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Veda^rtha-sam!graha 。印度吠檀多派哲學家羅摩拏遮(梵Ra^ma^nuja, 1017~1137)撰,旨在闡述奧義書精義。內容包括:(一)簡述自己之立場與敵對派之立場。(二)駁斥吠檀多派中其他學者之主張,如商羯羅之‘不二一元論’、巴斯加羅(梵Bha^skara )與耶達伐婆羅迦夏(梵Yadavapra Kas/a )之‘不一不異說’。(三)詳論純粹精神、根本原質等諸原理。(四)明示對神之虔誠信仰。羅摩拏遮以‘制限一元論’為其哲學基礎,強調虔誠信仰為得到解脫之必要條件,其說未出正統婆羅門學說之理論范疇。其重要著作多為經典之注釋書,本書為表明其思想之獨立作品。[J.B. Carman: TheTheology of Ra^ma^nuja, NewHaven 1974]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