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名Dpag-bsam ljon-bzan% 。又譯如意寶珠史。全稱 H!phags-yul rgya-nag-chen-po bod dan% sog-yul-du dam-pah!ichos-byun%-tshul dpag-bsam ljon-bzan%。為印度、西藏、中國、蒙古佛教正法之史書。乃西藏學僧松巴勘布(藏Sum-pa mkhan-po, 1704~1776)所著。完成于一七四八年。本書共分四編,第一編敘述印度佛教史,如釋迦族之起源、本生譚、釋迦傳、三次結集、根本四派分裂成十八部派之情形、小乘與大乘之傳播、大菩提寺、佛陀伽耶之設立、佛教之衰退及其原因、金剛乘之結集及其教義、佛陀入滅后王族保護佛教之情形、佛教傳播至亞洲之經過、龍樹以下諸論師之傳記與事跡,以及文字、文法、論理、造塔、畫像等之起源。第二編敘述西藏佛教史。第三編敘述中國佛教史與王統史。第四編為蒙古王統史、佛教史。后記說明本史編纂之由來,及所根據之經典。著者本名為耶舍帕宙(藏Ye-s/es dpal-h!byor ),除佛教外,又精通諸學,為一博學學僧,畢生著作共計八十八種,本書即其代表作之一。[日本西藏學會會報第二號](參閱‘耶舍帕宙’3931)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