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臺灣高雄市。為佛光山高雄別院。于民國七十二年(1983)十二月二十五日安座佛像,正式啟用。早于五十二年,星云大師于高雄市壽山公園內創建壽山寺,之后又于佛光山開山,壽山寺即負起接引高雄市信徒之責,并成為對外聯系之中心,地位愈形重要。二十多年來,致力弘法利生之工作,信眾日漸增多,頗有場地不敷容納、度眾不克周全之苦,幾經籌措,遂創建本寺。以實踐普賢菩薩之大行精神為標的,弘揚人間佛教之理想,故命名普賢寺。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