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次苾芻。彼二仙人。有少惱緣。其利棄多仙人。即於勝佉邊。求而懺摩。正禮足時。其勝佉乃以腳蹋利棄多頭髻之上。被蹋之時。即作咒誓。願明日日出之時。汝頭破裂。勝佉還即咒誓。願日莫出。日既不出。世間黑闇。諸婆羅門。城中人眾。皆來白勝佉仙人曰。莫作是事。彼仙答曰。若令日出。頭決破裂。其利棄多告勝佉曰。汝可作一土頭。其仙即作土頭戴之。其日即出。土頭便破。佛告諸苾芻。莫作異見。時勝佉仙人者。即大目揵連是。利棄多仙人者。舍利弗苾芻是。於彼時中。而已勝彼。今時亦勝。
佛告諸苾芻。汝等復聽。我今為汝說。昔中天竺有一巧人。善解牙作。遂持象牙。刻為粳米一鬥。以充道糧。往波斯國。既至彼國。詣一巧師傢中。暫寄欲住。斯人不在。但有其妻。既見妻已。報言。將此一鬥白粳米。為我作飯。其巧工妻答曰。此米留著。汝當且去。其人留米即去。彼便為煮。柴薪俱盡。米仍不熟。夫主來至傢中。問其妻曰。賢首。汝今作何物耶。妻即具說。夫便看米。乃知是象牙為米。夫以誑心告曰。此水為有灰故。米不能熟。汝用凈甜水煮。米當即熟。後時留米人來。其妻報曰。汝宜取凈甜水來。其人持瓦瓶取水。預前速至。畫作水池。於其池中。畫作一死狗。其形脹爛。其取水人。至彼池已。乃見此狗。一手掩鼻。一手下瓶。以眼視狗。遂打瓶破。瓶既破已。便自羞恥。佛言。汝等苾芻。勿作異念。其昔巧工作象牙米者。大目乾連是。畫作水池者。今舍利弗是也。汝諸苾芻。如來所得之定。諸聖獨覺。名亦不知。諸獨覺所得之定。舍利子大目連。名亦不知。舍利子所得之定。餘聲聞眾。名亦不知。舍利子苾芻。具大威德。勝大目連。然而由彼多現神通。密作是說。大目乾連神通第一。
復次大迦葉波自說其業。而說頌曰。
迦葉往詣於眾前 具說前生修行法
舍施少分諸功德 獲斯無量勝福田
猶如世間師子王 無畏遊於諸山藪
今大迦葉亦復然 演說昔法心無畏
我昔曾施升秕食 當於無漏獨覺所
住最無垢三昧定 我今信受亦復然
於佛教中發大願 常聞如是最勝法
由是因緣獲果報 千度生於北鬱單
其國長壽無彼我 漸獲尊貴無闕少
由斯一業獲果報 千度得生忉利天
彼天受妙香瓔珞 色相殊好以嚴身
彼壽報盡命既終 還復天中獲安樂
由於一業發大願 多饒財寶不貪著
不求五欲受諸樂 便舍出傢學佛道
我昔不遇大明師 亦不逢彼聲聞眾
見服袈裟染衣者 便即頂禮求出傢
我見如是出傢時 在於佛前眾中坐
從眾而起頂禮佛 說佛是我親教師
於時世尊出是言 汝是弟子我為師
若求出離諸苦難 宜應聽受凈妙法
世尊為我說妙法 發大慈悲於我處
四禪十力及六根 八支聖道令修學
我今獲致如斯法 便以漏盡不復生
今我最後受此身 與諸賢聖為同侶
如來常說真實法 持凈戒者願隨心
我所發願今得隨 更不受生最後有
我生及貪今已盡 斷諸有結更不縛
我於法中為長子 由法王力離眾苦
佛已記我為第一 於杜多中最為上
已見實諦證真法 我今惑盡獲不動
對聖尊前說本業 在於阿耨大池中
大聖慈尊加被我 安坐蓮花說斯事
爾時耆宿聲聞諸大苾芻。問具壽舍利子言。汝昔曾作何業。由彼業故。得大智慧。辯才無礙。爾時舍利弗以頌答曰。
我昔山林見隱人 是其獨覺寂靜者
依止空閑修凈行 身被垢弊破袈裟
我時見彼心歡悅 即便取衣為浣染
更以針線好縫治 殷勤頂禮申恭敬
彼便於我生哀愍 舉身湧在大空中
為現種種變神通 於是搖颺騰空去
時我睹斯神變已 合掌殷心發弘願
願我生生常智慧 有大勢力饒財寶
於彼榮豪族姓中 常得出傢舍五欲
由斯願力得出傢 五百生中離俗網
此是最後身 得生於人間
親事大導師 無上等正覺
我今得出傢 於釋師子教
以獲安隱法 去熱得清涼
我於半月間 讀誦達彼岸
對親教大師 於僧眾宣示
而為我授記 大慧最尊者
隨順轉法輪 令眾生悟解
舍利子大慧 於僧大眾中
自記宿業報 無熱池中說
爾時耆宿聲聞諸大苾芻。告具壽大目連曰。其舍利子。已說宿業。次至仁說本業報緣。作是語時。大目連即以伽陀告諸耆宿。而說頌曰。
我昔為隱士 處在於山藪
時有一人來 求我欲出傢
即與剃須發 並沐浴染衣
授與令披著 斯人於屏處
端身結加坐 證得緣覺果
搖颺騰空去 是時我歡喜
恭敬而合掌 由斯發弘願
今獲大神通 我願得斯通
如是大仙者 由斯善根力
生處常獲福 此是最後身
得生於人道 親事大導師
無上等正覺 於釋師子教
而我得出傢 已獲阿羅漢
去熱得清涼 世尊記別我
神通為第一 緣於施少分
今招大果報 昔時殘惡業
我說仁善聽 往因大國中
而生豪貴族 初為童子時
出門庭遊戲 入傢欲飲食
遇父與母交 既見生羞恥
便以杖打我 為此懷嫌恨
發言願長大 摧其身如[竺-二+韋]
當發斯惡願 生黑繩地獄
受諸極苦已 得生於人中
此是最後身 由有餘殘罪
遭斯外道難 命根幾欲盡
最後罪報盡 不復更有餘
於慈父母邊 是故發清信
所有諸群生 而墮於惡趣
由心懷惡事 常見苦無樂
目連對耆德 說是宿業報
阿耨大池中 安坐花臺上
爾時耆宿聲聞諸大苾芻。於具壽善妙苾芻。作如是說。具壽目連。已說宿業竟。次至仁說本業報緣。作是語已。其時善妙即以伽他。而說頌曰。
我昔入寺中 見地有塵穢
即便持掃帚 除糞及塗治
因發清信心 掃灑令清凈
由斯善根故 生處端正身
父母與立名 名為妙善來
於眷屬等前 時好美名稱
眾人常樂見 見者生歡喜
親侍大導師 無上等正覺
我獲阿羅漢 去熱得清涼
我昔作斯願 惱盡成無漏
於贍部等洲 以繒彩掃地
若有人能掃 離欲經行處
彼人能掃除 此地並諸地
若有人能掃 四方僧住處
塔地好如掌 大如安缽許
斯人福增長 亦能自覺悟
是故汝當知 應正等妙覺
有大功德聚 宜勤供養塔
獲斯大果報 皆由往昔時
所修眾善業 方獲斯安樂
所以於佛塔 志心興供養
無上大福田 凈心應佈施
若於佛正覺 或佛聲聞處
施少獲福多 由持戒凈故
善妙大眾前 自說宿業報
無熱池安住 安坐妙蓮臺
爾時耆宿聲聞諸大苾芻。告具壽妙意曰。善妙已說本業果報。次至於仁。說其本業。爾時妙意便以伽陀。而說頌曰。
我昔為童子 共諸同伴侶
耳安蘇秣那 同往花林處
見佛毗缽屍 大窣睹波塔
諸天人眾等 咸興大供養
並以清凈心 手持頂耳鬘
懸在高塔上 各發斯誓願
我見彼施花 即於大眾前
持其耳上花 懸佛大塔上
由斯善根力 生於六欲天
常得大果報 我舍一花枝
一百俱胝歲 天中受妙樂
最後證無生 大德今應知
正覺多福德 勤修勝供養
第一世間尊 佛塔應恭敬
大師並弟子 凈心施少分
獲福果無邊 我念過去世
作斯微善業 由斯福業故
常受諸天樂 親覲天尊師
無上等正覺 已獲阿羅漢
去熱得清涼 此是最後身
不得受後有 由此因緣故
名為蘇末那 解脫諸苦蘊
已度於有海 蘇摩那苾芻
對眾而宣說 昔時因業報
無熱大池中 安坐花臺上
爾時耆宿聲聞。告具壽俱胝苾芻曰。其具壽蘇末那苾芻。已說自業。次至仁說。昔作何業。由何業故。佛記於汝。精進之中。最為第一。
爾時具壽俱胝苾芻以頌告曰。
昔於親慧城 造一毗訶羅
凈心修已畢 奉施四方僧
於斯寺院內 繒彩而敷地
歡喜心調暢 發斯弘誓願
常願親事佛 獲得無上果
證第一涅槃 永離諸煩惱
我緣此福故 於九十劫中
常受人天身 快樂恒無畏
彼有餘殘業 受此最後身
生於高族傢 唯有我一子
十月滿已誕 心生大歡喜
父時給財物 數有二百萬
我足有金毛 長短向四寸
微妙絕柔軟 喻若兜羅綿
已經九十劫 足常不躡地
以福因緣故 親侍大導師
無上等正覺 得受人天樂
既證阿羅漢 去熱得清涼
世尊已記我 精進中第一
諸漏並已盡 而獲無垢處
我俱胝二十 對眾耆宿前
說其宿業報 無熱大池中
爾時耆宿聲聞諸大苾芻。告具壽妙音曰。其具壽二十俱胝苾芻已說本業。次至二說。爾時具壽妙音以頌告曰。
我先種善業 經於九十劫
不墮三惡趣 而得天人身
我未識三寶 唯見是佛塔
佛名毗缽屍 而興大供養
復以三金錢 用買塗香等
安於佛塔上 一心無退轉
由斯福力故 多受人天樂
今獲阿羅漢 去熱得清涼
我於佛塔前 廣發微妙願
以斯少供養 受於無量果
大眾今應知 等覺有大福
塔前呈少供 獲果報無邊
世尊受我記 於彼伽陀中
廣宣妙辯才 多聞中第一
於斯大眾前 並及諸耆宿
已說宿業事 無熱大池中
爾時耆宿聲聞諸大苾芻。告具壽賓頭盧頗羅墮阇。而作是言。具壽妙音。已說本業。次至仁說。
爾時具壽賓頭盧以頌告曰。
我昔生貴傢 父母邊自在
父令知庫藏 侍衛於父母
心常為慳吝 於姊妹兄弟
及以奴婢類 不給於衣食
我母亦索食 慳吝而不與
口復出惡言 可食諸瓦石
由斯惡業力 墮於大地獄
大熱及黑繩 於斯受眾苦
地獄受苦已 方得生人間
由斯惡業力 我常食瓦石
若得飲食時 食常不知足
饑渴甚逼惱 由斯恒受苦
此是最後身 人中生出傢
親事大導師 無上等正覺
我以得出傢 於釋師子教
獲得阿羅漢 去熱得清涼
世尊為我記 煩惱漏已除
於師子吼中 最名為第一
今雖得神通 由常服瓦石
假令經百劫 所作業不亡
耆宿今應知 我念往惡業
已受種種苦 餘業今應盡
我名賓頭盧 今在大眾前
說自宿業報 無熱大池中
爾時耆宿聲聞諸大苾芻。告具壽善來。作如是言。具壽賓頭盧。已說宿業。次至仁說。作何業報。
爾時善來苾芻以頌告曰。
我念過去世 親意大城中
生於貴族傢 有無量倉庫
王名隨眾意 諸臣亦復然
端嚴人樂見 色相好容儀
於時我乘輅 大眾咸恭敬
同詣勝園林 共受五欲樂
於彼芳林見 沙門調六根
身披垢弊衣 寂然而宴坐
我既見斯人 心生大歡喜
雖見著弊服 而心不生厭
罵此出傢人 惡想不樂見
身著大癩病 食時常變吐
由斯業報故 口出於惡言
於人命終後 生於地獄中
常為饑渴逼 恒受於眾苦
厥名為遠來 復名為眾棄
身色甚大惡 受地獄苦已
方得生人聞 身著大癩病
食常為變吐 手抱人髑髏
竹葉為衣服 用草而為壁
常居此舍中 入聚落乞食
恒被他驅擯 或復被杖打
或不聽入舍 常被他嫌賤
五百生中然 不順諸人心
人天神所舍 於時我見佛
僧伽眾圍繞 欲於此眾心
志誠當說悔 遙見大眾已
便速奔馳走 即發如是言
常願足飲食 我身並大眾
佛前而聽法 無人施我食
失望而欲去 牟尼大導師
慈悲為我說 眾中遙命我
善來汝應坐 我聞心極喜
曲躬虔合掌 禮佛雙足已
退坐於一面 世尊大慈悲
應憐愍我故 為我說妙法
聞法見真諦 啼泣淚交流
而即請出傢 世尊許出傢
我名為善來 親事大導師
世尊受我記 處界中第一
我今大眾前 自說宿業事
安坐蓮華內 無熱大池中
爾時諸大聲聞耆宿苾芻。告具壽有喜曰。具壽善來。已說本業。次至仁說。昔作何業。爾時具壽有喜說伽陀曰。
昔於王舍城 身受大富貴
其時遭亢旱 我設仙人食
後有一仙來 容儀甚端正
此是緣覺性 漏盡心自在
為我心慳吝 遂起斯惡念
誰能於此人 七年供給食
以馬尿煮飯 令彼仙人食
仙人既食已 由此命便終
為斯作惡業 久在地獄受
眾合及大叫 焰熱並大熱
地獄受苦已 方始得人身
多病不自在 死受於劇苦
展轉五百生 生生恒受苦
重病常不離 不免眾苦迫
此是最後身 得生於人間
親侍大導師 無上等正覺
我得出傢已 釋師子教中
證得阿羅漢 去熱獲清涼
我入耆宿位 獲得通無漏
隨順眾病人 皆令病消殄
我苾芻有喜 對諸耆宿前
自說昔業報 無熱大池中
爾時諸大聲聞耆宿苾芻。告具壽名稱曰。具壽有喜苾芻。說本業已。次至仁說。爾時名稱苾芻。於大眾中。說伽他曰。
昔為隱士居蘭若 為乞食故入村中
見一死女在道傍 青泡膿流並糞尿
我即如理善觀察 對此跏趺正憶念
於時我觀不凈行 一心想念不散亂
我坐不久觀斯事 然此死屍肚坼裂
當見肚裂流膿血 糞尿臭穢皆充滿
遍體膿流肉壞爛 無量蠅蛆皆唼食
我時從定起 即詣空寂處
更不行乞食 亦不思餐啖
若入聚落時 但緣求飲食
諸女甚端正 觀此不忍食
一切有情身 皆由四大合
滿中多糞尿 臭穢血膿流
如是正觀已 便得離欲想
住於四梵行 無量善觀察
從彼命終後 生於大梵天
梵天中壽終 生波羅痆斯
最尊富貴族 長者傢作子
一切皆具足 晝夜常受樂
夜內眠臥時 忽然驚覺見
諸彩美女等 脫去瓔珞衣
身形皆裸露 更相架枕眠
我由昔業力 想彼舊寒林
念女皆不凈 心便厭離欲
發聲稱苦哉 遍告無人應
即從高樓下 天眾為開門
出此大城中 至一河南岸
見佛在北岸 高聲而喚佛
我今被損害 聖者哀救護
大師聞我聲 便以善言答
汝來施無畏 我聞速度河
遺一寶莊履 既至大悲所
正覺無上士 世尊知我渴
種種說妙法 聞法心開悟
剃發而出傢 得見真諦理
世尊加被我 精進不放逸
後夜明星出 漏盡得清涼
我於耆宿前 名稱說本業
安坐蓮花內 無熱大池中
爾時諸大聲聞耆宿苾芻。告具壽財益曰。具壽苾芻名稱。已說本業。次至仁說。爾時具壽財益即說業報。以頌答曰。
昔於波羅痆斯城 國王名曰吉基羅
迦葉世尊滅度已 為佛造立窣睹波
我為彼王之長子 其王名稱遍諸方
於此寶塔我居先 建立殊勝妙傘蓋
由作如是勝善業 人天常得最勝福
所生之處常富貴 為大施主多倉庫
我於五百生 舍施無能數
諸來求乞者 沙門婆羅門
各各無違逆 悉令充滿足
及諸緣覺等 離欲無漏者
有五百緣覺 清凈心供養
由是善根力 得此最後身
而生富貴傢 生已即能語
雲我傢中有倉庫 今欲舍施諸貧士
施諸貧士無厭足 一切飲食並資具
諸賢善士今應知 為我速答此有無
諸人見我說斯語 各各驚怪皆逃走
汝為當是人 為天物藥叉
汝當為我說 速答如斯事
母今聽善說 我是慈母子
非藥叉鬼神 但由宿命智
常為長者恒佈施 母聞斯語甚歡喜
我之慈母說是言 愛子無畏常行施
母作是言已 親眷養育我
諸人咸愛樂 見者生歡喜
始從生已來 常增益倉庫
金銀及仆從 由才生能言
眾為立名字 因生增益財
立我名財益 彼時能施財
令求者充滿 今侍等正覺
舍傢而學道 我不為避難
而求於出傢 已獲六神通
清凈求出離 諸王常供養
臣等並尊貴 為是豐衣食
我財益苾芻 對諸耆宿前
說昔業報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卷第十六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義凈奉 制譯
諸大弟子說業報緣
爾時諸大聲聞耆宿苾芻。告具壽薄俱羅曰。具壽財益。已說本業。次至仁說本業因緣。爾時薄俱羅苾芻以頌說曰。
昔於親惠城 而為賣藥人
毗缽屍住世 諸佛及僧伽
施諸療病藥 來者求皆與
根莖葉花藥 合以施眾僧
三月夏安居 隨食而供給
於諸苾芻眾 人施一訶梨
九十一劫中 不墮三惡趣
由其施藥報 獲斯殊大果
雖施少分藥 受樂轉無窮
施一訶梨勒 生天受天樂
有殘餘業報 復得生人中
生在有學傢 不受信心食
於三日夜中 解瞭三藏教
服著垢弊衣 但唯求糞掃
常樂居閑靜 不愛俗喧林
我年百六十 不曾身有病
我憶施少分 多受天人樂
薄俱羅眾前 自說昔業報
安坐蓮花內 無熱大池中
爾時諸大聲聞耆宿苾芻告具壽尊者苾芻曰。具壽薄俱羅。已說昔業報。次至仁說。爾時具壽尊者。即以伽他。而說頌曰。
昔作治皮人 憶念前生事
當時逢儉歲 煮皮而用食
以此為存命 後有一沙門
從遠來求食 我當發清信
皮食施沙門 獨覺尊食已
對面升虛空 我發清凈心
合掌申供敬 見斯神變已
更起殷重心 願我當生處
常遇如是聖 所獲殊勝果
一如今聖者 所施體無色
亦無香美味 見者心清凈
當施如是食 因雖施少分
獲果乃無量 多引生天樂
復得勝人身 此是最後身
得生於人趣 親侍大導師
無上等正覺 我先所發願
願證無上果 已獲阿羅漢
除熱得清涼 我名大尊者
今對斯聖眾 自說昔業報
無熱大池中
爾時諸大聲聞耆宿苾芻。告具壽優樓頻螺迦葉。那提迦葉。伽耶迦葉。等作如是言。具壽尊者。已說昔業報。次至仁等當說。爾時三人。共以伽他。而說頌曰。
我等昔為三商主 與諸兄弟同遊戲
遇見迦葉佛滅塔 破壞摧落無多在
我等共勸商人眾 營造此塔復令新
三人於此佛塔上 各懸寶蓋同崇建
由斯殊勝善業故 得生天上受歡娛
天上福盡生人趣 獲得富貴常安樂
今逢世尊等正覺 於佛教中而出傢
世尊在彼尼連側 現大神變運神通
我等皆蒙示正法 得入無上涅槃宮
斯由敬重大師教 又於佛塔懸妙傘
由斯差別種善根 能除熱惱清涼樂
優樓頻螺迦葉等 於諸耆宿尊者前
自說往昔業因緣 無熱池中處蓮坐
爾時諸大聲聞耆宿苾芻。告具壽名稱。作如是言。優樓頻螺迦葉。那提迦葉。伽耶迦葉等。各說本業。次至仁說。爾時具壽名稱。即以伽他。而說頌曰。
我昔曾作賣香人 於諸藥性善分別
時有婦人將女來 買香及藥至我所
彼之少女美顏容 見者皆令貪欲染
我見是女容儀已 不覺起心生愛著
即執女手同遊戲 由斯惡業生惡趣
後得人身常手枯 經於五百生受苦
我今親事佛世尊 隨佛出傢而學道
今已證獲阿羅漢 能除熱惱得清涼
大德我思先惡業 已經百劫業不亡
今已得神通 由有餘殘報
我之左臂手 不如右手臂
若男若女人 侵妻及奪夫
常墮地獄中 恒受斯劇苦
樂遠離他妻 猶如踴火炎
猶斯諸智者 與自妻歡娛
汝等當審觀 貪染他妻妾
恒於地獄受 長夜無休息
我由作是罪 隨所在生身
已受如斯報 捺落迦中生
今此最後身 得入無上位
解脫一切苦 去熱得清涼
欲求安樂處 不得淫他婦
解脫諸煩惱 受於妙喜樂
我名稱苾芻 今於尊宿前
說自昔業報 無熱大池中
爾時諸大聲聞耆宿苾芻。告具壽火生曰。具壽名稱。已說昔業。次至仁說。爾時具壽火生以頌答曰。
我昔曾於親惠城 有佛正覺號毗缽
我時名為無所著 於眾人中最尊貴
佛有六十二萬眾 聲聞弟子共圍繞
我屈毗缽屍世尊 並諸弟子三月請
於時親惠城國王 亦請世尊並弟子
是時我與彼城王 隔日設食呈微供
至時我倍加供養 佛及苾芻聲聞眾
三月供養事已畢 我更共王同供養
當時最後設會日 親惠城王宮自辦
廣設百味妙飲食 衣服臥具及諸珍
既辦如斯上妙物 復於王苑敷高座
其座價直百千金 飲食衣服同斯量
一一苾芻所施物 算數計分不能知
所有象馬皆嚴飾 縷金線網莊嚴身
各各僧前持傘蓋 依座次第佈周圓
宮內婇女莊嚴身 以次旃檀塗瑩體
各執金瓶盛德水 苾芻僧處遣隻承
於是最後興斯供 王自供養佛僧伽
我當見是王供養 一心正念作思惟
上妙飲食皆能辦 寶座嚴飾實難為
乍可辦餘上妙具 如王象馬無由得
既作如斯言念已 帝釋天主應時來
於時天帝報我言 善哉助汝興供養
天帝既述斯言已 便化最勝大園林
其園芳麗甚超絕 諸天妙座遍莊嚴
並持上妙天衣服 奉施佛及苾芻僧
先請毗缽屍世尊 並諸弟子聲聞眾
於時天帝及諸天 第一寶象而來應
各各執持天寶蓋 於僧頂上在空中
齎持天飲食 供養真聖眾
復以天衣覆 得受人天樂
九十一劫中 不墮三惡趣
由斯先世善 感得柔軟身
為大仙興供 大德毗缽屍
今此最後身 生於王舍城
影勝王宮內 最尊豪族傢
王及大夫人 敬戀恩養育
諸臣咸愛我 及所有國人
常受於天上 諸天五欲樂
既得是人身 反受諸天樂
無上大導師 正覺牟尼主
調伏人天故 而來王舍城
我當聞佛來 大師微妙覺
聞已生歡喜 即詣如來所
既見世間燈 能持流炬者
從輅投身下 足步至尊前
頂禮佛雙足 深心極喜悅
退坐於一面 瞻仰大慈尊
無量人天類 恭敬而圍繞
世尊如是告 汝斷諸纏縛
無上天尊師 慈悲故來此
為說四諦法 聞者能開悟
我聞如是請 唯正覺世尊
願許我出傢 近住成圓具
無上大慈父 無有等等者
哀愍命善來 言下成圓具
精進不放逸 苦行而修習
即證無生位 得入涅槃宮
親侍大導師 無上等正覺
證得阿羅漢 除熱得清涼
能脫三有海 漂流生死河
一切憂悲苦 由斯永得除
火生之苾芻 對斯真聖眾
說自昔作業 無熱大池中
安坐蓮花臺
爾時諸大聲聞耆宿苾芻。告具壽護國曰。具壽火生。已說本業。次至仁說。爾時護國苾芻即說頌言。
昔有王名吉基利 迦屍國主饒益人
我身是王最小子 為佛造大窣睹波
父王令其最小子 躬持傘蓋奉如來
我聞王敕心歡喜 安置寶蓋窣睹波
既安蓋已便發願 由斯善業因緣故
天上人間招快樂 常有最勝大光明
今生最後於人趣 降誕倉庫大城中
既生最勝豪族舍 世間尊貴而第一
見者歡喜常恭敬 一切國人皆慶悅
殊勝果報隨身現 色相端嚴心安靜
人間受用悉充足 一切所須無乏少
護國苾芻對尊宿 說自昔報業因緣
爾時諸大聲聞耆宿苾芻。告具壽娑底曰。具壽護國。已說業報。次至仁說。爾時具壽娑底即說頌曰。
昔於王舍城 王臣大富貴
五百仙人至 皆令共供養
當時我宣教 普令先造食
傢中種種飯 給五百仙人
次第分與我 我既為尊首
最初仙供養 我傢恒營辦
作飯百杓餘 於彼出傢人
將此飯供給 既施飯食已
生貪作是念 我姊妹兄弟
妻男女親族 尚不施飯食
此仙三月坐 當有用度多
況於五百數 我須彼沙門
令其得命終 若得彼身死
我即無用度 無過殺於彼
及生罪心已 煎煮其馬尿
和食與彼餐 當吃此食已
乃即有病患 便即腸肚出
其時知死已 彼仙得道人
於時龍神等 皆共大聲語
大罪是商人 無過枉殺仙
得自在獨覺 寂靜無漏者
諸親皆嗔我 皆於當觀察
能生多罪業 為殺彼仙故
聞親說語已 我即起愁悲
請餘諸仙人 極生悔其過
對諸佛懺悔 現過心悔已
飯供五百仙 珍重令充足
懺其彼罪業 懺過於諸仙
以食供養已 即當發誓願
當來願如是 供養此大德
如所得解脫 願我亦離縛
生生離貧傢 莫在貧窮處
忽常起慳貪 令心發其惡
捐彼獨覺人 作業即愁悲
死後墮地獄 久住千年歲
常受其苦痛 後得生人身
還受短命報 當有多財物
供養於諸人 常患腸肚出
因此即命終 即生遇大聖
乃獲出傢體 依教而成住
一切貪悉舍 無熱蓮花座
說本業因緣
爾時具壽耆宿苾芻。告具壽膝多迦攝波曰。具壽娑底。已說業報。次至具壽說。於時膝多迦攝波即說頌曰。
往請苾芻眾 不闕於七年
於其聚落內 時世為饑饉
我所得分者 心調意寂靜
是獨覺所尊 無惱甚清涼
我先有要誓 乞者而不與
縱是子及親 非營作不濟
如是發此意 遂為罪惡業
苾芻既不作 何故而與食
即將此苾芻 經行於田處
然始至傢中 方與其飲食
由斯惡業熟 遂墮於地獄
眾活炎熱中 而受諸楚苦
地獄業報盡 所生流轉趣
鄙賤常憂苦 餐糧甚難得
此是我最後 而獲於人身
不虧調禦士 正覺無上尊
凈信而出傢 蠲除諸有漏
證得六神通 至於羅漢果
諸德當知我 雖證大神通
經行甚難苦 方獲而飲食
遊歷極遠處 遂有而少獲
命將欲斷絕 時可得其食
我姓膝迦攝 名為耳大威
無熱蓮花坐 言斯先業緣
爾時諸耆宿苾芻。告具壽周離槃陀迦曰。具壽膝迦攝波。已說業報。次至具壽說。於時槃陀迦即說頌曰。
我於前生中 而為養豬者
系其豬口已 將渡至河邊
既到河中心 欲至於彼岸
諸豬氣不通 因此皆命過
我隨水漂沒 荒迷無所為
河邊有仙住 哀愍所救濟
出我溺憂苦 而為與出傢
以無相三昧 教化令調順
既於此滅已 得生於天上
天上才舍命 下生於人趣
虔恭等正覺 舍俗為出傢
頑愚極暗鈍 示敬不能持
於其三月內 方能誦一偈
既明一句義 煩惱欲悉除
我先所造業 如是思憶念
經於無量時 輪回生死海
對於世間父 於此無熱池
我周利槃馱 說斯黑白業
爾時諸耆宿苾芻。告具壽蛇仆。具壽周利槃陀迦。已說業報。次至具壽說。於時蛇仆即說頌曰。
迦攝佛滅度 最後為聲聞
多聞備三藏 於法甚慳吝
不為諸苾芻 諷誦而解說
恐餘諸苾芻 而有勝於我
苾芻詣我所 欲求問少義
我為懷惡色 訶詰而不理
時諸苾芻來 諫責我斯見
何不治法化 作斯非理事
我於臨終時 情生極追悔
所閑真妙法 不為他顯示
命唯有七日 時轉不久停
宜集出傢士 悔謝諸過咎
我既悔罪已 息其慳法心
即於大眾中 七日常說法
既聞善說法 隨我皆聽受
互相為解釋 咸共而談論
我緣臨終時 七日說妙法
而得生天上 諸欲悉具足
天上舍報盡 下生於人趣
而生劫比羅 釋迦王族中
資財大富貴 容儀甚可樂
人眾皆敬愛 資產無有乏
種族諸男女 舍俗而出傢
我為惱欲纏 而無欣樂意
無比大丈夫 為欲哀愍故
頻至於我所 誨勸令出傢
我即稽調禦 無上等正覺
唯願七年中 哀愍受壇施
若見受其施 七年將過已
即隨大慧所 方可為出傢
告我命危脆 不暫豈七年
宜當急舍施 出入息難保
佛語深尊重 豈敢而棄舍
白言七日內 哀愍與出傢
即於七日中 隨意皆資給
於其城內外 諸親咸守擁
最上大光明 遍耀於城墎
不思議人眾 得出於城外
於佛法教中 凈信為出傢
於二十五年 心無有正悟
遂即罪心起 不欲依此住
莫能至甘露 宜退且還傢
既生此怯懼 深懷大羞恥
諸親及傢眷 定為譏誚我
所念非相類 審知不善事
我宜以刀害 何用此殘活
即持極利刀 跏趺而端坐
安刀於頭上 心即得解脫
心既得蠲除 口口而稱贊
奇哉佛法僧 有斯勝善法
我先有思想 凡夫便舍壽
不顧其性命 證得無上寂
我於先有中 懶惰極慳法
由斯果報故 艱難得解脫
又我於臨終 為說凈妙法
由斯業成熟 超除諸財欲
法根釋迦子 蛇奴大威德
於其無熱池 說斯先業報
爾時諸耆宿苾芻。又告具壽阿泥盧馱曰。具壽蛇奴。已說業報。次至具壽。於時阿泥盧馱即說頌曰。
我先無攝錄 貧窮負草活
歸投備名稱 奉覲大沙門
今生釋迦種 名阿泥嚧馱
善閑歌舞伎 能於諸妙曲
希逢大導師 無畏等正覺
見已心清凈 舍俗而出傢
得聞所說教 樂住大師處
情無暫放逸 常自勤策勇
三明具獲已 大師教已作
觀知於宿命 所曾之事業
於三十三天 七返而受生
七返生人趣 亦為作人主
灌頂剎帝利 獨化於贍部
彼七此亦七 輪回十四返
曾住受用處 咸皆知其所
此類諸果報 無有而不悉
我於所生處 情極甚歡喜
觀知諸有情 生死輪回趣
此變於餘現 一心系思念
五趣輪回事 天眼皆明瞭
已獲安詳道 天眼甚明凈
世間無上師 知我念所念
佛身意神通 而來於我所
我所有思念 而能增上說
大師無過咎 所說亦無非
我聞彼所說 依教而凈住
心生極精勤 常修不放逸
三明已通達 所應作已作
於生無有喜 於死亦無憂
唯知待時至 正念住威儀
廣嚴竹林村 命當於彼過
於其竹林下 而欲取歸化
我先施食故 獲此殊妙果
虔恭大導師 無比等正覺
證得阿羅漢 清涼寂靜處
諸見者記我 大福中為最
此阿泥盧馱 對佛苾芻僧
於無熱河中 說斯先業報
爾時諸耆宿苾芻。又告具壽師子王迦羅苾芻。具壽阿泥盧馱。已說業報。次至具壽說。於時迦羅即說頌曰。
我先押甘蔗 至於煎糖室
時有病獨覺 徐行來我所
於其七日內 糖油常奉侍
於其七日後 獨覺升空去
我緣出不在 奴便啟我言
有斯勝福田 比受傢中供
我既聞斯說 情生極凈信
速往升空處 深為欽敬仰
往因發凈心 又緣施油糖
天上人間趣 具福心明朗
此為最後生 亦得作人身
虔恭大導師 無比等正覺
於大釋師教 希得為出傢
證獲阿羅漢 清涼寂靜處
我今極獲安 利養甚豐多
衣食及臥具 湯藥無所乏
我以少緣事 要須四團糖
欲施縫衣者 糖將興供養
諸天知我念 即告影勝王
宜速施迦羅 沙糖清涼漿
由斯施漿故 王獲大勝利
宜使侍縛迦 齎庵羅及糖
即遣四大象 馱齎真美味
影勝大福王 令送於我所
王既令使送 我得此甘糖
供給千二百 五十苾芻僧
迦羅阿羅漢 具六大神通
於無熱河中 說斯先業報
爾時諸耆宿苾芻。又告具壽羅怙羅曰。具壽迦羅。已說業報。次至具壽。於時羅怙羅即說頌曰。
我作先國王 在於廣嚴都
發朝依正化 令眾皆安益
時有一仙來 威德甚雄猛
詣至於我所 便發如是言
我今是盜賊 不與水而飲
請王準賊法 依教科罰我
我即報彼言 仙若法德備
泉井河江水 許隨意而飲
我所懷疑惑 不能悉蠲除
願見王罰罪 我即無思慮
即告彼仙曰 宜入芳園中
六日不應食 已後任隨去
我所作此業 實無有惡意
黑繩炎熱中 六十年受苦
業報盡後身 六年在母胎
此實無心造 亦無身口業
由此因緣故 而受諸苦果
耆宿眾前說 當知業不亡
此是羅怙羅 對於諸尊者
於無熱惱池 說斯先惡業
爾時諸耆宿苾芻。又告具壽難陀曰。具壽羅怙羅。已說業報。次至具壽。於時難陀即說頌曰。
毗缽屍佛教 時我設香湯
洗浴苾芻僧 便發如是語
願我當來世 及諸如是眾
清凈無瑕垢 煩惱漏皆除
容儀得端正 顏色過蓮花
其時命既過 得生於天上
天上甚超絕 人趣亦殊妙
隨所生流處 恒安常富貴
後持獨覺身 起塔鮮白凈
嚴飾塗香已 黃色而覆上
胡跪合掌言 當願諸根具
身相如金色 善持而不變
由此善根故 生波羅痆斯
與迦陀國王 而為第二子
又見迦攝塔 虔恭生凈意
於其此塔中 而懸一傘蓋
由先浴眾僧 塗塔黃色因
施塔傘蓋故 多獲諸安樂
由斯餘福業 於其最後身
生釋迦王族 與如來為弟
我今於此身 具備大丈夫
三十殊妙相 而無欠闕者
釋迦師子教 而我得出傢
證極阿羅漢 除熱獲清涼
蒙佛記於我 端嚴甚可樂
我生皆已盡 至於無上處
此善者難陀 對佛苾芻眾
於無熱惱池 說斯先業報
爾時諸耆宿苾芻。具壽實力子曰。具壽難陀。已說業報。次至具壽。於時實力子即說頌曰。
我於前身時 名捕魚商旅
因興易進發 有仙來伴去
是真大獨覺 漏盡心無礙
我相見中間 常請受微供
隨其至宿處 為敷諸臥具
洗足奉油塗 及與為然燈
同比共為伴 虔心常供侍
徐徐既前進 得至於海際
既至於海際 我即前跪曰
大德有何緣 故來於此處
我等皆欲纏 不辭諸苦惱
入於險難處 無涯大海聚
彼言我除惱 願汝常安樂
生生備大福 多財無所乏
我即以上衣 齎持而奉施
頭面禮敬足 虔心而右繞
彼哀愍我故 受我所奉衣
諸旅咸瞻仰 便升於虛空
諸旅睹神通 我即懷悲惱
虔躬遙合掌 作如是發願
如是大尊德 願我常相遇
其所得妙法 願我亦證悟
當來得值佛 而得為出傢
供養僧伽眾 發起大神通
由此善根故 天上常歡樂
亦生於人趣 多受諸安泰
凡是諸生處 多財大富貴
天上及人間 福德恒明朗
從初受果報 此為最後身
於拘屍那城 得為壯士子
端正極可樂 顏容無有比
人眾皆敬愛 得超大富際
希遇釋師子 無上等正覺
見已心清凈 舍俗而出傢
依於竹林內 及處於山間
聲聞眾來集 而惱苾芻僧
敷設臥具故 與苾芻說過
或惱或譏誚 頻頻相呵責
具此諸梵行 我即起悲心
時有我生盡 當為供侍者
而自常勤策 於教恒修習
證得阿羅漢 具備六神通
詣於大師所 曲躬頭面禮
合掌前恭敬 從無上乞願
願見聽於我 供給苾芻僧
不隨愛嗔癡 慈心皆平等
大師知我意 默然受我請
即令住寺內 對諸苾芻僧
身為慈悲業 口意亦復然
供給苾芻眾 低心常敬重
來去諸苾芻 及諸道行者
我見甚歡喜 安慰而問訊
五指放光明 如然大明炬
敷設諸臥具 顯現大神通
我所有神變 苾芻欲見故
時極將幽暗 方來於我所
次復續後來 慈心悉敬重
為敷其臥具 不生恚念心
我先有思慮 我所有誓願
清凈悉成辦 今皆得圓備
此實力聖子 漏盡心自在
於無熱惱池 說斯先業報
爾時諸耆宿苾芻。告具壽近將曰。具壽實力子。說業報已。次至具壽說。於時近將即說頌曰。
我於往昔時 為獵者遊藪
為求害獐鹿 持弓及毒箭
尋山登峻險 夙夜常無倦
若逢禽獸時 情起殺害心
彎弓放毒箭 射斷其命根
時我持弓箭 遊行於林藪
見一大獨覺 住在於樹下
我睹彼沙門 情生大忿恚
彼無犯調寂 我以毒箭射
既遭毒箭苦 甚受諸楚痛
即於其樹下 舍有歸寂滅
我由斯惡業 命終墮地獄
經無量千歲 具受諸楚痛
地獄命既終 復受傍生趣
山中遭害死 還墮於地獄
生生恒怖畏 步步皆驚恐
夙夜饑困苦 羸瘦甚憔悴
而常逢獵師 懷害雄猛者
即以利毒箭 射我應時倒
彼見我墮地 命在身搖動
後以利刀截 分割肉將去
如是五百生 多受諸苦惱
又於某方處 為求諸食故
乃於其山下 見多大仙眾
具修諸苦行 有大神威德
我既睹仙眾 情便生慈念
漸漸心以慶 觀其大仙眾
由此發清凈 得生於人趣
遂見大獨覺 而來乞求食
我即常奉請 就傢受微供
供養彼德已 合掌而發願
願我當來世 常逢此尊師
見佛生恭敬 而為作出傢
得生無所畏 斷除諸有漏
由此善根故 得生於天上
又生於人趣 大富具多財
虔奉此大師 無比等正覺
既見大牟尼 舍俗歸出傢
凈心既出傢 深樂大師教
我證阿羅漢 具六大神通
大德而我今 斷除諸結縛
當入於山窟 方欲而受終
當有磣毒蛇 來墮我身上
此時我歸寂 是為證涅槃
諸德我思惟 先身所造業
受無量果報 所作業不亡
此近將苾芻 對大僧伽眾
於無熱惱池 說斯先業報
爾時諸耆宿苾芻。告具壽賢子曰。具壽近將。已說業報。次至具壽說。於時賢子即說頌曰。
昔時極饑儉 大怖皆幽闇
時有五百人 求乞而濟活
我為眾中首 而與作導師
彼乞得食已 咸來奉於我
或精或粗食 常濟供承我
不懷諸惡意 依我教而住
時有人在市 持煎餅而賣
我即強奪取 走出於市外
沖突向前走 餅主隨後逐
我便迅疾去 莫能擒得我
急渡於大河 一邊而安住
四面遙顧望 不見有人來
欲餐其煎餅 多膩甚精味
我作如是念 今日應飽滿
時有大威仙 急來於我所
是大獨覺尊 諸根甚寂靜
我便作是念 貧苦最為楚
由先不修福 今獲饑窮報
今宜精味餅 奉施此沙門
寧可受饑死 不用貧苦活
便發志誠心 深生清凈意
即持其煎餅 奉上勝福田
大師受我施 對我前而食
欲哀愍我故 便升於虛空
我即合掌禮 願我無窮報
當生大豪族 顏色得端嚴
如是大德類 願常得相遇
彼所證獲法 我亦當開悟
由此善根故 多受諸快樂
天上及人趣 端嚴甚光悅
天上及人間 受勝大王報
由斯施業故 不曾生惡趣
復由殘業報 今於最後有
得生大豪族 釋迦種望城
於此後生中 而處於人身
虔奉釋師子 無上等正覺
大德佛世尊 來過親族時
我與諸親眷 舍俗而出傢
我先所有願 今皆已圓滿
證獲阿羅漢 寂靜清涼處
王種而出傢 是其佛種族
於無熱惱池 說斯先業報
爾時諸耆宿苾芻。告具壽賢鹽曰。具壽賢子。已說業報。次至具壽說。於時賢鹽即說頌曰。
拘留孫佛時 有造彼佛塔
時我為傭力 常與他雇作
作此塔之時 我頻出惡語
何用斯大塔 豈有得成期
塔宜微小作 不應廣費損
省功無憂惱 而得速成就
由斯口業故 說此粗惡言
臨終既命過 墮於地獄中
地獄業報盡 於其所生處
顏色極醜陋 人眾皆棄賤
迦攝波佛時 為雄拘羅鳥
依波羅痆斯 半道大林中
其世大明燈 苾芻眾圍繞
我出和雅音 於上右飛繞
我凡見佛眾 而行乞食時
出時及入時 常與右飛繞
由斯善根故 得生於人趣
虔奉調禦士 無上等正覺
釋迦師子法 而得為出傢
證悟阿羅漢 至寂清涼處
於諸妙教中 佛記我為最
多聞持法則 善音常演暢
四眾來我所 聽聞我說法
天及諸有情 無不皆欽仰
先作善業少 為惡業極甚
今獲其果報 當知業不亡
此賢鹽苾芻 對大僧伽眾
於無熱惱池 說斯先業報
爾時諸耆宿苾芻。告具壽蜜性曰。具壽賢鹽。已說業報。次至具壽說。於時蜜性即說頌曰。
昔於廣嚴側 我為猴中主
見多缽在彼 我便持佛缽
諸苾芻見唱 世尊即告曰
汝等諸苾芻 勿暍不損缽
即持大師缽 將升於大樹
滿盛白凈蜜 徐徐從樹下
捧持凈蜜缽 奉獻大導師
其中有蟲故 大師不為受
我即詣一邊 觀見而有蟲
揀擇其蟲已 還持奉大師
雖至如來所 世尊亦不受
由未作凈故 善逝不納持
我即以清水 點凈其蜜上
以大至誠心 奉施等正覺
佛舒百福臂 無比無等手
持我獻蜜缽 與聲聞眾飲
情懷大欣慶 虔躬而合掌
對此法王前 舞蹈禮已去
我願舍命後 得生於人趣
常遇大導師 恒持真妙法
由此善根故 遂獲得人身
敬奉事調禦 無上等正覺
於釋師子教 得為作出傢
證獲阿羅漢 至寂清涼處
備六大神通 而此諸苾芻
猶呼我蜜性 名稱福遠聞
常受尊敬重 恒來供養我
與諸苾芻眾 遊行於人間
至於曠野處 大眾咸遭渴
我便心起念 願令獲凈蜜
四方非人類 知我心所願
各持大蜜器 咸來施與我
我見即便受 乃至隨意足
充滿苾芻眾 皆發勝上心
我於猴生中 為王供養故
才舍傍生趣 得踐甘露地
我先所有念 及曾發深願
虔心奉大師 所作皆成辦
此是我所念 先為善業因
今受其果報 微妙極受樂
此蜜性苾芻 對大僧伽眾
於無熱惱池 說斯先業報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卷第十七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卷第十八
大唐三藏義凈奉 制譯
諸大弟子及佛自說業報
爾時諸耆宿苾芻。告具壽因緣曰。具壽蜜性。已說業報訖。次至具壽說。於時因緣即說頌曰。
九十一劫時 我在親慧城
見毗缽屍佛 欲入大都郭
我既見大悲 妙花散於上
花開莖卓豎 佛頂上為蓋
凈心投佛足 虔恭頭面禮
十指端合掌 敬重右圍繞
不聞彼佛法 亦不受三歸
但發清凈心 隨善逝而去
我於毗缽屍 作斯善業故
經九十一劫 不曾生惡趣
常受大天身 恒受勝天樂
多生於人趣 大富多財寶
此是最後受 今得為人身
生大凈行族 大富具多財
披其秘典趣 文義及占相
章句皆通瞭 及大人相好
於其凈行林 教授五百人
婆羅門眾圍 出城歸林藪
時我見世尊 苾芻眾圍繞
精進甚勇猛 來入摩揭陀
既見大悲士 情便生凈信
由斯因緣故 得知其勝相
既出見世父 備足諸妙相
三十二端嚴 八十諸好飾
見此端嚴相 虔誠頂禮足
恭敬合掌立 贊嘆大導師
相論所言者 唯仁得具備
必定是大師 世間無與等
勝梵過帝釋 更無有雙者
超日越地神 十方界無比
不見過佛者 豈能相比類
天上及人間 為大摧魔將
無怙中為依 無導中為導
我願作聲聞 我希依奉教
赫奕金色臂 百福莊嚴相
世父舒垂下 摩我於頂上
蒙告汝心凈 多獲諸勝利
能發凈心施 其福無邊限
於無上福田 能生凈妙意
良田下種已 摩納婆皆辦
永斷無利趣 不有惡道怖
得開甘露門 所愛悉成就
必若樂出傢 隨意而來作
急宜棄須發 可置婆羅門
既聞佛法音 遍告諸門徒
門徒啟告我 為禿沙門耶
雲何舍白凈 而取於黑處
棄其勝妙族 欲習卑賤類
婆羅門種類 世間最超越
梵王從胸口 化出婆羅門
汝等無開覺 汝等無所知
汝所習學教 唯我善能詠
如我所明解 文義說無窮
我隨解應作 汝等隨緣散
若無有所須 各隨其意樂
我更不為師 亦不復教示
時此諸門徒 泣淚向前來
悲涕皆憂惱 隨便四散去
大悲靜寂士 善言慰告我
可來善苾芻 我即具近圓
發正清凈心 舍俗而出傢
備諸大神通 所作已成辦
我今觀先業 天眼悉明凈
知生及死相 所曾受身處
證神通竟者 竭有漏際者
於無熱惱池 說斯先業報
爾時諸耆宿苾芻。告尊者憍陳如言。具壽因緣。已說業報竟。次至尊者說。於時憍陳如即說頌曰。
乃往過去世 迦攝佛滅後
見諸聲聞眾 共集作是議
大悲迦攝波 應為後涅槃
出傢者甚少 正法不彰明
我等所聞法 互相而教示
精進不放逸 於佛教勤修
共登於山上 佈草以為座
各要漏不斷 不從座而起
由懷精進故 不惜其身命
六人證神通 便入於涅槃
我第七根劣 不能斷諸漏
有法相應心 處凡而命過
由法相應住 不舍精進念
便得生天上 於睹史多宮
遂見釋師子 牟尼大菩薩
與諸天說法 致令得開覺
我聞彼說法 一心而聽受
深樂其正法 無心暫舍離
天上業報盡 下生劫比羅
為憍陳如姓 凈行豪族中
凈飯大王子 備名稱菩薩
信心舍國出 苦行於林藪
最君大凈飯 敕我如是語
可去而出傢 供承其太子
我以清凈心 即供承菩薩
將非證聖道 厭舍而方去
釋迦大牟尼 正轉法輪時
於此諸妙法 最初我證悟
迦攝波佛教 出傢修梵行
今得逢正覺 證獲於無漏
憍陳如苾芻 對大僧伽眾
於無熱惱池 說斯先業報
爾時諸耆宿苾芻。復告具壽鄔波離曰。尊者憍陳如。已說業報。次至具壽說。於時鄔波離即說頌曰。
乃於往昔時 波羅痆斯都
有王名梵授 我為常供承
凈飾王髭發 種種使端嚴
衣服皆相類 熏香而奉持
懷悲敬重心 奉事於大王
含喜於王處 說未曾聞頌
欲是極少味 而為罪根本
憂苦皆緣此 安樂無由得
若出傢舍欲 得聞未曾聞
臣今情慕極 願王聽舍俗
時王告我曰 卿若能決定
出傢後見我 即許卿舍俗
我啟大王言 審知決定意
願王悉臣心 出傢後來見
既蒙王聽許 便詣於林藪
懷直不諂心 舍俗而出傢
隨其力出傢 得至於離欲
修習四靜慮 勤念不放逸
此王在世時 我名殑波羅
具大尊貴德 人眾咸恭敬
又以正直心 詣師所頂禮
一邊而胡跪 合掌如是白
親教師存念 證我有未聞
須往梵授處 現身令正見
師告我聽詣 波羅痆斯城
可存決定信 勿得招虛妄
我今聽許汝 汝當隨我語
令其王中最 興發清凈心
蒙師正直許 我即右旋繞
奉辭隨漸進 詣波羅痆斯
梵授王聞至 親來於我處
及由王威德 諸天亦隨來
王從車而下 敬心頂禮我
虔仰極尊重 合掌一邊坐
我即為說法 令其斷諸欲
王聞深欽敬 頓舍諸欲事
便發猛利心 復作如是言
我今求出傢 不樂諸欲事
我告王可來 詣於凈林藪
親近大仙所 而為作出傢
王便冊長子 紹繼其國位
此大最勝王 舍國歸出傢
王與妃宮婇 臣佐及宗親
大眾皆圍繞 詣求出傢處
王以正直心 頂禮諸仙足
合掌求請遍 願與為出傢
與王剃須發 身披袈裟服
無量百千眾 皆舍俗出傢
我求正直心 演說清妙法
令使諸聞者 得生四靜慮
我以懷慈念 恭敬大王故
命盡臨終時 生無邊光天
於彼天舍報 生來於此處
凡所生生處 大富多財寶
天上及人間 常受勝妙樂
此為最後時 斯是最後身
生劫比羅城 釋迦豪族中
常知所進趣 恒為侍釋迦
聲聞釋迦子 我為作承事
由大王威德 而得為出傢
我與剃須發 作如是白言
聖者不相濟 我當雲何活
所有嚴瓔珞 及諸上妙服
告言今與汝 用充為活命
我見多珍寶 心生大追悔
宜皆盡舍置 樂求為出傢
我今貧困苦 持此多珍寶
若有知聞者 必來而害我
可留已調度 及此諸珍寶
即掛於樹上 亦求為出傢
釋迦諸王子 聞我如是說
令我先出傢 悉皆禮我足
佛哀愍我故 告善來苾芻
我既出傢後 然度諸王族
彼眾禮我足 頓摧於我慢
既調為出傢 證得六神通
六通阿羅漢 超際於彼岸
蒙佛記於我 持律為第一
鄔波離苾芻 對諸僧伽眾
於無熱惱池 說斯先業報
於時大導師 告尊者為光
可說先業報 曾受諸善惡
彼聞佛音告 即憶先業事
白言對佛前 今說諸果報
昔在蓮花上 救世最勝尊
有塔在曠林 多饒諸惡獸
無人能往彼 恭敬申供養
在彼側近人 不知罪福報
我即詣塔所 凈除諸草木
持[打-丁+彗]遍灑掃 悉使周嚴飾
虔恭禮八方 敬重已便回
由斯善根故 得生於天上
於三十三天 受諸勝欲樂
經三十六返 而得為天王
我所住天宮 常為金赫耀
廣有三十六 長六十繕那
我復有希奇 嚴凈佛塔故
下生於人趣 七返為人主
我復有希奇 嚴凈佛塔故
曾所受生處 身有金光耀
我復有希奇 嚴凈佛塔故
恒生婆羅門 剎帝利豪族
我復有希奇 嚴凈佛塔故
隨意乘車輿 象馬不步行
我復有希奇 嚴凈佛塔故
若踐荊棘林 自然皆屏息
我復有希奇 嚴凈佛塔故
不曾遭疾患 亦無諸撗惱
我復有希奇 嚴凈佛塔故
凡所遊行處 吉祥相皆現
我復有希奇 嚴凈佛塔故
常得尊勝貴 敬事如大天
我復有希奇 嚴凈佛塔故
不曾身有苦 及餘諸少惱
佛法無瑕穢 如是不思議
凈心獲大果 亦復不思議
若求勝妙樂 盡除生死者
應敬如來塔 奉事無上尊
大德是我念 先世為善業
得受其果報 甚深有愛樂
此為光苾芻 對大僧伽眾
於無熱惱池 說斯先業報
爾時諸耆宿苾芻。告具壽奎宿曰。具壽為光。已說業報訖。次至具壽說。於時奎宿即說頌曰。
大德我思念 過去俱胝劫
於一切超佛 而為善品業
時佛無上尊 無邊百千億
聲聞眾圍繞 欲入大王都
我從餘村落 緣事至其處
遂見等正覺 具三十二相
如月與日照 如火電冥光
映蔽諸光輝 佛光最超耀
我常未睹此 如然大火聚
又見彼佛前 有一婆羅門
我即咨問彼 報言佛導師
人天無倫匹 無與等正覺
既聞佛音告 心生凈欣樂
深愛其顏儀 遍體得安樂
復聞天樂音 非人贊頌聲
天雨末香花 雨此上勝城
有散青蓮花 有雨贍博迦
或以旃檀末 或有但合掌
諸天在空中 虔恭上旋繞
情生深愛仰 遍禮喜盈溢
為求香鬘故 四散而馳覓
我於此時中 遍遊無一花
去我而不遠 遂見賣蓋者
手持白妙傘 鮮明如凈貝
速詣手捧持 咨請暫獻佛
見許將佛所 誠心持蓋立
蓋從手而去 自往佛頂上
大師行即動 大師住即住
不舍調寂身 自然於空中
我與諸大眾 睹斯大神變
虔恭皆合掌 誠心咸頂禮
見等正覺相 聲聞眾儀式
至傢為事業 系心常思念
快哉獲善果 見佛有所懷
我由奉佛蓋 無上福田處
由此善根故 七寶常嚴備
後於臨終時 生三十三天
得為天中王 諸天皆敬重
復生於人趣 名為自力王
大富多勤勇 餘王咸奉事
由斯作善品 流轉所生處
善根不斷絕 復續諸妙因
於彼勝福田 凈心而奉蓋
因此善業故 不墮於惡趣
此為最後身 生在於人趣
虔恭調禦士 無上等正覺
釋迦師子教 而得為出傢
證獲阿羅漢 寂滅清涼處
魔變身如山 高一逾膳那
作大恐怖形 如空中黑雲
告言是何物 敢為而惱亂
察知是其魔 故來相逼惱
報言魔波旬 隨意而現身
頭可如須彌 方來於我處
已證阿羅漢 具三明聲聞
佛所示誨法 得為安樂住
受他一揣食 在定於七日
悟解脫意樂 是我所修習
大德我思念 先世作善業
多受其果報 可樂甚精妙
此奎宿苾芻 對大僧伽眾
於無熱惱池 說斯先業報
爾時諸耆宿苾芻各各自說先世業已。白世尊言。我等已說先世業報。唯願世尊開演先業。大德世尊。先作何業。成正覺後。山石摧下轥傷足指。佛告諸苾芻。如來往昔生在異類。自作斯業。必須自受。增長熟時。緣變現前。如影隨形。必定感報。無餘代受。汝諸苾芻。若人所作善惡之業。不於外界地水火風。令其受報。皆於自身蘊界處中。而招異熟。即說頌曰。
假令經百劫 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 果報還自受
又告諸苾芻。乃往古昔。於聚落中。有一長者。娶妻未久。遂誕一男。年漸長大。母便命過。其父長者。娶後母來。不久有娠。復生一子。後與長兒。納娶妻房。多生兒女。後於異時。後母身死。弟投兄處。嫂問夫言曰。此是誰兒。報曰。是弟。妻言。聖子。當與其弟。傢財分不。夫曰。當合停分。妻曰。聖子。彼是一身。我等多人。雲何停分。夫曰。賢首。世法如是。妻言。聖子。可宜殺卻。夫曰。賢首。豈容為財殺害親弟。妻復頻言。染欲心者。無惡不造。夫詣一邊。作如是念。若於村落。而殺害之。人眾咸知。可將闌若無人之處。即命弟曰。汝持器皿。可共往於闌若采花。白言。如教遂即共詣。至一山坂。摧弟墮坎。以石打殺。汝等苾芻。於意雲何。乃往昔時長者太子。而殺弟者。豈異人乎。我今即是由於往昔。為財利故。將別母弟。於闌若處。推墮山坎。以石打殺。由斯業報。於多年歲。於多百歲。於多千歲多百千歲。墮於地獄。受諸楚苦。殘業力故。成正覺後。山石摧下。傷我足指。
時諸苾芻復白佛言。大德世尊。先作何業。成正覺後。紫橿木槍。刺佛足傷。佛告諸苾芻。如來往昔自作斯業。今還自受。廣說乃至頌曰。
假令經百劫 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 果報還自受
復告諸苾芻。乃往古昔。有一大城。於此城中。有二商主。善能興易。縛持舶已。為求寶故。入於海際。因順風力。至其寶洲。一籌量載寶。一不籌量貪心滿舶。後入海內。不籌量者。其舶欲沒。告伴商主言。願仁救濟。容我上舶。其人斟酌。隨力量寶。安於舶內。牽取其手。令使在舶。其溺舶者。作如是念。我與共彼。同至寶洲。我所采者。舶沒皆失。豈容其人將寶歸傢。穿舶為孔。令寶散失。作是念已。竊在一邊。持杖穿舶。商主遂見。告言。仁者。勿為是事。非但財寶散失。我等俱亡。彼內懷嫉。妒心熾盛。竟不納諫。同前欲穿。其伴商主。見不從諫。即持利槍。刺之令死。汝等苾芻。於意雲何。往昔之時。刺殺他者。豈異人乎。我今即是。由斯業故。經於多歲百歲千歲中。墮地獄中。受諸楚毒。殘業報故。成正覺後。紫橿木槍。刺我足傷。
爾時諸苾芻。復白佛言。大德世尊。先作何業。成正覺後。入沙羅聚落。乞食不獲。空缽而還。佛言。汝諸苾芻。如來往昔自作斯業。廣說如前。乃至說頌。果報還自受。
復告諸苾芻。乃往古昔。波羅痆斯大城之中。有一摩納婆。佛不在世。即有獨覺。哀愍貧窮。住閑靜處。世間唯有此一福田。於時有一獨覺。名曰樂寂。出現世間。在波羅痆斯施鹿林中仙人墮處。晨朝著衣持缽。入城乞食。於時摩納婆。亦於城中長者傢乞。空無所獲。其時樂寂獨覺。亦來入此長者傢乞。其摩納婆念曰。可少伺察。觀彼出傢。有何所獲。即隨後入。屏立門側。時長者妻。見其獨覺身心端寂。情生凈信。即持種種精妙飲食滿缽持行。奉施獨覺。受此食已。而欲出門。其摩納婆報言。出傢者。我欲樂觀仁所得食。然而獨覺。常法如是。若不觀察。不知前意。即以缽食。令其觀見。由彼懷嫉。起憎妒心。以手打缽。缽便落地。飲食傾棄。復以腳踏。獨覺問曰。賢首。何意散壞此食。仁若須之。我當奉與。其摩納婆。復出種種粗惡言詞。而住一邊。時此大人而不得食。以自調順。詣鹿林中。汝等苾芻。於意雲何。往古昔時摩納婆者。豈異人乎。我今即是。我因懷嫉妒之心。令其獨覺不得飲食。由斯業報。經於多歲。百歲千歲。百千歲中。常生地獄。受諸楚苦。殘業報力。雖成正覺。後入娑羅村乞食。空缽而還。
時諸苾芻。復白佛言。大德世尊。先作何業。淫女媚容。外道梵志之所教誨。來謗世尊。佛言。諸苾芻。如來往昔自作斯業。廣說乃至頌曰。果報還自受。
復告諸苾芻。乃往古昔。人壽八萬歲時。有佛世尊。號毗缽屍如來應正等覺。出現於世。其佛有二弟。一名皤私瑟吒。二名跋羅陀皤阇。其皤私瑟吒。於佛教誨。專勤修習。而不放逸。證阿羅漢果。其跋羅陀皤阇。受持三藏。諷誦通利。為大法師。後於異時。有一長者。於法師處。深生凈信。為其法師。建一住處。所須資具。悉皆嚴備。時法師啟請皤私瑟吒羅漢。願來同住。彼聞即至。長者見其身心寂然儀容挺特。倍加凈信。嚴辦種種香美飲食。而以供養。持上妙衣。用為奉施。弟生嫉妒。作如是念。我與長者。久為門師。往還來去。未曾施我如是上衣。暫見我兄敬心奉服。作是念已。即於兄處。求其長短。兄覺弟心有異。系念觀察知弟嫉妒。即將上衣而與其弟。雖得其衣。亦於兄處更求瑕隙。後於異時。長者使女。於寺中為女工作。法師告曰。賢首。汝能為我作不。女曰。聖者。欲何所遣。法師報曰。可著此衣歸傢作業。長者若問從誰得衣。報言。聖者皤私瑟吒。復若問言。因何事與。答言。男子之意。緣女人與。女著衣歸。傢人問答一一同前。長者聞已。於羅漢處。生不凈心。大人之法。深慮輕慢。因從此去。汝等苾芻。於意雲何。往昔法師者。豈異人乎。我身是也。由懷憎嫉出言輕謗。由斯業故。經於多歲百歲千歲多百千歲生地獄中。受諸楚苦。殘業力故。成正覺後。外道梵志。令淫女媚容。謗讟於我。
時諸苾芻。復白言大德世尊。先作何業。成正覺後。被嘴端摩納婆女。誹謗世尊。佛告諸苾芻。如來往昔自作斯業廣說如前。乃往古昔。波羅痆斯大都城中。有一婆羅門。學該明典。五百童兒。從彼受教。其波羅痆斯側近人眾。咸皆尊重。恭敬供養。猶如真阿羅漢。時有五通仙。遊行人間。至波羅痆斯。城內人民。見彼仙人身心寂然容顏調順。皆生凈信。所與福業。咸詣仙處。恭敬供養。其婆羅門。無人敬仰。利養寡薄。於仙人處。心懷嫉妒。作惡思念。告諸學童。而此仙人深懷貪欲。諸學童兒各各亦言。誠如師說。仙實懷欲。而此諸童。所去之處。咸告諸親及餘長者婆羅門等。而彼仙人深懷貪欲。人眾聞已。心生異念。賢仙之類。多慮輕慢。舍之而去。汝等苾芻。往昔之時婆羅門者。豈異人乎。我今即是。其五百童兒者。今此五百苾芻是。由我嫉妒於仙人處說貪欲語。由斯業故。經於無量百千歲中。墮在地獄受諸苦惱。殘業報力。成正覺後。與五百苾芻俱。嘴端摩納婆女。而來誹謗。
佛復告諸苾芻。乃往古昔。波羅痆斯大都城中。有王名曰梵授。以法治化。人民熾盛。豐樂安穩。於此城內。有一淫女。名曰賢首。炫色濟命。時有丈夫。名曰為偶。志懷惡性。其人遂送衣服瓔珞。奉彼淫女。意求交歡。賢首著衣。欲詣偶處出門遂逢別有一人持五百金錢。命言。賢首。可來同歡。女作是念。我今若往。何能獲此五百金錢。交來資儭。不應棄舍。宜可還傢共為歡會。念已。便命使女。往告為偶。願仁少待。容我梳洗莊嚴身首。使女往報。持錢其人。有多營務。共彼暫歡。舍之而去。女復作念。時將稍過。我若往彼。能稱意不。念已。又告使女曰。汝可更往詣為偶處報言。聖子梳洗已畢。於何芳園。而來共戲。女往報已。彼便問曰。或言未嚴。或言已畢。是何言說。使女來往。情生忿恚。所有私竊具向彼陳。著仁衣瓔。與別男子共為交歡。所以使我有斯言說。其人聞已欲情頓息。起殺害心。起忿怒心。作如是報。可來於某芳園之中。使女既報。淫女即至。其為偶告曰。著我衣瓔。共他交會。為用耶。淫女曰。聖子。此是我咎。非仁之過。女人之類生多過惡。願仁容恕。為偶懷嗔。以毒害心拔刀斬首。時從使女見已。高聲唱叫。禍哉。殺我大傢。殺我大傢。人眾聞聲。咸悉疾來。時有獨覺。名曰極樂。在此園林。樹下住定。其人恐怖。速將血刀。置獨覺前。疾走一邊。入人眾內。人眾來觀。見血污刀在獨覺前。咸言。殺者必是此人。即共周圍。以嗔恚心各作是言。咄哉出傢者。仁被法服大仙幢相。作斯惡業。獨覺告曰。我何所為。人眾報曰。共賢首淫女。而相歡合。便以刀殺。獨覺答曰。我懷寂靜。豈容作惡。雖有實陳。皆不信受。以繩反縛。送於王所啟陳上事。王不推尋。便出敕曰。既為斯過。可宜早殺。赤鬘絞頸。青衣膾子手執利刀。威仗嚴圍。遍告城中及四衢路。而此出傢。為殺賢女。王敕嚴法。即將獨覺。於彼芳園而欲殺之。為偶見已。作如是念。苦哉出傢。持戒德行無辜枉遭。此是我過。虛令遣他至於死處。事不應為。作是念已。速詣王所。啟言。大王。向出傢人。無辜枉被。奉敕依法。此是我過。願王鑒知。具陳上事。望恩容恕。汝等苾芻。於意雲何。往古昔時。名為偶者。豈異人乎。我身是也。由斯業故。經百千歲。常在地獄。受諸苦惱。餘殘業報。成正覺後。他來傍我。
時諸苾芻。復白佛言。大德世尊。先作何業。成正覺後。與四百九十八苾芻。於邊界城。而食馬麥。舍利子。大目乾連。受天供養。佛言。諸苾芻。如來往昔自作斯業。乃至果報還自受。汝等諦聽。乃往古昔。人壽八萬歲時。有佛世尊。名毗缽屍如來等正覺。十號具足。出現於世。與八萬苾芻前後圍繞。往親慧王都。於時城中。有一婆羅門。教五百童兒婆羅門法。人眾尊重。恭敬供養。事同羅漢。佛及僧伽。至王都已。其婆羅門。無人敬重供給資濟。於佛僧處。深生嫉妒。是時眾多有學無學苾芻。晨朝著衣持缽。入城乞食。獲諸精妙上饌香食。滿缽而出。婆羅門見。問言。咄哉苾芻。雲何獲食。我欲觀見。苾芻懷直。便示其食。彼增嫉妒。告諸弟子。汝等當知。此禿沙門。不應供養如此上饌。應須施與渾粗大麥。彼諸弟子聞師此語。亦各咸言。誠如師說。應合食麥。於其眾中。有二摩納婆。情懷敬信。作如是言。報親教師。勿作是語。此諸沙門。應供天饌。非但人食。何意說言。應合吃麥。汝等苾芻。於意雲何。往昔之時婆羅門者。豈異人乎。我身是也。由於彼佛聲聞弟子處懷嫉妒心出粗惡語。經於無量百千歲中。常食粗麥。餘業報故。成正覺後。與此四百九十八苾芻。尚食馬麥。其二摩納婆者。即舍利子。大目連是。
時諸苾芻。復白佛言。大德世尊。先作何業六年苦行。佛告諸苾芻。如來昔時自作斯業。廣說如前。乃至頌曰。
假令經百劫 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 果報還自受
汝等諦聽。乃往古昔。於無比聚落。有一陶師。名曰喜護。廣如中阿笈摩王法相應品中說。汝等苾芻。於意雲何。往昔之時無上摩納婆者。豈異人乎。我身是也。由我昔於迦攝波佛處說雲苦行未證具智。由斯業力。六年苦行不能證成無上等覺。我若當時於彼佛所。而不追悔願求當來等正覺者。縱更經三無數大劫。修諸善品。猶未成佛。
時諸苾芻。復白佛言。大德世尊。先作何業。成正覺後。身現痛疾。佛言。汝諸苾芻。如來往昔生在異類。自作斯業。廣如上說。汝等苾芻。乃往古昔。有一聚落。於聚落中。而有醫師。時有長者男。因有患請醫令療。醫與方藥。病即得損。長者將少財賄奉醫。後於異時。長者三度身遭患病。醫亦與差。長者竟無別贈恩報。醫懷忿恚。作如是念。彼人三度遭極苦患。我與除損。不能酬恩。更若遭疾。當與某藥令彼愚人內情斷絕。後於異時。長者子復宿疾發動。同前請醫。醫以惡心。與不宜藥。致令病者腸絕段段。汝等苾芻。於意雲何往古昔時善醫師者。豈異人乎。我身即是。由我惡心令長者子服其毒藥。由斯業故。經於無量百千歲中。墮在地獄受諸苦惱。餘殘業報。成正覺後。身患背痛。
時諸苾芻。復白佛言。大德世尊。先作何業。成正覺後。他誅釋種。世尊頭痛。佛言。汝諸苾芻。如來往昔自作斯業。還自受報。廣如餘說。汝等苾芻。乃往古昔。流惠河邊。有五百人。捕魚為業。時大海內。忽有二大魚。流入彼河。諸人捕獲。共作是議。若斷魚命肉便臭爛。無人頓易。宜可繩系。有須買者。續截秤賣。庶得精新。作是議已。以繩系縛。有人買者。割截續與。當割之時。魚遭大苦。踠轉血流。河水變赤。時有小兒。見河血色。情懷喜笑而為暢適。汝等苾芻。於意雲何。其捕魚師小兒者。豈異人乎。我身即是。由於往昔當殺魚時我心暢適。由斯業故。經於無量百千歲中。當患頭痛。餘殘業報。成正覺後。誅釋種時。我頭苦痛。
時諸苾芻。復白佛言。大德世尊。先作何業。成正覺後。尚遭背患風痛。佛言。諸苾芻。如來往昔生在異類。自作斯業。今還自受。廣如餘說。汝等苾芻。乃往古昔。有一壯士。遊歷邦國。至一王都。其王復有一大壯士。力無敵對。二士相知。為欲賭當衣服故。即共相撲。壯士常法。相共執手。即知強弱。其外來者執王壯士手已。知彼力士不能得勝。王都壯士。報外來者。仁今當知。我族在此。長居王都。積代有名。知仁有力。勿撲於我。使族不誚。我有妙女。當嫁與君。彼聞此說。默自取弱。三度如是。竟不與女。情生不忍。至第四度。相撲之時方便高擎。以嗔恚力。擲著地上。撲王壯士脊骨折死。汝等苾芻。於意雲何。往古昔時外來壯士。撲王壯士。脊骨折死者。豈異人乎我身即是。由斯惡業。經於無量百千歲中。墮在地獄受諸苦報。餘業報故。成正覺後。尚遭背痛。以是義故。我常宣說。黑業黑報。白業白報。雜業雜報。汝等應當舍黑雜業常修白業。如是應學。
爾時世尊。與五百阿羅漢。於無熱惱池。說先業報已。便即隱沒。於室羅伐城東鹿子母園所住處現。彼聞佛至。速詣佛所。頂禮佛足。為說妙法。示教利喜。默然而住。時鹿子母從坐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白言。世尊。唯願慈悲。與五百聖眾明日就宅受我微供佛便默然。知佛受已。奉辭還傢。嚴辦種種上妙香饌。令使白佛。廣說乃至。知眾飽已。收缽洗畢。為聽法故。取一卑席。對佛而坐。佛為說微妙法。示教利喜。從坐而起。至於住處。就座坐已。告諸苾芻。其鹿子母。而自忘失。請佛僧伽。就傢供養。不請世尊。說施伽他。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卷第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