。後十五日。喻邪光漸減。即是斷德。月體本無偏圓。光相不無盈昃。體無偏圓。以喻實相。光有盈昃。以喻智斷。智光增者。即諸法不生而般若生。斷光減者。即諸法不滅而煩惱滅。如是增減。日日有之。如是智斷。地地皆具。若十五日。體圓光足。則月不更圓。光不更盛。此喻中道理極。菩提智滿。故雲。不生不生名大涅槃。若三十日。體盡光滅。究竟無餘。此喻無明已遣。邪倒永除。無惑可斷。故雲。不滅不滅。名大涅槃。如此明僧寶智斷。皆約中道一實相法。一切因果無所破失也。若不明中道非空非假。但計斷常等。即破生滅四諦世出世因果。破三藏教三寶。若但說無常生滅。即破無生四諦通教三寶。若但說體法不生不滅真諦。即破無量四諦別教三寶。若但說次第顯於非空非有。亦破圓教無作四諦一體三寶。傳傳相望。前所破失者多。後所破失者少。若得今圓教意。即一切無所破失也。問。若圓修實相。則一法三諦。一心三觀。具足諸法。亦應一教四詮。但明圓教即足。何用四教如前分別耶。答。若一教圓詮一切諸法。赴利根人。若四教差別。逗鈍根人。茍不假漸次分別。則圓頓何由可解。用別顯圓。所以先明四教。例如欲顯一心三觀。先明次第三觀也。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若有眾生不信受者。當於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餘法即前三教。旣入佛慧。方便自息。故雲。惟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故知但一圓頓之教。一切種智。中道正觀。唯此為實觀世音。餘皆方便說也。本跡者。千手眼大悲經雲。此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於過去無量劫前。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安樂眾生。現作菩薩。又觀音三昧經雲。先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釋迦為彼佛作苦行弟子。悲華經雲。過去寶藏佛時。轉輪王第一太子。三月供佛及比丘僧。發菩提心。若有眾生。受三塗等一切苦惱。若能念我。稱我名字。為我天眼。天耳聞見。不免苦者。我終不成無上菩提。寶藏佛言。汝觀一切眾生。欲斷眾苦。故今字汝為觀世音。大佛頂首楞嚴經雲。我念往昔無量無數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乃至忽然超越世出世間。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得成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無作妙德。彼佛嘆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徧十方界。觀世音。得大勢二菩薩受記經雲。次阿彌陀後。當成正覺。名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如此本跡。難可測知也。觀心釋者。觀心因緣所生。是三藏觀世音。觀心即空。是通教觀世音。觀心即假。是別教觀世音。觀心即中。是圓教觀世音。又秖此現前一念介爾之心。縱令昬迷倒惑。而能緣之見分。當體無非一心三觀。所緣之相分。當體無非一境三諦。雖復當體全是妙智妙境。境智不二。而眾生日用不知。枉受輪回。雖復輪回。性德無減。是理即圓觀世音。若聞而能解。不於心外別問佛法及眾生法。是名字即觀世音。若如所解而修止觀。圓伏五住。是觀行即觀世音。若止觀力強。粗垢先落。凈於六根。是相似即觀世音。若發中道真無漏解。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是分證即觀世音。若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三千實相。究盡明瞭。是究竟即觀世音也。次釋普門者。復有二。一通途明門。二約十義解釋。一通途中。復有四意。一略列門名。而示門相。三明權實。四明普不普。一列門名者。如世間門。通至貴賤居室之處。凡鄙以十惡五逆為門。通至三塗。清升以五戒。十善。四禪。四定為門。通至人天。外道以斷常為門。通至惑苦。愛以四倒為門。見以四句為門。善惡雖殊。束而為言。俱是有漏世間之門。通至生死也。若就佛法輪門。亦復眾多。三藏四門通有餘無餘涅槃。通教四門。近通化城。遠通常住。別教四門。漸通常住。圓教四門。頓通常住。此則四四十六教門。又有十六觀門。合有三十二門。皆是能通之義。具如玄義所明。二示門相者。三藏四門。謂阿毗曇是有門。成實論是空門。昆勒是亦有亦空門。車匿是非空非有門。一一廣明行法。判賢聖位。由門通理也。通教四門。謂如幻之有。如幻之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亦一一作行相。判賢聖位。由門通理也。別教四門。謂觀佛性如闇室瓶盆。即是有門。觀佛性如空。迦毗羅城空。即是無門。觀佛性如石中金。福人得寶。罪人見石。是亦有亦無門。觀佛性離二邊。即中道非有非無門。一一作行相判位。由門通理也。圓教四門。名不異別。但一門即三門。三門即一門。不一不四。無歷別之殊。圓融不四之四。一一判不思議行位之相。亦由門通理也。三明權實者。藏通二教。若教若觀。共十六門。能通所通。並皆是權。別教教觀八門。能通是權。所通是實。圓教教觀八門。能通所通皆實也。四明普不普者。凡夫外道見愛等門。尚不能通出三界。何況普耶。藏通二教。但通化城。亦復非普。別教漸通。亦非普義。唯圓教教觀。實相法門。能徧十法界千性相三諦。一時圓通。圓通中道。雙照二諦。故稱為普門也。一通途明門竟。二約十義解釋者。至理非數。赴緣利物。或作一二之名。或至無量。廣略宜然。今且處中略明十義。一慈悲普。二宏誓普。三修行普。四斷惑普。五入法門普。六神通普。七方便普。八說法普。九供養諸佛普。十成就眾生普。上通塗普門。已約法竟。此十普門。皆約修行福德莊嚴。前五是自行。次三是化他。後二是結前兩意。自行中。前四是修因。第五是明果。修因又二。初二是願。三四是行。總生起者。菩薩見一切苦惱眾生。起大慈悲。此心雖不即是菩提心。能發生菩提心。譬如地水雖非種子。能令芽生。今因大悲起菩提心。亦復如是。次誓願者。若但慈悲。每多退墮。故雲。魚子庵羅華。菩薩初發心。三事因中多。及其成就少。以不定故。須起誓願要期制持此心。令菩提堅固。次修行者。若但發願。於他未益。如無財力權謀。不能拔難。菩薩亦爾。須福德財。神通力。智慧謀。乃可化導。故須修行以填願。即方便道也。次斷惑者。無礙道也。次入法門者。解脫道也。此自行次第也。次神通等者。若欲化他。須示三輪。神通是身輪。方便是意輪。說法是口輪。先以定動。後以慧拔。此化他次第也。次供養諸佛。是結自行。隨順修行。是名真法供養。諸供養中為最。故大經雲。汝隨我語。即供養佛。稟教而行。是結自行也。成就眾生。是結化他。菩薩入諸法門。凈佛國土。皆為饒益一切眾生故也。解釋者。始從人天。乃至上地。皆有慈悲。此語乃通。不出眾生緣。法緣。無緣。若約次第三慈。則緣眾生時。眾生差別假名不同。因果苦樂有異。尚不得入法緣慈。何得稱普。若法緣慈。則無人。無我。無眾生。從假以入空。尚不得諸假名。何況是普。若無緣慈者。不緣二十五有假名。不緣二乘涅槃之法。雖無所緣。而能雙照空假。約此起慈。名無緣慈。心通三諦。稱之為普也。若約一心圓妙三慈則不然。且如眾生緣慈悲。若觀一法界眾生假名。可不名普。今觀十法界眾生假名。一一法界。各有十法界相。性。本末究竟等。十法界交互。即有百界千如。宛然具足。在一念心。譬如人面。備休否相。庸人不知。相師善識。眾生一心。具足百界千如性相。亦復如是。凡夫顛倒。理具情迷。聖人覺識。如彼相師。知此千種性相。皆是因緣生法。若惡因緣生法。即是苦相性乃至苦本末。旣未解脫。故觀此苦而起大悲。若善因緣生法。即有樂相性乃至樂本末。旣未證得。故觀此而起大慈。具如玄義廣釋十界相性等也。菩薩深觀十法界眾生千種性相。具在一心。遠討根源。照其性德之惡。性德之善。尚自泠然。何況不照修得善惡耶。如見雪山。亦有藥王。亦有毒草。以觀性德惡毒。惻愴憐憫。起大悲心。欲拔其苦。以觀性德善樂。愛念歡喜。起大慈心。欲與其樂。此十法界。收一切眾生罄無不盡。緣此眾生假名而修慈悲。豈非眾生緣慈悲普耶。問。地獄界重苦未拔。雲何與樂。答。眾生入地獄時。多起三念。菩薩乘機。即與樂因。故言與樂也。又菩薩能大悲代受苦。令其休息。餘九苦輕。與樂義可解。次明法緣慈悲普者。觀十法界性相。一切善惡悉皆虛空。十法界假名。假名皆空。十法界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皆空。十法界處所。處所皆空。無我。無我所。皆不可得。如幻。如化。無有真實。常寂滅相。終歸於空。眾生雲何強計為實。不覺不知。為苦為惱。不得無為寂滅之樂。今欲拔此苦而起大悲。欲與此樂而起大慈。故凈名雲。能為眾生說如此法。即真實慈也。若緣一法界法起慈悲者。可不名普。今緣十法界法。豈非普耶。三無緣慈悲普者。若緣十法界性相等差別假名。此假則非假。十法界如幻如化。空則非空。非假故不緣十法界相性。非空故不緣十法界之真。旣遮此二邊。無住無著。名為中道。亦無中可緣。畢竟清凈。如是觀時。雖不緣於空假。任運雙照二邊。起無緣慈悲。拔二死苦。與中道樂。如磁石吸鐵。無有教者。自然相應。無緣慈悲。吸三諦機。更無差忒。不須作念也。行者始於凡地。修此慈悲。即得入五品觀行無緣慈悲。進入十信相似無緣慈悲。次入十住。方是分證無緣慈悲。乃至等覺。鄰極慈悲。普熏眾生。不動而應。如明鏡現像。如磁石吸鐵。三諦具足。故名為普。通至中道。故稱為門也。宏誓者。宏名為廣。誓名為制。願名要求。制禦其心。廣求勝法。故名四宏誓願。宏誓本成慈悲。慈悲旣緣苦樂。宏誓亦約四諦。若見苦諦逼迫。楚毒酸辛。緣此起誓。故言未度令度。若見集諦顛倒。迷惑系縛。緣此起誓。故言未解令解。行清凈道。能出生死。至安樂地。眾生不識。欲示眾生立於此道。故言未安令安。煩惱滅處。子果縛斷。名為涅槃。眾生未證。緣此起誓。故言未得涅槃令得涅槃。生死因難識。苦果易知。故先果後因。涅槃理妙。須方便善。故先因後果。如此四諦。不出一心。迷心起業。業即感果。欲識果源。果但由集。制心息業。則生死輪壞。煩惱調伏。名之為道。修行不懈。則苦忍明發。子果俱斷。名之為滅。雖有四別。終是一念。更非異法。四諦旣爾。宏誓亦然。但凡夫厭下攀上。約此立誓。未達四諦。是不名普。藏通二教。惟見分段四諦。亦不名普。別教先約分段。次約變易。此亦非普。圓教菩薩。於一心中。徧知一切苦集滅道。徧知集者。凡夫見愛。即有作之集。二乘著空。即無作之集。故凈名雲。法名無染。若染於法。是名染法。非求法也。又雲。結習未盡。華則著身。即是變易之惑全未除也。大經雲。汝諸比丘。於此大乘。未為正法除諸結使。即無作集也。乃至順道法愛生。亦是無作集也。徧知苦者。以有集故。即能招苦。有作集。招分段苦。無作集。招變易苦。故界內道諦。即是界外集諦。界內滅諦。即是界外苦諦也。徧知對治苦集之道滅者。人天五戒。十善。四禪。四定。不動不出。藏通四諦。十二因緣。通至有餘。無餘二種涅槃。別教歷別通至常住。不能於一道有無量道。不名普道。圓教中道。即是實相。普賢觀雲。大乘因者。諸法實相。修如此道。名為圓因。故稱普道。所得涅槃。即是究竟常住。一切煩惱永無遺餘。譬如劫火。無有遺燼。普賢觀雲。大乘果者。諸法實相。證如此滅。名為圓果。故稱普滅。所觀四諦旣周。緣諦起誓。何得不徧。故雲宏誓普也。修行者。次第五行非普。一心五行。乃名為普。具如玄義行妙中說。斷惑者。若從假入空。止斷四住。華猶著身。未為正法除諸結使。但離虛妄。未得一切解脫。故不名普。若從空入假。止除塵沙。不依根本而斷。亦不名普。若空假不二。正觀中道。根本旣傾。枝條自去。如覆大地。草木悉碎。故名斷惑普也。入法門者。若二乘入一法門。不能入二。何況眾多。若修歷別之行。階差淺深。亦不名普。若入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譬如王來。必有營從。營從復有營從。王三昧亦如是。一諦三昧。即三諦三昧。三諦三昧。復各有無量法門而為眷屬。亦皆悉入王三昧中。故名入法門普也。神通者。羅漢見大千。初地見百界。二地見千界等。皆是限量之通。故不名普。何以故。緣境旣狹。發通亦小。今圓教菩薩。徧緣十法界境。發通徧見十法界而無限極。三乘尚不知其名。何況見其境界。眼見旣爾。餘例可知。方便者。有進行方便。是道前自行方便。有起用方便。是道後化他方便。今正明道後方便也。若二乘及權位菩薩自行方便。止能入一法門。故起用化他。但能齊其所得。道前道後。俱非是普。今圓教菩薩。以二諦為方便。收得一切方便。入中道已。雙照二諦。二諦神變。徧十法界。而於中道無所損減。道前道後。皆名為普也。說法者。二乘及權位菩薩。不能一時徧答眾聲。又殊方異俗。不能令其俱解。今圓教人。一時演法。隨類得解。以一妙音。徧滿十方。如修羅琴。隨人意出聲。故名說法普也。供養諸佛者。有二。一事。二理。事供養者。如華嚴雲。不為但供養一佛故。乃至不為但供養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故。為欲徧供養盡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故。不起滅定。現諸威儀。安禪合掌。贊諸法王。以身命財一切供具。周至十方。如普賢願王所說也。理供養者。圓智正觀之心。名之為覺。覺即是佛。萬行功德熏修此智。即供養佛也。故雲供養諸佛普也。成就眾生者。譬如螢火燈燭星月。為益蓋微。若日光照世。則一切卉木。叢林。徧令生長。華果成就。外道如螢。二乘如燈燭。小菩薩如星。別教如月。今圓教菩薩。猶如日輪。又如大雲。一時等澍。四方俱下。三草二木。各得生長。故雲成就眾生普也。普門之義。何可窮盡。略舉十義。以示其端耳。但觀現前一念心性。法爾具足三千性相。即空。即假。即中。正是無作四諦妙境。緣此妙境而起慈悲。慈悲則普。立宏誓願。宏誓則普。依此修行。一行一切行。故修行普。依此斷惑。一斷一切斷。故斷惑普。依此入法門。一法門一切法門。故入法門普。依此而起神通。即是無記化化。故神通普。依此而起方便。徧逗十界權實頓漸種種機緣。故方便普。依此說法。一音徧報眾聲。故說法普。依此供養諸佛。三世諸佛悉受其供。故供養普。依此成就眾生。法界群機皆得四益。故成就普。一切眾生心性無減。是理即普門。聞而生解。是名字即普門。圓伏五住。是觀行即普門。清凈六根。是相似即普門。開示悟入。是分證即普門。法界洞徹。窮源盡性。是究竟即普門也。釋品名竟。此品因曇摩羅讖法師。教河西王沮渠蒙遜誦之除病。所以流通別行。良由觀音大士。與此方尤有緣故。智者大師。亦別說玄義及義疏各有二卷。玄義亦作五重。謂人法等為名。已如前說。靈智合法身為體。感應為宗。慈悲利物為用。流通醍醐味為教相也。

  妙法蓮華經臺宗會義卷七之一

  妙法蓮華經臺宗會義卷七之二

  古吳後學蕅益智旭述

  普門品入文為二。初問答。二聞品功德。

   (戊)初中二。初長文。二偈頌。

   (己)長文有兩番問答。

   (庚)初番為二。初問。二答。

   (辛)今初。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爾時者。說東方菩薩竟。次應說西方菩薩時也。(世界)說東方生善竟。次應說西方生善時。(為人)說東方斷疑竟。次應說西方斷疑時。(對治)說東方得道竟。次應說西方得道時。(第一義)無盡者。境也。大品明空則無盡。(真)大集明八十無盡門。華嚴明十種不可盡。(俗)凈名雲。夫無盡者。非盡非無盡。故名無盡。(中)意者。智也。即一心三智也。智契於境。境隨智空。名無盡意。(空)又意者。世出世之本也。智隨於境。境多智多。名無盡意。(假)又意即法界。一切皆是法界。故言能觀心性。名為上定。(中)而作是言者。具二莊嚴。故能問也。以何因緣者。若就眾生。則以善惡兩機為因。聖人靈智慈悲為緣。若就菩薩。則以觀智慈悲為因。眾生機感為緣也。

   (辛)二答三。初總答。二別答。三勸持名答。即大佛頂經所明十四無畏也。

   (壬)今初。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無量百千萬億眾生。標十法界種種機也。受諸苦惱。明別業所感果報各不同也。自有一人受一苦。一人受多苦。多人受一苦。多人受多苦。今顯人多苦多。並為菩薩與拔之境也。遭苦由於二世之惡。聞名即是二世之善。一心稱名。有事有理。如此善惡合為機感也。即時觀其音聲者。應之速也。皆得解脫者。應之普也。聞有四義。謂聞聞。聞不聞。不聞聞。不聞不聞。隨達一種。即是四教聞慧。一心稱名。即四教思修二慧。事一心者。謂念念相續。不起雜想。理一心者。謂瞭知此心非自。他。共。亦非無因。能稱所稱。體是法界也。事一心。解脫事難。理一心。解脫理難。隨感必應。如啐啄同時。若夫稱唱累年。不蒙寸效者。秖由未臻事一心故。然亦能作未來得度因緣。故雖散心一稱名號。功無虛棄。但效有遲速耳。

   (壬)二別答三。初約口業機明應。二約意業機明應。三約身業機明應。

   (癸)初中二。初明七難。二結嘆。

   (子)初又七。初火難(至)七怨賊難。

   (醜)今初。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

  持名是善。入火是惡。善惡合為機感。威神力故。火不能燒。即是應也。果報火。下從地獄。上至初禪。皆論機應。惡業火。下從地獄。上至非想。皆論機應。煩惱火。下從地獄。上至等覺。皆論機應也。

   (醜)二水難。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水漂是惡。稱名是善。以此為機。得淺是應也。果報水。下從地獄。上至二禪。惡業水。通三界。煩惱水。通九界。並論機感。

   (醜)三羅剎難。

  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碼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此羅剎難。亦是風難。果報羅剎。在欲界。惡業羅剎。徧三界。煩惱羅剎。通九界。又果報風。至三禪。惡業風。徧三界。煩惱風。通九界。各論機應。並可例解。

   (醜)四刀杖難。

  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

  果報刀杖。局在地居。惡業刀杖。遍三界。煩惱刀杖。通九界也。

   (醜)五鬼難。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

  鬼難例前羅剎可解。言大千滿中者。假使之辭。意顯煩惱惡鬼彌滿。唯稱名能降伏之。

   (醜)六枷鎖難。

  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系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

  有罪是現世惡。無罪是過去惡。在手曰杻。在足曰械。在頭曰枷。連身曰鎖。封名為檢。縛名為系。果報枷鎖。在欲界。惡業枷鎖。遍三界。煩惱枷鎖。通九界也。

   (醜)七怨賊難。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冤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大千滿中。亦假設之辭。奪命名冤。劫財名賊。果報冤賊。在欲界。惡業冤賊。遍三界。煩惱冤賊。通九界。觀心釋者。大千滿中冤賊。無始煩惱種子。集在第八藏識中也。有一商主。第六識也。諸商人。徧行別境及諸善心所也。重寶。出世三乘法也。經過險路。諸對治法與諸煩惱相遇也。其中一人。或是勝解。或是善慧。或是信也。一心稱名。四教聞。思。修慧也。俱發聲者。心王與諸善心所決相應也。即得解脫者。證於四教所詮理也。又此七難。即表眾生身有六大。火即火大。水即水大。風即風大。刀杖枷鎖。皆即地大。三千大千。以表空大。羅剎冤賊以表識大。觀音菩薩觀此六大。皆如來藏。一一即空假中。自旣解脫。故能令他解脫。眾生迷此六大之性。枉受果報。惡業。煩惱諸難。然正迷時。性德無改。原與菩薩體同。故聞名稱念。隨其解有偏圓。行有淺深。所得四教四益。亦有差別。究竟終得一切種智。則無別也。初明七難竟。

   (子)二結嘆。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巍巍者。高顯也。功超九界故高。名彰三土故顯。初約口業機明應竟。

   (癸)二約意業機明應二。初明三毒。二結嘆。

   (子)今初。

  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多欲。恚。癡。是惡。常念恭敬。是善。此二為機。得離即是應也。事欲。事恚。局在欲界。事癡即通三界。理三毒者。二乘以耽真為欲。畏俗為嗔。不瞭生死涅槃如幻為癡。出假菩薩。以遊戲神通為欲。訶厭二乘為嗔。不達中道為癡。地前菩薩以中道似愛為欲。雙舍二邊為嗔。無明未破為癡。乃至等覺後心。猶有微細無明未破。即有微細欲恚未除。今由大悲菩薩從初發心。觀此貪。嗔。癡等煩惱。皆是因緣生法。一一即空。假。中。即空故離凡夫三毒。即假故離二乘三毒。即中故離菩薩三毒。成就不可思議三種善根。亦是成就不可思議大貪。大嗔。大癡法門。故令常念恭敬之者。隨解偏圓。隨行淺深。得離亦有種種差別。究竟歸於無差別也。

   (子)二結嘆。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二約意業機明應竟。

   (癸)三約身業機明應二。初明二求。二結嘆。

   (子)今初。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求男求女。獨標女人者。女人以無子為苦。夫主所棄。並婦所輕。旁人所笑故也。禮拜供養是機感。便生男女是普應也。法門解者。四教未證實理。皆名女人。四教各論慧男定女。良由大士先證權實男女。故能為增上緣。令諸行人各得成就諸定慧也。又欲界有慧無定。是狂男。無色有定無慧。是癡女。四禪定慧均平。如福德男端正女也。然男無破惑之功。女無出生無漏之力。此亦無用男女。藏通兩教二乘。慧能斷見思惑。是幹事之男。定能發生無漏。是育嗣之女。然慧不能破無明見佛性。則男而不男。定不能懷中道子。則女猶石女。故大經雲。二乘定多慧少。不見佛性。菩薩慧多定少。亦不見佛性也。唯別教初地。真明慧發。無緣慈成。乃名真正男女。圓教初住見中道時。定慧具足。男女相滿。故男名福德。是有定之慧。女名端正。是有慧之定也。

   (子)二結嘆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

  唐捐謂虛棄。此句兼釋疑也。亦有禮拜不得男女者。唯由機淺。故所求未遂。而禮拜之福。終必不失也。二別答竟。

   (壬)三勸持名答三。初勸持。二格量。三結嘆。

   (癸)今初。

  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上說觀音得名因緣。其力廣大。旣不辨形質。但是述名論德。若欲歸崇宜受持名號。故結勸持名也。良由萬德洪名。稱實所召。隻此一名一字。法爾具足三千性相。三諦妙理。法爾圓收頓。漸。偏。圓。權。實妙智。法爾理智本自不二。不二而二。理智宛然。舉一假名。則一切假名。一切實法。一切國土。無不歸趣此假名中。是故聞名功德。已自不可思議。受持功德。尤不可思議也。持名旣爾。想彼正報依報。亦復如是。故知阿彌陀經。觀無量經與此妙經。同一圓頓甚深希有法門。無有優劣。

   (癸)二格量。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雲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文有四意。一格量本。二問。三答。四正格量也。格量本中。共舉四多。六十二億恒沙。是福田多。受持。是持名多。盡形。是時節多。飲食等四事供養。是種子多。以此四多為格量本也。問答可知。正格量中。還舉四少以格四多。但一觀世音。則福田少。持名亦少。乃至一時。則時少。禮拜供養。不言四事。則種子少。而功德正等無異。良由真如實際。一多無性。本自平等故也。觀音證此實際故。一則非一。與多正等。六十二億證此實際故。多則非多。與一正等。一中解無量。故說六十二億。無量中解一。故說觀世音耳。占察經雲。能聞我名者。即為聞十方佛名。亦是此意。

   (癸)三結嘆。

  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初番問答。明眾生三業顯機為境。法身靈智冥應。境智因緣。名觀世音竟。

   (庚)次番亦二。初問。二答。

   (辛)今初。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雲何遊此娑婆世界。雲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雲何。

  問有三意。一雲何遊。是問身業。二雲何說。是問口業。三方便雲何。是問意業。即是三輪不思議化。亦名三不護三無失也。不思議化者。化作佛身。亦即化作佛口佛心。乃至化作執金剛神。亦即化作金剛心口。雖屈曲利物。而於法身智慧無所損減。故凈名雲。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不動而動。名不思議化也。問。意業雲何可化。答。聖意無能測者。若欲示之。乃至昆蟲。亦令得知。故唯識雲。無上覺者。神力難思。化無量類。皆令有心也。不護者。住不思議圓普法門。實不作意計校籌量。次第經營。譬如明鏡。隨對即現。無有分別。亦無前後也。無失者。眾生根機不同。淺深有異。觀音雖不作念逗機。而逗機無失。契當前人。冥會事理也。

   (辛)二答三。初別答。二總答。三勸供養。

   (壬)今初。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應以之言。答意業方便。能知機宜。現身。答身業。說法。答口業。三業本不相離也。此中別明三十三身。若幷人及非人。則是三十五身。大佛頂經明三十二應。開出獨覺別為一。合四婦女但為一。略不言迦樓羅。文有開合。義無增減。總而言之。止是十法界身耳。不言菩薩身者。正就菩薩法界。廣明現餘九法界像。以顯十界互具重重無盡之意也。不言地獄界者。攝在非人中也。若有國土眾生者。實報方便同居三種國土十法界機也。實報土中純以菩薩而為眾生。唯有一佛界機。方便土中。有九種眾生。謂藏教二乘無學。通教三乘斷通惑人。別三十心。圓教十信也。有二種機。一是佛界機。二是菩薩界機也。同居土中。具足九界眾生及十界機。對機設應。具須十界佛身。又有四教相別。辟支又有緣獨不同。聲聞又有析法。體法。四向。四果。及示隨五味展轉調伏不同。旣現梵王。理應亦現光音徧凈二王。旣現帝釋。理應亦現夜摩。兜率。化樂三王。自在即欲界主。大自在即四禪主。旣雲毗沙門。亦必現餘三天。故佛頂直雲四天王也。旣雲小王。亦必應現四種輪王。旣雲人非人等。言人。則老少貴賤。何所不收。言非人。則地獄鬼畜。何所不收。故下文雲。以種種形遊諸國土。但可意知。豈可言盡。為說法者。隨其所堪。或權。或實。或頓。或漸。或顯。或密。令得權實四益。究竟終歸一實益耳。

   (壬)二總答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

  前別答三十五身。文廣而意狹。此總答如是功德。文狹而義廣。以種種形。則不止三十五身。遊諸國土。則不局娑婆世界明矣。

   (壬)三勸供養二。初勸。二受旨。

   (癸)今初。

  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旣名觀世音。亦名施無畏者。從德受名。德旣無盡。名亦無盡也。

   (癸)二受旨六。初奉命。二不受。三重奉。四佛勸。五受已轉奉。六嘆結。

   (子)今初。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直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

  眾寶珠瓔珞者。眾寶間珠。共為嚴飾也。無盡意位高。瓔珞何止直百千兩。如雲百姓萬民。不止一百一萬也。又頸。表中道一實之理。以眾多無盡法門。莊嚴實相。如瓔珞在頸。解者。表菩薩為常舍行。故一切願行功德。乃至佛智菩提涅槃。亦不住不著。無依無倚。故言解也。大集雲。戒定慧陀羅尼以為瓔珞莊嚴法身。百千是十萬。表十地各有萬德也。法施者。財即是法。財是因緣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三諦一心。一切具足。。於法平等。於財亦等。如此施者。即是法施也。

   (子)二不受。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

  約事。則無盡意奉命供養。我未奉命。故不肯受。禮應遜讓也。約表法。則不受三昧廣大之用。故無所受。

   (子)三重奉。

  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或請上愍下。或地位相齊。亦可相愍。或我為四眾故施。仁愍四眾而受。以無所受而受諸受也。

   (子)四佛勸。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

  正以菩薩為物故施。亦應為物故受也。

   (子)五受已轉奉。

  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秖一法施瓔珞。分作二分。表一實相。舉體作事理二因也。奉二佛者。表以二因趣二果也。理圓即法佛。事圓即報佛。還以二佛表二果也。

   (子)六嘆結。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

  初長文竟。

   (己)二偈頌。什公不譯。故舊本皆無。文句義疏亦皆不釋。續高僧傳雲。偈是阇那掘多所譯。今流通本。旣並增入。故科註中。依慈雲師所分之科而消釋之。大科為三。初雙頌兩問。二雙頌兩答。三雙頌兩勸。

   (庚)今初。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初句嘆佛德。次句雙含二問。後二句別頌初問也。

   (庚)二雙頌兩答二。初加頌總嘆行願。二別頌兩答。

   (辛)今初。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宏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凈願。

  初二句。經傢敘辭。次六句。佛正答也。汝聽者。誡令生三慧也。觀音行者。一心三智。觀十界音。令無量苦。一時解脫。即已成利他行也。善應諸方所者。不動真心。垂形三土。三十二應。處處現往。即普門神通力也。此二句。總嘆所尅真應二身也。宏誓深如海者。明其初發心時。緣於無作四諦。故橫該十界。豎徹三諦。廣且深也。歷劫等者。明其中間以行填願。所經時久。所侍佛多。所發願大。故得成今真應二身。譬如水漲船高。泥多佛大也。

   (辛)二別頌兩答二。初頌前答。二頌後答。

   (壬)初中二。初頌總答。二頌別答。

   (癸)今初。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略說者。舉要而言也。聞名故稱。口業機也。見身故禮。身業機也。心念意業機也。諸有。二十五有也。

   (癸)二頌別答二。初頌七難。二頌三毒二求。

   (子)初中十二。初頌第一火難(至)十二加頌雷雨難。

   (醜)今初。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念彼觀音者。若就佛說。觀音為彼。即約師弟。假分彼此。若就眾生念彼觀音。即約感應。暫分彼此。師弟感應。無非法界。能所宛然。能所斯絕。眾生念自心中之彼觀音。觀音應自心中之彼眾生。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醜)二頌第二水難。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醜)三加頌墮須彌難。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約事。即是假設之辭。設使從須彌墮。尚不損傷。況餘山耶。約觀解者。本在中道實相性德須彌山王。無明惡人。推墮二死海中。念彼觀音三智三德。便同諸佛住無所住。

   (醜)四加頌墮金剛山難。例須彌難可解。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醜)五超頌第七冤賊難。

  或值冤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

   (醜)六追頌第四刀杖難。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醜)七追頌第六枷鎖難。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醜)八加頌咒咀毒藥難。

  咒咀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咒使鬼神往殺前人。若前人有種種福德所護。不可殺者。法須還著本人。密部明之甚詳。須知還著本人。亦復具有四悉檀益。蘇軾改雲。兩傢俱沒事者。見識單淺。未知折攝之妙也。

   (醜)九追頌第五鬼難。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醜)十加頌惡獸難。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醜)十一加頌蛇蠍難。

  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醜)十二加頌雷雨難。

  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正頌七難。加頌有五。共為十二。皆須具約果報。惡業。煩惱。六道。四教一一釋之。若約所表。不出六大。須彌。金剛。亦是地大。雷電。火大。雹雨。水大。獸蛇咒詛。皆表識大。菩薩因中。觀此六大即空。假。中。今住六種如實之際。故徧法界救諸苦惱。以要言之。一切依正。皆是觀音妙色妙心。一切眾生。於聖色心而自為難。如闇中觸寶。自傷其身。三業求救。亦即觀音。是故機成。即時而應。當以此義念念觀之。何患不同觀音利物。初頌七難竟。

   (子)二頌三毒二求。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界內。界外。皆有三毒之苦。皆有無男無女之苦。故無量也。初頌前答竟。

   (壬)二頌後答二。初正頌示現。二加頌顯機顯應。

   (癸)初正頌示現。長文有別有總。別明三十二應。總明身多境多。今不分總別。但通明三輪不思議化。即分為三。初明身業普應。二明意業普觀。三明口業普說。

   (子)今初。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具足神通力者。百界千如全體之妙用也。廣修智方便者。權實二智照性以發通也。上文但以非人二字含三惡趣。今具出之。故知具十法界身也。分段變易。各有四相之苦。以漸悉令滅。歸於常寂光。或權或實。循循善誘。合宜而用。藥不執方明矣。

   (子)二明意業普觀。

  真觀清凈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無垢清凈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初一偈。明所證體。次一偈。明所起用也。真觀者。證不思議空也。清凈觀者。證不思議假也。廣大智慧觀者。證不思議中也。悲觀者。以不思議三觀。與諸眾生同一悲仰也。慈觀者。以不思議三觀。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也。同慈力。故雲常願。同悲仰。故常瞻仰。由深證此一心三觀。故發無垢清凈光明。名為慧日。能破十界三惑闇之集諦。能伏十界二死災風火之苦諦。能與十界道滅而普明照世間也。

   (子)三明口業普說。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欲說大法。必依身意以為授法之本。為度眾生。現身說法。故所現身。名為大慈悲體。與下慈意。互舉一字。相影略耳。先用戒德警人。如天震雷。物無不肅。故雲悲體戒雷震也。拔苦與樂。名為大慈悲意。無緣而被。名之為妙。物無不覆。譬如大雲。故雲慈意妙大雲也。諸天甘露。服之不死。所澍法雨。亦復如是。聞者悟道。證常住命。三惑煩惱苦焰滅除。與拔同時。十界皆得度也。初正頌示現竟。

   (癸)二加頌顯機顯應。

  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冤悉退散。

  長文三十二應。應雖屬顯。機則或冥或顯。不可定判。今頌旣雲念彼觀音。則灼然是顯機也。諍訟怖畏亦須果報。惡業。煩惱三釋。或此亦是加頌七難偶錯簡耳。但雲眾冤退散。或仍是冥應也。二雙頌兩答竟。

   (庚)三雙頌兩勸二。初頌前番勸持名。二頌後番勸供養。

   (辛)初中二。初明境智深妙以勸常念。二明感應難測以勸勿疑。

   (壬)今初。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此明菩薩有種種德。具種種名。一一名字。並詮法界圓融不思議德。故須念也。即權而實。名為妙音。即實而權。名觀世音。契本凈性。名為梵音。契十界機。名海潮音。權實不二。自他不二。故勝彼十法界世間音也。權即實故。他即自故。勝於別教所詮九界。迷理起惑。實即權故。自即他故。勝於別教所詮佛界。緣理斷九也。所以觀音一名。即與六十二億名號功德正等。

   (壬)二明感應難測以勸勿疑。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凈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疑去則念成。念成則二死可脫。故勸勿疑。初頌前番勸持名竟。

   (辛)二頌後番勸供養。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頂禮即是三業供養也。初問答竟。

   (戊)二聞品功德二。初持地嘆證。二經傢述益。

   (己)今初。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自在之業。謂於。七難。三毒。二求。皆得大自在也。普門示現。謂現十法界身方便說法也。聞者功德。已自不少。況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者乎。然非通別釋題。安令聞者獲大功德。故須持地菩薩而嘆證之。大佛頂經雲。毗舍浮佛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開。見身微塵。與造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悟無生忍。聞諸如來宣妙蓮華佛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為上首。蓋旣悟地大本如來藏。即悟七大皆如來藏。旣悟七大皆如來藏。即悟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皆如來藏。旣悟陰。入。處。界皆如來藏。即悟七難。三毒。乃至十法界身皆如來藏。故能證此聞品功德也。

   (己)二經傢述益。

  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無等等者。無上菩提。無與等者。得此理已。等一切法。皆成無上。如世仙丹。無與等者。能點他物。亦成仙丹。此約開顯之圓。橫收一切。皆歸一實也。又究竟佛果。無與等者。初發心時。即便等之。如轉輪王。無與等者。太子初生。即便等之。此約實相之體。豎談因果。初後宛然也。又心即理。理即心。心外無理。理外無心。心之與理。但有名字。名字性空。俱不可說。將何物等何物。而雲無等等耶。不可說而說。說此心等此理。是故言無等等。此約雙遮雙照。非橫非豎。而橫而豎也。發心有三。一觀行發心。二相似發心。三分證發心。今必是分證也。約化他勸流通中。二勖受法弟子竟。

    釋普門品竟。次釋陀羅尼品。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陀羅尼。此翻總持。持惡不起。持善不失。(世界)又翻遮持。能持善。(為人)能遮惡。(對治)遮邊惡。持中善。(第一義)眾經用法不同。或專治病。如療痔等。或專護法。如此文。或專滅罪。如方等。或通用治病。滅罪。護經。如請觀音等。或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則非治病。非滅罪。非護經。又密部共有三種。一佛部。自分五部。即五佛所說也。二菩薩部。三鬼神部。一一部中。各論上中下三法。成就增益。名上法。禳災攝召名中法。降伏。名下法。於上法中。又分三品。各有行儀。各有觀法。各有嚴禁。而通以無上菩提心為主。若無師傳。則名盜法。若違行儀。則招惡報。若犯嚴禁。輒以功效向他人說。則招奇禍。並是如來不可思議四悉益物。切須依經。幸勿乖教。舊名為咒。新譯名為真言。亦名為明。或是鬼神王名。故能降伏鬼神。(世界)或如軍中密號。唱使相應。(為人)或如密默治惡。(對治)或是如來密語。如王索先陀婆群下不曉。唯有智臣。乃能知之。洗時奉水。飲食奉器。食時奉鹽。遊時奉馬。陀羅尼亦爾。秖是一法。徧有諸力。病愈罪除。善生。道合。(第一義)故存本音。不翻譯也。

   (丙)三咒護者。惡世宏經。每多惱難。故以真言護之。使道流通也。文為四。初問持經功德。二答甚多。三請以咒護。四聞品得益。

   (丁)今初。

  爾時藥王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受持法華經者。若讀誦通利。若書寫經卷。得幾所福。

   (丁)二答甚多

  佛告藥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八白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諸佛。於汝意雲何。其所得福。寍為多不。甚多。世尊。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是經乃至受持一四句偈。讀誦解義。如說修行。功德甚多。

   (丁)三請以咒護五。初藥王。二勇施。三毗沙門。四持國。五羅剎女。

   (戊)初中四。初請。二說。三嘆。四印。

   (己)今初

  爾時藥王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與說法者陀羅尼咒以守護之。

  咒是華言。謂禁咒。咒祝。咒願也。秘密不翻。乃以此名目之。今華梵雙舉。故雲陀羅尼咒。

   (己)二說。

  即說咒曰。安爾(一)曼爾(二)摩禰(三)摩摩禰(四)旨隸(五)遮梨第(六)賒咩(莫者切七)賒履多瑋(八)膻帝(九)目帝(十)目多履(十一)娑履(十二)阿瑋娑履(十三)桑履(十四)娑履(十五)叉裔(十六)阿叉裔(十七)阿耆膩(十八)膻帝(十九)賒履(二十)陀羅尼(二十一)阿盧伽婆娑(蘇奈切)簸蔗毗叉膩(二十二)禰毗剃(二十三)阿便哆邏禰履剃(二十四)阿亶(多罕切)哆波隸輸地(二十五)歐究隸(二十六)牟究隸(二十七)阿羅隸(二十八)波羅隸(二十九)首迦差(初幾切三十)阿三磨三履(三十一)佛陀毗吉利袠(音侄)帝(三十二)達磨波利差(猜離切)帝(三十三)僧伽涅瞿沙禰(三十四)婆舍婆舍輸地(三十五)曼哆邏(三十六)曼哆邏叉夜多(三十七)郵樓哆(三十八)郵樓哆憍舍略(來加切三十九)惡叉邏(四十)惡叉冶多冶(四十一)阿婆盧(四十二)阿摩若(荏[艸/遮]切)那多夜(四十三)。

   (己)三嘆

  世尊。是陀羅尼神咒。六十二億恒河沙等諸佛所說。若有侵毀此法師者。則為侵毀是諸佛已。

   (己)四印

  時釋迦牟尼佛。贊藥王菩薩言。善哉善哉。藥王。汝愍念擁護此法師故。說是陀羅尼。於諸眾生多所饒益。

   (戊)二勇施三。初請。二說。三嘆。

   (己)今初。

  爾時勇施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亦為擁護讀誦受持法華經者。說陀羅尼。若此法師得是陀羅尼。若夜叉。若羅剎。若富單那。若吉蔗。若鳩槃茶。若餓鬼等。伺求其短。無能得便。

  富單那。熱病鬼也。吉蔗。起屍鬼也。

   (己)二說

  即於佛前而說咒曰。痤(誓螺切)隸(一)摩訶痤隸(二)鬱枳(音紙三)目枳(四)阿隸(五)阿羅婆第(六)涅隸第(七)涅隸多婆第(八)伊致(者利切)柅(女紙切九)韋致柅(十)旨致柅(十一)涅隸墀柅(十二)涅犁墀婆底(十三)

   (己)三嘆

  世尊。是陀羅尼神咒。恒河沙等諸佛所說。亦皆隨喜。若有侵毀此法師者。則為侵毀是諸佛已。

   (戊)三毗沙門三。初請。二說。三嘆。

   (己)今初。

  爾時毗沙門天王護世者。白佛言。世尊。我亦為愍念眾生擁護此法師故。說是陀羅尼。

   (己)二說

  即說咒曰。阿梨(一)那梨(二)[少/兔]那梨(三)阿那盧(四)那履(五)拘那履(六)

   (己)三嘆

  世尊。以是神咒擁護法師。我亦自當擁護持是經者。令百由旬內無諸衰患。

   (戊)四持國三。初請。二說。三嘆。

   (己)今初

  爾時持國天王在此會中。與千萬億那由他乾闥婆眾。恭敬圍繞。前詣佛所。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亦以陀羅尼神咒。擁護持法華經者。

   (己)二說

  即說咒曰。阿伽禰(一)伽禰(二)瞿利(三)乾陀利(四)旃陀利(五)摩蹬(音鄧)耆(六)常求利(七)浮樓莎柅(八)頞底(九)

   (己)三嘆

  世尊。是陀羅尼神咒。四十二億諸佛所說。若有侵毀此法師者。則為侵毀是諸佛已。

   (戊)五羅剎女五。初列名同請。二說。三嘆。四誓。五印。

   (己)今初。

  爾時有羅剎女等。一名藍婆。二名毗藍婆。三名曲齒。四名華齒。五名黑齒。六名多發。七名無厭足。八名持瓔珞。九名臯帝。十名奪一切眾生精氣。是十羅剎女。與鬼子母。幷其子及眷屬。俱詣佛所。同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欲擁護讀誦受持法華經者。除其衰患。若有伺求法師短者。令不得便。

   (己)二說

  即於佛前而說咒曰。伊提履(一)伊提泯(二)伊提履(三)阿提履(四)伊提履(五)泥覆(六)泥覆(七)泥覆(八)泥覆(九)泥覆(十)樓醯(十一)樓醯(十二)樓醯(十三)樓醯(十四)多醯(十五)多醯(十六)多醯(十七)兜醯(十八)[少/兔]醯(十九)

   (己)三嘆

  寍上我頭上。莫惱於法師。若夜叉。若羅剎。若餓鬼。若富單那。若吉蔗。若毗陀羅。若犍馱。若烏摩勒伽。若阿跋摩羅。若夜叉吉蔗。若人吉蔗。若熱病。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至七日。若常熱病。若男形。若女形。若童男形。若童女形。乃至夢中。亦復莫惱。即於佛前而說偈言。若不順我咒。惱亂說法者。頭破作七分。如阿梨樹枝。如殺父母罪。亦如壓油殃。鬥秤欺誑人。調達破僧罪。犯此法師者。當獲如是殃。

  毗陀羅。赤色鬼。犍陀。黃色鬼。烏摩勒伽。烏色鬼。阿跋摩羅。青色鬼。阿梨樹枝墮地。法爾破為七片。殺父。殺母。破僧是五逆之三。壓油殃者。西國壓油。搗麻使生蟲。然後壓之。汁多而肥。此殺業之尤。鬥秤欺誑人者。出用輕小。入用重大。此盜業之尤。故有震銘其背者。罪惡亦不輕也。

   (己)四誓

  諸羅剎女說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當身自擁護受持讀誦修行是經者。令得安隱。離諸衰患。消眾毒藥。

   (己)五印

  佛告諸羅剎女。善哉善哉。汝等但能擁護受持法華名者。福不可量。何況擁護具足受持供養經卷。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幡葢。伎樂。然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酥摩那華油燈。薝卜華油燈。婆師迦華油燈。優鉢羅華油燈。如是等百千種供養者。臯帝。汝等及眷屬應當擁護如是法師。

  三請以咒護竟。

   (丁)四聞品得益

  說是陀羅尼品時。六萬八千人得無生法忍。

    釋陀羅尼品咒護竟。次釋妙莊嚴王本事品。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此因緣出他經。昔佛末法。有四比丘。於法華經極生殷重。始則研求未悟。結契入山。旣又助道艱難。不能專志。其一人雲。吾等四窮。尚不存身。法將安寄。君三人者。但以命奉道。莫慮朝中。我當舍此身力。誓給所須。於是三人得展其誠。功超累劫。而此一人。數涉人間。道力未固。偶逢王駕。羨彼光榮。福力所資。隨念受報。人中天上。常得為王。享受旣久。漸起過患。三人以道眼見之。議共濟度。知其著欲。兼復邪見。若非愛鉤。無由可拔。故一為其婦。二為其子。具如今經所明。婦即妙音菩薩。王即華德菩薩。二子即是藥王。藥上。妙音處處宏經。藥王說咒護法。流通妙典。四聖功深。說彼前緣。故名妙莊嚴本事品也。(世界)又妙莊嚴者。妙法功德莊嚴六根也。此王往日。與妙法有緣。道熏時熟。諸根應凈。生雖未獲。其理必臻。故靈瑞感通。嘉名早立。例如善吉。雖未無諍。已號空生。下文雲。八萬四千歲精進修行妙法華經。得一切凈功德莊嚴三昧。以是義故。名為妙莊嚴也。(嘉名早立。是為人。精進修行。是對治。得三昧。是第一義。)本跡者。跡則當時一凡三聖。本則四皆是大菩薩。為欲引導彼時眷屬及諸眾生故也。觀心者。於諸見不動而通達正見。統禦無外。名為妙莊嚴王。

   (丙)約化他勸流通中。四明人護六。初明事本。二雙標所化能化。三明能化方便。四明所化得益。五結會古今。六聞品悟道。

   (丁)今初

  爾時佛告諸大眾。乃往古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名雲雷音宿王華智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國名光明莊嚴。劫名喜見。

   (丁)二雙標所化能化

  彼佛法中有王。名妙莊嚴。其王夫人。名曰凈德。有二子。一名凈藏。二名凈眼。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薩所行之道。所謂檀波羅蜜。屍羅波羅密。羼提波羅蜜。毗離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方便波羅蜜。慈悲喜舍。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皆悉明瞭通達。又得菩薩凈三昧。日星宿三昧。凈光三昧。凈色三昧。凈照明三昧。長莊嚴三昧。大威德藏三昧。於此三昧。亦悉通達。

  王是所化。夫人二子是能化也。別顯二子功德。大神力是如來衣。大福德是如來室。大智慧是如來座。六度加方便為七。或於權慧開出方願力智。則為十度。今但雲方便。即攝餘三。慈悲喜舍。是四無量心。三十七品[有經名為正道。以其是慧行故。此中指為助道。以七科豎入故。意指十度以為正道。然圓教十度。四等。三十七品。並是稱性無作妙道。非正非助。一往隨義名正助耳。禪中具有三昧。道品中亦節節有三昧。今更標七三昧名。皆是隨用立名。其理不異也。圓離三垢。名凈三昧。實智如日。權智如星。權實不二。名日星宿三昧。性凈發光。名凈光三昧。普現色身。名凈色三昧。性凈光明照瞭諸法。名凈照明三昧。示現莊嚴長時不滅。名長莊嚴三昧。十力威德含攝諸法。名大威德藏三昧。

   (丁)三明能化方便三。初時至。二論議。三現化。

   (戊)今初。

  爾時彼佛。欲引導妙莊嚴王。及愍念眾生故。說是法華經。

  彼佛出世。常宣正法。觀於王及眾生機熟時至。乃說是法。說是法華。即王得度時至故也。

   (戊)二論議

  時凈藏。凈眼二子。到其母所。合十指爪掌白言。願母往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我等亦當侍從。親近。供養。禮拜。所以者何。此佛於一切天人眾中說法華經。宜應聽受。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深著婆羅門法。汝等應往白父。與共俱去。凈藏。凈眼合十指爪掌白母。我等是法王子。而生此邪見傢。母告子言。汝等當憂念汝父。為現神變。若得見者。心必清凈。或聽我等往到佛所。

  子白母時至。母讓令化父。子怨生邪見傢。母責令憂念父。此約化儀。機緣旣熟。應須發起故也。若據其本。則子母元知。若附世情。則母慈先白。若約利他。則慈復居先。

   (戊)三現化

  於是二子念其父故。湧在虛空。高七多羅樹。現種種神變。於虛空中行。住。坐。臥。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或現大身。滿虛空中。而復現小。小復現大。於空中滅。忽然在地。入地如水。履水如地。現如是等種種神變。令其父王心凈信解。

  三明能化方便竟。

   (丁)四明所化得益十。初信子伏師。二白母求出傢。三重催見佛。四敘嘆功德。五俱詣佛所。六佛授王記。七出傢修行。八稱嘆二子。九佛述行高。十贊佛自誓。

   (戊)今初

  時父見子神力如是。心大歡喜。得未曾有。合掌向子言。汝等師為是誰。誰之弟子。二子白言。大王。彼雲雷音宿王華智佛。今在七寶菩提樹下法座上坐。於一切世間天人眾中廣說法華經。是我等師。我是弟子。父語子言。我今亦欲見汝等師。可共俱往。

  王昔信受外道。所覩邪變。不過或一或二。狹而且陋。故今見子所作。信伏其師而求見也。

   (戊)二白母求出傢

  於是二子從空中下。到其母所。合掌白母。父王今已信解。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等為父已作佛事。願母見聽。於彼佛所出傢修道。爾時二子。欲重宣其意。以偈白母。願母放我等。出傢作沙門。諸佛甚難值。我等隨佛學。如優曇鉢華。值佛復難是。脫諸難亦難。願聽我出傢。母即告言。聽汝出傢。所以者何。佛難值故。

  父王已信。宮中八萬四千又熟。故白母稱慶。願求出傢。而母亦聽之也。

   (戊)三重催見佛

  於是二子白父母言。善哉。父母。願時往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親近供養。所以者何。佛難得值。如優曇鉢羅華。又如一眼之龜。值浮木孔。而我等宿福深厚。生值佛法。是故父母。當聽我等令得出傢。所以者何。諸佛難值。時亦難遇。

  一眼龜者。約事秖是譬難值耳。若約表法。凡龜魚之眼。兩向看之。旣雲一眼。則所見非正。在生死海而又邪見。何能值於佛法浮木實諦之孔。

   (戊)四敘嘆功德

  彼時妙莊嚴王後宮八萬四千人。皆悉堪任受持是法華經。凈眼菩薩於法華三昧久已通達。凈藏菩薩。已於無量百千萬億劫通達離諸惡趣三昧。欲令一切眾生離諸惡趣故。其王夫人。得諸佛集三昧。能知諸佛秘密之藏。二子如是以方便力。善化其父。令心信解。好樂佛法。

  法華三昧者。攝一切法歸一實相如前說。離諸惡趣三昧者。九界三惑以為能趣。二種生死以為所趣。圓道正定。乃能離之。即二十五王三昧。圓破二十五有也。佛集三昧者。三德秘密之藏。佛集其中。唯佛行處也。

  

   (戊)五俱詣佛所聞法供養。見瑞歡喜。

  於是妙莊嚴王。與群臣眷屬俱。凈德夫人。與後宮采女眷屬俱。其王二子。與四萬二千人俱。一時共詣佛所。到已。頭面禮足。繞佛三帀。郤住一面。爾時彼佛。為王說法。示教利喜。王大歡悅。爾時妙莊嚴王及其夫人。解頸真珠瓔珞。價直百千以散佛上。於虛空中化成四柱寶臺。臺中有大寶牀。敷百千萬天衣。其上有佛結加趺坐。放大光明。爾時妙莊嚴王作是念。佛身希有。端嚴殊特。成就第一微妙之色。

  成就第一微妙之色。猶龍女所贊微妙凈法身。具相三十二也。已悟色之實相。故佛旋與授記。

   (戊)六佛授王記

  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四眾言。汝等見是妙莊嚴王。於我前合掌立不。此王於我法中作比丘。精勤修習助佛道法。當得作佛。號娑羅樹王。國名大光。劫名大高王。其娑羅樹王佛。有無量菩薩眾。及無量聲聞。其國平正。功德如是。

   (戊)七出傢修行

  其王即時以國付弟。與夫人二子幷諸眷屬。於佛法中出傢修道。王出傢已。於八萬四千歲。常勤精進。修行妙法華經。過是已後。得一切凈功德莊嚴三昧。

   (戊)八稱嘆二子

  即升虛空。高七多羅樹。而白佛言。世尊。此我二子。已作佛事。以神通變化。轉我邪心。令得安住於佛法中。得見世尊。此二子者。是我善知識。為欲發起宿世善根。饒益我故。來生我傢。

   (戊)九佛述行高

  爾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妙莊嚴王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若善男子。善女人種善根故。世世得善知識。其善知識。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令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王當知。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以化導。令得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大王。汝見此二子不。此二子已曾供養六十五百千萬億那由他恒河沙諸佛。親近恭敬。於諸佛所。受持法華經。愍念邪見眾生令住正見。

  善知識有三。一外護。二同行。三教授也。又有三。一諸佛菩薩。二道品六度。三實際實相。六種知識。皆能作於佛事。教授及佛菩薩二種。則能示教利喜。教授。同行。及諸菩薩三種。則能化導令得見佛。實相實際。則能令入菩提。此六並有全力。並不可缺。故雲是大因緣。

   (戊)十贊佛自誓

  妙莊嚴王。即從虛空中下。而白佛言。世尊。如來甚希有。以功德智慧故。頂上肉髻。光明顯照。其眼長廣。而紺青色。眉間毫相。白如珂月。齒白齊密。常有光明。唇色赤好。如頻婆果。爾時妙莊嚴王。贊嘆佛如是等無量百千萬億功德已。於如來前一心合掌。復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來之法。具足成就不可思議微妙功德。教戒所行。安隱快善。我從今日。不復自隨心行。不生邪見。憍慢。嗔恚諸惡之心。說是語已。禮佛而出。

  深達實相。故外欽佛德。內革己心。如悟冰水同一濕性。以湯消冰。永不凝結也。四明所化得益竟。

   (丁)五結會古今

  佛告大眾。於意雲何。妙莊嚴王。豈異人乎。今華德菩薩是。其凈德夫人。今佛前(時放)光照(於東方所召之)莊嚴相菩薩是。哀愍妙莊嚴王及諸眷屬故。於彼(光明莊嚴國土)中生。其二子者。今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是。是藥王藥上菩薩。成就如此諸大功德。已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所。植眾德本。成就不可思議諸善功德。若有人識是二菩薩名字者。一切世間諸天人民亦應禮拜。

   (丁)六聞品悟道

  佛說是妙莊嚴王本事品時。八萬四千人。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凈。

  於諸法中得法眼凈。即徧照三千相性假實諸法。通達無滯無染著也。或是分證。或是相似後心。二約化他勸流通竟。

   (乙)三約自行勸流通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梵音邲輸颰陀。大論觀經皆譯徧吉。此經譯為普賢。普即徧義。賢即吉義。等覺居眾伏之頂。伏道周徧。故名為普。斷道將盡。所較無幾。鄰終際極。故名為賢。如十四夜月。鄰似十五夜月也。大佛頂經雲。我用心聞。分別眾生所有知見。若於他方恒沙界外。有一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處。縱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安慰。令其成就。今言勸發者。戀法之辭。遙在彼國。具聞此經始末旣周。欲令自行化他永永無已。故自東而來。更請正說。勸發自行。更請流通。勸發化他。復以誓願而總勸發。文具四悉檀意。我為供養法華經故。自現其身。若見我身。甚大歡喜世界悉也。以見我故。轉復精進。即得三昧及陀羅尼。為人悉也。無有非人能破壞者。亦復不為女人惑亂。對治悉也。剎塵菩薩具普賢道。第一義悉也。以此四悉檀因緣故來勸發。上判流通文為三。神力囑累二品。正明付囑流通。藥王下五品。舉菩薩化道力大以勸流通。今此一品。舉普賢誓願力大。以勸流通也。文分為四。初發來。二勸發。三述發。四發益。

   (丙)初發來三。初上供。二下化。三修敬。

   (丁)今初

  爾時普賢菩薩。以自在神通力。威德名聞。與大菩薩無量無邊不可稱數。從東方來。所經諸國。普皆震動。雨寶蓮華。作無量百千萬億種種伎樂。

  自在是理一。神通是行一。威德是人一。名聞是教一。又自在是常。神通是樂。威德是我。名聞是凈。言說如此。即一而四。德無不備也。威德故震動。名聞故雨華。神通故作樂。自在故隨動。隨雨。隨作。譬如大龍飛行。雲雨流起。此是心力。法力。眾生力。應化力。不思議力所致。以此四德妙力。遠來勸發四一。所經歷處。自行上供。其事如此。問。華嚴明普賢菩薩。依真而住非國土。今何故雲從東方來。答。彼經顯示所證自體。此經且據應跡所從。夫真如法性。初住已能分證。何況普賢。應跡所從。多寶亦雲東方。又何況普賢。若知真性之外無國土。則知國土之外。亦非別有真可住矣。

   (丁)二下化

  又與無數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大眾圍繞。各現威德神通之力。

  隨他所宜。現八部像。主伴並具四德舉二攝二。故雲各現威德神通之力。當知所隨皆法身也。又與大菩薩。是示現實功德。與諸八部。是示現權功德。權實並具四德。並有上供下化二意。

   (丁)三修敬

  到娑婆世界耆阇崛山中。頭面禮釋迦牟尼佛。右繞七匝。

  初發來竟。

   (丙)二勸發二。初請問勸發。而誓願勸發。

   (丁)初中二。初問。二答。

   (戊)今初

  白佛言。世尊。我於寶威德上王佛國。遙聞此娑婆世界說法華經。與無量無邊百千萬億諸菩薩眾。共來聽受。惟願世尊當為說之。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如來滅後。雲何能得是法華經。

  當為說之。更請正說流通之要旨也。雲何能得是經謂得正說流通之妙解也。請正說。是勸發自行。請流通。是勸發化他。欲令妙法光流無極。乃戀法無已之極思也。

   (戊)二答

  佛告普賢菩薩。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當得是法華經。一者為諸佛護念。二者植眾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必得是經。

  普賢菩薩旣雙請正說流通。今佛亦以四法而雙答之。先答正說者。開權顯實也。佛於眾生。雖復大慈平等普度。而諸眾生迷背法性。如覆盆之下。自隔日光。若能遠惡(世界)從善。(為人)返迷(對治)歸悟。(第一義)開眾生知見。顯佛知見者。則稱可聖心。是為諸佛護念。(法身)若佛知見開。則般若照明。是為植眾德本。亦即不亂不味。不取不舍。是為入正定聚。(般若)亦即上合慈力。下同悲仰。是為發救眾生之心。(解脫)當知四法。秖是開權顯實。證圓三德也。又諸佛護念。是開佛知見。植眾德本是示佛知見。入正定聚。是入佛知見。發救生心。是悟佛知見。跡門之要。此四收矣。又跡則有本。從本三德。故有跡中三德。從本開。示。悟。入。故有跡中開。示。悟。入。今開跡即顯本。本跡無二無別。故以四法答其請正說也。次答流通者。流通之要。唯三唯四。今諸佛護念。入正定聚。即著如來衣。植眾德本。即坐如來座。發救生心。即入如來室。又諸佛護念。即身安樂行。植眾德本。即口安樂行。入正定聚。即意安樂行。發救生心。即誓願安樂行。故以四法答其請流通也。一答酬其兩請。舉四冠罩一經。遠來勸發。其義如此。能行四法。必解經體。故雲必得是經。此結成正說之請也。能運此解傳與他人。他人得此信解。成初依人。若得真解成第二。第三。第四依人。此結成流通之請也。初請問勸發竟。

   (丁)二誓願勸發二。初誓願護人。二誓願護法。

   (戊)初中六。初攘其外難。二教以內法。三覆以神力。四示勝因。五示近果。六總結勸。

   (己)今初

  爾時普賢菩薩白佛言。世尊。於後五百歲濁惡世中。其有受持是經典者。我當守護。除其衰患。令得安隱。使無伺求得其便者。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若為魔所著者。若夜叉。若羅剎。若鳩槃茶。若毗舍阇。若吉蔗。若富單那。若韋陀羅等諸惱人者。皆不得便。

  韋陀羅。主厭禱鬼也。此翻善妙。

   (己)二教以內法又三。初行立讀誦。二若坐思惟。三三七精進。

   (庚)今初

  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我爾時乘六牙白象王。與大菩薩眾。俱詣其所。而自現身供養守護。安慰其心。亦為供養法華經故。

   (庚)二若坐思惟

  是人若坐思惟此經。爾時我復乘白象王。現其人前。其人若於法華經有所忘失一句一偈。我當教之。與共讀誦。還令通利。爾時受持讀誦法華經者。得見我身。甚大歡喜。轉復精進。以見我故。即得三昧及陀羅尼。名為旋陀羅尼。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法音方便陀羅尼。得如是等陀羅尼。

  旋者。旋假入空也。百千萬億者。旋空入假也。法音方便者。二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也。

   (庚)三三七精進

  世尊。若後世後五百歲濁惡世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索者。受持者。讀誦者。書寫者。欲修習是法華經。於三七日中。應一心精進。滿三七日已。我當乘六牙白象。與無量菩薩而自圍繞。以一切眾生所喜見身。現其人前而為說法。示教利喜。亦復與其陀羅尼咒。得是陀羅尼故。無有非人能破壞者。亦不為女人之所惑亂。我身亦自常護是人。惟願世尊。聽我說此陀羅尼咒。即於佛前而說咒曰。阿檀地(一)檀陀婆地(二)檀陀婆帝(三)檀陀鳩舍隸(四)檀陀修陀隸(五)修陀隸(六)修陀羅婆底(七)佛陀波膻禰(八)薩婆陀羅尼阿婆多尼(九)薩婆婆沙阿婆多尼(十)修阿婆多尼(十一)僧伽婆履叉尼(十二)僧伽涅伽陀尼(十三)阿僧祇(十四)僧伽婆伽地(十五)帝隸。阿惰僧伽兜略(盧遮切)。阿羅帝波羅帝(十六)薩婆僧伽地三摩地伽蘭地(十七)薩婆達磨修波利剎帝(十八)薩婆薩埵樓馱憍舍略阿[少/兔]伽地(十九)辛阿毗吉利地帝(二十)。

  二教以內法竟。

   (己)三覆以神力

  世尊。若有菩薩得聞是陀羅尼者。當知普賢神通之力。若法華經行閻浮提有受持者。應作此念。皆是普賢威神之力。

   (己)四示勝因

  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當知是人行普賢行。於無量無邊諸佛所。深種善根。為諸如來手摩其頭。

  行普賢行。同未來佛得脫也。深種善根。於過去佛得種也。手摩其頭。為現在佛所熟也。

   (己)五示近果

  若但書寫。是人命終。當生忉利天上。是時八萬四千天女。作眾伎樂而來迎之。其人即著七寶冠。於采女中娛樂快樂。何況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若有人受持讀誦解其義趣。是人命終。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墮惡趣。即往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彌勒菩薩有三十二相。大菩薩眾所共圍繞。有百千萬億天女眷屬。而於中生。有如是等功德利益。

  但能書寫。近生忉利。具五法師。能生兜率。得為補處眷屬也。問。何不生安樂土耶。答。若發凈願。則隨其觀行淺深。生四種安樂土。不發凈願。則隨其五品功成。生兜率也。

   (己)六總結勸

  是故智者。應當一心自書。若使人書。受持讀誦。正憶念。如說修行。

  初發願護人竟。

   (戊)二誓願護法

  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故。守護是經。於如來滅後。閻浮提內廣令流佈。使不斷絕。

  二勸發竟。

   (丙)三述發二。初先述護法。二述護人。

   (丁)今初

  爾時釋迦牟尼佛贊言。善哉善哉。普賢。汝能護助是經。令多所眾生安樂利益。汝已成就不可思議功德。深大慈悲。從久遠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而能作是神通之願。守護是經。我當以神通力守護能受持普賢菩薩名者。

  聞法華經。受持法華。皆是普賢神力。聞普賢名。受持普賢名字。皆是如來神力。即兼述護人中第三覆以神力也。

   (丁)二述護人五。初述第二教以內法。二述第四示勝因。三述第五示近果。四述第一攘外難。五述總結勸。

   (戊)今初

  普賢。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修習書寫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則見釋迦牟尼佛。如從佛口聞此經典。當知是人供養釋迦牟尼佛。當知是人佛贊善哉。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手摩其頭。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見釋迦佛。不但見六牙白象普賢身也。從佛口聞。不但普賢共讀誦也。佛贊善哉。手摩衣覆。不但普賢咒護也。贊善是空座行成。手摩是慈室行成。衣覆是忍衣行成。

   (戊)二述第四示勝因

  如是之人。不復貪著世樂。不好外道經書手筆。亦復不喜親近其人及諸惡者。若屠兒。若畜豬羊雞狗。若獵師。若炫賣女色。是人心意質直。有正憶念。有福德力。是人不為三毒所惱。亦不為嫉妬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惱。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賢之行。

   (戊)三述第五示近果

  普賢。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若有人見受持讀誦法華經者。應作是念。此人不久當詣道場。破諸魔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法輪。擊法鼓。吹法螺。雨法雨。當坐天人大眾中師子法座上。普賢。若於後世受持讀誦是經典者。是人不復貪著衣服臥具飲食資生之物。所願不虛。亦於現世得其福報。

  當詣道場。必成遠果。何止忉利兜率之近果耶。雖不貪著四事。亦於現世得其福報。何止命終方生天耶。

   (戊)四述第一攘外難

  若有人輕毀之言。汝狂人耳。空作是行。終無所獲。如是罪報。當世世無眼。若有供養贊嘆之者。當於今世得現果報。若復見受持是經者。出其過惡。若實若不實。此人現世得白癩病。若輕笑之者。當世世牙齒疎缺。醜唇平鼻。手腳繚戾。眼目角睞。身體臭穢。惡瘡膿血。水腹短氣。諸惡重病。

  佛廣示毀者之罪。令知過必改。不相惱亂。非但持經者難滅。亦乃欲毀者福生。無毀無難。彼此安樂。曠濟無偏。慈之至也。

   (戊)五述總結勸

  是故普賢。若見受持是經典者。當起遠迎。當如敬佛。

  三述發竟。

   (丙)四發益二。初聞品益。二聞經益。

   (丁)今初

  說是普賢勸發品時。恒河沙等無量無邊菩薩。得百千萬億旋陀羅尼。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諸菩薩。具普賢道。

  百千萬億旋陀羅尼。秖是法界差別智耳。具普賢道。是滿足十地。鄰極至聖也。

   (丁)二聞經益

  佛說是經時。普賢等諸菩薩舍利弗等諸聲聞。及諸天龍人非人等。一切大會。皆大歡喜。受持佛語。作禮而去。

  三事歡喜如前說。此中雲何猶稱聲聞。乃經傢存其本位耳。又經傢稱其為大乘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也。

  妙法蓮華經臺宗會義卷七之二

  

  

  跋語

  嗚呼。圓頓妙法。曠劫難逢。繄我愚蒙。何緣幸遘。每一披閱。恍若夙聞。豈非普賢威神之力。釋迦守護之功耶。智者大師。不可復作。後賢堅執。鬥諍滋生。圓融絕待法門。幾成彼此是非情見。宏之者城塹益高益深。望之者疑畏日新日盛。耳聞目擊。扼腕痛心。不揣疎庸。聊為介紹。舉筆於己醜之十一月初五日。甫成一序。病臥半月。至十九日。方得勉強從事。旦夕孳孳。手不停書。目不停閱。臘月二十六日。僅完三卷經文。計得會義八卷。歇節三日。庚寅元旦。隨即試筆。又歷一月。方得告成。共計會義一十六卷。足運心力六十八日。嗟嗟。曾聞古人一炷香中。即能朗誦華嚴一部。而旭也根鈍。矻矻乃爾。亦可嗤矣。然以此誘接初學。令得漸悟法華實相。不終按劎。亦不望洋。則釋迦普賢及與智者。皆必鑒旭苦心也夫。庚寅仲春朔日巳刻。閣筆故跋。

  佛弟子李果明。一心上叩。

  本師釋迦文佛。證明發願。法華經雲。舉首低頭。皆當作佛。乃至散心稱佛聖號。尚成菩提。(弟子等眾)生此末世。得遇聖經因緣。豈可錯過。必須展轉化導。饒益有情。或少或多。眾緣成就。良因同種。利益將來。源遠流通。普傳塵剎。凡有見聞。悟入一乘。同登寶所。不居化城。盡未來際。常遇如是經典。伏願捐資人等。身心清利。永無病緣。四大康強。無諸魔障。福慧圓修。同登覺岸。惟願我佛大慈。必垂護念。是禱。

  

  

  

  

  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玄義

                          明菩薩沙彌古吳智旭述

                          菩薩比丘溫陵道昉訂

  

  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玄義

  

    夫道窮覺海。必稱性以垂慈。教被群機。必攝末而歸本。是以界內界外。混之弗齊。行佈圓融。類之不隔。梵網經心地品者。其眾生之本源。諸佛之慧命乎。本源自性清凈。故稱為梵。慧命徧傳塵剎。故稱為網。萬法之所集起。故稱為心。凡聖之所依持。故稱為地。約身。則舍那為本。釋迦為跡。約土。則華藏為本。此界為跡。本跡雖殊。皆不離於梵網。約法。則九處所說為別。四禪今說為總。約義。則次第行位為別。初心木叉為總。總別雖殊。皆不出於心地。故機緣初熟。乃接眾以覲本源。心地既敷。仍秉法而傳異界。示成正覺。即廣演總中之別。還至菩提。爰先敷別內之總。至哉斯教。尤返迷歸悟之要津。行菩薩道之根本也。拈一品而知一部指歸。即一部而通一代儀法。觀一佛而徧知十方三世楷模。廼紹先哲之芳規。補前聖之未備。將釋經文。先陳五義。一釋名。二顯體。三明宗。四辨用。五教相。

    釋名為二。初釋佛說梵網經名。次釋菩薩心地品名。

    初中為三。初釋佛說。次釋梵網。第三釋經。

    初言佛說者。乃大聖慈尊四辯宣揚也。梵語具雲佛陀。此翻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名為佛。原始要終。具六即義。謂一切眾生本具覺性。名為理佛。聞此理性。圓解初開。是名字佛。念念觀心。伏五住惑。名觀行佛。功深垢落。凈於六根。名相似佛。分破無明。分見法性。名分證佛。無明斷盡。理性圓顯。名究竟佛。佛有三身。謂法。報。化。法即本覺性體。報乃始覺智圓。化則慈悲應現。有處雲法身名毗盧遮那。此翻光明徧照。報身名盧舍那。此翻凈滿。化身名釋迦牟尼。此翻能仁寂默。然晉譯華嚴皆稱為盧舍那。唐譯皆稱毗盧遮那。隻是梵音楚夏。未必專以此分法報。又華嚴或名釋迦。或名遮那。本無異體。惟此經舍那自坐華臺。釋迦據百億界。當知三身非一非異。機緣不同。見一異耳。又三身皆具單復二義。法身單者。惟指本來清凈理體。報身單者。惟指無上功德智慧。化身單者。惟指應現如水中月。法身復者。一本性清凈法身。即眾生本源自性天真佛也。二離垢妙極法身。即諸佛所證究竟法界理也。報身復者。一自受用報身。即諸佛智斷二德究竟實果。二他受用報身。即地上菩薩隨其心量所見剎塵相好。一一相好皆無分劑者也。化身復者。一應現身。示成八相。二變化身。無而倏有。又化身亦名應身。應物示現。如月印水故也。示八相者。復有三種。一勝應身。謂地上大士所見。相好無量。及一類大根眾生。雖未登地。繇善根力。亦能見之。此亦名為他受用報。二帶劣勝應身。即通教三乘所見。接入別圓故勝。猶依事識故劣。三劣應身。即界內鈍根所見丈六老比丘相。惟依事識不達相海無邊之致。故名為劣。此三應身。復須約橫豎以辨其相。約橫辨者。隻一丈六境本定身。界內鈍根。見其在木樹下。坐生草座。以老比丘身。轉生滅四諦法輪。界內利根。即見在寶樹下。坐天衣座。以帶劣勝應身。轉無生四諦法輪。界外鈍根。又即見其在華藏界。坐華王座。以圓滿報身。轉無量四諦法輪。乃至界外利根。又即見其居寂光土。坐虛空座。以清凈法身。轉無作四諦法輪。此則佛身不動。機見自殊。故名橫辨也。約豎辨者。如此經中千百億釋迦。自坐菩提樹下。義當劣應。應藏教機。千華上佛。自居四禪宮中。義當帶劣勝應。應通教機。故起信論雲。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謂以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自然而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即其證也。盧舍那佛。自據蓮華臺藏世界。義當他受用報。亦名勝應。應別教機。此則佛身不同。處所亦異。若藏教機轉而為通。則離於樹下。得見四禪中佛。若通教機接入別教。則從於四禪。還至華藏世界。惟圓人根利。於一切身若橫若豎。瞭知皆即法身影現。故不別明身相處所。此名豎辨也。問。起信為圓頓大乘。胡得判作通教佛相。答。文中既言示世間最高大身。知是應化。非指法報。而通教為大乘初門。前通三藏。令不滯於化城。後通別圓。令同歸於寶所。故功德成滿菩薩。示現此身最切機宜。兼與今經宛合。以三千大千世界。統一色究竟天。故亦統一佛身。即所謂周匝千華上之千釋迦也。於同居土中最為高大。故名勝應。對方便土中猶屬分段。故名帶劣。言一念相應慧者。明是應通教機。言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者。約權。則斷盡色心無知習氣。亦稱佛眼一切種智。約實。則是從法報而垂應化。言不思議業能現十方者。即所謂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千百億釋迦。是千釋迦化身也。無而倏有。又有二種。一示現佛相。二示九界相。如妙音。觀音等。隨類現身。來時不知。去時不覺。佛佛道同。總以慈悲感應。成茲妙用也。如此三身。義意無量。總非異體。法身如珠體圓。報身如珠光凈。化身如珠影互涉。離體無光。離光無影。繇影知光。繇光見體。三身理明。梵網義顯矣。又此三身。即是三德。法身即法身德。除中道外無別體故。報身即般若德。證理繇實智故。化身即解脫德。處處應現往故。三德秘藏。諸佛非增。眾生非減。三身亦爾。但迷時為理即三身。乃至成佛時為究竟三身耳。說者。悅其所懷。謂諸佛久修久證一體三身。瞭知一切眾生同具此德。大悲熏心。每思濟度。今機緣初熟。廼接歸本源世界。親覲本尊。秉受心地法門。次復示成樹下。普為凡夫結重輕戒。俾受者頓入佛位。成真佛子。度生本懷於茲暢悅。據文。則上卷是舍那所說。下卷是釋迦所說。然經傳此界。必繇釋迦之所覆述。題稱佛說當指釋迦。亦以三身不異故也。問。三身既是不異。何故釋迦擎接大眾。還至蓮華臺藏世界。同禮舍那。答。三身不異。亦非定一。以不異而異。故約豎辨。如此經中釋迦億國舍那華臺。以不一而一。故約橫辨。如華嚴中不動寂場。徧於塵剎。又以一而不一。故華嚴明或見釋迦。或無量壽。或復阿閦。或賢首等。令人不作定一之見。以異而不異。故此經雲。如是千百億。盧舍那本身。令人不作定異之見。佛身一異。既不可思議。說法傳受。亦不可思議。謂初一番舍那傳法。千釋迦受之。次一番千釋迦傳法。千百億釋迦受之。第三番千百億釋迦傳法。一切眾生受之。乃至現在眾生展轉傳法。後世眾生次第受之。以言其異。則同者亦異。舍那尚非千佛。千佛尚非百億。況千百億。豈即一切眾生。是名為跡。是隨情說以言其同。則異者亦同。千百億既即千佛化身。千佛又即舍那化身。彼一切眾生。何獨非舍那同體。故曰。若人受佛戒。即入諸佛位。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是名為本。是隨智說。為本施跡。繇跡顯本。此擎接大眾還蓮華藏意也。舍那為本。千釋迦為跡。千佛又為本。千百億釋迦為跡。千百億又為本。一切眾生為跡。乃至展轉傳法者復為本。受法者復為跡。本跡重重。不可思議。而離本無跡。跡是本傢之跡。故雲諸佛心內眾生。離跡無本。本是跡傢之本。故雲眾生心內諸佛。法華本跡。豎約塵劫。此經本跡。橫約億界。豎則古今不離當念。橫則自他不隔毫端。為本施跡。妙智隨情。開跡顯本。融情歸智。豈不巧哉。又此經不惟橫開本跡。知自他之不隔。亦復豎開本跡。顯今古之常然。如下卷初雲。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為此娑婆世界坐金剛華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為是中一切大眾略開心地法門竟。豈非開顯數數示成正覺之事。故法華經雲。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也。若謂概論受生行菩薩道。則觀此大地。無有一微塵許非是菩薩舍身命處。又何止八千返耶。問。開近顯遠。惟在法華。餘部之所不共。今方初示成道。胡得便約發本為解。若此經既已發本。又何須法華更開。答。法華兩番開顯。皆點示界內權機。令歸佛道。今經與華嚴同部。自被界外兩機。縱令二乘在座。猶然若啞如聾。況未與法席。那知絕唱。故須直至法華。方得開會。不可謂根已熟者。亦至法華方開會也。問。佛三身中。的是何身說法。答。三身既非一異。自不容偏執何身說法。但為對治有異。故使諸經所說不同。或雲。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此則恐人執相迷理。故惟示法性本覺以為真佛也。或雲。法佛者。自覺聖境。無言無說。說法現儀。皆化佛耳。此則恐人以法身墮在情量。故惟指化佛示三輪也。實則說法度生。非法身。亦不離法身。非報化身。亦不離報化身。若得四悉檀意。謂惟法身說法亦可。如雲。報化非說法者。謂惟報化說法亦可。如雲。法身無言無說。謂三身合乃說法亦可。如雲。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謂三身各各說法亦可。法報佛為地上菩薩說法。勝應佛為地前及聲聞緣覺說法。劣應佛為一切凡夫說法。謂三身總無所說亦可。如雲。四十九年不說一字。若不解四悉因緣。隨執一句。皆名謗佛也。

    次釋梵網為二。初約喻。次約法。初約喻者。經雲。時佛觀諸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如是。故知以喻為名也。能喻惟一。謂梵王珠幢。所喻有二。謂世界及佛教門。世界即所被之機。教門即能被之法。法性平等。理非種種。繇機異故。教門亦殊。初明所被之機。不言眾生而言世界者。舉依報以該正報。所謂佛世界。乃至地獄世界。以此種種世界。皆是眾生同別二妄所成。同中有別。別中有同。同別互緣。安立剎網。凈穢差別。非言可窮。略而明之。有四種土。一常寂光土。二實報無障礙土。三方便有餘土。四凡聖同居土。以四土攝十界者。寂光是佛世界。實報是菩薩世界。方便是聲聞緣覺世界。同居是六凡世界也。於此四土。又各分凈穢。及具橫論豎論二義。今先明四土。初常寂光土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又三德皆常。性無遷故。三德皆寂。離塵勞故。三德皆光。極明凈故。如此三法。不縱不橫。名秘密藏。乃清凈法身所遊居處。約智名身。約理名土。身土一如。非二相也。此無各各別異之致。而實徧周別異界中。以別異世界。離此別無安立處故。實報無障礙土者。繇於全性起修。稱性所感。真實果報。色心自在。塵剎互含。地上大士之所遊居。身能現土。土亦現身。不違法性。勝妙莊嚴。具如華嚴所明法界安立海也。方便有餘土者。出三界外三乘聖眾修方便道之所遊居。但離分段。未免變易。但盡見思。未除別惑。故名有餘。謂有九人生於此土。藏教二人。聲聞緣覺。通教三人。聲聞。緣覺。及六地以上菩薩。別教三人。十住。十行。及十回向。圓教一人。即是十信也。凡聖同居土者。三界九地。二十五有。本是凡夫有漏。善。不善。不動業之所招感。而聖人亦復同居。其同居者。有二種聖。一實。二權。實者。謂此聖人。始是凡夫。本繇夙業牽生此界。生此界後。因修道力。證三乘果。權者。謂此聖人。或是寂光實報方便土人。繇大悲願力。哀愍眾生。示生此界。非是業牽。以此二種聖人與凡雜處。故名凡聖同居土也。問。同居土中。聖有權實。上三土中。惟聖無凡。亦各有權實否。答。方便土中。二權一實。若從同居土中斷見思惑。盡分段生。乃於方便土中受法性身。如前所明九人。總名一實。若寂光。實報佛及菩薩為誘定性二乘。及地前菩薩。令入正位。示居方便。是名二權。實報土中。一權一實。若別地。圓住。分破無明而得生者。名之為實。若寂光法佛。現他受用報身。教諸菩薩令盡無明源者。名之為權。寂光土中。惟實無權。以是諸佛所遊居故。次明四土各分凈穢者。同居土中。五濁輕者則凈。如極樂世界。妙喜世界等。五濁重者則穢。如今娑婆世界等。又或純凈無穢。或純穢無凈。或凈兼穢。或穢兼凈。或凈轉穢。或穢轉凈。各各不同。別異無量。皆繇眾生業感。致斯差降。具如諸經廣明。方便土中。析空拙度者穢。體空巧度者凈。細論則九人所見。後後轉勝。亦得展轉論於凈穢。實報土中。次第三觀證入者穢。一心三觀證入者凈。寂光土中。分證名穢。究竟名凈。問。同居繇業所牽。可分凈穢。上之三土。皆是聖居。那復有穢。答。譬如孫陀絕色。比於天女。不啻瞎猴。上味酥酡。禪天視之。不啻膿血。色界妙身。四空視之。逾於癰毒。小乘三昧。法眼觀之。猶如癡醉。以此為例。凈穢何窮。未登妙覺。穢終未盡。凈終未極。故曰。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也。次明橫論豎論者。豎則出於同居。乃入方便。出於方便。乃入實報。出於實報。乃入寂光。斷惑既淺深不同。住處亦高下迥別。橫則不移當處。所見自殊。於同居土。橫超三土。謂見思斷盡。即見方便。塵沙斷盡。分破無明。即見實報。亦得分見寂光。無明斷盡。即得瞭瞭見於寂光。於方便土。橫超二土。謂實報。寂光。於實報土。橫超一土。謂常寂光。常寂光土。無復可超。亦無橫豎。又約諸佛菩薩。三乘聖人。隨於己土。橫豎自在。謂常寂光土。能為眾生現下三土。實報土中。能為眾生現下二土。方便土中。能為眾生現同居土。又同居土中。能為眾生示上三土。方便土中。能為眾生示上二土。實報土中。能為眾生示寂光土。故曰。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互相涉入也。

    次明能被之法。法貴當機。機既萬殊。法亦千變。概而為語。有四種教。良以眾生流轉二死。止因迷真。迷中二種無明。迷真故有分段生死。須設界內教以度之。迷中故有變易生死。須設界外教以度之。而真中二迷。復各有輕重不同。故界內外人。又各有利鈍根異。迷真重者為界內鈍根。非析空觀莫生其解。故有藏教法起。迷真輕者。為界內利根。非體空觀。不逗其宜。故有通教法起。迷中重者為界外鈍根。非次第三觀莫治其惑。故有別教法起。迷中輕者為界外利根。非一心三觀莫開其悟。故有圓教法起。就此四教。復各四門。謂有門。空門。亦有亦空門。非有非空門。凡四四一十六門。就十六門。又各具四種悉檀。謂諸眾生聞一一門。或得歡喜益。是世界悉檀。或得生善益。是為人悉檀。或得滅惡益。是對治悉檀。或得入理益。是第一義悉檀。故曰佛教門亦復如是。猶如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也。又說此四教。更有四種化儀不同。或頓說。或漸說。或秘密說。或不定說。頓說者。頓示圓宗。或雖兼別。總被大機。如華嚴及此經等。漸說者。曲為小機。引權入實。如阿含為漸初。但說藏教。方等為漸中。並談四教。而二乘秪得通益。般若為漸末。帶通別正談圓教。而二乘秪得別益。秘密說者。為此說頓。為彼說漸。一座一音。各自異解。互不相知。不定說者。頓說中得漸益。漸說中得頓益。以小助大。以大助小。如此儀法。融攝難思。故曰佛教門亦復如是。猶如無量世界。喻以網孔。互相涉入也。約四教對四土三佛者。寂光法佛說圓教。實報報佛說別教。方便勝應佛說通教。同居劣應佛說藏教。又法佛能具說四教。報佛能說三教。謂藏。通。別。勝應能說二教。謂藏與通。劣應能說一教。謂惟三藏。又同居中樹下劣應須具說四教。眾生根性雜故。色究竟天帶劣勝應。惟說三教。藏教之機不能見故。方便土中。勝應身佛止說別圓二教。令見中道。界內二機皆絕分故。實報土中他受用報。惟說圓教。令諸菩薩永盡無明源故。自受用報。冥於法性。惟受真樂。等覺以下所不能見。無所說法。其諸菩薩所可見者。皆即他受用報耳。寂光法身惟是諸佛自覺聖智境界。無復可說。又報智冥法性身。離一切相。徧一切身。非說非不說。雙照說與不說。謂自受用報冥法身而寂然。是不說義。種種應身依法報而起用。即是說義。又不惟法身非說非默。雙照說之與默。即報化等身。亦各具說默二用。四辯宣揚。名之為說。三昧正受。名之為默。有雲。說法則利益眾生。默然則自受法樂。一往語耳。自有眾生。聞佛說法而得歡喜生善滅惡入理者。復有眾生。見佛默然而得歡喜生善滅惡入理者。是故如來一說一默。皆關四悉因緣。又說能詮表四教一十六門。門門令得四益。默亦能顯示四教一十六門。門門亦得四益。若從說法薦取者。一往判是信行。若從默然薦取者。一往判是法行。又自有從說法而起隨法行者。自有從默然而起隨信行者。事非一概。又從默然處薦取者。一往判是利根。從說法處薦取者。一往判是鈍根。又自有利根則一聞便悟。鈍根乃須入定示相者。亦非一概。今更約機感總述其意。樹下千百億劣應。正為應藏教機。而博地凡夫有夙具通別圓根者。即於此劣應而聞後之三教。色究竟天帶劣勝應身。正為應通教機。而諸天世人有夙具別圓根者。即於此帶劣勝應身而聞後之二教。方便勝應身。正為接通入於別圓。故鈍者但聞別教。利者兼聞圓法。實報土中華臺報身。正應別圓二機。故華嚴圓而兼別。此經別而兼圓。蓋諸佛現身說法。本為一實而施三權。必引三權而歸一實。既以說法而引。亦以示相而引。說法而引。復有二義。一豎引。二橫引。豎引者。先說阿含以除凡情。次說方等以奪聖解。次說般若以會其法。後說法華以會其人。如前所明。於三漸中僅得三益。直至法華方得圓益。此約最鈍根人。必須備歷五味而豎入也。橫引者。即秘密。不定二種化儀。隨其根性。或於阿含便悟圓常。或於方等。或於般若。便悟圓常。不必歷盡諸味。隨於何味。皆得超入。所謂置毒乳中。乳即殺人。酪及二酥。乃至醍醐。隨其毒發。皆即殺人也。示相而引。亦有二義。一豎引。二橫引。豎引者。樹下機熟。得見色究竟身。四天機熟。接歸華藏世界。華藏機熟。證入平等法性也。橫引者。隻此丈六劣應生身。通教機熟。即見其為高大勝應。別教機熟。即見其為剎塵相海。圓教機熟。即見其為凈妙法身也。此橫豎二引。復各二意。若彼眾生。未曾伏斷見思。塵沙。無明。而得見勝應他報及法身者。即是夙因將熟。故佛以神力加被令見。見已方得惑斷理彰。若彼眾生。既已伏斷三惑而得見三身者。即是現在功熟。故佛隨機應之。如水清則月自現。然佛力亦因自力。自力亦緣佛力。感應道交。機法相稱。尤見別異無量而互相涉入也。約喻釋竟。

    次約法者。梵網即是眾生心性。乃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也。自性本凈名梵。塵介含攝名網。繇此心性。建立無量世界眾生之法。及設無量教門諸佛之法。故曰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而此心性。體絕染凈。徧能出生染凈諸法。正染凈時。仍非染凈。染亦法界。凈亦法界。染凈俱不思議。乃名為梵。所謂佛界清凈。乃至地獄清凈。即此心性。體非同異。徧能示現同異諸相。正同異時。仍非同異。異亦法界。同亦法界。同異俱不思議。乃名為網。所謂佛為法界。一切法趣佛。乃至地獄為法界。一切法趣地獄。略而言之。夫心者。不起而已。介爾有心。三千具足。謂一念心中。必具十界。於一一界。必各互含。便成百界。如此百界。各具相性。乃至本末究竟等十如。共有千如。復次實法一千。假名一千。國土一千。則成三千。實法者。地獄五陰。乃至佛界五陰。假名者。地獄假名。乃至佛界假名。國土者。地獄依報。乃至佛界依報。隨指一法。隨舉一名。隨拈一塵。無非法界。理事頓足。無欠無餘。如一法。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如一名。一切諸名亦復如是。如一塵。一切諸塵亦復如是。而但雲介爾有心。三千具足者。以眾生太廣。佛法太高。故且令觀心。庶易悟入。隻此介爾極微劣心。三千性相。炳然頓具。非前非後。不減不增。何以故。一念體圓。名為理具。隨起念時。即名事造。良繇介爾所起之心。於十界中必落一界。一界既現。九界同彰。故地獄現時。一切法趣地獄。十界無非獄界。又獄界亦能徧起十界。乃至佛界現時。一切法咸趣佛界。十界無非佛界。又佛界亦能徧起十界。法性自爾。非關強造。隻因此介爾一念之心。必全攬法界以為其體。而此法界。從來無有分劑。不可割裂。安得謂此介爾之心。止是少許法界理耶。又此介爾之心。既全具法界之理。必全具法界之事。以此法界。從來攝一切事罄無不盡。並無一事如微塵許。能出法界外者。倘謂介爾心中。但具法界全理。不具法界全事。不幾有理外之事耶。所以念體念用。同名為心。念體則冥乎理具。而理具還包事造。念用則成乎事造。而事造還含理具。故此事理兩重三千。皆即一念心中圓具。如帝網珠。光光融攝。重重無盡。難議難思。昏迷倒惑。此理常如。梵網理也。迷此理心。紛然五住。妄受二死。不契妙心。是成世界種種差別。諸佛愍之。隨機設教。為圓為別。為通為藏。教設四門。門兼四悉。或頓或漸。或秘或顯。廣化眾生。令歸本際。梵網教也。背塵趨覺。秉教修行。小大隨其夙根。鈍利仍其慣習。或轉或接。或借或會。從無量門。通一實境。梵網行也。繇理起教。因教發行。藉行契理。理非心外。教行亦然。理即法身。教即般若。行即解脫。迷成三障。悟顯三身。自悟名佛。悟他名說。自他不二。名為梵網。約法釋竟。

    第三釋經者。先正釋。次示通別。三明具義互含。先正釋者。梵語修多羅。此翻契經。上契妙理。下契群機。故名為契。為法為則。今古常然。故名為經。從來譯師。皆略去契字。直稱為經。經乃此方之言。訓法訓常。法者。軌執義。軌生物解。任持自性。常者。不變不壞義。軌持即契機。常即契理。字雖從略。義亦無減。而此經法。具有教行理三。言教經者。大聖垂慈。隨類開示。所有訓誥。法界同遵。故名為經。言行經者。一行。五行。萬行。微塵數行。三乘聖眾之所共繇。決無異趣。故名為經。言理經者。有佛無佛。性相常住。魔外不能令其壞。大聖不能有所作。豎窮橫徧。體極真如。故名為經。又文字即教經。契機即成行經。契理即是理經。又此方以文字為教體。故指卷帙為經。於卷帙中。具足三經。能令眾生解其所詮。即是教。依此生善滅惡。即是行。依此證入法性。即是理。當知卷帙。隻是色法。於色塵中既具三經。餘塵亦爾。如佛在世時。以音聲為教體。或隨聞歡喜。隨聞生善滅惡。隨聞入證。於一音中。三經圓具。或從善知識。及說法人邊聞言得益。亦復如是。隨法行人歷法觀察。以法塵為教體。香積佛國以香飯作佛事。是味為教體。或有佛國以天衣作佛事。是觸為教體。以要言之。六塵體是法界。故一一無非教經。亦無非行經。亦無非理經。但隨根有利鈍。致使迷悟不同耳。

    次示通別者。梵網是別名。別餘經故。經是通名。同名經故。教行理三。皆論通別。具如臺宗廣明。有釋經為能詮。佛說梵網為所詮者。茲所不用。以佛等五字。皆是能詮。字下之義。皆是所詮。若以能所判釋。豈佛說梵網四字便非文字。而經之一字便無義耶。故惟得論通別也。

    三明具義互含者。先明具義。謂佛等五字。各具教行理三義。佛即是教。生物解故。亦即是行。是心作故。又即是理。究竟性故。說即是教。四辯宣故。亦即是行。如說行故。又即是理。如理說故。梵即是教。顯凈法故。亦即是行。具梵行故。又即是理。清凈性故。網即是教。示差別故。亦即是行。徧佈列故。又即是理。相常住故。經即是教。善詮顯故。亦即是行。共遵繇故。又即是理。不可壞故。

    次明互含。謂佛等五字。各含諸字之義。佛即是說。令他悟故。亦即是梵。極清凈故。亦即是網。三輪普覆法界海故。亦即是經。為天人師。極真常故。說即是佛。覺悟他故。亦即是梵。言音凈故。亦即是網。具足四悉一十六門。捷諸眾生出生死故。亦即是經。堪秉受故。梵即是佛。清凈覺故。亦即是說。顯示理故。亦即是網。互照無窮故。亦即是經。清凈之性不可壞故。網即是佛。覆護眾生故。亦即是說。昭示眾生故。亦即是梵。莊嚴清凈故。亦即是經。豎窮橫徧故。經即是佛。法身舍利故。亦即是說。永傳慧命故。亦即是梵。離過絕非故。亦即是網。義門無量故。更約品名互顯者。佛即菩薩。不舍眾生故。菩薩即佛。不違法界故。佛即是心。心外無佛故。心即是佛。佛性之外。無別心故。佛即是地。荷負眾生故。地即是佛。平等持載故。梵網即菩薩。自覺覺他故。菩薩即梵網。差別莊嚴故。梵網即心地。繇心所現故。心地即梵網。王所相應故。人即是法。實法所成故。法即是人。假名所顯故。乃至人。法即喻。假施設故。喻即人。法。依理智故。經即是品。離別無總故。品即是經。離總無別故。一一互含。義理無際。盡一品文。盡一部教。盡一代法。盡十方三世諸佛所說。隨拈一經。隨拈一品。隨拈一句。隨拈一字。亦各互含。無限無劑。故雲。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隨於義義隨文。又雲。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一字法門。海墨書而不盡。若不作此解釋者。安窺梵網法喻之旨耶。

    次釋菩薩心地品名者為四。初釋菩薩人名。次釋心地法名。三就人。法對釋。四釋品字。

    先釋菩薩者。梵語具雲摩訶菩提質帝薩埵。此翻大道心成就眾生。或翻覺有情。或雲大士。或雲開士。以其依四諦境。發四弘誓。擐大甲胄。能為難事。上弘佛法。下化眾生。悲智雙運。故獲此名。今略去六字。但稱菩薩明此行位。須約四教。

    一明藏教菩薩。創聞生滅四諦及事六度法。愍己愍他。大悲增上。發菩提心。誓度一切。歷三阿僧祇劫。熾然修行六波羅蜜。初僧祇中。離三惡道。及邊地。根缺。女身。亦能常識宿命。但心猶未知作佛與不作佛。二僧祇中。心知作佛。口未能言。第三僧祇。功德漸備。瞭知作佛。口亦能言。三僧祇滿。更住百劫。修相好因。積百福成一相。治大千盲人悉瘥為一福等。如經廣明。至最後生。住兜率天宮。待眾生緣熟。示現降神母胎。乃至出傢。坐菩提樹。降伏魔軍。齊此以前。總名菩薩。發真無漏三十四心。頓斷見思習氣。乃名為佛。此藏教中。說菩薩於三阿僧祇劫久受生死。求大菩提。但自專精修行六度。而見思二惑。伏而不斷。以見思若斷。即證聲聞。辟支佛地。永入涅槃。不復能行菩薩道故。何以須作此說。謂此教門。本為界內鈍根而設。正化二乘。傍化菩薩。正化二乘者。愍其久在火宅。瞭無出意。自非權示生滅四諦法門。尚不免被三界火燒。何繇得解佛之智慧。故須為說斷見思惑。出分段苦。且入化城以蘇息之。既為二乘說此法門。何得更說菩薩斷惑利生。所以三祗止言伏惑。直至樹下。方乃頓發無漏三十四心也。然使見思果在。則二生三生尚難保其不迷不退。況歷三祗。故知此說。權中之權。已為通教所破。經雲。安有毒器。堪貯醍醐。此之謂也。

    二明通教菩薩有九地。第十名佛。一幹慧地。體陰界入如幻如化。總破見愛八倒。名身念處。受。心。法亦如是。住此觀中。修正勤。如意。根。力。覺。道。雖未得相似理水。而總相智慧深利。故稱幹慧。第二性地。從幹慧增進。得成暖法。乃至頂法。忍法。世第一法。相似得無漏性水。故言性地。三八人地。人者。忍也。體見假發真斷惑。在無間三昧中。八忍具足。智少一分。名八人地。四見地者。見第一義無生四諦之理。斷見惑八十八使皆盡。五薄地者。體愛假發真。斷欲界思惑前六品盡。餘三品在。煩惱薄也。六離欲地。體愛假即真。斷欲界思惑盡。故名離欲。七已辦地。體色無色愛即真。發無漏。斷上八地思惑七十二品俱盡。故言已辦。此前七地。與聲聞人共。八辟支佛地。既斷正使。兼侵習氣。此地與緣覺人共。九菩薩地。從空入假。道觀雙流。深觀二諦。進斷習氣。色心無知。遊戲神通凈佛國土。成就眾生。學佛十力四無所畏也。第十地名為佛者。大功德力以資智慧。一念相應慧觀真諦究竟。習亦無餘。如劫火燒木。無復灰炭。香象渡河。到於邊底也。此教亦名三乘共十地。以七地之前與三乘共。八地之前與支佛共。又此教名為通者。三人雖各不同。通觀無生體法。同證無學。同出分段。同到化城。故稱為通。又通前藏教。通後別圓。故稱為通也。

    三明別教菩薩。此教專被界外之機。機不一故。說亦不同。華嚴明十住。十行。十回向為三賢。十地為聖。此經明三十心。十地。義意頗同。而名字迥異。至後釋文中當辨。金光明但出十地佛果。勝天王明十地。涅槃明五行。如是增減不同。皆不出四悉檀意。而瓔珞明五十二位。位次最為周足。至若唯識明資糧。加行二位。頗似藏教。而通達位後。明修習十地。乃是別教地名。楞嚴於十信前。更加幹慧。十回向後。明四加行。並取最初三漸次行以為能歷。五十七位是其所歷。能所合稱共名六十聖位。若單約所歷。復除幹慧非真。妙覺非路。則名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若據幹慧。名同通教。四種加行。復濫藏名。而義理迥別。此意多途。未易卒舉。今且約瓔珞明其階次。一外凡十信位。一信。二念。三精進。四慧。五定。六不退。七回向。八護法。九戒。十願。此十位。伏三界見思煩惱。次內凡十住位。一發心。二治地。三修行。四生貴。五方便具足。六正心。七不退。八童真。九法王子。十灌頂。初住斷見惑。七住斷思惑盡。證位不退。與藏通二佛齊。八住以上。斷界內塵沙。伏界外塵沙。此十住名習種性。用從假入空觀。見真諦理。開慧眼。成一切智。行三百由旬。三內凡十行位。一歡喜。二饒益。三無違逆。四無屈撓。五無癡亂。六善現。七無著。八難得。九善法。十真實。此十行斷界外塵沙。名性種性。用從空入假觀。見俗諦理。開法眼。成道種智。四內凡十回向位。一救護眾生離眾生相。二不壞。三等一切佛。四至一切處。五無盡功德藏。六隨順一切平等善根。七等隨順一切眾生。八真如相。九無縛無著解脫。十入法界無量。此十回向。伏無明。習中觀。名道種性。行四百由旬。從八住至此。名行不退。又此三十位。亦名三賢也。五明十地聖位。一歡喜。二離垢。三發光。四焰慧。五難勝。六現前。七遠行。八不動。九善慧。十法雲。初地用中道觀。破一分無明。顯一分三德。證念不退。開佛眼。成一切種智。行五百由旬。初到寶所。百界作佛。八相成道。利益眾生。二地以上。地地各斷一品無明。證一分中道。六明等覺位。從法雲地更斷一品無明。入一生補處。此十一位。俱名聖種性。齊此名為菩薩。更破一品無明。入第七妙覺位。瞭瞭見性。證大菩提。名之為佛。

    四明圓教菩薩。圓教位次。名與別同。但別教次第漸修。圓教一心圓具。別教位位各不相收。圓教位位互相融攝。是為不同。今亦用瓔珞五十二位。復依法華。於十信前。更明五品觀位。一隨喜品。若人夙植深厚。或從善知識。或從經卷。圓聞妙理。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此心即空即假即中。全體法界。頓具百界千如。種種性相。聞已信解。慶己慶人。欲開此心而修圓行。圓行者。一行一切行。略言為十。一者識知一念平等具足。不可思議。二者愍已昏迷。慈及一切。三者又知此心常寂常照。四者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五者善識一心諸心若通若塞。六者能於此心具足道品向菩提路。七者又解此心正助之法。八者善識己心及凡聖心。九者安心不動不墮不退不散。十者雖識一心無量功德。不生染著。十心成就。其心念念悉與諸波羅密相應。名隨喜品。二讀誦品。內則勤修理觀。外則讀誦大乘。聞有助觀之力。如膏助火。十心轉明。三說法品。內解轉勝。弘誓熏心。導利前人。化功歸己。隨說法凈則智慧凈。十心倍明也。四兼行六度品。正觀增明。傍兼利物。能以少施與虛空等。使一切法趣檀。檀為法界。事相雖少。運懷甚大。戒等亦爾。理觀為正。事行為傍。故言兼行。事福資理。十心彌盛也。五正行六度品。圓觀淳熟。事理欲融。事不妨理。理不隔事。權實二智。究瞭通達。治世語言。資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十心光猛。如火益薪也。此五品位。用圓三觀圓伏五住煩惱。名為外凡。次入內凡十信。繇修圓行。善巧增益。五倍深明。得入圓位。善修平等法界。即入信心。善修慈愍。即入念心。善修寂照。入精進心。善修破法。即入慧心。善修通塞。即入定心。善修道品。入不退心。善修正助。入回向心。善修凡聖位次。即入護心。善修安忍。即入戒心。善修離著。即入願心。此是六根清凈位。初心任運先斷見惑。證位不退。七心任運思惑斷盡。八心九心十心。任運斷盡界內界外塵沙。證行不退。與別教十回向齊。次明聖位。初住以圓觀力。分破一品無明。三心圓發。謂緣因善心發。即解脫德。瞭因慧心發。即般若德。正因理心發。即法身德。如此三德。不縱不橫。圓在一心。發得本有。故名初發心住。從二住去。乃至等覺。凡四十位。位位各破一品無明。各顯一分三德。乃至妙覺。永別無明父母。究竟登中道山頂。成大菩提。證大涅槃。一切大理。大誓願。大莊嚴。大智斷。大徧知。大道。大用。大權實。大利益。大無住。即是十觀成乘。圓極竟在於佛。盧舍那名凈滿。一切皆滿也。然圓教行人。亦名菩薩。亦名為佛。以創聞圓理。能生圓解。是名字即佛。外凡五品。是觀行即佛。內凡十信。是相似即佛。住。行。向。地。乃至等覺。皆名分證即佛。妙覺極果。究竟即佛。而等覺以下。五品以上。已背塵緣。未極覺海。亦名菩薩。又佛既有六即。菩薩亦然。乃至十界。皆明六即。妙覺即是究竟菩薩。亦是究竟緣覺聲聞。究竟天人修羅。究竟地獄鬼畜生也。

  次釋心地法名者。據天臺師但疏下卷戒品。則雲亦是譬名。以品內所明。大士要用。如人身之有心。能總萬事。能生勝果。為大士所依。義之如地。今據上品。具明菩薩三十心十地法門。當是指法之稱。然三十心。無非菩薩之所遊履。一一皆能生勝妙果。何獨非地。而體性十地。一一皆能總攝諸法。一一何非菩薩妙心。但以相似位中。未證真實。故地亦名心。分證位中。堪任荷持。故心亦名地。則知心地二字。似別還通。約法約喻。皆無不可。且下卷重輕戒品。若雲。初發心中常所誦一戒。似向發心一位。別別拈此塵許法門。若雲。乃至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諸菩薩亦誦。我今亦如是誦。是誠一切菩薩之要用。一切大士之所依。喻以心地。愈覺融通矣。

    三就人法對釋者。問。菩薩階位。既有四教不同。今此心地。的屬何教。答。正屬別圓二教。非屬藏通。藏通菩薩法門。雖亦從此心地流出。而機不相關。設別圓有接通之義。既已被接。不復名通。今就上下二卷須作兩番對釋。次更合釋會經。

    先就上卷三十心。十地對釋者。若心心別歷。地地漸證。即是別教菩薩。若一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一地一切地。一切地一地。即是圓教菩薩。又一往對位解釋。則發趣十心。同於十住。長養十心。同於十行。金剛十心。同於十向。體性十地。同於歡喜。乃至法雲。若再往研義。則住。行。向。位。念念皆應修習此三十心。歡喜等地。位位皆應遊履此體性地。良繇菩薩行位。功德難思。若欲具說。眾必驚疑。次第略明。人復徧執。故此經與華嚴。部味雖同。特示出入。如華嚴十地明十波羅密。此則以十度為發趣十心。華嚴所明菩薩四攝。此經收在十長養中。此經所明十金剛心。大似圓教內凡十信。又第六不退心中。即具明三種不退。華嚴以十度分屬十地。此則初地便具十力。十號及不共法。而五地復專明十力。七地專明十八不共。十地專明十號功德。是以迷宗者。便謂相違。得旨者知其互映。雖次第漸陳。而一地中。非不具足一切諸地功德。雖位位圓攝。而分證法身。亦自宛然成其高下。若不位位具德。則圓頓之義不成。若不宛然高下。則四十二位徒設。如月雖漸圓。月體非漸。月雖不異。光必漸增。可以悟性修交成義矣。

    次就下卷十重。四十八輕戒對釋者。藏教在傢菩薩。但秉優婆塞戒。或兼秉善生經中六重二十八輕。出傢菩薩。但秉沙彌。比丘二種律儀。若急於自度。惟持遮戒。即名二乘。若為眾生故。善識開遮。即名菩薩。不別秉此重輕戒也。通教菩薩與藏教同。別。圓二教菩薩。正秉此戒。名字位中。從師受得。或千裡無師。像前求受。若善修五悔者。不惟發得攝律儀戒。亦能發得定共。道共。乃至證入五品十心。及登正位。受此戒已。極至佛身。於其中間。戒體常在。設隔世不憶。數數重受。亦非新得。惟退失大心。及毀犯十重。便失戒體。失此戒者。如人壞心。如地崩陷。不復堪能修習善法。增長菩提。故知此戒。即心地也。此心地戒。從名字菩薩。直至等覺。位位修習。堅固成就。入妙覺位。戒體圓極。諸惡永凈。萬善悉滿。是故名為盧舍那佛。若藏教菩薩。轉入別圓者。未得定道。須從師受。已得定道。隨發律儀。通教初心。亦復如是。若通教被別圓接者。既入真似二位。隨應發得勝妙律儀。不須受得。或為物作則。示現秉受。亦彌善也。問。下卷經雲。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又雲。國王王子。乃至畜生。變化人等。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今明藏通菩薩不秉此戒。義雲何通。答。此經不又雲。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乎。國王乃至畜生。但秉此戒。即屬別圓。不得名藏通也。且據‘即入佛位。位同大覺之言。則別教初心。尚非其分。何況藏通。

    次更合釋會經者。夫以本源心地。出生一切菩薩行位。各各不同。於此菩薩位中。位位修行心地法門。亦復無量。非依心地之法。孰成菩薩之名。非因菩薩之人。孰秉心地之法。人即是法。法即是人。繇人故有大菩提。繇法故有大涅槃。菩提是智。涅槃是理。無理外之智能照於理。無智外之理為智所照。理智雙絕。理智圓彰。智無量故。理亦無量。理難思故。智亦難思。交融互攝。橫徧豎窮。信如帝網明珠。光光相映。一珠中現一切珠。一切珠中一珠影。一切珠中一切珠。一珠各住一珠位。題稱梵網。妙極於斯。又本源心地。不惟出生一切菩薩行位。亦復徧出一切諸法。所謂地獄心。乃至佛心。地獄地。乃至佛地。而茲但雲菩薩心地者。以菩薩上同慈力。下同悲仰。徧攝十界之義。尤為明顯。且菩薩既論六即。六即便包十界。十界無非心地法門。又菩薩位中。不惟修此三十心十地。亦復徧修一切心地。所謂修於地獄心。地獄地。知即法界。乃至修於佛心。佛地。知即法界。而茲但雲菩薩者。以界界既各明六即。則一名即一切名。一義即一切義也。如此義理。無量無邊。自非梵網。孰為其喻。故名梵網經菩薩心地也。

    四釋品字者。梵語跋渠。此翻為品。品者。類也。義類相從。故名為品。此經有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二品。今惟第十菩薩心地品上下兩卷。什師誦出。然上卷明三十心十地。為入佛果之根源。下卷明十重四十八輕戒。又為行菩薩道之根本。性修因果。義理皆周。飲一滴而知大海。燒一丸而具眾香。惟貴精修。不俟多也。

    二顯體者。略為三義。初明須顯體。二正出體。三會異。

    初明須顯體者。體是主質。乃名下之所詮。種種名言。意欲令人尋名得體。如因筌得魚。因指得月。若逐名迷體。如捉蛇尾。反遭其螫。世尊所以常為比丘說筏喻也。即如此經。從梵網題名。心地品名。乃至上下二卷全文。一一無非能詮之名。就茲名下。一一皆顯所詮之體。得此體已。方能全性起修。以修合性。又釋名總詮三法。體章別在法身。宗章別在般若。用章別在解脫。教相分別總別。故釋名之後。須先顯體。體雖法身。必具二德。雖具二德。還屬法身。具二德故非縱。屬法身故非橫。不縱不橫。故成妙體。妙體貴極。諸法中尊。一切萬行之所歸趣。無量功德之所莊嚴。種種言辯之所詮顯。如眾星拱宸。眾流歸海。故以禮釋體。明是貴極之法。法身德也。悟此體者。窮法界源。到實相底。故以底釋體。明是透徹之宗。般若德也。得此體者。會萬殊而不二。徧眾法而無遺。故以達釋體。明是無礙之用。解脫德也。如此三義。為一妙體。迷之則歷劫長淪。悟之則當下具足。經雲。大眾心諦信。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又盧舍那佛。先現虛空光體性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示諸大眾。後開心地法品。意在於斯。

    二正出體者。此經以諸佛本源心地為體。言心地。則當體即是。更無他求。言本源。則法爾性德。非關修證。言諸佛。則出障圓明。非同在纏。以盧舍那佛。及一切世尊所證最極清凈常住法身。全是眾生心性之理。更無少許別法可得。此理即名為體。亦為一切教體。亦為一切行體。此印真正魔外所不能壞。權小所不能濫也。

    三會異又二。先會諸經。次會義疏無作戒體。

    先會諸經者。此經與華嚴同一部味。當以法界為體。法界與諸佛本源心地。同體異名。更無別體。又諸大乘經。皆以實相為印。為經正體。實相亦即諸佛本源心地異名。以其離一切相。即一切法。超諸戲論。不可破壞。無相不相。故名實相。以其萬法之所從出。萬法之所歸趣。故名法界。以其在凡不減。在聖不增。迷悟宛然。體性常住。故名諸佛本源心地。乃至或名法住。或名法位。或名一切種智。或名一實境界。或名中道第一義諦等。無量異名。無量異義。究竟總無別體也。

    次會義疏無作戒體者。問。此品既以諸佛本源心地為體。何故智者大師義疏三重玄義之中。第二出體。乃明無作戒體。答。大師但疏重輕戒相。以便行持。故僅列三重玄義。謂第一釋名。第二出體。第三料簡。蓋戒法惟貴專修。故理體姑置不辨。若辨理體。則自性清凈無犯無持。亦無得失。於弘揚戒法。似非所急。故獨明無作戒體。用彰修證之門。能如實修。自能合性。又大部教觀。既已廣開稱性圓解。今正示秉戒成修。何須復談理體。所以於三重中。雖名出體。乃是戒之當體。非是所依理體。以理體屬性。戒體屬修。理體於五重中屬體。戒體於五重中屬宗。言無作者。隻是一作之後。不俟再作。所謂憑師秉受。直至未來。任運止惡。任運行善。故名無作。與無作四諦之義不同。以此無作戒體。乃是無漏色法。受之則得。不受則無。持之則堅。毀之則失。故屬事不屬理。屬修不屬性。屬宗不屬體。然事理非二。性修交成。宗體不隔。故起信論雲。以知法性無染。離五欲過故。隨順修行屍波羅密。此經雲。光非青黃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無。非因果法。而戒光從口出。又雲。計我著相者。不能生是法。滅壽取證者。亦非下種處。菩薩戒羯磨文雲。先發菩提願。乃堪受此戒。是則無作戒體。全依理體而發。而本凈理體。全賴戒法而顯。故義疏中出體一章。始則重在以修合性。指宗為體。次明止行二善。又屬力用中事。而料簡一章。宛同教相。雖曰三重。五義自足。略五成三。急在修證。四依利物。豈不巧哉。茲復曲為末世鈍根。寡於聞見。既不能向大部教觀。開圓解門。又不能知三十心。十地是何法義。徒受菩薩戒之虛名。何關修證。故略述教觀大綱以成合註。俾稍知性修不二之旨。既通釋一品經文。須用五重玄義。無作自歸於宗。心地乃成正體。古今異轍。意在於斯。

    三明宗者。體顯於性。宗顯於修。全性起修。故不二而二。全修在性。故二而不二。如梁柱是屋之綱維。屋空是梁柱所取。今以屋空喻體。梁柱喻宗。繇有梁柱。方得受用屋空。故次體之後。須明宗也。此經以佛性因果為宗。佛性非因非果。徧能出生一切因果。經雲。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此佛性者。即是諸佛本源心地。以此不生不滅為本修因。然後圓成果地修證。則因亦佛性。果亦佛性。據經文中。有三重因果。一者三十心。十地為因。成等正覺為果。二者初發心常所誦戒為因。分滿法身為果。三者諦信成佛為因。波羅提木叉為果。又三十心。十地。亦得傳傳論於因果。正覺惟果。諦信惟因。本源自性清凈為因因。常住法身為果果。如此重重因果。會入非因非果。是此經宗致。文雲。應當靜觀察。諸法真實相。不生亦不滅。不常復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夫不生不滅等。即真常佛性非因果法。亦名諸法實相。亦名一心。正顯經體。而方便莊嚴。即是稱性圓修。成妙因果。明此經宗也。方便莊嚴。復有二義。一者智慧莊嚴。二者功德莊嚴。上卷三十心。十地。深明觀慧。屬於慧行。下卷十重。四十八輕。備顯止行二善。屬於行行。此亦一往為語。若備論者。心地法門。具勝功德。無作妙戒。全繇慧明。故曰繇慧凈故戒凈。繇戒凈故慧凈。如兩手互洗。不容前後。而此無作妙戒。及發趣長養金剛等心。體性平等諸地。同以本源清凈佛性為所依體。以宗契體。體非宗外。悟體成宗。宗原屬體。修證要門。孰過於此。

    四辨用者。用是力用。亦名功德。此經以舍凡入聖為用。上卷雲。我已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為因。初舍凡夫。成等正覺。下卷雲。若人受佛戒。即入諸佛位。又雲。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凈者。今總釋其意。須知傳傳舍凡。傳傳入聖。則傳傳清凈。若雲初舍凡夫成等正覺。則惟佛名聖。惟佛第一清凈。若雲受佛戒。即入佛位。則但能解語便已入聖。便成清凈。故佛頂從三漸次。直至妙覺。通名六十聖位。若約教道而論。則別教三十心名賢。十地名聖。圓教十信為賢。初住以去名聖。賢是相似清凈。聖是分證清凈。今更約六即義釋。謂本源自性清凈。是理即佛。亦理即聖。理即清凈。此全是凡。因此經力用而舍。若解語受戒。即入佛位。是名字佛。亦名字聖。名字清凈。因此經力用。最初而入。若常作諦信。靜觀實相。是觀行佛。亦觀行聖。觀行清凈。若三十心向果。是相似佛。亦相似聖。相似清凈。若登體性十地。是分證佛。亦分證聖。分證清凈。若法身智身滿足。是究竟佛。亦究竟聖。究竟清凈。因此經力用。次第而入。從前望後。一一為聖。從後望前。一一為凡。理即惟凡。正覺惟聖。舍凡須盡。入聖須極。又理即聖。亦理即凡。究竟聖。亦究竟凡。中間四即。亦復如是。凡無可舍。聖無可入。無舍無入。而論舍入。是名無作大功德力也。

    五教相者。此經於五時中。是第一時。日照高山。於五味中。即是乳味。於化儀中。即屬頓教。於化法中。即是別圓。然與華嚴同而不同。略有三義。一者華嚴遮那即是釋迦。徧坐塵剎。此經舍那自坐華臺。釋迦自據千葉。二者華嚴諸會說法。不動而周。此經復從座起。乃至餘處。三者華嚴十住多明圓義。而兼於別。十地多明別義。而兼於圓。此經三十心。多明別義。亦復兼圓。十地多明圓義。亦仍兼別。一往為論。似較華嚴為劣。細尋厥旨。各有所繇。良以如來平等大慈。方便應現。巧具四悉。勝劣隨機。或勝法中得劣益。或劣法中得勝益。事非一致。那容定判。且如遮那即是釋迦。則三身一體之義。固為易彰。而釋迦接見舍那。儼然有開跡顯本之致。利根者亦堪取悟。又三十心名。迥與住。行。向異。或一心別對一位。或位位圓修此心。兩經參合。逾彰法門之妙。今但粗定其相。則華嚴圓兼別。此經別兼圓。又釋迦但雲千百億者。周匝千華。愷就二地菩薩所見。戒波羅密增上故也。隻此二地所見法門。亦復全具一切事理因果。無量中一。一中無量。題稱梵網。良有以也。又周匝千華。何必不表一念千法。既念念具足千法。亦法法互具無盡。聊示千百億界。以表心地法門耳。五重義竟。

  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玄義

  

  

  

  

  

第3部分-妙法蓮華經臺宗會義相關文章

佛說阿彌陀經完整版儀軌

【香贊】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云。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三拜)【蓮池贊】  蓮池海會,彌陀如來,觀音勢至坐蓮臺,接引上金階,大誓弘開,普愿離塵埃。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三拜)【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em

慈悲藥師放生簡軌

1.祈請本師: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2.三皈依: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惡鬼。皈依僧不墮傍生。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遍) &nbs

凈業朝時課誦

01 爐香贊爐香乍爇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云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02 請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03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譯 )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揵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栴延、摩訶拘絺羅、離婆多、周

佛藏推薦文章

Zola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大悲咒因何叫大悲咒?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出自《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訣。  大悲咒的全文共84句,每一句對應一種化身。全文大意是:  皈依三寶,皈依大悲渡世的觀世音菩薩,世間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眾生,要誓愿宣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救苦救難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煩惱,了悟真

全文大悲咒全文

  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無·阿唎耶。

文殊菩薩五字心咒原文

  嗡 阿 拉 巴 扎 那 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