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僧。生卒年、籍貫均不詳。于后小松天皇應永年間東渡日本。或有以其為日本九州人,又稱如雪、如說,號亂芳軒。為日本室町初期之畫僧。住于京都相國寺亂芳軒。其性好繪畫,曾跟隨明兆學畫,畫風多承南宋之馬遠、夏圭、牧溪、玉澗、顏輝等人之風格,尤擅長山水、人物、花鳥等水墨畫,為日本南宋畫之鼻祖,深受足利義滿賞識,門人有周文、宗玖等。其唯一遺作為收藏于妙心寺退藏院之瓢■圖,為一禪宗公案之描繪。其后,有三十位僧人受足利義滿之托,而作瓢■圖之畫贊。該畫作于應永十七年(1410),為日本初期水墨山水畫之杰作,亦為日本國寶之一。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