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帕米爾高原中之古國。據高僧法顯傳所載,此國每五年舉行無遮大會,會時四方沙門皆來云集,王及群臣如法供養,或一月、二月,或三月,多在春時舉行。其后,王復勸諸群臣設供供養,或一日、二日、三日、五日,乃至七日。供養畢,王以所乘之馬匹令重臣騎乘,具足種種珍寶與沙門所需物,共諸群臣發愿布施眾僧,布施之后,還從僧處贖回。此國因山高天寒,不生余谷,唯麥能熟。國中有石制佛唾壺,色似佛缽;另有佛齒一枚,特建塔供養之。又僧徒千余人,盡修學小乘。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