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閦佛心咒感應

助印经书

 阿閦佛心咒感應

  最早有關阿閦佛的漢語佛經是公元147年由后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法師譯成漢語的《阿閦佛國經》,這部經也是已知最古老的凈土經典。最近在巴基斯坦發現了用犍陀羅語書寫的,涉及到阿閦佛的佛經殘卷,它們屬于早期的大乘佛教,書寫時間在公元1世紀末和2世紀間。阿閦佛心咒則是阿閦佛信仰者持誦以求得渡的經典。

  阿閦佛另也譯為阿閦鞞佛、阿芻鞞耶佛、惡乞芻毗也佛、無怒佛、無嗔恚佛,為大乘佛教信仰中,東方妙喜世界的佛陀,地位等同于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著名的維摩詰居士即是出自妙喜佛土。阿閦佛信仰與阿彌陀佛信仰皆起源于大乘佛教早期,不過同屬大乘的漢傳佛教中,另外一位東方琉璃世界的藥師佛較為人知。在藏傳佛教與密宗信仰中,阿閦佛是金剛界五智如來(五方佛)中的東方如來,代表“大圓鏡智”。

  凡是聽到此如來名號虔誠信奉者,于無上菩提中不退轉,所有惡魔也不能擾亂。(昔日佛陀)在念誦不動佛的名號、宣講不動佛的功德時,魔王波旬耳聞后帶著魔軍來到佛前說:“稱誦千佛的名號,我也無感應,而不動佛的名號卻非如此。為什么?因為他不能變成我的境地。所以,我要對聽聞他名號者制造違緣。”佛言:‘波旬,你無法對其制造違緣,因為我已交付于不動如來和其余如來,(聽聞彼佛號者)將蒙受那些佛陀垂念、加被。”佛告舍利子:那些聽到不動佛的功德后舍棄者,是緊持成為地獄之法。邁入大乘之人漸漸在北方弘揚盡說其功德的法門時,有許多舍法者,并對地點及人數作了授記。佛陀及其所有正法不可思議,萬萬不可認為“我不了知”而舍棄甚深法,因為他們得到的是舍法非福德業,而虔誠信奉功德無量。

  一般教言:臨終前見此咒能凈除一切業障,包含五無間罪;聽聞此咒不墮三涂。

  若持誦十萬遍,吹氣加持沙子、水、白芝麻或白芥子,再把受加持物品灑在已死的有情身上,可使之立刻解脫惡趣。

  阿閦佛也叫救度三涂苦佛,所以幫助地獄鬼道乃至畜生道,常念這個阿閦佛心咒其感應是幫其超度,功德無量。


阿閦佛心咒感應相關文章

佛說阿彌陀經完整版儀軌

【香贊】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云。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三拜)【蓮池贊】  蓮池海會,彌陀如來,觀音勢至坐蓮臺,接引上金階,大誓弘開,普愿離塵埃。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三拜)【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em

慈悲藥師放生簡軌

1.祈請本師: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2.三皈依: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惡鬼。皈依僧不墮傍生。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遍) &nbs

凈業朝時課誦

01 爐香贊爐香乍爇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云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三稱)02 請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03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譯 )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揵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栴延、摩訶拘絺羅、離婆多、周

佛咒推薦文章

Zola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大悲咒因何叫大悲咒?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出自《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訣。  大悲咒的全文共84句,每一句對應一種化身。全文大意是:  皈依三寶,皈依大悲渡世的觀世音菩薩,世間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眾生,要誓愿宣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救苦救難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煩惱,了悟真

全文大悲咒全文

  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無·阿唎耶。

文殊菩薩五字心咒原文

  嗡 阿 拉 巴 扎 那 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