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经》的“观”是什么意思?包括哪些?

《观无量寿经》的“观”是什么意思?包括哪些?

《观无量寿佛经》的“观”,就是法,所以它的简称叫《观经》。观什么呢?总共有十六观,包括了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个依报环境和正报的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还有诸圣众。

  更重要的是,还把极乐世界的三辈九品告诉我们了。大家每天回向都念: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那 “九品”,就是《观经》里面讲的,莲花有上上品到下下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加起来这九品。所以九品莲花都是正报的生命展现。虽然都到净土去了,但是你的修行功德和你生命的境界,还是有高低的。那么高低是怎么回事?《观经》里面告诉我们:以正报为主。

  那么十六观的观心,观是用眼睛去观察,还是用内心去观察呢?是用我们的内心,不是用这个眼睛。所以,诸位如果修净土法门,在梦境中见到净土、佛菩萨的形象,虽然也是一种功德善根的表现,但是不可以执著,因为佛在《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如果用这个色——眼睛,看到的那个色相,以为是净土、佛菩萨,那你要小心,有可能你会走火入魔,因为“凡所有相,都是虚妄”。所以这个“观”,《观无量寿佛经》的“观”,它不是你用眼睛去看到了某一些现象。虽然里面讲的十六观,尤其是那个第一观:这个太阳西下、西沉的,那个像圆鼓一样红红的、金黄色、金红色的,很漂亮……但是也不是用这个眼睛去看,眼睛看到的都是色相,用的是心去观察。

——摘自达照法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通释

《观无量寿经》的“观”是什么意思?包括哪些?相关文章

佛说善生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时到着衣持钵,入城乞食。   时罗阅祇城内有长者子,名曰善生,清旦出城,诣园游观。初沐浴讫,举身皆湿,向诸方礼。东西南北,上下诸方,皆悉周遍。

观无量寿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右肩负父。

佛经推荐文章

Zola

全文大悲咒全文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无·阿唎耶。

文殊菩萨五字心咒原文

  嗡 阿 拉 巴 扎 那 帝

净水咒原文

唵嚩悉波罗摩尼莎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