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佛教用語。指繪佛菩薩形像之圖。又稱描本圖像。通常為白描線條,較重要者,則書寫記錄帖而秘藏之。圖像集之內容為各種曼荼羅圖、別尊圖、壇、供養具、祖師像等。于密教,事相之傳承極其復雜,故其臺帖圖像類亦極繁多。早期空海之秘藏記、真寂之諸說不同記,皆為研究圖像之著作。平安末期至鐮倉初期,所整理、編集之圖像集有:尊容抄、別尊雜記、覺禪抄、阿娑縛抄。描本圖像大多已散軼,其余則分別藏于醍醐寺、仁和寺、教王護國寺、高山寺、石山寺、高野山等。巧于繪畫之僧人極多,其后繪佛師亦參與圖像之作。由于圓珍攜至日本之胎藏舊圖像與五部心觀,數度被輾轉模寫,致使后世圖像之研究更趨復雜化。
         
										日本佛教用語。指繪佛菩薩形像之圖。又稱描本圖像。通常為白描線條,較重要者,則書寫記錄帖而秘藏之。圖像集之內容為各種曼荼羅圖、別尊圖、壇、供養具、祖師像等。于密教,事相之傳承極其復雜,故其臺帖圖像類亦極繁多。早期空海之秘藏記、真寂之諸說不同記,皆為研究圖像之著作。平安末期至鐮倉初期,所整理、編集之圖像集有:尊容抄、別尊雜記、覺禪抄、阿娑縛抄。描本圖像大多已散軼,其余則分別藏于醍醐寺、仁和寺、教王護國寺、高山寺、石山寺、高野山等。巧于繪畫之僧人極多,其后繪佛師亦參與圖像之作。由于圓珍攜至日本之胎藏舊圖像與五部心觀,數度被輾轉模寫,致使后世圖像之研究更趨復雜化。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