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1949)祖籍浙江吳興,生于四川廣漢。字季陶、選堂。筆名天仇。法名不空、不動。晚年號孝園。曾任考試院院長。為民國以來佛教界之大護法。綜觀其一生,于政治、佛教、社會之影響頗鉅。北伐以后,曾大力阻止廟產興學之風。九一八事變后,會同蒙藏佛教領袖,啟建仁王護國法會、藥師佛七法會、時輪金剛法會等,領導全國善信發愿救國;先后撰寫般若波羅蜜多門論頌、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頌、仁王護國法會發愿文、藥師佛七法會發愿文、報恩十八頌等;并日誦仁王護國五大部金剛菩薩陀羅尼,以為常課。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