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明代永覺元賢(1578~1657)禪師為宗祖之禪宗派系。明末清初之際,元賢住福州(福建)鼓山涌泉寺,大揚曹洞宗之禪風,自標為鼓山禪。主張調和禪凈與儒釋,并力圖調和禪宗內部及臨濟、曹洞兩派間之對峙,且提倡師法百丈修持與勞動并行之精神。鼓山禪法系之傳承為永覺元賢、為霖道霈、惟靜道安、恒濤大心、圓玉興五、象先法印、淡然法文、堂敏法澹、遍照興隆,傳續至清代末年。與江西博山能仁寺無異元來所創之博山系,及以江蘇焦山定慧寺為中心之焦山系,皆屬曹洞宗之支派。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