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淶水人,俗姓閻。名清華,一字空生。保定軍校畢業,民國肇建,應 孫中山先生之召,在淮北成立革命軍。曾任旅長之職。袁氏竊國,棄官走宜興,依磬山宗鑒和尚剃度。民國十年(1921),應龍池山澄光寺悟深方丈之請,出任監院,后繼任住持。因王柏齡居士之請,重興揚州重寧寺。二十六年,日軍進逼淞滬蘇常,迫及宜興。師集僧俗千余人,課以軍制,適有軍官謝生標避難至此,乃推其為游擊司令,對抗日軍。后因糧盡援絕,壯烈成仁。世壽不詳。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