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化宗

助印经书 為日本臨濟宗之一派,以我國唐代普化禪師為鼻祖。又稱普化禪宗、虛無宗。在日本則以心地覺心(無本覺心)為始祖,以‘明暗雙打,虛無吹簫’為宗旨。此宗徒眾稱為普化僧、虛無僧、薦僧、暮露(襤褸之意);蓄發,未制戒行,胸前佩掛袈裟,頭戴深編笠,吹奏尺八以乞討米錢。

 普化為盤山寶積之法嗣,后赴鎮州,言行佯狂,悲號歌舞,常往來于城市、冢間,手振一鐸,口中誦偈,時人稱奇。其時,河南府有張伯者,因傾慕普化之風范,遂以竹管仿鐸音,稱之為‘虛鐸’。其后又有張金、張范、張雄、張參等人傳承其風。張雄曾入舒州靈洞護國寺修禪。時值日本心地覺心于宋理宗淳祐九年(1249,日本建長元年)來華,至護國寺禮謁無門慧開,而與張參為同門,一日聞張參吹奏虛鐸,嘆賞其清調妙曲,乃就其教,盡稟秘奧。

 建長六年,覺心攜張參之徒寶伏(法普)、僧恕(宗恕)、國作(國佐)、理正等四位居士返日。在紀州由良創建興國寺(原稱西方寺),于山內建普化庵,又稱廣化庵,是為日本普化宗之濫觴,現今該地仍稱為普化谷,或風化谷。其后,該宗以金先派、寄竹派為主流,各以一月寺、明暗寺為主。其中,寄竹派盛唱‘尺八吹簫禪’,其托缽僧行腳全國,弘揚‘明暗尺八’。

 至鐮倉末期,浮浪之徒多能吹尺八,漸混入寄竹派。江戶時代,此宗已呈現浪人集團之型態;其時,幕府常以彼等作密偵,給予種種特權,并為之建立鈴法寺,由是權勢日張,弊端迭起。德川中期以后復衍生諸多流派,弊害更甚。

 弘化四年(1847),幕府禁斷特權優遇,至明治四年(1871)該宗更被廢止,宗徒多被編入民籍。后于明治二十一年,該宗宗徒會合,致力復興,遂獲準再興伽藍,而于東福寺山內善慧院成立明暗教會,于由良興國寺成立普化教會,于京都妙光寺成立法燈教會,并恢復虛無僧之行腳。

 普化宗并無依據之經典,僅以‘虛無吹斷’為禪那至上之法,亦即藉吹奏方式而斷盡煩惱,了悟虛無之境地。[宋高僧傳卷二十、景德傳燈錄卷十、普化宗雜記卷上、卷下、虛鐸傳記卷上]

普化宗相關文章

釋門章服儀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

大乘結集

 (傳說)有數說。菩薩處胎經,佛滅后七日,大迦棄招集五百阿羅漢,令彼請十方佛世界諸阿羅漢,于閻浮提娑羅雙樹間,得八億四千阿羅漢眾。使阿難先分類菩薩藏,聲聞藏,戒律藏之三部,于其菩薩藏結集八藏云。菩薩處胎經出經品曰:‘爾時佛取滅度已,經七日七夜。時大迦葉告五百阿羅漢,打揵稚集眾。(中略)集諸羅漢得八億八千眾,來集到忍界,聽受法言。(中略)使阿難升七寶高座,迦葉告阿難言:佛所說法一言一字,汝慎勿使有缺

報像功德經

報像功德經

佛教字典推薦文章

Zola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大悲咒因何叫大悲咒?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出自《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訣。  大悲咒的全文共84句,每一句對應一種化身。全文大意是:  皈依三寶,皈依大悲渡世的觀世音菩薩,世間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眾生,要誓愿宣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救苦救難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煩惱,了悟真

全文大悲咒全文

  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無·阿唎耶。

文殊菩薩五字心咒原文

  嗡 阿 拉 巴 扎 那 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