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 )西藏人。寧波切,又譯作仁波切。其父為西藏佛教迦爾居、寧瑪兩派之在家喇嘛,初隨父學佛,十五歲于北蓬大寺追隨迦爾居派上師十年,曾兩度閉關。二十六歲時離北蓬,至康巴郊外修瑜伽行,經長期游方參學后,任北蓬大寺附屬禪習中心住持,兼第十六代戛爾瓦活佛之禪教師。西藏事變發生,離藏入印。先后在印度、錫金、不丹及西方國家從事弘法布教。畢生之愿望在突破地理障礙,將西藏佛教弘揚于全世界。民國七十二年(1983)三月十五日,由美國來臺,參訪高雄佛光山,并參加信徒大會。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