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石霜慶諸禪師(807~888)之法嗣九峰道虔,以石霜生前開示學人時所常說之七語句來勘驗首座,并認為此七句乃學人應備之修行態度;此七語句中,每語句之末字均為‘去’字,故統稱為七去。即:(一)休去,謂停止一切之動作行為。(二)歇去,謂泯絕身與心、能與所等一切之對立分別見解。(三)冷湫湫地去,謂熄卻一切迷悟凡圣之熱惱,而達于清涼之境地。(四)一念萬年去,謂持守一念而如如不動。(五)寒灰枯木去,謂不存絲毫之情識分別。(六)古廟香爐去,謂去除執著,一如散盡古廟之香灰。(七)一條白練去,謂于領悟佛法之過程中,無論對正位(代表真如之空界)、偏位(代表現象之色界),皆能分明了然,而無任何疑滯塵垢,猶如一匹純凈無染之白絹。[虛堂集第三十八則、鐵文樹和尚百則評頌]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