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1194)南宋之第二代帝王。名慎。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 )即位。在位期間,改革吏治、削減軍費、開發江南,政治清明,社會繁榮。帝篤信佛法,曾先后參訪徑山宗杲、靈山子琳、住山若納、靈隱慧遠等諸師。又于大內建造觀堂,研習禪法。淳熙七年(1180),召請云寶寺之寶印禪師至宮中,論對有關儒、釋、道三教之問題。退位后,居于南華宮。撰著原道論,駁斥韓愈‘原道’一文之主張;倡導三教一致說,認為三教各有所長,若能相互融攝,始得臻于究竟之道。紹熙五年崩逝,世壽六十八。另著有圓覺經御注、三教論等。[佛祖統紀卷十二、釋氏稽古略卷四、大明高僧傳卷五]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