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于每年佛陀入涅槃之日所舉行之法會。又稱常樂會、涅槃忌、佛忌。所謂涅槃,原指無有迷惑之境,亦指佛陀之入滅。有關佛陀涅槃日之日期,異說紛紜,以梵語書寫經典之北方佛教,如中、韓、日等國之大乘佛教,一般認為佛陀于二月十五日(日本于近代改用公歷)入滅,是日稱為涅槃節。故每年于該日懸掛釋迦涅槃圖,并念誦涅槃經、佛遺教經等,舉行追思佛陀之法會。我國有關涅槃會之最早記載為佛祖統紀卷三十三(大四九·三一九中):‘如來于周穆王五十三年二月十五日入滅,凡在伽藍,必修供設禮,謂之佛忌。’于日本,涅槃會通常附修涅槃講、羅漢講、遺跡講、舍利講等四個法會,其較簡略者,亦須修四講中之一座。[大唐西域記卷一梵衍那國條、廣弘明集卷二十八、釋氏要覽卷下、敕修百丈清規卷二佛成道涅槃條、禪林象器箋報禱門]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