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二卷。清代孫文川撰,陳作霖編。收于中國佛寺史志匯刊第一輯。南朝宋、齊、梁、陳均建都建康(南京),兩晉佛法隆盛,南朝諸帝間有崇奉釋教者,廣建寺塔,梵宇琳宮,遍布江東,形成當日南朝古都燦爛之佛教史跡。唐朝詩人杜牧江南春詩有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其盛況可知。然歷經戰亂,今存者百不得一。孫文川搜集諸書,考稽南朝佛寺,然未及付印即遽歸道山,其遺稿經江寧陳作霖編纂整理,間加批駁,分注其下,成‘南朝佛寺志’上下兩卷。計考得南朝佛寺二百二十六寺,每寺述其創建及演變,繼附考證,所采諸書皆錄原文,凡南朝諸史、金陵類書及名家藝文凡涉及佛寺者,有見必錄,一字一語,皆有所本,為研究南朝佛教史者之必備典籍。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