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二卷。清代秋崖纂輯。金山位于江蘇鎮江城西約三公里處,山之西麓有江天寺,東晉時創建,歷代高僧輩出,建置迭興,為禪宗名剎,江南之名勝。自清圣祖、高宗南巡駐蹕,新建行宮,整修殿堂,幾復唐宋之舊觀。其殿堂之美,載于盧見曾所著金山志。咸豐中,太平天國兵興,崇臺杰閣、琳宮紺宇,頗有損敗。同治十年(1871),曾國藩、李鴻章等集資重建,稍復舊觀。同治初,秋崖任住持,于光緒二十六年(1900)博采群書,搜羅碑碣,就盧志續輯二卷。卷上首記形勝,次記建置、碑刻、聯、額、藏寶等。卷下則記禪宗歷代住持高僧之行誼,廣采史籍,可補舊志之不足。續志于光緒二十六年與盧志合刊。今收于中國佛寺志全集。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