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日本佛教日蓮宗系新興宗教之一。昭和十三年(1938)由長沼妙佼(1889~1957)和庭野日敬(1906~ )脫離靈友會而創立,始稱立正交成會,乃取‘立于正法,與人交往,成就佛果’之意。一九六○年為紀念長沼妙佼,遂改今名。該會以法華經為基本教義,釋尊為本尊,以實現寂光土(佛國)為目的。強調祭祀祖先,相信九字、方位、六曜、七神等方術,頗受佛教、神道和民俗信仰之影響。提出‘妙、體、振’之理論,認為妙為不可得見之神佛,體乃神佛示顯世間之一切現象,振為萬物之運動;人通過振而知體,感到妙之真實存在。構成吾人行為成功、失敗之因緣為體,而欲擺脫壞因緣,得好因緣,即應信奉神佛,祈求庇祐。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