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頤和園萬壽山之前山。八面三層四重檐,高四十一公尺,下有二十公尺高之石臺基。氣勢宏偉,為頤和園之中心建筑與標志。清乾隆時,于此筑九層延壽塔,至第八層時,奉旨停修,改建佛香閣,咸豐十年(1860)毀于英法聯軍之役。光緒年間依原樣重建,供奉佛像,遂復舊觀,成為當地名勝之一,每逢假日,游客如織,如登佛香閣四周之游廊,可飽覽園內外景色。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