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民國十八年(1929),南京支那內學院所陸續印行之大藏要籍之選輯,稱為藏要。該院鑒于歷代藏經皆有十弊,即:(一)漫無統緒,(二)偽書不簡,(三)一書存多譯,(四)譯多艱澀,(五)譯奪本意,(六)改纂本文,(七)錯簡脫文誤字,(八)臆說無稽以著述, (九)空疏寡義以注疏,(十)繁文敷衍以塞責。即舉世聞名之日本大正藏,該院勘其內容,亦發覺頗有訛謬。因此乃以校正此等缺陷為目標,而選出若干大藏要籍,精校詳注以出版。前后共出版三輯。第一輯選般若、華嚴、寶積、涅槃、阿含等經,菩薩、十誦等律,智度、瑜伽、中論、中邊、唯識、因明等論,凡二十六種。第二輯選能斷金剛、華嚴經十回向品、維摩詰等經,中觀、百論、俱舍等論,凡二十七種。第三輯選首楞嚴、合部金光明、密嚴等經,顯揚圣教、大乘掌珍、十住毗婆沙等論,凡二十一種。臺灣新文豐出版社曾影印刊行第二輯,并于七十六年自海外搜集其余二輯而進行刊印。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