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禪宗嫡佛嫡祖于教外相傳之心印。又作清凈法眼。即依徹見真理之智慧眼(正法眼),透見萬德秘藏之法(藏),亦即佛內心之悟境;禪宗視為最深奧義之菩提,系由釋尊輾轉傳至達磨,以心傳心而由師父之心傳至弟子之心。
聯燈會要卷一載,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眾皆默然,唯迦葉破顏微笑。世尊道(卍續一三六·二二一上):‘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其中,‘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一語,略作正法妙心,亦意謂釋尊所體得甚深不可思議之真理,此大悟境界即幽玄微妙之佛心,非言教能表現或把握。又正法眼藏即法華經所謂之‘佛知見’,而涅槃妙心為佛心之本體,本體寂滅,故稱涅槃;不可思議分別,故稱妙;乃法華所說之妙法。故正法眼藏、清凈法眼等語,概指佛一代所說無上之正法。
正法眼藏之說,在隋唐時代未見傳載,至宋代始見于禪宗語錄,或系宋僧依北本涅槃經卷二所載(大一二·三七七下):‘我今所有無上正法,悉以付囑摩訶迦葉’等語轉變而來。[景德傳燈錄卷一摩訶迦葉付法條、人天眼目卷五宗門雜錄拈華條、續傳燈錄卷二、五燈會元卷一、正法眼藏(道元)辨道話]
(二)凡六卷。宋代大慧宗杲(1089~1163)撰。收于卍續藏第一一八冊。為古尊宿之機緣法語集,總計百余篇,并附撰者之短評。宗杲于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因罪遷居衡陽,其間與諸方大德往來酬酢之法語,為侍者沖密慧然隨手抄錄,于紹興十七年編錄而成,尋即刊行。俗稱大慧正法眼藏。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普善庵沙門慧悅及居士春門徐弘澤等,附圓澄及李日華之序,另加宗杲之答張子韶侍郎書,而加以重刻。[禪籍志卷上]
(三)凡九十五卷。日本曹洞宗祖永平道元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二冊。系道元于三十二歲至五十四歲,凡二十三年間,以日文匯編而成之法語集。所謂正法眼藏,本指佛陀一生所說之正法。道元所著之正法眼藏,則為佛教教義、經典、日常工夫、法門指示、公案剖析等編錄而成者,全書共分九十五篇,被譽為日人所作之最高哲學書。尤以‘有時’一篇,為道元經由坐禪與修觀所得,對時間與存在之體證,素被視為日本佛教思想最深奧之體現。其要旨謂,時間即是存在,一切存在(萬法)亦無非時間;時間既不相礙,物物之間亦不相礙;每一剎那即是時間之整體,每一剎那亦包含萬物萬象。本書為日本曹洞宗最重要之典籍。[正法眼藏隨聞記、禪學雜志第二十之五至十二、第二十二之一、二、第二十二之三、四、十一、十二、第二十三之二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