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9~1306)元朝臨濟宗僧。浙江仙居人,俗姓黃。幼入紫籜山廣度寺出家,身長七尺,眼光懾人,才思敏捷,特善筆墨。咸淳元年(1265),至蘇州承天寺隨侍石樓明,掌內記,八月往杭州凈慈寺,入室參問石帆惟衍。六年惟衍復遷天童山,師隨之。師常志東游,遂于咸淳七年渡海至日本,住建長寺、東福寺等處。于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歸國。大德三年(1299),與一山一寧再往日本,住圓覺寺,幕府、朝廷皆禮遇之。德治元年示寂,享年五十八。敕謚‘大通禪師’。其法流稱西澗派(又作大通門徒),為日本禪宗二十四流之一。[大通禪師行實、元亨釋書卷八、日本名僧傳、延寶傳燈錄卷三]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