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無量壽經五重玄義

助印经书

一、釋題

  凡講經,先釋題。題者,所以標一經的概要,以顯示其和他經的分別。

  本經經題共六字,分三段講:首講‘佛說’,次釋‘無量壽’,再次解‘經’字。前二系別題,后一為通題。

  佛者,覺義,自覺覺人,覺行圓滿,是謂之‘佛’。簡異凡夫不自覺,二乘不覺他,菩薩屬分覺,惟此無上正遍知者才得稱為‘佛’。換句話說,佛就是徹底覺悟人生真義,又能喚醒別人去覺悟人生真義的‘先知先覺’者。說即口音宣演。此‘佛說’者,系能說人,即本師釋迦牟尼佛金口宣說也。

  無量壽者,是指所說之佛,即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之異譯也。此經內容,宣說無量壽佛所行、所成,及所攝化。言‘所行’者,宣說無量壽佛因地所發四十八愿,及其經歷無央數劫,積功累德之大行;次‘所成’者,說彼佛今所成就法身莊嚴與凈土莊嚴之果;次言‘所攝’者,彼佛普攝十方有緣眾生,同生彼國,住正定聚之利益。經題但標‘佛說無量壽’者,乃舉正報以收依報,標化主以包徒眾也。經中佛說:‘吾今為諸眾生,說此經法,令見無量壽佛,及其國土一切所有。所當為者,皆可求之。’又云:‘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愿,皆可得度。’可見此經法門之方便與究竟也。

  又無量壽者,即吾人當前一念之心性。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所謂‘豎窮三際’,故號無量壽;又其能歷劫不壞,體同虛空,所謂‘橫遍十虛’,故亦號無量光。舉此無量光壽,即一真法界本體現前矣!因當體即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

  經者,貫串義,梵語修多羅,此翻為‘線’,謂以文綴義,猶如以線串華也。又常、法二義,《文心》云:‘圣賢彝訓曰經。’即無論經歷多久時間,世物可變遷,而大圣所說的道理,不可改易,天下古今之人,都得用作軌則。

  二、辨體

  前既釋名,此當辨體,蓋名者實之賓,既有其名,必有其實,故次當辨體。體者,實體,即一經之主體也。

  本經既以無量壽標名,亦即以具不老長壽之德的‘泥洹’為體。經中佛言:‘今我于此世作佛,演說經法,宣布道教......度未度者,決定生死泥洹之道。’又言:‘今我于此世間作佛,處于五惡、五痛、五燒之中,為最劇苦。教化群生,令舍五惡,令去五痛,令離五燒,降化其意,令持五善,獲其福德,度世長壽,泥洹之道。’是則此經以‘泥洹’為主體,當無疑義。

  夫泥洹者,實相之別號。《智度論》云:‘諸法實相是涅槃城(按涅槃即泥洹之異譯),城有三門,空、無相、無作。’而實相者,無相無不相,相而無相也。欲明教體,當觀法性。法性也者,不生不滅,不斷不常,心亦強名,土于何寄。然非心非土,而即土即心,取舍俱捐,見聞絕待,豈可橫生計較,妄說是非,略標四義,以究法源:一者自他不二義,二者性相不二義,三者因果不二義,四者生佛不二義。自他不二義者,諸佛法身,遍周沙界,全自全他,不相違礙故。性相不二義者,《大乘起信論》云:‘從本已來,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說名法身遍一切處。所現之色無有分齊,隨心能示十方世界無量菩薩,無量報身,無量莊嚴。各各差別,皆無分齊,而不相妨也。’因果不二者,此經言法藏比丘方發愿已,空中贊言:必成無上正覺。又言眾生一念念佛,則是具足無上功德。當知因賅果海,果徹因源,還同法華,初發心時,即成正覺,以法性中,因果不異故,究竟不可得故。

  復次,涅槃境界,具常樂我凈四德,妙難思議,為出世圣人修證之極果。本經多處于暢談法相之后,必會歸法性。然則所謂安養世界種種事相莊嚴者,無非涅槃自性之莊嚴,佛特為方便巧說已也。

  三、明宗

  宗者,宗趣,當部所崇曰宗,宗之所歸曰趣。淺言之,即依體起修之重要方法也。既已辨體,若無方法起修,仍屬空名,怎能入道?故顯體之后,即須明宗。

  本經以‘發菩提心,專念彼佛,回向求愿往生’為宗趣。由以行人發心求大菩提,修菩薩道,故得聞十方諸佛名號,因得聞無量壽佛殊勝威神之力,乃專念彼佛,求愿往生彼國,成佛度生。故本經要旨,亦可以一‘愿’字概括了。

  凈土資糧,信愿行三,‘愿’實為它的樞紐。因為有信無愿,則信為虛信;行而無愿,則行是枉行。信而發愿,是謂真信佛語;行依愿行,才得功不唐捐。尤須注意者,如行而無愿,縱然念到一心,亦不得往生;行而有愿,則能念到一心,固可上品往生,即或散心念佛,亦可乘愿往生,不過品位不高而已。蕅益大師云:‘得生與否,全由信愿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亦即此意。愿和行的關系猶如舟之與舵,舟若無舵,則泛乎中流,永不得到岸。修行若無愿,則輪轉六道,難望生西。蓮邦雖大,彌陀雖慈,終不能將無愿生西者,強行拉夫去也。

  又愿為信之原動力,何以故?求生西方之愿果懇切,則念佛之行必猛;念佛之行猛,則自必依教奉行,發菩提心。此經敷演無量壽佛因地殊勝之愿行,及今果地之莊嚴成就,豈非欲以無量壽佛普攝眾生殊勝愿行為因,逗引眾生發求生彼國之愿為緣,‘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異。’能得一心者固可往生,乃至一念求生者亦決定得生。如此殊勝法門何可比倫!

  四、論用

  用者功用,論用即討論依經所言,修行所得之最大功用也。

  本經以‘帶業往生,住正定聚’為力用。什么叫業?即善惡等行所留印象于識田中,遇緣能起現行者。古德云:‘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吾人從無始生死已來,因無明蓋覆真如,于是造業多端。《地藏經》所謂:‘舉心動念,無非是業’,其造業之多且久,可以想像。若業有體相的話,盡虛空不能容納。今以專念無量壽佛,一心求生安養故,只此一念勇猛精進,壓倒眾業,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帶業往生,一生成辦。較諸余門學道專靠自力,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無明破盡,方稱功圓者,其難易之分,真是‘懸隔天壤’了。

  本經中云:‘其有眾生,生彼國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原來人有三聚,此三聚義,大小乘立論稍分軒輊。《俱舍論》云:‘正邪不定聚,圣造無間余’,依丁福保氏《佛學大辭典》釋云:‘預流向已上之圣者為正定聚,造五無間業者為邪定聚,在此二者中間修七方便之行者,為不定聚。’是為小乘人之說法。若大乘如《摩訶衍論》,則說:‘十圣為正定聚,三賢為不定聚,自余之凡夫為邪定聚。’經中既云:‘生彼國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則是不論大小乘行人,只要一生彼國,便住正定之聚,因彼國無邪定及不定聚故也。

  五、判教

  教者教相,判是判別,所以判斷一經之大小權實的教相,使行人知所取舍,依教奉行。

  本經部屬大乘方等教攝,按二藏分,歸菩薩藏收。化儀分之,此屬頓教。敷陳如次:

  原來天臺智者大師,將如來一代圣教,依其生起次第,分為五時說法。一華嚴時,喻如從牛出乳。二阿含時,喻從乳出酪。三方等時,即說《維摩》、《大集》、《楞嚴》、《十六觀》,及此經之時,此期說教,彈偏斥小,嘆大褒圓,使聲聞人等舍小求大,喻如從酪出生酥。四般若時,喻如從生酥出熟酥。五法華時,喻如從熟酥出醍醐上味。據此,故知本經屬方等教攝。

  《地持》云:‘佛為聲聞菩薩行出苦道,說修多羅。結集經者集為二藏,以說聲聞所行,為聲聞藏;說菩薩行,為菩薩藏。’真歇了禪師〈凈土說〉云:‘念佛法門,徑路修行,正按大藏,接上上器,傍引中下之機。’今此經者,凈宗根本經,正接引上上器之大法,二藏分類,當屬菩薩藏收。

  隋朝慧遠大師本經《義疏》云:‘此經正為凡夫人中厭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發心,生于凈土,不從大小,故知是頓。’將此一經,判為頓教,堪稱千古定論。

佛說無量壽經五重玄義相關文章

僧伽吒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山中,共摩訶比丘僧二萬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陳如、慧命摩訶謨伽略、慧命舍利子、慧命摩訶迦葉、慧命羅睺羅、慧命婆俱羅、慧命跋陀斯那、慧命賢德、慧命歡喜德、慧命網指、慧命須浮帝、慧命難陀斯那,如是等二萬二千人俱。共菩提薩埵、摩訶薩埵六萬二千人俱。

佛說善生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時到著衣持缽,入城乞食。   時羅閱祇城內有長者子,名曰善生,清旦出城,詣園游觀。初沐浴訖,舉身皆濕,向諸方禮。東西南北,上下諸方,皆悉周遍。

觀無量壽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   爾時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隨順調達惡友之教。收執父王頻婆娑羅,幽閉置于七重室內,制諸群臣,一不得往。

佛經推薦文章

Zola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大悲咒因何叫大悲咒?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出自《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訣。  大悲咒的全文共84句,每一句對應一種化身。全文大意是:  皈依三寶,皈依大悲渡世的觀世音菩薩,世間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眾生,要誓愿宣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救苦救難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煩惱,了悟真

全文大悲咒全文

  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無·阿唎耶。

文殊菩薩五字心咒原文

  嗡 阿 拉 巴 扎 那 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