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333)五胡十六國之后趙第一世皇帝。羯族上黨(山西)人,字世龍。年十四,行販洛陽。長為盜,投匈奴劉淵。淵使之領兵,屢破晉軍,占據襄國(河北邢臺)以為根本。太興二年(319),背叛劉淵,自稱趙王,不久,滅劉曜自立,統有冀、秦、并、豫等十州之地。于十六國中,最稱強盛。生性兇狠好殺,民以為害,佛圖澄以佛法化之,氣焰稍斂。于咸和五年(330)稱帝,八年歿,謚號‘明帝’,廟號‘高祖’,年號‘太和’、‘建平’。[晉書卷一○四、卷一○五、魏書卷九十五]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