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心神死滅與否之言論,即佛教徒與反佛教徒之間,有關心神靈魂死滅與否之論爭。盛行于南北朝時代。昔東晉慧遠作沙門不敬王者論中,有‘形盡神不滅’之說。牟子之理惑論亦有‘魂神固不滅’一語,表示其心神不滅之主張。至劉宋初年,慧遠之門人宗炳(375~443)著「明佛論’,闡論精神不滅,然治城之慧琳作‘白黑論’,以論難心神不滅之說,遂因而牽引出一段返往論爭,歷南齊而不衰,其中最著名者為范縝作‘神滅論’所引起之激烈論戰。此外,與學者間有關神滅不滅激烈論爭之同時,民間則頗為流行有關鬼神故事等之傳說,且有收集編纂此類傳說之專書,如晉代干寶之搜神記、陶淵明之搜神錄、劉宋臨川王義慶之宣驗記、幽明錄,及太原王延秀之感應傳等。[弘明集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廣弘明集卷二十二、支那に于ける佛教と儒教道教(常盤大定)、支那儒佛道三教史論(久保田量遠)、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湯用彤)](參閱‘神滅不滅論爭’4257)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