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Sam!yukta -ratna-pit!aka-su^tra 。凡十卷(或八卷、十三卷)。元魏吉迦夜與曇曜共譯。收于大正藏第四冊。本經系集錄關于佛陀、佛弟子,及佛陀入滅后之諸種事緣。凡一二一章之因緣譚,大部分皆系與佛陀有關之故事。包括十奢王與羅摩王子之事、佛陀入滅后二百年頃那先比丘與希臘彌蘭陀王之問答,以及佛陀入滅后四百年只夜多尊者與月氏人栴檀罽尼吒王之問答等。全書共分五類:孝養篇、誹謗篇、施行篇、教化篇、斗諍篇。主要為阿含藏教思想,以因緣譬喻來闡示因果關系。[出三藏記集卷二、開元釋教錄卷二]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