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又稱高王白衣觀音經。略稱高王經。收于卍續藏第八十七冊。此經為東魏天平年間(534~537),孫敬德所感得之觀音經,然明代蓮池大師以之為偽經。據法苑珠林卷十七所載,魏天平年中,定州募士孫敬德造觀音像,自加禮敬,后為劫賊所引,不勝拷楚,妄承其罪。將斬決之前夕,夜夢一沙門令誦救生觀世音經千遍即可得脫。翌日,有司執縛向市,孫敬德且行且誦,臨刑滿千遍,刀斫自折,皮肉不傷,三換其刀,終折如故。視像項上,有刀三跡。有司以狀奏聞,丞相高歡表請免死,敕寫其經廣布于世,今謂高王觀世音經。清朝智敬有高王觀世音經注釋一卷,收于卍續藏第九十三冊。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