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僧。為日本著名之佛像雕塑家。俗姓鞍部。推古天皇十三年(605)奉諭造銅繡丈六佛像,歷一年乃成,耗銅二萬三千二百斤、金七百五十九兩,奉置于法興寺金堂,以功賜大仁位及近江阪田郡水田二十町,而以此田之所得為天皇創建金剛寺(阪田尼寺)。三十年正月太子染疾,止利受命造金銅釋迦像,翌年竣工,像高四尺五寸,光背鐫刻造像緣起,并造二脅士立像,奉置于法隆寺金堂。又法隆寺所存金銅藥師如來坐像一尊及脅士像二尊、銅造觀世音菩薩立像一尊等,傳亦止利所作。所雕之佛像乃飛鳥時代雕刻界之代表作。其雕像時,間或采用北魏之雕刻樣式。[日本書紀卷二十、法王帝說、古今目錄抄卷下]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