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東晉僧。平陽武陽(位于山西)人,俗姓龔。或謂師生于東晉咸康六年(340)。三歲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后因慨嘆僧團規范與經律之殘闕,乃與同學慧景、道整、慧應、慧嵬等,于隆安三年(399)離長安,西渡流沙,越蔥嶺,往天竺求法,時年六十頃。前后凡十余年,經三十余國,攜回許多梵本佛經。其路程經長安、敦煌、于闐到中印度,遍歷佛跡后,三年學于華氏城,二年學于恒河下游加爾各答附近,后至錫蘭二年,經由蘇門答臘,于義熙九年(413)歸國。其間所學,有律、長阿含、雜阿含、涅槃經等。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