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法界無差別論

助印经书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

  堅慧菩薩造 唐 提雲般若等譯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

    堅慧菩薩造

    大唐於闐三藏提雲般若等譯

  稽首菩提心  能為勝方便

  得離生老死  病苦依過失

  菩提心略說有十二種義。是此論體。諸聰慧者應如次知。所謂果故因故。自性故。異名故。無差別故。分住故。無染故。常恒故。相應故。不作義利故。作義利故。一性故。此中最初顯示菩提心果。令見勝利。次即說彼所起之因。然後安立。此出生相。及顯異名而無差別。於一切位無有染著。常與凈法而共相應。不凈位中無諸功用。於清凈位能作利益。一性涅槃應知。如是十二種義今此論中次第開闡。何者名為菩提心果。謂最寂靜涅盤界。此唯諸佛所證。非餘能得。所以者何。唯佛如來能永滅盡一切微細煩惱熱故。於中無生永不復生意生諸蘊故。無老此功德增上殊勝圓滿究竟無衰變故。無死永舍離不思議變易死故。無病一切煩惱所知障病及與習氣皆永斷故。無苦依無始時來無明住地所有習氣皆永除故。無過失一切身語意誤犯不行故。此則由菩提心。為最上方便不退失因一切功德。至於究竟而得彼果。彼果者即涅盤界。何者為涅盤界。謂諸佛所有轉依相不思議法身。以菩提心是不思議果因。如白月初分故今頂禮。復次頌曰。

  能益世善法  聖法及諸佛

  所依寶處如  如地海種子

  復次菩提心如地。一切世間善苗生長所依故。如海一切聖法珍寶積聚處所故。如種子一切佛樹出生相續之因故。如是已說菩提心果。雲何此因。頌曰。

  信為其種子  般若為其母

  三昧為胎藏  大悲乳養人

  復次雲何此因積集。應知如轉輪王子。其中於法深信為菩提心種子。智慧通達為母。三昧為胎藏。由定樂住一切善法得安立故。大悲為乳母。以哀愍眾生。於生死中無有厭倦。一切種智得圓滿故。雲何自性。頌曰。

  自性無染著  如火寶空水

  白法所成就  猶如大山王

  復次應知此菩提心因積集已。有二種相。謂離染清凈相。白法所成相。離染清凈相者。謂即此心自性不染。又出客塵煩惱障得清凈。譬如火摩尼寶虛空水等為灰垢雲土所覆翳時。雖其自性無所染著。然猶遠離灰等故。令火等得清凈。如是一切眾生自性無差別心。雖貪等煩惱所不能染。然猶遠離貪等故。其心得清凈。白法所成相者。謂如是自性清凈心。為一切白法所依。即以一切白凈法而成其性。如說須彌山眾寶所依。即以眾寶而合成故。雲何異名。頌曰。

  至於成佛位  不名菩提心

  名為阿羅訶  凈我樂常度

  此心性明潔  與法界同體

  如來依此心  說不思議法

  復次此菩提心。永離一切客塵過惡。不離一切功德成就。得四種最上波羅蜜。名如來法身。如說世尊如來法身。即是常波羅蜜。樂波羅蜜。我波羅蜜。凈波羅蜜。如來法身即是客塵煩惱所染自性清凈心差別名字。又如說。舍利弗。此清凈法性即是法界。我依此自性清凈心。說不思議法。雲何無差別。頌曰。

  法身眾生中  本無差別相

  無作無初盡  亦無有染濁

  法空智所知  無相聖所行

  一切法依止  斷常皆悉離

  復次此菩提心。在於一切眾生身中。有十種無差別相。所謂無作以無為故。無初以無起故。無盡以無滅故。無染濁以自性清凈故。性空智所知以一切法無我一味相故。無形相以無諸根故。聖所行以是佛大聖境界故。一切法所依以染凈諸法所依止故。非常以是雜染非常法性故。非斷以是清凈非斷法性故。雲何分位。頌曰。

  不凈眾生界  染中凈菩薩

  最極清凈者  是說為如來

  復次此菩提心。無差別相故。不凈位中名眾生界。於染凈位名為菩薩。最清凈位說名如來。如說。舍利弗。即此法身。為本際無邊煩惱藏所纏。從無始來生死趣中生滅流轉。說名眾生界。復次舍利弗。即此法身。厭離生死漂流之苦。舍於一切諸欲境界。於十波羅蜜及八萬四千法門中。為求菩提而修諸行。說名菩薩。復次舍利弗。即此法身。解脫一切煩惱藏。遠離一切苦。永除一切煩惱隨煩惱垢。清凈極清凈最極清凈。住於法性。至一切眾生所觀察地。盡一切所知之地。升無二丈夫處。得無障礙無所著一切法自在力。說名如來應正等覺。是故舍利弗。眾生界不異法身。法身不異眾生界。眾生界即是法身。法身即是眾生界。此但名異非義有別。雲何無染。頌曰。

  譬如明凈日  為雲之所翳

  煩惱雲若除  法身日明顯

  此復雲何。於不凈位中。現有無量諸煩惱。而不為染。譬如日輪為雲所覆而性常清凈。此心亦爾。彼雜煩惱但為客故。雲何常恒。頌曰。

  譬如劫盡火  不能燒虛空

  如是老病死  不能燒法界

  如一切世間  依虛空起盡

  諸根亦如是  依無為生滅

  復次雲何。於此現有生老死。而言是常。譬如虛空雖劫災火起不能為害。法界亦爾。是故經言。世尊。生死者但隨俗說有。世尊。死者諸根隱沒。生者諸根新起。非如來藏有生老死若沒若起。世尊。如來藏過有為相。寂靜常住不變不斷故。雲何相應。頌曰。

  如光明熱色  與燈無異相

  如是諸佛法  於法性亦然

  煩惱性相離  空彼客煩惱

  凈法常相應  不空無垢法

  復次雲何未成正覺。而言於此佛法相應。譬如光明熱色等與燈無有異相。諸佛法於法身亦如是。如說。舍利弗。諸佛法身有功德法。譬如燈有光明熱色不離不脫。摩尼寶珠光色形狀亦復如是。舍利弗。如來所說諸佛法身智功德法不離不脫者。所謂過恒河沙如來法也。復次如說有二種如來藏空智。何等為二。所謂空如來藏。一切煩惱若離若脫智。不空如來藏。過恒河沙不思議諸佛法不離不脫智。雲何不作義利。頌曰。

  煩惱藏纏覆  不能益眾生

  如蓮華未開  如金在糞中

  亦如月盛滿  阿修羅所蝕

  復次眾生法身。即與如是功德相應。何故無有如來德用。應知此如蓮未開。諸惡見葉共包裹故。如金墮廁。在於覺觀糞穢中故。如滿月被蝕。我慢羅睺所執取故。如池水被濁。貪欲塵土所混雜故。如金山被翳。嗔恚泥垢所封著故。如虛空被覆。癡愚重雲之所蔽故。如日未出。在無明習氣地中故。如世界未成。在六處水大藏中故。如雲無雨。相違緣現前故。總為頌曰。

  如蓮金等未開顯  佛體客塵翳亦然

  是時功德不自益  反此則能為大利

  雲何作義利。頌曰。

  如池無垢濁  如蓮大開敷

  亦如上真金  洗除眾糞穢

  如虛空清凈  朗月星圍繞

  離欲解脫時  功德亦如是

  譬如日明現  威光遍世間

  如地生眾谷  如海出眾寶

  如是益眾生  令從諸有脫

  瞭知諸有性  而起於大悲

  若盡若不盡  斯皆無所著

  佛心如大雲  住於實際空

  三昧總持法  甘雨隨時降

  一切諸善苗  因此而生長

  此偈中義與前相反。應知則是清凈法身。遠離客塵眾患故。成就自性功德故。證斯法者則名如來應正等覺。於常住寂靜清涼不思議涅盤界。恒受安樂。為一切眾生之所歸仰。雲何一性。頌曰。

  此即是法身  亦即是如來

  如是亦即是  聖諦第一義

  涅盤不異佛  猶如冷即水

  功德不相離  故無異涅盤

  若如來法身異涅盤者。經中不應作如是說。如彼頌曰。

  眾生界清凈  應知即法身

  法身即涅盤  涅盤即如來

  復次如有經言。世尊。即此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涅盤界。即此涅盤界名如來法身。世尊。無異如來無異法身。言如來者即法身也。

  復次應知。此亦不異苦滅諦。是故經言。非以苦壞名苦滅諦。言苦滅者。以從本已來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盡離盡。常恒不變無有斷絕。自性清凈。遠離一切煩惱藏。具足過恒河沙不離不脫智不思議諸佛法。是故說名如來法身世尊。即此如來法身。未離煩惱藏。說名如來藏。世尊。如來藏智。是如來空智。世尊。如來藏者。一切聲聞獨覺。本所不見本所不證。唯佛世尊。永壞一切煩惱藏。具修一切苦滅道之所證得。是故當知。佛與涅盤無有差別。譬如冷觸不異於水。復次應知。唯有一乘道若不爾者。異此應有餘涅盤故。同一法界豈有下劣涅盤勝妙涅盤耶。亦不可言由下中上勝劣諸因而得一果。以現見因差別果亦差別故。是故經言。世尊。實無勝劣差別法證得涅盤世尊。平等諸法證於涅盤。世尊。平等智。平等解脫。平等解脫見。證得涅盤。是故世尊。涅盤界者名為一味。所謂平等味解脫味也。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

  此論丹藏與國宋二藏不同。此則丹本。有五字四句二十四頌。間挾七言一偈。離為十二段。段段各釋。吾祖賢首疏。所釋者。此本也。按彼國宋兩本。有七字四句二十偈。一舉並出。後方次第釋之。其初偈曰。法界不生亦不滅。無老病死無蘊過。由彼發勝菩提心。是故我今稽首禮者是也。今按開元錄。及賢首疏。並以此論為單譯。而國宋兩本與此丹本文雖有異。義則無殊。必是開元之後。後代重譯也。但未詳何代何人之譯。此須待勘。二藏直以為提雲般若譯者錯耳。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相關文章

佛說阿彌陀經完整版儀軌

【香贊】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云。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三拜)【蓮池贊】  蓮池海會,彌陀如來,觀音勢至坐蓮臺,接引上金階,大誓弘開,普愿離塵埃。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三拜)【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em

慈悲藥師放生簡軌

1.祈請本師: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2.三皈依: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惡鬼。皈依僧不墮傍生。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遍) &nbs

凈業朝時課誦

01 爐香贊爐香乍爇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云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02 請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03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譯 )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揵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栴延、摩訶拘絺羅、離婆多、周

佛藏推薦文章

Zola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大悲咒因何叫大悲咒?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出自《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訣。  大悲咒的全文共84句,每一句對應一種化身。全文大意是:  皈依三寶,皈依大悲渡世的觀世音菩薩,世間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眾生,要誓愿宣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救苦救難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煩惱,了悟真

全文大悲咒全文

  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無·阿唎耶。

文殊菩薩五字心咒原文

  嗡 阿 拉 巴 扎 那 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