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西藏喇嘛教之寧瑪派。因著紅色袈裟、戴紅帽,故稱紅教,或稱紅帽派;與新教(黃教)對立,故稱為舊教,行于西藏之南部。西元七四七年,印度著名學者蓮華生上師(梵Padmasambhava )受請至藏地,遍行全國,熱心布教。其教義以護持‘菩提心’為主,且以神通力驅除感化藏地之巫鬼派,藏人咸洗心歸誠,尊為教主。弟子二十五人分化各地。不及三年,秘密佛教普及全藏,寺塔靈壇,巋然相望,西藏喇嘛教之基大定,蓮華生上師遂成為西藏喇嘛教之開祖。其后經過種種變遷,產生許多分派,然此一派依然保持舊態,比其它諸派更不重戒行,其教主可以娶妻,認為并不妨礙修道。從十四世紀宗喀巴提倡革新喇嘛教,創黃衣派起,此派勢力遂漸衰弱,現今教徒已不多。(參閱‘西藏佛教’2593、‘寧瑪派’5783)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