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70~1949)日本社會教育家。本名熊一郎。生于京都府。幼隨其父習漢文,及長,上京入英吉利法律學校(中央大學前身)就讀。后入大槻如電之門,與島田蕃根、大內青巒等共同研究佛法,并志于社會教化。歷任中央教化團體聯合會理事、上宮教會會長。主編雜志‘新修養’(大正十三年改稱‘精神’),并常赴全國各地演講。被尊為社會教化之功臣,先后于大正十三年(1924)、昭和三年(19 28)受宮內省、文部大臣之表彰。復任教于東洋大學、日本大學、曹洞宗大學。昭和二十四年歿,壽八十。著有碧巖錄大講座、修養大講座(各十二卷)、禪學要義、維摩經講話、碧巖錄講話、日本佛教の概說、維摩の真髓、勝鬘經を語る、起信論講話、禪と生活等。[明治佛教史(青年佛教叢書二○)、大正佛教史(青年佛教叢書三一)、明治大正昭和時代佛教史(佛教大講座)]
         
										(1870~1949)日本社會教育家。本名熊一郎。生于京都府。幼隨其父習漢文,及長,上京入英吉利法律學校(中央大學前身)就讀。后入大槻如電之門,與島田蕃根、大內青巒等共同研究佛法,并志于社會教化。歷任中央教化團體聯合會理事、上宮教會會長。主編雜志‘新修養’(大正十三年改稱‘精神’),并常赴全國各地演講。被尊為社會教化之功臣,先后于大正十三年(1924)、昭和三年(19 28)受宮內省、文部大臣之表彰。復任教于東洋大學、日本大學、曹洞宗大學。昭和二十四年歿,壽八十。著有碧巖錄大講座、修養大講座(各十二卷)、禪學要義、維摩經講話、碧巖錄講話、日本佛教の概說、維摩の真髓、勝鬘經を語る、起信論講話、禪と生活等。[明治佛教史(青年佛教叢書二○)、大正佛教史(青年佛教叢書三一)、明治大正昭和時代佛教史(佛教大講座)]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