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清代僧。四川崇慶人,俗姓張。字世昌。幼從上光嚴寺之心維剃度,二十四歲從四川新都寶光寺慈心受具足戒。后還歸上光嚴寺,致力于更新儀規,修習苦行,復整建寺宇,繕補龍藏之殘缺部分。光緒二十九年(1903)歸鄉,繼主寶光寺,因師之才智、清譽,寶光寺得 免于改為學校用地。未久,真修大師清福于巡禮泰國、緬甸、印度等地返國,將錫蘭達摩波羅所贈之三顆舍利、二尊玉佛,轉贈寶光寺,師乃增建舍利石塔一座,以供養之。光緒三十四年,請靜照繼主寶光寺,師自隱于古寺。民國二年(1913)得疾,翌年三月示寂,世壽不詳。寶光寺徒眾為建衣 塔,嶺南張元鈺作記。[新續高僧傳卷五十九]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