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华严经》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华严经》

      △三部华严一百八十卷,唐朝实叉难陀翻译的八十华严,东晋佛陀跋陀罗翻译的六十华严,和唐朝般若三藏翻译的四十华严。

  △《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华严十玄门的第一门叫做同时具足相应门。你感知的、你不感知的,所有的一切世界在当下都圆满具足。

  △佛在菩提树下的三七~二十一天开讲华严,这个题目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指的是我们的心大无边际,佛也大无边际,众生也大无边际。心、佛、众生都有体、相、用三个方面。

  △《华严经》的第一部分,觉林菩萨偈颂里面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华严经》告诉我们生命的丰富多彩。按照五十二个位次来说,那是我们的五十二个层面,每一个层面都是你的生命同时具足的。

  △《华严经》告诉我们,我们的障碍是我们不能看到心的本质。如果看到心的本质,这一切障碍完全消失。

  三部华严一百八十卷,唐朝实叉难陀翻译的八十华严,东晋佛陀跋陀罗翻译的六十华严,和唐朝般若三藏翻译的四十华严。《华严经》讲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在摩竭陀国菩提树下成道之际,在金刚座上发声感叹。他说:奇怪呀奇怪,一切众生都有如来的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他处在刚成佛的这种喜悦当中,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就是所有的众生,所有的心跟佛的心原来都是一模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宇宙万有,一切世界都完全平等。

  华严十玄门的第一门叫做同时具足相应门。你感知的、你不感知的,所有的一切世界在当下都圆满具足。无欠无余,不多不少,恰到好处,这不是一件太奇怪的事情吗?所以佛在菩提树下的三七~二十一天开讲华严,这个题目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指的是我们的心大无边际,佛也大无边际,众生也大无边际。

  心、佛、众生都有体、相、用三个方面。生命的本体,生命的外在表象和生命的作用。而所有作用当中我们这颗心的作用,从体上看,心是没有边界的。这个心表现出来的是相,它真正的作用是深广无涯,又深又广,广到没有边际。小到尘尘刹刹,大到无边无际。所以大方广指的是我们的心,体、相、用。

  《华严经》的第一部分,觉林菩萨偈颂里面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在《华严经》的第一部分,讲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个位次,是《华严经》最重要的一部分了,就是开启了生命的不同层次。

  《华严经》告诉我们生命的丰富多彩。按照五十二个位次来说,那是我们的五十二个层面,每一个层面都是你的生命同时具足的。但是你到底把它取用了多少?你到底怎么把自己障碍住了?《华严经》告诉我们,我们的障碍是我们不能看到心的本质。如果看到心的本质,这一切障碍完全消失。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华严经》相关文章

僧伽吒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摩诃谟伽略、慧命舍利子、慧命摩诃迦葉、慧命罗睺罗、慧命婆俱罗、慧命跋陀斯那、慧命贤德、慧命欢喜德、慧命网指、慧命须浮帝、慧命难陀斯那,如是等二万二千人俱。共菩提萨埵、摩诃萨埵六万二千人俱。

僧伽吒经 卷二

“尔时,仙人告彼人言:‘乃往古昔无数阿僧祇劫,时有国王,名曰净月,如法治世。善男子,时净月王,生一太子。时净月王,召诸占相婆罗门等,而问之言:“今此童子,有何等相?”

僧伽吒经 卷三

佛告药上菩提萨埵言:“善男子,为令众生多闻具足,是故如来出现于世。如来出世,开甘露法。若如来出世,则知一切法;以方便故,知世间法、出世间法,知世间智、出世间智。”

佛经推荐文章

Zola

全文大悲咒全文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无·阿唎耶。

文殊菩萨五字心咒原文

  嗡 阿 拉 巴 扎 那 帝

净水咒原文

唵嚩悉波罗摩尼莎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