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1954)福建建寧人,俗姓艾。字彥才。號繼榮。幼失怙恃,年十七禮拜自忠和尚為師。次年,受具足戒于九江能仁寺。曾遍禮九華、天臺、普陀等各處道場。學禪于常州天寧寺、揚州高旻寺;游學于諦閑法師之門;復于度厄法師座下習凈土。民國十六年(1927)入閩南佛學院,親近太虛大師,受其薰陶,而有革新佛教之志。此外,又曾親近圓瑛法師。師曾兩度閉關,閱藏六載。十八年主持安慶迎江寺,致力于弘法事業,倡言改革僧伽,整頓佛教,嘗創設中國佛學會于緬甸仰光。二十九年隨太虛大師訪問東南亞佛教國家,繼而留居馬來西亞,創辦星洲菩提學院、星洲佛學會、怡保佛學會、檳城佛學會等機構,并發行‘人間’月刊,極力推行佛學社會化,南洋佛教由是大興。三十七年至臺灣中壢主持妙果法師所辦之臺灣佛學院,僧俗兼收,開臺灣佛教之新紀元。旋為安置大陸來臺之僧青年,乃于汐止成立彌勒內院。并開講因明、唯識、楞嚴等大乘經論,盡心致力于教育弘化。四十三年五月示寂,世壽六十,僧臘四十二。遺體跏趺盤坐于缸內,并安置在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