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1987)安徽滁縣人。為中華學術院哲士。少穎慧,讀書有妙悟,文采斐然,博極群典。歷任安徽省府秘書、貴州省民政廳主任秘書、湖南省府秘書長等職。民國三十八年(1949)來臺后,受聘為國立編譯館編纂。五十二年應新加坡義安學院之聘,出任該院中文系教授兼主任。此外,氏又曾先后任教于師范大學、臺灣大學、東海大學等校。晚年潛心于詩及禪,先后參究禪籍不下三千卷,探驪得珠,別具只眼。所撰禪學論文多篇(見藝海微瀾及哲學與文化月刊),皆采擷第一手資料,融鑄創見,獨步一時。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